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749806A - 基于区块链网络的服务管理方法及装置、设备、介质 - Google Patents

基于区块链网络的服务管理方法及装置、设备、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749806A
CN117749806A CN202211118449.9A CN202211118449A CN117749806A CN 117749806 A CN117749806 A CN 117749806A CN 202211118449 A CN202211118449 A CN 202211118449A CN 117749806 A CN117749806 A CN 1177498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ckchain network
requester
registered
registration
addr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11844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桂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11844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749806A/zh
Publication of CN1177498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74980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网络的服务管理方法及装置、设备、介质,可应用于智慧交通、辅助驾驶、云技术、人工智能等各种场景。该方法包括接收请求方发送的针对指定服务系统在区块链网络上的注册请求,其中注册请求中携带有用于指示复用已注册地址的复用信息;之后检测请求方针对其他服务系统在区块链网络上的注册情况得到检测结果;若检测结果表征请求方针对其他服务系统在区块链网络上注册成功,则获取请求方在区块链网络上的已注册地址;之后将所获取到的已注册地址作为请求方针对指定服务系统在区块链网络上的注册地址,并返回已注册地址至请求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提升了请求方注册的服务管理合理性,节省了区块链网络的资源空间。

Description

基于区块链网络的服务管理方法及装置、设备、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网络的服务管理方法、基于区块链网络的服务管理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背景技术
区块链技术广泛应用于金融、征信、银行等领域,相关技术中请求方需要针对任一个服务系统在区块链网络上进行注册时,都是通过发送注册请求至区块链网络,进而在区块链网络上进行注册之后,向请求方返回注册地址,由此完成请求方针对服务系统在区块链网络上的注册。
随着请求方需要在区块链网络上进行注册的服务系统数量的增加,和/或请求方数量的增加,注册所需的区块链网络的资源空间则更多。
可见,如何合理地进行请求方注册的服务管理,以节省区块链网络的资源空间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网络的服务管理方法及装置、设备、介质,进而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请求方注册的服务管理合理性,节省了区块链网络的资源空间等。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网络的服务管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接收请求方发送的针对指定服务系统在所述区块链网络上的注册请求;其中,所述注册请求中携带有用于指示复用已注册地址的复用信息;根据所述复用信息检测所述请求方针对其他服务系统在所述区块链网络上的注册情况,得到检测结果;若所述检测结果表征所述请求方针对其他服务系统在所述区块链网络上注册成功,则获取所述请求方在所述区块链网络上的已注册地址;将所获取到的已注册地址作为所述请求方针对所述指定服务系统在所述区块链网络上的注册地址,并返回所述已注册地址至所述请求方。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网络的服务管理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接收模块,配置为接收请求方发送的针对指定服务系统在所述区块链网络上的注册请求;其中,所述注册请求中携带有用于指示复用已注册地址的复用信息;检测模块,配置为根据所述复用信息检测所述请求方针对其他服务系统在所述区块链网络上的注册情况,得到检测结果;获取模块,配置为若所述检测结果表征所述请求方针对其他服务系统在所述区块链网络上注册成功,则获取所述请求方在所述区块链网络上的已注册地址;返回模块,配置为将所获取到的已注册地址作为所述请求方针对所述指定服务系统在所述区块链网络上的注册地址,并返回所述已注册地址至所述请求方。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实现如上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网络的服务管理方法。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网络的服务管理方法。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网络的服务管理方法。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通过检测请求方针对其他服务系统在区块链网络上的注册情况,并当检测到请求方针对其他服务系统在区块链网络上注册成功时,获取请求方在区块链网络上的已注册地址,从而将该已注册地址作为请求方当前针对指定服务系统在区块链网络上的注册地址,实现了注册地址的复用。
一方面,通过复用注册地址,可以避免请求方每针对一个服务系统在区块链网络上进行注册,均为之分配一个注册地址的现象;由此减少了区块链网络中分配注册地址所造成的资源空间的浪费,节省了区块链网络中的资源空间,使得区块链网络性能更好。
一方面,由于复用注册地址,可以减少同一请求方针对服务系统在区块链网络上的注册地址的数量,从而便于注册地址的管理,提升了请求方注册的服务管理合理性。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者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区块链网络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区块链中各区块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3是可以应用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示例性实施环境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的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基于区块链网络的服务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本申请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基于区块链网络的服务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本申请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基于区块链网络的服务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本申请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基于区块链网络的服务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8是本申请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基于区块链网络的服务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9是本申请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基于区块链网络的服务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10是本申请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基于区块链网络的服务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11是本申请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基于区块链网络的服务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12是本申请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基于区块链网络的服务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13是本申请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基于区块链网络的服务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14是本申请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基于区块链网络的服务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15是本申请的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基于区块链网络的服务管理方法的相关数据表的示意图;
图16是本申请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基于区块链网络的服务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17是本申请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基于区块链网络的服务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18是本申请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基于区块链网络的服务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19是本申请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基于区块链网络的服务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0是本申请的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基于区块链网络的服务管理方法的数字藏品的整合结果的界面图;
图21是本申请的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基于区块链网络的服务管理装置的框图;
图22是适于用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计算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执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相同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同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附图中所示的方框图仅仅是功能实体,不一定必须与物理上独立的实体相对应。即,可以采用软件形式来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一个或多个硬件模块或集成电路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不同网络和/或处理器装置和/或微控制器装置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
附图中所示的流程图仅是示例性说明,不是必须包括所有的内容和操作/步骤,也不是必须按所描述的顺序执行。例如,有的操作/步骤还可以分解,而有的操作/步骤可以合并或部分合并,因此实际执行的顺序有可能根据实际情况改变。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提及的“多个”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在介绍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之前,先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名词和术语进行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名词和术语适用于如下的解释。
区块链(Blockchain)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区块链本质上是一个去中心化的数据库,是一串使用密码学方法相关联产生的数据块(即区块),每一个数据块中包含了一批次网络交易的信息,用于验证其信息的有效性(防伪)和生成下一个区块。区块链可以包括区块链底层平台、平台产品服务层以及应用服务层。
如上,区块链本质上是一个去中心化的数据库,而区块链是由区块链网络中的节点共同维护的。例如请参阅图1,在图1所示的区块链网络中,可以包括多个节点101,多个节点101可以是形成区块链网络的各个客户端。每个节点101在进行正常工作可以接收到输入信息,并基于接收到的输入信息维护该区块链网络内的共享数据。为了保证区块链网络内的信息互通,区块链网络中的每个节点之间可以存在信息连接,节点之间可以通过上述信息连接进行信息传输。例如当区块链网络中的任意节点接收到输入信息时,区块链网络中的其它节点便根据共识算法获取该输入信息,将该输入信息作为共享数据进行存储,使得区块链网络中全部节点上存储的数据均一致。
对于区块链网络中的每个节点,均具有与其对应的节点标识,而且区块链网络中的每个节点均可以存储有其它节点的节点标识,以便后续根据其它节点的节点标识,将生成的区块广播至区块链网络中的其它节点。每个节点中可维护一个节点标识列表,将节点名称和节点标识对应存储至该节点标识列表中。其中,节点标识可为IP(InternetProtocol,网络之间互联的协议)地址以及其他任一种能够用于标识该节点的信息。
区块链网络中的每个节点均存储一条相同的区块链。区块链由多个区块组成,请参阅图2,区块链由多个区块组成,创始块中包括区块头和区块体,区块头中存储有输入信息特征值、版本号、时间戳和难度值等,区块体中存储有输入信息;创始块的下一区块以创始块为父区块,下一区块中同样包括区块头和区块体,区块头中存储有当前区块的输入信息特征值、父区块的区块头特征值、版本号、时间戳和难度值等,并以此类推,使得区块链中每个区块中存储的区块数据均与父区块中存储的区块数据存在关联,保证了区块中输入信息的安全性。
区块链网络中各个节点可以是服务器,也可以是终端设备。其中服务器可以是独立的物理服务器,也可以是多个物理服务器构成的服务器集群或者分布式系统,还可以是提供云服务、云数据库、云计算(Cloud Computing)、云函数、云存储、网络服务、云通信、中间件服务、域名服务、安全服务、CDN(Content Delivery Network,内容分发网络)、以及大数据和智能平台等基础云计算服务的云服务器。其中终端设备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台式计算机、智能音箱、智能手表等,但并不局限于此。各个节点之间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通信方式进行直接或间接地连接,本申请在此不做限制。
前述的云计算是指IT基础设施的交付和使用模式,具体指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资源;广义云计算指服务的交付和使用模式,指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服务。这种服务可以是IT和软件、互联网相关,也可是其他服务。云计算是网格计算(Grid Computing)、分布式计算(Distributed Computing)、并行计算(ParallelComputing)、效用计算(Utility Computing)、网络存储(Network StorageTechnologies)、虚拟化(Virtualization)、负载均衡(Load Balance)等传统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发展融合的产物。随着互联网、实时数据流、连接设备多样化的发展,以及搜索服务、社会网络、移动商务和开放协作等需求的推动,云计算迅速发展起来。不同于以往的并行分布式计算,云计算的产生从理念上将推动整个互联网模式、企业管理模式发生革命性的变革。
相关技术中请求方需要针对任一个服务系统在区块链网络上进行注册时,都是通过发送注册请求至区块链网络,进而在区块链网络上进行注册之后,向请求方返回注册地址,由此完成请求方针对服务系统在区块链网络上的注册。而随着请求方需要在区块链网络上进行注册的服务系统数量的增加,和/或请求方数量的增加,注册所需的区块链网络的资源空间则更多;例如针对一个请求方其可以在区块链网络上进行注册的服务系统可以是1个、100个、1000个甚至更多,针对请求方可以是1000个、10000个甚至更多。这样对于区块链网络而言,注册所需的资源空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基于前述介绍的区块链技术,以及相关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网络的服务管理方案。请参阅图3,图3是本申请一种示例性实施环境的示意图。该实施环境中包括终端设备301、服务器302、服务器303,以及区块链网络304,终端设备301、服务器302、服务器303,以及区块链网络304之间可以通过有线或者无线网络进行通信;其中:
终端设备301对应请求方一侧,请求方是请求注册到服务系统的一方,其可以是任意对象。
其中,终端设备301可以是任意具有输入接口的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平板、笔记本电脑、计算机、智能语音交互设备、智能家电、车载终端、飞行器等,输入接口包括但不限于触摸屏、键盘、物理按键、音频拾取装置等。
服务器302对应服务系统一侧,服务系统是为对象提供业务服务(例如交易服务)的系统,其可以是以社会信用代码为基础的商户主体(也称企业主体)所对应的服务系统。该服务系统具有计算机硬件或软件的操作环境,例如通过计算机程序实现的提供交易服务的平台;服务系统包括但不限于商户服务系统(如商户平台)。
服务器303对应管理系统一侧,管理系统是为服务系统和/或对象提供技术服务(例如数据接口服务)的系统,其可以是以社会信用代码为基础的商户主体(也称企业主体)所对应的管理系统。该管理系统具有计算机硬件或软件的操作环境,例如通过计算机程序实现的提供技术服务的平台;管理系统包括但不限于技术服务系统(如技术平台)、软件即服务(Software-as-a-service,SaaS)系统(如SaaS平台)等。
其中,服务器302和服务器303可以是提供各种服务的服务器,其可以是独立的物理服务器,也可以是多个物理服务器构成的服务器集群或者分布式系统,还可以是提供云服务、云数据库、云计算、云函数、云存储、网络服务、云通信、中间件服务、域名服务、安全服务、CDN以及大数据和智能平台等基础云计算服务的云服务器,本处不对此进行限制。
区块链网络304可以为前述介绍的区块链网络,这里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基于区块链网络的服务管理方法可以由终端设备301执行,此时终端设备301对应请求方。
示例性地,终端设备301发送针对指定服务系统在区块链网络上的注册请求至服务器303,其中注册请求中携带有用于指示复用已注册地址的复用信息;之后接收服务器303返回的注册地址。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基于区块链网络的服务管理方法可以由服务器303执行,此时服务器303对应管理系统。
示例性地,服务器303接收终端设备301发送的针对指定服务系统在区块链网络上的注册请求,其中注册请求中携带有用于指示复用已注册地址的复用信息;之后根据复用信息检测请求方针对其他服务系统在区块链网络上的注册情况,得到检测结果;若检测结果表征请求方针对其他服务系统在区块链网络上注册成功,则获取请求方在区块链网络上的已注册地址;之后将所获取到的已注册地址作为请求方针对指定服务系统在区块链网络上的注册地址,并返回已注册地址至请求方。
这样,通过实施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实现了注册地址的复用,通过复用注册地址,不仅可以节省区块链网络中的资源空间,使得区块链网络性能更好,而且可以便于注册地址的管理,提升请求方注册的服务管理合理性,能够适用于更加广泛的场景中。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涉及到对象相关的数据,当本申请实施例运用到具体产品或技术中时,需要获得对象许可或者同意,且相关数据的收集、使用和处理需要遵守相关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以下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各种实现细节进行详细阐述:
请参阅图4,图4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示出的方法的流程图,该基于区块链网络的服务管理方法可以由图3中所示的服务器303(如管理系统)来执行。如图4所示,基于区块链网络的服务管理方法至少包括S401至S404,详细介绍如下:
S401,接收请求方发送的针对指定服务系统在区块链网络上的注册请求;其中,注册请求中携带有用于指示复用已注册地址的复用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请求方在有针对指定服务系统在区块链网络上进行注册的需求时,可以下发注册请求;相应地,管理系统可以接收请求方发送的注册请求。
本申请实施例中指定服务系统是指任一个服务系统;例如请求方当前针对服务系统A在区块链网络上进行注册,则服务系统A称为指定服务系统,或者请求方当前针对服务系统B在区块链网络上进行注册,则服务系统B称为指定服务系统。
本申请实施例中管理系统接收到请求方发送的针对指定服务系统在区块链网络上的注册请求,可以检测注册请求中是否携带有用于指示复用已注册地址的复用信息,之后就可以根据注册请求中是否携带复用信息的情况,确定是否触发执行检测请求方针对其他服务系统在区块链网络上的注册情况,得到检测结果。
S402,根据复用信息检测请求方针对其他服务系统在区块链网络上的注册情况,得到检测结果。
本申请实施例中管理系统根据注册请求中携带复用信息的情况,确定是否触发执行检测请求方针对其他服务系统在区块链网络上的注册情况,得到检测结果,可以包括以下两种情况;其中:
情况一,如果注册请求中携带有复用信息,则表征请求方已明确指示需要复用已注册地址,因而可以检测该请求方针对其他服务系统在区块链网络上的注册情况,得到检测结果。
情况二,如果注册请求中未携带复用信息,则表征请求方指示无需复用已注册地址,因而无需检测该请求方针对其他服务系统在区块链网络上的注册情况,得到检测结果。
本申请实施例中当注册请求中携带有用于指示复用已注册地址的复用信息时,才触发执行检测请求方针对其他服务系统在区块链网络上的注册情况,实现注册地址的复用,从而满足请求方的需求,灵活性更高。
本申请实施例中其他服务系统是和指定服务系统不同的服务系统,其中其他服务系统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例如指定服务系统是服务系统A,其他服务系统可以是服务系统B,或者服务系统B-C。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指定服务系统和其他服务系统可以为不同商户对应的服务系统;例如指定服务系统是商户A对应的服务系统,其他服务系统可以为商户B对应的服务系统。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指定服务系统为指定商户系统对应的指定开发渠道,其他服务系统可以为其他商户系统的开发渠道和指定商户系统的其他开发渠道中的至少一种;例如指定服务系统为商户A的服务系统对应的开发渠道1,其他服务系统可以为商户B的服务系统和/或商户A的服务系统的开发渠道2。
其中,可选实施例中开发渠道是对服务系统进行开发的展示和/或编程设计的一种方式;例如小程序属于一种开发渠道、应用程序则属于另一种开发渠道,或者使用HTML5编程语言进行编程设计得到的应用程序属于一种开发渠道,使用JAVA编程语言进行编程设计得到的应用程序则属于另一种开发渠道。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应用场景进行灵活调整。
本申请实施例中请求方针对其他服务系统在区块链网络上的注册情况是指,请求方针对其他服务系统在区块链网络上是否注册过,如果注册过,那是注册成功还是注册失败。
也即,本申请实施例中管理系统接收到请求方发送的针对指定服务系统在区块链网络上的注册请求,会检测该请求方针对其他服务系统在区块链网络上的注册情况,从而得到请求方针对其他服务系统在区块链网络上的注册情况对应的检测结果。
S403,若检测结果表征请求方针对其他服务系统在区块链网络上注册成功,则获取请求方在区块链网络上的已注册地址。
本申请实施例中管理系统根据复用信息检测请求方针对其他服务系统在区块链网络上的注册情况,得到检测结果,之后就可以根据检测结果确定是否在区块链网络中进行该请求方针对指定服务系统的注册。
本申请实施例中根据检测结果确定是否在区块链网络中进行该请求方针对指定服务系统的注册,可以包括以下两种情况;其中:
情况一,如果检测结果表征请求方针对其他服务系统在区块链网络上注册成功,则此时无需在区块链网络中进行该请求方针对指定服务系统的注册,只需获取请求方在区块链网络上的已注册地址即可,从而复用该已注册地址,以减少注册新生成注册地址的流程,节省区块链网络的资源空间。
情况二,如果检测结果表征请求方针对其他服务系统在区块链网络上未注册成功(注册失败或者未注册),则此时无法获取到请求方在区块链网络上的已注册地址,因而需要在区块链网络中进行该请求方针对指定服务系统的注册,以新生成注册地址。
S404,将所获取到的已注册地址作为请求方针对指定服务系统在区块链网络上的注册地址,并返回已注册地址至请求方。
针对上述情况一,本申请实施例中管理系统获取到请求方在区块链网络上的已注册地址,之后就可以将所获取到的已注册地址作为请求方针对指定服务系统在区块链网络上的注册地址,并返回已注册地址至请求方;这样请求方就可以根据所接收到的已注册地址确定请求方针对指定服务系统在区块链网络上注册成功。
针对上述情况二,本申请实施例中管理系统新生成注册地址,之后就可以返回所新生成注册地址至请求方;这样请求方就可以根据所接收到的新生成注册地址确定请求方针对指定服务系统在区块链网络上注册成功。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复用注册地址,一方面减少了区块链网络中分配注册地址所造成的资源空间的浪费,节省了区块链网络中的资源空间,使得区块链网络性能更好;另一方面减少了同一请求方针对服务系统在区块链网络上的注册地址的数量,便于注册地址的管理,提升了请求方注册的服务管理合理性,能够适用于更加广泛的场景中。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另一种基于区块链网络的服务管理方法,该基于区块链网络的服务管理方法可以由服务器303(如管理系统)来执行。如图5所示,该基于区块链网络的服务管理方法可以包括S501至S502、S401、S403至S404。
S501至S502详细介绍如下:
S501,根据复用信息检测指定服务系统是否是请求方首次在区块链网络上进行注册的服务系统。
本申请实施例中管理系统接收到请求方发送的针对指定服务系统在区块链网络上的注册请求,其中注册请求中携带有用于指示复用已注册地址的复用信息,可以根据复用信息检测指定服务系统是否是请求方首次在区块链网络上进行注册的服务系统,之后就可以根据指定服务系统是否是请求方首次在区块链网络上进行注册的服务系统的情况,确定是否触发执行检测请求方针对其他服务系统在区块链网络上的注册情况,得到检测结果。
本申请实施例中请求方首次在区块链网络上进行注册的服务系统,是指注册请求方第一次在区块链网络上注册的服务系统。
举例说明,例如设注册请求方到现在时刻为止一共针对5个服务系统在区块链网络上进行过注册,其中注册时间由先至后的顺序分别为服务系统A、服务系统B、服务系统C、服务系统D、服务系统E;那么服务系统A则为请求方首次在区块链网络上进行注册的服务系统,而服务系统B、服务系统C、服务系统D、服务系统E则都是注册请求方非首次在区块链网络上进行注册的服务系统。
S502,若指定服务系统不是请求方首次在区块链网络上进行注册的服务系统,则检测请求方针对其他服务系统在区块链网络上的注册情况,得到检测结果。
本申请实施例中管理系统根据指定服务系统是否是请求方首次在区块链网络上进行注册的服务系统的情况,确定是否触发执行检测请求方针对其他服务系统在区块链网络上的注册情况,得到检测结果,可以包括以下两种情况;其中:
情况一,如果指定服务系统不是请求方首次在区块链网络上进行注册的服务系统,则表征请求方针对其他服务系统在区块链网络上进行过注册,因而存在着请求方针对其他服务系统在区块链网络上的相关注册信息,此时可以检测该请求方针对其他服务系统在区块链网络上的注册情况,得到检测结果。
情况二,如果指定服务系统是请求方首次在区块链网络上进行注册的服务系统,则表征请求方针对其他服务系统未在区块链网络上进行过注册,因而不存在请求方针对其他服务系统在区块链网络上的相关注册信息,此时无需检测该请求方针对其他服务系统在区块链网络上的注册情况,得到检测结果。
需要说明的是,图5所示中S401、S403至S404的详细介绍请参阅图4所示的S401、S403至S404,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当检测到指定服务系统不是请求方首次在区块链网络上进行注册的服务系统时,才触发执行检测请求方针对其他服务系统在区块链网络上的注册情况,从而可以避免由于指定服务系统是请求方首次在区块链网络上进行注册的服务系统,所造成的获取不到注册信息的现象,使得触发执行检测请求方针对其他服务系统在区块链网络上的注册情况的合理性更高。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另一种基于区块链网络的服务管理方法,该基于区块链网络的服务管理方法可以由服务器303(如管理系统)来执行。如图6所示,该基于区块链网络的服务管理方法可以包括S601至S603、S401、S403至S404。
本申请实施例中注册请求中还携带有请求方的第一标识,其中第一标识是请求方在管理系统上注册成功之后,由管理系统为请求方分配的;例如请求方1在管理系统上注册成功之后,管理系统为请求方1分配第一标识uin。这样管理系统就可以基于为请求方分配的第一标识对请求方进行管理。
S601至S603详细介绍如下:
S601,根据第一标识检测指定服务系统是否是请求方首次在区块链网络上进行注册的服务系统。
本申请实施例中管理系统接收到请求方发送的针对指定服务系统在区块链网络上的注册请求,其中注册请求中携带有请求方的第一标识,之后就可以根据请求方的第一标识检测指定服务系统是否是请求方首次在区块链网络上进行注册的服务系统。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S601中根据第一标识检测指定服务系统是否是请求方首次在区块链网络上进行注册的服务系统的过程,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预设的第二标识与第一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是否存在与第一标识相匹配的第二标识;其中,第二标识是请求方针对指定服务系统在区块链网络上注册成功之后,由指定服务系统为请求方分配的;
若不存在与第一标识相匹配的第二标识,则确定指定服务系统是请求方首次在区块链网络上进行注册的服务系统;
若存在与第一标识相匹配的第二标识,则确定指定服务系统不是请求方首次在区块链网络上进行注册的服务系统。
其中,可选实施例中第二标识是请求方针对指定服务系统在区块链网络上注册成功之后,由指定服务系统为请求方分配的;例如请求方1在管理系统上注册成功之后,指定服务系统为请求方1分配第二标识uid。这样指定服务系统就可以基于为请求方分配的第二标识对请求方进行管理。
其中,可选实施例中预置有第二标识与第一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例如请参阅表1所示,为一种示例的第二标识与第一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
表1
S602,根据第一标识获取请求方针对其他服务系统在区块链网络上的注册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注册信息是指与注册相关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注册时间、注册成功信息、注册失败信息,以及注册地址等。
S603,根据注册信息检测请求方针对其他服务系统在区块链网络上的注册情况,得到检测结果。
本申请实施例中管理系统检测请求方针对其他服务系统在区块链网络上的注册情况,得到检测结果,具体可以是根据第一标识获取请求方针对其他服务系统在区块链网络上的注册信息,并根据注册信息检测请求方针对其他服务系统在区块链网络上的注册情况,得到检测结果。
举例说明,例如设根据第一标识获取到请求方1针对服务系统A在区块链网络上的注册信息为注册成功,注册地址address1,以及请求方1针对服务系统B在区块链网络上的注册信息为注册失败;那么可以得到用于表征请求方1针对服务系统A在区块链网络上注册成功的检测结果,以及得到用于表征请求方1针对服务系统B在区块链网络上注册失败的检测结果。
可以理解的是,如果其他服务系统为多个时,则获取的是各个服务系统对应的检测结果(如前述示例),则只要有至少一个服务系统对应的检测结果表征请求方针对该服务系统在区块链网络上注册成功,则获取请求方在区块链上的已注册地址。
举例说明,例如设承接前述示例,得到用于表征请求方1针对服务系统A在区块链网络上注册成功的检测结果,以及得到用于表征请求方1针对服务系统B在区块链网络上注册失败的检测结果;可见,2个检测结果中存在1个服务系统(即服务系统A)对应的检测结果表征请求方针对服务系统A在区块链网络上注册成功,则可以获取请求方在区块链上的注册地址。
需要说明的是,图6所示中S401、S403至S404的详细介绍请参阅图4所示的S401、S403至S404,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管理系统为请求方分配的第一标识,可以快速简便地检测到指定服务系统是否是请求方首次在区块链网络上进行注册的服务系统,以及获取到请求方针对其他服务系统在区块链网络上的注册信息,以得到请求方针对其他服务系统在区块链网络上的注册情况。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另一种基于区块链网络的服务管理方法,该基于区块链网络的服务管理方法可以由服务器303(如管理系统)来执行。如图7所示,该基于区块链网络的服务管理方法可以包括S701至S702、S401至S403。
如前述实施例所述,管理系统可以获取请求方在区块链网络上的已注册地址;其中针对已注册地址只有一个的情况时,返回该已注册地址至请求方即可,其中针对已注册地址有多个的情况时,请参见本实施例的详细介绍。
S701至S702详细介绍如下:
S701,从多个已注册地址中选择目标已注册地址。
本申请实施例中针对已注册地址有多个的情况时,管理系统可以从多个已注册地址中选择目标已注册地址。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S701中从多个已注册地址中选择目标已注册地址的过程,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从多个已注册地址中随机选择一个已注册地址作为目标已注册地址。
也即,可选实施例中是由管理系统从多个已注册地址中选择得到目标已注册地址。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S701中从多个已注册地址中选择目标已注册地址的过程,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发送多个已注册地址至请求方,以使请求方从多个已注册地址中选择目标已注册地址;
接收请求方返回的目标已注册地址。
也即,可选实施例中管理系统是将多个已注册地址发送至请求方,进而由请求方从多个已注册地址中选择一个已注册地址作为目标已注册地址,并接收请求方所返回的目标已注册地址。
其中,可选实施例中管理系统接收请求方返回的目标已注册地址,之后可以对该目标已注册地址进行标记,以标记为常用的已注册地址,当再次面临着从多个已注册地址中选择目标已注册地址时,则可以从多个已注册地址中选择所标记的常用已注册地址作为目标已注册地址。
可以理解的是,如果是由请求方从多个已注册地址中选择一个已注册地址作为目标已注册地址,那么后续流程中管理系统可以无需返回已注册地址至请求方,从而节省管理系统的资源。
S702,将目标已注册地址作为请求方针对指定服务系统在区块链网络上的注册地址。
本申请实施例中管理系统从多个已注册地址中选择得到目标已注册地址,之后可以将目标已注册地址作为请求方针对指定服务系统在区块链网络上的注册地址。
需要说明的是,图7所示中S401至S403的详细介绍请参阅图4所示的S401至S403,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当获取到的请求方在区块链网络上的已注册地址有多个时,可以由管理系统或者请求方从多个已注册地址中选择一个作为目标已注册地址,并将目标已注册地址作为请求方针对指定服务系统在区块链网络上的注册地址,从而快速简便地实现了对请求方针对指定服务系统在区块链网络上的注册地址的确定。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另一种基于区块链网络的服务管理方法,该基于区块链网络的服务管理方法可以由服务器303(如管理系统)来执行。如图8所示,该基于区块链网络的服务管理方法在S404之后还可以包括S801至S803。
S801至S803详细介绍如下:
S801,接收指定服务系统发送的针对请求方的虚拟资源转移请求。
本申请实施例中指定服务系统在有针对请求方进行虚拟资源转移的需求时,可以下发虚拟资源转移请求;相应地,管理系统可以接收指定服务系统发送的针对请求方的虚拟资源转移请求。
本申请实施例中虚拟资源是指能够复制的资源,其可以存储在服务器、计算机、手机,以及网盘等诸多存储设备中;其包括但不限于画作、声音、视频、游戏中的装备、宠物、优惠券等。
本申请实施例中虚拟资源转移请求用于指示将指定服务系统在区块链网络上的注册地址中所含有的虚拟资源,转移至请求方针对该指定服务系统在区块链网络上进行注册的注册地址(即已注册地址)中。
S802,根据虚拟资源转移请求向已注册地址转移虚拟资源。
本申请实施例中管理系统接收到指定服务系统发送的针对请求方的虚拟资源转移请求,之后可以根据虚拟资源转移请求向已注册地址转移虚拟资源。
S803,返回虚拟资源的转移结果至指定服务系统。
本申请实施例中管理系统根据虚拟资源转移请求向已注册地址转移虚拟资源,之后将虚拟资源的转移结果返回至指定服务系统,其中虚拟资源的转移结果包括转移成功结果或者转移失败结果;这样指定服务系统就可以根据虚拟资源的转移结果确定虚拟资源的转移情况(即转移成功还是转移失败)。
需要说明的是,图8所示中S401至S404的详细介绍请参阅图4所示的S401至S404,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指定服务系统发送的针对请求方的虚拟资源转移请求,向请求方针对该指定服务系统在区块链网络上的注册地址(即已注册地址)转移虚拟资源,从而满足了指定服务系统的需求,适用于指定服务系统与请求方之间涉及虚拟资源转移的场景中。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另一种基于区块链网络的服务管理方法,该基于区块链网络的服务管理方法可以由服务器303(如管理系统)来执行。如图9所示,该基于区块链网络的服务管理方法可以包括S901至S902、S801、S803、S401至S404。
S901至S902详细介绍如下:
S901,根据虚拟资源转移请求获取针对请求方的验证结果;其中,验证结果是在指定时间段内对请求方进行验证的结果,指定时间段处于当前时刻之前。
本申请实施例中管理系统接收到指定服务系统发送的针对请求方的虚拟资源转移请求,之后可以根据虚拟资源转移请求获取针对请求方的验证结果,之后就可以根据获取到的针对请求方的验证结果,确定是否向已注册地址转移虚拟资源。
本申请实施例中针对请求方的验证结果是指在指定时间段内对请求方进行验证的结果;其中:
验证包括但不限于实名验证、资质验证,以及权限验证等,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应用场景进行灵活调整。
指定时间段是指当前时刻之前的一个时间段,简言之是历史时间段;其中指定时间段的时长可以是任意的,例如当前时刻是2022年9月1日上午9:00:00,则指定时间段可以是2022年8月27日上午9:00:00-2022年9月1日上午8:59:59,或者指定时间段可以是2022年9月1日上午00:00:00-2022年9月1日上午8:59:59等,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应用场景进行灵活调整。
S902,若验证结果表征对请求方的验证通过,则向已注册地址转移虚拟资源。
本申请实施例中管理系统根据获取到的针对请求方的验证结果,确定是否向已注册地址转移虚拟资源,可以包括以下两种情况;其中:
情况一,如果验证结果表征对请求方的验证通过,则向已注册地址转移虚拟资源。可选地,虚拟资源转移成功之后生成虚拟资源转移成功结果。
情况二,如果验证结果表征对请求方的验证未通过,则不做处理,即不向已注册地址转移虚拟资源。可选地,可以基于验证未通过信息生成虚拟资源转移失败结果。
需要说明的是,图9所示中S801、S803的详细介绍请参阅图8所示的S801、S803,图9所示中S401至S404的详细介绍请参阅图4所示的S401至S404,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当获取到的针对请求方的验证结果表征对请求方的验证通过时,才向已注册地址转移虚拟资源,避免了请求方被攻击篡改的现象,保证了虚拟资源转移的安全性和准确性。同时获取到的是历史时间段内所针对的请求方的验证结果,这样只需获取该验证结果即可,而无需重复进行验证的过程,节省了验证所需的资源,验证效率也更高,从而提升了虚拟资源转移的效率。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另一种基于区块链网络的服务管理方法,该基于区块链网络的服务管理方法可以由服务器303(如管理系统)来执行。如图10所示,该基于区块链网络的服务管理方法可以包括S1001至S1003、S902、S801、S803、S401至S404。
本申请实施例中虚拟资源转移请求中携带有请求方的第二标识,如前述实施例所述,第二标识是请求方针对指定服务系统在区块链网络上注册成功之后,由指定服务系统为请求方分配的。
S1001至S1003详细介绍如下:
S1001,根据预设的第二标识与第一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与第二标识相匹配的第一标识;其中,第一标识是请求方在管理系统上注册成功之后,由管理系统为请求方分配的。
本申请实施例中管理系统可以根据预设的第二标识与第一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与第二标识相匹配的第一标识。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标识和预设的第二标识与第一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请参见前述实施例介绍,这里不再赘述。
S1002,获取与第一标识相关联的其他标识,并将其他标识对应的服务系统作为目标服务系统;其中,其他标识是其他服务系统为请求方分配的。
本申请实施例中管理系统确定与第二标识相匹配的第一标识,之后可以获取与第一标识相关联的其他标识,并将其他标识对应的服务系统作为目标服务系统。
本申请实施例中其他标识是指除虚拟资源转移请求中所携带的请求方的第二标识之外的第二标识。
举例说明,例如设虚拟资源转移请求中所携带的请求方的第二标识为uin=10,则根据前述实施例中的表1所示,确定第一标识为uid=1,相应地,获取到其他标识为uin=20。
本申请实施例中将其他标识对应的服务系统称为目标服务系统。
举例说明,例如承接前述示例,其他标识为uin=20,则根据前述实施例中的表1所示,确定服务系统B为目标服务系统。
S1003,获取目标服务系统所发起的针对请求方验证的验证结果。
本申请实施例中管理系统获取与第一标识相关联的其他标识,并将其他标识对应的服务系统作为目标服务系统,之后就可以获取目标服务系统所发起的针对请求方验证的验证结果。
举例说明,例如承接前述示例,获取服务系统B所发起的针对请求方1验证的验证结果。
需要说明的是,图10所示中S902的详细介绍请参阅图9所示的S902,图10所示中S801、S803的详细介绍请参阅图8所示的S801、S803,图10所示中S401至S404的详细介绍请参阅图4所示的S401至S404,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指定服务系统为请求方分配的第二标识,可以快速简便地获取到历史时间段内所针对的请求方的验证结果,为基于该验证结果确定是否向已注册地址转移虚拟资源提供有力支持。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另一种基于区块链网络的服务管理方法,该基于区块链网络的服务管理方法可以由服务器303(如管理系统)来执行。如图11所示,该基于区块链网络的服务管理方法可以包括S1101至S1102、S901、S801、S803、S401至S404。
如前述实施例所述,管理系统可以根据虚拟资源转移请求获取针对请求方的验证结果;其中针对验证结果只有一个的情况时,根据该验证结果确定是否向已注册地址转移虚拟资源即可,其中针对验证结果有多个的情况时,请参见本实施例的详细介绍。
本申请实施例中验证结果是目标服务系统发起的针对请求方验证的验证结果,其中目标服务系统请参见前述实施例介绍,这里不再赘述。
S1101至S1102详细介绍如下:
S1101,分别检测多个目标服务系统的安全等级。
可以理解的是,不同目标服务系统的安全等级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例如部分目标服务系统为较高安全等级,部分目标服务系统为适中安全等级,部分目标服务系统为较低安全等级;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管理系统获取到多个目标服务系统分别发起的针对请求方验证的验证结果,之后可以分别检测多个目标服务系统的安全等级,之后就可以根据检测到的目标服务系统的安全等级,确定是否向已注册地址转移虚拟资源。
S1102,若存在至少一个目标服务系统的安全等级大于预设安全等级阈值,且至少一个目标服务系统所发起的针对请求方验证的验证结果表征对请求方的验证通过,则向已注册地址转移虚拟资源。
本申请实施例中管理系统根据检测到的目标服务系统的安全等级,确定是否向已注册地址转移虚拟资源,可以包括以下两种情况;其中:
情况一,存在至少一个目标服务系统的安全等级大于预设安全等级阈值,且至少一个目标服务系统所发起的针对请求方验证的验证结果表征对请求方的验证通过,则向已注册地址转移虚拟资源。
情况二,不存在至少一个目标服务系统的安全等级大于预设安全等级阈值,和/或未存在至少一个目标服务系统所发起的针对请求方验证的验证结果表征对请求方的验证通过,则不做处理,即不向已注册地址转移虚拟资源。
需要说明的是,图11所示中S901的详细介绍请参阅图9所示的S901,图11所示中S801、S803的详细介绍请参阅图8所示的S801、S803,图11所示中S401至S404的详细介绍请参阅图4所示的S401至S404,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当获取到的历史时间段内所针对的请求方的验证结果有多个时,通过检测是否存在安全性等级满足预设安全等级阈值的目标服务系统,且该验证结果是否表征对请求方的验证结果通过,从而快速简便地实现了是否向已注册地址转移虚拟资源的确定。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另一种基于区块链网络的服务管理方法,该基于区块链网络的服务管理方法可以由服务器303(如管理系统)来执行。如图12所示,该基于区块链网络的服务管理方法可以包括S1201至S1202、S901、S801、S803、S401至S404。
本申请实施例中虚拟资源转移请求中携带有虚拟资源的标识信息,例如tokenid。
S1201至S1202详细介绍如下:
S1201,从指定服务系统在区块链网络上的注册地址中,获取与虚拟资源的标识信息相匹配的虚拟资源。
本申请实施例中管理系统从指定服务系统在区块链网络上的注册地址中,获取与虚拟资源的标识信息相匹配的虚拟资源。
S1202,将所获取到的虚拟资源转移至已注册地址中。
本申请实施例中管理系统从指定服务系统在区块链网络上的注册地址中,获取与虚拟资源的标识信息相匹配的虚拟资源,之后就可以将所获取到的虚拟资源转移至已注册地址中,从而实现虚拟资源的转移。
需要说明的是,图12所示中S901的详细介绍请参阅图9所示的S901,图12所示中S801、S803的详细介绍请参阅图8所示的S801、S803,图12所示中S401至S404的详细介绍请参阅图4所示的S401至S404,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虚拟资源的标识信息,可以快速准确地查找到指定服务系统在区块链网络上的注册地址中待转移的虚拟资源,并实现虚拟资源的转移。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另一种基于区块链网络的服务管理方法,该基于区块链网络的服务管理方法可以由服务器303(如管理系统)来执行。如图13所示,该基于区块链网络的服务管理方法在S404之后还可以包括S1301至S1304。
S1301至S1304详细介绍如下:
S1301,接收请求方发送的虚拟资源查询请求。
本申请实施例中请求方在有查询其在区块链网络上所持有的所有虚拟资源的需求时,可以下发虚拟资源查询请求;相应地,管理系统可以接收请求方发送的虚拟资源查询请求。
本申请实施例中虚拟资源查询请求用于指示查询请求方针对各个服务系统在区块链网络上的已注册地址中含有的虚拟资源。
S1302,根据虚拟资源查询请求获取请求方针对各个服务系统在区块链网络上的已注册地址。
本申请实施例中管理系统接收到请求方发送的虚拟资源查询请求,之后可以根据虚拟资源查询请求获取请求方针对各个服务系统在区块链网络上的已注册地址。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虚拟资源查询请求中携带有请求方的第一标识,如前述实施例所述,第一标识是请求方在管理系统上注册成功之后,由管理系统为请求方分配的;S1302中根据虚拟资源查询请求获取请求方针对各个服务系统在区块链网络上注册成功对应的注册地址,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第一标识获取请求方针对各个服务系统在区块链网络上的已注册地址。
其中,可选实施例中预置有第一标识与已注册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例如请参阅表2所示,为一种示例的第一标识与已注册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
表2
举例说明,例如设虚拟资源查询请求中所携带的请求方的第一标识为uid=1,则根据表2所示,获取address1和address2。
S1303,将请求方针对各个服务系统在区块链网络上的已注册地址中含有的虚拟资源进行整合,得到虚拟资源的整合结果。
本申请实施例中管理系统根据虚拟资源查询请求获取请求方针对各个服务系统在区块链网络上的已注册地址,之后就可以将请求方针对各个服务系统在区块链网络上的已注册地址中含有的虚拟资源进行整合,从而得到虚拟资源的整合结果。
举例说明,例如承接前述示例,设address1中含有的虚拟资源为token1,address2中含有的虚拟资源为token2,则将address1中含有的虚拟资源token1和address2中含有的虚拟资源token2进行整合之后,得到的整合结果为token1+token2。
S1304,返回虚拟资源的整合结果至请求方。
本申请实施例中管理系统得到虚拟资源的整合结果,之后就可以将虚拟资源的整合结果返回至请求方;这样请求方就可以根据虚拟资源的整合结果确定其所持有的虚拟资源的情况。
需要说明的是,图13所示中S401至S404的详细介绍请参阅图4所示的S401至S404,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请求方发送的虚拟资源查询请求,向请求方反馈虚拟资源的整合结果,从而满足了请求方的需求,适用于请求方查询其所持有的虚拟资源的场景中。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另一种基于区块链网络的服务管理方法,该基于区块链网络的服务管理方法可以由服务器303(如管理系统)来执行。如图14所示,该基于区块链网络的服务管理方法在S404之后还可以包括S1401至S1405。
S1401至S1405详细介绍如下:
S1401,接收请求方发送的虚拟资源迁移请求。
本申请实施例中请求方在有虚拟资源迁移的需求时,可以下发虚拟资源迁移请求;相应地,管理系统可以接收请求方发送的虚拟资源迁移请求。
本申请实施例中虚拟资源迁移请求用于指示进行虚拟资源的迁移操作。
S1402,根据虚拟资源迁移请求获取请求方针对各个服务系统在区块链网络上的已注册地址。
本申请实施例中管理系统接收到请求方发送的虚拟资源迁移请求,之后可以根据虚拟资源迁移请求获取请求方针对各个服务系统在区块链网络上的已注册地址。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虚拟资源迁移请求中携带有请求方的第一标识,如前述实施例所述,第一标识是请求方在管理系统上注册成功之后,由管理系统为请求方分配的;S1402中根据虚拟资源迁移请求获取请求方针对各个服务系统在区块链网络上的已注册地址,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第一标识获取请求方针对各个服务系统在区块链网络上的已注册地址。
其中,可选实施例中根据第一标识获取请求方针对各个服务系统在区块链网络上的已注册地址请参见前述实施例介绍,这里不再赘述。
S1403,从请求方针对各个服务系统在区块链网络上的已注册地址中,选择待迁移的第一注册地址和需要迁移到的第二注册地址。
本申请实施例中管理系统根据虚拟资源迁移请求获取请求方针对各个服务系统在区块链网络上的已注册地址,之后可以从请求方针对各个服务系统在区块链网络上的已注册地址中,选择待迁移的第一注册地址和需要迁移到的第二注册地址;其中第一注册地址和第二注册地址为不同的注册地址。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S1403中从请求方针对各个服务系统在区块链网络上的已注册地址中,选择待迁移的第一注册地址和需要迁移到的第二注册地址的过程,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从请求方针对各个服务系统在区块链网络上的已注册地址中,随机选择一个已注册地址作为需要迁移到的第二注册地址,其他已注册地址作为待迁移的第一注册地址。
也即,可选实施例中是由管理系统从请求方针对各个服务系统在区块链网络上的已注册地址中,选择待迁移的第一注册地址和需要迁移到的第二注册地址。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S1403中从请求方针对各个服务系统在区块链网络上的已注册地址中,选择待迁移的第一注册地址和需要迁移到的第二注册地址的过程,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发送多个已注册地址至请求方,以使请求方从多个已注册地址中选择需要迁移到的第二注册地址;
接收请求方返回的第二注册地址;
将请求方针对各个服务系统在区块链网络上的已注册地址中,除第二注册地址之外的其他已注册地址作为待迁移的第一注册地址。
也即,可选实施例中是由管理系统发送多个已注册地址至请求方,进而由请求方从多个已注册地址中,选择一个已注册地址作为需要迁移到的第二注册地址,并接收请求方所返回的第二注册地址,相应地,将多个已注册地址中除第二注册地址之外的其他已注册地址作为待迁移的第一注册地址。
S1404,将第一注册地址中含有的虚拟资源迁移至第二注册地址中。
本申请实施例中管理系统从请求方针对各个服务系统在区块链网络上的已注册地址中,选择待迁移的第一注册地址和需要迁移到的第二注册地址,之后就可以将第一注册地址中含有的虚拟资源迁移至第二注册地址中。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S1404中在将第一注册地址中含有的虚拟资源迁移至第二注册地址中之后,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将第一注册地址在区块链网络中进行注销,得到第一注册地址的注销结果;
返回第一注册地址的注销结果至请求方。
也即,可选实施例中管理系统可以将第一注册地址在区块链网络中进行注销,得到第一注册地址的注销结果,并将第一注册地址的注销结果返回至请求方,其中第一注册地址的注销结果包括注销成功结果或者注销失败结果;这样请求方就可以根据第一注册地址的注销结果确定第一注册地址的注销情况(即注销成功还是注销失败)。
S1405,返回虚拟资源的迁移结果至请求方。
本申请实施例中管理系统将第一注册地址中含有的虚拟资源迁移至第二注册地址中,之后可以将虚拟资源的迁移结果返回至请求方,其中虚拟资源的迁移结果包括迁移成功结果或者迁移失败结果;这样请求方就可以根据虚拟资源的迁移结果确定虚拟资源的迁移情况(即迁移成功还是迁移失败)。
需要说明的是,图14所示中S401至S404的详细介绍请参阅图4所示的S401至S404,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请求方发送的虚拟资源迁移请求,向请求方反馈虚拟资源的迁移结果,从而满足了请求方的需求,适用于请求方将其在区块链上的某一个/些已注册地址含有的虚拟资源转移到其在区块链上的其他已注册地址中的场景中。
以下对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场景进行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中以管理系统为提供技术服务如数据接口API(ApplicationProgram Interface)的开放平台,服务系统为提供业务服务如交易服务的商户平台,请求方为对象,虚拟资源为数字藏品为例。
首先,介绍本申请方案所涉及到相关数据表。
请参阅图15,为相关数据表的示意图;其中:
app_info是商户信息表,appid字段表示商户在开放平台的唯一标识,其作为外键,关联到user_uin对象渠道表;app_name字段表示商户名称;state字段表示商户状态(冻结或者正常)。其中,string表示字段是字符串类型,int表示字段是整数类型。
user_uin是对象渠道表,uin字段表示对象在商户平台的唯一标识;appid字段表示商户在开放平台的唯一标识;uid字段表示对象在开放平台的唯一标识,其作为外键,关联到user_uid对象信息表,例如可以通过uid从user_uid对象信息表中获取注册地址(也称区块链地址,后文均称区块链地址)显示给对象。
user_uid是对象信息表,uid字段表示对象在开放平台的唯一标识,可以用自增主键,从1开始递增;address字段表示区块链地址,其中同一对象可以针对多个商户平台在区块链网络上进行注册,从而可以有多个区块链地址。
user_mobile是联系方式索引表,mobile字段表示联系信息;mainuid字段关联到user_uid,表示对象首次针对商户平台在区块链网络上注册的区块链地址,其中对象在针对一个商户平台在区块链网络上进行注册时,其可以选择该区块链地址作为针对该商户平台在区块链网络上的区块链地址,即复用区块链地址,也可以新生成区块链地址,新生成的区块链地址时会往user_uid对象信息表中插入一条新记录,并且往otheruids字段中写入uid;name字段表示名称;auth_state字段表示是否实名。
user_nf是数字藏品表,uid字段表示对象在开放平台的唯一标识,uin字段表示对象在商户平台的唯一标识,tokenid字段是数字藏品的标识(可以是商户转移给对象或者对象转移给商户),可以通过tokenid到开放平台或区块链网络上查询到数字藏品的详细信息。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表中,string表示字段是字符串类型,int表示字段是整数类型,boolean表示字段是布尔类型。
其次,基于前述的相关数据表介绍对象针对商户平台在区块链网络上进行注册的过程。
请参阅图16,基于区块链网络的服务管理方法至少包括S1601至S1603,详细介绍如下:
S1601,对象通过商户平台向开放平台发送针对商户平台在区块链网络上的注册请求。
S1602,开放平台检测注册请求中是否携带有复用信息;
若检测到注册请求中携带有复用信息,则在其对应的数据库中查询对象针对其他商户平台在区块链网络上的区块链地址,以及实名信息;其中数据库仅查询到对象针对其他商户平台在区块链网络上的区块链地址,返回区块链地址;
若未检测到注册请求中携带有复用信息,则在区块链网络中进行对象针对商户平台在区块链网络上的注册,得到新生成的区块链地址,返回新生成的区块链地址。
S1603,开放平台返回区块链地址至对象;其中,返回的区块链地址可以是获取到的区块链地址,也可以是新生成的区块链地址。
举例说明,例如对象1针对商户平台A在区块链网络上进行注册,调用开放平台,先查询user_mobile联系方式索引表确定对象1是否注册过,如果没注册过则可以:
首先,写user_uid对象信息表,其中uid可以用mysql或者redis控制递增;设对象1是开放平台第一个对象,则uid=1,并针对商户平台A在区块链网络上进行注册,生成区块链地址1Axxx,并将区块链地址1Axxx插入至user_uid对象信息表中的address。
之后,写user_mobile联系方式索引表,mobile=158....838,auth_state=弱实名,mainuid=1以关联user_uid表里的uid,其他实名信息为空;user_uin对象渠道表中uin=1@商户A,appid是商户A。之后可以返回uin给对象1,并可以引导对象1进行实名,以写其他实名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图16所示实施例可以由开放平台中的注册接口实现,该注册接口由相关开发工作者通过程序编码得到。
再次,基于前述的相关数据表还介绍对象针对商户平台在区块链网络上进行注册的过程。
请参阅图17,基于区块链网络的服务管理方法至少包括S1701至S1703,详细介绍如下:
S1701,对象通过商户平台向开放平台发送针对商户平台在区块链网络上的注册请求。
S1702,开放平台检测注册请求中是否携带有复用信息;
若检测到注册请求中携带有复用信息,则在其对应的数据库中查询对象针对其他商户平台在区块链网络上的区块链地址,以及实名信息;其中数据库查询到对象针对其他商户平台在区块链网络上的区块链地址,以及实名信息,返回区块链地址和实名信息;
若未检测到注册请求中携带有复用信息,则在区块链网络中进行对象针对商户平台在区块链网络上的注册,得到新生成的区块链地址,返回新生成的区块链地址。
S1703,开放平台返回区块链地址至对象;其中,返回的区块链地址可以是获取到的区块链地址,也可以是新生成的区块链地址。
需要说明的是,图17所示实施例与图16所示实施例区别在于是否从数据库中查询到实名信息(其中图16中是未从数据库中查询到实名信息,图17中是从数据库中查询到实名信息),图17所示中S1701至S1703的详细介绍请参阅图16所示的S1601至S1603,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图17所示实施例可以由开放平台中的注册接口和开放平台中的实名接口实现,该注册接口和实名接口由相关开发工作者通过程序编码得到。
本申请实施例中实现了注册地址的复用,通过复用注册地址,不仅可以节省区块链网络中的资源空间,使得区块链网络性能更好,而且可以便于注册地址的管理,提升对象注册的服务管理合理性。
又次,基于前述的相关数据表介绍数字藏品的转移过程。
请参阅图18,基于区块链网络的服务管理方法至少包括S1801至S1804,详细介绍如下:
S1801,对象通过商户平台向开放平台发送数字藏品的转移请求,其中数字藏品的转移请求中携带有数字藏品的标识信息和对象的第二标识。
S1802,开放平台根据对象的第二标识,在其对应的数据库中查询对象针对该商户平台在区块链网络上的区块链地址;其中数据库查询到对象针对该商户平台在区块链网络上的区块链地址,则返回区块链地址。
S1803,开放平台将该区块链地址中与数字藏品的标识信息相匹配的数字藏品,转移至该商户平台在区块链网络上的区块链地址。
可选地,开放平台根据虚拟资源的转移请求获取针对对象的验证结果;其中,验证结果是在指定时间段内对对象进行验证的结果,指定时间段处于当前时刻之前;如果验证结果表征对对象的验证通过,则将该区块链地址中与数字藏品的标识信息相匹配的数字藏品,转移至该商户平台在区块链网络上的区块链地址。
S1804,开放平台返回数字藏品的转移结果至对象。
可以理解的是,图18所示实施例是由对象发起的数字藏品转移请求,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是商户平台发起的数字藏品转移请求,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应用场景进行灵活调整。
需要说明的是,图18所示实施例可以由开放平台中的数字藏品转移接口实现,该数字藏品转移接口由相关开发工作者通过程序编码得到。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获取到的历史时间段内所针对的对象的验证结果,以实现对对象的验证,该没有重复验证的过程,节省了验证所需的资源,验证效率更高,提升了虚拟资源转移的效率。
最后,基于前述的相关数据表介绍数字藏品的查询过程。
请参阅图19,基于区块链网络的服务管理方法至少包括S1901至S1903,详细介绍如下:
S1901,对象向开放平台发送数字藏品的查询请求。
S1902,开放平台根据数字藏品查询请求,在其对应的数据库中查询对象针对各个商户平台在区块链网络上的区块链地址。
S1903,开放平台将对象针对各个商户平台在区块链网络上的区块链地址中含有的数字藏品进行整合,得到数字藏品的整合结果。
S1904,开放平台返回数字藏品的整合结果至对象。
需要说明的是,图19所示实施例可以由开放平台中的数字藏品归集查询接口实现,该数字藏品归集查询接口由相关开发工作者通过程序编码得到。
请参阅图20,为一种示例的数字藏品的整合结果的界面图,在其他示例中也可以仅显示所有的虚拟资源即可。
本申请实施例中实现了对象一次性查询其共持有的虚拟资源,避免了对象要查询其共持有的虚拟资源需要一一在每个商户平台上进行查询的繁琐操作,为对象查询其共持有的虚拟资源提供便利,节省了查询时间,提升了查询效率,对象使用体验满意度更高。
图21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示出的基于区块链网络的服务管理装置的框图。如图21所示,该基于区块链网络的服务管理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2101,配置为接收请求方发送的针对指定服务系统在区块链网络上的注册请求;
检测模块2102,配置为根据复用信息检测请求方针对其他服务系统在区块链网络上的注册情况,得到检测结果;
获取模块2103,配置为若检测结果表征请求方针对其他服务系统在区块链网络上注册成功,则获取请求方在区块链网络上的已注册地址;
返回模块2104,配置为将所获取到的已注册地址作为请求方针对指定服务系统在区块链网络上的注册地址,并返回已注册地址至请求方。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检测模块2102,具体配置为:
检测注册请求中是否携带有复用信息;其中,复用信息用于指示复用已注册地址;
若注册请求中携带有复用信息,则检测请求方针对其他服务系统在区块链网络上的注册情况,得到检测结果。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检测模块2102,具体配置为:
根据复用信息检测指定服务系统是否是请求方首次在区块链网络上进行注册的服务系统;
若指定服务系统不是请求方首次在区块链网络上进行注册的服务系统,则检测请求方针对其他服务系统在区块链网络上的注册情况,得到检测结果。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注册请求中还携带有请求方的第一标识,第一标识是请求方在管理系统上注册成功之后,由管理系统为请求方分配的;检测模块2102,还具体配置为:
根据第一标识检测指定服务系统是否是请求方首次在区块链网络上进行注册的服务系统;
根据第一标识获取请求方针对其他服务系统在区块链网络上的注册信息;
根据注册信息检测请求方针对其他服务系统在区块链网络上的注册情况,得到检测结果。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若获取到请求方在区块链网络中有多个已注册地址,获取模块2103,具体配置为:
从多个已注册地址中选择目标已注册地址;
将目标已注册地址作为请求方针对指定服务系统在区块链网络上的注册地址。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获取模块2103,具体配置为:
发送多个已注册地址至请求方,以使请求方从多个已注册地址中选择目标已注册地址;
接收请求方返回的目标已注册地址。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装置还包括转移模块;其中:
接收模块2101,还配置为接收指定服务系统发送的针对请求方的虚拟资源转移请求;
转移模块,配置为根据虚拟资源转移请求向已注册地址转移虚拟资源;
返回模块2104,还配置为返回虚拟资源的转移结果至指定服务系统。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转移模块,具体配置为:
根据虚拟资源转移请求获取针对请求方的验证结果;其中,验证结果是在指定时间段内对请求方进行验证的结果,指定时间段处于当前时刻之前;
若验证结果表征对请求方的验证通过,则向已注册地址转移虚拟资源。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虚拟资源转移请求中携带有请求方的第二标识,第二标识是请求方针对指定服务系统在区块链网络上注册成功之后,由指定服务系统为请求方分配的;转移模块,还具体配置为:
根据预设的第二标识与第一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与第二标识相匹配的第一标识;其中,第一标识是请求方在管理系统上注册成功之后,由管理系统为请求方分配的;
获取与第一标识相关联的其他标识,并将其他标识对应的服务系统作为目标服务系统;其中,其他标识是其他服务系统为请求方分配的;
获取目标服务系统所发起的针对请求方验证的验证结果。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验证结果包括多个目标服务系统分别发起的针对请求方验证的验证结果;转移模块,还具体配置为:
分别检测多个目标服务系统的安全等级;
若存在至少一个目标服务系统的安全等级大于预设安全等级阈值,且至少一个目标服务系统所发起的针对请求方验证的验证结果表征对请求方的验证通过,则向已注册地址转移虚拟资源。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转移模块,还具体配置为:
从指定服务系统在区块链网络上的注册地址中,获取与虚拟资源的标识信息相匹配的虚拟资源;
将所获取到的虚拟资源转移至已注册地址中。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装置还包括整合模块;其中:
接收模块2101,还配置为接收请求方发送的虚拟资源查询请求;
获取模块2103,还配置为根据虚拟资源查询请求获取请求方针对各个服务系统在区块链网络上的已注册地址;
整合模块,配置为将请求方针对各个服务系统在区块链网络上的已注册地址中含有的虚拟资源进行整合,得到虚拟资源的整合结果;
返回模块2104,还配置为返回虚拟资源的整合结果至请求方。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虚拟资源查询请求中携带有请求方的第一标识,第一标识是请求方在管理系统上注册成功之后,由管理系统为请求方分配的;获取模块2103,具体配置为:
根据第一标识获取请求方针对各个服务系统在区块链网络上的已注册地址。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装置还包括选择模块和迁移模块;其中:
接收模块2101,还配置为接收请求方发送的虚拟资源迁移请求;
获取模块2103,还配置为根据虚拟资源迁移请求获取请求方针对各个服务系统在区块链网络上的已注册地址;
选择模块,配置为从请求方针对各个服务系统在区块链网络上的已注册地址中,选择待迁移的第一注册地址和需要迁移到的第二注册地址;
迁移模块,配置为将第一注册地址中含有的虚拟资源迁移至第二注册地址中;
返回模块2104,还配置为返回虚拟资源的迁移结果至请求方。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虚拟资源迁移请求中携带有请求方的第一标识,第一标识是请求方在管理系统上注册成功之后,由管理系统为请求方分配的;获取模块2103,具体配置为:
根据第一标识获取请求方针对各个服务系统在区块链网络上的已注册地址。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装置还包括注销模块;其中:
注销模块,配置为将第一注册地址在区块链网络中进行注销,得到第一注册地址的注销结果;
返回模块2104,还配置为返回第一注册地址的注销结果至请求方。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装置还包括注册模块;其中:
注测模块,配置为若检测结果表征请求方针对其他服务系统在区块链网络上未注册成功,则在区块链网络中进行请求方针对指定服务系统的注册,生成注册地址;
返回模块2104,还配置为返回所新生成的注册地址至请求方。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指定服务系统和其他服务系统为不同商户对应的服务系统;或者指定服务系统为指定商户系统对应的指定开发渠道,其他服务系统为其他商户系统的开发渠道和指定商户系统的其他开发渠道中的至少一种。
需要说明的是,前述实施例所提供的装置与前述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属于同一构思,其中各个模块和单元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方法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
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当一个或多个程序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电子设备实现如前的基于区块链网络的服务管理方法。
图22是适于用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计算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需要说明的是,图22示出的电子设备的计算机系统2200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22所示,计算机系统2200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2201,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2202中的程序或者从存储部分2208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2203中的程序而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例如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方法。在RAM 2203中,还存储有系统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CPU 2201、ROM 2202以及RAM 2203通过总线2204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nput/Output,I/O)接口2205也连接至总线2204。
以下部件连接至I/O接口2205:包括键盘、鼠标等的输入部分2206;包括诸如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CRT)、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等以及扬声器等的输出部分2207;包括硬盘等的存储部分2208;以及包括诸如LAN(Local AreaNetwork,局域网)卡、调制解调器等的网络接口卡的通信部分2209。通信部分2209经由诸如因特网的网络执行通信处理。驱动器2210也根据需要连接至I/O接口2205。可拆卸介质2211,诸如磁盘、光盘、磁光盘、半导体存储器等等,根据需要安装在驱动器2210上,以便于从其上读出的计算机程序根据需要被安装入存储部分2208。
特别地,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上文参考流程图描述的过程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例如,本申请的实施例包括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承载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含用于执行流程图所示的方法的计算机程序。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通信部分2209从网络上被下载和安装,和/或从可拆卸介质2211被安装。在该计算机程序被中央处理单元(CPU)2201执行时,执行本申请的系统中限定的各种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示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者是上述两者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可以是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EPROM)、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申请中,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而在本申请中,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计算机程序。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计算机程序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有线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图示了按照本申请各种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其中,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上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相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地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描述于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单元可以通过软件的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的方式来实现,所描述的单元也可以设置在处理器中。其中,这些单元的名称在某种情况下并不构成对该单元本身的限定。
本申请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前的基于区块链网络的服务管理方法。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电子设备中所包含的,也可以是单独存在,而未装配入该电子设备中。
本申请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指令,该计算机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从计算机可读介质读取该计算机指令,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指令,使得该计算机设备执行上述各个实施例中提供的基于区块链网络的服务管理方法。
上述内容,仅为本申请的较佳示例性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制本申请的实施方案,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申请的主要构思和精神,可以十分方便地进行相应的变通或修改,故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书所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0)

1.一种基于区块链网络的服务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请求方发送的针对指定服务系统在所述区块链网络上的注册请求;其中,所述注册请求中携带有用于指示复用已注册地址的复用信息;
根据所述复用信息检测所述请求方针对其他服务系统在所述区块链网络上的注册情况,得到检测结果;
若所述检测结果表征所述请求方针对其他服务系统在所述区块链网络上注册成功,则获取所述请求方在所述区块链网络上的已注册地址;
将所获取到的已注册地址作为所述请求方针对所述指定服务系统在所述区块链网络上的注册地址,并返回所述已注册地址至所述请求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复用信息检测所述请求方针对其他服务系统在所述区块链网络上的注册情况,得到检测结果,包括:
根据所述复用信息检测所述指定服务系统是否是所述请求方首次在所述区块链网络上进行注册的服务系统;
若所述指定服务系统不是所述请求方首次在所述区块链网络上进行注册的服务系统,则检测所述请求方针对其他服务系统在所述区块链网络上的注册情况,得到所述检测结果。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册请求中还携带有所述请求方的第一标识,所述第一标识是所述请求方在管理系统上注册成功之后,由所述管理系统为所述请求方分配的;所述根据所述复用信息检测所述指定服务系统是否是所述请求方首次在所述区块链网络上进行注册的服务系统,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标识检测所述指定服务系统是否是所述请求方首次在所述区块链网络上进行注册的服务系统;
所述检测所述请求方针对其他服务系统在所述区块链网络上的注册情况,得到所述检测结果,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标识获取所述请求方针对其他服务系统在所述区块链网络上的注册信息;
根据所述注册信息检测所述请求方针对其他服务系统在所述区块链网络上的注册情况,得到所述检测结果。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获取到所述请求方在所述区块链网络中有多个已注册地址,则所述将所获取到的已注册地址作为所述请求方针对所述指定服务系统在所述区块链网络上的注册地址,包括:
从所述多个已注册地址中选择目标已注册地址;
将所述目标已注册地址作为所述请求方针对所述指定服务系统在所述区块链网络上的注册地址。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所述多个已注册成功的注册地址中选择目标已注册地址,包括:
发送所述多个已注册地址至所述请求方,以使所述请求方从所述多个已注册地址中选择所述目标已注册地址;
接收所述请求方返回的所述目标已注册地址。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返回所述已注册地址至所述请求方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指定服务系统发送的针对所述请求方的虚拟资源转移请求;
根据所述虚拟资源转移请求向所述已注册地址转移虚拟资源;
返回虚拟资源的转移结果至所述指定服务系统。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虚拟资源转移请求向所述已注册地址转移虚拟资源,包括:
根据所述虚拟资源转移请求获取针对所述请求方的验证结果;其中,所述验证结果是在指定时间段内对所述请求方进行验证的结果,所述指定时间段处于当前时刻之前;
若所述验证结果表征对所述请求方的验证通过,则向所述已注册地址转移虚拟资源。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虚拟资源转移请求中携带有所述请求方的第二标识,所述第二标识是所述请求方针对所述指定服务系统在所述区块链网络上注册成功之后,由所述指定服务系统为所述请求方分配的;所述根据所述虚拟资源转移请求获取针对所述请求方的验证结果,包括:
根据预设的第二标识与第一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二标识相匹配的第一标识;其中,所述第一标识是所述请求方在管理系统上注册成功之后,由所述管理系统为所述请求方分配的;
获取与所述第一标识相关联的其他标识,并将所述其他标识对应的服务系统作为目标服务系统;其中,所述其他标识是其他服务系统为所述请求方分配的;
获取所述目标服务系统所发起的针对所述请求方验证的验证结果。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验证结果包括多个目标服务系统分别发起的针对所述请求方验证的验证结果;所述若所述验证结果表征对所述请求方的验证通过,则向所述已注册地址转移虚拟资源,包括:
分别检测所述多个目标服务系统的安全等级;
若存在至少一个目标服务系统的安全等级大于预设安全等级阈值,且所述至少一个目标服务系统所发起的针对所述请求方验证的验证结果表征对所述请求方的验证通过,则向所述已注册地址转移虚拟资源。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虚拟资源转移请求中携带有虚拟资源的标识信息;所述向所述已注册地址转移虚拟资源,包括:
从所述指定服务系统在所述区块链网络上的注册地址中,获取与所述虚拟资源的标识信息相匹配的虚拟资源;
将所获取到的虚拟资源转移至所述已注册地址中。
11.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请求方发送的虚拟资源查询请求;
根据所述虚拟资源查询请求获取所述请求方针对各个服务系统在所述区块链网络上的已注册地址;
将所述请求方针对各个服务系统在所述区块链网络上的已注册地址中含有的虚拟资源进行整合,得到虚拟资源的整合结果;
返回所述虚拟资源的整合结果至所述请求方。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虚拟资源查询请求中携带有所述请求方的第一标识,所述第一标识是所述请求方在管理系统上注册成功之后,由所述管理系统为所述请求方分配的;所述根据所述虚拟资源查询请求获取所述请求方针对各个服务系统在所述区块链网络上注册成功对应的注册地址,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标识获取所述请求方针对各个服务系统在所述区块链网络上的已注册地址。
13.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请求方发送的虚拟资源迁移请求;
根据所述虚拟资源迁移请求获取所述请求方针对各个服务系统在所述区块链网络上的已注册地址;
从所述请求方针对各个服务系统在所述区块链网络上的已注册地址中,选择待迁移的第一注册地址和需要迁移到的第二注册地址;
将所述第一注册地址中含有的虚拟资源迁移至所述第二注册地址中;
返回虚拟资源的迁移结果至所述请求方。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虚拟资源迁移请求中携带有所述请求方的第一标识,所述第一标识是所述请求方在管理系统上注册成功之后,由所述管理系统为所述请求方分配的;所述根据所述虚拟资源迁移请求获取所述请求方针对各个服务系统在所述区块链网络上的已注册地址,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标识获取所述请求方针对各个服务系统在所述区块链网络上的已注册地址。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所述第一注册地址中含有的虚拟资源迁移至所述第二注册地址中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第一注册地址在所述区块链网络中进行注销,得到第一注册地址的注销结果;
返回所述第一注册地址的注销结果至所述请求方。
1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复用信息检测所述请求方针对其他服务系统在所述区块链网络上的注册情况,得到检测结果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检测结果表征所述请求方针对其他服务系统在所述区块链网络上未注册成功,则在所述区块链网络中进行所述请求方针对所述指定服务系统的注册,生成注册地址;
返回所新生成的注册地址至所述请求方。
17.一种基于区块链网络的服务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配置为接收请求方发送的针对指定服务系统在所述区块链网络上的注册请求;其中,所述注册请求中携带有用于指示复用已注册地址的复用信息;
检测模块,配置为根据所述复用信息检测所述请求方针对其他服务系统在所述区块链网络上的注册情况,得到检测结果;
获取模块,配置为若所述检测结果表征所述请求方针对其他服务系统在所述区块链网络上注册成功,则获取所述请求方在所述区块链网络上的已注册地址;
返回模块,配置为将所获取到的已注册地址作为所述请求方针对所述指定服务系统在所述区块链网络上的注册地址,并返回所述已注册地址至所述请求方。
18.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电子设备执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网络的服务管理方法。
19.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网络的服务管理方法。
20.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网络的服务管理方法。
CN202211118449.9A 2022-09-14 2022-09-14 基于区块链网络的服务管理方法及装置、设备、介质 Pending CN11774980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18449.9A CN117749806A (zh) 2022-09-14 2022-09-14 基于区块链网络的服务管理方法及装置、设备、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18449.9A CN117749806A (zh) 2022-09-14 2022-09-14 基于区块链网络的服务管理方法及装置、设备、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749806A true CN117749806A (zh) 2024-03-22

Family

ID=902513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118449.9A Pending CN117749806A (zh) 2022-09-14 2022-09-14 基于区块链网络的服务管理方法及装置、设备、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749806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711536B (zh) 从区块链网络中提取数据
KR102112459B1 (ko) 블록체인 시스템들에서의 크로스 체인 인터랙션들을 위한 도메인 네임 체계
CN108737325B (zh) 一种多租户数据隔离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993149B (zh) 账户信息管理方法、系统以及可读存储介质
US10891383B2 (en) Validating computer resource usage
CN108769230B (zh) 交易数据存储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KR20200059184A (ko) 블록체인 시스템들에서의 크로스 체인 인터랙션들을 위한 도메인 네임 관리 체계
US11853291B2 (en) Privacy preserving architecture for permissioned blockchains
US11223626B2 (en) Service-to-service role mapping systems and methods
CN107920138B (zh) 一种用户统一标识生成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669955B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字资产查询系统和方法
US20060136425A1 (en) Data-centric distributed computing
CN111709860B (zh) 遗嘱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1470068B2 (en) System and methods for securely storing data for efficient access by cloud-based computing instances
CN109639643A (zh) 基于区块链的客户经理信息共享方法、电子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541189A (zh)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通信系统和记录介质
CN111612452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知识产权管理系统及方法
KR20130077433A (ko) 모바일 클라우드 서비스 권한 관리 시스템 및 방법
US20220131868A1 (en) Indirect Service-To-Service Role Mapping Systems and Methods
CN113722114A (zh) 一种数据服务的处理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324799B (zh) 搜索请求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7749806A (zh) 基于区块链网络的服务管理方法及装置、设备、介质
US20220337572A1 (en) Communication between server systems in different network regions
CN114254278A (zh) 用户账号合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3765962A (zh) 用于服务平台的数据处理方法和系统、计算机系统和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