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853076A - 一种基于bim的墙体施工管理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bim的墙体施工管理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853076A
CN117853076A CN202410257710.6A CN202410257710A CN117853076A CN 117853076 A CN117853076 A CN 117853076A CN 202410257710 A CN202410257710 A CN 202410257710A CN 117853076 A CN117853076 A CN 1178530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nitoring point
wall
bim
analysis module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25771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卜继斌
方宏强
陈舟
骆俊彬
方为
邱瑞超
杨金烽
王奕妍
吴梅华
唐声鑫
魏伟雄
骆洁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Pearl River Decor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Pearl River Decor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Pearl River Decor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Pearl River Decor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25771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853076A/zh
Publication of CN1178530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85307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Testing Of Devices, Machine Parts, Or Other Structur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墙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BIM的墙体施工管理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根据墙体的二维图纸在BIM平台中搭建墙体的BIM三维模型;步骤S2,测试模块对墙体进行结构测试;步骤S3,采集模块通过预设的应力计算公式将墙体结构测试中采集到的数据转换为应力值;步骤S4,分析模块对墙体结构强度进行判定,以及,在判定墙体结构强度不合格的情况下确定监测点应力标准或基于监测点承重时长进行评级;步骤S5,所述分析模块基于各等级监测点的数量占比确定对数据采集和筛分的标准、施工方式或墙体结构的调节方式并对调节模块发送对应的指令;步骤S6,所述调节模块根据指令进行调节;步骤S7,调节完成后,重新进行结构测试。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BIM的墙体施工管理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墙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BIM的墙体施工管理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BIM是一种集成建筑设计、施工和运营管理的数字化技术,它基于三维模型,通过将建筑物的几何形状、构件属性和相关信息整合到一个统一的信息模型中,传统的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存在信息孤岛、协作困难、数据不一致等问题,导致项目成本高、周期长、质量难以控制,BIM技术通过数字化的建模和信息管理,提供了更加高效、精确和协同的建筑设计和施工方法;
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9680962B公开了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墙体施工方法,包括测量放线步骤、架设投影装置的步骤、定位投影图像的步骤、砌筑墙体的步骤、移动投影图像的步骤,通过使用具体的投影装置,将BIM技术运用到砌墙工作中;
由此可见,所述基于BIM技术的墙体施工方法只考虑了人工排砖的工作效率比较低,增加了材料的砍切损耗,而且可能出现排砖误差等问题,而没有考虑墙体模型的实际建筑结构强度无法满足设计需求的问题,为施工和后续的使用留下了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BIM的墙体施工管理方法及系统以克服现有技术中BIM技术在墙体施工的应用过程中忽视实际墙体结构强度无法达成设计需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BIM的墙体施工管理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根据墙体的二维图纸在BIM平台中搭建墙体的BIM三维模型;
步骤S2,测试模块基于大数据分析和所述BIM三维模型的结构将用以体现墙体结构强度的点位记为监测点并将施工中出现损坏的概率高于80%的点记为承重点,测试模块在完成对各监测点和各承重点的确定后对墙体进行结构测试;
步骤S3,采集模块将墙体结构测试中采集到的数据转换为应力值;
步骤S4,分析模块基于所述采集模块获取的各所述监测点的应力值判定墙体结构强度,以及,在判定墙体结构强度不合格的情况下基于各监测点所处的位置重新确定针对各监测点的应力标准,或,基于监测点承重时长对各检测点依次进行评级;
步骤S5,所述分析模块基于各等级监测点的数量占比对调节模块发送对应的指令以确定针对数据采集和筛分的标准,或,针对施工方式及墙体结构的调节方式;
步骤S6,所述调节模块根据接收到的指令执行对应的操作;
步骤S7,所述分析模块在所述调节模块完成对应的操作后重复所述步骤S3以重新进行结构测试,分析模块在判定墙体结构强度合格时完成对墙体施工的管理,并根据BIM平台中的数据进行墙体施工。
进一步地,所述分析模块用以基于所述采集模块获取的单个周期的单个所述监测点承受的应力对该监测点所处墙体结构的强度进行判定,以及,在判定该监测点所处的墙体结构强度不合格的情况下基于该监测点所处的位置重新确定针对该监测点的应力标准或基于该监测点的承重时长对其进行评级。
进一步地,所述分析模块用以在判定单个监测点的墙体结构强度不合格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监测点与其最接近的所述承重点的距离重新确定针对该监测点在单个周期内的应力值标准,并基于重新确定的监测点单个周期内应力值标准重新确定该监测点的墙体结构强度。
进一步地,所述分析模块用以在判定单个监测点所处的墙体结构强度不合格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监测点的承重时长对该监测点进行等级标记,其中:
若所述分析模块判定该监测点的承重时长合格,则将该监测点标记为一级监测点;
若所述分析模块初步判定该监测点的承重时长不合格,则将该监测点标记为二级监测点;
若所述分析模块判定该监测点的承重时长不合格,则将该监测点标记为三级监测点。
进一步地,所述分析模块在完成对对应的各所述监测点的评级后,统计各等级监测点的数量占比并基于统计结果确定墙体结构强度不合格的原因,其中:
所述分析模块在所述一级监测点的数量占比最大的情况下判定墙体结构强度不合格的原因为所述采集模块针对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出现误差;
所述分析模块在所述二级监测点数量占比最大的情况下判定墙体结构强度不合格的原因为针对墙体的施工方式存在问题;
所述分析模块在所述三级监测点数量占比最大的情况下墙体结构强度不合格的原因为墙体结构设计不合理。
进一步地,所述分析模块在所述一级监测点占比最大的情况下基于所述一级监测点的数量占比采取相应的调节系数对所述采集模块采集和筛分数据的力度进行调节,且各调节系数下对采集模块采集和筛分数据力度的调节幅度均不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分析模块在所述二级监测点占比最大的情况下对施工方式进行调整,将初始为预制板式的施工方式更换为转砌墙式。
进一步地,所述分析模块在所述三级监测点占比最大的情况下基于三级监测点的数量占比确定优化墙体结构设计的具体方式,其中:
若所述三级监测点的数量占比大于75%,则重新优化墙体的结构设计,调整墙体的布置、形状和支撑方式;
若所述三级监测点的数量占比小于等于75%且大于60%,则更换建筑材料;
若所述三级监测点的数量占比小于等于60%且大于45%,则增加墙体厚度。
进一步地,所述分析模块在完成针对所述墙体结构的调节方式后重新对墙体结构强度进行测试和判定。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上述墙体施工管理方法的系统,包括:
BIM平台,用以模拟构建墙体的BIM三维模型;
测试模块,其与所述BIM平台相连,用以基于大数据分析和所述BIM三维模型确定所述墙体中的监测点和承重点,以及,对墙体进行结构测试;
采集模块,其与所述测试模块相连,用以采集测试过程中各所述监测点处的数据,以及,通过预设的应力计算公式将采集到的数据转换为应力值;
分析模块,其与所述采集模块相连,用以基于所述采集模块获取的各监测点的应力值判定墙体结构强度,以及,在判定墙体结构强度不合格的情况下基于监测点所处的位置重新确定监测点应力标准或基于监测点承重时长进行评级;所述分析模块还用以基于各等级监测点的数量占比确定对数据采集和筛分的标准、施工方式或墙体结构的调节方式并对调节模块发送对应的指令;
调节模块,其与所述分析模块相连,用以根据接收到的指令执行对应的操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中所述所述分析模块用以基于所述采集模块获取的单个周期的单个监测点承受的应力对该监测点墙体结构强度判定,以及,在判定该监测点的墙体结构强度不合格的情况下基于监测点所处的位置重新确定监测点应力标准或基于监测点承重时长进行评级,提高了对墙体结构强度的判定精度,降低了实际施工过程中浪费建筑材料的可能性,节省了建筑资源。
进一步地,所述分析模块用以在判定单个监测点的墙体结构强度不合格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监测点与其最接近的承重点的距离重新确定监测点单个周期内应力值标准,并基于重新确定的监测点单个周期内应力值标准重新确定该监测点的墙体结构强度,进一步提高了对墙体结构强度的判定精度,降低了实际施工过程中浪费建筑材料的可能性,节省了建筑资源。
进一步地,所述分析模块用以在判定单个监测点的墙体结构强度不合格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监测点的承重时长将该监测点标记为一级监测点、二级监测点或三级监测点,进一步提高了对墙体结构强度的判定精度,降低了实际施工过程中浪费建筑材料的可能性,节省了建筑资源。
进一步地,所述分析模块用以统计各等级监测点的数量占比,以及,在一级监测点数量最多的情况下判定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出现误差,或,在二级监测点数量最多的情况下判定施工方式存在问题,或,在三级监测点数量最多的情况下确定墙体结构,进一步提高了对墙体结构强度的判定精度,降低了实际施工过程中浪费建筑材料的可能性,节省了建筑资源。
进一步地,所述分析模块用以在所述一级监测点数量最多的情况下判定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出现误差,并重新确定数据采集和筛分的标准,在所述二级监测点数量最多的情况下判定施工方式存在问题,并重新确定施工方式,在所述三级监测点数量最多的情况下针对墙体结构设有调节方式,进一步提高了对墙体结构强度的判定精度,对墙体施工管理系统提供了具体的优化方式,降低了实际施工过程中浪费建筑材料的可能性,节省了建筑资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基于BIM的墙体施工管理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基于BIM的墙体施工管理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分析模块针对墙体结构强度的判定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分析模块针对各监测点等级的判定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作更详细的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原理,并非在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所示,其为本发明所述基于BIM的墙体施工管理方法的步骤流程图;一种基于BIM的墙体施工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根据墙体的二维图纸在BIM平台中搭建墙体的BIM三维模型;
步骤S2,测试模块基于大数据分析和所述BIM三维模型的结构将用以体现墙体结构强度的点位记为监测点并将施工中出现损坏的概率高于80%的点记为承重点,测试模块在完成对各监测点和各承重点的确定后对墙体进行结构测试;
步骤S3,采集模块将墙体结构测试中采集到的数据转换为应力值;
步骤S4,分析模块基于所述采集模块获取的各所述监测点的应力值判定墙体结构强度,以及,在判定墙体结构强度不合格的情况下基于各监测点所处的位置重新确定针对各监测点的应力标准,或,基于监测点承重时长对各检测点依次进行评级;
步骤S5,所述分析模块基于各等级监测点的数量占比对调节模块发送对应的指令以确定针对数据采集和筛分的标准,或,针对施工方式及墙体结构的调节方式;
步骤S6,所述调节模块根据接收到的指令执行对应的操作;
步骤S7,所述分析模块在所述调节模块完成对应的操作后重复所述步骤S3以重新进行结构测试,分析模块在判定墙体结构强度合格时完成对墙体施工的管理,并根据BIM平台中的数据进行墙体施工。
请参阅图2所示,其为本发明所述基于BIM的墙体施工管理系统的结构框图;一种基于BIM的墙体施工管理方法的系统,包括BIM平台,测试模块,采集模块,分析模块和调节模块;所述BIM平台用以模拟构建墙体的BIM三维模型;所述测试模块与所述BIM平台相连,用以基于大数据分析和所述BIM三维模型确定所述墙体中的监测点和承重点,以及,对墙体进行结构测试;所述采集模块与所述测试模块相连,用以采集测试过程中各所述监测点处的数据,以及,通过预设的应力计算公式将采集到的数据转换为应力值;所述分析模块与所述采集模块相连,用以基于所述采集模块获取的各监测点的应力值判定墙体结构强度,以及,在判定墙体结构强度不合格的情况下基于监测点所处的位置重新确定监测点应力标准或基于监测点承重时长进行评级;所述分析模块还用以基于各等级监测点的数量占比确定对数据采集和筛分的标准、施工方式或墙体结构的调节方式并对调节模块发送对应的指令;所述调节模块与所述分析模块相连,用以根据接收到的指令执行对应的操作。
请参阅图3所示,其为本发明所述分析模块针对墙体结构强度的判定流程图;所述分析模块基于所述采集模块获取的单个周期的单个监测点承受的应力对该监测点墙体结构强度设有判定方式,其中:
第一判定方式为所述分析模块判定所述单个监测点在单个周期内的应力值符合标准,判定该监测点墙体结构强度合格;所述第一判定方式满足所述单个监测点在单个周期内的应力值小于等于第一预设应力,设定所述第一预设应力为10MPa;
第二判定方式为所述分析模块初步判定所述单个监测点在单个周期内的应力值不符合标准,分析模块基于该监测点所处的位置重新确定监测点应力标准;所述第二判定方式满足所述单个监测点在单个周期内的应力值大于第一预设应力且小于等于第二预设应力,设定所述第二预设应力为13.8MPa;
第三判定方式为所述分析模块判定所述单个监测点在单个周期内的应力值不符合标准,分析模块基于监测点承重时长对该监测点评级;所述第三判定方式满足所述单个监测点在单个周期内的应力值大于第二预设应力。
请继续参阅图1至图3所示,所述分析模块在判定单个监测点在单个周期内的应力值满足第二判定方式的情况下基于该监测点与其最接近的承重点的距离对监测点单个周期内应力值标准进行修正,其中:
第一修正方式为所述监测点与其最接近的承重点的距离合格,所述分析模块采取第一修正系数对监测点单个周期内应力值标准进行修正;所述第一修正方式满足所述该监测点与其最接近的承重点的距离大于等于第一预设距离,设定所述第一预设距离为0.5m,第一修正系数为1.1,采取第一修正系数修正后第一预设应力为11MPa,第二预设应力为15.18MPa;
第二修正方式所述监测点与其最接近的承重点的距离初判不合格,所述分析模块采取第二修正系数对监测点单个周期内应力值标准进行修正;所述第二修正方式满足所述该监测点与其最接近的承重点的距离小于第一预设距离且大于等于第二预设距离,设定所述第二预设距离为0.2m,第二修正系数为1.2,采取第二修正系数修正后的第一预设应力为12MPa,第二预设应力为16.56MPa;
第三修正方式为监测点与其最接近的承重点的距离不合格,所述分析模块采取第三修正系数对监测点单个周期内应力值标准进行修正;所述第三修正方式满足所述该监测点与其最接近的承重点的距离小于第二预设距离,设定所述第三修正系数为1.3,采取第三修正系数修正后的第一预设应力为13MPa,第二预设应力为17.94MPa。
请继续参阅图1至图3所示,所述分析模块在完成对所述监测点单个周期内应力值标准修正后,基于修正后的标准对该监测点的墙体结构强度重新进行判定,其中:
若所述单个监测点在单个周期内的应力值小于等于修正后的第一预设应力,则判定该监测点墙体结构强度合格;
若所述单个监测点在单个周期内的应力值大于修正后的第一预设应力,则所述分析模块基于监测点承重时长对该监测点评级。
请参阅图4所示,其为本发明所述分析模块针对各监测点等级的判定流程图;所述分析模块在判定所述单个监测点在单个周期内的应力值不符合标准的情况下基于监测点的在单个周期内的承重时长占比对该监测点进行评级,其中:
第一等级判定方式为所述单个周期内该监测点的承重时长占比符合标准,所述分析模块将该监测点标记为一级监测点;所述第一等级判定方式满足所述单个周期内该监测点的承重时长占比小于等于第一预设占比,设定所述第一预设占比为30%;
第二等级判定方式为所述分析模块初步判定单个周期内该监测点的承重时长占比不符合标准,分析模块将该监测点标记为二级监测点;所述第二等级判定方式满足所述单个周期内该监测点的承重时长占比大于第一预设占比且小于等于第二预设占比,设定所述第二预设占比为50%;
第三等级判定方式为所述单个周期内该监测点的承重时长占比不符合标准,所述分析模块将该监测点标记为三级监测点;所述第三等级判定方式满足所述单个周期内该监测点的承重时长占比大于第二预设占比。
请继续参阅图1至图4所示,所述分析模块对各等级监测点的数量占比进行统计,并基于各等级监测点的数量占比对墙体结构强度不合格的原因进行判定,其中:
第一原因判定方式为所述分析模块判定所述各等级监测点的数量占比符合预设标准,判定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出现误差;所述第一原因判定方式满足所述一级监测点的数量大于所述二级监测点与三级监测点的数量之和;
第二原因判定方式为所述分析模块初步判定所述各等级监测点的数量占比不符合预设标准,判定施工方式存在问题;所述第二原因判定方式满足所述二级监测点的数量大于所述一级监测点与三级监测点的数量之和;
第三原因判定方式为所述分析模块判定所述各等级监测点的数量占比不符合预设标准,判定墙体结构设计存在缺陷;所述第三原因判定方式满足所述三级监测点的数量大于所述一级监测点与二级监测点的数量之和。
请继续参阅图1至图4所示,所述分析模块在判定所述墙体施工满足第一原因判定方式的情况下基于所述一级监测点的数量占比对所述采集模块数据采集和筛分的标准进行调节,其中:
第一调节方式为所述分析模块判定所述一级监测点的数量占比合格,分析模块采取第一调节系数对所述采集模块采集和筛分数据的力度进行调节;所述第一调节方式满足所述一级监测点的数量占比大于等于第一预设数量占比,设定所述第一预设数量占比为80%,所述第一调节系数为1.05,采用第一调节系数调节后,数据筛选的参数变为初始参数的1.05倍,具体的数据参数视实际建筑设计的结构材料性能和载荷条件而定;
第二调节方式为所述分析模块初步判定所述一级监测点的数量占比不合格,分析模块采取第二调节系数对所述采集模块采集和筛分数据的力度进行调节;所述第二调节方式满足所述一级监测点的数量占比小于第一预设数量占比且大于等于第二预设数量占比,设定所述第二预设数量占比为50%,所述第二调节系数为1.15;
第三调节方式为所述分析模块判定所述一级监测点的数量占比不合格,分析模块采取第三调节系数对所述采集模块采集和筛分数据的力度进行调节;所述第三调节方式满足所述一级监测点的数量占比小于第二预设数量占比,设定所述第二调节系数为1.25。
请继续参阅图1至图4所示,所述分析模块在判定所述墙体施工满足第二原因判定方式的情况下对施工方式进行调整,系统默认初始施工方式为预制板墙式,该方式安装工艺相对简单,人工成本低,施工速度快,在判定施工方式无法满足系统需求的情况下,将初始施工方式变更为砖砌墙式,砖砌墙式虽施工周期较长,但具有较高的抗压和抗震能力。
请继续参阅图1至图4所示,所述分析模块在判定所述墙体施工满足第三原因判定方式的情况下判定当前墙体强度无法满足实际需求,分析模块基于所述三级监测点的数量占比确定改善墙体强度的方式,其中:
若所述三级监测点的数量占比大于75%,则重新优化墙体的结构设计,调整墙体的布置、形状和支撑方式,将矩形结构替换为拱形结构;
若所述三级监测点的数量占比小于等于75%且大于60%,则选择强度更高的混凝土和钢材替换原有材料;
若所述三级监测点的数量占比小于等于60%且大于45%,则增加墙体厚度,增加其对荷载的承载能力从而满足实际需求。
请继续参阅图1至图4所示,所述分析模块在完成针对所述墙体结构的调整后重新对墙体进行结构测试,并基于所述采集模块获取的数据催墙体结构强度重新进行判定,其中:
第二一次判定方式为所述分析模块判定所述单个监测点在单个周期内的应力值符合标准,判定该监测点墙体结构强度合格;所述第二一次判定方式满足所述单个监测点在单个周期内的应力值小于等于第一预设应力;
第二二次判定方式为所述分析模块初步判定所述单个监测点在单个周期内的应力值不符合标准,分析模块基于该监测点所处的位置重新确定监测点应力标准;所述第二二次判定方式满足所述单个监测点在单个周期内的应力值大于第一预设应力且小于等于第二预设应力。
第二三次判定方式为所述分析模块判定所述单个监测点在单个周期内的应力值不符合标准,分析模块发出需专业结构工程师人工调整的通知;所述第二三次判定方式满足所述单个监测点在单个周期内的应力值大于第二预设应力。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做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 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BIM的墙体施工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根据墙体的二维图纸在BIM平台中搭建墙体的BIM三维模型;
步骤S2,测试模块基于大数据分析和所述BIM三维模型的结构将用以体现墙体结构强度的点位记为监测点并将施工中出现损坏的概率高于80%的点记为承重点,测试模块在完成对各监测点和各承重点的确定后对墙体进行结构测试;
步骤S3,采集模块将墙体结构测试中采集到的数据转换为应力值;
步骤S4,分析模块基于所述采集模块获取的各所述监测点的应力值判定墙体结构强度,以及,在判定墙体结构强度不合格的情况下基于各监测点所处的位置重新确定针对各监测点的应力标准,或,基于监测点承重时长对各检测点依次进行评级;
步骤S5,所述分析模块基于各等级监测点的数量占比对调节模块发送对应的指令以确定针对数据采集和筛分的标准,或,针对施工方式及墙体结构的调节方式;
步骤S6,所述调节模块根据接收到的指令执行对应的操作;
步骤S7,所述分析模块在所述调节模块完成对应的操作后重复所述步骤S3以重新进行结构测试,分析模块在判定墙体结构强度合格时完成对墙体施工的管理,并根据BIM平台中的数据进行墙体施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的墙体施工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模块用以基于所述采集模块获取的单个周期的单个所述监测点承受的应力对该监测点所处墙体结构的强度进行判定,以及,在判定该监测点所处的墙体结构强度不合格的情况下基于该监测点所处的位置重新确定针对该监测点的应力标准或基于该监测点的承重时长对其进行评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BIM的墙体施工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模块用以在判定单个监测点的墙体结构强度不合格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监测点与其最接近的所述承重点的距离重新确定针对该监测点在单个周期内的应力值标准,并基于重新确定的监测点单个周期内应力值标准重新确定该监测点的墙体结构强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BIM的墙体施工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模块用以在判定单个监测点所处的墙体结构强度不合格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监测点的承重时长对该监测点进行等级标记,其中:
若所述分析模块判定该监测点的承重时长合格,则将该监测点标记为一级监测点;
若所述分析模块初步判定该监测点的承重时长不合格,则将该监测点标记为二级监测点;
若所述分析模块判定该监测点的承重时长不合格,则将该监测点标记为三级监测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BIM的墙体施工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模块在完成对对应的各所述监测点的评级后,统计各等级监测点的数量占比并基于统计结果确定墙体结构强度不合格的原因,其中:
所述分析模块在所述一级监测点的数量占比最大的情况下判定墙体结构强度不合格的原因为所述采集模块针对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出现误差;
所述分析模块在所述二级监测点数量占比最大的情况下判定墙体结构强度不合格的原因为针对墙体的施工方式存在问题;
所述分析模块在所述三级监测点数量占比最大的情况下墙体结构强度不合格的原因为墙体结构设计不合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BIM的墙体施工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模块在所述一级监测点占比最大的情况下基于所述一级监测点的数量占比采取相应的调节系数对所述采集模块采集和筛分数据的力度进行调节,且各调节系数下对采集模块采集和筛分数据力度的调节幅度均不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BIM的墙体施工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模块在所述二级监测点占比最大的情况下对施工方式进行调整,将初始为预制板式的施工方式更换为转砌墙式。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BIM的墙体施工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模块在所述三级监测点占比最大的情况下基于三级监测点的数量占比确定优化墙体结构设计的具体方式,其中:
若所述三级监测点的数量占比大于75%,则重新优化墙体的结构设计,调整墙体的布置、形状和支撑方式;
若所述三级监测点的数量占比小于等于75%且大于60%,则更换建筑材料;
若所述三级监测点的数量占比小于等于60%且大于45%,则增加墙体厚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BIM的墙体施工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模块在完成针对所述墙体结构的调节方式后重新对墙体结构强度进行测试和判定。
10.一种使用权利要求1-9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方法的基于BIM的墙体施工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BIM平台,用以模拟构建墙体的BIM三维模型;
测试模块,其与所述BIM平台相连,用以基于大数据分析和所述BIM三维模型确定所述墙体中的监测点和承重点,以及,对墙体进行结构测试;
采集模块,其与所述测试模块相连,用以采集测试过程中各所述监测点处的数据,以及,通过预设的应力计算公式将采集到的数据转换为应力值;
分析模块,其与所述采集模块相连,用以基于所述采集模块获取的各监测点的应力值判定墙体结构强度,以及,在判定墙体结构强度不合格的情况下基于监测点所处的位置重新确定监测点应力标准或基于监测点承重时长进行评级;所述分析模块还用以基于各等级监测点的数量占比确定对数据采集和筛分的标准、施工方式或墙体结构的调节方式并对调节模块发送对应的指令;
调节模块,其与所述分析模块相连,用以根据接收到的指令执行对应的操作。
CN202410257710.6A 2024-03-07 2024-03-07 一种基于bim的墙体施工管理方法及系统 Pending CN11785307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257710.6A CN117853076A (zh) 2024-03-07 2024-03-07 一种基于bim的墙体施工管理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257710.6A CN117853076A (zh) 2024-03-07 2024-03-07 一种基于bim的墙体施工管理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853076A true CN117853076A (zh) 2024-04-09

Family

ID=905347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257710.6A Pending CN117853076A (zh) 2024-03-07 2024-03-07 一种基于bim的墙体施工管理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853076A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079599A (ja) * 2000-09-07 2002-03-19 Yoshikawa Kami Shoji Kk 不織布壁紙とその製法
CN111950052A (zh) * 2020-07-20 2020-11-17 湖南工学院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整体装配式建筑的外挂板施工方法
CN112462632A (zh) * 2020-11-23 2021-03-09 温州范积商贸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建筑工地噪音检测节能环保型信息收集装置
CN113536431A (zh) * 2021-07-20 2021-10-22 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转换梁的结构参数的确定方法
CN114357589A (zh) * 2022-01-20 2022-04-15 中交四公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格构幕墙结构的稳定性智能评估方法及系统
CN114564772A (zh) * 2022-04-28 2022-05-31 广东世纪达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bim的室内装饰墙安装设计方法及系统
CN116738556A (zh) * 2023-08-15 2023-09-12 中国水利水电第九工程局有限公司 施工墙体的建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195508A (zh) * 2023-08-21 2023-12-08 广州珠江装修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bim的砌块的自动排布方法及装置
CN117309060A (zh) * 2023-10-20 2023-12-29 广东省装饰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云计算的建筑幕墙结构性能监测系统
CN117454492A (zh) * 2023-09-08 2024-01-26 南通汤姆瑞斯工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机电施工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079599A (ja) * 2000-09-07 2002-03-19 Yoshikawa Kami Shoji Kk 不織布壁紙とその製法
CN111950052A (zh) * 2020-07-20 2020-11-17 湖南工学院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整体装配式建筑的外挂板施工方法
CN112462632A (zh) * 2020-11-23 2021-03-09 温州范积商贸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建筑工地噪音检测节能环保型信息收集装置
CN113536431A (zh) * 2021-07-20 2021-10-22 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转换梁的结构参数的确定方法
CN114357589A (zh) * 2022-01-20 2022-04-15 中交四公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格构幕墙结构的稳定性智能评估方法及系统
CN114564772A (zh) * 2022-04-28 2022-05-31 广东世纪达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bim的室内装饰墙安装设计方法及系统
CN116738556A (zh) * 2023-08-15 2023-09-12 中国水利水电第九工程局有限公司 施工墙体的建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195508A (zh) * 2023-08-21 2023-12-08 广州珠江装修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bim的砌块的自动排布方法及装置
CN117454492A (zh) * 2023-09-08 2024-01-26 南通汤姆瑞斯工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机电施工方法及系统
CN117309060A (zh) * 2023-10-20 2023-12-29 广东省装饰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云计算的建筑幕墙结构性能监测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桦;马骞;: "双层叠合板式剪力墙结构设计技术研究与工程应用", 建筑结构, no. 10, 25 May 2016 (2016-05-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84806B (zh) 一种大型曲线钢箱梁制作方法
JP4351081B2 (ja) 施工管理システム及び施工管理方法
CN112417564B (zh) 基于三维激光扫描与bim技术的节段梁预制施工监控方法
CN117853076A (zh) 一种基于bim的墙体施工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09214099A (zh) 一种拱肋钢管定位计算及施工方法
CN112330733A (zh) 一种基于激光扫描点云的装配式预制构件质量控制方法
CN113919675B (zh) 工程监理质量验收实测实量方法及系统
CN110377997B (zh) 一种建筑铝模板配模设计漏板检查方法及漏板检查系统
CN1318155C (zh) 一种利用数据冗余提高轧机厚度控制精度的方法
CN115100001A (zh) 工程造价咨询方法
CN211850026U (zh)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板式预埋件可调安装装置
CN111126415B (zh) 基于雷达探测图像的隧道钢筋检测计数系统、方法
CN111709115B (zh) 铁塔高低腿配置的计算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0890514B (zh) 一种快速调整注液量的方法
CN113936823A (zh) 获取堆外探测器刻度系数的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7342599B (zh) 一种机电暂态仿真中控制系统稳定性自动诊断和参数调整方法
CN117449592B (zh)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建筑砌体施工方法和系统
CN106524931B (zh) 一种条带刚凸和弹簧高度检测方法
CN112414354A (zh) 一种对曲面零件的外形测量点规划方法
CN112699454A (zh) 超高层建筑竖向变形施工监控方法
CN109866872A (zh) 一种舵机的装配方法
CN117057018B (zh) 一种基于bim的室内装修设计管理系统
CN114888496B (zh) 一种中组立焊丝物量的预测方法及装置
KR102282478B1 (ko) 하중 계측 패널의 단위 패널 크기 최적화 방법
CN113392459B (zh) 基于bim的预制框架梁吊装顺序编码系统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