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881351A - 顺序扩张系统 - Google Patents

顺序扩张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881351A
CN117881351A CN202280044262.0A CN202280044262A CN117881351A CN 117881351 A CN117881351 A CN 117881351A CN 202280044262 A CN202280044262 A CN 202280044262A CN 117881351 A CN117881351 A CN 1178813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lator
dilator member
members
sequential
proxim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8004426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A·麦克德莫特
P·S·马奎尔
A·E·梅代罗斯
J·因迪克
P·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dos International SARL
Original Assignee
Medos International SAR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edos International SARL filed Critical Medos International SARL
Publication of CN1178813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88135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34Trocars; Puncturing needles
    • A61B17/3417Details of tips or shafts, e.g. grooves, expandable, bendable; Multiple coaxial sliding cannulas, e.g. for dilating
    • A61B17/3421Cannulas
    • A61B17/3423Access ports, e.g. toroid shape introducers for instruments or han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34Trocars; Puncturing needles
    • A61B17/3417Details of tips or shafts, e.g. grooves, expandable, bendable; Multiple coaxial sliding cannulas, e.g. for dilat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16Bone cutting, breaking or removal means other than saws, e.g. Osteoclasts; Drills or chisels for bones; Trepans
    • A61B17/1662Bone cutting, breaking or removal means other than saws, e.g. Osteoclasts; Drills or chisels for bones; Trepans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body
    • A61B17/1671Bone cutting, breaking or removal means other than saws, e.g. Osteoclasts; Drills or chisels for bones; Trepans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body for the spin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34Trocars; Puncturing needles
    • A61B17/3417Details of tips or shafts, e.g. grooves, expandable, bendable; Multiple coaxial sliding cannulas, e.g. for dilating
    • A61B17/3421Cannula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9/00Dilators with or without means for introducing media, e.g. remedi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00234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 A61B2017/00238Type of minimally invasive operation
    • A61B2017/00261Discectom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2017/00477Coupl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34Trocars; Puncturing needles
    • A61B17/3417Details of tips or shafts, e.g. grooves, expandable, bendable; Multiple coaxial sliding cannulas, e.g. for dilating
    • A61B17/3421Cannulas
    • A61B2017/3433Cannulas with different outer diameters of the cannula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Pathology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Orthopedic Medicine & Surgery (AREA)
  • Dentistry (AREA)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顺序扩张系统,该顺序扩张系统包括多个顺序扩张器,该多个顺序扩张器能够彼此叠置推进,以便沿着朝向目标解剖部位的轨迹扩张解剖软组织。然后,能够在该顺序扩张器上方引入进入插管。该顺序扩张器能够联接到彼此,使得一旦该进入插管在适当位置,从该进入插管去除该顺序扩张器中的一个顺序扩张器就会导致从该进入插管去除所有该顺序扩张器。

Description

顺序扩张系统
背景技术
人的脊柱由被椎间盘分离的一系列椎体构成。天然椎间盘包含由纤维状的纤维环围绕的胶状髓核。在轴向载荷下,髓核压缩并将该载荷径向传递至纤维环。纤维环的层状性质为其提供了高抗拉强度,因此允许其响应于该传递的载荷而径向膨胀。
在健康椎间盘中,髓核内的细胞产生包含高百分比蛋白聚糖的细胞外基质(ECM)。这些蛋白聚糖包含保持水的硫酸化官能团,从而为髓核提供了其缓冲特性。这些髓核细胞还可分泌少量细胞因子,诸如白细胞介素-1β和TNF-α以及基质金属蛋白酶(“MMP”)。这些细胞因子和MMP有助于调节髓核细胞的代谢。
在退变性椎间盘疾病(DDD)的一些情况下,椎间盘的逐渐退变由脊柱的其他部分中的机械不稳定性引起。在这些情况下,增大对髓核的载荷和压力会造成椎间盘内的细胞(或侵入巨噬细胞)释放高于正常量的上述细胞因子。在DDD的其他情况下,遗传因子或细胞凋亡也可导致髓核内的细胞释放毒性量的这些细胞因子和MMP。在某些情况下,椎间盘的泵送作用可发生故障(例如,由于髓核内蛋白多糖浓度的降低),从而阻碍营养物质流入椎间盘以及废物流出椎间盘。这种降低的消除废物的能力可导致高水平的促炎细胞因子和/或MMP积累,这可导致神经刺激和疼痛。
随着DDD进展,髓核中存在的细胞因子和MMP的毒性水平开始降解细胞外基质。特别地,MMP(由细胞因子介导)开始裂解蛋白聚糖的保水部分,从而降低其保水能力。该降解导致髓核柔性减小,因此改变了椎间盘内的载荷模式,从而可导致纤维化环的分层。这些变化造成更大的机械不稳定性,可使细胞释放甚至更多细胞因子,从而通常使MMP上调。随着该破坏级联继续且DDD进一步发展,椎间盘开始凸出(“椎间盘突出”),然后最终破裂,从而导致髓核接触脊髓并引起疼痛。
一种提出的管理这些问题的方法是从椎间空间去除有问题的椎间盘并用多孔装置替换它,该多孔装置恢复椎间盘高度且允许骨生长穿过该多孔装置以融合相邻椎骨。这些装置通常被称为“融合装置”。
用于进入椎间空间的常规系统可包括大小逐渐增大的扩张器,这些扩张器彼此叠置插入以加宽沿着期望轨迹朝向椎间空间延伸的进入路径。然后将工作的进入插管放置在最大的最外侧扩张器上方,并且然后在将进入插管保持在适当位置的同时去除扩张器。器械可被驱动穿过进入插管以执行外科手术。
发明内容
在一个示例中,用于矫形手术的顺序扩张系统可包括第一扩张器构件和第二扩张器构件。第一扩张器构件可被构造成被驱动到解剖软组织中,使得第一扩张器构件的第一外表面扩张解剖软组织中的开口。第二扩张器构件可被构造成沿着第一外表面在远侧方向上被推进并穿过解剖软组织,使得第二扩张器构件的第二外表面进一步扩张解剖软组织。第一扩张器构件和第二扩张器构件中的一者在与远侧方向相反的近侧方向上的运动导致第一扩张器构件和第二扩张器构件的相应的第一止动表面和第二止动表面彼此邻接,从而导致第一扩张器构件和第二扩张器构件中的另一者与第一扩张器构件和第二扩张器构件中的一者一起在近侧方向上运动。
附图说明
当结合附图阅读时,将更好地理解上述发明内容以及例示性实施方案的以下详细描述。出于例示本公开的目的,附图中示出了一些例示性实施方案。然而,应当理解,本申请并不限于所展示的精确布置和手段。在附
图中:
图1是脊柱的一部分的侧正视图。
图2是Kambin三角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3A是沿着预定的期望轨迹穿过Kambin三角被驱动到椎间空间中的引导构件的透视图;
图3B是包括图3A的引导构件和包括多个扩张器构件和进入插管的顺序扩张系统的进入组件的剖面侧正视图;
图3C是图3B的进入组件的剖面侧正视图,其示出了在多个扩张器构件的外部扩张器构件上方驱动的进入插管;
图3D是在去除顺序扩张器和引导构件之后的进入插管的剖面侧正视图;
图4是图3B所示的顺序扩张系统的透视图;
图5A是图4所示的顺序扩张系统的内部扩张器构件的侧视图;
图5B是图5A所示的内部扩张器构件的剖面侧正视图;
图5C是图5B所示的内部扩张器构件的一部分的放大剖面侧正视图;
图6A是图4所示的顺序扩张系统的中间扩张器构件的侧正视图;
图6B是图6A所示的中间扩张器构件的剖面侧正视图;
图6C是图6B的中间扩张器构件的一部分的放大剖面侧正视图;
图6D是示出了被中间扩张器构件接纳的内部扩张器构件的放大剖面侧正视图;
图7A是图4所示的顺序扩张系统的外部扩张器构件的侧视图;
图7B是图7A所示的外部扩张器构件的剖面侧正视图;
图7C是图7B的外部扩张器构件的一部分的放大剖面侧正视图;
图7D是示出了被中间扩张器构件接纳的内部扩张器构件和被外部扩张器构件接纳的中间扩张器构件的放大剖面侧正视图;
图8A是根据另一示例构造的顺序扩张系统的剖面侧正视图;
图8B是图8A的顺序扩张系统的一部分的放大剖面侧正视图;
图9A是根据又一个示例构造的顺序扩张系统的分解透视图;
图9B是图9A的顺序扩张系统的剖视图;
图9C是图9A的顺序扩张系统的剖面侧正视图,示出了彼此间隔开的内部扩张器构件、中间扩张器构件和外部扩张器构件;
图9D是图9C的顺序扩张系统的剖面侧正视图,示出了联接到彼此以便在单个步骤中去除的内部扩张器构件、中间扩张器构件和外部扩张器构件;
图10A是根据又一个示例构造的顺序扩张系统的透视图;
图10B是图10A的顺序扩张系统的剖面侧正视图,示出了彼此间隔开的内部扩张器构件、中间扩张器构件和外部扩张器构件;
图10C是图10B的顺序扩张系统的剖面侧正视图,示出了联接到彼此以便在单个步骤中去除的内部扩张器构件、中间扩张器构件和外部扩张器构件;
图10D是类似于图10C但根据另一实施方案构造的顺序扩张系统的剖面侧正视图;
图11A是根据又一个示例构造的顺序扩张系统的分解透视图;并且
图11B是图11A的顺序扩张系统的剖面侧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述说明所使用的某些术语仅为了方便起见且并非是限制性的。“下”和“上”指定附图中的方向,以此作为参照。词汇“前”、“后”、“上”、“下”、“内侧”、“外侧”和相关词汇和/或短语用于指示人体内的各种位置和取向,但也适用于设置在人体外部时的融合笼。术语包括以上列举的词汇、它们的派生词以及具有类似含义的词汇。
除非另外指明,否则如本文关于尺寸、值、形状、方向和其他参数所使用的术语“基本上”、“大致”和“近似”连同其派生词以及类似含义的词语可包括所述尺寸、值、形状、方向和其他参数并且所述尺寸、值、形状、方向和其他参数的至多加或减10%,诸如所述尺寸、值、形状、方向和其他参数的至多加或减9%,诸如所述尺寸、值、形状、方向和其他参数的至多加或减8%,诸如所述尺寸、值、形状、方向和其他参数的至多加或减7%,诸如所述尺寸、值、形状、方向和其他参数的至多加或减6%,诸如所述尺寸、值、形状、方向和其他参数的至多加或减5%,诸如所述尺寸、值、形状、方向和其他参数的至多加或减4%,诸如所述尺寸、值、形状、方向和其他参数的至多加或减3%,诸如所述尺寸、值、形状、方向和其他参数的至多加或减2%,诸如所述尺寸、值、形状、方向和其他参数的至多加或减1%。
为了清楚起见,本文描述或参照的方法步骤和设备有时将以单数形式描述。然而,应当了解,如本文所用,关于设备或方法步骤的单数术语“一个/一种”或“该”可包括多个设备或方法步骤。相反地,如本文中关于设备或方法步骤所用的复数术语可包括单数“一个/一种”或“该”。因此,应当了解,除非另外指明,否则本文使用的单数术语“一个/一种”或“该”以及本文使用的复数术语可同样适用于“至少一个”。
根据本文公开的特定实施方案,提供了一种用于进入椎间空间的改进的顺序扩张系统。例如,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系统包括大小逐渐增大的多个扩张构件,这些扩张构件可放置在彼此上方以微创地扩张组织,以便随后朝向椎间空间插入限定工作通道的进入插管。一旦进入插管在适当位置,就可以比常规实现的步骤少的步骤去除扩张构件,从而减少与外科手术相关联的步骤的数量。然后,可在微创手术中通过进入插管插入外科器械和/或一个或多个椎间植入物,以减少对患者的创伤,从而增强恢复并改善总体结果。通过微创,申请人意指与通常更具侵入性的开放式外科手术相比,通过进入装置经皮执行的手术。
本文公开的特定实施方案在椎间植入物和脊柱融合的上下文中讨论,因为该装置和方法在这种领域中具有适用性和有用性。装置可用于融合,例如,在椎间盘已经破裂或以其他方式损坏的情况下,通过插入椎间植入物以适当地间隔相邻椎骨。“相邻”椎骨可包括最初仅由椎间盘分开的那些椎骨或由中间椎骨和椎间盘分开的那些椎骨。因此,这种实施方案可用于根据需要形成适当的椎间盘高度和脊柱曲率,以便恢复正常的解剖位置和距离。然而,预期本文公开的教示和实施方案可有利地实施于用于脊椎手术及其他方面的多种其他操作设定中。
作为本文所述的方法和装置的上下文,图1是脊柱10的侧视图。如图1所示,脊柱10包括向身体的上部部分提供轴向支撑和移动的一系列交替的椎骨11和纤维椎间盘12。脊柱10通常包括三十三块椎骨11,七块颈椎(Cl-C7)、十二块胸椎(Tl-Tl2)、五块腰椎(LI-LS)、五块融合骶椎(Sl-S5)和四块融合尾椎。相邻椎骨11限定包括纤维椎间盘12的相应的椎间空间13。纤维椎间盘12的至少一部分或全部可从椎间空间13去除,以准备插入椎间植入物。
图2是Kambin三角的示意图。该区20是用于脊椎手术的后外侧进入部位。该区可被定义为从背侧观察的椎间盘12上方的直角三角形。斜边是发出神经21,基部是下椎骨22的上边界,并且高度是过往神经根23。如下面将解释的,在一个实施方案中,通过执行椎间孔成形术穿过该区进入椎间盘12,在该椎间孔成形术中,下椎骨的一部分被去除,使得可在脊柱的该区处引入外科器械或植入物。在这种手术中,通常期望保护发出神经和过往神经根。用于通过Kambin三角进入椎间盘的设备和方法可涉及在保护神经的同时执行内窥镜椎间孔成形术,这将在下面更详细地讨论。与如本领域中通常进行的从后部或从前部进入椎间盘相比,利用椎间孔成形术通过Kambin三角进入椎间盘可具有若干优点(例如,对患者的创伤更小或减少)。特别地,涉及后部进入的外科手术通常需要去除关节突关节。例如,经椎间孔入路椎间植骨融合术(TLIF)通常涉及去除一个关节突关节以形成通向椎间盘的膨胀的进入路径。去除关节突关节对于患者来说可能是非常疼痛的,并且与增加的恢复时间相关联。相比之下,通过Kambin三角进入椎间盘可有利地避免去除关节突关节的需要。如在下面更详细描述的,内窥镜椎间孔成形术可提供通向椎间盘的膨胀通路,而无需去除关节突关节。保留关节突关节可减少患者疼痛和与外科手术相关联的失血。另外,保留关节突关节可有利地允许使用利用关节突关节进行支撑的某些后部固定装置(例如,经小平面螺钉、经椎弓根螺钉和/或椎弓根螺钉)。以这种方式,这种后部固定装置可与通过Kambin三角插入的椎间装置组合使用。
参照图3A至图4,进入组件24可包括引导构件26和顺序扩张系统30。顺序扩张系统30可包括至少一个顺序扩张器31,诸如多个顺序扩张器31和进入插管34。在一个实例中构造的顺序扩张系统30可用于执行经皮矫形手术。顺序扩张器31以及因此顺序扩张系统30可包括至少内部扩张器构件46、中间扩张器构件48和外部扩张器构件50。引导构件26可沿着期望的预定轨迹通过解剖软组织朝向目标解剖部位引入。虽然目标解剖部位可以是通过如上所述的Kambin三角的椎间空间13,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脊柱应用,而是可包括受益于朝向目标解剖部位的顺序扩张的任何替代外科手术。例如,在一些示例中,目标解剖部位可以是椎弓根。因此,引导构件26可延伸到椎弓根,并且在一些示例中可与椎弓根通过螺纹紧密连接。因此,顺序扩张系统30可朝向椎弓根引导,以提供用于将椎弓根螺钉通过由进入插管34限定的工作通道插入和固定到椎弓根的通路。可根据需要在任何合适的引导下确定期望轨迹。引导构件26可被构造为Jamshidi针、套管针、Kirshner线(或K线)等。
顺序扩张系统30可预组装成使得内部扩张器构件46被中间扩张器构件48接纳,该中间扩张器构件继而由外部扩张器构件50接纳。外部扩张器构件50限定外扩张表面82,该外扩张表面的大小可被设计成大于中间扩张器构件48的外扩张表面62的大小,该中间扩张器构件的该外扩张表面的大小可被设计成大于内部扩张器构件46的外扩张表面52的大小。内部扩张器构件46在引导构件26上方朝远侧驱动。因此,引导构件26引导内部扩张器构件46沿着期望轨迹在远侧方向上朝向目标解剖部位行进。当内部扩张器构件46在远侧方向上行进时,内部扩张器构件46扩大解剖软组织中的由引导构件26形成的开口。在其他示例中,内部扩张器构件46可限定引导构件26,并且因此可在软组织中形成并扩大开口。当内部扩张器构件46在引导构件26上方行进时,内部扩张器构件46扩大或扩张先前产生的开口。当内部扩张器构件46在解剖软组织中形成开口时,可以说内部扩张器构件46扩大或扩张解剖软组织中的由内部扩张器构件46形成的开口。
中间扩张器构件48可在远侧方向上在内部扩张器构件46上方被驱动穿过组织以进一步扩大开口。因为中间扩张器构件48的外扩张表面62的大小被设计成大于内部扩张器构件46的外扩张表面52,所以中间扩张器构件48在其被驱动到解剖软组织中时进一步扩张解剖软组织。外部扩张器构件50可在远侧方向上在中间扩张器构件48上方被驱动穿过组织以更进一步扩大开口。因为外部扩张器构件50的外扩张表面82的大小被设计成大于中间扩张器构件48的外扩张表面62,所以外部扩张器构件50在其被驱动到解剖软组织中时进一步扩张解剖软组织。最后,进入插管34可在远侧方向上在外部扩张器构件50上方被驱动。然后可去除导向构件26和顺序扩张系统30,将进入插管34留在适当位置。因此,进入插管34限定通向椎间空间13的工作通道27。在其他示例中,如上所述,本文所述的所有顺序扩张系统的进入插管34可根据需要限定通向椎弓根的工作通道。
如图3D所示,进入插管34被示出为处于用于在椎间盘上执行手术(诸如经椎间孔入路椎间植骨融合术)的位置。在一些示例中,所示实施方案中的进入插管34可延伸穿过Kambin三角。进入插管34具有沿着相应的第一中心插管轴线37延伸的管状主体部分36,以及沿着相对于第一中心插管轴线37垂直取向的径向方向邻近管状主体部分36设置的径向凸起部41。管状主体部分36包括限定内管腔39的内表面38和与内表面38相对的外表面40。内管腔39可从管状主体部分36的近侧端部36a延伸穿过整个管状主体部分36到达远侧端部36b,并且可限定进入插管34的工作通道27。进入插管34可在外部扩张器构件50上方朝向椎间空间被驱动,使得内管腔39接纳外部扩张器构件50。
一旦进入插管34在适当位置,就在与远侧方向相反的近侧方向上从进入插管34的内管腔39去除扩张器构件46-50。有利地,诸如内部扩张器构件46和外部扩张器构件50的扩张器构件中的两个或更多个直至全部可相对于近侧移动而联接,使得在近侧方向上从进入插管34去除扩张器构件46-50中的一个扩张器构件可导致扩张器构件46-50中的一个或多个其他扩张器构件与扩张器构件46-50中的一个扩张器构件一起从进入插管34去除。因此,可在单个步骤中去除多于一个直至所有扩张器构件46-50。虽然所示实施方案包括三个扩张器,但是其他实施方案可根据需要包括更少数量或更多数量的扩张器。因此,在一个示例中,扩张系统30可包括仅内部扩张器构件46和外部扩张器构件50,该外部扩张器构件被构造成相对于在近侧方向上的移动而与内部扩张器构件直接联接。在其他示例中,扩张系统30可包括与内部扩张器构件46和外部扩张器构件50组合的一个或多个中间扩张器构件。
一旦已从进入插管34去除顺序扩张器31,内管腔39就可限定工作通道27,该工作通道允许外科器械和装置穿过该工作通道以进入椎间空间13。器械可被构造成从椎间空间13去除纤维椎间盘12的至少一部分或全部,并且准备椎间空间13以接纳也通过内管腔39植入的椎间植入物。内管腔还可接纳被构造成使椎间植入物竖直膨胀的器械。因此,植入物可在收缩位置通过内管腔插入,并且随后在椎间空间13内膨胀。插管的远侧末端可被取向成使得外科器械能够进入椎间空间13而不接触发出神经。图3D所示的位置可通过遵循本文公开的方法来实现,下面更详细地讨论。
进入导管34的径向凸起部41包括限定内凸起管腔43的内凸起表面42a和与内表面42a相对的外相邻凸起表面42b。内凸起管腔43可沿着第二中心插管轴线44从径向凸起部41的相应近侧端部41a延伸穿过整个径向凸起部41到达相应远侧端部41b,该第二中心插管轴线可基本上平行于第一中心插管轴线37取向。第一轴线37和第二轴线44可沿纵向方向取向。内凸起管腔43可被构造成接纳用于观察在椎间盘空间上和椎间盘空间中执行的手术步骤的相机。内凸起管腔43可沿着径向方向对管状主体部分36的内管腔39开放或闭合。管状主体部分36和径向凸起部41可在垂直于第一中心插管轴线37和第二中心插管轴线44中的任一者或两者取向的剖面平面中赋予进入插管34不对称形状。
现在将参照图5A至图7D详细描述扩张器构件46、48和50中的每一者。例如,现在参照图5A至图5C,内部扩张器构件46包括内部扩张器主体部分47,该内部扩张器主体部分可被构造成沿着内部中心轴线53延伸的内部扩张器管。内部中心轴线53从内部扩张器主体部分47的近侧端部47a延伸到内部扩张器主体部分47的远侧端部47b。因此,从远侧端部47b到近侧端部47a建立了近侧方向。从近侧端部47a到远侧端部47b建立了远侧方向。纵向方向可包括近侧方向和远侧方向两者。远侧端部47b可被称为内部扩张器构件46的前端,并且可根据需要逐渐变细以便于插入解剖软组织中。在一些示例中,远侧端部47b可以是逐渐变细的。
内部中心轴线53可沿着纵向方向取向。内部扩张器主体部分47以及因此内部扩张器构件46限定内部外扩张表面52,该内部外扩张表面面向组织并且随着内部扩张器构件朝向目标解剖部位被驱动穿过组织而扩张组织。内部扩张器主体部分47以及因此内部扩张器构件46可进一步限定与外表面52相对的内表面55。内部扩张器构件46(并且特别是内表面55)可限定内部扩张器管腔54,该内部扩张器管腔沿着内部中心轴线53从近侧端部47a延伸穿过内部扩张器主体部分47到达远侧端部47b。在一个示例中,内部中心轴线53可居中地设置在内部扩张器管腔54中。因此,内部中心轴线53可沿着其整个长度限定连续直线。
内部扩张器管腔54的大小可被设计成近似等于引导构件#(参见图3B),使得内部扩张器构件可沿着引导构件#在近侧方向上移动并被引导朝向目标解剖部位。因此,内部扩张器构件46(并且特别是内部扩张器主体部分47的外表面52)可膨胀或扩张穿过组织的开口,该开口由引导构件#单独地或与朝向目标解剖部位驱动引导线的器械组合地形成。在其他示例中,内部扩张器构件46可形成穿过解剖组织的开口并且沿着期望轨迹建立朝向目标解剖部位的路径。在这方面,内部扩张器主体部分47可以是实心的,或者内部扩张器构件可限定如上所述的内部扩张器管腔54。
内部扩张器主体部分47以及因此内部扩张器构件46可限定内部扩张器止动表面56。在一个示例中,止动表面56可以是由外表面52限定的外止动表面。如从下面的描述将了解的,止动表面56被构造成邻接第二扩张器构件的对应止动表面,如果顺序扩张系统30不包括中间扩张器构件48,则该第二扩张器构件可由中间扩张器构件48或外部扩张器构件50限定。在这方面,内部扩张器构件46可被称为第一扩张器构件,并且内部扩张器构件46的相关联结构可被称为第一结构。例如,内部中心轴线53可被称为第一中心轴线。中间扩张器构件48或外部扩张器构件50的相关联结构可被称为第二结构。当内部扩张器构件46在近侧方向上移动时,对应止动表面彼此邻接,这导致第二扩张器与内部扩张器构件46一起在近侧方向上移动。因此,内部扩张器构件46和第二扩张器两者可在单个去除步骤中一起从进入插管34去除。
在一个示例中,内部扩张器主体部分47的外表面52可在其在近侧方向上延伸时向内呈阶梯状,以便限定外肩部58。外肩部58可面向近侧方向,并且可限定止动表面56。因此,外表面52可沿着垂直于内部中心轴线53并与中心轴线53相交的第一径向方向限定第一外剖面尺寸IE1。外表面52可在沿着近侧方向与第一外剖面尺寸间隔开的位置处沿着第一径向方向限定第二外剖面尺寸IE2。第二外剖面尺寸IE2可小于第一外剖面尺寸IE1。外肩部可相对于纵向方向设置在第一外剖面尺寸IE1与第二外剖面尺寸IE2之间。在外表面52限定圆形剖面的示例中,第一外剖面尺寸IE1和第二外剖面尺寸IE2可被构造为直径。然而,应当认识到,外表面52可根据需要限定任何合适的大小和形状。例如,外表面52可关于中心轴线53对称或不对称。
因此,外表面52可限定第一部分52a和第二部分52b,该第一部分限定第一外剖面尺寸IE1,该第二部分限定第二外剖面尺寸IE2。第一部分52a可在远侧方向上与第二部分52b间隔开。外肩部58可背离中心轴线从第二部分52b径向向外延伸到第一部分52a。因此,外肩部58可从第二外剖面尺寸IE2径向向外延伸到第一外剖面尺寸IE1。在一个示例中,外肩部58可在垂直于中心轴线53的平面中延伸,或者可根据需要在具有任何合适形状的任何合适的方向上延伸。
在一个示例中,第一外剖面尺寸IE1可绕中心轴线53完全且连续地延伸。因此,止动表面56可被构造成在内部扩张器主体部分47绕中心轴线53的任何旋转取向上邻接第二扩张器构件的止动表面。在其他示例中,第一扩张器构件46可与第二扩张器键接,以便仅当第一扩张器构件46和第二扩张器在选定的相对旋转取向上对准时允许沿着纵向方向的相对平移。因此,在一些示例(诸如当内部扩张器构件46和第二扩张器在选定的相对旋转取向上对准时,止动表面56与第二扩张器的对应止动表面纵向对准的那些示例)中,第一外剖面尺寸IE1可仅部分地绕中心轴线延伸。
现在将参照图6A至图6C描述中间扩张器构件48。特别地,中间扩张器构件48包括中间扩张器主体部分49,该中间扩张器主体部分可被构造成中间扩张器管,该中间扩张器管沿着从中间扩张器主体部分49的近侧端部49a延伸到中间扩张器主体部分49的远侧端部49b的中间中心轴线60延伸。因此,近侧方向从远侧端部49b延伸到近侧端部49a。远侧方向从近侧端部49a延伸到远侧端部49b。在一些示例中,远侧端部49b可以是逐渐变细的。纵向方向可包括近侧方向和远侧方向两者。近侧端部49a可被称为中间扩张器构件48的相对于插入到解剖软组织中的前端。近侧端部49a可以是开放的以便装配在内部扩张器构件46上方。中间中心轴线60可沿着纵向方向取向。中间扩张器主体部分49以及因此中间扩张器构件48限定中间外扩张表面62,该中间外扩张表面面向组织并且随着中间扩张器构件48朝向目标解剖部位被驱动穿过组织而扩张组织。中间扩张器主体部分49以及因此中间扩张器构件48可进一步限定与外表面62相对的内表面63。外表面62与内表面63径向向外间隔开。中间扩张器构件48(特别是内表面63)可限定中间扩张器管腔64,该中间扩张器管腔沿着中间中心轴线60从近侧端部49a延伸穿过中间扩张器主体部分49到达远侧端部49b。在一个示例中,中间中心轴线60可居中地设置在中间扩张器管腔64中。因此,中间中心轴线60可沿着其整个长度限定连续直线。
中间扩张器主体部分49以及因此中间扩张器构件48可限定第一中间扩张器止动表面66。在一个示例中,第一中间扩张器止动表面66可由内表面63限定,并且因此可被称为内止动表面。如从下面的描述将了解的,第一中间扩张器止动表面66被构造成邻接上述内部扩张器构件46的止动表面56。在一个示例中,内表面63可在其在近侧方向上延伸时向内呈阶梯状,以便限定内肩部68。内肩部68可面向远侧方向,并且可限定第一中间扩张器止动表面66。因此,中间扩张器主体部分49的内表面63可沿着垂直于中间中心轴线60并与中间中心轴线60相交的相应第一径向方向限定第一内剖面尺寸MI1。中间扩张器构件48的第一径向方向可与上述内部扩张器构件46的第一径向方向平行、重合或相对于该第一径向方向成角度地偏移。内表面63可在沿着近侧方向与第一内剖面尺寸MI1间隔开的位置处沿着相应的第一径向方向限定第二内剖面尺寸MI2。第二内剖面尺寸MI2可小于第一内剖面尺寸MI1。内肩部68可相对于纵向方向设置在第一内剖面尺寸MI1与第二内剖面尺寸MI2之间。在中间扩张器主体部分49的内表面63限定圆形剖面的示例中,第一内剖面尺寸MI1和第二内剖面尺寸MI2可被构造为直径。然而,应当认识到,内表面63可根据需要限定任何合适的大小和形状。例如,内表面63可关于中间中心轴线60对称或不对称。
因此,内表面63可限定第一部分70a和第二部分70b,该第一部分限定第一内剖面尺寸MI1,该第二部分限定第二内剖面尺寸MI2。第一部分70a可在远侧方向上与第二部分70b间隔开。内肩部68可背离中心轴线从第二部分70b径向向外延伸到第一部分70a。因此,内肩部68可从第二内剖面尺寸MI2径向向外延伸到第一内剖面尺寸MI1。在一个示例中,内肩部68可在垂直于中心轴线53的平面中延伸,或者可根据需要在具有任何合适形状的任何合适的方向上延伸。
现在参照图6D,中间管49的第一内剖面尺寸MI1的大小可被设计成基本上等于内部扩张器主体部分47的第一外剖面尺寸IE1,使得内部扩张器主体部分47可嵌套在中间扩张器主体部分49的管腔64中。因此,中间扩张器主体部分49的内表面63的第一部分70a可接纳内部扩张器主体部分47的外表面52的第一部分52a并沿着该第一部分骑跨。内部扩张器主体部分47的外表面52可进一步引导中间扩张器构件48沿着期望轨迹朝向目标解剖部位的运动。因为中间扩张器主体部分49的外表面62限定穿过中间中心轴线60的外剖面尺寸,该外剖面尺寸大于内部扩张器主体部分47的第一外剖面尺寸IE1,所以当中间扩张器构件48相对于内部扩张器构件46在远侧方向上移动穿过组织时,中间扩张器主体部分49可进一步扩张穿过组织的开口。在一些示例中,内部扩张器主体部分47和中间扩张器主体部分49的中心轴线53和60可彼此基本上重合或基本上平行。
当内部扩张器主体部分47接纳在中间扩张器主体部分49中时,中间扩张器构件48的第一止动表面66沿着纵向方向与内部扩张器构件46的止动表面56对准。当中间扩张器构件48相对于内部扩张器构件46在远侧方向上推进以进一步扩张解剖软组织时,中间扩张器构件48的第一止动表面66在近侧方向上与内部扩张器构件46的止动表面56间隔开。中间扩张器构件48可相对于内部扩张器构件46在远侧方向上推进,直到相应止动表面66和56彼此邻接。当止动表面66和56彼此邻接时,中间扩张器构件48不再能够相对于内部扩张器构件46在远侧方向上平移。此外,内部扩张器构件46和中间扩张器构件48相对于在近侧方向上的运动而联接,使得内部扩张器构件46在近侧方向上的运动导致中间扩张器构件48同样在近侧方向上运动。在一些示例中,移动可以是纯平移移动。
在一个示例中,第一内剖面尺寸MI1可绕中心轴线60完全且连续地延伸。因此,中间扩张器构件48的第一止动表面66可被构造成在第二扩张器构件48相对于第一扩张器构件46的任何相对旋转取向上邻接内部扩张器构件46的止动表面56。在其他示例中,第一内剖面尺寸MI1可仅部分地绕中心轴线60延伸。
再次参照图6A至图6C,中间扩张器主体部分49以及因此中间扩张器构件48可限定第二中间扩张器止动表面72。在一个示例中,第二中间扩张器止动表面72可由外表面62限定,并且因此可被称为外止动表面。如从下面的描述将了解的,第二中间扩张器止动表面72被构造成邻接第三扩张器构件的对应止动表面,如果顺序扩张系统30包括多于一个的中间扩张器构件48,则该第三扩张器构件可由第二中间扩张器构件限定,或者如果1)顺序扩张系统30包括单个中间扩张器构件48,或者中间扩张器构件48是中间扩张器构件48中的最外侧的一者,则该第三扩张器构件可由外部扩张器构件50限定。当中间扩张器构件48或外部扩张器构件50限定第三扩张器构件时,中间扩张器构件48或外部扩张器构件50的相关联结构可被称为第三结构。当中间扩张器构件48在近侧方向上移动时,中间扩张器构件48和第三扩张器的对应止动表面彼此邻接,这导致第三扩张器与中间扩张器构件48一起在近侧方向上移动。因此,中间扩张器构件48和第三扩张器两者可在单个去除步骤中一起从进入插管34去除。此外,因为内部扩张器构件46在近侧方向上的运动可导致中间扩张器构件48与内部扩张器构件46一起在近侧方向上运动,所以内部扩张器构件46在近侧方向上的运动可导致中间扩张器构件48和第三扩张器以及扩张系统30的所有附加扩张器(如果存在的话)在近侧方向上运动。
在一个示例中,中间扩张器主体部分49的外表面62可在其在近侧方向上延伸时向内呈阶梯状,以便限定外肩部74。外肩部74可面向近侧方向,并且可限定第二中间扩张器止动表面72。因此,外表面62可沿着垂直于中间中心轴线60并与中心轴线60相交的相应第二径向方向限定第一外剖面尺寸ME1。在一个示例中,外肩部74可相对于内肩部68在远侧方向上间隔开。
外表面62可在沿着近侧方向与第一外剖面尺寸ME1间隔开的位置处沿着第二径向方向限定第二外剖面尺寸ME2。第二径向方向可与第一径向尺寸平行、重合或相对于该第一径向尺寸成角度地偏移。第二外剖面尺寸ME2可小于第一外剖面尺寸ME1。外肩部74可相对于纵向方向设置在第一外剖面尺寸ME1与第二外剖面尺寸ME2之间。在外表面62限定圆形剖面的示例中,第一外剖面尺寸ME1和第二外剖面尺寸ME2可被构造为直径。然而,应当认识到,外表面62可根据需要限定任何合适的大小和形状。例如,外表面62可关于中心轴线60对称或不对称。
因此,外表面62可限定第一部分62a和第二部分62b,该第一部分限定第一外剖面尺寸ME1,该第二部分限定第二外剖面尺寸ME2。第一部分62a可在远侧方向上与第二部分62b间隔开。外肩部74可背离中心轴线60从第二部分62b径向向外延伸到第一部分62a。因此,外肩部74可从第二外剖面尺寸ME2径向向外延伸到第一外剖面尺寸ME1。在一个示例中,外肩部74可在垂直于中心轴线60的平面中延伸,或者可根据需要在具有任何合适形状的任何合适的方向上延伸。
在一个示例中,第一外剖面尺寸ME1可绕中心轴线60完全且连续地延伸。因此,第二中间扩张器止动表面72可被构造成在中间扩张器构件48绕中心轴线60的任何旋转取向上邻接第三扩张器构件的止动表面。在其他示例中,中间扩张器构件48可与第三扩张器键接,以便仅当中间扩张器构件48和第三扩张器在选定的相对旋转取向上对准时允许沿着纵向方向的相对平移。因此,在一些示例(诸如当中间扩张器构件48和第三扩张器在选定的相对旋转取向上对准时,第二中间扩张器止动表面72与第三扩张器的对应止动表面纵向对准的那些示例)中,第一外剖面尺寸ME1可仅部分地绕中心轴线60延伸。在一个示例中,中间扩张器构件48的第二中间扩张器止动表面72可相对于中间扩张器构件48的内止动表面66在远侧方向上间隔开。在其他示例中,中间扩张器构件48的第二中间扩张器止动表面72可相对于中间扩张器构件48的内止动表面66在近侧方向上间隔开。
现在将参照图7A至图7C描述外部扩张器构件50。特别地,外部扩张器构件50包括外部扩张器主体部分51,该外部扩张器主体部分可被构造成沿着外部中心轴线80延伸的外部扩张器管。中心轴线从外部扩张器主体部分51的近侧端部51a延伸到外部扩张器主体部分51的远侧端部51b。因此,近侧方向从远侧端部51b延伸到近侧端部51a。远侧方向从近侧端部51a延伸到远侧端部51b。纵向方向可包括近侧方向和远侧方向两者。远侧端部51b可被称为外部扩张器构件50的相对于插入到解剖软组织中的前端。在一些示例中,远侧端部51b可以是逐渐变细的。近侧端部51a可以是开放的以便装配在中间扩张器构件48上方。外部中心轴线80可沿着纵向方向取向。
外部扩张器主体部分51以及因此外部扩张器构件50限定外部外扩张表面82,该外部外扩张表面面向组织并且随着外部扩张器构件50朝向目标解剖部位被驱动穿过组织而扩张组织。在垂直于纵向方向取向的平面中,外部扩张器构件50限定外扩张表面82,该外扩张表面的大小可被设计成大于中间扩张器构件48的外扩张表面62的大小,该中间扩张器构件的该外扩张表面的大小可被设计成大于内部扩张器构件46的外扩张表面52。外部扩张器主体部分51以及因此外部扩张器构件50可进一步限定与外表面82相对的内表面83。外表面82与内表面83径向向外间隔开。外部扩张器构件50(并且特别是内表面63)可限定外部扩张器管腔84,该外部扩张器管腔沿着外部中心轴线80从近侧端部51a延伸穿过外部扩张器主体部分51到达远侧端部51b。在一个示例中,外部中心轴线80可居中地设置在外部扩张器管腔84中。因此,外部中心轴线80可沿着其整个长度限定连续直线。
外部扩张器主体部分51以及因此外部扩张器构件50可限定外部扩张器止动表面86。在一个示例中,外部扩张器止动表面86可设置在内表面83处。因此,外部扩张器止动表面86可被称为内止动表面。在一个示例中,内止动表面86可由内表面83限定。止动表面86被构造成邻接上述中间扩张器构件48的第二中间扩张器止动表面72。在一个示例中,外部扩张器主体部分51的内表面83可在其在近侧方向上延伸时向内呈阶梯状,以便限定内肩部88。内肩部88可面向远侧方向,并且可限定止动表面86。因此,内表面83可沿着垂直于外部中心轴线80并与中心轴线80相交的相应第一径向方向限定第一内剖面尺寸OI1。外部扩张器构件50的第一径向方向可与上述中间扩张器构件48的第一径向方向平行、重合或相对于该第一径向方向成角度地偏移。内表面83可在沿着近侧方向与第一内剖面尺寸OI1间隔开的位置处沿着相应的第一径向方向限定第二内剖面尺寸OI2。第二内剖面尺寸OI2可小于第一内剖面尺寸OI1。内肩部88可相对于纵向方向设置在第一内剖面尺寸OI1与第二内剖面尺寸OI2之间。在内表面83限定圆形剖面的示例中,第一内剖面尺寸OI1和第二内剖面尺寸OI2可被构造为直径。然而,应当认识到,内表面83可根据需要限定任何合适的大小和形状。例如,内表面83可关于中心轴线80对称或不对称。
内表面83可限定第一部分90a和第二部分90b,该第一部分限定第一内剖面尺寸OI1,该第二部分限定第二内剖面尺寸OI2。第一部分90a可在远侧方向上与第二部分90b间隔开。内肩部88可背离中心轴线从第二部分90b径向向外延伸到第一部分90a。因此,内肩部88可从第二内剖面尺寸OI2径向向外延伸到第一内剖面尺寸OI1。在一个示例中,内肩部88可在垂直于中心轴线80的平面中延伸,或者可根据需要在具有任何合适形状的任何合适的方向上延伸。
现在参照图7D,外部扩张器主体部分51的第一内剖面尺寸OI1的大小可被设计成基本上等于中间扩张器主体部分49的第一外剖面尺寸ME1。因此,中间扩张器主体部分49可嵌套在外部扩张器构件50的管腔84中。因此,外部扩张器构件50的内表面83的第一部分90a可接纳中间扩张器主体部分49的外表面62的第一部分62a并沿着该第一部分骑跨。中间扩张器主体部分49的外表面52可进一步引导外部扩张器构件50沿着期望轨迹朝向目标解剖部位的运动。因为外部扩张器主体部分51的外表面82限定穿过外部中心轴线80的大于中间扩张器构件48的第一外剖面尺寸ME1的外剖面尺寸,所以当外部扩张器构件50相对于中间扩张器构件48在远侧方向上移动穿过组织时,外部扩张器构件50可进一步扩张穿过组织的开口。在一些示例中,中间扩张器构件48和外部扩张器构件50的中心轴线60和80可彼此基本上重合或基本上平行。
当中间扩张器构件48接纳在外部扩张器构件50中时,外部扩张器主体部分51的内止动表面86沿着纵向方向与中间扩张器主体部分49的第二中间扩张器止动表面72对准。当外部扩张器构件50相对于中间扩张器构件48在远侧方向上推进以进一步扩张组织时,止动表面86在近侧方向上与第二中间扩张器止动表面72间隔开。外部扩张器构件50可相对于中间扩张器构件48在远侧方向上推进,直到相应止动表面86和72彼此邻接。当止动表面86和72彼此邻接时,外部扩张器构件50不再能够相对于中间扩张器构件48在远侧方向上平移。此外,中间扩张器构件48和外部扩张器构件50相对于在近侧方向上的运动而联接,使得中间扩张器构件48在近侧方向上的运动导致外部扩张器构件50同样在近侧方向上运动。移动可以是纯平移移动。
在一个示例中,内剖面尺寸OI1可绕中心轴线80完全且连续地延伸。因此,外部扩张器构件50的止动表面86可被构造成在外部扩张器构件50相对于中间扩张器构件48的任何相对旋转取向上邻接中间扩张器构件48的外止动表面82。在其他示例中,第一内剖面尺寸OI1可仅部分地绕中心轴线60延伸。
继续参照图3D、图6A和图7A,进入插管34可具有从管状主体部分36沿着径向方向延伸的径向凸起部41,该径向凸起部可相对于中心轴线53、60和80垂直地取向。因此,顺序扩张器31中的一个或多个顺序扩张器可包括相应的径向凸起部,以便类似地扩张解剖软组织以在插入进入插管34之前限定径向凸起部。因此,解剖软组织中的扩张的径向凸起部可被构造成接纳进入插管34的径向凸起部41。在一个示例中,中间扩张器构件48可包括在背离中间中心轴线60的方向上从中间扩张器主体部分49延伸出的中间径向凸起部57。中间径向凸起部57可沿着中心轴线60沿着中间扩张器主体部分49的大部分长度延伸直到基本上整个长度。外部扩张器构件50可类似地包括在背离中间中心轴线60的方向上从外部扩张器主体部分51延伸出的外部径向凸起部59。外部径向凸起部59可沿着中心轴线60沿着中间扩张器主体部分49的大部分长度延伸直到基本上整个长度。外部径向凸起部可进一步限定内外部凸起管腔61的大小被设计成当外部扩张器构件50在中间扩张器构件48上方被驱动时接纳中间径向凸起部57。在一些示例中,中间径向凸起部57可没有沿着纵向方向对解剖软组织开放的内管腔。
在操作期间,当中间扩张器构件48被朝远侧驱动到解剖软组织中时,中间径向凸起部57可限定和扩张在扩张的解剖软组织中的径向凸起部。当外部扩张器构件50在中间扩张器构件48上方被朝远侧驱动到解剖软组织中时,外部径向凸起部59可膨胀或扩张在扩张的解剖软组织中的径向凸起部。因此,当进入插管34在外部扩张器构件50上方被朝远侧驱动时,进入插管34的径向凸起部41可被驱动通过扩张的解剖软组织中的膨胀的径向凸起部。应当了解,在一些示例中,如果需要,内部扩张器构件46还可限定相应的径向凸起部。
在操作期间,大体上参照图3至图7D,引导构件26可沿着期望轨迹在远侧方向上被驱动穿过Kambin三角并且朝向或进入椎间空间13中。顺序扩张器31已经被预组装成使得外部扩张器构件50联接到中间扩张器构件48,该中间扩张器构件继而联接到内部扩张器构件46。特别地,外部扩张器构件50接纳中间扩张器构件48,该中间扩张器构件接纳内部扩张器构件46。即,内部扩张器构件46接纳在中间扩张器管48的中间扩张器管腔64中。中间扩张器构件48接纳在外部扩张器构件50的外部扩张器管腔84中。
接下来,内部扩张器构件46可在远侧方向上并且因此沿着期望轨迹在引导构件26上方被驱动。当内部扩张器构件46在引导构件26上方被驱动时,内部扩张器管腔54接纳引导构件26。在一个示例中,内部扩张器构件46可被驱动到内部扩张器构件46不延伸穿过Kambin三角的位置。内部扩张器构件46的外扩张表面52进一步膨胀或扩张由引导构件26形成的解剖软组织中的开口。应当了解,内部扩张器构件46相对于中间扩张器构件48和外部扩张器构件50在远侧方向上方被驱动。内部扩张器构件46可被驱动到期望位置并根据需要通过外手柄或任何合适的替代固定装置保持在适当位置。
接下来,中间扩张器构件48可在远侧方向上并且因此沿着期望轨迹在内部扩张器构件46上方被驱动。当中间扩张器构件48在内部扩张器构件46上方被驱动时,中间扩张器管腔64接纳内部扩张器构件46的外扩张表面52。在一个示例中,中间扩张器构件48可被驱动到内部扩张器构件46不延伸穿过Kambin三角的位置。应当了解,中间扩张器构件48相对于内部扩张器构件46和外部扩张器构件50在远侧方向上方被驱动。中间扩张器构件48的外扩张表面62大于内部扩张器构件46的外扩张表面52,并且因此进一步膨胀或扩张由内部扩张器构件46膨胀的解剖软组织中的开口。另外地,中间径向凸起部57可在解剖软组织中形成对应的凸起开口。中间扩张器构件48可相对于内部扩张器构件46在远侧方向上被驱动,直到中间扩张器内止动表面66在内部扩张器构件46的外表面52处邻接内部扩张器止动表面56。
接下来,外部扩张器构件50可在远侧方向上并且因此沿着期望轨迹在中间扩张器构件48上方被驱动。当外部扩张器构件50在中间扩张器构件48上方被驱动时,外部扩张器管腔84接纳中间扩张器构件48的外扩张表面62。在一个示例中,外部扩张器构件50可被驱动到外部扩张器构件50不延伸穿过Kambin三角的位置。在一个示例中,内部扩张器构件46、中间扩张器构件48和外部扩张器构件50可终止于邻近Kambin三角的相应位置处。应当了解,外部扩张器构件50相对于内部扩张器构件46和中间扩张器构件48在远侧方向上方被驱动。外部扩张器构件50的外扩张表面82大于内部扩张器构件46的外扩张表面52,并且因此进一步膨胀或扩张由中间扩张器构件48膨胀的解剖软组织中的开口。另外地,外部径向凸起部59可扩大由中间径向凸起部57形成(或在一些示例中扩大)的凸起开口。
外部扩张器构件50可在远侧方向上被驱动,直到外部扩张器止动表面86在中间扩张器构件48的外表面62处邻接第二中间扩张器止动表面72。此时,外部扩张器构件50不能被相对于中间扩张器构件48朝远侧驱动,该中间扩张器构件继而不能被相对于内部扩张器构件46朝远侧驱动。由于内部扩张器构件46可相对于在远侧方向上的移动而位置固定,所以顺序扩张器31不能在远侧方向上进一步推进。
最后,进入插管34可在远侧方向上在外部扩张器构件50上方被驱动,并且可从内管腔39去除顺序扩张器31。也可去除引导构件26。为了去除顺序扩张器31,扩张器构件46-50中的选定的一者在近侧方向上移动,这导致其他扩张器构件46-50中的至少一个或多个直至全部与扩张器构件中的选定的一者一起在近侧方向上移动。在一个示例中,扩张器构件46-50中的选定的一者由内部扩张器构件46限定。因此,近侧力被施加到内部扩张器构件46,该近侧力促使内部扩张器构件46在近侧方向上移动并移出解剖软组织。
特别地,当向内部扩张器构件46施加足以使内部扩张器构件46在近侧方向上移动的在近侧方向上的力时,内部扩张器构件46的止动表面56邻接中间扩张器构件48的内止动表面66,从而相对于在近侧方向上的移动将中间扩张器构件48联接到内部扩张器构件46。因此,内部扩张器构件46在近侧方向上的运动驱动中间扩张器构件48与内部扩张器构件46一起在近侧方向上运动。类似地,中间扩张器构件的第二中间扩张器止动表面72邻接外部扩张器构件50的内止动表面86,从而相对于在近侧方向上的移动将外部扩张器构件50联接到中间扩张器构件48。因此,中间扩张器构件48在近侧方向上的运动驱动外部扩张器构件50与中间扩张器构件48一起在近侧方向上运动。因此,内部扩张器构件46在近侧方向上的运动驱动中间扩张器构件48和外部扩张器构件50两者在近侧方向上一起移出解剖软组织,并且特别地移出进入插管34的内管腔39。当在近侧方向上去除扩张器构件46-50时,进入插管34可保持在适当位置。
在一个示例中,当内部扩张器构件46和中间扩张器构件48沿着纵向方向相对于彼此平移时,可防止它们相对于彼此旋转。另选地,当内部扩张器构件46和中间扩张器构件48沿着纵向方向相对于彼此平移时,它们能够绕纵向方向相对于彼此可旋转。类似地,当中间扩张器构件48和外部扩张器构件50沿着纵向方向相对于彼此平移时,可防止它们相对于彼此旋转。另选地,当中间扩张器构件48和外部扩张器构件50沿着纵向方向相对于彼此平移时,它们能够绕纵向方向相对于彼此可旋转。
大体上如图5A至图7D所示,止动表面56、66、72和86可被构造成靠近相应扩张器构件的相应近侧端部设置的相应近侧止动表面。例如,止动表面56、66、72和86中的每一者可在近侧方向上与相应的中平面间隔开,该中平面在垂直于纵向方向的方向上延伸穿过相应的扩张器构件。中平面与相应的近侧端部和相应的远侧端部等距地间隔开。在一个示例中,止动表面56、66、72和86中的每一者可在近侧方向上与相应的第二平面间隔开,该第二平面在垂直于纵向方向的方向上延伸穿过相应的扩张器构件。第二平面可与相应的中平面到相应的扩张器构件的相应的近侧端部等距地间隔开。在这方面,内部扩张器构件46的止动表面56可相对于内部外扩张表面52在近侧方向上间隔开。类似地,中间扩张器构件48的第二止动表面72可相对于中间外扩张表面62在近侧方向上间隔开。
虽然已根据一个示例描述了顺序扩张器31,但是应认识到,可根据众多替代示例来构造顺序扩张器31。例如,参照图8A至图8B,止动表面56、66、72和86可被构造成靠近相应扩张器构件的相应远侧端部设置的相应远侧止动表面。例如,止动表面56、66、72和86中的每一者可在远侧方向上与相应的中平面间隔开,该中平面在垂直于纵向方向的方向上延伸穿过相应的扩张器构件。中平面与相应的近侧端部和相应的远侧端部等距地间隔开。在一个示例中,止动表面56、66、72和86中的每一者可在远侧方向上与相应的第二平面间隔开,该第二平面在垂直于纵向方向的方向上延伸穿过相应的扩张器构件。第二平面可与相应的中平面到相应的扩张器构件的相应的远侧端部等距地间隔开。
现在参照图9A至图9D,可根据又一实施方案构造顺序扩张器31。例如,特别参照图9A至图9B,中间扩张器构件48可在相应的至少一个内部舌槽界面91处与内部扩张器构件46可平移地配合。因此,内部扩张器构件46和中间扩张器构件48可沿着纵向方向相对于彼此平移。在一个示例中,中间扩张器构件48可在相应的一对内部舌槽界面91处可平移地接纳内部扩张器构件46。在一些示例中,舌槽界面91可限定燕尾榫。例如,中间扩张器构件48可包括中间主体部分49和由主体部分49支撑的至少一个中间滑动件94。特别地,中间扩张器构件48可包括从中间主体部分49延伸出的至少一个中间臂93,并且中间滑动件94从中间臂93朝向内部扩张器构件46突出。中间滑动件94接纳在内部扩张器构件46的对应内部通道95中以限定相应的舌槽界面91。
如图所示,中间扩张器构件48可包括一对中间臂93,该对中间臂承载相应的中间滑动件94,该中间滑动件接纳在内部扩张器构件46的一对对应的内部通道95中以限定对应的一对舌槽界面91。中间滑动件94和内部通道95可各自沿着纵向方向取向。此外,中间滑动件94可平移地接纳在内部通道95中。因此,当内部扩张器构件46和中间扩张器构件48沿着纵向方向相对于彼此平移时,中间移动件94可分别在内部通道95中行进。内部通道95以及因此中间滑动件94可设置在内部扩张器构件46的中心轴线53的相对两侧上。因此,滑动件94可捕获内部扩张器构件46,以便防止或限制中间扩张器构件48相对于内部扩张器构件46在垂直于纵向方向的平面中的运动。此外,应当了解,内部扩张器构件46可与中间扩张器构件48键接,以便仅当内部扩张器构件46和中间扩张器构件48在选定的相对旋转取向上对准时允许沿着纵向方向的相对平移,由此中间滑动件94接纳在相应内部通道95中的相应内部通道中。在这方面,可防止中间扩张器构件48相对于内部扩张器构件46沿着中心轴线旋转。因此,可以说,内部扩张器构件46和中间扩张器构件48可旋转地固定到彼此,使得相应止动表面沿着纵向方向彼此对准。
中间扩张器构件48可进一步接纳内部扩张器构件46。例如,中间扩张器构件48的在中间主体部分49处的内表面63可在内部扩张器构件46的第一侧96a处但不在内部扩张器构件46的相对于内部扩张器构件46的中心轴线53与第一侧96a相对的第二侧96b处面向内部扩张器构件46的外扩张表面52。因此,第一横向方向T1被限定为垂直于从第二侧96b到第一侧96a的纵向方向,并且与第一横向方向T1相反的第二横向方向T2被限定为垂直于从第一侧96a到第二侧96b的纵向方向。在内部扩张器构件46的第一侧96a处的外扩张表面52可以是凸形的,并且中间扩张器构件48的在中间主体部分49处的内表面63可以是凹形的以便接纳在内部扩张器构件46的第一侧处的外扩张表面52。此外,在内部扩张器构件46的第一侧96a处的外扩张表面52可嵌套在中间主体部分49的内表面63中。在内部扩张器构件46的第一侧96a处的外扩张表面52可在第一横向方向T1上面向中间主体部分49的内表面63。相反地,中间主体部分49的内表面63可在第二横向方向T2上在内部扩张器构件46的第一侧96a处面向外扩张表面52。
继续参照图9A至图9D,外部扩张器构件50可在相应的至少一个外部舌槽界面98处与中间扩张器构件48可平移地配合。因此,中间扩张器构件48和外部扩张器构件50可沿着纵向方向相对于彼此平移。在一个示例中,外部扩张器构件50可在相应的一对外部舌槽界面98处可平移地接纳中间扩张器构件48。例如,外部扩张器构件50可包括外部扩张器主体部分51、由外部扩张器主体部分51支撑的至少一个外部滑动件102。特别地,外部扩张器构件50可包括从外部扩张器主体部分51延伸出的至少一个外部臂104,并且外部滑动件102从外部臂104朝向中间扩张器构件48突出。外部滑动件102接纳在中间扩张器构件48的对应的中间通道106中以限定相应的舌槽界面98。因此应当了解,中间扩张器构件48在第一横向方向T1上堆叠在内部扩张器构件46上,从而增加顺序扩张器31在第一横向方向上的尺寸。外部扩张器构件50在第一横向方向T1上堆叠在中间扩张器构件48上,从而进一步增加顺序扩张器31在第一横向方向上的尺寸。在一个示例中,当中间扩张器构件48堆叠在内部扩张器构件46上并且外部扩张器50堆叠在中间扩张器构件48上时,顺序扩张器31的尺寸在第二横向方向T2上不增加。
如图所示,外部扩张器构件50可包括一对外部臂104,该对外部臂承载相应的外部滑动件102,该外部滑动件接纳在中间扩张器构件48的一对对应的中间通道106中以限定对应的一对舌槽界面98。在一些示例中,舌槽界面98可限定燕尾榫。外部滑动件102可在第一横向方向T1上与中间滑动件94中的相应中间滑动件对准。类似地,中间扩张器构件48的中间通道106可在第一横向方向T1上与内部扩张器构件46的内部通道95中的相应内部通道对准。
滑动件102和中间通道106可各自沿着纵向方向取向。此外,滑动件102可平移地接纳在中间通道106中。因此,当中间扩张器构件48和外部扩张器构件50沿着纵向方向相对于彼此平移时,滑动件102可分别在中间通道106中行进。中间通道106以及由此滑动件102可设置在中间扩张器构件48的中心轴线60的相对两侧上。中间扩张器构件48的中心轴线60可在第一横向方向T1上与内部扩张器构件46的中心轴线53对准。类似地,外部扩张器构件的中心轴线80可在第一横向方向T1上与中间扩张器构件48的中心轴线60和内部扩张器构件46的中心轴线53对准。滑动件102可捕获中间扩张器构件48,以便防止或限制外部扩张器构件50相对于中间扩张器构件48在垂直于纵向方向的平面中的运动。此外,应当了解,中间扩张器构件48可与外部扩张器构件50键接,以便仅当中间扩张器构件48和外部扩张器构件50在选定的相对旋转取向上对准时允许沿着纵向方向的相对平移,由此外部滑动件102接纳在中间通道106中的相应中间通道中。在这方面,可防止外部扩张器构件50相对于中间扩张器构件48沿着中心轴线旋转。因此,可以说,外部扩张器构件50和中间扩张器构件48可旋转地固定到彼此,使得相应止动表面沿着纵向方向彼此对准。
外部扩张器构件50可进一步接纳中间扩张器构件48。例如,外部扩张器构件50的在外部扩张器主体部分51处的内表面83可在中间扩张器构件48的第一侧108a处但不在中间扩张器构件48的与第一侧108a相对的第二侧108b处面向中间扩张器构件48的中间主体部分49的外扩张表面62。第一侧108a和第二侧108b被布置成使得第一横向方向T1从第一侧108a延伸到第二侧108b,并且第二横向方向T2从第二侧108b延伸到第一侧108a。在中间扩张器构件48的第一侧108a处的外扩张表面62可以是凸形的,并且外部扩张器构件50的在外部扩张器主体部分51处的内表面83可以是凹形的以便接纳中间扩张器构件48的外扩张表面62。此外,在中间扩张器构件48的中间主体部分49的第一侧96a处的外扩张表面62可嵌套在外部扩张器主体部分51的内表面83中。应当了解,在中间扩张器构件48的中间主体部分49的第一侧108a处的外扩张表面62可在第一横向方向T1上面向外部扩张器主体部分51的内表面83。相反地,外部扩张器主体部分51的内表面83可在第二横向方向T2上在中间扩张器构件48的中间主体部分49的第一侧96a处面向外扩张表面62。中间主体部分49可相对于第一横向方向T1和第二横向方向T2设置在内部扩张器构件46与外部扩张器主体部分51之间并与该内部扩张器构件和该外部扩张器主体部分对准。
如上所述,内部扩张器构件46能够相对于中间扩张器构件48和外部扩张器构件50在远侧方向上可平移,并且中间扩张器构件48随后能够相对于外部扩张器构件50在远侧方向上可平移。然后,外部扩张器构件50能够相对于内部扩张器构件46和中间扩张器构件48中的每一者可平移。特别地,内部扩张器构件46可包括限定至少一个内部通道95的远侧端部的至少一个内部搁架110。因此,至少一个内部通道95在远侧方向上终止于相应的内部搁架110处。在一个示例中,内部扩张器构件46包括限定相应的一对内部通道95的远侧端部的一对搁架110。每个内部搁架110限定相应的近侧表面112,该近侧表面限定内部扩张器止动表面56。因此,每个内部通道95可朝远侧终止于相应的内部扩张器止动表面56处。
每个内部扩张器止动表面56被构造成邻接中间扩张器构件48或其他第二扩张器构件的对应止动表面。特别地,每个中间滑动件94可限定相应的远侧表面113,该远侧表面限定中间扩张器构件48的第一扩张器止动表面66。相应的远侧表面113可沿着纵向方向与内部搁架110的近侧表面112对准。因此,在操作期间,内部扩张器止动表面56被构造成邻接第一中间扩张器止动表面66,从而相对于在近侧方向上的移动将中间扩张器构件48联接到内部扩张器构件46。因此,内部扩张器构件46在近侧方向上的运动驱动中间扩张器构件48与内部扩张器构件46一起在近侧方向上运动。
中间扩张器构件48被进一步构造成相对于在近侧方向上的移动联接到外部扩张器构件50。特别地,每个中间扩张器构件48可包括限定至少一个中间通道106的远侧端部的至少一个中间搁架114。因此,至少一个中间通道106在远侧方向上终止于相应的中间搁架114处。在一个示例中,中间扩张器构件48包括限定相应的一对中间通道106的远侧端部的一对中间搁架114。每个中间搁架114限定相应的近侧表面116,该近侧表面限定中间扩张器构件48的第二止动表面72。每个中间通道106可朝远侧终止于相应的第二中间扩张器止动表面72处。每个第二中间扩张器止动表面72被构造成邻接外部扩张器构件50的对应止动表面。特别地,每个外部滑动件102可限定相应的远侧表面118,该远侧表面限定外部扩张器构件50的外部扩张器止动表面86。相应的远侧表面118可沿着纵向方向与中间搁架114的近侧表面116对准。因此,在操作期间,中间扩张器构件的第二中间扩张器止动表面72被构造成邻接外部扩张器止动表面86,从而相对于在近侧方向上的移动将中间扩张器构件48联接到外部扩张器构件50。因此,中间扩张器构件48在近侧方向上的运动驱动外部扩张器构件50与中间扩张器构件48一起在近侧方向上运动。
在操作期间,顺序扩张器31可如上所述被预组装成使得外部扩张器构件50联接到中间扩张器构件48,该中间扩张器构件联接到内部扩张器构件46。特别地,中间扩张器构件48的中间滑动件94设置在内部扩张器构件46的相应内部通道95中。外部滑动件102接纳在中间扩张器构件48的中间通道106中。内部扩张器构件46相对于中间扩张器构件48和外部扩张器构件50中的每一者沿着朝向目标解剖部位(诸如椎弓根或Kambin三角)的期望轨迹在远侧方向上被驱动到解剖软组织中。当内部通道95在远侧方向上移动时,中间扩张器构件48的中间滑动件94在相应内部通道95中朝近侧行进。因此,当内部扩张器构件46在远侧方向上移动时,内部扩张器止动表面56和第一中间扩张器止动表面66分离。
内部扩张器构件46可包括一个或多个传感器(诸如神经监测传感器),以沿着期望轨迹引导内部扩张器构件46。例如,在一个示例中,传感器可区分软组织与骨。另选地或另外地,传感器可发射电脉冲,当传感器比预定值更接近神经时可检测到该电脉冲。内部扩张器构件46的外扩张表面52可在解剖学软组织中形成开口。另选地,可首先沿着期望轨迹引入引导构件,并且内部扩张器构件46可接纳引导构件以沿着期望轨迹引导内部扩张器构件,如上所述。内部扩张器构件46的外扩张表面52因此可进一步膨胀或扩张由引导构件26形成的解剖软组织中的开口。内部扩张器构件46可被驱动到期望位置并根据需要通过外手柄或任何合适的替代固定装置保持在适当位置。
一旦内部扩张器构件46在适当位置,中间扩张器构件48就可在远侧方向上并且因此沿着期望轨迹在内部扩张器构件46上方被驱动。中间扩张器构件48也相对于外部扩张器构件50在远侧方向上行进。当中间通道106在远侧方向上移动时,外部扩张器构件50的外部滑动件102在相应中间通道106中朝近侧行进。因此,中间扩张器构件48的第二中间扩张器止动表面72相对于外部扩张器止动表面86在远侧方向上移动,从而导致止动表面72和86的分离。在一个示例中,中间扩张器构件48可被驱动到中间扩张器构件48延伸到但不延伸穿过Kambin三角的位置。当中间扩张器构件48朝远侧行进穿过解剖软组织时,中间扩张器构件48的外扩张表面62进一步膨胀或扩张解剖软组织中的开口。特别地,当中间扩张器构件48在远侧方向上行进时,解剖软组织中的开口可在第一横向方向T1上扩张。应当了解,当中间扩张器构件48在远侧方向上行进时,第一中间扩张器止动表面66朝向内部扩张器止动表面56行进。中间扩张器构件48可在远侧方向上行进,直到第一中间扩张器止动表面66邻接内部扩张器止动表面56。
接下来,外部扩张器构件50可在远侧方向上并且因此沿着期望轨迹在中间扩张器构件48上方被驱动。外部扩张器构件50也相对于内部扩张器构件46在远侧方向上行进。当外部扩张器构件50在远侧方向上行进时,外部扩张器构件50的外部滑动件102在相应中间通道106中朝远侧行进。因此,外部扩张器止动表面86在远侧方向上朝向第二中间扩张器止动表面72移动。在一个示例中,外部扩张器构件50可被驱动到外部扩张器构件50延伸到但不延伸穿过Kambin三角的位置。当外部扩张器构件50朝远侧行进穿过解剖软组织时,外部扩张器构件50的外扩张表面82进一步膨胀或扩张解剖软组织中的开口。特别地,当外部扩张器构件50在远侧方向上行进时,解剖软组织中的开口可在第一横向方向T1上扩张。外部扩张器构件50可在远侧方向上行进,直到外部扩张器止动表面86邻接第二中间扩张器止动表面72。
最后,可在远侧方向上在外部扩张器构件50、中间扩张器构件48和内部扩张器构件46中的每一者上方驱动进入插管34。进入插管34可直接面向外部扩张器构件50、中间扩张器构件48和内部扩张器构件46中的每一者。可从内管腔39去除顺序扩张器31。也可去除引导构件26(如果存在的话)。为了去除顺序扩张器31,扩张器构件46-50中的选定的一者在近侧方向上移动,这导致其他扩张器构件46-50中的至少一个或多个直至全部与扩张器构件中的选定的一者一起在近侧方向上移动。在一个示例中,扩张器构件46-50中的选定的一者由内部扩张器构件46限定。因此,近侧力被施加到内部扩张器构件46,该近侧力促使内部扩张器构件46在近侧方向上移动并移出解剖软组织,这导致中间扩张器构件48和外部扩张器构件50类似地在近侧方向上移动并移出解剖软组织。另选地,在该实施方案中以及在本文所述的所有实施方案中,扩张器构件46-50可联接到彼此,使得近侧力可被施加到外部扩张器构件50,该近侧力促使外部扩张器构件50在近侧方向上移动并移出解剖软组织,这还导致中间扩张器构件48和内部扩张器构件46在近侧方向上移动并移出解剖软组织。例如,中间扩张器构件48和外部扩张器构件50可在其近侧端部处用任何合适的机械紧固件(诸如螺钉等)固定到彼此。此外,中间扩张器构件48和内部扩张器构件46可在其近侧端部处用任何合适的机械紧固件(诸如螺钉等)固定到彼此。
现在参照图10A至图10D,应认识到,可根据又一实施方案构造顺序扩张器31。例如,在一个示例中,内部扩张器构件46在该示例中不限定穿过内部扩张器主体部分47的内管腔,并且因此不被构造成在引导构件上方被驱动。内部扩张器构件46可包括从内部扩张器主体部分47的远侧端部47b在远侧方向上突出的内部止动构件120。止动构件120可进一步在垂直于中间中心轴线60的方向上相对于内部扩张器主体部分47凸出。例如,止动构件120可相对于内部扩张器主体部分47在第二横向方向T2上凸出。
止动构件120可包括引导内部扩张器构件46穿过解剖软组织的传感器。例如,在一个示例中,传感器可区分软组织与骨。另选地或另外地,传感器可发射电脉冲,当传感器比预定值更接近神经时可检测到该电脉冲。止动构件120可限定近侧表面122,该近侧表面限定内部扩张器止动表面56,该内部扩张器止动表面被构造成邻接中间扩张器构件48的互补的第一止动表面66,以相对于在近侧方向上的移动将内部扩张器构件46联接到中间扩张器构件48。当然,应当了解,内部扩张器构件46可限定以上述方式在引导构件上方驱动的内管腔。
如上所述,中间扩张器构件48可相对于内部扩张器构件46和外部扩张器构件50在远侧方向上平移。内部扩张器主体部分47可在垂直于中心轴线53的平面中具有非圆形剖面。例如,剖面可以是矩形、正方形、椭圆形或根据需要的任何合适的形状。中间扩张器管腔64可接纳内部扩张器主体部分47,使得中间扩张器构件48可相对于内部扩张器构件46沿着纵向方向平移。此外,中间扩张器管腔64的大小和形状可被设计成对应于内部扩张器主体部分47。因此,中间扩张器管腔64可以是矩形、正方形、椭圆形或根据需要的任何合适形状。在一个示例中,中间扩张器管腔64接纳内部扩张器主体部分47,使得中间扩张器构件48可旋转地固定到彼此。
在一个示例中,中间扩张器主体部分49的远侧端部49b可限定第一中间扩张器止动表面66,该第一中间扩张器止动表面面向远侧方向并且沿着纵向方向与内部扩张器止动表面56对准。特别地,内部扩张器止动表面56可设置在第一中间扩张器止动表面66的远侧。因此,在操作期间,内部扩张器止动表面56被构造成邻接第一中间扩张器止动表面66,从而相对于在近侧方向上的移动将中间扩张器构件48联接到内部扩张器构件46。因此,内部扩张器构件46在近侧方向上的运动驱动中间扩张器构件48以上述方式与内部扩张器构件46一起在近侧方向上运动。在一个示例中,第一中间扩张器止动表面66可与远侧端部49b的其余部分一起在近侧方向上凹陷。另选地,第一中间扩张器止动表面66可与远侧端部49b的其余部分连续。仍然另选地,第一中间扩张器止动表面66可在远侧端部49b的其余部分的远侧延伸。
中间扩张器构件48被进一步构造成相对于在近侧方向上的移动联接到外部扩张器构件50。特别地,中间扩张器主体部分49的近侧端部49a限定近侧表面124,该近侧表面限定第二中间扩张器止动表面72。在这方面,第一中间扩张器止动表面66可被称为设置在中间扩张器构件48的远侧端部49b处的远侧止动表面,并且第二中间扩张器止动表面72可被称为设置在中间扩张器构件48的近侧端部处的近侧止动表面。
中间扩张器构件48可相对于中间中心轴线60不对称。在一个示例中,中间扩张器构件48可包括在第一横向方向T1上从中间中心轴线60延伸得比在第二横向方向T2上从中间中心轴线60延伸的第二部分123b远的第一部分123a。特别地,中间扩张器构件48可包括在第一横向方向T1上相对于中间扩张器主体部分49延伸出的中间径向凸起部57。中间径向凸起部57可限定被外部扩张器管腔84接纳的外中间凸起表面125,使得外部扩张器构件50可沿着纵向方向相对于中间扩张器构件48平移。
外部扩张器构件50可至少部分地围绕外中间凸起表面125,使得外部扩张器构件50可旋转地固定到中间扩张器构件48。在这方面,外部扩张器构件50可在内部扩张器构件46的第一侧108a处面向中间扩张器构件48,但不面向中间扩张器构件48的第二侧108b。中间径向凸起部57可限定内部扩张器构件46的第一侧108a。外部扩张器构件50可在垂直于外部中心轴线80取向的平面中围绕整个凸起表面125,并且可限定相对的周向自由端126,该周向自由端各自邻接内部扩张器部分47的相对两侧。因此,外部扩张器管腔84可沿着垂直于外部中心轴线80的方向开放。自由端126与内部扩张器部分47的相对两侧的邻接防止外部扩张器构件50绕中间扩张器构件48旋转。外部扩张器主体部分51的近侧端部51a可限定面向远侧表面128,该面向远侧表面继而限定外部扩张器止动表面86。特别地,面向远侧表面128可沿着纵向方向与中间扩张器构件48的第一部分123a对准。特别地,第二中间扩张器止动表面72可设置在外部扩张器止动表面86的远侧。因此,在操作期间,外部扩张器止动表面86被构造成邻接第二中间扩张器止动表面72,从而相对于在近侧方向上的移动将中间扩张器构件48联接到外部扩张器构件50。因此,中间扩张器构件48在近侧方向上的运动驱动外部扩张器构件50以上述方式与内部扩张器构件46一起在近侧方向上运动。
在一个示例中,如图10C所示,中间扩张器构件48在第一部分123a处的远侧端部49b可相对于外部扩张器构件50的远侧端部51b在近侧方向上凹陷。另选地,参照图10D,中间扩张器构件48在第一部分123a处的远侧端部49b可相对于外部扩张器构件50的远侧端部51b在远侧方向上延伸出。可以上述方式操作顺序扩张器31。
现在参照图11A至图11B,可根据又一示例构造顺序扩张器31。在该示例中,顺序扩张器31不包括中间扩张器构件。因此,顺序扩张器31可包括内部扩张器构件46和外部扩张器构件50,该内部扩张器构件限定扩张器构件中的最内侧的扩张器构件,该外部扩张器构件限定第二扩张器构件和扩张器构件中的最外侧的扩张器构件。内部扩张器构件46包括内部扩张器主体部分47,该内部扩张器主体部分可被构造成沿着内部中心轴线53延伸的内部扩张器管。内部扩张器构件46可关于内部中心轴线53对称。内部扩张器构件46可限定内部扩张器管腔54,该内部扩张器管腔被构造成可平移地接纳如上所述的引导构件。内部扩张器构件46还可包括从外部扩张表面52背离内部中心轴线53延伸出的径向凸缘130。在一个示例中,凸缘130可从内部扩张器主体部分47的远侧端部47b延伸出。凸缘130可在垂直于内部中心轴线53取向的平面中围绕大部分直至整个外扩张表面52。凸缘130可以是连续的或不连续的,因为该凸缘围绕大部分直至整个外扩张表面52。凸缘130限定面向近侧方向的近侧表面132。近侧表面132可限定内部扩张器止动表面56。如上所述,内部扩张器止动表面56被构造成邻接外部扩张器构件50的互补的止动表面,以便相对于在近侧方向上的平移联接内部扩张器构件46和外部扩张器构件50。
外部扩张器构件50可关于外部中心轴线80不对称。特别地,外部扩张器构件50可限定在第一方向上从外部中心轴线80延伸得比在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上从中间中心轴线60延伸的第二部分136b远的第一部分136a。外部扩张器管腔84的大小被设计成以上述方式可平移地接纳内部扩张器构件46。此外,外部扩张器构件50可绕内部扩张器构件绕可由内部中心轴线53限定的旋转轴线旋转。在一个示例中,外部扩张器构件50可绕内部扩张器构件绕旋转轴线旋转360度。在操作期间,外部扩张器构件50可旋转到一个位置,使得第一部分136a设置在旋转位置处,以在解剖软组织中形成接纳上述进入插管34的径向凸起部41的开口。
外部扩张器主体部分51的远侧端部51b限定面向远侧方向的远侧表面134。远侧表面134可限定外部扩张器止动表面86。远侧端部51b可朝向中心轴线80向内渐缩至远侧表面134。远侧端部51b可根据需要相对于中心轴线80以任何合适的角度渐缩。凸缘130的近侧表面132设置在外部扩张器构件50的远侧表面134的远侧。因此,内部扩张器构件46可相对于外部扩张器构件50在远侧方向上平移。在操作期间,内部扩张器管腔54可接纳引导构件以沿着期望轨迹以上述方式引导内部扩张器构件46。当外部扩张器构件50绕内部扩张器构件46旋转时,远侧表面134以及因此外部扩张器止动表面86可沿着纵向方向与凸缘130的近侧表面132以及因此内部扩张器止动表面56对准。特别地,止动表面56和86可在第二扩张器相对于第一扩张器在360度旋转范围内的所有旋转取向处彼此对准。在操作期间,当内部扩张器构件46相对于外部扩张器构件50在远侧方向上移动到解剖软组织中时,内部扩张器止动表面56类似地在远侧方向上背离外部扩张器止动表面86移动。接下来,外部扩张器构件50可绕内部中心轴线53旋转到期望的旋转位置,并且随后在远侧方向上相对于内部扩张器构件46被驱动到软组织中,从而进一步扩张软组织。
外部扩张器构件50可相对于内部扩张器构件46在远侧方向上被驱动,直到外部扩张器止动表面86邻近内部扩张器止动表面56,这从而防止外部扩张器构件50相对于内部扩张器构件46在远侧方向上被进一步驱动。一旦在外部扩张器构件50上方驱动进入插管,扩张器构件46和50中的选定的一者就在近侧方向上移动,这导致扩张器构件46和50中的另一者与扩张器构件中的选定的一者一起在近侧方向上移动。在一个示例中,扩张器构件中的选定的一者由内部扩张器构件46限定。因此,近侧力被施加到内部扩张器构件46,该近侧力促使内部扩张器构件46在近侧方向上移动并移出解剖软组织,这也导致外部扩张器构件50在近侧方向上移动并移出解剖软组织。
在其他示例中,外部扩张器构件50和内部扩张器构件46可联接到彼此,使得近侧力可被施加到外部扩张器构件50,该近侧力促使外部扩张器构件50在近侧方向上移动并移出解剖软组织,这还导致内部扩张器构件46在近侧方向上移动并移出解剖软组织。例如,内部扩张器构件46和外部扩张器构件50可在其近侧端部处用任何合适的机械紧固件(诸如螺钉等)固定到彼此。另选地,外部扩张器构件50可以是阶梯状的,以便限定从内表面朝向中心轴线向内延伸的内部搁架,并且内部扩张器构件46可以是阶梯状的,以便限定从外表面背离中心轴线向外延伸并接合外部扩张器构件50的内部搁架的外部搁架,使得近侧力可被施加到外部扩张器构件50,该近侧力促使外部扩张器构件50在近侧方向上移动并移出解剖软组织,这还导致内部扩张器构件46在近侧方向上移动并移出解剖软组织。内部搁架和外部搁架可如关于任何合适实施方案的任何搁架所描述和示出的那样进行构造。
尽管已详细描述了特定实施方案,然而应当理解,在不背离如随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对本文作出各种改变、替代和更改。此外,本公开的范围并非旨在限于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案。例如,与上述任何扩张器构件相关联的特征可结合到上述任何其他扩张器构件中。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容易了解,可根据本公开利用执行与本文中所描述的对应实施方案基本上相同的功能或实现基本上相同的结果的现有或以后将研发出的工艺、机器、制造、物质组成、装置、方法或步骤。

Claims (20)

1.一种用于矫形手术的顺序扩张系统,所述顺序扩张系统包括:
第一扩张器构件,所述第一扩张器构件被构造成被驱动到解剖软组织中,使得所述第一扩张器构件的第一外表面扩张所述解剖软组织中的开口;以及
第二扩张器构件,所述第二扩张器构件被构造成沿着所述第一外表面在远侧方向上被推进并穿过所述解剖软组织,使得所述第二扩张器构件的第二外表面进一步扩张所述解剖软组织,
其中所述第一扩张器构件和所述第二扩张器构件中的一者在与所述远侧方向相反的近侧方向上的运动导致所述第一扩张器构件和所述第二扩张器构件的相应的第一止动表面和第二止动表面彼此邻接,从而导致所述第一扩张器构件和所述第二扩张器构件中的另一者与所述第一扩张器构件和所述第二扩张器构件中的所述一者一起在所述近侧方向上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顺序扩张系统,其中,所述第一扩张器构件是内部扩张器构件,所述内部扩张器构件被构造成在所述解剖软组织中形成所述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顺序扩张系统,其中,所述第一扩张器构件包括管腔,所述管腔的大小被设计成接纳引导构件,所述引导构件引导所述第一扩张器沿着预定轨迹被驱动到所述解剖软组织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顺序扩张系统,其中,所述第一扩张器构件和所述第二扩张器构件沿着相应的中心轴线延伸,所述相应的中心轴线沿着纵向方向取向,所述第一扩张器构件和所述第二扩张器构件限定相应的外扩张表面,并且所述第二扩张器构件的所述外扩张表面的大小被设计成在垂直于所述纵向方向取向的平面中大于所述第一扩张器构件的所述外扩张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顺序扩张系统,其中,所述第二扩张器构件能够绕所述第一扩张器构件旋转,并且所述第一扩张器构件和所述第二扩张器构件的所述止动表面在所述第二扩张器相对于所述第一扩张器在360度旋转范围内的所有旋转取向处彼此对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顺序扩张系统,其中,所述第一扩张器构件是所述扩张器构件中的最内侧的扩张器构件,并且所述第二扩张器构件是所述扩张器构件中的最外侧的扩张器构件。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顺序扩张系统,其中,所述第一扩张器构件和所述第二扩张器构件限定相应的近侧端部和在所述远侧方向上与所述近侧端部间隔开的远侧端部,所述第一扩张器构件包括限定所述第一止动表面的凸缘,并且所述第二扩张器构件的所述远侧端部限定所述第二止动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顺序扩张系统,还包括进入插管,所述进入插管被构造成在所述第一扩张器构件和所述第二扩张器构件中的一者相对于第一扩张器构件和第二扩张器构件中的另一者在所述近侧方向上运动之前在所述扩张器构件中的最外侧的一个扩张器构件上方被驱动,这导致所述第一扩张器和所述第二扩张器中的所述另一者与所述第一扩张器和所述第二扩张器中的所述一者一起在所述近侧方向上运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顺序扩张系统,还包括第三扩张器构件,所述第三扩张器构件被构造成沿着所述第二外表面在远侧方向上被推进并穿过所述解剖软组织,以便使所述第三扩张器构件的第三外扩张表面进一步扩张所述解剖软组织,其中所述第二扩张器构件在所述近侧方向上的运动导致所述第二扩张器构件和所述第三扩张器构件的相应的止动表面彼此邻接,从而导致所述第三扩张器构件与所述第二扩张器构件一起在所述近侧方向上运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顺序扩张系统,其中,所述第一扩张器构件、所述第二扩张器构件和所述第三扩张器构件可旋转地固定到彼此。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顺序扩张系统,其中,所述第一扩张器构件、所述第二扩张器构件和所述第三扩张器构件中的至少一者限定主体部分和在垂直于纵向方向的方向上从所述主体部分延伸的径向凸起部,其中所述纵向方向包括所述近侧方向和所述远侧方向。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顺序扩张系统,其中,所述第一止动表面由所述第一扩张器构件的所述外扩张表面限定,并且所述第二止动表面由所述第二扩张器构件的与第二外扩张表面相对的内表面限定。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顺序扩张系统,其中,所述第三扩张器构件的由所述第三扩张器构件的与所述第三外扩张表面相对的内表面限定的止动表面被构造成邻接所述第二扩张器构件的由所述外扩张表面限定的止动表面,使得所述第二扩张构件在所述近侧方向上的运动导致所述第三扩张器构件在所述近侧方向上运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顺序扩张系统,其中,所述止动表面是近侧止动表面。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顺序扩张系统,其中,所述止动表面是远侧止动表面。
16.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顺序扩张系统,其中,所述第二扩张器构件限定与所述第二外表面相对的内表面,并且所述内表面在所述第一扩张器构件的第一侧处但不在所述第一扩张器构件的与所述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处面向所述第一扩张器构件的第一外扩张表面。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顺序扩张系统,其中,所述第三扩张器构件限定与第三外表面相对的内表面,并且所述第三扩张器构件的所述内表面在第二扩张器构件的第一侧处但不在所述第二扩张器构件的与所述第一侧相对的第一侧处面向所述第二扩张器构件的所述第二外扩张表面。
18.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顺序扩张系统,其中,所述第二扩张器构件限定一对滑动件,所述一对滑动件骑跨在所述第一扩张器构件的相应通道中,从而将所述第一扩张器构件和所述第二扩张器构件可平移地联接到彼此,并且所述第三扩张器构件限定一对滑动件,所述一对滑动件骑跨在所述第二扩张器构件的相应通道中,从而将所述第二扩张器构件和所述第三扩张器构件可平移地联接到彼此。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顺序扩张系统,其中,相应的搁架终止所述第一扩张器构件和所述第二扩张器构件的所述通道并且限定所述第一扩张器构件和所述第二扩张器构件的相应止动表面,并且所述第二扩张器构件和所述第三扩张器构件的所述滑动件限定所述第二扩张器构件和所述第三扩张器构件的相应止动表面。
2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顺序扩张系统,其中,所述第一扩张器构件限定止动构件,所述止动构件在所述远侧方向上突出并且在垂直于纵向方向的方向上凸出,所述纵向方向限定所述近侧方向和所述远侧方向。
CN202280044262.0A 2021-06-23 2022-06-23 顺序扩张系统 Pending CN11788135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7/355774 2021-06-23
US17/355,774 US20220409234A1 (en) 2021-06-23 2021-06-23 Serial dilation system
PCT/EP2022/067115 WO2022268928A1 (en) 2021-06-23 2022-06-23 Serial dilation system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881351A true CN117881351A (zh) 2024-04-12

Family

ID=824042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80044262.0A Pending CN117881351A (zh) 2021-06-23 2022-06-23 顺序扩张系统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409234A1 (zh)
EP (1) EP4358874A1 (zh)
CN (1) CN117881351A (zh)
AU (1) AU2022296783A1 (zh)
WO (1) WO2022268928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70108267A (ko) * 2000-04-07 2007-11-08 키폰 인크. 삽입 장치 및 그 사용 방법
US7811303B2 (en) * 2003-08-26 2010-10-12 Medicine Lodge Inc Bodily tissue dil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US9387313B2 (en) * 2004-08-03 2016-07-12 Interventional Spine, Inc. Telescopic percutaneous tissue dilation systems and related methods
US8211136B2 (en) * 2007-08-31 2012-07-03 Kimberly-Clark Worldwide, Inc. Stoma dilator
US8518087B2 (en) * 2011-03-10 2013-08-27 Interventional Spine,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inimally invasive insertion of intervertebral implants
US10532197B2 (en) * 2012-12-19 2020-01-14 Life Spine, Inc. Directional sequential dilation system with neuro monitor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U2022296783A1 (en) 2024-02-08
WO2022268928A1 (en) 2022-12-29
EP4358874A1 (en) 2024-05-01
US20220409234A1 (en) 2022-12-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96492B2 (en) Expandable intervertebral implant
US11399957B2 (en) Expandable intervertebral implant
JP7057688B2 (ja) 拡張する椎体間インプラントおよび関節駆動するインサータ、ならびに、使用方法
US10080669B2 (en) Expandable intervertebral implant
EP1578315B1 (en) Apparatus for spinal distraction and fusion
EP3769725B1 (en) Expanding intervertebral implants
US20030158557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pinal distraction and fusion
EP1191889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fusing a spinal region
US20220409196A1 (en) Retractor for spinal surgery
CN117881351A (zh) 顺序扩张系统
US9827015B1 (en) Wireless pedicle screw system and methods of us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