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712766A - 服务器 - Google Patents

服务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712766A
CN117712766A CN202211101544.8A CN202211101544A CN117712766A CN 117712766 A CN117712766 A CN 117712766A CN 202211101544 A CN202211101544 A CN 202211101544A CN 117712766 A CN117712766 A CN 1177127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female
conductive
server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10154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孔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Fusion Digital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Fusion Digital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Fusion Digital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XFusion Digital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10154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712766A/zh
Publication of CN1177127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71276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服务器。包括服务器节点、母排、公端连接器和母端连接器,公端连接器与服务器节点连接,母端连接器与母排连接,或,公端连接器与母排连接,母端连接器与服务器节点连接;公端连接器包括插针;母端连接器包括底座、多个导电端子、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底座、多个导电端子、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配合围设出插接空间,插针插入插接空间,插针与多个导电端子接触;多个导电端子沿周向方向依次排布在底座的外围,第一弹性件套设于多个导电端子的一端,以将多个导电端子与底座固定,第二弹性件套设于多个导电端子的另一端,以将多个导电端子与插针固定。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能够使服务器节点和母排之间具有较佳的连接可靠性和稳定性。

Description

服务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服务器。
背景技术
在服务器中,母排为用以传输电能、具有汇集和分配电力的电气连接件,通过它可以把供电设备输出的电能输送给各个服务器节点,而服务器节点通常通过连接器实现从母排的取电。目前,连接器与母排的连接性能较差,从而影响服务器节点和母排之间的连接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服务器,具有良好的抗冲击性能,能够使服务器节点和母排之间具有较佳的连接可靠性和稳定性。
本申请提供一种服务器,所述服务器包括至少一个服务器节点、母排、至少一个公端连接器和至少一个母端连接器,一个所述公端连接器与一个所述服务器节点连接,一个所述母端连接器与所述母排连接,或者,一个所述公端连接器与所述母排连接,一个所述母端连接器与一个所述服务器节点连接;
所述公端连接器包括插针;
所述母端连接器包括底座、多个导电端子、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所述底座、多个所述导电端子、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配合围设出插接空间,当所述插针插入所述插接空间内时,所述插针与多个所述导电端子接触;
多个所述导电端子沿周向方向依次排布在所述底座的外围,所述第一弹性件套设于多个所述导电端子的一端,以将多个所述导电端子与所述底座固定,所述第二弹性件套设于多个所述导电端子的另一端,当所述插针插入所述插接空间内时,所述第二弹性件将多个所述导电端子与所述插针固定。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能够在受力后拉动多个导电端子在径向方向产生偏移,也即为,多个弹片端子能够在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的作用下具备一定的径向浮动量。由此,在公端连接器与母端连接器的插接方向上,理想状态下公端连接器与母端连接器可以对准而进行插接。但实际状态下往往会因插接环境的差异而造成公端连接器与母端连接器的连接处被遮挡(如被服务器节点遮挡服务器节点与母排的连接处),导致人眼难以目视服务器节点与母排插接过程,从而使公端连接器与母端连接器只能进行盲插。而盲插会导致公端连接器与母端连接器难以进行对准,也即,会造成插针的轴线与底座的轴线平行设置或交叉设置。具体而言,当插针以一定角度倾斜插入插接空间时,插针的轴线和底座的轴线存在角度倾斜的情况,进而导致插针的轴线和底座的轴线会交叉设置。当插针垂直于底座但偏离底座一定距离而插入插接空间时,插针的轴线和底座的轴线存在位置偏离的情况,进而导致插针的轴线和底座的轴线会平行设置。前述几种情况均会导致插针相对于底座产生径向偏移。
而通过设置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可以在插针相对于底座产生径向偏移时,通过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的弹力作用,而拉动多个导电端子产生径向偏移,以补偿前述偏差,修正公端连接器与母端连接器的相对误差,从而在公端连接器与母端连接器盲插未对准的情况下,使多个弹片端子始终与插针抵接,保证公端连接器和母端连接器在盲插未对准情况下仍能稳定接触,使公端连接器与母端连接器始终可靠连接,进而使服务器节点与母排之间具有良好的连接可靠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母排包括第一导电排和第二导电排,所述公端连接器和所述母端连接器的数量均为两个;
一个所述公端连接器连接至所述服务器节点,一个所述母端连接器连接至所述第一导电排,一个所述公端连接器与一个所述母端连接器插接,以实现所述母排与所述服务器节点之间正极电流的导通,另一个所述公端连接器连接至所述服务器节点,另一个所述母端连接器连接至所述第二导电排,另一个所述公端连接器与另一个所述母端连接器插接,以实现所述母排与所述服务器节点之间负极电流的导通;或者,
一个所述公端连接器连接至所述第一导电排,一个所述母端连接器连接至所述服务器节点,一个所述公端连接器与一个所述母端连接器插接,以实现所述母排与所述服务器节点之间正极电流的导通,另一个所述公端连接器连接至所述第二导电排,另一个所述母端连接器连接至所述服务器节点,另一个所述公端连接器与另一个所述母端连接器插接,以实现所述母排与所述服务器节点之间负极电流的导通。
也即为,第一导电排和第二导电排中,一个导电排为正极导电排,能够通过公端连接器和母端连接器的对插而实现母排与服务器节点之间的正极电流的导通,另一个导电排为负极导电排,能够通过公端连接器和母端连接器的对插而实现母排与服务器节点之间的负极电流的导通。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服务器节点包括外壳,所述外壳设有插孔,所述服务器还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包括固定部和夹持部,所述固定部固定至所述外壳内,所述夹持部连接在所述固定部的一侧,所述夹持部穿过所述插孔伸出所述服务器节点,所述夹持部用于与所述母排连接。
示例性地,固定部的外径尺寸大于服务器节点的外壳的插孔的孔径尺寸,以使安装架的夹持部穿过插孔并伸出外壳后,固定部能够起到止挡作用,使安装架不会从服务器节点上脱落,以便于固定在安装架上的公端连接器能够与服务器节点内的相应结构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夹持部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凸部、第二凸部和第三凸部,所述第一凸部和所述第二凸部分别位于所述固定部的两端,所述第三凸部位于所述固定部的中间位置;
所述第一凸部与所述第三凸部之间的间隙区域形成第一夹持空间,所述第一夹持空间用于夹持所述第一导电排;
所述第二凸部与所述第三凸部之间的间隙区域形成第二夹持空间,所述第二夹持空间用于夹持所述第二导电排。
可以理解的是,设置第三凸部能够将第一导电排与第二导电排间隔开,避免正负极接触而造成短路的现象发生,可靠性佳。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导电排设有第一孔,所述第一孔用于容置一个母端连接器,所述第二导电排设有第二孔,所述第二孔用于容置另一个所述母端连接器;
所述固定部包括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第一孔对应设置,所述第一安装孔用于固定一个所述公端连接器,所述第二安装孔与所述第二孔对应设置,所述第二安装孔用于固定另一个所述公端连接器。
由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先将母端连接器设置在母排的收容孔(如第一导电排的第一孔或第二导电排的第二孔)中,再采用对插的形式实现公端连接器和母端连接器的连接,最后通过母端连接器与母排的连接,而实现公端连接器与母排之间的间接连接。公端连接器和母端连接器在连接过程中始终不会与母排的表面镀层接触。相对于现有技术中一个连接器直接连接在服务器节点和母排之间,该连接器会直接与母排的表面镀层接触。本申请中,母端连接器容置于母排中的设置,既可以缓冲公端连接器在振动冲击过程中所受的影响,也能够避免因公端连接器和/或母端连接器直接与母排的表面镀层接触而导致母排的表面镀层易在振动冲击过程中磨损严重,从而影响服务器节点和母排之间的连接可靠性的问题发生。
此设置下,一方面,由于连接器不会与母排的表面镀层接触,母排的表面镀层可以设置的较为轻薄,有利于避免大尺寸大电流母排表面的高要求电镀,提高母排的生产效率。另一方面,由于连接器不会与母排的表面镀层接触,还能避免传统连接器对母排的高尺寸精度要求,不需要通过母排零件的高度一致性来解决盲插对准问题,有效降低大尺寸母排的加工一致性要求,大幅度降低加工难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电端子包括第一连接段、第二连接段和第三连接段,所述第三连接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段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段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段自所述第三连接段的一端沿顺时针方向弯折延伸,所述第二连接段自所述第三连接段的另一端沿逆时针方向弯折延伸。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连接段为直线段,或者,所述第三连接段为曲线段。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段包括第一曲面,所述第二连接段包括第二曲面,所述第三连接段包括第三曲面,所述第一曲面、所述第二曲面和所述第三曲面连接构成所述导电端子的外表面;
所述第一曲面的曲率中心和所述第二曲面的曲率中心位于所述导电端子的同一侧,所述第一曲面的曲率中心和所述第三曲面的曲率中心分别位于所述导电端子的两侧。
此设置下,导电端子的形状可以近似呈现“W”形。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每一所述第一连接段均包括一个第一凹部,多个所述第一凹部沿所述周向方向环绕设置在所述底座的外围,所述第一弹性件的至少部分位于多个所述第一凹部内;
每一所述第二连接段均包括一个第二凹部,多个所述第二凹部沿所述周向方向环绕设置在所述插针的外围,所述第二弹性件的至少部分位于多个所述第二凹部内。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每一所述第一连接段与每一所述第三连接段的连接处均形成一个第一凹部,多个所述第一凹部沿所述周向方向环绕设置在所述底座的外围,所述第一弹性件的至少部分位于多个所述第一凹部内;
每一所述第二连接段与每一所述第三连接段的连接处均形成一个第二凹部,多个所述第二凹部沿所述周向方向环绕设置在所述插针的外围,所述第二弹性件的至少部分位于多个所述第二凹部内。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座的外周面设有沿所述周向方向延伸的凹槽,多个所述第一连接段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凹槽内。
也即为,凹槽为环形凹槽。凹槽可以适配多个导电端子的端部形状,以提供一定的容置空间而供多个导电端子的端部容置于其内。此设置下,通过在外周面设置朝向底座的第二轴线内凹的凹槽,能够减小底座的占用空间以增加多个导电端子的容置空间,从而在不额外增加母端连接器的占用空间的基础上,使底座的外周面既能贴合多个导电端子的端部形状也能收容多个导电端子,有利于增强多个导电端子与底座的连接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插针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朝向所述底座,所述第一端设有用于与多个导电端子接触的导向结构,所述导向结构沿轴向方向的截面宽度由所述插针向所述底座的方向逐渐减小。
此设置下,可以利用导向结构的导向作用使公端连接器逐步插入母端连接器中,有利于提高公端连接器与母端连接器的插接效率和插接成功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座朝向所述插针的表面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与所述插接空间连通,所述导向槽沿所述轴向方向的截面宽度由所述插针向所述底座的方向逐渐减小。
此设置下,可以利用导向槽的导向作用使部分插针的第一端插接于导向槽内,有利于提高母端连接器与公端连接器插接时的插接稳定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服务器的一种结构示意简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服务器的另一种结构示意简图;
图3是图2所示的服务器的爆炸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服务器的另一种结构示意简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组件的一种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组件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所示的连接器组件的安装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所示的安装架安装于服务器节点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7所示的安装架安装于母排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组件的另一种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沿图10所示的剖切线A-A剖切所得的剖面图;
图12是图10所示的连接器组件的公端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0所示的连接器组件的母端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3所示的母端连接器的爆炸示意图;
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组件的母端连接器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图15所示的母端连接器容置于母排中第一导电排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图13所示的连接器组件的导电端子的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图13所示的连接器组件的导电端子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图13所示的连接器组件的导电端子的又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方便理解,首先对本申请的实施例所涉及的术语进行解释。
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
多个:是指两个或多于两个。
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A与B连接,可以是A与B直接相连,也可以是A与B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
轴向方向:可以理解为公端连接器/母端连接器的中心轴线所在的方向,等同于公端连接器/母端连接器的延伸方向。
周向方向:可以理解为环绕公端连接器/母端连接器的中心轴线所在的方向。
径向方向:垂直于轴向方向的方向。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清楚地描述。
请参阅图1,图1是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服务器200的一种结构示意简图。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服务器200。服务器200可以包括服务器节点210和母排220,服务器节点210与母排220电连接。服务器节点210能够从母排220上取电,母排220也能够为服务器节点210供电。
其中,服务器节点210可以为如计算节点、交换节点、存储节点等节点,其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当服务器节点210的数量为多个时,多个服务器节点210在母排220上排列设置。母排220可以应用于通讯领域(如通讯基站、配电系统)、计算机领域(如服务器200、大型主机)、新能源领域(如太阳能逆变器、风能变流器等功率转换模块)、轨道交通领域(如机车、电车等牵引逆变器和控制装置)、UPS(Uninterruptible Power Supply,不间断电源)电源柜、电动汽车等。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服务器200还可以包括连接器组件(图未示),如下将以服务器节点210与母排220通过连接器组件而实现物理连接和电性连接为例而进行说明,其中,连接器组件可应用至任何能够通过对接而引出电信号的应用环境。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请结合参阅图2和图3,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服务器200的另一种结构示意简图,图3是图2所示的服务器200的爆炸示意图。
服务器节点210可以包括外壳2110,外壳2110内设有收容空间2120,收容空间2120能够收容如主板、硬盘模组、风扇模组等部件。外壳2110设有贯穿外壳2110且与收容空间2120连通的插孔2130。
母排220可以包括第一导电排2210和第二导电排2220。第一导电排2210和第二导电排2220中,一个导电排为正极导电排,能够通过连接器组件100而实现与服务器节点210之间的正极电流的导通,另一个导电排为负极导电排,能够通过连接器组件100而实现与服务器节点210之间的负极电流的导通。第一导电排2210上设有第一孔2230,第二导电排2220上设有第二孔2240,第一孔2230和第二孔2240均能够提供一定的容置空间,以供连接器组件100的部分结构设于其内。
连接器组件100的一端与第一导电排2210和第二导电排2220连接,连接器组件100的另一端穿过外壳2110的插孔2130而伸入服务器节点210内的收容空间2120,连接器组件100的另一端可以与电缆连接。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服务器节点210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连接器组件100的数量也可以为一个或多个,服务器节点210的数量和连接器组件100的数量相同且对应设置。具体而言,当服务器节点210的数量为一个时,连接器组件100的数量也为一个。当服务器节点210的数量与连接器组件100的数量相同且均为多个时,多个服务器节点210和多个连接器组件100按照一个服务器节点210对应一个连接器组件100的一对一的对应关系,而在母排220的长度方向上排列设置。也即为,母排220能够为多个服务器节点210同时供电,多个服务器节点210能够同时从母排220上取电。
示例性地,请参阅图4,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服务器200的另一种结构示意简图。服务器节点210的数量为四个,连接器组件100的数量也为四个,一个连接器组件100连接母排220和一个服务器节点210,四个服务器节点210在母排220的长度方向上排列设置。
请参阅图5,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组件100的一种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连接器组件100可以包括公端连接器10和母端连接器20,公端连接器10与母端连接器20对插时,能够实现公端连接器10与母端连接器20之间电信号的导通,也即实现服务器节点210和母排220之间电信号的导通。其中,公端连接器10可理解为插头,其连接主体可以为服务器节点210或母排220。母端连接器20可理解为插座,其连接主体可以为母排220或服务器节点210。具体而言,当公端连接器10安装于服务器节点210时,母端连接器20安装于母排220。当公端连接器10安装于母排220时,母端连接器20安装于服务器节点210。也即为,公端连接器10和母端连接器20中,一个安装于服务器节点210,另一个安装于母排220。
在一具体的应用场景中,请参阅图6,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组件100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公端连接器10的数量为两个,母端连接器20的数量也为两个。两个公端连接器10均安装于服务器节点(图未示),两个母端连接器20分别安装于前述的第一导电排(图未示)的第一孔和第二导电排(图未示)的第二孔。一个公端连接器10与一个母端连接器20插接实现服务器节点210与母排220之间正极电流的导通。另一个公端连接器10与另一个母端连接器20插接实现服务器节点210与母排220之间负极电流的导通。连接器组件100还可以包括安装架30,安装架30用于将公端连接器10固定于服务器节点210,安装架30还用于实现服务器节点210与母排220之间相对位置的固定。示例性地,安装架30可以采用绝缘材质制成。
具体而言,请结合参阅图7、图8和图9,图7是图6所示的连接器组件100的安装架30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所示的安装架30安装于服务器节点210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7所示的安装架30安装于母排220的结构示意图。安装架30可以包括固定部31和夹持部32,夹持部32连接于固定部31的一侧。固定部31位于服务器节点210的外壳2110内,夹持部32穿过服务器节点210的外壳2110的插孔2130而伸出服务器节点210。
如图7和图8所示,固定部31可以具有第一安装孔311和第二安装孔312,第一安装孔311与第一导电排上的第一孔(图未示)对应设置,第二安装孔312与第二导电排上的第二孔(图未示)对应设置。第一安装孔311用于供一个公端连接器10穿过并固定该公端连接器10,第二安装孔312用于供另一个公端连接器10穿过并固定该公端连接器10。固定部31的外径尺寸大于服务器节点210的外壳2110的插孔2130的孔径尺寸,以使安装架30的夹持部32穿过插孔2130并伸出外壳2110后,固定部31能够起到止挡作用,使安装架30不会从服务器节点210上脱落,以便于固定在安装架30上的公端连接器10能够与服务器节点210内的相应结构连接。
如图7和图9所示,夹持部32可以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凸部321、第二凸部322和第三凸部323,第一凸部321和第二凸部322分别位于固定部31的两端,第三凸部323位于固定部31的中间位置。第一凸部321与第三凸部323之间的间隙区域形成第一夹持空间324,第一夹持空间324能够供第一导电排2210穿过并夹紧第一导电排2210。第二凸部322与第三凸部323之间的间隙区域形成第二夹持空间325,第二夹持空间325能够供第二导电排2220穿过并夹紧第二导电排2220。设置第三凸部323能够将第一导电排2210与第二导电排2220间隔开,避免正负极接触而造成短路的现象发生,可靠性佳。
需说明的是,不局限于上述公端连接器10连接至服务器节点210,母端连接器20连接至母排220的应用场景,公端连接器10还可以连接至母排220,母端连接器20还可以连接至服务器节点210。具体而言,当公端连接器10和母端连接器20均为两个时,一个公端连接器10连接至第一导电排,一个母端连接器20连接至服务器节点210,一个公端连接器10与一个母端连接器20插接,以实现母排220与服务器节点210之间正极电流的导通,另一个公端连接器10连接至第二导电排,另一个母端连接器20连接至服务器节点210,另一个公端连接器10与另一个母端连接器20插接,以实现母排220与服务器节点210之间负极电流的导通。
请结合参阅图10和图11,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组件100的另一种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沿图10所示的剖切线A-A剖切所得的剖面图。如下将以一个公端连接器10和一个母端连接器20插接形成如图10和图11所示的一个连接器组件100为例进行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如下对于连接器组件100的描述均可应用至如上所示的电子设备中。
请结合参阅图11和图12,图12是图10所示的连接器组件100的公端连接器10的结构示意图。公端连接器10可以包括插针11,插针11具有第一轴线C1。插针11包括第一端12和第二端13,插针11的第一端12为插针11中与母端连接器20插接的一端,插针11的第二端13为插针11中与服务器节点210或母排220连接的一端。
可选地,第一端12设有用于与母端连接器20接触的导向结构14,导向结构14沿轴向方向的截面宽度由插针11向底座21的方向逐渐减小。此设置下,可以利用导向结构14的导向作用使公端连接器10逐步插入母端连接器20中,有利于提高公端连接器10与母端连接器20的插接效率和插接成功率。
请结合参阅图13和图14,图13是图10所示的连接器组件100的母端连接器20的结构示意图,图14是图13所示的母端连接器20的爆炸示意图。母端连接器20可以包括底座21、多个导电端子22、第一弹性件23和第二弹性件24。底座21、多个导电端子22、第一弹性件23和第二弹性件24配合围设出插接空间25,插针11插入插接空间25内,插针11与多个导电端子22接触(可参阅图11),以实现母端连接器20与公端连接器10的电连接。
具体而言,底座21具有第二轴线C2,底座21包括第一面211、第二面212和外周面213。第一面211为底座21中朝向插针11的表面,第二面212为底座21中背向插针11的表面,第一面211与第二面212相对设置,外周面213连接在第一面211和第二面212之间,第一面211、第二面212和外周面213连接构成底座21的外观面。
可选地,第一面211凹设有导向槽214,导向槽214与插接空间25连通。导向槽214的形状可以与插针11的第一端12的端部形状适配,此设置下,可以利用导向槽214的导向作用使部分插针11的第一端12插接于导向槽214内,有利于提高母端连接器20与公端连接器10插接时的插接稳定性和可靠性。示例性地,导向槽214沿轴向方向的截面宽度可以由插针11向底座21的方向逐渐减小。
可选地,请参阅图15,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组件100的母端连接器20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第二面212可设有连接孔(图未示),母端连接器20还可以包括锁紧件26,锁紧件26与连接孔锁持,以将母端连接器20固定至母排220或服务器节点210。
示例性地,请结合参阅图15和图16,图16为图15所示的母端连接器20容置于母排220中第一导电排2210的结构示意图。母端连接器20容置于母排220中第一导电排2210的第一孔2230内,锁紧件26的一端伸入底座21的连接孔中,锁紧件26的另一端位于第一导电排2210外,锁紧件26抵持第一导电排2210,通过锁紧件26与连接孔的锁附连接而将母端连接器20与第一导电排2210固定。其中,连接孔可以为螺纹孔,锁紧件26可以为螺母。当然,在其他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面212也可不设置连接孔,母端连接器20也可以不包括锁紧件26,而是使底座21与第一导电排2210的第一孔2230过盈配合,即底座21的外径尺寸大于第一孔2230的内径尺寸而形成“孔小轴大”的过盈连接。
可选地,请再次参阅图14,外周面213设有凹槽215,凹槽215沿周向方向延伸且环绕设置。也即为,凹槽215为环形凹槽215。凹槽215可以适配多个导电端子22的端部形状,以提供一定的容置空间而供多个导电端子22的端部容置于其内。此设置下,通过在外周面213设置朝向底座21的第二轴线C2内凹的凹槽215,能够减小底座21的占用空间以增加多个导电端子22的容置空间,从而在不额外增加母端连接器20的占用空间的基础上,使底座21的外周面213既能贴合多个导电端子22的端部形状也能收容多个导电端子22,有利于增强多个导电端子22与底座21的连接稳定性和可靠性。
请继续参阅图13和图14,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多个导电端子22沿周向方向依次排布在底座21的外围。第一弹性件23套设于多个导电端子22的一端,以将多个导电端子22与底座21固定。第二弹性件24套设于多个导电端子22的另一端,以将多个导电端子22与插针11固定。示例性地,导电端子22的数量可以为五个,第一弹性件23可以为环形弹簧,第二弹性件24可以为环形弹簧。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弹性件23和第二弹性件24具有良好的弹性伸缩性能,其可以根据受力大小而改变伸长程度,以扩大包围范围或缩小包围范围。而多个导电端子22是依靠第一弹性件23和第二弹性件24的弹性伸缩性能而与底座21和插针11固定。
具体为,当第一弹性件23套设于多个导电端子22靠近底座21的一端时,若底座21的外径尺寸较大,多个导电端子22靠近底座21的一端会适配底座21的外径尺寸而围合出较大的包围圈,相邻两个导电端子22靠近底座21的端部之间的间距会变大,也即相邻两个导电端子22靠近底座21的端部会相对远离,第一弹性件23伸长程度较大而扩大包围范围,第一弹性件23使多个导电端子22靠近底座21的一端始终与底座21抵持。若底座21的外径尺寸较小,多个导电端子22靠近底座21的一端会适配底座21的外径尺寸而围合出较小的包围圈,相邻两个导电端子22靠近底座21的端部之间的间距会变小,也即相邻两个导电端子22靠近底座21的端部会相对靠近,第一弹性件23伸长程度较小或无伸长而缩小包围范围,第一弹性件23使多个导电端子22靠近底座21的一端始终与底座21抵持。
当第二弹性件24套设于多个导电端子22靠近插针11的一端时,若插针11的外径尺寸较大,多个导电端子22靠近插针11的一端会适配插针11的外径尺寸而围合出较大的包围圈,相邻两个导电端子22靠近插针11的端部之间的间距会变大,也即相邻两个导电端子22靠近插针11的端部会相对远离,第二弹性件24伸长程度较大而扩大包围范围,第二弹性件24使多个导电端子22靠近插针11的一端始终与插针11抵持。若插针11的外径尺寸较小,多个导电端子22靠近插针11的一端会适配插针11的外径尺寸而围合出较小的包围圈,相邻两个导电端子22靠近插针11的端部之间的间距会变小,也即相邻两个导电端子22靠近插针11的端部会相对靠近,第二弹性件24伸长程度较小或无伸长而缩小包围范围,第二弹性件24使多个导电端子22靠近插针11的一端始终与插针11抵持。
基于上述描述,应当理解,相邻两个导电端子22之间的间距是根据插针11的外径尺寸以及底座21的外径尺寸而进行灵活调整,相邻两个导电端子22既可以相对远离而具有较大的间距,也可以相对靠近而具有较小的间距。
而第一弹性件23和第二弹性件24还能够在受力后拉动多个导电端子22在径向方向产生偏移,也即为,多个弹片端子能够在第一弹性件23和第二弹性件24的作用下具备一定的径向浮动量。由此,在公端连接器10与母端连接器20的插接方向上,理想状态下公端连接器10与母端连接器20可以对准而进行插接,从而使插针11的第一轴线C1与底座21的第二轴线C2重合设置。但实际状态下往往会因插接环境的差异而造成公端连接器10与母端连接器20的连接处被遮挡(如被服务器节点210的外壳2110遮挡服务器节点210与母排220的连接处),导致人眼难以目视服务器节点210与母排220的插接过程,从而使公端连接器10与母端连接器20只能进行盲插。而盲插会导致公端连接器10与母端连接器20难以进行对准,也即,会造成第一轴线C1与第二轴线C2平行设置或交叉设置。具体而言,当插针11以一定角度倾斜插入插接空间25时,插针11的第一轴线C1和底座21的第二轴线C2存在角度倾斜的情况,进而导致第一轴线C1和第二轴线C2会交叉设置。当插针11垂直于底座21但偏离底座21一定距离而插入插接空间25时,插针11的第一轴线C1和底座21的第二轴线C2存在位置偏离的情况,进而导致第一轴线C1和第二轴线C2会平行设置。前述几种情况均会导致插针11相对于底座21产生径向偏移。
而通过设置第一弹性件23和第二弹性件24,可以在插针11相对于底座21产生径向偏移时,通过第一弹性件23和第二弹性件24的弹力作用,而拉动多个导电端子22产生径向偏移,以补偿前述偏差,修正公端连接器10与母端连接器20的相对误差,从而在公端连接器10与母端连接器20盲插未对准的情况下,使多个弹片端子始终与插针11抵接,保证公端连接器10和母端连接器20在盲插未对准情况下仍能稳定接触,使公端连接器10与母端连接器20始终可靠连接,进而使服务器节点210与母排220之间具有良好的连接可靠性。
另外,由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先将母端连接器20设置在母排220的收容孔(如第一导电排2210的第一孔2230或第二导电排2220的第二孔2240)中,再采用对插的形式实现公端连接器10和母端连接器20的连接,最后通过母端连接器20与母排220的连接,而实现公端连接器10与母排220之间的间接连接。公端连接器10和母端连接器20在连接过程中始终不会与母排220的表面镀层接触。相对于现有技术中一个连接器直接连接在服务器节点210和母排220之间,该连接器会直接与母排220的表面镀层接触。本申请中,母端连接器20容置于母排220中的设置,既可以缓冲公端连接器10在振动冲击过程中所受的影响,也能够避免因公端连接器10和/或母端连接器20直接与母排220的表面镀层接触而导致母排220的表面镀层易在振动冲击过程中磨损严重,从而影响服务器节点210和母排220之间的连接可靠性的问题发生。
一方面,由于连接器不会与母排220的表面镀层接触,母排220的表面镀层可以设置的较为轻薄,有利于避免大尺寸大电流母排220表面的高要求电镀,提高母排220的生产效率。另一方面,由于连接器不会与母排220的表面镀层接触,还能避免传统连接器对母排220的高尺寸精度要求,不需要通过母排220零件的高度一致性来解决盲插对准问题,有效降低大尺寸母排220的加工一致性要求,大幅度降低加工难度。
如下将仅以一个导电端子22为例而对导电端子22的结构进行说明,对于导电端子22的结构上的改进,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均可应用至其他的导电端子22上。
请结合参阅图17、图18和图19,图17是图13所示的连接器组件100的导电端子22的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18是图13所示的连接器组件100的导电端子22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19是图13所示的连接器组件100的导电端子22的又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导电端子22可以包括外表面221、内表面222、第一斜面223和第二斜面224。外表面221和内表面222相背设置,第一斜面223和第二斜面224相对设置,第一斜面223和第二斜面224连接在外表面221和内表面222之间。导电端子22可以包括第一连接段225、第二连接段226和第三连接段227,第一连接段225和第二连接段226分别位于导电端子22的两端。第三连接段227的一端与第一连接段225连接,第三连接段227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段226连接。第一连接段225的部分表面、第二连接段226的部分表面和第三连接段227的部分表面共同构成前述的外表面221、内表面222、第一斜面223和第二斜面224。
第一连接段225可以自第三连接段227的一端沿顺时针方向弯折延伸,第二连接段226可以自第三连接段227的另一端沿逆时针方向弯折延伸。也即为,第一连接段225为曲线段,第二连接段226也为曲线段。而第三连接段227既可以为直线段,或者,第三连接段227也可以为曲线段。当第三连接段227为曲线段时,第一连接段225包括第一曲面2251,第二连接段226包括第二曲面2261,第三连接段227包括第三曲面2271,第一曲面2251、第二曲面2261和第三曲面2271连接构成导电端子22的外表面221。第一曲面2251的曲率中心和第二曲面2261的曲率中心位于导电端子22的同一侧,第一曲面2251的曲率中心和第三曲面2271的曲率中心分别位于导电端子22的两侧,第二曲面2261的曲率中心和第三曲面2271的曲率中心分别位于导电端子22的两侧。此设置下,导电端子22的形状可以近似呈现“W”形。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每一第一连接段225均具有一个第一凹部228,多个第一凹部228沿周向方向环绕设置在底座21的外围,第一弹性件23环绕设置在多个第一连接段225的外围,且第一弹性件23的至少部分位于多个第一凹部228内,以将多个第一连接段225与底座21固定。
每一第二连接段226均具有一个第二凹部229,多个第二凹部229沿周向方向环绕设置在底座21的外围,第二弹性件24环绕设置在多个第二连接段226的外围,且第二弹性件24的至少部分位于多个第二凹部229内,以将多个第二连接段226与底座21固定。
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每一第一连接段225与每一第三连接段227的连接处均形成一个第一凹部228,多个第一凹部228沿周向方向环绕设置在底座21的外围,第一弹性件23环绕设置在多个第一连接段225的外围,且第一弹性件23的至少部分位于多个第一凹部228内,以将多个第一连接段225与底座21固定。
每一第二连接段226与每一第三连接段227的连接处均形成一个第二凹部229,多个第二凹部229沿周向方向环绕设置在底座21的外围,第二弹性件24环绕设置在多个第二连接段226的外围,且第二弹性件24的至少部分位于多个第二凹部229内,以将多个第二连接段226与底座21固定。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2)

1.一种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包括至少一个服务器节点、母排、至少一个公端连接器和至少一个母端连接器,一个所述公端连接器与一个所述服务器节点连接,一个所述母端连接器与所述母排连接,或者,一个所述公端连接器与所述母排连接,一个所述母端连接器与一个所述服务器节点连接;
所述公端连接器包括插针;
所述母端连接器包括底座、多个导电端子、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所述底座、多个所述导电端子、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配合围设出插接空间,当所述插针插入所述插接空间内时,所述插针与多个所述导电端子接触;
多个所述导电端子沿周向方向依次排布在所述底座的外围,所述第一弹性件套设于多个所述导电端子的一端,以将多个所述导电端子与所述底座固定,所述第二弹性件套设于多个所述导电端子的另一端,当所述插针插入所述插接空间内时,所述第二弹性件将多个所述导电端子与所述插针固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母排包括第一导电排和第二导电排,所述公端连接器和所述母端连接器的数量均为两个;
一个所述公端连接器连接至所述服务器节点,一个所述母端连接器连接至所述第一导电排,一个所述公端连接器与一个所述母端连接器插接,以实现所述母排与所述服务器节点之间正极电流的导通,另一个所述公端连接器连接至所述服务器节点,另一个所述母端连接器连接至所述第二导电排,另一个所述公端连接器与另一个所述母端连接器插接,以实现所述母排与所述服务器节点之间负极电流的导通;或者,
一个所述公端连接器连接至所述第一导电排,一个所述母端连接器连接至所述服务器节点,一个所述公端连接器与一个所述母端连接器插接,以实现所述母排与所述服务器节点之间正极电流的导通,另一个所述公端连接器连接至所述第二导电排,另一个所述母端连接器连接至所述服务器节点,另一个所述公端连接器与另一个所述母端连接器插接,以实现所述母排与所述服务器节点之间负极电流的导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节点包括外壳,所述外壳设有插孔,所述服务器还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包括固定部和夹持部,所述固定部固定至所述外壳内,所述夹持部连接在所述固定部的一侧,所述夹持部穿过所述插孔伸出所述服务器节点,所述夹持部用于与所述母排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凸部、第二凸部和第三凸部,所述第一凸部和所述第二凸部分别位于所述固定部的两端,所述第三凸部位于所述固定部的中间位置;
所述第一凸部与所述第三凸部之间的间隙区域形成第一夹持空间,所述第一夹持空间用于夹持所述第一导电排;
所述第二凸部与所述第三凸部之间的间隙区域形成第二夹持空间,所述第二夹持空间用于夹持所述第二导电排。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排设有第一孔,所述第一孔用于容置一个母端连接器,所述第二导电排设有第二孔,所述第二孔用于容置另一个所述母端连接器;
所述固定部包括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第一孔对应设置,所述第一安装孔用于固定一个所述公端连接器,所述第二安装孔与所述第二孔对应设置,所述第二安装孔用于固定另一个所述公端连接器。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包括第一连接段、第二连接段和第三连接段,所述第三连接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段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段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段自所述第三连接段的一端沿顺时针方向弯折延伸,所述第二连接段自所述第三连接段的另一端沿逆时针方向弯折延伸。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段为直线段,或者,所述第三连接段为曲线段。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第一连接段均包括一个第一凹部,多个所述第一凹部沿所述周向方向环绕设置在所述底座的外围,所述第一弹性件的至少部分位于多个所述第一凹部内;
每一所述第二连接段均包括一个第二凹部,多个所述第二凹部沿所述周向方向环绕设置在所述插针的外围,所述第二弹性件的至少部分位于多个所述第二凹部内。
9.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第一连接段与每一所述第三连接段的连接处均形成一个第一凹部,多个所述第一凹部沿所述周向方向环绕设置在所述底座的外围,所述第一弹性件的至少部分位于多个所述第一凹部内;
每一所述第二连接段与每一所述第三连接段的连接处均形成一个第二凹部,多个所述第二凹部沿所述周向方向环绕设置在所述插针的外围,所述第二弹性件的至少部分位于多个所述第二凹部内。
10.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外周面设有沿所述周向方向延伸的凹槽,多个所述第一连接段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凹槽内。
11.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针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朝向所述底座,所述第一端设有用于与多个导电端子接触的导向结构,所述导向结构沿轴向方向的截面宽度由所述插针向所述底座的方向逐渐减小。
12.如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朝向所述插针的表面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与所述插接空间连通,所述导向槽沿所述轴向方向的截面宽度由所述插针向所述底座的方向逐渐减小。
CN202211101544.8A 2022-09-09 2022-09-09 服务器 Pending CN11771276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01544.8A CN117712766A (zh) 2022-09-09 2022-09-09 服务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01544.8A CN117712766A (zh) 2022-09-09 2022-09-09 服务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712766A true CN117712766A (zh) 2024-03-15

Family

ID=901448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101544.8A Pending CN117712766A (zh) 2022-09-09 2022-09-09 服务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712766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794991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including guidance and latch assembly
US10879647B2 (en) Double pole power connector
CN100420100C (zh) 可安装在电路板上的连接器组合
CN111564721B (zh) 电连接器
US5807117A (en) Printed circuit board to housing interconnect system
CN117712766A (zh) 服务器
CN219246978U (zh) 双头连接器
US20020029898A1 (en) Insulating body for a connector for the transmission of optical and electrical signals
CN110492306A (zh) 一种模块化连接器及其插合方法
CN211530346U (zh) 用于传输高速电信号的插头及插座
CN111146635B (zh) 一种多信道防呆多触点式连接器对
CN113314906A (zh) 一种容差射频同轴连接器及其使用方法
CN112086839A (zh) 一种转接结构及使用该转接结构的弯式插座连接器
CN218828288U (zh) 一种新型板对板盲插射频同轴连接器
CN216598089U (zh) 一种线端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CN219843239U (zh) 一种线端连接器及其组件
CN212810712U (zh) 一种bma和smp双浮动射频连接器
CN220672922U (zh) 连接器
US20230064235A1 (en) Bus bar connector
CN211182589U (zh) 一种集束连接器
CN213753168U (zh) 一种母排连接器
CN219696847U (zh) 公端连接器及包含该连接器的电子设备
CN216289106U (zh) 用于插接汇流条的连接器和包括该连接器的电气设备
CN116014484B (zh) 连接器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17642063U (zh) 连接器、连接器模块和连接器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