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831738A - 设备控制方法、医疗通气设备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设备控制方法、医疗通气设备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831738A
CN117831738A CN202211185829.4A CN202211185829A CN117831738A CN 117831738 A CN117831738 A CN 117831738A CN 202211185829 A CN202211185829 A CN 202211185829A CN 117831738 A CN117831738 A CN 1178317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dical
ventilation
mode
monitoring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18582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继萍
潘瑞玲
陈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Mindray Bio Medical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Mindray Bio Medical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Mindray Bio Medical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Mindray Bio Medical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18582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831738A/zh
Publication of CN1178317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83173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Abstract

一种设备控制方法、医疗通气设备和电子设备,该方法应用于医疗设备,医疗设备为医疗通气设备和监护设备之一,医疗通气设备与监护设备已建立通信连接,该方法包括:接收用户对医疗设备的第一操作指令;基于第一操作指令控制医疗通气设备和监护设备同时进入目标模式,目标模式包括相同目标模式和/或相关目标模式。该设备控制方法和设备能够控制在医疗通气设备和监护设备建立通信连接后,控制医疗通气设备或者监护设备这两者中的任一者接收用户输入的操作指令,并基于该操作指令控制医疗通气设备和监护设备这两者同时进入相同或相关目标模式,减少了在医疗场景中同时使用医疗通气设备和监护设备时医护人员的操作步骤,大大节约医护人员的操作时间。

Description

设备控制方法、医疗通气设备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超声成像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设备控制方法、医疗通气设备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上,治疗或抢救一位病人是需要多种类型、多台医疗设备配合使用的,当前不同类型医疗设备或多台设备之间是相互独立的,操作、控制和显示也都是相互独立的,这就要求医护人员在紧张的治疗或抢救过程中,还要去操作和查看每一台需要用到的设备,增加了临床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
发明内容
本申请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设备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医疗设备,所述医疗设备为医疗通气设备和监护设备中的任一设备,所述医疗通气设备与所述监护设备已建立通信连接,所述方法包括:接收用户对所述医疗设备的第一操作指令;基于所述第一操作指令控制所述医疗通气设备和所述监护设备同时进入目标模式,所述目标模式包括相同目标模式和/或相关目标模式。
根据本申请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医疗通气设备,所述医疗通气设备所述医疗通气设备包括患者管路、压力产生装置、控制器、通信模块和显示器,其中:所述压力产生装置,用于产生设定压力的气体;所述患者管路,用于连接患者的呼吸系统,以向所述患者输送所述气体;所述通信模块用于与外部设备建立通信连接,所述外部设备包括监护设备;所述显示器用于显示能够控制所述医疗通气设备和所述监护设备的显示界面;所述控制器用于:接收用户对所述显示界面的第一操作指令;
基于所述第一操作指令控制所述医疗通气设备和所述监护设备同时进入目标模式,所述目标模式包括相同目标模式和/或相关目标模式。
根据本申请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设备控制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为彼此已建立通信连接的第一医疗设备和第二医疗设备中的任一设备,或者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一医疗设备和所述第二医疗设备这两者均已建立通信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医疗设备和所述第二医疗设备均为医疗设备,所述方法包括:接收第一操作指令;基于所述第一操作指令控制所述第一医疗设备和所述第二医疗设备同时进入目标模式,所述目标模式包括相同目标模式和/或相关目标模式。
根据本申请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为彼此已建立通信连接的第一医疗设备和第二医疗设备中的任一设备,或者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一医疗设备和所述第二医疗设备这两者均已建立通信连接,所述第一医疗设备和所述第二医疗设备均为医疗设备,其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通信模块和显示器,其中:所述通信模块用于与外部设备建立通信连接;所述显示器用于显示界面;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由所述处理器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在由所述处理器运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如下操作:接收第一操作指令;基于所述第一操作指令控制所述第一医疗设备和所述第二医疗设备同时进入目标模式,所述目标模式包括相同目标模式和/或相关目标模式。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控制方法、医疗通气设备和电子设备能够控制在医疗通气设备和监护设备建立通信连接后,控制医疗通气设备或者监护设备这两者中的任一者接收用户输入的操作指令,并基于该操作指令控制医疗通气设备和监护设备这两者同时进入相同或相关目标模式,减少了在医疗场景中同时使用医疗通气设备和监护设备时医护人员的操作步骤,大大节约医护人员的操作时间。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或步骤。
图1示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设备控制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2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设备控制方法中在监护设备或者医疗通气设备上显示的显示界面的示例图、从该界面进入通气设置界面的示例图、以及通气设置完成后进入的同屏监测界面的示例图。
图3示出图2所示同屏监测界面不同区域示出不同监测信息的示例图。
图4示出图2所示同屏监测界面中复苏效果评估监测信息所在区域被操作后呈现详情信息的示例图。
图5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设备控制方法中在监护设备或者医疗通气设备上显示的显示界面被操作后同时控制监护设备和医疗通气设备进入待机模式的示意图。
图6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设备控制方法中在监护设备或者医疗通气设备上显示的显示界面被操作后同时控制监护设备和医疗通气设备进入报警静音模式的示意图。
图7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设备控制方法中在监护设备或者医疗通气设备上显示的显示界面被操作后同时控制监护设备和医疗通气设备进入新病人设置模式的示意图。
图8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医疗通气设备的示意性结构框图。
图9示出根据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设备控制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10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示意性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得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为明显,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本发明的全部实施例,应理解,本发明不受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例的限制。基于本发明中描述的本发明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临床上有一些场景,是对多台正在使用的设备有相同的诉求的。比如:临床上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吸痰等护理操作,此时呼吸机和监护仪会频繁的发生各种报警,而这些异常是由于护理造成的,是医护人员预期内的,医护人员希望把所有设备都报警静音,当前用户只能一台一台设备去按报警静音按键,才能实现这个诉求。
再比如,治疗或转运完成之后,患者所使用的所有设备都是需要进入待机、切换新病人或关机状态的,当前对于多台独立的设备也只能每台设备去单独设置。
另外,临床上心肺复苏抢救过程是一个非常紧急且慌忙的过程,需要一个团队协作完成,抢救过程需要连接监护仪,监护患者的生命体征,也可以在用药过程观察监护仪生命参数的变化;需要连接呼吸机,为患者提供呼吸支持;另外需要对患者进行按压和除颤。当前临床的现状是,监护仪和呼吸机是两个完全独立的设备,有些监护仪有“抢救模式”,在抢救过程中按下监护仪的“抢救模式”按键,可以启动监护仪的抢救模式,监护仪的抢救模式可能会包含抢救过程记录工具、心肺复苏效果评估参数、和/或关闭非必要报警等内容(也有一些监护仪,没有针对复苏抢救过程的专有功能。抢救过程就使用普通的监护模式,这样会频繁出现一些误报警,且也不利于复苏效果的评估);有些呼吸机对应复苏抢救的场景,会有“心肺复苏(Cardio 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通气模式”,在抢救过程中提供按压提示音、抢救通气、和/或关闭非必要报警等内容。监护仪和呼吸机是相互独立的设备,监护仪的“抢救模式”和呼吸机的“CPR通气模式”也是两个完全独立的功能,医护人员需要在紧急且慌忙的场景,分别去开启监护仪的“抢救模式”和呼吸机的“CPR通气模式”,这样会增加医护人员的操作步骤。而且患者复苏抢救过程中,病人生命体征的监测和通气状态的监测是分布在两台设备上显示的,不利于医护人员抢救过程的观察。
基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设备控制方案,针对在相同使用场景的不同医疗设备的相同或相关功能,可以实现一键控制。下面结合附图来描述。
图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设备控制方法100的示意性流程图,设备控制方法100应用于医疗设备,医疗设备为医疗通气设备和监护设备中的任一设备,医疗通气设备与监护设备已建立通信连接,如图1所示,设备控制方法100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在步骤S110,接收用户对医疗设备的第一操作指令。
在步骤S120,基于第一操作指令控制医疗通气设备和监护设备同时进入目标模式,目标模式包括相同目标模式和/或相关目标模式。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医疗通气设备和监护设备这两者可以建立通信连接(例如通过插件方式、有线方式或者无线方式建立通信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通过医疗通气设备上设置的物理连接结构,监护设备可拆卸地安装在医疗通气设备的主体上。当监护设备安装在医疗通气设备上时,通过医疗通气设备上设置的通信接口与监护设备进行信息通信。
在一个实施例中,物理连接结构包括热插拔结构,医疗通气设备上设置有支持热插拔监护设备的插件槽,通信接口设置在插件槽上,通信接口包括触点式通信接口、光通信接口、蓝牙通信接口、WIFI通信接口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个实施例中,医疗通气设备还包括电源装置和共用电源接口,在监护设备安装在医疗通气设备主体上时,电源装置用于为医疗通气设备供电,以及通过共用电源接口为监护设备供电。
在一个实施例中,监护设备与医疗通气设备通过无线方式通信连接,无线方式包括以下至少一种:近场通信接口、蜂窝网络、WiFi。近场通信接口包括以下接口中的至少一种:红外、蓝牙、NFC,或者其他任意适合的无线接口。蜂窝网络包括以下网络中的至少一种:GSM网络、GPRS网络、LTE网络、2G网络、3G网络、4G网络、5G网络或者未来的通信网络。
在它们彼此建立通信连接后,可以由医疗通气设备或者监护设备这两者中的任一者接收用户输入的第一操作指令,并基于该第一操作指令对医疗通气设备和监护设备这两者同时进行控制,具体是控制医疗通气设备和监护设备这两者同时进入目标模式,该目标模式可以是相同目标模式,也可以是相关目标模式。其中,相同目标模式是医疗通气设备和监护设备这两者均具备的具有相同功能的模式,诸如待机模式、报警静音模式、新病人设置模式等。相关目标模式是医疗通气设备和监护设备这两者各自具备的具有相关功能的、在相同场景中可能同时使用的模式,诸如医疗通气设备具有CPR通气模式,监护设备具有抢救模式,这两个模式在对病人的心肺复苏抢救过程中通常同时使用。由于设备控制方法100能够控制医疗通气设备或者监护设备这两者中的任一者接收用户输入的第一操作指令,并基于该第一操作指令控制医疗通气设备和监护设备这两者同时进入相同或相关目标模式,诸如使医疗通气设备进入CPR通气模式的同时使监护设备进入抢救模式,或者使医疗通气设备和监护设备同时进入待机模式、报警静音模式或者新病人设置等模式等,这能够减少医护人员的操作步骤,无需医护人员分别在医疗通气设备和监护设备上开启其各自在对病人进行心肺复苏抢救过程或者其他医疗场景中需要同时使用的模式,节约医护人员的操作时间。
在一个示例中,医疗通气设备或者监护设备上可以设置有实体按钮,用户可通过实体按钮来输入第一操作指令以及后文中描述的其他操作指令。在一个示例中,医疗通气设备或者监护设备的显示器上可以显示能够同时控制医疗通气设备和监护设备的同屏显示控制界面,用户可通过该界面来输入第一操作指令以及后文中描述的其他操作指令。在再一个示例中,医疗通气设备或者监护设备上可以设置有实体按钮,同时它们任一者的显示器上可以显示同时控制医疗通气设备和监护设备的同屏显示控制界面,用户可通过该实体按钮和/或该同屏显示控制界面来输入第一操作指令以及后文中描述的其他操作指令。下面结合图2来描述该同屏显示控制界面的示例,在该示例中同屏显示控制界面设置在医疗通气设备的显示器上。
如图2所示,在医疗通气设备与监护设备建立通信之后,控制显示器在其显示医疗通气设备的M个通气参数信息,以及显示监护设备的K个生理参数信息,M、K为正整数。在医疗通气设备和监护设备建立通信连接后,在医疗通气设备上显示显示界面210,该界面上可以显示与监护设备的医疗功能相关的部分参数(诸如心电、血氧SPO2、血压等生理参数波形及监测参数等),以及与医疗通气设备的医疗功能相关的部分参数(诸如二氧化碳CO2、潮气量等参数)。此外,该界面上可以包括心肺复苏通气模式按键CPRV,当用户点击该按键时,可进入CPRV通气设置界面220,用户可以通过该界面设置通气参数。在通气参数设置完成后,用户点击确认按键,此时监护设备进入抢救模式,同时医疗通气设备进入CPR通气模式(也医疗通气设备和监护设备被控制同时进入相关目标模式),实现了同时启动监护和呼吸一体化的定制化抢救模式功能。此时进入同屏监测界面230,该界面上至少显示监护设备在抢救模式的监测信息和医疗通气设备在CPR通气模式的监测信息。基于此,在对病人复苏抢救过程中,病人生命体征的监测和通气状态的监测分布在同一设备上显示,有利于医护人员抢救过程的观察。
以上结合图2描述在显示界面上点击按键同时控制监护设备和医疗通气设备进入相关目标模式,进而显示同屏监测界面的示例。应理解,在其他示例中,也可通过监护设备或者医疗通气设备上设置的实体按钮来同时控制监护设备和医疗通气设备进入相关目标模式,进而显示同屏监测界面。下面结合图3来描述同屏监测界面所包括信息的示例图。
如图3所示,同屏监测界面上至少显示监护设备在抢救模式的监测信息和医疗通气设备在CPR通气模式的监测信息。其中,监护设备在抢救模式的监测信息可以包括抢救过程中的生命体征监测信息和复苏效果评估监测信息,医疗通气设备在心肺复苏通气模式的监测信息包括抢救过程中的通气控制信息和通气监测信息。其中,生命体征监测信息在图3中示出为生命体征监测区310中显示的信息,如CPR抢救过程中患者的心电、血氧饱和度(SpO2)、血压等关键生理参数的波形及监测参数。复苏效果评估监测信息在图3中示出为复苏效果评估监测区320中显示的信息,包括评估CPR抢救过程复苏效果的参数信息,如心肺复苏质量指数(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quality index,CQI)、CQI平均值、按压频率Rate、按压深度、复苏时间等。通气控制信息和通气监测信息在图3中示出为通气控制和监测区330中显示的信息。CPRV通气模式为心肺复苏模式,是应用在心肺复苏按压过程中的一种通气模式,能够在心肺按压过程中快速启动,及时给予病人机械通气支持,同时能够有效避免心肺复苏按压过程中过于频繁触发和过度通气给病人带来的伤害,另外也会显示复苏过程中比较关键的监测参数信息,比如CO2、潮气量等参数。基于上述信息的同屏显示,在对病人复苏抢救过程中,极大地提高了医护人员抢救过程中的查看体验,有利于医护人员更加及时地判断对病人复苏抢救的效果。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上述的复苏效果评估监测信息所在区域,即复苏效果评估监测区320是可交互的,在接收到对该区的操作指令后,可以显示详情信息,该详情信息可以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项:复苏过程心肺复苏质量指数的趋势、高质量复苏所占比例、低质量复苏所占比例、高质量复苏的定义说明、低质量复苏的定义说明,如图4所示的。基于该详情信息,使得医护人员能够进一步了解对病人复苏效果的评估情况。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方法100还可以包括:当监护设备进入抢救模式,且医疗通气设备进入心肺复苏通气模式时,控制监护设备和医疗通气设备所有生理报警和/或至少部分技术报警关闭。在抢救过程中,医疗通气设备和监护设备可能会频繁发生各种报警,而这些异常多半是由于护理造成的,是医护人员预期内的,此时报警对于抢救没有任何作用,反而影响医护人员的救助以及真正重要的高危报警。因此,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在这样的场景下,可通过控制监护设备和医疗通气设备所有生理报警和/或至少部分技术报警关闭,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无需医护人员逐台设备进行报警静音操作。
下面结合图5到图7描述同时控制医疗通气设备和监护设备同时进入相同目标模式的示例。
图5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设备控制方法中在监护设备或者医疗通气设备上显示的显示界面被操作后同时控制监护设备和医疗通气设备进入待机模式的示意图(在该示例中,通过显示界面控制监护设备和医疗通气设备同时进入待机模式,应理解,还可以通过设置在监护设备或医疗通气设备的实体按钮来控制监护设备和医疗通气设备同时进入待机模式)。如图5所示,在显示界面上可以选择待机按键standby,打开菜单,选择停止所有按键Stop All,即可控制监护设备和医疗通气设备一起进入待机模式。基于此,在治疗或者转运完成后,病人所使用的所有设备可以一键被控制同时进入待机,无需医护人员逐台操作,减少医护人员的操作步骤。此外,也可以支持监护设备和医疗通气设备分别进入待机模式。例如选择停止监护仪按键Stop Monitor,控制监护设备进入待机模式;又如选择停止呼吸机按键Stop Ventilator,控制医疗通气设备进入待机模式,使得能够灵活适应各种不同的应用场景。
图6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设备控制方法中在监护设备或者医疗通气设备上显示的显示界面被操作后同时控制监护设备和医疗通气设备进入报警静音模式的示意图(在该示例中,通过显示界面控制监护设备和医疗通气设备同时进入报警静音模式,应理解,还可以通过设置在监护设备或医疗通气设备的实体按钮来控制监护设备和医疗通气设备同时进入报警静音模式)。如图6所示,在显示界面上可以选择报警静音按键(铃铛图标),即可控制监护设备和医疗通气设备一起进入报警静音模式。此外,也可以支持监护设备和医疗通气设备分别进入报警静音模式,使得能够灵活适应各种不同的应用场景。
图7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设备控制方法中在监护设备或者医疗通气设备上显示的显示界面被操作后同时控制监护设备和医疗通气设备进入新病人设置模式的示意图(在该示例中,通过显示界面控制监护设备和医疗通气设备同时进入新病人设置模式,应理解,还可以通过设置在监护设备或医疗通气设备的实体按钮来控制监护设备和医疗通气设备同时进入新病人设置模式)。如图7所示,在显示界面上可以选择病人图标,打开病人设置菜单,选择新病人按键New Patient,即可控制监护设备和医疗通气设备一起进入新病人设置模式。基于此,在需要接收新病人时,病人需要使用的所有设备可以一键被控制同时进入新病人设置模式,无需医护人员逐台操作,减少医护人员的操作步骤。此外,也可以支持监护设备和医疗通气设备分别进入新病人设置模式,使得能够灵活适应各种不同的应用场景。
在本申请的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在医疗通气设备和监护设备处在目标模式下时,方法100还可以包括:接收用户对医疗设备的第二操作指令,基于第二操作指令控制医疗通气设备和监护设备同时退出目标模式;和/或,接收用户对医疗设备的第三操作指令,基于第三操作指令控制医疗通气设备或者监护设备退出目标模式;和/或,接收用户对医疗设备的第四操作指令,基于第四操作指令控制医疗通气设备或者监护设备进入另一目标模式。前文实施例中主要描述控制医疗通气设备和监护设备同时进入目标模式,该实施例中,还提供了它们二者同时退出目标模式、任一者退出目标模式、任一者进入另一目标模式的实施方式,这进一步减少了医护人员的操作,为医护人员提供了便利。
以上示例性地示出了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设备控制方法100。基于上面的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设备控制方法100能够控制在医疗通气设备和监护设备建立通信连接后,控制医疗通气设备或者监护设备这两者中的任一者接收用户输入的操作指令,并基于该操作指令控制医疗通气设备和监护设备这两者同时进入相同或相关目标模式,减少了在医疗场景中同时使用医疗通气设备和监护设备时医护人员的操作步骤,大大节约医护人员的操作时间。
下面结合图8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医疗通气设备800,该医疗通气设备800可以用于执行前文所述的设备控制方法100,前文中已经对设备控制方法100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为了简洁,一些细节不再描述,仅描述医疗通气设备800的主要结构和主要功能。
如图8所示,医疗通气设备800可以包括患者管路810、压力产生装置820、控制器830、通信模块840和显示器850。所述压力产生装置820,用于产生设定压力的气体;所述患者管路810,用于连接患者的呼吸系统,以向所述患者输送所述气体;通信模块840用于与外部设备建立通信连接,外部设备包括监护设备;显示器850用于显示能够控制医疗通气设备800和监护设备的显示界面;控制器830还用于:接收用户对显示界面的第一操作指令;基于第一操作指令控制医疗通气设备800和监护设备同时进入目标模式,目标模式包括相同目标模式和/或相关目标模式。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医疗通气设备800可以与监护设备建立通信连接(例如通过插件方式、有线方式或者无线方式建立通信连接),在它们彼此建立通信连接后,医疗通气设备800上可以显示能够同时控制医疗通气设备800和监护设备这两者的显示界面,控制器830可通过该界面接收用户输入的第一操作指令,并基于该第一操作指令对医疗通气设备800和监护设备这两者同时进行控制,具体是控制医疗通气设备800和监护设备这两者同时进入目标模式,该目标模式可以是相同目标模式,也可以是相关目标模式。其中,相同目标模式是医疗通气设备800和监护设备这两者均具备的具有相同功能的模式,诸如待机模式、报警静音模式、新病人设置模式等。相关目标模式是医疗通气设备800和监护设备这两者各自具备的具有相关功能的、在相同场景中可能同时使用的模式,诸如医疗通气设备800具有CPR通气模式,监护设备具有抢救模式,这两个模式在对病人的心肺复苏抢救过程中通常同时使用。由于医疗通气设备800能够接收用户输入的第一操作指令,并基于该第一操作指令控制医疗通气设备800和监护设备这两者同时进入相同或相关目标模式,诸如使医疗通气设备800进入CPR通气模式的同时使监护设备进入抢救模式,或者使医疗通气设备800和监护设备同时进入待机模式、报警静音模式或者新病人设置等模式等,这能够减少医护人员的操作步骤,无需医护人员分别在医疗通气设备800和监护设备上开启其各自在对病人进行心肺复苏抢救过程或者其他医疗场景中需要同时使用的模式,节约医护人员的操作时间。
在一个示例中,医疗通气设备800上可以设置有实体按钮,用户可通过实体按钮来输入第一操作指令以及后文中描述的其他操作指令。在一个示例中,医疗通气设备800的显示器850的屏幕上可以显示能够同时控制医疗通气设备800和监护设备的同屏显示控制界面,用户可通过该界面来输入第一操作指令以及后文中描述的其他操作指令。在再一个示例中,医疗通气设备800上可以设置有实体按钮,同时其显示器850的屏幕上可以显示同时控制医疗通气设备800和监护设备的同屏显示控制界面,用户可通过该实体按钮和/或该同屏显示控制界面来输入第一操作指令以及后文中描述的其他操作指令。前文中已经结合图2来描述该同屏显示控制界面的示例图、从该界面进入通气设置界面的示例图、以及通气设置完成后进入的同屏监测界面的示例图,此处仅简要描述,不再描述细节。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显示界面上包括心肺复苏通气模式按键,第一操作指令包括点击心肺复苏通气模式按键;当点击心肺复苏通气模式按键被点击后,进入心肺复苏通气模式通气设置界面,以使得用户设置通气参数;在通气参数设置完成后,监护设备进入抢救模式,同时,医疗通气设备800进入心肺复苏通气模式,此时显示界面上至少显示监护设备在抢救模式的监测信息和医疗通气设备800在心肺复苏通气模式的监测信息。基于此,在对病人复苏抢救过程中,病人生命体征的监测和通气状态的监测分布在同一设备上显示,有利于医护人员抢救过程的观察。
除了在显示界面上点击按键同时控制监护设备和医疗通气设备800进入相关目标模式,进而显示同屏监测界面,也可通过医疗通气设备800上设置的实体按钮来同时控制监护设备和医疗通气设备800进入相关目标模式,进而显示同屏监测界面。前文已经结合图3描述了同屏监测界面所包括信息的示例图,此处仅简要描述,不再描述细节。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同屏监测界面上至少显示监护设备在抢救模式的监测信息和医疗通气设备800在CPR通气模式的监测信息。其中,监护设备在抢救模式的监测信息可以包括抢救过程中的生命体征监测信息和复苏效果评估监测信息,医疗通气设备800在心肺复苏通气模式的监测信息包括抢救过程中的通气控制信息和通气监测信息。基于上述信息的同屏显示,在对病人复苏抢救过程中,极大地提高了医护人员抢救过程中的查看体验,有利于医护人员更加及时地判断对病人复苏抢救的效果。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上述的复苏效果评估监测信息所在区域是可交互的,在接收到对该区的操作指令后,可以显示详情信息,该详情信息可以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项:复苏过程心肺复苏质量指数的趋势、高质量复苏所占比例、低质量复苏所占比例、高质量复苏的定义说明、低质量复苏的定义说明,如前文结合图4描述的。基于该详情信息,使得医护人员能够进一步了解对病人复苏效果的评估情况。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控制器830还可以用于:当监护设备进入抢救模式,且医疗通气设备800进入心肺复苏通气模式时,控制监护设备和医疗通气设备800所有生理报警和/或至少部分技术报警关闭。在抢救过程中,医疗通气设备800和监护设备可能会频繁发生各种报警,而这些异常多半是由于护理造成的,是医护人员预期内的,此时报警对于抢救没有任何作用,反而影响医护人员的救助以及真正重要的高危报警。因此,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在这样的场景下,可通过控制监护设备和医疗通气设备800所有生理报警和/或至少部分技术报警关闭,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无需医护人员逐台设备进行报警静音操作。
关于控制器830同时控制医疗通气设备800和监护设备同时进入相同目标模式的示例,前文已经结合图5到图7详细描述了同时进入待机模式、报警静音模式、新病人设置模式的示例,此处不再描述。
在本申请的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在医疗通气设备800和监护设备处在目标模式下时,控制器830还可以用于:接收用户对同屏显示控制界面的第二操作指令,基于第二操作指令控制医疗通气设备800和监护设备同时退出目标模式;和/或,接收用户对同屏显示控制界面的第三操作指令,基于第三操作指令控制医疗通气设备800或者监护设备退出目标模式;和/或,接收用户对同屏显示控制界面的第四操作指令,基于第四操作指令控制医疗通气设备800或者监护设备进入另一目标模式。该实施例提供了医疗通气设备800和监护设备这二者同时退出目标模式、任一者退出目标模式、任一者进入另一目标模式的实施方式,这进一步减少了医护人员的操作,为医护人员提供了便利。
以上示例性地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医疗通气设备800。基于上面的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医疗通气设备能够与监护设备建立通信连接,并在接收到用户输入的操作指令后控制医疗通气设备和监护设备这两者同时进入相同或相关目标模式,减少了在医疗场景中同时使用医疗通气设备和监护设备时医护人员的操作步骤,大大节约医护人员的操作时间。
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医疗通气设备医疗通气设备可以为重症呼吸机、亚重症呼吸机、转运呼吸机、无创呼吸机、麻醉呼吸机、家用呼吸机中的任一种。医疗通气设备用于代替、控制或改变通气对象的生理呼吸,通过增加肺通气量来改善通气对象的呼吸功能并减轻通气对象的呼吸消耗。在一些实施例中,医疗通气设备可以实现为转运呼吸机,转运呼吸机可以用于通气对象在医院内各科室之间转运,也可以用于救护车等远距离转运的需要,通过转运呼吸机显示其他设备的医疗参数信息能够提高医疗参数信息的查看效率,并且还能够降低转运、急救等场景下的设备管理难度。
应理解,与医疗通气设备800类似地,监护设备也可执行前文所述的设备控制方法100,此处不再详细描述。
下面结合图9描述根据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设备控制方法900,其与前文所述的设备控制方法100大体上类似,不同之处在于,该设备控制方法900能够同时控制两个彼此建立通信连接的医疗设备(即第一医疗设备和第二医疗设备)同时进入目标模板,但不限定这两个(甚至更多个,为了简洁,此处描述两个为示例)医疗设备的类型,也不限定控制主体(可以是这两个医疗设备中的任一者,还可以是与这两个医疗设备均建立通信连接的其他第三设备,该第三设备可以是医疗设备,也可以是非医疗设备的电子设备)。因此,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设备控制方法能够控制两个医疗设备同时进入相同或相关目标模式,减少了在医疗场景中同时使用两个医疗设备时医护人员的操作步骤,大大节约医护人员的操作时间。前文中已经详细描述同时控制医疗通气设备和监护设备这两个医疗设备同时进入目标模式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前文理解同时控制任意两个医疗设备同时进入目标模式的实施方式,此处为了简洁,不再赘述细节,仅描述一些主要操作。
如图9所示,设备控制方法900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在步骤910,接收第一操作指令。
在步骤S920,基于第一操作指令控制第一医疗设备和第二医疗设备同时进入目标模式,目标模式包括相同目标模式和/或相关目标模式。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在第一医疗设备和第二医疗设备处在目标模式下时,方法900还可以包括:接收第二操作指令,基于第二操作指令控制第一医疗设备和第二医疗设备同时退出目标模式;和/或,接收第三操作指令,基于第三操作指令控制第一医疗设备或者第二医疗设备退出目标模式;和/或,接收第四操作指令,基于第四操作指令控制第一医疗设备或者第二医疗设备进入另一目标模式。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第一医疗设备和第二医疗设备为以下中的任意两项:医疗通气设备、监护设备、输注设备、超声设备、除颤设备。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相同目标模式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项:待机模式、报警静音模式、新病人设置模式。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当第一医疗设备和第二医疗设备分别为医疗通气设备和监护设备时,控制医疗通气设备和监护设备同时进入目标模式,包括:控制监护设备进入抢救模式,并控制医疗通气设备进入心肺复苏通气模式。
图10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00,该电子设备1000可以为彼此已建立通信连接的第一医疗设备和第二医疗设备中的任一设备,或者电子设备1000可以与所述第一医疗设备和所述第二医疗设备这两者均已建立通信连接(该电子设备1000可以是医疗设备,也可以是非医疗设备(诸如手机、平板电脑等)),所述第一医疗设备和所述第二医疗设备均为医疗设备。该电子设备1000可以用于执行前文所述的设备控制方法900,前文中已经对设备控制方法900进行了描述,此处为了简洁,一些细节不再描述,仅描述电子设备1000的主要结构和主要功能。
如图10所示,电子设备1000可以包括存储器1010、处理器1020、通信模块1030和显示器1040,其中:通信模块1030用于与外部设备建立通信连接;显示器1040用于显示界面;存储器1010上存储有由处理器1020运行的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在由处理器1020运行时,使得处理器1020执行如下操作:接收第一操作指令;基于第一操作指令控制第一医疗设备和第二医疗设备同时进入目标模式,目标模式包括相同目标模式和/或相关目标模式。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在第一医疗设备和第二医疗设备处在目标模式下时,处理器1020还可以用于:接收第二操作指令,基于第二操作指令控制第一医疗设备和第二医疗设备同时退出目标模式;和/或,接收第三操作指令,基于第三操作指令控制第一医疗设备或者第二医疗设备退出目标模式;和/或,接收第四操作指令,基于第四操作指令控制第一医疗设备或者第二医疗设备进入另一目标模式。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第一医疗设备和第二医疗设备为以下中的任意两项:医疗通气设备、监护设备、输注设备、超声设备、除颤设备。
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可选的,涉及到第一医疗设备与第二医疗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可以为有线连接或无线连接。其中,无线连接可通过现有的近距离通信连接方式(蓝牙连接、NFC连接等)或者WIFI无线连接方式等。
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可选的,涉及到第一医疗设备与第二医疗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可以为插件式连接,其中,第一医疗设备上设置有支持热插拔的物理连接结构,物理连接结构用于可拆卸地将任一个安装在第一医疗设备上,插件式连接用于指示第二医疗设备通过物理连接结构与第一医疗设备建立通信连接。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相同目标模式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项:待机模式、报警静音模式、新病人设置模式。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当第一医疗设备和第二医疗设备分别为医疗通气设备和监护设备时,处理器1020控制医疗通气设备和监护设备同时进入目标模式,包括:控制监护设备进入抢救模式,并控制医疗通气设备进入心肺复苏通气模式。
基于上面的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00能够控制两个医疗设备同时进入相同或相关目标模式,减少了在医疗场景中同时使用两个医疗设备时医护人员的操作步骤,大大节约医护人员的操作时间。
尽管这里已经参考附图描述了示例实施例,应理解上述示例实施例仅仅是示例性的,并且不意图将本发明的范围限制于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其中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偏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所有这些改变和修改意在被包括在所附权利要求所要求的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设备,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
在此处所提供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类似地,应当理解,为了精简本发明并帮助理解各个发明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在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本发明的各个特征有时被一起分组到单个实施例、图、或者对其的描述中。然而,并不应将本发明的方法解释成反映如下意图:即所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要求比在每个权利要求中所明确记载的特征更多的特征。更确切地说,如相应的权利要求书所反映的那样,其发明点在于可以用少于某个公开的单个实施例的所有特征的特征来解决相应的技术问题。因此,遵循具体实施方式的权利要求书由此明确地并入该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每个权利要求本身都作为本发明的单独实施例。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了特征之间相互排斥之外,可以采用任何组合对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所有特征以及如此公开的任何方法或者设备的所有过程或单元进行组合。除非另外明确陈述,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每个特征可以由提供相同、等同或相似目的的替代特征来代替。
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发明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
本发明的各个部件实施例可以以硬件实现,或者以在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上运行的软件模块实现,或者以它们的组合实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实践中使用微处理器或者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来实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物品分析设备中的一些模块的一些或者全部功能。本发明还可以实现为用于执行这里所描述的方法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的设备程序(例如,计算机程序和计算机程序产品)。这样的实现本发明的程序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或者可以具有一个或者多个信号的形式。这样的信号可以从因特网网站上下载得到,或者在载体信号上提供,或者以任何其他形式提供。
应该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进行限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设计出替换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元件或步骤。位于元件之前的单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元件。本发明可以借助于包括有若干不同元件的硬件以及借助于适当编程的计算机来实现。在列举了若干设备的单元权利要求中,这些设备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过同一个硬件项来具体体现。单词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单词解释为名称。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或对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7)

1.一种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医疗设备,所述医疗设备为医疗通气设备和监护设备中的任一设备,所述医疗通气设备与所述监护设备已建立通信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用户对所述医疗设备的第一操作指令;
基于所述第一操作指令控制所述医疗通气设备和所述监护设备同时进入目标模式,所述目标模式包括相同目标模式和/或相关目标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医疗通气设备和所述监护设备处在所述目标模式下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用户对所述医疗设备的第二操作指令,基于所述第二操作指令控制所述医疗通气设备和所述监护设备同时退出所述目标模式;和/或
接收用户对所述医疗设备的第三操作指令,基于所述第三操作指令控制所述医疗通气设备或者所述监护设备退出所述目标模式;和/或
接收用户对所述医疗设备的第四操作指令,基于所述第四操作指令控制所述医疗通气设备或者所述监护设备进入另一目标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疗通气设备与所述监护设备建立通信连接的方式包括插件方式、有线方式或者无线方式。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同目标模式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项:待机模式、报警静音模式、新病人设置模式。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第一操作指令控制所述医疗通气设备和所述监护设备同时进入相关目标模式,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操作指令控制所述监护设备进入抢救模式,并控制所述医疗通气设备进入心肺复苏通气模式。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疗设备上显示与所述监护设备的医疗功能相关的部分参数,以及与所述医疗通气设备的医疗功能相关的部分参数。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医疗设备为所述医疗通气设备时,所述第一操作指令包括点击心肺复苏通气模式按键;
当所述点击心肺复苏通气模式按键被点击后,所述医疗通气设备显示心肺复苏通气模式通气设置界面,以使得用户设置通气参数;
在所述通气参数设置完成后,所述监护设备进入所述抢救模式,同时,所述医疗通气设备进入所述心肺复苏通气模式,此时所述医疗通气设备上至少显示所述监护设备在所述抢救模式的监测信息和所述医疗通气设备在所述心肺复苏通气模式的监测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护设备在所述抢救模式的监测信息包括抢救过程中的生命体征监测信息和复苏效果评估监测信息,所述医疗通气设备在所述心肺复苏通气模式的监测信息包括抢救过程中的通气控制信息和通气监测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用户对所述复苏效果评估监测信息所在区域的操作指令,基于所述操作指令显示详情信息;
其中,所述详情信息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项:复苏过程心肺复苏质量指数的趋势、高质量复苏所占比例、低质量复苏所占比例、高质量复苏的定义说明、低质量复苏的定义说明。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监护设备进入所述抢救模式,且所述医疗通气设备进入所述心肺复苏通气模式时,控制所述监护设备和所述医疗通气设备所有生理报警和/或至少部分技术报警关闭。
11.一种医疗通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疗通气设备包括患者管路、压力产生装置、控制器、通信模块和显示器,其中:
所述压力产生装置,用于产生设定压力的气体;
所述患者管路,用于连接患者的呼吸系统,以向所述患者输送所述气体;
所述通信模块用于与外部设备建立通信连接,所述外部设备包括监护设备;
所述显示器用于显示能够控制所述医疗通气设备和所述监护设备的显示界面;
所述控制器用于:
接收用户对所述显示界面的第一操作指令;
基于所述第一操作指令控制所述医疗通气设备和所述监护设备同时进入目标模式,所述目标模式包括相同目标模式和/或相关目标模式。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医疗通气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医疗通气设备和所述监护设备处在所述目标模式下时,所述控制器还用于:
接收用户对所述显示界面的第二操作指令,基于所述第二操作指令控制所述医疗通气设备和所述监护设备同时退出所述目标模式;和/或
接收用户对所述显示界面的第三操作指令,基于所述第三操作指令控制所述医疗通气设备或者所述监护设备退出所述目标模式;和/或
接收用户对所述显示界面的第四操作指令,基于所述第四操作指令控制所述医疗通气设备或者所述监护设备进入另一目标模式。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医疗通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同目标模式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项:待机模式、报警静音模式、新病人设置模式。
14.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医疗通气设备,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第一操作指令控制所述医疗通气设备和所述监护设备同时进入相关目标模式,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操作指令控制所述监护设备进入抢救模式,并控制所述医疗通气设备进入心肺复苏通气模式。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医疗通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界面上包括心肺复苏通气模式按键,所述第一操作指令包括点击所述心肺复苏通气模式按键;
当所述点击心肺复苏通气模式按键被点击后,进入心肺复苏通气模式通气设置界面,以使得用户设置通气参数;
在所述通气参数设置完成后,所述监护设备进入所述抢救模式,同时,所述医疗通气设备进入所述心肺复苏通气模式,此时所述显示界面上至少显示所述监护设备在所述抢救模式的监测信息和所述医疗通气设备在所述心肺复苏通气模式的监测信息。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医疗通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护设备在所述抢救模式的监测信息包括抢救过程中的生命体征监测信息和复苏效果评估监测信息,所述医疗通气设备在所述心肺复苏通气模式的监测信息包括抢救过程中的通气控制信息和通气监测信息。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医疗通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用于:
接收用户对所述复苏效果评估监测信息所在区域的操作指令,基于所述操作指令显示详情信息;
其中,所述详情信息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项:复苏过程心肺复苏质量指数的趋势、高质量复苏所占比例、低质量复苏所占比例、高质量复苏的定义说明、低质量复苏的定义说明。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医疗通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用于:
当所述监护设备进入所述抢救模式,且所述医疗通气设备进入所述心肺复苏通气模式时,控制所述监护设备和所述医疗通气设备所有生理报警和/或至少部分技术报警关闭。
19.一种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为彼此已建立通信连接的第一医疗设备和第二医疗设备中的任一设备,或者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一医疗设备和所述第医疗二设备这两者均已建立通信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医疗设备和所述第二医疗设备均为医疗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操作指令;
基于所述第一操作指令控制所述第一医疗设备和所述第二医疗设备同时进入目标模式,所述目标模式包括相同目标模式和/或相关目标模式。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医疗设备和所述第二医疗设备处在所述目标模式下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第二操作指令,基于所述第二操作指令控制所述第一医疗设备和所述第二医疗设备同时退出所述目标模式;和/或
接收第三操作指令,基于所述第三操作指令控制所述第一医疗设备或者所述第二医疗设备退出所述目标模式;和/或
接收第四操作指令,基于所述第四操作指令控制所述第一医疗设备或者所述第二医疗设备进入另一目标模式。
21.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医疗设备和所述第二医疗设备为以下中的任意两项:医疗通气设备、监护设备、输注设备、超声设备、除颤设备。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同目标模式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项:待机模式、报警静音模式、新病人设置模式。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医疗设备和所述第二医疗设备分别为医疗通气设备和监护设备时,控制所述医疗通气设备和所述监护设备同时进入相关目标模式,包括:
控制所述监护设备进入抢救模式,并控制所述医疗通气设备进入心肺复苏通气模式。
24.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为彼此已建立通信连接的第一医疗设备和第二医疗设备中的任一设备,或者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一医疗设备和所述第二医疗设备这两者均已建立通信连接,所述第一医疗设备和所述第二医疗设备均为医疗设备,其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通信模块和显示器,其中:
所述通信模块用于与外部设备建立通信连接;
所述显示器用于显示界面;
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由所述处理器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在由所述处理器运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如下操作:
接收第一操作指令;
基于所述第一操作指令控制所述第一医疗设备和所述第二医疗设备同时进入目标模式,所述目标模式包括相同目标模式和/或相关目标模式。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医疗设备和所述第二医疗设备处在所述目标模式下时,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接收第二操作指令,基于所述第二操作指令控制所述第一医疗设备和所述第二医疗设备同时退出所述目标模式;和/或
接收第三操作指令,基于所述第三操作指令控制所述第一医疗设备或者所述第二医疗设备退出所述目标模式;和/或
接收第四操作指令,基于所述第四操作指令控制所述第一医疗设备或者所述第二医疗设备进入另一目标模式。
26.根据权利要求24或2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医疗设备和所述第二医疗设备为以下中的任意两项:医疗通气设备、监护设备、输注设备、超声设备、除颤设备。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同目标模式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项:待机模式、报警静音模式、新病人设置模式。
CN202211185829.4A 2022-09-27 2022-09-27 设备控制方法、医疗通气设备和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783173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85829.4A CN117831738A (zh) 2022-09-27 2022-09-27 设备控制方法、医疗通气设备和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85829.4A CN117831738A (zh) 2022-09-27 2022-09-27 设备控制方法、医疗通气设备和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831738A true CN117831738A (zh) 2024-04-05

Family

ID=905158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185829.4A Pending CN117831738A (zh) 2022-09-27 2022-09-27 设备控制方法、医疗通气设备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831738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344860B2 (en) Patient support apparatus alert system
TWI539400B (zh) 臨床資訊管理系統
CN111212599A (zh) 医疗监测系统的显示布置
CN104854860A (zh) 救援现场视频传输
JPH07213494A (ja) 患者モニタ装置
EP4226387A2 (en) Respiratory distress management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JP2009136666A (ja) 生体信号測定システム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健康管理サービス方法
US20220293262A1 (en) Resuscitative care system for context sensitive guidance
US20230380769A1 (en) Bed system
US20220072321A1 (en) Medical Treatment System with Companion Device
US20210008309A1 (en) Combination respiratory therapy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CN110367949A (zh) 一种病房呼叫交互系统
CN207039720U (zh) 新型病房呼叫系统
US20240173496A1 (en) Medical ventilation apparatus
CN218633991U (zh) 通讯模块、医疗设备及监护系统
CN113129568A (zh) 辅助报警装置、系统及方法
JP2015029564A (ja) クリティカルコールシステム及び生体情報モニタ
CN106845053A (zh) 基于html5的医疗数据显示方法及装置
CN210955457U (zh) 辅助报警装置和系统
CN205612456U (zh) 基于app重症患者生命体征监测远程控制系统
CN117831738A (zh) 设备控制方法、医疗通气设备和电子设备
CN205594805U (zh) 一种医院无线护理呼叫系统
CN209122212U (zh) 紧急呼救装置及紧急生命救援系统
CN211326391U (zh) 一种医护工作及联通系统
WO2024065208A1 (zh) 显示控制方法及相关医疗设备、医疗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