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850050A - 一种贴地成像的连续深度增强现实显示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贴地成像的连续深度增强现实显示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850050A
CN117850050A CN202410258757.4A CN202410258757A CN117850050A CN 117850050 A CN117850050 A CN 117850050A CN 202410258757 A CN202410258757 A CN 202410258757A CN 117850050 A CN117850050 A CN 1178500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light
light
image
augmented reality
spectrosco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25875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850050B (zh
Inventor
刘琴
张博
何金泓
张品祥
韩梅
赵刚
陈沫含
李宁驰
刘柯新
郭俊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Baihe Special Optical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Baihe Special Optical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Baihe Special Optical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an Baihe Special Optical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25875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850050B/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2410258757.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117850050B/zh
Publication of CN1178500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8500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8500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8500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贴地成像的连续深度增强现实显示方法,步骤一、像源模组输出具有连续深度的图像光;步骤二、光路折叠组件接收上述图像光,并将上述图像光转折出射至透射远距成像器件;步骤三、透射远距成像器件继续将上述图像光放大聚焦并输出至分光镜;步骤四、部分上述图像光经分光镜反射后进入人眼,人眼看到完全贴地、连续深度的图像光,并且真实场景的光线经过分光镜透射后进入人眼。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贴地成像的连续深度增强现实显示装置,无需使用者佩戴辅助设备;能够实现具有超大景深、贴地成像和高融合度、高真实的增强现实显示效果,提升使用者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贴地成像的连续深度增强现实显示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贴地成像的连续深度增强现实显示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增强现实显示技术发展迅速,已经成为显示行业的主流发展趋势;增强现实显示在教育、娱乐、医疗及工业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发展前景。现有增强现实显示技术中,常将图像发生器发出的光线经光学器件汇聚后射向分光镜,部分反射进入人眼,同时真实场景的光线经过分光镜部分透射进入人眼,实现显示图像和真实景物的融合。但目前通常需要使用者佩戴辅助设备才能观看到增强现实显示效果,长时间的佩戴会增加使用者的疲劳感,影响使用者的沉浸体验。此外,由于图像发生器常为二维显示器,所以其成像位置是固定的,并仅能悬浮于空中,虚拟图像与真实场景的融合性受到了限制。因此,亟需一种贴地成像的连续深度增强现实显示方法及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使用者佩戴辅助设备的体验感差,以及虚拟图像与真实场景的融合性受到限制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贴地成像的连续深度增强现实显示方法及装置,无需使用者佩戴辅助设备;并能够实现具有超大景深、贴地成像和高融合度、高真实的增强现实显示效果,提升使用者体验。
本发明提供一种贴地成像的连续深度增强现实显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像源模组输出具有连续深度的图像光;
步骤二、光路折叠组件接收上述图像光,并将上述图像光转折出射至透射远距成像器件;
步骤三、透射远距成像器件继续将上述图像光放大聚焦并输出至分光镜;
步骤四、部分上述图像光经分光镜反射后进入人眼,人眼看到完全贴地、连续深度的图像光,并且真实场景的光线经过分光镜透射后进入人眼。
进一步地,还包括:通过视差渲染数学模型来控制成像显示效果;所述视差渲染数学模型的公式为:;其中,s为像源模组输出的图像光所需渲染的视差,z为人眼观看完全贴地、连续深度的图像光距分光镜的位置距离,φ用来模拟人眼间距的两个采集相机的水平距离,f0为采集相机的焦距,h为采集相机与地面之间的垂直距离,f为透射远距成像器件构成光学系统的焦距;通过两个采集相机之间产生不同的视差,构建视差数据库;选取视差数据库中的某一视差值代入视差渲染数学模型的公式中,计算得到某一人眼观看到完全贴地、连续深度的图像光距分光镜的位置距离值,重复上述步骤,进而构建得到位置距离数据库;确定所需要呈现的完全贴地、连续深度的图像光的位置距离,根据视差渲染数学模型,使像源模组输出的图像光经过透射远距成像器件放大后,部分图像光通过分光镜呈现的视差与人眼视差相同,部分图像光能反射进入人眼。连续深度的图像完全贴地的显示效果是按照视差渲染数学模型即人眼观看完全贴地、连续深度的图像光距分光镜的位置距离与所需视差的数学关系渲染显示图像得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部分图像光经过分光镜反射进入人眼,真实场景的光线经过分光镜部分透射进入人眼。像源模组能呈现连续深度图像内容;又基于视差渲染数学模型,以地面为参照点,所成的像在距分光镜5m至25m深度范围的地面上,使得人眼能同时观看到完全贴地的连续深度的图像与真实场景结合的显示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贴地成像的连续深度增强现实显示装置,所述增强现实显示装置包括像源模组和分光镜,所述增强现实显示装置还包括光路折叠组件和透射远距成像器件,所述像源模组用于输出具有连续深度的图像光,所述光路折叠组件用于接收并转折出射图像光,所述透射远距成像器件用于接收并放大聚焦输出图像光,所述分光镜用于接收图像光并将部分图像光反射至人眼,以及将真实场景的光线透射至人眼。像源模组发出图像光,像源模组发出的图像光再经过光路折叠组件后垂直穿过透射远距成像器件;穿过透射远距成像器件的图像光射向分光镜,部分图像光经过分光镜反射进入人眼,真实场景的光线经过分光镜部分透射进入人眼。
进一步地,所述像源模组包括显示器和柱透镜光栅阵列,所述显示器和柱透镜光栅阵列依照图像光的路径依次设置并位于光路折叠组件右端的上方,所述柱透镜光栅阵列位于显示器的出光侧,所述显示器用于输出二维图像光,所述柱透镜光栅阵列用于接收二维图像光并输出三维图像光。像源模组可以产生连续深度图像。
进一步地,所述柱透镜光栅阵列的截距为0.32mm,曲率半径为0.3982mm,光束角为30°。
进一步地,所述光路折叠组件包括倾斜且相对设置的两个反射镜,两个所述反射镜依照图像光的路径依次设置,所述像源模组和透射远距成像器件分别位于两个反射镜的上方;其中一个所述反射镜用于接收并转折出像源模组输出的图像光,另一个所述反射镜用于接收并转折出射其中一个反射镜转折出射后的图像光。图像光经过光路折叠组件改变传播方向后出射,有效缩小了装置结构体积。
进一步地,以两个所述反射镜的对称轴线为中心,每个所述反射镜的倾斜度均为45°;两个所述反射镜的中心点之间的水平距离为230mm,其中一个所述反射镜的中心点与像源模组之间的垂直距离为116mm,另一个所述反射镜的中心点与透射远距成像器件之间的垂直距离为140mm。
进一步地,所述透射远距成像器件包括两个平凸透镜,两个所述平凸透镜依照图像光的路径依次设置,两个所述平凸透镜位于光路折叠组件左端的上方并位于分光镜的下方;两个所述平凸透镜之间具有空气间隔,所述空气间隔为10mm;每个所述平凸透镜的口径均为250mm,厚度为22mm,曲率半径为575mm;其中一个所述平凸透镜用于接收并放大聚焦光路折叠组件输出的图像光,另一个所述平凸透镜用于接收并放大聚焦其中一个平凸透镜放大聚焦后的图像光。
进一步地,所述增强现实显示装置还包括壳体,所述像源模组、光路折叠组件和透射远距成像器件均设置在壳体内部,所述分光镜倾斜设置在壳体外部并处于应用场景中。设置壳体以使得源模组、光路折叠组件和透射远距成像器件集成化。增强现实显示装置的布局和大小是兼顾了不漏光地反射图像光以及整体体积最小化两点。
进一步地,以所述透射远距成像器件的中心轴线为中心,所述分光镜的倾斜度为45°,所述分光镜的透光率为70%、反射率为30%;所述分光镜的中心点与透射远距成像器件之间的垂直距离为20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通过设置像源模组、光路折叠组件、透射远距成像器件及分光镜,无需使用者佩戴辅助设备;并采用视差渲染数学模型根据人眼观看完全贴地、连续深度的图像光距分光镜的位置距离来渲染视差,以指导生成完全贴地的显示内容。增强现实显示装置其所成的像贴于地面,并与场景中的地面(或其他物体)高度融合,为使用者呈现更加逼真和沉浸的视觉体验。与现有增强现实显示技术相比,该增强现实显示装置首先解放使用者,其不再需要被佩戴在使用者的头部,并且能够实现具有超大景深、贴地成像和高融合度、高真实的增强现实显示效果,提升使用者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贴地成像的连续深度增强现实显示方法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发明的贴地成像的连续深度增强现实显示装置的示意图二;
附图中标号为:
1、像源模组;2、光路折叠组件;21、反射镜;3、透射远距成像器件;31、平凸透镜;4、分光镜;5、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贴地成像的连续深度增强现实显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像源模组输出具有连续深度的图像光;步骤二、光路折叠组件接收上述图像光,并将上述图像光转折出射至透射远距成像器件;步骤三、透射远距成像器件继续将上述图像光放大聚焦并输出至分光镜;步骤四、部分上述图像光经分光镜反射后进入人眼,并且真实场景的光线经过分光镜透射后进入人眼。本实施例的像源模组发出方向垂直向下的图像光,像源模组发出的图像光再经过光路折叠组件后垂直穿过透射远距成像器件;穿过透射远距成像器件的图像光射向呈45°倾斜设置的分光镜,部分图像光经过分光镜反射进入人眼,人眼看到完全贴地、连续深度的图像光,剩余部分图像光则直接透过分光镜。其中,真实场景的光线经过分光镜部分透射进入人眼。人眼能同时观看到连续深度的图像与真实场景结合的显示效果。像源模组能呈现连续深度的图像内容;又基于视差渲染数学模型,以地面为参照点,所成的像在距分光镜5m至25m深度范围的地面上,使得人眼能同时观看到完全贴地的连续深度的图像与真实场景结合的显示效果。根据本实施例的增强现实显示方法,人眼能够同时观看到连续深度的图像与真实场景融合的效果,且所成的像完全贴地。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还包括:通过视差渲染数学模型来控制成像显示效果;所述视差渲染数学模型的公式为:。要实现成像内容完全贴地的显示效果,需要根据人眼观看地面不同位置距离的视差推导得到图像源各部分所需渲染的视差值。其中,s为像源模组输出的图像光所需渲染的视差,其渲染后的视差与人两眼的视差相同,也即模拟人眼的两个采集相机的视差。z为人眼观看完全贴地、连续深度的图像光距分光镜的位置距离,本实施例中,人眼观看完全贴地、连续深度的图像光设为距分光镜5m至25m之间的具有连续深度、超大景深的图像的位置,若位置距离范围改变,为得到清晰的像,对应的像源模组、光学系统要相对调整。φ为用来模拟人眼间距的两个采集相机的水平距离;f0为采集相机的焦距,也即用来模拟人眼的焦距;h为采集相机与地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也即人眼观看位置距地面的高度。f为光学系统的焦距,本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由透射远距成像器件构成。通过两个采集相机之间产生不同的视差,构建视差数据库,也即构建出来人眼视差的视差数据库;选取视差数据库中的某一视差值代入视差渲染数学模型的公式中,计算得到某一人眼观看到完全贴地、连续深度的图像光距分光镜的位置距离值,重复上述步骤,进而构建得到位置距离数据库。依照图像光的路径,通过构建视差库,反向计算得到人眼观看完全贴地、连续深度的图像光距分光镜的位置距离。确定所需要呈现的完全贴地、连续深度的图像光的位置距离,根据视差渲染数学模型,使像源模组输出的图像光经过透射远距成像器件放大后,部分图像光通过分光镜呈现的视差与人眼视差相同,部分图像光能反射进入人眼。连续深度的图像完全贴地的显示效果是按照视差渲染数学模型即人眼观看完全贴地、连续深度的图像光距分光镜的位置距离与所需视差的数学关系渲染显示图像得到,当视差范围固定后,人眼得以观看到距分光镜5m至25m之间的完全贴地、连续深度的图像光。
如图2所示,一种贴地成像的连续深度增强现实显示装置,通过视差渲染数学模型构建得到,所述增强现实显示装置包括像源模组1和分光镜4,所述增强现实显示装置还包括光路折叠组件2和透射远距成像器件3,所述像源模组1用于输出具有连续深度的图像光,所述光路折叠组件2用于接收并转折出射图像光,所述透射远距成像器件3用于接收并放大聚焦输出图像光,所述分光镜4用于接收图像光并将部分图像光反射至人眼,以及将真实场景的光线透射至人眼。所述像源模组1、光路折叠组件2、透射远距成像器件3和分光镜4依照图像光的路径依次设置,所述像源模组1和透射远距成像器件3分别位于光路折叠组件2两端的上方,所述分光镜4位于透射远距成像器件3的上方并呈倾斜状态。以所述透射远距成像器件3的中心轴线为中心,本实施例的所述分光镜4的倾斜度为45°。像源模组1提供具有连续深度的图像,像源模组1发出方向竖直向下的图像光,像源模组1发出的图像光再经过光路折叠组件2后垂直穿过透射远距成像器件3;穿过透射远距成像器件3的图像光射向呈45°倾斜设置的分光镜4,部分图像光经过分光镜4反射进入人眼,剩余部分图像光则直接透过分光镜4。其中,真实场景的光线经过分光镜4部分透射进入人眼。人眼能同时观看到连续深度的像与真实场景结合的显示效果。并且本实施例透射远距成像器件3的放大倍率为13.6倍,能够给将像源模组1提供的连续深度图像进行放大成像,实现显示景深的倍增。又基于视差渲染数学模型,具有连续深度的超大景深图像显示在距分光镜4的5m至25m的位置,在空间中实现连续深度完全贴地的显示效果,并且其水平方向的视场角为14.4°,垂直方向的视场角为8°,人眼能观看到完整成像内容的水平移动范围为20cm,垂直移动范围为18cm。
本实施例的增强现实显示装置通过设置像源模组1、光路折叠组件2、透射远距成像器件3及分光镜4,无需使用者佩戴辅助设备。并采用一种视差渲染数学模型根据人眼观看完全贴地、连续深度的图像光距分光镜的位置距离来渲染视差,以指导生成完全贴地的显示内容。具体的,人在使用增强现实显示装置时,根据所需要呈现的完全贴地的显示内容的位置距离,使用视差渲染数学模型,使像源模组1输出的图像光经过透射远距成像器件3放大后,最终部分图像光通过分光镜4呈现的视差与人眼视差相同,部分图像光能反射进入人眼。增强现实显示装置其所成的像贴于地面,并与场景中的地面(或其他物体)高度融合,为使用者呈现更加逼真和沉浸的视觉体验。其中,像源模组1用于提供具有连续深度的图像,光路折叠组件2用来对像源模组1发出的图像光进行转折后入射到透射远距成像器件3,透射远距成像器再将像源模组1发出的图像光进行聚焦放大,最终通过设在透射远距成像器件3上方、呈45°倾斜设置的分光镜4,部分图像光通过分光镜4反射进入人眼,同时人眼能够通过该分光镜4看到前方的真实场景,从而能够观看到虚拟图像(连续深度的图像)与真实场景融合的显示效果。与现有增强现实显示技术相比,该增强现实显示装置首先解放使用者,其不再需要被佩戴在使用者的头部,并且能够实现具有超大景深、贴地成像和高融合度、高真实的增强现实显示效果,提升使用者体验。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的像源模组1水平放置,并竖直向下发出图像光。提供连续深度图像内容的像源模组1是复合结构,可以产生连续深度图像,增大了成像位置的深度范围。具体的所述像源模组1包括显示器和柱透镜光栅阵列,所述显示器和柱透镜光栅阵列依照图像光的路径依次设置并位于光路折叠组件2右端的上方,所述柱透镜光栅阵列位于显示器的出光侧,所述显示器用于输出二维图像光,所述柱透镜光栅阵列用于接收二维图像光并输出三维图像光。本实施例的柱透镜光栅阵列的截距设为0.32mm,曲率半径设为0.3982mm,形成具有连续深度的光束角为30°。其中,显示器采用6.4寸LCD显示器。像源模组1可以显示具有连续深度的图像,实现空间中多深度平面成像的增强现实显示效果,显示内容与真是场景的融合性大幅提升,从而实现更大景深范围、更强沉浸感的增强现实体验。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光路折叠组件2包括倾斜且相对设置的两个反射镜21,两个所述反射镜21依照图像光的路径依次设置,所述像源模组1和透射远距成像器件3分别位于两个反射镜21的上方;其中一个所述反射镜21用于接收并转折出像源模组1输出的图像光,另一个所述反射镜21用于接收并转折出射其中一个反射镜21转折出射后的图像光。参见图2,本实施例以两个所述反射镜21的对称轴线为中心,两个反射镜21从两个不同的旋转方向看,每个反射镜21的倾斜度均为45°。若两个反射镜21都从逆时针旋转方向看,其中一个反射镜21的倾斜度为45°,另一个反射镜21的倾斜度则为135°,此时两个反射镜21相倾斜并且对称。本实施例的两个所述反射镜21的中心点之间的水平距离为230mm,其中一个所述反射镜21的中心点与像源模组1之间的垂直距离为116mm,另一个所述反射镜21的中心点与透射远距成像器件3之间的垂直距离为140mm。图像光经过光路折叠组件2改变传播方向后出射,有效缩小了装置结构体积。
其中,本实施例的两个反射镜21的中心点处于同一水平线上,其中一个反射镜21与像源模组1处于同一轴线上,另一个反射镜21与透射远距成像器件3处于同一轴线上。分光镜4还与透射远距成像器件3处于同一轴线上。值得说明的是,两个反射镜21是折叠光路用的,大小可以相同可以不同,二者的中心点也不一定要在同一水平线上,布局和大小是为了兼顾不漏光地反射图像光以及整体体积最小化。同理可知,像源模组1与反射镜21、透射远距成像器件3与反射镜21也不一定要同一轴线上。只要像源模组1、光路折叠组件2、透射远距成像器件3和分光镜4依照图像光的路径依次设置,并且在传输图像光时不漏光的结构就均在本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内。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透射远距成像器件3包括两个平凸透镜31,两个所述平凸透镜31依照图像光的路径依次设置,两个所述平凸透镜31位于光路折叠组件2左端的上方并位于分光镜4的下方;两个所述平凸透镜31之间具有空气间隔,所述空气间隔为10mm;每个所述平凸透镜31的口径均为250mm,厚度为22mm,曲率半径为575mm;其中一个所述平凸透镜31用于接收并放大聚焦光路折叠组件2输出的图像光,另一个所述平凸透镜31用于接收并放大聚焦其中一个平凸透镜31放大聚焦后的图像光。其中,平凸透镜31采用型号为H-K9L光学玻璃。并且像源模组1放置在透射远距成像器件3的一倍焦距内,像源模组1发出的图像光通过透射远距成像器件3后成放大虚像。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增强现实显示装置还包括壳体5,所述像源模组1、光路折叠组件2和透射远距成像器件3均设置在壳体5内部,所述分光镜4倾斜设置在壳体5外部并处于应用场景中。本实施例的增强现实显示装置可以应用在不同的工作场景,例如教育、医疗等。壳体5的尺寸、大小以及像源模组1、光路折叠组件2和透射远距成像器件3的尺寸要相应设置;值得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像源模组1的显示器和柱透镜光栅阵列的尺寸,光路折叠组件2的两个反射镜21的尺寸,透射远距成像器件3的两个平凸透镜31的尺寸都是根据壳体5进行匹配设计的。设置壳体5以使得源模组、光路折叠组件2和透射远距成像器件3集成化,具体的,分光镜4为观看窗口,要设在应用场景中。本实施例增强现实显示装置的布局和大小是兼顾了不漏光地反射图像光以及整体体积最小化两点。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以所述透射远距成像器件的中心轴线为中心,所述分光镜4的倾斜度为45°,所述分光镜4的透光率为70%、反射率为30%,以更好的实现反射图像光并透射真实场景的光线。所述分光镜4的中心点与透射远距成像器件3之间的垂直距离为200mm。分光镜4设置于透射远距成像器件3上方。
本实施例增强现实显示装置反射图像光的过程:在像源模组1正下方设有光路折叠组件2,像源模组1位于光路折叠组件2右端的上方,光路折叠组件2改变图像光传播方向。在光路折叠组件2左端的上方,设有透射远距成像器件3,透射远距成像器件3用于聚焦显示器发出的图像光。在透射远距成像器件3的上方,45°倾斜设置分光镜4。显示器输出二维图像光,柱透镜光栅阵列接收二维图像光并输出三维图像光至两个反射镜21,经过两次折射后,三维图像光进入两个平凸透镜31进行放大聚焦,最终部分三维图像光通过分光镜4反射进入人眼,剩余部分图像光则透过分光镜4。并且真实场景的光线经过分光镜4部分透射进入人眼。根据视差渲染数学模型,所成的像在距分光镜4的5m至25m深度范围的地面。人眼能够同时观看到显示图像与真实场景融合的效果,并且所成的像具有连续深度。
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非限制本发明实施范围,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当然可根据本说明书中所公开的技术内容,通过置换或改变的方式轻易做出其它的实施方式,故凡在本发明的原理及工艺条件所做的变化和改进等,均应包括于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贴地成像的连续深度增强现实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像源模组输出具有连续深度的图像光;
步骤二、光路折叠组件接收上述图像光,并将上述图像光转折出射至透射远距成像器件;
步骤三、透射远距成像器件继续将上述图像光放大聚焦并输出至分光镜;
步骤四、部分上述图像光经分光镜反射后进入人眼,人眼看到完全贴地、连续深度的图像光,并且真实场景的光线经过分光镜透射后进入人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现实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过视差渲染数学模型来控制成像显示效果;所述视差渲染数学模型的公式为:;其中,s为像源模组输出的图像光所需渲染的视差,z为人眼观看完全贴地、连续深度的图像光距分光镜的位置距离,φ用来模拟人眼间距的两个采集相机的水平距离,f0为采集相机的焦距,h为采集相机与地面之间的垂直距离,f为透射远距成像器件构成光学系统的焦距;通过两个采集相机之间产生不同的视差,构建视差数据库;选取视差数据库中的某一视差值代入视差渲染数学模型的公式中,计算得到某一人眼观看到完全贴地、连续深度的图像光距分光镜的位置距离值,重复上述步骤,进而构建得到位置距离数据库;确定所需要呈现的完全贴地、连续深度的图像光的位置距离,根据视差渲染数学模型,使像源模组输出的图像光经过透射远距成像器件放大后,部分图像光通过分光镜呈现的视差与人眼视差相同,部分图像光能反射进入人眼。
3.一种贴地成像的连续深度增强现实显示装置,所述增强现实显示装置包括像源模组(1)和分光镜(4),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现实显示装置还包括光路折叠组件(2)和透射远距成像器件(3),所述像源模组(1)用于输出具有连续深度的图像光,所述光路折叠组件(2)用于接收并转折出射图像光,所述透射远距成像器件(3)用于接收并放大聚焦输出图像光,所述分光镜(4)用于接收图像光并将部分图像光反射至人眼,以及将真实场景的光线透射至人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增强现实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像源模组(1)包括显示器和柱透镜光栅阵列,所述显示器和柱透镜光栅阵列依照图像光的路径依次设置并位于光路折叠组件(2)右端的上方,所述柱透镜光栅阵列位于显示器的出光侧,所述显示器用于输出二维图像光,所述柱透镜光栅阵列用于接收二维图像光并输出三维图像光。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增强现实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柱透镜光栅阵列的截距为0.32mm,曲率半径为0.3982mm,光束角为30°。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增强现实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路折叠组件(2)包括倾斜且相对设置的两个反射镜(21),两个所述反射镜(21)依照图像光的路径依次设置,所述像源模组(1)和透射远距成像器件(3)分别位于两个反射镜(21)的上方;其中一个所述反射镜(21)用于接收并转折出像源模组(1)输出的图像光,另一个所述反射镜(21)用于接收并转折出射其中一个反射镜(21)转折出射后的图像光。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增强现实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以两个所述反射镜(21)的对称轴线为中心,每个所述反射镜(21)的倾斜度均为45°;两个所述反射镜(21)的中心点之间的水平距离为230mm,其中一个所述反射镜(21)的中心点与像源模组(1)之间的垂直距离为116mm,另一个所述反射镜(21)的中心点与透射远距成像器件(3)之间的垂直距离为140mm。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增强现实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射远距成像器件(3)包括两个平凸透镜(31),两个所述平凸透镜(31)依照图像光的路径依次设置,两个所述平凸透镜(31)位于光路折叠组件(2)左端的上方并位于分光镜(4)的下方;两个所述平凸透镜(31)之间具有空气间隔,所述空气间隔为10mm;每个所述平凸透镜(31)的口径均为250mm,厚度为22mm,曲率半径为575mm;其中一个所述平凸透镜(31)用于接收并放大聚焦光路折叠组件(2)输出的图像光,另一个所述平凸透镜(31)用于接收并放大聚焦其中一个平凸透镜(31)放大聚焦后的图像光。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增强现实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现实显示装置还包括壳体(5),所述像源模组(1)、光路折叠组件(2)和透射远距成像器件(3)均设置在壳体(5)内部,所述分光镜(4)倾斜设置在壳体(5)外部并处于应用场景中。
10.根据权利要求3或9任一项所述的增强现实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以所述透射远距成像器件(3)的中心轴线为中心,所述分光镜(4)的倾斜度为45°,所述分光镜(4)的透光率为70%、反射率为30%;所述分光镜(4)的中心点与透射远距成像器件(3)之间的垂直距离为200mm。
CN202410258757.4A 2024-03-07 一种贴地成像的连续深度增强现实显示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78500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258757.4A CN117850050B (zh) 2024-03-07 一种贴地成像的连续深度增强现实显示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258757.4A CN117850050B (zh) 2024-03-07 一种贴地成像的连续深度增强现实显示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850050A true CN117850050A (zh) 2024-04-09
CN117850050B CN117850050B (zh) 2024-06-04

Family

ID=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87597A (en) * 1990-06-29 1993-02-16 Fujitsu Limited Display unit
CN108780225A (zh) * 2016-03-08 2018-11-09 夏普株式会社 车载平视显示器
WO2022037703A1 (zh) * 2020-08-21 2022-02-24 未来(北京)黑科技有限公司 多层图像显示装置、抬头显示器以及交通设备
CN116068767A (zh) * 2022-12-29 2023-05-05 惠州市华阳多媒体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连续变焦平视显示器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87597A (en) * 1990-06-29 1993-02-16 Fujitsu Limited Display unit
US5187597B1 (en) * 1990-06-29 1996-05-14 Fujitsu Ltd Display unit
CN108780225A (zh) * 2016-03-08 2018-11-09 夏普株式会社 车载平视显示器
WO2022037703A1 (zh) * 2020-08-21 2022-02-24 未来(北京)黑科技有限公司 多层图像显示装置、抬头显示器以及交通设备
CN116068767A (zh) * 2022-12-29 2023-05-05 惠州市华阳多媒体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连续变焦平视显示器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394817B2 (ja) 仮想/拡張現実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ビーム角度センサ
JP6768046B2 (ja) 相互遮蔽および不透明度制御能力を有する光学式シースルー型ヘッドマウントディスプレイのための装置
CN107850784B (zh) 虚拟/增强现实系统中具有内向指向角度的准直光纤扫描仪设计
US10838209B2 (en) Head mounted imaging apparatus with curved lenslet array
US20190007677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vergent Angular Slice True-3D Display
JP2010538313A (ja) 広視野角を有する現実的画像表示装置
AU2016336546A1 (en) Virtual/augmented reality system having reverse angle diffraction grating
US20150042958A1 (en) Aerial projection display with dual reflectors
IL276021B1 (en) Virtual display system with detected targeting cues
KR100616558B1 (ko) 배경 영상을 갖는 3차원 입체 영상 디스플레이 장치
JP2018533062A (ja) 広視野ヘッドマウントディスプレイ
CN104407440A (zh) 具有视线跟踪功能的全息显示装置
WO2022017447A1 (zh) 图像显示控制方法、图像显示控制装置及头戴式显示设备
CN107111147A (zh) 立体观看装置
CN110780433A (zh) 离轴反射式光学系统及电子设备
KR20180032317A (ko) 플로팅 홀로그램 장치
CN111158162B (zh) 一种超多视点三维显示装置以及系统
CN117850050B (zh) 一种贴地成像的连续深度增强现实显示方法及装置
KR20160082364A (ko) 홀로그램 디스플레이용 광학계
US20240061246A1 (en) Light field directional backlighting based three-dimensional (3d) pupil steering
CN117850050A (zh) 一种贴地成像的连续深度增强现实显示方法及装置
US20060083437A1 (en) Three-dimensional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JPH01118814A (ja) 凹面鏡と接合鏡を用いた立体画像表示装置、立体画像装置および立体画像作成方法
CN110703560A (zh) 一种直接投影式一屏多眼独立显示技术
Jang et al. 100-inch 3D real-image rear-projection display system based on Fresnel len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