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841760A - 电动汽车充电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动汽车充电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841760A
CN117841760A CN202311820288.2A CN202311820288A CN117841760A CN 117841760 A CN117841760 A CN 117841760A CN 202311820288 A CN202311820288 A CN 202311820288A CN 117841760 A CN117841760 A CN 1178417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ing
charging station
vehicle
information
vehicle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82028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熙胖
李鑫
李平
廖正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ngzhou Xinda Jie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ngzhou Xinda Jie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ngzhou Xinda Jie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ngzhou Xinda Jie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82028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841760A/zh
Publication of CN1178417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84176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动车充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动汽车充电系统及方法,基于北斗卫星系统实现充电站端和车端的通信及定位,并利用数字签名对北斗通信定位端、车端和充电站端的交互数据进行签名。本发明能够在没有互联网络信号或者互联网络信号不佳的场景下,使得电动汽车与充电站之间能够利用北斗系统短报文进行通信连接,且保证信息发送方的身份及所发信息的真实和完整性,防止信息被非法篡改,并进一步在发送的信息中应用时间戳和随机数,防止信息被重放攻击,保证信息的安全,使得电动汽车充电既安全可靠、有简单高效。

Description

电动汽车充电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车充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动汽车充电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电动汽车可以通过互联网络与充电站进行电动汽车与充电站之间的身份认证、进行电动汽车车上电池的型号确认、电动汽车所适用的充电接口标准的确认、预约充电车位等多种功能。然而,在没有互联网络信号或者互联网络信号不佳的场景下,电动汽车与充电站之间无法进行通信连接,继而无法实现之前在有互联网络环境下所提供的功能。
北斗系统导航系统(简称北斗系统)是我国着眼于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卫星导航系统。北斗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组成。其中,空间段由中圆地球轨道、地球静止轨道、倾斜地球同步轨道等三种轨道共30颗卫星组成;地面段由运控系统、测控系统、星间链路运行管理系统,以及国际搜救、短报文通信、星基增强和地基增强等多种服务平台组成;用户段由兼容其他卫星导航系统的各类终端及应用系统组成。北斗系统可向全球用户提供定位导航授时、国际搜救、全球短报文通信等三种全球服务;向亚太地区提供区域短报文通信、星基增强、精密单点定位、地基增强等四种区域服务。定位导航授时服务。通过30颗卫星,免费向全球用户提供服务,全球范围水平定位精度优于9米、垂直定位精度优于10米,测速精度优于0.2米/秒、授时精度优于20纳秒。全球短报文通信服务。北斗系统是世界上首个具备全球短报文通信服务能力的卫星导航系统,通过14颗中圆地球轨道卫星,为特定用户提供全球随遇接入服务,最大单次报文长度560比特(40个汉字)。区域短报文通信服务。北斗系统是世界上首个面向授权用户提供区域短报文通信服务的卫星导航系统,通过3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为中国及周边地区用户提供数据传输服务,最大单次报文长度14000比特(1000个汉字),具备文字、图片、语音等传输能力。如何充分利用北斗系统的定位导航服务和短报文通信服务,实现电动汽车与充电站之间的通信连接,进而实现提供前述的相关功能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充电系统及系统,结合北斗系统的定位导航服务和短报文通信服务,实现电动汽车与充电站之间的通信连接,使电动汽车充电既安全可靠、又简单高效。
按照本发明所提供的设计方案,一方面,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充电系统,用于车端和充电站端之间的互联通信,包含:
第一通信模块,所述第一通信模块安装在充电站端;
第二通信模块,所述第二通信模块安装在车端;
及连接第一通信模块和第二通信模块的北斗通信定位模块,以使充电站端和车端通过北斗通信定位模块实现通信定位;
且第一通信模块、第二通信模块和北斗通信定位模块中均设置有用于存储数字证书和加密参数的安全单元,以利用安全单元为充电站端、车端和北斗通信定位模块提供密码服务和安全存储功能。
作为本发明电动汽车充电系统,进一步地,所述北斗通信定位模块还包含:用于存储和维护充电站编号及充电站编号所对应充电站定位信息的存储单元。
作为本发明电动汽车充电系统,进一步地,所述安全单元采用安全智能芯片。
又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方法,基于上述的系统实现,该实现过程包含:
充电站端基于预设充电消息收集时间规则向北斗通信定位模块发送消息收集请求,所述消息收集请求包括充电站端充电枪充电接口类型、充电站编号及收集目标距离;
北斗通信定位模块基于请求获取充电站位置信息,并向目标范围内的车端发送充电需求广播消息,其中,目标范围为以充电站位置信息为中心、以收集目标距离为半径的区域,充电需求广播消息包括充电站编号及充电站位置信息;
目标范围内的车端基于目的地位置信息、充电站位置信息及电池包剩余电量确定其当前时刻是否需要充电,若不需要,则流程结束,若需要充电,则向北斗通信定位模块发送充电请求消息,所述充电请求消息包括车端身份信息、车端充电接口类型及充电站编号;
北斗通信定位模块基于充电请求消息判断目标范围内充电站端是否有满足车端充电接口类型的充电枪,或由北斗通信定位模块将充电请求消息转发至对应充电站端,由充电站端判断其是否有满足车端充电接口类型的充电枪;基于北斗通信定位模块或充电站模块的判断结果,若没有,则流程结束,若有,则向车端反馈充电站充电枪可用信息,以使车端依据充电站位置信息行驶至充电站端进行充电操作。
作为本发明电动汽车充电方法,进一步地,所述预设充电消息收集时间规则包含定时发送和/或不定时随机发送。
作为本发明电动汽车充电方法,进一步地,充电站端、北斗通信定位模块和车端之间,在互发的消息中加入时间戳和随机数,并基于各自安全单元对交互数据进行数字签名和验签操作。
作为本发明电动汽车充电方法,进一步地,安全单元利用商用密码算法和/或国际密码算法对交互数据加解密,其中,商用密码算法包括但不限于SM1、SM2、SM3、SM4和SM9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国际密码算法包括但不限于3DES、AES、RSA、SHA-1和SHA-256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再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方法,基于上述的电动汽车充电系统实现,该实现过程包含如下内容:
车端基于其当前位置信息、目的地位置信息获取其实际里程,并依据实际里程和电池包剩余电量判断其在可行驶里程范围内是否需要充电,若无需要,则流程结束,若需要,则将充电请求消息发送至北斗通信定位模块,其中,充电请求消息包括车端身份信息、车端位置信息、可行驶里程和车端充电接口类型;
北斗通信定位模块依据充电请求消息中车端位置信息确定目标充电站编号及该目标充电站定位信息;并将目标充电站编号及定位信息反馈至车端;
车端依据目标充电站定位信息判断其是否在可行驶里程范围内,若不在,则等待电力救援,流程结束,若在,则向北斗通信定位模块发送充电确认消息,所述充电确认消息包括车端身份信息、车端位置信息、车端充电接口类型及目标充电站编号;
北斗通信定位模块依据充电确认消息中的目标充电站编号将车端充电确认消息转发至目标充电站端;
目标充电站端根据车端充电接口类型判断是否有满足电动汽车充电接口类型的可用充电枪,若没有,则反馈至北斗通信定位模块,由北斗通信定位模块和车端配合寻找下一个充电站,若有,则通过北斗通信定位模块将可充电消息反馈至车端,以使车端行驶至该目标充电站进行充电。
进一步地,北斗通信定位模块依据充电请求消息中车端位置信息确定目标充电站编号及该目标充电站定位信息,还包含:
北斗通信定位模块依据充电请求消息查找车端可行驶里程范围内的目标充电站编号和目标充电站定位信息,并根据车端位置信息由近至远进行排序,将可行驶里程范围内所有目标充电站以列表形式反馈至车端,以由车端判断在列表范围内是否有可用充电站并生成充电确认消息。
进一步地,北斗通信定位模块将可行驶里程范围内所有目标充电站以列表形式反馈至车端之前,还包含:
基于车端充电接口类型分别与目标充电站进行交互,并确定目标充电站内是否有满足车端充电接口类型的可用充电枪,并在目标充电站列表中做标记,以供车端参考。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应用北斗系统短报文通信技术,实现了在没有互联网络信号或者互联网络信号不佳的场景下,比如无人区、荒漠等区域,电动汽车与充电站之间通过北斗系统短报文进行通信连接,继而可以实现在通常有互联网络环境下同样的电动车充电相应的功能。。
2、本发明北斗系统服务端、充电站和电动汽车通过对公钥证书及数字签名进行验证保证了信息发送方的身份及所发信息的真实和完整性,防止信息被非法篡改,还可通过在发送的信息中应用时间戳和随机数,以防止信息被重放攻击,保证信息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电动汽车充电系统架构示意;
图2为实施例中电动汽车充电流程示意之一;
图3为实施例中电动汽车充电流程示意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和技术方案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电动汽车所适用的充电接口标准目前包括我国的推荐性国家标准GB/T 20234、北美SAE J1772和CCS1、欧洲地区IEC62196和CCS2、日本CHAdeMO,以及特斯拉NACS等。本发明实施例,参见图1所示,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充电系统,用于车端和充电站端之间的互联通信,包含:
第一通信模块,所述第一通信模块安装在充电站端;
第二通信模块,所述第二通信模块安装在车端;
及连接第一通信模块和第二通信模块的北斗通信定位模块,以使充电站端和车端通过北斗通信定位模块实现通信定位;
且第一通信模块、第二通信模块和北斗通信定位模块中均设置有用于存储数字证书和加密参数的安全单元,以利用安全单元为充电站端、车端和北斗通信定位模块提供密码服务和安全存储功能。
其中,北斗通信定位模块还包含:用于存储和维护充电站编号及充电站编号所对应充电站定位信息的存储单元。安全单元可采用安全智能芯片。
参见图1所示,在具体应用实施中,该充电系统包括作为北斗通信定位模块的北斗系统服务端、至少一个充电站、电动汽车和数字证书服务器;所述北斗系统服务端分别与所述电动汽车和所述充电站通过北斗系统提供的北斗短报文服务并以北斗短报文的形式进行通信连接。
北斗系统服务端包括北斗端安全模块、北斗端存储模块和北斗短报文服务模块。
北斗端存储模块用于存储充电站编号以及所述充电站编号所对应的充电站的定位信息;所述定位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地理位置信息,比如地理坐标等;所述北斗系统服务端预设和维护有充电站编号与充电站定位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使得通过一方的定位信息和/或编号可以找到另一方的信息。
北斗短报文服务模块用于为所述电动汽车和所述充电站提供北斗短报文服务。
充电站包括站端安全模块、站端北斗短报文模块、站端电池管理和充电系统。
充电站具有充电站编号;所述充电站编号用于唯一标识所述充电站;所述充电站编号存储于所述充电站的站端安全模块的安全存储区内;所述充电站还存储有该充电站的定位信息;所述定位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地理位置信息,比如地理坐标等。
充电站端北斗短报文模块用于与所述北斗系统的北斗短报文服务模块之间收发北斗短报文信息;所述充电站与所述北斗系统服务端进行通信是指所述充电站与所述北斗系统服务端分别通过所述站端北斗短报文模块和所述北斗短报文服务模块进行短报文通信。
充电站端电池管理和充电系统用于实现对动力电池的状态检测、安全保护、充电控制、能量控制管理、均衡管理、热管理、信息管理等;所述站端电池管理和充电系统要准确的估测电池组的剩余电量,保证其维持在合理的范围内,防止过度的充放电对电池造成损伤;要动态监测电池组的工作状态,实时采集电池组及单体电芯的电压、电流和温度,防止电池发生过充电或过放电现象;同时还能够判断电池状况,挑出存在问题的电池,来保持整组电池运行的可靠性和高效性;此外,还要实现对车端电池包的电池间的均衡充电。
充电站还包括用于与所述车端充电进行对接的充电枪;所述充电枪上具有充电接口。
电动汽车包括车端安全模块、车端北斗定位模块、车端北斗短报文模块、车端电池管理系统和车端电池包。
车端北斗定位模块用于接收北斗系统服务端定位信号,实时获取所述电动汽车的定位信息;所述定位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地理位置信息。
车端北斗短报文模块用于与所述北斗系统服务端的北斗短报文服务模块之间收发北斗短报文信息;所述电动汽车与所述北斗系统服务端进行通信是指所述电动汽车与所述北斗系统服务端分别通过所述车端北斗短报文模块和所述北斗短报文服务模块进行短报文通信。
车端电池管理系统由各类传感器、执行器、固化有各种算法的控制器以及信号线等组成,主要用于实现对动力电池的状态检测、安全保护、充电控制、能量控制管理、均衡管理、热管理、信息管理等;车端电池管理系统要准确的估测电池组的剩余电量,保证其维持在合理的范围内,防止过度的充放电对电池造成损伤;要动态监测电池组的工作状态,实时采集电池组及单体电芯的电压、电流和温度,防止电池发生过充电或过放电现象;同时还能够判断电池状况,挑出存在问题的电池,来保持整组电池运行的可靠性和高效性;此外,还要实现电池间的均衡充电。
车端电池包是所述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组,用于为所述电动汽车提供和存储所需电力;所述车端电池包可以充电和放电,并接受所述车端电池管理系统的监控和管理;所述车端电池包还包括用于与充电站对接的充电接口。
电动汽车具有充电接口和车辆识别码;所述车辆识别码由车辆生产方在车辆出厂前内置于所述电动汽车的所述车端安全模块的安全存储区内,所述车辆识别码在内置于所述车端安全模块的安全存储区内后,只提供只读功能,车辆使用方不能更改内置于所述车端安全模块的安全存储区内的车辆识别码;所述车辆识别码(Vehicle IdentificationNumber,或称车架号码,简称VIN),是一组由若干个字母和/或数字组成,用于汽车上的一组独一无二的号码,可以识别汽车的生产商、引擎、底盘序号及其它性能等资料。
电动汽车还具有车辆号牌;所述车辆号牌,俗称牌照、车牌,是分别悬挂在车子前后的板材,通常使用的材质是铝、铁皮、塑料或纸质,在上面刻印车子的登记号码、登记地区或其它的相关信息。
电动汽车具有第一车端相关信息和第二车端相关信息;所述第一车端相关信息包括所述电动汽车的车辆号牌、车辆识别码和、电动汽车的定位信息等信息;所述第二车端相关信息包括所述电动汽车的车辆号牌、车辆识别码,以及所述电动汽车的车辆号牌和/或车辆识别码所对应的所述电动汽车的充电接口类型等信息。
北斗端安全模块、站端安全模块和车端安全模块分别用于为所述北斗系统服务端、所述充电站和所述电动汽车提供密码服务功能和安全存储功能。
所述北斗端安全模块、所述站端安全模块和所述车端安全模块内分别设置安全存储区;安全存储区可用于存储数字证书、私钥和其它重要信息和数据;所述其它重要信息和数据包括但不限于车辆识别码和/或充电站编号;所述密码服务功能包括但不限于生成随机数、数字签名运算、数字签名验签运算、加解密运算、生成会话密钥、生成数字摘要、数字证书验证和数字证书撤销列表查询;数字证书也称为公钥证书。
所述数字证书服务器分别为所述北斗系统服务端、所述充电站和所述电动汽车生成公钥证书并保存。
数字证书服务器通过离线或在线方式将所述北斗系统服务端的公钥证书和所述数字证书服务器的根证书写入所述北斗系统服务端的北斗端安全模块内;所述数字证书服务器通过离线或在线方式将所述充电站的公钥证书和所述数字证书服务器的根证书写入所述充电站的站端安全模块内;所述数字证书服务器通过离线或在线方式将所述电动汽车的公钥证书和所述数字证书服务器的根证书写入所述电动汽车的车端安全模块内;所述北斗系统服务端、所述充电站和所述电动汽车的公钥证书是由所述数字证书服务器的根证书签发。
所述北斗系统服务端、所述充电站和所述电动汽车各自保存与其相应公钥证书中的公钥相对应的私钥;所述北斗系统服务端的私钥保存在所述北斗端安全模块的安全存储区内;所述充电站的私钥保存在所述站端安全模块的安全存储区内;所述电动汽车的私钥保存在所述车端安全模块的安全存储区内。
所述北斗端安全模块、所述站端安全模块和所述车端安全模块均为安全智能芯片,所述安全智能芯片支持的商用密码算法包括但不限于SM1、SM2、SM3、SM4和SM9中的一种或几种、支持的国际常用密码算法包括但不限于3DES、AES、RSA、SHA-1和SHA-256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安全智能芯片支持存储数字证书;所述安全智能芯片提供安全存储区域,支持重要信息的安全存储;所述安全智能芯片支持随机数的生成;所述数字证书服务器还维护证书撤销列表,提供证书撤销列表查询功能。
基于上述的系统,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方法,具体包含:
S101、充电站端基于预设充电消息收集时间规则向北斗通信定位模块发送消息收集请求,所述消息收集请求包括充电站端充电枪充电接口类型、充电站编号及收集目标距离。其中,预设充电消息收集时间规则可包含定时发送和/或不定时随机发送。
充电站定时或不定时地向北斗系统服务端发送充电需求收集消息;所述定时发送是指以一定的时间间隔来发送,比如每十分钟、每三十分钟、每小时、每两小时或每天一次;所述充电需求收集消息包括但不限于所述充电站编号和第一距离;所述第一距离由所述充电站指定,比如300公里、600或800公里。
S102、北斗通信定位模块基于请求获取充电站位置信息,并向目标范围内的车端发送充电需求广播消息,其中,目标范围为以充电站位置信息为中心、以收集目标距离为半径的区域,充电需求广播消息包括充电站编号及充电站位置信息。
北斗系统服务端收到所述充电需求收集消息后,根据所述充电站编号,从北斗端存储模块找到所述充电站编号所对应的充电站的定位信息;所述北斗系统服务端以所述充电站的地理位置信息为中心,以第一距离为半径,向该范围内的电动汽车发送充电需求广播消息;所述充电需求广播消息包括但不限于所述充电站编号和所述充电站的定位信息。
S103、目标范围内的车端基于目的地位置信息、充电站位置信息及电池包剩余电量确定其当前时刻是否需要充电,若不需要,则流程结束,若需要充电,则向北斗通信定位模块发送充电请求消息,所述充电请求消息包括车端身份信息、车端充电接口类型及充电站编号。
当目标范围内的电动汽车接收到所述北斗系统服务端发送来的所述充电需求广播消息后,所述电动汽车通过车端北斗定位模块获取所述电动汽车的定位信息;然后,所述电动汽车根据电动汽车用户事先向电动汽车输入的所要到达的目的地位置信息,计算所要到达的目的地与所述电动汽车当前定位位置之间的距离,并根据所述距离估算到达所述目的地所需电量;所述电动汽车通过车端电池管理系统确定车端电池包剩余电量;所述电动汽车根据所述车端电池包剩余电量与到达所述目的地所需电量进行计算;
当所述车端电池包剩余电量足以支持所述电动汽车到达所述目的地时,所述电动汽车直接驶向目的地,流程结束;
当所述车端电池包剩余电量不足以支持所述电动汽车到达所述目的地时,所述电动汽车根据所述充电站的定位信息和所述电动汽车的定位信息,计算所述充电站与本车的距离,并根据所述距离估算到达所述充电站所需电量;
如果所述电动汽车车端电池包剩余电量小于到达所述充电站所需电量,则所述电动汽车忽略所述北斗系统服务端发送的充电需求广播消息,另寻其它补电方法,流程结束;
如果所述电动汽车车端电池包剩余电量大于或等于到达所述充电站所需电量,则所述电动汽车向所述北斗系统服务端发送第一充电请求信息;所述第一充电请求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第一车端相关信息、所述充电站编号等信息。
S104、北斗通信定位模块基于充电请求消息判断目标范围内充电站端是否有满足车端充电接口类型的充电枪,或由北斗通信定位模块将充电请求消息转发至对应充电站端,由充电站端判断其是否有满足车端充电接口类型的充电枪;基于北斗通信定位模块或充电站模块的判断结果,若没有,则流程结束,若有,则向车端反馈充电站充电枪可用信息,以使车端依据充电站位置信息行驶至充电站端进行充电操作。
具体实现可描述如下:
北斗系统服务端收到所述第一充电请求信息后,根据所述充电站编号,将所述第一车端相关信息等信息转发给所述充电站。充电站收到所述第一车端相关信息等信息后,根据所述第一车端相关信息内所含的所述电动汽车的充电接口类型等信息,判断所述充电站内是否有满足所述电动汽车的充电接口类型的充电枪可用。
或,北斗系统服务端收到所述第一充电请求信息后,根据所述充电站编号、所述充电站的定位信息和所述充电站内充电枪的充电接口类型信息,以及第一车端相关信息内所含的所述电动汽车的充电接口类型等信息,判断所述充电站内是否有满足所述电动汽车的充电接口类型的充电枪可用。
如果所述充电站内没有可用的满足所述电动汽车的充电接口类型的充电枪,则所述充电站经由所述北斗系统服务端向所述电动汽车返回充电站充电枪不可用信息;如果所述充电站内有可用的满足所述电动汽车的充电接口类型的充电枪,则所述充电站经由所述北斗系统服务端向所述电动汽车返回充电站充电枪可用信息;
如果所述电动汽车收到经所述北斗系统服务端转发来的所述充电站充电枪可用信息后,所述电动汽车根据该充电站的定位信息行驶到该充电站进行充电的操作,然后驶向所述目的地,流程结束;
如果所述电动汽车收到经所述北斗系统服务端转发来的所述充电站充电枪不可用信息,则所述电动汽车忽略所述北斗系统服务端之前发送的充电需求广播消息,另寻其它补电方法,流程结束。
充电站端、北斗通信定位模块和车端之间,在互发的消息中可加入时间戳和随机数,并基于各自安全单元对交互数据进行数字签名和验签操作。数字签名和验签操作的具体实现过程可描述如下:
在所述充电站在向所述北斗系统服务端发送所述充电需求收集消息的同时,还向所述北斗系统服务端发送所述充电站的公钥证书、以及用所述充电站的私钥对所述充电需求收集消息的数字签名信息;所述北斗系统服务端在收到上述信息后,先用所述数字证书服务器的根证书对所述充电站的公钥证书的真伪进行验证,如果验证失败,则经由所述北斗系统服务端直接向所述充电站返回充电需求收集消息验签失败消息;如果验证成功,则用所述充电站的公钥证书中的公钥对所述充电需求收集消息的数字签名信息进行验签;如果验签失败,则经由所述北斗系统服务端直接向所述充电站返回充电需求收集消息验签失败消息。
所述北斗系统服务端在将充电需求广播消息发送给所述电动汽车的同时,还向所述电动汽车发送由所述北斗系统服务端的公钥证书和、以及用所述北斗系统服务端的私钥对所述充电需求广播消息的数字签名信息;所述电动汽车在收到所述充电需求广播消息、所述北斗系统服务端的公钥证书和所述充电需求广播消息的数字签名信息等信息后,先用所述数字证书服务器的根证书对所述北斗系统服务端的公钥证书的真伪进行验证,如果验证失败,则直接向所述北斗系统服务端返回充电需求广播消息验签失败消息;如果验证成功,则用所述北斗系统服务端的公钥证书中的公钥对所述充电需求广播消息的数字签名信息进行验签;如果验签失败,则直接向所述北斗系统服务端返回充电需求广播消息验签失败消息。
所述电动汽车向所述北斗系统服务端发送第一充电请求信息的同时,还向所述北斗系统服务端发送所述电动汽车的公钥证书、以及用所述电动汽车的私钥对所述第一车端相关信息的数字签名信息;
所述北斗系统服务端在收到上述信息后,先用所述数字证书服务器的根证书对所述电动汽车的公钥证书的真伪进行验证,如果验证失败,则直接向所述电动汽车返回充电请求验签失败消息;如果验证成功,则用所述电动汽车的公钥证书中的公钥对第一车端相关信息的数字签名信息进行验签;如果验签失败,则直接向所述电动汽车返回充电请求验签失败消息。
在所述北斗系统服务端向所述电动汽车返回充电站充电枪不可用信息或充电站充电枪可用信息的同时,还向所述电动汽车返回所述北斗系统服务端的公钥证书、以及用所述北斗系统服务端的私钥对所述充电站充电枪不可用信息或充电站充电枪可用信息的数字签名信息;所述电动汽车在收到上述信息后,先用所述数字证书服务器的根证书对所述北斗系统服务端的公钥证书的真伪进行验证,如果验证失败,则向所述北斗系统服务端返回充电站充电枪不可用信息或充电站充电枪可用信息验签失败消息;如果验证成功,则用所述北斗系统服务端的公钥证书中的公钥对所述充电站充电枪不可用信息或充电站充电枪可用信息的数字签名信息进行验签;如果验签失败,则向所述北斗系统服务端返回充电站充电枪不可用信息或充电站充电枪可用信息验签失败消息。
根据三端数据交互的实现过程,在所述充电站经由所述北斗系统服务端向所述电动汽车返回充电站充电枪不可用信息或充电站充电枪可用信息的同时,经由所述北斗系统服务端向所述电动汽车返回所述充电站的公钥证书、以及用所述充电站的私钥对所述充电站充电枪不可用信息或充电站充电枪可用信息的数字签名信息;所述电动汽车在收到上述信息后,先用所述数字证书服务器的根证书对所述充电站的公钥证书的真伪进行验证,如果验证失败,则经由所述北斗系统服务端直接向所述充电站返回充电站充电枪不可用信息或充电站充电枪可用信息验签失败消息;如果验证成功,则用所述充电站的公钥证书中的公钥对所述充电站充电枪不可用信息或充电站充电枪可用信息的数字签名信息进行验签;如果验签失败,则经由所述北斗系统服务端直接向所述充电站返回充电站充电枪不可用信息或充电站充电枪可用信息验签失败消息。
再一方面,基于上述的系统,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方法,包含如下内容:
S201、车端基于其当前位置信息、目的地位置信息获取其实际里程,并依据实际里程和电池包剩余电量判断其在可行驶里程范围内是否需要充电,若无需要,则流程结束,若需要,则将充电请求消息发送至北斗通信定位模块,其中,充电请求消息包括车端身份信息、车端位置信息、可行驶里程和车端充电接口类型。
S202、北斗通信定位模块依据充电请求消息中车端位置信息确定目标充电站编号及该目标充电站定位信息;并将目标充电站编号及定位信息反馈至车端;
S203、车端依据目标充电站定位信息判断其是否在可行驶里程范围内,若不在,则等待电力救援,流程结束,若在,则向北斗通信定位模块发送充电确认消息,所述充电确认消息包括车端身份信息、车端位置信息、车端充电接口类型及目标充电站编号;
S204、北斗通信定位模块依据充电确认消息中的目标充电站编号将车端充电确认消息转发至目标充电站端。
S205、目标充电站端根据车端充电接口类型判断是否有满足电动汽车充电接口类型的可用充电枪,若没有,则反馈至北斗通信定位模块,由北斗通信定位模块和车端配合寻找下一个充电站,若有,则通过北斗通信定位模块将可充电消息反馈至车端,以使车端行驶至该目标充电站进行充电。
在实际应用部署过程,充电方法过程可描述如下:
电动汽车用户向电动汽车输入所要到达的目的地位置信息;所述电动汽车通过车端北斗定位模块获取所述电动汽车的定位信息;所述电动汽车计算所要到达的目的地与所述电动汽车当前定位位置之间的距离,并根据所述距离估算到达所述目的地所需电量;所述电动汽车通过车端电池管理系统确定车端电池包剩余电量。
所述电动汽车根据所述车端电池包剩余电量与到达所述目的地所需电量进行计算,计算过程可如下:
当所述车端电池包剩余电量足以支持所述电动汽车到达所述目的地时,所述电动汽车直接驶向目的地,流程结束;
当所述车端电池包剩余电量不足以支持所述电动汽车到达所述目的地时,所述电动汽车向所述北斗系统服务端发送第一充电请求信息;所述第一充电请求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第一车端相关信息;所述北斗系统服务端收到所述第一充电请求信息后,根据所述电动汽车的定位信息在所述北斗端存储模块中寻找预置的与所述电动汽车距离最近的充电站编号和定位信息;然后,所述北斗系统服务端将所述最近的充电站编号和定位信息发送到所述电动汽车。
所述电动汽车在接收到所述充电站编号和定位信息后,计算所述充电站与本车的距离,并根据所述距离估算到达所述充电站所需电量;如果所述电动汽车车端电池包剩余电量小于到达所述充电站所需电量,则只能呼叫和等待电力救援,流程结束;如果所述电动汽车车端电池包剩余电量大于或等于到达所述充电站所需电量,则所述电动汽车向所述北斗系统服务端发送第二充电请求信息;所述第二充电请求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第二车端相关信息、所述充电站编号等信息。
所述北斗系统服务端收到所述第二充电请求信息后,根据所述充电站编号,将所述第二车端相关信息等信息转发给所述充电站。
所述充电站收到所述第二车端相关信息等信息后,根据所述第二车端相关信息内所含的所述电动汽车的充电接口类型等信息,判断所述充电站内是否有满足所述电动汽车的充电接口类型的充电枪可用。如果所述充电站内没有可用的满足所述电动汽车的充电接口类型的充电枪,则所述充电站经由所述北斗系统服务端向所述电动汽车返回充电站充电枪不可用信息;如果所述充电站内有可用的满足所述电动汽车的充电接口类型的充电枪,则所述充电站经由所述北斗系统服务端向所述电动汽车返回充电站充电枪可用信息;如果所述电动汽车收到经所述北斗系统服务端转发来的所述充电站充电枪可用信息后,所述电动汽车根据该充电站的定位信息行驶到该充电站进行充电操作,然后驶向所述目的地,流程结束。
如果所述电动汽车收到经所述北斗系统服务端转发来的所述充电站充电枪不可用信息,则所述电动汽车向所述北斗系统服务端发送第三充电请求信息;所述第三充电请求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第一车端相关信息、所述充电站编号和所述充电站充电枪不可用信息。
所述北斗系统服务端收到所述第三充电请求信息后,根据所述电动汽车的定位信息在所述北斗端存储模块中寻找预置的与所述电动汽车距离第二近的另一个充电站编号和定位信息;如果所述北斗系统服务端未找到预置的与所述电动汽车距离第二近的另一个充电站编号和定位信息,则所述北斗系统服务端向所述电动汽车返回无可用充电站信息;如果所述北斗系统服务端找到预置的与所述电动汽车距离第二近的另一个充电站编号和定位信息,则所述北斗系统服务端将所述距离第二近的另一个充电站编号和定位信息发送到所述电动汽车。
所述电动汽车收到所述北斗系统服务端返回的所述无可用充电站信息,则所述电动汽车只能呼叫和等待电力救援,流程结束;如果所述电动汽车收到的是所述北斗系统服务端发送来的所述距离第二近的另一个充电站编号和定位信息,所述电动汽车根据该充电站编号和定位信息重新从头执行,直到找到一个有可用的满足所述电动汽车的充电接口类型的充电枪的充电站或者最终找不到任何有可用的满足所述电动汽车的充电接口类型的充电枪的充电站为止。
其中,充电站端、北斗通信定位模块和车端之间,在互发的消息中可加入时间戳和随机数,并基于各自安全单元对交互数据进行数字签名和验签操作。数字签名和验签操作的具体实现过程可如下:
所述电动汽车向所述北斗系统服务端发送第一充电请求信息、第二充电请求信息或第三充电请求信息的同时,还向所述北斗系统服务端发送所述电动汽车的公钥证书、以及用所述电动汽车的私钥对所述第一车端相关信息或第二车端相关信息的数字签名信息;
所述北斗系统服务端在收到上述信息后,先用所述数字证书服务器的根证书对所述电动汽车的公钥证书的真伪进行验证,如果验证失败,则直接向所述电动汽车返回充电请求验签失败消息;如果验证成功,则用所述电动汽车的公钥证书中的公钥对第一车端相关信息或第二车端相关信息的数字签名信息进行验签;如果验签失败,则直接向所述电动汽车返回充电请求验签失败消息。
所述北斗系统服务端在将所述第二车端相关信息等信息发送给所述充电站的同时,还向所述充电站发送由所述北斗系统服务端的公钥证书、以及用所述北斗系统服务端的私钥对所述第二车端相关信息的数字签名信息;所述充电站在收到所述第二车端相关信息、所述北斗系统服务端的公钥证书和所述第二车端相关信息的数字签名信息等信息后,先用所述数字证书服务器的根证书对所述北斗系统服务端的公钥证书的真伪进行验证,如果验证失败,则直接向所述北斗系统服务端返回充电请求验签失败消息;如果验证成功,则用所述北斗系统服务端的公钥证书中的公钥对所述第二车端相关信息的数字签名信息进行验签;如果验签失败,则直接向所述北斗系统服务端返回充电请求验签失败消息。
在所述充电站经由所述北斗系统服务端向所述电动汽车返回充电站充电枪不可用信息或充电站充电枪可用信息的同时,还经由所述北斗系统服务端向所述电动汽车返回所述充电站的公钥证书、以及用所述充电站的私钥对所述充电站充电枪不可用信息或充电站充电枪可用信息的数字签名信息;所述电动汽车在收到上述信息后,先用所述数字证书服务器的根证书对所述充电站的公钥证书的真伪进行验证,如果验证失败,则经由所述北斗系统服务端直接向所述充电站返回充电站充电枪不可用信息或充电站充电枪可用信息验签失败消息;如果验证成功,则用所述充电站的公钥证书中的公钥对所述充电站充电枪不可用信息或充电站充电枪可用信息的数字签名信息进行验签;如果验签失败,则经由所述北斗系统服务端直接向所述充电站返回充电站充电枪不可用信息或充电站充电枪可用信息验签失败消息。
本案实施例中步骤S204中,还可包含:北斗通信定位模块依据充电请求消息查找车端可行驶里程范围内的目标充电站编号和目标充电站定位信息,并根据车端位置信息由近至远进行排序,将可行驶里程范围内所有目标充电站以列表形式反馈至车端,以由车端判断在列表范围内是否有可用充电站并生成充电确认消息。其中,可基于车端充电接口类型分别与目标充电站进行交互,并确定目标充电站内是否有满足车端充电接口类型的可用充电枪,并在目标充电站列表中做标记,以供车端参考。基于该供车端参考的信息,在实际部署实施中,充电方法的过程可描述为:
电动汽车用户向电动汽车输入所要到达的目的地位置信息;所述电动汽车通过车端北斗定位模块获取所述电动汽车的定位信息;所述电动汽车计算所要到达的目的地与所述电动汽车当前定位位置之间的实际里程;所述电动汽车通过车端电池管理系统确定车端电池包剩余电量,然后,根据所述车端电池包剩余电量预估出所述电动汽车的可行驶里程;所述电动汽车根据所述实际里程与所述可行驶里程进行计算,具体计算过程可描述为:
如果所述可行驶里程大于或等于所述实际里程,则所述电动汽车无需进行充电而直接行驶到目的地即可,流程结束;
如果所述可行驶里程小于所述实际里程,则所述电动汽车向所述北斗系统服务度端发送第一充电请求信息;所述第一充电请求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第一车端相关信息、所述可行驶里程信息。
所述北斗系统服务端收到所述第一充电请求信息后,根据所述电动汽车的定位信息在所述北斗端存储模块中寻找预置的与所述电动汽车距离在所述可行驶里程距离之内的最近的充电站编号和定位信息;
如果所述北斗系统服务端在所述北斗端存储模块中未找到预置的与所述电动汽车距离在所述可行驶里程距离之内的充电站编号和定位信息,则向所述电动汽车返回无可用充电站消息;所述电动汽车收到所述无可用充电站消息后,呼叫和等待电力救援,流程结束;
如果所述北斗系统服务端在所述北斗端存储模块中找到了预置的与所述电动汽车距离在所述可行驶里程距离之内的充电站编号和定位信息,所述北斗系统服务端将找到的充电站编号和定位信息根据离所述电动汽车距离的远近,按由近至远的顺序排序,生成距离范围内所有充电站列表;然后,所述北斗系统服务端将所述第一车端相关信息发送给所述距离范围内所有充电站列表中的距离所述电动汽车最近的、还没有被标记为判断过的充电站;当所述距离范围内所有充电站列表中的充电站数量大于一个时,若所述距离范围内所有充电站列表中的某一个充电站不具有相应的满足所述电动汽车的充电接口类型的充电枪,则所述北斗系统服务端将该充电站在所述距离范围内所有充电站列表中标记为已判断,然后继续判断该列表中的下一个充电站是否具有相应的满足所述电动汽车的充电接口类型的充电枪,直到把所述距离范围内所有充电站列表中的所有充电站都判断并标记完或找到一个有可用的满足所述电动汽车的充电接口类型的充电枪的充电站为止。
所述充电站在收到所述第一车端相关信息后,根据所述第一车端相关信息内所含的所述电动汽车的充电接口类型等信息,判断所述充电站内是否有满足所述电动汽车的充电接口类型的充电枪可用;如果所述充电站内没有可用的满足所述电动汽车的充电接口类型的充电枪,则所述充电站向所述北斗系统服务端返回充电站充电枪不可用信息;如果所述充电站内有可用的满足所述电动汽车的充电接口类型的充电枪,则所述充电站向所述北斗系统服务端返回充电站充电枪可用信息。
如果所述北斗系统服务端收到的是所述充电站充电枪可用信息,则所述北斗系统服务端将所述充电站的定位信息和所述充电站充电枪可用信息返回给所述电动汽车;
如果所述北斗系统服务端收到的是充电站充电枪不可用信息,则所述北斗系统服务端将该充电站在所述距离范围内所有充电站列表中标记为已判断;然后,所述北斗系统服务端查询所述距离范围内所有充电站列表;如果所述距离范围内所有充电站列表内的所有充电站都已被标记为判断过了,而所述北斗系统服务端还未找到一个具有可用的满足所述电动汽车的充电接口类型的充电枪的充电站,则所述北斗系统服务端向所述电动汽车返回无可用充电站消息;如果所述距离范围内所有充电站列表内还有未被标记为判断过的充电站,则所述北斗系统服务端重新执行上述步骤,继续判断该列表中的下一个充电站是否具有可用的满足所述电动汽车的充电接口类型的充电枪,直到把所述距离范围内所有充电站列表中的所有充电站都判断并标记完或找到一个具有可用的满足所述电动汽车的充电接口类型的充电枪的充电站为止。
如果所述电动汽车收到所述北斗系统服务端发来的是所述充电站的定位信息和所述充电站充电枪可用信息,则所述电动汽车根据该充电站的定位信息行驶到该充电站进行充电的操作,然后驶向所述目的地,流程结束;如果所述电动汽车收到所述北斗系统服务端发来的是所述无可用充电站消息,则所述电动汽车呼叫和等待电力救援,流程结束。
其中,充电站端、北斗通信定位模块和车端之间,在互发的消息中可加入时间戳和随机数,并基于各自安全单元对交互数据进行数字签名和验签操作。数字签名和验签操作的具体实现过程可如下:
所述电动汽车向所述北斗系统服务端发送第一充电请求信息的同时,还向所述北斗系统服务端发送所述电动汽车的公钥证书、以及用所述电动汽车的私钥对所述第一车端相关信息的数字签名信息;所述北斗系统服务端在收到上述信息后,先用所述数字证书服务器的根证书对所述电动汽车的公钥证书的真伪进行验证,如果验证失败,则直接向所述电动汽车返回充电请求验签失败消息;如果验证成功,则用所述电动汽车的公钥证书中的公钥对第一车端相关信息的数字签名信息进行验签;如果验签失败,则直接向所述电动汽车返回充电请求验签失败消息。
所述北斗系统服务端在将所述第一车端相关信息发送给所述充电站的同时,还向所述充电站发送由所述北斗系统服务端的公钥证书、以及用所述北斗系统服务端的私钥对所述第一车端相关信息的数字签名信息;所述充电站在收到所述第一车端相关信息、所述北斗系统服务端的公钥证书和所述第一车端相关信息的数字签名信息等信息后,先用所述数字证书服务器的根证书对所述北斗系统服务端的公钥证书的真伪进行验证,如果验证失败,则直接向所述北斗系统服务端返回充电请求验签失败消息;如果验证成功,则用所述北斗系统服务端的公钥证书中的公钥对所述第一车端相关信息的数字签名信息进行验签;如果验签失败,则直接向所述北斗系统服务端返回充电请求验签失败消息。
在所述充电站向所述北斗系统服务端返回充电站充电枪不可用信息或充电站充电枪可用信息的同时,还向所述北斗系统服务端返回所述充电站的公钥证书、以及用所述充电站的私钥对所述充电站充电枪不可用信息或充电站充电枪可用信息的数字签名信息;所述北斗系统服务端在收到上述信息后,先用所述数字证书服务器的根证书对所述充电站的公钥证书的真伪进行验证,如果验证失败,则向所述充电站返回充电站充电枪不可用信息或充电站充电枪可用信息验签失败消息;如果验证成功,则用所述充电站的公钥证书中的公钥对所述充电站充电枪不可用信息或充电站充电枪可用信息的数字签名信息进行验签;如果验签失败,则向所述充电站返回充电站充电枪不可用信息或充电站充电枪可用信息验签失败消息。
所述北斗系统服务端在将所述无可用充电站消息或所述充电站的定位信息和所述充电站充电枪可用信息的同时,还向所述电动汽车发送由所述北斗系统服务端的公钥证书,以及用所述北斗系统服务端的私钥对所述无可用充电站消息或所述充电站的定位信息和所述充电站充电枪可用信息的数字签名信息;所述电动汽车站在收到所述无可用充电站消息或所述充电站的定位信息和所述充电站充电枪可用信息、所述北斗系统服务端的公钥证书和无可用充电站消息或所述充电站的定位信息和所述充电站充电枪可用信息的数字签名信息等信息后,先用所述数字证书服务器的根证书对所述北斗系统服务端的公钥证书的真伪进行验证,如果验证失败,则向所述北斗系统服务端返回充电请求验签失败消息;如果验证成功,则用所述北斗系统服务端的公钥证书中的公钥对所述无可用充电站消息或所述充电站的定位信息和所述充电站充电枪可用信息的数字签名信息进行验签;如果验签失败,则向所述北斗系统服务端返回充电请求验签失败消息。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可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移动终端上运行时,使得移动终端执行时实现可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步骤、数字表达式和数值并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系统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实例的单元及方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是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硬件完成,所述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可选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也可以使用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来实现,相应地,上述实施例中的各模块/单元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形式的硬件和软件的结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电动汽车充电系统,用于车端和充电站端之间的互联通信,其特征在于,包含:
第一通信模块,所述第一通信模块安装在充电站端;
第二通信模块,所述第二通信模块安装在车端;
及连接第一通信模块和第二通信模块的北斗通信定位模块,以使充电站端和车端通过北斗通信定位模块实现通信定位;
且第一通信模块、第二通信模块和北斗通信定位模块中均设置有用于存储数字证书和加密参数的安全单元,以利用安全单元为充电站端、车端和北斗通信定位模块提供密码服务和安全存储功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北斗通信定位模块还包含:用于存储和维护充电站编号及充电站编号所对应充电站定位信息的存储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单元采用安全智能芯片。
4.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充电系统实现,该实现过程包含如下内容:
充电站端基于预设充电消息收集时间规则向北斗通信定位模块发送消息收集请求,所述消息收集请求包括充电站端充电枪充电接口类型、充电站编号及收集目标距离;
北斗通信定位模块基于请求获取充电站位置信息,并向目标范围内的车端发送充电需求广播消息,其中,目标范围为以充电站位置信息为中心、以收集目标距离为半径的区域,充电需求广播消息包括充电站编号及充电站位置信息;
目标范围内的车端基于目的地位置信息、充电站位置信息及电池包剩余电量确定其当前时刻是否需要充电,若不需要,则流程结束,若需要充电,则向北斗通信定位模块发送充电请求消息,所述充电请求消息包括车端身份信息、车端充电接口类型及充电站编号;
北斗通信定位模块基于充电请求消息判断目标范围内充电站端是否有满足车端充电接口类型的充电枪,或由北斗通信定位模块将充电请求消息转发至对应充电站端,由充电站端判断其是否有满足车端充电接口类型的充电枪;基于北斗通信定位模块或充电站模块的判断结果,若没有,则流程结束,若有,则向车端反馈充电站充电枪可用信息,以使车端依据充电站位置信息行驶至充电站端进行充电操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汽车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充电消息收集时间规则包含定时发送和/或不定时随机发送。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汽车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充电站端、北斗通信定位模块和车端之间,在互发的消息中加入时间戳和随机数,并基于各自安全单元对交互数据进行数字签名和验签操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汽车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安全单元利用商用密码算法和/或国际密码算法对交互数据加解密,其中,商用密码算法包括但不限于SM1、SM2、SM3、SM4和SM9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国际密码算法包括但不限于3DES、AES、RSA、SHA-1和SHA-256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8.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充电系统实现,该实现过程包含如下内容:
车端基于其当前位置信息、目的地位置信息获取其实际里程,并依据实际里程和电池包剩余电量判断其在可行驶里程范围内是否需要充电,若无需要,则流程结束,若需要,则将充电请求消息发送至北斗通信定位模块,其中,充电请求消息包括车端身份信息、车端位置信息、可行驶里程和车端充电接口类型;
北斗通信定位模块依据充电请求消息中车端位置信息确定目标充电站编号及该目标充电站定位信息;并将目标充电站编号及定位信息反馈至车端;
车端依据目标充电站定位信息判断其是否在可行驶里程范围内,若不在,则等待电力救援,流程结束,若在,则向北斗通信定位模块发送充电确认消息,所述充电确认消息包括车端身份信息、车端位置信息、车端充电接口类型及目标充电站编号;
北斗通信定位模块依据充电确认消息中的目标充电站编号将车端充电确认消息转发至目标充电站端;
目标充电站端根据车端充电接口类型判断是否有满足电动汽车充电接口类型的可用充电枪,若没有,则反馈至北斗通信定位模块,由北斗通信定位模块和车端配合寻找下一个充电站,若有,则通过北斗通信定位模块将可充电消息反馈至车端,以使车端行驶至该目标充电站进行充电。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动汽车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北斗通信定位模块依据充电请求消息中车端位置信息确定目标充电站编号及该目标充电站定位信息,还包含:
北斗通信定位模块依据充电请求消息查找车端可行驶里程范围内的目标充电站编号和目标充电站定位信息,并根据车端位置信息由近至远进行排序,将可行驶里程范围内所有目标充电站以列表形式反馈至车端,以由车端判断在列表范围内是否有可用充电站并生成充电确认消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动汽车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北斗通信定位模块将可行驶里程范围内所有目标充电站以列表形式反馈至车端之前,还包含:
基于车端充电接口类型分别与目标充电站进行交互,并确定目标充电站内是否有满足车端充电接口类型的可用充电枪,并在目标充电站列表中做标记,以供车端参考。
CN202311820288.2A 2023-12-27 2023-12-27 电动汽车充电系统及方法 Pending CN11784176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820288.2A CN117841760A (zh) 2023-12-27 2023-12-27 电动汽车充电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820288.2A CN117841760A (zh) 2023-12-27 2023-12-27 电动汽车充电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841760A true CN117841760A (zh) 2024-04-09

Family

ID=905307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820288.2A Pending CN117841760A (zh) 2023-12-27 2023-12-27 电动汽车充电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841760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71959B (zh) 插入式车辆的远程功率使用管理
EP2527214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s to disable an electric vehicle
CN108544933B (zh) 充电认证方法和系统、认证芯片和存储介质
EP3625719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hardware identification and software update control
US20090024458A1 (en) Position-based Charging
US8335547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discharge authorization to a battery-powered vehicle via a telematics system
CN102754132B (zh) 用以对记帐中心识别电动车的方法及装置
US11095660B2 (en) Blockchain enabled encryption
CN102104593A (zh) 电动移动体、管理设备和驱动管理方法
US20140337253A1 (en) Transmitting charge event information to electrical utility through telematics communication infrastructure
CN110831806A (zh) 用于对电动车辆快速且安全地充电的充电系统
CN104980901A (zh) 安全sms消息发送
JP2002300152A (ja) 通信セキュリティ保持方法及びその実施装置並びにその処理プログラム
CN114026579A (zh) 管理电池的系统及方法
KR101919693B1 (ko) 전기 자동차의 무선 충전을 위한 위치 프라이버시를 제공하는 익명 지불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17841760A (zh) 电动汽车充电系统及方法
US20200153633A1 (en) Data communication system, data communication method, server, and vehicle
CN103847536B (zh) 电动车辆充电监控的车用装置及其方法
CN109774526A (zh) 一种具备防仿冒的车桩识别鉴权方法
CN117749252A (zh) 电动汽车换电系统及方法
CN117349812B (zh) 一种基于边缘计算的充电管理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0889525A (zh) 订单路线偏离事件管理方法及装置、服务器、存储介质
US20230186355A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operating a motor vehicle having a traction battery chargeable from a supply network,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a motor vehicle of this type,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a cloud, and motor vehicle and cloud for a system of this type
US20220227251A1 (en) A method and system for charging electric vehicles (evs) using block chain
CN112793458B (zh) 跨多个域进行无感充电的方法、系统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