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860017A - 电吹风机以及电吹风机的运行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吹风机以及电吹风机的运行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7860017A CN117860017A CN202311682922.0A CN202311682922A CN117860017A CN 117860017 A CN117860017 A CN 117860017A CN 202311682922 A CN202311682922 A CN 202311682922A CN 117860017 A CN117860017 A CN 11786001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mperature
- air
- air outlet
- hair dryer
- electric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238000007664 blow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5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1
- 238000009529 body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5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0
- 238000001035 dry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2277 temperatur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06010019049 Hair texture abnormal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Carbon Chemical compound [C]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6760 body temperatur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99 carb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378 dama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700 hair dama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20169 heat gen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523 samp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834 transmitt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457 Black-body rad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XUIMIQQOPSSXEZ-UHFFFAOYSA-N Silicon Chemical compound [Si] XUIMIQQOPSSXEZ-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27418 Wounds and injur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05 air dry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796 beau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0887 fac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406 food intak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1061 forehead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32 germa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GNPVGFCGXDBREM-UHFFFAOYSA-N germanium atom Chemical compound [Ge] GNPVGFCGXDBRE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3128 head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6541 health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14674 injur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88 irregula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386 neutraliz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10 silic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703 silic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D—HAIRDRESSING OR SHAVING EQUIPMENT; EQUIPMENT FOR COSMETICS OR COSMETIC TREATMENTS, e.g. FOR MANICURING OR PEDICURING
- A45D20/00—Hair drying devic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A45D20/04—Hot-air producers
- A45D20/08—Hot-air producers heated electrically
- A45D20/10—Hand-held drying devices, e.g. air douche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D—HAIRDRESSING OR SHAVING EQUIPMENT; EQUIPMENT FOR COSMETICS OR COSMETIC TREATMENTS, e.g. FOR MANICURING OR PEDICURING
- A45D20/00—Hair drying devic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A45D20/04—Hot-air producers
- A45D20/08—Hot-air producers heated electrically
- A45D20/10—Hand-held drying devices, e.g. air douches
- A45D20/12—Detail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nozzles, stand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D—HAIRDRESSING OR SHAVING EQUIPMENT; EQUIPMENT FOR COSMETICS OR COSMETIC TREATMENTS, e.g. FOR MANICURING OR PEDICURING
- A45D20/00—Hair drying devic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A45D20/04—Hot-air producers
- A45D20/08—Hot-air producers heated electrically
- A45D20/10—Hand-held drying devices, e.g. air douches
- A45D20/12—Detail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nozzles, stands
- A45D20/122—Diffusers, e.g. for variable air flow
Landscapes
- Cleaning And Drying Hai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吹风机以及电吹风机的运行方法。该电吹风机包括红外温度传感器,红外温度传感器朝向电吹风机的出风侧;其中,电吹风机可工作在吹风模式或测温模式;其中,吹风模式下,电吹风机向出风侧送风,以使得红外温度传感器检测位于出风侧的第一对象被送风的情况下的温度,以获得第一温度值,电吹风机用于根据第一温度值调节电吹风机的送风温度;测温模式下,电吹风机未向出风侧送风,以使得红外温度传感器检测位于出风侧的第二对象未被送风的情况下的温度,以获得第二温度值,电吹风机用于根据第二温度值输出第一检测结果,第一检测结果用于表征第二对象的温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电吹风机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吹风机以及电吹风机的运行方法。
背景技术
电吹风机用作干发器,可谓是家家不可或缺的小电器之一。随着用户对电吹风机的干发性能的追求,电吹风机通常设置(nega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NTC)温度传感器来检测电吹风机的出风口的风的温度(将风的温度简称为风温),并基于NTC温度传感器测得的温度值调节电吹风机的送风温度(本申请实施例将调节电吹风机的送风温度进行温控),以使得出风口的风温被控制在一定数值或一定范围内,比如用户选定的档位所对应的温度范围。
可见,目前在电吹风机中设置NTC温度传感器检测出风口的风温进行温控,使得电吹风机存在无法获得良好的干发性能的情况。并且,现有电吹风机仅限于提供单一的吹风功能。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吹风机以及电吹风机的运行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NTC温度传感器检测的出风口的风温进行温控的方案存在无法获得良好的干发性能的情况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吹风机。该电吹风机包括红外温度传感器。红外温度传感器朝向电吹风机的出风侧;其中,电吹风机可工作在吹风模式或测温模式。其中,吹风模式下,电吹风机向出风侧送风,以使得红外温度传感器检测位于出风侧的第一对象被送风的情况下的温度,以获得第一温度值;电吹风机用于根据第一温度值调节电吹风机的送风温度;测温模式下,电吹风机未向出风侧送风,以使得红外温度传感器检测位于出风侧的第二对象未被送风的情况下的温度,以获得第二温度值;电吹风机还用于根据第二温度值输出第一检测结果,第一检测结果用于表征第二对象的温度。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电吹风机包括风机和发热件;风机具体用于向出风侧送风,发热件用于使风机向出风侧送热风;电吹风机具体用于根据第一温度值调节电吹风机的发热功率和/或风机的转速,以调节电吹风机的送风温度;其中,第一温度值与发热功率呈负相关。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电吹风机还包括显示屏,显示屏具体用于输出第一检测结果;其中,显示屏背向电吹风机的出风侧。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壳体,壳体包括出风侧壁;出风侧壁朝向电吹风机的出风侧,且出风侧壁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其中,电吹风机经第一区域向出风侧送风,第二区域可供红外光透射;红外温度传感器,设置于壳体内,且朝向出风侧壁;红外温度传感器在出风侧壁上的正投影落入第二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一区域不交叠。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区域与出风侧壁的边缘的间距小于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的间距。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出风侧壁包括凹槽结构;第二区域形成凹槽结构的槽底,凹槽结构的槽壁沿着出风方向逐渐向第一区域所在的方向倾斜。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出风侧壁的中心落入第二区域。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红外温度传感器正对第二区域;第二区域的中心至边缘的间距L1满足关系式:L1≥L2*tan(a/2);其中,L2为红外温度传感器与第二区域的间距;a为红外温度传感器的视场角。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隔热套筒和发热件;第一区域上开设有出风口;其中,隔热套筒内嵌于壳体内部,隔热套筒的外侧与壳体之间形成风道,风道与出风口贯通,红外温度传感器设置于隔热套筒的内侧,发热件设置于风道内。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吹风机的运行方法。该运行方法应用于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电吹风机中。该电吹风机的运行方法包括:接收模式选择指令,模式选择指令用于指示电吹风机工作于吹风模式或测温模式;在模式选择指令指示电吹风机工作于吹风模式的情况下,电吹风机向出风侧送风,并根据电吹风机的红外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第一温度值调节电吹风机的送风温度;在模式选择指令指示电吹风机工作于测温模式的情况下,电吹风机未向出风侧送风,并根据红外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第二温度值输出第一检测结果,第一检测结果用于表征第二对象的温度。
本申请提供的电吹风机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提供的电吹风机,在吹风模式下采用红外温度传感器检测位于出风侧的第一对象(如头发)在被送风的情况下的温度。相比于NTC温度传感器而言,由于红外温度传感器基于红外光测温,无需通过接触热传导来实现测温,测温速度快,并且基于第一对象辐射的红外光测温可以直接检测到第一对象的温度,并获得第一温度值,该第一温度值可以表征到达第一对象(如头发)的风温。
如此,电吹风机基于红外温度传感器测得的第一温度值进行温控时,一方面,由于测温速度快,可以使得温控更加及时,减少因温控不及时而导致损伤头发等情况发生,从而可以获得更好的干发性能;另一方面,由于真正决定干发性能(如是否损伤头发或干发速度快慢)的是到达头发的风温,而不是出风口的风温,因此,本申请实施例将能够反映到达头发的风温的第一温度值作为反馈进行温控,相当于将真正影响干发性能的到达头发的风温作为温控所考虑的因素,如此可以使得电吹风机获得更好的干发性能。
该电吹风机中,基于红外温度传感器基于红外光的检测原理,复用红外温度传感器的测温功能使得电吹风机可以工作在测温模式下提供温度计的测温功能。可见,电吹风机基于吹风模式和测温模式,可以分别提供吹风功能和温度计的测温功能,从而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吹风机存在的功能单一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吹风机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图1所示的电吹风机的主体的爆炸图;
图3为图1所示的电吹风机的吹风模式和测温模式的场景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电吹风机在另一个视角下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的电吹风机的红外温度传感器和出风侧壁的相对位置的平面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吹风机的运行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目前,采用NTC温度传感器检测的出风口的风温进行温控的方案而无法获得良好的干发性能的主要原因如下:
一方面,NTC温度传感器是一种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其电阻值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减小。在使用NTC温度传感器进行温度测量时,要求NTC温度传感器与被测物体(此处电吹风机输送的风)接触,以便于被测物体的热量传递给NTC温度传感器,从而引起NTC温度传感器的电阻值变化,实现温度检测。被测物体的热量传递给NTC温度传感器需要时间,再加上NTC材料的热传导系数相对较小,这就导致NTC温度传感器的测温速度相对较慢,从而使得NTC温度传感器测得的温度具有滞后性,电吹风机基于其测得的风温进行温控,也具有滞后性,无法及时进行温度调节,导致电吹风机会出现风温异常的情况,从而引起损伤头发等情况,进而无法获得良好的干发性能。比如,电吹风机在时刻T1的风温过高,但电吹风机在时刻T2(晚于时刻T1)才检测到风温过高并进行温控,这就导致电吹风机至少在时刻T1至时刻T2这段时间内的风温过高。
另一方面,NTC温度传感器测量的温度是出风口的风温,该温度不能够真实反映到达头发的风温。应理解,真正决定干发性能(如是否损伤头发或干发速度快慢)的是到达头发的风温,而不是出风口的风温。将NTC温度传感器测量的温度作为反馈进行温控,并未将真正影响干发性能的到达头发的风温作为温控所考虑的因素,这使得电吹风机的干发性能较差。
此外,目前的电吹风机存在功能单一的问题。
基于目前的电吹风机存在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吹风机。
示例性地,请参照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吹风机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该电吹风机00包括主体01以及与主体01电连接的电源线02。电源线02用于将外部电能输送给主体01。可选地,电源线02可以与主体01之间可拆卸式连接,也可以固定连接(即不可拆卸式连接)。
主体01包括壳体100,壳体100上开设有进风口A和出风口B,进风口A和出风口B贯通。电吹风机00可以从进风口A将空气吸入壳体100内部,并将吸入壳体100内部的空气从出风口B向壳体100外部吹出,从而提供吹风功能。为了便于说明和理解,本申请实施例将电吹风机00的出风口B所朝向的一侧称为电吹风机00的出风侧S。基于此,电吹风机00可以向电吹风机00的出风侧S吹风,即具有向电吹风机00的出风侧S送风的功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继续参照图1,壳体100包括第一壳体110以及第二壳体120。其中,第二壳体120为壳体100上用于供用户在使用电吹风机00时手持的部位,基于此,第二壳体120所处位置的部位有时也被称为手柄;第一壳体110为壳体100上用于朝向用户送风的部位,图中第一壳体110为壳体100上除了第二壳体120之外的部位,第一壳体110所处位置的部位有时也被称为吹风头。
其中,第一壳体110包括在电吹风机00的出风方向(即图示箭头Z所指向的方向,简称为Z方向)上排布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二壳体120包括在垂直于Z方向的方向上排布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在此情况下,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垂直。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均为内部中空的壳体。第一壳体110的第一端所朝向的一侧为电吹风即00的出风侧S,第二壳体120的第一端与第二壳体120位于第二壳体120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一位置(比如更靠近第二壳体120的第二端的位置)相连通,以使得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贯通。第二壳体120的第二端向远离第一壳体110的方向延伸。
上述进风口A可以开设在第二壳体120的第二端,上述出风口B可以开设在第一壳体110的第一端。由于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贯通,因此,进风口A和出风口B相贯通。
具体地,请继续参照图1,第一壳体110的第一端包括出风侧壁111。出风侧壁111朝向电吹风机00的出风侧S。出风侧壁111包括第一区域C1,上述出风口B开设在第一区域C1,以便于电吹风机00经第一区域C1的出风口B向出风侧S送风。
比如,第一区域C1为多孔网状结构,多孔网状结构的孔形成上述出风口B。如此,电吹风机00的出风侧S经过出风口B与第一壳体110的内部贯通,电吹风机00可以通过出风口B向电吹风机00的出风侧S输送风。第一区域C1设计为多孔的网状结构,可以减少大体积异物进入电吹风机00内。并且,第一区域C1设计为多孔的网状结构,可以使得电吹风机00输送的风的压力增加,从而增加送风距离,并且还可以使得在电吹风机00输送的风分散地更加均匀。
第二壳体120的第二端包括风罩121,风罩121可以为多孔的致密网状结构。风罩121的孔贯通电吹风机00的外部和第二壳体120的内部,可以作为上述进风口A。如此,电吹风机00外部的空气可以经进风口A吸入第二壳体120内部。应理解,风罩121设计为多孔的致密网状结构,可以减少大体积异物随着空气一同吸入。应理解,在其它实施例中,上述进风口A也可以设置在其它位置,比如,设置在第一壳体110的第二端,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请继续参照图1,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的内部均为设置有腔室,以便于设置电吹风机00为实现其提供的功能所需的功能部件。
示例性地,请结合参照图1和图2,图2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图1所示的电吹风机00的主体01的爆炸图。
主体01还包括设置于壳体100内部的红外温度传感器200、发热件300(如发热丝)、风机400、PCB板500等功能部件。其中,红外温度传感器200、发热件300设置于第一壳体110内部,风机400、PCB板500设置于第二壳体120内部。为了展示发热件300,图2中进展示了第一壳体110的一部分。
下面分别对各部件的功能以及连接关系进行说明。
PCB板500可以集成控制器如微控制单元(microcontroller unit,MCU)等电子元器件。控制器可以根据指令操作码和时序信号,产生操作控制信号,完成取指令和执行指令的控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PCB板500与风机400电连接,以便于PCB板500上的控制器可以控制风机400转动(即处于工作状态,转速大于零)或不转动(即处于非工作状态,发热功率为零)。其中,风机400在转动的情况下产生吸力,在该吸力的作用下,空气从进风口A吸入第二壳体120内,然后被推动至第一壳体110内,最后经出风口B吹出;PCB板500上的控制器还可以驱动风机400不转动,以使得电吹风机00不向电吹风机00的出风侧吹风。此外,控制器还可以控制风机400转动时的转速。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PCB板500还与发热件300电连接,以便于PCB板500上的控制器可以控制发热件300发热(即处于工作状态,发热功率大于零)或不发热(即处于非工作状态,发热功率大于零)。此外,PCB板500上的控制器还可以控制发热件300发热时的发热功率。其中,发热件300在发热的情况下可以对经过第一壳体110的空气加热,以使得电吹风机00经出风口B吹出热风;发热件300在不发热的情况下可以不对经过第一壳体110的空气加热,以使得电吹风机00经出风口B吹出冷风。
红外温度传感器200具有检测温度的功能。需要说明的是,红外温度传感器200的检测原理是黑体辐射定律,即黑体在不断辐射和吸收红外光,从而引起辐射热量的变化。在特定的温度下,黑体能够吸收和发射出同一波长的红外光,因此可以通过测量黑体发射出的红外光的波长和强度来确定其温度。
基于红外温度传感器200的检测原理,图1和图2所示的电吹风机00中,红外温度传感器200设置在第一壳体110内,且红外温度传感器200朝向电吹风机00的出风侧S,也即朝向出风侧壁111。如此,红外温度传感器200通过探测来自于电吹风机00的出风侧S的目标对象辐射的红外光,从而可以检测到位于电吹风机00的出风侧S的目标对象的温度,以获得可以表征目标对象温度的温度信息,实现温度检测的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目标对象可以指需要使用电吹风机00的对象。具体实施过程中,用户可以通过将电吹风机00的出风口B对准目标对象,使目标对象位于电吹风机00的出风侧S。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红外温度传感器200朝向电吹风机00的出风侧S,即红外温度传感器200的探头(即红外感应器)朝向电吹风机00的出风侧S,如此,红外温度传感器200接收来自于电吹风机00的出风侧S的对象辐射的红外光,从而实现温度检测的功能。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红外温度传感器200也与PCB板500电连接,以便于PCB板500上的控制器可以接收到红外温度传感器200检测到的温度值,后续内容将对控制器基于接收到的温度值所做的处理进行说明,此处不展开叙述。
可选地,红外温度传感器200可以为数字传感器。如此,红外温度传感器200可以输出的温度信息为数字信号,可以被控制器接收后直接使用(控制器需要处理数字信号),从而无需额外设置模数转换器对模拟信号的温度信息进行模数转换,可以做到红外温度传感器200的随插随用。
需要说明的是,图2仅仅是对电吹风机00的功能部件以及设置位置的一种示意。具体实施过程中,电吹风机00还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功能部件,比如不包括发热件300。并且,在不影响功能实现的情况下,电吹风机00的功能部件的位置还可以变化,比如,将风机400设置在第一壳体110内,在此情况下,进风口A可以开设在第一壳体110的第二端。
基于图2所示的功能部件的设置,图1和图2所示的电吹风机00可以工作在吹风模式或测温模式。
示例性地,如图3中的(a)所示,吹风模式是指电吹风机00向电吹风机00的出风侧S送风的模式,电吹风机00工作在吹风模式以提供吹风功能,以便于向位于电吹风机00的出风侧S的目标对象吹风,从而满足用户在图3中的(a)所示的干发、造型等场景下对电吹风机00的吹风需求。应理解,吹风模式所应用的场景可以但不限于干发、造型,还可以为吹衣服等具有吹风需求的场景。
如图3中的(b)所示,测温模式是指电吹风机00在未向电吹风机00的出风侧S送风的情况下进行测温的模式,电吹风机00工作在测温模式以提供温度计的测温功能,从而对位于电吹风机00的出风侧S的目标对象测温,以满足用户在图3中的(b)所示的测体温等场景下对温度计的测温需求。应理解,测温模式所应用的场景功能可以但不限于测体温,还可以为测水温、奶瓶温度、炒菜锅具温度等具有测温需求的场景。
可见,电吹风机00基于吹风模式和测温模式,可以分别提供吹风功能和温度计的测温功能,从而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吹风机00存在的功能单一的问题。
为了便于区分,本申请实施例将吹风模式下位于电吹风机00的出风侧S的目标对象称为第一对象,将测温模式下位于电吹风机00的出风侧S的目标对象称为第二对象。应理解,第一对象为具有被吹风需求的对象,以干发场景为例,则头发为具有被吹风需求的对象。第二对象为具有被测温需求的对象,以测体温场景为例,则人体被测温的部位(如额头)为具有被测温需求的对象。第一对象和第二对象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在吹风模式或测温模式这两个工作模式下,电吹风机00均使用到红外温度传感器200的温度检测功能,下面分别进行展开说明。
首先对图2所示的电吹风机00工作在吹风模式的情况进行说明。
图1和图2所示的电吹风机00中,当电吹风机00工作在吹风模式的情况下,电吹风机00向电吹风机00的出风侧S输送风,以作用于位于出风侧S的第一对象,从而向第一对象提供吹风功能,满足第一对象的被吹风需求。在此情况下,红外温度传感器200可以检测位于电吹风机00的出风侧S的第一对象在被送风的情况下的温度,以获得第一温度值,电吹风机00可以用于根据第一温度值调节电吹风机00的送风温度(即电吹风机00向出风侧S输送的风的温度)。也就是说,电吹风机00在提供吹风功能的过程中,利用红外温度传感器200采集到的温度进行温控。
示例性地,请继续参照图2,电吹风机00可以用于根据第一温度值调节发热件300的发热功率,来达到调节电吹风机00的送风温度的目的。也就是说,电吹风机00基于第一温度值以变频的方式调节发热件300的发热功率,以适应头发不同的湿度状态。
比如,第一温度值越低,发热件300的发热功率越大;第一温度值越高,发热件300的发热功率越小。应理解,头发越湿,头发的温度越低,则第一温度值越低;头发越干,头发的温度越高,则第一温度值越高。因此,从用户角度来看,上述以变频的方式调节发热件300的发热功率所呈现的现象为:头发越湿的时候,送风温度越高;头发越干的时候,电吹风机00的送风温度越低。
应理解,以变频方式调节发热件300的发热功率,可以使得电吹风机00的送风温度更加适应头发当前的状态,不会过高也不会过低,从而可以使得电吹风机00更节能,为全国甚至全球的碳达峰以及碳中和目标做贡献。
需要说明的是,电吹风机00调节送风温度的方式不限于调节发热件300的发热功率,例如电吹风机00还可以调节风机400的转速,或者,电吹风机00还可以在调节发热件300的发热功率的同时调节风机400的转速。
比如,在温度过高时,可以在调小发热件300的发热功率的同时增大风机400的转速,转速越高,送风量越大,越容易加快散热,从而越有利于温度降低。再比如,在温度过低时,可以在调大发热件300的发热功率的同时减小风机400的转速,转速越小,送风量越小,风带走的热量越少,从而越有利于温度升高。
具体实施过程中,请继续参照图2,吹风模式可以包括冷风模式和热风模式,冷风模式是指电吹风机00向电吹风机00的出风侧S输送冷风的模式,热风模式是指电吹风机00向电吹风机00的出风侧S输送热风的模式。可选地,热风模式又可以细分为多个具有不同风温的热风模式,比如第一热风模式和第二热风模式,第一热风模式的风温小于第二热风模式的风温。上述电吹风机00可以用于在吹风模式所包含的任一个或多个模式下根据第一温度值调节电吹风机00的送风温度。
需要说明的是,在吹风模式下,图2所示的电吹风机00采用红外温度传感器200测温。红外温度传感器200基于红外光测温,是一种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无需通过接触热传导来实现测温,测温速度快,并且红外温度传感器200可以基于头发(即第一对象)辐射的红外光直接检测到头发的温度,从而获得第一温度值。
一方面,由于测温速度快,电吹风机00可以基于得到的第一温度值及时进行温控,减少因温控不及时而导致温度波动引起的损伤头发或干发慢的情况,从而获得更好的干发性能。
另一方面,由于真正决定干发性能(如是否损伤头发或干发速度快慢)的是到达头发的风温,而不是出风口的风温,因此,本申请实施例将能够反映到达头发的风温的第一温度值作为反馈进行温控,相当于将真正影响干发性能的到达头发的风温作为温控所考虑的因素,如此可以使得电吹风机获得更好的干发性能。
换个角度来说,由于第一温度值与头发湿度息息相关,可以表征头发的湿度状态,通过红外温度传感器检测温度相当于是对头发的湿度状态进行识别,如此,电吹风机基于测得的第一温度值作为温度反馈进行温控,相当于将头发的湿度状态作为温控的考虑因素,可以使得电吹风机的送风温度更适应头发的湿度状态。应理解,电吹风机的送风温度更适应头发的湿度状态,更不易损伤头发,因此该实施例可以获得更好的干发性能。而采用NTC温度传感器测量的出风口的风温作为反馈进行温控,由于NTC温度传感器测量的出风口的风温与与头发湿度并不直接关联,可见,该温控过程并不关注头发的湿度状态,这就使得温控后的送风温度并不一定更适应头发的实际湿度状态,从而无法获得良好的干发性能。
此外,在温控的目的是实现恒温的情况下,图1和图2所示的电吹风机00可以达到获得更好的恒温效果,采用NTC温度传感器的电吹风即的恒温效果较差。具体来说,由于NTC温度传感器只能够探测到出风口B的风温,温控实现恒温的是出风口B的风温。当用户使用电吹风机00的吹风模式(如吹头发)时,随着用户拉近或拉远电吹风机00而使得电吹风机00与头发的距离不同时,最终到达头发的风温也会有所不同,并不能够实现头发的恒温,还会导致用户感受到忽冷忽热的体验。而图1和图2所示的电吹风机00中,由于红外温度传感器200能够探测到头发的温度,温控实现恒温的是头发的风温(或头发的温度),因此,无论用户拉近或拉远电吹风机00,均可以让头发保持恒温。
其次对图2所示的电吹风机00工作在测温模式的情况进行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基于红外温度传感器200的检测原理,可以实现非接触式测温,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吹风机00正好利用红外温度传感器200可以非接触式测温的特性,复用红外温度传感器200使得电吹风机00可以提供温度计的测温功能。
当电吹风机00工作在测温模式的情况下,电吹风机00未向电吹风机00的出风侧S输送风。在此情况下,红外温度传感器200可以检测位于电吹风机00的出风侧S的第二对象在未被送风的情况下的温度,以获得第二温度值,第二温度值用于指示第二对象的温度,比如第二温度值为第二对象的温度值,电吹风机00可以用于根据第二温度值输出第一检测结果,第一检测结果用于表征第二对象的温度,比如,第一检测结果为第二对象的温度值,从而向第二对象提供温度计功能,满足第二对象的被测温需求。也就是说,电吹风机00在提供温度计的测温功能的过程中,利用红外温度传感器200采集温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检测结果还可以用于表征第二对象的温度是否异常,比如,在第二对象的温度高于预设阈值时,则第一检测结果可以以语音、闪烁、文字等方式中的一种或多种呈现,以表征为第二对象的温度异常。
示例性地,电吹风机00可以通过向用户终端(如手机等)输出第一检测结果,以便于在用户终端上可以获知第一检测结果。
示例性地,请结合参照图2和图4,电吹风机00还包括显示屏600,显示屏600与PCB板500电连接,以便于控制器控制显示屏600输出第一检测结果。电吹风机00可以通过显示屏600输出第一检测结果,以便于用户可以更加直观地获知第一检测结果,例如,用户在使用电吹风机00对其它对象进行测温的过程中,可以实时观看电吹风机00测得的温度。
可选地,显示屏600背向电吹风机00的出风侧S,即显示屏600设置在第一壳体110的第二端,以便于用户在使用电吹风机00测温的过程中可以直接看到第一检测结果。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显示屏600也可以设置在其它位置。
可选地,显示屏600还可以用于输出第二检测结果,第二检测结果的具体实施可以参照第一检测结果。也就是说,该电吹风机00在吹风模式下也提供温度显示的功能,如此用户可以在使用电吹风机00吹风的过程中可以直接看到第二检测结果,例如,用户在使用电吹风机00对其它对象进行吹风的过程中,可以实时观看电吹风机00的风温,以便于判断风温是否满足其温度需求。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二检测结果也可以通过其它方式进行输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照图4,电吹风机00还可以操作组件700。其中,操作组件700贯穿第二壳体120,并外露于第二壳体120的表面,用于供用户操作,以便于基于用户对操作组件700的操作,接收用户输入的模式选择指令。
其中,模式选择指令用于指示电吹风机00的工作模式,使得电吹风机00可以工作在吹风模式或测温模式。也就是说,用户可以基于操作组件700实现工作模式的选择。操作组件700与PCB板500电连接,操作组件700可以将接收的模式选择指令传输给控制器,控制器可以控制电吹风机00工作在模式选择指令指示的工作模式。
具体实施过程中,操作组件70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操作件701。用户可以通过对一个或多个操作件701中的一个或多个进行操作,以输入模式选择指令。其中,一个或多个操作件701可以是按键,也可以是可以拨动至多个位置的滑块(不同位置下对应不同的工作模式),或者是前两者的结合。示例性地,图4中,共包括两个操作件701,其中一个操作件701为滑块701A,另一个操作件701为按键701B。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其它方式实现电吹风机00的工作模式的选择,比如,通过设置可以识别用户语音的语音识别模块,或者是多种方式的结合。
可见,图1和图2所示的电吹风机00不仅可以节能控温不伤发,还成为人们家庭生活中测温场景的好帮手,体现科技创新产品呵护人们健康,便利人们生活的理念。温度计在家庭生活场景中经常被使用,但现有技术中,温度计和电吹风机为两个单独的工具,温度计经常不容易被找到且容易丢失。本申请实施例中,选用红外温度传感器200,一方面是出于提升干发性能的考虑,另一方面复用红外温度传感器200的温度检测功能,在不额外增加成本的情况下,使得电吹风机00可以提供温度计的测温功能,并且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温度计经常不容易被找到且容易丢失的痛点,使得电吹风机00具有一个新卖点。换句话说,正是因为红外温度传感器200的引入,才能够使得在不额外增加成本的情况下在电吹风机00中集成温度计的测温功能;正是因为利用红外温度传感器200在电吹风机00中集成温度计的测温功能,使得电吹风机00的干发性能可以更好。
需要说明的是,图1和图2所示的电吹风机00中,红外温度传感器200可以在吹风模式或测温模式下进行测温,因此,红外温度传感器200的位置设置一方面既要兼顾在两个模式下测温的准确性,另一方面还要尽量避免吹风模式对测温的干扰,下面继续结合图1和图2进行说明。
请继续参照图1和图2,出风侧壁111还包括可供红外光透射的第二区域C2,红外温度传感器200在出风侧壁111上的正投影落入第二区域C2,比如,刚好和第二区域C2完全重叠,或者,处于第二区域C2以内的区域。如此,位于电吹风机00的出风侧S的第一对象或第二对象辐射的红外光可以透射过第二区域C2,被红外温度传感器200采集到,从而实现红外温度传感器200对第一对象和第二对象的温度检测。
示例性地,第二区域C2可以设置为红外透射片,比如硅片或锗片。第二区域C2对红外光的透射率越高越好,比如透射率为80%以上。如此,红外温度传感器200被红外透光片隔绝在第一壳体100内部,在可以透射红外光的情况下,可以起到防尘以及美观作用。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二区域C2也可以为镂空的孔。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请继续参照图1和图2,为了使得红外温度传感器200检测的温度更准确,第一区域C1和第二区域C2不交叠。在此情况下,第一区域C1的设置位置避开红外温度传感器200对着的第二区域C2。当电吹风机00工作在吹风模式时,电吹风机00经过第一区域C1输送的风不易吹到第二区域C2的正前方,即红外温度传感器200的正前方的探测范围内,从而可以减小电吹风机00在吹风模式下对红外温度传感器200的风干扰。随着风干扰减小,红外温度传感器200检测的第一温度值更准确,基于更准确的第一温度值进行温度调节,可以获得更好的干发性能,比如恒温效果。
可选地,请继续参照图1和图2,第一区域C1为多个,图1和图2中包括六个第一区域C1,多个第一区域C1环绕在第二区域C2的外侧。需要说明的是,多个第一区域C1环绕在第二区域C2的外侧,是指多个第一区域C1呈环状排布,将第二区域C2围在多个第一区域C1呈现的环状结构的内侧。如此,电吹风机00经呈环状排布的多个第一区域C1向出风侧S送风,覆盖360°的送风范围,各方向的送风更加均匀,送风面积更大。如此,作用于头发的面积更大,有利于提升干发效果。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请继续参照图1和图2,第一区域C1与出风侧壁111的边缘的间距小于第一区域C1与第二区域C2的间距,即第一区域C1在出风侧壁111上的位置分布更靠近出风侧壁111的边缘且更远离第二区域C2。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区域C1越远离第二区域C2,经第一区域C1吹出的风越不容易吹至第二区域C2的正前方,也即红外温度传感器200的正前方,对红外温度传感器200风干扰越小。因此,该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一区域C1设置在出风侧壁111上更靠近出风侧壁111的边缘且更远离第二区域C2的位置,有利于进一步减小电吹风机00在吹风模式下对红外温度传感器200的风干扰。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请继续参照图1和图2,出风侧壁111包括凹槽结构111A,第二区域C2形成凹槽结构111A的槽底A1,凹槽结构111A的槽壁A2沿着Z方向逐渐向第一区域C1所在的方向倾斜,形成向第一区域C1的斜坡,以便于风能够被导向至第一区域C1。比如,图1和图2中的凹槽结构111A呈现朝向Z方向的喇叭状。如此,吹风模式下,风道D朝向出风侧壁111吹出的风在输送至出风侧壁111时,可以沿着凹槽结构111A的槽壁A2形成的斜坡输送至第一区域C1,有利于将风汇聚至第一区域C1,以减少输送至槽底A1的风,从而进一步减小电吹风机00在吹风模式下对红外温度传感器200的风干扰,提高红外温度传感器200的温度检测的准确性,进而可以获得更好的恒温效果。
此外,由于槽壁A2形成的斜坡的作用,有利于风在输送至第一区域C1后继续沿着斜坡所在的方向吹出,即向偏离红外温度传感器200的正前方的方向扩散输出,一方面可以减小风被送至红外温度传感器200的正前方,从而可以减小电吹风机00在吹风模式下对红外温度传感器200的风干扰;另一方面可以获得较大的送风面积。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请继续参照图1和图2,出风侧壁111的中心落入第二区域C2,比如,第二区域C2的中心与出风侧壁111的中心重叠。其中,出风侧壁111的中心即几何中心,以出风侧壁111的形状为圆形为例,则出风侧壁111的中心为圆心。第二区域C2的中心的含义可以参照理解。
当用户使用电吹风机00时,无论是吹风模式还是测温模式,用户通常不自而然地会将出风侧壁111的中心对准需要被吹风的第一对象或需要被测温的第二对象(用户通常的使用习惯)。由于出风侧壁111的中心落入第二区域C2,因此,用户将出风侧壁111的中心对准需要被吹风的第一对象或需要被测温的第二对象的情况下,也就将第二区域C2对准需要被吹风的第一对象或需要被测温的第二对象,自然也就将对着第二区域C2的红外温度传感器200对准需要被吹风的第一对象或需要被测温的第二对象。也就是说,出风侧壁111的中心落入第二区域C2,可以在用户通常的使用习惯下使得第一红外温度传感器200对准需要被吹风的第一对象或需要被测温的第二对象。
以吹风模式为例,由于红外温度传感器200对准第一对象,从而可以使得红外温度传感器200探测到的温度是第一对象的温度,而不是第一对象之外的其它对象的温度,对于吹风模式而言,第一对象为电吹风机00送风的对象,因此,探测其温度所进行的温控是具有意义,才能够达到所需的恒温效果。对于测温模式而言,第二对象为电吹风机00测温的对象,因此,探测其温度才能够准确反映第二对象的温度,以满足用户对第二对象的测温需求。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请继续参照图1和图2,红外温度传感器200的视场角小于或等于角度阈值,比如,角度阈值为50°,则红外温度传感器200的视场角可以为5°、15°、20°、25°、40°、50°等。
需要说明的是,红外温度传感器200在检测温度时,基于其视场角内的多个位置采集的温度值,得到检测的温度值。比如,基于视场角内的多个位置采集的温度值的加权平均得到检测的温度值。若红外温度传感器200的视场角过大,可能会将需要被检测的目的对象(如吹风模式下的第一对象或者测温模式下的第二对象)之外的其它对象囊括在其视场角范围内。如此,红外温度传感器200通过采集其视场角内多个位置的温度值以检测第一温度或第二温度的温度时,可能会采集到除第一对象或第二对象之外的其它对象的温度值,从而无法准确检测第一对象或第二对象的温度。本实施例通过将红外温度传感器200的视场角限定在一定范围内,可以缩小采集到除第一对象或第二对象之外的其它对象的温度值的概率,从而可以更加准确地检测第一对象或第二对象的温度。
应理解,红外温度传感器200的视场角越小,温度检测的准确率越高,但成本越高;红外温度传感器200的视场角越大,成本越低。
可选地,请继续参照图1和图2,红外温度传感器200的视场角可以为35°,提供35°视场角的红外温度传感器200的型号可以为GD60914B。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请继续参照图1、图2以及图5,图5为图1所示的电吹风机00中的红外温度传感器200和出风侧壁111的相对位置的平面示意图。其中,红外温度传感器200正对出风侧壁111的第二区域C2,是指红外温度传感器200的中心O1(即红外温度传感器200的探头的中心)和第二区域C2的中心O2沿Z方向在出风侧壁111上的投影重叠。
其中,请结合图5,图5为图1所示的出风侧壁111的示意图。第二区域C2的中心至边缘的间距L1满足如下关系式:L1≥L2*tan(a/2),以保证红外温度传感器200的视场角a在出风侧壁111上所覆盖的检测范围至少设置为可供红外光透射的区域,如此,红外温度传感器200的视场角a在出风侧壁111上所覆盖的检测范围内均可以供第一对象或第二对象的红外光透射过。
应理解,当红外温度传感器200的视场角a在出风侧壁111上所覆盖的检测范围内存在红外光无法透射的区域时,则会遮挡第一对象或第二对象的部分红外光,在此情况下,红外温度传感器200会检测到来自于红外光无法透射的区域辐射的红外光(因为红外光无法透射的区域出现在红外温度传感器200的视场角a内),从而使得红外温度传感器200无法准确地获得第一对象或第二对象的温度。基于此,该实施例通过将红外温度传感器200的视场角a在出风侧壁111上所覆盖的检测范围至少设置为可供红外光透射的区域,可以使得红外温度传感器200的视场角a在出风侧壁111上所覆盖的检测范围内不存在红外光无法透射的区域,从而可以使得红外温度传感器200可以更加准确地探测到第一对象或第二对象的温度。
需要说明的是,红外温度传感器200的视场角a在出风侧壁111上所覆盖的检测范围,是指以红外温度传感器200为视场角a的顶点,视场角a的两条边在出风侧壁111上围成的范围。
还需要说明的是,若第二区域C2的形状为不规则的形状,则第二区域C2的中心至边缘的间距L1是指第二区域C2的中心O2至第二区域C2的各个边缘位置的间距中最小的一个。以第二区域C2的形状为规则的圆形为例,则第二区域C2的中心O2至边缘的间距L1为第二区域C2的半径。L2为红外温度传感器200与第二区域C2的间距,即红外温度传感器200的中心O1与第二区域C2的中心O2之间的间距;a为红外温度传感器200的视场角。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请继续参照图2,主体01还包括隔热套筒800。所谓隔热套筒800,是指具有隔热特性且中空的结构。隔热套筒800内嵌于第一壳体110内部,隔热套筒800与第一壳体110之间形成风道D,风道D分别与进风口A和出风口B贯通,从进风口A吸入至第二壳体120内的空气被推至第一壳体110的风道D内,然后输送至出风口B向电吹风机00的出风侧S吹出。发热件300设置在风道D内,比如环绕于隔热套筒800的外表面,从而可以对经过风道D输送的风加热,以便于电吹风机00可以通过出风口B向电吹风机00的出风侧S吹出热风。红外温度传感器200设置于隔热套筒800的内侧,隔热套筒800朝向出风侧壁111的一端具有开口E,以漏出红外温度传感器200,从而避免影响其检测温度。
需要说明的是,红外温度传感器200在所处环境温度较高时,会引发红外温度传感器200产生温度漂移等问题,从而降低红外温度传感器200可靠性。该实施例中,隔热套筒800将红外温度传感器200和发热件300隔开,可以减小吹风模式下发热件300发热对红外温度传感器200造成的热干扰,提高红外温度传感器200温度检测的可靠性。
基于图1至图5所示的电吹风机00,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图6所示的电吹风机00的运行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601至S602:
S601,接收模式选择指令,模式选择指令用于指示电吹风机工作于吹风模式或测温模式;
S602,在模式选择指令指示电吹风机工作于吹风模式的情况下,电吹风机向出风侧送风,并根据电吹风机的红外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第一温度值调节电吹风机的送风温度;在模式选择指令指示电吹风机工作于测温模式的情况下,电吹风机未向出风侧送风,并根据电吹风机的红外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第二温度值输出第一检测结果,第一检测结果用于表征第二对象的温度。
需要说明的是,S601和S602的具体内容,可以参照前述图1至图5中的相关说明。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吹风机包括:
红外温度传感器,所述红外温度传感器朝向所述电吹风机的出风侧;其中,所述电吹风机可工作在吹风模式或测温模式;
其中,所述吹风模式下,所述电吹风机向所述出风侧送风,以使得所述红外温度传感器检测位于所述出风侧的第一对象被送风的情况下的温度,以获得第一温度值;所述电吹风机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温度值调节所述吹风机的送风温度;
所述测温模式下,所述电吹风机未向所述出风侧送风,以使得所述红外温度传感器检测位于所述出风侧的第二对象未被送风的情况下的温度,以获得第二温度值;所述电吹风机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温度值输出第一检测结果,所述第一检测结果用于表征所述第二对象的温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吹风机包括风机和发热件;所述风机具体用于向所述出风侧送风,所述发热件用于使所述风机向所述出风侧送热风;
所述电吹风机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温度值调节所述电吹风机的发热功率和/或所述风机的转速,以调节所述电吹风机的送风温度;其中,所述第一温度值与所述发热功率呈负相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吹风机还包括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具体用于输出所述第一检测结果;其中,所述显示屏背向所述电吹风机的出风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吹风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出风侧壁;所述出风侧壁朝向所述电吹风机的出风侧,且所述出风侧壁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其中,所述电吹风机经所述第一区域向所述出风侧送风,所述第二区域可供红外光透射;
所述红外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朝向所述出风侧壁;所述红外温度传感器在所述出风侧壁上的正投影落入所述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和所述第一区域不交叠。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出风侧壁的边缘的间距小于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的间距。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侧壁包括凹槽结构;所述第二区域位于所述凹槽结构的槽底,所述凹槽结构的槽壁沿着出风方向逐渐向所述第一区域所在的方向倾斜。
7.根据权利要求4至6任一项所述的电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侧壁的中心落入所述第二区域。
8.根据权利要求4至6任一项所述的电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温度传感器正对所述第二区域;
所述第二区域的中心至边缘的间距L1满足关系式:L1≥L2*tan(a/2);其中,L2为所述红外温度传感器与所述第二区域的间距;a为所述红外温度传感器的视场角。
9.根据权利要求4至6任一项所述的电吹风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热套筒和发热件;所述第一区域上开设有出风口;
其中,所述隔热套筒内嵌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隔热套筒的外侧与所述壳体之间形成风道,所述风道与所述出风口贯通,所述红外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隔热套筒的内侧,所述发热件设置于所述风道内。
10.一种电吹风机的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9任一项所述的电吹风机中,所述运行方法包括:
接收模式选择指令,所述模式选择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电吹风机工作于吹风模式或测温模式;
在所述模式选择指令指示所述电吹风机工作于所述吹风模式的情况下,所述电吹风机向所述出风侧送风,并根据所述电吹风机的红外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第一温度值调节所述电吹风机的送风温度;
在所述模式选择指令指示所述电吹风机工作于所述测温模式的情况下,所述电吹风机未向所述出风侧送风,并根据所述红外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第二温度值输出第一检测结果,所述第一检测结果用于表征所述第二对象的温度。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1682922.0A CN117860017A (zh) | 2023-12-08 | 2023-12-08 | 电吹风机以及电吹风机的运行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1682922.0A CN117860017A (zh) | 2023-12-08 | 2023-12-08 | 电吹风机以及电吹风机的运行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860017A true CN117860017A (zh) | 2024-04-12 |
Family
ID=905762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1682922.0A Pending CN117860017A (zh) | 2023-12-08 | 2023-12-08 | 电吹风机以及电吹风机的运行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7860017A (zh) |
-
2023
- 2023-12-08 CN CN202311682922.0A patent/CN117860017A/zh active Pending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602208B2 (en) | Hair dryer | |
CN215899070U (zh) | 干燥设备 | |
TW202137908A (zh) | 擴散器及具有擴散器的吹風機 | |
CN112469305B (zh) | 具有传感器和可拆卸附件的吹风机 | |
US20170000234A1 (en) | Solar Powered Cordless Hair Dryer | |
WO2021227960A1 (zh) | 干燥设备 | |
US20150159951A1 (en) | Auto-sensing hand dryer | |
JP2017196019A (ja) | ヘアドライヤ | |
CN210901818U (zh) | 手持吹风机 | |
CN117860017A (zh) | 电吹风机以及电吹风机的运行方法 | |
CN113573609B (zh) | 干燥设备 | |
CN109708185A (zh) | 取暖器 | |
US20230363510A1 (en) |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for safely drying an object | |
CN208846915U (zh) | 红外线光源干燥器 | |
CN212117386U (zh) | 风嘴组件及手持吹风机 | |
CN209915247U (zh) | 一种远红外辐射吹风机 | |
CN211703755U (zh) | 吹风机 | |
CN210726982U (zh) | 手持吹风设备 | |
US20110083492A1 (en) | Leakage Detection Device | |
CN114794698A (zh) | 干燥设备 | |
KR20110137986A (ko) | 피사체 열감지 가능한 고안전성 난방기 | |
CN219803452U (zh) | 一种可智能调节的吹风机 | |
CN217429439U (zh) | 干燥设备 | |
CN112823695A (zh) | 吹风机 | |
CN220876639U (zh) | 一种烘耳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