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790049A - 一种TOPCon电池背面细栅银浆、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TOPCon电池背面细栅银浆、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790049A
CN117790049A CN202311856509.1A CN202311856509A CN117790049A CN 117790049 A CN117790049 A CN 117790049A CN 202311856509 A CN202311856509 A CN 202311856509A CN 117790049 A CN117790049 A CN 1177900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n
silver paste
powder
paste
par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85650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和建
陈东
付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nzhou Institute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Wenzhou Institute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nzhou Institute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Wenzhou Institute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31185650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790049A/zh
Publication of CN1177900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79004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电池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TOPCon电池背面细栅银浆、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的用于LECO工艺的TOPCon电池背面细栅银浆,按照重量份计,包括微米银粉75~85份、纳米银粉1~8份、锡粉0.1~3份、玻璃粉1~3.5份、有机载体7~13份、烧结助剂0.5~1.5份以及有机添加剂1~3份。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LECO工艺的TOPCon电池背面细栅银浆,能够在因LECO工艺导致的背面烧结温度降低的情况下,银和n+硅形成良好欧姆接触,获得高的填充因子和低串联电阻的高转换效率电池片。

Description

一种TOPCon电池背面细栅银浆、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电池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TOPCon电池背面细栅银浆、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晶体硅(c-Si)太阳能电池是技术最成熟、应用最广泛的太阳能电池。随着技术不断推进,N型TOPCon电池技术成为未来几年的太阳能电池发展的方向,相对PERC晶硅电池,TOPCon型晶硅电池的少子寿命高,开路电压Voc高,光致衰减小,弱光效应好,温度系数小,更有利于电池转换效率进一步提升。
TOPCon电池效率提升的新的热门方向是激光辅助烧结技术(LECO)。电池厂家希望通过LECO技术将钝化层侵蚀和接触形成这两个关键步骤分开,实现在烧结过程中钝化层的最大限度保留,避免金属-硅基体直接接触引发的载流子复合。烧结过后再通过高强度激光照射电池片,精准促使银硅共熔后银微晶的析出,激发电荷载流子,同时施加偏转电压,产生局部电流,在尽量不破坏钝化层的情况使金属与半导体之间的串联电阻显著降低,从而提高填充因子。
但正面LECO技术在实际实施当中,为减少浆料钝化层的破坏,正面的烧结温度对比正常工艺会大幅度下降,背面的烧结温度也会因此收到影响,通常背面最佳烧结温度在720-750℃之间,在正面采取LECO技术后,背面的烧结温度受影响会下降20-40℃,降温最显著导致的就是填充因子的下降,和串联电阻的提高。此外Poly层技术发展趋势为薄层化(<100nm),为防止烧穿Poly,也会通过减少背面烧结温度来降低烧穿概率,提高最终产品的开路电压(Voc)。但与此同时也必然降低填充因子、提高串联电阻。
因此研发一款TOPCon电池正面LECO技术用的背面细栅银浆,对能在TOPCon电池背面烧结温度受影响下降的情况下,提升电池性能有极大重要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TOPCon电池背面细栅银浆、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解决现有技术TOPCon背面细栅银浆在降低背面烧结温度时填充因子下降、串联电阻提高导致电池效率下降等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LECO工艺的TOPCon电池背面细栅银浆,按照重量份计,包括:微米银粉75~85份;纳米银粉1~8份;锡粉0.1~3份;玻璃粉1~3.5份;有机载体7~13份;烧结助剂0.5~1.5份;以及有机添加剂1~3份;所述烧结助剂为五氧化二磷、三氧化二锑和二氧化硒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地,所述微米银粉为单分散球形银粉,其D50为1~3μm;所述微米银粉振实密度为4~7g/cm3,比表面积0.3~1m2/g。
优选地,所述纳米银粉为单分散球形银粉,其D50为100~800nm;所述纳米银粉振实密度1~7g/cm3,比表面积0.3~30m2/g。
优选地,所述锡粉粒径D50为0.5~2μm,所述锡粉为球型。
优选地,所述玻璃粉为Pb-Te体系,其D50≤3μm,软化点低于350℃。
优选地,所述有机载体包括树脂、有机溶剂、二甲基硅油和触变剂;
所述树脂为乙基纤维素、聚氨酯树脂、聚酯树脂、聚甲基丙烯酸树脂、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醇酸树脂、松香甘油酯树脂、双酚A环氧树脂、醋酸丁酸纤维素树脂、酚醛环氧树脂、季戊四醇三丙烯酸树脂、萜烯酚醛树脂、石油树脂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有机溶剂为二乙二醇丁醚醋酸酯、松油醇、乙酰基柠檬酸三丁酯、柠檬酸三丁酯、三丙二醇己醚、DBE、己二酸二甲酯、二乙二醇己醚、异壬酸异壬酯、二乙二醇丁醚、醇酯十二、TXIB、二乙二醇二乙醚、三丙二醇甲醚、丙二醇甲醚醋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触变剂为聚酰胺蜡。
优选地,所述烧结助剂的粒径D50为0.6~1.0μm。
优选地,所述有机添加剂为松香树脂。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所述的TOPCon电池背面细栅银浆的制备方法,按照所述的浆料配比进行配料,并依次进行分散搅拌、研磨至细度在8μm以内,进行过滤,最后包装得到细栅银浆。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所述的细栅银浆的应用,用于TOPCon电池正面LECO工艺适用的背面细栅银浆。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LECO工艺的TOPCon电池背面细栅银浆,银浆能够在因LECO工艺导致的背面烧结温度降低的情况下,银和n+硅形成良好欧姆接触,获得高的填充因子和低串联电阻的高转换效率电池片。总体而言,通过本发明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细栅浆料使用了纳米银粉,纳米银粉表面晶格震动的振幅较大,具有较高的表面能量,造成了超微粒子特有的热性质,也就是熔点的下降。因此添加少量纳米银粉可以作为良好的烧结促进材料,增加了玻璃的融银量,加快粉末间空隙的收缩。
(2)本发明的细栅浆料用了球形锡粉,利用银锡共晶原理,降低银粉所需要的熔点。此外提前熔化的银锡液体可以作为液相在空隙中流动更高效传递热量,以及协助玻璃对银粉的浸润,加速了银粉溶解。
(3)本发明的细栅浆料使用了低熔点Pb-Te玻璃氧化物,软化点温度低于350℃,增加玻璃助烧作用,更早的软化侵蚀银,在银表面形成液化区,催化银晶粒长大,帮助形成致密的晶界。
(4)本发明的细栅浆料使用了使用松香树脂作为有机添加剂,松香树脂熔点低,且具有强的黏附性与还原性,一方面在低温段通过包覆银粉和锡粉形成隔离层起到抗氧化的作用,另一方面松香树脂也是还原剂,也可以防止浆料中银粉和锡粉氧化。该有机添加剂还能减小表面张力,增加锡的流动性,助于湿润玻璃与银粉。
(5)本发明的细栅浆料使用了酸性的低熔点的烧结助剂,包括但不限于五氧化二磷,三氧化二锑,二氧化硒。酸性烧结助剂熔化后会形成酸性环境加速银的溶解。低熔点的烧结助剂在中高温段软化,包覆银和锡隔绝空气阻止氧化。低熔点烧结助剂在中高温段先于玻璃软化流动,促进玻璃对银粉的浸润。低熔点烧结助剂还可作为掺杂元素,提高银硅界面重掺杂浓度,银和n+硅能形成良好欧姆接触。
(6)本发明细栅浆料通过锡粉、烧结助剂、低软化点玻璃等的协同作用,使银浆能够在降低背面烧结温度情况下,银和n+硅形成良好欧姆接触,获得高的填充因子和低串联电阻的高转换效率电池片。且通过添加有机添加剂松香和特定的烧结助剂氧化物,形成低温到高温的梯度防氧化机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LECO工艺的TOPCon电池背面细栅银浆,按照重量份计,包括:微米银粉75~85份;纳米银粉1~8份;锡粉0.1~3份;玻璃粉1~3.5份;有机载体7~13份;烧结助剂0.5~1.5份;以及有机添加剂1~3份;且所述烧结助剂为五氧化二磷、三氧化二锑和二氧化硒中的一种或几种。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微米银粉为单分散球形银粉,其D50为1~3μm;所述微米银粉振实密度为4~7g/cm3,比表面积0.3~1m2/g。所述纳米银粉为单分散球形银粉,其D50为100~800nm;所述纳米银粉振实密度1~7g/cm3,比表面积0.3~30m2/g。所述锡粉粒径D50为0.5~2μm,所述锡粉为球型。
本发明银浆中采用的玻璃粉可以为细栅银浆常用的玻璃粉体系。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玻璃粉为Pb-Te体系,包括但不限于为商用A款Pb-Te体系玻璃粉、商用B款Pb-Te体系玻璃粉、商用C款Pb-Te体系玻璃粉等,其D50≤3μm,软化点低于350℃。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有机载体包括树脂、有机溶剂、二甲基硅油和触变剂;其中所述树脂为乙基纤维素、聚氨酯树脂、聚酯树脂、聚甲基丙烯酸树脂、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醇酸树脂、松香甘油酯树脂、双酚A环氧树脂、醋酸丁酸纤维素树脂、酚醛环氧树脂、季戊四醇三丙烯酸树脂、萜烯酚醛树脂、石油树脂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有机溶剂为二乙二醇丁醚醋酸酯、松油醇、乙酰基柠檬酸三丁酯、柠檬酸三丁酯、三丙二醇己醚、DBE(二价酸酯)、己二酸二甲酯、二乙二醇己醚、异壬酸异壬酯、二乙二醇丁醚、醇酯十二、TXIB(醇酯十六)、二乙二醇二乙醚、三丙二醇甲醚、丙二醇甲醚醋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触变剂为聚酰胺蜡。所述有机载体中树脂的质量占比为6~9%,所述二甲基硅油的质量占比为4~6%,所述触变剂的质量占比为1~3%,余量为有机溶剂。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烧结助剂的粒径D50为0.6~1.0μm。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有机添加剂为松香树脂。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的TOPCon电池背面细栅银浆的制备方法,按照所述的浆料配比进行配料,并依次进行分散搅拌、研磨至细度在8μm以内,进行过滤,最后包装得到细栅银浆。一些实施例中,按照浆料配比进行配料,加入到行星式搅拌机中,搅拌均匀,搅拌速度200~1000rpm,搅拌0.5~2h,再经三辊研磨至细度在8μm以内,进行过滤,最后包装得到细栅银浆。
本发明提供的细栅银浆可用作TOPCon电池正面LECO工艺适用的背面细栅银浆。
以下为实施例:
实施例1
原料(各原料为重量百分含量):
银粉:高振实密度单分散球形微米级银粉84.6%:银粉粒径D50为1.7μm,比表面积0.52m2/g,振实密度6.5g/ml;纳米级银粉2.4%,粒径D50为600nm,比表面积3m2/g,振实密度4g/ml;
玻璃粉2.4%:商用A款Pb-Te体系,粒径D50=1.6μm,软化点324℃。
锡粉0.6%:球形锡粉粒径D50为0.7μm。
有机载体8%:主要成分为树脂、溶剂、触变剂、二甲基硅油,通过将各组分进行混合、加热、搅拌,熬制温度80℃,1.5h而制得粘合剂。树脂在载体整体中的重量为7wt%,具体为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4wt%、环氧树脂1wt%、乙基纤维素2wt%。溶剂在粘合剂整体中的重量为86wt%,按照重量百分比计,具体为二乙二醇丁醚醋酸酯65%、醇酯十二10%、柠檬酸三丁酯8%、二乙二醇己醚3%;触变剂在载体整体中的重量为2%,具体为聚酰胺蜡;其中二甲基硅油在载体整体重的重量为5%,具体为150mPa·s粘度的二甲基硅油。
烧结助剂0.5%:具体是二氧化硒0.5%。粒径D50为0.7μm。
有机添加剂:松香树脂1.5%。
制备方法:按照上述的浆料配比进行配料,加入到行星式搅拌机中,搅拌均匀,搅拌速度800rpm,搅拌1.5h,再经三辊研磨至细度在8μm以内,进行过滤,最后包装得到细栅银浆。
性能测试:对制得的银浆进行转化效率测试,具体为,本银浆作为第二道浆料通过丝网印刷机印刷,同固定的第一道、第三道、第四道浆料进行协同印刷烧结,第一、三道采用聚合TOPCon商用主栅浆料、第四道采用帝科TOPCon LECO专用正面细栅浆料,第四道采用LECO工艺,制作成一系列TOPCon电池片,得到样品1。使用Halm的I.V测试机对电池片测试光电转换效率,填充因子、串联电阻。
实施例2
原料(各原料为重量百分含量):
银粉:高振实密度单分散球形微米级银粉79.5%:银粉粒径D50为1.5μm,比表面积0.4m2/g,振实密度5.9g/ml;纳米级银粉5%,银粉粒径D50为400nm,比表面积10m2/g,振实密度2.1g/ml;
玻璃粉2.5%:商用B款Pb-Te体系,粒径D50=2.3μm,软化点为293℃。
锡粉1.6%:球形锡粉粒径D50为1.2μm。
有机载体8.2%:主要成分为树脂、溶剂、触变剂、二甲基硅油,通过将各组分进行混合、加热、搅拌,熬制温度80℃,1.5h而制得粘合剂。树脂在载体整体中的重量为8wt%,具体为丙烯酸树脂5wt%、石油树脂2wt%、醋酸丁酸纤维素树脂1wt%。溶剂在粘合剂整体中的重量为85wt%,按照重量百分比计,具体为二乙二醇丁醚醋酸酯67%、TXIB5%、松油醇3%、乙酰基柠檬酸三丁酯10%;触变剂在载体整体重的重量为2%,具体为聚酰胺蜡,其中二甲基硅油在载体整体中的重量为5%,具体为150mPa·s粘度的二甲基硅油。
烧结助剂1.1%:具体是二氧化硒0.5%,三氧化二锑0.6%,粒径D50为0.5μm。
有机添加剂:具体是松香树脂2.1%。
制备方法:按照上述的浆料配比进行配料,加入到行星式搅拌机中,搅拌均匀,搅拌速度900rpm,搅拌1.2h,再经三辊研磨至细度在8μm以内,进行过滤,最后包装得到细栅银浆。
性能测试:对制得的银浆进行转化效率测试,具体为,本银浆作为第二道浆料通过丝网印刷机印刷,同固定的第一道、第三道、第四道浆料进行协同印刷烧结,第一、三道采用聚合TOPCon商用主栅浆料、第四道采用帝科TOPCon LECO专用正面细栅浆料,第四道采用LECO工艺,制作成一系列TOPCon电池片,得到样品2。使用Halm的I.V测试机对电池片测试光电转换效率,填充因子、串联电阻。
实施例3
原料(各原料为重量百分含量):
银粉:高振实密度单分散球形微米级银粉75.3%:银粉粒径D50为2μm,比表面积0.6m2/g,振实密度6.6g/ml;纳米级银粉7.1%,银粉粒径D50为800nm,比表面积7m2/g,振实密度5.5g/ml。
玻璃粉2.6%:商用C款Pb-Te体系,粒径D50=1μm,软化点287℃。
锡粉2.6%:球形锡粉粒径D50为1.6μm。
有机载体8.4%:主要成分为树脂、溶剂、触变剂、二甲基硅油,通过将各组分进行混合、加热、搅拌,熬制温度80℃,1.5h而制得粘合剂。树脂在载体整体中的重量为7wt%,具体为石油树脂3wt%、萜烯酚醛树脂4wt%。溶剂在粘合剂整体中的重量为86wt%,按照重量百分比计,具体为二乙二醇丁醚醋酸酯24%、醇酯十二40%、异壬酸异壬酯8%、己二酸二甲酯14%;触变剂在载体整体重的重量为2%,具体为聚酰胺蜡,其中二甲基硅油在载体整体重的重量为5%,具体为150mPa·s粘度的二甲基硅油。
烧结助剂1.5%:具体是三氧化二锑1.2%、五氧化二磷0.3%,粒径D50为0.6μm。
有机添加剂:具体是松香树脂2.5%。
制备方法:按照上述的浆料配比进行配料,加入到行星式搅拌机中,搅拌均匀,搅拌速度1000rpm,搅拌1h,再经三辊研磨至细度在8μm以内,进行过滤,最后包装得到细栅银浆。
性能测试:对制得的银浆进行转化效率测试,具体为,本银浆作为第二道浆料通过丝网印刷机印刷,同固定的第一道、第三道、第四道浆料进行协同印刷烧结,第一、三道采用聚合TOPCon商用主栅浆料、第四道采用帝科TOPCon LECO专用正面细栅浆料,第四道采用LECO工艺,制作成一系列TOPCon电池片,得到样品3。使用Halm的I.V测试机对电池片测试光电转换效率,填充因子、串联电阻。
实施例4
原料(各原料为重量百分含量):
银粉:高振实密度单分散球形微米级银粉82%:银粉粒径D50为1.7μm,比表面积0.52m2/g,振实密度6.5g/ml;纳米级银粉2.4%,粒径D50为600nm,比表面积3m2/g,振实密度4g/ml;
玻璃粉1%:商用A款Pb-Te体系,粒径D50=1.6μm,软化点324℃。
锡粉0.6%:球形锡粉粒径D50为0.7μm。
有机载体12%:主要成分为树脂、溶剂、触变剂、二甲基硅油,通过将各组分进行混合、加热、搅拌,熬制温度80℃,1.5h而制得粘合剂。树脂在载体整体中的重量为7wt%,具体为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4wt%、环氧树脂1wt%、乙基纤维素2wt%。溶剂在粘合剂整体中的重量为86wt%,按照重量百分比计,具体为二乙二醇丁醚醋酸酯65%、醇酯十二10%、柠檬酸三丁酯8%、二乙二醇己醚3%;触变剂在载体整体中的重量为2%,具体为聚酰胺蜡;其中二甲基硅油在载体整体重的重量为5%,具体为150mPa·s粘度的二甲基硅油。
烧结助剂0.5%:具体是二氧化硒0.5%。粒径D50为0.7μm。
有机添加剂:松香树脂1.5%。
制备方法:按照上述的浆料配比进行配料,加入到行星式搅拌机中,搅拌均匀,搅拌速度800rpm,搅拌1.5h,再经三辊研磨至细度在8μm以内,进行过滤,最后包装得到细栅银浆。
性能测试:对制得的银浆进行转化效率测试,具体为,本银浆作为第二道浆料通过丝网印刷机印刷,同固定的第一道、第三道、第四道浆料进行协同印刷烧结,第一、三道采用聚合TOPCon商用主栅浆料、第四道采用帝科TOPCon LECO专用正面细栅浆料,第四道采用LECO工艺,制作成一系列TOPCon电池片,得到样品4。使用Halm的I.V测试机对电池片测试光电转换效率,填充因子、串联电阻。
对比例1
其他同实施例1不同在于未添加锡粉,缺少部分由微米银粉替代得到对比样品1。
对比例2
其他同实施例2不同在于未添加松香树脂,缺少部分由二乙二醇丁醚醋酸酯替代得到对比样品2。
对比例3
其他同实施例3不同在于未添加烧结助剂,缺少部分由微米银粉替代得到对比样品3。
以上实施例1至实施例3以及对比例1和对比例2样品测试结果如表1和表2所示:
表1背面烧结温度降为720℃
Eta/% FF/% Rs/mΩ Tcell/℃
样品1 26.1610 85.34 0.59 25.1
样品2 26.1934 85.51 0.57 25.1
样品3 26.2270 85.82 0.54 25.1
对比样品1 26.1290 85.14 0.62 25.1
对比样品2 26.1845 85.48 0.58 25.1
对比样品3 26.1762 85.57 0.58 25.1
表2背面烧结温度降为700℃
Eta/% FF/% Rs/mΩ Tcell/℃
样品1 26.1014 85.31 0.60 25.1
样品2 26.1377 85.49 0.59 25.2
样品3 26.1613 85.79 0.56 25.1
对比样品1 26.0690 85.07 0.63 25.1
对比样品2 26.1263 85.45 0.62 25.1
对比样品3 26.1089 85.46 0.61 25.1
从表1和表2可以看到,使用实施例1至3做成的银浆,更适应LECO的TOPCon电池工艺,降温20-40℃,相比较没有锡粉的对比例1,同比提高转化效率0.032%以上,填充因子提升0.20%以上,串联电阻Rs降低0.03mΩ以上,相比较没有松香树脂的对比例2,同比提高转化效率0.0089%以上,填充因子提升0.03%以上,串联电阻Rs降低0.01mΩ以上,相比较没有添加烧结助剂的对比例3,同比提高转化效率0.05%以上,填充因子提升0.25%以上,串联电阻Rs降低0.04mΩ以上,说明本发明引入锡粉、烧结助剂、有机添加剂确实能够协同配合,在背面降低烧结温度的情况下,仍旧能获得良好的电接触与电池转化效率。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LECO工艺的TOPCon电池背面细栅银浆,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计,包括:
微米银粉75~85份;
纳米银粉1~8份;
锡粉0.1~3份;
玻璃粉1~3.5份;
有机载体7~13份;
烧结助剂0.5~1.5份;以及
有机添加剂1~3份;
所述烧结助剂为五氧化二磷、三氧化二锑和二氧化硒中的一种或几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TOPCon电池背面细栅银浆,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米银粉为单分散球形银粉,其D50为1~3μm;所述微米银粉振实密度为4~7g/cm3,比表面积0.3~1m2/g。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TOPCon电池背面细栅银浆,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银粉为单分散球形银粉,其D50为100~800nm;所述纳米银粉振实密度1~7g/cm3,比表面积0.3~30m2/g。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TOPCon电池背面细栅银浆,其特征在于,所述锡粉粒径D50为0.5~2μm,所述锡粉为球型。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TOPCon电池背面细栅银浆,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粉为Pb-Te体系,其D50≤3μm,软化点低于350℃。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TOPCon电池背面细栅银浆,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载体包括树脂、有机溶剂、二甲基硅油和触变剂;
所述树脂为乙基纤维素、聚氨酯树脂、聚酯树脂、聚甲基丙烯酸树脂、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醇酸树脂、松香甘油酯树脂、双酚A环氧树脂、醋酸丁酸纤维素树脂、酚醛环氧树脂、季戊四醇三丙烯酸树脂、萜烯酚醛树脂、石油树脂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有机溶剂为二乙二醇丁醚醋酸酯、松油醇、乙酰基柠檬酸三丁酯、柠檬酸三丁酯、三丙二醇己醚、DBE、己二酸二甲酯、二乙二醇己醚、异壬酸异壬酯、二乙二醇丁醚、醇酯十二、TXIB、二乙二醇二乙醚、三丙二醇甲醚、丙二醇甲醚醋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触变剂为聚酰胺蜡。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TOPCon电池背面细栅银浆,其特征在于,所述烧结助剂的粒径D50为0.6~1.0μm。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TOPCon电池背面细栅银浆,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添加剂为松香树脂。
9.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TOPCon电池背面细栅银浆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权利要求1至8任一所述的浆料配比进行配料,并依次进行分散搅拌、研磨至细度在8μm以内,进行过滤,最后包装得到细栅银浆。
10.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细栅银浆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用于TOPCon电池正面LECO工艺适用的背面细栅银浆。
CN202311856509.1A 2023-12-29 2023-12-29 一种TOPCon电池背面细栅银浆、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ending CN11779004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856509.1A CN117790049A (zh) 2023-12-29 2023-12-29 一种TOPCon电池背面细栅银浆、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856509.1A CN117790049A (zh) 2023-12-29 2023-12-29 一种TOPCon电池背面细栅银浆、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790049A true CN117790049A (zh) 2024-03-29

Family

ID=903890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856509.1A Pending CN117790049A (zh) 2023-12-29 2023-12-29 一种TOPCon电池背面细栅银浆、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790049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648242B1 (ko) 태양전지 전극 형성용 조성물 및 이로부터 제조된 전극
CN104867537B (zh) 低铅高方阻硅太阳能电池正面银电极浆料及其制备方法
JP6100407B2 (ja) 太陽電池の電極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太陽電池
US9834470B1 (en) Thick-film paste for front-side metallization in silicon solar cells
CN106887273A (zh) Perc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用背银浆料及其制备方法
TWI496755B (zh) 玻璃熔塊、漿料組成物及太陽能電池
CN106782753B (zh) 一种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印刷用银浆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23961A (zh) 制备硅太阳能电池的无铅玻璃料粉末、其制备方法、包含其的金属膏组合物和硅太阳能电池
CN110364286B (zh) 一种单晶双面perc电池背面电极银浆及其制备方法
US20140020751A1 (en) Ag paste composition for forming electrode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CN111302638B (zh) 一种玻璃粉组合物及含有其的导电银浆和太阳能电池
KR101557536B1 (ko) 태양전지 전극용 페이스트 조성물 및 이로부터 제조된 전극
CN106024095A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无氧玻璃导电浆料
JPWO2012111480A1 (ja) 導電性ペースト及び太陽電池
CN111599508A (zh) 一种电极浆料
CN111542928A (zh) 太阳能电池电极用浆料组合物以及利用其制造的太阳能电池
CN105405488A (zh) 一种用于激光开孔局部背接触-钝化发射极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铝浆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US9640298B2 (en) Silver paste composition for forming an electrode, and silicon solar cell using same
CN117790049A (zh) 一种TOPCon电池背面细栅银浆、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KR101659118B1 (ko) 태양전지 전극 형성용 조성물 및 이로부터 제조된 전극
CN115862926A (zh) 一种电极浆料及制备方法、光伏电池
WO2019085576A1 (zh) 用于制备太阳能电池电极的多元纳米材料、包括其的糊剂组合物及太阳能电池电极和电池
KR101189623B1 (ko) 실리콘 태양전지의 전면전극 형성용 금속 페이스트 조성물및 그 제조 방법과 이를 포함하는 실리콘 태양전지
CN112585765B (zh) 用于半导体元件的导电浆料及其制备方法和perc太阳能电池
TWI697015B (zh) 太陽能電池前電極用糊劑組合物及其製備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