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892488A - 一种碳梁叶片防雷系统评估仿真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碳梁叶片防雷系统评估仿真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892488A
CN117892488A CN202311711081.1A CN202311711081A CN117892488A CN 117892488 A CN117892488 A CN 117892488A CN 202311711081 A CN202311711081 A CN 202311711081A CN 117892488 A CN117892488 A CN 1178924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ning
simulation
blade
shepian
lia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71108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闫海峰
刘正树
王亮
王洋
刘鑫
毛玉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hree Gorges Tibet Energy Invest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hree Gorges Tibet Energy Invest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hree Gorges Tibet Energy Invest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Three Gorges Tibet Energy Invest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71108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892488A/zh
Publication of CN1178924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89248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碳梁叶片防雷系统评估仿真方法,包括:步骤S1、碳梁叶片防雷仿真分析;步骤S2、碳梁叶片叶尖部分雷击仿真分析;本发明能设计最优的风机叶片防雷金属网方案,评估风机叶片金属网传导电流的有效性和合理性,确定风机叶片防雷导体的选材规格和最优连接结构设计方案。

Description

一种碳梁叶片防雷系统评估仿真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风电防雷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碳梁叶片防雷系统评估仿真方法。
背景技术
风机叶片的雷击防护问题一直是风电系统安全运行关注的焦点。但随着风电能源的发展,风电机组不断朝着越来越大型化的方向发展,塔筒高度和叶片长度也正朝着更高更长的方向发展,随之不断增加,叶片遭受雷击的机率也越来越大,那么风机叶片防雷能力的可靠性就显得越来越重要。一旦风机叶片防雷接闪系统的雷击防护失效,将极有可能导致叶片受损,甚至损毁叶片,严重威胁风电场的安全稳定运行。为了有效解决风机叶片雷击防护失效造成叶片受损的问题,对风机叶片叶片的防雷系统开展防雷仿真设计和计算验证是非常由必要的,能大大降低风机叶片雷击受损的风险。
目前行业内碳梁叶片的防雷系统均依据经验法与实物测试法进行设计,包括金属网的覆盖范围、接闪器的数量、位置分布等设计内容。经验法设计的碳梁叶片防雷系统,没有具体数据和可视化、可量化的内容作为依托,存在设计过程不确定性因素多、失败风险大的不足;实物测试法设计的碳梁叶片防雷系统存在成本高、周期长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碳梁叶片防雷系统评估仿真方法,能设计最优的风机叶片防雷金属网方案,评估风机叶片金属网传导电流的有效性和合理性,确定风机叶片防雷导体的选材规格和最优连接结构设计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碳梁叶片防雷系统评估仿真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碳梁叶片防雷仿真分析:在COMSOL软件中建立碳梁叶片防雷仿真模型,采用稳态计算得到叶片在雷击环境中的电场强度分布和电势分布,从而判断叶片雷击附着情况,并通过分析叶片金属网的各处场强和保护范围,反复重新建立仿真模型,确定最优的叶片防雷金属网设计;
步骤S2、碳梁叶片叶尖部分雷击仿真分析:在COMSOL软件中建立碳梁叶片叶尖部分雷击仿真模型,采用雷击电流仿真瞬态计算得到雷击电流在叶片结构中的分布和传导情况,进而评估金属网传导电流的有效性和合理性,并采用雷击温升仿真瞬态计算得到雷击后导体各个部位的温度,进行温升分析,从而确定防雷导体的选材规格和最优连接结构设计。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具体包括:
步骤S11、在COMSOL软件中构建碳梁叶片三维模型,对叶片的面、体进行几何优化,将各初始设计位置的接闪器模型布局到叶片三维模型中,并对所有的三维模型各部件进行材料属性参数配置;
步骤S12、在COMSOL软件中进行叶片防雷仿真设置,设定仿真物理场边界和仿真体网格区域;
步骤S13、在COMSOL软件中进行叶片防雷仿真计算,采用稳态计算得到叶片在雷击环境中的电场强度分布和电势分布,进而获得风机叶片不同位置处上行先导起始发展情况,通过上行先导的起始发展情况判断风机不同位置遭受雷击概率,并在雷击概率大的区域敷设防雷金属网;
步骤S14、根据叶片防雷仿真结果,分析叶片金属网的各处场强和保护范围,反复设计不同覆盖长度的防雷铜网,重新建立仿真模型与仿真计算,对比分析金属网的保护效果,确定最优的防雷金属网设计。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具体包括:
步骤S21、在COMSOL软件中构建碳梁叶片叶尖部分(叶尖接闪器、金属网、引下线)模型,设定雷击点、雷击电流、网格区域;
步骤S22、在COMSOL软件中进行叶片叶尖部分雷击电流仿真计算,采用瞬态计算,得到雷击电流在叶片结构中的分布情况,并在接闪器、金属网、引下线等处设置电流监测点,通过雷击时长范围内进行雷击电流积分,分析得到雷击总电流在各器件上的分布,评估防雷金属网传导电流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步骤S23、在COMSOL软件中构建碳梁叶片的叶尖接闪器、叶身各级连接结构、引下线模型,设定金属材料导电特性、雷击点、雷击电流;
步骤S24、在COMSOL软件中进行叶片叶尖部分雷击温升仿真计算,采用瞬态计算,得到雷击后导体各个部位的温度,分析温升是否会导致导体熔化损坏,从而确定防雷导体的选材规格,并通过进行不同的导体连接结构设计以及遭受雷击时产生的最高温度,来选定最佳的导体连接方式。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2在COMSOL软件中进行叶片防雷仿真设置物理场边界时,空气域的上下表面分别设置高压边界(V=100kV)和接地边界(V=0V),空气电阻率设置为0.001S/m。
进一步地,步骤S12或步骤S21中,在COMSOL软件中进行仿真体网格区域设定时,需遵循以下条件:
必须满足最小网格尺寸小于模型的最小尺寸;
必须先对仿真件表面进行剖分,再以仿真件表面为基按照一定的增长率向内和向外扩展,直至模型的最外边界,遇到交界面时网格增长率需先变小,过了交界面增长率再变大;
必须按照点、线、面、体的顺序去设计网格,以减少冗余网格,提高计算效率及精度。
进一步地,步骤S13在COMSOL软件中进行叶片防雷仿真计算时,根据雷击原理“叶片电场强度越高区域,越容易形成雷电上行先导被击中”和雷击附着点仿真结果,将叶尖场强最大处的数值作为E_max,并采用E_Normalization=E/E_max公式对叶片叶根至叶尖金属网边缘各处的场强数值进行归一化处理,分析金属网各处场强和保护范围。
进一步地,步骤S21、步骤S23在COMSOL软件中进行叶片叶尖部分雷击仿真雷击点设定时,根据雷击附着点仿真分析,确定主要雷击位置为叶尖接闪器和叶尖侧的金属网边缘,仿真中设定叶尖接闪器为雷击点。
进一步地,步骤S21、步骤S23在COMSOL软件中进行叶片叶尖部分雷击仿真雷击电流设定时,采用200kA 10/350us雷击电流公式作为输入:
其中,I为电流峰值,k为电流峰值校正系数,t为时间,T1为波头时间,T2为半峰值时间。
进一步地,步骤S22在COMSOL软件中进行叶片叶尖部分雷击电流仿真瞬态计算时,分析雷电流的电流分布和感应电磁场,需要考虑趋肤效应现象和电磁感应现象,通过求解磁矢势A进而统一求解电流密度J、电场强度E、电位移矢量D、磁场强度H和磁通密度B。
进一步地,步骤S24在COMSOL软件中进行叶片叶尖部分雷击温升仿真瞬态计算时,分析雷击引起的温升,需要电磁场与传热场应的双向耦合影响。
本发明有益效果:
1、本发明能设计最优的风机叶片防雷金属网方案,评估风机叶片金属网传导电流的有效性和合理性,确定风机叶片防雷导体的选材规格和最优连接结构设计方案。
2、本发明采用COMSOL多物理场软件,对叶片的防雷系统进行仿真设计和计算验证,代替传统的经验设计法,能够以仿真计算的数据结果作为依托,对防雷效果进行判断、择优。
3、本发明根据雷电原理,利用COMSOL的电流模块,分析对比叶片本体和防雷系统的电场强度,确认防雷系统的保护范围和最佳方案。
4、本发明根据焦耳定律,利用COMSOL的磁场模块,分析雷击后导体各个部位的温度,确认导体是否熔化损坏,以此确定防雷系统导体的选材规格。
5、本发明还利用COMSOL的磁场模块,分析雷电流在接闪器、引下线、金属网、碳梁中的分布情况,验证防雷系统的电流传导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碳梁叶片防雷系统仿真设计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金属网边缘归一化场强(迎风面和背风面)分布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叶片在遭受雷击时表面电势分布仿真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叶片雷击仿真10/350us雷击电流波形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叶片电流监测点雷电流波形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叶尖模型以及电流监测点雷电流分布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雷击金属网边缘时连接结构温度分布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雷击叶尖接闪器时连接结构温度分布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某风电项目的风电机组78米玻纤叶片,采用本发明的一种碳梁叶片防雷系统评估仿真方法进行设计,已批量生产并投运。如图1所示,一种碳梁叶片防雷系统评估仿真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1)碳梁叶片防雷仿真分析,具体为:在COMSOL软件中建立碳梁叶片防雷仿真模型,采用稳态计算得到叶片在雷击环境中的电场强度分布和电势分布,从而判断叶片雷击附着情况,并通过分析叶片金属网的各处场强和保护范围,反复重新建立仿真模型,确定最优的叶片防雷金属网设计。
(2)碳梁叶片叶尖部分雷击仿真分析,具体为:在COMSOL软件中建立碳梁叶片叶尖部分雷击仿真模型,采用雷击电流仿真瞬态计算得到雷击电流在叶片结构中的分布和传导情况,进而评估金属网传导电流的有效性和合理性,并采用雷击温升仿真瞬态计算得到雷击后导体各个部位的温度,进行温升分析,从而确定防雷导体的选材规格和最优连接结构设计。
碳梁叶片防雷仿真分析,具体包括:1)在COMSOL软件中构建碳梁叶片三维模型,对叶片的面、体进行几何优化,将各初始设计位置的接闪器模型布局到叶片三维模型中,并对所有的三维模型各部件进行材料属性参数配置;2)在COMSOL软件中进行叶片防雷仿真设置,设定仿真物理场边界和仿真体网格区域;3)在COMSOL软件中进行叶片防雷仿真计算,采用稳态计算得到叶片在雷击环境中的电场强度分布和电势分布,进而获得风机叶片不同位置处上行先导起始发展情况,通过上行先导的起始发展情况判断风机不同位置遭受雷击概率,并在雷击概率大的区域敷设防雷金属网;4)根据叶片防雷仿真结果,分析叶片金属网的各处场强和保护范围,反复设计不同覆盖长度的防雷铜网,重新建立仿真模型与仿真计算,对比分析金属网的保护效果,确定最优的防雷金属网设计。
碳梁叶片叶尖部分雷击仿真分析,具体包括:1)在COMSOL软件中构建碳梁叶片叶尖部分(叶尖接闪器、金属网、引下线)模型,设定雷击点、雷击电流、网格区域;2)在COMSOL软件中进行叶片叶尖部分雷击电流仿真计算,采用瞬态计算,得到雷击电流在叶片结构中的分布情况,并在接闪器、金属网、引下线等处设置电流监测点,通过雷击时长范围内进行雷击电流积分,分析得到雷击总电流在各器件上的分布,评估防雷金属网传导电流的有效性和合理性;3)在COMSOL软件中构建碳梁叶片的叶尖接闪器、叶身各级连接结构、引下线模型,设定金属材料导电特性、雷击点、雷击电流;4)在COMSOL软件中进行叶片叶尖部分雷击温升仿真计算,采用瞬态计算,得到雷击后导体各个部位的温度,分析温升是否会导致导体熔化损坏,从而确定防雷导体的选材规格,并通过进行不同的导体连接结构设计以及遭受雷击时产生的最高温度,来选定最佳的导体连接方式。
一、碳梁叶片防雷仿真分析详述如下:
1.1、在COMSOL软件中构建碳梁叶片模型,完成模型优化和材料属性配置。
在COMSOL软件中以可识别的stp格式导入建好的叶片模型,对叶片的面、体进行几何优化,根据碳梁的尺寸,设计包裹的不同覆盖长度的金属铜网模型,将各初始设计位置的接闪器模型布局到叶片三维模型中,形成联合体,并为方便进行属性配置,减小仿真计算量,对三维模型进行必要的虚拟操作。
在COMSOL软件中对所有的三维模型各部件进行材料属性参数配置。
1.2、在COMSOL软件中进行叶片防雷仿真设置,给仿真对象设定物理场边界和模型网格区域设置。
给仿真对象设定物理场和边界:在雷击附着点仿真过程中,空气域的上下表面分别设置高压边界(V=100kV)和接地边界(V=0V),以模拟自然界中的雷击导致的空气电磁变化。空气的电阻率设置为0.001S/m,空气虽然近似为能量的绝缘,却不是场的绝缘,电场和磁场可在空气中传播,因此雷击附着点计算的过程中包含空气域。
网格设置:在长款比接近的区域,选择四面体网格作为基本单元,在长宽度差异较大的区域,选择结构化网格作为基本单元。并遵循以下原则:1)必须满足最小网格尺寸小于模型的最小尺寸;2)必须先对仿真件表面进行剖分,再以仿真件表面为基按照一定的增长率向内和向外扩展,直至模型的最外边界,遇到交界面时网格增长率需先变小,过了交界面增长率再变大;3)必须按照点、线、面、体的顺序去设计网格,这样可以尽可能的减少冗余网格,提高计算效率及精度。
1.3、在COMSOL软件中进行叶片防雷仿真计算,确定最优的叶片防雷金属网设计。
采用稳态计算,得到叶片在雷击环境中的电场强度分布和电势分布。根据雷击的原理,叶片电场强度越高的区域,越容易形成雷电上行先导被击中。根据雷击附着点仿真结果,将叶尖场强最大处的数值作为E_max,并采用E_Normalization=E/E_max公式对叶片叶根至叶尖金属网边缘各处的场强数值进行归一化处理,金属网边缘归一化场强(迎风面和背风面)分布如图2所示,从而分析金属网各处场强和保护范围,归一化电场强度值在20%以下(以叶片叶尖处场强最高值作为基准)的部分,不会遭受雷击。根据叶片在雷击环境中的电场强度分布和电势分布,叶片在遭受雷击时表面电势分布如图3所示,进而获得风机叶片不同位置处上行先导起始发展情况,通过上行先导的起始发展情况判断风机不同位置遭受雷击概率,并在雷击概率大的区域敷设防雷金属网。
根据叶片防雷仿真结果,分析叶片金属网的各处场强和保护范围,反复设计不同覆盖长度的防雷铜网,重新建立仿真模型与仿真计算,对比分析金属网的保护效果,以此确定最优的金属网设计方案。
二、碳梁叶片叶尖部分雷击仿真分析详述如下:
2.1、在COMSOL软件中构建碳梁叶片叶尖部分(叶尖接闪器、金属网、引下线)模型,设定雷击点、雷击电流、网格区域。
为了探明叶片遭受雷击后,电流在叶片中的传导分布,对叶尖部分进行单独的建模仿真分析,并对叶尖接闪器、金属网、引下线的模型以及连接结构进行简化几何处理。根据雷击附着点仿真分析,确定主要雷击位置为叶尖接闪器和叶尖侧的金属网边缘,最终选择叶尖接闪器作为仿真雷击点。
叶片叶尖部分雷击仿真的雷击电流,采用《雷电保护第1部分:总则》(IEC62305-1)附录B中200kA 10/350us雷击电流公式作为输入:
其中,I为电流峰值,k为电流峰值校正系数,t为时间,T1为波头时间,T2为半峰值时间。雷击电流波形,如图4所示。
网格设置:在长款比接近的区域,选择四面体网格作为基本单元,在长宽度差异较大的区域,选择结构化网格作为基本单元。并遵循以下原则:1)必须满足最小网格尺寸小于模型的最小尺寸;2)必须先对仿真件表面进行剖分,再以仿真件表面为基按照一定的增长率向内和向外扩展,直至模型的最外边界,遇到交界面时网格增长率需先变小,过了交界面增长率再变大;3)必须按照点、线、面、体的顺序去设计网格,这样可以尽可能的减少冗余网格,提高计算效率及精度。
2.2、在COMSOL软件中进行叶片叶尖部分雷击电流仿真计算,评估金属网传导电流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采用瞬态计算,得到雷击电流在叶片结构中的分布情况。分析雷电流的电流分布和感应电磁场,既要考虑雷电流随时间剧烈变化的动态传导过程,也要考虑趋肤效应现象和电磁感应现象,通过求解磁矢势A进而统一求解电流密度J、电场强度E、电位移矢量D、磁场强度H和磁通密度B。
在接闪器、金属网、引下线等处设置电流监测点,叶片电流监测点的雷电流波形如图5所示,通过雷击时长范围内进行雷击电流积分,分析总电流在各器件上的分布,叶片电流监测点的雷电流波形分布示意如图6所示,评估金属网传导电流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2.3、在COMSOL软件中构建碳梁叶片的叶尖接闪器、叶身各级连接结构、引下线模型,设置金属材料导电特性、雷击点、雷击电流。
在分析雷击引起的温升时,需要考虑电磁场与传热场应的双向耦合影响,将电磁场中金属材料的导电特性设置为温度的函数;同时,要采用极端工况,即在遭受雷击电流最大值200kA的情况下,利用焦耳热多物理场分析金属网等器件的表面温度,评估雷击受损情况是否存在风险。
将仿真对象设定为叶尖接闪器、叶身各级连接结构、引下线,并将各结构模型提取出来单独建模进行几何处理。根据雷击附着点仿真分析,确定主要雷击位置为叶尖接闪器和叶尖侧的金属网边缘,最终选择叶尖接闪器作为仿真雷击点。通过进行不同的连接结构设计,以及遭受雷击时产生的最高温度,来选定最佳的导体连接方式。
叶片叶尖部分雷击温升仿真的雷击电流,采用《雷电保护第1部分:总则》(IEC62305-1)附录B中200kA 10/350us雷击电流公式作为输入:
其中,I为电流峰值,k为电流峰值校正系数,t为时间,T1为波头时间,T2为半峰值时间。雷击电流波形,如图4所示。
2.4、在COMSOL软件中进行叶片叶尖部分雷击温升仿真计算,确定防雷导体的选材规格和最优连接结构设计。
采用瞬态计算,分析导体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以及导体中某一时刻的最高温度是否在导体材料的承受范围内,是否会因大电流导致金属导体的熔化。根据温度的分布,雷击金属网边缘时连接结构温度分布如图7所示,雷击叶尖接闪器时连接结构温度分布如图8所示,对结构重新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优的连接结构设计。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碳梁叶片防雷系统评估仿真方法,通过基于COMSOL多物理场仿真软件的建模仿真分析,能设计最优的风机叶片防雷金属网方案,评估风机叶片金属网传导电流的有效性和合理性,确定风机叶片防雷导体的选材规格和最优连接结构设计方案。
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而不应视为对于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中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方案为保护范围。即在此范围内的等同替换改进,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碳梁叶片防雷系统评估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碳梁叶片防雷仿真分析:在COMSOL软件中建立碳梁叶片防雷仿真模型,采用稳态计算得到叶片在雷击环境中的电场强度分布和电势分布,从而判断叶片雷击附着情况,并通过分析叶片金属网的各处场强和保护范围,反复重新建立仿真模型,确定最优的叶片防雷金属网设计;
步骤S2、碳梁叶片叶尖部分雷击仿真分析:在COMSOL软件中建立碳梁叶片叶尖部分雷击仿真模型,采用雷击电流仿真瞬态计算得到雷击电流在叶片结构中的分布和传导情况,进而评估金属网传导电流的有效性和合理性,并采用雷击温升仿真瞬态计算得到雷击后导体各个部位的温度,进行温升分析,从而确定防雷导体的选材规格和最优连接结构设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梁叶片防雷系统评估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具体包括:
步骤S11、在COMSOL软件中构建碳梁叶片三维模型,对叶片的面、体进行几何优化,将各初始设计位置的接闪器模型布局到叶片三维模型中,并对所有的三维模型各部件进行材料属性参数配置;
步骤S12、在COMSOL软件中进行叶片防雷仿真设置,设定仿真物理场边界和仿真体网格区域;
步骤S13、在COMSOL软件中进行叶片防雷仿真计算,采用稳态计算得到叶片在雷击环境中的电场强度分布和电势分布,进而获得风机叶片不同位置处上行先导起始发展情况,通过上行先导的起始发展情况判断风机不同位置遭受雷击概率,并在雷击概率大的区域敷设防雷金属网;
步骤S14、根据叶片防雷仿真结果,分析叶片金属网的各处场强和保护范围,反复设计不同覆盖长度的防雷铜网,重新建立仿真模型与仿真计算,对比分析金属网的保护效果,确定最优的防雷金属网设计。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碳梁叶片防雷系统评估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具体包括:
步骤S21、在COMSOL软件中构建碳梁叶片叶尖部分(叶尖接闪器、金属网、引下线)模型,设定雷击点、雷击电流、网格区域;
步骤S22、在COMSOL软件中进行叶片叶尖部分雷击电流仿真计算,采用瞬态计算,得到雷击电流在叶片结构中的分布情况,并在接闪器、金属网、引下线等处设置电流监测点,通过雷击时长范围内进行雷击电流积分,分析得到雷击总电流在各器件上的分布,评估防雷金属网传导电流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步骤S23、在COMSOL软件中构建碳梁叶片的叶尖接闪器、叶身各级连接结构、引下线模型,设定金属材料导电特性、雷击点、雷击电流;
步骤S24、在COMSOL软件中进行叶片叶尖部分雷击温升仿真计算,采用瞬态计算,得到雷击后导体各个部位的温度,分析温升是否会导致导体熔化损坏,从而确定防雷导体的选材规格,并通过进行不同的导体连接结构设计以及遭受雷击时产生的最高温度,来选定最佳的导体连接方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碳梁叶片防雷系统评估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2在COMSOL软件中进行叶片防雷仿真设置物理场边界时,空气域的上下表面分别设置高压边界(V=100kV)和接地边界(V=0V),空气电阻率设置为0.001S/m。
5.根据权利要求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碳梁叶片防雷系统评估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2或步骤S21中,在COMSOL软件中进行仿真体网格区域设定时,需遵循以下条件:
必须满足最小网格尺寸小于模型的最小尺寸;
必须先对仿真件表面进行剖分,再以仿真件表面为基按照一定的增长率向内和向外扩展,直至模型的最外边界,遇到交界面时网格增长率需先变小,过了交界面增长率再变大;
必须按照点、线、面、体的顺序去设计网格,以减少冗余网格,提高计算效率及精度。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碳梁叶片防雷系统评估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3在COMSOL软件中进行叶片防雷仿真计算时,根据雷击原理“叶片电场强度越高区域,越容易形成雷电上行先导被击中”和雷击附着点仿真结果,将叶尖场强最大处的数值作为E_max,并采用E_Normalization=E/E_max公式对叶片叶根至叶尖金属网边缘各处的场强数值进行归一化处理,分析金属网各处场强和保护范围。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碳梁叶片防雷系统评估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1、步骤S23在COMSOL软件中进行叶片叶尖部分雷击仿真雷击点设定时,根据雷击附着点仿真分析,确定主要雷击位置为叶尖接闪器和叶尖侧的金属网边缘,仿真中设定叶尖接闪器为雷击点。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碳梁叶片防雷系统评估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1、步骤S23在COMSOL软件中进行叶片叶尖部分雷击仿真雷击电流设定时,采用200kA 10/350us雷击电流公式作为输入:
其中,I为电流峰值,k为电流峰值校正系数,t为时间,T1为波头时间,T2为半峰值时间。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碳梁叶片防雷系统评估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2在COMSOL软件中进行叶片叶尖部分雷击电流仿真瞬态计算时,分析雷电流的电流分布和感应电磁场,需要考虑趋肤效应现象和电磁感应现象,通过求解磁矢势A进而统一求解电流密度J、电场强度E、电位移矢量D、磁场强度H和磁通密度B。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碳梁叶片防雷系统评估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4在COMSOL软件中进行叶片叶尖部分雷击温升仿真瞬态计算时,分析雷击引起的温升,需要电磁场与传热场应的双向耦合影响。
CN202311711081.1A 2023-12-12 2023-12-12 一种碳梁叶片防雷系统评估仿真方法 Pending CN11789248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711081.1A CN117892488A (zh) 2023-12-12 2023-12-12 一种碳梁叶片防雷系统评估仿真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711081.1A CN117892488A (zh) 2023-12-12 2023-12-12 一种碳梁叶片防雷系统评估仿真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892488A true CN117892488A (zh) 2024-04-16

Family

ID=906417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711081.1A Pending CN117892488A (zh) 2023-12-12 2023-12-12 一种碳梁叶片防雷系统评估仿真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892488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92962B (zh) 一种基于熵权法的输电线路防雷措施优化选择方法
CN102841280B (zh) 500kV同塔四回路输电线雷击跳闸率仿真方法
CN110414120B (zh) 一种取消避雷线输电线路防雷性能计算方法
CN105224797B (zh) 一种特高压大跨越线路反击跳闸率计算方法
CN103293419A (zh) 一种接地装置冲击特性的评估方法
Jiang et al. Transient overvoltage phenomena on the control system of wind turbines due to lightning strike
KR20140029865A (ko) 배전선로 내뢰설계 성능평가 장치 및 그 방법
CN109670205A (zh) 一种用于风力发电厂的防雷评价系统
CN107729680B (zh) 风机叶片雷击概率评估方法
CN103018633A (zh) 基于阻抗模型短路故障特征的含dg配电网故障区间判定
CN104392055A (zh) 组合式复合材料杆塔防雷优化设计方法
CN109613340A (zh) 一种带火花刺的冲击接地电阻计算方法
CN117892488A (zh) 一种碳梁叶片防雷系统评估仿真方法
Bayramoğlu et al. The Development of Lightning Protection and Grounding Systems: A Survey
Malcolm et al. The significance of median natural lightning current strokes on the energy handling capabilities of surge arresters employed in wind farms
Méndez et al. The 2018 revision of the standard IEC 61400-24: Lightning protection of wind turbines
KR101162839B1 (ko) 낙뢰 시뮬레이션 장치 및 그 방법 및 프로그램이 기록되어 있는 기록 매체
Torchio et al. Do Wind Turbines Amplify the Effects of Lightning Strikes? A Full-Maxwell Modelling Approach
CN109521333A (zh) 计及导线间屏蔽作用的同塔双回线路绕击耐雷性能分析方法
CN110147634B (zh) 一种基于接闪器安装准则的风机叶片雷击防护方法
Eshaghahmadi et al. Surge arrester placement in wind turbine system by evaluation overvoltages of direct lightning strike to the wind turbine blades and overhead distribution lines
Nie et al. Lightning risk assessment of wind turbines in mountainous areas
Nasiri et al. Lightning Transients in Wind Turbines: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wo Tower/Blade Models
CN104682305A (zh) 一种城区10kV配电线路差异化防雷方法
Zhang et al. A new method for spatial allocation of turbines in a wind farm based on lightning protection efficienc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