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818644A - 一种车辆底盘的智能控制方法、装置、车辆底盘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辆底盘的智能控制方法、装置、车辆底盘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818644A
CN117818644A CN202410003477.9A CN202410003477A CN117818644A CN 117818644 A CN117818644 A CN 117818644A CN 202410003477 A CN202410003477 A CN 202410003477A CN 117818644 A CN117818644 A CN 1178186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ad condition
target vehicle
condition data
vehicle
chass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00347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鹏
陈瑞青
耿名见
袁广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Senpujie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Senpujie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Senpujie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Senpujie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00347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818644A/zh
Publication of CN1178186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81864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Driving Devices And Active Controlling Of Vehicl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车辆底盘的智能控制方法、装置、车辆底盘及车辆,应用于车辆底盘控制技术领域,其方法包括:获取目标车辆行驶前方的前方路况数据,其中前方路况数据包括前方道路的曲率、平整状态和附着系数;获取目标车辆的行驶状态数据,其中行驶状态数据包括目标车辆的车速和载重;基于前方路况数据和行驶状态数据,调整目标车辆的底盘参数,其中底盘参数包括目标车辆的悬架高度、减震器的软硬度和制动力分配比例;即通过提前采集行驶前方的前方路况数据和目标车辆的行驶状态数据,以提前计算得到目标车辆适应于前方道路的底盘参数,不仅可以提前计算降低计算要求,还可以在目标车辆达到前方道路时其底盘已调整为驾驶舒适度较高的状态。

Description

一种车辆底盘的智能控制方法、装置、车辆底盘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辆底盘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辆底盘的智能控制方法、装置、车辆底盘及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电控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电子电气系统在车辆中的使用也越来越多,将整车关联性强的电控产品进行域的划分正适应了新功能和性能的需求。底盘域作为强关联的核心域控制系统之一,其重点在于将动力学与运动学结合起来关联到各底盘电控产品的协调控制策略,以实现底盘电控零部件的整合。多种底盘模式可调(对应不同的底盘参数)是车辆智能控制功能中的一种,它可以适应多种路面或不同驾驶工况(如拥堵、高速、颠簸、湿滑等)。
现有的底盘模式调整都是根据当前路况对动力、传动、悬挂等系统参数进行配置,使得不同底盘模式下的底盘参数满足当前路况的驾驶需求。然而,实时计算最优底盘参数不仅需要实时采集大量路况数据,并且还需要对采集的大量路况数据进行分析和计算,不仅对计算量有较高要求,而且还会因为计算效率不够高时而导致底盘参数的调整不及时,从而降低驾驶舒适度。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了本申请。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底盘的智能控制方法、装置、车辆底盘及车辆,通过提前采集前方路况数据以提前计算得到车辆的底盘参数,从而可以降低计算要求,还可以提前响应以满足驾驶需求。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底盘的智能控制方法,包括:获取目标车辆行驶前方的前方路况数据;其中,所述前方路况数据包括前方道路的曲率、平整状态和附着系数;获取所述目标车辆的行驶状态数据;其中,所述行驶状态数据包括所述目标车辆的车速和载重;基于所述前方路况数据和所述行驶状态数据,调整所述目标车辆的底盘参数;其中,所述底盘参数包括所述目标车辆的悬架高度、减震器的软硬度和制动力分配比例。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获取目标车辆行驶前方的前方路况数据包括:获取所述目标车辆的导航信息;根据所述导航信息,确定所述目标车辆的前方路况数据;其中,所述前方路况数据和所述导航信息匹配存储。
在一实施例中,在所述调整所述目标车辆的底盘参数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目标车辆行驶至所述前方道路时,采用设置于所述目标车辆上的图像采集装置实时采集所述目标车辆的实时路况数据;其中,所述实时路况数据包括道路的曲率、平整状态和附着系数;若所述实时路况数据和所述前方路况数据之间的差异小于预设的差异阈值,则维持所述目标车辆的底盘参数不变。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若所述实时路况数据和所述前方路况数据之间的差异大于或等于所述差异阈值,则基于所述实时路况数据和所述行驶状态数据,调整所述目标车辆的底盘参数。
在一实施例中,在所述基于所述实时路况数据和所述行驶状态数据,调整所述目标车辆的底盘参数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实时路况数据上传至云端服务器,以替换所述前方路况数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前方路况数据和所述行驶状态数据,调整所述目标车辆的底盘参数包括:根据所述前方路况数据所在的路况数据区间和所述行驶状态数据所在的状态数据区间,调整所述目标车辆的底盘参数;其中,同一个路况数据区间和状态数据区间对应同一组所述目标车辆的底盘参数。
在一实施例中,在所述基于所述前方路况数据和所述行驶状态数据,调整所述目标车辆的底盘参数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前方道路上的历史事故车辆信息;其中,所述历史事故车辆信息包括历史事故车辆行驶在所述前方道路上时的事故底盘参数;所述基于所述前方路况数据和所述行驶状态数据,调整所述目标车辆的底盘参数包括:基于所述事故底盘参数、所述前方路况数据和所述行驶状态数据,调整所述目标车辆的底盘参数。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底盘的智能控制装置,包括:路况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车辆行驶前方的前方路况数据;其中,所述前方路况数据包括前方道路的曲率、平整状态和附着系数;状态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目标车辆的行驶状态数据;其中,所述行驶状态数据包括所述目标车辆的车速和载重;参数调整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前方路况数据和所述行驶状态数据,调整所述目标车辆的底盘参数;其中,所述底盘参数包括所述目标车辆的悬架高度、减震器的软硬度和制动力分配比例。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底盘,包括:底盘本体;如上所述的车辆底盘的智能控制装置。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车体;如上所述的车辆底盘。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车辆底盘的智能控制方法、装置、车辆底盘及车辆,通过获取目标车辆行驶前方的前方路况数据,其中前方路况数据包括前方道路的曲率、平整状态和附着系数;获取目标车辆的行驶状态数据,其中行驶状态数据包括目标车辆的车速和载重;基于前方路况数据和行驶状态数据,调整目标车辆的底盘参数,其中底盘参数包括目标车辆的悬架高度、减震器的软硬度和制动力分配比例;即通过提前采集行驶前方的前方路况数据和目标车辆的行驶状态数据,以提前计算得到目标车辆适应于前方道路的底盘参数,不仅可以提前计算降低计算要求,还可以提前响应以满足驾驶需求,从而在目标车辆达到前方道路时其底盘已调整为驾驶舒适度较高的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底盘的智能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底盘的智能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框图。
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此外,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因为相同的参考标记表示具有相同结构的相同部件或相同方法的相同步骤,如果示例性地描述了一实施例,则在其他示例性实施例中仅描述与已描述实施例不同的结构或方法。
在整个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中,当一个部件描述为“连接”到另一部件,该一个部件可以“直接连接”到另一部件,或者通过第三部件“电连接”到另一部件。此外,除非明确地进行相反的描述,术语“包括”及其相应术语应仅理解为包括所述部件,而不应该理解为排除任何其他部件。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由电子设备执行,该电子设备可以为服务器也可以为终端设备,其中该服务器可以是独立的物理服务器,也可以是多个物理服务器构成的服务器集群或者分布式系统,还可以是提供云计算服务的云服务器。终端设备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台式计算机等,但并不局限于此。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底盘的智能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车辆底盘的智能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10:获取目标车辆行驶前方的前方路况数据。
其中,前方路况数据包括前方道路的曲率、平整状态和附着系数。国标车道曲率是指道路的横向曲率半径,简称“曲率”,单位为米,它是表示道路偏离正线的指标,一般根据道路的等级、用途和设计速度等因素决定曲率半径的大小;道路的平整状态指的是路表面纵向的凹凸量的偏差值,主要反映的是路面纵断面剖面曲线的平整性,当路面纵断面剖面曲线相对平滑时,则表示路面相对平整,或平整度相对好,反之则表示平整度相对差;道路的附着系数是附着力与车轮法向(与路面垂直的方向)压力的比值,可以看成是轮胎和路面之间的静摩擦系数,是由路面和轮胎决定的,这个系数越大,可利用的附着力就越大,汽车就越不容易打滑。道路的曲率和附着系数都是影响车辆行驶安全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平整状态则影响了车辆行驶通过时的颠簸程度,即舒适度。本申请通过预先获取目标车辆(即当前车辆)行驶前方道路的曲率、平整状态和附着系数,可以预先确定前方道路的路况信息,并且可以基于该路况信息提前控制车辆的驱动参数(驱动机构的运行参数等,例如发动机、电机等)和传动参数(底盘参数等),从而更好、更快的适应于前方道路,以提高目标车辆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步骤120:获取目标车辆的行驶状态数据。
其中,行驶状态数据包括目标车辆的车速和载重。由于车辆的行驶状态不同也会对应不同的安全性和舒适度,例如不同车速通过相同曲率和附着系数的道路时其附着力(抓地力)是不同的,车速较高的附着力较小,因此,车速较高时打滑或侧翻的几率更大,即车速较高时安全性较低;同理,不同车速通过相同平整状态的道路时其舒适度也是不同的,车速较高的颠簸更厉害,即车速较高时的舒适性较低。本申请通过获取目标车辆的行驶状态数据,以根据行驶状态数据和前方路况数据进行匹配,从而确定在当前的行驶状态下通过前方道路时的安全性和舒适度。
步骤130:基于前方路况数据和行驶状态数据,调整目标车辆的底盘参数。
其中,底盘参数包括目标车辆的悬架高度、减震器的软硬度和制动力分配比例。本申请通过调整目标车辆的悬架高度、减震器的软硬度和制动力分配比例来适应前方道路,以满足目标车辆通过前方道路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具体的,车辆的悬架高度会影响车辆重心高度,继而影响车辆的地面附着力等,本申请通过调整悬架高度可以调整目标车辆的地面附着力,从而降低其打滑和侧翻的风险;减震器的软硬度会影响其吸收或缓解车辆震动的能力,例如较软的减震器在通过颠簸道路时可以更好的缓解车辆震动,从而提高舒适性,本申请通过调整减震器的软硬度可以尽量维持目标车辆处于一个较为舒适的减震状态;由于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特别是弯道路段上或路况差异较大的路段,每个车轮的受力情况不完全相同,例如车辆左转弯时左边车轮受到的载荷力大于右边车轮受到的载荷力,从而导致每个车轮的制动力需求不同,因此,本申请通过调整制动力分配比例,以保证每个车轮分配到的制动力与其制动力需求相匹配,从而提高制动效果和安全性。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车辆底盘的智能控制方法,通过获取目标车辆行驶前方的前方路况数据,其中前方路况数据包括前方道路的曲率、平整状态和附着系数;获取目标车辆的行驶状态数据,其中行驶状态数据包括目标车辆的车速和载重;基于前方路况数据和行驶状态数据,调整目标车辆的底盘参数,其中底盘参数包括目标车辆的悬架高度、减震器的软硬度和制动力分配比例;即通过提前采集行驶前方的前方路况数据和目标车辆的行驶状态数据,以提前计算得到目标车辆适应于前方道路的底盘参数,不仅可以提前计算降低计算要求,还可以提前响应以满足驾驶需求,从而在目标车辆达到前方道路时其底盘已调整为驾驶舒适度较高的状态。
在一实施例中,上述步骤110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是:获取目标车辆的导航信息;根据导航信息,确定目标车辆的前方路况数据;其中,前方路况数据和导航信息匹配存储。
本申请可以将前方路况数据和导航信息匹配存储,即将各个路段的路况数据和对应的导航位置信息匹配存储,从而可以在目标车辆导航时根据导航信息获取前方道路数据,以实现提前预知前方道路的路况信息。具体的,本申请中的路况数据可以直接存储于导航服务平台、并由导航服务平台同步将导航信息和对应的路况数据实时发送至目标车辆,以供目标车辆确定行驶路径、调整底盘参数。应当立即,本申请中的路况数据也可以是独立存储于云端服务器等、且路况数据与导航信息匹配,即路况数据中包含其对应的道路位置信息(经纬度等),从而可以在获取导航信息时实时下载对应的路况数据。
在一实施例中,在步骤130之后,上述车辆底盘的智能控制方法还可以包括:在目标车辆行驶至前方道路时,采用设置于目标车辆上的图像采集装置实时采集目标车辆的实时路况数据;其中,实时路况数据包括道路的曲率、平整状态和附着系数;若实时路况数据和前方路况数据之间的差异小于预设的差异阈值,则维持目标车辆的底盘参数不变。
本申请还可以在目标车辆上设置图像采集装置(例如摄像头等),利用图像采集装置实时采集目标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实时路况数据,并且比对目标车辆自行采集得到的实时路况数据(此时的实时路况数据与提前获取的前方路况数据对应的道路为同一位置)和基于导航信息获取的前方路况数据,若实时路况数据和前方路况数据之间的差异小于预设的差异阈值,说明基于导航信息获取的前方路况数据为准确数据,此时维持目标车辆的底盘参数不变。
在一实施例中,上述车辆底盘的智能控制方法还可以包括:若实时路况数据和前方路况数据之间的差异大于或等于差异阈值,则基于实时路况数据和行驶状态数据,调整目标车辆的底盘参数。
若实时路况数据和前方路况数据之间的差异大于或等于差异阈值,说明基于导航信息获取的路况数据不准确(可能是导航信息不准确,也可能是对应道路修整过或其他原因导致其路况数据发生了变化、但是存储的路况数据未及时更新),此时以图像采集装置实时采集的路况数据为准调整目标车辆的底盘参数。在实时路况数据和前方路况数据之间的差异较大时,再基于实时路况数据调整目标车辆的底盘参数,可能会导致底盘参数调整不及时,因此,本申请可以在比对实时路况数据和前方路况数据时,根据两个路况数据的差值的正负性确定底盘参数的调整趋势,例如在实时路况数据中的道路平整度低于前方路况数据中的道路平整度(可能是因为长期使用过程中导致对应道路损坏等),即实时路况数据表征该道路相较于前方路况数据更为颠簸,此时可以确定目标车辆的减震器应该调整为较软以吸收颠簸带来的震动,因此,本申请可以在计算得到底盘参数的最优值之前,优先将减震器的软硬度调整为较软状态(可以是预先设定的一个调整度),以加快响应速度且可以接近当前道路的需求。
在一实施例中,在步骤130之后,上述车辆底盘的智能控制方法还可以包括:将实时路况数据上传至云端服务器,以替换前方路况数据。
若实时路况数据和前方路况数据之间的差异大于或等于差异阈值,说明基于导航信息获取的路况数据不准确,此时可以将实时路况数据上传至云端服务器以更新或替换云端服务器中所存储的对应道路的路况数据,从而可以得到更为准确或时效性更高的路况数据,以提高后续车辆获取的路况数据的准确性,其中,云端服务器可以是导航服务平台的后台服务器,也可以是共享服务器。应当理解,若图像采集装置采集得到的实施路况数据对应的道路在云端服务器中不存在对应的路况数据,即该道路的路况数据尚未上传至云端服务器中,此时将实时路况数据上传至云端服务器作为该道路的路况数据。
为了更快的响应于车辆行驶的需求,特别是对于高速路段上行驶的车辆的底盘参数的调整,本申请中目标车辆在计算得到最优的底盘参数后,将该目标车辆的车辆参数(包括车辆高度、宽度、长度、载重等)结合最优的底盘参数、路况数据、行驶状态数据、环境参数(例如天气信息)等打包上传至云端服务器,以供相同或相似车辆参数的车辆(包括该目标车辆自身)以相同或相似的行驶状态通过该路况数据对应的道路时,直接选取该最优的底盘参数,从而省去计算过程,加快底盘参数的调整速度。
在一实施例中,上述步骤130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是:根据前方路况数据所在的路况数据区间和行驶状态数据所在的状态数据区间,调整目标车辆的底盘参数;其中,同一个路况数据区间和状态数据区间对应同一组目标车辆的底盘参数。
由于不同路段的路况数据之间总会存在一定的差异,若根据路况数据实时计算得到目标车辆的最优底盘参数,那么在行驶过程中,目标车辆的底盘参数会处于动态调整过程中,这样不仅会产生大量的计算,而且还会因为不断调整底盘参数而导致对应的调整部件的频繁动作,从而加快调整部件的损耗,同时还会因为频繁调整而降低驾驶员或乘客的乘坐感受。因此,本申请将路况数据划分为多个路况数据区间,例如通过设置多个曲率阈值、平整度阈值、附着系数阈值,将路况数据划分为不同曲率、平整度和附着系数范围的多个路况数据区间;同理,本申请可以将行驶状态数据划分为多个状态数据区间,并且针对不同的路况数据区间和状态数据区间设定对应的底盘参数值,即当前方路况数据位于对应的路况数据区间、行驶状态数据位于对应的状态数据区间时,直接通过查表等方式查询对应的底盘参数值,以省去实时计算最优的底盘参数,同时也不会因为路况数据或行驶状态的微小变动而调整底盘参数,从而降低调整的频率。
在一实施例中,在步骤130之前,上述车辆底盘的智能控制方法还可以包括:获取前方道路上的历史事故车辆信息;其中,历史事故车辆信息包括历史事故车辆行驶在前方道路上时的事故底盘参数;对应的,步骤130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是:基于事故底盘参数、前方路况数据和行驶状态数据,调整目标车辆的底盘参数。
由于目标车辆的底盘参数和路况数据、行驶状态之间的对应关系都是基于理论计算得到,底盘参数的边界值难以准确获知,例如当前路况和行驶状态下计算得到的底盘参数可能会因为特殊原因(例如路面积水结冰)而导致其并不一定适合该道路,甚至可能会导致车辆在改道路上发生侧滑、侧翻等安全事故。因此,本申请通过获取前方道路上的历史事故车辆信息,以获知该道路上的事故车辆在通过该道路时的底盘参数、行驶状态等信息,并结合历史事故车辆信息判断目标车辆以当前的行驶状态和底盘参数通过该道路是否存在安全事故风险,例如该道路为事故多发地段(可能是因为环境湿度过大而导致路面经常湿滑),此时可以根据历史事故车辆信息尽量调整目标车辆的底盘参数以降低车辆侧滑和侧翻的概率,从而提高行车安全性。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底盘的智能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2所示,该车辆底盘的智能控制装置20包括:路况获取模块21,用于获取目标车辆行驶前方的前方路况数据;其中,前方路况数据包括前方道路的曲率、平整状态和附着系数;状态获取模块22,用于获取目标车辆的行驶状态数据;其中,行驶状态数据包括目标车辆的车速和载重;参数调整模块23,用于基于前方路况数据和行驶状态数据,调整目标车辆的底盘参数;其中,底盘参数包括目标车辆的悬架高度、减震器的软硬度和制动力分配比例。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车辆底盘的智能控制装置,通过路况获取模块21获取目标车辆行驶前方的前方路况数据,其中前方路况数据包括前方道路的曲率、平整状态和附着系数;状态获取模块22获取目标车辆的行驶状态数据,其中行驶状态数据包括目标车辆的车速和载重;参数调整模块23基于前方路况数据和行驶状态数据,调整目标车辆的底盘参数,其中底盘参数包括目标车辆的悬架高度、减震器的软硬度和制动力分配比例;即通过提前采集行驶前方的前方路况数据和目标车辆的行驶状态数据,以提前计算得到目标车辆适应于前方道路的底盘参数,不仅可以提前计算降低计算要求,还可以提前响应以满足驾驶需求,从而在目标车辆达到前方道路时其底盘已调整为驾驶舒适度较高的状态。
在一实施例中,上述路况获取模块21可以进一步配置为:获取目标车辆的导航信息;根据导航信息,确定目标车辆的前方路况数据;其中,前方路况数据和导航信息匹配存储。
在一实施例中,上述车辆底盘的智能控制装置20还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在目标车辆行驶至前方道路时,采用设置于目标车辆上的图像采集装置实时采集目标车辆的实时路况数据;其中,实时路况数据包括道路的曲率、平整状态和附着系数;若实时路况数据和前方路况数据之间的差异小于预设的差异阈值,则维持目标车辆的底盘参数不变。
在一实施例中,上述车辆底盘的智能控制装置20还可以进一步配置为:若实时路况数据和前方路况数据之间的差异大于或等于差异阈值,则基于实时路况数据和行驶状态数据,调整目标车辆的底盘参数。
在一实施例中,上述车辆底盘的智能控制装置20还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将实时路况数据上传至云端服务器,以替换前方路况数据。
在一实施例中,上述参数调整模块23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根据前方路况数据所在的路况数据区间和行驶状态数据所在的状态数据区间,调整目标车辆的底盘参数;其中,同一个路况数据区间和状态数据区间对应同一组目标车辆的底盘参数。
在一实施例中,上述车辆底盘的智能控制装置20可以进一步配置为:获取前方道路上的历史事故车辆信息;其中,历史事故车辆信息包括历史事故车辆行驶在前方道路上时的事故底盘参数;对应的,参数调整模块23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基于事故底盘参数、前方路况数据和行驶状态数据,调整目标车辆的底盘参数。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底盘,包括:底盘本体;如上的车辆底盘的智能控制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车辆底盘,通过获取目标车辆行驶前方的前方路况数据,其中前方路况数据包括前方道路的曲率、平整状态和附着系数;获取目标车辆的行驶状态数据,其中行驶状态数据包括目标车辆的车速和载重;基于前方路况数据和行驶状态数据,调整目标车辆的底盘参数,其中底盘参数包括目标车辆的悬架高度、减震器的软硬度和制动力分配比例;即通过提前采集行驶前方的前方路况数据和目标车辆的行驶状态数据,以提前计算得到目标车辆适应于前方道路的底盘参数,不仅可以提前计算降低计算要求,还可以提前响应以满足驾驶需求,从而在目标车辆达到前方道路时其底盘已调整为驾驶舒适度较高的状态。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车体;如上的车辆底盘。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车辆,通过获取目标车辆行驶前方的前方路况数据,其中前方路况数据包括前方道路的曲率、平整状态和附着系数;获取目标车辆的行驶状态数据,其中行驶状态数据包括目标车辆的车速和载重;基于前方路况数据和行驶状态数据,调整目标车辆的底盘参数,其中底盘参数包括目标车辆的悬架高度、减震器的软硬度和制动力分配比例;即通过提前采集行驶前方的前方路况数据和目标车辆的行驶状态数据,以提前计算得到目标车辆适应于前方道路的底盘参数,不仅可以提前计算降低计算要求,还可以提前响应以满足驾驶需求,从而在目标车辆达到前方道路时其底盘已调整为驾驶舒适度较高的状态。
下面,参考图3来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以是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中的任一个或两者、或与它们独立的单机设备,该单机设备可以与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进行通信,以从它们接收所采集到的输入信号。
如图3所示,电子设备10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1和存储器12。
处理器11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PU)或者具有数据处理能力和/或指令执行能力的其他形式的处理单元,并且可以控制电子设备10中的其他组件以执行期望的功能。
存储器1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包括各种形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易失性存储器和/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所述易失性存储器例如可以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等。所述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硬盘、闪存等。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可以存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指令,处理器11可以运行所述程序指令,以实现上文所述的本申请的各个实施例的方法以及/或者其他期望的功能。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还可以存储诸如输入信号、信号分量、噪声分量等各种内容。
在一个示例中,电子设备10还可以包括:输入装置13和输出装置14,这些组件通过总线系统和/或其他形式的连接机构(未示出)互连。
在该电子设备是单机设备时,该输入装置13可以是通信网络连接器,用于从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接收所采集的输入信号。
此外,该输入装置13还可以包括例如键盘、鼠标等等。
该输出装置14可以向外部输出各种信息,包括确定出的距离信息、方向信息等。该输出装置14可以包括例如显示器、扬声器、打印机、以及通信网络及其所连接的远程输出设备等等。
当然,为了简化,图3中仅示出了该电子设备10中与本申请有关的组件中的一些,省略了诸如总线、输入/输出接口等等的组件。除此之外,根据具体应用情况,电子设备10还可以包括任何其他适当的组件。
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的任意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操作的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C++等,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设备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设备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设备上部分在远程计算设备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设备或服务器上执行。
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可读介质的任意组合。可读介质可以是可读信号介质或者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插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为了例示和描述的目的已经给出了以上描述。此外,此描述不意图将本申请的实施例限制到在此公开的形式。尽管以上已经讨论了多个示例方面和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其某些变型、修改、改变、添加和子组合。

Claims (10)

1.一种车辆底盘的智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目标车辆行驶前方的前方路况数据;其中,所述前方路况数据包括前方道路的曲率、平整状态和附着系数;
获取所述目标车辆的行驶状态数据;其中,所述行驶状态数据包括所述目标车辆的车速和载重;
基于所述前方路况数据和所述行驶状态数据,调整所述目标车辆的底盘参数;其中,所述底盘参数包括所述目标车辆的悬架高度、减震器的软硬度和制动力分配比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目标车辆行驶前方的前方路况数据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车辆的导航信息;
根据所述导航信息,确定所述目标车辆的前方路况数据;其中,所述前方路况数据和所述导航信息匹配存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调整所述目标车辆的底盘参数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目标车辆行驶至所述前方道路时,采用设置于所述目标车辆上的图像采集装置实时采集所述目标车辆的实时路况数据;其中,所述实时路况数据包括道路的曲率、平整状态和附着系数;
若所述实时路况数据和所述前方路况数据之间的差异小于预设的差异阈值,则维持所述目标车辆的底盘参数不变。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实时路况数据和所述前方路况数据之间的差异大于或等于所述差异阈值,则基于所述实时路况数据和所述行驶状态数据,调整所述目标车辆的底盘参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于所述实时路况数据和所述行驶状态数据,调整所述目标车辆的底盘参数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实时路况数据上传至云端服务器,以替换所述前方路况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前方路况数据和所述行驶状态数据,调整所述目标车辆的底盘参数包括:
根据所述前方路况数据所在的路况数据区间和所述行驶状态数据所在的状态数据区间,调整所述目标车辆的底盘参数;其中,同一个路况数据区间和状态数据区间对应同一组所述目标车辆的底盘参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于所述前方路况数据和所述行驶状态数据,调整所述目标车辆的底盘参数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前方道路上的历史事故车辆信息;其中,所述历史事故车辆信息包括历史事故车辆行驶在所述前方道路上时的事故底盘参数;
所述基于所述前方路况数据和所述行驶状态数据,调整所述目标车辆的底盘参数包括:
基于所述事故底盘参数、所述前方路况数据和所述行驶状态数据,调整所述目标车辆的底盘参数。
8.一种车辆底盘的智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路况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车辆行驶前方的前方路况数据;其中,所述前方路况数据包括前方道路的曲率、平整状态和附着系数;
状态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目标车辆的行驶状态数据;其中,所述行驶状态数据包括所述目标车辆的车速和载重;
参数调整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前方路况数据和所述行驶状态数据,调整所述目标车辆的底盘参数;其中,所述底盘参数包括所述目标车辆的悬架高度、减震器的软硬度和制动力分配比例。
9.一种车辆底盘,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盘本体;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底盘的智能控制装置。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体;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底盘。
CN202410003477.9A 2024-01-02 2024-01-02 一种车辆底盘的智能控制方法、装置、车辆底盘及车辆 Pending CN11781864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003477.9A CN117818644A (zh) 2024-01-02 2024-01-02 一种车辆底盘的智能控制方法、装置、车辆底盘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003477.9A CN117818644A (zh) 2024-01-02 2024-01-02 一种车辆底盘的智能控制方法、装置、车辆底盘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818644A true CN117818644A (zh) 2024-04-05

Family

ID=905095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003477.9A Pending CN117818644A (zh) 2024-01-02 2024-01-02 一种车辆底盘的智能控制方法、装置、车辆底盘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818644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000638B2 (ja) 車両制御方法、装置、コンピュータ機器及び記憶媒体
CN107257756B (zh) 用于在路况变化的情况下辅助车辆的技术
DE102015206600B4 (de) Fahrszenariovorhersage und automatischer fahrzeugein-stellungsausgleich
CN109591811B (zh) 车辆制动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US10286900B2 (en) Intelligent driving system with an embedded driver model
CN111994068B (zh) 一种基于智能轮胎触觉感知的智能驾驶汽车控制系统
CN113071505B (zh) 驾驶行为习惯的确定、车辆行驶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1949704A (zh) 信赖度评价装置、信赖度评价方法以及信赖度评价程序
US11703875B2 (en) Braking control behaviors for autonomous vehicles
WO2012012655A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optimizing fuel economy using predictive environment and driver behavior information
DE102018131646A1 (de) Fahrerwarnsysteme und verfahren
KR20180078985A (ko) 협조 적응 순항 제어 시스템의 연비 향상 제어 장치 및 방법
JP2018116404A (ja) 車両制御システム
CN117470555A (zh) 一种智能底盘的监测方法、装置、智能底盘及车辆
CN112660126A (zh) 用于自适应巡航的车辆协同控制方法、装置及车辆
KR101899998B1 (ko) 이동 경로를 따라 차량이 주행하는 중에 차량의 속도를 수정하기 위한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13353083B (zh) 车辆行为识别方法
KR20170005077A (ko) 곡선로 주행과 관련하여 도로에서의 차량 주행을 적합화 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14061601A (zh) 考虑拖车的路线推荐
CN112046480A (zh) 一种车辆限速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1123948B (zh) 车辆多维感知融合控制方法、系统及汽车
CN117818644A (zh) 一种车辆底盘的智能控制方法、装置、车辆底盘及车辆
CN113580947B (zh) 车辆能量回收方法及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
CN110525440B (zh) 辅助车辆驾驶的方法和系统以及车辆
US20180265085A1 (en) Dynamically after vehicle following distance using probe data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