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761561A - 一种测试装置、电池及测试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测试装置、电池及测试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761561A
CN117761561A CN202311812758.0A CN202311812758A CN117761561A CN 117761561 A CN117761561 A CN 117761561A CN 202311812758 A CN202311812758 A CN 202311812758A CN 117761561 A CN117761561 A CN 1177615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pipeline
axis
test
heat exchan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81275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冰
刘彬
代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Rox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Rox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Rox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Rox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81275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761561A/zh
Publication of CN1177615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76156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测试装置、电池及测试方法,用于检测电池,电池包括箱体、电池单体、换热板,以及开设于箱体且连通于电池内外的两个第一接口,换热板包括位于换热管路两端的两个第二接口,包括多通连接件和测试台架,多通连接件位于电池内部,多通连接件包括相连通的第一管路、第二管路和第三管路,第一管路连接于第一接口,第二管路连接于第二接口,第三管路连通于电池内部,在第三管路上设置有控制阀;电池连接于测试台架,测试台架被配置为,带动电池绕第一轴线转动。使用该测试装置不仅能够有效模拟实际使用过程中冷却液泄漏并与电池单体接触的情况,使数据或结论更加真实有效,而且还能避免操作人员直接接触电池,有效降低了测试风险。

Description

一种测试装置、电池及测试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动力电池系统安全性测试与评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测试装置、电池及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电池液冷技术是一种利用液体介质的传热特性,将电池产生的热量迅速传导到液体中,并通过液体循环来带走热量,从而降低电池温度的冷却方式,这种冷却方式具有更高的散热效率和更好的散热均匀性,可以大大提高电池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然而,动力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受外力作用如剐蹭、碰撞等,可能会造成液冷回路结构破坏,导致冷却液向电池内泄漏,不但会影响对电池的冷却效果,而且还会对车辆部件造成腐蚀和破坏,导致短路甚至起火等事故,极大影响车内乘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因此,亟需一种测试装置及方法对电池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生冷却液泄漏的情况进行模拟验证。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测试装置、电池及测试方法,能够有效模拟电池工作状态下出现冷却液泄漏的情况,验证电池的可靠性。
一方面,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测试装置,用于检测电池,电池包括箱体、电池单体、换热板,以及开设于箱体且连通于电池内外的两个第一接口,换热板包括位于换热管路两端的两个第二接口,包括:多通连接件,位于电池内部,多通连接件包括相连通的第一管路、第二管路和第三管路,第一管路连接于第一接口,第二管路连接于第二接口,第三管路连通于电池内部,在第三管路上设置有控制阀;测试台架,电池连接于测试台架,测试台架被配置为,带动电池绕第一轴线转动。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测试装置还包括供液组件,供液组件包括储液仓,以及连通于储液仓内部的第四管路和第五管路,第四管路和第五管路分别连接于两个第一接口以形成冷却回路。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电池还包括箱体,电池单体和换热板位于箱体内,储液仓设置于箱体外。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储液仓连接于箱体,储液仓被配置为,与箱体之间的距离可调节。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测试台架被配置为,带动电池绕第二轴线转动,第二轴线与第一轴线相交;和/或,带动电池绕第三轴线转动,第一轴线、第二轴线和第三轴线两两相交。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测试台架包括基座和第一转动框,第一转动框绕第一轴线转动连接于基座,电池位于第一转动框围成的第一空间内。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测试台架还包括第二转动框,第二转动框位于第一空间内,且绕第二轴线转动连接于第一转动框,电池位于第二转动框围成的第二空间内,第一轴线与第二轴线相交;和/或,测试台架还包括安装台,安装台位于第二空间内,且绕第三轴线转动连接于第二转动框,电池连接于安装台,第一轴线、第二轴线与第三轴线两两相交。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括:箱体,箱体上开设有连通于外部的两个第一接口;换热板,包括位于换热管路两端的两个第二接口;多通连接件,包括相连通的第一管路、第二管路和第三管路,第一管路连接于第一接口,第二管路连接于第二接口,第三管路连通于电池内部,在第三管路上设置有控制阀;电池单体,电池单体、多通连接件和换热板均设置于箱体内。
再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测试方法,使用上述的测试装置,包括:将多通连接件安装在电池内部,并将电池安装于测试台架;关闭控制阀;向电池内灌注冷却液;调整电池的初始状态,开启控制阀;改变测试台架的运动方式并检测电池的状态。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测试装置包括储液仓,在向电池内灌注冷却液之前,测试方法还包括:将储液仓连接于电池,并调节储液仓与电池之间的距离;关闭控制阀,向储液仓中灌注冷却液。
根据本申请提供的测试装置,用于检测电池,电池包括箱体、电池单体、换热板,以及开设于箱体且连通于电池内外的两个第一接口,换热板包括位于换热管路两端的两个第二接口,包括多通连接件和测试台架,多通连接件位于电池内部,多通连接件包括相连通的第一管路、第二管路和第三管路,第一管路连接于第一接口,第二管路连接于第二接口,第三管路连通于电池内部,在第三管路上设置有控制阀;电池连接于测试台架,测试台架被配置为,带动电池绕第一轴线转动。
使用该测试装置能够有效模拟实际使用过程中冷却液泄漏并与电池单体接触的情况,并且通过观察电池的状态或检测电池的数据,验证电池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使数据或结论更加真实有效。同时,通过远程调节控制阀的开启和关闭以实现远程控制冷却液的流入,调节冷却液的泄漏量和泄漏速度,相比常规一次性注液的方式,不仅更能模拟实际使用过程中换热板失效引起的冷却液泄漏过程,得到更加真实可靠的数据或结论,而且还避免操作人员直接接触电池,提高了该测试的工作效率,有效降低了测试风险。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考附图来描述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征、优点和技术效果。
图1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测试装置部分结构与电池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测试装置部分结构与电池的结构爆炸图;
图3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测试装置的多通连接件与电池的结构放大图;
图4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测试装置的测试台架的结构示意图。
标记说明:
1、多通连接件;11、第一管路;12、第二管路;13、第三管路;14、控制阀;
2、测试台架;21、基座;22、第一转动框;221、第一转轴;222、第一驱动件;223、第一轴线;23、安装台;231、第二转轴;232、第二驱动件;233、第二轴线;24、控制件;
3、供液组件;31、储液仓;32、第四管路;33、第五管路;34、螺杆;
4、电池;41、箱体;411、第一接口;42、电池单体;43、换热板;431、第二接口;
X、第一方向;Y、第二方向;Z、第三方向。
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应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意在解释本申请,而不是限定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申请的示例来提供对本申请更好的理解。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在后续的描述中,使用表示元件的诸如“模块”、“部件”或者“单元”的后缀仅为了有利于本申请的说明,其本身没有特定的意义。因此,“模块”、“部件”或者“单元”可以混合地使用。
电池液冷技术是一种利用液体介质的传热特性,将电池产生的热量迅速传导到液体中,并通过液体循环来带走热量,从而降低电池温度的冷却方式,这种冷却方式具有更高的散热效率和更好的散热均匀性,可以大大提高电池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然而,动力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受外力作用如剐蹭、碰撞等,可能会造成液冷回路结构破坏,导致冷却液向电池内泄漏,不但会影响对电池的冷却效果,而且还会对车辆部件造成腐蚀和破坏,导致短路甚至起火等事故,极大影响车内乘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目前大多数动力电池多通过在电池内注入定量冷却液的方式进行冷却液泄漏试验,并进行单一的静置模拟静态工况或增加翻转模拟动态工况。以上工况相对较为单一,无法模拟实际情况。
冷却液的常规注入方式包括:1、电池开孔注液后加以封堵;2、电池拆除零部件如平衡阀、防爆阀,然后注液复原;3、预先将电池内换热板接头断开,从冷却液进出口注液;4、打开电池密封界面,注液后复原。然而,上述冷却液灌注方式均存在一定的风险和缺点,不仅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均有一定程度的危险性,而且冷却液一次性大量注入,注液速度较快,不能模拟实际过程中冷却液较慢速泄漏且泄漏体积不确定的真实情况。因此,为了模拟实际使用过程中电池出现冷却液泄漏的情况,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测试装置、电池及方法。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下面结合图1至图4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及其使用方法进行详细描述。
图1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测试装置部分结构与电池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测试装置部分结构与电池的结构爆炸图。图3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测试装置的多通连接件与电池的结构放大图。图4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测试装置的测试台架的结构示意图。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测试装置,用于检测电池4,电池4包括箱体41、电池单体42、换热板43,以及开设于箱体41且连通于电池4内外的两个第一接口411,换热板43包括位于换热管路两端的两个第二接口431,包括多通连接件1和测试台架2,多通连接件1位于电池4内部,多通连接件1包括相连通的第一管路11、第二管路12和第三管路13,第一管路11连接于第一接口411,第二管路12连接于第二接口431,第三管路13连通于电池4内部,在第三管路13上设置有控制阀14;电池4连接于测试台架2,测试台架2被配置为,带动电池4绕第一轴线223转动。
如图1和图2所示,电池4包括箱体41、电池单体42、换热板43,以及开设于箱体41且连通于电池4内外的两个第一接口411,换热板43包括位于换热管路两端的两个第二接口431。其中,电池单体42的数量在这里不做限制,可以为一个,也可以有多个,多个电池单体42可以通过串联或并联的方式组成电池组。换热板43包括换热管路,换热管路内有循环流动的冷却液,冷却液通过换热板43与电池单体42相接处,并不断流动以将热量带离电池4。换热管路两端开设有第二接口431,第二接口431与开设于箱体41的第一接口411相连接,用于与外部的冷却系统组成冷却回路,以提高电池4的换热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测试装置包括多通连接件1和测试台架2,多通连接件1一般为包含多个相互连通管路的接头,可选地,多通连接件1可以是三通管,或者是十字管,可以根据所需要的泄漏点的数量决定。多通连接件1主要用于模拟电池4在使用过程中受外力作用后冷却回路中出现的泄漏点,除此之外,多通连接件1还能够起到连接管路的作用。
具体地,多通连接件1位于电池4内部,以便于电池单体42和冷却液接触,示例性地,如图3所示,多通连接件1包括相连通的第一管路11、第二管路12和第三管路13,第一管路11连接于第一接口411,第二管路12连接于第二接口431,第三管路13连通于电池4内部。其中,多通连接件1的第一管路11连接于第一接口411,第二管路12连接于第二接口431,用于将第一接口411和第二接口431一一对应连接,保证冷却回路的完整且有效连接,第三管路13连通于电池4内部,当冷却液流经多通连接件1时,能够从第三管路13中流出,并在电池4内与电池单体42相接触,用以模拟冷却液泄漏的真实情况。多通连接件1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可选地,多通连接件1可以设置在一个第一接口411和第二接口431之间,以模拟一处泄漏点,或者,两个第一接口411和两个第二接口431之间均设置有多通连接件1,以模拟两处泄漏点,再者,可以将多个多通连接件1串联连接,以模拟多个泄漏点。
为了控制冷却液的泄漏量,在第三管路13上还设置有控制阀14,控制阀14具有多个种类。可选地,控制阀14是手动阀或电动阀,示例性地,控制阀14为电磁阀,控制线电连接于电源和电磁阀,通过远程调节控制阀14的开启和关闭,可实现控制冷却液的泄漏情况。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在第三管路13上设置流量计,以测控泄漏的冷却液的流量,更好地掌握冷却液泄漏量和电池4安全之间的关系。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三通阀或多通阀取代多通连接件1和控制阀14。
电池4连接于测试台架2,电池4和测试台架2的连接方式具有多种。可选地,电池4通过绑带连接于测试台架2,绑带连接牢固同时又不易破坏电池4本身的结构;或者,使用连接件连接电池4箱体41和测试台架2,以提高电池4连接的稳定程度,其中连接件包括螺栓、螺钉等标准件。测试台架2被配置为带动电池4绕第一轴线223转动,测试台架2主要用于带动电池4绕第一轴线223转动,以模拟实际使用过程中,电池4发生翻转的情况。其中,第一轴线223沿第一方向X延伸。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第一接口411和第二接口431一般为能够与其他配件螺纹连接的接头,均属于电池4的现有技术,在这类不做过多赘述。
多通连接件1为电池4创造了一个用于测试电池4可靠性的泄漏点,通过冷却液从第三管路13中流出来模拟现实使用过程中冷却回路破裂、冷却液泄漏并与电池单体42接触的情况,并且通过观察电池4的状态,例如电池4是否出现升温短路甚至发生爆炸的情况,或检测电池4的数据,以进一步验证电池4的可靠性。同时,通过远程调节控制阀14的开启和关闭以实现远程控制冷却液的流入,可以缩短人为打开电池4制造泄漏点再复原电池4的操作时间,避免操作人员直接接触电池4,还能够调节冷却液的泄漏量和泄漏速度,不仅提高了该测试的工作效率,而且还降低了操作人员面临的高压安全和热失控风险,提高了测试的规范程度,保证了该测试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相比常规一次性注液的方式,使用该测试装置进行的测试方式更能模拟实际使用过程中换热板43失效引起的冷却液泄漏过程,得到更加真实可靠的数据或结论。除此之外,该测试装置还适用于任何类型的电池4,生产制造成本低,适用范围广。
如图1至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测试装置还包括供液组件3,供液组件3包括储液仓31,以及连通于储液仓31内部的第四管路32和第五管路33,第四管路32和第五管路33分别连接于两个第一接口411以形成冷却回路。
供液组件3包括储液仓31,储液仓31主要用于存放冷却液,储液仓31的形状在这里不做规定,只需满足能够容纳与实际工作中等量的冷却液即可。示例性地,如图1所示,储液仓31为类球形,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储液仓31还可以为箱型或桶型。
第四管路32和第五管路33连通于储液仓31内部,第四管路32和第五管路33分别连接于两个第一接口411,以使冷却液依次流经多通连接件1、第二接口431和换热管路,以形成冷却回路。第四管路32和第五管路33用于向电池4内部传输冷却液,第四管路32和第五管路33可选择多种材质,可以根据冷却液的种类和特点进行决定。可选地,第四管路32和第五管路33可以为橡胶软管,或者,第四管路32和第五管路33还可以是金属材质。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模拟实际冷却管路中的冷却液循环情况,在第四管路32和所述第五管路33中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加压泵,加压泵能够为冷却液提供动力,便于冷却液在电池4和储液仓31形成的冷却回路中循环流动,更加模拟电池4工作中的实际情况,同时还能够避免冷却液在第三管路13处聚集,出现冷却液大量泄漏的情况。
通过设置储液仓31能够模拟电池4外部的冷却循环系统,使电池4的工作状态更接近实际使用的过程,储液仓31结构简单,连接方便,能够很好地与电池4一起运动,便于模拟泄漏发生的状态。
继续如图1至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单体42和换热板43位于箱体41内,储液仓31设置于箱体41外。通过将储液仓31设置在箱体41外,能够避免储液仓31占用电池4内的空间,避免出现电池4无法容纳储液仓31的情况。储液仓31可以具有多种位置,可选地,储液仓31可以连接固定在地面或高台处,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储液仓31连接于箱体41,以使电池4和储液仓31的位置相对固定,能够避免储液仓31位置变化引起第四管路32和第五管路33中压差的改变,从而给冷却回路中冷却液的流动带来影响。
继续如图1至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储液仓31连接于箱体41,储液仓31被配置为,与箱体41之间的距离可调节。
储液仓31在该测试装置中主要用于模拟电池4外部的冷却系统,因此,储液仓31和箱体41之间的距离极为重要。然而,在不同的使用场景中,储液仓31和箱体41之间的距离也不同,因此,储液仓31被配置为与箱体41之间的距离可调节设置,以适用于多种场景下的电池4工作情况。示例性地,如图2所示,电池单体42位于换热板43厚度方向上的一侧,储液仓31在换热板43的厚度方向上可调节设置。储液仓31和箱体41之间可以具有多种可调节连接方式,示例性地,如图1所示,储液仓31固定连接有螺杆34,箱体41上开设有螺纹孔,螺杆34穿过螺纹孔以使储液仓31连接到箱体41上,并通过转动储液仓31调整储液仓31和箱体41之间的距离。
通过改变储液仓31和箱体41之间的距离,能够进一步模拟电池4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与冷却系统在各个方向上的位置关系,使该测试模拟出的使用场景更加真实,测试得出的结论更加准确有效。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提高测试模拟的范围,提高测试结果的准确程度,上述测试台架2被配置为,带动电池4绕第二轴线233转动,第一轴线223与第二轴线233相交;和/或,带动电池4绕第三轴线转动,第一轴线223、第二轴线233与第三轴线两两相交。也就是说,除了电池4绕第一轴线223转动的情况,该测试台架2还可以满足电池4绕第二轴线233或第三轴线转动的情况,且第一轴线223、第二轴线233与第三轴线两两相交,以实现电池4在三个转动自由度下向任意方向转动的情景。其中,第二轴线233沿第二方向Y延伸,第三轴线沿第三方向Z延伸。
为了实现上述测试台架2带动电池4绕第一轴线223转动的技术方案,如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测试台架2包括基座21和第一转动框22,第一转动框22绕第一轴线223转动连接于基座21,电池4位于第一转动框22围成的第一空间内。
测试台架2包括基座21和第一转动框22,其中,基座21放置在地面上,用于支撑第一转动框22和电池4。第一转动框22绕第一轴线223转动连接于基座21,主要用于带动电池4绕第一轴线223转动。第一转动框22和基座21的连接方式具有多种,示例性地,如图4所示,在基座21上设置有沿第一轴线223的延伸方向,即第一方向X设置的第一转轴221,第一转轴221穿过第一转动框22,以使第一转动框22绕第一轴线223相对于基座21转动。第一转动框22为框型结构,包括框型结构围成的第一空间,电池4位于第一转动框22围成的第一空间内,能够使该测试台架2的结构更加紧凑,占用更小的使用空间。电池4和第一转动框22有多种连接方式,可选地,电池4箱体41与第一转动框22可拆卸链接;或者,电池4通过绑带固定连接于第一转动框22。
进一步可选地,为了保证测试台架2的运动规范化、精准化,如图4所示,上述的测试台架2还包括第一驱动件222和控制件24,第一驱动件222连接于第一转轴221,控制件24驱动第一驱动件222以带动第一转轴221转动。通过使用可控制件24和第一驱动件222,不仅能够使第一转轴221匀速且稳定的转动,而且还能够时刻控制和改变第一转轴221的转速,为测试提供多种工况。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提高电池4的转动自由度、为测试提供更多可模拟的场景,该测试台架2还包括第二转动框,第二转动框位于第一空间内,且绕第二轴线233转动连接于第一转动框22,电池4位于第二转动框围成的第二空间内,第一轴线223与第二轴线233相交;和/或,测试台架2还包括安装台23,安装台23位于第二空间内,且绕第三轴线转动连接于第二转动框,电池4连接于安装台23,第一轴线223、第二轴线233与第三轴线两两相交。
第二转动框位于第一空间内,以提高测试台架2的结构紧凑程度,使之占用更小的使用空间。第二转动框绕第二轴线233转动连接于第一转动框22,电池4位于第二转动框围成的第二空间内,第一轴线223与第二轴线233相交。第二转动框为框型结构,包括框型结构围成的第二空间,电池4位于第二转动框围成的第二空间内,能够进一步提高测试台架2的结构紧凑程度。第二转动框为电池4提供了绕第二轴线233转动的功能,使电池4具有两个转动自由度,提高了电池4的活动范围,增加了该测试装置能够模拟的使用场景。类似地,第二转动框和第一转动框22的连接方式具有多种,可选地,在基座21上设置有沿第二轴线233的延伸方向,即第二方向Y设置的第二转轴231,第二转轴231穿过第二转动框,以使第二转动框绕第二轴线233相对于第一转动框22转动。电池4和第二转动框有多种连接方式,可选地,电池4箱体41与第二转动框可拆卸链接;或者,电池4通过绑带固定连接于第二转动框。
类似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测试台架2还包括第二驱动件232,第二驱动件232连接于第二转轴231,控制件24驱动第二驱动件232以带动第二转轴231转动,提高测试的规范和精准程度。
进一步可选地,测试台架2还包括安装台23,安装台23位于第二空间内,以减小该测试台架2的体积。安装台23绕第三轴线转动连接于第二转动框,电池4连接于安装台23,第一轴线223、第二轴线233与第三轴线两两相交,安装台23为电池4提供了在第三方向Z上的转动自由度。电池4和安装台23有多种连接方式,可选地,电池4箱体41与安装台23可拆卸链接;或者,电池4通过绑带固定连接于安装台23。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安装框和安装台23可以同时设置,为电池4提供三个方向上的转动自由度,或者,也可以只设置二者中的任意一个,为电池4提供两个方向上的转动自由度。示例性地,如图4所示,在第一转动框22的第一空间内设置有安装台23,安装台23通过第二转轴231连接于第一转动框22,电池4连接于安装台23。
上述测试台架2具有搭建简单、结构稳固、与电池4的适配度高等特点,能够搭载多种类型的电池4进行测试,生产成本低,有利于后续维护。
如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4,包括箱体41,箱体41上开设有连通于外部的两个第一接口411;换热板43,包括位于换热管路两端的两个第二接口431;多通连接件1,包括相连通的第一管路11、第二管路12和第三管路13,第一管路11连接于第一接口411,第二管路12连接于第二接口431,第三管路13连通于电池4内部,在第三管路13上设置有控制阀14;电池单体42,电池单体42、多通连接件1和换热板43均设置于箱体41内。
该电池4设置有多通连接件1,能够通过随时开启和关闭控制阀14实现人为创造泄漏点,便于检验电池4的安全性能。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测试方法,使用上述的测试装置,包括:安装多通连接件1,连接电池4与测试台架2;关闭控制阀14;灌注冷却液;调整电池4的初始状态,开启控制阀14;改变测试台架2的运动方式并检测电池4的状态。通过上述步骤能够人为制造可控制流量和流速的泄漏点,并带动带有泄漏点的电池4模拟多种运动,以用于检测处于换热板43被破坏状态下该电池4的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使该检测方法进一步贴近真实情况,测试装置还设置有储液仓31,上述测试方法的步骤还包括:将储液仓31连接于电池4,并调节储液仓31与电池4之间的距离;关闭控制阀14,向储液仓31中灌注冷却液。该步骤位于关闭控制阀14和灌注冷却液之间,通过利用储液仓31作为冷却液源头能够避免操作人员直接接触电池4,降低测试过程中电池4热失控带给操作人员的风险,提高该测试方法的规范性和可靠性。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测试方法为了模拟多种使用场景设置了多种工况,包括但不限于静态工况、动态工况,以及静动态组合工况。在不同的工况下,测试台架2的运动方式也不同。下面以静态工况、动态工况,以及静动态组合工况为例详细介绍该测试的主要步骤。
在静态工况下,测试台架2带动电池4绕第一轴线223或第二轴线233偏转一定角度,开启阀门后,静置电池4,检测电池4状态。示例性地,当该电池4应用于车辆时,静态工况可用于模拟电池4内发生冷却液泄漏后,车辆静置停车的状态,并根据电池4偏转的角度,模拟车辆在水平路面停车或坡度路面停车的情况。
在动态工况下,测试台架2带动电池4绕第一轴线223或第二轴线233偏转一定角度,开启阀门后,依次绕第一轴线223和第二轴线233转动一定角度,静置电池4,检测电池4状态。示例性地,当该电池4应用于车辆时,动态工况可用于模拟电池4内发生冷却液泄漏后,车辆发生翻车或翻滚的状态,以评价车辆处于动态情况下电池4的安全风险。
在静动态组合工况下,测试台架2先带动电池4绕第一轴线223或第二轴线233偏转一定角度,开启阀门后,绕第一轴线223依次按照正反方向转动第一目标角度,再绕第一轴线223向反方向转动多次转动第二目标角度,直到电池4回到初始位置;然后绕第二轴线233重复上述步骤,直到电池4回到初始位置,每次转动完成后静置电池4,检测电池4状态。示例性地,当该电池4应用于车辆时,静动态组合工况可用于模拟电池4内发生冷却液泄漏后,车辆翻滚和静置交替出现的状态,以评价车辆处于静动组合态情况下电池4的安全风险。
通过设置上述工况,可模拟电池4内发生冷却液泄漏后在各种不同复杂场景下的状态,可充分验证电池4的安全性能。
虽然已经参考优选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描述,但在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申请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Claims (10)

1.一种测试装置,用于检测电池,所述电池包括箱体、电池单体、换热板,以及开设于所述箱体且连通于所述电池内外的两个第一接口,所述换热板包括位于换热管路两端的两个第二接口,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通连接件,位于所述电池内部,所述多通连接件包括相连通的第一管路、第二管路和第三管路,所述第一管路连接于所述第一接口,所述第二管路连接于所述第二接口,所述第三管路连通于所述电池内部,在所述第三管路上设置有控制阀;
测试台架,所述电池连接于所述测试台架,所述测试台架被配置为,带动所述电池绕第一轴线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供液组件,所述供液组件包括储液仓,以及连通于所述储液仓内部的第四管路和第五管路,所述第四管路和所述第五管路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一接口以形成冷却回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单体和所述换热板位于所述箱体内,所述储液仓设置于所述箱体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仓连接于所述箱体,所述储液仓被配置为,与所述箱体之间的距离可调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台架被配置为,带动所述电池绕第二轴线转动,所述第二轴线与所述第一轴线相交;和/或,带动所述电池绕第三轴线转动,所述第一轴线、所述第二轴线和所述第三轴线两两相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台架包括基座和第一转动框,所述第一转动框绕所述第一轴线转动连接于所述基座,所述电池位于所述第一转动框围成的第一空间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台架还包括第二转动框,所述第二转动框位于所述第一空间内,且绕所述第二轴线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转动框,所述电池位于所述第二转动框围成的第二空间内,所述第一轴线与所述第二轴线相交;和/或,所述测试台架还包括安装台,所述安装台位于所述第二空间内,且绕所述第三轴线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转动框,所述电池连接于所述安装台,所述第一轴线、所述第二轴线与所述第三轴线两两相交。
8.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所述箱体上开设有连通于外部的两个第一接口;
换热板,包括位于换热管路两端的两个第二接口;
多通连接件,包括相连通的第一管路、第二管路和第三管路,所述第一管路连接于所述第一接口,所述第二管路连接于所述第二接口,所述第三管路连通于所述电池内部,在所述第三管路上设置有控制阀;
电池单体,所述电池单体、所述多通连接件和所述换热板均设置于所述箱体内。
9.一种测试方法,使用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所述多通连接件安装在所述电池内部,并将所述电池安装于所述测试台架;
关闭所述控制阀;
向所述电池内灌注冷却液;
调整所述电池的初始状态,开启所述控制阀;
改变所述测试台架的运动方式并检测所述电池的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装置包括储液仓,所述向所述电池内灌注冷却液之前,还包括:
将所述储液仓连接于所述电池,并调节所述储液仓与所述电池之间的距离;
关闭所述控制阀,向所述储液仓中灌注所述冷却液。
CN202311812758.0A 2023-12-26 2023-12-26 一种测试装置、电池及测试方法 Pending CN11776156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812758.0A CN117761561A (zh) 2023-12-26 2023-12-26 一种测试装置、电池及测试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812758.0A CN117761561A (zh) 2023-12-26 2023-12-26 一种测试装置、电池及测试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761561A true CN117761561A (zh) 2024-03-26

Family

ID=903198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812758.0A Pending CN117761561A (zh) 2023-12-26 2023-12-26 一种测试装置、电池及测试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761561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44232B (zh) 一种动力电池液冷系统冷却液泄漏可靠性测试方法
CN103983464A (zh) 换热器性能测试平台
CN111323216B (zh) 阀门压力性能测试系统及方法
KR20170040478A (ko) 펌프 메카니컬씰 수명평가 시험장치 및 방법
CN201166615Y (zh) 一种地源热泵地埋管换热量测试仪
CN107781155B (zh) 测试系统、耐久性测试方法和性能测试方法
CN111983133B (zh) 一种模拟管廊管道火灾实验平台及其实验方法
CN110887619A (zh) 一种高效率电池检测装置
CN117761561A (zh) 一种测试装置、电池及测试方法
CN111210920A (zh) 模拟海洋核反应堆流体自然循环回路的试验装置
CN203824778U (zh) 换热器性能测试平台
CN213516303U (zh) 一种飞机燃油泵调节器试验台
CN113533153A (zh) 一种油中颗粒传感器强变温度下性能模拟试验平台
CN109030329B (zh) 一种舰船海水管路阳铁法兰抗腐蚀性试验系统及方法
CN113791354B (zh) 一种动力电池测试系统及方法
CN115792178A (zh) 一种高温环境下不同离子浓度突涌水封堵模拟装置及方法
CN212159032U (zh) 一种飞机燃油分配器的试验装置
CN210894621U (zh) 新能源电机的测试系统
CN219344935U (zh) 一种多元液体不同比例混合调节测试台
CN216012642U (zh) 内燃机车冷却水泵精密检测实验装置
CN114427416A (zh) 模拟暂堵压裂的实验装置及方法
CN201561862U (zh) 恒温混合阀检测装置
CN219890731U (zh) 一种车用热管理集成模块性能测试装置
CN110821810B (zh) 一种电子水泵性能试验装置
CN220751929U (zh) 耐腐蚀模拟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