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872428A - 一种卫星定位方法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卫星定位方法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872428A
CN117872428A CN202311659225.3A CN202311659225A CN117872428A CN 117872428 A CN117872428 A CN 117872428A CN 202311659225 A CN202311659225 A CN 202311659225A CN 117872428 A CN117872428 A CN 1178724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itioning
condition
time
timeout period
satelli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65922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亮
朱众微
顾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65922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872428A/zh
Publication of CN1178724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87242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Position Fixing By Use Of Radio Wav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卫星定位方法和电子设备,该方法中:响应于用户的定位操作,启动定位服务;根据接收到的定位数据进行定位;定位数据包括搜星数量、各搜星的信号强度以及各搜星的方位角;若第一时刻的定位数据满足第一条件,则调节初始超时时长,确定第一参考超时时长;若第二时刻的定位数据满足第二条件时,调节第一参考超时时长,确定第二参考超时时长;在第二参考超时时长小于设定时长阈值时,在第三时刻的定位数据满足第二条件的情况下,调节第二参考超时时长,直至更新后的参考超时时长大于或等于设定超时时长阈值;确定定位失败,关闭定位服务。通过动态调节定位过程中的超时时长,来降低当信号较弱时,持续进行定位的功耗。

Description

一种卫星定位方法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定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卫星定位方法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不同的领域均可能涉及到定位问题,例如,交通领域、航空航天领域、军事领域以及户外运动领域等。不同的领域对定位的需求不同。例如,在移动安防等特殊领域,可能需要更准确的定位信息,进而提高在移动安防领域作业精度。
发明内容
本申请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卫星定位方法和电子设备,通过动态调节定位过程中的超时时长,来降低在卫星定位过程中,当信号较弱时,持续进行定位的功耗。
根据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中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卫星定位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包括:
响应于用户的定位操作,启动定位服务;
根据接收到的定位数据进行定位;其中,定位数据包括搜星数量、各个搜星的信号强度以及各个搜星的方位角;搜星为能被电子设备接收到信号的卫星;
若第一时刻的定位数据满足第一条件,则调节初始超时时长,确定第一参考超时时长;其中,第一时刻为初始超时时长的结束时刻;第一条件指示搜星的数量情况和信号强度情况;
若第二时刻的定位数据满足第二条件时,调节第一参考超时时长,确定第二参考超时时长;其中,第二时刻为第一参考超时时长的结束时刻;第二条件指示搜星的数量变化情况和信号强度情况;
判断第二参考超时时长是否小于设定时长阈值,若是,则在第三时刻的定位数据满足第二条件的情况下,调节第二参考超时时长,直至更新后的参考超时时长大于或等于设定超时时长阈值;其中,第三时刻为第二参考超时时长的结束时刻;
确定定位失败,关闭定位服务。
根据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中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显示屏;
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
响应于用户的定位操作,启动定位服务;
根据接收到的定位数据进行定位;其中,定位数据包括搜星数量、各个搜星的信号强度以及各个搜星的方位角;搜星为能被电子设备接收到信号的卫星;
若第一时刻的定位数据满足第一条件,则调节初始超时时长,确定第一参考超时时长;其中,第一时刻为初始超时时长的结束时刻;第一条件指示搜星的数量情况和信号强度情况;
若第二时刻的定位数据满足第二条件时,调节第一参考超时时长,确定第二参考超时时长;其中,第二时刻为第一参考超时时长的结束时刻;第二条件指示搜星的数量变化情况和信号强度情况;
判断第二参考超时时长是否小于设定时长阈值,若是,则在第三时刻的定位数据满足第二条件的情况下,调节第二参考超时时长,直至更新后的参考超时时长大于或等于设定超时时长阈值;其中,第三时刻为第二参考超时时长的结束时刻;
确定定位失败,关闭定位服务;
显示屏被配置为执行:
显示定位失败的消息。
根据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中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卫星定位装置,应用于电子设备,包括:
定位启动单元,用于:响应于用户的定位操作,启动定位服务;
定位单元,用于:根据接收到的定位数据进行定位;其中,定位数据包括搜星数量、各个搜星的信号强度以及各个搜星的方位角;搜星为能被电子设备接收到信号的卫星;
调节单元,用于:若第一时刻的定位数据满足第一条件,则调节初始超时时长,确定第一参考超时时长;其中,第一时刻为初始超时时长的结束时刻;第一条件指示搜星的数量情况和信号强度情况;
调节单元,还用于:若第二时刻的定位数据满足第二条件时,调节第一参考超时时长,确定第二参考超时时长;其中,第二时刻为第一参考超时时长的结束时刻;第二条件指示搜星的数量变化情况和信号强度情况;
调节单元,还用于:判断第二参考超时时长是否小于设定时长阈值,若是,则在第三时刻的定位数据满足第二条件的情况下,调节第二参考超时时长,直至更新后的参考超时时长大于或等于设定超时时长阈值;其中,第三时刻为第二参考超时时长的结束时刻;
处理单元,用于:确定定位失败,关闭定位服务。
根据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中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当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第一方面的卫星定位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在定位过程中,采用动态调节定位超时时长的方式,首先设置一个初始超时时长,在这个时间段内仍未定位成功,则表明未接收到搜星信号或者信号较弱,此时可以判断初始超时时长的结束时刻的定位数据是否满足第一条件,第一条件指示搜星的数量情况和信号强度情况,假如满足第一条件,则表明此时定位不成功可能是由于定位时间段造成的,则可以将初始超时时长进行延长得到第一参考超时时长。如果在第一参考超时时长的结束时刻仍定位不成功,则判断此时的定位数据是否满足第二条件,第二条件指示搜星的数量变化情况和信号强度情况,如果满足则说明还有定位成功的几率,此时继续延长定位超时时长,如此继续,直到更新后的超时时长大于或等于设定超时时长阈值,此时可以确定定位失败,关闭定位服务。该过程中,若定位成功,由于第一条件和第二条件中均有搜星数量和信号强度的判断,因此,定位的准确度也可以保证;若持续定位失败,说明搜星数量以及信号强度不足以定位成功,也可以及时停止定位。与固定的定位超时时长相比,根据搜星数量的变化与信号强度的变化实时调节定位超时时长,可以降低在搜星数量较少或者信号强度较弱的情况下持续定位的功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例性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卫星定位的原理图;
图2示例性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卫星定位方法的流程图;
图3示例性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启动定位操作的页面图;
图4示例性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定位过程的示意图;
图5示例性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超时时长的调节过程的示意图;
图6示例性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生成定位失败的消息的页面图;
图7示例性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关闭定位服务的页面图;
图8示例性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完整的卫星定位过程的示意图;
图9示例性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卫星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示例性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为了方便理解,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名词进行解释:
(1)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一种以人造地球卫星(以下简称卫星)为基础的高精度无线电导航的定位系统,在全球任何地方以及近地空间都能够提供准确的地理位置、车行速度及精确的时间信息。GPS全球定位系统至少需要4颗卫星来确定用户的三维位置信息,即经度、维度和海拔高度。GPS的基本定位原理是卫星不间断地发送自身的星历参数和时间信息,用户接收到这些信息后,经过计算求出接收机的三维位置,三维方向以及运动速度和时间信息。
(2)搜星:搜索定位卫星的过程可以称为搜星,另外,当存在多个卫星时,能够被定位设备搜索到的卫星称为搜星;其中,能够被搜索到即为能够被定位设备接收到信号。
GPS定位技术的主要指标有接收机(定位设备)的灵敏度(以下称接收灵敏度)、定位的时延和定位精度,这些指标描述了直接使用者对定位能力的用户体验,接下来对这些指标进行说明:
接收灵敏度:GPS定位器的首要参数是接收灵敏度。接收灵敏度指接收机能捕获、跟踪和计算位置的最小的GPS卫星信号强度。能稳定接收到足够的卫星发射的信号是保证GPS计算的前提,为了可靠地解调导航电文,一般要求卫星信号强度达到-143dBm(或者28dBHz),即GPS定位器的灵敏度要小于-143dBm,即卫星信号强度要大于28dBHz。当GPS定位器在室内环境下时,能接收到的卫星信号一般太弱,无法进行定位计算。
时延:包括启动时延和定位时延,其中,启动时延包括冷启动时延、暖启动时延或热启动时延。
其中,冷启动的情况下GPS定位器没有存储历书,也没有对定位设备的时间、地点和速度的大致估计,定位计算需要从下载历书开始。例如,定位设备在青岛市未进行过定位,则为冷启动的情况。
暖启动的情况下,接收机有历书。有历书后,对GPS定位器时间估计的误差在20s内,对地点估计的误差在100km以内,对速度估计的误差在25m/s以内。此时定位计算需要从下载星历开始。
热启动的情况下,接收机有历书、有星历和历史定位结果,此时定位计算需从接收机捕获卫星信号开始。
定位时延包括捕获、追踪和导航三个阶段的时间总和。仅以导航电文下载来考虑,在冷启动情况下,如果一个定位设备没有其他辅助手段,则至少需要接收一个完整的导航电文后才能开始计算当前的位置。不考虑卫星捕获、信号监测等时间,仅仅接收导航电文就至少需要12.5分钟的冷启动时间。在暖启动情况下,由于GPS卫星历书的有效期为半年,如果GPS定位芯片能存储上次定位时的历书,则在历书有效期内再次定位时只需要得到当前的星历信息就可以进行GPS定位计算。暖启动和冷启动相比可以节省历书传递时间。传递完整星历的时延可以是3个子帧或者1帧,因此,暖启动时间至少为18秒。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暖启动和热启动不进行区分,均以定位超时时间为20秒为例。
在不同的领域均可能涉及到定位问题,例如,交通领域、航空航天领域、军事领域以及户外运动领域等。不同的领域对定位的需求不同。例如,在移动安防等特殊领域,可能需要更准确的定位信息,进而提高在移动安防领域作业精度。
在卫星信号较弱的情况下,设置固定超时时长,在这段时间内,长时间定位导致定位功耗较高,另外,即使定位成功,定位结果准确度也比较低。其中,固定超时时长例如是50秒,则在这50秒内,每秒都利用接收到的卫星信号进行定位,在卫星信号较弱的情况下,极有可能造成最后定位失败但是造成了极大功耗的情况,或者,即使最后定位成功,也可能准确度很低。
为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卫星定位方法,该定位方法中,在定位失败的情况下,持续检测搜星数量、卫星信号的强度以及方位角等定位数据,实时调整定位超时时长,该过程中,若定位成功则定位结束;若定位失败,也可以及时结束定位,以便持续造成功耗浪费。根据搜星数量变化和信号强度,可以动态调节定位超时时长,在搜星数量较少或信号强度比较高的情况下,使用较短的定位超时时长,结束定位以节约功耗;在搜星数量增多且信号强度比较高的情况下,延长定位超时时长,以获取更多的定位数据,以便提高成功定位的几率。
在介绍完本申请实施例的设计思想之后,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能够适用的应用场景做一些简单介绍,需要说明的是,以下介绍的应用场景仅用于说明本申请实施例而非限定。在具体实施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灵活地应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参考图1,示出了一种卫星定位的原理图,其中,以4个卫星为例。
为进一步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此进行详细的说明。虽然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如下述实施例或附图所示的方法操作步骤,但基于常规或者无需创造性的劳动在方法中可以包括更多或者更少的操作步骤。在逻辑上不存在必要因果关系的步骤中,这些步骤的执行顺序不限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执行顺序。
下面结合图1所示的应用场景,参考图2示出的一种卫星定位方法的流程图,该定位方法可以应用于定位设备,该定位设备可以是电子设备。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该定位方法发生在一个周期内,该周期可以是5分钟,也就是说,在这5分钟内若定位成功,则定位结束;若确定定位失败,则定位结束。
S201:响应于用户的定位操作,启动定位服务。
S202:根据接收到的定位数据进行定位。
S203:若第一时刻的定位数据满足第一条件,则调节初始超时时长,确定第一参考超时时长。
S204:若第二时刻的定位数据满足第二条件时,调节第一参考超时时长,确定第二参考超时时长。
其中,第二时刻为第一参考超时时长的结束时刻。
S205:判断第二参考超时时长是否小于设定时长阈值,若是,则执行S206,否则执行S207。
S206:在第三时刻的定位数据满足第二条件的情况下,调节第二参考超时时长,直至更新后的参考超时时长大于或等于设定超时时长阈值。
其中,第三时刻为第二参考超时时长的结束时刻;
S207:确定定位失败,关闭定位服务。
本申请实施例,在定位过程中,采用动态调节定位超时时长的方式,首先设置一个初始超时时长,在这个时间段内仍未定位成功,则表明未接收到搜星信号或者信号较弱,此时可以判断初始超时时长的结束时刻的定位数据是否满足第一条件,第一条件指示搜星的数量情况和信号强度情况,假如满足第一条件,则表明此时定位不成功可能是由于定位时间段造成的,则可以将初始超时时长进行延长得到第一参考超时时长。如果在第一参考超时时长的结束时刻仍定位不成功,则判断此时的定位数据是否满足第二条件,第二条件指示搜星的数量变化情况和信号强度情况,如果满足则说明还有定位成功的几率,此时继续延长定位超时时长,如此继续,直到更新后的超时时长大于或等于设定超时时长阈值,此时可以确定定位失败,关闭定位服务。该过程中,若定位成功,由于第一条件和第二条件中均有搜星数量和信号强度的判断,因此,定位的准确度也可以保证;若持续定位失败,说明搜星数量以及信号强度不足以定位成功,也可以及时停止定位。与固定的定位超时时长相比,根据搜星数量的变化与信号强度的变化实时调节定位超时时长,可以降低在搜星数量较少或者信号强度较弱的情况下持续定位的功耗。
涉及到S201,电子设备响应于用户的定位操作,启动定位服务,例如,定位操作可以是用户操作定位软件实现的。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启动定位操作的页面图,其中,电子设备响应于用户对定位软件的打开操作,生成定位操作。
涉及到S202,在电子设备的定位功能启动后,电子设备开始周期性接收定位数据并进行定位,例如,该周期为1秒钟。其中,定位数据包括搜星数量、各个搜星的信号强度以及各个搜星的方位角等。该步骤中,每秒钟接收到一组定位数据后,进行一次定位。
在接收到第一秒的定位数据后,可以根据该定位数据确定定位启动类型,也即,是暖热启动还是冷启动。若为暖热启动,则可以设定初始超时时长为20s,计时的起始时刻为启动定位服务的时刻;若为冷启动,由于冷启动需要一段时间的启动时间(例如可以是12.5分钟),因此,初始超时时长的起始时刻可以是启动定位服务的时刻之后的12.5分钟。
本申请实施例中,已暖热启动为例进行说明,若为冷启动,则在12.5分钟之后执行S203的流程。
涉及到S203,初始超时时长以20秒为例,其开始时刻为启动定位服务的时刻,也就是第1秒钟,其结束时刻为第一时刻,也就是第20秒钟。
在定位过程中,若定位成功,则定位成功,关闭本次定位功能。在下一个5分钟内重新开启下一次定位过程。
假如第1秒到第20秒均定位失败,则判断第20秒的定位数据是否满足第一条件,若是,则在初始定位时长的基础上增加设定时间间隔来对初始定位时长进行调整,得到第一参考超时时长。例如,设定时间间隔为5秒钟,则第一参考时长为25秒钟。其中,若满足第一条件,说明卫星信号虽然较弱,但是可能是定位时间较短造成的,因此,还可以继续尝试,继续判断定位数据是否可以进行定位。若不满足第一条件,说明此时搜星数量为零,或者搜星的信号强度过于弱,不适合继续定位造成资源浪费,此时可结束本次定位。
示例性的,第一条件为,第一时刻的搜星数量大于第一数量阈值;且,第一时刻的各个搜星的信号强度均大于第一信号强度阈值。也就是说,第20秒的搜星数量大于第一数量阈值,且第20秒的各个搜星的信号强度均大于第一信号强度阈值。在一个具体的例子中,第一数量阈值为1,第一信号强度阈值为28dBHz。
这样的设计,避免卫星信号过于弱的情况下持续定位造成功耗浪费,也可以避免由于是定位时间较短造成的信号不稳定的影响,因此,在满足第一条件的情况下,可以继续进行定位。
涉及到S204,在初始超时时长到第一参考超时时长的过程中,继续定位,若定位成功,则本地定位结束。例如,第21秒到第25秒均定位失败,则判断第25秒的定位数据是否满足第二条件,若是,在通过增加设定时间间隔的方式调节第一参考时长得到第二参考时长,也就是说,第一参考时长25秒增加5秒为30秒;否则,确定定位失败。
示例性的,第二条件为,第N+1时刻的搜星数量大于第N时刻的搜星数量;且,第N+1时刻的各个搜星的信号强度均大于第一信号强度阈值;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也就是说,第二条件是一个动态的判断过程,判断当前判断时刻的搜星数量是否比上一个判断时刻的搜星数量增加,例如,第25秒中的搜星数量与第20秒的搜星数量相比,是否增加,若增加,则表明搜星的数量为上涨的趋势,并且信号强度大于28dBHz,则可以继续定位,以成功进行定位。
这样的涉及,可以随时根据搜星的数量以及信号强度实时调节超时时长,在搜星数量为上涨的趋势且信号强度大于第一强度阈值的情况下,继续定位,以增加定位成功的几率。
涉及到S205和S206,为了避免在持续定位失败的情况下一直定位造成功耗,继续判断第二参考时长是否小于设定时长阈值(例如70秒),该示例中,第25秒小于70秒,则继续按照同样的方式继续调节超时时长,直到更新后的超时时长大于或等于设定时长阈值。
这样的设计表明,在启动定位服务开始的70秒后,虽然搜星的信号强度较弱但是还大于第一信号阈值的条件下,搜星的数量虽然在增加,但是还是无法定位成功,则无需继续进行定位,则可以确定本次定位失败,关闭定位服务。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定位过程的示意图,其中,第1秒启动定位服务,第20秒进行一次是否满足第一条件的判断,在满足第一条件的情况下,定位超时时长延长5秒到25秒,在第25秒进行一次是否满足第二条件的判断,在满足第二条件的情况下,定位超时时长延长5秒到30秒,继续在第30秒进行一次是否满足第二条件的判断,以此类推,直到超时时长大于或等于设定超时时长阈值70秒,则确定定位失败。整个定位过程中,若任何一次满段不满足条件,则确定定位失败。另外,若定位成功,则关闭定位服务。
为了使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更容易理解,图5示出了一种超时时长的调节过程的示意图。
S501:判断已定位时长是否大于20秒,若是,则执行S502。
S502:判断第20秒的搜星个数是否大于等于1且各个搜星的信号强度是否大于28dBHz;若是,则执行S503。
S503:在定位超时时长在20秒的基础上延长5秒为25秒。
S504:判断第25秒的搜星个数与第20秒相比是否增加且各个搜星的信号强度是否大于28dBHz,若是,则执行S505。
S505:在定位超时时长在25秒的基础上延长5秒为30秒。
S506:确定30秒小于设定时长阈值70秒,则继续调节超时时长,直到更新后的超时时长大于等于70秒,则确定定位失败。
涉及到S207,确定定位失败,关闭定位服务。在一个具体的例子中,还可以生成定位失败的消息。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生成定位失败的消息的页面图,该示例中,在生成定位消息后可同步关闭定位服务。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还可以手动关闭定位服务,这种情况下,展示用于关闭定位服务的控件。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关闭定位服务的页面图,还可以提供给用户选择重新定位或者关闭定位服务的操作选项。
为了使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更完善,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完整的卫星定位过程的示意图。
S801:响应于用户的定位操作,启动定位服务。
S802:注册定位信息回调。
S803:接收定位数据。
S804:根据接收到的定位数据进行定位。
S805:若第一时刻的定位数据满足第一条件,则调节初始超时时长,确定第一参考超时时长。
S806:若第二时刻的定位数据满足第二条件时,调节第一参考超时时长,确定第二参考超时时长。
S807:判断第二参考超时时长是否小于设定时长阈值,若是,则执行S808,否则执行S809。
S808:在第三时刻的定位数据满足第二条件的情况下,调节第二参考超时时长,直至更新后的参考超时时长大于或等于设定超时时长阈值。
S809:确定定位失败,关闭定位服务。
S810:生成并展示定位失败的消息。
本申请实施例,在卫星信号较差的区域,搜到卫星数量较少,信号强度较低,通道调节超时时长,用较少的时间完成卫星定位流程,与用一个较长的固定的超时时长相比,可节省设备功耗。需要说明的是,各步骤的实现方式可参见前述实施例,这里不赘述。
如图9所示,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卫星定位装置,应用于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单元91、定位单元92和调节单元93。
处理单元91,用于:响应于用户的定位操作,启动定位服务;
定位单元92,用于:根据接收到的定位数据进行定位;其中,定位数据包括搜星数量、各个搜星的信号强度以及各个搜星的方位角;搜星为能被电子设备接收到信号的卫星;
调节单元93,用于:若第一时刻的定位数据满足第一条件,则调节初始超时时长,确定第一参考超时时长;其中,第一时刻为初始超时时长的结束时刻;第一条件指示搜星的数量情况和信号强度情况;
调节单元93,还用于:若第二时刻的定位数据满足第二条件时,调节第一参考超时时长,确定第二参考超时时长;其中,第二时刻为第一参考超时时长的结束时刻;第二条件指示搜星的数量变化情况和信号强度情况;
调节单元93,还用于:判断第二参考超时时长是否小于设定时长阈值,若是,则在第三时刻的定位数据满足第二条件的情况下,调节第二参考超时时长,直至更新后的参考超时时长大于或等于设定超时时长阈值;其中,第三时刻为第二参考超时时长的结束时刻;
处理单元91,用于:确定定位失败,关闭定位服务。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处理单元91还用于:启动定位服务之后,若在任意时刻定位成功,则关闭定位服务。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条件包括:
第一时刻的搜星数量大于第一数量阈值;且
第一时刻的各个搜星的信号强度均大于第一信号强度阈值。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二条件包括:
第N+1时刻的搜星数量大于第N时刻的搜星数量;且
第N+1时刻的各个搜星的信号强度均大于第一信号强度阈值;
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处理单元91还用于:
若第一时刻的定位数据不满足第一条件,则确定定位失败,关闭定位服务。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处理单元91还用于:
若第二时刻的定位数据不满足第二条件,或,第三时刻的定位数据不满足第二条件,则确定定位失败,关闭定位服务。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处理单元91还用于:在启动定位服务之后:
周期性接收定位数据;
根据第一个周期的定位数据确定定位启动类型;
若定位启动类型为暖热启动,则确定启动定位服务的时刻为初始超时时长的开始时刻。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若定位启动类型为冷启动,则确定启动定位服务的时刻之后的一段时间为初始超时时长的开始时刻;其中,一段时间是根据冷启动的启动特征确定的。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调节超时时长的方式包括在超时时长的基础上增加设定时间间隔;
其中,超时时长为初始超时时长、第一参考超时时长和第二参考超时时长中的任意一个。
由于该装置即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法中的装置,并且该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与该方法相似,因此该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如图10所示,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101和显示屏102。
处理器101被配置为执行:
响应于用户的定位操作,启动定位服务;
根据接收到的定位数据进行定位;其中,定位数据包括搜星数量、各个搜星的信号强度以及各个搜星的方位角;搜星为能被电子设备接收到信号的卫星;
若第一时刻的定位数据满足第一条件,则调节初始超时时长,确定第一参考超时时长;其中,第一时刻为初始超时时长的结束时刻;第一条件指示搜星的数量情况和信号强度情况;
若第二时刻的定位数据满足第二条件时,调节第一参考超时时长,确定第二参考超时时长;其中,第二时刻为第一参考超时时长的结束时刻;第二条件指示搜星的数量变化情况和信号强度情况;
判断第二参考超时时长是否小于设定时长阈值,若是,则在第三时刻的定位数据满足第二条件的情况下,调节第二参考超时时长,直至更新后的参考超时时长大于或等于设定超时时长阈值;其中,第三时刻为第二参考超时时长的结束时刻;
确定定位失败,关闭定位服务;
显示屏102被配置为执行:
显示定位失败的消息。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处理单元101还用于:在启动定位服务之后,若在任意时刻定位成功,则关闭定位服务。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条件包括:
第一时刻的搜星数量大于第一数量阈值;且
第一时刻的各个搜星的信号强度均大于第一信号强度阈值。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二条件包括:
第N+1时刻的搜星数量大于第N时刻的搜星数量;且
第N+1时刻的各个搜星的信号强度均大于第一信号强度阈值;
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处理单元101还用于:
若第一时刻的定位数据不满足第一条件,则确定定位失败,关闭定位服务。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处理单元101还用于:
若第二时刻的定位数据不满足第二条件,或,第三时刻的定位数据不满足第二条件,则确定定位失败,关闭定位服务。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启动定位服务之后,处理单元101还用于:
周期性接收定位数据;
根据第一个周期的定位数据确定定位启动类型;
若定位启动类型为暖热启动,则确定启动定位服务的时刻为初始超时时长的开始时刻。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若定位启动类型为冷启动,则确定启动定位服务的时刻之后的一段时间为初始超时时长的开始时刻;其中,一段时间是根据冷启动的启动特征确定的。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调节超时时长的方式包括在超时时长的基础上增加设定时间间隔;
其中,超时时长为初始超时时长、第一参考超时时长和第二参考超时时长中的任意一个。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当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卫星定位方法的步骤。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卫星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电子设备,包括:
响应于用户的定位操作,启动定位服务;
根据接收到的定位数据进行定位;其中,所述定位数据包括搜星数量、各个搜星的信号强度以及各个搜星的方位角;所述搜星为能被所述电子设备接收到信号的卫星;
若第一时刻的定位数据满足第一条件,则调节初始超时时长,确定第一参考超时时长;其中,所述第一时刻为所述初始超时时长的结束时刻;所述第一条件指示搜星的数量情况和信号强度情况;
若第二时刻的定位数据满足第二条件时,调节所述第一参考超时时长,确定第二参考超时时长;其中,所述第二时刻为所述第一参考超时时长的结束时刻;所述第二条件指示搜星的数量变化情况和信号强度情况;
判断所述第二参考超时时长是否小于设定时长阈值,若是,则在第三时刻的定位数据满足所述第二条件的情况下,调节所述第二参考超时时长,直至更新后的参考超时时长大于或等于设定超时时长阈值;其中,所述第三时刻为所述第二参考超时时长的结束时刻;
确定定位失败,关闭定位服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启动定位服务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在任意时刻定位成功,则关闭定位服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条件包括:
所述第一时刻的搜星数量大于第一数量阈值;且
所述第一时刻的各个搜星的信号强度均大于第一信号强度阈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条件包括:
第N+1时刻的搜星数量大于第N时刻的搜星数量;且
第N+1时刻的各个搜星的信号强度均大于第一信号强度阈值;
所述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第一时刻的定位数据不满足第一条件,则确定定位失败,关闭定位服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第二时刻的定位数据不满足第二条件,或,所述第三时刻的定位数据不满足第二条件,则确定定位失败,关闭定位服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启动定位服务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周期性接收定位数据;
根据第一个周期的定位数据确定定位启动类型;
若所述定位启动类型为暖热启动,则确定所述启动定位服务的时刻为所述初始超时时长的开始时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定位启动类型为冷启动,则确定所述启动定位服务的时刻之后的一段时间为所述初始超时时长的开始时刻;其中,所述一段时间是根据所述冷启动的启动特征确定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调节超时时长的方式包括在所述超时时长的基础上增加设定时间间隔;
其中,所述超时时长为所述初始超时时长、所述第一参考超时时长和所述第二参考超时时长中的任意一个。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显示屏;
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
响应于用户的定位操作,启动定位服务;
根据接收到的定位数据进行定位;其中,所述定位数据包括搜星数量、各个搜星的信号强度以及各个搜星的方位角;所述搜星为能被所述电子设备接收到信号的卫星;
若第一时刻的定位数据满足第一条件,则调节初始超时时长,确定第一参考超时时长;其中,所述第一时刻为所述初始超时时长的结束时刻;所述第一条件指示搜星的数量情况和信号强度情况;
若第二时刻的定位数据满足第二条件时,调节所述第一参考超时时长,确定第二参考超时时长;其中,所述第二时刻为所述第一参考超时时长的结束时刻;所述第二条件指示搜星的数量变化情况和信号强度情况;
判断所述第二参考超时时长是否小于设定时长阈值,若是,则在第三时刻的定位数据满足所述第二条件的情况下,调节所述第二参考超时时长,直至更新后的参考超时时长大于或等于设定超时时长阈值;其中,所述第三时刻为所述第二参考超时时长的结束时刻;
确定定位失败,关闭定位服务;
所述显示屏被配置为执行:
显示定位失败的消息。
CN202311659225.3A 2023-12-06 2023-12-06 一种卫星定位方法和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787242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659225.3A CN117872428A (zh) 2023-12-06 2023-12-06 一种卫星定位方法和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659225.3A CN117872428A (zh) 2023-12-06 2023-12-06 一种卫星定位方法和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872428A true CN117872428A (zh) 2024-04-12

Family

ID=905801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659225.3A Pending CN117872428A (zh) 2023-12-06 2023-12-06 一种卫星定位方法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872428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062065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ducing ambiguities in received sps signals
US7348921B2 (en) GPS receiver using stored navigation data bits for a fast determination of GPS clock time
CN101517429B (zh) 用于获取gnss信号的系统和/或方法
CN102419443B (zh) 处理信号的方法及系统
US7365681B2 (en) GPS receiver having a prescribed time-of-entry into an operation mode
CN101726724B (zh) 一种全球定位系统接收机的快速比特同步方法
CN109991631A (zh) 卫星定位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KR20110135809A (ko) 무선 ap를 이용한 정밀 측위 장치 및 방법
US7956805B2 (en) System and/or method for obtaining a time reference for a received SPS signal
US20130135144A1 (en) Synchronized measurement sampling in a navigation device
CN117872428A (zh) 一种卫星定位方法和电子设备
RU2431866C2 (ru) Система и/или способ для обнаружения сигналов глобальной навигационной спутниковой системы
JP4218617B2 (ja) 測位システム、端末装置、端末装置の制御方法、端末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端末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JP2006090839A (ja) 端末装置、端末装置の制御方法、端末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端末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CN104407365A (zh) 导航比特同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