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895741A - 静态自循环发电系统 - Google Patents
静态自循环发电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7895741A CN117895741A CN202410092384.8A CN202410092384A CN117895741A CN 117895741 A CN117895741 A CN 117895741A CN 202410092384 A CN202410092384 A CN 202410092384A CN 117895741 A CN117895741 A CN 11789574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oft magnetic
- piece
- coil assembly
- induction coil
- magnetic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38000010248 power gener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6698 indu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1
- 230000010355 oscill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8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8
-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Iron Chemical compound [Fe]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6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29910052742 ir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29910000976 Electrical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389 magnet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3/00—Alleged dynamo-electric perpetua mobilia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12—Stationary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04—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or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e.g. with bar conductors
- H02K3/28—Layout of windings or of connections between wind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ils Of Transformers For General Us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静态自循环发电系统,其属于发电领域。包括:电源装置;高频高压发生器,与所述电源装置连接;振荡线圈组件,与高频高压发生器连接;磁性件使所述振荡线圈产生的磁场增加;主感应线圈组件,用于与所述振荡线圈组件配合产生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副感应线圈组件,用于与所述振荡线圈组件配合产生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其中,所述副感应线圈组件与所述高频高压发生器连接;所述主感应线圈组件和所述副感应线圈组件均形成用于向外输出可供用电设备使用的电流。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振荡线圈产生交变磁场,使导体在静止的情况下与交变的磁场接触,磁场交变过程使导体被迫切割磁感线,从而导体不需要运动便能产生电流。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发电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静态自循环发电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的发电机是通过旋转的方式使得导体切割磁感线,那么导体在切割磁感线的过程是通过实际运动来实现的,进而会导致这种发电机在使用时会产生噪音,并且在运动过程中,需要对运动的流畅性做一系列优化,降低摩擦力对动能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噪音大并且导致发电效率较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内容部分用于以简要的形式介绍构思,这些构思将在后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被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内容部分并不旨在标识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或必要特征,也不旨在用于限制所要求的保护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为了解决以上背景技术部分提到的技术问题,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静态自循环发电系统,包括:电源装置,用于形成可供用电设备使用的电流;高频高压发生器,与所述电源装置连接;振荡线圈组件,与高频高压发生器连接;磁性件,用于被所述振荡线圈缠绕,以使所述振荡线圈产生的磁场增加;主感应线圈组件,用于与所述振荡线圈组件配合产生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副感应线圈组件,用于与所述振荡线圈组件配合产生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其中,所述副感应线圈组件与所述高频高压发生器连接;所述主感应线圈组件和所述副感应线圈组件均形成用于向外输出可供用电设备使用的电流。
进一步地,还包括:安装装置,所述安装装置用于安装所述振荡线圈组件、所述主感应线圈组件和所述副感应线圈组件;所述安装装置用于形成可完全覆盖所述振荡线圈组件、所述主感应线圈组件和所述副感应线圈组件的磁场。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装置包括:第一软磁件和第二软磁件;所述第一软磁件与所述磁性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软磁件与所述磁性件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软磁件与所述磁性件之间和所述第二软磁件与所述磁性件之间均形成绕线避让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软磁件和所述第二软磁件均通过导磁软磁块与所述磁性件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磁性件包括磁钢和背铁;所述背铁设置在第一软磁件和第二软磁件之间;所述磁钢设置两组,其中一组位于所述背铁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一软磁件连接;另外一组位于所述背铁的另一侧,且与所述第二软磁件连接。
进一步地,每组所述磁钢由两个磁钢组成;其中,与第一软磁件连接的一组磁钢中的两个磁钢均与所述绕线避让空间接触,且该两个磁钢相互抵接;其中,与第二软磁件连接的一组磁钢中的两个磁钢均与所述绕线避让空间接触,且该两个磁钢相互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软磁件和所述第二软磁件之间形成安装区域;多个所述磁钢置于所述安装区域,且多个所述磁钢组成的结构的边部与所述第一软磁件和所述第二软磁件的边部匹配。
进一步地,所述导磁软磁块包括连接部和导向部;所述第一软磁件和所述第二软磁件均通过导磁软磁块的连接部与所述磁性件连接;所述连接部的边部与所述第一软磁件和第二软磁件的边部匹配;所述振荡线圈组件包括振荡线圈匝件;所述振荡线圈匝件套在所述磁性件上,所述振荡线圈匝件的边部与所述导向部的边部至少部分匹配。
进一步地,所述主感应线圈组件包括主感应线圈匝件;所述副感应线圈组件包括副感应线圈匝件;所述主感应线圈匝件套在所述第一软磁件上,所述副感应线圈匝件套在所述第二软磁件上;所述振荡线圈匝件、所述主感应线圈匝件和所述副感应线圈匝件均由一导线绕一轴线缠绕得到;所述振荡线圈匝件与所述主感应线圈匝件的轴线垂直;所述主感应线圈匝件和所述副感应线圈匝件的轴线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导磁软磁块为硅钢片。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振荡线圈产生交变磁场,使导体在静止的情况下与交变的磁场接触,磁场交变过程使导体被迫切割磁感线,从而导体不需要运动便能产生电流。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使得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变得更明显。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附图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
另外,贯穿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素。应当理解附图是示意性的,元件和元素不一定按照比例绘制。
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的一部分的结构示意图,主要示出了振荡线圈组件和部分周围零件的结构;
图3是实施例的一部分的结构示意图,主要示出了磁性件和部分周围零件的结构;
图4是实施例的一部分的结构示意图,主要示出了多个磁钢的磁极位置的结构;
图5是实施例的一部分的结构示意图,主要示出了导磁软磁块的结构;
图6是实施例的一部分的结构示意图,主要示出了整体的流程框图。
附图标记:
1、电源装置;2、高频高压发生器;3、振荡线圈组件;4、磁性件;41、磁钢;42、背铁;5、主感应线圈组件;6、副感应线圈组件;7、安装装置;71、第一软磁件;72、第二软磁件;8、导磁软磁块;81、连接部;82、导向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来实现,而且不应该被解释为限于这里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加透彻和完整地理解本公开。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的附图及实施例仅用于示例性作用,并非用于限制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有关发明相关的部分。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注意,本公开中提及的“第一”、“第二”等概念仅用于对不同的装置、模块或单元进行区分,并非用于限定这些装置、模块或单元所执行的功能的顺序或者相互依存关系。
需要注意,本公开中提及的“一个”、“多个”的修饰是示意性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除非在上下文另有明确指出,否则应该理解为“一个或多个”。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公开。
参照图1-6,
一种静态自循环发电系统,包括:电源装置1、高频高压发生器2、振荡线圈组件3、磁性件4、主感应线圈组件5和副感应线圈组件6。
电源装置1用于形成可供用电设备使用的电流。高频高压发生器2与所述电源装置1连接。振荡线圈组件3与高频高压发生器2连接。磁性件4用于被所述振荡线圈缠绕,以使所述振荡线圈产生的磁场增加。主感应线圈组件5用于与所述振荡线圈组件3配合产生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副感应线圈组件6用于与所述振荡线圈组件3配合产生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其中,所述副感应线圈组件6与所述高频高压发生器2连接;所述主感应线圈组件5和所述副感应线圈组件6均形成用于向外输出可供用电设备使用的电流。
具体的,还包括:安装装置7,所述安装装置7用于安装所述振荡线圈组件3、所述主感应线圈组件5和所述副感应线圈组件6;所述安装装置7用于形成可完全覆盖所述振荡线圈组件3、所述主感应线圈组件5和所述副感应线圈组件6的磁场。
具体的,所述安装装置7包括:第一软磁件71和第二软磁件72;所述第一软磁件71与所述磁性件4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软磁件72与所述磁性件4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软磁件71与所述磁性件4之间和所述第二软磁件72与所述磁性件4之间均形成绕线避让空间。
具体的,所述主感应线圈组件5包括主感应线圈匝件;所述振荡线圈组件3包括振荡线圈匝件。所述振荡线圈匝件套在所述磁性件4上。所述副感应线圈组件6包括副感应线圈匝件。所述主感应线圈匝件套在所述第一软磁件71上,所述副感应线圈匝件套在所述第二软磁件72上;所述振荡线圈匝件、所述主感应线圈匝件和所述副感应线圈匝件均由一导线绕一轴线缠绕得到;所述振荡线圈匝件与所述主感应线圈匝件的轴线垂直;所述主感应线圈匝件和所述副感应线圈匝件的轴线平行。
其中,主感应线圈匝件、副感应线圈匝件和振荡线圈匝件均为导电线体螺旋缠绕形成的导电线圈。所述第一软磁件71与所述磁性件4之间和所述第二软磁件72与所述磁性件4之间均形成绕线避让空间是用于容纳主感应线圈匝件、副感应线圈匝件的。
具体的,磁性件4包括磁钢41和背铁42。所述背铁42设置在第一软磁件71和第二软磁件72之间。所述磁钢41设置两组,其中一组位于所述背铁42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一软磁件71连接;另外一组位于所述背铁42的另一侧,且与所述第二软磁件72连接。
具体的,每组所述磁钢41由两个磁钢41组成;其中,与第一软磁件71连接的一组磁钢41中的两个磁钢41均与所述绕线避让空间接触,且该两个磁钢41相互抵接。其中,与第二软磁件72连接的一组磁钢41中的两个磁钢41均与所述绕线避让空间接触,且该两个磁钢41相互抵接。
具体的,所述第一软磁件71和所述第二软磁件72均通过导磁软磁块8与所述磁性件4连接。所述第一软磁件71和所述第二软磁件72之间形成安装区域;多个所述磁钢41置于所述安装区域,且多个所述磁钢41组成的结构的边部与所述第一软磁件71和所述第二软磁件72的边部匹配。
具体的,所述导磁软磁块8包括连接部81和导向部82;所述第一软磁件71和所述第二软磁件72均通过导磁软磁块8的连接部81与所述磁性件4连接;所述连接部81的边部与所述第一软磁件71和第二软磁件72的边部匹配;,所述振荡线圈匝件的边部与所述导向部82的边部至少部分匹配。从而使得振荡线圈匝件绕在磁性件4上后,振荡线圈匝件会与导向部82平齐,从而方便振荡线圈匝件的摆放,摆放后与导磁软磁块8平齐。
具体的,所述导磁软磁块8为硅钢片。
以上描述仅为本公开的一些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上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Claims (10)
1.一种静态自循环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源装置,用于形成可供用电设备使用的电流;
高频高压发生器,与所述电源装置连接;
振荡线圈组件,与高频高压发生器连接;
磁性件,用于被所述振荡线圈缠绕,以使所述振荡线圈产生的磁场增加;
主感应线圈组件,用于与所述振荡线圈组件配合产生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
副感应线圈组件,用于与所述振荡线圈组件配合产生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
其中,所述副感应线圈组件与所述高频高压发生器连接;所述主感应线圈组件和所述副感应线圈组件均形成用于向外输出可供用电设备使用的电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态自循环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安装装置,所述安装装置用于安装所述振荡线圈组件、所述主感应线圈组件和所述副感应线圈组件;
所述安装装置用于形成可完全覆盖所述振荡线圈组件、所述主感应线圈组件和所述副感应线圈组件的磁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静态自循环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装置包括:第一软磁件和第二软磁件;
所述第一软磁件与所述磁性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软磁件与所述磁性件的另一端连接;
所述第一软磁件与所述磁性件之间和所述第二软磁件与所述磁性件之间均形成绕线避让空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静态自循环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软磁件和所述第二软磁件均通过导磁软磁块与所述磁性件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静态自循环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磁性件包括磁钢和背铁;
所述背铁设置在第一软磁件和第二软磁件之间;所述磁钢设置两组,其中一组位于所述背铁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一软磁件连接;另外一组位于所述背铁的另一侧,且与所述第二软磁件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静态自循环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
每组所述磁钢由两个磁钢组成;
其中,与第一软磁件连接的一组磁钢中的两个磁钢均与所述绕线避让空间接触,且该两个磁钢相互抵接;
其中,与第二软磁件连接的一组磁钢中的两个磁钢均与所述绕线避让空间接触,且该两个磁钢相互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静态自循环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软磁件和所述第二软磁件之间形成安装区域;
多个所述磁钢置于所述安装区域,且多个所述磁钢组成的结构的边部与所述第一软磁件和所述第二软磁件的边部匹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静态自循环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磁软磁块包括连接部和导向部;
所述第一软磁件和所述第二软磁件均通过导磁软磁块的连接部与所述磁性件连接;
所述连接部的边部与所述第一软磁件和第二软磁件的边部匹配
所述振荡线圈组件包括振荡线圈匝件;所述振荡线圈匝件套在所述磁性件上,所述振荡线圈匝件的边部与所述导向部的边部至少部分匹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静态自循环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感应线圈组件包括主感应线圈匝件;所述副感应线圈组件包括副感应线圈匝件;
所述主感应线圈匝件套在所述第一软磁件上,所述副感应线圈匝件套在所述第二软磁件上;
所述振荡线圈匝件、所述主感应线圈匝件和所述副感应线圈匝件均由一导线绕一轴线缠绕得到;
所述振荡线圈匝件与所述主感应线圈匝件的轴线垂直;所述主感应线圈匝件和所述副感应线圈匝件的轴线平行。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静态自循环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磁软磁块为硅钢片。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0092384.8A CN117895741A (zh) | 2024-01-23 | 2024-01-23 | 静态自循环发电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0092384.8A CN117895741A (zh) | 2024-01-23 | 2024-01-23 | 静态自循环发电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895741A true CN117895741A (zh) | 2024-04-16 |
Family
ID=906409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10092384.8A Pending CN117895741A (zh) | 2024-01-23 | 2024-01-23 | 静态自循环发电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7895741A (zh) |
-
2024
- 2024-01-23 CN CN202410092384.8A patent/CN117895741A/zh active Pending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Rauch et al. | Design principles of flux-switch alternators [includes discussion] | |
CN108321914B (zh) | 一种线圈及无线充电接收装置、与发射装置与系统 | |
US8228010B2 (en) | Rotating transformer for supplying the field winding in a dynamoelectric machine | |
JP2008210998A (ja) | エアギャップ付きリアクトル素子 | |
JP2015106581A (ja) | 送電コイルユニット及びワイヤレス電力伝送装置 | |
Ahmad et al. | A state of the Art review on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a step towards sustainable mobility | |
KR20100047187A (ko) | 전력 품질 개선 장치 및 전력 공급 시스템 | |
CN117895741A (zh) | 静态自循环发电系统 | |
RU2284629C2 (ru) | Униполярный бесколлекторный торцовый генератор постоянного тока | |
CN221613665U (zh) | 生成聚磁用的软磁支架 | |
CN209249255U (zh) | 一种扁平变压器 | |
Yang et al. | Optimal Design of Transformer Windings for Full-Bridge LLC Resonant Converters | |
CN107453585B (zh) | 用于交突变磁场能量的收集和转换的方法及其实现装置 | |
JP2016507904A (ja) | 電力の伝送 | |
CN210792819U (zh) | 一种减少漏磁干涉的装置 | |
CN219718067U (zh) | 一种永磁同步和感应子混合磁场电机 | |
CN209843468U (zh) | 一种llc叠绕降漏感变压器 | |
CN214753327U (zh) | 一种线圈与铁芯逆反结构的变压器 | |
CN112072862B (zh) | 采用电力电子变压器多路供电的单极电机系统及直流设备 | |
CN210780256U (zh) | 一种双凸极发电机 | |
Hu et al. | Research on New Design and Analysis of Stator Tooth Splicing Structure Using Anisotropic Electrical Steel in an Electric Machine | |
KR100290095B1 (ko) | 삼각구조를 갖는 철심코어 변압기 | |
Hasan et al. | Transverse flux machines with rotary transformer concept for wide speed operations without using permanent magnet material | |
Si et al. | Design and analysis of tubular permanent magnetic linear generator with 120° phase belt toroidal windings | |
Molla et al. | Reduction of Core Loss and Increase in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of a Permanent Magnet Linear Generator for Harvesting Oceanic Wave Energy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