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769064A - 自动控温加热均匀导电膜、成型方法及应用 - Google Patents

自动控温加热均匀导电膜、成型方法及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769064A
CN117769064A CN202311822200.0A CN202311822200A CN117769064A CN 117769064 A CN117769064 A CN 117769064A CN 202311822200 A CN202311822200 A CN 202311822200A CN 117769064 A CN117769064 A CN 1177690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ive film
electrode layer
electrode layers
sides
electr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82220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昭松
郭芳文
余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Fengshi Electronic Appearance Appl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Fengshi Electronic Appearance Appl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Fengshi Electronic Appearance Appl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Fengshi Electronic Appearance Appl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82220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769064A/zh
Publication of CN1177690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76906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Surface Heating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自动控温加热均匀导电膜,包括导电薄膜、设置于导电薄膜表面的两侧边缘的第一电极层、设置于至少一侧第一电极层上的PTC油墨、设置于PTC油墨上的第二电极层、设置于第一电极层的侧边且分隔PTC油墨和导电薄膜的第一绝缘胶、以及设置于导电薄膜上的第二绝缘胶,所述导电薄膜表面贯穿其两侧设置有位于两侧的第一电极层之间的若干蚀刻分隔线,若干蚀刻分隔线将导电薄膜表面分隔形成若干等效阻值区域。本发明实现了导电膜具备快速均匀加热除雾作用,自动控温和均匀加热,且适用于大面积的应用加热。

Description

自动控温加热均匀导电膜、成型方法及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照灯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控温加热均匀导电膜、成型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汽车车灯为了适应日常环境,灯具在设计时会考虑雾气问题,比如通过增加通气帽、干燥剂、防雾涂层、风扇等各种方案,尽可能降低起雾风险,加快雾气消散。常规的车灯内设置有电加热丝,如现有专利号为CN202110007447.1一种带有通电加热除雾膜的车灯结构,电加热丝大多为铜线,车灯内布置铜线外观可见,而铜线利用贴附的方式在灯罩内,表面存在不平整问题,还会有部分遮光;由于铜线的布置位置影响,还会造成加热不均匀问题;其次,利用铜线加热的方式必须使用温度传感器,再通过温控IC反馈控制,由于铜线上的检测点单一,对于大面积灯罩检测失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自动控温加热均匀导电膜、成型方法及应用,从而实现导电膜具备快速均匀加热除雾作用,自动控温和均匀加热,且适用于大面积的应用加热。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自动控温加热均匀导电膜,包括导电薄膜、设置于导电薄膜表面的两侧边缘的第一电极层、设置于至少一侧第一电极层上的PTC油墨、设置于PTC油墨上的第二电极层、设置于第一电极层的侧边且分隔PTC油墨和导电薄膜的第一绝缘胶、以及设置于导电薄膜和第二电极层上的第二绝缘胶,所述导电薄膜表面贯穿其两侧设置有位于两侧的第一电极层之间的若干蚀刻分隔线,若干蚀刻分隔线将导电薄膜表面分隔形成若干等效阻值区域。
自动控温加热均匀导电膜的成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一种导电薄膜,对导电薄膜表面进行蚀刻,形成若干等效阻值区域;
所述导电薄膜的两侧边缘分别沿长度方向印刷第一电极层;
在至少一侧的第一电极层与导电薄膜的连接处印刷第一绝缘胶;
在至少一侧的第一电极层上印刷PTC油墨;
在PTC油墨上印刷第二电极层;
对导电薄膜表面和第二电极层上印刷第二绝缘胶。
所述自动控温加热均匀导电膜应用于照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自动控温加热均匀导电膜、成型方法及应用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
导电薄膜内若干蚀刻分隔线将导电薄膜表面分隔形成若干等效阻值区域,导电薄膜达到稳定的均匀加热作用,实现自动控温,适用于大面积的加热应用,快速加热达到除冰、除雾效果;导电薄膜注塑成型于透明壳体,具有良好的平整性和透光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适合照灯的导电薄膜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中导电薄膜具有双侧第二电极层的横切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中导电薄膜具有单侧第二电极层的横切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中导电薄膜接电回路示意图;
图中数字表示:
1导电薄膜、11蚀刻分隔线、2第一电极层、3PTC油墨、4第二电极层、5第一绝缘胶、6第二绝缘胶、7透明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参照图1-4所示,本实施例为自动控温加热均匀导电膜,包括透明的导电薄膜1、设置于导电薄膜1表面的两侧边缘的第一电极层2、设置于单侧的第一电极层2上的PTC油墨3、设置于PTC油墨3上的第二电极层4、设置于第一电极层2的侧边且分隔PTC油墨3和导电薄膜1的第一绝缘胶5、以及设置于导电薄膜1和第二电极层4上的第二绝缘胶6。
同时,第二绝缘胶6设置于远离第二电极层4的第一电极层2上。导电薄膜1上一侧的第二电极层4与导电薄膜1上另一侧的第一电极层2形成接电回路。
导电薄膜1表面贯穿其两侧设置有位于两侧的第一电极层2之间的若干蚀刻分隔线11,若干蚀刻分隔线11将导电薄膜1表面分隔形成若干等效阻值区域。导电薄膜1表面为导电层,其内部绝缘。根据导电薄膜1的结构面积设计,蚀刻分隔线11将分隔的不同面积区域形成等效阻值区域。避免整面无蚀刻分隔线11情况下,第二电极层4的连接点位置接近输入电压处升温过快,温度较高,影响整个导电薄膜1,甚至影响PTC阻值升高,无法实现有效控温。采用第一电极层2和第二电极层4上下叠合设置,一方面可以延伸PTC油墨3的设置长度,另一方面可以确保电极均匀的提供电压至导电薄膜1,通过蚀刻导电薄膜1形成若干不同大小面积的区域,补偿各个区域形成等效阻值区域,达到稳定的均匀加热处理,避免造成加热不均情况。
当在常温时,PTC油墨3的阻值低,此时第二电极层V1、第一电极层V2的电压,在导电层进行有效加热,当温度升高时,PTC油墨3的阻值上升,造成压降,作用在导电层的电压减少,避免持续加热,使用分区效果,可以让每一区的加热独立变化,最后有效达成各区均温效果。具有自动控温和过热保护的功能,适用于大面积的应用控温,能快速的均匀加热,满足除冰、除雾的功能。
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极层2和第二电极层4均为银浆电极层,采用印刷方式进行成型。PTC油墨3采用印刷方式成型。导电薄膜1为透明导电薄膜。
第二绝缘胶6外露出部分的第二电极层4和远离第二电极层4的第一电极层2,外露的第二电极层4的连接点与导线电路连接,外露的第一电极层2的连接点与导线电路连接。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位于双侧的第一电极层2上分别设置PTC油墨3,在两侧的PTC油墨3上分别设置第二电极层4。第二绝缘胶6覆盖于导电薄膜1和两侧的第二电极层4上。导电薄膜1的两侧边缘设置的第二电极层4相对应,两侧的第二电极层4外接导线电路形成接电回路。
实施例3:
参照图1-4所示,自动控温加热均匀导电膜的成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一种导电薄膜1,对导电薄膜1表面进行镭雕蚀刻,蚀刻线宽大于10μm,导电薄膜1蚀刻形成若干等效阻值区域;
导电薄膜1的两侧边缘分别沿长度方向印刷第一电极层2,作为加热输入电极;
在至少一侧的第一电极层2与导电薄膜1的连接处印刷第一绝缘胶5,第一绝缘胶5不完全覆盖第一电极层2;
在至少一侧的第一电极层2上印刷PTC油墨3,PTC油墨3不完全覆盖第一电极层2;
在PTC油墨3上印刷第二电极层4;
对导电薄膜1表面的全部位置印刷第二绝缘胶6,所述第二绝缘胶6外露第二电极层4和外露远离第二电极层4的第一电极层2的连接点位置,或所述第二绝缘胶6外露两侧的第二电极层4的连接点位置,所述连接点位置外接导线电路。
应用上述实施例时,导电薄膜1内若干蚀刻分隔线11将导电薄膜1表面分隔形成若干等效阻值区域,导电薄膜1达到稳定的均匀加热作用,实现自动控温,适用于大面积的加热应用,快速加热达到除冰、除雾效果;导电薄膜1注塑成型于透明壳体7,具有良好的平整性和透光性。
实施例4:
将实施例3得到的自动控温加热均匀导电膜应用于照灯,自动控温加热均匀导电膜采用模内注塑成型,利用IML注塑工艺或IME注塑工艺,导电薄膜1的背面与透明壳体7连接,达到平整成型且全透光的一体式照灯。自动控温加热均匀导电膜的应用不限于汽车照灯、摩托车照灯、电动自行车照灯,还包括户外照明灯、显示器保护罩、或雷达罩。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具体实施例”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虽然本发明所揭露的实施方式如上,但所述的内容仅为便于理解本发明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发明所属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所揭露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及细节上进行任何的修改与变化,但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0)

1.自动控温加热均匀导电膜,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电薄膜、设置于导电薄膜表面的两侧边缘的第一电极层、设置于至少一侧第一电极层上的PTC油墨、设置于PTC油墨上的第二电极层、设置于第一电极层的侧边且分隔PTC油墨和导电薄膜的第一绝缘胶、以及设置于导电薄膜上的第二绝缘胶,所述导电薄膜表面贯穿其两侧设置有位于两侧的第一电极层之间的若干蚀刻分隔线,若干蚀刻分隔线将导电薄膜表面分隔形成若干等效阻值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控温加热均匀导电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薄膜具有单侧的第二电极层,所述第二绝缘胶还设置于远离第二电极层的第一电极层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控温加热均匀导电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薄膜具有双侧的第二电极层,所述第二绝缘胶设置于两侧的第二电极层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控温加热均匀导电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薄膜具有单侧的第二电极层,所述导电薄膜上一侧的第二电极层与导电薄膜上另一侧的第一电极层形成接电回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控温加热均匀导电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薄膜具有双侧的第二电极层,导电薄膜上两侧的第二电极层形成接电回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控温加热均匀导电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薄膜表面为导电层,其内部绝缘。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自动控温加热均匀导电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均为银浆电极层。
8.自动控温加热均匀导电膜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一种导电薄膜,对导电薄膜表面进行蚀刻,形成若干等效阻值区域;
所述导电薄膜的两侧边缘分别沿长度方向印刷第一电极层;
在至少一侧的第一电极层与导电薄膜的连接处印刷第一绝缘胶;
在至少一侧的第一电极层上印刷PTC油墨;
在PTC油墨上印刷第二电极层;
对导电薄膜表面印刷第二绝缘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动控温加热均匀导电膜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绝缘胶外露第二电极层和外露远离第二电极层的第一电极层的连接点位置,或所述第二绝缘胶外露两侧的第二电极层的连接点位置,所述连接点位置外接导线电路。
10.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自动控温加热均匀导电膜或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自动控温加热均匀导电膜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控温加热均匀导电膜应用于照灯。
CN202311822200.0A 2023-12-27 2023-12-27 自动控温加热均匀导电膜、成型方法及应用 Pending CN11776906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822200.0A CN117769064A (zh) 2023-12-27 2023-12-27 自动控温加热均匀导电膜、成型方法及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822200.0A CN117769064A (zh) 2023-12-27 2023-12-27 自动控温加热均匀导电膜、成型方法及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769064A true CN117769064A (zh) 2024-03-26

Family

ID=903144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822200.0A Pending CN117769064A (zh) 2023-12-27 2023-12-27 自动控温加热均匀导电膜、成型方法及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769064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661670B2 (ja) レンズ加熱システム及びled照明システムのための方法
US5099105A (en) Electrically heated automobile glazing with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decorative frame
CA1237758A (en) Electrically heated windshield construction with improved bus bar design
US5938957A (en) Planar heating device for a mirror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the same
US9999099B2 (en) Heating element and a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JP2010092875A (ja) ヒータ
JP2018524768A5 (zh)
US7291816B2 (en) Transparent electrothermal body and the method of making it
CN105376883A (zh) 带有通讯窗无膜层区域可均匀电加热的汽车夹层玻璃
KR100430702B1 (ko) 자동차용의전기가열식적층투명창유리
CN117769064A (zh) 自动控温加热均匀导电膜、成型方法及应用
EA033621B1 (ru) Прозрачное стекло с нагреваемым покрытием
CN105338672A (zh) 一种可均匀电加热的汽车夹层玻璃
JPH081827B2 (ja) 電気加熱可能な透明板
CN105376884B (zh) 带有分流母线的电加热汽车夹层玻璃
CN112677586B (zh) 可加热调光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CN113296308B (zh) 一种具有电热功能的调光膜及其制备方法
CN214420180U (zh) 一种具有电加热和天线功能的车辆玻璃
CN113015275A (zh) 电加热膜
KR101468637B1 (ko) 유연성 카본 히터 제조방법 및 그 카본 히터
CN108738376A (zh) 制造具有导电结构的复合玻璃板的方法以及复合玻璃板
CN215187098U (zh) 一种监控设备
US12010767B2 (en) Glass plate having a heat generating function and a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the same
CN219831585U (zh) 一种玻璃总成及车辆
KR102634239B1 (ko) 자동차용 면상 발열 히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