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835304A - 干扰测量方法及通信装置、存储介质、网络设备 - Google Patents

干扰测量方法及通信装置、存储介质、网络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835304A
CN117835304A CN202211211995.7A CN202211211995A CN117835304A CN 117835304 A CN117835304 A CN 117835304A CN 202211211995 A CN202211211995 A CN 202211211995A CN 117835304 A CN117835304 A CN 1178353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management reference
transmitting
transmission
reference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21199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Ziguang Zhanrui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Ziguang Zhanrui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Ziguang Zhanrui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Ziguang Zhanrui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21199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835304A/zh
Publication of CN1178353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83530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干扰测量方法及通信装置、存储介质、网络设备,该干扰测量方法包括:接收多个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多个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是在同一发送周期内不同发送时机发送的;对各个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进行测量,以获得各个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根据各个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确定至少一个参考波束,至少一个参考波束用于建议发送数据所使用的发送波束和/或发送数据所避免使用的发送波束;交互或上报至少一个参考波束。本申请技术方案能够基于波束进行基站间跨链路干扰测量,以辅助降低网络设备之间的跨链路干扰。

Description

干扰测量方法及通信装置、存储介质、网络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干扰测量方法及通信装置、存储介质、网络设备。
背景技术
新无线(New Radio,NR)版本18协议对网络设备侧进行子带全双工技术进行了研究。子带全双工技术在网络设备侧将频域资源分为不同的子带,不同子带上同时进行下行发送和上行接收。对于终端设备而言,仍然支持半双工,在某个时间点只能在下行子带进行下行接收或者上行子带进行上行发送。
但是,子带全双工和半双工同时存在的情况会引入网络设备之间(gNB-to-gNB)的跨链路干扰(Cross Link Interference,CLI)。当一个网络设备在其下行子带进行下行发送时,将影响到相邻网络设备在上行子带上的进行的信号接收。由于网络设备的发射功率较大,因此该跨链路干扰影响也较大。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干扰测量方法及通信装置、存储介质、网络设备,能够基于波束进行基站间跨链路干扰测量,以辅助降低网络设备之间的跨链路干扰。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干扰测量方法,干扰测量方法包括:接收多个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所述多个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是在同一发送周期内不同发送时机发送的;对各个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进行测量,以获得各个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根据各个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确定至少一个参考波束,所述至少一个参考波束用于建议发送数据所使用的发送波束和/或发送数据所避免使用的发送波束;交互或上报所述至少一个参考波束。
可选的,所述多个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是在同一发送周期内由不同的发送波束在不同发送时机发送的;所述参考波束为最优发送波束和/或最差发送波束;所述最优发送波束为接收信号强度最低的至少一个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的发送时机对应的发送波束,所述最差发送波束为接收信号强度最高的至少一个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的发送时机对应的发送波束。
可选的,所述接收多个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包括:采用同一接收波束接收所述多个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
可选的,所述多个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是在同一发送周期内由不同或相同的发送波束在不同发送时机发送的;所述参考波束为最优波束对和/或最差波束对,每一波束对用于指示发送波束和接收波束;所述最优波束对用于指示接收信号强度最低的至少一个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的发送时机对应的发送波束,以及接收所述接收信号强度最低的至少一个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的接收波束;所述最差波束对用于指示接收信号强度最高的至少一个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的发送时机对应的发送波束,以及接收所述接收信号强度最高的至少一个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的接收波束。
可选的,每一波束对包括发送时机和接收波束的标识,每一发送时机对应一个发送波束。
可选的,所述接收多个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包括:采用不同接收波束接收所述多个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
可选的,所述交互或上报所述至少一个参考波束包括:向管理实体上报至少一个最优波束对和/或至少一个最差波束对。
可选的,所述干扰测量方法还包括:接收来自所述管理实体的最终接收波束,所述最终接收波束是根据所述至少一个最优波束对和/或至少一个最差波束对确定的,所述最终接收波束用于接收数据和/或避免用于接收数据。
可选的,所述对各个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进行测量包括:若所述多个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与测量资源位于不同的子带,则对各个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进行测量获得接收信号强度指示;或者,若所述多个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与所述测量资源的时频位置相同,则对各个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进行测量获得参考信号接收功率。
可选的,所述交互或上报所述至少一个参考波束包括:通过Xn接口交互所述至少一个参考波束。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公开一种干扰测量方法,干扰测量方法包括:在同一发送周期内不同发送时机发送多个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接收至少一个参考波束,所述至少一个参考波束用于建议发送数据所采用的发送波束,所述至少一个参考波束是通过对各个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进行测量,以获得各个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并根据各个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确定的。
可选的,所述多个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是在同一发送周期内由不同的发送波束在不同发送时机发送的;所述参考波束为最优发送波束和/或最差发送波束;所述最优发送波束为接收信号强度最低的至少一个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的发送时机对应的发送波束,所述最差发送波束为接收信号强度最高的至少一个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的发送时机对应的发送波束,N和M为正整数。
可选的,所述干扰测量方法还包括:使用所述最优发送波束发送待传输数据;或者,使用除所述最差发送波束之外的其他发送波束发送所述待传输数据。
可选的,所述多个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是在同一发送周期内由不同或相同的发送波束在不同发送时机发送的;所述参考波束为最优波束对和/或最差波束对,每一波束对指示发送波束和接收波束;所述参考波束为最优波束对和/或最差波束对,每一波束对用于指示发送波束和接收波束;所述最优波束对用于指示接收信号强度最低的至少一个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的发送时机对应的发送波束,以及接收所述接收信号强度最低的至少一个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的接收波束;所述最差波束对用于指示接收信号强度最高的至少一个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的发送时机对应的发送波束,以及接收所述接收信号强度最高的至少一个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的接收波束。
可选的,每一波束对包括发送时机和接收波束的标识,每一发送时机对应一个发送波束。
可选的,所述干扰测量方法还包括:使用所述最优波束对中的发送波束发送待传输数据;或者,使用除所述最差波束对中发送波束之外的其他发送波束发送所述待传输数据。
可选的,所述干扰测量方法还包括:接收来自管理实体的最终发送波束,所述最终发送波束是根据所述至少一个最优波束对和/或至少一个最差波束对确定的,所述最终发送波束用于发送数据和/或避免用于接收数据。
第三方面,本申请还公开一种通信装置,通信装置包括:通信模块,用于接收多个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所述多个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是在同一发送周期内不同发送时机发送的;处理模块,用于对各个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进行测量,以获得各个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各个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确定至少一个参考波束,所述至少一个参考波束用于指示发送数据所使用的发送波束和/或发送数据所避免使用的发送波束;所述通信模块还用于交互或上报所述至少一个参考波束。
第四方面,本申请还公开一种通信装置,通信装置包括:通信模块,用于在在同一发送周期内不同发送时机发送多个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所述通信模块还用于接收至少一个参考波束,所述至少一个参考波束用于建议发送数据所采用的发送波束,所述至少一个参考波束是通过对各个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进行测量,以获得各个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并根据各个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确定的。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以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提供的任意一种方法。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上存储有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运行计算机程序以执行第一方面提供的任意一种方法。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上存储有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处理器运行计算机程序以执行第二方面提供的任意一种方法。
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以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提供的任意一种方法。
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包括上述终端设备和上述网络设备。
第十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芯片(或者说数据传输装置),该芯片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程序被芯片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的步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技术方案中,执行下行传输的网络设备在同一发送周期内不同发送时机发送多个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执行上行接收的网络设备对各个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进行测量,测量结果包括各个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可以表征干扰程度,并且由于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与发送波束是相对应的,因此执行上行接收的网络设备可以确定出至少一个参考波束,也即用于建议发送数据所使用的发送波束和/或发送数据所避免使用的发送波束,并进行上报,以供执行下行传输的网络设备在后续传输时使用参考波束,或避免使用参考波束,从而降低网络设备之间的干扰,优化数据传输,提升通信体验。
进一步地,执行上行接收的网络设备可以采用相同或不同接收波束接收多个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如果采用不同接收波束接收多个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那么该网络设备可以向管理实体上报至少一个最优波束对和/或至少一个最差波束对,以供管理实体根据该最优波束对和/或最差波束对中的建议发送波束和建议接收波束,对最终发送波束和最终接收波束进行调度。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一种跨链路干扰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干扰测量方法的交互流程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干扰测量方法的交互流程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适用的通信系统包括但不限于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第五代(5th-generation,5G)系统、NR系统,以及未来演进系统或者多种通信融合系统。其中,5G系统可以为非独立组网(Non-StandAlone,NSA)的5G系统或独立组网(StandAlone,SA)的5G系统。本申请技术方案也适用于不同的网络架构,包括但不限于中继网络架构、双链接架构、车辆到任何物体的通信(Vehicle-to-Everything)架构等架构。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也可以称为接入网设备,例如,可以为基站(BaseStation,BS)(也可称为基站设备),网络设备是一种部署在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Network,RAN)用以提供无线通信功能的装置。例如在第二代(2nd-Generation,2G)网络中提供基站功能的设备包括基地无线收发站(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第三代(3rd-Generation,3G)网络中提供基站功能的设备包括节点B(NodeB),在第四代(4th-Generation,4G)网络中提供基站功能的设备包括演进的节点B(evolved NodeB,eNB),在无线局域网络(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中,提供基站功能的设备为接入点(Access Point,AP),NR中的提供基站功能的设备下一代基站节点(next generation NodeBase station,gNB),以及继续演进的节点B(ng-eNB),其中gNB和终端设备之间采用NR技术进行通信,ng-eNB和终端设备之间采用演进的通用地面无线电接入(Evolved UniversalTerrestrial Radio Access,E-UTRA)技术进行通信,gNB和ng-eNB均可连接到5G核心网。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还包含在未来新的通信系统中提供基站功能的设备等。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terminal equipment)可以指各种形式的接入终端、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终端设备还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Loop,WLL)站、个人数字处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未来5G网络中的终端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公用陆地移动通信网络(Public Land MobileNetwork,PLMN)中的终端设备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终端设备也可以称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终端等。
如图1所示,基站G1与终端设备UE1之间为上行传输,基站G2与终端设备UE2之间为下行传输。基站G1为工厂基站,基站G2为宏基站。这种情况下存在基站G2对基站G1的跨链路干扰,同时由于宏基站发射功率大,因此对基站G1的跨链路干扰影响较为严重。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为使叙述简洁,本申请中称执行上行接收的网络设备为第一网络设备,执行下行传输的网络设备为第二网络设备。换言之,本申请主要用于测量并辅助降低第二网络设备的下行传输对第一网络设备的上行传输产生的跨链路干扰。
参见图2,本申请提供的方法包括步骤201至步骤204。
步骤201:第二网络设备发送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具体地,第二网络设备在同一发送周期内不同发送时机发送多个远端干扰管理(Remote Interference Management,RIM)参考信号(Reference Signal)。相应的,第一网络设备在同一发送周期内不同发送时机采用相同或不同的接收波束接收上述多个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
具体地,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为周期性信号,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具有发送周期。每一发送周期包括多个发送时机(time occasion),第二网络设备可以在每个发送时机发送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进一步地,在同一发送周期内不同发送时机发送的多个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是同一参考信号序列,也就是说,该多个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所包含的内容是相同的。
进一步地,第二网络设备可以在同一发送周期内使用不同的发送波束在不同发送时机发送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
示例性地,一个发送周期中有4个发送时机:时机a、时机b、时机c和时机d。第二网络设备在这些发送时机上分别采用发送波束0、发送波束1、发送波束2和发送波束3发送同一个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0。
进一步地,第二网络设备可以在同一发送周期内使用相同的发送波束在不同发送时机发送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
示例性地,一个发送周期中有4个发送时机:时机a、时机b、时机c和时机d。第二网络设备在这些发送时机上均采用发送波束0发送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0。
相应地,第一网络设备可以在上述4个发送时机均采用接收波束0接收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0。
相应地,第一网络设备可以在时机a采用接收波束0接收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0,第一网络设备可以在时机b采用接收波束1接收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0,第一网络设备可以在时机c采用接收波束2接收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0,第一网络设备可以在时机d采用接收波束3接收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0。
继续参照图2,在步骤202中,第一网络设备对各个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进行测量。
具体实施中,第一网络设备可以对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进行测量,以得到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测量结果可以包括各个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具体是指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
示例性地,接收信号强度可以采用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eceived SignalStrength Indication,RSSI)或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Power,RSRP)来表示。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若多个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与测量资源位于不同的子带,也即,第二网络设备的发送资源与第一网络设备的接收资源不同,则第一网络设备对各个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进行测量获得接收信号强度指示。
在另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若多个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与测量资源的时频位置相同,也即,第二网络设备的发送资源与第一网络设备的接收资源相同,则第一网络设备对各个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进行测量获得参考信号接收功率。
需要说明的是,测量资源可以预先通过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Xn接收交互获得,或者测量资源是预先设定的资源。
继续参照图2,在步骤203中,第一网络设备根据各个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确定至少一个参考波束。其中,至少一个参考波束用于建议第二网络设备发送数据所使用的发送波束和/或发送数据所避免使用的发送波束。换言之,至少一个参考波束可以用于辅助第二网络设备确定后续发送数据实际使用的发送波束。
例如,第二网络设备具有发送波束1、发送波束2和发送波束3。参考波束为建议第二网络设备发送数据所使用的发送波束,标识为1。那么第二网络设备可以使用发送波束1发送数据。
又例如,参考波束为建议第二网络设备发送数据所避免使用的发送波束,标识为1。那么第二网络设备可以使用发送波束2或发送波束3发送数据。
在步骤204中,第一网络设备交互或上报参考波束。
需要指出的是,本实施例中各个步骤的序号并不代表对各个步骤的执行顺序的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在具体实施中,所述干扰测量方法可以采用软件程序的方式实现,该软件程序运行于芯片或芯片模组内部集成的处理器中。该方法也可以采用软件结合硬件的方式实现,本申请不作限制。
继续参照图2,第一网络设备可以与第二网络设备交互参考波束。具体地,第一网络设备通过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Xn接口交互参考波束。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参考波束为最优发送波束,和/或最差发送波束。也就是说,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之间通过Xn接口交互最优发送波束和/或最差发送波束。最优发送波束为接收信号强度最低的至少一个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的发送时机对应的发送波束,最差发送波束为接收信号强度最高的至少一个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的发送时机对应的发送波束。
在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最优发送波束为接收信号强度最低的N个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的发送时机对应的发送波束,最差发送波束为接收信号强度最高的M个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的发送时机对应的发送波束,N和M为正整数。
在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最优发送波束为接收信号强度低于第一门限的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的发送时机对应的发送波束,最差发送波束为接收信号强度高于第二门限的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的发送时机对应的发送波束,第一门限低于第二门限。
在又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最优发送波束可以为接收信号强度低于第一门限的N个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的发送时机对应的发送波束,最差发送波束为接收信号强度高于第二门限的M个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的发送时机对应的发送波束。
需要说明的是,N和M的具体数值,或者第一门限和第二门限的具体数值可以由通信标准协议规定,或者由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预先约定好,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示例性地,最优发送波束为接收信号强度最高的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的发送时机对应的发送波束,最差发送波束为强度最低的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的发送时机对应的发送波束。
例如,参考波束可以为最优发送波束,那么第二网络设备可以采用最优发送波束发送数据。
又例如,参考波束也可以为最差发送波束,那么第二网络设备可以避免采用最差发送波束发送数据,也即采用除最差发送波束之外的其他发送波束发送数据。
又例如,参考波束还可以是最优发送波束和最差发送波束。那么第二网络设备可以采用最优发送波束发送数据,也可以采用除最差发送波束之外的其他发送波束发送数据。
在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参考波束可以是最优波束对和/或最差波束对。也就是说,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之间通过Xn接口交互最优波束对和/或最差波束对。其中,每一波束对用于指示发送波束和接收波束。示例性地,最优波束对用于指示最优发送波束和最优接收波束,最差波束对用于指示最差发送波束和最差接收波束。
具体地,最优发送波束和最差发送波束的定义与前述实施例一致。最优接收波束可以是接收最优发送波束发送的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的接收波束;相应地,最差接收波束可以是接收最差发送波束发送的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的接收波束
相应地,在步骤201的具体实施中,第一网络设备可以采用同一接收波束接收多个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通过采用同一接收波束来接收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并进行测量,可以避免不同接收波束之间的空间差异性带来的误差,保证对各个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测量的准确性。
在本申请另一个非限制性的实施例中,请参照图3,在步骤301中,第一网络设备可以向管理实体上报参考波束。
具体地,管理实体可以是操作管理维护(Operations AdministrationMaintenance,OAM)实体,也可以是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Access and MobilityManagement Function,AMF)实体。
相应地,管理实体可以根据参考波束对第一网络设备的接收波束和第二网络设备的发送波束进行调度。在步骤302中,管理实体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最终发送波束。第二网络设备使用最终发送波束发送数据。
可选地,在步骤303中,管理实体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最终接收波束。第一网络设备使用最终接收波束接收数据。
在步骤301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网络设备可以向管理实体上报最优发送波束和/或最差发送波束。在这种情况下,管理实体可以执行步骤302,无需执行步骤303。
在步骤302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网络设备可以向管理实体上报最优波束对和/或最差波束对。其中,每一波束对用于指示发送波束和接收波束。示例性地,最优波束对用于指示最优发送波束和最优接收波束,最差波束对用于指示最差发送波束和最差接收波束。
具体地,最优发送波束和最差发送波束的定义与前述实施例一致。最优接收波束可以是接收最优发送波束发送的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的接收波束;相应地,最差接收波束可以是接收最差发送波束发送的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的接收波束
示例性地,最优发送波束为接收信号强度最高的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的发送时机对应的发送波束,最差发送波束为强度最低的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的发送时机对应的发送波束。
进一步地,第一网络设备上报的每一波束对的具体内容包括发送时机和接收波束的标识。具体为发送时机的索引(index)和接收波束的标识。也就是说,由于每一发送时机对应一个发送波束,因此可以利用发送时机来表示发送波束。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网络设备的上报内容(例如最优发送波束和/或最差发送波束、最优波束对和/或最差波束对)可以通过操作管理维护配置获得,也可以由通信标准协议约定,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相应地,在步骤201中,第一网络设备采用不同接收波束接收多个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
示例性地,第二网络设备在时机a、时机b、时机c和时机d,分别采用发送波束0、发送波束1、发送波束2和发送波束3发送同一个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0。第一网络设备在时机a、时机b、时机c和时机d,分别采用接收波束0、接收波束1、接收波束2和接收波束3接收同一个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0。那么,参考波束对可以选自发送波束0-接收波束0、发送波束1-接收波束1、发送波束2-接收波束2以及发送波束3-接收波束3。
示例性地,最优波束对为发送波束0-接收波束0。那么,最终发送波束可以为发送波束0,最终接收波束为接收波束0。第二网络设备可以采用波束0发送下行数据,第一网络设备可以采用接收波束0接收上行数据。
本申请考虑到网络设备侧天线数较多,能方便的实现波束控制,因此通过测量网络设备之间不同波束的跨链路干扰程度并进行交互或上报,从而确定网络设备之间的参考波束,在数据发送/接收时使用/避免使用这些波束,从而减小网络设备之间的跨链路干扰。
关于本申请实施例的更多具体实现方式,请参照前述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请参照图4,图4示出了一种通信装置40,通信装置40可以包括:
通信模块401,用于接收多个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多个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是在同一发送周期内不同发送时机发送的;
处理模块402,用于对各个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进行测量,以获得各个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处理模块402还用于根据各个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确定至少一个参考波束,至少一个参考波束用于指示发送数据所使用的发送波束和/或发送数据所避免使用的发送波束;通信模块401还用于交互或上报至少一个参考波束。
在具体实施中,上述通信装置40可以对应于网络设备中具有干扰测量功能的芯片,例如片上系统(System-On-a-Chip,SOC)、基带芯片等;或者对应于网络设备中包括具有干扰测量功能的芯片模组;或者对应于具有数据处理功能芯片的芯片模组,或者对应于终端设备。
请参照图5,图5示出了一种通信装置50,通信装置50可以包括:
通信模块501用于在在同一发送周期内不同发送时机发送多个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通信模块501还用于接收至少一个参考波束。
在具体实施中,上述通信装置50可以对应于网络设备中具有干扰测量功能的芯片,例如片上系统(System-On-a-Chip,SOC)、基带芯片等;或者对应于网络设备中包括具有干扰测量功能的芯片模组;或者对应于具有数据处理功能芯片的芯片模组,或者对应于终端设备。
关于通信装置40或通信装置50的其他相关描述可以参照前述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各个装置、产品包含的各个模块/单元,其可以是软件模块/单元,也可以是硬件模块/单元,或者也可以部分是软件模块/单元,部分是硬件模块/单元。例如,对于应用于或集成于芯片的各个装置、产品,其包含的各个模块/单元可以都采用电路等硬件的方式实现,或者,至少部分模块/单元可以采用软件程序的方式实现,该软件程序运行于芯片内部集成的处理器,剩余的(如果有)部分模块/单元可以采用电路等硬件方式实现;对于应用于或集成于芯片模组的各个装置、产品,其包含的各个模块/单元可以都采用电路等硬件的方式实现,不同的模块/单元可以位于芯片模组的同一组件(例如芯片、电路模块等)或者不同组件中,或者,至少部分模块/单元可以采用软件程序的方式实现,该软件程序运行于芯片模组内部集成的处理器,剩余的(如果有)部分模块/单元可以采用电路等硬件方式实现;对于应用于或集成于终端设备的各个装置、产品,其包含的各个模块/单元可以都采用电路等硬件的方式实现,不同的模块/单元可以位于终端设备内同一组件(例如,芯片、电路模块等)或者不同组件中,或者,至少部分模块/单元可以采用软件程序的方式实现,该软件程序运行于终端设备内部集成的处理器,剩余的(如果有)部分模块/单元可以采用电路等硬件方式实现。
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为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运行时可以执行图1至图3中所示方法的步骤。所述存储介质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Memory,RAM)、磁盘或光盘等。存储介质还可以包括非挥发性存储器(non-volatile)或者非瞬态(non-transitory)存储器等。
请参照图6,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的硬件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包括处理器601、存储器602和收发器603。
处理器601可以是一个通用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微处理器、特定应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者一个或多个用于控制本申请方案程序执行的集成电路。处理器601也可以包括多个CPU,并且处理器601可以是一个单核(single-CPU)处理器,也可以是多核(multi-CPU)处理器。这里的处理器可以指一个或多个设备、电路或用于处理数据(例如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处理核。
存储器602可以是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制。存储器602可以是独立存在(此时,存储器602可以位于该装置外,也可以位于该装置内),也可以和处理器601集成在一起。其中,存储器602中可以包含计算机程序代码。处理器601用于执行存储器602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代码,从而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
处理器601、存储器602和收发器603通过总线相连接。收发器603用于与其他设备或通信网络通信。可选的,收发器603可以包括发射机和接收机。收发器603中用于实现接收功能的器件可以视为接收机,接收机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接收的步骤。收发器603中用于实现发送功能的器件可以视为发射机,发射机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发送的步骤。
当图6所示的结构示意图用于示意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网络设备的结构时,处理器601用于对网络设备的动作进行控制管理,例如,处理器601用于支持网络设备执行图2中的步骤201、步骤202、步/203和步骤204,或者,图3中的步骤301、步骤302和步骤303,和/或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其他过程中的网络设备执行的动作。处理器601可以通过收发器603与其他网络实体通信,例如,与终端设备或管理实体通信。存储器602用于存储网络设备的程序代码和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定义网络设备到终端设备的单向通信链路为下行链路,在下行链路上传输的数据为下行数据,下行数据的传输方向称为下行方向;而终端设备到网络设备的单向通信链路为上行链路,在上行链路上传输的数据为上行数据,上行数据的传输方向称为上行方向。
应理解,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本申请实施例中出现的“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申请实施例中出现的第一、第二等描述,仅作示意与区分描述对象之用,没有次序之分,也不表示本申请实施例中对设备个数的特别限定,不能构成对本申请实施例的任何限制。
本申请实施例中出现的“连接”是指直接连接或者间接连接等各种连接方式,以实现设备间的通信,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定。
上述实施例,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其他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上述实施例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或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加载或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或计算机程序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为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
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方法、装置和系统,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包括,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上述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的集成的单元,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上述软件功能单元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部分步骤。
虽然本申请披露如上,但本申请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22)

1.一种干扰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多个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所述多个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是在同一发送周期内不同发送时机发送的;
对各个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进行测量,以获得各个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
根据各个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确定至少一个参考波束,所述至少一个参考波束用于建议发送数据所使用的发送波束和/或发送数据所避免使用的发送波束;
交互或上报所述至少一个参考波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扰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是在同一发送周期内由不同的发送波束在不同发送时机发送的;所述参考波束为最优发送波束和/或最差发送波束;所述最优发送波束为接收信号强度最低的至少一个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的发送时机对应的发送波束,所述最差发送波束为接收信号强度最高的至少一个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的发送时机对应的发送波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干扰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多个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包括:
采用同一接收波束接收所述多个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扰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是在同一发送周期内由不同或相同的发送波束在不同发送时机发送的;所述参考波束为最优波束对和/或最差波束对,每一波束对用于指示发送波束和接收波束;所述最优波束对用于指示接收信号强度最低的至少一个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的发送时机对应的发送波束,以及接收所述接收信号强度最低的至少一个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的接收波束;所述最差波束对用于指示接收信号强度最高的至少一个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的发送时机对应的发送波束,以及接收所述接收信号强度最高的至少一个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的接收波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干扰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一波束对包括发送时机和接收波束的标识,每一发送时机对应一个发送波束。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干扰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多个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包括:
采用不同接收波束接收所述多个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干扰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交互或上报所述至少一个参考波束包括:
向管理实体上报至少一个最优波束对和/或至少一个最差波束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干扰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来自所述管理实体的最终接收波束,所述最终接收波束是根据所述至少一个最优波束对和/或至少一个最差波束对确定的,所述最终接收波束用于接收数据和/或避免用于接收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扰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各个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进行测量包括:
若所述多个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与测量资源位于不同的子带,则对各个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进行测量获得接收信号强度指示;或者,
若所述多个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与所述测量资源的时频位置相同,则对各个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进行测量获得参考信号接收功率。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扰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交互或上报所述至少一个参考波束包括:
通过Xn接口交互所述至少一个参考波束。
11.一种干扰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同一发送周期内不同发送时机发送多个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
接收至少一个参考波束,所述至少一个参考波束用于建议发送数据所采用的发送波束,所述至少一个参考波束是通过对各个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进行测量,以获得各个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并根据各个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确定的。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干扰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是在同一发送周期内由不同的发送波束在不同发送时机发送的;所述参考波束为最优发送波束和/或最差发送波束;所述最优发送波束为接收信号强度最低的至少一个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的发送时机对应的发送波束,所述最差发送波束为接收信号强度最高的至少一个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的发送时机对应的发送波束,N和M为正整数。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干扰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扰测量方法还包括:
使用所述最优发送波束发送待传输数据;或者,
使用除所述最差发送波束之外的其他发送波束发送所述待传输数据。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干扰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是在同一发送周期内由不同或相同的发送波束在不同发送时机发送的;所述参考波束为最优波束对和/或最差波束对,每一波束对指示发送波束和接收波束;所述参考波束为最优波束对和/或最差波束对,每一波束对用于指示发送波束和接收波束;所述最优波束对用于指示接收信号强度最低的至少一个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的发送时机对应的发送波束,以及接收所述接收信号强度最低的至少一个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的接收波束;所述最差波束对用于指示接收信号强度最高的至少一个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的发送时机对应的发送波束,以及接收所述接收信号强度最高的至少一个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的接收波束。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干扰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一波束对包括发送时机和接收波束的标识,每一发送时机对应一个发送波束。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干扰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扰测量方法还包括:
使用所述最优波束对中的发送波束发送待传输数据;或者,
使用除所述最差波束对中发送波束之外的其他发送波束发送所述待传输数据。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干扰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来自管理实体的最终发送波束,所述最终发送波束是根据所述至少一个最优波束对和/或至少一个最差波束对确定的,所述最终发送波束用于发送数据和/或避免用于接收数据。
18.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信模块,用于接收多个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所述多个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是在同一发送周期内不同发送时机发送的;
处理模块,用于对各个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进行测量,以获得各个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各个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确定至少一个参考波束,所述至少一个参考波束用于指示发送数据所使用的发送波束和/或发送数据所避免使用的发送波束;
所述通信模块还用于交互或上报所述至少一个参考波束。
19.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信模块,用于在在同一发送周期内不同发送时机发送多个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
所述通信模块还用于接收至少一个参考波束,所述至少一个参考波束用于建议发送数据所采用的发送波束,所述至少一个参考波束是通过对各个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进行测量,以获得各个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并根据各个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确定的。
2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运行时执行权利要求1至17中任一项所述干扰测量方法的步骤。
21.一种网络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干扰测量方法的步骤。
22.一种网络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权利要求11至17中任一项所述干扰测量方法的步骤。
CN202211211995.7A 2022-09-30 2022-09-30 干扰测量方法及通信装置、存储介质、网络设备 Pending CN11783530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11995.7A CN117835304A (zh) 2022-09-30 2022-09-30 干扰测量方法及通信装置、存储介质、网络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11995.7A CN117835304A (zh) 2022-09-30 2022-09-30 干扰测量方法及通信装置、存储介质、网络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835304A true CN117835304A (zh) 2024-04-05

Family

ID=905084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211995.7A Pending CN117835304A (zh) 2022-09-30 2022-09-30 干扰测量方法及通信装置、存储介质、网络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835304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29191B2 (en)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US20220078678A1 (en) User equipment (ue)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random access for beamforming-based connected mode handover
CN111406434A (zh) 用于无线网络的联合波束报告
CN113545119B (zh) 具有功率节省功能的波束管理电子设备和方法
WO2021000680A1 (zh) 一种协作传输方法及通信装置
US20210274513A1 (en) Uplink determin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0890910B (zh) 扇区扫描方法及相关装置
US20220052772A1 (en) Atmospheric duct interference elimamating scheme
JP2022550047A (ja) アップリンク空間関係インジケーション及び電力制御
CA3137983A1 (en) Random access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US20200029359A1 (en) Random access responding method and device, and random access method and device
US20230262497A1 (en) Measurement configuratio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US11310767B2 (en) Paging message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KR20230008831A (ko) Str 능력 지시 방법 및 관련된 장치
US10917895B2 (en) Power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4430557A (zh) 一种波束管理方法及装置
US20200296693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N111194072B (zh) 多波束场景下监听寻呼的方法及装置
CN114126054A (zh) 波束指示方法、网络设备、终端、装置及存储介质
US20230189314A1 (en) Remote interference suppre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device
CN117835304A (zh) 干扰测量方法及通信装置、存储介质、网络设备
WO2021063175A1 (zh) 一种波束切换的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
CN111050383B (zh) 信号传输方法及装置
US20220103269A1 (en)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Inter-Cell Interference Estimation
WO2019141231A1 (zh) 载波测量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