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755480A - 用于飞行器的机翼部件和飞行器 - Google Patents

用于飞行器的机翼部件和飞行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755480A
CN117755480A CN202311153160.5A CN202311153160A CN117755480A CN 117755480 A CN117755480 A CN 117755480A CN 202311153160 A CN202311153160 A CN 202311153160A CN 117755480 A CN117755480 A CN 1177554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xis
component
deflector
wing
edge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15316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伯恩哈德·施利普夫
丹尼斯·克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rbus Operations GmbH
Original Assignee
Airbus Operations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irbus Operations GmbH filed Critical Airbus Operations GmbH
Publication of CN1177554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75548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CAEROPLANES; HELICOPTERS
    • B64C9/00Adjustable control surfaces or members, e.g. rudders
    • B64C9/14Adjustable control surfaces or members, e.g. rudders forming slots
    • B64C9/16Adjustable control surfaces or members, e.g. rudders forming slots at the rear of the wing
    • B64C9/18Adjustable control surfaces or members, e.g. rudders forming slots at the rear of the wing by single flap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CAEROPLANES; HELICOPTERS
    • B64C9/00Adjustable control surfaces or members, e.g. rudders
    • B64C9/14Adjustable control surfaces or members, e.g. rudders forming slots
    • B64C9/16Adjustable control surfaces or members, e.g. rudders forming slots at the rear of the w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CAEROPLANES; HELICOPTERS
    • B64C9/00Adjustable control surfaces or members, e.g. rudders
    • B64C9/02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5/00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systems; Means or arrangements for avoiding or reducing out-of-balance forces, e.g. due to motion
    • F16F15/02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non-rotating, e.g. reciprocating systems; 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rotating systems by use of members not moving with the rotating syste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2228/00Functional characteristics, e.g. variability, frequency-dependence
    • F16F2228/06Stiffness
    • F16F2228/066Variable stiffne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飞行器的机翼部件和飞行器。该机翼部件包括:前缘部分和后缘部分,该后缘部分以能够绕枢转轴线枢转的方式安装至前缘部分;致动器单元,该致动器单元构造成用于使后缘部分相对于前缘部分移动;以及阻尼器装置,该阻尼器装置构造成用于对前缘部分与后缘部分之间的不受控的运动进行阻尼。对于提供包括具有更有效、容错和节省空间的阻尼器装置的后缘高升力组件的机翼部件的目的的实现方式在于,后缘部分包括布置成在翼展方向上彼此紧靠并且构造成单独地绕枢转轴线枢转的第一部件部分和第二部件部分,阻尼器装置包括联接在第一部件部分与第二部件部分之间的用以对第一部件部分和第二部件部分的相对运动进行阻尼的阻尼元件。

Description

用于飞行器的机翼部件和飞行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飞行器的机翼部件。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涉及包括这种机翼部件的飞行器。机翼部件包括前缘部分和以能够绕枢转轴线枢转的方式安装至前缘部分的后缘部分。机翼部件还包括构造成用于使后缘部分相对于前缘部分移动的致动器单元以及构造成用于对前缘部分与后缘部分之间的不受控的运动进行阻尼的阻尼器装置。
背景技术
机翼部件可以是机翼,其中,前缘部分可以是主机翼并且后缘部分可以是副翼、扰流板或后缘襟翼。替代性地,机翼部件可以是包括主机翼和具有襟翼的后缘高升力组件的机翼,其中,前缘部分是主襟翼部分并且后缘部分是以可枢转的方式安装至主襟翼部分的后缘的突部。作为其他替代方案,机翼部件可以是后缘襟翼、即后缘高升力组件的襟翼,其中,前缘部分是主襟翼部分并且后缘部分是以可枢转的方式安装至主襟翼部分的后缘的突部。作为其他替代方案,机翼部件可以是构造成用于以可枢转的方式安装至主机翼的可折叠的机翼梢部,其中,前缘部分是主机翼梢部部分并且后缘部分是以可枢转的方式安装至主机翼梢部部分的后缘的突部。机翼部件的其他应用是可能的。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机翼部件是包括主机翼和后缘高升力组件的机翼。后缘高升力组件以可移动的方式布置在主机翼的后缘处并且包括襟翼和连接组件。连接组件将襟翼以可移动的方式安装至主机翼,使得襟翼能够相对于主机翼在机翼的弦长和/或曲率减小的缩回位置与机翼的弦长和/或曲率增大的至少一个伸出位置之间移动。连接组件优选地包括致动系统、例如包括旋转马达或线性马达的致动系统,以用于使襟翼在缩回位置与至少一个伸出位置之间移动。襟翼包括:前缘部分、特别是形成为主襟翼部分的前缘部分,其包括襟翼的前缘;以及后缘部分、特别是形成为突部的后缘部分,其包括襟翼的后缘并且以能够绕优选地沿翼展方向延伸的枢转轴线枢转的方式安装至前缘部分、特别是安装至前缘部分的后缘。后缘高升力组件包括构造成用于使后缘部分相对于前缘部分绕枢转轴线移动的致动器单元。致动器单元可以是用于使襟翼在缩回位置与至少一个伸出位置之间移动的致动系统的一部分或者可以与致动系统分离。襟翼包括构造成用于对前缘部分与后缘部分之间的不受控的运动、例如在致动器单元故障的情况下的不受控的运动进行阻尼的阻尼器装置。
类似的机翼部件在本领域中是已知的。一些已知的机翼包括具有襟翼的后缘高升力组件,该襟翼能够相对于主机翼以旋转的方式移动,例如通过将襟翼固定地安装在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至主机翼的后缘并且由安装至旋转驱动臂的驱动支柱驱动的杆上。其他已知的机翼具有带有襟翼的后缘高升力组件,该襟翼能够相对于主机翼以线性和旋转相结合的方式移动,例如通过将襟翼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在沿着线性导轨运行的托架上,同时使襟翼由安装至旋转驱动臂的驱动支柱驱动,使得襟翼执行线性和旋转相联合的运动。这种后缘高升力组件被设计成在飞行器的起飞和着陆期间展开以通过增加机翼面积、曲率和迎角来增加升力和降低最小空气速度,并且被设计成在巡航飞行期间在空气速度高时缩回以减小阻力。
最近的研究已经表明的是,具有下述变形机翼可能是有利的:该变形机翼可以在整个飞行期间调节机翼面积、曲率和迎角,例如作为对阵风的“实时”响应或者用以在飞行期间优化升力、阻力和结构载荷。这可以通过包括前缘部分和后缘部分的两部分襟翼来实现,所述前缘部分和后缘部分可以根据需要相对于彼此移动。
为了避免襟翼的后缘部分在致动器单元故障的情况下相对于襟翼的前缘部分的不受控的颤振运动,提供了阻尼器装置。直接的解决方案是将阻尼器装置包括到致动器单元的负载路径中。然而,以这种方式,致动器单元的故障也可能影响阻尼器的运行。此外,与致动器单元结合的阻尼器装置需要在襟翼处的必要空间,而该必要空间在任何情况下可能都无法获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具有更有效、容错和节省空间的阻尼器装置的后缘高升力组件的机翼部件。
实现该目的的方式在于,后缘部分包括分开形成的第一部件部分和第二部件部分,所述第一部件部分和第二部件部分布置成在翼展方向上彼此紧靠并且构造成单独地、优选地彼此独立地绕枢转轴线枢转。枢转轴线优选是第一部件部分和第二部件部分两者都绕其枢转的一个共用的同轴轴线。然而,还可能的是,对于第一部件部分和第二部件部分而言,枢转轴线不同,使得第一部件部分绕其枢转的枢转轴线的部分与第二部件部分绕其枢转的枢转轴线的部分不同轴。优选地,致动器单元包括第一致动器元件和第二致动器元件,其中,第一致动器元件联接在第一部件部分与前缘部分之间,以用于使第一部件部分相对于前缘部分移动,并且其中,第二致动器元件联接在第二部件部分与前缘部分之间,以用于使第二部件部分相对于前缘部分移动。阻尼器装置包括联接在第一部件部分与第二部件部分之间的用以对第一部件部分和第二部件部分绕枢转轴线的相对运动进行阻尼的阻尼元件。这意味着,当第一部件部分和第二部件部分同步移动时,由于第一部件部分与第二部件部分之间不发生相对运动,因此不会发生阻尼。然而,当第一部件部分和第二部件部分以异步方式移动时,如在例如由致动器单元的故障、特别是第一致动器元件和/或第二致动器元件的故障引起的第一部件部分和/或第二部件部分的不受控的颤振期间的情况,阻尼元件引起关于所述异步运动的阻尼效应。
在第一部件部分与第二部件部分之间引入相对阻尼的这样的阻尼器装置将不会受到致动器单元故障的影响,并且因此非常容错。此外,阻尼器装置不需要太多的空间并且其位置不取决于致动器单元,因此其可以以非常节省空间的方式形成。另外,通过经由阻尼元件连接第一部件部分和第二部件部分,在第一致动器元件和第二致动器元件中的一者故障的情况下,与故障的第一致动器元件或第二致动器元件相关的相应的第一部件部分或第二部件部分可以移动通过第一部件部分和第二部件部分中的另一者以及相关联的仍然运行的第一致动器元件或第二致动器元件。
根据优选实施方式,阻尼器装置包括第一联动装置和/或优选地布置成在翼展方向上紧靠第一联动装置的第二联动装置。第一联动装置联接在第一部件部分与阻尼元件之间,并且第一联动装置优选地构造成将第一部件部分的枢转运动转换成阻尼元件的优选地在翼展方向上的线性运动。另外地或替代性地,第二联动装置联接在第二部件部分与阻尼元件之间,并且第二联动装置优选地构造成将第二部件部分的枢转运动转换成阻尼元件的优选地在翼展方向上或者至少在与由第一联动装置引起的阻尼元件的线性运动相同的方向上的线性运动。这样的第一联动装置和第二联动装置代表了将第一部件部分和第二部件部分的枢转运动转换成阻尼元件的线性翼展运动的有效方式,并且因此允许采用线性阻尼元件以及阻尼器装置的简单且对称的布置结构。
特别地,优选的是,第一联动装置包括以能够绕与枢转轴线间隔开、优选地与枢转轴线平行的第一连杆轴线旋转的方式安装至第一部件部分的第一连杆。另外地或替代性地,第二联动装置包括以能够绕与枢转轴线间隔开、优选地与枢转轴线平行的第二连杆轴线旋转的方式安装至第二部件部分的第二连杆。以这种方式,形成了非常有效的联动装置。
进一步优选的是,第一联动装置包括以能够绕第一偏转器轴线旋转的方式安装至前缘部分的第一偏转器元件,其中,第一偏转器轴线横向于、优选地垂直于枢转轴线延伸。第一偏转器元件构造成使线性运动的方向偏转,并且可以形成为例如摇杆元件、轮或盘。第一连杆以能够绕与第一偏转器轴线间隔开、优选地与第一偏转器轴线平行的第一输入轴线旋转的方式安装至第一偏转器元件。另外地或替代性地,第二联动装置包括以能够绕第二偏转器轴线旋转的方式安装至前缘部分的第二偏转器元件,其中,第二偏转器轴线横向于、优选地垂直于枢转轴线延伸。第二偏转器元件构造成使线性运动的方向偏转,并且可以形成为例如摇杆元件、轮或盘。第二连杆以能够绕与第二偏转器轴线间隔开、优选地与第二偏转器轴线平行的第二输入轴线旋转的方式安装至第二偏转器元件。以这种方式,形成了非常有效的联动装置。
还优选的是,阻尼元件具有优选地呈杆的形式的第一联接端部以及优选地呈杆的形式的相反的第二联接端部。阻尼元件构造成对第一联接端部和第二联接端部的相对线性运动进行阻尼。以这种方式,形成了非常简单且有效的阻尼器装置。
进一步优选的是,第一联接端部以能够绕与第一偏转器轴线和第一输入轴线间隔开、优选地与第一偏转器轴线和第一输入轴线平行的第一输出轴线旋转的方式安装至第一偏转器元件。另外地或替代性地,第二联接端部以能够绕与第二偏转器轴线和第二输入轴线间隔开、优选地与第二偏转器轴线和第二输入轴线平行的第二输出轴线旋转的方式安装至第二偏转器元件。优选地,第一联接端部安装至第一偏转器元件并且第二联接端部安装至第二偏转器元件,使得第一联接端部与第二联接端部之间的阻尼元件沿翼展方向延伸。以这种方式,形成了非常简单且有效的阻尼器装置。
根据优选实施方式,后缘部分包括与第一部件部分和第二部件部分分开形成的第三部件部分,该第三部件部分布置成在翼展方向上紧靠第二部件部分并且构造成单独地、优选地独立于第一部件部分和第二部件部分绕枢转轴线枢转。阻尼元件是第一阻尼元件,并且阻尼器装置包括联接在第二部件部分与第三部件部分之间的用以对第二部件部分和第三部件部分的相对运动进行阻尼的第二阻尼元件。
特别地,优选的是,阻尼器装置包括第三联动装置,该第三联动装置优选地布置成在翼展方向上紧靠第二联动装置。第三联动装置联接在第三部件部分与第二阻尼元件之间,并且第三联动装置优选地构造成将第三部件部分的枢转运动转换成第二阻尼元件的优选地在翼展方向上或者至少在与由第二联动装置引起的第二阻尼元件的线性运动相同的方向上的线性运动。以这种方式,形成了相互连接的阻尼元件的链和相应的联动装置。多于三个的部件部分和相应的联动装置也是可能的。
还优选的是,第三联动装置包括以能够绕与枢转轴线间隔开并且优选地与枢转轴线平行的第三连杆轴线旋转的方式安装至第三部件部分的第三连杆。以这种方式,形成了非常简单且有效的联动装置。
进一步优选的是,第三联动装置包括以能够绕第三偏转器轴线旋转的方式安装至前缘部分的第三偏转器元件,其中,第三偏转器轴线横向于、优选地垂直于枢转轴线延伸。第三偏转器元件构造成使线性运动的方向偏转,并且可以形成为例如摇杆元件、轮或盘。第三连杆以能够绕与第三偏转器轴线间隔开并且优选地与第三偏转器轴线平行的第三输入轴线旋转的方式安装至第三偏转器元件。以这种方式,形成了非常简单且有效的联动装置。
进一步优选的是,第二阻尼元件具有优选地呈杆的形式的第一联接端部以及优选地呈杆的形式的相反的第二联接端部。第二阻尼元件构造成对其第一联接端部和其第二联接端部的相对线性运动进行阻尼。以这种方式,形成了非常简单且有效的阻尼器装置。
进一步优选的是,第二阻尼元件的第一联接端部以能够绕第二输出轴线或者绕与第二偏转器轴线和第二输入轴线间隔开、优选地与第二偏转器轴线和第二输入轴线平行的另一输出轴线旋转的方式安装至第二偏转器元件。另外地或替代性地,第二阻尼元件的第二联接端部以能够绕与第三偏转器轴线和第三输入轴线间隔开、优选地与第三偏转器轴线和第三输入轴线平行的第三输出轴线旋转的方式安装至第三偏转器元件。优选地,第二阻尼元件的第一联接端部安装至第二偏转器元件并且第二阻尼元件的第二联接端部安装至第三偏转器元件,使得第一联接端部与第二联接端部之间的第二阻尼元件沿翼展方向延伸并且优选地与第一阻尼元件同轴。以这种方式,形成了非常简单且有效的阻尼器装置。
根据优选实施方式,阻尼元件、特别是第一阻尼元件和/或第二阻尼元件形成为具有阻尼特性的速度相关的阻尼元件,所述阻尼特性对于第一部件部分、第二部件部分和/或第三部件部分的高速运动——如第一部件部分、第二部件部分和/或第三部件部分的不稳定颤振的情况——具有基本上较高的阻尼效果,而对于第一部件部分、第二部件部分和/或第三部件部分的低速运动——如第一部件部分、第二部件部分和/或第三部件部分的受控运动的情况、例如阵风响应——具有基本上较低的阻尼效果或没有阻尼效果。通过这样的速度相关的阻尼元件,可以对不受控的颤振进行阻尼,同时后缘部分及其第一部件部分、第二部件部分和/或第三部件部分可以分别用于绕其轴线控制机翼和相关联的飞行器。
根据优选实施方式,机翼部件是包括主机翼和以可移动的方式布置在主机翼的后缘处的后缘高升力组件的机翼。后缘高升力组件包括襟翼和用于将襟翼以可移动的方式安装至主机翼使得襟翼能够在缩回位置与至少一个伸出位置之间移动的连接组件。襟翼包括前缘部分和以能够绕枢转轴线枢转的方式安装至前缘部分的后缘部分。这样的机翼代表了本发明的非常有用的应用。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涉及包括根据上面所解释的实施方式中的任一实施方式的机翼部件的飞行器。上面结合机翼部件所解释的特征和效果也适用于飞行器。
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借助于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地描述。附图示出为: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飞行器的立体图,
图2是图1中所示出的飞行器的机翼的俯视图,
图3是横跨图2中所示出的机翼的翼展方向的示意性横截面图,其中,重点是包括襟翼的后缘高升力组件,
图4A、图4B和图4C是图3中所示出的后缘高升力组件的襟翼的示意性侧视图,其中,襟翼的后缘部分处于由致动器单元致动时的相对于前缘部分的三种不同的设置中,
图5是图4A、图4B和图4C中所示出的襟翼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6是图5中所示出的襟翼的第一示意性横截面图,其中,示出了关于第一联动装置的视图,以及
图7是图5中所示出的襟翼的第二示意性横截面图,其中,示出了关于第一致动器元件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示例性飞行器1。飞行器1包括呈机翼的形式的机翼部件3和后缘高升力组件9,机翼部件3包括安装至机身7的主机翼5,后缘高升力组件9包括以可移动的方式安装至主机翼5的襟翼11。
图2和图3图示了在图1中所示出的飞行器1的机翼部件3的实施方式。机翼部件3包括主机翼5和后缘高升力组件9。后缘高升力组件9以可移动的方式布置在主机翼5的后缘处并且包括襟翼11和连接组件13。连接组件13将襟翼11以可移动的方式安装至主机翼5,使得襟翼11能够在机翼部件3的弦长和曲率减小的缩回位置与机翼部件3的弦长和曲率增大的至少一个伸出位置之间移动。襟翼11以能够绕襟翼旋转轴线19旋转的方式安装至主机翼5,其中,襟翼旋转轴线19位于襟翼型材外部、通过襟翼杆臂20与襟翼11间隔开。襟翼杆臂20经由肋21安装至主机翼5,该肋21从主机翼5的下侧部向下突出并且经由襟翼旋转轴线19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至杆臂20。襟翼11包括前缘部分23和后缘部分27,前缘部分23包括襟翼11的前缘25,后缘部分27包括襟翼11的后缘29并且以能够绕沿翼展方向33延伸的枢转轴线31枢转的方式安装至前缘部分23。
如图3中所示出的,连接组件13包括致动系统35、例如包括旋转马达或线性马达的致动系统35,以用于使襟翼11相对于主机翼5在缩回位置与至少一个伸出位置之间移动。此外,后缘高升力组件9包括致动器单元37、例如包括旋转马达或线性马达的致动器单元37,该致动器单元37构造成用于使后缘部分27相对于前缘部分23绕枢转轴线31移动,参见图3以及图4A、图4B和图4C。如图3中所指示的,本实施方式中的致动器单元37与致动系统35分开形成。襟翼11包括阻尼器装置39,该阻尼器装置39构造成用于对前缘部分23与后缘部分27之间的不受控的运动、例如在致动器单元37故障的情况下的不受控的运动进行阻尼,参见图5和图6。
如图5至图7中所示出的,后缘部分27包括分开形成的第一部件部分41和第二部件部分43,第一部件部分41和第二部件部分43布置成在翼展方向33上彼此紧靠并且构造成单独地、即彼此独立地绕枢转轴线31枢转。致动器单元37包括第一致动器元件45和第二致动器元件47,其中,第一致动器元件45联接在第一部件部分41与前缘部分23之间,以用于使第一部件部分41相对于前缘部分23移动,并且其中,第二致动器元件47联接在第二部件部分43与前缘部分23之间,以用于使第二部件部分43相对于前缘部分23移动。阻尼器装置39包括联接在第一部件部分41与第二部件部分43之间的用以对第一部件部分41和第二部件部分43绕枢转轴线31的相对运动进行阻尼的阻尼元件49。这意味着,当第一部件部分41和第二部件部分43同步移动时,由于第一部件部分41与第二部件部分43之间不发生相对运动,因此不会发生阻尼。然而,当第一部件部分41和第二部件部分43以异步方式移动时,如在例如由致动器单元37的故障、特别是第一致动器元件45和/或第二致动器元件47的故障引起的第一部件部分41和/或第二部件部分43的不受控的颤振期间的情况,阻尼元件49引起关于所述异步运动的阻尼效应。
阻尼器装置39包括第一联动装置51和布置成在翼展方向33上紧靠第一联动装置51的第二联动装置53。第一联动装置51联接在第一部件部分41与阻尼元件49之间,并且第一联动装置51构造成将第一部件部分41的枢转运动转换成阻尼元件49在翼展方向33上的线性运动。另外,第二联动装置53联接在第二部件部分43与阻尼元件49之间,并且第二联动装置53构造成将第二部件部分43的枢转运动转换成阻尼元件49在翼展方向33上的线性运动。
第一联动装置51包括以能够绕与枢转轴线31间隔开并与枢转轴线31平行的第一连杆轴线57旋转的方式安装至第一部件部分41的第一连杆55。另外,第二联动装置53包括以能够绕与枢转轴线31间隔开并与枢转轴线31平行的第二连杆轴线61旋转的方式安装至第二部件部分43的第二连杆59。
第一联动装置51包括以能够绕第一偏转器轴线65旋转的方式安装至前缘部分23的第一偏转器元件63,其中,第一偏转器轴线65垂直于枢转轴线31延伸。第一偏转器元件63构造成使线性运动的方向偏转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为摇杆元件。第一连杆55以能够绕与第一偏转器轴线65间隔开并与第一偏转器轴线65平行的第一输入轴线67旋转的方式安装至第一偏转器元件63。另外,第二联动装置53包括以能够绕第二偏转器轴线71旋转的方式安装至前缘部分23的第二偏转器元件69,其中,第二偏转器轴线71垂直于枢转轴线31延伸。第二偏转器元件69构造成使线性运动的方向偏转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为摇杆元件。第二连杆59以能够绕与第二偏转器轴线71间隔开并与第二偏转器轴线71平行的第二输入轴线73旋转的方式安装至第二偏转器元件69。
阻尼元件49具有呈杆的形式的第一联接端部75以及呈杆的形式的相反的第二联接端部77。阻尼元件49构造成对第一联接端部75和第二联接端部77的相对线性运动进行阻尼。
第一联接端部75以能够绕与第一偏转器轴线65和第一输入轴线67间隔开并与第一偏转器轴线65和第一输入轴线67平行的第一输出轴线79旋转的方式安装至第一偏转器元件63。另外,第二联接端部77以能够绕与第二偏转器轴线71和第二输入轴线73间隔开并与第二偏转器轴线71和第二输入轴线73平行的第二输出轴线81旋转的方式安装至第二偏转器元件69。第一联接端部75安装至第一偏转器元件63并且第二联接端部77安装至第二偏转器元件69,使得第一联接端部75与第二联接端部77之间的阻尼元件49沿翼展方向33延伸。
后缘部分27包括与第一部件部分41和第二部件部分43分开形成的第三部件部分83,该第三部件部分83布置成在翼展方向33上紧靠第二部件部分43并且构造成单独地、即独立于第一部件部分41和第二部件部分43绕枢转轴线31枢转。阻尼元件49是第一阻尼元件,并且阻尼器装置39包括联接在第二部件部分43与第三部件部分83之间的用以对第二部件部分43和第三部件部分83的相对运动进行阻尼的第二阻尼元件87。
阻尼器装置39包括布置成在翼展方向33上紧靠第二联动装置53的第三联动装置89。第三联动装置89联接在第三部件部分83与第二阻尼元件87之间,并且第三联动装置89构造成将第三部件部分83的枢转运动转换成第二阻尼元件87在翼展方向33上的线性运动。
第三联动装置89包括以能够绕与枢转轴线31间隔开并与枢转轴线31平行的第三连杆轴线93旋转的方式安装至第三部件部分83的第三连杆91。
第三联动装置89包括以能够绕第三偏转器轴线97旋转的方式安装至前缘部分23的第三偏转器元件95,其中,第三偏转器轴线97垂直于枢转轴线31延伸。第三偏转器元件95构造成使线性运动的方向偏转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为摇杆元件。第三连杆91以能够绕与第三偏转器轴线97间隔开并与第三偏转器轴线97平行的第三输入轴线99旋转的方式安装至第三偏转器元件95。
第二阻尼元件87具有呈杆的形式的第一联接端部101以及呈杆的形式的相反的第二联接端部103。第二阻尼元件87构造成对其第一联接端部101和其第二联接端部103的相对线性运动进行阻尼。
第二阻尼元件87的第一联接端部101以能够绕第二输出轴线81旋转的方式安装至第二偏转器元件69。另外,第二阻尼元件87的第二联接端部103以能够绕与第三偏转器轴线97和第三输入轴线99间隔开并与第三偏转器轴线97和第三输入轴线99平行的第三输出轴线107旋转的方式安装至第三偏转器元件95。优选地,第二阻尼元件87的第一联接端部101安装至第二偏转器元件69并且第二阻尼元件87的第二联接端部103安装至第三偏转器元件95,使得第一联接端部101与第二联接端部103之间的第二阻尼元件87沿翼展方向33延伸并且与阻尼元件49同轴。
阻尼元件49以及第二阻尼元件87形成为具有阻尼特性的速度相关的阻尼元件,所述阻尼特性对于第一部件部分41、第二部件部分43和第三部件部分83的高速运动——如第一部件部分41、第二部件部分43和第三部件部分83的不稳定颤振的情况——具有基本上较高的阻尼效果,而对于第一部件部分41、第二部件部分43和第三部件部分83的低速运动——如第一部件部分41、第二部件部分43和第三部件部分83的受控运动的情况、例如阵风响应——具有基本上较低的阻尼效果或没有阻尼效果。通过这样的速度相关的阻尼元件,可以对不受控的颤振进行阻尼,同时后缘部分27及其第一部件部分41、第二部件部分43和第三部件部分83可以分别用于绕其轴线控制机翼部件3和相关联的飞行器1。
通过根据本发明的后缘高升力组件9,可以实现更有效、容错和节省空间的阻尼。在第一部件部分41与第二部件部分43之间引入相对阻尼的阻尼器装置39将不会受到致动器单元37故障的影响,并且因此非常容错。此外,阻尼器装置39不需要太多的空间并且其位置不取决于致动器单元37,因此其可以以非常节省空间的方式形成。另外,通过经由阻尼元件49连接第一部件部分41和第二部件部分43,在第一致动器元件45和第二致动器元件47中的一者故障的情况下,与故障的第一致动器元件45或第二致动器元件47相关的相应的第一部件部分41或第二部件部分43可以移动通过第一部件部分41和第二部件部分43中的另一者以及相关联的仍然运行的第一致动器元件45或第二致动器元件47。

Claims (15)

1.一种用于飞行器(1)的机翼部件(3),所述机翼部件(3)包括:
前缘部分(23)和后缘部分(27),所述后缘部分(27)以能够绕枢转轴线(31)枢转的方式安装至所述前缘部分(23),
致动器单元(37),所述致动器单元(37)构造成用于使所述后缘部分(27)相对于所述前缘部分(23)移动,以及
阻尼器装置(39),所述阻尼器装置(39)构造成用于对所述前缘部分(23)与所述后缘部分(27)之间的不受控的运动进行阻尼,
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缘部分(27)包括布置成在翼展方向(33)上彼此紧靠并且构造成单独地绕所述枢转轴线(31)枢转的第一部件部分(41)和第二部件部分(43),
所述阻尼器装置(39)包括联接在所述第一部件部分(41)与所述第二部件部分(43)之间的用以对所述第一部件部分(41)和所述第二部件部分(43)的相对运动进行阻尼的阻尼元件(4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翼部件(3),其中,所述阻尼器装置(39)包括第一联动装置(51)和/或第二联动装置(53),
其中,所述第一联动装置(51)联接在所述第一部件部分(41)与所述阻尼元件(49)之间,并且构造成将所述第一部件部分(41)的枢转运动转换成所述阻尼元件(49)的线性运动,
其中,所述第二联动装置(53)联接在所述第二部件部分(43)与所述阻尼元件(49)之间,并且构造成将所述第二部件部分(43)的枢转运动转换成所述阻尼元件(49)的线性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翼部件(3),其中,所述第一联动装置(51)包括以能够绕与所述枢转轴线(31)间隔开的第一连杆轴线(57)旋转的方式安装至所述第一部件部分(41)的第一连杆(55),并且/或者,
其中,所述第二联动装置(53)包括以能够绕与所述枢转轴线(31)间隔开的第二连杆轴线(61)旋转的方式安装至所述第二部件部分(43)的第二连杆(5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翼部件(3),其中,所述第一联动装置(51)包括以能够绕第一偏转器轴线(65)旋转的方式安装至所述前缘部分(23)的第一偏转器元件(63),其中,所述第一偏转器轴线(65)横向于所述枢转轴线(31)延伸,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连杆(55)以能够绕与所述第一偏转器轴线(65)间隔开的第一输入轴线(67)旋转的方式安装至所述第一偏转器元件(63),并且/或者
其中,所述第二联动装置(53)包括以能够绕第二偏转器轴线(71)旋转的方式安装至所述前缘部分(23)的第二偏转器元件(69),其中,所述第二偏转器轴线(71)横向于所述枢转轴线(31)延伸,并且
其中,所述第二连杆(59)以能够绕与所述第二偏转器轴线(71)间隔开的第二输入轴线(73)旋转的方式安装至所述第二偏转器元件(6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翼部件(3),其中,所述阻尼元件(49)具有第一联接端部(75)和相反的第二联接端部(77),
其中,所述阻尼元件(49)构造成对所述第一联接端部(75)和所述第二联接端部(77)的相对线性运动进行阻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翼部件(3),其中,所述第一联接端部(75)以能够绕与所述第一偏转器轴线(65)和所述第一输入轴线(67)间隔开的第一输出轴线(79)旋转的方式安装至所述第一偏转器元件(63),并且或者
其中,所述第二联接端部(77)以能够绕与所述第二偏转器轴线(71)和所述第二输入轴线(73)间隔开的第二输出轴线(81)旋转的方式安装至所述第二偏转器元件(69)。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机翼部件(3),其中,所述后缘部分(27)包括布置成在所述翼展方向(33)上紧靠所述第二部件部分(43)并且构造成单独地绕所述枢转轴线(31)枢转的第三部件部分(83),
其中,所述阻尼元件(49)是第一阻尼元件,并且所述阻尼器装置(39)包括联接在所述第二部件部分(43)与所述第三部件部分(83)之间的用以对所述第二部件部分(43)和所述第三部件部分(83)的相对运动进行阻尼的第二阻尼元件(87)。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机翼部件(3),其中,所述阻尼器装置(39)包括第三联动装置(89),
其中,所述第三联动装置(89)联接在所述第三部件部分(83)与所述第二阻尼元件(87)之间,并且构造成将所述第三部件部分(83)的枢转运动转换成所述第二阻尼元件(87)的线性运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机翼部件(3),其中,所述第三联动装置(89)包括以能够绕与所述枢转轴线(31)间隔开的第三连杆轴线(93)旋转的方式安装至所述第三部件部分(83)的第三连杆(9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机翼部件(3),其中,所述第三联动装置(89)包括以能够绕第三偏转器轴线(97)旋转的方式安装至所述前缘部分(23)的第三偏转器元件(95),其中,所述第三偏转器轴线(97)横向于所述枢转轴线(31)延伸,并且
其中,所述第三连杆(91)以能够绕与所述第三偏转器轴线(97)间隔开的第三输入轴线(99)旋转的方式安装至所述第三偏转器元件(95)。
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翼部件(3),其中,所述第二阻尼元件(87)具有第一联接端部(101)和相反的第二联接端部(103),
其中,所述第二阻尼元件(87)构造成对所述第二阻尼元件(87)的所述第一联接端部(101)和所述第二阻尼元件(87)的所述第二联接端部(103)的相对线性运动进行阻尼。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机翼部件(3),其中,所述第二阻尼元件(87)的所述第一联接端部(101)以能够绕所述第二输出轴线(81)或者绕与所述第二偏转器轴线(71)和所述第二输入轴线(73)间隔开的另一输出轴线旋转的方式安装至所述第二偏转器元件(69),并且/或者
其中,所述第二阻尼元件(87)的所述第二联接端部(103)以能够绕与所述第三偏转器轴线(97)和所述第三输入轴线(99)间隔开的第三输出轴线(107)旋转的方式安装至所述第三偏转器元件(95)。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机翼部件(3),其中,所述阻尼元件(49)形成为具有阻尼特性的速度相关的阻尼元件,所述阻尼特性对于高速运动具有基本上较高的阻尼效果,而对于低速运动具有基本上较低的阻尼效果。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机翼部件(3),其中,所述机翼部件(3)是包括以下各者的机翼:
主机翼(5),以及
后缘高升力组件(9),所述后缘高升力组件(9)以可移动的方式布置在所述主机翼(5)的后缘处,所述后缘高升力组件(9)包括:
襟翼(11),以及
连接组件(13),所述连接组件(13)用于将所述襟翼(11)以可移动的方式安装至所述主机翼(5),使得所述襟翼(11)能够在缩回位置与至少一个伸出位置之间移动,
其中,所述襟翼(11)包括所述前缘部分(23)和以能够绕所述枢转轴线(31)枢转的方式安装至所述前缘部分(23)的所述后缘部分(27)。
15.一种飞行器(1),所述飞行器(1)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机翼部件(3)。
CN202311153160.5A 2022-09-23 2023-09-07 用于飞行器的机翼部件和飞行器 Pending CN11775548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22197474.4 2022-09-23
EP22197474.4A EP4342788A1 (en) 2022-09-23 2022-09-23 Wing for an aircraft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755480A true CN117755480A (zh) 2024-03-26

Family

ID=834383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153160.5A Pending CN117755480A (zh) 2022-09-23 2023-09-07 用于飞行器的机翼部件和飞行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101246A1 (zh)
EP (1) EP4342788A1 (zh)
CN (1) CN117755480A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83498A (en) * 1982-07-14 1984-11-20 Mcdonnell Douglas Corporation Flight control surface coupling system
DE3505839A1 (de) * 1985-02-20 1986-08-21 Messerschmitt-Bölkow-Blohm GmbH, 2800 Bremen Ausfallsicherung fuer klappensysteme an flugzeugtragfluegeln
GB9017012D0 (en) * 1990-08-02 1990-09-19 British Aerospace Vibration damping arrangement for aircraft
DE102009002435A1 (de) * 2009-04-16 2010-10-21 Airbus Deutschland Gmbh Hochauftriebssystem für ein Flugzeug und Verfahren zum Detektieren von Fehlern in einem Hochauftriebssystem für ein Flugzeug
DE102009051983A1 (de) * 2009-11-05 2011-05-12 Airbus Operations Gmbh Tragflügel eines Flugzeugs
DE102010021576A1 (de) * 2010-05-26 2011-12-01 Airbus Operations Gmbh Vorrichtung für eine Stellklappe eines Tragflügels
US10017243B2 (en) * 2013-09-24 2018-07-10 The Boeing Company Adaptive trailing edge actuator system and method
US11142301B2 (en) * 2019-08-27 2021-10-12 The Boeing Company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mitigating aerodynamic flutter of aircraft wing flaps
EP4253228A1 (en) * 2022-03-31 2023-10-04 Airbus Operations GmbH Wing for an aircraf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40101246A1 (en) 2024-03-28
EP4342788A1 (en) 2024-03-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857892C (en) Adaptive trailing edge actuator system and method
EP2690006B1 (en) Aircraft trailing edge devices, including devices having forwardly positioned hinge lines, and associated methods
EP1799542B1 (en) Leading edge flap apparatuses and associated methods
US7744040B2 (en) Aircraft trailing edge devices, including devices with non-parallel motion paths, and associated methods
RU2405715C2 (ru) Поверхность управления задней кромкой крыла самолета
CN111605697A (zh) 具有可位移小翼的飞机机翼
US9079655B2 (en) System for increasing controllability for an aircraft
WO2010101699A2 (en) Mechanism for changing the shape of a control surface
WO1999015403A2 (en) Extendible leading edge flap
CA2682680A1 (en) Aircraft
EP3647182B1 (en) Linkage assemblies for aircraft wing hinged panels
US9731812B2 (en) Flap mechanism and associated method
US11161595B2 (en) Wing flap mechanism for high fowler, drooping spoilers and high efficiency
CN116890987A (zh) 用于飞行器的机翼、后缘高升力组件、以及飞行器
US10974816B2 (en) High-fowler flap actuation apparatus and related methods
WO1996009955A1 (en) Linkage to deploy a surface relative to a wing
CN117755480A (zh) 用于飞行器的机翼部件和飞行器
US11591072B2 (en) Linkage assemblies for moving tabs on control surfaces of aircraft
US11214354B2 (en) Control surface actuation mechanism
CN117465658A (zh) 用于飞行器的机翼、后缘高升力组件及飞行器
US20230348041A1 (en) Wing for an aircraft
US20230382515A1 (en) Flaperon actuation systems for aircraft
CN118107773A (zh) 用于飞行器的机翼、间隙闭合装置及飞行器
CN116654248A (zh) 用于飞机机翼的后缘闭合装置、飞机机翼及飞机机翼减阻方法
GB2569376A (en) 4-bar linkag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