CN117896648A - 耳机佩戴状态检测方法、装置、耳机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耳机佩戴状态检测方法、装置、耳机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896648A
CN117896648A CN202410184936.8A CN202410184936A CN117896648A CN 117896648 A CN117896648 A CN 117896648A CN 202410184936 A CN202410184936 A CN 202410184936A CN 117896648 A CN117896648 A CN 1178966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arphone
wearing state
signal
feedback signal
st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18493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烈超
陈信文
赵于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Tongli Software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 Tongli Software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Tongli Software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 Tongli Software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18493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896648A/zh
Publication of CN1178966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89664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 H04R1/1041Mechanical or electronic switches, or control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20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covered by H04R1/00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 H04R2201/10Details of 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earphones or monophonic headphones covered by H04R1/10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 H04R2201/105Manufacture of mono- or stereophonic headphone compon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耳机佩戴状态检测方法、装置、耳机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当检测到耳机开机信号时,播放开机提示音;获取反馈麦克风基于开机提示音采集的第一提示音反馈信号;反馈麦克风位于耳机的入耳侧;根据第一提示音反馈信号对应的平均功率谱确定耳机的初始佩戴状态。本实施例可在检测到耳机首次开启时对应的耳机开机信号时,通过耳机上设置的反馈麦克风采集的第一提示音反馈信号的平均功率谱确定耳机的初始佩戴状态,即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在耳机首次开机时有效检测耳机佩戴状态的检测方法,有效解决现有基于传感器的耳机佩戴状态检测方法无法正确识别的问题,提升了用户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耳机佩戴状态检测方法、装置、耳机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终端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耳机佩戴状态检测方法、装置、耳机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品更新换代,耳机在人们的生活中已随处可见,人们对耳机产品的使用体验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支持佩戴检测功能的耳机由于可以实现佩戴以后自动播放音乐,摘下时自动暂停,使耳机整体变得更加智能和节省功耗,因此愈发受到人们关注。
目前主流头戴耳机佩戴检测方案常通过电容传感器进行佩戴检测,但由于电容传感器本身的性能局限,该方案在高温、低温等某些特殊环境下存在误检,即现有耳机佩戴状态检测方法存在耳机佩戴状态误判,无法正常识别,影响用户体验的问题。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耳机佩戴状态检测方法、装置、耳机及存储介质,旨在解决现有耳机佩戴状态检测方法存在耳机佩戴状态误判,无法正常识别,准确率低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耳机佩戴状态检测方法,方法包括:
当检测到耳机开机信号时,播放开机提示音;
获取反馈麦克风基于所述开机提示音采集的第一提示音反馈信号;所述反馈麦克风位于耳机的入耳侧;
根据所述第一提示音反馈信号对应的平均功率谱确定所述耳机的初始佩戴状态。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提示音反馈信号对应的平均功率谱确定所述耳机的初始佩戴状态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提示音反馈信号对应的第一功率阈值和第二功率阈值;
基于所述第一提示音反馈信号对应的平均功率谱确定预设频点平均功率;
若所述预设频点平均功率小于所述第一功率阈值,确定所述耳机的初始佩戴状态为出耳状态;
若所述预设频点平均功率大于所述第二功率阈值,确定所述耳机的初始佩戴状态为入耳状态。
可选地,所述耳机还包括前馈麦克风,所述前馈麦克风位于所述耳机的外侧;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前馈麦克风基于所述开机提示音采集的第一提示音前馈信号;
若所述预设频点平均功率大于所述第一功率阈值且小于所述第二功率阈值,对所述第一提示音前馈信号和所述第一提示音反馈信号进行差异性特征分析,获得所述第一提示音反馈信号和所述第一提示音反馈信号对应的目标差异性特征值;
若所述目标差异性特征值大于预设差异性特征最大阈值,确定所述耳机的初始佩戴状态为入耳状态;
其中,所述预设差异性特征最大阈值用于表征入耳状态下所述第一提示音前馈信号和所述第一提示音反馈信号的最大差异性特征值。
可选地,所述对所述第一提示音前馈信号和所述第一提示音反馈信号进行差异性特征分析,获得所述第一提示音反馈信号和所述第一提示音反馈信号对应的目标差异性特征值的步骤,包括:
对所述第一提示音前馈信号和所述第一提示音反馈信号进行预处理,获得第一滤波前馈信号和第一滤波反馈信号;
对所述第一滤波前馈信号和所述第一滤波反馈信号进行距离差异性特征分析,获得目标差异性特征值。
可选地,所述对所述第一提示音前馈信号和所述第一提示音反馈信号进行差异性特征分析,获得所述第一提示音反馈信号和所述第一提示音反馈信号对应的目标差异性特征值之后,还包括:
若所述目标差异性特征值不大于所述预设差异性特征最大阈值,对所述前馈音频信号和所述反馈音频信号进行相关性分析,确定相关性系数;
若所述相关性系数小于预设相关性系数阈值且所述差异性特征值大于预设差异性特征最小阈值时,确定所述耳机的初始佩戴状态为入耳状态;
否则,确定所述耳机的初始佩戴状态为出耳状态;
其中,所述预设相关性系数阈值用于表征入耳状态下所述第一提示音前馈信号和所述第一提示音反馈信号的最小相关性系数。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提示音反馈信号对应的平均功率谱确定所述耳机的初始佩戴状态之后,还包括:
当检测到佩戴状态检测请求时,播放佩戴检测提示音;
采集所述反馈麦克风基于所述佩戴检测提示音采集的第二提示音反馈信号;
采集所述前馈麦克风基于所述佩戴检测提示音采集的第二提示音前馈信号;
根据所述第二提示音反馈信号和所述第二提示音前馈信号确定所述耳机的当前佩戴状态。
可选地,所述当检测到佩戴状态检测请求时,播放佩戴检测提示音之前,还包括:
当所述耳机的传感器识别到所述耳机的佩戴状态切换为入耳状态时,生成佩戴状态检测请求。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耳机佩戴状态检测装置,耳机佩戴状态检测装置包括:
提示音播放模块,用于当检测到耳机开机信号时,播放开机提示音;
声音采集模块,用于获取反馈麦克风基于所述开机提示音采集的第一提示音反馈信号;所述反馈麦克风位于所述耳机的入耳侧;
状态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提示音反馈信号对应的平均功率谱确定所述耳机的初始佩戴状态。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耳机,所述耳机包括:反馈麦克风、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耳机佩戴状态检测程序,所述耳机佩戴状态检测程序配置为实现如上文的耳机佩戴状态检测方法的步骤。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存储介质,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耳机佩戴状态检测程序,耳机佩戴状态检测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文的耳机佩戴状态检测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耳机佩戴状态检测方法、装置、耳机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当检测到耳机开机信号时,播放开机提示音;获取反馈麦克风基于开机提示音采集的第一提示音反馈信号;反馈麦克风位于耳机的入耳侧;获取第一提示音反馈信号对应的第一功率阈值和第二功率阈值;基于第一提示音反馈信号对应的平均功率谱确定预设频点平均功率;若预设频点平均功率小于第一功率阈值,确定耳机的初始佩戴状态为出耳状态;若预设频点平均功率大于第二功率阈值,确定耳机的初始佩戴状态为入耳状态。本发明可在检测到耳机首次开启时对应的耳机开机信号时,通过耳机上设置的反馈麦克风采集的第一提示音反馈信号的平均功率谱确定耳机的初始佩戴状态,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在耳机首次开机时有效检测耳机佩戴状态的检测方法,有效解决现有基于传感器的耳机佩戴状态检测方法无法正确识别的问题,提升了用户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耳机佩戴状态检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耳机佩戴状态检测方法第一实施例的第一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耳机佩戴状态检测方法第一实施例的第二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耳机佩戴状态检测方法第二实施例的第一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耳机佩戴状态检测方法第二实施例的第二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耳机佩戴状态检测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耳机佩戴状态检测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同时,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特征。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参照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耳机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该耳机1000可以包括有一个或者一个以上处理核心的处理器1001、有一个或一个以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存储器1002及存储在存储器1002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耳机佩戴状态检测程序。其中,处理器1001与存储器1002电性连接。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中示出的耳机结构并不构成对耳机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处理器1001是耳机1000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耳机1000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加载存储在存储器1002内的软件程序和/或单元,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1002内的数据,执行耳机1000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处理器1001可以是处理器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NP)等,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耳机1000中的处理器1001会按照如下的步骤,将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应用程序的进程对应的指令加载到存储器1002中,并由处理器1001来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002中的应用程序,从而实现各种功能,例如:
当检测到耳机开机信号时,播放开机提示音;
获取反馈麦克风基于开机提示音采集的第一提示音反馈信号;反馈麦克风位于耳机的入耳侧;
根据第一提示音反馈信号对应的平均功率谱确定耳机的初始佩戴状态。
进一步的,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002中的应用程序,从而实现的各种功能,还可以参见前述实施例中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各个操作的具体实施可参见前面的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的,如图1所示,耳机1000还包括射频电路1003、音频电路1004、输入单元1005以及电源1006。其中,处理器1001分别与射频电路1003、音频电路1004、输入单元1005以及电源1006电性连接。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中示出的耳机结构并不构成对耳机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射频电路1003可用于收发射频信号,以通过无线通信与网络设备或其他耳机如终端建立无线通讯,与网络设备或其他耳机之间收发信号(如音频信号,以实现音频播放)。
音频电路1004可以用于通过扬声器、麦克风进行音频信号的播放和采集。音频电路1004可将接收到的音频数据转换后的电信号,传输到扬声器,由扬声器转换为声音信号输出;另一方面,麦克风将收集的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由音频电路1004接收后转换为音频数据,再将音频数据输出处理器1001处理后,经射频电路1003以发送给比如另一耳机,或者将音频数据输出至存储器1002以便进一步处理。
输入单元1005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控制信息(如音量调节信息,歌曲切换信息,播放速度快进、快退信息等),可选的,输入单元可以包括机械按钮。
电源1006用于给耳机1000的各个部件供电。可选的,电源1006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1001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电源1006还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直流或交流电源、再充电系统、电源故障检测电路、电源转换器或者逆变器、电源状态指示器等任意组件。
尽管图1中未示出,耳机1000还可以包括传感器(如光学传感器和电容传感器等)、无线保真模块、蓝牙模块等,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指令来完成,或通过指令控制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指令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并由处理器进行加载和执行。
如图1所示,作为一种存储介质的存储器1002中可以包括耳机佩戴状态检测程序。
在图1所示的耳机中,本发明耳机中的处理器1001、存储器1002可以设置在耳机中,耳机通过处理器1001调用存储器1002中存储的耳机佩戴状态检测程序,并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耳机佩戴状态检测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耳机佩戴状态检测方法,参照图2,图2为本发明耳机佩戴状态检测方法第一实施例的第一流程示意图。
易理解的是,目前主流头戴耳机佩戴检测方案常通过电容传感器进行佩戴检测,但由于电容传感器本身的性能局限,该方案在高低温等环境下(温度小于-10度或大于40度)大概率出现开机后佩戴检测首次检测失效问题,即现有耳机佩戴状态检测方法存在首次开机时耳机佩戴状态误判,准确率不高的问题。为解决该问题,在耳机首次开机时,本实施例可采用麦克风检测算法进行佩戴检测,因此,本实施例中,耳机佩戴状态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当检测到耳机开机信号时,播放开机提示音;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是具有数据处理、音频采集、数据分析以及程序运行功能的终端设备,例如计算机、声音处理设备、智能耳机等,也可以是具有相同或相似功能的电子设备,例如本发明实施例中提出的上述耳机。以下以上述耳机为例对本实施例及下述各实施例进行说明。
需要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上述耳机开机信号为用户首次开启耳机时对应生成的信号,当检测到该信号时,即表明耳机当前处于首次开启状态。此时,本实施例不能通过传感器进行佩戴状态检测,因此可播放开机提示音,进而结合耳机中的反馈麦克风进行耳机佩戴状态检测。
易理解的是,该开机提示音可以是耳机扬声器播放的超声波信号、次声波信号或者其它特定音频信号,同时,耳机首次开机时,反馈麦克风的打开时间节点需确保早于开机提示音的播放时间。
步骤S20:获取反馈麦克风基于开机提示音采集的第一提示音反馈信号;反馈麦克风位于耳机的入耳侧;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耳机是指本实施例需要进行耳机佩戴状态检测的耳机,如主动降噪耳机,头戴耳机等,上述反馈麦克风(Feedback Microphone,FB MIC)可设置在耳机的扬声器前端,用于采集当前环境中的音频信号,即上述第一提示音反馈信号。该第一提示音反馈信号不仅包括反馈麦克风采集到的开机提示音,还可包括但不限于耳机入耳时与耳道的摩擦声、外部环境声。
可以理解的是,当耳机的真实佩戴状态为入耳状态时,反馈麦克风采集的音频主要为开机提示音和耳机入耳时与耳道的摩擦声。当耳机的真实佩戴状态为出耳状态时,反馈麦克风采集的音频主要为开机提示音和外部环境声。利用耳机内扬声器播放次声波时,耳机在耳内跟不在耳内时,其反馈麦克风采集到的次声波幅度显著不同。耳机在耳内时,其反馈麦克风采集到的次声波幅度显著变大,通过次声波作为提示音,执行对耳机的佩戴状态检测,使得检测结果更准确。
易理解的是,考虑到有些方案存在佩戴检测提示音与耳机的其它提示音存在播放冲突问题,重点考虑采用耳机佩戴时与耳道摩擦产生的声音作为分析目标。因为它受外部信号影响较小且不存在多个提示音同时播放冲突问题。麦克风采集的目标信号不同,其在出耳和入耳状态下差异性特征表现在不同频段。
步骤S30:根据第一提示音反馈信号对应的平均功率谱确定耳机的初始佩戴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耳机的佩戴状态包括但不限于入耳状态、出耳状态。其中,入耳状态是指耳机已佩戴,该耳机位于用户耳朵内部的状态。该入耳状态包括耳机刚进入用户耳朵内部的状态,也包括耳机位于用户耳朵内部的持续状态。出耳状态是指耳机未佩戴,该耳机位于用户耳朵外部的状态。例如,耳机位于耳机盒中、耳机位于桌上、耳机位于用户手上、耳机位于用户口袋等均被视为耳机的佩戴状态为出耳状态。
需要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为了提升佩戴判断准确率以及未佩戴场景下的误判率,可将第一提示音反馈信号从时域转换到频域,获得了第一提示音反馈信号对应的频谱。可以理解的是,频谱也即第一提示音反馈信号在频域上的表示,可以是幅度谱、功率谱、相位谱等,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制。
优选地,由于耳机佩戴和未佩戴状态下,形成的声场空间不一样,耳机反馈麦克风在不同频段的平均功率谱不一致,因此本实施例可基于第一提示音反馈信号对应的平均功率谱确定耳机的初始佩戴状态。进一步地,参照图3,图3为本发明耳机佩戴状态检测方法第一实施例的第一流程示意图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步骤S30包括:
步骤S301:获取第一提示音反馈信号对应的第一功率阈值和第二功率阈值;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第一功率阈值可以是阈值下门限值,第二功率阈值可以是阈值上门限值。此外,考虑到用户佩戴习惯有一定的差异,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功率阈值和第二功率阈值可以是基于预先训练的神经网络自主学习用户佩戴习惯特征生成的优选阈值门限参数;也可以是用户自主定义佩戴检测的阈值参数,从而减少因为个体差异引起的出入耳的误判率。
步骤S302:基于第一提示音反馈信号对应的平均功率谱确定预设频点平均功率;
步骤S303:若预设频点平均功率小于第一功率阈值,确定耳机的初始佩戴状态为出耳状态;
步骤S304:若预设频点平均功率大于第二功率阈值,确定耳机的初始佩戴状态为入耳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可计算反馈麦克风M帧信号的平均功率谱,然后通过合理设置第N频点功率,即预设频点平均功率的上下限阈值来明确区分入耳和出耳状态。当第N频点平均功率,即上述预设频点平均功率小于下门限值,即上述第一功率阈值时,可判断为出耳状态;当第N频点平均功率,即预设频点平均功率大于上门限值,即上述第二功率阈值时,则判断为入耳状态。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耳机佩戴状态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当检测到耳机开机信号时,播放开机提示音;获取反馈麦克风基于开机提示音采集的第一提示音反馈信号;反馈麦克风位于耳机的入耳侧;获取第一提示音反馈信号对应的第一功率阈值和第二功率阈值;基于第一提示音反馈信号对应的平均功率谱确定预设频点平均功率;若预设频点平均功率小于第一功率阈值,确定耳机的初始佩戴状态为出耳状态;若预设频点平均功率大于第二功率阈值,确定耳机的初始佩戴状态为入耳状态。本实施例可在检测到耳机首次开启时对应的耳机开机信号时,通过耳机上设置的反馈麦克风采集的第一提示音反馈信号的平均功率谱确定耳机的初始佩戴状态,即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在耳机首次开机时有效检测耳机佩戴状态的检测方法,有效解决现有基于传感器的耳机佩戴状态检测方法无法正确识别的问题,提升了用户使用体验。
参照图4,图4为本发明耳机佩戴状态检测方法第二实施例的第一流程示意图,基于上述图2所示的实施例,提出本发明耳机佩戴状态检测方法的第二实施例。
易理解的是,单独依靠反馈麦克风进行耳机佩戴状态检测,只能达到85%左右的出入耳检测准确率,准确率还有待提高。因此,本实施例中,耳机还包括前馈麦克风,前馈麦克风位于耳机的外侧;耳机状态检测方法还包括:
步骤S40:获取前馈麦克风基于开机提示音采集的第一提示音前馈信号;
需要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耳机壳体靠耳外的位置还可以设置有前馈麦克风(Feedforward Microphone,FF MIC),其可用于采集耳机外部环境的音频信号。如,当耳机的真实佩戴状态为入耳状态时,前馈麦克风采集到的音频主要为人耳内部环境声。当耳机的真实佩戴状态为出耳状态时,前馈麦克风采集到的音频为外部环境声。即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提示音前馈信号可包括前馈麦克风采集的开机提示音和环境音。
需要说明的是,耳机在佩戴时,播放的提示音或耳机与耳道产生的摩擦声是在一个耳道内的封闭声场空间;耳内麦克风与耳外麦克风采集的提示音信号相关性或距离特性差异较大。耳机未佩戴放在桌上、拿在手里、放在口袋等情况下,耳内麦克风与耳外麦克风采集的信号声场空间基本一样,两路信号的相关性或者距离特性表现基本一致。因此,在预设频点平均功率大于第一功率阈值且小于第二功率阈值,本实施例可基于前馈麦克风和反馈麦克风基于开机提示音分别采集的第一提示音前馈信号和第一提示音反馈信号来做进一步精确的耳机佩戴状态检测。
步骤S50:若预设频点平均功率大于第一功率阈值且小于第二功率阈值,对第一提示音前馈信号和第一提示音反馈信号进行差异性特征分析,获得第一提示音反馈信号和第一提示音反馈信号对应的目标差异性特征值;
步骤S60:若目标差异性特征值大于预设差异性特征最大阈值,确定耳机的初始佩戴状态为入耳状态;
其中,预设差异性特征最大阈值用于表征入耳状态下第一提示音前馈信号和第一提示音反馈信号的最大差异性特征值。
需要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主要是利用耳机的耳内麦克风和耳外麦克风采集的信号在不同频段的差异性特征来区分是否佩戴状态。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差异性特征分析可以是指对第一提示音前馈信号的特征和第一提示音反馈信号的特征进行差异性分析的过程。该差异性特征分析的方法包括但又不局限于两路麦克风信号的时域或频域相关性程度、两路麦克风信号之间特征空间距离差异性等等。其中,距离差异性特征分析是指分析第一提示音前馈信号和第一提示音反馈信号在时域坐标的差异特征的过程。时域差异性特征分析是指分析第一提示音前馈信号的时域和第一提示音反馈信号的时域的差异性特征的过程。
本实施例可优选距离差异性特征分析确定目标差异性特征值,进一步地,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步骤S50包括:
步骤S501:对第一提示音前馈信号和第一提示音反馈信号进行预处理,获得第一滤波前馈信号和第一滤波反馈信号;
步骤S502:对第一滤波前馈信号和第一滤波反馈信号进行距离差异性特征分析,获得目标差异性特征值。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反馈麦克风和前馈麦克风分别采集环境信号后,可再分别对两路信号进行分帧、加窗,选择合适的频段(例如0~100hz,300~600hz,1500~3000hz等频段)分别进行低通或带通滤波,获得第一滤波前馈信号和第一滤波反馈信号,再对滤波后的数据在不同频段分别计算获得第一滤波前馈信号和第一滤波反馈信号的时域相关性。
具体地,本实施例可将第一滤波前馈信号的特征和第一滤波反馈信号的特征作为两个样本,计算两个样本中每两个对应的特征之间的距离差异性,并根据计算得到的所有距离差异性特征,确定第一提示音反馈信号和第一提示音反馈信号对应的目标差异性特征值。
在该示例中,该距离分析的实现方法包括但不限于欧几里得距离、布雷柯蒂斯距离。本示例中,优选采用布雷柯蒂斯距离,对第一滤波前馈信号和第一滤波反馈信号进行距离差异性特征分析。其中,预设差异性特征最大阈值用于表征入耳状态下反馈麦克风采集的音频信号和前馈麦克风采集的音频信号的最大差异性特征值。
在本实施例中,预设差异性特征最大阈值用于表征入耳状态下反馈麦克风和前馈麦克风采集的音频信号的最大差异性特征值。即,若目标差异性特征值大于预设差异性特征最大阈值,可确定耳机的佩戴状态为入耳状态。
可以理解的是,预设差异性特征最大阈值可以是通过实验预先测量获得的。设置上述预设差异性特征最大阈值的目的在于,通过差异性特征值与预设差异性特征最大阈值两者之间的比较,识别出耳机的佩戴状态是否为入耳状态。在耳机切换为入耳状态的情况下,通过差异性特征值与预设差异性特征最大阈值判断耳机是否确实为入耳状态,提高耳机佩戴状态检测的准确性。
易理解的是,本实施例基于布雷柯蒂斯距离分析FB MIC和FF MIC样本信号的差异性特征后,当FB、FF MIC距离差异大于上限门限判断为入耳,可以明显区分真正入耳状态和出耳状态,解决了耳机放在桌面、手握、放口袋等情况下出耳误判问题。但为了进一步完善可能存在的误检问题,本实施例还可在频域对FB、FF MIC信号在某些频段计算频点的相关系数,通过分析不同频段频谱相关性,进一步判断耳机的佩戴状态。因此,进一步地,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参照图5,图5为本发明耳机佩戴状态检测方法第二实施例的第二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中,步骤S50之后还包括:
步骤S61:若目标差异性特征值不大于预设差异性特征最大阈值,对第一提示音前馈信号和第一提示音反馈信号进行相关性分析,确定相关性系数;
步骤S71:若相关性系数小于预设相关性系数阈值且差异性特征值大于预设差异性特征最小阈值时,确定耳机的初始佩戴状态为入耳状态;
步骤S81:否则,确定耳机的初始佩戴状态为出耳状态;
其中,预设相关性系数阈值用于表征入耳状态下第一提示音前馈信号和第一提示音反馈信号的最小相关性系数。
需要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反馈麦克风和前馈麦克风分别基于开机提示音采集的环境音频信号,在出耳状态时两个麦克风采集的音频信号相似,相关性高;入耳状态时一个负责采集耳机里的声音,一个负责采集环境中的声音,所以差异性可能较大,相关性也会比较低。基于该原理,本实施例可集合FB、FF信号的时域相关性来做进一步判断,具体地,若相关性系数小于预设相关性系数阈值且差异性特征值大于预设差异性特征最小阈值时,确定耳机的初始佩戴状态为入耳状态;否则,确定耳机的初始佩戴状态为出耳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其中,上述预设相关性系数阈值用于表征入耳状态下第一提示音反馈信号和第一提示音前馈信号的最小相关性系数;上述预设差异性特征最小阈值用于表征入耳状态下第一提示音反馈信号和第一提示音前馈信号的最小差异性特征值。
可以理解的是,当耳机的佩戴状态为出耳状态,由于反馈麦克风和前馈麦克风采集到的音频信号均主要为外部环境声。因此,当耳机的佩戴状态为出耳状态时,反馈麦克风采集的第一提示音反馈信号和前馈麦克风采集的第一提示音前馈信号的相关性比较大。
当耳机的佩戴状态为入耳状态,由于反馈麦克风采集到的第一提示音反馈信号为耳机入耳时与耳道的摩擦声,根据耳机入耳时与耳道的摩擦声,生成第一提示音反馈信号;而前馈麦克风采集到的第一提示音前馈信号为外部环境声,因此,当耳机的佩戴状态为入耳状态时,反馈麦克风采集的第一提示音反馈信号和前馈麦克风采集的第一提示音前馈信号的相关性较小。
可以理解的是,预设相关性系数阈值可以是通过实验预先测量获得的。例如,将耳机的佩戴状态为入耳状态时,反馈麦克风采集的音频信号和前馈麦克风采集的音频信号的预设相关性系数最小阈值设置为0.4以下,将耳机的佩戴状态为出耳状态时,反馈麦克风采集的音频信号和前馈麦克风采集的音频信号的预设相关性系数最大阈值设置为0.6以上。
需要说明的是,在相关性系数小于预设相关性系数阈值时,需要联合差异性特征值进行判断;若差异性特征值高于预设差异性特征最小阈值,确定耳机的佩戴状态为入耳状态;若差异性特征值不高于预设差异性特征最小阈值,则判定为出耳状态。
在该示例中,该相关性分析的实现方法包括但不限于皮尔逊相关性系数、斯皮尔曼轶相关性系数等。本示例中,优选采用皮尔逊相关系数,对第一提示音前馈信号和第一提示音反馈信号进行相关性分析。
在本实施例中,设置上述预设相关性系数最大阈值和预设相关性系数最小阈值的目的在于,通过第一提示音前馈信号和第一提示音反馈信号的相关性系数与预设相关性系数最大阈值以及预设相关性系数最小阈值进行比较,识别出耳机的佩戴状态是否为入耳状态。在耳机切换为入耳状态的情况下,通过第一提示音前馈信号和第一提示音反馈信号的相关性系数与预设相关性系数最大阈值以及预设相关性系数最小阈值判断耳机是否确实为入耳状态,当相关性系数高于预设相关性系数最大阈值时,确定耳机的佩戴状态为出耳状态;当相关性系数低于预设相关性系数最小阈值,或当相关性系数处于预设相关性系数最小阈值与预设相关性系数最大阈值之间且差异性特征值高于预设差异性特征最小阈值时,确定耳机的佩戴状态为入耳状态;当相关性系数处于预设相关性系数最小阈值与预设相关性系数最大阈值之间时,差异性特征值不高于预设差异性特征最小阈值,执行分别对第一提示音前馈信号和第一提示音反馈信号进行频域分析,以进一步地确定耳机的佩戴状态,提高了耳机佩戴状态检测的准确性。
易理解的是,在不同状态下,第一提示音前馈信号和第一提示音反馈信号的相关性系数的范围并不相同,可以根据在实际应用中的范围值划分预设相关性系数最大阈值和预设相关性系数最小阈值,从而判断耳机的佩戴状态。
本实施例公开了耳机还包括前馈麦克风,前馈麦克风位于耳机的外侧;方法,还包括:获取前馈麦克风基于开机提示音采集的第一提示音前馈信号;若预设频点平均功率大于第一功率阈值且小于第二功率阈值,对第一提示音前馈信号和第一提示音反馈信号进行预处理,获得第一滤波前馈信号和第一滤波反馈信号;对第一滤波前馈信号和第一滤波反馈信号进行距离差异性特征分析,获得目标差异性特征值。若目标差异性特征值大于预设差异性特征最大阈值,确定耳机的初始佩戴状态为入耳状态;其中,预设差异性特征最大阈值用于表征入耳状态下第一提示音前馈信号和第一提示音反馈信号的最大差异性特征值。若目标差异性特征值不大于预设差异性特征最大阈值,对第一提示音前馈信号和第一提示音反馈信号进行相关性分析,确定相关性系数;若相关性系数小于预设相关性系数阈值且差异性特征值大于预设差异性特征最小阈值时,确定耳机的初始佩戴状态为入耳状态;否则,确定耳机的初始佩戴状态为出耳状态;其中,预设相关性系数阈值用于表征入耳状态下第一提示音前馈信号和第一提示音反馈信号的最小相关性系数。本实施例可结合前馈麦克风采集的第一提示音前馈信号,通过对第一提示音前馈信号和第一提示音反馈信号进行差异性特征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来进一步检测耳机佩戴状态,从而提高了耳机佩戴状态检测的准确性。
参照图6,图6为本发明耳机佩戴状态检测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基于上述图2或4所示的实施例,提出本发明耳机佩戴状态检测方法的第三实施例,图6以基于图1所示的实施例提出的实施例为例。
本实施例中,步骤S30之后,还包括:
步骤S90:当检测到佩戴状态检测请求时,播放佩戴检测提示音;
易理解的是,上述佩戴状态检测请求是指对耳机佩戴状态进行检测的请求。在耳机首次开启实现初始佩戴状态检测后,后续本实施例也可通过佩戴状态检测请求和佩戴检测提示音进行佩戴检测。易理解的是,上述佩戴状态检测请求可通过定时器定时触发,即本实施例可在定时器触发时间点生成佩戴状态检测请求,其中,通过定时器定时,在定时器触发时间点生成耳机佩戴状态检测请求中的时长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如,定时器的触发时间为1.5秒,即每隔1.5秒的时间,生成佩戴状态检测请求。通过合理定时生成佩戴状态检测请求,能快速响应耳机佩戴状态检测请求,提高佩戴检测的响应效率,同时提升用户体验。
可理解的是,在使用定时器触发时,需要定时触发耳机佩戴状态检测流程。如果定时器触发间隔过长(例如2s以上)会影响佩戴检测效果及用户体验,定时器触发间隔较短(例如小于1s)则会严重增加耳机功耗。
因此,在此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可选的耳机佩戴状态检测请求的生成方式:即当耳机的传感器识别到耳机的佩戴状态切换为入耳状态时,生成佩戴状态检测请求。
需要理解的是,当耳机的传感器识别到耳机的佩戴状态切换为入耳状态时,生成耳机佩戴状态检测请求。
在该示例中,根据耳机传感器的类型,通过耳机的传感器采集与耳机传感器类型有关的信号,根据采集到的信号,确定耳机的佩戴状态是否发生变化。例如,当耳机传感器类型为电容传感器时,通过耳机的电容传感器采集电容值,根据电容值的变化来确定耳机的佩戴状态是否发生变化。确定耳机的佩戴状态切换为入耳状态,如,从出耳状态切换为入耳状态,又如,从其他状态切换为入耳状态。若该耳机的传感器根据采集信号,确定耳机的佩戴状态切换为出耳状态,或者,耳机的佩戴状态为持续出耳状态,或者,耳机的佩戴状态为持续入耳状态,则该耳机的传感器继续采集信号,不会生成佩戴检测请求。其中,持续出耳状态是指在出耳状态持续时间超过预设持续时间,持续入耳状态是指在入耳状态持续时间超过预设持续时间,该预设持续时间根据实际情况设定,如,预设持续时间为200毫秒。
步骤S100:采集反馈麦克风基于佩戴检测提示音采集的第二提示音反馈信号;
步骤S110:采集前馈麦克风基于佩戴检测提示音采集的第二提示音前馈信号;
步骤S120:根据第二提示音反馈信号和第二提示音前馈信号确定耳机的当前佩戴状态。
可理解的是,当基于定时器或电容传感器触发佩戴状态检测请求后,本发明可通过反馈麦克风和前馈麦克风分别采集基于佩戴检测提示音的第二提示音反馈信号(FB MIC信号)和第二提示音前馈信号(FF MIC信号),再进一步基于第二提示音反馈信号和第二提示音前馈信号进行耳机佩戴检测,确定耳机的当前佩戴状态。具体的检测原理与首次开机时的检测原理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综上,本实施例可在耳机首次开机时播放开机提示音,利用耳机麦克风采集的信号在不同频段的特征来判断耳机的佩戴状态;耳机首次开启后,结合耳机麦克风协助电容传感器实现佩戴检测,既减少系统功耗,也解决电容传感器的误判问题,例如在手握耳机时单独依靠电容传感器会误判为佩戴状态,通过麦克风检测方法可进一步确认是否为佩戴状态,提高检测准确性。
本实施例公开了当耳机的传感器识别到耳机的佩戴状态切换为入耳状态时,生成佩戴状态检测请求。当检测到佩戴状态检测请求时,播放佩戴检测提示音;采集反馈麦克风基于佩戴检测提示音采集的第二提示音反馈信号;采集前馈麦克风基于佩戴检测提示音采集的第二提示音前馈信号;根据第二提示音反馈信号和第二提示音前馈信号确定耳机的当前佩戴状态。本实施例可在耳机首次开机时播放开机提示音,利用耳机麦克风采集的信号在不同频段的特征来判断耳机的佩戴状态;耳机首次开启后,结合耳机麦克风协助电容传感器实现佩戴检测,既减少系统功耗,也解决电容传感器的误判问题,例如在手握耳机时单独依靠电容传感器会误判为佩戴状态,通过麦克风检测方法可进一步确认是否为佩戴状态,提高检测准确性。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存储介质,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耳机佩戴状态检测程序,耳机佩戴状态检测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文的耳机佩戴状态检测方法的步骤。
参考图7,图7为本发明耳机佩戴状态检测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如图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耳机佩戴状态检测装置包括:
提示音播放模块701,用于当检测到耳机开机信号时,播放开机提示音;
声音采集模块702,用于获取反馈麦克风基于开机提示音采集的第一提示音反馈信号;反馈麦克风位于耳机的入耳侧;
状态判断模块703,用于根据第一提示音反馈信号对应的平均功率谱确定耳机的初始佩戴状态。
进一步地,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状态判断模块703,还用于获取第一提示音反馈信号对应的第一功率阈值和第二功率阈值;
状态判断模块703,还用于基于第一提示音反馈信号对应的平均功率谱确定预设频点平均功率;
状态判断模块703,还用于若预设频点平均功率小于第一功率阈值,确定耳机的初始佩戴状态为出耳状态;
状态判断模块703,还用于若预设频点平均功率大于第二功率阈值,确定耳机的初始佩戴状态为入耳状态。
本实施例当检测到耳机开机信号时,播放开机提示音;获取反馈麦克风基于开机提示音采集的第一提示音反馈信号;反馈麦克风位于耳机的入耳侧;获取第一提示音反馈信号对应的第一功率阈值和第二功率阈值;基于第一提示音反馈信号对应的平均功率谱确定预设频点平均功率;若预设频点平均功率小于第一功率阈值,确定耳机的初始佩戴状态为出耳状态;若预设频点平均功率大于第二功率阈值,确定耳机的初始佩戴状态为入耳状态。本实施例可在检测到耳机首次开启时对应的耳机开机信号时,通过耳机上设置的反馈麦克风采集的第一提示音反馈信号的平均功率谱确定耳机的初始佩戴状态,即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在耳机首次开机时有效检测耳机佩戴状态的检测方法,有效解决现有基于传感器的耳机佩戴状态检测方法无法正确识别的问题,提升了用户使用体验。
基于本发明上述耳机佩戴状态检测装置第一实施例,提出本发明耳机佩戴状态检测装置的第二实施例。
在本实施例中,耳机还包括前馈麦克风,前馈麦克风位于耳机的外侧;声音采集模块702,还用于获取前馈麦克风基于开机提示音采集的第一提示音前馈信号;
状态判断模块703,还用于若预设频点平均功率大于第一功率阈值且小于第二功率阈值,对第一提示音前馈信号和第一提示音反馈信号进行差异性特征分析,获得第一提示音反馈信号和第一提示音反馈信号对应的目标差异性特征值;
状态判断模块703,还用于若目标差异性特征值大于预设差异性特征最大阈值,确定耳机的初始佩戴状态为入耳状态;
其中,预设差异性特征最大阈值用于表征入耳状态下第一提示音前馈信号和第一提示音反馈信号的最大差异性特征值。
进一步地,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状态判断模块703,还用于对第一提示音前馈信号和第一提示音反馈信号进行预处理,获得第一滤波前馈信号和第一滤波反馈信号;
状态判断模块703,还用于对第一滤波前馈信号和第一滤波反馈信号进行距离差异性特征分析,获得目标差异性特征值。
进一步地,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状态判断模块703,还用于若目标差异性特征值不大于预设差异性特征最大阈值,对第一提示音前馈信号和第一提示音反馈信号进行相关性分析,确定相关性系数;
状态判断模块703,还用于若相关性系数小于预设相关性系数阈值且差异性特征值大于预设差异性特征最小阈值时,确定耳机的初始佩戴状态为入耳状态;
状态判断模块703,还用于否则,确定耳机的初始佩戴状态为出耳状态;
其中,预设相关性系数阈值用于表征入耳状态下第一提示音前馈信号和第一提示音反馈信号的最小相关性系数。
进一步地,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提示音播放模块701,还用于当检测到佩戴状态检测请求时,播放佩戴检测提示音;耳机的传感器识别到耳机的佩戴状态切换为入耳状态时,生成佩戴状态检测请求。
声音采集模块702,还用于采集反馈麦克风基于佩戴检测提示音采集的第二提示音反馈信号;
声音采集模块702,还用于采集前馈麦克风基于佩戴检测提示音采集的第二提示音前馈信号;
状态判断模块703,还用于根据第二提示音反馈信号和第二提示音前馈信号确定耳机的当前佩戴状态。
本实施例公开了耳机还包括前馈麦克风,前馈麦克风位于耳机的外侧;方法,还包括:获取前馈麦克风基于开机提示音采集的第一提示音前馈信号;若预设频点平均功率大于第一功率阈值且小于第二功率阈值,对第一提示音前馈信号和第一提示音反馈信号进行预处理,获得第一滤波前馈信号和第一滤波反馈信号;对第一滤波前馈信号和第一滤波反馈信号进行距离差异性特征分析,获得目标差异性特征值。若目标差异性特征值大于预设差异性特征最大阈值,确定耳机的初始佩戴状态为入耳状态;其中,预设差异性特征最大阈值用于表征入耳状态下第一提示音前馈信号和第一提示音反馈信号的最大差异性特征值。若目标差异性特征值不大于预设差异性特征最大阈值,对第一提示音前馈信号和第一提示音反馈信号进行相关性分析,确定相关性系数;若相关性系数小于预设相关性系数阈值且差异性特征值大于预设差异性特征最小阈值时,确定耳机的初始佩戴状态为入耳状态;否则,确定耳机的初始佩戴状态为出耳状态;其中,预设相关性系数阈值用于表征入耳状态下第一提示音前馈信号和第一提示音反馈信号的最小相关性系数。本实施例可结合前馈麦克风采集的第一提示音前馈信号,通过对第一提示音前馈信号和第一提示音反馈信号进行差异性特征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来进一步检测耳机佩戴状态,从而提高了耳机佩戴状态检测的准确性。此外,当耳机的传感器识别到耳机的佩戴状态切换为入耳状态时,生成佩戴状态检测请求。当检测到佩戴状态检测请求时,播放佩戴检测提示音;采集反馈麦克风基于佩戴检测提示音采集的第二提示音反馈信号;采集前馈麦克风基于佩戴检测提示音采集的第二提示音前馈信号;根据第二提示音反馈信号和第二提示音前馈信号确定耳机的当前佩戴状态。本实施例可在耳机首次开机时播放开机提示音,利用耳机麦克风采集的信号在不同频段的特征来判断耳机的佩戴状态;耳机首次开启后,结合耳机麦克风协助电容传感器实现佩戴检测,既减少系统功耗,也解决电容传感器的误判问题,例如在手握耳机时单独依靠电容传感器会误判为佩戴状态,通过麦克风检测方法可进一步确认是否为佩戴状态,提高检测准确性。
本发明耳机佩戴状态检测装置的其他实施例或具体实现方式可参照上述各方法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如上的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的方法。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耳机佩戴状态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当检测到耳机开机信号时,播放开机提示音;
获取反馈麦克风基于所述开机提示音采集的第一提示音反馈信号;所述反馈麦克风位于耳机的入耳侧;
根据所述第一提示音反馈信号对应的平均功率谱确定所述耳机的初始佩戴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佩戴状态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提示音反馈信号对应的平均功率谱确定所述耳机的初始佩戴状态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提示音反馈信号对应的第一功率阈值和第二功率阈值;
基于所述第一提示音反馈信号对应的平均功率谱确定预设频点平均功率;
若所述预设频点平均功率小于所述第一功率阈值,确定所述耳机的初始佩戴状态为出耳状态;
若所述预设频点平均功率大于所述第二功率阈值,确定所述耳机的初始佩戴状态为入耳状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机佩戴状态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还包括前馈麦克风,所述前馈麦克风位于所述耳机的外侧;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前馈麦克风基于所述开机提示音采集的第一提示音前馈信号;
若所述预设频点平均功率大于所述第一功率阈值且小于所述第二功率阈值,对所述第一提示音前馈信号和所述第一提示音反馈信号进行差异性特征分析,获得所述第一提示音反馈信号和所述第一提示音反馈信号对应的目标差异性特征值;
若所述目标差异性特征值大于预设差异性特征最大阈值,确定所述耳机的初始佩戴状态为入耳状态;
其中,所述预设差异性特征最大阈值用于表征入耳状态下所述第一提示音前馈信号和所述第一提示音反馈信号的最大差异性特征值。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耳机佩戴状态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第一提示音前馈信号和所述第一提示音反馈信号进行差异性特征分析,获得所述第一提示音反馈信号和所述第一提示音反馈信号对应的目标差异性特征值的步骤,包括:
对所述第一提示音前馈信号和所述第一提示音反馈信号进行预处理,获得第一滤波前馈信号和第一滤波反馈信号;
对所述第一滤波前馈信号和所述第一滤波反馈信号进行距离差异性特征分析,获得目标差异性特征值。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耳机佩戴状态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第一提示音前馈信号和所述第一提示音反馈信号进行差异性特征分析,获得所述第一提示音反馈信号和所述第一提示音反馈信号对应的目标差异性特征值之后,还包括:
若所述目标差异性特征值不大于所述预设差异性特征最大阈值,对所述前馈音频信号和所述反馈音频信号进行相关性分析,确定相关性系数;
若所述相关性系数小于预设相关性系数阈值且所述差异性特征值大于预设差异性特征最小阈值时,确定所述耳机的初始佩戴状态为入耳状态;
否则,确定所述耳机的初始佩戴状态为出耳状态;
其中,所述预设相关性系数阈值用于表征入耳状态下所述第一提示音前馈信号和所述第一提示音反馈信号的最小相关性系数。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耳机佩戴状态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提示音反馈信号对应的平均功率谱确定所述耳机的初始佩戴状态之后,还包括:
当检测到佩戴状态检测请求时,播放佩戴检测提示音;
采集所述反馈麦克风基于所述佩戴检测提示音采集的第二提示音反馈信号;
采集所述前馈麦克风基于所述佩戴检测提示音采集的第二提示音前馈信号;
根据所述第二提示音反馈信号和所述第二提示音前馈信号确定所述耳机的当前佩戴状态。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耳机佩戴状态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检测到佩戴状态检测请求时,播放佩戴检测提示音之前,还包括:
当所述耳机的传感器识别到所述耳机的佩戴状态切换为入耳状态时,生成佩戴状态检测请求。
8.一种耳机状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状态检测装置包括:
提示音播放模块,用于当检测到耳机开机信号时,播放开机提示音;
声音采集模块,用于获取反馈麦克风基于所述开机提示音采集的第一提示音反馈信号;所述反馈麦克风位于所述耳机的入耳侧;
状态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提示音反馈信号对应的平均功率谱确定所述耳机的初始佩戴状态。
9.一种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包括:反馈麦克风、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耳机佩戴状态检测程序,所述耳机佩戴状态检测程序配置为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耳机佩戴状态检测方法的步骤。
10.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耳机状态检测程序,所述耳机状态检测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耳机佩戴状态检测方法的步骤。
CN202410184936.8A 2024-02-19 2024-02-19 耳机佩戴状态检测方法、装置、耳机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789664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184936.8A CN117896648A (zh) 2024-02-19 2024-02-19 耳机佩戴状态检测方法、装置、耳机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184936.8A CN117896648A (zh) 2024-02-19 2024-02-19 耳机佩戴状态检测方法、装置、耳机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896648A true CN117896648A (zh) 2024-04-16

Family

ID=906458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184936.8A Pending CN117896648A (zh) 2024-02-19 2024-02-19 耳机佩戴状态检测方法、装置、耳机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896648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459266B1 (en) Detection for on the head and off the head position of a personal acoustic device
CN111629297B (zh) 一种耳机佩戴状态检测方法、装置、耳机及存储介质
CN104978980B (zh) 一种控制声音播放的方法及声音播放系统
CN113630708B (zh) 耳机麦克风异常检测的方法、装置、耳机套件及存储介质
JP2008160506A (ja) 音声出力装置、音声出力方法、音声出力システムおよび音声出力処理用プログラム
CN113949955B (zh) 降噪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耳机及存储介质
CN115314804A (zh) 佩戴检测方法、可穿戴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319870B (zh) 一种耳机佩戴状态检测方法、装置、耳机和存储介质
CN117440282A (zh) 耳机佩戴状态检测方法、装置、耳机及存储介质
GB2526980A (en) Sensor input recognition
CN110806850B (zh) 一种耳机及其自动音量调节控制模块与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11416909A (zh) 音量自适应调节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CN117896648A (zh) 耳机佩戴状态检测方法、装置、耳机及存储介质
CN114567849B (zh) 一种检测方法及装置、无线耳机、存储介质
CN114466278B (zh) 一种耳机模式对应的参数确定方法、耳机、终端和系统
CN113891212A (zh) 耳机、耳机运行控制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7499830B (zh) 一种耳机佩戴状态检测方法、装置、耳机和存储介质
CN109151195B (zh) 一种跑步运动时耳机控制方法及其控制系统
CN118018903A (zh) 耳机佩戴状态检测方法、装置、耳机及存储介质
CN117579970A (zh) 耳机佩戴状态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528333B (zh) 耳戴式音频设备的状态检测方法、装置、音频设备及介质
US20240257828A1 (en) Signal processing apparatus, signal processing method, and program
CN114286216B (zh) 一种腕戴设备及其气压调节方法、装置及系统
GB2553040A (en) Sensor input recognition
TWI840056B (zh) 耳機及耳機狀態檢測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