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837006A - 电池组和包括该电池组的车辆 - Google Patents

电池组和包括该电池组的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837006A
CN117837006A CN202380013240.2A CN202380013240A CN117837006A CN 117837006 A CN117837006 A CN 117837006A CN 202380013240 A CN202380013240 A CN 202380013240A CN 117837006 A CN117837006 A CN 1178370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pack
battery
battery cell
cover unit
c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8001324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朴正勋
金修烈
郑惠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nergy Solution Ltd
Original Assignee
LG Energy Solution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23005579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20240012286A/ko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nergy Solution Ltd filed Critical LG Energy Solution Ltd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KR2023/010226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24019459A1/ko
Publication of CN1178370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83700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根据本公开的电池组包括:多个软包型电池单体;电池组壳体,该电池组壳体配置为将软包型电池单体储存在内部空间中;以及电池单体盖,该电池单体盖配置为在电池组壳体的内部空间中至少部分地围绕多个软包型电池单体中的彼此相邻的至少第一电池单体和第二电池单体的外部,并且电池单体盖包括:分隔盖单元、第一侧盖单元、第二侧盖单元、上盖单元和下盖单元。

Description

电池组和包括该电池组的车辆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电池组和包括该电池组的车辆,更特别地,涉及一种具有提高了安全性的电池组和包括该电池组的车辆。
本申请要求于2022年7月20日在韩国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22-0089571号和2022年7月20日在韩国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22-0089759号以及2023年4月27日在韩国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23-0055793号的优先权,前述韩国专利申请的公开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中。
背景技术
随着对各种移动设备、电动车辆、能量储存系统(ESS)等的技术的发展和需求的显著增加,对作为能源的二次电池的关注度和需求正在快速增加。
通常,镍镉电池或镍氢电池经常被用作二次电池,但近来,频繁使用与镍基二次电池相比几乎没有记忆效应从而确保自由充放电、并且具有非常低的自放电率和高能量密度的锂二次电池。
锂二次电池主要使用锂基氧化物和碳材料分别作为正极活性材料和负极活性材料。锂二次电池包括:设置有分别涂覆有正极活性材料和负极活性材料的正极板和负极板并且隔板位于正极板与负极板之间的电极组件;以及壳体(即,电池壳体),一起密封和容纳电解质和电极组件。
通常,根据壳体的形状,锂二次电池可以被分类为电极组件内置于金属罐中的硬壳型电池以及电极组件内置于由铝层压片材制成的软包中的软包型电池。
近来,电池模块广泛用于例如电动车辆或能量储存系统的中至大型装置中的驱动或能量储存。
常规电池组包括至少一个电池模块和用于控制电池组壳体内部的电池模块的充放电的控制单元。这里,电池模块配置为在模块壳体内部包括多个电池单体。也就是说,在常规电池组的情况下,多个电池单体(二次电池)储存在模块壳体内部,以形成多个电池模块,并且在电池组壳体内部储存一个以上电池模块,从而形成电池组。特别地,软包型电池在许多方面具有优点,例如,重量轻和堆叠时死区空间小,但是软包型电池容易受到外部冲击影响并且组装性能有些不良。因此,通常通过多个电池单体首先被模块化,然后将其储存在电池组壳体内部来制造电池组。
然而,由于模块化,常规电池组在能量密度、组装、冷却性等方面可能处于不利地位。特别地,在软包型电池单体中可能发生膨胀,并且常规电池组具有难以适当地对这种膨胀情况的问题做出反应。
另外,由于模块化,常规电池组在能量密度、组装、冷却性等方面可能处于不利地位。
另外,常规电池模块或电池组可能容易受到热事件的影响。特别地,当在电池模块或电池组内部发生热事件时,存在可能发生热失控,导致起火,并且在严重情况下发生爆炸的问题。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公开旨在解决相关领域的问题,因此,本公开旨在提供一种在例如膨胀响应性能(swelling response performance)的各方面性能都优异的电池组和包括该电池组的车辆。
另外,本公开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在热事件的情况下可以确保优异的安全性的电池组和包括该电池组的车辆。
然而,本公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不限于上述问题,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根据下述本公开清楚地理解其他未提及的问题。
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的电池组包括:多个软包型电池单体;电池组壳体,该电池组壳体配置为在其内部空间中储存软包型电池单体;以及电池单体盖,该电池单体盖配置为在电池组壳体的内部空间中至少部分地围绕多个软包型电池单体中的彼此相邻的至少第一电池单体和第二电池单体的外部,其中,电池单体盖包括:分隔盖单元,该分隔盖单元设置在第一电池单体的一侧与第二电池单体的一侧之间,以分隔第一电池单体与第二电池单体;第一侧盖单元,该第一侧盖单元面对分隔盖单元,并覆盖第一电池单体的另一侧;第二侧盖单元,该第二侧盖单元面对分隔盖单元,并覆盖第二电池单体的另一侧;上盖单元,该上盖单元在分隔盖单元的顶部与第一侧盖单元的顶部连接,并围绕第一电池单体的上侧;以及下盖单元,该下盖单元在分隔盖单元的底部与第二侧盖单元的底部连接,并围绕第二电池单体的下侧。
第一电池单体可以以竖立状态设置在第一侧盖单元与分隔盖单元之间。
第二电池单体可以以竖立状态设置在第二侧盖单元与分隔盖单元之间。
电池单体盖可以包括:下开口,该第一电池单体的下部通过下开口朝向电池组壳体的内表面暴露;以及上开口,该第二电池单体的上部通过上开口朝向电池组壳体的内表面暴露。
上盖单元可以具有配置为与第一电池单体间隔开的第一颗粒腔,并且所述第一颗粒腔配置为在发生热事件时收集从第一电池单体喷出的颗粒,
下盖单元可以具有配置为与第二电池单体间隔开的第二颗粒腔,并且所述第二颗粒腔配置为在发生热事件时收集从第二电池单体喷出的颗粒。
上盖单元可以配置为使得两个侧部中的至少一个向上突出,并且与两个侧部连接的中心部向下凹陷。
下盖单元可以配置为使得两个侧部中的至少一个向下突出,并且与两个侧部连接的中心部向上凹陷。
上盖单元可以从中心部到两个侧部中的向上突出的至少一个逐渐突出。
下盖单元可以从中心部到两个侧部中的向下突出的至少一个逐渐突出。
电池组壳体可以包括:下排气部,该下排气部设置于与下开口相对应的至少一部分位置,使得从第一电池单体产生的气体通过下开口排出到外部;以及上排气部,该上排气部设置于与上开口相对应的至少一部分位置,使得从第二电池单体产生的气体通过上开口排出到外部。
电池单体盖可以具有插入销,该插入销从第一侧盖单元和第二侧盖单元中的至少一个朝向电池组壳体的内表面突出,以插入电池组壳体中。
电池组壳体可以具有插入销容纳部,该插入销容纳部形成在内表面上,以容纳插入销。
插入销和插入销容纳部可以设置为与上排气部和下排气部中的至少一个相邻。
插入销可以包括:插入部,该插入部插入电池组壳体中;以及变形部,该变形部设置于插入部与第一侧盖单元和第二侧盖单元中的至少一个连接的位置。
当插入销插入电池组壳体中时,变形部可以设置为与电池组壳体的内表面的高度相同。
电池组可以包括热树脂,该热树脂插设于电池单体盖与电池组壳体之间的空间以及多个软包型电池单体与电池组壳体之间的空间中的至少一部分空间中。
在与上排气部和下排气部相对应的空间中可以不设置热树脂。
电池单体盖可以配置为部分地围绕软包型电池单体,使得被围绕的软包型电池单体的至少一侧暴露于外部。
电池单体盖可以配置为使得被围绕的软包型电池单体的至少一侧朝向电池组壳体的内表面暴露。
电池单体盖可以直接设置在电池组壳体上。
电池单体盖可以包括在其内表面上的绝缘涂层。
电池单体盖可以设置为多个,多个电池单体盖彼此相邻。
电池单体盖的彼此相邻的第一侧盖单元和第二侧盖单元中的至少一个可以设置有粘合构件。
根据本公开的车辆可以包括根据本公开的电池组。
有益效果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多个软包型电池单体可以稳定地储存在电池组壳体的内部,而不需要例如塑料盒(plastic cartridge)的堆叠框架或单独的模块壳体。特别地,可以通过用电池单体盖覆盖两个以上软包型电池单体来可靠地保护两个以上软包型电池单体。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从软包型电池单体产生的气体可以被引导并在期望的方向上排出。
根据本公开的又一方面,当在软包型电池单体中发生热事件时,从电池单体喷射的高温灰尘、颗粒等可以被收集在颗粒腔中。因此,可以通过将从软包型电池单体喷射的高温灰尘、颗粒等捕获在颗粒腔内来有效地阻挡火焰的扩散,并且防止高温灰尘、颗粒等容易地逃逸到电池单体盖之外。高温灰尘、颗粒等为起火的三个因素(可燃材料、火源和氧气)中的火源,因此当高温灰尘、颗粒等与电池单体盖的外部的可燃材料和氧气接触时,高温灰尘、颗粒等可能被点燃,并且火焰可能在电池组壳体的内部快速扩散。
根据本公开的又一方面,可以通过增加电池单体盖与热树脂之间的接触面积来提高冷却效果。
根据本公开的又一方面,电池单体盖可以吸收软包型电池单体的膨胀,并且由于不向软包型电池单体的任何部分施加过度的压力,所以可以防止对电池单体的损坏或破坏。
根据本公开的又一方面,可以确保电池组壳体和电池单体盖易于组装或固定。特别地,其可以配置为围绕两个以上软包型电池单体,并且还有效地保持被围绕的软包型电池单体的直立状态,即,竖立状态。
根据本公开的又一方面,在发生膨胀现象之前,可以确保电池组壳体与电池单体盖之间的固定。同时,当产生膨胀现象时,排气区域可以扩大到相邻的排气部。因此,排气区域扩大,气体可以更快速地排出,以减轻热量积聚。
另外,根据本公开,即使在任意软包型电池单体中发生热事件,也可以防止整个电池组的内部短路或结构垮塌。
根据本公开,可以提供一种在例如膨胀响应性能的许多方面都是优异的电池组和包括该电池组的车辆。另外,可以提供一种在热事件的情况下可以确保优异的安全性的电池组和包括该电池组的车辆。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电池组的外观的图。
图2是根据本公开的电池组的分解透视图。
图3是根据本公开的包括在电池组中的电池单体单元的分解透视图。
图4是根据本公开的包括在电池组中的电池单体盖的透视图。
图5是根据本公开的包括在电池组中的电池单体单元的主视图。
图6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可以包括在电池组中的另一个电池单体盖的图。
图7是根据本公开的包括图6的电池单体盖并且可以包括在电池组中的电池单体单元的主视图。
图8是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电池组的局部横截面的图。
图9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包括在电池组中的电池单体单元的底部的图。
图10和图11是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电池组的局部横截面的图。
图12至图15是说明根据本公开的电池单体盖的修改示例以及当在电池组中发生热事件时,排气区域相应地扩大的图。
图16是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电池组的局部横截面的图。
图17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包括在电池组中的电池单体单元的底部的图。
图18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车辆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附图示出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并且与前述公开一起用于提供对本公开的技术特征的进一步理解,因此,本公开不被解释为限于附图。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另外,在附图中,为了有效说明技术内容,可能扩大了部件的厚度、比例和尺寸。
应当理解的是,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中使用的术语不应被解释为限于一般含义和词典中的含义,而应在发明人为了最佳解释而允许适当地限定术语的原则的基础上基于与本公开的技术方面相对应的含义和概念来解释。
在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例如上、下、左、右、前和后的表示方向的术语,并且对于本公开的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这些术语仅为了方便说明,并且这些术语可以根据目标物体的位置或观察者的位置而变化。
因此,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实施例和附图中示出的配置仅为本公开的最优选实施例,并且不代表本公开的所有技术细节,所以应当理解的是,在提交本申请时可以存在能够替换的各种等同物和变化。
图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电池组的外观的图。图2是根据本公开的电池组的分解透视图。图3是根据本公开的包括在电池组中的电池单体单元的分解透视图。
参照图1至图3,根据本公开的电池组10可以包括多个软包型电池单体110、电池组壳体300和电池单体盖200。
软包型电池单体110可以包括电极组件、电解质和软包壳体。在电池组10中可以包括多个软包型电池单体110。多个软包型电池单体110可以在至少一个方向上堆叠。例如,参照图3,多个软包型电池单体110可以在左右方向(X轴方向)上堆叠和布置。此外,多个软包型电池单体110在左右方向上布置,但是也可以在前后方向(Y轴方向)上布置为多排。例如,多个软包型电池单体110在左右方向上堆叠,以形成一个电池单体束,并且可以在左右方向上布置两个电池单体束,并且可以在前后方向上布置两个电池单体束,使得电池单体束以2×2的布置方式布置在电池组壳体300内。
电池组壳体300可以通过在内部形成空间来储存软包型电池单体110。例如,电池组壳体300可以包括壳体主体310、端盖320和顶盖330。壳体主体310配置为顶部、前部和后部开口的盒形,并且在内部空间中可以储存多个软包型电池单体110。端盖320可以配置为覆盖壳体主体310的前开口(位于负Y轴方向上的开口)和后开口(位于正Y轴方向上的开口)。顶盖330可以配置为覆盖壳体主体310的顶部开口(位于正Z轴方向上的开口)的盖的形式。同时,电池组壳体300不限于这里示出和说明的结构,例如,电池组壳体300可以配置为具有顶部开口并将多个软包型电池单体110储存在内部空间中的盒形配置的底部框架和配置为覆盖底部框架的顶部开口的盖形的顶部框架的组合。电池组壳体300的内部空间可以容纳将在稍后进行描述的电池单体盖200以及多个软包型电池单体110。电池组壳体300可以由塑料或金属制成。另外,电池组壳体300可以采用提交本公开时的各种电池组壳体材料。
电池单体盖200可以配置为在电池组壳体300的内部空间中至少部分覆盖多个软包型电池单体110中的彼此相邻的至少第一电池单体111和第二电池单体112的外部。
图4是包括在图3中示出的电池单体单元中的电池单体盖的透视图。
进一步参照图4,电池单体盖200可以包括分隔盖单元220、第一侧盖单元210、第二侧盖单元230、上盖单元240和下盖单元250。
分隔盖单元220可以配置为分隔第一电池单体111和第二电池单体112。分隔盖单元220可以设置在第一电池单体111的一侧与第二电池单体112的一侧之间。分隔盖单元220可以设置在第一电池单体111的右侧(正X轴方向侧)与第二电池单体112的左侧而(负X轴方向侧)之间。分隔盖单元220可以为板的形式。
第一侧盖单元210可以配置为覆盖第一电池单体111的另一侧。第一侧盖单元210可以面对分隔盖单元220。第一侧盖单元210可以覆盖第一电池单体111的面对被分隔盖单元220覆盖的右侧的第一电池单体111的左侧(负X轴方向侧)。第一侧盖单元210可以为板的形式。
第二侧盖单元230可以配置为覆盖第二电池单体112的另一侧。第二侧盖单元230可以面对分隔盖单元220。第二侧盖单元230可以覆盖第二电池单体112的面对被分隔盖单元220覆盖的左侧的第二电池单体112的右侧(正X轴方向侧)。第二侧盖单元230可以为板的形式。
第一侧盖单元210、分隔盖单元220和第二侧盖单元230可以彼此并排。因此,可以稳定地保持第一电池单体111和第二电池单体112在竖立的状态下在左右方向上并排堆叠的配置。上盖单元240可以配置为覆盖第一电池单体111的上侧(X轴的正方向)。上盖单元240可以从分隔盖单元220的顶部连接到第一侧盖单元210的顶部。上盖单元240可以为板的形式。下盖单元250可以配置为覆盖第二电池单体112的下侧(X轴的负方向)下盖单元250可以从分隔盖单元220的底部连接到第二侧盖单元230的底部。下盖单元250可以为板的形式。
第一侧盖单元210可以配置为从上盖单元240的一端向下延伸。例如,第一侧盖单元210可以配置为从上盖单元240的左端向下延伸得较长。分隔盖单元220可以在水平方向上与第一侧盖单元210间隔开。另外,分隔盖单元220可以配置为从上盖单元240的另一端向下延伸。例如,分隔盖单元220可以配置为从上盖单元240的右端向下延伸得较长。第一侧盖单元210和分隔盖单元220可以配置为覆盖容纳在内部的第一电池单体111的宽表面。此时,第一侧盖单元210和分隔盖单元220可以配置为从上盖单元240弯曲的形式。
分隔盖单元220可以配置为从下盖单元250的一端向上延伸。例如,分隔盖单元220可以配置为从下盖单元250的左端向上延伸得较长。第二侧盖单元230可以在水平方向上与分隔盖单元220间隔开。另外,第二侧盖单元230可以配置为从下盖单元250的另一端向上延伸。例如,第二侧盖单元230可以配置为从下盖单元250的右端向上延伸。分隔盖单元220和第二侧盖单元230可以配置为覆盖容纳在其中的第二电池单体112的宽表面。此时,分隔盖单元220和第二侧盖单元230可以配置为从下盖单元250弯曲的形式。
分隔盖单元220可以配置为从下盖单元250的一端向上延伸。例如,分隔盖单元220可以配置为从下盖单元250的左端向上延伸得较长。第二侧盖单元230可以在水平方向上与分隔盖单元220间隔开。另外,第二侧盖单元230可以配置为从下盖单元250的另一端向上延伸。例如,第二侧盖单元230可以配置为从下盖单元250的右端向上延伸得较长。分隔盖单元220和第二侧盖单元230可以配置为覆盖容纳在其中的第二电池单体112的宽表面。此时,分隔盖单元220和第二侧盖单元230可以配置为从下盖单元250弯曲的形式。
在该实施例中,内部空间可以由第一侧盖单元210、分隔盖单元220、第二侧盖单元230、上盖单元240和下盖单元250限定。另外,电池单体盖200可以将两个以上软包型电池单体110容纳在以这种方式限定的内部空间中。
分隔盖单元220、第一侧盖单元210、第二侧盖单元230、上盖单元240和下盖单元250中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彼此一体。分隔盖单元220、第一侧盖单元210、第二侧盖单元230、上盖单元240和下盖单元250可以通过弯曲一个板来形成。以这种方式,可以以例如挤压成型或辊压成型的各种方式实现在一个板上形成弯曲部以形成电池单体盖200的配置。根据本公开的该实施例,电池单体盖200的可以制造得更简单。可替代地,可以单独制造分隔盖单元220、第一侧盖单元210、第二侧盖单元230、上盖单元240和下盖单元250,然后通过粘合、装配、焊接或螺栓连接来彼此连接。电池单体盖200可以配置为不仅覆盖彼此相邻的第一电池单体111和第二电池单体112,而且覆盖另一个软包型电池单体110。例如,当多个软包型电池单体110在垂直方向(Z轴方向)上直立并且在左右方向上堆叠时,电池单体盖200可以配置为将第一电池单体111和与第一电池单体111相邻并且与第二电池单体112间隔开的电池单体一起围绕在第一侧盖单元210与分隔盖单元220之间。也就是说,围绕在第一侧盖单元210与分隔盖单元220之间的软包型电池单体110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以上。同样,电池单体盖200可以配置为将围绕第二电池单体112和与第二电池单体112相邻并且与第一电池单体111间隔开的电池单体一起围绕在第二侧盖单元230与分隔盖单元220之间。也就是说,围绕在第二侧盖单元230与分隔盖单元220之间的软包型电池单体110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以上。然而,被电池单体盖200覆盖的电池单体的总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而改变。另外,基于电池单体盖200的分隔盖单元220,被左侧和右侧覆盖的电池单体的数量不一定限于相同。可以容易地改变由电池单体盖200被围绕的软包型电池单体110的数量。特别地,通过改变电池单体盖200的宽度以及上盖单元240和下盖单元250的宽度,可以容易地改变由电池单体盖200容纳的单元电池单体的数量。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容易地改变一个电池单体盖200的容量和输出功率。
电池单体盖200可以配置为将包括在电池组10中的多个软包型电池单体110分组和单元化。一个电池单体盖200可以构成一个电池单体单元100。例如,图3示出一个电池单体单元100,并且图2示出多个电池单体单元100。可以容易地实现这样的配置:电池单体盖200围绕第一电池单体111的至少三个侧面和第二电池单体112的至少三个侧面,并且各个电池单体单元100的汇流条组件400位于不被各个电池单体盖200围绕的侧面上。
电池组10可以包括多个电池单体单元100,在这种情况下,在电池组10中可以包括多个电池单体盖200。由于电池单体盖200配置为围绕两个以上软包型电池单体110,所以电池组10可以包括数量比软包型电池单体110的数量少的电池单体盖200。电池单体单元100中的软包型电池单体110可以通过汇流条组件400等串联和/或并联电连接。
电池单体单元100也可以表示为电池单体组(cell bank)。根据本公开,由于电池单体盖200设计为使电池单体组彼此分离,所以可以防止各个电池单体组的热失控和爆炸。
同时,这里用作示例的电池单体盖200可以说具有从前方观察大体上与“Z”形类似的横截面配置。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电池单体盖200可以被称为“Z形片”。例如,在Z形销构造中,可以想到组合从前侧观察横截面配置大致为“n”的销和大致为“U”的销。然而,如果如本公开建议的那样,Z形销(Z-pin)配置为包括第一侧盖单元210、分隔盖单元220和第二侧盖单元230,则可以使用一个分隔盖单元220将“n”形销和“U”形销的两个销组合的部分变薄,因此,可以通过分隔盖单元220的厚度×电池单体组的数量来减小电池组10中的电池单体盖200的厚度。
在电池组10中可以包括多个电池单体盖200。在这种情况下,粘合构件可以插设于电池单体盖200之间。例如,粘合构件可以插设于两个电池单体盖200的彼此面对的第一侧盖单元210和/或第二侧盖单元230之间,以粘合固定第一侧盖单元210和/或第二侧盖单元230。通过这种粘合配置,若干电池单体盖200之间的连接配置可以更坚固。粘合构件可以是绝缘的,以实现可能由金属材料制成的电池单体盖200,之间的绝缘。另外,粘合构件可以是导热的。通过这种粘合,电池单体盖200与电池单体110牢固地结合,并且可以有助于将电池单体110中产生的热量排出到电池单体110的外部。
另外,在相邻的电池单体盖200之间还包括热阻挡件(未示出)。热阻挡件可以为由隔热材料或阻燃材料制成的垫的形式,优选地,可以由可压缩材料制成。优选地,热阻挡件可以配置为在相邻的电池单体盖200之间与电池单体盖200紧密接触。因此,热阻挡件可以配置为抑制可能在软包型电池单体110中发生的膨胀现象。另外,热阻挡件可以延迟由于热失控导致的火焰的扩散,防止热传递阻断,并且抑制可能在软包型电池单体110中发生的膨胀现象,进一步确保电池组10的结构稳定性。
电池单体盖200可以包括在其内表面上的绝缘涂层。绝缘涂层(未示出)可以通过涂覆、涂布或附接例如硅树脂、聚酰胺或橡胶的绝缘材料来制备。绝缘涂层可以以最小的涂层的量来最大化绝缘涂层效果。另外,绝缘涂层涂布于电池单体盖200的内表面,因此可以增强软包型电池单体110与电池单体盖200之间的绝缘。
电池单体盖200可以由各种材料制成,以确保刚性。特别地,电池单体盖200可以由金属材料制成。在这样的金属材料的情况下,可以更稳定地保持软包型电池单体110的堆叠状态,并且可以更安全地保护软包型电池单体110免受外部冲击的影响。电池单体盖200可以由SUS材料制成。例如,电池单体盖200可以完全由SUS材料制成。
当电池单体盖200由上述钢材料制成时,其具有优异的机械强度和刚性,因此,可以更稳定地支撑软包型电池单体110的堆叠状态。另外,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更有效地防止软包型电池单体110因外部冲击(例如,针)而损坏或破裂。另外,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更容易地处理软包型电池单体110。另外,由于高熔点,当从电池单体产生火焰时,可以稳定地保持整体结构。由于该材料具有比铝高的熔点,所以即使在从电池单体喷射火焰时其也不会熔化,并且可以稳定地保持其形状。因此,可以确保防止或延迟火焰在电池单体之间的传播的效果、排气控制效果等。
另外,通过用电池单体盖200围绕电池单体110,电池单体110可以容易地直接堆叠在电池组壳体300的内部。因此,可以提高电池组10的组装和机械稳定性。
根据本公开中的这种配置,多个软包型电池单体110可以稳定地储存在电池组壳体300的内部,而不需要例如塑料盒的堆叠框架或单独的模块壳体。特别地,电池单体盖200可以围绕并且可靠地保护两个以上软包型电池单体110。
此外,在本公开的情况下,可以更有效地实现使用软包型电池单体110的CTP(无模组)型电池组。换言之,不是将软包型电池单体110储存在单独的模块壳体的内部并且将该模块壳体储存在电池组壳体300的内部,而是电池组可以设置为将直接储存在电池组壳体300的内部。此时,软包型电池单体110的至少一侧可以暴露于电池单体盖200的外侧,并且直接面对电池组壳体300。
因此,根据本公开的这个方面,电池组10不需要另外包括模块壳体、堆叠框架或例如螺栓的紧固构件来保持电池单体的堆叠状态。因此,可以消除被例如模块壳体或堆叠框架的其他部件占据的空间或确保公差而产生的空间。因此,由于电池单体可以占据与从中移除其他部件的空间一样多的另外的空间,所以可以进一步提高电池组10的能量密度。
另外,根据本公开的这个方面,由于不提供模块壳体、堆叠框架、螺栓等,所以可以减小电池组10的体积和重量,并且可以简化制造工艺。
另外,根据本公开的这个方面,可以更容易地处理软包型电池单体110。例如,当将多个软包型电池单体110储存在电池组壳体300的内部时,可以通过夹具等夹持软包型电池单体110。此时,夹具不直接夹持软包型电池单体110,而是可以夹持围绕软包型电池单体110的电池单体盖200。因此,可以防止由夹具导致的软包型电池单体110的损坏或破裂。
图5是根据本公开的包括在电池组中的电池单体单元的主视图。
参照图4和图5,电池单体盖200可以具有下开口O1和上开口O2。
下开口O1可以配置为朝向电池组壳体300的内表面暴露第一电池单体111的下部。下开口O1可以位于上盖单元240的相对侧。
上开口O2可以配置为朝向电池组壳体300的内表面暴露第二电池单体112的上部。上开口O2可以位于下盖单元250的相对侧。
根据本公开的这种配置,从第一电池单体111产生的气体可以通过下开口O1向第一电池单体111的下方(在负X轴方向上)排出,并且从第二电池单体112产生的气体可以通过上开口O2向第二电池单体112的上方(在正X轴方向上)排出。因此,从电池单体110产生的气体可以被引导并在期望的方向上排出。
继续参照图4和图5,上盖单元240可以设置有第一颗粒腔P1。下盖单元250可以设置有第二颗粒腔P2。
第一颗粒腔P1可以配置为与第一电池单体111间隔开。第一颗粒腔P1可以配置为在发生热事件时收集从第一电池单体111喷射的颗粒。限定为第一颗粒腔P1的特定空间可以设置在上盖单元240与第一电池单体111的上部之间。
第二颗粒腔P2可以配置为与第二电池单体112间隔开。第二颗粒腔P2可以配置为在发生热事件时收集从第二电池单体112喷射的颗粒。限定为第二颗粒腔P2的特定空间可以设置在下盖单元250与第二电池单体112的下部之间。
根据本公开的这种配置,当在软包型电池单体110中发生热事件时,从电池单体110喷射的高温灰尘、颗粒等可以被收集在颗粒腔P1、P2中。高温灰尘和颗粒一旦被捕获在颗粒腔P1、P2中,则变得难以从相对应的空间逃逸。另外,高温灰尘和颗粒可以在停留在颗粒腔P1、P2中的同时被冷却,使其以较低的温度排出。因此,可以通过将从软包型电池单体110喷射的高温灰尘、颗粒等捕获在颗粒腔P1、P2内来有效地阻挡火焰的扩散,从而使其不会容易地逃逸到电池单体盖200之外。高温灰尘、颗粒等为起火的三个因素(可燃材料、火源和氧气)中的火源,因此,当高温灰尘、颗粒等在电池单体盖200的外部遇到可燃材料和氧气时,高温灰尘、颗粒等可能被点燃,并且火焰可能在电池组壳体300的内部快速扩散。
根据本公开,通过电池单体盖200,特别地,通过颗粒腔P1、P2防止或抑制火源的外部排出,使得可以阻止在电池单体盖200的外空间(例如,电池组壳体300的内部空间或外空间)中发生起火。因此,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当发生热事件时,可以防止内部短路或结构垮塌。
另外,可以在颗粒腔P1、P2的内部形成网状构件。网状构件可以设置为堆叠若干多孔金属板的形式,以起到类似阻燃器的作用。
根据这种配置,可以进一步限制火焰、高温灰尘、颗粒等在颗粒腔P1、P2的内部的运动,从而防止火焰扩散到其中不发生热事件的其他软包型电池单体110。
再次参照图4和图5,上盖单元240可以配置为使得两个侧部241、243中的至少一个向上(在正Z轴方向上)突出,并且与两个侧部241、243连接的中心部242向下(在负Z轴方向上)凹陷。上盖单元240可以在X轴方向上大体上分为三个部分,使得两个侧部241、243在正Z轴方向上突出,并且位于中间的中心部242在负Z轴方向上凹陷。颗粒腔P1可以由突出形的两个侧部241、243限定在电池单体盖200内。
下盖单元250可以配置为使得两个侧部251、253中的至少一个向下(在负Z轴方向上)突出,并且与两个侧部251、253连接的中心部252向上(在正Z轴方向上)凹陷。下盖单元250可以在X轴方向上大体上分为三个部分,使得两个侧部251、253在负Z轴方向上突出,并且位于中间的中心部252在正Z轴方向上凹陷。颗粒腔P2可以由突出形的两个侧部251、253限定在电池单体盖200内。
根据本公开的这种配置,可能从软包型电池单体110喷射的高温灰尘、颗粒等可以被捕获在颗粒腔P1、P2中,防止高温灰尘、颗粒等容易地逃逸到电池单体盖200之外,因此更有效地阻挡了火焰的扩散。另外,下面将描述的热树脂(参见图16中的R)可以填充到由于颗粒腔P1之间的中心部242而形成的凹部与由于颗粒腔P2之间的中心部252而形成的凹部中,使得可以增加热树脂R与电池单体盖200的接触面积。因此,由于与热树脂R的接触面积大于上盖单元240和下盖单元250完全平坦时的情况,所以可以更顺利地传递热量并且可以提高冷却效果。
包括上述颗粒腔P1、P2的电池单体盖200与在其形状中包括多个弯曲部相对应,所以其可以通过挤压成型或辊压成型弯曲单个的板来制造,但是更优选地,其也可以通过挤压弯曲单个的板来制造。根据本公开的该实施例,电池单体盖200的可以制造得更简单。
图6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可以包括在电池组中的另一个电池单体盖的图。图7是根据本公开的包括图6的电池单体盖并且可以包括在电池组中的电池单体单元的主视图。
参照图6和图7,上盖单元240可以从中心部242到两个侧部241、243中的向上(在正Z轴方向上)突出的至少一个逐渐突出。当两个侧部241、243向上突出时,上盖单元240可以配置为大体上“M”形。
下盖单元250可以从中心部252到向上(在负Z轴方向上)突出的两个侧部251、253中的至少一个逐渐突出。当两个侧部251、253向上突出时,下盖单元250可以配置为大体上“W”形。
根据本公开的这种配置,当在软包型电池单体110中出现膨胀现象时,上盖单元240和/或下盖单元250至少部分平坦,从而吸收软包型电池单体110的膨胀。此外,由于没有向软包型电池单体110的任何部分施加过度的压力,所以可以防止对电池单体的损坏或破坏。另外,可能出现下面将说明的排气区域的扩大。
图8是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电池组的局部横截面的图。
参照图8,电池组壳体300可以设置有下排气部301。另外,电池组壳体300可以设置有上排气部302。
下排气部301可以配置为使从第一电池单体111产生的气体通过下开口O1排出到外部。下排气部301可以设置于与下开口O1相对应的至少一部分位置。
上排气部302可以配置为使从第二电池单体112产生的气体通过上开口O2排出到外部。上排气部302可以设置于与上开口O2相对应的至少一部分位置。
下排气部301和上排气部302可以根据电池组10的配置设置在电池组壳体300的下部和/或上部。下排气部301和上排气部302可以根据包括多个电池单体单元100的电池组10的配置设置于与至少一个电池单体单元100相对应的位置。
下排气部301和上排气部302穿透电池组壳体300并且可以具有简单孔形。另外,下排气部301和上排气部302可以为不完全开口但是在正常状态下封闭,并且可以根据压力或温度的改变而开口的特定装置。例如,下排气部301和上排气部302可以为单向阀。
根据本公开的这种配置,从软包型电池单体110产生的气体可以排出到电池组10的上部和/或下部。通过在需要排出气体的位置提供上排气部302和下排气部301,气体可以在期望的方向上排出。另外,由于电池单体盖200装备有下开口O1和上开口O2两者,并且电池组壳体300可以包括与下开口O1相对应的下排气部301和与上开口O2相对应的上排气部302两者。与仅在电池组壳体300的上部或下部形成排气部相比,在这种情况下,不仅可以在更宽的区域上形成更多的排气部,而且使在电池组10的上部和下部同时排气,从而快速减轻内部压力。
因此,根据本公开,火焰和气体可以被引导并在预设方向上排出。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在一个电池单体110中发生热失控,从电池单体110产生的火焰或气体也可以仅在预设方向上穿过电池单体盖200排出。即使在一个电池单体110中发生热失控,也可以最小化热失控对其他电池单体110的影响。在本公开中,排气可以向上和向下排出,由于其他电池单体110不位于该方向上,所以防止热失控传递到其他电池单体110的效果是显著的。
图9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包括在电池组中的电池单体单元的底部的图。
参照图9,电池单体盖200可以设置有插入销260。
插入销260可以配置为插入电池组壳体300中。插入销260可以从第一侧盖单元210和第二侧盖单元230中的至少一个朝向电池组壳体300的内表面突出。参照图4,插入销260可以形成为从第一侧盖单元210的纵向方向(Y轴的延伸方向)上的两个侧部中的至少一个在负Z轴方向上突出。同样,插入销260可以形成为从第二侧盖单元230的纵向方向(Y轴的延伸方向)上的两个侧部中的至少一个在正Z轴方向上突出。插入销260可以与上排气部302和下排气部301中的至少一个相邻。
图10和图11是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电池组的局部横截面的图。
参照图10和图11,电池组壳体300可以设置有插入销容纳部303。
插入销容纳部303可以形成在电池组壳体300的内表面上,以容纳插入销260。插入销容纳部303可以具有与插入销260的形状相对应的形状。例如,参照图10,插入销容纳部303可以为形成在电池组壳体300的内表面上的凹槽的形式,使得插入销260可以插入。参照图11,插入销容纳部303可以具有形成在上排气部302和下排气部301中的多级形状,使得插入销260可以插入。插入销容纳部303可以与上排气部302和下排气部301中的至少一个相邻。
根据本公开的这种配置,可以确保电池组壳体300和电池单体盖200易于组装或固定。特别地,可以配置为在围绕两个以上软包型电池单体110的同时有效地保持被围绕的软包型电池单体110的竖立状态。
另外,由于插入销260和插入销容纳部303的结构,从软包型电池单体110产生的气体可以被导向上排气部302和下排气部301。在这种情况下,参照图9,侧盖270设置为覆盖电池单体单元100的前侧和后侧中的至少一个,以在前侧或后侧阻挡从软包型电池单体110产生的气体,并且进一步将气体有效地引导到上排气部302和下排气部301。
再次参照图9至图11,插入销260可以包括插入部261和变形部262。
插入部261可以插入电池组壳体300中。插入部261大体上具有板形,并且可以从第一侧盖单元210和第二侧盖单元230中的至少一个突出。
变形部262可以设置于插入部261与第一侧盖单元210和第二侧盖单元230中的至少一个连接的位置。与插入部261相比,变形部262可以配置为具有更薄的厚度和更低的刚性,使得容易发生变形。例如,参照图9,变形部262可以具有沿着X轴方向延伸一定深度的凹槽,其中,插入部261与第一侧盖单元210连接。当插入销260插入电池组壳体300中时,变形部262可以设置为与电池组壳体300的内表面的高度相同。
将基于图12至图15说明本公开的这种配置的效果。图12至图15是说明根据本公开的电池单体盖的修改示例以及当在电池组中发生热事件时,排气区域相应地扩大的图。
首先,图12是在电池组10中发生热事件之前的图。另外,插入销260插入凹槽形插入销容纳部303中。图13是在图12中示出的电池组10中发生热事件并且发生膨胀之后的图。
同样,图14是在电池组10中发生热事件之前的图。另外,插入销260插入多级插入销容纳部303中。图15是在图14中示出的电池组10中发生热事件并且发生膨胀之后的图。
参照图12至图15,在发生膨胀现象(图12和图14的状态)之前,可以通过插入销260的插入部261来确保电池组壳体300和电池单体盖200之间的固定,并且仅利用电池单体组,通过在相对应位置使用上排气部302和下排气部301,可以在不积累热量的情况下使用电池组10。在发生膨胀现象(图13和图15的状态)时,通过利用插入销260的变形部262,排气区域可以扩大到与其相邻的上排气部302或下排气部301。特别地,如上所述,由于上排气部302和/或下排气部301由于膨胀现象而至少部分平坦,并且同时变形部262破裂或折叠,所以可以容易地扩大排气区域。换言之,如果在任意电池单体单元100中发生膨胀,则该电池单体单元100扩大,使得其他电池单体单元的上排气部302和下排气部301可以用作排气区域。换言之,不仅可以单独使用电池单体组的上排气部302和下排气部301,而且可以并行使用另一个电池单体单元的上排气部302和下排气部301。因此,当由于热传递而发生连续的热事件时,由于排气区域扩大,所以可以更快速地排出气体,以减轻热量积聚。
图16是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电池组的局部横截面的图。
参照图16,电池组10可以包括热树脂R。
热树脂R可以插设于电池单体盖200与电池组壳体300之间的空间以及多个软包型电池单体110与电池组壳体300之间的空间中的至少一部分空间中。也就是说,热树脂R可以插设于电池单体单元100与电池组壳体300之间的空间的至少一部分空间中。
根据本公开的这种配置,当电池单体单元100储存在电池组壳体300中时,软包型电池单体110的热量可以进行在电池单体单元100的左右方向上散发的双重冷却,并且热树脂R可以用于促进电池单体盖200与电池组壳体300之间的热传递。
图17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包括在电池组中的电池单体单元的底部的图。
参照图17,在与上排气部302和下排气部301相对应的空间中可以不设置热树脂R。可以插设有热树脂R,使得下开口O1的纵向方向(Y轴的延伸方向)的一端或两端开口。开口空间与上排气部302和下排气部301连通,使得从软包型电池单体110产生的气体可以排出到电池组壳体300的外部。
根据本公开的电池组10还可以包括电池管理系统(BMS)和电池包断路单元(BDU)。BMS安装在电池组壳体300的内部空间中,并且可以配置为总体控制软包型电池单体110的充电放电操作以及数据发送和接收操作。BMS可以设置在电池组单元中,而不是电池模块单元中。更具体地,BMS可以布置为通过电池组电压和电池组电流来控制软包型电池单体110的充放电状态、功率状态、性能状态。BMS评估电池组10中的电池单体110的状态,并且使用评估的状态信息管理电池组10。例如,评估并管理例如SOC(充电状态)、SOH(健康状态)、最大输入/输出功率公差和电池组10的输出电压的电池组10的状态信息。此外,使用该状态信息,控制电池组10的充放电,并且还可以评估电池组10的更换时间。BDU可以配置为控制电池单体110的电连接,以管理电池组10的电力容量和功能。为此,BDU可以包括功率继电器、电流传感器和保险丝。BDU还为设置在电池组单元中的配置,而不是设置在电池模块单元中的配置,并且可以采用在提交本公开时已知的各种断路单元。
另外,根据本公开的电池组10还可以包括在提交本公开时已知的电池组的各种部件。例如,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电池组10还可以包括使工人通过手动断路服务插头来关闭电源的手动服务断路器(MSD)。另外,MSD还可以包括用于相互连接具有上述n×n布置方式的多个电池单体的柔性汇流条或线缆。
然而,本公开可以将上述应用于电池组10的结构应用于电池模块。换言之,电池组壳体的结构可以应用于模块壳体,以将多个电池单体单元100储存在模块壳体中,并且模块壳体可以具有排气单元,以形成电池模块。一个以上这样的电池模块可以储存在电池组壳体的内部空间中,并且电池模块包括如上所述的多个软包型电池单体110和电池单体盖200,并且可以包括将软包型电池单体120储存在内部空间中的模块壳体(可以原样使用如上所述根据本公开的电池组10的电池组壳体300的结构)。
根据本公开的电池组10或本文描述的电池模块可以应用于各种装置。这些装置通常为例如电动自行车、电动车辆、混合动力车辆的运输装置,但本公开不限于此。特别地,电池组10适用于用作电动车辆的电池组。另外,电池组10可以用作ESS的能源。
图18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车辆1的图。
参照图18,车辆1可以包括上述根据本公开的电池组10。另外,除了电池组10以外,根据本公开的车辆1还可以包括包含在车辆1中的各种其他部件。例如,除了根据本公开的电池组10以外,根据本公开的车辆1还可以包括车体、发动机、例如ECU(电子控制单元)的控制装置等。
电池组10可以安装在车辆1内的预定位置。电池组10可以用作通过向电动车辆的发动机提供驱动力来驱动车辆1的电力能源。在这种情况下,电池组10具有100V以上的高额定电压。
电池组10可以根据发动机和/或内燃机引擎的操作由逆变器充放电。电池组10可以通过与制动器组合的再生充电装置进行充电。电池组10可以通过逆变器与车辆1的发动机电连接。
以这种方式,设置在车辆1中的电池组10可以提供车辆1的各种操作所需要的电能。另外,由于电池组10具有上述各种效果,所以包括该电池组的车辆1也可以具有那些效果。
作为具体示例,电池组10包括电池单体盖200,所以可以省略模块壳体,因此,电池组10可以具有高能量密度。能量密度指每单位重量储存的能量的量。随着电池组的能量密度增加,在相同重量的电池组中储存更多的能量。因此,可以以各种方式使用包括电池组10的车辆1,例如,增加单次充电的行驶距离、更快的加速、携带更多的行李以及使内部空间更大。另外,随着电池组的能量密度增加,对于相同能量,电池组变得更轻。如果电池组10变得更轻,并且包括该电池组的车辆1变得更轻,这也具有许多优点,例如,改善加速、提高能量效率并且提高耐用性。
提供另一个具体示例,电池组10可以具有高安全性。由于车辆是与人的生命直接相关的物体,所以安全性是永远不能妥协的。由于锂的物理特性,在软包型电池单体110中总是存在起火的风险。然而,由于根据本公开的电池组10包括电池单体盖200,因此,即使在软包型电池单体110中发生热事件,也可以防止热事件传递到其他部分。因此,包括电池组10的车辆1确保了防火安全性。
如上所述,已经参照附图集中于优选实施例描述了本公开,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清楚的是,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情况下,可以根据该描述进行许多各种明显的修改。因此,本公开的范围应该根据所附权利要求来解释,以包括这样的许多修改例。
[附图标记说明]
1:车辆
10:电池组
100:电池单体单元
110:电池单体
111:第一电池单体
112:第二电池单体
200:电池单体盖
220:分隔盖单元
210:第一侧盖单元
230:第二侧盖单元
240:上盖单元
250:下盖单元
O1:下开口
O2:上开口
P1:第一颗粒腔
P2:第二颗粒腔
241、243、251、253:侧部
242、252:中心部
260:插入销
261:插入部
262:变形部
270:侧盖
300:电池组壳体
310:壳体主体
320:端盖
330:顶盖
301:下排气部
302:上排气部
303:插入销容纳部
400:汇流条组件
R:热树脂

Claims (19)

1.一种电池组,包括:
多个软包型电池单体;
电池组壳体,所述电池组壳体配置为在其内部空间中储存所述软包型电池单体;以及
电池单体盖,所述电池单体盖配置为在所述电池组壳体的所述内部空间中至少部分地围绕所述多个软包型电池单体中的彼此相邻的至少第一电池单体和第二电池单体的外部,
其中,所述电池单体盖包括:
分隔盖单元,所述分隔盖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池单体的一侧与所述第二电池单体的一侧之间,以分隔所述第一电池单体与所述第二电池单体;
第一侧盖单元,所述第一侧盖单元面对所述分隔盖单元,并覆盖所述第一电池单体的另一侧;
第二侧盖单元,所述第二侧盖单元面对所述分隔盖单元,并覆盖所述第二电池单体的另一侧;
上盖单元,所述上盖单元在所述分隔盖单元的顶部与所述第一侧盖单元的顶部连接,并围绕所述第一电池单体的上侧;以及
下盖单元,所述下盖单元在所述分隔盖单元的底部与所述第二侧盖单元的底部连接,并围绕所述第二电池单体的下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其中,所述第一电池单体以竖立状态设置在所述第一侧盖单元与所述分隔盖单元之间,并且
其中,所述第二电池单体以竖立状态设置在所述第二侧盖单元与所述分隔盖单元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组,其中,所述电池单体盖包括:
下开口,所述第一电池单体的下部通过所述下开口朝向所述电池组壳体的内表面暴露;以及
上开口,所述第二电池单体的上部通过所述上开口朝向所述电池组壳体的所述内表面暴露。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组,其中,所述上盖单元具有配置为与所述第一电池单体间隔开的第一颗粒腔,并且所述第一颗粒腔配置为在发生热事件时收集从所述第一电池单体喷出的颗粒,并且
其中,所述下盖单元具有配置为与所述第二电池单体间隔开的第二颗粒腔,并且所述第二颗粒腔配置为在发生热事件时收集从所述第二电池单体喷出的颗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组,其中,所述上盖单元配置为使得两个侧部中的至少一个向上突出,并且与所述两个侧部连接的中心部向下凹陷,并且
其中,所述下盖单元配置为使得两个侧部中的至少一个向下突出,并且与所述两个侧部连接的中心部向上凹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组,其中,所述上盖单元从所述中心部到所述两个侧部中的向上突出的至少一个逐渐突出,并且
其中,所述下盖单元从所述中心部到所述两个侧部中的向下突出的至少一个逐渐突出。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组,其中,所述电池组壳体包括:
下排气部,所述下排气部设置于与所述下开口相对应的至少一部分位置,使得从所述第一电池单体产生的气体通过所述下开口排出到外部;以及
上排气部,所述上排气部设置于与所述上开口相对应的至少一部分位置,使得从所述第二电池单体产生的气体通过所述上开口排出到外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组,其中,所述电池单体盖具有插入销,所述插入销从所述第一侧盖单元和所述第二侧盖单元中的至少一个朝向所述电池组壳体的所述内表面突出,以插入所述电池组壳体中,并且
其中,所述电池组壳体具有插入销容纳部,所述插入销容纳部形成在所述内表面上,以容纳所述插入销。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组,其中,所述插入销和所述插入销容纳部设置为与所述上排气部和所述下排气部中的至少一个相邻。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组,其中,所述插入销包括:
插入部,所述插入部插入所述电池组壳体中;以及
变形部,所述变形部设置于所述插入部与所述第一侧盖单元和所述第二侧盖单元中的至少一个连接的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池组,其中,当所述插入销插入所述电池组壳体中时,所述变形部设置为与所述电池组壳体的所述内表面的高度相同。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组,其中,所述电池组包括热树脂,所述热树脂插设于所述电池单体盖与所述电池组壳体之间的空间以及所述多个软包型电池单体与所述电池组壳体之间的空间中的至少一部分空间中。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池组,其中,在与所述上排气部和所述下排气部相对应的空间中不设置所述热树脂。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其中,所述电池单体盖配置为部分地围绕所述软包型电池单体,使得被围绕的所述软包型电池单体的至少一侧暴露于外部。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其中,所述电池单体盖配置为使得被围绕的所述软包型电池单体的至少一侧朝向所述电池组壳体的内表面暴露。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其中,所述电池单体盖直接设置在所述电池组壳体上。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其中,所述电池单体盖包括在其内表面上的绝缘涂层。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其中,所述电池单体盖设置为多个,多个电池单体盖彼此相邻,并且
其中,所述电池单体盖的彼此相邻的所述第一侧盖单元和所述第二侧盖单元中的至少一个设置有粘合构件。
19.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权利要求1至1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组。
CN202380013240.2A 2022-07-20 2023-07-17 电池组和包括该电池组的车辆 Pending CN11783700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22-0089759 2022-07-20
KR10-2022-0089571 2022-07-20
KR10-2023-0055793 2023-04-27
KR1020230055793A KR20240012286A (ko) 2022-07-20 2023-04-27 배터리 팩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자동차
PCT/KR2023/010226 WO2024019459A1 (ko) 2022-07-20 2023-07-17 배터리 팩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자동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837006A true CN117837006A (zh) 2024-04-05

Family

ID=905100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80013240.2A Pending CN117837006A (zh) 2022-07-20 2023-07-17 电池组和包括该电池组的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837006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210134165A (ko) 개선된 고정 구조 및 가스 배출 구조를 갖는 배터리 팩, 그리고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디바이스 및 자동차
KR101561121B1 (ko) 효율적인 냉각 구조의 중대형 전지팩
US20230318130A1 (en) Battery module, and battery pack and vehicle comprising the same
EP4024573A1 (en) Battery pack having heat diffusion preventing structure applied between battery modules
KR20230021607A (ko) 배터리 팩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자동차
CN117837006A (zh) 电池组和包括该电池组的车辆
CN111937180B (zh) 包括内部板的电池模块、包括该电池模块的电池组及车辆
KR20240012286A (ko) 배터리 팩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자동차
EP4379936A1 (en) Battery pack and vehicle comprising same
EP4376196A1 (en) Battery pack and vehicle comprising same
KR20230170557A (ko) 배터리 팩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자동차
KR20230170558A (ko) 배터리 팩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자동차
EP4376189A1 (en) Battery pack and cell block included therein, and vehicle comprising same
EP4376191A1 (en) Battery cell block and, battery pack and vehicle comprising same
CN117957707A (zh) 电池组和包括该电池组的车辆
EP4170793A1 (en) Battery module and battery pack including same
EP4379908A1 (en) Battery module with enhanced safety
KR20240012281A (ko) 배터리 팩과 이에 포함되는 셀 블록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자동차
KR20240012317A (ko) 배터리 팩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디바이스
CN117957704A (zh) 电池单体块、电池组和包括其的车辆
CN117897857A (zh) 电池组及包括该电池组的车辆
KR20240030990A (ko) 배터리 팩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자동차
KR20240012312A (ko) 전지 팩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디바이스
KR20240012305A (ko) 전지 팩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디바이스
CN116250130A (zh) 电池组和包括该电池组的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