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749750A -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即时通信数据存储管理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即时通信数据存储管理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749750A
CN117749750A CN202311865423.5A CN202311865423A CN117749750A CN 117749750 A CN117749750 A CN 117749750A CN 202311865423 A CN202311865423 A CN 202311865423A CN 117749750 A CN117749750 A CN 1177497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instant messaging
blockchain
initiator
upl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86542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超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qi Lianxin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qi Lianxin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qi Lianxin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qi Lianxin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86542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749750A/zh
Publication of CN1177497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74975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即时通信数据存储管理方法及装置,基于区块链网络对即时通信技术进行分布式存储,通过去中心化能够提升安全性、透明度和抗审查性,同时提升了可拓展性。通过设置对用户可存证条数的核查,限制用户上链存储的即时通信数据量,以限制对存储空间的使用,避免浪费存储资源。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即时通信数据存储管理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即时通信数据存储管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即时通信数据是指通过即时通信技术传输的信息,通常包括文本消息、图像、语音、视频等形式的数据。即时通信数据的传输是实时的,允许用户在几乎无延迟的情况下发送和接收消息。这种通信方式广泛应用于各种应用和平台,包括即时消息应用、社交媒体、在线会议工具等。即时通信数据的形式可以包括文本消息、图像、表情包、语音消息、视频通话、文件和多媒体分享等。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中心化存储的形式对即时通信数据进行存储,但是这种方式对于存储中心的存储容量需求过高,而且系统发生故障或受到攻击时,容易发生故障。同时,现有技术对于用户提交存储的消息条数不做限制,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因此,亟需一种新的通信数据存储管理方法。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即时通信数据存储管理方法及装置,以消除或改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一个或更多个缺陷,解决现有技术基于中心存储即时通信数据时不做限制导致存储空间资源浪费较高、系统不稳定的问题。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即时通信数据存储管理方法,所述方法在区块链网络上执行,所述区块链网络由多个节点组成,所述区块链网络装载智能合约以执行所述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移动端发起方发送的聊天消息上链请求数据包,所述上链请求数据包包括发起方权限信息、即时通信数据包以及发起方身份标识信息;
解析所述上链请求数据包,核查所述发起方权限信息,当符合权限要求时,根据所述发起方身份标识信息查询相应用户的可存证条数;
对比所述即时通信数据包中数据条数与所述可存证条数,若所述即时通信数据包中数据条数小于等于所述可存证条数,则将所述即时通信数据包打包成为数据块执行数据上链存储;若所述即时通信数据包中数据条数大于所述可存证条数,则放弃对所述即时通信数据包的上链存储,生成和返回用户提示消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后台管理用户端发送的即时通信数据监控请求,所述数据监控请求包括管理方权限信息、监控指令以及管理方身份标识信息;
解析所述数据监控请求,核查所述管理方权限信息,当符合权限要求时,根据所述监控指令核查区块链网络上的企业数、用户数、消息数和所述节点上的区块链高度;
统计各用户每日上链的即时通信数据条数,并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进行排序;
标记前设定数量个活跃用户,并按照所述管理方身份标识信息发送至相应的后台管理用户端进行可视化呈现。
在一些实施例中,将所述即时通信数据包打包成为数据块执行数据上链存储,包括:
基于共识算法将所述即时通信数据包打包成为数据块并上链存储,所述共识机制采用工作量证明、权益证明、委托权益证明、权益证明加密货币或实用权益证明。
在一些实施例中,将所述即时通信数据包打包成为数据块执行数据上链存储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对所述通信数据建立索引目录,并同步存储在打包形成的数据块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采用预设哈希函数对所述即时通信数据包计算哈希值,并同步存储在对应的数据块中进行上链存储,用于验证数据完整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由各移动端基于预设非对称加密算法生成公私密钥,采用私钥对所述发起方权限信息进行加密,并将对应的公钥在所述区块链网络上公布;
所述区块链网络的节点核查所述发起方权限信息时,采用所述公钥对所述发起方权限信息进行解密,并核查权限是否符合要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预设非对称加密算法包括:RSA加密算法、数字签名标准算法或椭圆曲线加密算法。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移动端发起方发送的变更可存证条数请求,所述变更可存证条数请求包括发起方权限信息、可存证条数表更参数信息以及发起方身份标识信息;
解析所述变更可存证条数请求,核查所述发起方权限信息,当符合权限要求时,根据所述可存证条数表更参数信息,对所述区块链网络上标记的所述发起方的可存证条数进行增加或减少,并生成变更结果反馈至所述发起方的移动端。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即时通信数据运营管理系统,包括有多个节点构成的区块链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区块链网络装载智能合约,所述智能合约中存储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该系统实现上述方法的步骤。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至少是:
本发明所述基于区块链的即时通信数据存储管理方法及装置,基于区块链网络对即时通信技术进行分布式存储,通过去中心化能够提升安全性、透明度和抗审查性,同时提升了可拓展性。通过设置对用户可存证条数的核查,限制用户上链存储的即时通信数据量,以限制对存储空间的使用,避免浪费存储资源。
本发明的附加优点、目的,以及特征将在下面的描述中将部分地加以阐述,且将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研究下文后部分地变得明显,或者可以根据本发明的实践而获知。本发明的目的和其它优点可以通过在说明书以及附图中具体指出的结构实现到并获得。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的是,能够用本发明实现的目的和优点不限于以上具体所述,并且根据以下详细说明将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能够实现的上述和其他目的。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基于区块链的即时通信数据存储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述基于区块链的即时通信数据存储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基于区块链的即时通信数据存储管理方法中上链数据监控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方式和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因不必要的细节而模糊了本发明,在附图中仅仅示出了与根据本发明的方案密切相关的结构和/或处理步骤,而省略了与本发明关系不大的其他细节。
应该强调,术语“包括/包含”在本文使用时指特征、要素、步骤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要素、步骤或组件的存在或附加。
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没有特殊说明,术语“连接”在本文不仅可以指直接连接,也可以表示存在中间物的间接连接。
现有技术中,采用中心存储的形式对即时通信数据进行存储,无法有效进行防篡改以保持数据完整性,难以保证安全性。同时,现有技术不对用户上传即时通信数据的条数进行限制,导致了资源的浪费。
具体的,本发明提供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即时通信数据存储管理方法,所述方法在区块链网络上执行,所述区块链网络由多个节点组成,所述区块链网络装载智能合约以执行所述方法,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1~S103:
步骤S101:接收移动端发起方发送的聊天消息上链请求数据包,上链请求数据包包括发起方权限信息、即时通信数据包以及发起方身份标识信息。
步骤S102:解析上链请求数据包,核查发起方权限信息,当符合权限要求时,根据发起方身份标识信息查询相应用户的可存证条数。
步骤S103:对比即时通信数据包中数据条数与可存证条数,若即时通信数据包中数据条数小于等于可存证条数,则将即时通信数据包打包成为数据块执行数据上链存储;若即时通信数据包中数据条数大于可存证条数,则放弃对即时通信数据包的上链存储,生成和返回用户提示消息。
步骤S101~S103中,即时通信(Instant Messaging,简称IM)是一个实时通信系统,允许两人或多人使用网络实时的传递文字消息、文件、语音与视频交流。它是一个终端服务,允许两人或多人使用网路即时的传递文字讯息、档案、语音与视频交流。产生及时通信数据的主体用户可以包括一般用户和企业用户,这两类用户对于实际应用场景中产生的即时通信数据都有线上存储的需求。为了保证数据的安全性,本申请引入区块链网络对即时通信数据进行分布式存储,同时通过核验可存证条数,对用户限制上链消息条数。
在步骤S101和步骤S102中,发起方直接通过上链请求数据包,发送发起方权限信息、即时通信数据包以及发起方身份标识信息,以简化交互次数。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先进行握手认证身份,在身份合法的前提下进一步传输即时通信数据。具体的,用户可以通过创建数字身份,并在区块链上注册和验证其身份。数字身份通常包括用户的公钥、数字签名、加密证书等信息。通过数字身份,用户可以在区块链上进行身份认证,确保其在网络上的唯一性和可验证性。利用区块链上的智能合约,可以实现自动的身份验证逻辑。用户在合约中注册其身份信息,智能合约可以验证用户提供的信息是否符合预定规则,并根据结果执行相应的逻辑。进一步的,引入多方面认证是一种提高身份认证安全性的方式,涉及多个身份验证因素,例如密码、生物识别信息(指纹、虹膜等)、硬件令牌等。这些认证因素可以与区块链中的用户身份关联,增强身份验证的安全性。
可存证条数用于标记用户在区块链上能够存储的即时通信数据量,用于限制用户上链存储的数据量。可存证条数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预设,例如对于个人用户可以设置可以预设较小的链上可存证条数,对于企业级用户则可以相应配置更大的链上可存证条数,也可以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随时进行调整。当用户在链上存储了一部分即时通信数据后,可存证条数应当做出更新。
具体的,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S1021~S1022:
步骤S1021:接收移动端发起方发送的变更可存证条数请求,变更可存证条数请求包括发起方权限信息、可存证条数表更参数信息以及发起方身份标识信息。
步骤S1022:解析变更可存证条数请求,核查发起方权限信息,当符合权限要求时,根据可存证条数表更参数信息,对区块链网络上标记的发起方的可存证条数进行增加或减少,并生成变更结果反馈至发起方的移动端。
在步骤S103中,区块链网络对即时通信数据包中的数据条数与可存证条数进行对比,如果小于等于可存证条数则允许进一步存储,如果大于可存证条数则拒绝存储。
具体的,如图2所示,流程步骤包括:用户发起“聊天消息上链”操作;区块链IM服务接口到上链消息包后进行解析,查询发起上链用户所属企业的可存证(剩余上链条数)条数;区块链IM服务对本地上链消息包与可存证条数进行对比,小于则成功上链,大于则放弃上链返回用户提示消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将即时通信数据包打包成为数据块执行数据上链存储,包括:基于共识算法将即时通信数据包打包成为数据块并上链存储,共识机制采用工作量证明、权益证明、委托权益证明、权益证明加密货币或实用权益证明。
共识机制在区块链技术中的作用是确保在去中心化网络中达成一致的交易记录。它解决了分布式系统中存在的双花(Double Spending)问题,即确保同一资产不会被多次花费。共识机制使得网络中的所有节点能够就区块的有效性达成一致,从而保持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工作量证明(Proof of Work,PoW)是比特币等一些区块链系统采用的共识机制,通过解决数学难题来证明节点对交易的验证工作。通过消耗大量计算能力,节点有机会创建下一个区块。节点通过不断尝试找到符合特定条件的哈希值,即工作量证明,来竞争创建新区块的权利。找到正确哈希的节点获得权力创建区块,并得到一定数量的加密货币作为奖励。
权益证明(Proof of Stake,PoS):是通过持有一定数量的加密货币来证明节点对交易的验证权益的共识机制。权益越高的节点有更大的机会被选为区块的创建者。节点通过锁定一定数量的加密货币来参与网络验证。创建下一个区块的节点的选择通常取决于其持有的加密货币数量。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为了降低能源消耗。
委托权益证明(Delegated Proof of Stake,DPoS):DPoS是一种权益证明的变种,通过选举代表节点来验证交易。这些代表节点负责创建新的区块和执行共识规则。持币者投票选举一些特定的节点作为代表,这些代表负责创建新的区块。DPoS通过减少参与共识的节点数量,提高了交易处理速度。
权益证明加密货币(Proof of Burn,PoB)是一种通过销毁一定数量的加密货币来证明对网络的支持,并获取创建区块的权利的共识机制。节点发送一定数量的加密货币到一个无法再次访问的地址,表明它们愿意在共识中参与。销毁货币的节点有机会成为下一个区块的创建者。
实用权益证明(Proof of Space-Time,PoST)是一种相对较新的共识机制,它通过证明节点在磁盘上存储了大量数据的有效性来获得创建区块的权利。节点通过展示在磁盘上存储大量数据的证明来参与共识。这种方法旨在降低能源消耗,并利用硬盘空间作为共识的依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S201~S204:
步骤S201:接收后台管理用户端发送的即时通信数据监控请求,数据监控请求包括管理方权限信息、监控指令以及管理方身份标识信息。
步骤S202:解析数据监控请求,核查管理方权限信息,当符合权限要求时,根据监控指令核查区块链网络上的企业数、用户数、消息数和节点上的区块链高度。
步骤S203:统计各用户每日上链的即时通信数据条数,并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进行排序;
步骤S204:标记前设定数量个活跃用户,并按照管理方身份标识信息发送至相应的后台管理用户端进行可视化呈现。
步骤S201~S204中,后台管理用户端可以根据需求发起对链上数据的统计,具体包括在链上存储即时通信数据的用户数量、消息数和区块链高度,统计各用户每日的上链条数,区分活跃用户。
如图3所示,具体流程包括:
1)用户点击“区块链IM数据监控”菜单。
2)区块链IM服务查询企业数、用户数、上链消息数、区块高度(即区块链接在主链的个数,也就是连接在区块链上的块数)。
3)区块链IM服务调用区块链微节点查询消息链高度(链上消息个数)。
4)区块链IM服务查询每日企业和用户的上链条数。
5)区块链IM服务根据企业为维度查询累计上链前5名的企业和用户。
6)前端呈现2、3、4、5这四个步骤的数据报表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将即时通信数据包打包成为数据块执行数据上链存储之后,方法还包括:对通信数据建立索引目录,并同步存储在打包形成的数据块中。
本实施例中,通过建立索引,能够为后续的查询检索过程提供便利,提高检索效率。具体的,可以通过哈希函数进行索引,哈希函数将数据转换为固定长度的哈希值,该哈希值作为索引用于定位数据。区块链上的每个区块通常包含前一区块的哈希值,形成链式结构,使得整个区块链都可以被有效地索引。
区块链上还可以使用智能合约来实现数据索引。索引合约维护关键数据的索引,用户可以通过调用智能合约中的函数来检索数据。这样的合约可以提供更灵活的查询接口和数据检索规则。
进一步的,有些区块链项目采用链下索引服务,将区块链上的数据复制到链下数据库中,并建立更灵活的索引和查询服务。这些索引服务可以提供更高效的查询性能,同时保留了区块链的不可篡改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采用预设哈希函数对即时通信数据包计算哈希值,并同步存储在对应的数据块中进行上链存储,用于验证数据完整性。
采用SHA-256、SHA-3、MD5、SHA-1或Blake2等函数计算即时通信数据包的哈希值。具体的,在数据被创建或接收后,使用哈希函数对数据进行哈希运算,生成一个唯一的固定长度的哈希值。将生成的哈希值与原始数据一起记录或存储在区块链中,当其他用户查询数据时,使用相同的哈希函数重新计算接收到的数据的哈希值,比较计算得到的哈希值与区块链上记录的哈希值。如果两者相等,说明数据在传输或存储过程中没有发生改变,数据是完整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由各移动端基于预设非对称加密算法生成公私密钥,采用私钥对发起方权限信息进行加密,并将对应的公钥在区块链网络上公布。区块链网络的节点核查发起方权限信息时,采用公钥对发起方权限信息进行解密,并核查权限是否符合要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预设非对称加密算法包括:RSA加密算法、数字签名标准算法或椭圆曲线加密算法。
使用公私密钥加密的方式提供了更高级别的安全性,但也需要更多的计算资源。因此,通常在加密通信的初始阶段进行身份认证时采用非对称加密,然后在通信过程中对大容量的数据包进行传输时使用对称加密以提高效率。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其中处理器和存储器可以通过总线或者其他方式连接。
处理器可以为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处理器还可以为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芯片,或者上述各类芯片的组合。
存储器作为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非暂态软件程序、非暂态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以及模块,如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车载显示装置按键屏蔽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处理器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中的非暂态软件程序、指令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处理器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
存储器可以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要的应用程序;存储数据区可存储处理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暂态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暂态固态存储器件。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可选包括相对于处理器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处理器。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所述一个或者多个模块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当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执行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方法。
与上述方法相应地,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装置/系统,该装置/系统包括计算机设备,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该装置/系统实现如前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前述边缘计算服务器部署方法的步骤。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有形存储介质,诸如随机存储器(RAM)、内存、只读存储器(ROM)、电可编程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寄存器、软盘、硬盘、可移动存储盘、CD-ROM、或技术领域内所公知的任意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述基于区块链的即时通信数据存储管理方法及装置,基于区块链网络对即时通信技术进行分布式存储,通过去中心化能够提升安全性、透明度和抗审查性,同时提升了可拓展性。通过设置对用户可存证条数的核查,限制用户上链存储的即时通信数据量,以限制对存储空间的使用,避免浪费存储资源。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该可以明白,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方式描述的各示例性的组成部分、系统和方法,能够以硬件、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具体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当以硬件方式实现时,其可以例如是电子电路、专用集成电路(ASIC)、适当的固件、插件、功能卡等等。当以软件方式实现时,本发明的元素是被用于执行所需任务的程序或者代码段。程序或者代码段可以存储在机器可读介质中,或者通过载波中携带的数据信号在传输介质或者通信链路上传送。
需要明确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文所描述并在图中示出的特定配置和处理。为了简明起见,这里省略了对已知方法的详细描述。在上述实施例中,描述和示出了若干具体的步骤作为示例。但是,本发明的方法过程并不限于所描述和示出的具体步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在领会本发明的精神后,作出各种改变、修改和添加,或者改变步骤之间的顺序。
本发明中,针对一个实施方式描述和/或例示的特征,可以在一个或更多个其它实施方式中以相同方式或以类似方式使用,和/或与其他实施方式的特征相结合或代替其他实施方式的特征。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即时通信数据存储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在区块链网络上执行,所述区块链网络由多个节点组成,所述区块链网络装载智能合约以执行所述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移动端发起方发送的聊天消息上链请求数据包,所述上链请求数据包包括发起方权限信息、即时通信数据包以及发起方身份标识信息;
解析所述上链请求数据包,核查所述发起方权限信息,当符合权限要求时,根据所述发起方身份标识信息查询相应用户的可存证条数;
对比所述即时通信数据包中数据条数与所述可存证条数,若所述即时通信数据包中数据条数小于等于所述可存证条数,则将所述即时通信数据包打包成为数据块执行数据上链存储;若所述即时通信数据包中数据条数大于所述可存证条数,则放弃对所述即时通信数据包的上链存储,生成和返回用户提示消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即时通信数据存储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后台管理用户端发送的即时通信数据监控请求,所述数据监控请求包括管理方权限信息、监控指令以及管理方身份标识信息;
解析所述数据监控请求,核查所述管理方权限信息,当符合权限要求时,根据所述监控指令核查区块链网络上的企业数、用户数、消息数和所述节点上的区块链高度;
统计各用户每日上链的即时通信数据条数,并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进行排序;
标记前设定数量个活跃用户,并按照所述管理方身份标识信息发送至相应的后台管理用户端进行可视化呈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即时通信数据存储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即时通信数据包打包成为数据块执行数据上链存储,包括:
基于共识算法将所述即时通信数据包打包成为数据块并上链存储,所述共识机制采用工作量证明、权益证明、委托权益证明、权益证明加密货币或实用权益证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即时通信数据存储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即时通信数据包打包成为数据块执行数据上链存储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对所述通信数据建立索引目录,并同步存储在打包形成的数据块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即时通信数据存储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采用预设哈希函数对所述即时通信数据包计算哈希值,并同步存储在对应的数据块中进行上链存储,用于验证数据完整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即时通信数据存储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由各移动端基于预设非对称加密算法生成公私密钥,采用私钥对所述发起方权限信息进行加密,并将对应的公钥在所述区块链网络上公布;
所述区块链网络的节点核查所述发起方权限信息时,采用所述公钥对所述发起方权限信息进行解密,并核查权限是否符合要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即时通信数据存储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非对称加密算法包括:RSA加密算法、数字签名标准算法或椭圆曲线加密算法。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即时通信数据存储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移动端发起方发送的变更可存证条数请求,所述变更可存证条数请求包括发起方权限信息、可存证条数表更参数信息以及发起方身份标识信息;
解析所述变更可存证条数请求,核查所述发起方权限信息,当符合权限要求时,根据所述可存证条数表更参数信息,对所述区块链网络上标记的所述发起方的可存证条数进行增加或减少,并生成变更结果反馈至所述发起方的移动端。
9.一种基于区块链即时通信数据运营管理系统,包括有多个节点构成的区块链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区块链网络装载智能合约,所述智能合约中存储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该系统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2311865423.5A 2023-12-29 2023-12-29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即时通信数据存储管理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1774975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865423.5A CN117749750A (zh) 2023-12-29 2023-12-29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即时通信数据存储管理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865423.5A CN117749750A (zh) 2023-12-29 2023-12-29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即时通信数据存储管理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749750A true CN117749750A (zh) 2024-03-22

Family

ID=902609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865423.5A Pending CN117749750A (zh) 2023-12-29 2023-12-29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即时通信数据存储管理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749750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4120114A1 (en)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smart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09101572B (zh) 基于区块链的存证方法、装置及服务器、存储介质
CN109829326B (zh) 基于区块链的跨域认证与公平审计去重云存储系统
CN109409122B (zh) 文件存储方法及其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US10790976B1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blockchain wallet recovery
TWI798483B (zh) 區塊鏈交易的產生方法和裝置
CN112491847B (zh) 区块链一体机及其自动建链方法、装置
WO2019214311A1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信息监管方法及装置
CN111556120B (zh) 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WO2023024742A1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769230B (zh) 交易数据存储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0177124B (zh) 基于区块链的身份认证方法及相关设备
KR20220006623A (ko) 블록체인 합의 방법, 디바이스 및 시스템
CN111125781B (zh) 一种文件签名方法、装置和文件签名验证方法、装置
CN111130770A (zh) 基于区块链的信息存证方法、系统、用户终端、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Guo et al. Dynamic proof of data possession and replication with tree sharing and batch verification in the cloud
TWI812366B (zh) 一種資料共用方法、裝置、設備及存儲介質
CN111880919A (zh) 数据调度方法、系统和计算机设备
CN111314066B (zh) 基于区块链的数据转移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833062B (zh) 数字资产数据包的可信性验证系统
Liu et al. A blockchain-based cross-domain authentication management system for IoT devices
CN116389504A (zh) 基于区块链的身份认证快速共识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CN110276693B (zh) 保险理赔方法及系统
CN117749750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即时通信数据存储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10597466B (zh) 区块链节点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