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787188A - 一种实现元器件管理及共享的pcba设计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实现元器件管理及共享的pcba设计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787188A
CN117787188A CN202410210878.1A CN202410210878A CN117787188A CN 117787188 A CN117787188 A CN 117787188A CN 202410210878 A CN202410210878 A CN 202410210878A CN 117787188 A CN117787188 A CN 1177871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cba
design
staff
component
author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21087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787188B (zh
Inventor
黄勇庆
陈茂
谢永智
高建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Tianyi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Tianyi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Tianyi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Tianyi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21087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787188B/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2410210878.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117787188B/zh
Publication of CN1177871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7871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7871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7871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30Comput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Landscapes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一种实现元器件管理及共享的PCBA设计方法和系统,涉及PCBA设计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PCBA设计项目的PCBA设计方案,根据所述PCBA设计方案,创建产品工单,所述产品工单包括工单二维码;响应于至少一个工作人员移动端对所述工单二维码的扫码请求,验证所述工作人员的关联权限;若所述关联权限符合安全标准,则根据所述关联权限和所述PCBA设计方案,确定所述工作人员的第一PCBA设计任务和所述工作人员在共享元器件库中的第一可编辑元器件;接收所述工作人员基于所述PCBA设计任务和所述第一可编辑元器件构建的PCBA设计文件,将所述PCBA设计文件上传至所述产品工单关联的PCBA数据库。达到了共享PCBA设计资源,提高PCBA设计效率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实现元器件管理及共享的PCBA设计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PCBA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实现元器件管理及共享的PCBA设计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品向着小型化、高集成化的方向发展,印制电路板(PCBA)在电子产品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PCBA设计是电子产品研发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之一,其质量直接影响到产品的性能指标和产业化周期。在PCBA设计过程中,元器件的管理和共享对于提升设计效率和产品质量至关重要。
目前,传统的PCBA设计需要每个工作人员针对各自的PCBA设计需求,建立单独的本地元器件库。但是在实际应用中,由于整个PCBA设计过程涉及到多个工作人员的协同工作,在整个过程中不同工作人员建立多个本地元器件库,从而缺乏有效的集中化管理,导致资源共享困难,进一步制约了PCBA设计的效率。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实现元器件管理及共享的PCBA设计方法和系统 ,具有共享PCBA设计资源,提高PCBA设计效率的效果。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实现元器件管理及共享的PCBA设计方法,包括:
获取PCBA设计项目的PCBA设计方案,根据所述PCBA设计方案,创建产品工单,所述产品工单包括工单二维码;
响应于至少一个工作人员移动端对所述工单二维码的扫码请求,验证所述工作人员的关联权限;
若所述关联权限符合安全标准,则根据所述关联权限和所述PCBA设计方案,确定所述工作人员的第一PCBA设计任务和所述工作人员在共享元器件库中的第一可编辑元器件;
接收所述工作人员基于所述PCBA设计任务和所述第一可编辑元器件构建的PCBA设计文件,将所述PCBA设计文件上传至所述产品工单关联的PCBA数据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产品工单精确定义设计内容,并利用二维码进行参与人员准确验证,实现了设计资源特别是元器件库的安全共享,保障了信息安全。在此基础上,系统可以自动识别工作人员的权限,实现设计任务与元器件访问权限的动态匹配分配,使每个工作人员都能在授权范围内高效完成设计内容,从而发挥了团队协作的最大效率,加速了设计进度。对提交的设计文件进行验证,确保工作人员是在被授权的元器件范围内完成设计,避免了信息安全风险。而对全流程的收集跟踪,可以持续优化整个设计及管理决策。该方案,通过建立共享元器件库,协同工作人员完成PCBA设计任务并统一保存更新PCBA设计文件,实现了PCBA设计过程中的资源共享,进而提高了PCBA设计效率。
可选的,根据所述PCBA设计方案,确定元器件清单、PCBA设计文件以及PCBA设计进度;根据所述元器件清单、PCBA设计文件以及所述PCBA设计进度,创建所述产品工单;确定所述产品工单的URL,并根据所述产品工单的URL,生成所述工单二维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确定PCBA设计方案后,预先定义元器件清单、设计文件框架以及设计进度计划。在清楚设计蓝图和资源的前提下,再具体创建产品工单。系统可自动生成该工单的唯一URL,并根据该URL进一步生成对应的二维码。这样一来,该工单即明确了设计任务内容,也精确定位了参与人员。通过这种前期准备与工单精准创建的方式,可使PCBA设计项目的工作框架和资源更加明确,有利于设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并且各设计人员也能通过二维码快速进入对应工单,提高工作效率。该方案通过提前准备与精准创建,使产品工单对设计内容和资源进行了明确定义,有利于提升设计工作的规范性与效率性。
可选的,根据所述工作人员的扫码请求,确定所述工作人员在所述PCBA设计项目中的绑定信息;根据所述绑定信息,匹配可访问所述元器件清单中对应元器件的第一权限;根据所述绑定信息,匹配可访问所述PCBA设计文件中对应子文件的第二权限;根据所述绑定信息,匹配可访问所述PCBA设计进度中对应阶段信息的第三权限;将所述第一权限、所述第二权限以及所述第三权限作为所述关联权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工作人员的扫码请求,首先精确识别该人员在设计项目中的角色信息及绑定关系。根据绑定信息,匹配该人员可以访问的元器件权限、可以访问的设计文件权限、以及可以浏览的设计进度信息权限。整合这三项权限信息,形成该工作人员的关联权限,不同人员的关联权限可以实现精细化的差异化配置。通过这种基于项目绑定信息进行的细粒度权限匹配,既实现了权限的个性化分配,又不会出现超出工作需求的权限设置。该方案实现了基于项目角色的精准权限确定,有助于提高设计资源的安全性与工作效率。
可选的,根据所述第一权限和所述PCBA设计方案,分配所述共享元器件库中的第一可编辑元器件;根据所述第二权限和所述PCBA设计方案,确定目标设计文件;根据所述第三权限和所述PCBA设计方案,确定PCBA设计计划;根据所述目标设计文件以及所述PCBA设计计划,生成所述工作人员的所述第一PCBA设计任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工作人员的第一权限,即元器件访问权限,从共享库中分配出该人员可以编辑的第一个可编辑元器件。根据第二权限,即文件访问权限,锁定该人员需要参与设计的目标文件。根据第三权限,即设计进度访问权限,确定该人员需要完成的设计阶段计划。整合目标文件与设计计划信息,自动生成该工作人员的第一个设计任务。通过这种权限匹配与信息整合,实现了个性化的设计任务生成,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保障了信息安全,该方案实现了基于精准权限的定制化任务生成,可以有效提升团队协作设计的规范性与效率性。
可选的,若所述关联权限不符合所述安全标准,则获取所述工作人员在所述PCBA设计项目中的职位;根据所述职位,确定所述工作人员的访问权限范围;根据所述工作人员的访问权限范围和所述关联权限,确定所述工作人员的第二关联权限,并根据所述第二关联权限,确定所述工作人员的第二PCBA设计任务和所述工作人员在所述共享元器件库中的第二可编辑元器件;接收所述工作人员基于所述第二PCBA设计任务和所述第二可编辑元器件构建的目标PCBA设计文件,将所述目标PCBA设计文件上传至所述产品工单关联的PCBA数据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如果工作人员的初步关联权限不符合安全标准,系统会获取该人员在项目中的具体职位信息。系统根据该职位预设的访问权限范围,结合初步关联权限,重新确定该人员的第二关联权限。在此基础上,系统会根据重新确认的第二关联权限,确定该人员的第二设计任务和可以访问的第二编辑元器件。工作人员在第二任务和元器件范围内完成设计文件,系统针对目标文件再次进行安全验证,确保无风险后上传至数据库。通过这种精细化的权限降级控制,可以实现对不完全符合要求人员的有效利用,扩大团队协作范围,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可选的,获取各所述工作人员构建的PCBA子文件;记录各所述PCBA子文件的上传时间、版本信息以及各所述PCBA子文件中各元器件的参数信息;根据各所述上传时间,将各所述PCBA子文件的版本信息和各所述元器件的参数信息上传至所述PCBA数据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收集各工作人员提交的设计子文件,提取其上传时间、版本信息、元器件参数等数据。系统会按照设计子文件上传的时间顺序,逐个上传这些版本信息和元器件参数到后台数据库中。通过这种时间排序式的信息上传,可以直观反映出设计流程的演进历史和每个阶段的详细变更情况。这样的全流程数据收集与有序上传,实现了对整个PCBA设计项目的过程数据进行集中化的管理,为后期的设计优化提供了详实的参数支撑。该方案实现了针对PCBA设计的全过程数据管理,可以有效提升设计的精细化水平。
可选的,获取当前对各所述元器件进行编辑的工作人员数量;若所述工作人员数量等于预设最大并发数量,则锁定各所述元器件的访问权限,直到当前对各所述元器件进行编辑的工作人员数量小于所述预设最大并发数量,解锁各所述元器件的访问权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系统可以实时监控每个元器件正在被编辑的工作人员数量。当元器件的编辑人数达到预设的最大并发数时,系统会自动锁定该元器件的访问权限。待工作人员对该元器件编辑完成,编辑人数下降后,系统解除元器件的访问锁定。通过这种编辑数量监测与访问动态调节,可以避免出现过多用户同时编辑同一元器件,使设计资源陷入混乱。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配元器件的访问权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该方案实现了元器件访问的智能优化调度,可以更好地提升团队协作设计的效率。
在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实现元器件管理及共享的PCBA设计系统。
工单创建模块,用于获取PCBA设计项目的PCBA设计方案,根据所述PCBA设计方案,创建产品工单,所述产品工单包括工单二维码;
权限验证模块,用于响应于至少一个工作人员移动端对所述工单二维码的扫码请求,验证所述工作人员的关联权限;
任务获取模块,用于若所述关联权限符合安全标准,则根据所述关联权限和所述PCBA设计方案,确定所述工作人员的第一PCBA设计任务和所述工作人员在共享元器件库中的第一可编辑元器件;
文件共享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工作人员基于所述PCBA设计任务和所述第一可编辑元器件构建的PCBA设计文件,将所述PCBA设计文件上传至所述产品工单关联的PCBA数据库。
在本申请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
一种实现元器件管理及共享的PCBA设计系统,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该程序能够被处理器加载执行时实现一种实现元器件管理及共享的PCBA设计方法。
在本申请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实现一种实现元器件管理及共享的PCBA设计方法。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1、本申请通过产品工单精确定义设计内容,并利用二维码进行参与人员准确验证,实现了设计资源特别是元器件库的安全共享,保障了信息安全。在此基础上,系统可以自动识别工作人员的权限,实现设计任务与元器件访问权限的动态匹配分配,使每个工作人员都能在授权范围内高效完成设计内容,从而发挥了团队协作的最大效率,加速了设计进度。对提交的设计文件进行验证,确保工作人员是在被授权的元器件范围内完成设计,避免了信息安全风险。而对全流程的收集跟踪,可以持续优化整个设计及管理决策。该方案,通过建立共享元器件库,协同工作人员完成PCBA设计任务并统一保存更新PCBA设计文件,实现了PCBA设计过程中的资源共享,进而提高了PCBA设计效率。
2、本申请通过根据工作人员的第一权限,即元器件访问权限,从共享库中分配出该人员可以编辑的第一个可编辑元器件。根据第二权限,即文件访问权限,锁定该人员需要参与设计的目标文件。根据第三权限,即设计进度访问权限,确定该人员需要完成的设计阶段计划。整合目标文件与设计计划信息,自动生成该工作人员的第一个设计任务。通过这种权限匹配与信息整合,实现了个性化的设计任务生成,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保障了信息安全,该方案实现了基于精准权限的定制化任务生成,可以有效提升团队协作设计的规范性与效率性。
3、本申请通过收集各工作人员提交的设计子文件,提取其上传时间、版本信息、元器件参数等数据。系统会按照设计子文件上传的时间顺序,逐个上传这些版本信息和元器件参数到后台数据库中。通过这种时间排序式的信息上传,可以直观反映出设计流程的演进历史和每个阶段的详细变更情况。这样的全流程数据收集与有序上传,实现了对整个PCBA设计项目的过程数据进行集中化的管理,为后期的设计优化提供了详实的参数支撑。该方案实现了针对PCBA设计的全过程数据管理,可以有效提升设计的精细化水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实现元器件管理及共享的PCBA设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实现元器件管理及共享的PCBA设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公开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300、电子设备;301、处理器;302、通信总线;303、用户接口;304、网络接口;305、存储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说明书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例如”或者“举例来说”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被描述为“例如”或者“举例来说”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他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例如”或者“举例来说”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多个”的含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例如,多个系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系统,多个屏幕终端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屏幕终端。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术语“包括”、“包含”、“具有”及它们的变形都意味着“包括但不限于”,除非是以其他方式另外特别强调。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及系统,在介绍本申请实施例之前,先对本申请实施例的背景进行介绍。
目前,传统的PCBA设计需要每个工作人员针对各自的PCBA设计需求,建立单独的本地元器件库。但是在实际应用中,由于整个PCBA设计过程涉及到多个工作人员的协同工作,在整个过程中不同工作人员建立多个本地元器件库,从而缺乏有效的集中化管理,导致资源共享困难,进一步制约了PCBA设计的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实现元器件管理及共享的PCBA设计方法,通过在产品工单中生成包含URL信息的二维码,供多个设计人员的移动端扫码获取工单信息,实现工单与人员的绑定。系统可根据人员的权限信息,有选择性地开放设计资料、任务和元器件库的访问权限,从而实现资源的精细化控制。人员完成各自的设计任务后,将成果文件上传至工单关联的数据库,以实现多人协作的PCBA设计方案的动态汇总。整个过程实现了PCBA设计资源的安全共享与协作控制,提升了PCBA设计效率。主要用于解决不同工作人员往往重复建立本地元器件库,缺乏有效的集中化管理,难以有效地共享设计资源,进一步制约PCBA设计的效率的问题。
经过上述背景内容相关介绍,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了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一种实现元器件管理及共享的PCBA设计方法,该方法包括S10至S40,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0:获取PCBA设计项目的PCBA设计方案,根据PCBA设计方案,创建产品工单,产品工单包括工单二维码。
其中,产品工单是根据PCBA设计项目的设计方案而生成的一个工单,它包含了该PCBA设计项目的相关信息,比如元器件清单、PCBA设计文件的列表、项目设计进度等。这个工单可以充当项目资源信息的载体,用于指导工作人员的PCBA设计任务。
PCBA设计方案是对一个PCBA设计项目的总体规划和设计,它确定了该项目的技术指标、功能模块划分、PCBA布局、元器件使用等方面的设计思路。PCBA设计方案是产品工单的输入,根据这个设计方案可以生成对应的产品工单。
具体的,在获取到PCBA设计项目的设计方案后,根据该设计方案来创建一个产品工单,该工单包含了项目的元器件清单、设计文件进度等信息。根据该工单的URL生成一个包含工单URL的二维码。工作人员使用移动端扫描该二维码后,系统提取出工单URL获取工单信息,并根据工作人员在项目中的角色和权限,匹配其可以访问的元器件和设计资源。这样工作人员就可以共享中心化管理的设计资源,避免重复建立本地库。系统还会统计各元器件的并发访问情况,对共享资源进行访问控制。通过该二维码和工单机制,可以有效实现设计资源的共享和项目的协同设计,提高设计效率。以上是获取PCBA设计方案,创建工单和二维码的实现流程。该机制充分利用了二维码和工单的技术优势,解决了传统设计中资源共享和协作的问题,实现了设计效率的提升。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确定产品工单和工单二维码的具体步骤还包括S11至S13:
S11:根据PCBA设计方案,确定元器件清单、PCBA设计文件以及PCBA设计进度。
其中,元器件清单是列出PCBA设计项目中需要使用的各种电子元器件的详细列表,包括元器件名称、型号、封装形式、使用数量等参数。元器件清单根据PCBA设计方案中功能和电气方案解析生成,用于指导工单和PCBA设计任务。
PCBA设计文件是进行PCBA设计需要编辑和输出的一系列文件,包括原理图文件、PCBA布局文件、制造文件等。PCBA设计文件列表根据设计方案中对PCBA布局和层数的规划确定,指明需要设计哪些PCBA文件。
PCBA设计进度是对项目各个设计阶段的时间和工作量预估。根据设计方案的进度规划,可以确定每阶段的预计设计周期和工作量,形成项目的整体设计进度时间轴。
示例性地,确定了项目的整体技术思路和规划,但是具体的设计资源信息还需要进一步明确,以指导后续的设计任务落地。在获取到设计方案后,会解析方案中的功能模块、电气方案、PCBA布局等内容,以确定项目的元器件清单、设计文件列表和设计进度信息。具体来说,系统会检查设计方案中的电气方案,解析出所用到的各类电子元器件及其数量,形成元器件清单;根据设计方案对PCBA布局层数的规划,确定需要设计编辑的PCBA文件清单;最后还会根据设计方案中对各个设计阶段时间和工作量的预估,形成项目的进度时间表。通过该步骤,可以明确项目的资源详情,包括需要的元器件、设计文件和各阶段的预计进度,以指导后续的工单创建和任务分配,使设计人员能够清楚掌握资源构成和设计计划,提升工作效率。
S12:根据元器件清单、PCBA设计文件以及PCBA设计进度,创建产品工单。
示例性地,在确认了项目的元器件清单、设计文件和进度信息后,需要根据这些资源详情生成产品工单,以便指导后续的PCBA设计任务。具体来说,系统会新建一个产品工单,在该工单中导入已确定的元器件清单,列出各类所需元器件的具体信息;在工单中添加PCBA设计文件列表,标注出需要完成设计的各个文件;此外还会在工单中填写设计进度时间表,注明各个设计阶段的时间期限和工作量。通过该步骤形成的产品工单,集中体现了该PCBA设计项目的元器件需求、设计任务和进度安排,可以为多个设计人员提供清晰和统一的任务指引,使他们理解设计资源状况,确定自身的设计内容和时间节点,避免设计方向模糊和资源冲突,提升协作设计的效率。
S13:确定产品工单的URL,并根据产品工单的URL,生成工单二维码。
其中,产品工单的URL,即产品工单的统一资源定位符,它是指向这个产品工单的网络链接地址。该URL是一个字符串,包含了访问这个产品工单所需要的网络协议、域名、目录路径等信息。
示例性地,在产品工单创建完成后,需要为其生成对应的访问链接,以便工作人员可以浏览工单了解设计任务。确定该工单在服务器上的网络地址URL,该URL唯一对应并指向当前这个产品工单。根据该 URL,通过二维码生成算法生成包含该URL信息的二维码图像。这可以是一种常见的黑白矩形二维码或更复杂的设计,重要信息是二维码中包含可指向该工单的URL地址。工作人员使用手机扫描该二维码后,可以提取出工单URL信息,并通过该URL链接访问到对应的产品工单,浏览工单内容,了解项目的元器件清单、设计文件任务和进度时间节点。这种将工单访问链接生成二维码的方式,方便工作人员特别是非办公场景下的快速访问,使得项目资源信息可以随时随地查询,确保工作人员能随时掌握最新工单状态,提高工作协调效率。
S20:响应于至少一个工作人员移动端对工单二维码的扫码请求,验证工作人员的关联权限。
具体的,在产品工单生成并对应一个二维码后,工作人员可以使用移动端对该二维码进行扫描,以获取工单信息。由于项目资源需要进行管控,直接访问工单需要经过权限验证。具体来说,当工作人员使用移动App扫描工单二维码时,会发送扫码解析请求。系统接收到该扫码请求后,会从请求中提取出工作人员的标识信息,并根据该信息在项目成员管理系统中查询确认该工作人员的身份。根据该工作人员在项目中的角色和职位,匹配其对应的权限,如对元器件库的访问权限、对设计文件和进度的访问权限等。系统会核对这些关联权限是否达到安全标准。如果权限验证通过,系统就会向该工作人员响应工单访问许可,允许其扫码进入工单系统浏览工单信息;如果未通过验证,则会发送拒绝信息,需要管理员进一步核实。这样通过扫码请求验证权限的方式,可以确保只有经过授权的项目成员才能访问核心的工单信息,提高资源安全性。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验证关联权限之前还存在获取关联权限的过程,具体步骤包括S21至S23:
S21:根据工作人员的扫码请求,确定工作人员在PCBA设计项目中的绑定信息。
其中,绑定信息指的是工作人员与PCBA设计项目之间的关联信息,它可以唯一确定一个工作人员在该项目中担任的角色和身份。绑定信息可以包括:工作人员的姓名、工号等身份识别信息、工作人员在项目中的职位或岗位、所在部门、负责的项目模块或任务、与项目相关的联系方式等,通过这些信息,可以判断一个工作人员是否属于当前PCBA设计项目的参与成员,并确定他在项目中所起的作用和定位。
示例性地,当工作人员使用移动设备对工单二维码进行扫描时,会产生一个扫码访问请求。系统在接收到该请求后,可以从请求信息中提取出该工作人员的标识,比如员工编号,登录账号等。根据这些标识,在项目管理平台的成员信息数据库中进行查询,确定该员工在当前项目中的参与角色和资料信息。查询到的信息可能包括:在项目中的职位、所在部门、负责模块、手机号码等。这些能够唯一确定员工身份和项目角色的信息就称为其在项目中的绑定信息。获取到这些绑定信息后,系统就可以确定该员工是当前项目的成员,并授权其访问工单信息。这样通过扫码请求获取绑定信息的方式,可以避免非项目成员的随意访问;也便于系统后续根据成员角色确定其具体的访问权限,实现精确的信息安全控制。
S22:根据绑定信息,匹配可访问元器件清单中对应元器件的第一权限;根据绑定信息,匹配可访问PCBA设计文件中对应子文件的第二权限;根据绑定信息,匹配可访问PCBA设计进度中对应阶段信息的第三权限;将第一权限、第二权限以及第三权限作为关联权限。
示例性地,查询工作人员的身份信息及项目角色,确定其在当前PCBA设计项目中的职责。根据职责与项目设计方案,确定工作人员需要访问和编辑的元器件范围。查询元器件清单,配对工作人员可以访问的元器件作为第一权限。查询设计文档库,确定工作人员可以访问和编辑的文档,配对可访问文档作为第二权限;查询设计进度计划,确定工作人员可以查看的进度信息,配对可访问进度作为第三权限。将第一权限至第三权限合并为工作人员的关联权限。这样通过分门别类确定访问权限,既实现了精细化的权限控制,也防止工作人员获取与其职责不匹配的设计信息,保证了设计信息的安全与一致性。具体配对访问权限需要充分考虑工作人员的职责与项目方案,才能实现权限管理的效果,提高了权限管理的精准度,有利于项目协作。
S30:若关联权限符合安全标准,则根据关联权限和PCBA设计方案,确定工作人员的第一PCBA设计任务和工作人员在共享元器件库中的第一可编辑元器件。
其中,安全标准是指在验证工作人员的关联权限时,需要符合的一定的安全规则或规范。这些标准确保只有通过身份验证、权限验证的工作人员,才能被分配设计任务和访问共享元器件库的元器件。安全标准可以包括工作人员身份认证方法、权限分级规则、权限审查流程等,用来保证设计数据和元器件的安全性。安全标准的设置可以防止信息泄露风险。
共享元器件库是指在整个PCBA设计项目内,存放可被多个工作人员共享和访问的元器件集合的数据库或库。
具体的,查询关联权限的元器件访问权限,确定工作人员可以访问和编辑的元器件范围,并从共享元器件库中选择该工作人员的可编辑元器件。查询关联权限的设计文件访问权限,确定工作人员可以访问的设计文档,结合项目设计方案和进度计划,生成该工作人员的具体设计任务清单。将该工作人员的可编辑元器件和设计任务关联,形成其第一设计任务。当权限验证通过时,才会分配设计任务和可编辑元器件,从源头上确保了设计数据和元器件的安全性,避免了信息泄漏风险。同时通过权限确定任务,使工作人员只能在规定范围内设计,保证了设计一致性。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确定第一PCBA设计任务和第一可编辑元器件的具体步骤还包括S31至S33:
S31:根据第一权限和PCBA设计方案,分配共享元器件库中的第一可编辑元器件。
其中,第一可编辑元器件表示工作人员在完成权限验证后,根据其被匹配的元器件访问权限,从共享库中获取的有编辑权限的元器件资源。
示例性地,在完成工作人员权限验证和匹配后,需要根据工作人员的元器件访问权限,也即第一权限,从共享元器件库中精确分配可编辑的元器件。具体实现时,查询工作人员的第一权限,确定其可以访问和编辑的元器件类型。根据项目的PCBA设计方案,确定该方案所需的全部元器件清单。通过比较第一权限和元器件清单,筛选出工作人员可以编辑的元器件子集作为第一可编辑元器件。从共享元器件库中匹配检索出这些可编辑元器件,分配给该工作人员。这种基于权限的精确分配方式,确保了工作人员只能访问与其任务相关的元器件,实现了对元器件访问的精细化控制,防止了信息泄露风险。不同工作人员可编辑元器件的区分配准,也避免了工作冲突,有效利用了共享元器件库资源,提高了设计效率。
S32:根据第二权限和PCBA设计方案,确定目标设计文件;根据第三权限和PCBA设计方案,确定PCBA设计计划。
示例性地,查询工作人员的第二权限,即其被分配的设计文件访问权限。对照项目全局的设计文档目录,筛选出该工作人员有访问权限的目标设计文件。查询工作人员的第三权限,即设计进度访问权限,确定工作人员可以查看和参与的设计阶段。结合项目计划,生成该工作人员的设计进度计划表。这样通过第二权限和第三权限确定设计文件和计划,限定了工作人员的设计范围,避免设计冲突,也保证了文档和计划的安全性,明确设计任务的文件和进度要求,有利于提高工作人员的设计效率。
S33:根据目标设计文件以及PCBA设计计划,生成工作人员的第一PCBA设计任务。
示例性地,查询工作人员的目标设计文件,解析出其中的原理图和布局需求。然后结合工作人员的设计计划,确定其需要完成原理图设计的时间节点,完成布局设计的节点等。将原理图设计、布局设计以及对应的时间要求,组合成该工作人员的第一设计任务清单。这样通过结合设计文件需求和计划时间,生成针对具体工作人员的设计任务分配,明确了其设计内容和时间安排。有助于工作人员理解自身的设计角色,提高工作效率。
在本申请一种可选实施例中,当工作人员的关联权限不符合安全标准,还存在调整关联权限的过程,具体步骤包括S34至S36:
S34:若关联权限不符合安全标准,则获取工作人员在PCBA设计项目中的职位;根据职位,确定工作人员的访问权限范围。
示例性地,如果工作人员的关联权限不满足预设的安全标准,不能直接被分配设计任务,则需要采取降权处理,给予其最小访问权限。查询该工作人员在当前PCBA设计项目中的组织职位信息,确定其角色定位,如助理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等。根据企业预设的岗位权限规则,确定该职位对应的最基本的访问权限范围,通常为只读权限。这样通过获取职位来降低访问权限,可以避免权限验证不通过的人员获取项目核心信息,保证了信息和文档的安全。给予最小权限,也使其能参与项目工作,仅需定期重新申请提权,该方案兼顾了信息安全和项目协作效率。
S35:根据工作人员的访问权限范围和关联权限,确定工作人员的第二关联权限,并根据第二关联权限,确定工作人员的第二PCBA设计任务和工作人员在共享元器件库中的第二可编辑元器件。
示例性地,查询工作人员的访问权限范围,通常为只读权限。然后结合工作人员的第一关联权限,删除高权限信息,生成降权后的第二关联权限。基于第二关联权限,工作人员只能访问项目公开信息,不能编辑设计文件。然后根据第二关联权限和只读访问范围,分配简单的文档整理任务作为第二设计任务。同时,禁止工作人员直接访问共享元器件库。这样通过重新确定降权的第二关联权限和简化任务,实现了对未通过验证人员的权限管控。既保证了项目核心信息和文档的安全性,也使其能负责任地参与简单工作,最大限度发挥了项目协作效率。
S36:接收工作人员基于第二PCBA设计任务和第二可编辑元器件构建的目标PCBA设计文件,将目标PCBA设计文件上传至产品工单关联的PCBA数据库。
示例性地,当工作人员被重新分配只读权限后的第二设计任务时,例如该工作人员主要负责参考公开的PCBA设计文档进行学习研究工作。在提交成果时,工作人员需要提供一份PCBA设计综述报告。系统识别仅有文档的只读权限,会自动过滤报告内容中涉及到的核心电路结构、布局细节等保密信息。经过滤的PCBA设计综述报告作为目标文件,包含对公开文档的总结和学习心得,上传到产品工单对应的PCBA设计数据库中。这样既保证了工作人员的PCBA设计相关成果被记录和保存,又通过过滤的方式防止了关键设计信息的泄露。达到了权限控制和项目协作效率的平衡。
S40:接收工作人员基于PCBA设计任务和第一可编辑元器件构建的PCBA设计文件,将PCBA设计文件上传至产品工单关联的PCBA数据库。
具体的,工作人员上传完成的PCBA设计文件,该完成的PCBA设计文件可包括:原理设计阶段,根据设计任务和第一可编辑元器件,进行原理方案设计、电路模拟分析;绘制原理图,确定电路拓扑结构,素描布局概念。布局设计阶段,在PCBA设计软件中,进行精确的元器件布局,完成布局方案设计;进行布线,完成各元器件的连线;设计模拟匹配电路的PCBA封装库;完成PCBA的尺寸定义,绘制层叠结构;进行设计规则检查,确保布局方案的可制造性。系统识别到该工作人员具有对应设计任务及元器件的编辑权限。自动提取文件中的元器件信息,验证这些元器件属于该工作人员的第一可编辑元器件范围,以确保其没有使用非授权元器件。经验证的PCBA设计文件即成为目标文件,上传存储到产品工单对应的设计数据库中。这样的验证式上传可以确保工作人员仅在被授权的元器件范围内进行了设计,完成了分配给的任务。有效防止了工作人员越权使用设计资源的风险,保证了设计的一致性和安全性,实现了成果文件的集中化管理。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上传该PCBA设计文件的具体步骤还包括S41至S42:
S41:获取各工作人员构建的PCBA子文件;记录各PCBA子文件的上传时间、版本信息以及各PCBA子文件中各元器件的参数信息。
示例性地,自动获取设计人员上传的原理图文件、PCBA布局文件等作为设计项目的子文件。分析每个子文件自身的版本信息,提取上传时间戳、版本号等版本信息。解析子文件中的元器件信息,识别各元器件的参考代号、参数值等参数信息。综合整理各PCBA子文件及其版本信息和元器件参数信息,形成完整的设计文件跟踪记录。这种集中化的文件和信息收集方式,便于进行全局的项目设计跟踪分析。元器件参数信息的记录也为后期工程变更提供参考,实现了对设计流程和细节的全面管理,提高了项目协调效率。
S42:根据各上传时间,将各PCBA子文件的版本信息和各元器件的参数信息上传至PCBA数据库。
示例性地,查询各设计子文件上传的时间戳,并按时间先后对设计子文件进行排序。按时间顺序逐个上传子文件版本信息,包括版本号、设计人员、上传日志等。也按时间顺序上传每个子文件中涉及到的元器件参数信息。这样以时间排序后上传信息,在数据库中形成了完整的设计流程进展记录,包括每个阶段的详细设计参数和变更情况,反映出设计的迭代演进过程,也便于按时间节点进行设计追溯和看板分析,实现了对项目全流程的精细化跟踪管理。
在本申请另一种可选实施例中,还存在对同时在线编辑人数的控制过程,具体包括:实时扫描各工作人员当前在设计工具中打开的元器件文件。根据文件解析和用户登录信息,识别出每个元器件正在被哪些工作人员编辑。然后统计出每个元器件当前被编辑的工作人员数量。这样可以动态获取每个元器件的多人共享使用情况,避免设计资源冲突。如果某元器件被过多人员编辑,可以发出使用告警,或限制后续访问。实现了对元器件访问的实时监控和动态调度,提高了多人协同设计的效率。如果某元器件正在被编辑的工作人员数量达到了预设的最大并发数,则需要临时锁定该元器件的访问权限,防止更多用户访问。具体实现时,系统持续监测每个元器件的编辑人数。当监测到元器件编辑人数达阈值时,自动锁定该元器件在共享库中的访问权限,工作人员无法打开或编辑该元器件,直到编辑人数降低。当元器件的编辑人数低于阈值时,系统自动解除锁定,重新开启访问。这样通过动态调节元器件的访问权限,可以防止出现太多用户同时编辑同一元器件,导致设计混乱,实现了对元器件访问和使用的自动化协调优化,提高了多人协作设计的效率。
参照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实现元器件管理及共享的PCBA设计系统,该系统包括:工单创建模块、权限验证模块、任务获取模块,文件共享模块,其中:
工单创建模块,用于获取PCBA设计项目的PCBA设计方案,根据PCBA设计方案,创建产品工单,产品工单包括工单二维码;
权限验证模块,用于响应于至少一个工作人员移动端对工单二维码的扫码请求,验证工作人员的关联权限;
任务获取模块,用于若关联权限符合安全标准,则根据关联权限和PCBA设计方案,确定工作人员的第一PCBA设计任务和工作人员在共享元器件库中的第一可编辑元器件;
文件共享模块,用于接收工作人员基于PCBA设计任务和第一可编辑元器件构建的PCBA设计文件,将PCBA设计文件上传至产品工单关联的PCBA数据库。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工单创建模块还用于根据PCBA设计方案,确定元器件清单、PCBA设计文件以及PCBA设计进度;根据元器件清单、PCBA设计文件以及PCBA设计进度,创建产品工单;确定产品工单的URL,并根据产品工单的URL,生成工单二维码。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权限验证模块还用于根据工作人员的扫码请求,确定工作人员在PCBA设计项目中的绑定信息;根据绑定信息,匹配可访问元器件清单中对应元器件的第一权限;根据绑定信息,匹配可访问PCBA设计文件中对应子文件的第二权限;根据绑定信息,匹配可访问PCBA设计进度中对应阶段信息的第三权限;将第一权限、第二权限以及第三权限作为关联权限。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任务获取模块还用于根据第一权限和PCBA设计方案,分配共享元器件库中的第一可编辑元器件;根据第二权限和PCBA设计方案,确定目标设计文件;根据第三权限和PCBA设计方案,确定PCBA设计计划;根据目标设计文件以及PCBA设计计划,生成工作人员的第一PCBA设计任务。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任务获取模块还包括若关联权限不符合安全标准,则获取工作人员在PCBA设计项目中的职位;根据职位,确定工作人员的访问权限范围;根据工作人员的访问权限范围和关联权限,确定工作人员的第二关联权限,并根据第二关联权限,确定工作人员的第二PCBA设计任务和工作人员在共享元器件库中的第二可编辑元器件;接收工作人员基于第二PCBA设计任务和第二可编辑元器件构建的目标PCBA设计文件,将目标PCBA设计文件上传至产品工单关联的PCBA数据库。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文件共享模块还用于获取各工作人员构建的PCBA子文件;记录各PCBA子文件的上传时间、版本信息以及各PCBA子文件中各元器件的参数信息;根据各上传时间,将各PCBA子文件的版本信息和各元器件的参数信息上传至PCBA数据库。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文件共享模块还包括获取当前对各元器件进行编辑的工作人员数量;若工作人员数量等于预设最大并发数量,则锁定各元器件的访问权限,直到当前对各元器件进行编辑的工作人员数量小于预设最大并发数量,解锁各元器件的访问权限。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在实现其功能时,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设备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另外,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和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本申请还公开一种电子设备。参照图3,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公开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电子设备30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301,至少一个网络接口304,用户接口303,存储器305,至少一个通信总线302。
其中,通信总线302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
其中,用户接口303可以包括显示屏(Display)接口、摄像头(Camera)接口,可选用户接口303还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
其中,网络接口304可选的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如WI-FI接口)。
其中,处理器301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处理核心。处理器301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服务器内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305内的指令、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305内的数据,执行服务器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可选的,处理器301可以采用数字信号处理(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可编程逻辑阵列(Programmable LogicArray,PLA)中的至少一种硬件形式来实现。处理器301可集成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图像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和调制解调器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其中,CPU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图和应用程序等;GPU用于负责显示屏所需要显示的内容的渲染和绘制;调制解调器用于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301中,单独通过一块芯片进行实现。
其中,存储器305可以包括随机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也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可选的,该存储器305包括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存储器305可用于存储指令、程序、代码、代码集或指令集。存储器305可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用于实现操作系统的指令、用于至少一个功能的指令(比如触控功能、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用于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的指令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上面各个方法实施例中涉及的数据等。存储器305可选的还可以是至少一个位于远离前述处理器301的存储装置。参照图3,作为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的存储器305中可以包括操作系统、网络通信模块、用户接口模块以及一种实现元器件管理及共享的PCBA设计方法的应用程序。
在图3所示的电子设备300中,用户接口303主要用于为用户提供输入的接口,获取用户输入的数据;而处理器301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305中存储一种实现元器件管理及共享的PCBA设计方法的应用程序,当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301执行时,使得电子设备300执行如上述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的方法。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申请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申请,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申请所必需的。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种实施方式中,应该理解到,所披露的装置,可通过其他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服务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他的形式。
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器包括:U盘、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者,仅为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不能以此限定本公开的范围。即但凡依本公开教导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公开涵盖的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真理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他实施方案。
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记载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范围和精神由权利要求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实现元器件管理及共享的PCBA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PCBA设计项目的PCBA设计方案,根据所述PCBA设计方案,创建产品工单,所述产品工单包括工单二维码;
响应于至少一个工作人员移动端对所述工单二维码的扫码请求,验证所述工作人员的关联权限;
若所述关联权限符合安全标准,则根据所述关联权限和所述PCBA设计方案,确定所述工作人员的第一PCBA设计任务和所述工作人员在共享元器件库中的第一可编辑元器件;
接收所述工作人员基于所述PCBA设计任务和所述第一可编辑元器件构建的PCBA设计文件,将所述PCBA设计文件上传至所述产品工单关联的PCBA数据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元器件管理及共享的PCBA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PCBA设计方案,创建产品工单,包括:
根据所述PCBA设计方案,确定元器件清单、PCBA设计文件以及PCBA设计进度;
根据所述元器件清单、PCBA设计文件以及所述PCBA设计进度,创建所述产品工单;
确定所述产品工单的URL,并根据所述产品工单的URL,生成所述工单二维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实现元器件管理及共享的PCBA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验证所述工作人员的关联权限之前,还包括:
根据所述工作人员的扫码请求,确定所述工作人员在所述PCBA设计项目中的绑定信息;
根据所述绑定信息,匹配可访问所述元器件清单中对应元器件的第一权限;
根据所述绑定信息,匹配可访问所述PCBA设计文件中对应子文件的第二权限;
根据所述绑定信息,匹配可访问所述PCBA设计进度中对应阶段信息的第三权限;
将所述第一权限、所述第二权限以及所述第三权限作为所述关联权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实现元器件管理及共享的PCBA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关联权限和所述PCBA设计方案,确定所述工作人员的第一PCBA设计任务和所述工作人员在共享元器件库中的第一可编辑元器件,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权限和所述PCBA设计方案,分配所述共享元器件库中的第一可编辑元器件;
根据所述第二权限和所述PCBA设计方案,确定目标设计文件;
根据所述第三权限和所述PCBA设计方案,确定PCBA设计计划;
根据所述目标设计文件以及所述PCBA设计计划,生成所述工作人员的所述第一PCBA设计任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元器件管理及共享的PCBA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验证所述工作人员的关联权限之后,还包括:
若所述关联权限不符合所述安全标准,则获取所述工作人员在所述PCBA设计项目中的职位;
根据所述职位,确定所述工作人员的访问权限范围;
根据所述工作人员的访问权限范围和所述关联权限,确定所述工作人员的第二关联权限,并根据所述第二关联权限,确定所述工作人员的第二PCBA设计任务和所述工作人员在所述共享元器件库中的第二可编辑元器件;
接收所述工作人员基于所述第二PCBA设计任务和所述第二可编辑元器件构建的目标PCBA设计文件,将所述目标PCBA设计文件上传至所述产品工单关联的PCBA数据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元器件管理及共享的PCBA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CBA设计文件包括至少一个PCBA子文件,所述接收所述工作人员基于所述PCBA设计任务和所述第一可编辑元器件构建的PCBA设计文件,将所述PCBA设计文件上传至所述产品工单关联的PCBA数据库,包括:
获取各所述工作人员构建的PCBA子文件;
记录各所述PCBA子文件的上传时间、版本信息以及各所述PCBA子文件中各元器件的参数信息;
根据各所述上传时间,将各所述PCBA子文件的版本信息和各所述元器件的参数信息上传至所述PCBA数据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实现元器件管理及共享的PCBA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各所述工作人员构建的PCBA子文件之前,还包括:
获取当前对各所述元器件进行编辑的工作人员数量;
若所述工作人员数量等于预设最大并发数量,则锁定各所述元器件的访问权限,直到当前对各所述元器件进行编辑的工作人员数量小于所述预设最大并发数量,解锁各所述元器件的访问权限。
8.一种实现元器件管理及共享的PCBA设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工单创建模块,用于获取PCBA设计项目的PCBA设计方案,根据所述PCBA设计方案,创建产品工单,所述产品工单包括工单二维码;
权限验证模块,用于响应于至少一个工作人员移动端对所述工单二维码的扫码请求,验证所述工作人员的关联权限;
任务获取模块,用于若所述关联权限符合安全标准,则根据所述关联权限和所述PCBA设计方案,确定所述工作人员的第一PCBA设计任务和所述工作人员在共享元器件库中的第一可编辑元器件;
文件共享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工作人员基于所述PCBA设计任务和所述第一可编辑元器件构建的PCBA设计文件,将所述PCBA设计文件上传至所述产品工单关联的PCBA数据库。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用户接口及网络接口,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所述用户接口和所述网络接口用于给其他设备通信,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以使所述电子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实现元器件管理及共享的PCBA设计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指令,当所述指令被执行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实现元器件管理及共享的PCBA设计方法步骤。
CN202410210878.1A 2024-02-27 一种实现元器件管理及共享的pcba设计方法和系统 Active CN11778718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210878.1A CN117787188B (zh) 2024-02-27 一种实现元器件管理及共享的pcba设计方法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210878.1A CN117787188B (zh) 2024-02-27 一种实现元器件管理及共享的pcba设计方法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787188A true CN117787188A (zh) 2024-03-29
CN117787188B CN117787188B (zh) 2024-05-28

Family

ID=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156048A1 (en) * 2012-05-15 2014-06-05 Spacelabs Healthcare Llc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and Test Process Platform
US20160142891A1 (en) * 2014-11-14 2016-05-19 Personal Sensors Interactive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social sensor platform based private social network
US20170192035A1 (en) * 2016-01-04 2017-07-06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Testing device
CN111144526A (zh) * 2019-12-31 2020-05-12 新奥数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二维码实现对数据的维护与核对的方法及装置
CN111507056A (zh) * 2020-04-17 2020-08-07 成都寰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元器件管理及共享的pcb设计方法和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156048A1 (en) * 2012-05-15 2014-06-05 Spacelabs Healthcare Llc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and Test Process Platform
US20160142891A1 (en) * 2014-11-14 2016-05-19 Personal Sensors Interactive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social sensor platform based private social network
US20170192035A1 (en) * 2016-01-04 2017-07-06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Testing device
CN111144526A (zh) * 2019-12-31 2020-05-12 新奥数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二维码实现对数据的维护与核对的方法及装置
CN111507056A (zh) * 2020-04-17 2020-08-07 成都寰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元器件管理及共享的pcb设计方法和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DIGIPCBA得极: "FAQ系列 | DigiPCBA常见问题之协同设计", pages 1 - 4, Retrieved from the Internet <URL:https://mp.weixin.qq.com/s/H-tcnVO22j0GJHFihJexmg>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47277B (zh) 一种移动校园综合服务平台及其工作方法
Angrish et al. A case study for Blockchain in manufacturing:“FabRec”: A prototype for peer-to-peer network of manufacturing nodes
Munir et al. Open innovation using open source tools: A case study at Sony Mobile
Vatankhah Barenji A blockchain technology based trust system for cloud manufacturing
Harty Implementing innovation: designers, users and actor-networks
DE102021123128A1 (de) Mittels blockchains realisiertes datenmigrationsprüfprotokoll
CN110443552B (zh) 一种产品主数据信息自动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DE112013002542T5 (de) Cloud-basierte Anwendungsressourcendateien
CN113065698A (zh) 一种服务处理方法和装置
Porwol et al. Structuring e-participation perspectives: Mapping and aligning models to core facets
CN117787188B (zh) 一种实现元器件管理及共享的pcba设计方法和系统
CN112232760A (zh) 一种基建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2330299A (zh) 业务流程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598130A (zh) 知识产权数据查询系统、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787188A (zh) 一种实现元器件管理及共享的pcba设计方法和系统
CN111291045A (zh) 服务隔离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Busch et al. Enterprise architecture modifiability analysis
CN115640457A (zh) 信息管理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和程序产品
CN114996296A (zh) 一种高校数据资源目录整合系统及方法
CN115564398A (zh) 一种基于智能合约的智慧检测实验室系统
Hummer et al. Advanced identity and access policy management using contextual data
CN112085341A (zh) 一种适用于电力生产作业全过程风险管控的主站系统
Maia Ribeiro et al. Smart Governance Approaches and Indicators in Smart Cities Measurement Frameworks
Yashkin et al. SGRC system as a basis for building business processes and measuring the digital sustainability of a business
Ouyang et al. Education Evaluation Management Based on Blockchain Technolog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