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780449A - 一种闭式叶轮结构及其加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闭式叶轮结构及其加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780449A
CN117780449A CN202311855781.8A CN202311855781A CN117780449A CN 117780449 A CN117780449 A CN 117780449A CN 202311855781 A CN202311855781 A CN 202311855781A CN 117780449 A CN117780449 A CN 1177804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ades
face
impeller
group
matc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85578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乔彦军
刘乐
巫志华
赵武
张鲁
张宝卫
陈少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Aerospa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y Co ltd
Xian Aerospace Yuanzheng Fluid Contro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 Aerospa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y Co ltd
Xian Aerospace Yuanzheng Fluid Contro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Aerospa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y Co ltd, Xian Aerospace Yuanzheng Fluid Control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 Aerospa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85578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780449A/zh
Publication of CN1177804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78044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蒸汽透平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闭式叶轮结构及其加工方法,闭式叶轮结构,包括第一叶轮和第二叶轮;第一叶轮包括定位轮盘、第一配合端面和第一组叶片,定位轮盘具有内环面,第一配合端面具有第一外环面,第一组叶片周向配置在第一外环面,且与内环面固定连接;第二叶轮包括第二配合端面和第二组叶片,第二配合端面具有第二外环面,第二组叶片周向配置在第二外环面;当第一配合端面与第二配合端面配合连接时,旋转第一叶轮或者第二叶轮,使第一组叶片与第二组叶片交替配置。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加工方式在针对闭式叶轮结构的加工过程中所存在的产品性能无法保证、刀具磨损快、加工周期长,加工成本难以控制等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闭式叶轮结构及其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蒸汽透平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闭式叶轮结构及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蒸汽或烟气余热回收过程中,通常会使用蒸汽透平设备,以实现将蒸汽或烟气余热转换为可再利用的电能或机械能。常用的蒸汽透平设备为汽轮机,而在类似汽轮机等蒸汽透平设备中,为了将冲动式透平的蒸汽热能转变成动能,往往需要利用叶轮结构,使蒸汽在喷嘴中膨胀做工,以将动能转换为机械能。而且,在能量转换的过程中,叶轮结构会受到很大的冲击力,不仅会受到来自蒸汽在动叶片中膨胀的作用力,还会受到蒸汽高速喷离动叶片产生的反动力作用。由此,叶轮结构的稳定性成为了蒸汽透平设备平稳安全运行的关键设备之一。
目前,针对闭式叶轮结构,一般采用五轴联动机床进行加工,但针对此叶间距小、叶片高等技术难点的叶片,目前采用的加工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叶片分离加工,叶片分离加工主要是单独加工叶片、内外叶盘,叶片加工完成后装配至叶盘,并依靠内外盘定位销,将其固定;另一种方式是开式加工,开式加工主要是将闭式叶片外盘与内部结构分开,将其变为开式叶片加工,加工完成后用定位销定位后将其组装。
然而,针对闭式叶轮结构,无论是叶片分离加工,还是开式加工,都存在一定的难题。例如,闭式叶轮结构采用叶片分离加工方式,不仅加工装配难度大,而且产品性能无法保证。闭式叶轮结构采用开式加工方式,针对叶间距Φ4.94、齿高20mm,且在圆周分布的叶轮结构,只能采用五轴加工中心用Φ4.5(最大)铣刀加工,存在刀具磨损快、加工周期长,加工成本难以控制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的加工方式在针对闭式叶轮结构的加工过程中所存在的产品性能无法保证、刀具磨损快、加工周期长,加工成本难以控制等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闭式叶轮结构及其加工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闭式叶轮结构,包括:
第一叶轮,包括定位轮盘、第一配合端面和第一组叶片,所述定位轮盘具有内环面,所述第一配合端面具有第一外环面,所述第一组叶片周向配置在所述第一外环面,且与所述内环面固定连接;
第二叶轮,包括第二配合端面和第二组叶片,所述第二配合端面具有第二外环面,所述第二组叶片周向配置在所述第二外环面;
当所述第一配合端面与所述第二配合端面配合连接时,旋转所述第一叶轮或者所述第二叶轮,使所述第一组叶片与所述第二组叶片交替配置。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定义所述第一组叶片在所述定位轮盘的垂直投影高度为H1,所述第二组叶片在所述定位轮盘的垂直投影高度为H2;H1=H2。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组叶片的数量与所述第二组叶片的数量相等。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定义所述第一组叶片与所述第二组叶片的总数量为2n;当所述第一配合端面与所述第二配合端面配合连接,且所述第一组叶片与所述第二组叶片的位置一一对应时,所述第一叶轮或所述第二叶轮的旋转角度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定位轮盘、所述第一组叶片和所述第一配合端面一体式连接;所述第二组叶片和所述第二配合端面一体式连接。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定义所述第一组叶片靠近所述定位轮盘的面为第一面,所述第一组叶片靠近所述第一配合端面的面为第二面,所述第一组叶片朝向所述第二配合端面的端部为第一端,所述第一组叶片远离所述第二配合端面的端部为第二端;
所述第一面与所述定位轮盘接触并固定;所述第二面靠近所述第二端的部分与所述第一配合端面接触并固定。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定义所述第二组叶片远离所述第二配合端面的面为第三面,所述第二组叶片靠近所述第二配合端面的面为第四面,所述第二组叶片远离所述第一配合端面的端部为第三端,所述第二组叶片靠近所述第一配合端面的端部为第四端;
所述第四面靠近所述第三端的部分与所述第二配合端面接触并固定。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端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端的厚度;所述第三端的厚度小于所述第四端的厚度。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定义所述第一端在所述定位轮盘上的垂直投影形成第一环;所述第三端在所述定位轮盘上的垂直投影形成第二环;所述第一环与所述第二环的位置重合。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配合端面具有第一配合台阶;所述第二配合端面具有第二配合台阶;所述第一配合台阶与所述第二配合台阶相互配合;所述第一配合端面与所述第二配合端面通过紧固件紧密配合连接。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第一方面所述的闭式叶轮结构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准备第一叶轮,所述第一叶轮包括定位轮盘、第一配合端面和第一组叶片,第一组叶片分别与所述定位轮盘的内环面、所述第一配合端面的第一外环面固定连接;
准备第二叶轮,所述第二叶轮包括第二配合端面和第二组叶片,第二组叶片与所述第二配合端面的第二外环面固定连接;
将第一配合端面与第二配合端面相互靠近,当所述第一组叶片与所述第二组叶片的位置一一对应时,旋转第一配合端面或第二配合端面,使所述第一组叶片与所述第二组叶片交替配置;
继续将第一配合端面与第二配合端面相互靠近,直至第一配合端面与第二配合端面紧密配合,将第一配合端面与第二配合端面固定,得到所述闭式叶轮结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预先制备第一叶轮和第二叶轮,并在将第一配合端面与第二配合端面配合连接的过程中,通过简单的旋转,使得第一组叶片与第二组叶片交替配置,即可将第一叶轮和第二叶轮组装形成闭式叶轮结构,装配方式简易,不容易损坏,且具有良好的互换性,解决了现有的加工方式在针对闭式叶轮结构的加工过程中所存在的产品性能无法保证、刀具磨损快、加工周期长,加工成本难以控制等问题。
2、本发明的方法不仅能够降低加工难度,提高产品整体性能,还能使加工成本降低50%以上。
3、本发明的加工方式,能够将叶片与第一叶轮和第二叶轮的配合间隙降低至<0.1mm,以提高产品整体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提供的闭式叶轮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提供的闭式叶轮结构的截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第一叶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第二叶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第二叶轮的后视示意图。
图6中(a)图是现有的实施方式所提供的叶轮的展开示意图;(b)图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第二叶轮的展开示意图。
图中,1、第一叶轮;11、定位轮盘;111、内环面;12、第一配合端面;121、第一外环面;122、第一配合台阶;13、第一组叶片;
2、第二叶轮;21、第二配合端面;211、第二外环面;212、第二配合台阶;22、第二组叶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轴向”、“径向”、“周向”、“长度”、“宽度”、“厚度”、“中心”、“纵向”、“横向”、“顶”、“底”、“内”、“外”、“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四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闭式叶轮结构,包括:第一叶轮1和第二叶轮2。第一叶轮1和第二叶轮2为可拆卸结构,组合安装时,将第二叶轮2安装在第一叶轮1内,如此即可提高装配效率,且方便维修更换。
第一叶轮1包括定位轮盘11、第一配合端面12和第一组叶片13,定位轮盘11具有内环面111,第一配合端面12具有第一外环面121,第一组叶片13周向配置在第一外环面121,且与内环面111固定连接;举例如,如图3,定位轮盘11和第一组叶片13之间形成环形槽体,第一组叶片13固定安装在环形槽体内,且第一组叶片13的一侧与定位轮盘11固定连接;第一组叶片13的另一侧与第一配合端面12固定连接。也即,定位轮盘11通过第一组叶片13与第一配合端面12固定连接。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定位轮盘11、第一配合端面12和第一组叶片13之间可以为焊接固定,或者通过螺栓等固定件固定,也可以互为一体式连接。
第二叶轮2包括第二配合端面21和第二组叶片22,第二配合端面21具有第二外环面211,第二组叶片22周向配置在第二外环面211;举例如,如图4和图5,第二组叶片22沿周向布置在第二配合端面21外侧的第二外环面211上,且第二配合端面21和第二组叶片22固定连接。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二配合端面21和第二组叶片22之间可以为焊接固定,或者通过螺栓等固定件固定,也可以互为一体式连接。
当第一配合端面12与第二配合端面21配合连接时,旋转第一叶轮1或者第二叶轮2,使第一组叶片13与第二组叶片22交替配置。具体的,在装配闭式叶轮结构时,将第二配合端面21逐渐靠近第一配合端面12,当第一配合端面12与第二配合端面21配合连接时,旋转第一叶轮1或者第二叶轮2,使第一组叶片13与第二组叶片22交替配置,此时将第二配合端面21压紧在第一配合端面12上,使第二配合端面21和第一配合端面12无间隙配合连接,然后通过螺栓等紧固件将第二配合端面21和第一配合端面12固定形成一个整体。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2,定义第一组叶片13在定位轮盘11的垂直投影高度为H1,第二组叶片22在定位轮盘11的垂直投影高度为H2;H1=H2。也即,第一组叶片13在定位轮盘11的垂直投影高度与第二组叶片22在定位轮盘11的垂直投影高度是相等的。如此不仅便于第一配合端面12与第二配合端面21配合连接过程中,第一组叶片13与第二组叶片22的交替配置,提高装配效率。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组叶片13的数量与第二组叶片22的数量相等。由此,不仅有助于第一组叶片13与第二组叶片22的交替配置,而且方便获取第一叶轮1或第二叶轮2的旋转角度,进一步提高装配效率。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组叶片13和第二组叶片22均是由多个相同的叶片组成。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定义第一组叶片13与第二组叶片22的总数量为2n;当第一配合端面12与第二配合端面21配合连接,且第一组叶片13与第二组叶片22的位置一一对应时,第一叶轮1或第二叶轮2的旋转角度 举例如,第一组叶片13与第二组叶片22的叶片总数量2n=46,并将46个叶片定义为第1叶片、第2叶片、第3叶片、第4叶片......第45叶片和第46叶片。加工过程中,将叶片编号为奇数,例如1、3、5、7......45,的叶片布置在第一叶轮1上,将叶片编号为偶数,例如2、4、6......46,的叶片布置在第二叶轮2上。由此第一叶轮1形成整体结构,第二叶轮2形成整体结构。并且第一叶轮1和第二叶轮2的对应配合端面上加工定位孔。加工完第一叶轮1和第二叶轮2后,将第一叶轮1和第二叶轮2的配合端面配合连接,且各叶片一一对正,之后旋转第一叶轮1或第二叶轮2,使编号为奇数的叶片与编号为偶数的叶片交替配置,此时,旋转角度/>如此即可使编号为奇数的叶片与编号为偶数的叶片交替配置,且相邻叶片的距离相等。加工完成后将第一叶轮和第二叶轮配合并选择旋转角度θ,然后装正销钉后用螺栓拧紧,使第一叶片与第二叶片固定成一个整体,得到所述的闭式叶轮结构。
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如图3,第一叶轮1上具有编号为奇数的叶片,简称为奇数叶片;奇数叶片处于定位轮盘11与第一配合端面12之间,定位轮盘11为整体结构,与整体零件结构尺寸保持一致;第一配合端面12为设计出的配合结构,整体零件内部厚度δ=19mm。将此处第一叶轮1与第二叶轮的厚度分别设计为δ1=9.5mm。在配合端面设计配合台阶,孔公差为H7,设计定位销Φ8两处,保证产品径向和周向可靠定位。
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如图4和图5,第二叶轮2上具有编号为偶数的叶片,偶数叶片处于第二配合端面的圆周方向,将整体结构改为开式结构。第二配合端面的结构与第一配合端面的结构保持一致,配合台阶处公差为f6,并按照第一配合端面的结构设计第二配合端面的具体厚度、定位销尺寸。
如图6,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通过将闭式叶轮结构分为第一叶轮1和第二叶轮2,将现有的叶轮结构的原叶片的最小叶间距ΦA=Φ4.94,调整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提供的闭式叶轮结构的对应第一组叶片或第二组叶片的叶间距ΦA’,且ΦA’=Φ31.88。由于叶片间距的大幅度增加,不仅能够有效地将加工难度急剧降低,而且合理设计加工产品径向定位台阶和周向定位孔,可保证产品的整体结构尺寸不受影响,同时保证产品使用性能要求。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定位轮盘11、第一组叶片13和第一配合端面12一体式连接;第二组叶片22和第二配合端面21一体式连接。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3,定义第一组叶片13靠近定位轮盘11的面为第一面,第一组叶片13靠近第一配合端面12的面为第二面,第一组叶片13朝向第二配合端面21的端部为第一端,第一组叶片13远离第二配合端面21的端部为第二端;将第一组叶片13的第一面与定位轮盘11完全接触并固定;第一组叶片13的第二面靠近第二端的部分与第一配合端面12接触并固定。其中,第一端的厚度小于第二端的厚度。如此,不仅能够使定位轮盘11、第一配合端面12和第一组叶片13组合形成一体结构,而且还有助于将第一组叶片与第二组叶片实现无厚度差异安装,确保产品使用性能要求。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定义第二组叶片22远离第二配合端面21的面为第三面,第二组叶片22靠近第二配合端面21的面为第四面,第二组叶片22远离第一配合端面12的端部为第三端,第二组叶片22靠近第一配合端面12的端部为第四端;将第四面靠近第三端的部分与第二配合端面21接触并固定。其中,第三端的厚度小于第四端的厚度。由于第一组叶片的数量与第二组叶片的数量相同,且尺寸一致,如此,在确保产品使用性能要求的情况下,还有助于提高装配效率,在不增加原有体积、重量的情况下,可有效降低加工难度、提高产品整体性能,实际加工、装配后,叶片与第一叶轮和第二叶轮的配合间隙<0.1mm,加工成本可降低50%以上。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定义第一组叶片13的第一端在定位轮盘11上的垂直投影形成第一环;第二组叶片22的第三端在定位轮盘11上的垂直投影形成第二环;第一环与第二环的位置重合。如此,在降低加工难度的同时,还能提高产品整体性能,且有效降低加工成本。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闭式叶轮结构,整体结构设计简单,装配方式简易,不容易损坏,且具有良好的互换性。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配合端面12具有第一配合台阶122;第二配合端面21具有第二配合台阶212;第一配合台阶122与第二配合台阶212相互配合;第一配合端面12与第二配合端面21通过紧固件紧密配合连接。举例如,本实施例所述的紧固件,可以为螺栓,也可以为定位销钉,也可以是其他能够使第一配合端面12与第二配合端面21固定形成一个整体的紧固件。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第一方面所述的闭式叶轮结构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准备第一叶轮1,第一叶轮1包括定位轮盘11、第一配合端面12和第一组叶片13,第一组叶片13分别与定位轮盘11的内环面111、第一配合端面12的第一外环面121固定连接;
准备第二叶轮2,第二叶轮2包括第二配合端面21和第二组叶片22,第二组叶片22与第二配合端面21的第二外环面211固定连接;
将第一配合端面12与第二配合端面21相互靠近,当第一组叶片13与第二组叶片22的位置一一对应时,旋转第一配合端面12或第二配合端面21,使第一组叶片13与第二组叶片22交替配置;
继续将第一配合端面12与第二配合端面21相互靠近,直至第一配合端面12与第二配合端面21紧密配合,将第一配合端面12与第二配合端面21固定,得到闭式叶轮结构。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预先制备的第一叶轮1和第二叶轮2,将两者的配合端面相互配合连接,并旋转第一叶轮或第二叶轮,即可实现对闭式叶轮结构的快速装配。装配方式简易,不容易损坏,且具有良好的互换性。而且本发明的方法不仅能够降低加工难度、提高产品整体性能,还能使加工成本降低50%以上。
表1不同加工方式的影响
注:现有的叶片分离加工方式主要是单独加工叶片、内叶盘和外叶盘,叶片加工完成后装配至内叶盘和外叶盘之间,并依靠内叶盘和外叶盘的定位销,将固定形成一个整体。
现有的开式叶片加工方式主要是将闭式叶片外盘与内部结构分开,将其变为开式叶片加工,加工完成后用定位销定位后将其组装形成一个整体。
由表1数据可以看出,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的闭式叶轮结构的加工方法,能够将现有的叶片加工方式制备的叶轮结构的原叶片的最小叶间距Φ4.94,调整为对应第一组叶片或第二组叶片的叶间距Φ31.88。由于叶片间距的大幅度增加,不仅能够有效地将加工难度急剧降低,而且还能保证产品的整体结构尺寸不受影响,同时保证产品使用性能要求。
此外,与现有的叶片分离加工方式和现有的开式叶片加工方式相比,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的闭式叶轮结构的加工方法,不仅能够降低加工难度,提高产品整体性能,还能使加工成本降低50%以上。装配方式简易,不容易损坏,且具有良好的互换性,解决了现有的加工方式在针对闭式叶轮结构的加工过程中所存在的产品性能无法保证、刀具磨损快、加工周期长,加工成本难以控制等问题。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闭式叶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叶轮(1),包括定位轮盘(11)、第一配合端面(12)和第一组叶片(13),所述定位轮盘(11)具有内环面(111),所述第一配合端面(12)具有第一外环面(121),所述第一组叶片(13)周向配置在所述第一外环面(121),且与所述内环面(111)固定连接;
第二叶轮(2),包括第二配合端面(21)和第二组叶片(22),所述第二配合端面(21)具有第二外环面(211),所述第二组叶片(22)周向配置在所述第二外环面(211);
当所述第一配合端面(12)与所述第二配合端面(21)配合连接时,旋转所述第一叶轮(1)或者所述第二叶轮(2),使所述第一组叶片(13)与所述第二组叶片(22)交替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闭式叶轮结构,其特征在于,定义所述第一组叶片(13)在所述定位轮盘(11)的垂直投影高度为H1,所述第二组叶片(22)在所述定位轮盘(11)的垂直投影高度为H2;H1=H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闭式叶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叶片(13)的数量与所述第二组叶片(22)的数量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闭式叶轮结构,其特征在于,定义所述第一组叶片(13)与所述第二组叶片(22)的总数量为2n;当所述第一配合端面(12)与所述第二配合端面(21)配合连接,且所述第一组叶片(13)与所述第二组叶片(22)的位置一一对应时,所述第一叶轮(1)或所述第二叶轮(2)的旋转角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闭式叶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轮盘(11)、所述第一组叶片(13)和所述第一配合端面(12)一体式连接;所述第二组叶片(22)和所述第二配合端面(21)一体式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闭式叶轮结构,其特征在于,定义所述第一组叶片(13)靠近所述定位轮盘(11)的面为第一面,所述第一组叶片(13)靠近所述第一配合端面(12)的面为第二面,所述第一组叶片(13)朝向所述第二配合端面(21)的端部为第一端,所述第一组叶片(13)远离所述第二配合端面(21)的端部为第二端;
所述第一面与所述定位轮盘(11)接触并固定;所述第二面靠近所述第二端的部分与所述第一配合端面(12)接触并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闭式叶轮结构,其特征在于,定义所述第二组叶片(22)远离所述第二配合端面(21)的面为第三面,所述第二组叶片(22)靠近所述第二配合端面(21)的面为第四面,所述第二组叶片(22)远离所述第一配合端面(12)的端部为第三端,所述第二组叶片(22)靠近所述第一配合端面(12)的端部为第四端;
所述第四面靠近所述第三端的部分与所述第二配合端面(21)接触并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闭式叶轮结构,其特征在于,定义所述第一端在所述定位轮盘(11)上的垂直投影形成第一环;所述第三端在所述定位轮盘(11)上的垂直投影形成第二环;所述第一环与所述第二环的位置重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闭式叶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端面(12)具有第一配合台阶(122);所述第二配合端面(21)具有第二配合台阶(212);所述第一配合台阶(122)与所述第二配合台阶(212)相互配合;所述第一配合端面(12)与所述第二配合端面(21)通过紧固件紧密配合连接。
10.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闭式叶轮结构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准备第一叶轮(1),所述第一叶轮(1)包括定位轮盘(11)、第一配合端面(12)和第一组叶片(13),第一组叶片(13)分别与所述定位轮盘(11)的内环面(111)、所述第一配合端面(12)的第一外环面(121)固定连接;
准备第二叶轮(2),所述第二叶轮(2)包括第二配合端面(21)和第二组叶片(22),第二组叶片(22)与所述第二配合端面(21)的第二外环面(211)固定连接;
将第一配合端面(12)与第二配合端面(21)相互靠近,当所述第一组叶片(13)与所述第二组叶片(22)的位置一一对应时,旋转第一配合端面(12)或第二配合端面(21),使所述第一组叶片(13)与所述第二组叶片(22)交替配置;
继续将第一配合端面(12)与第二配合端面(21)相互靠近,直至第一配合端面(12)与第二配合端面(21)紧密配合,将第一配合端面(12)与第二配合端面(21)固定,得到所述闭式叶轮结构。
CN202311855781.8A 2023-12-29 2023-12-29 一种闭式叶轮结构及其加工方法 Pending CN11778044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855781.8A CN117780449A (zh) 2023-12-29 2023-12-29 一种闭式叶轮结构及其加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855781.8A CN117780449A (zh) 2023-12-29 2023-12-29 一种闭式叶轮结构及其加工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780449A true CN117780449A (zh) 2024-03-29

Family

ID=903813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855781.8A Pending CN117780449A (zh) 2023-12-29 2023-12-29 一种闭式叶轮结构及其加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780449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793096B1 (en) Apparatus for assembling a gas turbine engine
EP2951399B1 (en) Turbine shroud and corresponding assembly method
JP5475209B2 (ja) 回転機械を製作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EP1808577B1 (en) A welded nozzle assembly for a steam turbine
EP3511627A1 (en) Line replaceable fuel nozzle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EP1793095B1 (en) Apparatus for assembling a gas turbine engine
CN110771008B (zh) 用于风力涡轮机的发电机的支撑结构部段
JP2015503701A (ja) 高温気体膨張装置の入口ケーシング組立体及び方法
EP3323192B1 (en) Adaptor for generator
WO2011018413A1 (en) Turbine diaphragms
KR101501911B1 (ko) 펠톤 터빈 수차와 그 장착 방법 및 그러한 수차를 포함하는 펠톤 터빈
WO2013075898A1 (en) Eccentric diaphragm adjusting pins for a gas turbine engine
EP2581559B1 (en) Adaptor assembly for coupling turbine blades to rotor disks
EP3388634B1 (en) Gas turbine blade assembly having retainer assembling structure, and gas turbine having same
US10563665B2 (en) Turbomachine stage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CN117780449A (zh) 一种闭式叶轮结构及其加工方法
EP3123002B1 (en) Stator vane support system within a gas turbine engine
CN216894544U (zh) 一种用于航空发动机叶片的锁紧装置
CN109209517A (zh) 一种烟气轮机自适应热膨胀的二级静叶环组件
CN212296501U (zh) 叶片安装定位工装及其总成
CN114962338B (zh) 一种涡喷发动机的分体式静子机匣结构及其装配方法
EP3211177B1 (en) Rotor wheel and impeller inserts
US20190195072A1 (en) Turbine rotor disc having multiple rims
CN116658253A (zh) 一种燃气轮机透平动叶护环组件
CN113513374B (zh) 船舶燃气轮机可方便拆卸式压气机静叶环及其装配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