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868769A - 一种压裂与生产一体化的管柱装置及作业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压裂与生产一体化的管柱装置及作业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868769A
CN117868769A CN202410017130.XA CN202410017130A CN117868769A CN 117868769 A CN117868769 A CN 117868769A CN 202410017130 A CN202410017130 A CN 202410017130A CN 117868769 A CN117868769 A CN 1178687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duction
oil pipe
fracturing
pipe
j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01713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武广瑷
吴建树
范白涛
季菊香
刘鹏
徐文江
李准
刘传刚
陈峥嵘
张安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Research Center of CNOOC China Ltd
CNOOC China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Research Center of CNOOC China Ltd
CNOOC China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Research Center of CNOOC China Ltd, CNOOC China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Research Center of CNOOC China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01713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868769A/zh
Publication of CN1178687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86876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Earth Dril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压裂与生产一体化的管柱装置及作业方法,其中管柱装置设置在射孔段上,包括生产套管,生产套管内设置有上生产油管、中生产油管、下生产油管、Y形接头和电潜泵,上生产油管和中生产油管通过Y形接头上、下对接;生产套管与中生产油管之间的环形空间形成第三环空,电潜泵的进液口设置在第三环空内,出液口与Y形接头的旁支接口对接;射孔段包括尾管,尾管内穿设有底部油管,下生产油管上套设有循环滑套,中生产油管通过下生产油管与底部油管对接;当压裂作业时,压裂液在下生产油管内从上至下传输;当生产作业时,通过钢丝作业打开循环滑套,循环滑套保持打开状态,使下生产油管内的油气流入所述第三环空。

Description

一种压裂与生产一体化的管柱装置及作业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天然气开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压裂与生产一体化的管柱装置及作业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低渗非疏松油藏,压裂技术逐渐成为了油气藏改造增产的必要手段,投产初期往往需要实施压裂作业,针对储层纵向跨度大,油层多、层厚的特点,一般实施分层压裂技术以适应油气藏规模开发的要求。
在常规的压裂作业中存在两个问题有待解决:一是常规压裂作业一般采用油管下入,受限于油管尺寸,内通径较小,导致压裂过程中沿程压耗较大,在地面泵入设备性能一定的前提下,由于整体压耗的增加,限制了最大作业排量与压裂最大作业层数,影响作业效率。二是常规压裂作业后,需提出压裂管柱,再下入生产管柱,进行后期的返排及生产作业,导致作业时间长,压裂与返排间隔时间过长也会增加压裂液污染储层的风险。
总之,目前的压裂作业的管柱与生产作业的管柱不能同位作业,即使能同位也需要重新安装,导致生产、压裂作业的效率低下,施工成本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压裂与生产一体化的管柱装置及作业方法,用于解决目前的压裂作业的管柱与生产作业的管柱不能同位作业,即使能同位也需要重新安装,导致生产、压裂作业的效率低下,施工成本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裂与生产一体化的管柱装置,用于设置在生产层位的射孔段上,包括生产套管,所述生产套管内设置有上生产油管、中生产油管、下生产油管、Y形接头和电潜泵,所述Y形接头包括上接口、下接口和旁支接口,所述上生产油管和所述中生产油管通过所述Y形接头上、下对接;所述生产套管与所述中生产油管之间的环形空间形成第三环空,所述电潜泵的进液口设置在所述第三环空内,所述电潜泵的出液口与所述Y形接头的旁支接口对接;所述射孔段包括尾管,所述尾管内穿设有底部油管,所述下生产油管上套设有循环滑套,所述中生产油管通过下生产油管与所述底部油管对接;当压裂作业时,循环滑套始终保持关闭状态,阻挡下生产油管内的压裂液流入所述第三环空,压裂液在下生产油管内从上至下传输;当生产作业时,通过钢丝作业打开循环滑套,循环滑套保持打开状态,使下生产油管内的油气流入所述第三环空。
进一步地,所述Y形接头配置有隔套密封筒,当隔套密封筒设置于所述Y形接头上时,能够阻断压裂液向所述Y形接头的旁支接口流通,所述上生产油管、所述中生产油管、所述下生产油管和所述底部油管自上而下依次连通形成从上而下依次相互贯通的压裂液运输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中生产油管内设置有坐落接头,所述坐落接头配置有堵塞器,当堵塞器通过坐落接头设置在所述中生产油管内时,所述底部油管、所述下生产油管、所述第三环空、所述电潜泵、所述Y形接头和所述上生产油管自下而上依次连通形成从下而上相互贯通的油气运输通道。
优选地,所述尾管与所述底部油管之间的环形空间形成第一环空,所述第一环空内间隔设置有若干个隔离封隔器,将述尾管与所述底部油管隔开;所述底部油管内部间隔设置有若干个投球滑套,且若干个投球滑套与若干个隔离封隔器分别在所述底部油管内、外且同一横截面上下相互错开。
优选地,所述下生产油管的顶端与所述中生产油管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下生产油管伸入至所述射孔段的尾管内、与所述底部油管对接,所述下生产油管与所述尾管的环形空间形成第二环空;所述第三环空与所述第二环空相连通;
由此,所述底部油管、所述下生产油管、所述第二环空、所述第三环空、所述电潜泵、所述Y形接头和所述上生产油管自下而上依次连通形成从下而上相互贯通的油气运输通道。
优选地,所述尾管的顶端与所述生产套管的底端之间设置有尾管挂,所述生产套管的底端与所述尾管挂通过卡瓦密封,所述尾管的顶端与与所述尾管挂通过卡扣连接,以使所述第三环空与所述第二环空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底部油管的管端端面上设置有悬挂封隔器,所述悬挂封隔器的外壁卡设在所述尾管内;所述中生产油管的底端伸入至所述尾管,且其底端端部穿设在所述悬挂封隔器内;所述中生产油管的底端的外壁上固定套设有定位密封圈,所述中生产油管的底端通过所述定位密封圈固定在所述悬挂封隔器内。
优选地,所述下生产油管与所述尾管通过水力锚连接在一起,所述水力锚位于所述第二环空内,且位于所述循环滑套下方。
优选地,所述上生产油管的顶端设置有井下安全阀。
优选地,所述上生产油管与所述生产套管之间设置有过电缆封隔器。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压裂与生产一体化的作业方法,采用上述的压裂与生产一体化的管柱装置,该作业方法包括压裂作业方法和生产作业方法,
其中,所述压裂作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压裂作业之前,下入隔套密封筒至Y形接头上,阻断向所述Y形接头的旁支接口流通,使所述上生产油管、所述中生产油管、所述下生产油管和所述底部油管自上而下依次连通形成从上而下依次相互贯通的压裂液运输通道;
在压裂作业过程中,从上生产油管通入压裂液,压裂液从上生产油管进入Y形接头,顺着隔套密封筒流入中生产油管,再顺着下生产油管进入底部油管,最后通过生产层位的射孔段压裂;
所述生产作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生产作业之前,打捞Y形接头内的隔套密封筒,使得所述Y形接头的旁支接口向上接口的流通通道打开;通过坐落接头下入堵塞器密封中生产油管,阻断从第三环空流入至中生产油管的流体顺着中生产油管流到所述Y形接头的下接口;
在生产作业过程中,启动电潜泵,油气流体或压裂液穿过底部油管,从循环滑套流入,在第二环空和第三环空聚集;第三环空的油气流体或压裂液通过电潜泵举升到Y形接头,再流入至上生产油管,即可在不移动管柱装置的位置和重新安装管柱装置的情况下实现压裂液的快速返排或油气生产作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一)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裂与生产一体化的管柱装置及作业方法,当隔套密封筒设置于Y形接头上时,能够阻断压裂液向Y形接头的旁支接口流通,上生产油管、中生产油管、下生产油管和底部油管自上而下依次连通形成从上而下依次相互贯通的压裂液运输通道;当堵塞器通过坐落接头设置在中生产油管内时,底部油管、下生产油管、第三环空、电潜泵、Y形接头和上生产油管自下而上依次连通形成从下而上相互贯通的油气运输通道,即可在不移动管柱装置的位置和重新安装管柱装置的情况下实现压裂液的快速返排或油气生产作业。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裂与生产一体化的管柱装置及作业方法,不需要重新安装,可以在压裂与生产同位作业,实现压裂和电潜泵生产两种工况,提高作业效率,降低施工成本,解决目前的压裂作业的管柱与生产作业的管柱不能同位作业,即使能同位也需要重新安装,导致生产、压裂作业的效率低下,施工成本高的问题。
(二)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裂与生产一体化的管柱装置及作业方法,在压裂作业后,可通过快速启动电潜泵,实现返排作业,减少对储层的污染。
(三)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裂与生产一体化的管柱装置及作业方法,需要满足大尺寸套管要求,可实现多层压裂与压驱作业,实现细分层系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压裂与生产一体化的管柱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压裂方法中的压裂液流动路径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生产方法中的油气开采流动路径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00-第一环空,200-第二环空,300-第三环空;
101-射孔段,102-尾管,103-底部油管,104-隔离封隔器,105-投球滑套,106-悬挂封隔器,107-尾管挂;
1-生产套管,
21-上生产油管,211-井下安全阀,212-过电缆封隔器,
22-中生产油管,220-定位密封圈,221-堵塞器,222-坐落接头;
23-下生产油管,230-循环滑套,24-水力锚,
3-Y形接头,30-隔套密封筒;
4-电潜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发明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发明,并且能够将本发明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为了解决目前的压裂作业的管柱与生产作业的管柱不能同位作业,即使能同位也需要重新安装,导致生产、压裂作业的效率低下,施工成本高的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裂与生产一体化的管柱装置及作业方法,当隔套密封筒设置于Y形接头上时,能够阻断压裂液向Y形接头的旁支接口流通,上生产油管、中生产油管、下生产油管和底部油管自上而下依次连通形成从上而下依次相互贯通的压裂液运输通道;当堵塞器通过坐落接头设置在中生产油管内时,底部油管、下生产油管、第三环空、电潜泵、Y形接头和上生产油管自下而上依次连通形成从下而上相互贯通的油气运输通道,即可在不移动管柱装置的位置和重新安装管柱装置的情况下实现压裂液的快速返排或油气生产作业。
实施例1:一种压裂与生产一体化的管柱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一种压裂与生产一体化的管柱装置,下面结合附图对其结构进行详细描述。
参考图1,该压裂与生产一体化的管柱装置,用于设置在生产层位的射孔段101上。
该压裂与生产一体化的管柱装置包括生产套管1,生产套管1内设置有上生产油管21、中生产油管22、下生产油管23、Y形接头3和电潜泵4,
Y形接头3相当于一个三通接头,包括上接口、下接口和旁支接口,上生产油管21和中生产油管22通过Y形接头3上、下对接;
生产套管1与中生产油管22之间的环形空间形成第三环空300,电潜泵4的进液口设置在第三环空300内,电潜泵4的出液口与Y形接头3的旁支接口对接;
射孔段101包括尾管102,尾管102内穿设有底部油管103,下生产油管23上套设有循环滑套230,中生产油管22通过下生产油管23与底部油管103对接;
当压裂作业时,循环滑套230始终保持关闭状态,阻挡下生产油管23内的压裂液流入第三环空300,压裂液在下生产油管23内从上至下传输;当生产作业时,通过钢丝作业打开循环滑套230,循环滑套230保持打开状态,使下生产油管23内的油气流入第三环空300。
作为一种实现压裂作业的具体实施方式,Y形接头3配置有隔套密封筒30,当隔套密封筒30设置于Y形接头3上时,能够阻断压裂液向Y形接头3的旁支接口流通,上生产油管21、中生产油管22、下生产油管23和底部油管103自上而下依次连通形成从上而下依次相互贯通的压裂液运输通道。
在压裂作业之前,下入隔套密封筒30至Y形接头3上,阻断压裂液向Y形接头3的旁支接口流通,隔离Y形接头3向电潜泵4流通的通道,
在压裂作业过程中,从上生产油管21通入压裂液,压裂液从上生产油管21进入Y形接头3,顺着隔套密封筒30流入中生产油管22,再顺着下生产油管23进入底部油管103,最后通过生产层位的射孔段101压裂。
其中,上生产油管21的内径较大,为压裂作业提供了大通径的作业通道,可实现大排量的压裂和压驱作业,此外,也为后期的返排及生产提供作业空间和生产通道。压裂期间,循环滑套230在压裂作业过程中保持关闭状态,如遇砂卡等特殊情况,通过下入开关工具进行开启,连通管内与环空空间,进行洗井作业。
Y形接头3内可下入大通径隔套密封筒30,在压裂作业时用于隔离保护电潜泵4免受油管2内高压的影响。
作为一种实现生产作业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生产油管22内设置有坐落接头222,坐落接头222配置有堵塞器221,当堵塞器221通过坐落接头222设置在中生产油管22内时,底部油管103、下生产油管23、第三环空300、电潜泵4、Y形接头3和上生产油管21自下而上依次连通形成从下而上相互贯通的油气运输通道。
具体地,中生产油管22的上部通过工作筒与Y形接头3的下接口对接,工作筒内设有台阶形成坐落接头222。
更具体地,工作筒的长度为500~800mm,工作筒的顶端与Y形接头3的下接口对接,工作筒的底端与中生产油管22的上部对接。
在生产作业之前,首先打捞Y形接头3内的隔套密封筒30,再通过坐落接头222下入堵塞器221密封中生产油管22;
在生产作业过程中,启动电潜泵4,油气流体或压裂液穿过底部油管103,从循环滑套230流入,在第二环空200和第三环空300聚集;第三环空300的油气流体或压裂液通过电潜泵4举升到Y形接头3,再流入至上生产油管21,即可在不移动管柱装置的位置和重新安装管柱装置的情况下实现压裂液的快速返排或油气生产作业。
作为射孔段101的具体结构形式,尾管102与底部油管103之间的环形空间形成第一环空100,第一环空100内间隔设置有若干个隔离封隔器104,将述尾管102与底部油管103隔开;底部油管103内部间隔设置有若干个投球滑套105,且若干个投球滑套105与若干个隔离封隔器104分别在底部油管103内、外且同一横截面上下相互错开。
其中,隔离封隔器104通过管内憋压实现坐封,对各压裂层位及生产层位进行环空封隔。
具体地,上生产油管21的底端和Y形接头3的上接口对接,中生产油管22的顶端和Y形接头3的下接口对接。
作为中生产油管22通过下生产油管23与底部油管103对接的具体实施方式,继续参考图1,下生产油管23的顶端与中生产油管22的底端固定连接,下生产油管23伸入至射孔段101的尾管102内、与底部油管103对接,下生产油管23与尾管102的环形空间形成第二环空200;
第三环空300与第二环空200相连通;
由此,底部油管103、下生产油管23、第二环空200、第三环空300、电潜泵4、Y形接头3和上生产油管21自下而上依次连通形成从下而上相互贯通的油气运输通道。
作为实现第三环空300与第二环空200相连通的具体实施方式,尾管102的顶端插入生产套管1底端的内部,以使第三环空300与第二环空200相连通。
具体地,尾管102的顶端与生产套管1的底端之间设置有尾管挂107,生产套管1的底端与尾管挂107通过卡瓦密封,尾管102的顶端与与尾管挂107通过卡扣连接,以使第三环空300与第二环空200相连通。
由于第二环空200与底部油管103之间涉及多个连接关系,如定位密封圈220与中生产油管22的底端之间的连接、定位密封圈220与悬挂封隔器106之间的连接、悬挂封隔器106的端面与底部油管103的管端端面之间的连接以及悬挂封隔器106的外壁与尾管102的内壁之间等,作为实现下生产油管23与底部油管103对接的具体实施方式,同时为了保证下生产油管23与底部油管103之间的连接处的对接效果,包括稳定性和密封性。
首先,为了提高下生产油管23与底部油管103的连接处对接的稳定性:底部油管103的管端端面上设置有悬挂封隔器106,悬挂封隔器106的外壁卡设在尾管102内;
中生产油管22的底端伸入至尾管102,且其底端端部穿设在悬挂封隔器106内;
中生产油管22的底端的外壁上固定套设有定位密封圈220,中生产油管22的底端通过定位密封圈220固定在悬挂封隔器106内。
此外,悬挂封隔器106通过管内憋压实现锚定与坐封,起到稳定作业管柱和封隔环空的目的,具体地,隔开中生产油管22的底端与尾管102;
定位密封圈220用于给中生产油管22的底端定位且密封中生产油管22的底端与悬挂封隔器106的结合处。
其次,由于上生产油管21、中生产油管22、下生产油管23连成一根管后,受到温度变化影响,容易产生变形,为了下生产油管23因变形与尾管102脱节,下生产油管23与尾管102通过水力锚24连接在一起,水力锚24位于第二环空200内,且位于循环滑套230下方。
为了控制油气运输通道和压裂液运输通道的打开与关闭,上生产油管21的顶端设置有井下安全阀211,井下安全阀211通过液压控制管线控制,生产遇险时可对管内生产通道进行关闭。
为了保证上生产油管21设置在生产套管1内的中心线上,同时为了穿设电缆,上生产油管21与生产套管1之间设置有过电缆封隔器212,过电缆封隔器212通过液压管线坐封,封隔电潜泵4与送入第三环空300。
实施例2:一种压裂与生产一体化的管柱装置的安装方法
实施例2提供一种压裂与生产一体化的管柱装置的安装方法,用于安装实施例1的压裂与生产一体化的管柱装置,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下入压裂与生产一体化的管柱装置,包括以下两步:
第一步:将悬挂封隔器106、投球滑套105和隔离封隔器104一趟下入井底预定深度,投球打压坐封悬挂封隔器106和隔离封隔器104,并丢手;
第二步:将带有井下安全阀211、过电缆封隔器212、Y形接头3、电潜泵4、循环滑套230和插入生产套管1形成密封的管柱,再将密封的管柱插入悬挂封隔器106所在的尾管201内;
步骤2:管柱装置全部下到位后,从下往上逐级投球打开压裂生产滑套进行逐层压裂作业;
步骤3:压裂作业完成后,通过液控管线坐封过电缆封隔器212,钢丝作业捞出Y形接头3内的隔套密封筒30;
步骤4:投堵塞器221,关闭Y形接头3内的压裂通道;
步骤5:启动电潜泵4进行返排作业,返排结束后正常生产。
实施例3:一种压裂与生产一体化的作业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3提供一种压裂与生产一体化的作业方法,采用实施例1提供的压裂与生产一体化的管柱装置,该作业方法包括压裂作业方法和生产作业方法,
其中,压裂作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参考图2,在压裂作业之前,下入隔套密封筒30至Y形接头3上,阻断向Y形接头3的旁支接口流通,使上生产油管21、中生产油管22、下生产油管23和底部油管103自上而下依次连通形成从上而下依次相互贯通的压裂液运输通道;
在压裂作业过程中,从上生产油管21通入压裂液,压裂液从上生产油管21进入Y形接头3,顺着隔套密封筒30流入中生产油管22,再顺着下生产油管23进入底部油管103,最后通过生产层位的射孔段101压裂;
生产作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参考图3,在生产作业之前,打捞Y形接头3内的隔套密封筒30,使得Y形接头3的旁支接口向上接口的流通通道打开;通过坐落接头222下入堵塞器221密封中生产油管22,阻断从第三环空300流入至中生产油管22的流体顺着中生产油管22流到Y形接头3的下接口;
在生产作业过程中,启动电潜泵4,油气流体或压裂液穿过底部油管103,从循环滑套230流入,在第二环空200和第三环空300聚集;第三环空300的油气流体或压裂液通过电潜泵4举升到Y形接头3,再流入至上生产油管21,即可在不移动管柱装置的位置和重新安装管柱装置的情况下实现压裂液的快速返排或油气生产作业。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压裂与生产一体化的管柱装置,用于设置在生产层位的射孔段(101)上,其特征在于,包括生产套管(1),所述生产套管(1)内设置有上生产油管(21)、中生产油管(22)、下生产油管(23)、Y形接头(3)和电潜泵(4),
所述Y形接头(3)包括上接口、下接口和旁支接口,所述上生产油管(21)和所述中生产油管(22)通过所述Y形接头(3)上、下对接;
所述生产套管(1)与所述中生产油管(22)之间的环形空间形成第三环空(300),所述电潜泵(4)的进液口设置在所述第三环空(300)内,所述电潜泵(4)的出液口与所述Y形接头(3)的旁支接口对接;
所述射孔段(101)包括尾管(102),所述尾管(102)内穿设有底部油管(103),所述下生产油管(23)上套设有循环滑套(230),所述中生产油管(22)通过下生产油管(23)与所述底部油管(103)对接;
当压裂作业时,循环滑套(230)始终保持关闭状态,阻挡下生产油管(23)内的压裂液流入所述第三环空(300),压裂液在下生产油管(23)内从上至下传输;当生产作业时,通过钢丝作业打开循环滑套(230),循环滑套(230)保持打开状态,使下生产油管(23)内的油气流入所述第三环空(3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裂与生产一体化的管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Y形接头(3)配置有隔套密封筒(30),
当隔套密封筒(30)设置于所述Y形接头(3)上时,能够阻断压裂液向所述Y形接头(3)的旁支接口流通,所述上生产油管(21)、所述中生产油管(22)、所述下生产油管(23)和所述底部油管(103)自上而下依次连通形成从上而下依次相互贯通的压裂液运输通道;
所述中生产油管(22)内设置有坐落接头(222),所述坐落接头(222)配置有堵塞器(221),
当堵塞器(221)通过坐落接头(222)设置在所述中生产油管(22)内时,所述底部油管(103)、所述下生产油管(23)、所述第三环空(300)、所述电潜泵(4)、所述Y形接头(3)和所述上生产油管(21)自下而上依次连通形成从下而上相互贯通的油气运输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裂与生产一体化的管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尾管(102)与所述底部油管(103)之间的环形空间形成第一环空(100),所述第一环空(100)内间隔设置有若干个隔离封隔器(104),将述尾管(102)与所述底部油管(103)隔开;
所述底部油管(103)内部间隔设置有若干个投球滑套(105),且若干个投球滑套(105)与若干个隔离封隔器(104)分别在所述底部油管(103)内、外且同一横截面上下相互错开。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裂与生产一体化的管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生产油管(23)的顶端与所述中生产油管(22)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下生产油管(23)伸入至所述射孔段(101)的尾管(102)内、与所述底部油管(103)对接,所述下生产油管(23)与所述尾管(102)的环形空间形成第二环空(200);
所述第三环空(300)与所述第二环空(200)相连通;
由此,所述底部油管(103)、所述下生产油管(23)、所述第二环空(200)、所述第三环空(300)、所述电潜泵(4)、所述Y形接头(3)和所述上生产油管(21)自下而上依次连通形成从下而上相互贯通的油气运输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裂与生产一体化的管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尾管(102)的顶端与所述生产套管(1)的底端之间设置有尾管挂(107),
所述生产套管(1)的底端与所述尾管挂(107)通过卡瓦密封,
所述尾管(102)的顶端与与所述尾管挂(107)通过卡扣连接,以使所述第三环空(300)与所述第二环空(200)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裂与生产一体化的管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部油管(103)的管端端面上设置有悬挂封隔器(106),所述悬挂封隔器(106)的外壁卡设在所述尾管(102)内;
所述中生产油管(22)的底端伸入至所述尾管(102),且其底端端部穿设在所述悬挂封隔器(106)内;
所述中生产油管(22)的底端的外壁上固定套设有定位密封圈(220),所述中生产油管(22)的底端通过所述定位密封圈(220)固定在所述悬挂封隔器(106)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压裂与生产一体化的管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生产油管(23)与所述尾管(102)通过水力锚(24)连接在一起,所述水力锚(24)位于所述第二环空(200)内,且位于所述循环滑套(230)下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裂与生产一体化的管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生产油管(21)的顶端设置有井下安全阀(21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裂与生产一体化的管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生产油管(21)与所述生产套管(1)之间设置有过电缆封隔器(212)。
10.一种压裂与生产一体化的作业方法,采用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的压裂与生产一体化的管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压裂作业方法和生产作业方法,
其中,所述压裂作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压裂作业之前,下入隔套密封筒(30)至Y形接头(3)上,阻断向所述Y形接头(3)的旁支接口流通,使所述上生产油管(21)、所述中生产油管(22)、所述下生产油管(23)和所述底部油管(103)自上而下依次连通形成从上而下依次相互贯通的压裂液运输通道;
在压裂作业过程中,从上生产油管(21)通入压裂液,压裂液从上生产油管(21)进入Y形接头(3),顺着隔套密封筒(30)流入中生产油管(22),再顺着下生产油管(23)进入底部油管(103),最后通过生产层位的射孔段(101)压裂;
所述生产作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生产作业之前,打捞Y形接头(3)内的隔套密封筒(30),使得所述Y形接头(3)的旁支接口向上接口的流通通道打开;通过坐落接头(222)下入堵塞器(221)密封中生产油管(22),阻断从第三环空(300)流入至中生产油管(22)的流体顺着中生产油管(22)流到所述Y形接头(3)的下接口;
在生产作业过程中,启动电潜泵(4),油气流体或压裂液穿过底部油管(103),从循环滑套(230)流入,在第二环空(200)和第三环空(300)聚集;第三环空(300)的油气流体或压裂液通过电潜泵(4)举升到Y形接头(3),再流入至上生产油管(21),即可在不移动管柱装置的位置和重新安装管柱装置的情况下实现压裂液的快速返排或油气生产作业。
CN202410017130.XA 2024-01-04 2024-01-04 一种压裂与生产一体化的管柱装置及作业方法 Pending CN11786876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017130.XA CN117868769A (zh) 2024-01-04 2024-01-04 一种压裂与生产一体化的管柱装置及作业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017130.XA CN117868769A (zh) 2024-01-04 2024-01-04 一种压裂与生产一体化的管柱装置及作业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868769A true CN117868769A (zh) 2024-04-12

Family

ID=905861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017130.XA Pending CN117868769A (zh) 2024-01-04 2024-01-04 一种压裂与生产一体化的管柱装置及作业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868769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896079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jection into a well zone
EP2233688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covering fluids from a well and/or injecting fluids into a well
US7240736B2 (en) Drilling and producing deep water subsea wells
US6959766B2 (en) Downhole ball drop tool
EA026663B1 (ru) Скважин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пособы заканчивания, эксплуатации и нагнетания в скважинах с несколькими продуктивными интервалами
EP2236739B1 (en) Well unloading package
DK179653B1 (en) Enhanced recovery method and apparatus
US4646839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hrough-the-flowline gravel packing
EA016500B1 (ru) Способы заполнения фильтра гравием
EA025810B1 (ru) Скважинная пакерная система и способ заканчивания ствола скважины в подземном пласте
CN109736737B (zh) 一种储层气体钻井不压井起下钻的方法
CN104153753A (zh) 基于常规油管带压拖动的水平井体积压裂管柱及压裂方法
CN103930646A (zh) 具有流动管线的环状屏障系统
RU2262586C2 (ru) Скважинная установка для одновременно-раздельной и поочередной эксплуатации нескольких пластов одной скважиной
CN205605156U (zh) 一种油气田带压修井作业装置
US6902005B2 (en) Tubing annulus communication for vertical flow subsea well
US10989033B2 (en) Reverse frac pack treatment
CN117868769A (zh) 一种压裂与生产一体化的管柱装置及作业方法
RU2533470C2 (ru) Способ ликвидации негерметичности эксплуатационных колонн
US1129325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racking and producing a well
CN110905477B (zh) 一种具有双重完井管柱的油井结构及其完井方法
CN206830063U (zh) 一种同井注采生产管柱
RU2614998C1 (ru) Способ оснащения глубокой газовой скважины компоновкой лифтовой колонны
RU2498053C1 (ru) Способ одновременно-раздельной добычи углеводородов гарипова и установка для его реализации
US11434704B2 (en) Alternate path for borehole junc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