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804575B - 适用于sis的智慧水务测量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适用于sis的智慧水务测量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804575B
CN117804575B CN202410224137.9A CN202410224137A CN117804575B CN 117804575 B CN117804575 B CN 117804575B CN 202410224137 A CN202410224137 A CN 202410224137A CN 117804575 B CN117804575 B CN 11780457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water level
point
image
measur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22413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804575A (zh
Inventor
王诗璐
涂斌
何合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da Wisdom Water Busines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da Wisdom Water Busines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da Wisdom Water Business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da Wisdom Water Busines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22413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804575B/zh
Publication of CN1178045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8045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8045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8045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00Technologies having an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30Assessment of water resources

Landscapes

  • Measurement Of Levels Of Liquids Or Fluent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SIS的智慧水务测量方法及系统,包括:根据水体区域的区域属性进行水位测量点的确定,得到第一水位点和第二水位点;基于第一水位点和第二水位点的位置信息,在所有第一水位点中确定第三水位点,基于第二水底高度、第三水底高度得到测量关系信息;获取第一水位点的电磁水位测量信息,选取第三水位点的电磁水位测量信息,基于第三水位点的电磁水位测量信息和测量关系信息进行测量计算,得到第二水位点的智慧测量信息;对第一水位点的电磁水位测量信息、第二水位点的智慧测量信息统计,得到水体区域的水务测量数据。应用本发明可以对水体区域进行较为全面的水体测量数据的预测,协助作业人员进行安全作业。

Description

适用于SIS的智慧水务测量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SIS的智慧水务测量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智慧水务是通过智慧数据处理技术,充分发掘数据价值和逻辑关系,实现水务业务系统的控制智能化、数据资源化、管理精确化、决策智慧化,保障水务设施安全运行。智慧水务所涉及到的水务场景较多,比如包括湖泊、水库等大型水体区域液位测量场景。
目前,在对一个大型水体区域进行液位测量时,往往会设置少量的几个测量点,对几个测量点进行水体数据的测量。然而,由于水体区域较大,且水底的深浅不一,有限的几个测量点无法对整个水务区域的水体数据进行较为全面的涵盖,在有作业人员需要到水体区域进行作业时,没有一个全面的水体数据的参考,导致水体作业较为危险。
因此,如何对水体区域进行较为全面的水体测量数据的预测,协助作业人员进行安全作业,成为了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适用于SIS的智慧水务测量方法及系统,可以对水体区域进行较为全面的水体测量数据的预测,协助作业人员进行安全作业。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适用于SIS的智慧水务测量方法,包括:
根据水体区域的区域属性进行水位测量点的确定得到第一水位点和第二水位点,所述第一水位点为实际水位传感器测量的水位点,所述第二水位点为基于实际水位传感器计算的水位点;
分别获取第一水位点和第二水位点的第一水底高度和第二水底高度;
基于第一水位点和第二水位点的位置信息,在所有第一水位点中确定与第二水位点相关联的第三水位点,基于第二水位点的第二水底高度、第三水位点的第三水底高度得到测量关系信息;
获取第一水位点的电磁水位测量信息,选取第一水位点所对应第三水位点的电磁水位测量信息,基于所述第三水位点的电磁水位测量信息和测量关系信息进行测量计算,得到第二水位点的智慧测量信息;
对第一水位点的电磁水位测量信息、第二水位点的智慧测量信息统计,得到水体区域的水务测量数据。
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水体区域的区域属性进行水位测量点的确定得到第一水位点和第二水位点,所述第一水位点为实际水位传感器测量的水位点,所述第二水位点为基于实际水位传感器计算的水位点,包括:
获取区域属性中的区域长度和区域宽度,以及获取水体区域的水体图像;
基于所述区域长度按照预设长度间隔距离在水体图像处设置长度间隔线,基于所述区域宽度按照预设宽度间隔距离在水体图像处设置宽度间隔线;
确定长度间隔线和宽度间隔线的交点作为相对应的初始水位点;
对所述初始水位点进行筛选得到待测量的水位点,根据待测量的水位点的安装场景确定第一水位点和第二水位点。
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对所述初始水位点进行筛选得到待测量的水位点,根据待测量的水位点的安装场景确定第一水位点和第二水位点,包括:
获取由长度间隔线、宽度间隔线对水体图像所分割的子图像,对所述初始水位点按照预设方向和预设距离移动;
将移动至子图像内的初始水位点作为待测量的水位点,将未移动至子图像内的初始水位点删除;
与配置端交互将选中的子图像作为第一子图像,将第一子图像所对应待测量的水位点作为第一水位点,将未被交互端选中的子图像作为第二子图像,将第二子图像所对应待测量的水位点作为第二水位点。
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基于第一水位点和第二水位点位置信息,在所有第一水位点中确定与第二水位点相关联的第三水位点,基于第二水位点的第二水底高度、第三水位点的第三水底高度得到测量关系信息,包括:
对水体图像坐标化处理,获取每个第一子图像所对应第一水位点的第一坐标信息,以及获取每个第二子图像所对应第二水位点的第二坐标信息;
计算第二坐标信息与每一个第一坐标信息之间的距离值得到第一距离值,确定最小的第一距离值的第一水位点作为与第二水位点相关联的第三水位点;
计算第二水位点的第二水底高度、第三水位点的第三水底高度的差值得到测量关系信息。
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计算第二坐标信息与每一个第一坐标信息之间的距离值得到第一距离值,确定最小的第一距离值的第一水位点作为与第二水位点相关联的第三水位点,包括:
若判断最小的第一距离值为多个,则获取水体图像的中心点坐标信息;
将最小的第一距离值对应的第一坐标信息分别与中心点坐标信息计算,得到第二距离值,确定最小的第二距离值的第一水位点作为与第二水位点相关联的第三水位点;
若判断最小第二距离值为多个,则随机在最小第二距离值的第一水位点中选择一个作为与第二水位点相关联的第三水位点。
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第一水位点的电磁水位测量信息,选取第一水位点所对应第三水位点的电磁水位测量信息,基于所述第三水位点的电磁水位测量信息和测量关系信息进行测量计算,得到第二水位点的智慧测量信息,包括:
确定每个第三水位点所对应的第二水位点及测量关系信息;
基于所述电磁水位测量信息和测量关系信息按照预设计算公式测量计算,得到第二水位点的智慧测量信息;
将所述电磁水位测量信息填充至第一子图像内,将智慧测量信息填充至第二子图像内。
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对第一水位点的电磁水位测量信息、第二水位点的智慧测量信息统计,得到水体区域的水务测量数据,包括:
对水体图像中的第一子图像按照第一像素值展示,对水体图像中的第二子图像按照第二像素值展示;
确定与每个第二子图像所对应第三水位点的第一子图像作为第三子图像,获取所述第二子图像的中心点作为第一待连接点,获取所述第三子图像的中心点作为第二待连接点;
以所述第二待连接点为起点、第一待连接点为终点连接处理得到关联线;
根据水体图像所对应图像元素的种类生成相对应的元素叠加图层和叠加选择列表,基于所述叠加选择列表与配置端交互生成水体区域动态图像展示的水务测量数据。
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水体图像所对应图像元素的种类生成相对应的元素叠加图层和叠加选择列表,基于所述叠加选择列表与配置端交互生成水体区域动态图像展示的水务测量数据,包括:
建立与所述水体图像所对应规格的第一透明图层,在第一透明图层内建立与水体图像相对应位置的图像元素得到元素叠加图层;
对水体图像内的图像元素去除得到待配置图像,统计图像元素的种类属性生成相对应的叠加选择列表,所述叠加选择列表内具有每个种类属性对应的选择目标;
与配置端交互确定所选中的选择目标对应的元素叠加图层,基于元素叠加图层的预设叠加顺序将所选中的元素叠加图层依次叠加至待配置图像内,得到图像展示的水务测量数据。
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图像元素至少包括水位点,所述水位点为第一水位点、第二水位点和第三水位点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图像元素至少包括测量信息,所述测量信息为电磁水位测量信息和智慧测量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图像元素至少包括关联线。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适用于SIS的智慧水务测量系统,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水体区域的区域属性进行水位测量点的确定得到第一水位点和第二水位点,所述第一水位点为实际水位传感器测量的水位点,所述第二水位点为基于实际水位传感器计算的水位点;
获取模块,用于分别获取第一水位点和第二水位点的第一水底高度和第二水底高度;
关联模块,用于基于第一水位点和第二水位点的位置信息,在所有第一水位点中确定与第二水位点相关联的第三水位点,基于第二水位点的第二水底高度、第三水位点的第三水底高度得到测量关系信息;
计算模块,用于获取第一水位点的电磁水位测量信息,选取第一水位点所包括第三水位点的电磁水位测量信息,基于所述第三水位点的电磁水位测量信息和测量关系信息进行测量计算,得到第二水位点的智慧测量信息;
统计模块,用于对第一水位点的电磁水位测量信息、第二水位点的智慧测量信息统计,得到水体区域的水务测量数据。
本方案针对复杂的水务场景,采用有限的实际测量数据,对整个水体区域的水务数据进行计算和预测。其中,涉及到对水体图像的处理、对第一水位点、第二水位点和第三水位点的确定,以及结合点位之间的关联关系得到相应的测量关系信息,进行数据的分析和计算。通过上述方式,本方案可以对水体区域进行较为全面的水体测量数据的预测,协助作业人员进行安全作业。同时,为了给作业人员提供更好的展示数据,本方案设计了交互展示方案,可以结合配置端的需求进行定制化交互展示所需要的图像元素,以满足相关作业人员的作业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适用于SIS的智慧水务测量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体现子图像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体现待测量的水位点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适用于SIS的智慧水务测量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应当理解,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应当理解,在本发明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应当理解,在本发明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包含A、B和C”、“包含A、B、C”是指A、B、C三者都包含,“包含A、B或C”是指包含A、B、C三者之一,“包含A、B和/或C”是指包含A、B、C三者中任1个或任2个或3个。
应当理解,在本发明中,“与A对应的B”、“与A相对应的B”、“A与B相对应”或者“B与A相对应”,表示B与A相关联,根据A可以确定B。根据A确定B并不意味着仅仅根据A确定B,还可以根据A和/或其他信息确定B。A与B的匹配,是A与B的相似度大于或等于预设的阈值。
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若”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响应于检测”。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不再赘述。
参见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适用于SIS的智慧水务测量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S1-S5:
S1,根据水体区域的区域属性进行水位测量点的确定得到第一水位点和第二水位点,所述第一水位点为实际水位传感器测量的水位点,所述第二水位点为基于实际水位传感器计算的水位点。
首先,对上述的SIS进行阐述,本方案是基于SIS安全仪表系统进行智慧水务的测量处理,比如包括水位等数据的采集、处理等。
其中,水体区域是指需要水务监测的水体,例如是一个湖泊、水库等水体区域。区域属性在下文中会进行阐述,其指相应水体区域的区域长度和区域宽度。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水体区域较大,不可能在所有位置都进行水位的测量,而对于水体区域进行较为全面的水体测量数据的确定的前提是需要具有一定的数据参考。因此,本方案需要确定第一水位点和第二水位点,第一水位点是指安装了实际水位传感器的点位,其可以具备实际测量数据;第二水位点是指未安装实际水位传感器的点位,而是需要依据实际水位传感器进行计算。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水体区域的区域属性进行水位测量点的确定得到第一水位点和第二水位点,所述第一水位点为实际水位传感器测量的水位点,所述第二水位点为基于实际水位传感器计算的水位点,包括S11- S14:
S11,获取区域属性中的区域长度和区域宽度,以及获取水体区域的水体图像。
参见图2,本方案需要先测量相应水体区域的区域长度和区域宽度,也就是区域属性,之后结合区域长度和区域宽度对水体图像进行划分处理。
S12,基于所述区域长度按照预设长度间隔距离在水体图像处设置长度间隔线,基于所述区域宽度按照预设宽度间隔距离在水体图像处设置宽度间隔线。
首先,本方案需要依据区域长度在水体图像上生成长度间隔线,其中需要利用预设长度间隔进行长度间隔线位置的确定。预设长度间隔可以是工作人员预先设置的,例如是1米、2米、3米等。同理,需要采用同样的原理在水体图像处生成宽度间隔线。预设宽度间隔可以是工作人员预先设置的,例如是0.5米、1米等。
S13,确定长度间隔线和宽度间隔线的交点作为相对应的初始水位点。
参见图2,长度间隔线和宽度间隔线会形成多个交点,本方案会将交点标记,得到所需要的初始水位点。
S14,对所述初始水位点进行筛选得到待测量的水位点,根据待测量的水位点的安装场景确定第一水位点和第二水位点。
由于初始水位点较多,其未位于相应子图像的中间,因此,本方案需要利用一定的策略对初始水位点进行筛选,得到所需要的待测量的水位点,具体的筛选过程参见下文。
其中,所述对所述初始水位点进行筛选得到待测量的水位点,根据待测量的水位点的安装场景确定第一水位点和第二水位点,包括S141- S143:
S141,获取由长度间隔线、宽度间隔线对水体图像所分割的子图像,对所述初始水位点按照预设方向和预设距离移动。
参见图2,长度间隔线和宽度间隔线会将水体图像划分成多个子图像,为了筛选出所需要的待测量的水位点,本方案需要对初始水位点进行移动。
参见图3,其中,预设方向和预设距离可以是工作人员预先设置的,例如是向图2中水体图像的右下方向45°进行移动,移动距离例如是0.5米。采用上述移动处理后,初始水位点会有交点处移动至子图像内,同时,会有部分初始水位点移出水体图像外部。
S142,将移动至子图像内的初始水位点作为待测量的水位点,将未移动至子图像内的初始水位点删除。
可以理解的是,本方案会将移动至子图像内的初始水位点选中,将其余的初始水位点删除,即可实现上述的筛选。
S143,与配置端交互将选中的子图像作为第一子图像,将第一子图像所对应待测量的水位点作为第一水位点,将未被交互端选中的子图像作为第二子图像,将第二子图像所对应待测量的水位点作为第二水位点。
本发明设置有配置端,其可以由工作人员所持有。配置端上可以显示处理后的水体图像,并与水体图像进行交互。
本发明会对配置端的交互数据进行处理,将交互选中的子图像作为第一子图像,也就是得到工作人员通过配置端所选取的目标小区域,把位于该第一子图像内的水位点确定为第一水位点。值得一提的是,第一水位点是指工作人员通过待测量的水位点的安装场景所选中的,例如可以是易于安装实际水位传感器、且具有一定测量价值的地方,后续需要在第一水位点安装实际水位传感器进行实际水位的测量。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第一水位点需要安装实际水位传感器,因此,其数量是有限的,例如,在一个水体区域内可以设置20个、30个等有限数量的第一水位点。
需要说明的是,除了第一子图像之外的其他子图像会被标记为第二子图像,同时,对应第二子图像的水位点会被标记为第二水位点。
S2,分别获取第一水位点和第二水位点的第一水底高度和第二水底高度。
例如,可以通过现有技术中的雷达等测量技术测量出第一水底高度和第二水底高度,具体的可以采用声呐技术进行测量。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一个水位点可能会探测出多个水底高度,那么可以选择一个最低的水底高度作为相应的高度。第一水底高度和第二水底高度可以是海拔高度,相对于零海平面的高度。
S3,基于第一水位点和第二水位点的位置信息,在所有第一水位点中确定与第二水位点相关联的第三水位点,基于第二水位点的第二水底高度、第三水位点的第三水底高度得到测量关系信息。
值得一提的是,第一水位点具有水位数据了,但是第二水位点还没有水位数据,其需要结合相关联的第一水位点进行计算得到。
上述逻辑中较为重要的是如何找到与与第二水位点相关联的水位点,具体参见下文阐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于第一水位点和第二水位点位置信息,在所有第一水位点中确定与第二水位点相关联的第三水位点,基于第二水位点的第二水底高度、第三水位点的第三水底高度得到测量关系信息,包括S31- S33:
S31,对水体图像坐标化处理,获取每个第一子图像所对应第一水位点的第一坐标信息,以及获取每个第二子图像所对应第二水位点的第二坐标信息。
首先,为了得到第一水位点和第二水位点的位置信息,本方案需要对水体图像坐标化,然后得到第一水位点的第一坐标信息,以及第二水位点的第二坐标信息,后续结合第一坐标信息和第二坐标信息进行相关联的判断。
S32,计算第二坐标信息与每一个第一坐标信息之间的距离值得到第一距离值,确定最小的第一距离值的第一水位点作为与第二水位点相关联的第三水位点。
在进行关联性判断时,本发明所依据的判断维度为相对距离,距离相距越小,其相关性越大,参考性也就越高。因此,需要计算第二坐标信息与每一个第一坐标信息之间的距离,找到最小的距离作为第二水位点相关联的第一水位点,把该第一水位点作为第三水位点。
其中,所述计算第二坐标信息与每一个第一坐标信息之间的距离值得到第一距离值,确定最小的第一距离值的第一水位点作为与第二水位点相关联的第三水位点,包括S321- S323:
S321,若判断最小的第一距离值为多个,则获取水体图像的中心点坐标信息。
在一些情况下,最小的第一距离值可能会有多个,此时需要从多个中确定一个。
S322,将最小的第一距离值对应的第一坐标信息分别与中心点坐标信息计算,得到第二距离值,确定最小的第二距离值的第一水位点作为与第二水位点相关联的第三水位点。
本方案会以水体图像的中心点作为确定标准,找到多个第一水位点中,与中心点坐标信息最近的第一水位点作为第三水位点。值得一提的是,上述的多个第一水位点是指最小的第一距离值为多个情况时的第一水位点。
S323,若判断最小第二距离值为多个,则随机在最小第二距离值的第一水位点中选择一个作为与第二水位点相关联的第三水位点。
可以理解的是,如果通过上述方式确定后,最小第二距离值还有多个,那么本方案会随机选取一个作为第三水位点。
S33,计算第二水位点的第二水底高度、第三水位点的第三水底高度的差值得到测量关系信息。
在通过上述步骤确定了第三水位点后,本方案会得到第二水位点和第三水位点的测量关系信息。可以这么理解,第三水位点的水位数据是实际测量得到的,第三水底高度也是实际测量得到的,而第二水位点的第二水底高度是实际测量得到的,但是第二水位点的水位是未知的,因此通过上述数据得到测量关系信息后,后续可以对测量关系信息进行计算分析,得到第二水位点的智慧测量信息。
S4,获取第一水位点的电磁水位测量信息,选取第一水位点所对应第三水位点的电磁水位测量信息,基于所述第三水位点的电磁水位测量信息和测量关系信息进行测量计算,得到第二水位点的智慧测量信息。
上述的第一水位点的电磁水位测量信息是通过实际水位传感器测量得到的,第二水位点的智慧测量信息是指第二水位点所计算出的预测水体高度,本方案为了得到第二水位点的智慧测量信息,需要结合第三水位点的电磁水位测量信息和测量关系信息进行计算,具体参加下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获取第一水位点的电磁水位测量信息,选取第一水位点所对应第三水位点的电磁水位测量信息,基于所述第三水位点的电磁水位测量信息和测量关系信息进行测量计算,得到第二水位点的智慧测量信息,包括S41-S43:
S41,确定每个第三水位点所对应的第二水位点及测量关系信息。
S42,基于所述电磁水位测量信息和测量关系信息按照预设计算公式测量计算,得到第二水位点的智慧测量信息。
可以理解的是,测量关系信息为第二水位点的第二水底高度、第三水位点的第三水底高度的差值,在水底高度差值已知,且第三水位点的电磁水位测量信息已知的情况下,可以通过预设计算公式计算出第二水位点的水位信息,即智慧测量信息。
示例性的,第二水底高度为2米,第三水位点的第三水底高度为1米,那么差值为第二水底高度高出第三水底高度1米,第三水位点的电磁水位测量信息为5米时,可以计算出第二水位点的智慧测量信息为4米。可以理解的是,预设计算公式为电磁水位测量信息与测量关系信息的差值的计算公式。
S43,将所述电磁水位测量信息填充至第一子图像内,将智慧测量信息填充至第二子图像内。
可以理解的是,本方案在得到电磁水位测量信息和智慧测量信息后,会对第一子图像和第二子图像进行更新,形成可视化数据,后续可以展示给相关作业人员。其中,填充是指将电磁水位测量信息显示在第一子图像内。
S5,对第一水位点的电磁水位测量信息、第二水位点的智慧测量信息统计,得到水体区域的水务测量数据。
本方案对第一水位点的电磁水位测量信息、第二水位点的智慧测量信息进行汇总后,即可实现对水体区域进行较为全面的水体测量数据的预测,协助作业人员进行安全作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对第一水位点的电磁水位测量信息、第二水位点的智慧测量信息统计,得到水体区域的水务测量数据,包括S51- S54:
S51,对水体图像中的第一子图像按照第一像素值展示,对水体图像中的第二子图像按照第二像素值展示。
本方案为了对不同的数据来源进行区分展示,会对第一子图像和第二子图像采用不同的像素值进行更新。其中,第一像素值例如是黄色,第二像素值例如是红色。以展示一个是实际测量数据,一个是计算预测的数据。
S52,确定与每个第二子图像所对应第三水位点的第一子图像作为第三子图像,获取所述第二子图像的中心点作为第一待连接点,获取所述第三子图像的中心点作为第二待连接点。
S53,以所述第二待连接点为起点、第一待连接点为终点连接处理得到关联线。
为了可视化展示子图像之间的关联关系,本方案会将第二子图像的中心点作为第一待连接点,将第三子图像的中心点作为第二待连接点,后续利用第一待连接点和第二待连接点进行连线,生成关联线。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关联性可以展示第二子图像的计算数据的来源,即相应的第三子图像。
S54,根据水体图像所对应图像元素的种类生成相对应的元素叠加图层和叠加选择列表,基于所述叠加选择列表与配置端交互生成水体区域动态图像展示的水务测量数据。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水体图像上方需要展示多个图像元素,例如包括水位点、测量信息、关联线等,本方案会结合与配置端的交互来确定所需要展示的数据。
其中,图像元素至少包括水位点,水位点为第一水位点、第二水位点和第三水位点中的至少一个;图像元素至少包括测量信息,测量信息为电磁水位测量信息和智慧测量信息中的至少一个;图像元素至少包括关联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水体图像所对应图像元素的种类生成相对应的元素叠加图层和叠加选择列表,基于所述叠加选择列表与配置端交互生成水体区域动态图像展示的水务测量数据,包括S541- S543:
S541,建立与所述水体图像所对应规格的第一透明图层,在第一透明图层内建立与水体图像相对应位置的图像元素得到元素叠加图层。
本方案为了对图像元素进行展示,会构建相应的展示图层。其中,第一透明图层是对应水体图像规格的。元素叠加图层可以有多层,例如,针对于水位点建立一个元素叠加图层,针对于测量信息建立一个元素叠加图层,针对于关联线建立一个元素叠加图层。
S542,对水体图像内的图像元素去除得到待配置图像,统计图像元素的种类属性生成相对应的叠加选择列表,所述叠加选择列表内具有每个种类属性对应的选择目标。
在进行展示配置时,本方案会先去除所有的图像元素,然后调取叠加选择列表发送给配置端进行交互。可以理解的是,叠加选择列表内有多个选择目标,选择目标可以是水位点、测量信息、关联线中的一个或多个。
S543,与配置端交互确定所选中的选择目标对应的元素叠加图层,基于元素叠加图层的预设叠加顺序将所选中的元素叠加图层依次叠加至待配置图像内,得到图像展示的水务测量数据。
在配置端有相应的展示需求时,可以结合叠加选择列表进行选择目标的确定,以调取相应的元素叠加图层叠加在待配置图像,以得到配置端定制的展示数据。
其中,在叠加时,需要按照预设叠加顺序进行叠加,预设叠加顺序例如是水位点第一顺序叠加、关联线第二顺序叠加、测量信息第三顺序叠加。值得一提的是,不同的叠加顺序,所展示的数据也是不同的。例如,在测量信息的元素叠加图层叠加到关联线的元素叠加图层上后,部分关联性可能会被测量信息所覆盖。
参见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适用于SIS的智慧水务测量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系统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水体区域的区域属性进行水位测量点的确定得到第一水位点和第二水位点,所述第一水位点为实际水位传感器测量的水位点,所述第二水位点为基于实际水位传感器计算的水位点;
获取模块,用于分别获取第一水位点和第二水位点的第一水底高度和第二水底高度;
关联模块,用于基于第一水位点和第二水位点的位置信息,在所有第一水位点中确定与第二水位点相关联的第三水位点,基于第二水位点的第二水底高度、第三水位点的第三水底高度得到测量关系信息;
计算模块,用于获取第一水位点的电磁水位测量信息,选取第一水位点所对应第三水位点的电磁水位测量信息,基于所述第三水位点的电磁水位测量信息和测量关系信息进行测量计算,得到第二水位点的智慧测量信息;
统计模块,用于对第一水位点的电磁水位测量信息、第二水位点的智慧测量信息统计,得到水体区域的水务测量数据。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上述的各种实施方式提供的方法。
其中,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存储介质,也可以是通信介质。通信介质包括便于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传送计算机程序的任何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是通用或专用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例如,存储介质耦合至处理器,从而使处理器能够从该存储介质读取信息,且可向该存储介质写入信息。当然,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处理器的组成部分。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位于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Circuits,简称:ASIC)中。另外,该ASIC可以位于用户设备中。当然,处理器和存储介质也可以作为分立组件存在于通信设备中。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程序产品,该程序产品包括执行指令,该执行指令存储在存储介质中。设备的至少一个处理器可以从存储介质读取该执行指令,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该执行指令使得设备实施上述的各种实施方式提供的方法。
在上述终端或者服务器的实施例中,应理解,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英文: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英文:Digital Signal Processor,简称:DSP)、专用集成电路(英文: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简称:ASIC)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发明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6)

1.适用于SIS的智慧水务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水体区域的区域属性进行水位测量点的确定得到第一水位点和第二水位点,所述第一水位点为实际水位传感器测量的水位点,所述第二水位点为基于实际水位传感器计算的水位点;
分别获取第一水位点和第二水位点的第一水底高度和第二水底高度;
基于第一水位点和第二水位点的位置信息,在所有第一水位点中确定与第二水位点相关联的第三水位点,基于第二水位点的第二水底高度、第三水位点的第三水底高度得到测量关系信息;
获取第一水位点的电磁水位测量信息,选取第一水位点所对应第三水位点的电磁水位测量信息,基于所述第三水位点的电磁水位测量信息和测量关系信息进行测量计算,得到第二水位点的智慧测量信息;
对第一水位点的电磁水位测量信息、第二水位点的智慧测量信息统计,得到水体区域的水务测量数据;
所述根据水体区域的区域属性进行水位测量点的确定得到第一水位点和第二水位点,所述第一水位点为实际水位传感器测量的水位点,所述第二水位点为基于实际水位传感器计算的水位点,包括:
获取区域属性中的区域长度和区域宽度,以及获取水体区域的水体图像;
基于所述区域长度按照预设长度间隔距离在水体图像处设置长度间隔线,基于所述区域宽度按照预设宽度间隔距离在水体图像处设置宽度间隔线;
确定长度间隔线和宽度间隔线的交点作为相对应的初始水位点;
对所述初始水位点进行筛选得到待测量的水位点,根据待测量的水位点的安装场景确定第一水位点和第二水位点;
所述对所述初始水位点进行筛选得到待测量的水位点,根据待测量的水位点的安装场景确定第一水位点和第二水位点,包括:
获取由长度间隔线、宽度间隔线对水体图像所分割的子图像,对所述初始水位点按照预设方向和预设距离移动;
将移动至子图像内的初始水位点作为待测量的水位点,将未移动至子图像内的初始水位点删除;
与配置端交互将选中的子图像作为第一子图像,将第一子图像所对应待测量的水位点作为第一水位点,将未被交互端选中的子图像作为第二子图像,将第二子图像所对应待测量的水位点作为第二水位点;
所述基于第一水位点和第二水位点位置信息,在所有第一水位点中确定与第二水位点相关联的第三水位点,基于第二水位点的第二水底高度、第三水位点的第三水底高度得到测量关系信息,包括:
对水体图像坐标化处理,获取每个第一子图像所对应第一水位点的第一坐标信息,以及获取每个第二子图像所对应第二水位点的第二坐标信息;
计算第二坐标信息与每一个第一坐标信息之间的距离值得到第一距离值,确定最小的第一距离值的第一水位点作为与第二水位点相关联的第三水位点;
计算第二水位点的第二水底高度、第三水位点的第三水底高度的差值得到测量关系信息;
所述获取第一水位点的电磁水位测量信息,选取第一水位点所对应第三水位点的电磁水位测量信息,基于所述第三水位点的电磁水位测量信息和测量关系信息进行测量计算,得到第二水位点的智慧测量信息,包括:
确定每个第三水位点所对应的第二水位点及测量关系信息;
基于所述电磁水位测量信息和测量关系信息按照预设计算公式测量计算,得到第二水位点的智慧测量信息;
将所述电磁水位测量信息填充至第一子图像内,将智慧测量信息填充至第二子图像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SIS的智慧水务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计算第二坐标信息与每一个第一坐标信息之间的距离值得到第一距离值,确定最小的第一距离值的第一水位点作为与第二水位点相关联的第三水位点,包括:
若判断最小的第一距离值为多个,则获取水体图像的中心点坐标信息;
将最小的第一距离值对应的第一坐标信息分别与中心点坐标信息计算,得到第二距离值,确定最小的第二距离值的第一水位点作为与第二水位点相关联的第三水位点;
若判断最小第二距离值为多个,则随机在最小第二距离值的第一水位点中选择一个作为与第二水位点相关联的第三水位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SIS的智慧水务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对第一水位点的电磁水位测量信息、第二水位点的智慧测量信息统计,得到水体区域的水务测量数据,包括:
对水体图像中的第一子图像按照第一像素值展示,对水体图像中的第二子图像按照第二像素值展示;
确定与每个第二子图像所对应第三水位点的第一子图像作为第三子图像,获取所述第二子图像的中心点作为第一待连接点,获取所述第三子图像的中心点作为第二待连接点;
以所述第二待连接点为起点、第一待连接点为终点连接处理得到关联线;
根据水体图像所对应图像元素的种类生成相对应的元素叠加图层和叠加选择列表,基于所述叠加选择列表与配置端交互生成水体区域动态图像展示的水务测量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SIS的智慧水务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水体图像所对应图像元素的种类生成相对应的元素叠加图层和叠加选择列表,基于所述叠加选择列表与配置端交互生成水体区域动态图像展示的水务测量数据,包括:
建立与所述水体图像所对应规格的第一透明图层,在第一透明图层内建立与水体图像相对应位置的图像元素得到元素叠加图层;
对水体图像内的图像元素去除得到待配置图像,统计图像元素的种类属性生成相对应的叠加选择列表,所述叠加选择列表内具有每个种类属性对应的选择目标;
与配置端交互确定所选中的选择目标对应的元素叠加图层,基于元素叠加图层的预设叠加顺序将所选中的元素叠加图层依次叠加至待配置图像内,得到图像展示的水务测量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适用于SIS的智慧水务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元素至少包括水位点,所述水位点为第一水位点、第二水位点和第三水位点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图像元素至少包括测量信息,所述测量信息为电磁水位测量信息和智慧测量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图像元素至少包括关联线。
6.适用于SIS的智慧水务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水体区域的区域属性进行水位测量点的确定得到第一水位点和第二水位点,所述第一水位点为实际水位传感器测量的水位点,所述第二水位点为基于实际水位传感器计算的水位点;
获取模块,用于分别获取第一水位点和第二水位点的第一水底高度和第二水底高度;
关联模块,用于基于第一水位点和第二水位点的位置信息,在所有第一水位点中确定与第二水位点相关联的第三水位点,基于第二水位点的第二水底高度、第三水位点的第三水底高度得到测量关系信息;
计算模块,用于获取第一水位点的电磁水位测量信息,选取第一水位点所包括第三水位点的电磁水位测量信息,基于所述第三水位点的电磁水位测量信息和测量关系信息进行测量计算,得到第二水位点的智慧测量信息;
统计模块,用于对第一水位点的电磁水位测量信息、第二水位点的智慧测量信息统计,得到水体区域的水务测量数据;
所述根据水体区域的区域属性进行水位测量点的确定得到第一水位点和第二水位点,所述第一水位点为实际水位传感器测量的水位点,所述第二水位点为基于实际水位传感器计算的水位点,包括:
获取区域属性中的区域长度和区域宽度,以及获取水体区域的水体图像;
基于所述区域长度按照预设长度间隔距离在水体图像处设置长度间隔线,基于所述区域宽度按照预设宽度间隔距离在水体图像处设置宽度间隔线;
确定长度间隔线和宽度间隔线的交点作为相对应的初始水位点;
对所述初始水位点进行筛选得到待测量的水位点,根据待测量的水位点的安装场景确定第一水位点和第二水位点;
所述对所述初始水位点进行筛选得到待测量的水位点,根据待测量的水位点的安装场景确定第一水位点和第二水位点,包括:
获取由长度间隔线、宽度间隔线对水体图像所分割的子图像,对所述初始水位点按照预设方向和预设距离移动;
将移动至子图像内的初始水位点作为待测量的水位点,将未移动至子图像内的初始水位点删除;
与配置端交互将选中的子图像作为第一子图像,将第一子图像所对应待测量的水位点作为第一水位点,将未被交互端选中的子图像作为第二子图像,将第二子图像所对应待测量的水位点作为第二水位点;
所述基于第一水位点和第二水位点位置信息,在所有第一水位点中确定与第二水位点相关联的第三水位点,基于第二水位点的第二水底高度、第三水位点的第三水底高度得到测量关系信息,包括:
对水体图像坐标化处理,获取每个第一子图像所对应第一水位点的第一坐标信息,以及获取每个第二子图像所对应第二水位点的第二坐标信息;
计算第二坐标信息与每一个第一坐标信息之间的距离值得到第一距离值,确定最小的第一距离值的第一水位点作为与第二水位点相关联的第三水位点;
计算第二水位点的第二水底高度、第三水位点的第三水底高度的差值得到测量关系信息;
所述获取第一水位点的电磁水位测量信息,选取第一水位点所对应第三水位点的电磁水位测量信息,基于所述第三水位点的电磁水位测量信息和测量关系信息进行测量计算,得到第二水位点的智慧测量信息,包括:
确定每个第三水位点所对应的第二水位点及测量关系信息;
基于所述电磁水位测量信息和测量关系信息按照预设计算公式测量计算,得到第二水位点的智慧测量信息;
将所述电磁水位测量信息填充至第一子图像内,将智慧测量信息填充至第二子图像内。
CN202410224137.9A 2024-02-29 2024-02-29 适用于sis的智慧水务测量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780457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224137.9A CN117804575B (zh) 2024-02-29 2024-02-29 适用于sis的智慧水务测量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224137.9A CN117804575B (zh) 2024-02-29 2024-02-29 适用于sis的智慧水务测量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804575A CN117804575A (zh) 2024-04-02
CN117804575B true CN117804575B (zh) 2024-05-03

Family

ID=904337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224137.9A Active CN117804575B (zh) 2024-02-29 2024-02-29 适用于sis的智慧水务测量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804575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0185260B1 (ko) * 1995-07-10 1999-05-15 남상용 수주압 측정을 이용한 수위측정방법 및 장치
KR19990069484A (ko) * 1998-02-10 1999-09-06 신중린 지피에스반송파를 이용한 실시간 수위 및 저수량측정 시스템
CN115372571A (zh) * 2022-07-07 2022-11-22 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水环境智能监测系统
CN116030113A (zh) * 2022-12-30 2023-04-28 深圳云天励飞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水位识别方法及监测方法、水位识别系统及监测系统
CN117058085A (zh) * 2023-08-09 2023-11-14 重庆科技学院 一种水尺及其水位检测方法
CN117349948A (zh) * 2023-12-04 2024-01-05 江苏千桐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水利工程安全监测模型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17606587A (zh) * 2024-01-24 2024-02-27 熊猫智慧水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智慧水务plc的电磁波液位动态测量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0185260B1 (ko) * 1995-07-10 1999-05-15 남상용 수주압 측정을 이용한 수위측정방법 및 장치
KR19990069484A (ko) * 1998-02-10 1999-09-06 신중린 지피에스반송파를 이용한 실시간 수위 및 저수량측정 시스템
CN115372571A (zh) * 2022-07-07 2022-11-22 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水环境智能监测系统
CN116030113A (zh) * 2022-12-30 2023-04-28 深圳云天励飞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水位识别方法及监测方法、水位识别系统及监测系统
CN117058085A (zh) * 2023-08-09 2023-11-14 重庆科技学院 一种水尺及其水位检测方法
CN117349948A (zh) * 2023-12-04 2024-01-05 江苏千桐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水利工程安全监测模型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17606587A (zh) * 2024-01-24 2024-02-27 熊猫智慧水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智慧水务plc的电磁波液位动态测量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804575A (zh) 2024-04-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879307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obstacle
EP3270134B1 (en) Gas leak location estimating device, gas leak location estimating system, gas leak location estimating method and gas leak location estimating program
EP3620926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esting autonomous vehicle, and storage medium
JP3186401B2 (ja) 車両用距離データ処理装置
US8107714B2 (en) Methods for detecting and tagging scene changes
US20160171341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object in image, an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mputer-aided diagnosis
CN113515981A (zh) 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JP2006067272A (ja) カメラキャリブレーション装置及びカメラキャリブレーション方法
US20220044027A1 (en) Photography system
JP6948197B2 (ja) プロセス監視装置
CN113959457A (zh) 一种自动驾驶车辆的定位方法、装置、车辆和介质
CN113030990A (zh) 车辆的融合测距方法、装置、测距设备及介质
CN117804575B (zh) 适用于sis的智慧水务测量方法及系统
Guo et al. Visual pattern recognition supporting defect reporting and condition assessment of wastewater collection systems
Yegin et al. Digital image analysis in liver fibrosis: basic requirements and clinical implementation
EP3913599A1 (en) Sign position identification system and program
CN115082444B (zh) 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铜管焊缝缺陷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10135382A (zh) 一种人体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15546283A (zh) 管井表面积检测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505860B (zh) 盲区检测训练集的筛选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2907622A (zh) 视频中目标物体的轨迹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CN112380986A (zh) 抗复杂街道背景干扰的车型检测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5641567B (zh) 用于车辆的目标对象检测方法、装置、车辆及介质
CN118096712A (zh) 基于视觉处理的缺陷识别方法及系统
CN116227849B (zh) 一种用于企业危险作业的规范化管理及预警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