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878945A - 一种配电台区电压调节方法、系统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配电台区电压调节方法、系统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878945A
CN117878945A CN202311612647.5A CN202311612647A CN117878945A CN 117878945 A CN117878945 A CN 117878945A CN 202311612647 A CN202311612647 A CN 202311612647A CN 117878945 A CN117878945 A CN 1178789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oltage
photovoltaic inverter
photovoltaic
overvoltage
g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61264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丙旺
刘猛
郑凯
高松
徐东滨
张磊
薛龙
杜鹏程
张凌志
詹国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Lurua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Lurua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Lurua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Lurua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61264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878945A/zh
Publication of CN1178789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87894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配电台区电压调节方法、系统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根据预设周期采集配电台区各节点的光伏逆变器的电压信息;利用电压合格区间对配电台区进行电压合格率分析,生成台区的电压合格率;根据严重过高压阈值识别出严重过高压的光伏逆变器;针对严重过高压的光伏逆变器,执行单台光伏逆变器的过压处理流程;针对过压的光伏逆变器,执行台区过电压处理流程;针对低压的光伏逆变器,执行台区低压处理流程;调整完成后,当电压信息正常时,执行光伏逆变器电压恢复流程。本发明能够针对配电台区内电压异常,结合配电融合终端、微应用、分布式光伏综合调节来稳定台区电压,从而减少配电台区因电压异常导致的停电、电气设备损坏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配电台区电压调节方法、系统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台区电压调节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配电台区电压调节方法、系统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配电物联网建设进程的快速推进,通过在配电台区安装融合终端,接入低压出线开关、分支箱开关、分布式光伏、电容器等设备数据,实现了对配电的全景感知。
而随着近年来分布式光伏新能源的推广,分布式光伏发电成为智能配电网的关键组成部分,当农村地区出现台区用电负荷低,分布式光伏大量接入造成逆变器接入点电压有明显的升高情况时,目前基本采用用户上报停电,工区派遣人员现场巡查、排查故障的方式。
但是,由于配电台区和分布式光伏的数量具体的,且大多安装在农户屋顶,人工现场排查、处理故障周期长,不但耗费了人力物力,而且不利于全面、及时地处理电压异常现象。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配电台区电压调节方法、系统及装置,能够针对配电台区内电压异常,结合配电融合终端、微应用、分布式光伏综合调节来稳定台区电压,从而减少配电台区因电压异常导致的停电、电气设备损坏问题。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第一方面,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台区电压调节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根据预设周期采集配电台区各节点的光伏逆变器的电压信息;
S2:利用电压合格区间对配电台区进行电压合格率分析,生成台区的电压合格率;根据严重过高压阈值识别出严重过高压的光伏逆变器;
S3:针对严重过高压的光伏逆变器,执行单台光伏逆变器的过压处理流程;
S4:判断台区的电压合格率是否低于95%;若是,则执行步骤S5,否则执行步骤S1;
S5:根据光伏逆变器的电压信息确定配电台区内光伏逆变器的过压占比和低压占比;
S6:比较过压占比G和低压占比D;若G>D,执行步骤S7;若D>G,执行步骤S8;S7:针对过压的光伏逆变器,执行台区过电压处理流程,并转到步骤S9;
S8:针对低压的光伏逆变器,执行台区低压处理流程,并转到步骤S9;
S9:执行光伏逆变器电压恢复流程。
进一步,步骤S2包括:
设置低电压阈值A和高电压阈值B;
将[A,B]设为电压合格区间;
利用电压合格区间判断任一节点的光伏逆变器是否合格,并统计配电台区光伏逆变器的电压合格率;
将严重过高压阈值与任一节点的光伏逆变器电压进行比对,若光伏逆变器电压大于严重过高压阈值,则该光伏逆变器视为严重过高压的光伏逆变器。
进一步,单台光伏逆变器的过压处理流程,包括:
将光伏逆变器的功率因数档位分为5档可调;其中,1档的功率因数为-0.90、2档的功率因数为-0.95、3档的功率因数为1、4档的功率因数为0.95、的功率因数为5档0.90;
针对任一严重过高压的光伏逆变器,识别其功率因数档位;
如果该光伏逆变器功率因数档位不处于1档,则将其功率因数档位置1档,并返回步骤S1继续采集该光伏逆变器的电压数据;
如果该光伏逆变器功率因数档位处于1档,则根据历史数据利用有功灵敏度计算公式计算出有功电压灵敏度,根据有功电压灵敏度调整该光伏逆变器的有功占比,并返回步骤S1继续采集该光伏逆变器的电压数据。
进一步,所述有功灵敏度计算公式具体如下:
其中,Ui表示节点i电压有效值;Pj表示光伏逆变器j的有功出力;αi,j表示节点i的电压对光伏逆变器j的有功灵敏度。
进一步,步骤S5包括:
利用低电压阈值A和高电压阈值B与任一节点的光伏逆变器电压进行比对;
若任一节点的光伏逆变器电压低于低电压阈值A,则该光伏逆变器视为低压光伏逆变器;
若任一节点的光伏逆变器电压高于高电压阈值A,则该光伏逆变器视为过压光伏逆变器;
根据低压光伏逆变器的数量统计配电台区内光伏逆变器的低压占比;
根据过压光伏逆变器的数量统计配电台区内光伏逆变器的过压占比。
进一步,所述台区过电压处理流程,包括:
设置第一过电压阈值V1、第二过电压阈值V2,V2>V1;
利用第一过电压阈值V1、第二过电压阈值V2将所有过压光伏逆变器分成三组:将电压低于V1的过压光伏逆变器分至A组,将电压大于等于V1且小于等于V2的过压光伏逆变器分至B组,将电压大于V2的过压光伏逆变器分至C组;
识别所有过压光伏逆变器的功率因数档位,并根据识别结果进行如下调整:如果所有光伏逆变器功率因数均置于1挡,则保持A组光伏逆变器的功率输出不变,将B组光伏逆变器的有功功率减少10%,将C组光伏逆变器的有功功率减少20%;
如果C组光伏逆变器存在功率因数档位为1档的逆变器或者除A组光伏逆变器外的所有光伏逆变器功率因数档位均处于1档,则将所有过压光伏逆变器功率因数档位均置于1档;
如果过压光伏逆变器的功率因数档位不属于以上两种情况,则保持A组光伏逆变器的功率因数档位不变,将B组光伏逆变器的功率因数档位减1,已达到1档则保持不变不动,将C组光伏逆变器的功率因数档位直接置于1档。
进一步,所述台区低压处理流程,包括:
识别所有低压光伏逆变器的功率因数档位;
如果任一低压光伏逆变器的功率因数档位不在5档,则将该光伏逆变器的功率因数档位加1,并返回步骤S1继续采集该光伏逆变器的电压数据;
如果任一低压光伏逆变器的功率因数档位已在5档,根据历史数据利用有功灵敏度计算公式计算出有功电压灵敏度,根据有功电压灵敏度调整该光伏逆变器的有功占比,并返回步骤S1继续采集该光伏逆变器的电压数据。
进一步,步骤S9包括:
配电台区各节点的光伏逆变器的电压数据正常后,针对调整过的光伏逆变器,依次按照先恢复功率限制、后面恢复功率因数的顺序,对相应的光伏逆变器进行恢复调整。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配电台区电压调节系统,包括:
信息采集模块,配置用于根据预设周期采集配电台区各节点的光伏逆变器的电压信息;
分析识别模块,配置用于利用电压合格区间对配电台区进行电压合格率分析,生成台区的电压合格率;根据严重过高压阈值识别出严重过高压的光伏逆变器;第一处理模块,配置用于针对严重过高压的光伏逆变器,执行单台光伏逆变器的过压处理流程;
判断模块,配置用于判断台区的电压合格率是否低于95%;
统计模块,配置用于根据光伏逆变器的电压信息确定配电台区内光伏逆变器的过压占比和低压占比;
比较模块,配置用于比较过压占比G和低压占比D;
第二处理模块,配置用于针对过压的光伏逆变器,执行台区过电压处理流程;第三处理模块,配置用于针对低压的光伏逆变器,执行台区低压处理流程;恢复模块,配置用于执行光伏逆变器电压恢复流程。
第三方面,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配电台区电压调节装置,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配电台区电压调节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配电台区电压调节程序时实现如上文任一项所述配电台区电压调节方法的步骤。
对比现有技术,本发明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通过采集台区电压实时数据,并进行大数据分析,可以建立更加准确的功率因数-电压,功率-电压的灵敏度参数,达到更准确的调压目标。
2.本发明采用台区融合终端微应用边缘计算决策的方式,实现了就地、实时调控能力。意味着为用户提供更快的响应,大大的提升处理效率,并减少云端的负端,并可以有效的减少故障的发生。
3、本发明结合台区融合终端微应用对台区的感知,采用本地边缘计算、本地决策方法,根据实时采集数据,由微应用分析、决策来调整逆变器运行参数,从而实现快速、准确稳定台区电压的目标,减少停电事件发生。
由此可见,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其实施的有益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系统结构图。
图中,1、信息采集模块;2、信息采集模块;3、第一处理模块;4、判断模块;5、统计模块;6、比较模块;7、第二处理模块;8、第三处理模块;9、恢复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配电台区电压调节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根据预设周期采集配电台区各节点的光伏逆变器的电压信息。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通过安装在台区融合终端中的采集类微应用,实时采集台区各节点电压以及各光伏逆变器交流并网处电压、功率因数、功率输出限制等数据,并保存到融合终端数据中心。具体的,利用融合终端通过HPLC等方式实现台区内各节点(包含低压出线交采、分支箱、分布式并网测等)的电压采集,采集周期为5分钟(为可设置参数)。
S2:利用电压合格区间对配电台区进行电压合格率分析,生成台区的电压合格率;根据严重过高压阈值识别出严重过高压的光伏逆变器。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首先,设置低电压阈值A和高电压阈值B;并将[A,B]设为电压合格区间。
然后,利用电压合格区间判断任一节点的光伏逆变器是否合格,并统计配电台区光伏逆变器的电压合格率。
同时,设置严重过高压阈值(如260V)。将严重过高压阈值与任一节点的光伏逆变器电压进行比对,若光伏逆变器电压大于严重过高压阈值,则该光伏逆变器视为严重过高压的光伏逆变器。
S3:针对严重过高压的光伏逆变器,执行单台光伏逆变器的过压处理流程。
首先,需要设定光伏逆变器的功率因数档位,即将光伏逆变器的功率因数档位分为5档可调:1档:-0.90;2档:-0.95;3档:1;4档:0.95;5档0.90。
此时,需要针对任一严重过高压的光伏逆变器,识别其功率因数档位,并根据识别结果进行如下调整:
如果该光伏逆变器功率因数档位不处于1档,则将其功率因数档位置1档,并返回步骤S1继续采集该光伏逆变器的电压数据。
如果该光伏逆变器功率因数档位处于1档,则根据历史数据利用有功灵敏度计算公式计算出有功电压灵敏度,根据有功电压灵敏度调整该光伏逆变器的有功占比,并返回步骤S1继续采集该光伏逆变器的电压数据。
另外,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根据台区融合终端采集到的各光伏逆变器交流并网点电压、有功功率限制历史数据,定义节点电压的有功灵敏度为单位有功扰动引起的节点电压变化量,如下式所示:
其中,Ui表示节点i电压有效值;Pj表示光伏逆变器j的有功出力;αi,j表示节点i的电压对光伏逆变器j的有功灵敏度。
可见,本步骤通过分析单个光伏逆变器并网点附近的严重过电压,由融合终端的微应用向光伏逆变器发出调节功率因数、并根据电压值、逆变器额定功率、功率-电压灵敏度计算出的有功功率限制控制指令。并判定控制指令是否有效执行。
S4:判断台区的电压合格率是否低于95%;若是,则执行步骤S5,否则执行步骤S1。
S5:根据光伏逆变器的电压信息确定配电台区内光伏逆变器的过压占比和低压占比。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首先利用低电压阈值A和高电压阈值B与任一节点的光伏逆变器电压进行比对。若任一节点的光伏逆变器电压低于低电压阈值A,则该光伏逆变器视为低压光伏逆变器;若任一节点的光伏逆变器电压高于高电压阈值A,则该光伏逆变器视为过压光伏逆变器。
然后,根据低压光伏逆变器的数量统计配电台区内光伏逆变器的低压占比;根据过压光伏逆变器的数量统计配电台区内光伏逆变器的过压占比。
S7:比较过压占比G和低压占比D;若G>D,执行步骤S8;若D>G,执行步骤S9。
S8:针对过压的光伏逆变器,执行台区过电压处理流程,并转到步骤S9。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首先,设置第一过电压阈值V1、第二过电压阈值V2,V2>V1。
然后,利用上述阈值进行过压光伏逆变器的分组,具体如下:
利用第一过电压阈值V1、第二过电压阈值V2将所有过压光伏逆变器分成三组:将电压低于V1的过压光伏逆变器分至A组,将电压大于等于V1且小于等于V2的过压光伏逆变器分至B组,将电压大于V2的过压光伏逆变器分至C组。
分组完成后,识别所有过压光伏逆变器的功率因数档位,并根据识别结果进行调整,具体包括以下三种情况:
如果所有光伏逆变器功率因数均置于1挡,则保持A组光伏逆变器的功率输出不变,将B组光伏逆变器的有功功率减少10%,将C组光伏逆变器的有功功率减少20%。
如果C组光伏逆变器存在功率因数档位为1档的逆变器或者除A组光伏逆变器外的所有光伏逆变器功率因数档位均处于1档,则将所有过压光伏逆变器功率因数档位均置于1档。
如果过压光伏逆变器的功率因数档位不属于以上两种情况,则保持A组光伏逆变器的功率因数档位不变,将B组光伏逆变器的功率因数档位减1,已达到1档则保持不变不动,将C组光伏逆变器的功率因数档位直接置于1档。
作为示例的,当台区整体电压合格率低于95%,且过电压占比高的情况下,进入台区过电压处理流程。处理流程具体如下:
1)逆变器分组
设置一般过电压阈值V1(如242V),严重过电压阈值V2(如250V)。
根据并网点电压将逆变器分为3组:A组(V1以下)、B组(V1-V2)、C组(V2以上)。
2)分组过电压处理:
如果所有光伏逆变器功率因数均置于1挡,则A组功率输出不变。B组有功功率减少10%,C组有功功率减少20%。
如果C组存在功率因数档位1的光伏逆变器或者除A组外的所有光伏逆变器功率因数均处于1档,所有逆变器功率因数均置于1档。
否则,采用分组处理,A组功率因数维持不变。B组功率因数档位减1,已达到1档则不动。C组功率因数直接置于1档。
S8:针对低压的光伏逆变器,执行台区低压处理流程,并转到步骤S9。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台区低压处理流程具体如下:
首先,识别所有低压光伏逆变器的功率因数档位;如果任一低压光伏逆变器的功率因数档位不在5档,则将该光伏逆变器的功率因数档位加1,并返回步骤S1继续采集该光伏逆变器的电压数据;如果任一低压光伏逆变器的功率因数档位已在5档,根据历史数据利用有功灵敏度计算公式计算出有功电压灵敏度,根据有功电压灵敏度调整该光伏逆变器的有功占比,并返回步骤S1继续采集该光伏逆变器的电压数据。
作为示例的,如果功率因数在不在5挡,则提高功率因数。等待5分钟数据刷新观察效果。如果功率因数已在5挡,且有功功率输出低于额定功率,则提高有功功率输出,根据并网点电压差值、有功-电压的灵敏度估算结合光伏逆变器的额定功率,设置有功输出设定值。
S9:执行光伏逆变器电压恢复流程。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调整完成后,继续采集采集配电台区各节点的光伏逆变器的电压信息,并参照上述步骤进行分析。当发现采集电压数据正常,依次按照先恢复功率限制、后面恢复功率因数的顺序,按设备依次发送控制指令,全部操作完成,分析5分钟后采集的电压数据,如果正常,则继续执行。如果接近阀值,则停止。
作为示例的,当过电压问题消除,光伏逆变器有功、功率因数应及时恢复:
当所有计量点电压均低于正常电压的107%,所有光伏逆变器恢复有功上限100%(每次提高10%);当所有光伏逆变器有功上限均为100%,且所有计量点电压均低于正常电压的105%,恢复所有光伏逆变器的单位功率因数。
根据上述方法对多个台区进行了测试,经过统计后发现,测试台区20个,涉及光伏逆变器156台,涉及逆变器厂家5个,与没采用本方法调控之前的台区电压数据有明显的优化,能够有效的将电压数值控制在阀值范围内。
由此可见,本发明提供的配电台区电压调节方法,能够针对配电台区内电压异常,结合配电融合终端、微应用、分布式光伏综合调节来稳定台区电压,从而减少配电台区因电压异常导致的停电、电气设备损坏问题。
参见图2所示,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配电台区电压调节系统,包括:信息采集模块1、分析识别模块2、第一处理模块3、判断模块4、统计模块5、比较模块6、第二处理模块7、第三处理模块8和恢复模块9。
信息采集模块1,配置用于根据预设周期采集配电台区各节点的光伏逆变器的电压信息。
分析识别模块2,配置用于利用电压合格区间对配电台区进行电压合格率分析,生成台区的电压合格率;根据严重过高压阈值识别出严重过高压的光伏逆变器。
第一处理模块3,配置用于针对严重过高压的光伏逆变器,执行单台光伏逆变器的过压处理流程。
判断模块4,配置用于判断台区的电压合格率是否低于95%。
统计模块5,配置用于根据光伏逆变器的电压信息确定配电台区内光伏逆变器的过压占比和低压占比。
比较模块6,配置用于比较过压占比G和低压占比D。
第二处理模块7,配置用于针对过压的光伏逆变器,执行台区过电压处理流程。
第三处理模块8,配置用于针对低压的光伏逆变器,执行台区低压处理流程。
恢复模块9,配置用于执行光伏逆变器电压恢复流程。
本实施例的配电台区电压调节系统的具体实施方式与上述配电台区电压调节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基本一致,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配电台区电压调节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中保存的配电台区电压调节程序时实现如上文任一项所述配电台区电压调节方法的步骤。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的配电台区电压调节装置,还可以包括:
输入接口,用于获取外界导入的配电台区电压调节程序,并将获取到的配电台区电压调节程序保存至所述存储器中,还可以用于获取外界终端设备传输的各种指令和参数,并传输至处理器中,以便处理器利用上述各种指令和参数展开相应的处理。本实施例中,所述输入接口具体可以包括但不限于USB接口、串行接口、语音输入接口、指纹输入接口、硬盘读取接口等。
输出接口,用于将处理器产生的各种数据输出至与其相连的终端设备,以便于与输出接口相连的其他终端设备能够获取到处理器产生的各种数据。本实施例中,所述输出接口具体可以包括但不限于USB接口、串行接口等。
通讯单元,用于在配电台区电压调节装置和外部服务器之间建立远程通讯连接,以便于配电台区电压调节装置能够将镜像文件挂载到外部服务器中。本实施例中,通讯单元具体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基于无线通讯技术或有线通讯技术的远程通讯单元。
键盘,用于获取用户通过实时敲击键帽而输入的各种参数数据或指令。
显示器,用于运行配电台区电压调节过程的相关信息进行实时显示。
鼠标,可以用于协助用户输入数据并简化用户的操作。
综上所述,本发明能够针对配电台区内电压异常,结合配电融合终端、微应用、分布式光伏综合调节来稳定台区电压,从而减少配电台区因电压异常导致的停电、电气设备损坏问题。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它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或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系统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专业人员还可以进一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系统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系统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系统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同理,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处理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功能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处理单元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处理单元集成在一个功能模块中。
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直接用硬件、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施。软件模块可以置于随机存储器(RAM)、内存、只读存储器(ROM)、电可编程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ROM、或技术领域内所公知的任意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配电台区电压调节方法、系统及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配电台区电压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根据预设周期采集配电台区各节点的光伏逆变器的电压信息;
S2:利用电压合格区间对配电台区进行电压合格率分析,生成台区的电压合格率;根据严重过高压阈值识别出严重过高压的光伏逆变器;
S3:针对严重过高压的光伏逆变器,执行单台光伏逆变器的过压处理流程;
S4:判断台区的电压合格率是否低于95%;若是,则执行步骤S5,否则执行步骤S1;
S5:根据光伏逆变器的电压信息确定配电台区内光伏逆变器的过压占比和低压占比;
S6:比较过压占比G和低压占比D;若G>D,执行步骤S7;若D>G,执行步骤S8;
S7:针对过压的光伏逆变器,执行台区过电压处理流程,并转到步骤S9;
S8:针对低压的光伏逆变器,执行台区低压处理流程,并转到步骤S9;
S9:执行光伏逆变器电压恢复流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台区电压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包括:
设置低电压阈值A和高电压阈值B;
将[A,B]设为电压合格区间;
利用电压合格区间判断任一节点的光伏逆变器是否合格,并统计配电台区光伏逆变器的电压合格率;
将严重过高压阈值与任一节点的光伏逆变器电压进行比对,若光伏逆变器电压大于严重过高压阈值,则该光伏逆变器视为严重过高压的光伏逆变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电台区电压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台光伏逆变器的过压处理流程,包括:
将光伏逆变器的功率因数档位分为5档可调;其中,1档的功率因数为-0.90、2档的功率因数为-0.95、3档的功率因数为1、4档的功率因数为0.95、的功率因数为5档0.90;
针对任一严重过高压的光伏逆变器,识别其功率因数档位;
如果该光伏逆变器功率因数档位不处于1档,则将其功率因数档位置1档,并返回步骤S1继续采集该光伏逆变器的电压数据;
如果该光伏逆变器功率因数档位处于1档,则根据历史数据利用有功灵敏度计算公式计算出有功电压灵敏度,根据有功电压灵敏度调整该光伏逆变器的有功占比,并返回步骤S1继续采集该光伏逆变器的电压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配电台区电压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功灵敏度计算公式具体如下:
其中,Ui表示节点i电压有效值;Pj表示光伏逆变器j的有功出力;αi,j表示节点i的电压对光伏逆变器j的有功灵敏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配电台区电压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包括:
利用低电压阈值A和高电压阈值B与任一节点的光伏逆变器电压进行比对;
若任一节点的光伏逆变器电压低于低电压阈值A,则该光伏逆变器视为低压光伏逆变器;
若任一节点的光伏逆变器电压高于高电压阈值A,则该光伏逆变器视为过压光伏逆变器;
根据低压光伏逆变器的数量统计配电台区内光伏逆变器的低压占比;
根据过压光伏逆变器的数量统计配电台区内光伏逆变器的过压占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配电台区电压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台区过电压处理流程,包括:
设置第一过电压阈值V1、第二过电压阈值V2,V2>V1;
利用第一过电压阈值V1、第二过电压阈值V2将所有过压光伏逆变器分成三组:将电压低于V1的过压光伏逆变器分至A组,将电压大于等于V1且小于等于V2的过压光伏逆变器分至B组,将电压大于V2的过压光伏逆变器分至C组;
识别所有过压光伏逆变器的功率因数档位,并根据识别结果进行如下调整:
如果所有光伏逆变器功率因数均置于1挡,则保持A组光伏逆变器的功率输出不变,将B组光伏逆变器的有功功率减少10%,将C组光伏逆变器的有功功率减少20%;
如果C组光伏逆变器存在功率因数档位为1档的逆变器或者除A组光伏逆变器外的所有光伏逆变器功率因数档位均处于1档,则将所有过压光伏逆变器功率因数档位均置于1档;
如果过压光伏逆变器的功率因数档位不属于以上两种情况,则保持A组光伏逆变器的功率因数档位不变,将B组光伏逆变器的功率因数档位减1,已达到1档则保持不变不动,将C组光伏逆变器的功率因数档位直接置于1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配电台区电压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台区低压处理流程,包括:
识别所有低压光伏逆变器的功率因数档位;
如果任一低压光伏逆变器的功率因数档位不在5档,则将该光伏逆变器的功率因数档位加1,并返回步骤S1继续采集该光伏逆变器的电压数据;
如果任一低压光伏逆变器的功率因数档位已在5档,根据历史数据利用有功灵敏度计算公式计算出有功电压灵敏度,根据有功电压灵敏度调整该光伏逆变器的有功占比,并返回步骤S1继续采集该光伏逆变器的电压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配电台区电压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9包括:
配电台区各节点的光伏逆变器的电压数据正常后,针对调整过的光伏逆变器,依次按照先恢复功率限制、后面恢复功率因数的顺序,对相应的光伏逆变器进行恢复调整。
9.一种配电台区电压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信息采集模块,配置用于根据预设周期采集配电台区各节点的光伏逆变器的电压信息;
分析识别模块,配置用于利用电压合格区间对配电台区进行电压合格率分析,生成台区的电压合格率;根据严重过高压阈值识别出严重过高压的光伏逆变器;
第一处理模块,配置用于针对严重过高压的光伏逆变器,执行单台光伏逆变器的过压处理流程;
判断模块,配置用于判断台区的电压合格率是否低于95%;
统计模块,配置用于根据光伏逆变器的电压信息确定配电台区内光伏逆变器的过压占比和低压占比;
比较模块,配置用于比较过压占比G和低压占比D;
第二处理模块,配置用于针对过压的光伏逆变器,执行台区过电压处理流程;
第三处理模块,配置用于针对低压的光伏逆变器,执行台区低压处理流程;
恢复模块,配置用于执行光伏逆变器电压恢复流程。
10.一种配电台区电压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配电台区电压调节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配电台区电压调节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配电台区电压调节方法的步骤。
CN202311612647.5A 2023-11-28 2023-11-28 一种配电台区电压调节方法、系统及装置 Pending CN11787894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612647.5A CN117878945A (zh) 2023-11-28 2023-11-28 一种配电台区电压调节方法、系统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612647.5A CN117878945A (zh) 2023-11-28 2023-11-28 一种配电台区电压调节方法、系统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878945A true CN117878945A (zh) 2024-04-12

Family

ID=905873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612647.5A Pending CN117878945A (zh) 2023-11-28 2023-11-28 一种配电台区电压调节方法、系统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878945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hoshkhoo et al. On-line dynamic voltage instability prediction based on decision tree supported by a wide-area measurement system
CN108667005B (zh) 一种计及新能源影响的电网静动态结合脆弱性评估方法
CN105048483A (zh) 含光伏配电网的储能容量配置方法与系统
CN111398859B (zh) 一种用户低电压成因大数据分析方法及系统
CN102798758B (zh) 并联电容器组串联电抗率的测量方法和系统
CN112198375A (zh) 单相用户的相位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613372B (zh) 一种基于多元电网数据库的电网故障诊断方法
CN115986797B (zh) 一种基于多点同步测试的新能源场站电化学储能系统并网性能检测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2182499A (zh) 一种基于时序电量数据的低压配电网拓扑结构辨识方法
CN105701265A (zh) 一种双馈风电机组建模方法及装置
CN112436542A (zh) 计及稳控策略的稳态安全紧急控制在线预决策方法
CN117878945A (zh) 一种配电台区电压调节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4793167A (zh) 计量自动化终端自动跟踪分析方法及系统
CN112003288B (zh) 一种电网运行方式电压智能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01620250B (zh) 量测质量的自适应监测方法
CN114139744A (zh) 异常光伏组串支路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874452B (zh) 电网低压台区拓扑自动识别方法
Singh The role of hosting capacity study in power system advancements: a review
CN108899905B (zh) 一种复杂电网中关键节点的辨识方法及装置
CN113361983A (zh) 一种高损台区技术成因诊断方法及系统
CN112305489A (zh) 一种电压异常波动的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474069B (zh) 一种分布式发电站状态监测方法
CN110729763A (zh) 一种大规模风电汇集对直流功率影响的量化评估方法
CN110807607A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平台的低电压台区核查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04361422A (zh) 一种基于经济评估的电力用户电能质量数据收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