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748653A - 充电设备的过温保护装置和充电设备 - Google Patents

充电设备的过温保护装置和充电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748653A
CN117748653A CN202311696925.XA CN202311696925A CN117748653A CN 117748653 A CN117748653 A CN 117748653A CN 202311696925 A CN202311696925 A CN 202311696925A CN 117748653 A CN117748653 A CN 1177486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ing
temperature
module
over
protocol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69692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赖声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69692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748653A/zh
Publication of CN1177486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74865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充电设备的过温保护装置和充电设备,属于电子设备充电领域。所述过温保护装置包括:温度检测模块、第一通讯模块、协议模块和PWM控制模块,其中,所述温度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充电设备的温度表征信息;所述第一通讯模块,用于将所述温度表征信息传递至所述协议模块;所述协议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温度表征信息确定所述充电设备支持的充电参数,将所述充电参数发送至与所述充电设备连接的电子设备,接收所述电子设备根据所述充电参数和充电需求确定的期望充电参数,并根据所述期望充电参数生成调整所述充电设备的充电参数调整指令;所述PWM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充电参数调整指令控制所述充电设备充电。

Description

充电设备的过温保护装置和充电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电子设备充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充电设备的过温保护装置和充电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等电子设备的快充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对电子设备及其充电设备小型化、便携性要求的逐步提高,电子设备的充电设备的功率密度急剧升高。随着充电设备功率密度的增大,充电设备的过温(温度过高)场景也同步增多,充电设备的过温保护问题逐步变的突出。
为防止充电设备出现温度过高现象而对其中的元器件造成损害,充电设备中常常会增加过温保护模块。当前的过温保护模块的工作原理是:在充电设备的易发热器件附近设置温度检测模块,通过温度检测模块监控易发热器件的温度,在该温度超过一定阈值后,触发脉宽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控制模块进行过温保护,过温保护被触发后,充电设备会停止输出。
当前的这种过温保护方案,虽然可以保护充电设备中的元器件,但是无法满足电子设备的充电需求,需要改进。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充电设备的过温保护装置和充电设备,以在对充电设备进行过温保护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满足电子设备的充电需求。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设备的过温保护装置,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过温保护装置包括温度检测模块、第一通讯模块、协议模块和PWM控制模块,其中,
所述温度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充电设备的温度表征信息;
所述第一通讯模块,用于将所述温度表征信息传递至所述协议模块;
所述协议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温度表征信息确定所述充电设备支持的充电参数,将所述充电参数发送至与所述充电设备连接的电子设备,接收所述电子设备根据所述充电参数和充电需求确定的期望充电参数,并根据所述期望充电参数生成调整所述充电设备的充电参数调整指令;
所述PWM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充电参数调整指令控制所述充电设备充电。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设备,包括如第一方面所述的过温保护装置。
本申请实施例,在充电设备的过温保护装置中增设了第一通讯模块,并通过该第一通讯模块将温度检测模块检测到的所述充电设备的温度表征信息传递给协议模块,使得协议模块可以实时监控所述充电设备的温度,据此确定所述充电设备支持的充电参数,并实时通讯获取与所述充电设备连接的电子设备的期望充电参数,综合调整所述充电设备的实时充电参数,因此,能够在对充电设备进行过温保护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满足电子设备的充电需求。通过该过温保护装置,可使充电设备在自身最大输出能力与电子设备充电需求间寻找较优的充电参数曲线,实现智能化充电,有效提升了充电设备的充电兼容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相关技术中的一种充电设备的过温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相关技术中的另一种充电设备的过温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设备的过温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NTC电阻与充电设备的输出功率和时间关系曲线图。
图5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设备的过温保护装置中温度检测模块、第一通讯模块以及协议模块的电路模型示意图。
图6是相关技术中的充电设备的输出功率和时间关系曲线图。
图7是电子设备的充电功率和时间关系曲线图。
图8是应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设备的过温保护装置的充电设备的实际输出功率和时间关系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且“第一”、“第二”等所区分的对象通常为一类,并不限定对象的个数,例如第一对象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为防止充电设备出现温度过高现象而对其中的元器件造成损害,充电设备中常常会增加过温保护装置。相关技术的过温保护装置的工作原理是:在充电设备的易发热器件附近设置温度检测模块,通过温度检测模块监控易发热器件的温度,在该温度超过一定阈值后,触发脉宽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控制模块进行过温保护,过温保护被触发后,充电设备会停止输出。
在相关技术中,根据PWM控制模块的不同,常见的实现方式有两种,详见图1和图2。
在图1和图2中,假设充电设备11与电子设备12连接,以向电子设备12充电,其中,所述电子设备1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等任何需要使用到便携式充电设备的电子设备。
如图1和图2所示,充电设备11包括变压器110、PWM控制模块111、协议模块112、第二通讯模块113、温度检测模块114和MOS管115。其中,变压器110左侧用于接市电等交流电,称为原边;变压器右侧接电子设备12用于向电子设备输出特定电压的直流电,称为副边;温度检测模块114用于检测充电设备11的发热情况并提供给PWM控制模块111,由PWM控制模块111根据发热情况控制MOS管115导通或截止,以控制是否向电子设备12充电。
不难看出,在图1所示的过温保护实现方式中,温度检测模块114的结构相对复杂;在图2所示的过温保护实现方式中,温度检测模块114的结构相对简单,直接将负温度系数电阻(Nega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NTC)1141连接至PWM控制模块111。
对于便携式充电设备的设计,往往需要追求高功率低密度和低成本,但是上述两种方式至少存在如下缺点:
1)当前的这种过温保护方案,虽然可以保护充电设备11中的元器件,但是无法满足电子设备12的充电需求。例如,在电网电压不同时工作电流差异会导致MOS管115的温度差异较大,在低电网电压输入的情况下,MOS管115的温度会快速升高,NTC电阻1141的阻值迅速下降会快速的触发保护,保护后充电设备11会停止输出,而过快的触发保护会导致无法满足电子设备12的充电功率需求,进而导致低压输入时无法满足电子设备12的充电需求,具体如图6和图7所示(图6是相关技术中的充电设备的输出功率和时间关系曲线图,图7是电子设备的充电功率和时间关系曲线图),假设充电设备在功率P0持续输出时间T0时触发保护,则无法满足电子设备在功率P0充电并持续到时间T0′的需求,其中,P0为充电设备的最大输出功率。对于图6和图7所示的充电设备的充电参数和电子设备的充电参数的关系,详见下表1。
表1充电设备的充电参数和电子设备的充电参数
序号 功率 时间
1 P1<P3 T0′>T0
2 P2<P4 T1′<T1
2)对PWM控制模块111的要求较高,增加了PWM控制模块111的选型和设计难度。具体的,图1所示的实现方式对系统设计有较高要求,需综合考量变压器110的感量等参数才可有效触发PWM控制模块进行过温保护;图2所示的实现方式二需PWM控制模块111支持专用一次性可编程芯片(One Time Programable,OTP)引脚。
为了解决上述至少一个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充电设备的过温保护装置和充电设备。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3所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设备的过温保护装置,该过温保护装置可以包括:温度检测模块314、第一通讯模块316、协议模块312和PWM控制模块311。
温度检测模块314,用于检测所述充电设备31的温度表征信息。
作为一个例子,温度检测模块314可包括一个或多个NTC电阻,且将这一个或多个NTC电阻设置在充电设备31的易发热元器件附近,例如设置在MOS管315附近(如固定在MOS管315表面,或固定在距MOS管315的距离小于一定阈值的位置)用以检测充电设备31的温度变化情况,例如检测充电设备31的温度表征信息,其中所述温度表征信息可包括NTC电阻的阻值。
当然,除了NTC电阻,温度检测模块314还可以采用其他热敏元件进行充电设备11的温度检测,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在所述温度检测模块314采用一个或多个NTC电阻检测充电设备的温度表征信息的情况下,充电设备31输出时,随着时间的增加,充电设备31中的元器件温度逐步升高,NTC电阻的阻值逐步下降。具体的,NTC电阻的阻值随充电设备31的输出功率以及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4所示。
在图4中,曲线41表示充电设备31的输出功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曲线42表示NTC电阻的阻值随充电设备31的输出功率以及时间的变化关系曲线。通过图4可以难看出,随着充电设备31的输出功率的下降以及时间的增加,NTC电阻的阻值逐步下降。
第一通讯模块316,用于将所述温度表征信息传递至所述协议模块312。
具体的,第一通讯模块316的输入端与温度检测模块314连接,第一通讯模块316的输出端与协议模块312连接,以从温度检测模块314获取所述温度表征信息并发送至协议模块312。
可选的,第一通讯模块316,具体可通过第一信号隔离器将所述温度表征信息发送至所述协议模块312,以减少信号传输的干扰。
作为一个例子,所述第一信号隔离器可以是光电耦合器(简称光耦)。相应的,通过第一信号隔离器传递至协议模块312的所述温度表征信息会引起所述协议模块312的模拟数字转换器(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ADC)引脚电压的变化,因此,所述协议模块312可用ADC引脚电压表征所述温度表征信息,并根据ADC引脚电压确定所述充电设备(31)支持的充电参数。
具体的,在温度检测模块314包括NTC电阻,第一通讯模块316采用光电耦合器向协议模块312传输所述温度表征信息的情况下,温度检测模块314、第一通讯模块316以及协议模块312的电路模型如图5所示。当然,温度检测模块314、第一通讯模块316以及协议模块312的电路模型不仅限于此种。
参考图5可知,温度检测模块314中设有5V恒压源和NTC电阻,5V恒压源用于向NTC电阻供电;第一通讯模块316可包括:光电耦合器(UA+UB)、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和电容C,其中,光电耦合器包括相对而设的发光器UA和受光器UB;协议模块312设有多个引脚,这些引脚包括:恒压源引脚、ADC引脚、反馈引脚以及CC1、D-、D+和CC2,其中,反馈引脚用于连接图3中的第二通讯模块313;关于CC1、D-、D+和CC2的含义可参考USB引脚的定义,属于现有技术,本文不做详细描述。
其中,发光器UA的一端与第一电阻R1串联后连接至温度检测模块314中的NTC电阻,发光器UA的另一端接地;受光器UB的一端与第三电阻R3的一端连接,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与电容的一端均连接至协议模块312的ADC引脚,受光器UB的另一端和电容C的另一端均接地;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还与第二电阻R2的一端连接,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至协议模块312中的恒压源引脚。其中,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和第三电阻R3均可看作是保护电阻,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至协议模块312中的恒压源引脚的目的在于,通过协议模块312中的恒压源引脚向受光器UB供电。
可以理解,通过光电耦合器(UA+UB),可先将电信号(NTC电阻的阻值)由发光器UA转化为光信号,再由受光器UB将光信号转化成电信号(ADC引脚电压),从而实现所述温度表征信息的隔离传输。
一般而言,光电耦合器(UA+UB)工作在线性区,流过UA的电流为If,流过UB的电流Ic=If*CTR,CTR为光电耦合器的光电传输比参数;If、Ic的大小受第一电阻R1及NTC电阻的阻值影响,NTC电阻的阻值越小If、Ic越大,协议模块312的ADC引脚电压越低。
还可以理解,充电设备31的发热温度不同时,温度检测模块314中NTC电阻的阻值不同,最终反映为协议模块312的ADC引脚电压不同,协议模块312通过实时监测ADC引脚电压即可实现对充电设备31的温度的实时检测。
协议模块312,用于根据所述温度表征信息确定所述充电设备支持的充电参数,将所述充电参数发送至与所述充电设备连接的电子设备,接收所述电子设备根据所述充电参数和充电需求确定的期望充电参数,并根据所述期望充电参数生成调整所述充电设备的充电参数调整指令。
接上文的例子,协议模块312具体可用于根据所述ADC引脚电压确定所述充电设备支持的充电参数。
其中所述充电参数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下述至少一项:最大输出功率、输出电压以及输出电流等。
更为详细的,协议模块312可用于:
1)实时监控充电设备31的当前充电参数(如最大输出功率、输出电压、输出电流)以及温度(NTC电阻的阻值转化得到的ADC引脚电压)等,然后根据当前充电参数以及温度确定充电设备当前支持的充电参数,以便于下一步调整充电设备的实际充电参数;
2)与电子设备(如手机)32通讯,协议模块312内置MCU、ADC、3.3V电源并通过D+、D-或CC与电子设备32通讯:a、发送充电设备31支持的电压档位、最大输出功率及充电设备31的实时温度信息;b、接收电子设备32需求的充电电压、充电功率等信息。
具体的,充电设备上电后会将当前支持的输出电压档位、最大除数功率、当前温度等数据包通过D+、D-或CC发送给电子设备,电子设备接收到数据包后选择需要的充电功率及充电电压档位并将此信息发回给充电设备,充电设备根据所收到的信息调整输出(输出电压及最大输出功率);充电设备可以在NTC电阻的不同阻值发送不同的最新数据包(支持的充电参数),进而实现对输出参数的动态调整。
PWM控制模块311,用于根据所述充电参数调整指令控制所述充电设备充电。
一般而言,协议模块312可具体用于:将所述ADC引脚电压与预设阈值进行比较,确定所述充电设备支持的充电参数的等级,其中,所述ADC引脚电压越低,所述充电设备支持的充电参数的等级越高,所述充电参数中的最大输出功率越低。
充电设备连接上电子设备后,充电设备会发送其所支持的充电参数给电子设备,电子设备根据充电设备所支持的充电参数及自身的需求选择实际的充电功率——期望充电参数;也就是说,正常状态下充电设备的输出是根据电子设备端的需求来调整的,充电设备需降低充电功率时可以通过重新发送其所支持的充电参数来实现对充电参数的调整。
如图3所示,PWM控制模块311具体可根据所述充电参数调整指令调整变压器310的输出功率,实现对充电设备31的控制。
下面通过一个例子介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设备的过温保护装置的工作逻辑:
首先,充电设备31插入市电并按最大功率P0输出,MOS管315等器件持续发热温度逐步升高,NTC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然后,在T0时刻,NTC电阻的阻值降到阈值Ra,协议模块312的ADC引脚检测到电压为Va,协议模块312将充电设备31所支持的充电参数中的最大输出功率更新为P3,并将该充电参数传递给电子设备32,电子设备32接收到充电参数后选择P3进行充电,并反馈该信号给充电设备31,最终充电设备31输出功率由P0降为P3;
然后,充电设备31按P3持续输出,在时间Tx,电子设备32因自身因素(如自身发热、剩余电量满足需求等)需降低充电功率,电子设备32主动调整充电功率,期望充电设备31按P2输出,协议模块312根据电子设备32要求调整输出,直致电子设备32被充满电;
然后,若充电设备31在输出功率降为P3后,环境温度(如室温)持续升高,则温度检测模块314中的NTC电阻的阻值会随温度升高而进一步降低,待降到阈值Rb时,协议模块312的ADC引脚电压降为Vb,协议模块312会再次将充电设备31的最大输出功率降到P4,以确保充电设备31的元器件工作在安全温度范围内。
最后,若环境温度进一步升高,温度检测模块314中的NTC电阻的阻值降到阈值Rc,协议模块312的ADC引脚电压降为Vc时,协议模块312发送过温保护信号给电子设备32并停止充电。
表2列出了NTC电阻的阻值与充电设备的传输功率之间的关系,详见表2。
表2
时间 NTC1阻值 协议模块ADC引脚电压 最大输出功率
T0 Ra Va P3
T1 Rb Vb P4
T2 Rc Vc 停止输出
图8示出了应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设备的过温保护装置的充电设备的实际输出功率和时间关系曲线图。
在图8中,第一虚线曲线61表示相关技术中的充电设备的输出功率和时间关系曲线图,第二虚线曲线62表示电子设备的充电功率和时间关系曲线图,实线曲线63表示应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设备的过温保护装置的充电设备的输出功率和时间关系曲线图,不难理解,实线曲线63其实是第一虚线曲线61和第一虚线曲线62的叠加。从图8可以看出,应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温保护装置的充电设备向电子设备充电时,可以兼顾充电设备的过温保护以及电子设备的充电需求。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实际系统可增加最大输出功率的降额颗粒度,以上两档降额仅仅是为了举例。
可选的,如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设备的过温保护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二通讯模块313,用于将所述协议模块312生成的所述充电参数调整指令传递至所述PWM控制模块311。
也就是说,PWM控制模块311,可用于驱动MOS管315截止或导通进而向电子设备32传递能量;第二通讯模块313,可用于将协议模块312生成的充电参数调整指令反馈到PWM控制模块311,从而控制PWM控制模块311实现输出至电子设备32的能量调节。
可选的,所述第二通讯模块313,具体用于通过第二信号隔离器将所述协议模块312生成的所述充电参数调整指令传递至所述PWM控制模块311。
其中,第二信号隔离器也可以是光电耦合器,其信号传递原理与上文描述的第一通讯模块316将温度表征信息传递给协议模块312的原理类似,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设备的过温保护装置,在过温保护装置中增设了第一通讯模块,并通过该第一通讯模块将温度检测模块检测到的所述充电设备的温度表征信息发送给协议模块,使得协议模块可以实时监控所述充电设备的温度,据此确定所述充电设备支持的充电参数,并实时通讯获取与所述充电设备连接的电子设备的期望充电参数,综合调整所述充电设备的实时充电参数,因此,能够在对充电设备进行过温保护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满足电子设备的充电需求。通过该充电设备的过温保护装置,可使充电设备在自身最大输出能力与电子设备充电需求间寻找较优的充电参数曲线,实现智能化充电,有效提升了充电设备的充电兼容性。
需要说明的是,提升充电设备的兼容性是指,传统的过温保护装置在进行的过温保护时,充电设备会直接停止输出,这样的充电体验或兼容性较差;而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过温保护方案中,充电设备会根据充电设备自身温度与电子设备充电需求之间寻找平衡点,从而提升了充电设备的兼容性。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设备的过温保护装置的基础上,还提供了一种充电设备,该充电设备包括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设备的过温保护装置,能够在对充电设备进行过温保护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满足电子设备的充电需求。该充电设备在自身最大输出能力与电子设备充电需求间寻找较优的充电参数曲线,实现智能化充电,有效提升了充电设备的充电兼容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此外,需要指出的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方法和装置的范围不限按示出或讨论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还可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例如,可以按不同于所描述的次序来执行所描述的方法,并且还可以添加、省去、或组合各种步骤。另外,参照某些示例所描述的特征可在其他示例中被组合。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计算机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Claims (11)

1.一种充电设备的过温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温保护装置包括温度检测模块(314)、第一通讯模块(316)、协议模块(312)和PWM控制模块(311),其中,
所述温度检测模块(314),用于检测所述充电设备(31)的温度表征信息;
所述第一通讯模块(316),用于将所述温度表征信息传递至所述协议模块(312);
所述协议模块(312),用于根据所述温度表征信息确定所述充电设备(31)支持的充电参数,将所述充电参数发送至与所述充电设备(31)连接的电子设备(32),接收所述电子设备(32)根据所述充电参数和充电需求确定的期望充电参数,并根据所述期望充电参数生成调整所述充电设备(31)的充电参数调整指令;
所述PWM控制模块(311),用于根据所述充电参数调整指令控制所述充电设备(31)充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设备的过温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温度检测模块(314)包括负温度系数NTC电阻;
所述温度表征信息包括所述NTC电阻的阻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设备的过温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通讯模块(316),具体用于通过第一信号隔离器将所述温度表征信息传递至所述协议模块(3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设备的过温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信号隔离器包括光电耦合器;
通过所述第一信号隔离器传递至所述协议模块(312)的所述温度表征信息会引起所述协议模块(312)的模拟数字转换器ADC引脚电压变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电设备的过温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讯模块(316)包括:所述光电耦合器、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和电容(C),其中,所述光电耦合器包括相对而设的发光器(UA)和受光器(UB);
所述发光器(UA)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阻(R1)串联后连接至所述温度检测模块(314),所述发光器(UA)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受光器(UB)的一端与所述第三电阻(R3)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电容(C)的一端均连接至所述协议模块(312)的ADC引脚,所述受光器(UB)的另一端和所述电容(C)的另一端均接地;
所述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还与所述第二电阻(R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协议模块(312)中的恒压源引脚。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电设备的过温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协议模块(312),具体用于根据所述ADC引脚电压确定所述充电设备(31)支持的充电参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充电设备的过温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协议模块(312),具体用于将所述ADC引脚电压与预设阈值进行比较,确定所述充电设备(31)支持的充电参数的等级,其中,所述ADC引脚电压越低,所述充电设备(31)支持的充电参数的等级越高,所述充电参数中的最大输出功率越低。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充电设备的过温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参数包括下述至少一项:
最大输出功率;
输出电压;
输出电流。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充电设备的过温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温保护装置还包括第二通讯模块(313),其中,
所述第二通讯模块(313),用于将所述协议模块(312)生成的所述充电参数调整指令传递至所述PWM控制模块(31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充电设备的过温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通讯模块(313),具体用于通过第二信号隔离器将所述协议模块(312)生成的所述充电参数调整指令传递至所述PWM控制模块(311)。
11.一种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过温保护装置。
CN202311696925.XA 2023-12-11 2023-12-11 充电设备的过温保护装置和充电设备 Pending CN11774865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696925.XA CN117748653A (zh) 2023-12-11 2023-12-11 充电设备的过温保护装置和充电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696925.XA CN117748653A (zh) 2023-12-11 2023-12-11 充电设备的过温保护装置和充电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748653A true CN117748653A (zh) 2024-03-22

Family

ID=902602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696925.XA Pending CN117748653A (zh) 2023-12-11 2023-12-11 充电设备的过温保护装置和充电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748653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670852B2 (ja) アダプタ及び充電制御方法
KR101848303B1 (ko) 전력 전송을 제어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전력 송신기
US6833686B2 (en) Circuit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for an adaptive charge rate power supply
EP3719956A1 (en) Device to be charged and wireless charging method and system
JP6966518B2 (ja) アダプタ及び充電制御方法
US20190058343A1 (en) Charger system and power adapter thereof
WO2018068323A1 (zh) 充电器
JP2017505092A (ja) 動的電圧調整回路および方法
WO2012007942A2 (en) Power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 for an inductive power transfer system
US7969702B2 (en) Intelligent power supply and cable system
US10431940B1 (en) Power receptacle with wireless control
CN105529802A (zh) 一种充电系统
EP3557747A1 (en) Power supply circuit, power supply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CN104467109A (zh) 用于为电子设备供电的方法和电子设备
US20180219402A1 (en) Wireless Charging System With Inverter Input Power Control
TW201828565A (zh) 電子設備、供電電源及供電電源的控制方法
CN105529801A (zh) 充电系统及其充电方法
KR20200124036A (ko) 무선으로 전력을 수신하는 전자 장치와 그 동작 방법
CN105529752A (zh) 一种电池包及采用该电池包的电动工具
US20220166251A1 (en) Methods and arrangements for load control
CN105098890A (zh) 充电数据线及充电器
CN105529754A (zh) 一种电池包及其充电方法以及采用该电池包的电动工具
CN117748653A (zh) 充电设备的过温保护装置和充电设备
KR20140073420A (ko) 충전 시 무선 전력 수신기의 초과 온도 방지를 위한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무선 전력 수신기
US9089021B2 (en) Controller of an AC-DC converter for LED light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