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749595A - 业务申请方法和相关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业务申请方法和相关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749595A
CN117749595A CN202311766797.1A CN202311766797A CN117749595A CN 117749595 A CN117749595 A CN 117749595A CN 202311766797 A CN202311766797 A CN 202311766797A CN 117749595 A CN117749595 A CN 1177495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rget
service
building
edge node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76679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翟京卿
魏进武
周晶
仇剑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76679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749595A/zh
Publication of CN1177495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74959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业务申请方法和相关设备,该方法包括:在检测到业务申请请求时,确定所述业务申请请求对应的目标业务以及应用所述目标业务的目标楼宇;在所述目标楼宇对应的目标边缘节点设备中,生成所述目标业务对应的虚拟终端;建立所述虚拟终端、所述目标边缘节点设备以及所述目标楼宇内的目标物业终端之间的路由关系,以供连接所述目标物业终端的用户终端运行所述目标业务对应的应用程序。本发明中,省去了终端设备的购买流程,节省了成本,简化了新业务的部署流程。

Description

业务申请方法和相关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业务申请方法和相关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办公楼宇的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
目前,楼宇的产品供给以业务/终端、公有云等要素型产品供给,或局部集中供给为主,往往面向定向用户群体提供单要素服务,能够满足楼内部分用户定向需求。当楼宇内用户需要进行新业务的部署,往往需要用户侧自建自管,不仅成本较高,且新业务的部署流程繁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业务申请方法和相关设备,用以解决新业务的部署流程繁琐的问题。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业务申请方法,应用于业务申请系统,所述业务申请系统包括部署在楼宇内的物业终端、部署于所述楼宇外的边缘节点设备,所述物业终端与所述边缘节点设备通信连接;所述业务申请方法包括:
在检测到业务申请请求时,确定所述业务申请请求对应的目标业务以及应用所述目标业务的目标楼宇;
在所述目标楼宇对应的目标边缘节点设备中,生成所述目标业务对应的虚拟终端;
建立所述虚拟终端、所述目标边缘节点设备以及所述目标楼宇内的目标物业终端之间的路由关系,以供连接所述目标物业终端的用户终端运行所述目标业务对应的应用程序。
可选地,所述业务申请系统还包括中心节点设备,所述中心节点设备与各个所述边缘节点设备通信连接,所述建立所述虚拟终端、所述目标边缘节点设备以及所述目标楼宇内的目标物业终端之间的路由关系的步骤包括:
确定所述目标业务的类型;
在根据所述类型确定所述目标业务为实时业务时,建立所述虚拟终端、所述目标边缘节点设备以及所述目标楼宇内的目标物业终端之间的路由关系;
在根据所述类型确定所述目标业务为非实时业务时,建立所述中心节点设备、所述虚拟终端、所述目标边缘节点设备以及所述目标楼宇内的目标物业终端之间的路由关系。
可选地,所述在所述目标楼宇对应的目标边缘节点设备中,生成所述目标业务对应的虚拟终端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业务的业务属性信息;
在根据所述业务属性信息确定所述目标业务为公有化业务时,在所述目标边缘节点设备的公有化区域中,生成所述目标业务对应的虚拟终端;
在根据所述业务属性信息确定所述目标业务为私有化业务时,根据所述业务属性信息获取个性化信息,并根据所述个性化信息在所述目标边缘节点设备的私有化区域中,生成所述目标业务对应的私有化虚拟终端。
可选地,所述在所述目标楼宇对应的目标边缘节点设备中,生成所述目标业务对应的虚拟终端的步骤包括:
向所述目标楼宇内的目标物业终端输出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用于询问所述目标物业终端是否签约所述目标业务;
在接收所述目标物业终端基于所述提示信息反馈的同意信息时,在所述目标楼宇对应的目标边缘节点设备中,生成所述目标业务对应的虚拟终端。
可选地,所述建立所述虚拟终端、所述目标边缘节点设备以及所述目标楼宇内的目标物业终端之间的路由关系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在检测到所述目标业务的业务解约请求时,解除所述虚拟终端、所述目标边缘节点设备以及所述目标楼宇内的目标物业终端之间的路由关系。
可选地,所述在所述目标楼宇对应的目标边缘节点设备中,生成所述目标业务对应的虚拟终端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业务的状态信息;
在根据所述状态信息确定所述目标业务不为锁定状态时,在所述目标楼宇对应的目标边缘节点设备中,生成所述目标业务对应的虚拟终端;
在根据所述状态信息确定目标业务为锁定状态且所述锁定状态未针对所述目标楼宇设置,在所述目标楼宇对应的目标边缘节点设备中,生成所述目标业务对应的虚拟终端。
可选地,所述建立所述虚拟终端、所述目标边缘节点设备以及所述目标楼宇内的目标物业终端之间的路由关系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在检测到所述目标业务的下架请求时,解除所述虚拟终端、所述目标边缘节点设备以及所述目标楼宇内的目标物业终端之间的路由关系,并在所述目标边缘节点设备中删除所述虚拟终端。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业务申请系统,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在检测到业务申请请求时,确定所述业务申请请求对应的目标业务以及应用所述目标业务的目标楼宇;
生成模块,用于在所述目标楼宇对应的目标边缘节点设备中,生成所述目标业务对应的虚拟终端;
建立模块,用于建立所述虚拟终端、所述目标边缘节点设备以及所述目标楼宇内的目标物业终端之间的路由关系,以供连接所述目标物业终端的用户终端运行所述目标业务对应的应用程序。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业务申请系统,包括:部署于楼宇内的物业终端以及部署于所述楼宇外的边缘节点设备,所述物业终端与所述边缘节点设备通信连接,所述物业终端或所述边缘节点设备包括存储器以及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
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如上所述的业务申请方法。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如上所述的业务申请方法。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如上所述的业务申请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业务申请方法和相关设备,在检测到业务申请请求时,确定业务申请请求对应的目标业务以及应用目标业务的目标楼宇,在目标楼宇的目标边缘节点设备中生成目标业务对应的虚拟终端,再建立虚拟终端、目标边缘节点设备以及目标楼宇内的目标物业终端之间的路由关系,以供连接目标物业终端的用户终端运行目标业务对应的应用程序。本发明中,在楼宇内的用户需要申请新业务时,通过在已有的边缘节点设备中生成新业务所需的虚拟终端,再建立虚拟终端、边缘节点设备、楼宇内物业终端之间的路由关系,使得楼宇内的用户通过物业终端使用新业务,也即通过楼宇已部署的设备实现新业务的部署,无需用户购买终端设备进行新业务的部署,省去了终端设备的购买流程,节省了成本,简化了新业务的部署流程。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为本发明涉及的业务申请系统的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涉及的业务申请系统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涉及的业务申请系统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业务申请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业务申请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业务申请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业务申请方法第四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业务申请方法第五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业务申请系统的模块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业务申请系统中边缘节点设备或物业终端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通过上述附图,已示出本公开明确的实施例,后文中将有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公开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公开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所涉及的用户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用户设备信息、用户个人信息等)和数据(包括但不限于用于分析的数据、存储的数据、展示的数据等),均为经用户授权或者经过各方充分授权的信息和数据,并且相关数据的收集、使用和处理需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并提供有相应的操作入口,供用户选择授权或者拒绝。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办公楼宇的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
目前,楼宇的产品供给以业务/终端、公有云等要素型产品供给,或局部集中供给为主,往往面向定向用户群体提供单要素服务,能够满足楼内部分用户定向需求。
本专利发明人发现,当楼宇内用户需要进行新业务的部署,往往需要用户侧自建自管,不仅成本较高,且新业务的部署流程繁琐。
本专利发明人因此想到,在楼宇内的用户需要申请新业务时,通过在已有的边缘节点设备中生成新业务所需的虚拟终端,再建立虚拟终端、边缘节点设备、楼宇内物业终端之间的路由关系,使得楼宇内的用户通过物业终端使用新业务,也即通过楼宇已部署的设备实现新业务的部署,无需用户购买终端设备进行新业务的部署,省去了终端设备的购买流程,节省了成本,简化了新业务的部署流程。
参照图1,图1为业务申请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业务申请系统包括有部署在楼宇内的物业终端以及楼宇所在区域的边缘节点设备,此外,业务申请系统包括中心节点设备,中心节点设备与边缘节点设备通信连接,且物业终端与边缘节点设备通信连接。此外,业务申请系统还包括网络设备,通过网络设备使得物业终端与边缘节点设备通信连接。边缘节点设备的服务范围包括多个楼宇,示例性的,服务范围包括楼宇1至楼宇n。
边缘节点设备是靠近楼宇部署边缘计算节点,能够形成服务楼宇的特色边缘云。一个边缘节点设备同时服务周边多座楼宇,按需配置多种服务器的计算资源,满足各类应用的差异化计算需求。
边缘节点设备能够实现践行算网一体,将边缘算力与楼宇网络深度嵌入;支持固移融合,用户终端可以通过5G和固网本地化接入,流量在边缘机房终结,不上公网,提高性能和安全性。边缘节点设备集中部署边缘云管平台,对各个边缘云节点进行统一调度,形成整体性的IaaS(Infrastructure as aService,云计算模式)基础设施。根据楼宇内应用的需要,集中维护软件库,按照需求加载到各个边缘节点设备,确保各个边缘节点设备基础能力一致。
在边缘节点设备上部署楼宇应用所需的通用能力底座(包含各种能力组件,如AIoT引擎、连接管理、视频管理、AI算法管理、3D引擎、告警管理、安全管理等);在能力底座之上部署各类智能应用,底座与应用共同组成楼宇内的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软件运营服务)。
其中,AIoT引擎是“SaaS+终端”架构的关键。由于楼宇需密集部署大量AIoT(人工智能+物联网)终端,适合使用端边一体(云终端)新型架构,将终端算力上移到边缘计算,充分发挥大型网络(大型网络例如为三千兆网络)的优势,有效提高终端灵活性,降低硬件成本。
集中部署应用管理平台,对各个边缘节点设备上的软件和应用进行统一管理,实现业务集中运营;同时,针对各楼宇、用户、提供独立业务管理渠道,满足不同用户差异化部署管理需求。
楼宇内需要用到数量众多、种类多样的物联网终端。在端边一体架构中,实体终端(物业终端)部署在楼宇内,主要负责数据采集和动作执行;业务的虚拟终端运行在边缘节点设备上,负责数据分析和智能决策等工作。实体终端与虚拟终端通过网络相连,通过云总线协议互通,共同实现完整的终端功能。
相较于现有技术,业务申请系统的优势在于:
业务形态:统一部署端到端的公共化业务系统,为楼内用户提供整车式、SaaS化的技术物业应用服务。具体的,整体打包技术物业应用软件(SaaS方式)、云计算资源、网络连接等服务,以一站式供给、持续性运营的方式提供给用户;终端硬件部分(如网关、传感器、摄像头、控制器、门禁、办公设备等),根据业务属性和部署方式,在系统集成时一次性部署,或者资源预留,按需开通。
业务优势:一是用户初始投资降低。由于设备和集成转为服务(终端除外),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系统建设的初始投资。用户最大的一次性成本主要是终端。对此,可应用创新技术将部分终端功能上移到边缘节点设备上,增加SaaS部分比重,最大程度降低终端成本。二是用户数字化转型门槛降低。SaaS化的技术物业可大大减少建设时间,免除复杂的运行维护工作和专业人员需求。三是新功能部署简单便捷,当用户有新的需求时,完善的技术架构和持续性服务可以保证新功能快速部署到位。
服务对象:一是面向楼宇业主、物业等,间接服务楼内租户/住户,对应满足楼宇业主/物业数字化转型需求;二是面向楼内用户、租户,对应满足楼内用户、租户数字化转型需求。
以下对业务申请系统中的各个设备进行详细说明。
边缘节点设备主要包括楼宇OS(OS为操作系统)、算网节点、业务节点等。边缘节点设备可以服务周围多个楼宇或园区,对其辖区内各楼宇、用户和应用进行统一接入纳管。边缘节点设备内各楼宇与该边缘节点设备建立关联关系,同一栋楼宇内各用户与该楼建立关联关系,各用户与所订购应用分别建立关联关系。
可选择运营商接入机房或汇聚机房部署边缘节点设备。选择接入机房部署机房时,以所述接入机房覆盖区域为一个边缘节点设备服务范围,选择汇聚机房时,以所述汇聚机房或下辖接入机房覆盖区域为一个边缘节点设备服务范围。具体的,根据用户覆盖情况,一个机房内可以部署一个或多个边缘节点设备,分别负责各自下辖楼园;选择楼内机房作为边缘节点部署机房时,以本楼园为单位,作为一个边缘节点设备服务范围。
楼宇OS为贴近楼宇边缘部署的楼宇智能操控平台,提供PaaS(Platform as aService,平台即服务)能力、业务部署、用户算网赋能等服务,满足高实时性、大流量视频数据、应用的容器化部署与调度等共特性要求。每个边缘节点设备配置一套楼宇OS,统筹调度边缘节点设备内各网络算力和应用资源。
业务节点是指基于端边一体化架构部署的楼宇业务。各业务按管理属性进行分级分类管理。管理属性又包括基于业务的管理属性和基于用户的管理属性。前者包括业务时效性、安全性、功能性等,后者包括签约等级、部署方式等。系统根据不同管理属性对其进行分级分类纳管和资源调度配置。
业务状态包括在线、锁定/解锁、下线,以及未签约、已签约、解约等。在线表示该业务在线可签约,已签约表示该业务已签约,包括业务已签约(通用状态,对其他用户可见),和用户已签约(私有状态,仅对目标签约用户可见)。锁定表示业务处于锁定/解锁状态,该状态包括通用锁定/解锁和定向锁定/解锁。通用锁定描述业务通用状态,如大版本升级,则不可发起新签约,但不影响已订购、正在使用中的业务;定向锁定主要针对指定目标楼宇用户,如签约过期、黑名单等,则指定楼宇/用户无法继续使用该业务。下线表示业务下架,对所有用户有效。下架前应先解除已签约关系,停止使用。解约对特定用户或楼宇有效,表示该楼宇/用户曾签约该业务,现在解除签约或约定过期后未如期续约。
基于业务的管理属性:从业务时效性看,分为实时业务和非实时业务,实时业务部署在本地或边缘节点,非实时业务可部署在边缘节点或上移至中心节点。从业务安全性看,高敏安全业务一般贴近楼宇部署在边缘节点设备,非高敏业务可部署在边缘节点设备或中心节点设备,具体视边缘资源而定。从业务功能看,分为公共化业务和个性化业务,该属性基于业务功能设定,公共化业务是指业务通用功能,一般上移至边缘节点设备或中心节点设备集中部署,作为业务组件嵌入相应节点,供节点范围内各授权用户浏览和申用。
基于用户的管理属性:从部署方式看,分为私有化部署和公有化部署,该属性基于用户需求设定(不同于上述公共化业务),公有化部署是指业务部署在边缘节点公共区域内,其配置数据和业务数据与其他业务分摊系统公共区域,私有化部署是指业务部署在为该用户分配的私有区域,该区域为该用户专用,与其他用户或区域相互隔离,更提升业务安全和隐私。从签约等级看,将业务签约用户定义为一级、二级,以此类推。签约等级是基于算网用整体组合和公共化服务特性,为用户提供的一体化应用分级服务。一般的,高等级签约用户对应私有化业务部署。用户优先级越高,对应业务调度资源的优先级随之越高。
业务排序规则作为描述各业务资源调配和处理响应的优先级排序,根据业务管理属性判定。以上属性可单独使用,也可灵活组合用于定级管理和资源调配,具体视场景需求而定。当不同属性合并使用时,按级别高低依次嵌套排序。如,优先级排序为安全性>时效性>部署方式,或实时性高敏业务(如金融业务)>实时性非高敏业务(如打印业务)>非实时性高敏业务>非实时性非高敏业务。又如,签约业务>实时高敏业务>实时非高敏业务。又如,当“签约一级>实时高敏>签约二级>实时非高敏>签约三级>非实时高敏>非实时非高敏”,则签约一级中的实时高敏>签约一级中的实时非高敏,实时高敏中的签约二级>实时高敏中的签约三级。
技术物业楼宇/园区是指使用本方案进行数字化部署的楼宇或园区。一个或多个楼宇组成构成边缘节点设备的服务范围。一栋楼宇包括一个或多个用户/租户(或者一个园区包括多栋楼宇/用户)。
业务终端是指部署在楼内外的业务单元,用于实现业务功能,包括实体终端和虚拟终端。在端边一体架构中,实体终端一般部署在楼内,主要负责数据采集和动作执行;虚拟终端一般运行在边缘侧,负责数据分析和智能决策等工作。实体终端与虚拟终端通过网络相连,通过云总线协议互通,共同实现完整的业务终端功能。
楼内实体终端如网络头端、物业终端、办公终端等。网络头端如5G头端、Wi-Fi AP等,面向楼内业主和租户提供的物业终端,如智能打印机、智能门禁、智能会议室、AI安防、环境监测、访客管理、智能消防等。办公终端如手机、PAD、PC等。对于公共化部署业务,当其公共职能上移至节点侧,楼内端侧可仅保留基础功能。如打印业务中,将本地驱动和业务上传、序列管理等功能上移至边缘节点,本地打印机仅保留基础联网、打印功能即可,便于用户轻资产运行。
边缘Box(盒子)是支持终端统一接入云总线协议的通信单元,不同类型的物业终端可通过该边缘Box统一接入云总线。
中心节点设备是指部署于相对远端的系统节点,用于非实时业务的部署,以及下辖边缘节点设备的统筹调度和管控,常见如中心云。一个中心节点设备下通常包括多个边缘节点设备,各边缘节点设备按预设优先级排序,无预设排序时以先到先得、负载均衡等为原则进行调度管理。中心节点设备为每个边缘节点设备建立专属区域,用于部署该边缘节点下的非实时业务(如业务后台或虚拟终端)。
业务与楼宇、用户的关系由边缘节点设备创建并管理,在中心节点设备部署的业务,其关联楼宇及用户数据由边缘节点设备同步到中心节点。对于部署在中心节点设备公共区域的非实时业务,如公有云存储业务,各边缘节点设备按需申用,中心节点设备负责记录边缘节点设备及业务申用情况,并同步至边缘节点设备和相关楼宇用户的用户设备。
本发明业务申请系统基于“SaaS+端”的公共化业务系统架构及各模块逻辑关系如图2所示,其中,各模块可灵活组合,物理承载或部署区域也可灵活调整,以满足不同场景下的部署要求。
场景1:参照图3,各设施及业务统一部署在楼外(接入/汇聚)机房,终端无需适配直接接入边侧
此场景适用于楼外机房条件充足,或楼内机房不具备设施部署条件(如存量楼宇)等情况;
将BBU(Building Base band Unit,室内基带处理带院)、AC(算力服务引擎)、算力、业务公共化职能等集中部署在楼外机房;
边侧提供终端适配接入和算网资源、公共化应用部署管理服务;
楼内终端通过云总线(5G/Wi-Fi)接入边缘云节点;
内网、业务等各流量数据统一终结在楼外机房;
通过物理隔离和安全策略确保楼内外系统和数据软硬件安全。
场景2:各设施及业务统一部署在楼外(接入/汇聚)机房,终端通过Box适配接入
此场景适用于楼外机房条件充足,或楼内机房不具备设施部署条件(如存量楼宇)等情况。
将BBU、AC、算力、业务公共化职能等集中部署在边缘机房;
边侧提供终端适配接入和算网资源、公共化应用部署管理服务;
楼内终端通过Box接入云总线,由云总线转接入边缘云节点;
内网、业务等各流量数据统一终结在楼外机房;
架构图相应调整,需另增加Box适配节点。
场景3:算网设施部署在楼内机房,业务部署在楼外机房,终端直接接入
此场景适用于楼内机房条件充足,或楼外机房不具备算网集中部署条件,或部分地区要求基础设施统一部署在楼内机房等情况。
边缘云设施分布在楼内机房和楼外机房,节点由二者共同承载,流量楼内外引流;
BBU、AC、算力集中部署在楼内机房,需考虑楼内综合布线、楼内外传输资源等情况;
业务公共化部署在楼外机房;
楼内终端通过云总线(5G/Wi-Fi)接入边缘云节点;
内网流量终结在楼内机房,业务流量终结在楼外机房。
场景4:算网设施部署在楼内机房,业务部署在楼外机房,终端适配接入
此场景适用于楼内机房条件充足(如新建楼宇),或楼外机房不具备算网集中部署条件,或部分地区要求基础设施统一部署在楼内机房等情况。
边缘云设施分布在楼内机房和楼外机房,节点由二者共同承载,流量楼内外引流;
BBU、AC、算力集中部署在楼内机房,需考虑楼内综合布线、楼内外传输资源等情况;
业务公共化部署在楼外机房;
楼内终端通过Box适配接入云总线,经由云总线转接入边缘云节点;
内网流量终结在楼内机房,业务流量终结在楼外机房;
架构图相应调整。
场景5:网络设施部署在楼内机房,算力、业务部署在楼外机房,终端直接接入
此场景适用于楼外机房不具备BBU集中部署条件,或部分地区要求网络设备统一部署在楼内机房等情况。
边缘云设施分布在楼内机房和楼外机房,节点由二者共同承载,流量楼内外引流;
BBU、AC、算力集中部署在楼内机房,需考虑楼内综合布线、楼内外传输资源等情况;
业务公共化部署在楼外机房;
楼内终端直接接入云总线,经由云总线转接入边缘云节点;
内网流量终结在楼内机房,业务流量终结在楼外机房。
场景6:网络设施部署在楼内机房,算力、业务部署在楼外机房,终端适配接入
此场景适用于楼外机房不具备BBU集中部署条件,或部分地区要求网络设备统一部署在楼内机房等情况。
边缘云设施分布在楼内机房和楼外机房,节点由二者共同承载,流量楼内外引流;
BBU、AC、算力集中部署在楼内机房,需考虑楼内综合布线、楼内外传输资源等情况;
业务公共化部署在楼外机房;
楼内终端通过Box适配接入云总线,经由云总线转接入边缘云节点;
内网流量终结在楼内机房,业务流量终结在楼外机房。
场景7:各设施及业务统一部署在楼内机房,终端直接接入
此场景适用于楼内机房条件充足(如新建楼宇),或楼外机房不具备部署条件等情况。
各设施、业务统一集中部署在楼内机房,需考虑楼内综合布线、楼内外传输资源等情况;
楼内终端直接接入云总线,经由云总线转接入边缘云节点;
流量统一终结在楼内机房。
场景8:各设施及业务统一部署在楼内机房,终端适配接入
此场景适用于楼内机房条件充足(如新建楼宇),或楼外机房不具备部署条件等情况。
各设施、业务统一集中部署在楼内机房,需考虑楼内综合布线、楼内外传输资源等情况;
楼内终端适配接入云总线,经由云总线转接入边缘云节点;
流量统一终结在楼内机房。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中不再赘述。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描述。
参照图4,图4为本发明业务申请方法的第一实施例,业务申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401,在检测到业务申请请求时,确定业务申请请求对应的目标业务以及应用目标业务的目标楼宇。
在本实施例中,执行主体为业务申请系统,为了便于描述,以下采用系统指代业务申请系统。系统包括有多个物业终端,物业终端部署于楼宇内,且系统还包括有边缘节点设备,边缘节点设备部署于楼宇外,边缘节点设备与楼宇内的物业终端通信连接。
系统在检测到业务申请请求后,解析业务申请请求,以确定所需申请的新业务,新业务定义为目标业务。业务申请请求可以是用户通过物业终端向边缘节点设备发起的,也可以是业务人员在系统的后台输入的,系统的后台可以为边缘节点设备的后台。
此外,系统解析业务申请请求可以确定目标业务对应的目标楼宇,也即目标业务是面向目标楼宇内的用户。
步骤S402,在目标楼宇对应的目标边缘节点设备中,生成目标业务对应的虚拟终端。
系统在确定目标楼宇后,装置在目标楼宇对应的边缘节点设备中,生成目标业务对应的虚拟终端。目标楼宇对应的边缘节点设备定义为目标边缘节点设备。
步骤S403,建立虚拟终端、目标边缘节点设备以及目标楼宇内的目标物业终端之间的路由关系,以供连接目标物业终端的用户终端运行目标业务对应的应用程序。
在生成虚拟终端后,系统建立虚拟终端、目标边缘节点设备以及目标楼宇内的目标物业终端之间的路由关系。从而使得连接目标物业终端的用户终端运行目标业务对应的应用程序,也即建立路由关系后,目标楼宇内的用户终端通过路由关系可以使用目标业务。
需要说明的是,系统包括有云总线以及边缘Box,系统需要基于虚拟终端、目标边缘节点设备、目标物业终端、目标边缘设备对应的边缘Box以及云总线之间的路由关系,再将路由关系同步至目标边缘节点设备、目标物业终端、边缘Box以及云总线。
在本实施例中,在检测到业务申请请求时,确定业务申请请求对应的目标业务以及应用目标业务的目标楼宇,在目标楼宇的目标边缘节点设备中生成目标业务对应的虚拟终端,再建立虚拟终端、目标边缘节点设备以及目标楼宇内的目标物业终端之间的路由关系,以供连接目标物业终端的用户终端运行目标业务对应的应用程序。本实施例中,在楼宇内的用户需要申请新业务时,通过在已有的边缘节点设备中生成新业务所需的虚拟终端,再建立虚拟终端、边缘节点设备、楼宇内物业终端之间的路由关系,使得楼宇内的用户通过物业终端使用新业务,也即通过楼宇已部署的设备实现新业务的部署,无需用户购买终端设备进行新业务的部署,省去了终端设备的购买流程,节省了成本,简化了新业务的部署流程。
参照图5,图5为本发明业务申请方法第二实施例,基于第一实施例,步骤S403包括:
步骤S501,确定目标业务的类型。
步骤S502,在根据类型确定目标业务为实时业务时,建立虚拟终端、目标边缘节点设备以及目标楼宇内的目标物业终端之间的路由关系。
步骤S503,在根据类型确定目标业务为非实时业务时,建立中心节点设备、虚拟终端、目标边缘节点设备以及目标楼宇内的目标物业终端之间的路由关系。
在本实施例中,系统还包括中线节点设备,中心节点设备与边缘节点设备通信连接。目标业务包括实时业务以及非实时业务。实时业务是由边缘节点设备进行管理,而非实时业务由中心节点设备进行管理。
对此,系统获取目标业务的业务属性信息,通过业务属性信息确定目标业务的类型。在根据类型确定目标业务为实时业务时,建立虚拟终端、目标边缘节点设备以及目标楼宇内的目标物业终端之间的路由关系;在根据类型确定目标业务为非实时业务时,建立中心节点设备、虚拟终端、目标边缘节点设备以及目标楼宇内的目标物业终端之间的路由关系。
在本实施例中,系统基于目标业务的类型,建立不同的路由关系,使得不同类型的目标业务适配不同的节点设备。
参照图6,图6为本发明业务申请方法第三实施例,基于第一或第二实施例,步骤S402包括:
步骤S601,获取目标业务的业务属性信息。
步骤S602,在根据业务属性信息确定目标业务为公有化业务时,在目标边缘节点设备的公有化区域中,生成目标业务对应的虚拟终端。
步骤S603,在根据业务属性信息确定目标业务为私有化业务时,根据业务属性信息获取个性化信息,并根据个性化信息在目标边缘节点设备的私有化区域中,生成目标业务对应的私有化虚拟终端。
在本实施例中,目标业务包括公有化业务以及私有化业务,公有化业务与私有化业务所对应的虚拟终端的生成方式不同。
具体的,系统获取目标业务的业务属性信息,在根据业务属性信息确定目标业务为公有化业务时,在目标边缘节点设备的公有化区域中,生成目标业务对应的虚拟终端;
在根据业务属性信息确定目标业务为私有化业务时,根据业务属性信息获取个性化信息,并根据个性化信息在目标边缘节点设备的私有化区域中,生成目标业务对应的私有化虚拟终端。
对于目标业务是实时的公有化业务时,边缘节点设备下各楼宇可共享使用目标业务;对于目标业务是实时的非公共业务,如面向指定楼宇提供的定制化业务,将目标业务部署在关联楼宇的专用区域,而其他楼宇无法访问使用该业务。
对于目标业务是非实时的公有化业务时,中心节点设备下各边缘节点设备及边缘节点设备下辖楼宇可共享使用该业务,将目标业务后台或虚拟终端部署在中心节点公共区域。对于非实时的非公共业务,如面向指定边缘节点设备或楼宇提供的定制化业务,将目标业务部署在关联边缘节点设备或楼宇的专用区域,其他边缘节点设备/楼宇无法访问使用该业务。
参照图7,图7为本发明业务申请方法第四实施例,基于第一至第三中任一实施例,步骤S402包括:
步骤S701,向目标楼宇内的目标物业终端输出提示信息,提示信息用于询问目标物业终端是否签约目标业务。
在本实施例中,系统还包括中心节点设备。当系统确定目标业务后,目标业务是出于未签约的状态,需要等目标业务签约才可生成虚拟终端。
在一示例中,当系统检测到有新业务(目标业务)接入边缘节点设备时,首先通过目标业务的业务属性信息为目标业务建立业务标签。系统再获取边缘节点设备的设备信息,将目标业务的业务标签与设备信息(设备信息例如设备标识)进行关联。系统获取管理属性,并按约定排序规则对目标业务进行标识和排序。对于目标业务,若未签约,按其他管理属性进行初始排序。之后为其配置业务接口序列,状态置为在线+未签约。后续当业务有签约或属性变更,排序随之实时调整。排序的作用以及原理具体参照上述说明,再次不再进行赘述。
在另一示例中,当系统检测到有新业务(目标业务)接入中心节点设备,首先通过目标业务的业务属性信息为目标业务建立业务标签。系统获取中心节点设备的设备信息,将目标业务的业务标签与设备信息(设备信息例如设备标识)进行关联。系统获取管理属性,并按约定排序规则对目标业务进行标识和排序。对于目标业务,若未签约,按其他管理属性进行初始排序,状态置为在线+未签约。后续当业务有签约或属性变更,排序随之实时调整。排序的作用以及原理具体参照上述说明,再次不再进行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实时业务接入边缘节点设备,而非实时业务接入中心节点设备。
目标业务的状态是未签约,需要等待目标业务进行签约后,才可生成目标业务对应的虚拟终端。对此,系统向目标楼宇内的目标物业终端输出提示信息,提示信息用于询问目标物业终端是否签约目标业务。
步骤S702,在接收目标物业终端基于提示信息反馈的同意信息时,在目标楼宇对应的目标边缘节点设备中,生成目标业务对应的虚拟终端。
当接收到目标物业终端基于提示信息反馈的同意信息,即可确定目标物业终端是对目标业务进行了签约,因系统则在目标楼宇对应的目标边缘节点设备中,生成目标业务对应的虚拟终端。
在一示例中,当边缘节点设备与目标业务完成签约,目标业务的状态由在线-未签约置为在线-已签约(该状态对其他用户可见),边缘节点设备与目标物业终端对应的用户的关系由未签约置为已签约(该关系对其他用户不可见)。系统获取业务签约信息,结合业务属性信息,为目标业务与边缘节点设备建立关联关系。目标业务签约到目标楼宇,为目标业务与目标楼宇建立签约关系。在目标楼宇的目标边缘节点设备的专属区域中生成目标业务的个性化虚拟终端(个性化虚拟终端是指加载了签约用户个性化配置的虚拟终端)。系统获取目标业务关联的边缘Box信息,以及目标楼宇内部署的物业终端的信息,按约定策略为上述各方建立关联关系,生成业务交互路由(路由关系),并将该路由关系同步至关联的边缘Box和云总线。
在另一示例中,当中心节点设备与目标业务完成签约,状态由在线-未签约置为在线-已签约,中心节点设备与目标物业终端对应的用户的关系由未签约置为已签约。系统获取业务签约信息,结合业务属性信息,为目标业务与中心节点设备建立关联关系。当目标业务签约到边缘节点设备或楼宇(如节点内整个园区签约或整楼用户签约),为目标业务与目标边缘节点设备/楼宇建立签约关系。在目标边缘节点设备的专属区域生成目标业务的通用虚拟终端。当目标业务只签约到边缘节点,无需生成个性化虚拟终端。当签约到指定楼宇,需进一步为其生成个性化虚拟终端,并同步到该楼宇所在边缘节点设备,之后进一步获取目标业务关联的边缘Box的信息,以及目标楼宇内部署的物业终端的信息,按约定策略为上述各方建立关联关系,生成业务交互路由(路由关系),并将路由关系同步至关联的边缘节点设备、边缘Box和云总线。
上述指的是边缘节点设备或中心节点设备与目标业务的首次签约,若是目标业务不是首次签约,将状态保持在线-已签约,与目标物业终端的关系由未签约置为已签约,且沿用首次签约的虚拟终端,再建立路由关系。
进一步的,当检测到目标业务的业务解约请求时,解除虚拟终端、目标边缘节点设备以及目标楼宇内的目标物业终端之间的路由关系。
示例性的,当目标业务与用户解约,将目标业务与用户状态关系置为已解约,解除该用户与目标业务的关联关系以及路由关系,并同步到路由中各业务单元。系统进一步查看目标业务签约情况,如仍有签约用户,通用状态保持不变,如没有其他签约用户,通用状态置为在线-未签约。若用户为整个边缘节点设备,则上述操作对边缘节点设备下所有楼宇用户有效,若用户为整栋楼宇,则上述操作对该楼宇内所有用户有效。此时,系统需同步解除已建立关联关系和路由关系,并将变更同步至目标业务相关各节点或业务单元,业务单元包括目标边缘节点设备、边缘Box、云总线、物业终端等。
在检测到目标业务的下架请求时,解除虚拟终端、目标边缘节点设备以及目标楼宇内的目标物业终端之间的路由关系,并在目标边缘节点设备中删除虚拟终端。
在目标业务下架时,下架操作对可见目标业务的所有用户有效。目标下架前先查询目标业务签约状态,对于已签约业务,应先解除签约关系再下架。对于未签约业务,可以直接执行下架。当目标业务续约,由于目标业务下架,无法建立路由关系。
在本实施例中,系统向目标物业终端输出提示信息以询问是否签约目标业务,若目标物业终端反馈同意签约,则生成虚拟终端,使得目标业务对目标楼宇的用户开放。
参照图8,图8为本发明业务申请方法第五实施例,基于第一至第四中任一实施例,步骤S402包括:
步骤S801,获取目标业务的状态信息。
步骤S802,在根据状态信息确定目标业务不为锁定状态时,在目标楼宇对应的目标边缘节点设备中,生成目标业务对应的虚拟终端。
在本实施例中,目标业务可以是其他楼宇申请过的业务,目标业务可能会进入锁定状态。例如,其他楼宇申请目标业务仅对其他楼宇进行开放,则目标业务会进行锁定。对此,系统获取目标业务的状态信息,若是根据状态信息确定目标业务不为锁定状态时,在目标楼宇对应的目标边缘节点设备中,生成目标业务对应的虚拟终端。若是目标业务为锁定状态,则输出无法申请目标业务的提示信息,该提示信息提示目标业务已锁定
示例性的,当目标业务进入锁定状态。当为锁定状态是通用锁定,将业务通用状态置为锁定,不接受新的签约请求,但不影响当前已签约的用户使用目标业务;当满足解锁条件,例如目标业务完成升级,恢复业务为正常在线状态。当为锁定状态是定向锁定,进一步获取目标用户信息,目标用户信息为边缘节点设备、楼宇或用户的信息,暂停目标用户对目标业务使用,并通知目标用户;当满足解锁条件,如目标用户在约定时间内完成续约、缴费、解除黑名单等,将目标业务进行解锁,恢复业务使用权限,并将目标业务对用户的状态置为解锁,满足观察时间后,恢复为正常签约状态。定向锁定/解锁不影响目标业务对其他用户的使用。针对整个边缘节点设备的定向锁定操作,对边缘节点设备下辖所有楼宇用户有效,边缘节点设备下各楼用户暂停使用该业务;针对整个楼宇的定向锁定,对楼宇内所有用户有效,楼内各用户暂停使用该业务。
可以理解是,在根据状态信息确定目标业务为锁定状态且锁定状态未针对目标楼宇设置,在目标楼宇对应的目标边缘节点设备中,生成目标业务对应的虚拟终端。
若是目标业务无法被申请,则输出提示信息,以提示目标业务无法被申请的原因。原因例如为:目标业务处于升级无法申请,或者目标楼宇处于黑名、未续费或未签约无法进行目标业务的申请。
在本实施例中,系统基于目标业务的状态信息确定目标业务是否处于锁定状态,从而基于锁定状态确定目标业务是否能够完成申请。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业务申请系统,参照图9,业务申请系统900包括:
确定模块930,用于在检测到业务申请请求时,确定业务申请请求对应的目标业务以及应用目标业务的目标楼宇;
生成模块920,用于在目标楼宇对应的目标边缘节点设备中,生成目标业务对应的虚拟终端;
建立模块910,用于建立虚拟终端、目标边缘节点设备以及目标楼宇内的目标物业终端之间的路由关系,以供连接目标物业终端的用户终端运行目标业务对应的应用程序。
可选地,业务申请系统900具体用于:
确定目标业务的类型;
在根据类型确定目标业务为实时业务时,建立虚拟终端、目标边缘节点设备以及目标楼宇内的目标物业终端之间的路由关系;
在根据类型确定目标业务为非实时业务时,建立中心节点设备、虚拟终端、目标边缘节点设备以及目标楼宇内的目标物业终端之间的路由关系。
可选地,业务申请系统900具体用于:
获取目标业务的业务属性信息;
在根据业务属性信息确定目标业务为公有化业务时,在目标边缘节点设备的公有化区域中,生成目标业务对应的虚拟终端;
在根据业务属性信息确定目标业务为私有化业务时,根据业务属性信息获取个性化信息,并根据个性化信息在目标边缘节点设备的私有化区域中,生成目标业务对应的私有化虚拟终端。
可选地,业务申请系统900具体用于:
向目标楼宇内的目标物业终端输出提示信息,提示信息用于询问目标物业终端是否签约目标业务;
在接收目标物业终端基于提示信息反馈的同意信息时,在目标楼宇对应的目标边缘节点设备中,生成目标业务对应的虚拟终端。
可选地,业务申请系统900具体用于:
在检测到目标业务的业务解约请求时,解除虚拟终端、目标边缘节点设备以及目标楼宇内的目标物业终端之间的路由关系。
可选地,业务申请系统900具体用于:
获取目标业务的状态信息;
在根据状态信息确定目标业务不为锁定状态时,在目标楼宇对应的目标边缘节点设备中,生成目标业务对应的虚拟终端;
在根据状态信息确定目标业务为锁定状态且锁定状态未针对目标楼宇设置,在目标楼宇对应的目标边缘节点设备中,生成目标业务对应的虚拟终端。
可选地,业务申请系统900具体用于:
在检测到目标业务的下架请求时,解除虚拟终端、目标边缘节点设备以及目标楼宇内的目标物业终端之间的路由关系,并在目标边缘节点设备中删除虚拟终端。
图10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业务申请系统中边缘节点设备或物业终端的硬件结构图。
边缘节点设备或物业终端1000可以包括:处理1001,例如CPU,存储器1002以及收发器1003。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0中示出的结构并不构成对业务申请设备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存储器1002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2内存储的计算机程序(计算机执行指令),以完成上述的业务申请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
收发器1003用于接收外部设备发送的信息以及向外部设备发送信息。
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该存储介质中的指令(计算机执行指令)由边缘节点设备或物业终端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边缘节点设备或物业终端能够执行上述业务申请方法。
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当该计算机程序由边缘节点设备或物业终端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业务申请设备能够执行上述业务申请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发明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书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业务申请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业务申请系统,所述业务申请系统包括部署在楼宇内的物业终端、部署于所述楼宇外的边缘节点设备,所述物业终端与所述边缘节点设备通信连接;所述业务申请方法包括:
在检测到业务申请请求时,确定所述业务申请请求对应的目标业务以及应用所述目标业务的目标楼宇;
在所述目标楼宇对应的目标边缘节点设备中,生成所述目标业务对应的虚拟终端;
建立所述虚拟终端、所述目标边缘节点设备以及所述目标楼宇内的目标物业终端之间的路由关系,以供连接所述目标物业终端的用户终端运行所述目标业务对应的应用程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业务申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申请系统还包括中心节点设备,所述中心节点设备与各个所述边缘节点设备通信连接,所述建立所述虚拟终端、所述目标边缘节点设备以及所述目标楼宇内的目标物业终端之间的路由关系的步骤包括:
确定所述目标业务的类型;
在根据所述类型确定所述目标业务为实时业务时,建立所述虚拟终端、所述目标边缘节点设备以及所述目标楼宇内的目标物业终端之间的路由关系;
在根据所述类型确定所述目标业务为非实时业务时,建立所述中心节点设备、所述虚拟终端、所述目标边缘节点设备以及所述目标楼宇内的目标物业终端之间的路由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业务申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目标楼宇对应的目标边缘节点设备中,生成所述目标业务对应的虚拟终端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业务的业务属性信息;
在根据所述业务属性信息确定所述目标业务为公有化业务时,在所述目标边缘节点设备的公有化区域中,生成所述目标业务对应的虚拟终端;
在根据所述业务属性信息确定所述目标业务为私有化业务时,根据所述业务属性信息获取个性化信息,并根据所述个性化信息在所述目标边缘节点设备的私有化区域中,生成所述目标业务对应的私有化虚拟终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业务申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目标楼宇对应的目标边缘节点设备中,生成所述目标业务对应的虚拟终端的步骤包括:
向所述目标楼宇内的目标物业终端输出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用于询问所述目标物业终端是否签约所述目标业务;
在接收所述目标物业终端基于所述提示信息反馈的同意信息时,在所述目标楼宇对应的目标边缘节点设备中,生成所述目标业务对应的虚拟终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业务申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所述虚拟终端、所述目标边缘节点设备以及所述目标楼宇内的目标物业终端之间的路由关系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在检测到所述目标业务的业务解约请求时,解除所述虚拟终端、所述目标边缘节点设备以及所述目标楼宇内的目标物业终端之间的路由关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业务申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目标楼宇对应的目标边缘节点设备中,生成所述目标业务对应的虚拟终端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业务的状态信息;
在根据所述状态信息确定所述目标业务不为锁定状态时,在所述目标楼宇对应的目标边缘节点设备中,生成所述目标业务对应的虚拟终端;
在根据所述状态信息确定目标业务为锁定状态且所述锁定状态未针对所述目标楼宇设置,在所述目标楼宇对应的目标边缘节点设备中,生成所述目标业务对应的虚拟终端。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业务申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所述虚拟终端、所述目标边缘节点设备以及所述目标楼宇内的目标物业终端之间的路由关系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在检测到所述目标业务的下架请求时,解除所述虚拟终端、所述目标边缘节点设备以及所述目标楼宇内的目标物业终端之间的路由关系,并在所述目标边缘节点设备中删除所述虚拟终端。
8.一种业务申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在检测到业务申请请求时,确定所述业务申请请求对应的目标业务以及应用所述目标业务的目标楼宇;
生成模块,用于在所述目标楼宇对应的目标边缘节点设备中,生成所述目标业务对应的虚拟终端;
建立模块,用于建立所述虚拟终端、所述目标边缘节点设备以及所述目标楼宇内的目标物业终端之间的路由关系,以供连接所述目标物业终端的用户终端运行所述目标业务对应的应用程序。
9.一种业务申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部署于楼宇内的物业终端以及部署于所述楼宇外的边缘节点设备,所述物业终端与所述边缘节点设备通信连接,所述物业终端或所述边缘节点设备包括存储器以及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
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业务申请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业务申请方法。
CN202311766797.1A 2023-12-20 2023-12-20 业务申请方法和相关设备 Pending CN11774959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766797.1A CN117749595A (zh) 2023-12-20 2023-12-20 业务申请方法和相关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766797.1A CN117749595A (zh) 2023-12-20 2023-12-20 业务申请方法和相关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749595A true CN117749595A (zh) 2024-03-22

Family

ID=902540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766797.1A Pending CN117749595A (zh) 2023-12-20 2023-12-20 业务申请方法和相关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749595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66269B (zh) 会话建立方法及设备
EP2389781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as a service
CN113301077B (zh) 云计算服务部署与分流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US8428036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as a service
CN109587242A (zh) 物联网平台系统及其云端平台和本地终端
CN108521656B (zh) 一种Lora通信方法及系统
CN100369434C (zh) 无线局域网中实现基于wapi体制的虚拟局域网的方法
CN106488525B (zh) 一种ip动态绑定的无线网络构建方法及相应网络架构
US20200076683A1 (en) Dynamic Cloud-Based Provisioning of Branch-Based Networking Devices
CN113765874B (zh) 一种基于5g移动通信技术的专网及双模式组网方法
CA2972455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access to local services and applications to multi-agency responders
CN113300865B (zh) 管控方法、网络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0285094B2 (en) Mobile base station network
CN114666211A (zh) 一种通信方法、模型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US10687250B2 (en) Mobile base station network
KR101718329B1 (ko) 메인 AP와 멀티 서브 AP 모듈로 구성되는 IoT 네트워크 시스템
CN104349511A (zh) Wlan网络中ap地址的分配方法与装置
CN107911243B (zh) 网络优化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333711B (zh) 无线网络提供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8093387B (zh) 企业级蓝牙网络系统、中央控制器、蓝牙网关及部署方法
Slamnik-Kriještorac et al. Unraveling Edge-based in-vehicle infotainment using the Smart Highway testbed
CN117749595A (zh) 业务申请方法和相关设备
CN114884771B (zh) 基于零信任理念的身份化网络构建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2953986A (zh) 一种边缘应用的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16170509A (zh) 算力调度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