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750480A -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750480A
CN117750480A CN202311739707.XA CN202311739707A CN117750480A CN 117750480 A CN117750480 A CN 117750480A CN 202311739707 A CN202311739707 A CN 202311739707A CN 117750480 A CN117750480 A CN 1177504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plink
data
transmitted
scenario
sce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73970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文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73970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750480A/zh
Publication of CN1177504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75048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确定终端设备的使用场景,使用场景包括上行强需求场景以及上行弱需求场景,其中,上行强需求场景为上行传输的数据量大于或者等于预设数据量阈值的场景,上行弱需求场景为上行传输的数据量小于预设数据量阈值的场景,上行强需求场景对应的限制传输功率大于上行弱需求场景对应的限制传输功率;在终端设备的使用场景为上行弱需求场景的情况下,对待传输数据进行调制,并将调制后的待传输数据基于上行弱需求场景对应的限制传输功率上传给基站。能够提高终端设备传输数据过程中的资源利用率,并且可以降低数据传输功率。

Description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涉及但不限于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终端设备在工作的过程中,通常需要将需要传输给服务器或者其他设备的上行数据发送给基站,由基站转发给对应的设备。
相关技术中,在终端设备将上行数据传输给基站的过程中,采用的调制方式通常是高阶调制方式,按照最快的速度对上行数据进行调制,从而实现上行数据的发送,并且,由于高阶调制方式对应的传输功率较大,因此,在传输上行数据的过程中,采用的传输功率也较高。
然而,高阶调制的方式虽然调制速度很快,但是其资源利用率较低,传输功率较高,这就导致了在传输过程中存在大量的资源浪费,导致终端设备在传输上行数据的过程中整体的资源利用情况较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能够提高终端设备传输数据过程中的资源利用率,并且可以降低数据传输功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的数据传输方法,该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该方法包括:
确定终端设备的使用场景,使用场景包括上行强需求场景以及上行弱需求场景,其中,上行强需求场景为上行传输的数据量大于或者等于预设数据量阈值的场景,上行弱需求场景为上行传输的数据量小于预设数据量阈值的场景,上行强需求场景对应的限制传输功率大于上行弱需求场景对应的限制传输功率;
在终端设备的使用场景为上行弱需求场景的情况下,对待传输数据进行调制,并将调制后的待传输数据基于上行弱需求场景对应的限制传输功率上传给基站。
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数据传输装置,该装置应用于终端设备,该装置包括:确定模块以及发送模块;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终端设备的使用场景,使用场景包括上行强需求场景以及上行弱需求场景,其中,上行强需求场景为上行传输的数据量大于或者等于预设数据量阈值的场景,上行弱需求场景为上行传输的数据量小于预设数据量阈值的场景,上行强需求场景对应的限制传输功率大于上行弱需求场景对应的限制传输功率;
发送模块,用于在终端设备的使用场景为上行弱需求场景的情况下,对待传输数据进行调制,并将调制后的待传输数据基于上行弱需求场景对应的限制传输功率上传给基站。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存储有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程序时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中,可以确定终端设备的使用场景,在终端设备的使用场景为上行弱需求场景的情况下,对待传输数据进行调制,并将调制后的待传输数据基于上行弱需求场景对应的限制传输功率上传给基站。其中,上行强需求场景对应的限制传输功率大于上行弱需求场景对应的限制传输功率,通过确定出可以进行功率调整的场景,从而在该对应的场景进行功率限制,可以实现提高终端设备传输数据过程中的资源利用率,以及降低数据传输功率。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这些附图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另一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另一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整体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申请,但不用来限制本申请的范围。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申请。
在以下的描述中,涉及到“一些实施例”,其描述了所有可能实施例的子集,但是可以理解,“一些实施例”可以是所有可能实施例的相同子集或不同子集,并且可以在不冲突的情况下相互结合。
需要指出,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用以区别类似或不同的对象,不代表针对对象的特定排序,可以理解地,“第一\第二\第三”在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互换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以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以外的顺序实施。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请参照图1,该场景中可以包括终端设备110以及基站120,其中,终端设备110给基站120所发送的数据可以是上行数据,基站120给终端设备110所发送的数据可以是下行数据。
终端设备110例如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可穿戴设备(如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眼镜等)、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车载终端、PC(Personal Computer,个人计算机)等。该方法所实现的功能可以通过终端设备110中的处理器调用程序代码来实现,当然程序代码可以保存在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可见,该终端设备110至少包括处理器和存储介质。
需要说明的是,在终端设备110和基站120之间实现上行数据的传输的过程中,为了实现二者之间的数据的发送和接收,需要对待传输的数据进行调制,并给终端设备分配对应的资源块,从而按照对应的传输功率将上行数据发送给基站120。
其中,终端设备110在给基站120发送数据的过程中,可以是通过对非易失性存储数据进行读取从而实现的发送。非易失性存储器是一种能够在断电后仍然保留数据的存储器。静态NV(Non-Volatile)通常指代静态随机存储器中的非易失性版本,即在断电后仍然能够保留数据的存储器。这种技术在某些应用中非常有用,例如需要在断电后仍然保留数据的嵌入式系统。在移动终端通信系统内,通常NV设计分为两个部分,即动态NV和静态NV,静态NV每台设备配置均相同的重要参数,动态NV为补充设备单体差异需要校准的关键参数。
以终端设备110是手机为例,手机终端闭环功率控制是一种用于控制手机发射功率的技术,以确保手机在通信过程中能够以最小的功率传输信号,同时保证信号质量和覆盖范围。该技术通过在手机和基站之间建立一个闭环控制系统来实现。具体来说,当手机与基站建立连接后,基站会不断地测量手机发送的信号强度,并将测量结果发送回手机。手机根据基站的反馈信息,动态地调整自己的发射功率,以保证信号强度始终保持在最佳水平。这样可以避免手机在信号弱的区域过度发射信号,从而减少了对其他设备的干扰,并延长了电池寿命。
其中,闭环功率控制技术是现代移动通信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可以提高通信质量和网络容量,同时减少了对周围环境的干扰。在基站实际网络调度时,上行功率除受到信号强弱的影响外,还会受到调制方式变化而进行不同的调度,高阶调制方式需要更高的发射功率,是因为它们需要更高的信号带宽和更高的信号功率来传输更多的信息。在高阶调制方式中,每个符号携带更多的比特数,因此需要更高的信号功率来保证信号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此外,高阶调制方式还需要更高的信噪比来保证信号的正确解调和解码。因此,为了实现高阶调制方式,需要更高的发射功率来满足这些要求。相同网络条件下,调制方式更高所需要发射功率更高。
相关技术中,在实现功率调整时,采用的方式通常是在业务下发时会根据当前网络环境状态如功率余量、路径衰减做评估,进而分配调制方式和资源块RB的数量,在第一次发射后根据误块率,再次调整功率,使得整体误码在合理范围内。
也即是说,相关技术中,在终端设备将上行数据传输给基站的过程中,采用的调制方式通常是高阶调制方式,按照最快的速度对上行数据进行调制,从而实现上行数据的发送,并且,由于高阶调制方式对应的传输功率较大,因此,在传输上行数据的过程中,采用的传输功率也较高。
然而,高阶调制的方式虽然调制速度很快,但是其资源利用率较低,传输功率较高,这就导致了在传输过程中存在大量的资源浪费,导致终端设备在传输上行数据的过程中整体的资源利用情况较差。
在当前基站及手机工作调度下,优先以最快的速度满足业务需求,因此会根据网络场景优先调度高阶调制方式,在当前移动终端常规数据业务有低上行高下行的特征,因此上行在常规场景下负载量较低,但是当前基站网络调度下,优先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因此优先调度高阶调制,而业务场景以小数据包为主,因此出现高阶调制,小资源块数量的情况,造成通信资源的大量浪费;根据实际网络测试,资源使用率在1%左右,并且,为满足高阶调制的业务需求,往往需要更高的发射功率,因此功耗也随之提升;另外,当前终端设备对于发射功率的配置通常只有一个配置,配置为手机能力上限,在所有场景下应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为了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如上问题,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下面来解释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实施过程。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请参照图2,该方法包括:
S210:确定终端设备的使用场景。
其中,使用场景包括上行强需求场景以及上行弱需求场景,其中,上行强需求场景为上行传输的数据量大于或者等于预设数据量阈值的场景,上行弱需求场景为上行传输的数据量小于预设数据量阈值的场景,上行强需求场景对应的限制传输功率大于上行弱需求场景对应的限制传输功率。
需要说明的是,该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是上述终端设备,可以先确定终端设备的使用场景,其中,使用场景指的是在进行上行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场景,也即是终端设备给基站进行数据传输的场景,可以包括上行强需求场景以及上行弱需求场景。
预设数据量阈值可以是根据实际需求预先设置的阈值,例如:若传输的数据量大于或者等于10MB,则可以确定处于上行强需求场景;若传输的数据量小于10MB,则可以确定处于上行弱需求场景,上述10MB即可以作为一种示例的预设数据量阈值。
可选地,可以根据终端设备的实际使用情况来确定该终端设备的使用场景,例如:可以根据单位时间内上传的数据量,或者,使用的应用所对应的数据量等,来确定使用场景。
对于上行弱需求场景和上行强需求场景,其对应的限制传输功率可以并不相同,其中,上行强需求场景的限制功率可以是终端设备所可以传输的最大功率,在处于上行强需求场景的情况下,进行数据传输的过程中的传输功率需要小于该终端设备所可以传输的最大功率;相对应的,上行弱需求场景的限制功率可以是预先设置的一个功率,该功率可以小于上行强需求场景的限制功率,也即是说,在处于上行弱需求场景的情况下,进行数据传输的过程中的传输功率需要被限制的更小。
示例的,终端设备的上行强需求场景的限制功率可以是26dBm,终端设备的上行弱需求场景的限制功率可以是8dBm。也即是说,终端设备在向基站传输上行数据过程中,若处于上行强需求场景,则最大的传输功率可以是26dBm;若处于上行弱需求场景,则最大的传输功率可以是8dBm。
需要说明的是,设置上行强需求场景和上行弱需求场景仅为一种可行的示例,在实际实施的过程中,也可以设置更多不同需求的场景,例如划分为三个或者更多的需求场景,在不同的需求场景下对应的限制功率也可以不同,从而可以根据实际使用过程中的不同需求,采用不同场景的限制功率进行上行数据的传输。
S220:在终端设备的使用场景为上行弱需求场景的情况下,对待传输数据进行调制,并将调制后的待传输数据基于上行弱需求场景对应的限制传输功率上传给基站。
可选地,在确定终端设备的使用场景为上行弱需求场景的情况下,则可以在进行调制之后将数据基于上行弱需求场景对应的限制传输功率上传给基站。
其中,待传输数据即可以是即将发送的上行数据,对待传输数据进行调制可以采用该场景下对应的调制方式,例如:若存在两种调制方式,根据调制的速度可分为高阶调制方式和低阶调制方式。
高阶调制方式可以以较快的速度进行调制,但是其资源利用率较低;递交调制方式可以具有较高的资源利用率,但是其调制的速度较慢。上行弱需求场景所对应的调制方式可以是低阶调制方式;上行强需求场景所对应的调制方式可以是高阶调制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确定使用场景为上行弱需求场景的情况下,可以按照低阶调制方式对待传输数据进行调制,并将调制后的待传输数据作为上行数据发送给基站,在发送的过程中,需要按照上行弱需求场景对应的限制功率进行传输,由于上行弱需求场景对应的限制功率小于上行强需求场景对应的限制功率,因此,在上行弱需求场景下,可以以较小的传输功率进行上行数据的传输。
需要说明的是,若对应的使用场景设置为三个或者更多,则对应的调制方式也可以设置有对应数量个,在进行待传输数据的调制的过程中,可以按照对应的调制方式完成数据的调制,并按照对应使用场景的限制功率进行数据的传输。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中,可以确定终端设备的使用场景,在终端设备的使用场景为上行弱需求场景的情况下,对待传输数据进行调制,并将调制后的待传输数据基于上行弱需求场景对应的限制传输功率上传给基站。其中,上行强需求场景对应的限制传输功率大于上行弱需求场景对应的限制传输功率,通过确定出可以进行功率调整的场景,从而在该对应的场景进行功率限制,可以实现提高终端设备传输数据过程中的资源利用率,以及降低数据传输功率。
下面来解释本申请实施例中,实现确定终端设备的使用场景的具体实施过程。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另一流程示意图,请参照图3,确定终端设备的使用场景,包括:
S310:确定生成待传输数据的目标应用。
需要说明的是,目标应用可以是终端设备中存在的任一应用软件,例如:聊天软件、短视频软件、直播软件等。
可以在终端设备的使用过程中确定出待传输数据所来自的应用,从而将该来源应用作为目标应用。
例如:若所有的待传输数据均来自聊天软件A,则聊天软件A可以作为目标应用;若部分待传输数据来自聊天软件A,另一部分待传输数据来自短视频软件B,则聊天软件A和短视频软件B均可以作为目标应用。
待传输数据例如可以是业务数据,也即是某一应用在工作的过程所产生的相关数据。
S320:若目标应用为满足上行弱需求场景的应用,确定终端设备的使用场景为上行弱需求场景。
需要说明的是,基于上述方式确定出目标应用之后,可以确定该目标应用是否是满足上行弱需求场景的应用。其中,是否满足上行弱需求场景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来人为预设,或者,基于使用过程中的数据传输情况进行判定。
例如:对于聊天软件、短视频软件等,用户在使用的过程中大部分情况下都是在接收消息或者下载缓存等,只有很少一部分数据被发送给了基站,例如:文字消息、操作请求等,在这些情况下,则可以确定这些目标应用是上行弱需求场景的应用。而对于直播软件,若是观看直播的软件,则可以作为上行弱需求场景的应用,若是进行直播的软件,如主播使用的应用软件,由于需要大量的数据上传给基站,则不能作为上行弱需求场景对应的应用,应当作为上行强需求场景对应的应用。
也即是说,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应用的使用情况的不同,确定该目标应用为上行强需求场景的应用还是上行弱需求场景的应用。对于同一应用,其对应的场景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根据使用情况进行切换,例如上述直播软件,在此不作具体限制。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中,可以确定生成待传输数据的目标应用;若目标应用为满足上行弱需求场景的应用,确定终端设备的使用场景为上行弱需求场景。其中,通过确定目标应用的使用情况从而可以更加快速、准确地实现终端设备的使用场景的判断,进而可以提高数据传输方法在使用过程中的效率。
在一种实施例中,对待传输数据进行调制之前,该方法还包括:获取白名单应用列表,白名单应用列表中的应用为满足上行弱需求场景的应用。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更加快速、准确地确定目标应用是否是上行弱需求场景的应用,可以设置白名单应用列表。
其中,白名单应用列表可以是用户主动设置的,其内的白名单应用可以由用户主动添加,或者,可以基于应用的实际使用情况由终端设备自动添加,在此不作具体限制。
终端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自动生成白名单应用列表,或者,响应于用户的输入操作创建或者添加白名单应用列表。在对待传输数据进行调制之前,可以获取该白名单应用列表,并基于该白名单应用列表进行上行弱需求场景的应用的判定。
基于上述方式得到白名单应用列表之后,可以基于白名单应用列表进行上行弱需求场景的应用的判定,判定方式可以包括多种,下面来分别解释采用的多种不同的判定方式。
在一种实施例中,获取白名单应用列表之后,该方法还包括:若目标应用在白名单应用列表中,确定目标应用为满足上行弱需求的应用。
需要说明的是,获取到白名单应用列表之后,可以确定目标应用是否在白名单应用列表中,若目标应用在白名单应用列表中,则可以确定该目标应用为满足上行弱需求的应用;若目标应用不在白名单应用列表中,则可以确定该目标应用为不满足上行弱需求的应用。
其中,若采用此类方法,则白名单应用列表中的应用可以是只能满足上行弱需求的应用,也即是该应用在使用的过程中仅仅有少量的上行数据,不存在大量的上行数据,例如:餐饮类应用、仅用于短视频播放的应用等,此类应用不存在大量上行数据的需求,因此可以作为白名单应用列表中的满足上行弱需求的应用。
除了上述采用的判定方式之外,还可以采用其他的判定方式来确定目标应用是否为满足上行弱需求的应用。
在一种实施例中,获取白名单应用列表之后,该方法还包括:若目标应用在白名单应用列表中,且待传输数据的数据量小于预设数据量阈值,确定目标应用为满足上行弱需求的应用。
需要说明的是,获取到白名单应用列表之后,可以确定目标应用是否在白名单应用列表中,并且可以确定目标应用在使用过程中的待传输的数据量,若目标应用在白名单应用列表中且待传输数据的数据量小于预设数据量阈值,则可以确定该目标应用为满足上行弱需求的应用;若目标应用不在白名单应用列表中,或者,目标应用在白名单应用列表中但待传输数据的数据量大于或者等于预设数据量阈值,则可以确定该目标应用为不满足上行弱需求的应用。
其中,若采用此类方法,则白名单应用列表中的应用可以是存在满足上行弱需求的应用,也即是该应用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存在仅仅有少量的上行数据的应用场景。例如:在观看直播的情况下的直播应用、在接收和发送文字消息的聊天应用等,此类应用在不同的使用场景下可以满足上行弱需求,也可以不满足上行弱需求,在此不作具体限制。
可选地,可以通过待传输数据的数据量来判断该应用是否处于满足上行弱需求的使用状态,例如:对于直播应用,在使用该应用观看直播的过程中,仅有少量的上行数据,大部分数据都是下行数据,则在该状态下可以作为满足上行弱需求的应用;在使用该应用进行直播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上行数据,则在该状态下,不可以作为满足上行弱需求的应用。
需要说明的是,预设数据量阈值可以是预先设置的固定阈值,根据不同的应用,该阈值也可以不同,在此不作具体限制。待传输数据的数据量也即是终端设备基于该应用程序的上行数据的数据量。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中,可以在目标应用在白名单应用列表中的情况下,确定目标应用为满足上行弱需求的应用。或者,在目标应用在白名单应用列表中,且待传输数据的数据量小于预设数据量阈值的情况下,确定目标应用为满足上行弱需求的应用。其中,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适用的判定方式来确定目标应用是否为满足上行弱需求的应用,进而可以提高判定目标应用的准确性。
在一种实施例中,对待传输数据进行调制之前,该方法还包括:从终端设备中的调制方式中选择第一调制方式作为目标调制方式,其中,终端设备中的调制方式包括:第一调制方式以及第二调制方式,第一调制方式的调制速度小于第二调制方式,第一调制方式的资源利用率大于第二调制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对待传输数据进行数据调制的过程中,可以先确定采用的目标调制方式,进而可以基于目标调制方式对待传输数据进行数据调制。
其中,数据调制方式可以包括第一调制方式以及第二调制方式,第一调制方式可以是前述的低阶调制方式,第二调制方式可以是前述的高阶调制方式。
终端设备在基于第一调制方式对待传输数据进行调制的过程中,可以以相对第二调制方式的较慢的速度进行调制,对应的资源利用率大于第二调制方式的资源利用率。
在终端设备的使用场景为上行弱需求场景的情况下,可以基于第一调制方式对待传输数据进行调制,相应地,在终端设备的使用场景为上行强需求场景的情况下,从所述终端设备中的调制方式中选择第二调制方式作为目标调制方式对待传输数据进行调制。
下面来解释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中实现调制以及将待传输数据传输给基站的实施过程。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另一流程示意图,请参照图4,对待传输数据进行调制,并将调制后的待传输数据基于上行弱需求场景对应的限制传输功率上传给基站,包括:
S410:按照目标调制方式对待传输数据进行调制,并基于目标调制方式对待传输数据进行资源块分配。
需要说明的是,基于上述方式可以确定出第一调制方式即为目标调制方式,在对待传输数据进行调制的过程中,可以基于第一调制方式对待传输数据进行调制。
其中,调制可以是用基带信号去控制单频载波信号的某个或某几个参数,从而使得调制后的信号中嵌入了需要传输的信息的过程。
终端设备在对待传输数据进行调制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对应的调制方式来进行调制,例如:在终端设备的使用场景为上行弱需求场景的情况下,可以基于第一调制方式对待传输数据进行调制。
不同的调制方式下可以对应有不同的资源块分配方式,其中,按照第一调制方式给待传输数据分配的资源块数量大于按照第二调制方式给待传输数据分配的资源块数量。
也即是说,高阶调制方式下分配的资源块数量小于低阶调制方式下分配的资源块数量。
需要说明的是,资源块RB分配的数量越多,则可以确定资源的利用率越高,基于低阶调制方式可以分配到更多的资源块,因此基于低阶调制方式,也即是第一调制方式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S420:获取待传输数据的误块率并基于误块率确定目标传输功率。
其中,误块率Bler可以是传输过程中存在差错的资源块占据资源块总数的比例。在向基站发送一次数据之后,或者,根据历史发送的记录,可以确定出发送的误块率。可以预先设置有误块率的需求值,若满足该需求值,则无需进行调整,可以直接按照当前的方式进行传输,若不满足需求值,则可以进一步降低调制方式以实现网络环境的稳定,从而实现调制方式的降低以及分配更多的资源块,并确定对应情况下的目标传输功率,该目标传输功率可以小于或者等于上行弱需求场景对应的限制传输功率。
需要说明的是,在将待传输数据上传给基站的过程中,可以存在多次上传的过程,在每次上传之后,可以确定一次误块率,并进行对应的调制方式以及资源块的分配方式的调整,从而确定出下一次传输过程中所使用的目标传输功率。
S430:按照目标传输功率将待传输数据上传给基站。
需要说明的是,确定出目标传输功率之后,可以按照该目标传输功率将待传输数据发送给基站,其中,若目标传输功率大于上行弱需求场景对应的限制传输功率,则可以按照限制传输功率进行上传;若目标传输功率小于或者等于上行弱需求场景对应的限制传输功率,则可以按照目标传输功率进行上传。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中,可以按照目标调制方式对待传输数据进行调制,并基于目标调制方式对待传输数据进行资源块分配;获取待传输数据的误块率并基于误块率确定目标传输功率;按照目标传输功率将待传输数据上传给基站。其中,可以通过获取误块率的方式多次对调制方式以及资源块分配方式进行调整,从而使得每次上传待传输数据时均可以按照合适的传输功率进行传输,也即是可以实现提高终端设备传输数据过程中的资源利用率,以及降低数据传输功率。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整体流程示意图,请参照图5,该方法包括:
S510:确定待传输数据。
S520:确定处于上行弱需求场景。
S530:确定采用第一调制方式对待传输数据调制。
S540:基于第一调制方式对应的资源块分配方式进行资源块分配。
S550:获取误块率并基于误块率确定目标传输功率。
S560:基于目标传输功率将待传输数据发送给基站。
其中,上述各个步骤的具体解释在前述已经进行了对应的说明,在此不加赘述。需要说明的时,由于待传输数据存在多个,并且在传输过程中是分为多次进行发送的,因此在S560步骤结束之后可以循环执行S520-S560的步骤,直至所有的待传输数据传输完毕。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在原有功率限制的基础上,在弱上行需求场景下,增加限制高阶调制的最大功率,以实现系统调制方式主动降阶,终端发射功率降低,手机功耗降低,手机续航能力得以提升。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上述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上述各流程图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子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的子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基于前述的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装置,该装置包括所包括的各模块、以及各模块所包括的各单元,可以通过处理器来实现;当然也可通过具体的逻辑电路实现;在实施的过程中,处理器可以为中央处理器(CPU)、微处理器(MPU)、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或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6,该装置包括:确定模块610以及发送模块620;
确定模块610,用于确定终端设备的使用场景,使用场景包括上行强需求场景以及上行弱需求场景,其中,上行强需求场景为上行传输的数据量大于或者等于预设数据量阈值的场景,上行弱需求场景为上行传输的数据量小于预设数据量阈值的场景,上行强需求场景对应的限制传输功率大于上行弱需求场景对应的限制传输功率;
发送模块620,用于在终端设备的使用场景为上行弱需求场景的情况下,对待传输数据进行调制,并将调制后的待传输数据基于上行弱需求场景对应的限制传输功率上传给基站。
在一种实施例中,确定模块610,具体用于确定生成待传输数据的目标应用;若目标应用为满足上行弱需求场景的应用,确定终端设备的使用场景为上行弱需求场景。
在一种实施例中,确定模块610,还用于获取白名单应用列表,白名单应用列表中的应用为满足上行弱需求场景的应用。
在一种实施例中,确定模块610,还用于若目标应用在白名单应用列表中,确定目标应用为满足上行弱需求的应用。
在一种实施例中,确定模块610,还用于若目标应用在白名单应用列表中,且待传输数据的数据量小于预设数据量阈值,确定目标应用为满足上行弱需求的应用。
在一种实施例中,确定模块610,还用于从终端设备中的调制方式中选择第一调制方式作为目标调制方式,其中,终端设备中的调制方式包括:第一调制方式以及第二调制方式,第一调制方式的调制速度小于第二调制方式,第一调制方式的资源利用率大于第二调制方式。
在一种实施例中,发送模块620,具体用于按照目标调制方式对待传输数据进行调制,并基于目标调制方式对待传输数据进行资源块分配;获取待传输数据的误块率并基于误块率确定目标传输功率;按照目标传输功率将待传输数据上传给基站,目标传输功率小于或者等于上行弱需求场景对应的限制传输功率。
在一种实施例中,在该装置中,按照第一调制方式给待传输数据分配的资源块数量大于按照第二调制方式给待传输数据分配的资源块数量。
在一种实施例中,确定模块610,还用于在终端设备的使用场景为上行强需求场景的情况下,从终端设备中的调制方式中选择第二调制方式作为目标调制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数据传输装置中,可以确定终端设备的使用场景,在终端设备的使用场景为上行弱需求场景的情况下,对待传输数据进行调制,并将调制后的待传输数据基于上行弱需求场景对应的限制传输功率上传给基站。其中,上行强需求场景对应的限制传输功率大于上行弱需求场景对应的限制传输功率,通过确定出可以进行功率调整的场景,从而在该对应的场景进行功率限制,可以实现提高终端设备传输数据过程中的资源利用率,以及降低数据传输功率。
以上装置实施例的描述,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描述是类似的,具有同方法实施例相似的有益效果。对于本申请装置实施例中未披露的技术细节,请参照本申请方法实施例的描述而理解。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图6所示的数据传输装置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和硬件结合的形式实现。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上述的方法,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相关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电子设备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这样,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7,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上述终端设备,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7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710连接的处理器720、存储器和网络接口740。其中,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720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731、内存储器732。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731存储有操作系统、计算机程序和数据库。该内存储器732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731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数据库用于存储数据。该计算机设备的网络接口740用于与外部的终端通过网络连接通信。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720执行时以实现上述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方法中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的步骤。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7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申请提供的数据传输装置可以实现为一种计算机程序的形式,计算机程序可在如图7所示的计算机设备上运行。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中可存储组成上述装置的各个程序模块。各个程序模块构成的计算机程序使得处理器执行本说明书中描述的本申请各个实施例的方法中的步骤。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存储介质和设备实施例的描述,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描述是类似的,具有同方法实施例相似的有益效果。对于本申请存储介质、存储介质和设备实施例中未披露的技术细节,请参照本申请方法实施例的描述而理解。
应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或“一些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或“在一些实施例中”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上述本申请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上文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倾向于强调各个实施例之间的不同之处,其相同或相似之处可以互相参考,为了简洁,本文不再赘述。
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对象A和/或对象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对象A,同时存在对象A和对象B,单独存在对象B这三种情况。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如:多个模块或组件可以结合,或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的、机械的或其它形式的。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模块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模块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模块;既可以位于一个地方,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全部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模块分别单独作为一个单元,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或者,本申请上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相关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电子设备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RO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方法实施例中所揭露的方法,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任意组合,得到新的方法实施例。
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产品实施例中所揭露的特征,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任意组合,得到新的产品实施例。
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方法或设备实施例中所揭露的特征,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任意组合,得到新的方法实施例或设备实施例。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2)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使用场景,所述使用场景包括上行强需求场景以及上行弱需求场景,其中,所述上行强需求场景为上行传输的数据量大于或者等于预设数据量阈值的场景,所述上行弱需求场景为上行传输的数据量小于所述预设数据量阈值的场景,所述上行强需求场景对应的限制传输功率大于所述上行弱需求场景对应的限制传输功率;
在所述终端设备的使用场景为上行弱需求场景的情况下,对待传输数据进行调制,并将调制后的待传输数据基于所述上行弱需求场景对应的限制传输功率上传给基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使用场景,包括:
确定生成所述待传输数据的目标应用;
若所述目标应用为满足上行弱需求场景的应用,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使用场景为上行弱需求场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待传输数据进行调制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白名单应用列表,所述白名单应用列表中的应用为满足上行弱需求场景的应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白名单应用列表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目标应用在所述白名单应用列表中,确定所述目标应用为满足上行弱需求的应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白名单应用列表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目标应用在所述白名单应用列表中,且所述待传输数据的数据量小于预设数据量阈值,确定所述目标应用为满足上行弱需求的应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待传输数据进行调制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从所述终端设备中的调制方式中选择第一调制方式作为目标调制方式,其中,所述终端设备中的调制方式包括:第一调制方式以及第二调制方式,所述第一调制方式的调制速度小于所述第二调制方式,所述第一调制方式的资源利用率大于所述第二调制方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待传输数据进行调制,并将调制后的待传输数据基于所述上行弱需求场景对应的限制传输功率上传给基站,包括:
按照所述目标调制方式对所述待传输数据进行调制,并基于所述目标调制方式对所述待传输数据进行资源块分配;
获取所述待传输数据的误块率并基于所述误块率确定目标传输功率;
按照所述目标传输功率将所述待传输数据上传给所述基站,所述目标传输功率小于或者等于所述上行弱需求场景对应的限制传输功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所述第一调制方式给所述待传输数据分配的资源块数量大于按照所述第二调制方式给所述待传输数据分配的资源块数量。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使用场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终端设备的使用场景为上行强需求场景的情况下,从所述终端设备中的调制方式中选择第二调制方式作为目标调制方式。
10.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应用于终端设备,所述装置包括:确定模块以及发送模块;
所述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使用场景,所述使用场景包括上行强需求场景以及上行弱需求场景,其中,所述上行强需求场景为上行传输的数据量大于或者等于预设数据量阈值的场景,所述上行弱需求场景为上行传输的数据量小于所述预设数据量阈值的场景,所述上行强需求场景对应的限制传输功率大于所述上行弱需求场景对应的限制传输功率;
所述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终端设备的使用场景为上行弱需求场景的情况下,对待传输数据进行调制,并将调制后的待传输数据基于所述上行弱需求场景对应的限制传输功率上传给基站。
11.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311739707.XA 2023-12-15 2023-12-15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775048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739707.XA CN117750480A (zh) 2023-12-15 2023-12-15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739707.XA CN117750480A (zh) 2023-12-15 2023-12-15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750480A true CN117750480A (zh) 2024-03-22

Family

ID=902766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739707.XA Pending CN117750480A (zh) 2023-12-15 2023-12-15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750480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63581B2 (en) Resource allocation determination method, resource allocation indication method, user equipment and network device
KR101298912B1 (ko) 업링크 캐리어들을 우선순위 매기기 위한 방법들, 장치들, 및 컴퓨터 프로그램 물건들
CN111225381A (zh) 基站节点内的频谱共享优化
CN108702278B (zh) 一种业务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11263448B (zh) 信息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KR20200118829A (ko) 채널 검출 방법, 장치 및 컴퓨터 기억 매체
KR20230034401A (ko) 충돌 처리 방법 및 장치
US11019608B2 (en) Channel resource set ind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US8249032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communic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10392417A (zh) 功耗管理方法、终端、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7750480A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CN114745792B (zh) 资源调度方法及装置、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731109B (zh) 一种资源指示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4430560B (zh) 通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4466400A (zh) 设备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698120A (zh) 带宽分配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US20200351875A1 (en) Time-domain resource determin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US11432292B2 (en)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 and network device, terminal device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WO2019148411A1 (en) User equipment and method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of same
US20200396755A1 (en) Downlink Scheduling of Terminal Devices
CN114521006A (zh) 上行调度方法、装置及基站
CN113891459B (zh) 一种选取传输资源方法以及选取传输数据的方法、终端
KR101111628B1 (ko) 단말 및 이를 이용한 상향링크 전송전력 제어 방법
CN111466139B (zh) 用户设备及其无线通信方法
WO2023109322A1 (zh) 一种资源调度的方法、基站、ue、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