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796632A - 一种高度调节机构及其智能调节系统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度调节机构及其智能调节系统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796632A
CN117796632A CN202311848586.2A CN202311848586A CN117796632A CN 117796632 A CN117796632 A CN 117796632A CN 202311848586 A CN202311848586 A CN 202311848586A CN 117796632 A CN117796632 A CN 1177966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ight
column
user
height adjusting
lim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84858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31184858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796632A/zh
Publication of CN1177966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79663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Bedding I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家居用品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度调节机构及其智能调节系统和方法,包括机构本体,机构本体包括软质层和容纳腔,容纳腔内设有气腔板,气腔板上设有多个气囊柱,气囊柱上均设有压力传感器,容纳腔内还设有用于给所述气囊柱充气的气泵。通过检测气囊柱所受压力值的大小,来分析用户整体肢体的变动情况,进而针对性、细致化动态调节对应部位的高度,使高度的调节效果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本发明具有提高产品高度调节智能性、准确性,以及提高用户对产品使用体验感的有益效果,可用于枕头、床垫、坐垫、沙发等家居用品,能够根据人体姿态的变化而针对性调节高度进行支撑。

Description

一种高度调节机构及其智能调节系统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居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度调节机构及其智能调节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物质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于家居用品的追求越来越高,因此,生产厂商对于家居用品的技术升级越来越智能化、多功能化。
家居用品包括枕头、床垫、坐垫和沙发等,其中,对于枕头而言,已经逐渐从最基本的棉芯枕升级到了现在具有高度调节功能的智能枕头,通过对枕头的高度进行调节,能够与人们躺着时高度相适应,从而提高睡眠的质量,但是现目前智能枕头主要是通过在枕头内部设置一个大气囊,然后通过调节气囊的气量来调节枕头的高度,而调节气囊的方式,一般均是通过气泵来完成。虽然上述方式能够实现枕头高度的调节,但是还是存在许多不足,一方面枕头内部设置一个大气囊的方式,使整体高度的调节太统一化,并不能实现细小部位的精准调节,另一方面检测用户肢体状态的准确度也有待提升,导致用户的使用体验感差。这样,就会造成枕头高度调节作用体现在静态上,当人们姿势发生改变后,枕头的高度调节无法进行动态调节,并且也无法针对性精细化的调节,比如在平躺时,枕头的高度适中,枕头能够对头部后部提供足够的支撑,但是当变为侧躺时,此时枕头的高度不再发生调节,枕头的高度不会针对性的自动改变,头部的侧面与枕头的距离就会变大,枕头无法对头部提供足够的支撑,从而使得舒适程度下降。
而对于床垫、坐垫、沙发这些家居用品,市场上具有高度调节的床垫、坐垫、沙发本来就比较少,更不用说具有根据人体的姿势改变而自动针对性的对高度进行调节,对人体的部位进行支撑,以提高其舒适性的相关功能了,这样人们的姿势发生改变后,若人体的局部部位稍微从家居用品上抬起,或者姿势变动过程中,活动的部位处于悬空或者家居用品的支撑力度较弱,舒适度仍有待提高。
因此,本申请需要对家居用品进行改进,不仅要使其具有高度调节作用,而且即便具有高度调节作用,还需要能够通过精准检测判断用户的肢体状态,针对局部部位的活动来动态调节家居用品的局部部位高度,使用户始终处于最舒适的肢体状态,以保障用户的使用体验感。而不是笼统的对整个枕头、整个坐垫、整个床垫或者整个沙发的高度进行调节,因为进行整体的高度调节,无法适应姿势的变动,无法达到针对某个部位进行独立性地调节,无法满足用户更细致化的使用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高度调节机构及其智能调节系统和方法,以使得家居用品根据用户肢体状态局部的、自动调节高度的准确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度调节机构,包括机构本体,所述机构本体顶部上排布设有多个竖向设置的高度调节柱,每个高度调节柱上均设有压力传感器,机构本体内设有控制高度调节柱高度调节的控制部件。
本方案的原理及优点是:本方案中的高度调节机构上设有多个高度调节柱,这样通过对单个的高度调节柱的高度进行调节,从而能够实现局部、小范围的高度调节,高度的调节更加具有针对性,压力传感器用于对压力进行检测,通过压力传感器对压力进行检测,采集肢体的变化情况,从而根据人体姿态的改变,控制部件对高度调节柱进行相应的控制,使其高度发生变化,不同的高度调节柱能够自动调节高度以适应作用于高度调节机构上的体形变化,以能够对人体的不同部位进行针对性支撑调节,不会出现局部部位悬空或者支撑力不足、没有支撑的情况,保证支撑的效果,提高舒适性。
将本高度调节机构应于家居用品上,例如沙发、枕头、床垫、坐垫上,人们的身体作用于家居用品上时,高度调节机构被身体压住,高度调节柱对身体进行支撑。当身体的姿态发生变化时,不同高度调节柱上的压力传感器检测的压力不同,根据检测的结果,并分别控制高度调节柱的高度实现机构上小区域高度的针对性调节,使得人体姿态发生变化后,高度调节柱能够自动改变其高度对人体进行适当的支撑,使高度的调节更符合用户的使用需求,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感和舒适程度,让用户在使用这些家居产品的同时能够有更科学化、人性化的体验感。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机构本体包括软质层和容纳腔,所述控制部件位于容纳腔内。容纳腔用于对控制部件进行容纳,软质层可提高机构本体的柔软程度。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控制部件包括气腔板和气泵,气泵和气腔板连接,所述高度调节柱为气囊柱,气腔板与气囊柱连通,每个气囊柱上均配备有充气阀和放气阀。由此,通过气泵向气腔板中通气,然后通过对相应的气囊柱配备的充气阀和放气阀进行分别控制,从而控制气囊柱的充放气,实现高气囊柱的高度调节。采用气腔板实现气泵和多个气囊柱的连接,无需直接在气泵和气囊柱之间连接多个管道。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气囊柱为折线型气囊柱,气囊柱的侧壁成波纹设置,能够竖向压缩或者伸长展开;或者,
气囊柱为伸缩型气囊柱,气囊柱包括固定柱和滑动柱,固定柱的顶部设有竖向的滑动孔,所述滑动柱竖向密封滑动连接在滑动孔中。
由此,气囊柱的结构可设计成不同的结构,具有多种选择方式,折线型气囊柱是通过向气囊中充气,气囊柱中的气压变大,气囊柱充气后伸长,气囊柱的高度变大,当气囊柱中的气体变少后,气囊柱会收缩折叠在一起,从而使得气囊柱高度降低。
伸缩型气囊柱,当向气囊柱中充气时,滑动孔中的气压变大,从而使得滑动柱在固定柱内向上滑动,从而使得气囊柱的高度变大,当气囊柱中的气体变少后,滑动孔中的气压变少,滑动柱向下滑动,从而使得气囊柱的高度变小。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高度调节柱包括固定筒和滑动柱,滑动柱竖向滑动连接在固定筒上,控制部件包括螺杆和电机,电机和螺杆连接,滑动柱的底部设有螺纹孔,螺杆和螺纹孔螺纹连接。由此,每个电机控制一个螺杆转动,当需要对调节柱高度调节时,电机带动螺杆转动,螺杆将其转动转化为滑动柱的竖向滑动,滑动柱在固定筒上竖向滑动,从而实现了高度调节柱的高度调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高度调节机构智能调节系统,包括微处理器,以及分别与微处理器连接的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肢体分析模块和高度调节模块;
数据采集模块,用于实时采集高度调节柱上压力传感器的数据;
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对采集到的压力传感器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对数据进行过滤、分类和排序等;
肢体分析模块,用于根据采集到的数据对用户的肢体状态进行分析,通过高度调节柱所承受压力的变化曲线判断用户当前的肢体状态以及肢体状态变化的趋势;
高度调节模块,用于根据对用户肢体状态的分析结果实时调节高度调节柱的高度,并控制高度调节柱高度的调节贴合于用户肢体状态的变化状态;
微处理器,包括存储单元和控制单元,存储单元用于存储系统内的数据和控制气囊高度调节的预设程序;控制单元用于维系各个模块间的数据通信以及各模块的正常运行。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对用户的肢体状态进行分析为,根据采集到的压力传感器的数据,分析用户肢体的偏向以及其重心的移动路径,并分析出用户当前的肢体状态,然后根据用户的肢体状态针对性调节高度调节柱的高度。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应用于枕头上时,在调节高度调节柱的高度时,通过检测分析用户的耳部特征判断用户从正躺姿势转为侧躺姿势,再根据用户头部特征调整高度调节柱的高度。由此,头部上比较具有特点的部位为耳朵,当人们正躺变为侧躺或者侧躺变为正躺时,一部分高度调节柱会与耳部接触或者与耳部接触的高度调节柱不再接触,从而能够根据耳朵自身形状的挤压变化来判断躺姿的变化,进而适应性的调整高度调节柱。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在分析用户肢体状态时,还会通过检测分析用户颈部位置的压力,来分析用户在当前枕头高度下的舒适度,并根据分析得到的舒适度来反馈调节高度调节柱的高度。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还包括远程模块,所述远程模块连接有移动端,所述移动端用于记录用户的生物基本信息,并根据生物基本信息联合调节高度调节柱的高度。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还包括语音控制模块,所述语音控制模块用于根据分析得到的高度调节策略并结合用户的控制指令完成高度调节柱的高度调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高度调节机构智能调节方法,包括以下内容:
采集用户作用于高度调节柱的压力的数据,并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预处理;
根据采集到的数据来分析用户的肢体状态以及肢体状态的变化情况,再根据检测到的肢体状态对高度调节柱的高度进行动态调节;
实时检测用户的肢体状态数据,并控制高度调节柱的高度跟随用户的肢体状态进行智能化动态调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高度调节机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高度调节机构实施例一的内部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高度调节机构实施例一气囊柱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高度调节机构智能调节系统实施例一的组成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高度调节机构智能调节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高度调节柱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7为高度调节柱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标记包括:机构本体1、容纳腔2、软质层3、气腔板4、气泵5、充气管6、高度调节柱7、缓冲空腔8、压力传感器9、微处理器10、数据采集模块11、数据处理模块12、肢体分析模块13、高度调节模块14、存储单元15、控制单元16、滑动柱17、固定柱18、固定筒19、螺杆20、电机21。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一种高度调节机构,包括机构本体1,该机构本体1整体呈矩形体,当然应用在不同的家居用品上时,机构本体1还可根据实际情况设计为其他形状,例如弯曲的形状、圆形、异性等等。结合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高度调节机构在用于枕头上时,其上端面的右侧设置为曲线形状,以更贴合用户颈部。
机构本体1包括有容纳腔2,容纳腔2的外围包覆有一层软质层3(例如软质硅胶),机构本体顶部上排布设有多个竖向设置的高度调节柱7,每个高度调节柱7上均设有压力传感器,本实施例中的压力传感器9设置在高度调节柱7的顶部,当然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在高度调节柱7的中部或者下部等。机构本体1内设有控制高度调节柱7高度调节的控制部件。控制部件位于容纳腔2内。本实施例中的控制部件包括气腔板4和气泵5,气腔板4和气泵5均安装于容纳腔2中,气腔板4内部中空,气泵5和气腔板4连接,多个高度调节柱7均与气腔板4连接,软质层3上开设有多个与高度调节柱7对应的孔,使高度调节柱7能够穿过软质层3,每个高度调节柱7的顶端均设有缓冲空腔8,压力传感器9安装在缓冲空腔8内,用来检测用户身体给高度调节柱7的压力,压力传感器9的连接线安装在高度调节柱7内部且与微处理器10连接;气腔板4上安装有多个与高度调节柱7连接的充气管6(图中示意出了三个,实质为与高度调节柱7数量相对应的很多个充气管6排列设置),并且每个充气管6上均安装有控制高度调节柱7充气的充气阀和控制高度调节柱7放气的放气阀;容纳腔2中的其余空间以及外侧皆用软质硅胶或者海绵进行填充,以保证机构本体1外侧的柔软度,保证舒适性。
结合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高度调节柱7为气囊柱,气囊柱的侧壁材质为硅胶、橡胶或者乳胶等柔性材质,气囊柱为折线型气囊柱,气囊柱的侧壁成波纹设置,这样类似于波纹管,通过向气囊柱中充气,能够使得气囊柱竖向向上伸长展开,高度调节柱7高度变大,当气囊柱放气时,气囊柱能够折叠而收缩,从而使得气囊柱的高度变低。
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气囊柱也可为伸缩型气囊柱,结合图6所示,气囊柱包括固定柱18和滑动柱17,固定柱18位于容纳腔2的内部,固定柱18为硬质材料,例如塑料材料,滑动柱17采用硅胶、橡胶、塑料或者乳胶材质,压力传感器9位于滑动柱17的顶端,滑动柱17从机构本体1的顶部软质层3伸出,固定柱18的顶部设有竖向的滑动孔,滑动柱17竖向密封滑动连接在滑动孔中,滑动孔和气腔板4通过充气管6连接。由此,通过向滑动孔中通入气体,滑动孔中的气压变大,从而推动滑动柱17向上移动,气囊柱的高度变大,通过将滑动孔中的气体放出,滑动孔中的气压变低,滑动柱17的高度能够降低。
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高度调节柱7还可采用其他结构而不采用气囊柱,例如结合图7所示,高度调节柱7包括固定筒19和滑动柱17,固定筒19位于容纳腔2的内部(此时不需要设置气腔板4和气泵5),固定筒19为硬质材料,例如塑料材料,滑动柱17采用硅胶、橡胶、塑料或者乳胶材质,滑动柱17从机构本体1的顶部软质层3伸出,滑动柱17竖向滑动连接在固定筒19内部,滑动柱17的外壁和固定筒19的内壁设有滑动导向结构(如固定筒19内壁上设有竖向的滑槽,滑动柱17底部外壁上一体设有滑块,滑块位于竖向的滑槽中),控制部件包括螺杆20和电机21,电机21为微型电机,电机21和螺杆20连接,电机21安装在容纳腔2的底部或者电机21安装在固定筒19的底部,滑动柱17的底部设有螺纹孔,螺杆20插入到滑动柱17的螺纹孔中,螺杆20和螺纹孔螺纹连接。由此,通过电机21带动螺杆20转动,螺杆20和滑动柱17构成了螺纹副结构,螺杆20将转动转化为滑动柱17的竖向移动,从而实现了高度调节柱7的高度调节。
当高度调节柱7采用气囊柱时,在调节高度调节柱7的高度时,通过气泵5向气腔板4内充气,要具体调节哪一个或者哪一片区域高度调节柱7的高度,则打开对应高度调节柱7的充气阀,气体顺利进入高度调节柱7内,完成相应的高度调节柱7高度的提升;而若是要降低高度调节柱7的高度,则关闭相应充气阀,打开放气阀,减少高度调节柱7内的气体量,则其高度会相应降低,从而完成高度调节柱7高度的降低。通过多个且相互独立的高度调节柱7,能够在给用户身体支撑时完成单一位置高度的调节,从而实现家居用品高度的精细化调节,更能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感。
如附图4所示,本方案还提供了一种高度调节机构智能调节系统,包括微处理器10,以及分别与微处理器10连接的数据采集模块11、数据处理模块12、肢体分析模块13和高度调节模块14;
数据采集模块11,用于实时采集高度调节柱7上压力传感器9的数据;
数据处理模块12,用于对采集到的压力传感器9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对数据进行过滤、分类和排序等;
肢体分析模块13(应用于床垫、枕头上时具体可以为睡姿分析模块),用于根据采集到的数据对用户的肢体状态进行分析,通过高度调节柱7所承受压力的变化曲线判断用户当前的肢体状态以及肢体状态变化的趋势;
高度调节模块14,用于根据对用户肢体状态的分析结果实时调节高度调节柱7的高度,并控制高度调节柱7高度的调节贴合于用户肢体状态的变化状态,使高度调节柱7能够根据肢体的变化而变化,高度调节柱7提供适当的支撑;
微处理器10,包括存储单元15和控制单元16,存储单元15用于存储系统内的数据和控制高度调节柱7高度调节的预设程序;控制单元16用于维系各个模块间的数据通信以及各模块的正常运行。
以本系统具体应用在枕头上为例,描述相应的过程:在采集到高度调节柱7上压力传感器9的数据后对用户的肢体状态进行分析时,分析用户头部的偏向以及其重心的移动路径,并分析出用户当前的肢体状态,然后根据用户的肢体状态针对性调节高度调节柱7的高度。
由于人的脑部的后脑勺和左右侧的平坦度不一致,因此会导致在不同的肢体状态下,例如平躺和侧躺时,对枕头的压力区域不一致,也即高度调节柱7接收到的压力大小以及受力面积不一致,则可以通过此种差异分析出用户是平躺还是侧躺。
具体的,当用户平躺时,检测受到压力的高度调节柱7的数量,若在预设的范围内,则初步判断当前用户的肢体状态为平躺,再通过分析高度调节柱7所受压力的大小区别,若中心处压力较大,周围压力逐渐减小且压力变小的变化率较大,则符合平躺的受力特征,也即确认用户当前为平躺。因为后脑勺中心处为主要着力点,也即所受压力最大,然后两侧的头型逐渐曲形收缩,也即两边的压力会呈减小的趋势,且越靠近双耳侧压力减小的越多,也即变化率越大,则可以通过压力分布以及大小的变化规律明确判断当前的肢体状态为平躺。
当用户侧躺时,由于大脑的左右两侧相较于后脑勺要相对平坦一些,因此高度调节柱7的受力面积更大或者受力更为均匀,也即受力的高度调节柱7的数量更多或者受力更为均匀,相应的,则是高度调节柱7所受的压力相较于平躺要低,并且相邻的高度调节柱7之间的压力差也不大。因此,可以通过分析对比高度调节柱7的受力数量以及受力大小,来判断肢体状态为侧躺。同时,通过研究,发现大脑左右两侧还有单独的器官(也即耳朵),会导致在用户侧躺时,耳朵下方的高度调节柱7受力状态不均匀,甚至由于耳蜗的存在,个别高度调节柱7还会伸入耳蜗,导致个别高度调节柱7出现不受力的情况,因此,为提高判断结果的准确性,还会对高度调节柱7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若检测到某个受力区域中存在受力状态不均衡或者不规律,或者是部分位置不受力的情况,则判断当前用户的肢体状态为侧躺。
当用户在睡梦中不自觉改变肢体状态时,也能够通过分析高度调节柱7的受力情况来判断用户是如何改变肢体状态的,进而针对性地调节高度调节柱7的高度来使用户的头部得到最合适的支撑,提高用户头部的舒适度,从而提高用户对于枕头的使用体验感。
具体的,若用户当前的肢体状态为平躺,而用户想改变肢体状态为侧躺,则不管用户是向左侧躺还是向右侧躺,则都会涉及到高度调节柱7的受力会逐渐由枕头的中间向两边延伸,则通过监测高度调节柱7的受力区域可以判断用户侧躺的方向,从而预先在后续的位置先行升高高度调节柱7,使用户的头部在改变肢体状态过程中得到稳定的支撑,再随着用户肢体状态的改变,慢慢降低升高的高度调节柱7,直至用户完全侧躺且受力的高度调节柱7数量最多、受力更均匀,则表示枕头当前的高度最适宜用户的肢体状态,给用户头部提供最理想的支撑。
若用户当前的肢体状态为侧躺,而用户想改变肢体状态为平躺,则在用户改变肢体状态过程中,受力的高度调节柱7的位置会逐渐向枕头中心位置靠拢,并且在用户转动头部过程中,会涉及到由平坦的侧部转向更曲面的后脑勺,因此,脑部会有一个突然沉降的过程,也即后脑勺突然受力的过程,因此预先升高下一位置的高度调节柱7,避免用户的头部突然沉降导致用户的睡眠质量不佳,甚至可能突然惊醒。而在用户调整肢体状态的过程中,将预先升高的高度调节柱7再缓慢降低高度,使用户调整肢体状态的过程更平滑、顺畅,并且,还会在最大限位出预先升高多个高度调节柱7,对用户的头部进行卡位,避免用户肢体状态调整过大,超出平躺的范围,从而导致由一个侧躺变为另一个方向侧躺,造成用户的睡眠体验感不高。
另一方面,在分析用户肢体状态时,还会检测用户颈部位置对应高度调节柱7的压力,来分析用户在当前高度的枕头上睡眠的舒适度,若检测颈部位置不受力,则表示用户的颈部没有得到支撑,则用户的睡眠体验感不好,而若是压力过大,则表示用户主要靠颈部位置在承力,则颈部的受力太大也会引起用户的颈部不适,从而导致用户的睡眠体验感不好。因此,通过检测分析颈部位置的压力,来动态调节此区域高度调节柱7的高度,使用户颈部得到支撑且并未形成头部的主要承力点,此状态下用户在枕头上的睡眠体验感是最佳的。
上述系统是应用在枕头上的具体举例,同理,在用于床垫、坐垫或者沙发上时,也可根据肢体的变化而针对性的进行高度调节,以提高舒适性。例如应用在床垫上时,使用者睡眠过程中,通过对受压的面积进行检测,来判断初始时为侧躺还是平躺,当受压面积在背部面积的范围内,则为平躺状态,当受压面积在身体侧部面积范围内,身体平躺变为侧躺。当身体由平躺状态变为侧躺状态时,可根据压力的变化而预先判断身体侧躺的方向,使得身体向上翻动的一侧的高度调节柱7升高而对身体进行向上支撑,避免身体向上翻动的一侧立刻离开床垫而失去支撑,当侧躺成功稳定后,升高的高度调节柱7再下降。同理,当又侧躺变为平躺时,根据压力的变化而预先判断身体平躺的方向,使得身体向下翻动的一侧的高度调节柱7升高而对身体进行及时的支撑,使得身体较为缓和的由平躺变为侧躺,避免身体向下翻动过程中没有支撑而较快的变为平躺状态,避免没有支撑而不适。通过本方案,有利于提高舒适性,使得翻身更为平稳,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更适应于老年人使用。
同时,本方案上的多个高度调节柱7的顶部,还能够起到对身体进行按摩的作用。
如附图5所示,本方案中还提供了一种高度调节机构智能调节方法,包括以下内容:
采集用户睡觉时高度调节柱7所承受压力的数据,并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预处理;
根据采集到的数据来分析用户的肢体状态以及肢体状态的变化情况,再根据检测到的肢体状态对家居用品(如枕头)高度调节柱7的高度进行动态调节;
实时检测用户的肢体状态数据,并控制高度调节柱7的高度跟随用户的肢体状态进行智能化动态调节。
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当用户睡觉时,以应用在枕头上为例,头部放在枕头上会对枕头上的高度调节柱7造成挤压,通过采集高度调节柱7所承受的压力的数据,来分析用户当前的肢体状态,通过分析压力的大小、分布情况以及变化趋势,来准确判断用户当前的肢体状态,并根据用户的肢体状态动态调节高度调节柱7的高度,从而对用户的头部起到最佳的支撑效果,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感。
通过本方案,能够在用户睡觉过程中,自动监测用户的肢体状态以及其改变肢体状态的状态,并且根据其肢体状态智能动态化调节枕头的高度,最大程度保障用户的舒适感,并且在调整枕头高度时,通过调节对应高度调节柱7的高度起到精准调节的作用,打破了传统方式统一调整的局限性,有效提高了枕头高度调整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对于其应用于坐垫、床垫和沙发上对肢体进行检测和适应性的局部部位的高度调节,也采用同样的原理和类似的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基本与实施例一相同,区别在于:
上述系统还包括远程模块,该模块连接有移动端,例如手机和平板电脑,移动端上搭载了上述家居用品(例如智能枕头)配套的APP或者小程序,用户可以在APP或者小程序内登录自己的账号并输入自己的生物基本信息,例如身高、体重、年龄、性别、睡觉时间段等,在用户睡觉时,可以根据用户的生物基本信息联合调节高度调节柱7的高度。
具体的,在得知用户的体重后,例如应用在枕头上时,可以预先估算出用户头部的重量,从而预估出用户睡觉时所产生的压力,再预先调整枕头上高度调节柱7的高度,使用户从开始使用枕头就处于最舒适的状态,最大程度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感。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基本与实施例二相同,区别在于:
上述系统还包括记忆模块,该模块用于每次检测到有用户使用家居用品(例如智能枕头)时,先通过检测高度调节柱7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高度调节柱7的数量,来分析计算出该用户头部的重量,并为该用户定制用户个性化标签,然后将该用户的信息存储到微处理器10中,并在下次检测到用户使用枕头时,再次通过检测用户头部的重量来判断是否为同一人,若是,则自动调节高度调节柱7的高度来调节枕头的高度至该用户习惯的最舒适的高度;若不是,则为当前用户新建用户标签,并将其相关信息(例如头部重量、枕头舒服高度)存储到微处理器10中。
通过此种设置,能够使枕头具备用户识别以及高度调节的记忆功能,将不同用户最舒适状态下的枕头高度进行数据记忆并存储,然后在下次用户使用枕头时,直接通过调取后台数据来实现枕头高度的自动化调节,最大程度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同时,也能够通过记忆功能实现不同用户的区分,从而使枕头能够在每个用户使用时提供最人性化的高度调节服务,最大程度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感。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基本与实施例三相同,区别在于:
上述系统还包括语音控制模块,该模块用于根据分析得到的高度调节策略并结合用户的控制指令完成高度调节柱7的高度调节。
具体的,例如在应用在枕头上时,若用户在睡觉时,则枕头能够智能、自动完成高度的调节,而若是用户仅是躺在枕头上暂时性的休息,并不会睡眠,则此时虽然也能够根据用户头部的运动针对性调整枕头的高度,但是不免有些调整不符合用户的心里预期。因此,本实施例中还增加了语音控制模块,使用户能够通过发出语音指令来控制枕头高度的调节,从而使枕头的高度调节更符合用户的使用需求,调节后的效果也更满足用户的心里预期。通过此项设置,不仅进一步提高了枕头的使用体验感,同时也使枕头的高度调节时,能以用户的实质需求控制指令为第一调节目标,从而使枕头在使用时更人性化,也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枕头高度调节的准确性。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一基础上进一步改进,还设有加热件,加热件可位于软质层3表面或者软质层3的内部上,从而对软质层3进行加热。加热件也可位于每个高度调节柱7本身上,具体可位于的顶部内部或者底部内部。
以加热件位于高度调节柱7上为例,加热件可以为电热丝或者加热片,加热件与电源连接,加热件和电源之间电连接设有控制开关,这样在冰冷的冬天,通过控制高度调节柱7上的加热件发热,从而实现了高度调节柱7端部温度的升高,身体与高度调节柱7接触时,高度调节柱7能够对身体进行加热,能够提高使用的舒适性。当然,对于高度调节柱7的升温,可以是所有的高度调节柱7一同升温,当然也可是受到挤压的高度调节柱7升温(例如高度调节柱7上的压力传感器9受到挤压后,压力传感器9将压力传递给微处理器10,微处理器10根据压力信号再控制相应的高度调节柱7上的加热件发热升温),而其他没有与人体接触的高度调节柱7由于没有受到挤压则不升温,从而节约用电。
实施例六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一基础上进一步改进,本实施例中还设有降温装置,降温装置包括位于容纳腔2内的用于制冷的压缩机,压缩机和电源连接,压缩机上连接有多个通气管,通气管可向外部吹凉风,这样在炎热的夏天,身体与高度调节柱7接触,凉风吹在身体上,起到了降温的作用,提高了舒适性。
对于通气管,通气管的出气端可直接从软质层3上穿出并位于高度调节柱7根部的外侧,由于高度调节柱7高于通气管,因此通气管不会影响身体正常与高度调节柱7接触。当然,也可通气管的出气端位于软质层3内部,软质层3上设有多个出气口,出气端和出气口相对,出气端吹出的气体通过出气口而从软质层3中吹出。也可在高度调节柱7本身的根部的侧壁上设有出气口,通气管的出气端和出气口相通,这样气体可从高度调节柱7根部上的出气口吹出。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晓申请日或者优先权日之前发明所属技术领域所有的普通技术知识,能够获知该领域中所有的现有技术,并且具有应用该日期之前常规实验手段的能力,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本申请给出的启示下,结合自身能力完善并实施本方案,一些典型的公知结构或者公知方法不应当成为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实施本申请的障碍。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Claims (10)

1.一种高度调节机构,包括机构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构本体顶部上排布设有多个竖向设置的高度调节柱,每个高度调节柱上均设有压力传感器,机构本体内设有控制高度调节柱高度调节的控制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度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构本体包括软质层和容纳腔,所述控制部件位于容纳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度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件包括气腔板和气泵,气泵和气腔板连接,所述高度调节柱为气囊柱,气腔板与气囊柱连通,每个气囊柱上均配备有充气阀和放气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度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柱为折线型气囊柱,所述气囊柱的侧壁成波纹设置,能够竖向压缩或者伸长展开;或者,
所述气囊柱为伸缩型气囊柱,气囊柱包括固定柱和滑动柱,固定柱的顶部设有竖向的滑动孔,所述滑动柱竖向密封滑动连接在滑动孔中。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度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节柱包括固定筒和滑动柱,滑动柱竖向滑动连接在固定筒上,所述控制部件包括螺杆和电机,所述电机和螺杆连接,滑动柱的底部设有螺纹孔,螺杆和螺纹孔螺纹连接。
6.一种高度调节机构智能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微处理器,以及分别与微处理器连接的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肢体分析模块和高度调节模块;
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用于实时采集高度调节柱上压力传感器的数据;
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对采集到的压力传感器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对数据进行过滤、分类和排序等;
所述肢体分析模块,用于根据采集到的数据对用户的肢体状态进行分析,通过高度调节柱所承受压力的变化曲线判断用户当前的肢体状态以及肢体状态变化的趋势;
所述高度调节模块,用于根据对用户肢体状态的分析结果实时调节高度调节柱的高度,并控制高度调节柱高度的调节贴合于用户肢体状态的变化状态;
所述微处理器,包括存储单元和控制单元,所述存储单元用于存储系统内的数据和控制气囊高度调节的预设程序;所述控制单元用于维系各个模块间的数据通信以及各模块的正常运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高度调节机构智能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用户的肢体状态进行分析为,根据采集到的压力传感器的数据,分析用户肢体的偏向以及其重心的移动路径,并分析出用户当前的肢体状态,然后根据用户的肢体状态针对性调节高度调节柱的高度。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度调节机构智能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远程模块,所述远程模块连接有移动端,所述移动端用于记录用户的生物基本信息,并根据生物基本信息联合调节高度调节柱的高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高度调节机构智能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语音控制模块,所述语音控制模块用于根据分析得到的高度调节策略并结合用户的控制指令完成高度调节柱的高度调节。
10.一种高度调节机构智能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内容:
采集用户作用于高度调节柱上的压力的数据,并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预处理;
根据采集到的数据来分析用户的肢体状态以及肢体状态的变化情况,再根据检测到的肢体状态对高度调节柱的高度进行动态调节;
实时检测用户的肢体状态数据,并控制高度调节柱的高度跟随用户的肢体状态进行智能化动态调节。
CN202311848586.2A 2023-12-29 2023-12-29 一种高度调节机构及其智能调节系统和方法 Pending CN11779663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848586.2A CN117796632A (zh) 2023-12-29 2023-12-29 一种高度调节机构及其智能调节系统和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848586.2A CN117796632A (zh) 2023-12-29 2023-12-29 一种高度调节机构及其智能调节系统和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796632A true CN117796632A (zh) 2024-04-02

Family

ID=904251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848586.2A Pending CN117796632A (zh) 2023-12-29 2023-12-29 一种高度调节机构及其智能调节系统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796632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137765U (zh) 一种自动调节高度的睡眠枕头
KR20080075263A (ko) 에어 셀을 이용한 베개의 높이 조절 장치
CN106820830A (zh) 一种智能识别卧姿并智能调节高度的枕头
CN111493584A (zh) 基于睡姿自动调整床面的床装置与方法
CN112021859A (zh) 一种智能助眠床垫
EP4209150A1 (en) Smart mattress
CN113749492A (zh) 一种可调节高度的枕头及其调节高度方法
CN107772953A (zh) 一种可调节高度的枕头
CN201870251U (zh) 可自动调节高度的枕头
CN203016460U (zh) 自动调整的气囊枕装置
CN113729434A (zh) 一种智能床屏及其控制方法
CN206641689U (zh) 一种可调节高度的枕头
CN215304706U (zh) 一种高度可调节的枕头
CN110680110A (zh) 一种电动床微风设备
CN106724356A (zh) 一种可控温度的姿态自适应床垫
CN209474936U (zh) 一种新型充气枕
CN117796632A (zh) 一种高度调节机构及其智能调节系统和方法
CN113142886A (zh) 一种智能床及其控制方法
CN220423580U (zh) 多种模式可调的床垫
CN212280723U (zh) 基于睡姿自动调整床面的床装置
CN117442161A (zh) 一种ai自适应智能床垫
CN207055116U (zh) 一种吹风结构
CN214510597U (zh) 自动感应可调高度的枕头
CN212280705U (zh) 一种智能助眠床垫
CN210581776U (zh) 一种可调充气沙发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