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823047B - 水力振荡装置 - Google Patents

水力振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823047B
CN117823047B CN202410238694.6A CN202410238694A CN117823047B CN 117823047 B CN117823047 B CN 117823047B CN 202410238694 A CN202410238694 A CN 202410238694A CN 117823047 B CN117823047 B CN 11782304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ston
hole
movable valve
shell
oscillation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23869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823047A (zh
Inventor
王忠领
贾延军
曹锐
李涛
张玉婷
袁雷
张海洋
王华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zhou United Petroleum Technolog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Dezhou United Petroleum Technolog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zhou United Petroleum Technology Corp filed Critical Dezhou United Petroleum Technology Corp
Priority to CN20241023869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823047B/zh
Publication of CN1178230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8230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8230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8230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ctuato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水力振荡装置,涉及石油天然气技术领域,包括振荡组件以及动力组件,振荡组件包括第一壳体以及位于第一壳体的主轴、弹性件和活塞,活塞与主轴抵接,第一壳体连接有限位件,弹性件位于主轴外周侧且一端与活塞抵接,弹性件的另一端与限位件抵接;动力组件包括第二壳体、马达、动阀以及定阀,第二壳体通过连接组件与第一壳体连接且开设有第一解压孔,动阀位于第二壳体内且与马达的第一输出端连接,动阀设置有动阀孔,动阀还设置有与动阀孔连通的第一连通孔,第一连通孔用于与第一解压孔连通,定阀与第二壳体连接,定阀设置有定阀孔。本申请的水力振荡装置可以提高振动效果,进一步减少钻具与井壁间摩擦力。

Description

水力振荡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石油天然气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力振荡装置。
背景技术
在石油天然气钻井过程中经常遇到托压的情况,需要使用水力振荡装置,水力振荡装置通过产生轴向振动减少钻具与井壁间摩擦力,解决托压问题,提高机械钻速。
目前,水力振荡装置的动力机构大部分采用马达进行驱动,马达采用单头螺杆式,在工作时,转子在定子内往复运动,带动动阀旋转,动阀上的孔与定阀的孔重合和错开,从而产生压力波动,推动活塞上下往复运动,压力升高时向上运动,压力下降时,在碟簧的作用下,向下运动,从而进行振动。
然而现有的水力振荡压力波动范围较小,振动效果较差,还需进一步加强,以进一步减少钻具与井壁间摩擦力。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力振荡装置,该水力振荡装置可以提高振动效果,进一步减少钻具与井壁间摩擦力。
为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水力振荡装置,包括:
振荡组件,包括第一壳体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壳体的主轴、弹性件和活塞,所述活塞与所述主轴连接,所述第一壳体连接有限位件,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主轴外周侧且一端与所述活塞抵接,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限位件抵接;以及
动力组件,包括第二壳体、马达、动阀以及定阀,所述第二壳体通过连接组件与所述第一壳体连接且开设有第一解压孔,所述动阀位于所述第二壳体内且与所述马达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动阀设置有动阀孔,所述动阀还设置有与所述动阀孔连通的第一连通孔,所述第一连通孔用于与所述第一解压孔连通,所述定阀与所述第二壳体连接,所述定阀设置有定阀孔;
在第一状态下,所述马达驱动所述动阀转动,所述第一连通孔与所述第一解压孔错位,所述动阀孔与所述定阀孔错位,以增加所述水力振荡装置内的压力,驱动所述活塞带动所述主轴背离所述动力组件移动,压缩所述弹性件;
在第二状态下,所述马达驱动所述动阀转动,所述第一连通孔与所述第一解压孔连通,所述动阀孔与所述定阀孔重合,以降低所述水力振荡装置内的压力,所述弹性件回位,以驱动所述活塞带动所述主轴朝向所述动力组件移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振荡组件还包括第三壳体,所述第三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连接,所述第三壳体与所述活塞围设形成有密封腔室,所述第三壳体开设有第二解压孔,所述活塞的周侧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二解压孔连通的第一通道。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马达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有连接接头,所述连接接头与所述活塞连接,所述马达的第二输出端驱动所述活塞转动,以控制所述第二解压孔与所述第一通道的连通,所述活塞沿所述马达的轴向往复运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活塞与所述连接接头适配且套接,所述活塞至少设置有第一限制平面,所述连接接头对应所述第一限制平面设置有第二限制平面。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活塞与所述主轴之间设置有第一旋转密封件,所述活塞与所述第三壳体之间设置有第二旋转密封件。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主轴设置有与所述水力振荡装置内腔连通的第二连通孔,所述活塞的周侧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二连通孔连通的第二通道,所述马达的第二输出端驱动所述活塞转动,控制所述第二通道与所述第二连通孔的连通。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通道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二通道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通道与多个所述第二通道交叉设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马达为涡轮式马达;或所述马达为螺旋式马达,所述马达的第二输出端通过万向轴与所述连接接头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解压孔设置有多个且环绕所述第二壳体的周侧间隔设置,所述动阀孔设置有多个且环绕所述动阀的中心间隔设置,所述定阀孔设置有多个且环绕所述定阀的中心间隔设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壳体设置有第三解压孔,所述第三解压孔与所述弹性件所在腔室连通。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水力振荡装置,包括振荡组件以及动力组件,振荡组件包括第一壳体以及位于第一壳体的主轴、弹性件和活塞,活塞与主轴连接,第一壳体连接有限位件,弹性件位于主轴外周侧且一端与活塞抵接,弹性件的另一端与限位件抵接;动力组件包括第二壳体、马达、动阀以及定阀,第二壳体通过连接组件与第一壳体连接且开设有第一解压孔,动阀位于第二壳体内且与马达的第一输出端连接,动阀设置有动阀孔,动阀还设置有与动阀孔连通的第一连通孔,第一连通孔用于与第一解压孔连通,定阀与第二壳体连接,定阀设置有定阀孔;在第一状态下,马达驱动动阀转动,第一连通孔与第一解压孔错位,动阀孔与定阀孔错位,以增加水力振荡装置内的压力,驱动活塞带动主轴背离动力组件移动,压缩弹性件;在第二状态下,马达驱动动阀转动,第一连通孔与第一解压孔连通,动阀孔与定阀孔重合,以降低水力振荡装置内的压力,弹性件回位,以驱动活塞带动主轴朝向动力组件移动。本申请的水力振荡装置可以提高振动效果,进一步减少钻具与井壁间摩擦力。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示出的第一种水力振荡装置在第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图1所示的水力振荡装置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图1所示的水力振荡装置沿方向B-B的剖面图;
图4示出图2所示的水力振荡装置沿方向E-E的剖面图;
图5示出的第一种水力振荡装置在第二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图5所示的水力振荡装置沿方向C-C的剖面图;
图7示出图5所示的水力振荡装置的D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第二种水力振荡装置在第二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振荡组件;11、第一壳体;111、限位件;112、第三解压孔;12、主轴;121、第二连通孔;13、弹性件;14、活塞;141、第一通道;142、第二通道;15、第三壳体;151、第二解压孔;16、密封腔室;17、第一密封件;18、第二密封件;2、动力组件;21、第二壳体;211、第一解压孔;22、马达;23、动阀;231、动阀孔;232、第一连通孔;24、定阀;241、定阀孔;25、连接接头;3、连接组件;31、第四壳体;32、中间接头;33、第五壳体;4、下接头;5、万向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发明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发明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发明。此外,本发明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
为了便于描述,可以在文中使用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来描述如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者特征相对于另一元件或者特征的相对位置关系或运动情况,这些相对关系术语例如为“内部”、“外部”、“内侧”、“外侧”、“下面”、“下方”、“上面”、“上方”、“前”、“后”等。这种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意于包括除图中描绘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者操作中装置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在图中的装置发生了位置翻转或者姿态变化或者运动状态变化,那么这些方向性的指示也相应的随着变化,例如:描述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方”的元件将随后定向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术语“在……下方”可以包括在上和在下的方位。装置可以另外定向(旋转90度或者在其它方向)并且文中使用的空间相对关系描述符相应地进行解释。
如图1至图8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水力振荡装置,水力振荡装置包括振荡组件1以及动力组件2,振荡组件1包括第一壳体11以及位于第一壳体11的主轴12、弹性件13和活塞14,活塞14与主轴12抵接,第一壳体11连接有限位件111,弹性件13位于主轴12外周侧且一端与活塞14抵接,弹性件13的另一端与限位件111抵接;动力组件2包括第二壳体21、马达22、动阀23以及定阀24,第二壳体21通过连接组件3与第一壳体11连接且开设有第一解压孔211,动阀23位于第二壳体21内且与马达22的第一输出端连接,动阀23设置有动阀孔231,动阀23还设置有与动阀孔231连通的第一连通孔232,第一连通孔232用于与第一解压孔211连通,定阀24与第二壳体21连接,定阀24设置有定阀孔241。
需要理解的是,水力振荡装置包括振荡组件1,振荡组件1包括第一壳体11、主轴12、弹性件13以及活塞14,主轴12、弹性件13以及活塞14位于第一壳体11内,主轴12与活塞14抵接,主轴12和活塞14可沿第一壳体11的轴向往复运动。第一壳体11连接有限位件111,限位件111为一体成型或可拆卸连接的圆筒和垫子,限位件111的一部分伸入第一壳体11内,弹性件13可以为弹簧或碟簧等弹性件,本申请不做限制,在一个示例中,弹性件13为碟簧,弹性件13的一端与限位件111抵接,另一端与活塞14抵接。
当水力振荡装置内的压强进行波动时,压强增加时,活塞14受到压力时,活塞14带动主轴12向上运动,此时弹性件13进行压缩发生弹性形变,当压强降低时,弹性件13恢复弹性形变进行回位,驱动活塞14带动主轴12向下运动。由于水力振荡装置内的压强在不断进行变换,因此,活塞14和主轴12在第一壳体11内上下往复运动,弹性件13也在不断进行压缩和回位,从而产生轴向振动,减少钻具与井壁间摩擦力,解决托压问题,提高机械钻速。
水力振荡装置包括动力组件2,动力组件2包括第二壳体21、马达22、动阀23以及定阀24,第二壳体21通过连接组件3用于与第一壳体11连接,其中,连接组件3包括第四壳体31、中间接头32以及第五壳体33,第四壳体31用于与第一壳体11连接,中间接头32的一端与第四壳体31连接,且另一端与第五壳体33连接,第五壳体33远离中间接头32的一端与第二壳体21连接。其中,第二壳体21设置有第一解压孔211。
马达22位于连接组件3的内腔,动阀23位于第二壳体21的内腔,马达22朝向动阀23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输出端,第一输出端与动阀23连接,即马达22可驱动动阀23进行转动。动阀23沿自身轴向贯穿有动阀孔231,动阀23的周侧还设置有第一连通孔232,第一连通孔232与动阀孔231连通,第一连通孔232与第一解压孔211的高度相同,当动阀23转动使得第一连通孔232与第一解压孔211对齐时,第一解压孔211与动阀孔231重合,第一解压孔211用于将水力振荡装置内腔与环空连通,以便于将水力振荡装置内的泥浆进行排泄,进一步降低水力振荡装置内的压强。
定阀24通过下接头4与第二壳体21连接,定阀24设置有定阀孔241,定阀孔241沿定阀24的轴向贯穿。当马达22转动时,动阀孔231与定阀孔241在重合状态和错位状态中不断切换,动阀孔231与第一解压孔211在重合状态和错位状态中不断切换,从而影响水力振荡装置内腔的压强,进而驱动活塞14和主轴12在第一壳体11内上下往复运动,产生轴向振动减少钻具与井壁间摩擦力。
参照图1-图4,在第一状态下,马达22驱动动阀23转动,第一连通孔232与第一解压孔211错位,动阀孔231与定阀孔241错位,以增加水力振荡装置内的压力,驱动活塞14带动主轴12背离动力组件2移动,压缩弹性件13。马达22进行转动时,马达22的第一输出端带动动阀23进行转动,当第一连通孔232与第一解压孔211错位,同时动阀孔231与定阀孔241错位,此时,动阀孔231和定阀孔241重合面积最小,泥浆从动阀孔231和定阀孔241之间流动最少,且泥浆不能从第一解压孔211中排出,水力振荡装置内的压强处于最大状态,可给活塞14向上最大的压力,驱动活塞14带动主轴12向上运动,且对弹性件13进行压缩。
参照图5-图7,在第二状态下,马达22驱动动阀23转动,第一连通孔232与第一解压孔211连通,动阀孔231与定阀孔241重合,以降低水力振荡装置内的压力,弹性件13回位,以驱动活塞14带动主轴12朝向动力组件2移动。马达22进行转动时,马达22的第一输出端带动动阀23进行转动,当第一连通孔232与第一解压孔211连通时,同时动阀孔231与定阀孔241重合,此时,振荡装置中的泥浆不仅能通过动阀孔231和定阀孔241中以最大排出量排出,也能从第一解压孔211中排出,水力振荡装置内的压强处于最小状态,活塞14在弹性件13的弹力作用下驱动带动主轴12向下运动。
本申请通过第一解压孔211、动阀23以及定阀24的配合,相对于现有的水力振荡装置来说,第一解压孔211的设置增加了活塞14向下运动的受力,加大了回程力和回程距离,增大作用效果,提高了水力振荡装置的振动效果,以进一步减少钻具与井壁间摩擦力。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振荡组件1还包括第三壳体15,第三壳体15与第一壳体11连接,第三壳体15与活塞14围设形成有密封腔室16,第三壳体15开设有第二解压孔151,活塞14的周侧设置有用于与第二解压孔151连通的第一通道141。
第三壳体15的一端与第一壳体11连接,第三壳体15的另一端与连接组件3的第四壳体31连接,第三壳体15与活塞14围设形成有密封腔室16,第三壳体15设置有第二解压孔151,活塞14的周侧设置有用于与第二解压孔151连通的第一通道141,第二解压孔151与环空连接,当第二解压孔151与第一通道141连通时,第二解压孔151的设置可使密封腔室16内的压强与环空的压强相等。
马达22的第一输出端带动动阀23转动,当第一连通孔232与第一解压孔211错位,动阀孔231与定阀孔241错位时,此时,水力振荡装置内腔的压强增大,第二解压孔151与密封腔室16连通,使得密封腔室16内的压强与环空的压强相等,第二解压孔151的设置使得活塞14向上运动更加顺畅,增大作用效果,提高了水力振荡装置的振动效果,以进一步减少钻具与井壁间摩擦力。
参照图1-图8,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马达22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有连接接头25,连接接头25与活塞14连接,马达22的第二输出端驱动活塞14转动,以控制第二解压孔151与第一通道141的连通,活塞14沿马达22的轴向往复运动。
马达22朝向振荡组件1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输出端,第二输出端通过连接接头25与活塞14连接,活塞14与主轴12转动连接,马达22可驱动活塞14进行转动,同时不限制活塞14沿马达22的轴向往复运动,即活塞14在转动的过程中可带动主轴12沿马达22的轴向往复运动。
当马达22的第一输出端带动动阀23进行转动,第一连通孔232与第一解压孔211错位,动阀孔231与定阀孔241错位,同时马达22的第二输出端也带动活塞14进行转动,使得第二解压孔151与密封腔室16连通,密封腔室16内的泥浆可从第二解压孔151中排出,使得密封腔室16内的压强与环空的压强相等,使得活塞14向上运动更加顺畅。
当马达22的第一输出端带动动阀23进行转动,第一连通孔232与第一解压孔211连通,动阀孔231与定阀孔241重合,同时马达22的第二输出端也带动活塞14进行转动,使得第二解压孔151与密封腔室16不连通,避免影响活塞14在弹性件13的作用下向下运动。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活塞14与连接接头25适配且套接,活塞14至少设置有第一限制平面,连接接头25对应第一限制平面设置有第二限制平面。在一个示例中,活塞14设置有内腔,连接接头25伸入活塞14的内腔以使活塞14套接连接接头25;在一个示例中,连接接头25设置有内腔,活塞14伸入连接接头25的内腔以使连接接头25套接活塞14;活塞14的第一限制平面与连接接头25的第二限制平面对应,则可使活塞14沿连接接头25的轴向往复运动且限制活塞14相对于连接接头25转动。
其中,第一限制平面和第二限制平面可设置有多个,本申请不做限制。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活塞14与主轴12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件17,活塞14与第三壳体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件18。第一密封件17和第二密封件18可以为油封,即当活塞14转动时,避免对密封腔室16的影响。其中,第一密封件17和第二密封件18分别设置有两个,一个第一密封件17和一个第二密封件18位于活塞14的上方,另一个第一密封件17和另一个第二密封件18位于活塞14的下方。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主轴12设置有与水力振荡装置内腔连通的第二连通孔121,活塞14的周侧设置有用于与第二连通孔121连通的第二通道142,马达22的第二输出端驱动活塞14转动,控制第二通道142与第二连通孔121的连通。
其中,当密封腔室16通过第一通道141与第二解压孔151连通时,第二连通孔121与第二通道142错位设置;当密封腔室16通过第二通道142与水力振荡装置内腔连通时,第一通道141与第二解压孔151错位设置。
当动阀孔231即将与定阀孔241重合,第一解压孔211即将与动阀孔231连通,水力振荡装置内的压强即将处于最小状态时,第二连通孔121与第二通道142连通,水力振荡装置内腔的泥浆可从第二连通孔121经过第二通道142进入密封腔室16中,以增加密封腔室16的压强,使得活塞14向下运动时,不仅受到弹性件13的弹力以外还受到密封腔室16的压力,从而加大了回程力和回程距离,增大作用效果,提高了水力振荡装置的振动效果,以进一步减少钻具与井壁间摩擦力。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通道141设置有多个,第二通道142设置有多个,多个第一通道141与多个第二通道142交叉设置,第二解压孔151设置有多个,第二连通孔121设置有多个,以便于快速排出密封腔室16内的泥浆,以使得密封腔室16的压强与环空压强相同,同时还可以便快速切换密封腔室16的泥浆压力,保证活塞14平衡,同时可以防止一个第一通道141、第二通道142、第二解压孔151活第二连通孔121被堵塞后,其它还可以连通。
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马达22为涡轮式马达,则马达22的第二输出端直接与连接接头25连接。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马达22为螺旋式马达,马达22的第二输出端通过万向轴5与连接接头25连接。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解压孔211设置有多个且环绕第二壳体21的周侧间隔设置,动阀孔231设置有多个且环绕动阀23的中心间隔设置,定阀孔241设置有多个且环绕定阀24的中心间隔设置。多个第一解压孔211、多个动阀孔231以及多个定阀孔241的设置可提高了泥浆从水力振荡装置中排出的效果。
在一个示例中,第一解压孔211设置有三个,动阀孔231设置有三个,与动阀孔231连接的第一连通孔232也设置有三个,定阀孔241设置有三个。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1设置有第三解压孔112,第三解压孔112与第一弹性件13所在腔室连通。第三解压孔112使得弹性件13所在腔室与环空连通,以降低弹性件13所在腔室中的压强,便于弹性件13进行压缩,便于活塞14和主轴12向上运动,增大了活塞14向上的压力以及向上的距离,增大作用效果,提高了水力振荡装置的振动效果,以进一步减少钻具与井壁间摩擦力。
应理解的是,文中使用的术语仅出于描述特定示例实施方式的目的,而无意于进行限制。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地指出,否则如文中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所述”也可以表示包括复数形式。术语“包括”、“包含”、“含有”以及“具有”是包含性的,并且因此指明所陈述的特征、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存在或者添加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文中描述的方法步骤、过程、以及操作不解释为必须要求它们以所描述或说明的特定顺序执行,除非明确指出执行顺序。还应当理解,可以使用另外或者替代的步骤。
尽管可以在文中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多个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但是,这些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不应被这些术语所限制。这些术语可以仅用来将一个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与另一区域、层或部段区分开。除非上下文明确地指出,否则诸如“第一”、“第二”之类的术语以及其它数字术语在文中使用时并不暗示顺序或者次序。因此,以下讨论的第一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在不脱离示例实施方式的教导的情况下可以被称作第二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申请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水力振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振荡组件,包括第一壳体、主轴、弹性件以及活塞,所述主轴、所述弹性件以及所述活塞位于所述第一壳体内,所述活塞与所述主轴抵接,所述第一壳体连接有限位件,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主轴外周侧且一端与所述活塞抵接,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限位件抵接;以及
动力组件,包括第二壳体、马达、动阀以及定阀,所述第二壳体通过连接组件与所述第一壳体连接且开设有第一解压孔,所述动阀位于所述第二壳体内且与所述马达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动阀设置有动阀孔,所述动阀还设置有与所述动阀孔连通的第一连通孔,所述第一连通孔用于与所述第一解压孔连通,所述定阀与所述第二壳体连接,所述定阀设置有定阀孔;
在第一状态下,所述马达驱动所述动阀转动,所述第一连通孔与所述第一解压孔错位,所述动阀孔与所述定阀孔错位,以增加所述水力振荡装置内的压力,驱动所述活塞带动所述主轴背离所述动力组件移动,压缩所述弹性件;
在第二状态下,所述马达驱动所述动阀转动,所述第一连通孔与所述第一解压孔连通,所述动阀孔与所述定阀孔重合,以降低所述水力振荡装置内的压力,所述弹性件回位,以驱动所述活塞带动所述主轴朝向所述动力组件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力振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荡组件还包括第三壳体,所述第三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连接,所述第三壳体与所述活塞围设形成有密封腔室,所述第三壳体开设有第二解压孔,所述活塞的周侧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二解压孔连通的第一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力振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有连接接头,所述连接接头与所述活塞连接,所述马达的第二输出端驱动所述活塞转动,以控制所述第二解压孔与所述第一通道的连通,所述活塞沿所述马达的轴向往复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力振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与所述连接接头适配且套接,所述活塞至少设置有第一限制平面,所述连接接头对应所述第一限制平面设置有第二限制平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力振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与所述主轴之间设置有第一旋转密封件,所述活塞与所述第三壳体之间设置有第二旋转密封件。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力振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设置有与所述水力振荡装置内腔连通的第二连通孔,所述活塞的周侧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二连通孔连通的第二通道,所述马达的第二输出端驱动所述活塞转动,控制所述第二通道与所述第二连通孔的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力振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二通道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通道与多个所述第二通道交叉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力振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为涡轮式马达;或所述马达为螺旋式马达,所述马达的第二输出端通过万向轴与所述连接接头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力振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解压孔设置有多个且环绕所述第二壳体的周侧间隔设置,所述动阀孔设置有多个且环绕所述动阀的中心间隔设置,所述定阀孔设置有多个且环绕所述定阀的中心间隔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力振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设置有第三解压孔,所述第三解压孔与所述弹性件所在腔室连通。
CN202410238694.6A 2024-03-04 2024-03-04 水力振荡装置 Active CN11782304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238694.6A CN117823047B (zh) 2024-03-04 2024-03-04 水力振荡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238694.6A CN117823047B (zh) 2024-03-04 2024-03-04 水力振荡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823047A CN117823047A (zh) 2024-04-05
CN117823047B true CN117823047B (zh) 2024-05-14

Family

ID=905192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238694.6A Active CN117823047B (zh) 2024-03-04 2024-03-04 水力振荡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823047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U1539303A1 (ru) * 1987-12-11 1990-01-30 Донецкий политехниче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Гидроударник
CN106761413A (zh) * 2016-12-30 2017-05-31 淄博润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水力振荡器
CN108643821A (zh) * 2016-07-14 2018-10-12 乌鲁木齐九品芝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低压耗井下振动提速工具
CN110029940A (zh) * 2019-05-29 2019-07-19 吉林大学 动压反馈先导控制液动冲击振荡器
RU2732322C1 (ru) * 2019-12-25 2020-09-15 Общество с ограниченной ответственностью "Фирма "Радиус-Сервис" Осциллятор для бурильной колонны
CN112832684A (zh) * 2021-03-02 2021-05-25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金属水力振荡器
CN112943085A (zh) * 2021-02-20 2021-06-11 西安石油大学 一种基于水力振荡的非常规储层钻进减阻降摩装置
CN113389492A (zh) * 2021-05-08 2021-09-14 德州联合石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控水力振荡器
CN117231163A (zh) * 2023-09-13 2023-12-15 中石化江钻石油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导向式多级泄流动阀座装置与螺杆钻具
CN117328810A (zh) * 2023-10-30 2024-01-02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多级脉冲振荡螺杆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114716A1 (en) * 2013-10-31 2015-04-30 Smith International, Inc. Vibration tool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U1539303A1 (ru) * 1987-12-11 1990-01-30 Донецкий политехниче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Гидроударник
CN108643821A (zh) * 2016-07-14 2018-10-12 乌鲁木齐九品芝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低压耗井下振动提速工具
CN106761413A (zh) * 2016-12-30 2017-05-31 淄博润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水力振荡器
CN110029940A (zh) * 2019-05-29 2019-07-19 吉林大学 动压反馈先导控制液动冲击振荡器
RU2732322C1 (ru) * 2019-12-25 2020-09-15 Общество с ограниченной ответственностью "Фирма "Радиус-Сервис" Осциллятор для бурильной колонны
CN112943085A (zh) * 2021-02-20 2021-06-11 西安石油大学 一种基于水力振荡的非常规储层钻进减阻降摩装置
CN112832684A (zh) * 2021-03-02 2021-05-25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金属水力振荡器
CN113389492A (zh) * 2021-05-08 2021-09-14 德州联合石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控水力振荡器
CN117231163A (zh) * 2023-09-13 2023-12-15 中石化江钻石油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导向式多级泄流动阀座装置与螺杆钻具
CN117328810A (zh) * 2023-10-30 2024-01-02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多级脉冲振荡螺杆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油气田钻井用水力减阻振荡器的研究与设计;孙福华;严宇;杨铮;葛迅一;江城;;农业装备技术;20170610(03);第28-29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823047A (zh) 2024-04-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522214A (en) Flexure bearing support, with particular application to stirling machines
CN101900098B (zh) 往复运动压缩机
EP0509660B1 (en) Free piston-type compressor
US5363744A (en) Accumulator piston having multiple elastomeric seals
CN104564881A (zh) 阀芯转移复合式液压激振控制阀
US4318446A (en) Linear motion impactor device
CN111677472B (zh) 阀式水力振荡器
WO1995006841A1 (en) Packing nut and rod guide for piston paint pumps
CN117823047B (zh) 水力振荡装置
US5947001A (en) Molded piston
US5067881A (en) Plunger-operated hydraulic pump
CN112832684B (zh) 一种金属水力振荡器
CN104153986A (zh) 液压回程的轴向柱塞式液压泵
CN107575158B (zh) 磁力蓄能式旋转钻井冲击器
CN117823048B (zh) 水力振荡器
US3678803A (en) Hydraulic sonic oscillator
CN102213207A (zh) 往复式压缩机
CN104100482A (zh) 抗磨损的轴向柱塞式液压泵
US6499974B2 (en) Piston pump
CN114961551A (zh) 全金属轴向双柱塞回转冲击式井下容积马达
CN110573731B (zh) 一种液压装置
CN100357629C (zh) 万向电流变隔振器
CN106762935A (zh) 摆动式液压缸内外泄露组合密封设计
EP1609987B1 (en) Hydraulic motor
CN210050272U (zh) 一种旋转运动驱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