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856383A - 电池储能系统、能量控制方法、设备及介质 - Google Patents

电池储能系统、能量控制方法、设备及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856383A
CN117856383A CN202311733767.0A CN202311733767A CN117856383A CN 117856383 A CN117856383 A CN 117856383A CN 202311733767 A CN202311733767 A CN 202311733767A CN 117856383 A CN117856383 A CN 1178563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energy
module
modules
conver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73376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鑫
吴啸剑
王胜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Huichuan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Huichuan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Huichuan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Huichuan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73376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856383A/zh
Publication of CN1178563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85638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13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acting upon several batteries simultaneously or sequentially
    • H02J7/0014Circuits for equalisation of charge between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4Methods for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 H01M10/441Methods for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for several batteries or cells simultaneously or sequentiall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15/00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03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data exchange
    • H02J7/00036Charger exchanging data with batter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13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acting upon several batteries simultaneously or sequentially
    • H02J7/0014Circuits for equalisation of charge between batteries
    • H02J7/0019Circuits for equalisation of charge between batteries using switched or multiplexed charge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29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devices or circuits
    • H02J7/00302Overcharge protect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29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devices or circuits
    • H02J7/00306Overdischarge protect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68Battery or charger load switching, e.g. concurrent charging and load suppl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储能系统、能量控制方法、设备及介质,涉及储能电池技术领域,通过在电池储能系统的电池模组内设置通过第一选通开关与电芯组相接的第一能量转移模块,通过闭合的第一选通开关对各电芯组之间的电芯能量进行转移均衡,实现单个电池模组内的各电芯组之间的电芯能量,即电芯电压的均衡,提升电芯电压之间的一致性,在电池模组外设置通过第二选通开关与电池模组相接的第二能量转移模块,通过闭合的第二选通开关对各电池模组之间的电池能量进行转移均衡,以此实现各电池模组间的电池能量,即电池电压的均衡,避免电池模组之间的电池电压不一致造成的多个电池模组之间的电池电压失衡的情况,以此提升电池储能系统的电池均衡能力。

Description

电池储能系统、能量控制方法、设备及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储能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储能系统、能量控制方法、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储能系统容量越来越大,单个电池簇内所串联的电池模组的数目也随之增加,对应的电池模组内所设置的电芯数量也随之增加,而电芯数量的增加容易对电芯之间的一致性造成影响,因为电芯的一致性受各电芯之间存在的个体容量差异、性能差异、环境温度等原因的影响,所以使得储能系统随着运行时间的推移,各电芯之间存在的电芯电压差异的叠加,电芯之间的一致性会受到影响,使得电池模组间的电池电压不一致和电池模组内的电芯之间的电芯电压不一致的现象越来越显著,进而造成储能系统的电池均衡逐渐产生偏移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地在于提供一种电池储能系统、能量控制方法、设备及介质,旨在解决电芯间的电芯电压差异造成的储能系统的电池均衡存在的偏移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地,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储能系统,所述电池储能系统包括:
若干个并联的电池簇,一个所述电池簇包括若干组串联的电池模组,一组所述电池模组包括若干组串联的电芯组;
第一能量转移模块,所述第一能量转移模块设置在所述电池模组内,所述第一能量转移模块通过第一选通开关与所述电芯组相接,用于通过闭合的所述第一选通开关对各所述电芯组之间的电芯能量进行转移均衡;
第二能量转移模块,所述第二能量转移模块设置在所述电池模组外,所述第二能量转移模块通过第二选通开关与所述电池模组相接,用于通过闭合的第二选通开关对各所述电池模组之间的电池能量进行转移均衡。
可选地,所述电池储能系统还包括:
储能变流控制器,所述储能变流控制器与所述第一能量转移模块相接,用于基于所述第一能量转移模块传入的电芯状态信息,确定所述电芯组中具有能量转换关系的至少两个能量转换电芯,并生成闭合所述能量转换电芯与所述第一能量转移模块之间的连接线上的第一选通开关的电芯控制指令;
所述储能变流控制器,还用于基于所述电芯状态信息确定的所述电池模组的电池状态信息,确定具有能量转换关系的至少两个电池模组,将具有能量转换关系的电池模组作为能量转换模组,并生成闭合所述能量转换模组与所述第二能量转移模块之间的连接线上的第二选通开关的电池控制指令。
可选地,所述第一能量转移模块中包括相互连接的若干第一直流电源转换模块,所述第一直流电源转换模块的数量与所述第一能量转移模块所处的电池模组中的电芯组的组数相对应;
所述第一直流电源转换模块通过所述第一选通开关与一组所述电芯组中各电芯的正电极和负电极相接,所述第一直流电源转换模块通过第三选通开关与设置在同一所述电池模组上的其他第一直流电源转换模块相接,用于在检测到同一所述电池模组上,接入到不同所述第一直流电源转换模块上的至少一个所述电芯之间互为能量转换电芯的情形下,基于闭合的与所述能量转换电芯相接的连接线上的第一选通开关和闭合的所述能量转换电芯所接入的第一能量转移模块上的第三选通开关,对所述能量转换电芯之间的电芯能量进行转移均衡。
可选地,所述第一能量转移模块还包括电池管理模块;
所述电池管理模块的控制端分别与各所述电芯的正电极和负电极相接,所述电池管理模块的信息交换端与所述储能变流控制器相接,用于将采集到的各所述电芯的电芯状态信息发送至所述储能变流控制器中,接收所述储能变流控制器基于所述电芯状态信息返回的所述电芯控制指令,依据所述电芯控制指令,闭合与所述能量转换电芯相接的连接线上的第一选通开关;
所述电池管理模块的控制端还与所述第二选通开关建立通讯连接关系,用于接收到所述储能变流控制器基于所述电芯状态信息返回的所述电池控制指令时,依据所述电池控制指令,闭合与所述能量转换模组相接的连接线上的第二选通开关。
可选地,所述第二能量转移模块包括第二直流电源转换模块;
在所述第二直流电源转换模块的能量转换方向为单方向的情形下,所述第二直流电源转换模块与任意一个所述电池簇中的各所述电池模组相接;
所述第二直流电源转换模块的能量输入端通过一对第二选通开关分别与所述电池模组的正电极和负电极相接,所述第二直流电源转换模块的能量输出端通过另一对第二选通开关分别与所述电池模组的正电极和负电极相接;
用于在检测到接入同一所述第二直流电源转换模块上的至少两组所述电池模组互为能量转换模组的情形下,基于闭合的所述电池能量高于其他能量转换模组的能量转换模组与所述能量输入端相接的连接线上的第二选通开关,以及闭合的所述电池能量低于其他能量转换模组的能量转换模组与所述能量输出端相接的连接线上的第二选通开关,对所述能量转换模块之间的电池能量进行转移均衡。
可选地,所述第二能量转移模块包括第二直流电源转换模块;
在所述第二直流电源转换模块的能量转换方向为双方向的情形下,所述第二直流电源转换模块与任意两个所述电池簇中的各电池模组相接;
所述第二直流电源转换模块的一端通过一对第二选通开关分别与一组电池簇中的各所述电池模组的正电极和负电极分别相接,所述第二直流电源转换模块的另一端通过另一对第二选通开关分别与另一组电池簇中的各所述电池模组的正电极和负电极分别相接;
用于在检测到接入同一所述第二直流电源转换模块上的至少两组所述电池模组互为能量转换模组的情形下,基于闭合的与所述能量转换模块相接的连接线上的第二选通开关,对所述能量转换模块之间的电池能量进行转移均衡。
可选地,所述储能变流控制器分别与各所述电池管理模块相接,用于根据各所述电池管理模块传入的所述电芯状态信息,确定各所述电池模组的电池状态信息,依据所述电池状态信息确定所述能量转换模块,闭合所述能量转换模组与所述第二能量转移模块之间的连接线上的第二选通开关。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池储能系统的能量控制方法,所述电池储能系统的能量控制方法应用于如上所述的电池储能系统,所述电池储能系统包括若干组串联的电芯组组成的电池模组,设置在所述电池模组内的第一能量转移模块,设置在所述电池模组外的第二能量转移模块和与所述第一能量转移模块相接的电池管理模块,与所述电池管理模块相接的储能变流控制器,所述能量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基于所述电池管理模块传入的电芯状态信息,所述储能变流控制器确定所述电芯组中具有能量转换关系的至少两个能量转换电芯,所述储能变流控制器生成闭合所述能量转换电芯与所述第一能量转移模块之间的连接线上的第一选通开关的电芯控制指令,所述电池管理模块收到所述电芯控制指令后闭合所述第一选通开关;和/或,基于所述电池管理模块传入的电池状态信息,所述储能变流控制器确定具有能量转换关系的至少两个电池模组,将具有能量转换关系的电池模组作为能量转换模组,所述储能变流控制器生成闭合所述能量转换模组与所述第二能量转移模块之间的连接线上的第二选通开关的电池控制指令,所述电池管理模块收到所述电池控制指令后闭合所述第二选通开关。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地,本发明该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处理程序,所述计算机处理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电池储能系统的能量控制方法的步骤。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地,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处理程序,所述计算机处理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电池储能系统的能量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提出一种电池储能系统、能量控制方法、设备及介质,通过在电池储能系统的电池模组内设置通过第一选通开关与和电池簇的电池模组中的电芯组相接的第一能量转移模块,通过闭合的第一选通开关对各电芯组之间的电芯能量进行转移均衡,以此实现单个电池模组内的各电芯组之间的电芯能量,即电芯电压的均衡,提升电芯电压之间的一致性,在电池模组外设置通过第二选通开关与电池模组相接的第二能量转移模块,通过闭合的第二选通开关对各电池模组之间的电池能量进行转移均衡,以此实现各电池模组间的电池能量,即电池电压的均衡,避免电池模组之间的电池电压不一致造成的多个电池模组之间的电池电压失衡的情况,以此提升电池储能系统的电池均衡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终端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电池储能系统的模块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单个电池模组中的电芯为串联关系时的拓扑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单个电池模组中的电芯为串联再并联关系时的拓扑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单个电池簇上各电池模组间进行电池能量转移的拓扑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任意两簇电池簇间的电池模组进行电池能量转移的拓扑示意图;
图7为储能变流控制器在图5所示的拓扑示意图中的拓扑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电池储能系统的能量控制方法的实施例流程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BC 电池簇
BMC 电池模组
BP 电芯组
Bat 电芯
10 第一能量转移模块
20 第二能量转移模块
PCS 储能变流控制器
S1-S3 选通开关
DC-DC1 第一直流电源转换模块
DC-DC2 第二直流电源转换模块
BMU 电池管理模块
本发明目地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所示,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终端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实施终端为电子设备,如图1所示,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1001,例如CPU,网络接口1004,用户接口1003,存储器1005,通信总线1002。其中,通信总线1002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用户接口1003可以包括显示屏(Display)、输入单元比如键盘(Keyboard),可选用户接口1003还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网络接口1004可选的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如WI-FI接口)。存储器1005可以是高速RAM存储器,也可以是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磁盘存储器。存储器1005可选的还可以是独立于前述处理器1001的存储装置。
可选地,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RF(Radio Frequency,射频)电路,传感器、WiFi模块等等。其中,传感器比如光传感器、运动传感器以及其他传感器,在此不再赘述。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中示出的电子设备结构并不构成对电子设备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如图1所示,作为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的存储器1005中可以包括操作系统、网络通信模块、用户接口模块以及计算机处理程序。
在图1所示的电子设备中,网络接口1004主要用于连接后台服务器,与后台服务器进行数据通信;用户接口1003主要用于连接客户端(用户端),与客户端进行数据通信;而处理器1001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计算机处理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基于所述电池管理模块传入的电芯状态信息,所述储能变流控制器确定所述电芯组中具有能量转换关系的至少两个能量转换电芯,所述储能变流控制器生成闭合所述能量转换电芯与所述第一能量转移模块之间的连接线上的第一选通开关的电芯控制指令,所述电池管理模块收到所述电芯控制指令后闭合所述第一选通开关;和/或,基于所述电池管理模块传入的电池状态信息,所述储能变流控制器确定具有能量转换关系的至少两个电池模组,将具有能量转换关系的电池模组作为能量转换模组,所述储能变流控制器生成闭合所述能量转换模组与所述第二能量转移模块之间的连接线上的第二选通开关的电池控制指令,所述电池管理模块收到所述电池控制指令后闭合所述第二选通开关。
参照图2,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电池储能系统的模块示意图,所述电池储能系统包括:
若干个并联的电池簇BC,一个所述电池簇BC包括若干组串联的电池模组BMC,一组所述电池模组BMC包括若干组串联的电芯组BP;第一能量转移模块10,所述第一能量转移模块10设置在所述电池模组BMC内,根据图2可知,本实施例中每个电池模组BMC内都设置有一个第一能量转移模块10,该第一能量转移模块10通过多对第一选通开关S1与电池模组BMC内的各电芯组BP相接,通过在对应的至少两组第一选通开关S1闭合时,基于闭合的第一选通开关S1对各所述电芯组BP之间的电芯能量进行转移均衡,以此实现单个电池模组BMC内的各电芯组BP之间的电芯能量,即电芯Bat电压的均衡,提升电芯Bat电压之间的一致性。
第二能量转移模块20,所述第二能量转移模块20设置在所述电池模组BMC外,根据图2可知,本实施例中由多个电池模组BMC串联组成的电池簇BC外设置有一个第二能量转移模块20,该第二能量转移模块20通过第二选通开关S2与各所述电池模组BMC相接,通过在对应的第二选通开关S2闭合时,基于闭合的第二选通开关S2对各所述电池模组BMC之间的电池能量进行转移均衡,以此实现各电池模组BMC间的电池能量,即电池电压的均衡,避免电池模组BMC之间的电池电压不一致造成的多个电池模组BMC之间的电池电压失衡的情况,以此提升电池储能系统的电池均衡能力。
进一步地,所述电池储能系统还包括:
实现电芯Bat之间的电芯能量均衡和电池模组BMC之间的电池能量均衡的储能变流控制器PCS,储能变流控制器PCS与第一能量转移模块10相接。
储能变流控制器PCS能够根据第一能量转移模块10传入的电芯状态信息,确定电芯组BP中具有能量转换关系的至少两个能量转换电芯Bat,并生成闭合能量转换电芯Bat与第一能量转移模块10之间的连接线上的第一选通开关S1的电芯控制指令,以基于该电芯控制指令实现对应的第一选通开关S1的闭合,实现对确定的能量转换电芯Bat之间的电芯能量进行转换,实现能量转换电芯Bat之间的电芯能量均衡。
储能变流控制器PCS还用于基于电芯状态信息确定的电池模组BMC的电池状态信息,确定具有能量转换关系的至少两个电池模组BMC,将具有能量转换关系的电池模组BMC作为能量转换模组,并生成闭合能量转换模组与第二能量转移模块20之间的连接线上的第二选通开关S2的电池控制指令,以基于该电池控制指令实现对应的第二选通开关S2的闭合,实现对能量转换模组之间的电池能量进行转移,使得能量转换模组之间的电池能量均衡,其中,虚线表示通讯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常规的有关对储能系统的电池能量进行优化均衡的方案中,存在两种常用优化均衡方案。
第一种为:在每个电池簇BC上增加一个DC/DC模块和在每个电池模组BMC内串接或并接投切开关的方案,通过DC/DC模块对每个电池簇BC的充放电功率进行调节,通过投切开关对接入到充放电序列中的电池模组BMC进行选取。但在电池模组BMC内串联的电芯Bat数目多时,投切一个电池模组BMC,会使得母线上的电压变化超过150V,使得储能系统上的电压变动较大,不利于储能系统的稳定性。同时,因市场上的储能需求,单个电池模组BMC内的电芯Bat数一般都超50个,所以只要电池簇BC中出现一个短板电芯Bat,且均衡电流远远小于电池簇BC当前的充放电电流,即电池簇BC的均衡能力不足,就会拉低电池簇BC实际可放电容量,降低了电池模组BMC内串联电芯Bat的总体容量利用率。
第二种为:在每个电池模组BMC上增加一个DC/DC模块,通过DC/DC模块调节每个电池模组BMC的充放电功率。但同样的,因市场上的储能需求,在单个电池模块中的电芯Bat数超过50个时,只要电池模组BMC中出现一个短板电芯Bat,则会使得整个电池模组BMC内电芯Bat的充放电能量都被优化,从而造成电池簇BC内一部分电芯Bat的充放电功率都受到影响,降低了电池模组BMC内串联电芯Bat的总体容量利用率。
而针对上述常规优化均衡方案存在的问题,本实施例提出对单个电池模组BMC内串联的电芯Bat进行分组,将常规串联成一串的电芯Bat平分为n组电芯组BP,第一能量转移模块10对每个电芯组BP进行分段优化均衡操作,实现单个电池模组BMC内的电芯能量均衡,即实现电池模组BMC内电芯Bat的充放电功率调节,提高了电池模组BMC内串联电芯Bat的总体容量利用率,避免上述常规优化均衡方案只能对整个电池模组BMC进行的充放电功率调节存在的优化均衡的颗粒度过大,对短板电芯Bat的控制会波及到整个电池模组BMC中其他电芯Bat的控制的不利情况。
具体的,参照图3所示,所述第一能量转移模块10中包括相互连接的若干第一直流电源转换模块DC-DC1,所述第一直流电源转换模块DC-DC1的数量与所述第一能量转移模块10所处的电池模组BMC中的电芯组BP的组数相对应;
所述第一直流电源转换模块DC-DC1通过所述第一选通开关S1与一组所述电芯组BP中各电芯Bat的正电极和负电极相接,所述第一直流电源转换模块DC-DC1通过第三选通开关S3与设置在同一所述电池模组BMC上的其他第一直流电源转换模块DC-DC1相接,用于在检测到同一所述电池模组BMC上,接入到不同所述第一直流电源转换模块DC-DC1上的至少一个所述电芯Bat之间互为能量转换电芯Bat的情形下,基于闭合的与所述能量转换电芯Bat相接的连接线上的第一选通开关S1和闭合的所述能量转换电芯Bat所接入的第一能量转移模块10上的第三选通开关S3,对所述能量转换电芯Bat之间的电芯能量进行转移均衡。
图3为本示例所设计的单个电池模组BMC中串联的各电芯的拓扑。根据应用需求,本示例将一组电池模组BMC上串联的多个电芯BAT平分为n组电芯组BP,每组电芯组BP中串联有N个电芯Bat,每组电芯组BP上都并联一个能量转换方向为双向的第一直流电源转换模块DC-DC1,该第一直流电源转换模块DC-DC1的一侧通过多对第一选通开关S1接在对应的电芯组BP上的各电芯Bat的正电极和负电极上,另一侧通过第三选通开关S3与同一电池模组BMC内的其他第一能量转移模块10相接。
假设此时第一组电芯组BP上的第2个电芯Bat的电芯能量高于预设电芯充电保护电量,第五组电芯组BP上的第3个电芯Bat的电芯能量低于预设电芯放电保护电量,则说明第一组电芯组BP上的第2个电芯Bat会触发电芯Bat充电保护门限,第五组电芯组BP上的第3个电芯Bat会触发电芯Bat放电保护门限,使得该电池模组BMC进入充放电截止以保护储能系统的安全运行的情况。
所以为了避免该电池模组BMC进入到充放电截止存在的电芯Bat的容量利用率减低,本实施例中确定第一组电芯组BP上的第2个电芯Bat和第五组电芯组BP上的第3个电芯Bat互为能量转换电芯Bat,控制与第一组电芯组BP并联的第一直流电源转换模块DC-DC1(以下称为第一直流电源转换模块DC-DC1①)接在第2个电芯Bat的正电极和负电极上的第一选通开关S1和该第一直流电源转换模块DC-DC1①上的第三选通开关S3会闭合,通过闭合的第一选通开关S1将第2个电芯Bat上的电芯能量转移到第一直流电源转换模块DC-DC1①上,同时控制与第五组电芯组BP并联的第一直流电源转换模块DC-DC1(以下称为第一直流电源转换模块DC-DC1⑤)接在第3个电芯Bat的正电极和负电极上的第一选通开关S1和该第一直流电源转换模块DC-DC1⑤上的第三选通开关S3闭合,此时第一直流电源转换模块DC-DC1①和第一直流电源转换模块DC-DC1⑤之间的能量转移回路基于分别闭合的第三选通开关S3导通,将第一直流电源转换模块DC-DC1①上通过闭合的第一选通开关S1接入的电芯能量通过能量转移回路输送到第一直流电源转换模块DC-DC1⑤上,第一直流电源转移模块⑤再将接入的电芯能量通过闭合的第一选通开关S1转移到第五组电芯组BP的第3个电芯Bat上,实现了存在过充和过放的电芯Bat之间的电芯能量转移和充放电功率的均衡,避免了电芯Bat充放电保护门限的触发。
需要说明的是,能量转换电芯Bat基于实际的应用场景进行确定,能量转换电芯Bat的个数并不限定在一个上,具体的假设为第一组电芯组BP上的第2-5个电芯Bat的电芯能量高于预设电芯充电保护电量,第三组电芯组BP上的第1-6个电芯Bat的电芯能量低于预设电芯放电保护电量,则确定第一组电芯组BP上的第2-5个电芯Bat和第三组电芯组BP上的第1-6个电芯Bat互为能量转移电芯。
其中,预设电芯充电保护电量和预设电芯放电保护电量基于实际的电池储能系统的充放电功率进行设置。
另外,当单个电池模组中的电芯连接关系为先串联再并联时,其拓扑结构如图4所示,对串联同一线路上的电芯Bat进行分组成电芯组BP后,在每一电芯组BP上并联一个第一直流电源转换模块DC-DC1后,建立接入的电芯组BP互为串联关系的第一直流电源转换模块DC-DC1之间的连接关系,同时,电池管理模块BMU接入到每一电芯的正电极和负电极上,其具体的运行过程与图3一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能量转移模块10还包括电池管理模块BMU;
所述电池管理模块BMU的控制端分别与各所述电芯Bat的正电极和负电极相接,所述电池管理模块BMU的信息交换端与所述储能变流控制器PCS相接,用于将采集到的各所述电芯Bat的电芯状态信息发送至所述储能变流控制器PCS中,接收所述储能变流控制器PCS基于所述电芯状态信息返回的所述电芯控制指令,依据所述电芯控制指令,闭合与所述能量转换电芯Bat相接的连接线上的第一选通开关S1;
所述电池管理模块BMU的控制端还与所述第二选通开关S2建立通讯连接关系,用于接收到所述储能变流控制器PCS基于所述电芯状态信息返回的所述电池控制指令时,依据所述电池控制指令,闭合与所述能量转换模组相接的连接线上的第二选通开关S2。
根据图3可知,每一第一能量转移模块10上还有对各电芯Bat的电芯Bat运行信息进行采集的电池管理模块BMU,该电池管理模块BMU接入到每一电芯Bat的正电极和负电极上,以此对每一电芯Bat的电芯Bat运行信息(即电芯Bat充放电信息)进行采集,并基于与储能变流控制器PCS的连接关系,将采集到的每一电芯Bat的电芯Bat运行信息传输到储能变流控制器PCS中进行电芯Bat运行信息的处理,在储能变流控制器PCS上对每一电芯Bat的电芯能量是否会触发充放电保护门限进行确定,若检测到存在触发充/放电保护门限的电芯Bat,则生成控制该电芯Bat进行能量转移的电芯控制指令返回到电池管理模块BMU中,电池管理模块BMU根据该电芯控制指令控制存在触发充/放电保护门限的电芯Bat所对应的第一选通开关S1闭合。例如储能变流控制器PCS检测到第一组第1个电芯Bat存在触发充电保护门限的情况,第三组第3个电芯Bat存在触发放电保护门限的情况,则生成控制第一组第1个电芯Bat和第三组第3个电芯Bat分别对应的第一选通开关S1闭合和其分别接入到第一直流电源转换模块DC-DC1的第三选通开关S3闭合的电芯控制指令,实现第一组第1个电芯Bat和第三组第3个电芯Bat之间的电芯能量转换均衡。
而本实施例中第二直流电源转换模块DC-DC2在电池储能系统中的拓扑存在两种拓扑,第一种如图5所示:
所述第二能量转移模块20包括第二直流电源转换模块DC-DC2;
在所述第二直流电源转换模块DC-DC2的能量转换方向为单方向的情形下,所述第二直流电源转换模块DC-DC2与任意一个所述电池簇BC中的各所述电池模组BMC相接;
所述第二直流电源转换模块DC-DC2的能量输入端通过一对第二选通开关S2分别与所述电池模组BMC的正电极和负电极相接,所述第二直流电源转换模块DC-DC2的能量输出端通过另一对第二选通开关S2分别与所述电池模组BMC的正电极和负电极相接;
用于在检测到接入同一所述第二直流电源转换模块DC-DC2上的至少两组所述电池模组BMC互为能量转换模组的情形下,基于闭合的所述电池能量高于其他能量转换模组的能量转换模组与所述能量输入端相接的连接线上的第二选通开关S2,以及闭合的所述电池能量低于其他能量转换模组的能量转换模组与所述能量输出端相接的连接线上的第二选通开关S2,对所述能量转换模块之间的电池能量进行转移均衡。
图5为本示例所设计的单个电池簇BC上各电池模组BMC间进行电池能量转移的拓扑。
在本示例中,在每个电池簇BC上并联一个能量转换方向为单方向的第二直流电源转换模块DC-DC2,该第二直流电源转换模块DC-DC2的能量输入端通过多对第二选通开关S2分别与各电池模组BMC的正电极和负电极相接,该第二直流电源转换模块DC-DC2的能量输出端通过另外的多对第二选通开关S2分别与各电池模组BMC的正电极和负电极相接,同时基于各第二选通开关S2与其所接入的电池模组BMC上的电池管理模块BMU之间的通讯连接关系,电池管理模块BMU能够基于通讯连接关系对第二选通开关S2的开关状态进行控制,其中,图5中第二直流电源转换模块DC-DC2的上侧为能量输入端,第二直流电源转换模块DC-DC2的下侧为能量输出端,在实际应用中可设置为其他方向侧。
假设此时检测到第一组电池模组BMC的电池能量高于预设电池充电保护电量,第四组电池模组BMC的电芯能量低于预设电池放电保护电量,则说明第一组电池模组BMC会触发电池充电保护门限,第四组电池模组BMC会触发电池放电保护门限,使得该两组电池模组BMC进入充放电截止以保护储能系统的安全运行的情况。
所以为了避免该两组电池模组BMC进入到充电截止导致的电芯Bat的容量利用率降低,本实施例对该两组电池模组BMC间的电池能量进行转移均衡。
具体为,储能变流控制器PCS根据电池管理系统BMU传入的电池状态信息确定第一组电池模组BMC和第四组电池模组BMC互为能量转换模组后,储能变流控制器PCS生成闭合第一组电池模组BMC和第四组电池模组BMC分别与第二直流电源转换模块DC-DC2之间的连接线上的第二选通开关S2的电池控制指令,并将该电池控制指令返回到电池管理系统BMU中,电池管理系统BMU根据该电池控制指令控制第一组电池模组BMC与第二直流电源转换模块DC-DC2的能量输入端之间的连接线上的第二选通开关S2闭合,同时控制第四组电池模组BMC与第二直流电源转换模块DC-DC2的能量输出端之间的连接线上的第二选用开关闭合,使得第一组电池模组BMC、第二直流电源转换模块DC-DC2和第四组电池模块之间的能量转换回路导通,将第一组电池模块上的电池能量通过第二直流电源转换模块DC-DC2转移到第四组电池模组BMC上,实现第一组电池模块和第四组电池模块之间的电池能量转移和均衡,以此消除第一组电池模块存在的过充和第四组电池模块存在的过放的现象,实现存在过充和过放的电池模组BMC之间的电池能量转移和充放电功率的均衡,避免了电池充放电保护门限的触发。
其中,预设电池充电保护电量和预设电池放电保护电量基于实际的电池储能系统的充放电功率进行设置。
第二种如图6所示:
所述第二能量转移模块20包括第二直流电源转换模块DC-DC2;
在所述第二直流电源转换模块DC-DC2的能量转换方向为双方向的情形下,所述第二直流电源转换模块DC-DC2与任意两个所述电池簇BC中的各电池模组BMC相接;
所述第二直流电源转换模块DC-DC2的一端通过一对第二选通开关S2分别与一个电池簇BC中的各所述电池模组BMC的正电极和负电极分别相接,所述第二直流电源转换模块DC-DC2的另一端通过另一对第二选通开关S2分别与另一个电池簇BC中的各所述电池模组BMC的正电极和负电极分别相接,同时基于各第二选通开关S2与其所接入的电池模组BMC上的电池管理模块BMU之间的通讯连接关系,电池管理模块BMU能够基于通讯连接关系对第二选通开关S2的开关状态进行控制;
用于在检测到接入同一所述第二直流电源转换模块DC-DC2上的至少两组所述电池模组BMC互为能量转换模组的情形下,基于闭合的与所述能量转换模块相接的连接线上的第二选通开关S2,对所述能量转换模块之间的电池能量进行转移均衡。
图6为本示例所设计的任意两个电池簇BC间的电池模组BMC进行电池能量转移的拓扑。
在本示例中,为了避免电池簇BC内线路杂乱的情况,本示例选取的是在距离间隔最近的两个电池簇BC上并联一个能量转换方向为双方向的第二直流电源转换模块DC-DC2,该第二直流电源转换模块DC-DC2的一端通过多对第二选通开关S2分别接在一个电池簇BC的各电池模组BMC的正电极和负电极上,该第二直流电源转换模块DC-DC2的另一端通过多对第二选通开关S2分别接在另一个电池簇BC的各电池模组BMC的正电极和负电极上。
为了便于下述的举例说明,设与第二直流电源转换模块DC-DC2并联的电池簇BC分别为第一电池簇BC和第二电池簇BC。
假设此时检测到第一电池簇BC的第六组电池模组BMC的电池能量高于预设电池充电保护电量,第二电池簇BC的第五组电池模组BMC的电池能量低于预设电池放电保护电量,则说明第一电池簇BC的第六组电池模组BMC会触发电池充电保护门限,第二电池簇BC的第五组电池模组BMC会触发电池放电保护门限,使得该两组电池模组BMC进入充放电截止以保护储能系统的安全运行的情况。
所以为了避免该两组电池模组BMC进入到充电截止导致的电芯Bat的容量利用率降低,本实施例对该两组电池模组BMC间的电池能量进行转移均衡。
具体为,储能变流控制器PCS根据电池管理系统BMU传入的电池状态信息确定第一电池簇BC的第六组电池模组BMC和第二电池簇BC的第五组电池模组BMC互为能量转换模组后,储能变流控制器PCS生成闭合第一电池簇BC的第六组电池模组BMC和第二电池簇BC的第五组电池模组BMC分别与第二直流电源转换模块DC-DC2之间的连接线上的第二选通开关S2的电池控制指令,并将该电池控制指令返回到电池管理系统BMU中,电池管理系统BMU根据该电池控制指令控制第一电池簇BC的第六组电池模组BMC与第二直流电源转换模块DC-DC2之间的连接线上的第二选通开关S2闭合,同时控制第二电池簇BC的第五组电池模组BMC与第二直流电源转换模块DC-DC2之间的连接线上的第二选通开关S2闭合,使得第一电池簇BC的第六组电池模组BMC、第二直流电源转换模块DC-DC2和第二电池簇BC的第五组电池模组BMC之间的能量转换回路导通,将第一电池簇BC的第六组电池模组BMC上的电池能量通过第二直流电源转换模块DC-DC2转移到第二电池簇BC的第五组电池模组BMC上,实现第一电池簇BC的第六组电池模组BMC和第二电池簇BC的第五组电池模组BMC之间的电池能量转移和均衡,以此消除第一电池簇BC的第六组电池模组BMC存在的过充和第二电池簇BC的第五组电池模组BMC存在的过放的现象,实现存在过充和过放的电池模组BMC之间的电池能量转移和充放电功率的均衡,避免了电池充放电保护门限的触发。
需要说明的是,因为本拓扑中的第二直流电源转换模块DC-DC2的能量转换方向为双方向,因此电池模组BMC间的电池能量转移均衡并不局限在不同簇的电池模组BMC之间,也可以是同一簇上的不同电池模组BMC之间的电池能量转移。
具体的,参照图7所示,所述储能变流控制器PCS分别与各所述电池管理模块BMU相接,用于根据各所述电池管理模块BMU传入的所述电芯状态信息,确定各所述电池模组BMC的电池状态信息,依据所述电池状态信息确定所述能量转换模块,闭合所述能量转换模组与所述第二能量转移模块20之间的连接线上的第二选通开关S2。
电池储能系统上设置一个储能变流控制器PCS,该储能变流控制器PCS与电池储能系统的电池模组BMC中的所设置的每一电池管理模块BMU建立相接关系,用于接收每一电池管理模块BMU所采集到的各电芯Bat的电芯状态信息,并对其进行处理。
具体为:图7以图5所示的拓扑为例进行说明,储能变流控制器PCS根据接入的各电芯Bat的电芯Bat运行信息,确定各电芯Bat所属的电池模组BMC的电池状态信息后,依据电池状态信息判断其对应的电池模组BMC是否存在过充或过放的现象,即根据电池状态信息中所反映的各电池模组BMC的电池能量,判断其电池能是否高于预设电池充电保护能量或低于预设电池放电保护能量,以此确定对应的能量转换模块后,储能变流控制器PCS生成闭合该两个能量转换模组与第二能量转移模块之间的连接线上的第二选通开关S2的电池控制指令(即电池控制指令),并根据传入该两个能量转换模组的电芯运行信息的传输路径,将电池控制指令返回到对应的电池管理模块BMU中,以使电池管理模块BMU基于电池控制指令对对应的第二选通开关S2进行闭合控制,导通能量转换模块之间的能量转换回路进行电池能量的转移和均衡。
以此通过各电池模组BMC内电芯Bat之间的电芯能量优化均衡和各电池模组BMC之间的电池能优化均衡,在无需控制电池模组BMC退出充放电序列造成电池模组BMC的电芯Bat容量降低的情形下,实现电池模组BMC间的电池电压一致性和电池模组BMC内的电芯Bat之间的电芯Bat电压一致性,提高储能系统的电池均衡性。
需要说明的是,图7中的电网用于向电池储能系统中的交流-直流转换电源模块AC-DC传入三相电,通过储能变流控制器PCS与交流-直流转换电源模块AC-DC之间的连接关系,储能变流控制器PCS对交流-直流转换电源模块AC-DC接入的三相电进行控制,转换成直流电对各电池模组BMC中的电芯Bat进行充电。
参照图8,图8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电池储能系统的能量控制方法的一实施例流程图,所述电池储能系统的能量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基于所述电池管理模块传入的电芯状态信息,所述储能变流控制器确定所述电芯组中具有能量转换关系的至少两个能量转换电芯,所述储能变流控制器生成闭合所述能量转换电芯与所述第一能量转移模块之间的连接线上的第一选通开关的电芯控制指令,所述电池管理模块收到所述电芯控制指令后闭合所述第一选通开关。
步骤S20,基于所述电池管理模块传入的电池状态信息,所述储能变流控制器确定具有能量转换关系的至少两个电池模组,将具有能量转换关系的电池模组作为能量转换模组,所述储能变流控制器生成闭合所述能量转换模组与所述第二能量转移模块之间的连接线上的第二选通开关的电池控制指令,所述电池管理模块收到所述电池控制指令后闭合所述第二选通开关。
储能变流控制器基于各电池管理模块传入的电芯状态信息存在两种能量转移过程,该两种能量转移过程可以同时运行,也可分别运行,具体的基于实际的电芯状态信息进行处理,其中,电池状态信息基于电芯状态信息所得。
第一种为:储能变流控制器直接基于电池管理模块传入的电芯状态信息处理得到各电芯状态信息分别对应的电芯的电芯能量,判断各电芯能量是否存在过充或过放的现象,若存在至少两个电芯分别存在过充和过放的情况,则将该两个电芯确定为具有能量转换关系的能量转换电芯后,储能变流控制器生成闭合该两个能量转换电芯与第一能量转移模块之间的连接线上的第一选通开关和闭合该两个能量转换电芯对应的第一能量转移模块上的第三选通开关的电芯控制指令(即电芯控制指令),并根据传入该两个能量转换电芯的电芯运行信息的传输路径,将电芯控制指令返回到对应的电池管理模块中,以使电池管理模块基于电芯控制指令对对应的第一选通开关和第三选通开关进行闭合操作,导通该两个能量转换电芯之间的能量转换回路,实现电池模组内各电芯的电芯能量转移均衡。
第二种为:储能变流控制器先基于电池管理模块传入的电芯状态信息确定各电芯所属的电池模组的电池状态信息后,再基于电池状态信息处理得到各电池模组分别对应的电池能量,判断电池能量是否存在过充或过放的现象,若存在至少两个电池模组分别存在过充和过放的情况,则将该两个电池模组确定为具有能量转换关系的能量转换模组后,储能变流控制器生成闭合该两个能量转换模组与第二能量转移模块之间的连接线上的第二选通开关的电池控制指令(即电池控制指令),并根据传入该两个能量转换模组的电芯运行信息的传输路径,将电池控制指令返回到对应的电池管理模块中,以使电池管理模块基于电池控制指令对对应的第二选通开关进行闭合操作,导通该两个能量转换模块之间的能量转换回路。实现各电池模组之间的电池能量转移均衡。
以此通过上述步骤,将电池模组内各电芯的电芯能量转移均衡和各电池模组之间的电池能量转移均衡相结合,实现电池模组内外的均衡操作一体化,提升电池储能系统的电池均衡能力,通过在电芯和电池出现过充和过放的现象时对其进行放电和充电,避免其存在短板现象造成的电芯总体容量利用率降低的情况。
具体的,对可实现的另一种电芯能量的能量转移过程进行阐述。
若储能变流控制器在基于接入的电芯状态信息检测到只存在电芯能量高于预设电芯充电保护电量的第一目标电芯状态信息,而未检测到电芯能量低于预设电芯放电保护电量的第二目标电芯状态信息,则此时在电芯状态信息中获取与该第一目标电芯状态信息所属的第一电芯处于同一电池模组,但接入到不同第一直流电源转换模块上电芯能量最低的电芯,将该电芯确定为与第一电芯具有能量转换关系的能量转换电芯。
若储能变流控制器在基于接入的电芯状态信息检测到只存在电芯能量低于预设电芯放电保护电量的第二目标电芯状态信息,而未检测到电芯能量高于预设电芯充电保护电量的第一目标电芯状态信息,则此时在电芯状态信息中获取与该第二目标电芯状态信息所属的第二电芯处于同一电池模组,但接入到不同第一直流电源转换模块上电芯能量最高的电芯,将该电芯确定为与第二电芯具有能量转换关系的能量转换电芯。
具体的,对可实现的另一种电池能量的能量转移过程进行阐述。
若储能变流控制器在基于获取的电池状态信息检测到只存在电池能量高于预设电池充电保护电量的第一目标电池状态信息,而未检测到电池能量低于预设电池放电保护电量的第二目标电池状态信息,则此时在电池状态信息中获取与该第一目标电池状态信息所属的第一电池模组接入到同一第二直流电源转换模块上电池能量最低的电池模组,将该电池模组确定为与第一电池模组具有能量转换关系的能量转换模组。
若储能变流控制器在基于接入的电池状态信息检测到只存在电池能量低于预设电池放电保护电量的第二目标电池状态信息,而未检测到电池能量高于预设电池充电保护电量的第一目标电池状态信息,则此时在电池状态信息中获取与该第二目标电池状态信息所属的第二电池模组接入到同一第二直流电源转换模块上电池能量最高的电池模组,将该电池模组确定为与第二电池模组具有能量转换关系的能量转换模组。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基于电池管理模块传入的电芯状态信息,储能变流控制器确定电芯组中具有能量转换关系的至少两个能量转换电芯,储能变流控制器生成闭合能量转换电芯与第一能量转移模块之间的连接线上的第一选通开关的电芯控制指令,电池管理模块收到电芯控制指令后闭合第一选通开关;和/或,基于电池管理模块传入的电池状态信息,储能变流控制器确定具有能量转换关系的至少两个电池模组,将具有能量转换关系的电池模组作为能量转换模组,储能变流控制器生成闭合能量转换模组与第二能量转移模块之间的连接线上的第二选通开关的电池控制指令,电池管理模块收到电池控制指令后闭合第二选通开关,以此通过各电池模组内电芯之间的电芯能量优化均衡和各电池模组之间的电池能优化均衡,在无需控制电池模组退出充放电序列造成电池模组的电芯容量降低的情形下,实现电池模组间的电池电压一致性和电池模组内的电芯之间的电芯电压一致性,提高储能系统的电池均衡性。
此外,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处理程序,所述计算机处理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电池储能系统的能量控制方法的步骤。
此外,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处理程序,所述计算机处理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电池储能系统的能量控制方法的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如上所述的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电池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储能系统包括:
若干个并联的电池簇,一个所述电池簇包括若干组串联的电池模组,一组所述电池模组包括若干组串联的电芯组;
第一能量转移模块,所述第一能量转移模块设置在所述电池模组内,所述第一能量转移模块通过第一选通开关与所述电芯组相接,用于通过闭合的所述第一选通开关对各所述电芯组之间的电芯能量进行转移均衡;
第二能量转移模块,所述第二能量转移模块设置在所述电池模组外,所述第二能量转移模块通过第二选通开关与所述电池模组相接,用于通过闭合的第二选通开关对各所述电池模组之间的电池能量进行转移均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储能系统还包括:
储能变流控制器,所述储能变流控制器与所述第一能量转移模块相接,用于基于所述第一能量转移模块传入的电芯状态信息,确定所述电芯组中具有能量转换关系的至少两个能量转换电芯,并生成闭合所述能量转换电芯与所述第一能量转移模块之间的连接线上的第一选通开关的电芯控制指令;
所述储能变流控制器,还用于基于所述电芯状态信息确定的所述电池模组的电池状态信息,确定具有能量转换关系的至少两个电池模组,将具有能量转换关系的电池模组作为能量转换模组,并生成闭合所述能量转换模组与所述第二能量转移模块之间的连接线上的第二选通开关的电池控制指令。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能量转移模块中包括相互连接的若干第一直流电源转换模块,所述第一直流电源转换模块的数量与所述第一能量转移模块所处的电池模组中的电芯组的组数相对应;
所述第一直流电源转换模块通过所述第一选通开关与一组所述电芯组中各电芯的正电极和负电极相接,所述第一直流电源转换模块通过第三选通开关与设置在同一所述电池模组上的其他第一直流电源转换模块相接,用于在检测到同一所述电池模组上,接入到不同所述第一直流电源转换模块上的至少一个所述电芯之间互为能量转换电芯的情形下,基于闭合的与所述能量转换电芯相接的连接线上的第一选通开关和闭合的所述能量转换电芯所接入的第一能量转移模块上的第三选通开关,对所述能量转换电芯之间的电芯能量进行转移均衡。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能量转移模块还包括电池管理模块;
所述电池管理模块的控制端分别与各所述电芯的正电极和负电极相接,所述电池管理模块的信息交换端与所述储能变流控制器相接,用于将采集到的各所述电芯的电芯状态信息发送至所述储能变流控制器中,接收所述储能变流控制器基于所述电芯状态信息返回的所述电芯控制指令,依据所述电芯控制指令,闭合与所述能量转换电芯相接的连接线上的第一选通开关;
所述电池管理模块的控制端还与所述第二选通开关建立通讯连接关系,用于接收到所述储能变流控制器基于所述电芯状态信息返回的所述电池控制指令时,依据所述电池控制指令,闭合与所述能量转换模组相接的连接线上的第二选通开关。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能量转移模块包括第二直流电源转换模块;
在所述第二直流电源转换模块的能量转换方向为单方向的情形下,所述第二直流电源转换模块与任意一个所述电池簇中的各所述电池模组相接;
所述第二直流电源转换模块的能量输入端通过一对第二选通开关分别与所述电池模组的正电极和负电极相接,所述第二直流电源转换模块的能量输出端通过另一对第二选通开关分别与所述电池模组的正电极和负电极相接;
用于在检测到接入同一所述第二直流电源转换模块上的至少两组所述电池模组互为能量转换模组的情形下,基于闭合的所述电池能量高于其他能量转换模组的能量转换模组与所述能量输入端相接的连接线上的第二选通开关,以及闭合的所述电池能量低于其他能量转换模组的能量转换模组与所述能量输出端相接的连接线上的第二选通开关,对所述能量转换模块之间的电池能量进行转移均衡。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能量转移模块包括第二直流电源转换模块;
在所述第二直流电源转换模块的能量转换方向为双方向的情形下,所述第二直流电源转换模块与任意两个所述电池簇中的各电池模组相接;
所述第二直流电源转换模块的一端通过一对第二选通开关分别与一组电池簇中的各所述电池模组的正电极和负电极分别相接,所述第二直流电源转换模块的另一端通过另一对第二选通开关分别与另一组电池簇中的各所述电池模组的正电极和负电极分别相接;
用于在检测到接入同一所述第二直流电源转换模块上的至少两组所述电池模组互为能量转换模组的情形下,基于闭合的与所述能量转换模块相接的连接线上的第二选通开关,对所述能量转换模块之间的电池能量进行转移均衡。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变流控制器分别与各所述电池管理模块相接,用于根据各所述电池管理模块传入的所述电芯状态信息,确定各所述电池模组的电池状态信息,依据所述电池状态信息确定所述能量转换模块,闭合所述能量转换模组与所述第二能量转移模块之间的连接线上的第二选通开关。
8.一种电池储能系统的能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储能系统的能量控制方法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所述的电池储能系统,所述电池储能系统包括若干组串联的电芯组组成的电池模组,设置在所述电池模组内的第一能量转移模块,设置在所述电池模组外的第二能量转移模块和与所述第一能量转移模块相接的电池管理模块,与所述电池管理模块相接的储能变流控制器,所述能量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基于所述电池管理模块传入的电芯状态信息,所述储能变流控制器确定所述电芯组中具有能量转换关系的至少两个能量转换电芯,所述储能变流控制器生成闭合所述能量转换电芯与所述第一能量转移模块之间的连接线上的第一选通开关的电芯控制指令,所述电池管理模块收到所述电芯控制指令后闭合所述第一选通开关;和/或,
基于所述电池管理模块传入的电池状态信息,所述储能变流控制器确定具有能量转换关系的至少两个电池模组,将具有能量转换关系的电池模组作为能量转换模组,所述储能变流控制器生成闭合所述能量转换模组与所述第二能量转移模块之间的连接线上的第二选通开关的电池控制指令,所述电池管理模块收到所述电池控制指令后闭合所述第二选通开关。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处理程序,所述计算机处理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储能系统的能量控制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处理程序,所述计算机处理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储能系统的能量控制方法的步骤。
CN202311733767.0A 2023-12-15 2023-12-15 电池储能系统、能量控制方法、设备及介质 Pending CN11785638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733767.0A CN117856383A (zh) 2023-12-15 2023-12-15 电池储能系统、能量控制方法、设备及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733767.0A CN117856383A (zh) 2023-12-15 2023-12-15 电池储能系统、能量控制方法、设备及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856383A true CN117856383A (zh) 2024-04-09

Family

ID=905469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733767.0A Pending CN117856383A (zh) 2023-12-15 2023-12-15 电池储能系统、能量控制方法、设备及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856383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516355B1 (ko) 배터리 제어 방법, 배터리 제어 장치, 및 배터리 팩
CN107275691B (zh) 电池组管控系统及控制方法
KR101367875B1 (ko) 배터리 팩 연결 제어 장치 및 방법
KR101485127B1 (ko) 무선 제어 방식의 배터리 에너지 저장장치
US11949273B2 (en) Method for managing charging and discharging of parallel-connected battery pack, electronic device, and electrical system
US11646588B2 (en) Battery system, control method of cell balance procedure, and calculation method of balance charge capacity
KR101612645B1 (ko) 축전 장치 관리 시스템
US20170117724A1 (en) Battery voltage-multiplying charging circuit and mobile terminal
US12095301B2 (en) Pulse charging method, 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 of traction battery and charging pile
CN102427259A (zh) 电池管理系统
CN116545080A (zh) 电池充电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储能系统、存储介质
US20240136828A1 (en) Charging control method for battery system and charging control apparatus
CN115051446A (zh) 一种充放电控制方法、控制设备和电源系统
CN109995146B (zh) 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
WO2021085646A1 (ja) 蓄電システム
CN113783245A (zh) 一种电池管理方法以及系统
CN115800422B (zh) 储能系统和储能系统的调节方法
CN111525602A (zh) 储能系统及储能装置
WO2022097931A1 (ko) 배터리 관리 장치 및 방법
CN117856383A (zh) 电池储能系统、能量控制方法、设备及介质
KR20200009725A (ko) 지능형 배터리 매니지먼트 시스템
US20220200067A1 (en) Battery control device and mobile battery
KR102574696B1 (ko) 에너지 저장 시스템 및 그 동작 방법
WO2019042441A1 (zh) 电池均衡系统、车辆、电池均衡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10444824B (zh) 一种电池组结构重构装置和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