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729639A - 上行占空比调整方法、装置、设备、芯片及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上行占空比调整方法、装置、设备、芯片及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729639A
CN117729639A CN202410072383.7A CN202410072383A CN117729639A CN 117729639 A CN117729639 A CN 117729639A CN 202410072383 A CN202410072383 A CN 202410072383A CN 117729639 A CN117729639 A CN 1177296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plink duty
target
duty cycle
user terminal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07238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729639B (zh
Inventor
张宝芝
赵旭
甘杰
张玉冰
王鑫
邵将
曹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Smartchip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Smartchip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Smartchip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Smartchip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07238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729639B/zh
Publication of CN1177296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7296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7296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7296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上行占空比调整方法、装置、设备、芯片及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应用于基站,包括:确定用户终端对应的初始上行占空比和能够反映所述用户终端的发送功率情况的目标相关数据;若根据所述目标相关数据确定所述用户终端的当前运行状态属于指定状态集合,将所述初始上行占空比调整为无效状态;若根据所述目标相关数据确定所述当前运行状态属于其他状态集合,对所述初始上行占空比进行调整,得到目标上行占空比。由此通过对用户终端的上行占空比进行动态调整,能够有效提高基站的上行调度决策与用户终端的发送功率情况的匹配性。

Description

上行占空比调整方法、装置、设备、芯片及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上行占空比调整方法、装置、设备、芯片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为了满足电磁功率密度曝光的要求,毫米波终端的上行调度需要受到最大上行链路占空比(以下简称“上行占空比”)的限制。通过基站根据用户终端上报的能力决定针对用户终端的上行调度策略,可以避免因上行调度超过上行占空比的限制而进行功率管理,进而减少对上行性能的影响。
相关技术中,基站仅在用户终端上报能力时得到用户终端上报的上行占空比的值,基站的上行调度决策和用户终端实际通信情况的匹配性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上行占空比调整方法,通过对用户终端的上行占空比进行动态调整,使基站针对用户终端的上行调度决策能够与用户终端的实际通信情况、发送功率情况等更好地匹配。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上行占空比调整装置。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计算机设备。
本发明的第四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芯片。
本发明的第五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方式提出了一种上行占空比调整方法,应用于基站,所述方法包括:确定用户终端对应的初始上行占空比和能够反映所述用户终端的发送功率情况的目标相关数据;其中,所述初始上行占空比用于限制所述用户终端的能够用于上行链路传输的上行符号的数量;所述目标相关数据包括信道质量数据、过热程度数据、最大输出功率数据、功率回退数据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用户终端预设有最大发送功率;若根据所述目标相关数据确定所述用户终端的当前运行状态属于指定状态集合,将所述初始上行占空比调整为无效状态;其中,在所述无效状态下所述上行符号的数量不受所述初始上行占空比的限制,以使所述用户终端的所有上行符号均能够用于上行链路传输;所述指定状态集合中的任一状态下所述用户终端的平均发送功率不超过所述最大发送功率;若根据所述目标相关数据确定所述当前运行状态属于其他状态集合,对所述初始上行占空比进行调整,得到目标上行占空比;其中,所述其他状态集合包括除所述指定状态集合之外的其他状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若根据所述目标相关数据确定所述用户终端的当前运行状态属于指定状态集合,将所述初始上行占空比调整为无效状态,包括:若所述信道质量数据大于等于第一预设质量阈值,将所述初始上行占空比调整为所述无效状态;所述若根据所述目标相关数据确定所述当前运行状态属于其他状态集合,对所述初始上行占空比进行调整,得到目标上行占空比,包括:若所述信道质量数据小于所述第一预设质量阈值,将所述初始上行占空比确定为所述目标上行占空比。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在所述若根据所述目标相关数据确定所述用户终端的当前运行状态属于指定状态集合,将所述初始上行占空比调整为无效状态之前,所述上行占空比调整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用户终端对应的资源利用率数据;所述若根据所述目标相关数据确定所述用户终端的当前运行状态属于指定状态集合,将所述初始上行占空比调整为无效状态,包括:若所述信道质量数据小于第一预设质量阈值且大于等于第二预设质量阈值,且所述资源利用率数据小于预设利用率阈值,将所述初始上行占空比调整为所述无效状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若根据所述目标相关数据确定所述当前运行状态属于其他状态集合,对所述初始上行占空比进行调整,得到目标上行占空比,包括:若所述信道质量数据小于所述第一预设质量阈值且大于等于所述第二预设质量阈值,且所述资源利用率数据大于等于所述预设利用率阈值,将所述初始上行占空比确定为所述目标上行占空比;或者,若所述信道质量数据小于所述第二预设质量阈值,将所述初始上行占空比确定为所述目标上行占空比。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若根据所述目标相关数据确定所述当前运行状态属于其他状态集合,对所述初始上行占空比进行调整,得到目标上行占空比,包括:若所述过热程度数据表明所述用户终端未发生过热,将所述初始上行占空比确定为所述目标上行占空比;或者,若所述过热程度数据表明所述用户终端发生过热,基于所述过热程度数据和所述初始上行占空比确定所述目标上行占空比。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基于所述过热程度数据和所述初始上行占空比确定所述目标上行占空比,包括:根据所述过热程度数据确定所述用户终端的过热程度等级;根据所述过热程度等级对应的缩减比例和所述初始上行占空比进行乘法运算,得到所述目标上行占空比。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若根据所述目标相关数据确定所述当前运行状态属于其他状态集合,对所述初始上行占空比进行调整,得到目标上行占空比,包括:若所述最大输出功率数据小于预设配置功率阈值,将所述初始上行占空比调整为预设上行占空比,作为所述目标上行占空比;其中,所述预设上行占空比小于所述初始上行占空比。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若根据所述目标相关数据确定所述当前运行状态属于其他状态集合,对所述初始上行占空比进行调整,得到目标上行占空比,还包括:根据所述功率回退数据确定所述用户终端的功率回退百分比;基于所述功率回退百分比和所述初始上行占空比,确定所述目标上行占空比。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若所述信道质量数据小于所述第一预设质量阈值,所述上行占空比调整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用户终端对应的资源利用率数据;基于所述资源利用率数据确定所述用户终端的目标资源数量;基于所述目标资源数量确定所述用户终端的目标发送功率;若所述目标发送功率小于等于所述最大输出功率数据,将所述初始上行占空比确定为所述目标上行占空比;若所述目标发送功率大于所述最大输出功率数据,基于所述初始上行占空比、所述最大输出功率数据以及所述目标发送功率,确定所述目标上行占空比。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方式提出了一种上行占空比调整装置,应用于基站,所述装置包括:占空比和相关数据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用户终端对应的初始上行占空比和能够反映所述用户终端的发送功率情况的目标相关数据;其中,所述初始上行占空比用于限制所述用户终端的能够用于上行链路传输的上行符号的数量;所述目标相关数据包括信道质量数据、过热程度数据、最大输出功率数据、功率回退数据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用户终端预设有最大发送功率;占空比无效状态调整模块,用于若根据所述目标相关数据确定所述用户终端的当前运行状态属于指定状态集合,将所述初始上行占空比调整为无效状态;其中,在所述无效状态下所述上行符号的数量不受所述初始上行占空比的限制,以使所述用户终端的所有上行符号均能够用于上行链路传输;所述指定状态集合中的任一状态下所述用户终端的平均发送功率不超过所述最大发送功率;目标上行占空比获取模块,用于若根据所述目标相关数据确定所述当前运行状态属于其他状态集合,对所述初始上行占空比进行调整,得到目标上行占空比;其中,所述其他状态集合包括除所述指定状态集合之外的其他状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占空比无效状态调整模块,还用于若所述信道质量数据大于等于第一预设质量阈值,将所述初始上行占空比调整为所述无效状态;所述目标上行占空比获取模块,还用于若所述信道质量数据小于所述第一预设质量阈值,将所述初始上行占空比确定为所述目标上行占空比。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目标上行占空比获取模块,还用于若所述过热程度数据表明所述用户终端未发生过热,将所述初始上行占空比确定为所述目标上行占空比;或者,若所述过热程度数据表明所述用户终端发生过热,基于所述过热程度数据和所述初始上行占空比确定所述目标上行占空比。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目标上行占空比获取模块,还用于若所述最大输出功率数据小于预设配置功率阈值,将所述初始上行占空比调整为预设上行占空比,作为所述目标上行占空比;其中,所述预设上行占空比小于所述初始上行占空比。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目标上行占空比获取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功率回退数据确定所述用户终端的功率回退百分比;基于所述功率回退百分比和所述初始上行占空比,确定所述目标上行占空比。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目标上行占空比获取模块,还用于获取所述用户终端对应的资源利用率数据;基于所述资源利用率数据确定所述用户终端的目标资源数量;基于所述目标资源数量确定所述用户终端的目标发送功率;若所述目标发送功率小于等于所述最大输出功率数据,将所述初始上行占空比确定为所述目标上行占空比;若所述目标发送功率大于所述最大输出功率数据,基于所述初始上行占空比、所述最大输出功率数据以及所述目标发送功率,确定所述目标上行占空比。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三方面实施方式提出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第一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第一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前述任一项实施方式所述的上行占空比调整方法的步骤。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四方面实施方式提出了一种芯片,包括存储单元和处理单元,所述存储单元存储有第二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单元执行所述第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前述任一项实施方式所述的上行占空比调整方法的步骤。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五方面实施方式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前述任一项实施方式所述的上行占空比调整方法的步骤。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多个实施方式,根据用户终端的实际通信情况、发送功率情况等对用户终端的上行占空比进行动态调整,以使基站针对用户终端进行动态的上行调度决策。在提高上行占空比与用户终端的实际情况之间的匹配度的同时,能够有效提高上行性能,并能够降低基站在上行调度决策过程中的运算复杂度。
本发明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说明书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上行占空比调整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说明书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上行占空比调整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a为根据本说明书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上行占空比调整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b为根据本说明书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上行占空比调整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说明书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上行占空比调整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说明书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上行占空比调整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6为根据本说明书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计算机设备的结构框图。
图7为根据本说明书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芯片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毫米波终端在附着5G网络的时候可向基站上报maxUplinkDutyCycle-FR2(频率范围2(Frequency Range 2,FR2)中的最大上行链路占空比,以下简称“上行占空比”)以及对应的值,用于限制用户终端任意1秒内可调度的用于上行链路传输的上行符号的数量。如果用户终端上报该能力,由于用户终端预设有最大发送功率,那么如果在任意1秒以内该用户终端达到最大发送功率的上行符号的数量(即,可调度的用于上行链路传输的上行符号的数量)占据该用户终端的所有符号的数量的百分比超过该阈值(即,上行占空比的值),则用户终端需要使用P-MPRf,c(最大允许功率回退值)来减小用户终端的最大发送功率。如果用户终端没有上报该能力,则用户终端需要通过降低功率密度或其他功率管理方法来满足电磁功率密度曝光的要求。通过系统(即,基站)根据用户终端上报的能力决定针对用户终端的上行调度策略,可以避免用户终端因上行调度超过maxUplinkDutyCycle-FR2的限制而进行功率管理,进而减少对用户终端的上行性能的影响。
相关技术中,提出了一种终端上报天线面板级别的maxUplinkDutyCycle的能力上报方法,在终端上报能力的时候,通过上报单独每个天线面板或者不同天线面板组合下的每个天线面板的maxUplinkDutyCycle,来使基站决定针对终端的上行调度策略。
相关技术中,还提出了一种动态降低功率的方法,通过使终端根据不同场景静态或者动态调整maxUplinkDutyCycle并将此调整值上报给系统(即,基站),以使系统可以根据终端上报的maxUplinkDutyCycle对终端进行上行调度。
相关技术中,第一方面,对于毫米波,数据子载波间隔一般为120KHz或者240KHz,且1秒内包含8000或者16000个时隙slot。系统对于每个用户终端的上行调度策略需要基于任意1秒内用户终端达到最大发送功率的上行符号数占据所有符号数的百分比来确定。同时,一个系统支持的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连接态用户终端数可达400多个,因此运算量很大,系统的运算复杂度较高。
第二方面,系统仅在用户终端上报能力时得到maxUplinkDutyCycle-FR2的值。然而,在实际情况中可能存在一些因素,例如,用户终端发生过热现象或由于其他原因而进行了功率回退等,在这种情况下,用户终端先前上报的maxUplinkDutyCycle-FR2已不再适用于该用户终端当前的上行调度。如果系统继续使用用户终端先前上报的maxUplinkDutyCycle-FR2的值对用户终端进行上行调度决策,会对用户终端的上行性能产生影响。
第三方面,当用户终端不上报maxUplinkDutyCycle-FR2时,系统做上行调度决策时不再考虑此条件对用户终端的影响,可能会导致用户终端进行内部功率管理。由此,上行调度信息和用户终端实际情况的不匹配有可能严重影响用户终端的上行性能。
为了使基站针对用户终端的上行调度决策能够与用户终端的实际通信情况、发送功率情况等匹配,实现用户终端的上行占空比的动态调整,有必要提出一种上行占空比调整方法、装置、设备、芯片及可读存储介质。本说明书提出的上行占空比调整方法通过基站获取能够反映用户终端的发送功率情况的目标相关数据,并根据目标相关数据确定用户终端的当前运行状态。其中,目标相关数据可以包括信道质量数据、过热程度数据、最大输出功率数据、功率回退数据中的至少一个。
若用户终端的当前运行状态属于指定状态集合,即用户终端的平均发送功率不超过预设的最大发送功率,则将用户终端对应的初始上行占空比调整为无效状态,使得用户终端的所有上行符号均可以被调度用于上行链路传输;若用户终端的当前运行状态属于除指定状态集合之外的其他状态集合,则对用户终端对应的初始上行占空比进行调整,以得到目标上行占空比,使得基站根据目标上行占空比对用户终端进行当前上行调度。由此,可以根据用户终端的实际通信情况、发送功率情况等对用户终端的上行占空比进行动态调整,以使基站针对用户终端进行动态的上行调度决策。在提高上行占空比与用户终端的实际情况之间的匹配度的同时,能够有效提高上行性能,并能够降低基站在上行调度决策过程中的运算复杂度。
本说明书实施方式提供一种上行占空比调整方法,应用于基站,参考图1所示,上行占空比调整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110、确定用户终端对应的初始上行占空比和能够反映用户终端的发送功率情况的目标相关数据;其中,初始上行占空比用于限制用户终端的能够用于上行链路传输的上行符号的数量;目标相关数据包括信道质量数据、过热程度数据、最大输出功率数据、功率回退数据中的至少一个;用户终端预设有最大发送功率。
S120、若根据目标相关数据确定用户终端的当前运行状态属于指定状态集合,将初始上行占空比调整为无效状态;其中,在无效状态下上行符号的数量不受初始上行占空比的限制,以使用户终端的所有上行符号均能够用于上行链路传输;指定状态集合中的任一状态下用户终端的平均发送功率不超过最大发送功率。
S130、若根据目标相关数据确定当前运行状态属于其他状态集合,对初始上行占空比进行调整,得到目标上行占空比;其中,其他状态集合包括除指定状态集合之外的其他状态。
其中,上行占空比可以是频率范围2中的最大上行链路占空比,即maxUplinkDutyCycle-FR2,可以用于对用户终端的发送功率进行限制。
信道质量数据可以用于表明用户终端的当前信道质量的好坏,且用户终端的当前信道质量越好,可以表明用户终端的发送功率相对较小。
过热程度数据可以用于表明用户终端是否发生过热现象,以及在发生过热现象时用户终端的过热程度的大小。用户终端的过热程度越大,可以表明用户终端的发送功率相对较高。
最大输出功率数据是用户配置最大输出功率,是用户自己配置的在每个时隙为服务小区c的载波f上的最大输出功率Pcmax,f,c。最大输出功率数据越小,可以表明对用户终端的发送功率限制越大。
功率回退数据可以用于表明用户终端的功率回退情况,且功率回退数据越大,可以表明对用户终端的发送功率限制越大。
用户终端的平均发送功率是1秒内的平均发送功率。其他状态集合中的任一状态下,用户终端的1秒内平均发送功率有可能会超过用户终端的最大发送功率。
目标上行占空比可以用于使基站根据用户终端的当前运行状态,调整对用户终端的能够用于上行链路传输的上行符号的数量的限制。
具体地,基站可以根据用户终端上报的相关信息确定用户终端对应的初始上行占空比,以及能够反映用户终端的发送功率情况的目标相关数据,包括信道质量数据、过热程度数据、最大输出功率数据、功率回退数据中的至少一个。基站根据目标相关数据可以确定用户终端的当前运行状态。若当前运行状态属于指定状态集合,表明用户终端当前在任意1秒内的平均发送功率较低,不会超过用户终端的预设的最大发送功率,则基站可以将初始上行占空比调整为无效状态。在该无效状态下,基站对用户终端进行上行调度时不需要考虑上行占空比的限制,或者,不需要考虑用户终端的最大发送功率的限制,即认为用户终端的所有上行符号均可以被调度用于上行链路传输,上行符号的数量不受初始上行占空比的限制。
若当前运行状态属于除指定状态集合以外的其他状态集合,表明用户终端当前在任意1秒内的平均发送功率有可能会超过用户终端的最大发送功率,则基站可以对初始上行占空比进行调整,以得到目标上行占空比。基站根据目标上行占空比,可以调整对用户终端的用于上行链路传输的上行符号的数量的限制,从而调整针对用户终端的上行调度策略。
在一些实施例中,初始上行占空比可以是基站维护的用户终端的上行占空比的初始值。指定状态集合可以包括用户终端的信道质量较好时对应的状态,其他状态集合可以包括除了用户终端的信道质量较好时对应的状态以外的其他状态。
若根据目标相关数据确定当前运行状态属于其他状态集合,可以维持初始上行占空比不变,即,可以将初始上行占空比确定为目标上行占空比,也可以将初始上行占空比缩减为较小的上行占空比,以得到目标上行占空比。
示例性地,若用户终端未上报maxUplinkDutyCycle-FR2信息给基站,在基站接收到用户终端上报的能力信息之前,基站可以根据为用户终端配置好的TDD(Time DivisionDuplexing,时分双工)时隙配比初始化用户终端对应的maxUplinkDutyCycle-FR2,即得到初始上行占空比为1秒内总上行符号数/1秒内总符号数。假设TDD时隙配比为4:1,子载波间隔SCS=120KHz,则基站可以初始化maxUplinkDutyCycle-FR2为x=20%,作为初始上行占空比。
示例性地,若用户终端上报maxUplinkDutyCycle-FR2信息给基站,基站可以将用户终端对应的maxUplinkDutyCycle-FR2初始化为用户终端上报的值,从而得到初始上行占空比。假设用户终端上报的maxUplinkDutyCycle-FR2值为15%,则基站可以初始化maxUplinkDutyCycle-FR2为15%,作为初始上行占空比。
示例性地,目标相关数据包括信道质量数据,其他状态集合可以包括信道质量数据较差时对应的状态。若基站根据用户终端的信道质量数据确定用户终端的信道质量较好,则用户终端的当前运行状态属于指定状态集合。基站可以将用户终端对应的初始上行占空比调整为无效状态。
若基站根据用户终端的信道质量数据确定用户终端的信道质量较差,则用户终端的当前运行状态属于其他状态集合。基站可以维持初始上行占空比不变,将初始上行占空比确定为目标上行占空比;基站也可以根据信道质量数据,按照相应的缩减比例,将初始上行占空比缩减为较小的上行占空比,以得到目标上行占空比。
示例性地,目标相关数据包括过热程度数据,其他状态集合可以包括用户终端未发生过热时对应的状态和发生过热时对应的状态。若基站根据用户终端的过热程度数据确定用户终端未发生过热,则基站可以维持初始上行占空比不变,将初始上行占空比确定为目标上行占空比。
若基站根据用户终端的过热程度数据确定用户终端发生过热,则基站可以根据过热程度数据,按照相应的缩减比例,将初始上行占空比缩减为较小的上行占空比,以得到目标上行占空比。
示例性地,目标相关数据包括用户配置最大输出功率数据,其他状态集合可以包括用户配置最大输出功率数据较小时对应的状态。基站可以根据用户终端的用户配置最大输出功率数据,按照对应的缩减比例,将初始上行占空比缩减为较小的上行占空比,以得到目标上行占空比。
示例性地,目标相关数据包括功率回退数据,其他状态集合可以包括用户终端发生功率回退所对应的状态。若基站根据用户终端的功率回退数据确定用户终端进行了功率回退,则基站可以根据功率回退数据,按照相应的缩减比例,将初始上行占空比缩减为较小的上行占空比,以得到目标上行占空比。
需要说明的是,若目标相关数据包括信道质量数据、过热程度数据、用户配置最大输出功率数据、功率回退数据中的多个,则可以根据最严格的调整方式对初始上行占空比进行调整。
示例性地,目标相关数据包括信道质量数据和过热程度数据。若基站根据用户终端的信道质量数据确定用户终端的信道质量数据较好,基站可以根据该条件确定调整方式为将用户终端对应的初始上行占空比调整为无效状态。若基站进一步根据用户终端的过热程度数据确定用户终端未发生过热,基站可以根据该条件确定调整方式为维持初始上行占空比不变,将初始上行占空比确定为目标上行占空比。由此,根据用户终端的信道质量数据和过热程度数据,基站最终可以确定调整方式为将初始上行占空比确定为目标上行占空比。
若基站根据用户终端的信道质量数据确定用户终端的信道质量数据较差,基站可以根据该条件确定调整方式为将用户终端对应的将初始上行占空比确定为目标上行占空比。若基站进一步根据用户终端的过热程度数据确定用户终端发生过热,则基站可以根据过热程度数据,确定调整方式为按照相应的缩减比例将初始上行占空比缩减为较小的上行占空比,以得到目标上行占空比。由此,根据用户终端的信道质量数据和过热程度数据,基站最终可以确定调整方式为将初始上行占空比缩减为较小的上行占空比,以得到目标上行占空比。
示例性地,目标相关数据包括信道质量数据、过热程度数据和用户配置最大输出功率数据。若基站根据用户终端的信道质量数据确定用户终端的信道质量数据较好,基站可以根据该条件确定调整方式为将用户终端对应的初始上行占空比调整为无效状态。
若基站进一步根据用户终端的过热程度数据确定用户终端发生过热,则基站可以根据过热程度数据,确定调整方式为按照相应的缩减比例,将初始上行占空比缩减为较小的上行占空比,以得到目标上行占空比。假设缩减比例为50%,则可以得到基于过热程度数据确定的目标上行占空比为初始上行占空比的50%。
若基站再进一步根据用户终端的用户配置最大输出功率数据确定对用户终端当前的发送功率的限制较高,则基站可以根据用户配置最大输出功率数据,确定调整方式为按照相应的缩减比例,将初始上行占空比缩减为较小的上行占空比,以得到目标上行占空比。假设缩减比例为20%,则可以得到基于用户配置最大输出功率数据确定的目标上行占空比为初始上行占空比的20%。由此,根据用户终端的信道质量数据、过热程度数据和最大输出功率数据,基站最终可以确定调整方式为按照缩减比例20%对初始上行占空比进行调整,得到目标上行占空比为初始上行占空比的20%。
可以理解的是,初始上行占空比也可以是在当前对上行占空比进行调整之前,经过调整后得到的当前上行占空比。
需要说明的是,指定状态集合和其他状态集合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或者通过仿真等确定,本说明书中不作具体的限定。基站也可以是能够接收用户终端上报的信息并对用户终端进行上行调度的系统,支持38.306、38.101-2、38.321等协议。
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基站获取能够反映用户终端的发送功率情况的目标相关数据,以使基站能够根据用户终端的实际通信情况、发送功率情况等对用户终端的上行占空比进行动态调整,从而可以针对用户终端进行动态的上行调度决策。在提高上行占空比与用户终端的实际情况之间的匹配度的同时,能够有效提高上行性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若根据目标相关数据确定用户终端的当前运行状态属于指定状态集合,将初始上行占空比调整为无效状态,可以包括:若信道质量数据大于等于第一预设质量阈值,将初始上行占空比调整为无效状态。相应地,若根据目标相关数据确定当前运行状态属于其他状态集合,对初始上行占空比进行调整,得到目标上行占空比,可以包括:若信道质量数据小于第一预设质量阈值,将初始上行占空比确定为目标上行占空比。
具体地,若用户终端的信道质量数据大于等于第一预设质量阈值,可以表明用户终端当前的信道质量很好,用户终端当前任意1秒内的平均发送功率不会超过最大发送功率,则基站可以将初始上行占空比调整为无效状态,用户终端的所有上行符号均可以被调度。若信道质量数据小于第一预设质量阈值,可以表明用户终端当前的信道质量与上述信道质量相比较差,则基站可以将初始上行占空比确定为目标上行占空比。
在一些实施例中,信道质量数据可以是用户终端上报的CQI(Channel QualityIndicator,信道质量指标)。
示例性地,第一预设质量阈值为10。若用户终端的信道质量数据CQI大于等于10,则基站在做上行调度时不考虑maxUplinkDutyCycle-FR2的限制,认为用户终端的所有上行符号均可以调度,即将初始上行占空比调整为无效状态;若用户终端的信道质量数据CQI小于10,则基站维持现有的maxUplinkDutyCycle-FR2,即将现有的初始上行占空比确定为目标上行占空比,以对用户终端进行上行调度。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预设质量阈值可以通过仿真得到,本说明书中不作具体的限定。
信道质量数据也可以是用户终端上报的RSRP(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Power,参考信号接收功率),还可以是基站计算得到的上行信道SINR(Signal to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io,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或者路径损耗(pathloss)等。相应地,第一预设质量阈值可以根据不同的信道质量数据以及相应的实际通信情况等进行仿真得到。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若根据目标相关数据确定用户终端的当前运行状态属于指定状态集合,将初始上行占空比调整为无效状态之前,上行占空比调整方法还可以包括:获取用户终端对应的资源利用率数据。相应地,若根据目标相关数据确定用户终端的当前运行状态属于指定状态集合,将初始上行占空比调整为无效状态,可以包括:若信道质量数据小于第一预设质量阈值且大于等于第二预设质量阈值,且资源利用率数据小于预设利用率阈值,将初始上行占空比调整为无效状态。
其中,资源利用率数据是RB(Resource Block,资源块)利用率。第二预设质量阈值小于第一预设质量阈值。
可以理解的是,基站可以根据用户终端之前的调度结果统计出用户终端的资源利用率数据。
具体地,基站可以获取用户终端对应的信道质量数据和资源利用率数据。若用户终端的信道质量数据小于第一预设质量阈值且大于等于第二预设质量阈值,基站可以进一步判断资源利用率数据是否小于预设利用率阈值。若资源利用率数据小于预设利用率阈值,可以表明用户终端当前分配到的资源数量较少,用户终端在当前任意1秒内的平均发送功率不会超过最大发送功率,则基站可以将初始上行占空比调整为无效状态。
示例性地,信道质量数据是用户终端上报的CQI,第一预设质量阈值为10,第二预设质量阈值为8,预设利用率阈值为10%。基站获取用户终端对应的信道质量数据CQI和RB利用率后,若判断信道质量数据CQI小于10且大于等于8,则可以进一步判断RB利用率是否小于10%。若RB利用率小于10%,则基站在做上行调度时不考虑maxUplinkDutyCycle-FR2的限制,认为用户终端的所有上行符号均可以调度,即将初始上行占空比调整为无效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预设质量阈值和预设利用率阈值可以通过仿真得到,本说明书中不作具体的限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若根据目标相关数据确定当前运行状态属于其他状态集合,对初始上行占空比进行调整,得到目标上行占空比,可以包括:若信道质量数据小于第一预设质量阈值且大于等于第二预设质量阈值,且资源利用率数据大于等于预设利用率阈值,将初始上行占空比确定为目标上行占空比;或者,若信道质量数据小于第二预设质量阈值,将初始上行占空比确定为目标上行占空比。
具体地,基站获取用户终端对应的信道质量数据和资源利用率数据后,若用户终端的信道质量数据小于第一预设质量阈值且大于等于第二预设质量阈值,基站可以进一步判断资源利用率数据是否小于预设利用率阈值。若资源利用率数大于等于预设利用率阈值,可以表明用户终端当前分配到的资源数量较多,用户终端在当前任意1秒内的平均发送功率可能会超过最大发送功率,则基站可以将初始上行占空比确定为目标上行占空比。
或者,若用户终端的信道质量数据小于第二预设质量阈值,可以表明用户终端当前的信道质量较差,用户终端在当前任意1秒内的平均发送功率可能会超过最大发送功率,则基站可以将初始上行占空比确定为目标上行占空比。
示例性地,信道质量数据是用户终端上报的CQI,第一预设质量阈值为10,第二预设质量阈值为8,预设利用率阈值为10%。基站获取用户终端对应的信道质量数据CQI和RB利用率后,若判断信道质量数据CQI小于10且大于等于8,则可以进一步判断RB利用率是否小于10%。若RB利用率大于等于10%,则基站可以维持当前的maxUplinkDutyCycle-FR2不变,即将初始上行占空比确定为目标上行占空比。
示例性地,若用户终端的信道质量数据CQI小于8,则基站可以维持当前的maxUplinkDutyCycle-FR2不变,即将初始上行占空比确定为目标上行占空比。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若根据目标相关数据确定当前运行状态属于其他状态集合,对初始上行占空比进行调整,得到目标上行占空比,可以包括:若过热程度数据表明用户终端未发生过热,将初始上行占空比确定为目标上行占空比;或者,若过热程度数据表明用户终端发生过热,基于过热程度数据和初始上行占空比确定目标上行占空比。
具体地,基站可以获取用户终端的过热程度数据,并根据过热程度数据判断用户终端是否发生过热现象。若过热程度数据表明用户终端未发生过热现象,表明当前不需要对用户终端的用于上行链路传输的上行符号的数量进行进一步的限制,则基站可以将初始上行占空比确定为目标上行占空比。
若过热程度数据表明用户终端发生过热现象,表明用户终端的当前发送功率较高,需要进一步限制用于上行链路传输的上行符号的数量,则基站可以基于过热程度数据和初始上行占空比确定目标上行占空比。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用户终端发生过热,可以设置对应的过热状态下的初始上行占空比的缩减比例。
示例性地,假设设置对应的过热状态下的初始上行占空比的缩减比例为50%。基站若根据用户终端的过热程度数据判断用户终端发生过热现象,可以按照缩减比例50%对初始上行占空比进行调整,将初始上行占空比的50%确定为目标上行占空比。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过热程度数据可以对应有不同的等级,可以根据不同的等级设置相应的初始上行占空比的缩减比例,若用户终端发生过热,可以基于过热程度数据对应的等级下的缩减比例和初始上行占空比确定目标上行占空比。
需要说明的是,过热程度数据可以是用户终端上报的UAI(UEAssistanceInformation,UE辅助信息)信息,或者是用户终端上报的温度信息(如果用户终端支持上报温度信息),也可以是用户终端与基站之间事先约定好的使基站能够判断用户终端是否发生过热现象的非标准化的信息等。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考图2所示,基于过热程度数据和初始上行占空比确定目标上行占空比,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210、根据过热程度数据确定用户终端的过热程度等级。
S220、根据过热程度等级对应的缩减比例和初始上行占空比进行乘法运算,得到目标上行占空比。
其中,过热程度等级可以用于表明用户终端发生过热后的过热程度大小。
具体地,可以根据用户终端发生过热后的过热程度设置不同的过热程度等级,以及设置各过热程度等级对应的缩减比例。基站在获取用户终端的过热程度数据后,若判断用户终端发生过热现象,可以进一步根据过热程度数据确定用户终端的过热程度等级。基站根据用户终端的过热程度等级,可以确定过热程度等级对应的缩减比例,并根据该缩减比例对初始上行占空比进行调整,得到目标上行占空比为该缩减比例和初始上行占空比的乘积。
示例性地,假设过热程度等级包括过热程度等级1和过热程度等级2,且过热程度等级1对应有缩减比例1,过热程度等级2对应有缩减比例2。若基站根据过热程度数据判断用户终端发生过热现象,且过热程度属于过热程度等级1,则基站可以将maxUplinkDutyCycle-FR2调整为目前的maxUplinkDutyCycle-FR2缩减比例1,即得到目标上行占空比为初始上行占空比/>缩减比例1。若过热程度属于过热程度等级2,则基站可以将maxUplinkDutyCycle-FR2调整为目前的maxUplinkDutyCycle-FR2/>缩减比例2,即得到目标上行占空比为初始上行占空比/>缩减比例2。
在一些实施例中,过热程度数据为用户终端上报的UAI信息,基站根据UAI信息可以判断用户终端是否发生过热现象,以及若用户终端发生过热现象,基站可以通过UAI信息确定用户终端的过热程度等级。
示例性地,可以设置过热程度等级包括过热程度等级1和过热程度等级2,且可以设置过热程度等级1对应有缩减比例50%,过热程度等级2对应有缩减比例75%。若UAI信息中显示用户终端倾向于减CC(Component Carrier,分量载波),则过热程度可以属于过热程度等级1,否则过热程度属于过热程度等级2。
若过热程度属于过热程度等级1,则基站可以将maxUplinkDutyCycle-FR2调整为目前的maxUplinkDutyCycle-FR250%,即得到目标上行占空比为初始上行占空比/>50%。
若过热程度属于过热程度等级2,则基站可以将maxUplinkDutyCycle-FR2调整为目前的maxUplinkDutyCycle-FR275%,即得到目标上行占空比为初始上行占空比/>75%。/>
示例性地,以上述过热程度等级为例,若UAI信息中显示用户终端倾向于减CC,则过热程度可以属于过热程度等级1;若UAI信息中显示用户终端倾向于减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多输入多输出)层,则过热程度可以属于过热程度等级2。
需要说明的是,过热程度等级可以根据用户终端上报的UAI信息或者用户终端上报的温度信息(如果用户终端可以上报的话)设置。过热程度等级对应的缩减比例可以通过仿真得到,本说明书中不作具体的限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若根据目标相关数据确定当前运行状态属于其他状态集合,对初始上行占空比进行调整,得到目标上行占空比,可以包括:若用户配置最大输出功率数据小于预设配置功率阈值,将初始上行占空比调整为预设上行占空比,作为目标上行占空比;其中,预设上行占空比小于初始上行占空比。
其中,预设上行占空比可以是预先设置的比较小的上行占空比。
具体地,基站获取用户终端上报的用户配置最大输出功率数据后,可以判断该最大输出功率数据是否小于预设配置功率阈值。若该最大输出功率数据小于预设配置功率阈值,可以表明对用户终端当前的发送功率的限制较大,需要将用户终端的上行占空比调整为一个比较小的值,以尽可能地限制上行调度机会,使得1秒内用户终端的平均发送功率不会超过最大发送功率。因此,基站可以将初始上行占空比调整为一个比较小的预设上行占空比,以将预设上行占空比作为目标上行占空比。
示例性地,用户终端可以在PHR(PowerHeadroomReport,功率余量报告)中上报最大输出功率数据PCMAX,f,c。基站根据用户终端在PHR中上报的PCMAX,f,c确定目标上行占空比,预设配置功率阈值可以是-30dbm,预设上行占空比的值可以是5%。若PCMAX,f,c小于等于-30dbm,则基站可以将maxUplinkDutyCycle-FR2调整为5%,作为目标上行占空比,以尽可能地限制上行调度机会。
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通过仿真根据不同的用户配置最大输出功率数据设置对应的缩减比例,以得到目标上行占空比为初始上行占空比与用户配置最大输出功率数据对应的缩减比例的乘积。
若用户配置最大输出功率数据大于等于预设配置功率阈值,则基站可以维持当前的初始上行占空比不变,将初始上行占空比确定为目标上行占空比。预设配置功率阈值和预设上行占空比可以通过仿真得到,本说明书中不作具体的限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考图3a所示,若根据目标相关数据确定当前运行状态属于其他状态集合,对初始上行占空比进行调整,得到目标上行占空比,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310、根据功率回退数据确定用户终端的功率回退百分比。
S320、基于功率回退百分比和初始上行占空比,确定目标上行占空比。
其中,功率回退数据可以是一定周期内用户终端上报的功率回退值,功率回退百分比可以是根据功率回退数据计算得到的。
具体地,基站可以根据一定周期内用户终端上报的功率回退数据,统计得到用户终端的功率回退百分比。基站可以根据功率回退百分比对初始上行占空比进行调整,以得到目标上行占空比。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功率回退百分比和初始上行占空比,可以确定目标上行占空比为初始上行占空比(1-功率回退百分比)。/>
示例性地,根据用户终端一定周期内上报的PHR,基站可以统计得到该一定周期内PHR中指示的功率回退百分比。基站在得到功率回退百分比/>后,可以将用户终端的上行占空比maxUplinkDutyCycle-FR2调整为目前的maxUplinkDutyCycle-FR2/>(1-/>),从而得到目标上行占空比。
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根据不同的功率回退百分比设置对应的缩减比例,以得到目标上行占空比为初始上行占空比与功率回退百分比对应的缩减比例的乘积。上述功率回退百分比对应的一定周期以及缩减比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仿真结果进行设置,本说明书中不作具体的限定。
示例性地,基站可以根据用户终端的信道质量、资源利用率、过热程度、用户配置最大输出功率PCMAX,f,c、功率回退指示动态调整上行占空比。参考图3b所示,上行占空比调整方法的流程可以包括:
步骤1.基站维护maxUplinkDutyCycle-FR2的初始值:
a)如果用户终端没有上报maxUplinkDutyCycle-FR2信息给基站
在基站接收到用户终端上报的能力信息之前,基站根据TDD时隙配比将maxUplinkDutyCycle-FR2的值初始化为1秒内总上行符号数/1秒内总符号数。
b)如果用户终端上报maxUplinkDutyCycle-FR2信息给基站
基站将maxUplinkDutyCycle-FR2的值初始化为用户终端上报的值。
步骤2.基站可以根据包括用户终端的信道质量、资源利用率、过热程度、用户配置最大输出功率、功率回退指示的多种条件对maxUplinkDutyCycle-FR2的值进行动态调整。
a)基站根据用户终端的信道质量和资源利用率(即RB利用率)调整maxUplinkDutyCycle-FR2,将第一预设质量阈值记为门限1,将第二预设质量阈值记为门限2,将预设利用率阈值记为门限3。
如果用户终端的信道质量大于等于门限1,基站在做上行调度的时候不再考虑maxUplinkDutyCycle-FR2的限制,将当前的maxUplinkDutyCycle-FR2调整为无效状态,即认为用户终端的所有的上行符号都可以调度。
如果用户终端的信道质量低于门限1同时大于等于门限2,且该用户终端的RB利用率低于门限3,则基站在做上行调度的时候不再考虑maxUplinkDutyCycle-FR2的限制,将当前的maxUplinkDutyCycle-FR2调整为无效状态(不改变当前的maxUplinkDutyCycle-FR2的值),即认为所有的上行符号都可以调度;如果该用户终端的RB利用率大于等于门限3,则维持现有的maxUplinkDutyCycle-FR2,将当前的maxUplinkDutyCycle-FR2作为目标上行占空比。
如果用户终端的信道质量低于门限2,基站维持现有的maxUplinkDutyCycle-FR2,将当前的maxUplinkDutyCycle-FR2作为目标上行占空比。
b)基站根据用户终端的过热程度调整maxUplinkDutyCycle-FR2。
如果用户终端未发生过热现象,则维持现有的maxUplinkDutyCycle-FR2,基站将当前的maxUplinkDutyCycle-FR2作为目标上行占空比。
如果用户终端发生过热现象,且过热程度属于过热程度等级1,基站将maxUplinkDutyCycle-FR2调整为目前的maxUplinkDutyCycle-FR2缩减比例1,以得到目标上行占空比;如果用户终端的过热程度属于过热程度等级2,基站将maxUplinkDutyCycle-FR2调整为目前的maxUplinkDutyCycle-FR2/>缩减比例2,以得到目标上行占空比。
c)基站根据用户终端上报的PCMAX,f,c调整maxUplinkDutyCycle-FR2,将预设配置功率阈值记为门限4。
基站根据用户终端在PHR中上报的PCMAX,f,c确定目标上行占空比。如果PCMAX,f,c小于门限4,则基站可以将maxUplinkDutyCycle-FR2调整为一个比较小的值minDutyCycle,以得到目标上行占空比,从而尽可能地限制上行调度机会。
d)基站根据用户终端上报的功率回退情况调整maxUplinkDutyCycle-FR2。
基站统计一定周期内PHR中指示的功率回退百分比,并将maxUplinkDutyCycle-FR2调整为目前的maxUplinkDutyCycle-FR2/>(1-/>),以得到目标上行占空比。
上述上行占空比调整方法的流程的步骤2中,现有的maxUplinkDutyCycle-FR2(或者,目前的maxUplinkDutyCycle-FR2)可以是步骤1中基站维护的maxUplinkDutyCycle-FR2的初始值,也可以是已经过调整后的maxUplinkDutyCycle-FR2。若用户终端同时满足多种条件,则可以根据多种条件分别得到的调整方式,选择最严格的调整方式对初始上行占空比进行调整。
示例性地,若上述步骤2中用户终端的信道质量低于门限2,则基站根据a条件可以确定调整方式为将当前的maxUplinkDutyCycle-FR2作为目标上行占空比1;若同时用户终端发生过热现象,且过热程度属于过热程度等级1,则基站根据b条件可以确定调整方式为将maxUplinkDutyCycle-FR2调整为目前的maxUplinkDutyCycle-FR2缩减比例1,作为目标上行占空比2;若同时用户终端在PHR中上报的PCMAX,f,c小于门限4,则基站根据c条件可以确定调整方式为将maxUplinkDutyCycle-FR2调整为一个比较小的值minDutyCycle,作为目标上行占空比3。假设目标上行占空比1>目标上行占空比2>目标上行占空比3,则基站可以将目标上行占空比3确定为最终的目标上行占空比。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上行占空比调整方法可以根据用户终端的信道质量变化程度、过热程度、最大输出功率变化程度事件触发对初始上行占空比的调整,也可以对初始上行占空比进行周期性的调整。由此,可以减少基站的运算复杂度,并能够降低上行占空比调整方法的实现复杂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考图4所示,若信道质量数据小于第一预设质量阈值,上行占空比调整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410、获取用户终端对应的资源利用率数据。
S420、基于资源利用率数据确定用户终端的目标资源数量。
S430、基于目标资源数量确定用户终端的目标发送功率。
S440、若目标发送功率小于等于最大输出功率数据,将初始上行占空比确定为目标上行占空比。
S450、若目标发送功率大于最大输出功率数据,基于初始上行占空比、最大输出功率数据以及目标发送功率,确定目标上行占空比。
其中,目标资源数量是用户终端需要的平均RB数量,目标发送功率是目标资源数量对应的用户终端需要的发送功率。
具体地,当信道质量数据小于第一预设质量阈值时,基站可以根据之前对用户终端进行的调度统计得到当前用户终端的资源利用率数据,并根据资源利用率数据计算得到用户终端需要的目标资源数量。基站基于目标资源数量可以计算得到用户终端的目标发送功率,并将目标发送功率与用户终端上报的用户配置最大输出功率数据进行比较。若目标发送功率小于等于用户配置最大输出功率数据,则基站可以维持初始上行占空比不变,即将初始上行占空比确定为目标上行占空比;若目标发送功率大于用户配置最大输出功率数据,则基站可以基于初始上行占空比、用户配置最大输出功率数据以及目标发送功率,计算得到目标上行占空比。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按照以下传输功率计算公式计算相应的目标资源数量需要的目标发送功率P:
其中,表示抵抗系统干扰与满足系统基本性能需求的基准功率(或者,表示PUSCH(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上行共享信道)目标接收功率),可以由操作员人工设定;/>为PUSCH传输的子载波间隔;/>表示目标资源数量;/>为路损补偿因子(链路损耗补偿系数);PL表示路损估计值(链路损耗值);/>表示功率偏移量,可以根据调制编码方式得到;/>表示闭环功率调整因子。
若目标发送功率P≤用户配置最大输出功率数据PCMAX,f,c,则不对当前的maxUplinkDutyCycle-FR2进行调整;若目标发送功率P>用户配置最大输出功率数据PCMAX,f,c,可以将maxUplinkDutyCycle-FR2调整为当前的maxUplinkDutyCycle-FR2PCMAX,f,c/P,从而得到目标上行占空比。
示例性地,信道质量数据为CQI,第一预设质量阈值为10。当信道质量数据CQI大于等于10时,基站在做上行调度时不再考虑maxUplinkDutyCycle-FR2的限制,即认为所有的上行符号都可以调度。
当信道质量数据CQI小于10时,基站根据当前用户终端的RB利用率计算出用户终端需要的平均RB数。假设基站与用户终端之间通信的子载波间隔SCS为120KHz,全带宽为66RB,当前用户终端的RB利用率为15%,则可以计算得到用户终端的需要的平均RB数量=15%66=10,即得到了目标资源数量/>=10。假设用户终端处于信道质量比较差的通信环境中,或者用户终端处于小区边缘,路径损耗PL=100,路损补偿因子/>=0.7,/>=-80,/>=0,/>=0。用户终端的用户配置最大输出功率数据PCMAX,f,c=6dBm。在此基础上可以计算相应的平均RB数所需要的发送功率P,即有:
P=-80+10log10(810)+0.7/>100=9dBm
由于P>PCMAX,f,c,则基站可以将maxUplinkDutyCycle-FR2调整为当前的maxUplinkDutyCycle-FR26/9,从而得到目标上行占空比。
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同时考虑用户终端的信道质量、资源利用率、用户配置最大输出功率PCMAX,f,c对上行占空比maxUplinkDutyCycle-FR2的影响,以对用户终端的上行占空比maxUplinkDutyCycle-FR2进行动态调整。通过对上行占空比进行动态调整,可以有效提高基站的上行调度与用户终端的实际通信情况等的匹配度,从而保证良好的上行性能。
本说明书实施方式提供一种上行占空比调整装置,应用于基站,参考图5所示,上行占空比调整装置500可以包括:占空比和相关数据确定模块510、占空比无效状态调整模块520、目标上行占空比获取模块530。
占空比和相关数据确定模块510,用于确定用户终端对应的初始上行占空比和能够反映用户终端的发送功率情况的目标相关数据;其中,初始上行占空比用于限制用户终端的能够用于上行链路传输的上行符号的数量;目标相关数据包括信道质量数据、过热程度数据、最大输出功率数据、功率回退数据中的至少一个;用户终端预设有最大发送功率。
占空比无效状态调整模块520,用于若根据目标相关数据确定用户终端的当前运行状态属于指定状态集合,将初始上行占空比调整为无效状态;其中,在无效状态下上行符号的数量不受初始上行占空比的限制,以使用户终端的所有上行符号均能够用于上行链路传输;指定状态集合中的任一状态下用户终端的平均发送功率不超过最大发送功率。
目标上行占空比获取模块530,用于若根据目标相关数据确定当前运行状态属于其他状态集合,对初始上行占空比进行调整,得到目标上行占空比;其中,其他状态集合包括除指定状态集合之外的其他状态。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占空比无效状态调整模块520,还用于若信道质量数据大于等于第一预设质量阈值,将初始上行占空比调整为无效状态。
目标上行占空比获取模块530,还用于若信道质量数据小于第一预设质量阈值,将初始上行占空比确定为目标上行占空比。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目标上行占空比获取模块530,还用于若过热程度数据表明用户终端未发生过热,将初始上行占空比确定为目标上行占空比;或者,若过热程度数据表明用户终端发生过热,基于过热程度数据和初始上行占空比确定目标上行占空比。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目标上行占空比获取模块530,还用于若最大输出功率数据小于预设配置功率阈值,将初始上行占空比调整为预设上行占空比,作为目标上行占空比;其中,预设上行占空比小于初始上行占空比。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目标上行占空比获取模块530,还用于根据功率回退数据确定用户终端的功率回退百分比;基于功率回退百分比和初始上行占空比,确定目标上行占空比。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目标上行占空比获取模块530,还用于获取用户终端对应的资源利用率数据;基于资源利用率数据确定用户终端的目标资源数量;基于目标资源数量确定用户终端的目标发送功率;若目标发送功率小于等于最大输出功率数据,将初始上行占空比确定为目标上行占空比;若目标发送功率大于最大输出功率数据,基于初始上行占空比、最大输出功率数据以及目标发送功率,确定目标上行占空比。
关于上行占空比调整装置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上行占空比调整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上述上行占空比调整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本说明书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参考图6所示,计算机设备600包括存储器610和处理器620,存储器610存储有第一计算机程序630,处理器620执行第一计算机程序630时实现前述任一项实施方式的上行占空比调整方法的步骤。
本说明书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芯片,参考图7所示,芯片700包括存储单元710和处理单元720,存储单元710存储有第二计算机程序730,处理单元720执行第二计算机程序730时实现前述任一项实施方式的上行占空比调整方法的步骤。
本说明书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前述任一项实施方式的上行占空比调整方法的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在流程图中表示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逻辑和/或步骤,例如,可以被认为是用于实现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的定序列表,可以具体实现在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中,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如基于计算机的系统、包括处理器的系统或其他可以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取指令并执行指令的系统)使用,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就本说明书而言,"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任何可以包含、存储、通信、传播或传输程序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的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的更具体的示例(非穷尽性列表)包括以下:具有一个或多个布线的电连接部(电子装置),便携式计算机盘盒(磁装置),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辑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速存储器),光纤装置,以及便携式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另外,计算机可读介质甚至可以是可在其上打印所述程序的纸或其他合适的介质,因为可以例如通过对纸或其他介质进行光学扫描,接着进行编辑、解译或必要时以其他合适方式进行处理来以电子方式获得所述程序,然后将其存储在计算机存储器中。
应当理解,本发明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系统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例如,如果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8)

1.一种上行占空比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基站,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用户终端对应的初始上行占空比和能够反映所述用户终端的发送功率情况的目标相关数据;其中,所述初始上行占空比用于限制所述用户终端的能够用于上行链路传输的上行符号的数量;所述目标相关数据包括信道质量数据、过热程度数据、最大输出功率数据、功率回退数据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用户终端预设有最大发送功率;
若根据所述目标相关数据确定所述用户终端的当前运行状态属于指定状态集合,将所述初始上行占空比调整为无效状态;其中,在所述无效状态下所述上行符号的数量不受所述初始上行占空比的限制,以使所述用户终端的所有上行符号均能够用于上行链路传输;所述指定状态集合中的任一状态下所述用户终端的平均发送功率不超过所述最大发送功率;
若根据所述目标相关数据确定所述当前运行状态属于其他状态集合,对所述初始上行占空比进行调整,得到目标上行占空比;其中,所述其他状态集合包括除所述指定状态集合之外的其他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行占空比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根据所述目标相关数据确定所述用户终端的当前运行状态属于指定状态集合,将所述初始上行占空比调整为无效状态,包括:
若所述信道质量数据大于等于第一预设质量阈值,将所述初始上行占空比调整为所述无效状态;
所述若根据所述目标相关数据确定所述当前运行状态属于其他状态集合,对所述初始上行占空比进行调整,得到目标上行占空比,包括:
若所述信道质量数据小于所述第一预设质量阈值,将所述初始上行占空比确定为所述目标上行占空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行占空比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若根据所述目标相关数据确定所述用户终端的当前运行状态属于指定状态集合,将所述初始上行占空比调整为无效状态之前,所述上行占空比调整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用户终端对应的资源利用率数据;
所述若根据所述目标相关数据确定所述用户终端的当前运行状态属于指定状态集合,将所述初始上行占空比调整为无效状态,包括:
若所述信道质量数据小于第一预设质量阈值且大于等于第二预设质量阈值,且所述资源利用率数据小于预设利用率阈值,将所述初始上行占空比调整为所述无效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上行占空比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根据所述目标相关数据确定所述当前运行状态属于其他状态集合,对所述初始上行占空比进行调整,得到目标上行占空比,包括:
若所述信道质量数据小于所述第一预设质量阈值且大于等于所述第二预设质量阈值,且所述资源利用率数据大于等于所述预设利用率阈值,将所述初始上行占空比确定为所述目标上行占空比;或者,
若所述信道质量数据小于所述第二预设质量阈值,将所述初始上行占空比确定为所述目标上行占空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行占空比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根据所述目标相关数据确定所述当前运行状态属于其他状态集合,对所述初始上行占空比进行调整,得到目标上行占空比,包括:
若所述过热程度数据表明所述用户终端未发生过热,将所述初始上行占空比确定为所述目标上行占空比;或者,
若所述过热程度数据表明所述用户终端发生过热,基于所述过热程度数据和所述初始上行占空比确定所述目标上行占空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上行占空比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过热程度数据和所述初始上行占空比确定所述目标上行占空比,包括:
根据所述过热程度数据确定所述用户终端的过热程度等级;
根据所述过热程度等级对应的缩减比例和所述初始上行占空比进行乘法运算,得到所述目标上行占空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行占空比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根据所述目标相关数据确定所述当前运行状态属于其他状态集合,对所述初始上行占空比进行调整,得到目标上行占空比,包括:
若所述最大输出功率数据小于预设配置功率阈值,将所述初始上行占空比调整为预设上行占空比,作为所述目标上行占空比;其中,所述预设上行占空比小于所述初始上行占空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行占空比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根据所述目标相关数据确定所述当前运行状态属于其他状态集合,对所述初始上行占空比进行调整,得到目标上行占空比,还包括:
根据所述功率回退数据确定所述用户终端的功率回退百分比;
基于所述功率回退百分比和所述初始上行占空比,确定所述目标上行占空比。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行占空比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信道质量数据小于所述第一预设质量阈值,所述上行占空比调整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用户终端对应的资源利用率数据;
基于所述资源利用率数据确定所述用户终端的目标资源数量;
基于所述目标资源数量确定所述用户终端的目标发送功率;
若所述目标发送功率小于等于所述最大输出功率数据,将所述初始上行占空比确定为所述目标上行占空比;
若所述目标发送功率大于所述最大输出功率数据,基于所述初始上行占空比、所述最大输出功率数据以及所述目标发送功率,确定所述目标上行占空比。
10.一种上行占空比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基站,所述装置包括:
占空比和相关数据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用户终端对应的初始上行占空比和能够反映所述用户终端的发送功率情况的目标相关数据;其中,所述初始上行占空比用于限制所述用户终端的能够用于上行链路传输的上行符号的数量;所述目标相关数据包括信道质量数据、过热程度数据、最大输出功率数据、功率回退数据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用户终端预设有最大发送功率;
占空比无效状态调整模块,用于若根据所述目标相关数据确定所述用户终端的当前运行状态属于指定状态集合,将所述初始上行占空比调整为无效状态;其中,在所述无效状态下所述上行符号的数量不受所述初始上行占空比的限制,以使所述用户终端的所有上行符号均能够用于上行链路传输;所述指定状态集合中的任一状态下所述用户终端的平均发送功率不超过所述最大发送功率;
目标上行占空比获取模块,用于若根据所述目标相关数据确定所述当前运行状态属于其他状态集合,对所述初始上行占空比进行调整,得到目标上行占空比;其中,所述其他状态集合包括除所述指定状态集合之外的其他状态。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上行占空比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占空比无效状态调整模块,还用于若所述信道质量数据大于等于第一预设质量阈值,将所述初始上行占空比调整为所述无效状态;
所述目标上行占空比获取模块,还用于若所述信道质量数据小于所述第一预设质量阈值,将所述初始上行占空比确定为所述目标上行占空比。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上行占空比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上行占空比获取模块,还用于若所述过热程度数据表明所述用户终端未发生过热,将所述初始上行占空比确定为所述目标上行占空比;或者,若所述过热程度数据表明所述用户终端发生过热,基于所述过热程度数据和所述初始上行占空比确定所述目标上行占空比。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上行占空比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上行占空比获取模块,还用于若所述最大输出功率数据小于预设配置功率阈值,将所述初始上行占空比调整为预设上行占空比,作为所述目标上行占空比;其中,所述预设上行占空比小于所述初始上行占空比。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上行占空比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上行占空比获取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功率回退数据确定所述用户终端的功率回退百分比;基于所述功率回退百分比和所述初始上行占空比,确定所述目标上行占空比。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上行占空比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上行占空比获取模块,还用于获取所述用户终端对应的资源利用率数据;基于所述资源利用率数据确定所述用户终端的目标资源数量;基于所述目标资源数量确定所述用户终端的目标发送功率;若所述目标发送功率小于等于所述最大输出功率数据,将所述初始上行占空比确定为所述目标上行占空比;若所述目标发送功率大于所述最大输出功率数据,基于所述初始上行占空比、所述最大输出功率数据以及所述目标发送功率,确定所述目标上行占空比。
16.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第一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第一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上行占空比调整方法的步骤。
17.一种芯片,包括存储单元和处理单元,所述存储单元存储有第二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执行所述第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上行占空比调整方法的步骤。
1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上行占空比调整方法的步骤。
CN202410072383.7A 2024-01-18 2024-01-18 上行占空比调整方法、装置、设备、芯片及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772963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072383.7A CN117729639B (zh) 2024-01-18 2024-01-18 上行占空比调整方法、装置、设备、芯片及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072383.7A CN117729639B (zh) 2024-01-18 2024-01-18 上行占空比调整方法、装置、设备、芯片及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729639A true CN117729639A (zh) 2024-03-19
CN117729639B CN117729639B (zh) 2024-05-28

Family

ID=902036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072383.7A Active CN117729639B (zh) 2024-01-18 2024-01-18 上行占空比调整方法、装置、设备、芯片及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729639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057965A1 (zh) * 2019-09-27 2021-04-0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能力参数确定方法、上行调度方法、终端和网络侧设备
CN112740802A (zh) * 2018-09-19 2021-04-30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无线网络的占空比感知调度
CN113228755A (zh) * 2019-04-30 2021-08-0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上行发射功率辐射限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3924805A (zh) * 2019-05-28 2022-01-11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最大允许暴露辅助上行链路业务许可分配
US20220264483A1 (en) * 2019-11-08 2022-08-18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torage medium, and chip
CN115250133A (zh) * 2021-04-26 2022-10-2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15696539A (zh) * 2021-07-29 2023-02-0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发送功率的确定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7099414A (zh) * 2021-04-09 2023-11-21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省电的占空比配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40802A (zh) * 2018-09-19 2021-04-30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无线网络的占空比感知调度
CN113228755A (zh) * 2019-04-30 2021-08-0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上行发射功率辐射限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3924805A (zh) * 2019-05-28 2022-01-11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最大允许暴露辅助上行链路业务许可分配
WO2021057965A1 (zh) * 2019-09-27 2021-04-0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能力参数确定方法、上行调度方法、终端和网络侧设备
US20220264483A1 (en) * 2019-11-08 2022-08-18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torage medium, and chip
CN117099414A (zh) * 2021-04-09 2023-11-21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省电的占空比配置
CN115250133A (zh) * 2021-04-26 2022-10-2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15696539A (zh) * 2021-07-29 2023-02-0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发送功率的确定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NOKIA等: "R4-1903083,Maximum uplink duty cycle for FR2 UE and its implications", 3GPP TSG-RAN WG4 MEETING #90BIS, 12 April 2019 (2019-04-12)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729639B (zh) 2024-05-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529657B (zh) 一种信息发送方法、信息接收方法及装置
US11375457B2 (en) User equipment and a method for power control of uplink transmissions
US11985608B2 (en) Power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EP2842375B1 (en) Maximum output power configuration with ue preference in carrier aggregation
EP2636259B1 (en) Methods of setting maximum output power for user equipment and reporting power headroom, and the user equipment
EP2092662B1 (en) Inter-cell power control for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CN110381527B (zh) 功率余量报告方法、tpc命令发送方法和装置、基站、终端
US9078217B2 (en) User equipment, base station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RU2408137C1 (ru) Широковещательная передача информации о помехах в обслуживающем секторе и соответствующее управление мощностью трафика в обратной линии связи
US8498194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trolling uplink power
US8649280B2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e station, user equipment,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EP2374308B1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user equipment, base station, transmit power deciding method, and program
KR20070047636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역방향 로드 제어 장치 및 방법
CN110958699A (zh) 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US9473371B2 (en) Method and server for dynamically determining a reference signal (RS) power boost level
CN112312574A (zh) 一种通信传输的方法
US20170180024A1 (en)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nd method for selecting a transmission antenna
US7643841B2 (en) Receiver performance control
CN116032761A (zh) 业务切片的调整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831142A (zh) 功率控制参数的确定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CN117729639B (zh) 上行占空比调整方法、装置、设备、芯片及可读存储介质
US20130051352A1 (en)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load sharing power control
CN113939003A (zh) 上行功率控制方法和装置
US20030128559A1 (en) Method for regulating the transmitting power of a master station, and corresponding master station
EP4161167A1 (en) Insertion loss mitigation for reference signal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