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896379B - 储能设备的数据传输方法及其装置 - Google Patents

储能设备的数据传输方法及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896379B
CN117896379B CN202410288829.XA CN202410288829A CN117896379B CN 117896379 B CN117896379 B CN 117896379B CN 202410288829 A CN202410288829 A CN 202410288829A CN 117896379 B CN117896379 B CN 11789637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key
energy storage
cloud device
data cen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28882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896379A (zh
Inventor
陈永镜
孙增福
何传鑫
施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Rongheyuan Energy Storag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Rongheyuan Energy Storag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Rongheyuan Energy Storag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Rongheyuan Energy Storag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28882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896379B/zh
Publication of CN1178963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8963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8963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8963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 Arrangements For Transmission Of Measured Signa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储能设备的数据传输方法,其中,储能设备采集数据并将数据发送到数据中心,数据中心对储能设备发送的数据进行存储,云端设备向数据中心发送控制指令以获得数据中心存储的数据,储能设备、云端设备与数据中心通过私有传输协议进行传输,而私有传输协议包括结构部分和数据部分,其中结构部分不超过6个字节,云端设备收到数据中心发送的数据时,当判断数据符合要求则进行接收。本申请可提高网络传输效率和数据接收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储能设备的数据传输方法及其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储能设备领域,具体涉及储能设备的数据传输方法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储能行业在国内越来越被重视,储能设备相关的数据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数据传输方式是将数据基于modbus协议召唤得到后,通过tcp协议将数据同步发送到云端。
一方面,普通的公有协议,如http、ftp等协议,因为是公有协议,需要兼容很多功能,导致协议本身的结构复杂且庞大,携带了很多的冗余数据,因此,数据中的有效数据占比低,且数据又携带了很多冗余数据,数据的传输效率较低。
另一方面,云端在向边端召唤数据的时候,通过发送指令的方式,跟边端设备进行指令下发,以达到数据召唤的目的,但是在这个过程,如果通讯协议不安全,下发的指令容易被窃取、篡改,因此,数据的安全性较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储能设备的数据传输方法,用于提升储能设备的数据传输的效率和安全性。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储能设备的数据传输方法,
储能设备采集数据并将所述数据发送到数据中心;
所述数据中心接收到所述储能设备发送的所述数据时,对所述数据进行存储,所述数据中心设置在边端设备中;
云端设备向所述数据中心发送控制指令以获得所述数据中心存储的所述数据;
所述储能设备、所述云端设备与所述数据中心均通过私有传输协议进行传输;所述私有传输协议包括结构部分和数据部分,所述结构部分不超过6个字节,所述结构部分包括起始结构、秘钥结构、校验结构和结束结构;
所述数据中心接收到所述云端设备的控制指令时,将所述数据中心存储的所述数据发送到所述云端设备;
所述云端设备接收到所述数据中心发送的所述数据时,对所述数据进行判断,若所述数据符合要求,则进行接收;若所述数据不符合要求,则不接收。
在一些实施例中,判断所述起始结构的字节是否符合起始阈值;若所述起始结构的字节符合起始阈值,则进行接收;若所述起始结构的字节不符合起始阈值,则将该数据丢弃;所述起始阈值为68。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所述起始结构的字节符合起始阈值,则进行接收;判断所述秘钥结构是否是密文模式,若所述秘钥结构为密文模式时,则所述云端设备对接收到的数据通过秘钥进行解密;若所述秘钥结构不是密文模式,则所述云端设备将接收到的数据直接发送到第三设备,所述第三设备为应用层。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所述秘钥结构为密文模式,则云端设备对接收到的所述数据通过秘钥进行解密,其特征在于,所述秘钥包括动态秘钥或静态秘钥。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所述秘钥结构为密文模式,则云端设备对接收到的所述数据通过秘钥进行解密,其特征在于,所述秘钥包括对称秘钥或非对称秘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校验结构包括第一子校验结构和第二子校验结构,所述第一子校验结构和所述第二子校验结构分别将所述数据部分的字节对应的ASCII值进行累加得到第一累加值和第二累加值,云端设备获取到数据部分时,需要将数据部分的ASCII值进行累加,得到的值跟第一子校验结构和第二子校验结构的值进行比较,相等则表示这个报文时合法的,否则不处理这个报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校验结构在所述私有传输协议中的倒数第二个和倒数第三个字节,所述数据部分位于所述秘钥结构与所述校验结构之间,所述数据部分为有效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私有传输协议的结构部分和数据部分按照起始结构、秘钥结构、数据部分、校验结构和结束结构的顺序依次进行。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储能设备的数据传输装置,包括
储能设备,所述储能设备用于采集数据并将所述数据发送到数据中心;
所述数据中心接收到所述储能设备发送的所述数据时,对所述数据进行存储,所述数据中心设置在边端设备中;
云端设备,所述云端设备向所述数据中心发送控制指令以获得所述数据中心存储的所述数据;
私有传输协议,所述储能设备、所述云端设备与所述数据中心均通过私有传输协议进行传输;所述私有传输协议包括结构部分和数据部分,所述结构部分不超过6个字节,所述结构部分包括起始结构、秘钥结构、校验结构和结束结构;
所述数据中心接收到所述云端设备的控制指令时,将所述数据中心存储的所述数据发送到所述云端设备;
判断模块,所述判断模块用于所述云端设备接收到所述数据中心发送的所述数据时,对所述数据进行判断,若所述数据符合要求,则进行接收;若所述数据不符合要求,则不接收;所述判断模块包括第三判断模块,所述第三判断模块用于对所述私有传输协议的数据部分进行验证,所述第三判断模块包括两个第三判断子模块,所述两个第三判断子模块分别将所述数据部分对应的ASCII值进行累加得到第一累加值和第二累加值;云端设备获取到数据部分时,需要将数据部分的ASCII值进行累加,得到的值跟两个第三判断子模块的值进行比较,相等则表示这个报文时合法的,否则不处理这个报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判断模块还包括第一判断模块和第二判断模块;
所述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私有传输协议中的结构部分中的起始结构是否符合起始阈值,若所述起始结构符合起始阈值,则进行数据传输,进入所述第二判断模块,若所述起始结构不符合起始阈值,则对所述数据进行丢弃;
所述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私有传输协议中的结构部分中的秘钥结构是否是秘钥模式,若所述秘钥结构是密文模式,则所述云端设备对接收到的所述数据通过秘钥进行解密;若所述秘钥结构不是密文模式,则所述云端设备将接收到的数据直接发送到第三设备,所述第三设备为应用层。
本申请实施例中,储能设备采集数据并将数据发送到数据中心,数据中心对储能设备发送的数据进行存储,云端设备向数据中心发送控制指令以获得数据中心存储的数据,储能设备、云端设备与数据中心均通过私有传输协议进行传输,而私有传输协议包括结构部分和数据部分,其中结构部分不超过6个字节,结构部分包括起始结构、秘钥结构、校验结构和结束结束,云端设备接收到数据中心发送的数据时,对数据进行判断,当数据符合要求时,才进行接收,当数据不符合要求时,则不接受。因本申请的私有传输协议的结构部分不超过6个字节,也即冗余数据只占6个字节,剩下的报文均为有效数据,相比之下节约了很大一部分无效数据,节约这段无效数据,大大提高了网络传输效率,且云端设备在接收数据中心传输的数据时,对数据再次进行判断是否符合要求,只有当数据符合要求时,才会进行接收,从数据接收侧大大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准确性。云端设备对数据进行接收时,通过进一步判断,提高了数据接收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储能设备的数据传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储能设备的数据传输方法,用于对储能设备的数据进行传输。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下面先对本申请实施例的相关技术进行介绍。
随着储能行业在国内越来越被重视,储能设备相关的数据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数据传输方式是将数据基于modbus协议召唤得到后,通过tcp协议将数据同步的发送到云端。但是由于在这方面的协议并不完善,各类协议五花八门。普通的公有协议,如http、ftp等协议,因为是公有协议,需要兼容很多功能,导致协议本身的结构复杂且庞大,携带了很多的冗余数据,真正有效数据占比低。且数据又携带了很多冗余数据,数据的传输效率较低。
另一方面,云端设备在向边端设备召唤数据的时候,通过发送指令的方式,跟边端设备进行指令下发,以达到数据召唤的目的,但是在这个过程,如果通讯协议不安全,下发的指令容易被窃取、篡改,所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尤为重要。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经过发明人的不断设计与研发,提出了一种储能设备的数据传输方法,储能设备采集数据并将数据发送到数据中心,数据中心接收到储能设备发送的数据时,对数据进行存储,云端设备向数据中心发送控制指令以获得数据中心存储的数据,储能设备、云端设备与数据中心均通过私有传输协议进行传输,而私有传输协议包括结构部分和数据部分,其中结构部分不超过6个字节,结构部分包括起始结构、秘钥结构、校验结构和结束结束,云端设备接收到数据中心发送的数据时,对数据进行判断,当数据符合要求时,才进行接收,当数据不符合要求时,则不接受。因本申请的私有传输协议的结构部分不超过6个字节,也即冗余数据只占6个字节,剩下的报文均为有效数据,相比之下节约了很大一部分无效数据,节约这段无效数据,大大提高了网络传输效率,且云端设备在接收数据中心传输的数据时,对数据再次进行判断是否符合要求,只有当数据符合要求时,才会进行接收,从数据接收侧大大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准确性。云端设备对数据进行接收时,通过进一步判断,提高了数据接收的安全性。因此储能设备与云端设备对数据进行传输的时候,既能高效的进行数据传输,又能提升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快速的为应用层提供数据支持。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储能设备的数据传输方法。如图1所示,该储能设备的数据传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0中,储能设备采集数据并将所述数据发送到数据中心
步骤S120中,所述数据中心接收到所述储能设备发送的所述数据时,对所述数据进行存储,所述数据中心设置在边端设备中。
本实施例中,储能设备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储能设备可以是EMS设备也可以是BMS设备,数据中心设备在边端设备中,数据类型为点表数据;储能设备采集到数据后会自动将采集到的数据发送到数据中心,也即发送到边端设备中的数据中心。
而数据中心收到储能设备发送的数据时,会对该数据进行存储,也即会实时更新数据中心的数据库。也即数据中心会实时同步储能设备所发送的数据,以保证储能设备发送的数据的时效性。也即储能设备采集的数据会实时存储在数据中心中。
步骤S130中,云端设备向所述数据中心发送控制指令以获得所述数据中心存储的所述数据;
本实施例中,控制指令为云端设备召唤数据中心中的数据的控制指令。当云端设备需要召唤数据时,则向数据中心发送控制指令以获得数据中心存储的所述数据。此时数据中心会将与储能设备同步的实时数据库发送到云端设备。
步骤S140中,所述储能设备、所述云端设备与所述数据中心均通过私有传输协议进行传输;所述私有传输协议包括结构部分和数据部分,所述结构部分不超过6个字节,所述结构部分包括起始结构、秘钥结构、校验结构和结束结构;
该私有传输协应用于储能设备,基于储能行业的点表是通过点对点的传输,因此储能设备与云端的两端有点表的说明,所以不需要冗余的字节对某个点或者某个数据进行描述,因此该私有传输协议的结构部分设计为不超过6个字节。
本实施例中,所述储能设备与所述数据中心通过私有传输协议进行传输,所述云端设备与所述数据中心也通过私有传输协议进行传输。也即本方案中的储能设备、云端设备与数据中心之间的数据传输是通过同一套私有传输协议。
本实施例中,私有传输协议包括结构部分和数据部分,其中结构部分不超过6个字节,也即冗余数据只占6个字节,剩下的报文均为有效数据,也即数据部分均是有效数据。相比之下节约了很大一部分无效数据,节约这段无效数据,大大提高了网络传输效率。
本实施例中,结构部分包括起始结构、秘钥结构、校验结构和结束结构,以此整个私有传输协议的结构部分不超过6个字节,提高了网络传输协议。
步骤S150中,所述数据中心接收到所述云端设备的控制指令时,将所述数据中心存储的所述数据发送到所述云端设备;
本实施例,数据中心接收到云端设备的控制指令时,此时数据中心会将储能设备存储在数据中心中的数据发送到云端设备。因储能设备采集的数据与数据中心是实时同步的,也即数据中心中的数据是最新数据,数据中心在接收到云端设备的控制指令后,直接将数据中心存储的数据发送到云端设备。
步骤S160,所述云端设备接收到所述数据中心发送的所述数据时,对所述数据进行判断,若所述数据符合要求,则进行接收;若所述数据不符合要求,则不接收。
本实施例中,云端设备接收到数据中心发送的数据时,会对该数据进行判断,而不是直接接收数据中心发送的数据。只有当数据中心发送的数据符合要求时,才会进行接收,当数据中心发送的数据不符合要求时,则不接收。云端设备通过对数据中心发送的数据进行判断,进一步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进一步的,所述云端设备接收到所述数据中心发送的所述数据时,对所述数据进行判断,若所述数据符合要求,则进行接收;若所述数据不符合要求,则不接收;判断所述起始结构的字节是否符合起始阈值;
若所述起始结构的字节符合起始阈值,则进行接收;
若所述起始结构的字节不符合起始阈值,则将该数据丢弃;所述起始阈值为68。
本实施例中,云端设备接收到数据中心发送的数据时,首先判断其数据结构中的起始结构的字节是否符合起始阈值,若所述起始结构的字节符合起始阈值,则进行接收;若所述起始结构的字节不符合起始阈值,则将该数据丢弃;所述起始阈值为68;也即若起始结构的字节都不符合起始阈值时,则不判断该数据中的其他数据结构是否符合要求。也即本方案先判断起始结构的字节是否符合要求,进一步提升了对数据判断的效率。
进一步的,若所述起始结构的字节符合起始阈值,则进行接收;判断所述秘钥结构是否是密文模式,若所述秘钥结构为密文模式时,则所述云端设备对接收到的数据通过秘钥进行解密;若所述秘钥结构不是密文模式,则所述云端设备将接收到的数据直接发送到第三设备,所述第三设备为应用层。
本实施例中,当所述起始结构的字节符合起始阈值时,则进行接收,在接收过程中,会判断数据中心发送的数据是否是密文模式,例如1表示加密,0表示明文。云端设备接收到数据后,如果是明文则直接将有效字符段的数据传递给应用层,应用层直接获取到这部分有效数据进行操作。如果是1则表示当前这个数据包是密文,需要使用到秘钥进行解密,秘钥是两端在配置文件中静态协商好的,程序启动时会获取到该秘钥,如果秘钥不一致,则解密失败,解密失败则不处理当前报文。当解密成功后,得到有效数据时将数据直接传递给应用层。所以发送端在组装这个报文的时候,需要确定是否加密,通过这个字节进行的设置。
进一步的,若所述秘钥结构为密文模式,则云端设备对接收到的所述数据通过秘钥进行解密,所述秘钥包括动态秘钥或静态秘钥。
本实施例中,云端设备对接收到的数据通过秘钥进行解密,该秘钥可以是动态秘钥或者是静态秘钥,关于是动态秘钥还是静态秘钥可以事先约定。
进一步的,若所述秘钥结构为密文模式,则云端设备对接收到的所述数据通过秘钥进行解密,所述秘钥包括对称秘钥或非对称秘钥。
本实施例中,云端设备对接收到的数据通过秘钥进行解密,该秘钥可以是对称秘钥或者是非对称秘钥,关于是对称秘钥还是非对称秘钥可以事先约定。秘钥是AES算法实现加密和解密的根本。对称加密算法之所以对称,是因为这类算法对明文的加密和解密需要使用同一个秘钥。AES支持三种长度的秘钥: 128位,192位,256位。
进一步的,因本申请中的数据传输方式应用于储能设备,对储能设备的边端电站进行数据同步,储备设备、边端设备和云端设备都是自己所有的设备,不需要使用非对称加密进行动态秘钥协商,与传统的数据传输协议相比,该私有传输协议节约了动态秘钥协商,所以该私有传输协议可以在两端进行静态的秘钥协议交互,简化了两端数据传输前的交互,既提高效率,又提高私有传输协议本身的安全性。
进一步的,所述对称秘钥或者非对称秘钥可以定期更新,如一周或者一个月更新一次秘钥,以提升私有传输协议的安全性。
进一步的,所述校验结构包括第一子校验结构和第二子校验结构,所述第一子校验结构和所述第二子校验结构分别将所述数据部分的字节对应的ASCII值进行累加得到第一累加值和第二累加值,本实施例中,第一子校验结构和第二子校验结构表示将所有的数据部分的字节对应的ASCII值进行累加。云端设备获取到数据部分时,需要将数据部分的ASCII值进行累加,得到的值跟第一子校验结构和第二子校验结构的值进行比较,相等则表示这个报文时合法的,否则不处理这个报文。
进一步的,所述校验结构在所述私有传输协议中的倒数第二个和倒数第三个字节,所述数据部分位于所述秘钥结构与所述校验结构之间,所述数据部分为有效数据。
本实施例中,校验结构在私有传输协议中的倒数第二个和倒数第三个字节,数据部分位于秘钥结构与校验结构之间,也即秘钥结构与校验结构之间的数据都是有效数据。
本实施例中,私有传输协议中的最后一个字节为结束结构,结束结构表明数据传输过程结束。
进一步的,所述私有传输协议的结构部分和数据部分按照起始结构、秘钥结构、数据部分、校验结构和结束结构的顺序依次进行。
本实施例中,储能设备向数据中心发送数据时按照起始结构、秘钥结构、数据部分、校验结构和结束结束的顺序进行发送,数据中心按照该顺序对数据进行存储,云端设备在接收到数据中心发送的数据时,也按照该顺序依次判断数据中心发送的数据是否符合要求,当依次判断符合要求后,才会进行数据接收,否则,则不接收该数据。按照顺序的方式,层层判断,提高了云端设备接收数据的准确性。
本方案中,当储能设备采集到数据后,会实时的将采集到的数据发送到数据中心,而云端设备只有在需要召唤数据时,才会向数据中心发送控制指令以获得储能设备采集的数据。因此,可以提高云端设备或边端设备的运行算力,不会过渡消耗云端设备和边端设备的运算能力。
综上,本申请中,一方面,储能设备通过私有传输协议将采集到的数据发送给数据中心时,因发送的数据包括的数据结构部分不超过6个字节,而其余的均是有效数据,因此,提高了数据传输的效率。另一方面,云端设备通过私有传输协议接收数据中心发送的数据时,会对数据中心发送的数据按照顺序的方式,层层判断,只有符合要求时,才会对数据进行接收,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因此本方案从储能设备发送数据,云端设备接收数据的两方面都通过该私有传输协议进行改进,即提高了数据传输的效率,又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实施例二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储能设备的数据传输装置,该储能设备的数据传输装置包括:
储能设备,所述储能设备用于采集数据并将所述数据发送到数据中心;
所述数据中心接收到所述储能设备发送的所述数据时,对所述数据进行存储,所述数据中心设置在边端设备中;
云端设备,所述云端设备向所述数据中心发送控制指令以获得所述数据中心存储的所述数据;
私有传输协议,所述储能设备、所述云端设备与所述数据中心均通过私有传输协议进行传输;所述私有传输协议包括结构部分和数据部分,所述结构部分不超过6个字节,所述结构部分包括起始结构、秘钥结构、校验结构和结束结构;
所述数据中心接收到所述云端设备的控制指令时,将所述数据中心存储的所述数据发送到所述云端设备;
判断模块,所述判断模块用于所述云端设备接收到所述数据中心发送的所述数据时,对所述数据进行判断,若所述数据符合要求,则进行接收;若所述数据不符合要求,则不接收。
所述判断模块包括第一判断模块、第二判断模块、第三判断模块和第四判断模;
所述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私有传输协议中的结构部分中的起始结构是否符合起始阈值,若所述起始结构符合起始阈值,则进行数据传输,进入所述第二判断模块,若所述起始结构不符合起始阈值,则对所述数据进行丢弃;
所述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私有传输协议中的结构部分中的秘钥结构是否是秘钥模式,若所述秘钥结构是密文模式,则所述云端设备对接收到的所述数据通过秘钥进行解密;若所述秘钥结构不是密文模式,则所述云端设备将接收到的数据直接发送到第三设备,所述第三设备为应用层;
所述第三判断模块用于对所述私有传输协议的数据部分进行验证,所述第三判断模块包括两个第三判断子模块,所述两个第三判断子模块分别将所述数据部分对应的ASCII值进行累加得到第一累加值和第二累加值。
综上,本申请中,一方面,储能设备通过私有传输协议将采集到的数据发送给数据中心时,因发送的数据包括的数据结构部分不超过6个字节,而其余的均是有效数据,因此,提高了数据传输的效率。另一方面,云端设备通过私有传输协议接收数据中心发送的数据时,会对数据中心发送的数据按照顺序的方式,层层判断,只有符合要求时,才会对数据进行接收,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因此本方案从储能设备发送数据,云端设备接收数据的两方面都通过该私有传输协议进行改进,即提高了数据传输的效率,又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准确性。
实施例三,下文实施例表示从设备发送数据到云端设备接受数据的过程:
私有传输协议的实现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发送端(也即储能设备)和接收端(也即云端设备),例如数据结构为:68 01 11 00 68 E6 E6 BA C4 5F 51 09 82 C3 CA 00 3C6B 9D CF EA F1 09 16。
第一个字节(也即起始结构)是私有传输协议的起始字符,当云端设备接收到报文时,首先需要判断起始字符是否符合,不符合则将该数据丢弃。所以发送端的第一个字节必须是以68开始。
第二个字节(也即判断结构)是标识当前这个数据是否加密,1表示加密,否则表示明文。接收端接收到报文时,如果是明文则直接将有效字符段的数据传递给应用层,应用层直接获取到这部分有效数据进行操作。如果是1则表示当前这个数据包是密文,需要使用到秘钥进行解密,秘钥是两端在配置文件中静态协商好的,程序启动时会获取到该秘钥,如果秘钥不一致,则解密失败,解密失败则不处理当前报文。当解密成功后,得到有效数据时将数据直接传递给应用层。所以发送端在组装这个报文的时候,也需要确定是否加密,通过这个字节进行的设置。
第三第四个字节是当前这个报文的有效数据(也即数据部分)的字节个数,如果是明文,则是明文的字节个数,如果是密文,则是密文的字节个数。接收端在接收到数据的时候,根据这两个字节进行判断,需要保存的有效数据是从报文的第几个字节开始,到第几个字节结束。所以发送端需要在组包的过程当中对有效数据的长度保存下来并设置到报文的第三第四个位置。
倒数第二个和倒数第三个字节是校验字节(也即校验结构),表示将所有的有效数据的字节对应的ASCII值进行累加。接收端获取到有效数据时,需要将有效数据的ASCII值进行累加,得到的值跟倒数第二个和第三个字节的值进行比较,相等则表示这个报文时合法的,否则不处理这个报文。所以发送端在发送前需要对有效数据进行ASCII值累加,并将累加到的值赋值到倒数第二和第三个字节的位置。
从上面可以看出,第五个字节开始,以第三第四个字节的值表示长度,这个数据段则是我们的有效数据(也即数据部分),当然这段有效数据可能是明文,也可能是密文,具体操作需要根据第二个字节进行判断。
最后一个字节是结束符(也即结束结构),当前面的字节操作、判断都符合的情况下,再进行最后一步校验,通过这个字节是否与我们协议的值相等,相等则表示这个报文是符合我们的协议的,否则不处理该报文。
综上所述,储能设备用的私有传输协议的结构简洁,私有传输协议包括结构部分和数据部分,其中结构部分不超过6个字节,剩下的都是有效数据,这在数据传输过程时可以极大的节约网络传输流量,提高网络传输效率和解析效率;在安全性方面,接收端在接收数据时对数据进行进一步判断,在判断数据符合要求是才进行接收,进一步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驱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9)

1.一种储能设备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储能设备采集数据并将所述数据发送到数据中心;
所述数据中心接收到所述储能设备发送的所述数据时,对所述数据进行存储,所述数据中心设置在边端设备中;
云端设备向所述数据中心发送控制指令以获得所述数据中心存储的所述数据;
所述储能设备、所述云端设备与所述数据中心均通过私有传输协议进行传输;所述私有传输协议包括结构部分和数据部分,所述结构部分不超过6个字节,所述结构部分包括起始结构、秘钥结构、校验结构和结束结构;
所述数据中心接收到所述云端设备的控制指令时,将所述数据中心存储的所述数据发送到所述云端设备;
所述云端设备接收到所述数据中心发送的所述数据时,对所述数据进行判断,若所述数据符合要求,则进行接收;若所述数据不符合要求,则不接收;
所述校验结构包括第一子校验结构和第二子校验结构,所述第一子校验结构和所述第二子校验结构分别将所述数据部分的字节对应的ASCII值进行累加得到第一累加值和第二累加值;
云端设备获取到数据部分时,需要将数据部分的ASCII值进行累加,得到的值跟第一子校验结构和第二子校验结构的值进行比较,相等则表示这个报文是合法的,否则不处理这个报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设备的数据传输方法,所述云端设备接收到所述数据中心发送的所述数据时,对所述数据进行判断,若所述数据符合要求,则进行接收,若所述数据不符合要求,则不接收;其特征在于,判断所述起始结构的字节是否符合起始阈值;
若所述起始结构的字节符合起始阈值,则进行接收;
若所述起始结构的字节不符合起始阈值,则将该数据丢弃;所述起始阈值为6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设备的数据传输方法,若所述起始结构的字节符合起始阈值,则进行接收;其特征在于,判断所述秘钥结构是否是密文模式,若所述秘钥结构为密文模式时,则所述云端设备对接收到的数据通过秘钥进行解密;若所述秘钥结构不是密文模式,则所述云端设备将接收到的数据直接发送到第三设备,所述第三设备为应用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储能设备的数据传输方法,若所述秘钥结构为密文模式,则云端设备对接收到的所述数据通过秘钥进行解密,其特征在于,所述秘钥包括动态秘钥或静态秘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储能设备的数据传输方法,若所述秘钥结构为密文模式,则云端设备对接收到的所述数据通过秘钥进行解密,其特征在于,所述秘钥包括对称秘钥或非对称秘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储能设备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校验结构在所述私有传输协议中的倒数第二个和倒数第三个字节,所述数据部分位于所述秘钥结构与所述校验结构之间,所述数据部分为有效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设备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私有传输协议的结构部分和数据部分按照起始结构、秘钥结构、数据部分、校验结构和结束结构的顺序依次进行。
8.一种储能设备的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能设备,所述储能设备用于采集数据并将所述数据发送到数据中心;
所述数据中心接收到所述储能设备发送的所述数据时,对所述数据进行存储,所述数据中心设置在边端设备中;
云端设备,所述云端设备向所述数据中心发送控制指令以获得所述数据中心存储的所述数据;
私有传输协议,所述储能设备、所述云端设备与所述数据中心均通过私有传输协议进行传输;所述私有传输协议包括结构部分和数据部分,所述结构部分不超过6个字节,所述结构部分包括起始结构、秘钥结构、校验结构和结束结构;
所述数据中心接收到所述云端设备的控制指令时,将所述数据中心存储的所述数据发送到所述云端设备;
判断模块,所述判断模块用于所述云端设备接收到所述数据中心发送的所述数据时,对所述数据进行判断,若所述数据符合要求,则进行接收;若所述数据不符合要求,则不接收;
所述判断模块包括第三判断模块,所述第三判断模块用于对所述私有传输协议的数据部分进行验证,所述第三判断模块包括两个第三判断子模块,所述两个第三判断子模块分别将所述数据部分对应的ASCII值进行累加得到第一累加值和第二累加值;
云端设备获取到数据部分时,需要将数据部分的ASCII值进行累加,得到的值跟两个第三判断子模块的值进行比较,相等则表示这个报文是合法的,否则不处理这个报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储能设备的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判断模块还包括第一判断模块和第二判断模块;
所述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私有传输协议中的结构部分中的起始结构是否符合起始阈值,若所述起始结构符合起始阈值,则进行数据传输,进入所述第二判断模块,若所述起始结构不符合起始阈值,则对所述数据进行丢弃;
所述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私有传输协议中的结构部分中的秘钥结构是否是秘钥模式,若所述秘钥结构是密文模式,则所述云端设备对接收到的所述数据通过秘钥进行解密;若所述秘钥结构不是密文模式,则所述云端设备将接收到的数据直接发送到第三设备,所述第三设备为应用层。
CN202410288829.XA 2024-03-14 2024-03-14 储能设备的数据传输方法及其装置 Active CN11789637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288829.XA CN117896379B (zh) 2024-03-14 2024-03-14 储能设备的数据传输方法及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288829.XA CN117896379B (zh) 2024-03-14 2024-03-14 储能设备的数据传输方法及其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896379A CN117896379A (zh) 2024-04-16
CN117896379B true CN117896379B (zh) 2024-05-17

Family

ID=906475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288829.XA Active CN117896379B (zh) 2024-03-14 2024-03-14 储能设备的数据传输方法及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896379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77994A (zh) * 2015-12-11 2017-06-20 深圳兆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音频数据发送和接收方法
CN109495572A (zh) * 2018-11-22 2019-03-19 深圳市信锐网科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物联网系统及其网络通信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1770055A (zh) * 2020-05-29 2020-10-13 宁波三星医疗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电能表的多协议通讯帧快速判别方法
CN113704002A (zh) * 2021-08-30 2021-11-26 成都长城开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私有协议的rpc组件的实现方法及rpc组件
CN116684345A (zh) * 2023-06-13 2023-09-01 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多点多级的数据管理方法、系统、介质及设备
CN117354337A (zh) * 2023-09-20 2024-01-05 万向一二三股份公司 一种基于云端的储能系统智能运维架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007513B2 (en) * 2015-08-27 2018-06-26 FogHorn Systems, Inc. Edge intelligence platform, and internet of things sensor streams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77994A (zh) * 2015-12-11 2017-06-20 深圳兆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音频数据发送和接收方法
CN109495572A (zh) * 2018-11-22 2019-03-19 深圳市信锐网科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物联网系统及其网络通信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1770055A (zh) * 2020-05-29 2020-10-13 宁波三星医疗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电能表的多协议通讯帧快速判别方法
CN113704002A (zh) * 2021-08-30 2021-11-26 成都长城开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私有协议的rpc组件的实现方法及rpc组件
CN116684345A (zh) * 2023-06-13 2023-09-01 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多点多级的数据管理方法、系统、介质及设备
CN117354337A (zh) * 2023-09-20 2024-01-05 万向一二三股份公司 一种基于云端的储能系统智能运维架构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基于智慧城市的社区健康一体机的实现;晏平;何勇;王磊;杨芳;;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80516(10);全文 *
普及型PLC自由协议通讯框架设计;徐文;;科技视界;20121025(30);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896379A (zh) 2024-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50227B (zh) 基于数据报安全传输协议的握手方法及系统
US8948377B2 (en) Encryption device, encryption system, encryption method, and encryption program
US7096352B2 (en) Security protocol structure in application layer
CN105376261B (zh) 一种用于即时通讯消息的加密方法及系统
CN110636052B (zh) 用电数据传输系统
WO2012083828A1 (zh) 本地路由业务的实现方法、基站及系统
CN113542428B (zh) 车辆数据上传方法、装置、车辆、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2672342B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07249002B (zh) 一种提高智能电能表安全性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14499857B (zh) 一种实现大数据量子加解密中数据正确性与一致性的方法
CN104135469B (zh) 一种提高rssp‑ii协议安全性的方法
CN117896379B (zh) 储能设备的数据传输方法及其装置
CN112350823B (zh) 车载控制器间can fd通信方法
CN115567201B (zh) 一种自适应终端量子加解密方法及其系统
CN105162794B (zh) 一种使用约定方式的ipsec密钥更新方法及设备
CN112995210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014613B (zh) 一种基于tls1.3协议实现ssl卸载会话复用的数据传输系统及方法
CN114826748A (zh) 基于rtp、udp及ip协议的音视频流数据加密方法和装置
JP2004364022A (ja) 暗号化通信制御方式
CN113765900A (zh) 协议交互信息输出传输方法、适配器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6743505B (zh) 一种基于国密的安全传输加密方法
CN217240711U (zh) 轻量级端到端电力物联网加密系统
CN114268657B (zh) 一种浏览器应用和本地应用间建立ssl_tls通信的方法及系统
CN112910891B (zh) 一种基于fpga高速加解密的网络安全互联系统
CN114374510B (zh) 一种密钥缓冲协商比对的网络系统及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