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731212A - 洗鞋设备 - Google Patents

洗鞋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731212A
CN117731212A CN202211119044.7A CN202211119044A CN117731212A CN 117731212 A CN117731212 A CN 117731212A CN 202211119044 A CN202211119044 A CN 202211119044A CN 117731212 A CN117731212 A CN 1177312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oe
brush
washing
assembly
communic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11904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玉
刘文法
宋剑锋
柯星
徐云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Little Swan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Little Swan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Little Swan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Little Swan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11904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731212A/zh
Publication of CN1177312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73121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Brush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洗鞋设备,包括机体、鞋刷组件、供水组件、驱动组件和至少一个鞋架组件,机体设有洗涤腔,每个鞋架组件包括用于放置鞋子的鞋架本体,鞋刷组件包括刷棒,设于刷棒上的至少一个毛刷组,至少一个毛刷组用于刷洗鞋子,驱动组件与刷棒传动连接并驱动刷棒转动,驱动组件与鞋架本体传动连接并驱动鞋架本体转动,以将鞋子的鞋底与至少一个毛刷组相抵接,或者将鞋子的鞋面与至少一个毛刷组相抵接,供水组件包括第一水路和第二水路,第一水路与鞋子的内部连通,第二水路与鞋子的外部连通。利用第一水路和第二水路分别对鞋子的内部和外部进行冲洗,提高了洗涤效果。利用刷棒以及鞋架本体的转动,降低了鞋底异物划伤鞋子的问题。

Description

洗鞋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洗鞋设备。
背景技术
本部分提供的仅仅是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其并不必然是现有技术。
洗鞋设备具有对鞋子清洗功能,满足了用户的洗鞋需求,洗鞋设备以其方便快捷的优点,越来越受到用户的欢迎。
现有洗鞋设备中,其只能对鞋子的鞋面进行清洗,并且在清洗的过程中极易造成对鞋子的鞋面造成损伤,从而降低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至少解决现有洗鞋设备的清洗效果差的的问题。该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洗鞋设备,所述洗鞋设备包括:
机体,所述机体设有洗涤腔;
设于所述洗涤腔的至少一个鞋架组件,每个所述鞋架组件包括用于放置鞋子的鞋架本体;
设于所述洗涤腔的鞋刷组件,所述鞋刷组件包括刷棒,以及设于所述刷棒上的至少一个毛刷组,所述至少一个毛刷组用于刷洗所述鞋子;
设于所述洗涤腔的外部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刷棒传动连接并驱动所述刷棒转动,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鞋架本体传动连接并驱动所述鞋架本体转动,设于所述洗涤腔的外部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刷棒传动连接并驱动所述刷棒转动,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鞋架本体传动连接并驱动所述鞋架本体转动,以将所述鞋子的鞋底或所述鞋子的鞋面朝向鞋刷组件;
供水组件,所述供水组件包括分别与所述洗涤腔连通的第一水路和第二水路,所述第一水路与所述鞋子的内部连通,所述第二水路与所述鞋子的外部连通。
根据本发明的洗鞋设备,当利用洗鞋设备对鞋子进行清洗时,将鞋子放置在洗涤腔的鞋架本体上,利用鞋架本体对鞋子进行支撑,运行供水组件,利用第一水路和第二水路分别对鞋子的内部和外部进行冲洗,提高了对鞋子的洗涤效果。在冲洗的过程中,驱动组件驱动刷棒以及鞋架本体转动,刷棒转动带动毛刷组进行转动,以利用毛刷相与鞋子之间的相对运动来实现对鞋子鞋面的清洗,并且鞋架本体转动,能够使得鞋子的鞋底以及鞋面分别与毛刷相抵接,以便先对鞋底进行清洗,然后再对鞋子的鞋面进行清洗,降低了鞋底异物划伤鞋子的鞋面的问题。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洗鞋设备,还可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
齿圈;
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的数量与所述鞋架组件的数量一致,所述从动齿轮以可转动的方式设置在所述机体上且与所述齿圈的内圈相啮合,每个所述鞋架组件的所述鞋架本体对应连接一个所述从动齿轮;
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齿圈的外圈相啮合;
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与所述驱动齿轮相连,并驱动所述驱动齿轮转动。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的连接端间隔设置在所述齿圈的径向内侧。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鞋架本体的转动轴线为第一转动轴线,所述刷棒的转动轴线为第二转动轴线,所述第一转动轴线与所述第二转动轴线相平行。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鞋架本体具有第一转动方向,沿所述第一转动方向,所述鞋架本体的转动角度范围为[-110°,0°]。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鞋架本体具有第二转动方向,所述第二转动方向与所述第一转动方向相反,沿所述第二转动方向,所述鞋架本体的转动角度范围为[0°,110°]。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所述鞋架组件还包括:
喷头,所述喷头设置在所述鞋子的内部;
连通管,所述喷头通过所述连通管与所述第一水路连通。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所述鞋架组件还包括:
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与所述喷头以可移动的方式配合;
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分别与所述支撑架和所述喷头配合,所述弹性件的回弹力用于驱使所述支撑架与所述鞋子的内表面相抵接。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所述鞋架组件还包括用于控制喷头的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一控制阀与所述支撑架传动连接,所述第一控制阀具有开启状态和关闭状态,所述支撑架与所述鞋子的内表面接触,所述第一控制阀切换至所述开启状态,所述支撑架与所述鞋子的内表面分离,所述第一控制阀切换至所述关闭状态。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鞋架组件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所述第一水路包括:
第一管路,所述第一管路的一端与所述洗涤腔连通;
增压件,所述增压件的进口与所述第一管路的另一端连通;
分配件,所述分配件的进口与所述增压件的出口连通,所述分配件的出口分别与每个所述鞋架组件的喷头连通;
第一过滤件,所述第一过滤件设置在所述第一管路的所述一端。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水路还包括加热件,所述加热件安装于所述增压件,并用于加热经过所述增压件的流体。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水路包括:
第二管路,所述第二管路的一端与供水管网连通;
阀组,所述阀组设于所述第二管路上;
喷淋件,所述喷淋件设于所述机体上且位于所述洗涤腔的顶部;所述喷淋件与所述第二管路的另一端连通。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阀组包括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二控制阀用于控制所述第二管路的连通或断开;
并且/或者所述阀组包括单向阀,所述单向阀设置成自所述供水管网向所述喷淋件的方向导通。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机体包括:
洗涤桶,所述洗涤腔形成于所述洗涤桶;
顶盖,所述顶盖以可开合的方式与所述洗涤桶配合,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洗涤桶的开口,所述喷淋头设置在所述顶盖面向所述洗涤腔的侧面上。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沿所述刷棒的轴向,每个所述鞋刷组件的所述至少一个毛刷组呈螺旋形,或者沿所述刷棒的径向,每个所述鞋刷组件的所述至少一个毛刷组呈扇形;
并且/或者所述毛刷组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全部所述毛刷组沿所述刷棒的周向间隔设置。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洗鞋设备还包括排水组件,所述排水组件包括:
排水阀,所述排水阀的进水口与所述洗涤腔连通;
第二过滤件,所述第二过滤件设置在所述排水阀与所述洗涤腔的连通位置;
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与所述排水阀的出水口连通。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洗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所示的洗鞋设备的另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所示的洗鞋设备的剖视图;
图4为图2中所示的洗鞋设备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所示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
100为洗鞋设备,200为鞋子;
10为机体;
11为顶盖;
12为洗涤桶,121为洗涤腔,122为内桶,123为外桶;
20为鞋架组件;
21为鞋架本体,22为喷头,23为连通管,24为支撑架,25为弹性件;
30为鞋刷组件;
31为刷棒,32为毛刷组;
40为供水组件;
41为第一水路;
411为分配件,412为第一管路,413为支管;
42为第二水路;
421为喷淋件;
50为驱动组件;
51为齿圈,52为从动齿轮,53为驱动齿轮,54为第一驱动件,55为第二驱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应理解的是,文中使用的术语仅出于描述特定示例实施方式的目的,而无意于进行限制。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地指出,否则如文中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所述”也可以表示包括复数形式。术语“包括”、“包含”、“含有”以及“具有”是包含性的,并且因此指明所陈述的特征、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存在或者添加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文中描述的方法步骤、过程、以及操作不解释为必须要求它们以所描述或说明的特定顺序执行,除非明确指出执行顺序。还应当理解,可以使用另外或者替代的步骤。
尽管可以在文中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多个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但是,这些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不应被这些术语所限制。这些术语可以仅用来将一个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与另一区域、层或部段区分开。除非上下文明确地指出,否则诸如“第一”、“第二”之类的术语以及其它数字术语在文中使用时并不暗示顺序或者次序。因此,以下讨论的第一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在不脱离示例实施方式的教导的情况下可以被称作第二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
为了便于描述,可以在文中使用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来描述如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者特征相对于另一元件或者特征的关系,这些相对关系术语例如为“内部”、“外部”、“内侧”、“外侧”、“下面”、“下方”、“上面”、“上方”等。这种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意于包括除图中描绘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者操作中装置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在图中的装置翻转,那么描述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方”的元件将随后定向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术语“在……下方”可以包括在上和在下的方位。装置可以另外定向(旋转90度或者在其它方向)并且文中使用的空间相对关系描述符相应地进行解释。
如图1至图5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出了一种洗鞋设备100,该洗鞋设备100包括机体10、鞋刷组件30、供水组件40、驱动组件50和至少一个鞋架组件20,其中,洗涤腔121设置在机体10上,鞋刷组件30以及鞋架组件20分别设置在洗涤腔121内,驱动组件50设于机体10上且位于洗涤腔121的外侧,驱动组件50分别与鞋刷组件30的刷棒31以及鞋架组件20的鞋架本体21传动连接,供水组件40设于机体10上,供水组件40的第一水路41和第二水路42分别与洗涤腔121连通,并且鞋子200的内部与第一水路41相连通,鞋子200的外部与第二水路42相连通。
具体地,在驱动组件50的驱动下,鞋架本体21带动鞋子200同步转动,能够使得鞋面面向刷棒31上的毛刷,或者使得鞋子200的鞋底面向刷棒31上的毛刷,驱动组件50驱动刷棒31转动,刷棒31的转动能够带动设置在刷棒31上的至少一个毛刷组32同步转动,以使毛刷组32对鞋子200的斜面或鞋底进行刷洗。
当利用洗鞋设备100对鞋子200进行清洗时,将鞋子200放置在洗涤腔121的鞋架本体21上,利用鞋架本体21对鞋子200进行支撑,运行供水组件40,利用第一水路41和第二水路42分别对鞋子200的内部和外部进行冲洗,提高了对鞋子200的洗涤效果。在冲洗的过程中,驱动组件50驱动刷棒31以及鞋架本体21转动,刷棒31转动带动毛刷组32进行转动,以利用毛刷相与鞋子200之间的相对运动来实现对鞋子200鞋面的清洗,并且鞋架本体21转动,能够使得鞋子200的鞋底以及鞋面分别与毛刷相抵接,以便先对鞋底进行清洗,然后再对鞋子200的鞋面进行清洗,降低了鞋底异物划伤鞋子200的鞋面的问题。
进一步理解的是,如图3和图5所示,驱动组件50包括第一驱动件54、驱动齿轮53、从动齿轮52和齿圈51,其中,驱动齿轮53设置在齿圈51的外侧且与第一驱动件54连接,齿圈51的外圈与驱动齿轮53相啮合,从动齿轮52设置在齿圈51的内侧并与机体10以可转动的方式连接,齿圈51的内圈与从动齿轮52相啮合。每个鞋架组件20对应有一个从动齿轮52,并且每个鞋架组件20的鞋架本体21与从动齿轮52相连。
具体地,当对鞋子200进行清洗时,将鞋子200放置在鞋架本体21上,第一驱动件54通过主动齿轮、齿圈51以及从动齿轮52来驱动鞋架本体21转动,从而使得鞋面或者鞋底面向鞋刷组件30设置,以便鞋刷组件30对鞋子200进行刷洗。
在实现对鞋子200进行位置调整的同时,驱动组件50的结构较为紧凑,能够有效减小洗鞋设备100的整体体积,以便用户的搬运及使用。
另外,通过齿轮啮合的方式进行传动,能够提高传动的精度,从而使得对鞋子200位置的调整精度得到了提升。
需要指出的是,在本申请中,洗鞋设备100中鞋架本体21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两个、三个、四个、五个、六个……,并且当鞋架本体21的数量大于或等于两个时,全部鞋架本体21沿鞋刷组件30的周向间隔设置。
在本申请的附图中,如图5所示,鞋架本体21的数量为四个,四个鞋架本体21沿鞋刷组件30的轴向等间隔设置,利用第一驱动件54、主动齿轮和齿圈51,能够同时驱动多个鞋子200的位置调整,从而能够进一步简化结构,使得洗鞋设备100的制造成本得到了降低。另外,设置四个鞋架本体21,能够一次性对四只鞋子200进行清洗,进而提高了对鞋子200的清洗效率,使得用户的使用体验得到了进一步地提高。
另外,在本申请中,第一驱动件54为第一电机,主动齿轮连接固定在第一电机的转轴上。鞋架本体21的底部设有圆盘,该圆盘与从动齿轮52相连,并随从动齿轮52的同步转动,设置圆盘便于从动齿轮52与鞋架本体21之间的连接固定,提高了装配的便捷性。
此外,在本申请其它的实施方式中,齿圈的内圈还是与从动齿轮相啮合,外圈(外圈为带轮结构)利用传动带与主动轮(带轮结构)传动连接,主动轮与第一驱动件传动连接。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驱动组件50中还包括有第二驱动件55,第二驱动件55设置有连接端,其中,连接端设置在齿圈51的中部,鞋刷组件30具有多个,并且多个鞋刷组件30具有不同的规格,每个规格的鞋刷组件30的刷棒31均能够与连接端相连接,并且能够在连接位置彼此分离。
具体地,将鞋刷组件30的刷棒31设置成与连接端为分离的结构,可以设置多个规格的鞋刷组件30,并通过更换不同规格的鞋刷组件30来满足不同鞋子200的清洗需求,一方面能够提高对鞋子200的清洗效果,另一方面能够降低因鞋刷组件30对鞋子200的磨损导致损坏鞋子200的情况发生。
需要理解的是,鞋子200的面料不同,为了提高对鞋子200的清洗效果以及降低对鞋子200的损坏,需要根据鞋子200的面料匹配相应的鞋刷组件30。
需要指出的是,不同规格的鞋刷组件30具体是指,鞋刷组件30的刷棒31规格相同,其规格不同主要体现在毛刷组32上,例如毛刷组32中刷毛的软硬度不同、长度不同、密度不同、粗细不同等,以此来满足不同面料的鞋子200的清洗需求。
另外,在本申请中,第二驱动件55为第二电机,第二电机可直接与刷棒31传动连接(第二电机为减速电机),也可以通过减速装置与刷棒31传动连接。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图2中a为刷棒31的轴向,b为刷棒31的径向,在本申请中,鞋架本体21的转动轴线沿竖直方向(刷棒31的轴向)设置且定义为第一转动轴线,刷棒31的转动轴线也沿竖直方向设置且定义为第二转动轴线,其中,第二转动轴线与第一转动轴线平行设置。
具体地,通过将第一转动轴线与第二转动轴线设置成平行,以使鞋刷组件30对鞋子200进行刷洗时,能够使得鞋子200受力均匀稳定,防止受力不均匀导致鞋子200晃动,甚至自鞋架本体21上脱落情况的发生。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图5中,r1为第一转动方向,r2为第二转动方向,在驱动组件50的驱动下,鞋架本体21能够绕第一转动轴线进行转动,在转动时具有第一转动方向,并且在第一转动方向上的转动角度的范围为[-110°,0°]。在转动时还具有第二转动方向,并且第一转动方向与第二转动方向相反,同时在第二转动方向上的转动角度的范围为[0°,110°]。
具体地,在本申请中,在初始状态下,鞋底面向鞋刷组件30设置,此时定义鞋架本体21的当前角度为0°,第一转动方向和第二转动方向分别为自0°位置向相反的两侧进行转动。当鞋底面向鞋刷组件30时,利用鞋刷组件30先对鞋底进行刷洗,当鞋底刷洗完成后,驱动组件50的驱动下,鞋架组件20带动鞋子200沿第一转动方向转动,转动范围控制在[-110°,0°],使得鞋子200的一侧鞋面逐渐面向鞋刷组件30,以便鞋刷组件30对鞋面进行刷洗,当鞋面的一侧的刷洗完成后,驱动组件50的驱动下,鞋架组件20带动鞋子200沿第二转动方向转动且经过0°的位置继续沿第二转动方向转动,转动范围控制在[0°,110°],使得鞋子200的一侧鞋面逐渐面向鞋刷组件30,以便鞋刷组件30对另一侧鞋面进行刷洗。
通过对鞋架本体21的转动角度进行控制,使得鞋面、鞋底能够更好的与鞋刷组件30接触,进一步提高对鞋子200的清洗效果,使得用户的使用体验得到了进一步地提升。
需要理解的是,通过在第一转动方向上将转动角度的范围设定在[-110°,0°],以及在第二转动方向上将转动角度的范围设定在[0°,110°],利用鞋架的在第一转动方向上和第二转动方向上的往复转动,提高了鞋面以及鞋底与鞋刷组件30的接触时间,进一步提高了鞋刷组件30对鞋子200的刷洗效果,使得鞋子200的清洗效果得到了有效地提升。
需要指出的是,在本申请中,鞋架本体21在第一转动方向上的转动角度可以为-110°、-100°、-90°、-80°、-70°、-60°、-50°、-40°、-30°、-20°、-10°……0°。同时,鞋架本体21在第二转动方向上的转动角度可以为0°、10°、20°、30°、40°、50°、60°、70°、80°、90°、100°……110°。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每个鞋架组件20还包括有连通管23和喷头22,其中,第一水路41通过连通管23与位于鞋子200内部的喷头22连通。
具体地,在对鞋子200内部进行清洗时,第一水路41通过连通管23和喷头22相鞋子200内部注入水流,利用水流实现对鞋子200内部的清洗操作,以使鞋子200的清洗效果得到提高,进一步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需要指出的是,在本申请中,连通管23和喷头22中的至少一者与鞋架组件20的圆盘连接固定,以保证喷头22的稳定性,进而保证利用喷头22对鞋子200的内部的清洗效果。
需要指出的是,喷头22的形状与鞋子200的内部形状相适配,并且喷头22上具有多个喷孔,多个喷孔在喷头22面向鞋子200的内部的表面上间隔设置,通过设置多个喷孔,从而增加了对鞋子200内部的清洗点位,进一步提高了对鞋子200的清洗效果。
另外,喷孔的形状可以为圆孔、方孔、三角形孔或者其它形状的孔。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每个鞋架组件20还包括有弹性件25和支撑架24,支撑架24与喷头22配合且能够相对喷头22移动,弹性件25分别与喷头22和支撑架24相配合,当鞋子200放置在鞋架本体21上时,弹性件25的回弹力使得支撑架24与鞋子200的内表面相抵接。
具体地,通过设置支撑架24和弹性件25,以及支撑架24与弹性件25配合关系,从而使得鞋架组件20具有自适应鞋子200型号的能力,即鞋架组件20能够通过弹性件25的被压缩来改变支撑架24的位置,以利用弹性件25驱动支撑架24与鞋子200的内表面相抵靠,从而实现对不同型号的鞋子200进行适配,进而增加了洗鞋设备100的清洗范围。
需要理解的是,利用弹性件25和支撑架24形成的结构,使得鞋子200的使用范围可从33码至45码或更大。
需要指出的是,在本申请中,支撑架24相对喷头22的移动方向沿鞋子200的长度方向设置,以此来保证更好的适应鞋子200的型号。
另外,在本申请中,弹性件25为弹簧,弹簧的结构简单,且性能稳定,能够降低使用过程中的故障率。
进一步地,每个鞋架组件20还包括有第一控制阀,第一控制阀用于控制喷头22的打开或关闭,支撑架24与第一控制阀传动连接,在未对鞋子200进行清洗时,支撑架24与第一控制阀分离,此时的第一控制阀处于关闭状态,当鞋子200放置在鞋架本体21上时,支撑架24在鞋子200的作用下产生位移,支撑架24触发第一控制阀,使得第一控制阀切换至开启状态。
具体地,通过设置第一控制阀,以及设置第一控制阀与支撑架24之间的配合结构,从而实现了鞋子200放置在鞋架本体21上时,第一水路41通过喷头22与鞋子200内部连通,以及实现了鞋子200与鞋架本体21分离上时,第一水路41与鞋子200内部断开。
需要指出的是,在本申请中,第一控制阀例如为闸阀、截止阀、柱塞阀等。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在本申请中,第一水路41包括分配件411、第一过滤件、增压件和第一管路412,其中,洗涤腔121与第一管路412的一端连通,第一管路412的另一端与增压件的进口连通,增压件的出口与分配件411的进口连通,每个鞋架组件20的喷头22分别与分配件411的出口连通,第一过滤件设置在第一管路412与洗涤量连接的一端上。
具体地,第一水路41用于对洗涤腔121内的水进行循环,其中,进水侧为第一管路412的与洗涤腔121的连通端,出水侧为个鞋架组件20的喷头22,通过设置增压件实现对洗涤水的增压,以使经喷头22喷入到鞋子200内部的水流具有足够的压力,进一步保证了对鞋子200内部的清洗效果。
需要理解的是,设置第一过滤件,防止洗涤腔121内的(泥沙或颗粒物等)进入到第一水路41,降低了第一水路41的故障率。
需要指出的是,在本申请中,增压件可以为洗涤泵,在该洗涤泵的作用下,可产生流量可达到50L/min,扬程高达3m的高压水流。
另外,分配件411为水量分配器,该水量分配器上具有多个支管413,支管413的数量与喷头22的数量一致,并且一个喷头22对应连通一个支管413。
进一步地,第一水路41还包括有加热件,加热件安装于增压件,并用于加热经过增压件的流体。
具体地,在增压件上安装有加热件,可利用加热件对经过增压件的洗涤水进行加热,从而提高洗涤水的温度,使得洗涤水中洗涤剂的活性,使得对鞋子200的清洗效果得到进一步地增强。
另外,当对鞋子200洗涤操作完成后,洗涤水完全排出,增压件运行,可使得第一水路41中进行空气循环,加热件对空气进行加热,从而能够实现对鞋子200的烘干。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第二水路42包括喷淋件421、阀组和第二管路,第二管路的一端与供水管网连通,阀组设于第二管路上,喷淋件421设于机体10上且位于洗涤腔121的顶部;喷淋件421与第二管路的另一端连通。
具体地,喷淋件421与洗涤腔121连通且设置在洗涤腔121的顶部,喷淋件421通过第二管路与供水管网连接,阀组设置的第二管路上。
当对鞋子200进行洗涤时,先将鞋子200放置在洗涤腔121的鞋架本体21上,再向洗涤腔121内注入洗涤剂,阀组打开,供水管网内的水经第二管路和喷淋件421自上而下喷入洗涤腔121,在水进入到洗涤腔121的过程中水可将鞋子200表面的灰尘等污物进行冲洗,水达到到达鞋子200的根部位置后(关闭阀组),利用第一水路41对鞋子200的内部进行清洗,然后再运行第二水路42继续对洗涤腔121内注水,使得洗涤腔121内的水没过鞋子200(关闭阀组),此时利用驱动组件50驱动鞋刷组件30以及鞋架本体21的转动来实现对鞋子200的清洗,待清洗完成后,将洗涤水排出,再重复上述洗涤过程对鞋子200进行漂洗,漂洗完成后在对鞋子200进行干燥,进而实现对鞋子200的清洗。
进一步地,阀组包括第二控制阀,第二控制阀用于控制第二管路的连通或断开。
具体地,设置第二控制阀能够有效实现对第二管路的控制,进而实现对进水与否的控制,保证了对鞋子200清洗的顺利进行。
需要指出的是,第二控制阀可以为电磁阀等部件。
进一步地,阀组包括单向阀,单向阀设置成自供水管网相喷淋件421的方向导通。
通过设置单向阀,防止洗涤腔121内的水回流至供水管网,防止对供水管网产生污染。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机体10包括顶盖11和洗涤桶12,洗涤腔121形成于洗涤桶12,顶盖11以可开合的方式与洗涤桶12配合,用于打开或关闭洗涤桶12的开口,喷淋头设置在顶盖11面向洗涤腔121的侧面上。
具体地,洗涤桶12包括内桶122和外桶123,外桶123设置在内桶122的外侧,驱动组件50安装在外桶123和内桶122之间,设置顶盖11,能够保证在洗涤过程中洗涤腔121与外界的隔离,同时也能够防止洗涤过程中的泡沫溢出。
需要理解的是,将喷淋头设置在顶盖11上,能够使得第二水路42的水能够自上而下流出,以此利用水的重力对鞋子200上的污物进行冲洗。
需要指出的是,顶盖11与洗涤桶12之间的配合方式为枢转连接或者为抽拉连接。
另外,在顶盖11与洗涤桶12之间设有密封圈,以防止洗涤过程中的泡沫溢出。
此外,在洗涤腔121内设置水位传感器,利用水位传感器对洗涤腔121内的水位进行控制,以保证对鞋子200的洗涤效果,另外能够防止水位过高导致洗涤水溢出的情况。为了避免出现水溢出的情况,本申请中还设有溢流管,溢流管的一端与洗涤腔121的侧壁连通,另一端与外界连通(排水位置),以防止出现洗涤水溢出的情况发生。
进一步地,沿刷棒31的轴向,每个鞋刷组件30的至少一个毛刷组32呈螺旋形,或者沿刷棒31的径向,每个鞋刷组件30的至少一个毛刷组32呈扇形。
具体地,沿刷棒31的轴向,毛刷组32的尺寸大于或等于鞋子200的尺寸,以此来保证毛刷组32对鞋子200进行全覆盖,进而提高了对鞋子200的清洗效果。
需要理解的是,通过将毛刷组32设置成不同的形状,从而使得毛刷组32能够更加适用于对不同鞋子200的清洗,使得鞋子200的清洗效果得到了提高。
具体地,毛刷组32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全部毛刷组32沿刷棒31的周向间隔设置。通过设置多个毛刷组32,提高了鞋刷组件30的清洗能力,使得鞋刷组件30对鞋子200的清洗效果得到了进一步地提高。
进一步地,洗鞋设备100还包括排水组件,排水组件包括第二过滤件、排水阀和排水管,排水阀的进水口与洗涤腔121连通,第二过滤件设置在排水阀与洗涤腔121的连通位置,排水管与排水阀的出水口连通。
具体地,通过设置排水组件,当洗涤完成后,可通过排水组件对洗涤水进行排出,实现了排水的自动操作,进一步提高了用户使用过程中的便捷性,进而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需要指出的是,设置第二过滤件,能够防止洗涤水中的异物(石块等物质)进入到下水道且堵塞下水道的情况发生。第二过滤件和第一过滤件可均为过滤网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6)

1.一种洗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洗鞋设备包括:
机体,所述机体设有洗涤腔;
设于所述洗涤腔的至少一个鞋架组件,每个所述鞋架组件包括用于放置鞋子的鞋架本体;
设于所述洗涤腔的鞋刷组件,所述鞋刷组件包括刷棒,以及设于所述刷棒上的至少一个毛刷组,所述至少一个毛刷组用于刷洗所述鞋子;
设于所述洗涤腔的外部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刷棒传动连接并驱动所述刷棒转动,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鞋架本体传动连接并驱动所述鞋架本体转动,以将所述鞋子的鞋底或所述鞋子的鞋面朝向鞋刷组件;
供水组件,所述供水组件包括分别与所述洗涤腔连通的第一水路和第二水路,所述第一水路与所述鞋子的内部连通,所述第二水路与所述鞋子的外部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
齿圈;
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的数量与所述鞋架组件的数量一致,所述从动齿轮以可转动的方式设置在所述机体上且与所述齿圈的内圈相啮合,每个所述鞋架组件的所述鞋架本体对应连接一个所述从动齿轮;
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齿圈的外圈相啮合;
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与所述驱动齿轮相连,并驱动所述驱动齿轮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洗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的连接端间隔设置在所述齿圈的径向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鞋架本体的转动轴线为第一转动轴线,所述刷棒的转动轴线为第二转动轴线,所述第一转动轴线与所述第二转动轴线相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洗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鞋架本体具有第一转动方向,沿所述第一转动方向,所述鞋架本体的转动角度范围为[-110°,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洗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鞋架本体具有第二转动方向,所述第二转动方向与所述第一转动方向相反,沿所述第二转动方向,所述鞋架本体的转动角度范围为[0°,11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鞋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鞋架组件还包括:
喷头,所述喷头设置在所述鞋子的内部;
连通管,所述喷头通过所述连通管与所述第一水路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洗鞋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鞋架组件还包括:
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与所述喷头以可移动的方式配合;
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分别与所述支撑架和所述喷头配合,所述弹性件的回弹力用于驱使所述支撑架与所述鞋子的内表面相抵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洗鞋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鞋架组件还包括用于控制喷头的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一控制阀与所述支撑架传动连接,所述第一控制阀具有开启状态和关闭状态,所述支撑架与所述鞋子的内表面接触,所述第一控制阀切换至所述开启状态,所述支撑架与所述鞋子的内表面分离,所述第一控制阀切换至所述关闭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洗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鞋架组件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所述第一水路包括:
第一管路,所述第一管路的一端与所述洗涤腔连通;
增压件,所述增压件的进口与所述第一管路的另一端连通;
分配件,所述分配件的进口与所述增压件的出口连通,所述分配件的出口分别与每个所述鞋架组件的喷头连通;
第一过滤件,所述第一过滤件设置在所述第一管路的所述一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洗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路还包括加热件,所述加热件安装于所述增压件,并用于加热经过所述增压件的流体。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水路包括:
第二管路,所述第二管路的一端与供水管网连通;
阀组,所述阀组设于所述第二管路上;
喷淋件,所述喷淋件设于所述机体上且位于所述洗涤腔的顶部;所述喷淋件与所述第二管路的另一端连通。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洗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组包括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二控制阀用于控制所述第二管路的连通或断开;
并且/或者所述阀组包括单向阀,所述单向阀设置成自所述供水管网向所述喷淋件的方向导通。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洗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包括:
洗涤桶,所述洗涤腔形成于所述洗涤桶;
顶盖,所述顶盖以可开合的方式与所述洗涤桶配合,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洗涤桶的开口,所述喷淋头设置在所述顶盖面向所述洗涤腔的侧面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鞋设备,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刷棒的轴向,每个所述鞋刷组件的所述至少一个毛刷组呈螺旋形,或者沿所述刷棒的径向,每个所述鞋刷组件的所述至少一个毛刷组呈扇形;
并且/或者所述毛刷组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全部所述毛刷组沿所述刷棒的周向间隔设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洗鞋设备还包括排水组件,所述排水组件包括:
排水阀,所述排水阀的进水口与所述洗涤腔连通;
第二过滤件,所述第二过滤件设置在所述排水阀与所述洗涤腔的连通位置;
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与所述排水阀的出水口连通。
CN202211119044.7A 2022-09-13 2022-09-13 洗鞋设备 Pending CN11773121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19044.7A CN117731212A (zh) 2022-09-13 2022-09-13 洗鞋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19044.7A CN117731212A (zh) 2022-09-13 2022-09-13 洗鞋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731212A true CN117731212A (zh) 2024-03-22

Family

ID=902531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119044.7A Pending CN117731212A (zh) 2022-09-13 2022-09-13 洗鞋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731212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06553B2 (en) Hydraulically actuated diverter for an appliance
US10052010B2 (en) Dishwasher with sprayer
KR101938710B1 (ko) 식기 세척기
KR101633932B1 (ko) 식기 세척기
EP2572624B1 (en) Dishwasher with spray system
US10398283B2 (en) Dishwasher with sprayer
US7614409B2 (en) Dishwasher
CN109044238B (zh) 一种环形水刷洗鞋机
CN106381634A (zh) 洗衣机
US20110139199A1 (en) Dishwasher
CN106436138A (zh) 洗衣机
KR101645040B1 (ko) 식기 세척기 및 그 제어 방법
KR101237460B1 (ko) 다용도 세척기
CN117731212A (zh) 洗鞋设备
CN101725013A (zh) 一种全自动洗衣洗鞋机
CN218571549U (zh) 洗鞋设备
CN211538875U (zh) 一种发酵液储罐清洗装置
CN204134101U (zh) 消防水带清洗设备
US10512387B2 (en) Hydraulically actuated diverter for an appliance
KR101240787B1 (ko) 식기 세척기 및 식기 세척기의 제어방법
CN109252321B (zh) 一种滚筒洗衣机
JP2010264160A (ja) 食器洗い機
CN106381633A (zh) 洗衣机
CN109893063A (zh) 滚筒式洗碗机
JP5848004B2 (ja) 調理鍋の洗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