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711341A - 显示面板、电子终端以及驱动信号的生成方法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电子终端以及驱动信号的生成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711341A
CN117711341A CN202311768983.9A CN202311768983A CN117711341A CN 117711341 A CN117711341 A CN 117711341A CN 202311768983 A CN202311768983 A CN 202311768983A CN 117711341 A CN117711341 A CN 1177113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
pixel
gate
data
pul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76898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常书铭
金润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CL Huaxing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CL Huaxing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CL Huaxing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CL Huaxing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76898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711341A/zh
Publication of CN1177113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71134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显示面板、电子终端以及驱动信号的生成方法,显示面板包括用于在第一最佳充电时间下发光的第一子像素、用于在第二最佳充电时间下发光的第二子像素、用于驱动两者发光的驱动模块(包括源极驱动模块、栅极驱动模块中的至少一者),第一最佳充电时间、第二最佳充电时间分别为使得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在第一灰阶下发光的亮度取最大值时的两充电时间,第一子像素的颜色和第二子像素的颜色相同,第一最佳充电时间不等于第二最佳充电时间,可以实现不同子像素各自的发光的亮度的最大值,可以改善对应的单色画面偏暗现象或者混色画面色偏现象。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电子终端以及驱动信号的生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显示器件的制造,具体涉及显示面板、电子终端以及驱动信号的生成方法。
背景技术
显示面板中考虑到数据驱动模块的成本,可以采用三栅极驱动架构以使数据线数量降为正常驱动架构的1/3,同时扫描线数量增加为正常驱动架构的3倍,降低了子像素的有效充电时间。
目前,由于面板中不同区域与驱动模块的传输路径存在差异,不可避免的造成不同区域中栅极信号(由栅极线G1、G2、G3等传输)、数据信号(由数据线D1、D2、D3至Dn传输)两者的衰减之和均不同,即不同子像素的有效充电时长存在差异;为降低数据电压错充的概率,一般以最小充电时长为基准以设置为所有区域的子像素的有效充电时长,整体进一步降低了整个面板的有效充电时长。然而,如图1所示,在三栅极驱动架构中,当显示单色画面或者双色的混色画面时,R、G、B三子像素中总存在数据电压的跳变,即数据线(D1、D2、D3至Dn中的任一者)所传输的电压的幅值循环处于高低变化状态,整个面板的有效充电时长的降低,进一步会导致子像素的充电时间不足,最终造成单色画面存在偏暗现象或者双色的混色画面存在色偏现象,降低了显示画面的质量。
因此,现有的三栅极驱动架构的显示面板中存在上述的单色画面存在偏暗现象或者双色的混色画面存在色偏现象,急需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显示面板、电子终端以及驱动信号的生成方法,以改善现有的三栅极驱动架构的液晶显示器中单色画面或者双色的混色画面中的色偏现象。
本发明提供了显示面板,包括:
第一子像素,用于在第一最佳充电时间下发光,所述第一最佳充电时间为使得所述第一子像素在第一灰阶下发光的亮度取最大值时的充电时间;
第二子像素,用于在第二最佳充电时间下发光,所述第二最佳充电时间为使得所述第二子像素在所述第一灰阶下发光的亮度取最大值时的充电时间,所述第一子像素的颜色和所述第二子像素的颜色相同;
驱动模块,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子像素和所述第二子像素,所述驱动模块与所述第一子像素、所述第二子像素之间分别具有不等的第一距离、第二距离;
其中,所述第一距离大于第二距离,所述第一最佳充电时间小于所述第二最佳充电时间;
其中,所述驱动模块包括源极驱动模块、栅极驱动模块中的至少一者。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面板包括:
多个子像素,包括所述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
多条栅极线,每一所述栅极线连接对应的多个所述子像素以传输同一栅极信号,每一所述栅极信号包括对应的一栅极脉冲;
多条数据线,每一所述数据线连接对应的多个所述子像素以传输同一数据信号,每一所述数据信号包括对应于对应的多个所述子像素的多个数据脉冲;
其中,分别加载至所述第一子像素、所述第二子像素的两所述数据脉冲的有效面积相同;
其中,所述第一子像素对应的所述栅极脉冲和对应的所述数据脉冲具有第一重叠区域,所述第二子像素对应的所述栅极脉冲和对应的所述数据脉冲具有第二重叠区域,所述第一重叠区域的面积和所述第一最佳充电时间的比值,等于所述第二重叠区域的面积和所述第二最佳充电时间的比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所述栅极信号中的多个所述栅极脉冲的幅值相同,所述第一子像素和所述第二子像素分别对应的两所述数据信号中的两所述数据脉冲的幅值相同;
所述第一子像素对应的所述栅极脉冲和对应的所述数据脉冲两者中分别用于构成所述第一重叠区域的一起点和一终点之间的水平距离,不等于所述第二子像素对应的所述栅极脉冲和对应的所述数据脉冲两者中分别用于构成所述第二重叠区域的一起点和一终点之间的水平距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分别对应于所述第一子像素、所述第二子像素的两所述栅极脉冲的脉宽相等,和/或,分别对应于所述第一子像素、所述第二子像素的两所述数据脉冲的脉宽相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面板还包括:
第三子像素,用于在第三最佳充电时间下发光,所述第三最佳充电时间为使得所述第三子像素在所述第一灰阶下发光的亮度取最大值时的充电时间;
其中,多条所述栅极线包括:
第一栅极线,连接至所述第一子像素以传输第一栅极脉冲作为对应的所述栅极脉冲;
第二栅极线,连接至所述第二子像素以传输第二栅极脉冲作为对应的所述栅极脉冲;
第三栅极线,连接至所述第三子像素以传输第三栅极脉冲作为对应的所述栅极脉冲;
其中,所述驱动模块包括电性连接至多条所述数据线以电性连接至多个所述子像素的所述源极驱动模块,所述第一子像素、所述第二子像素和所述第三子像素电性连接至同一所述数据线,所述第一子像素、所述第二子像素和所述第三子像素三者与所述源极驱动模块的距离依次减小;
其中,所述第二栅极脉冲滞后于所述第一栅极脉冲的时长与预设时长之差,大于所述第三栅极脉冲滞后于所述第二栅极脉冲的时长与所述预设时长之差;
其中,所述预设时长为连接于同一所述数据线且具有相同的最佳充电时间的相邻两所述子像素对应的相邻两所述栅极脉冲之间的时间间隔,所述最佳充电时间为使得两所述子像素均在所述第一灰阶下发光的亮度取最大值时的充电时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面板还包括:
第一数据线,连接至所述第一子像素以传输第一数据脉冲作为对应的所述数据脉冲;
第二数据线,连接至所述第二子像素以传输第二数据脉冲作为对应的所述数据脉冲;
其中,所述驱动模块还包括电性连接至多条所述栅极线以控制多个所述子像素的所述栅极驱动模块,所述第一子像素、所述第二子像素两者与所述栅极驱动模块的距离依次减小;
其中,所述第一子像素和所述第二子像素电性连接于同一所述栅极线,所述第二数据脉冲滞后于所述第一数据脉冲。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一所述源极驱动模块电性连接至对应的多条所述数据线以加载对应的数据锁存信号,所述数据锁存信号包括对应的数据锁存脉冲,以用于控制输出作用于对应的多条所述数据线的多个原始数据电压;
其中,所述第一子像素和所述第二子像素分别对应的两所述数据锁存脉冲之间具有时间间隔。
本发明还提供了驱动信号的生成方法,用于生成驱动显示面板的所述驱动信号,所述显示面板包括面板主体、电性连接至所述面板主体的驱动模块,所述驱动模块包括源极驱动模块、栅极驱动模块中的至少一者,所述面板主体包括多个子像素,每一所述源极驱动模块电性连接至对应的多个所述子像素,所述栅极驱动模块中的每一所述栅极驱动单元电性连接至对应的多个所述子像素,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面板主体中待调试点位的初始栅极脉冲和初始数据脉冲,所述待调试点位包括至少一所述子像素,所述初始栅极脉冲用于控制至少一所述待调试点位开启,所述初始数据脉冲用于控制至少一所述待调试点位发光,包含于多个所述待调试点位的多个所述子像素的颜色相同,多个所述待调试点位与所述驱动模块的距离不同;
获取待调试点位的最佳充电时间和基于所述初始栅极脉冲、所述初始数据脉冲的实际充电时间,所述最佳充电时间为使得所述待调试子像素在第一灰阶下发光的亮度取最大值时的充电时间,所述最佳充电时间与对应的所述距离呈负相关;
调试所述初始栅极脉冲和/或所述初始数据脉冲,以使所述实际充电时间等于所述最佳充电时间,并将所述实际充电时间等于所述最佳充电时间时的调试后的所述初始栅极脉冲和/或所述初始数据脉冲,分别设置为目标栅极脉冲和/或目标数据脉冲;
根据所述目标栅极脉冲生成对应于所述待调试点位的栅极信号,和/或根据多个所述待调试点位对应的多个所述目标数据脉冲,生成对应于多个所述待调试点位的多个所述驱动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模块包括多个所述源极驱动模块和至少一所述栅极驱动模块,所述栅极驱动模块包括级联设置的多个栅极驱动单元;
其中,所述的获取所述面板主体中待调试点位的初始栅极脉冲和初始数据脉冲的步骤之前,包括:
根据多个所述子像素与所述栅极驱动单元的连接关系将多个所述子像素划分为多个第一像素组,每一所述栅极驱动单元电性连接至对应的一所述第一像素组;
根据多个所述子像素与多个所述源极驱动模块的连接关系将多个所述子像素划分为至少一第二像素组和两个第三像素组,每一所述第二像素组位于相邻两所述源极驱动模块之间并电性连接至对应的相邻两所述源极驱动模块中的一者,两所述第三像素组分别靠近位于两端的两所述源极驱动模块的中部而设置并分别电性连接至对应的两所述源极驱动模块;
选取属于至少一所述第二像素组和两个所述第三像素组的间隔排列的部分所述第一像素组中的多个所述子像素以构成多个所述待调试点。
本发明提供了电子终端,包括如上文任一所述的显示面板,和/或用于执行如上文所述的驱动信号的生成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提供显示面板、电子终端以及驱动信号的生成方法,显示面板包括用于在第一最佳充电时间下发光的第一子像素、用于在第二最佳充电时间下发光的第二子像素、用于驱动两者发光的驱动模块(包括源极驱动模块、栅极驱动模块中的至少一者),第一最佳充电时间、第二最佳充电时间分别为使得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在第一灰阶下发光的亮度取最大值时的两充电时间,第一子像素的颜色和第二子像素的颜色相同,其中,第一最佳充电时间不等于第二最佳充电时间,可以实现不同子像素分别达到“有效充电时间的上限”,以分别实现各自的发光的亮度的最大值,可以改善对应的单色画面偏暗现象或者混色画面色偏现象。
附图说明
下面通过附图来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用于解释说明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三栅极驱动的显示面板的俯视视角的架构图。
图2、图6均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俯视视角的架构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子像素的充电时间Tc与发光的亮度Lv曲线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选取的多个点位的分布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选取的多个点位的各自的最佳充电时间分布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驱动信号的生成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附图提供的仅仅是和本发明关系比较密切的结构,省略了一些与发明关系不大的细节,目的在于简化附图,使发明点一目了然,而不是表明实际中装置就是和附图一模一样,不作为实际中装置的限制。特别的,本发明提及的“等于”可以但不限于表示两者相等,也可以表示两者的差异非常小,例如两者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一阈值,该阈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设置,意在表示有这样一个“等于”的概念即可。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时间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本发明提供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实施例以及以下实施例的组合。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显示面板100包括:第一子像素P1,用于在第一最佳充电时间下发光,所述第一最佳充电时间为使得所述第一子像素P1在第一灰阶下发光的亮度取最大值时的充电时间;第二子像素P2,用于在第二最佳充电时间下发光,所述第二最佳充电时间为使得所述第二子像素P2在所述第一灰阶下发光的亮度取最大值时的充电时间;其中,所述第一子像素P1的颜色和所述第二子像素P2的颜色相同,所述第一最佳充电时间不等于所述第二最佳充电时间。
其中,本实施例中对显示面板100的类型和驱动架构不做限定,显示面板100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液晶显示面板、有机或者无机自发光显示面板,驱动架构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三栅架构。其中,如图2所示,显示面板100可以包括显示部(包括沿第一方向d1和第二方向d2排列的多个子像素)、电性连接于显示部的栅极驱动模块201、源极驱动模块202(均包含于驱动模块),显示部可以划分为包括但不限于区域A1、区域A2,当然,本实施例中的区域A1、区域A2的选取并不限于图2中的选取方式,图2中仅以划分为3*3的九个区域为例进行示意,例如区域A1、区域A2中可以分别设有多个第一子像素P1、多个第二子像素P2,此处以栅极驱动模块201包括位于显示部两侧的栅极驱动电路(与多个子像素均位于基板上)、源极驱动模块202的数量为多个且每一者为源极驱动芯片为例进行说明,源极驱动芯片可以采用但不限于覆晶薄膜技术电性连接于显示部,显示面板可以设有分别电性连接多个源极驱动芯片的多个扇形连接部203。其中,为便于描述,下文以第一方向d1和第二方向d2分别为行方向、列方向为例进行说明。
需要注意的是,考虑到显示部中不同区域内的子像素与栅极驱动模块201之间的距离、与源极驱动模块202之间的距离均存在差异,即传输路径的长度不同,造成信号(包括分别由栅极驱动模块201、源极驱动模块202产生的栅极信号、数据信号)的衰减不同,例如基于图2中的双栅驱动,则多个栅极驱动信号在中间一列的3个区域处的衰减最严重,基于图2中的源极驱动模块连接于显示部的下方,则多个数据信号在第一行的3个区域处的衰减最严重,可以认为数据信号和栅极信号的衰减造成图3中的区域A2中的多个子像素(即多个第二子像素P2)的有效充电时间的上限最小,数据信号的错充风险最大。然而,若将所有区域的有效充电时间均设置为等于区域A2的“有效充电时间的上限”,则会造成其它区域中的子像素无法充电至对应的有效充电时间的上限,结合背景技术中对于图2的论述可知,在三栅架构中存在严重的单色画面的偏暗现象或者双色的混色画面的色偏现象。
具体的,如图3所示,为其中一子像素的充电时间Tc与发光的亮度Lv曲线图,可知道当充电时间Tc达到中间某一值时可以达到发光的亮度Lv的最大值,其中,发光的亮度Lv达到最大值时对应的充电时间Tc可以定义为最佳充电时间。例如图4所示,可以在显示部中确定如Q1至Q15这15个点位,其中Q1至Q9这九个点位可以为正常的非三栅架构中涉及到的“光学九点”,进一步的,结合三栅架构中的多个源极驱动模块202的分布可以确定对应于处于相邻两源极驱动模块202之间的Q10至Q15,其中,每一点位可以理解为包括至少一个像素单元,且多个点位中的像素单元的数量相同。进一步的,可以将每一点位中的颜色相同的所有的子像素(数量必然相同)基于同一灰阶(即对应的数据电压相同,此处以255灰阶为例)下发光,结合图3中关于“最佳充电时间”的定义,此处可以测量出15个点位中的每一个点位中的同一颜色的子像素的最佳充电时间,如图5所示,可以理解为,由下至上表示沿第二方向d2(列方向排列)的三行点位的最佳充电时间,从左至右表示沿第一方向D2(行方向排列)的三列点位的最佳充电时间,如上文所分析,最上行的5个点位Q1、Q10、Q2、Q13、Q3的最佳充电时间最小,后面两行的最佳充电时间依次增大,中间一列的3个点位Q2、Q5、Q8的最佳充电时间最小,其往两边的点位的最佳充电时间均依次增加。
其中,第一子像素P1、第二子像素P2可以分别靠近不同的上述“点位”。
可以理解的,本实施例中基于在同一灰阶(例如第一灰阶)下第一子像素P1的最佳充电时间(即第一最佳充电时间)不等于第二子像素P2的最佳充电时间(即第二最佳充电时间),将显示面板100设置为可以实现第一子像素P1、第二子像素P2均分别以第一最佳充电时间、第二最佳充电时间来进行充电进而发光,即第一子像素P1、第二子像素P2分别可以实现各自的发光的亮度的最大值,本实施例可以理解为将由于无法达到“有效充电时间的上限”而造成发光亮度较低的多个子像素设置为如第一子像素P1、第二子像素P2一样,分别可以实现各自的发光的亮度的最大值,亮度均可以最大化,因此无论对于单色画面还是混色画面,均可以提升实际的有效充电时间至“有效充电时间的上限”(即对应的最佳充电时间),可以改善对应的单色画面偏暗现象或者混色画面色偏现象。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显示面板100包括:驱动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如上文提及的栅极驱动模块201、源极驱动模块202),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子像素P1和所述第二子像素P2,所述驱动模块与所述第一子像素P1、所述第二子像素P2之间分别具有不等的第一距离、第二距离;其中,所述第一距离大于第二距离,所述第一最佳充电时间小于所述第二最佳充电时间。
可以理解的,若第一距离大于第二距离,则说明驱动模块发送的驱动信号,加载至第一子像素P1时的衰减,大于加载至第二子像素P2时的衰减,如上文分析,即第一最佳充电时间小于第二最佳充电时间,故此处第一子像素P1可以较大的第一最佳充电时间而并非以小于第一最佳充电时间的充电时间进行充电,避免降低第一子像素P1的发光亮度而加剧单色画面偏暗现象或者混色画面色偏现象。
其中,例如图2中驱动模块包括栅极驱动模块201、源极驱动模块202,第一距离可以理解为第一子像素P1与对应的栅极驱动模块201、对应的源极驱动模块202之和,第二距离可以理解为第二子像素P2与对应的栅极驱动模块201、对应的源极驱动模块202之和,每一子像素与对应的栅极驱动模块201、对应的源极驱动模块202之和可以与上述的驱动信号的衰减之和呈正相关。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显示面板100包括:多个子像素,包括所述第一子像素P1和第二子像素P2;多条栅极线,每一所述栅极线连接对应的多个所述子像素以传输同一栅极信号gate,每一所述栅极信号gate包括对应的一栅极脉冲pl;多条数据线,每一所述数据线连接对应的多个所述子像素以传输同一数据信号data,每一所述数据信号data包括对应于对应的多个所述子像素的多个数据脉冲pl2;其中,分别加载至所述第一子像素P1、所述第二子像素P2的两所述数据脉冲的有效面积相同,两所述数据脉冲均对应于所述第一灰阶;其中,所述第一子像素P1对应的所述栅极脉冲(包含于gate1)和对应的所述数据脉冲(包含于data1)具有第一重叠区域S1,所述第二子像素P2对应的所述栅极脉冲(包含于gate2)和对应的所述数据脉冲(包含于data2)具有第二重叠区域S2,所述第一重叠区域S1的面积和所述第一最佳充电时间的比值,等于所述第二重叠区域S2的面积和所述第二最佳充电时间的比值。
其中,本实施例中对数据脉冲的具体形式不做限定,此处描述为第一子像素P1、第二子像素P2的两数据脉冲的面积相同,例如数据脉冲为连续单一的脉冲时,该有效面积可以表示该脉冲的面积,又例如数据脉冲包括多个子脉冲时,该有效面积可以表示多个子脉冲的面积之和,此处可以理解为第一子像素P1、第二子像素P2所对应的灰阶值相同(例如均等于255灰阶)。
需要注意的是,此处为便于绘制,未表现出不同区域所对应的栅极信号gate和数据信号data受到衰减之后的波形,实际上每一区域所对应的栅极信号gate和数据信号data基本上都会受到衰减之后的产生畸变,只不过畸变程度不同,但仍存在类似于第一重叠区域S1、第二重叠区域S2这些重叠面积。
可以理解的,在每一栅极信号gate的栅极脉冲pl1覆盖的期间内,子像素对应的驱动晶体管开启,栅极脉冲pl1的脉宽越大,开启时间越长,栅极脉冲pl1的幅值越大,开启程度越大,同时,在重叠于对应数据信号data中对应的数据脉冲pl2覆盖的期间内,子像素对应的驱动晶体管开始写入对应的灰阶值所对应的电压,可以认为第一重叠区域S1的面积为gate1中的栅极脉冲pl1和data1中的数据脉冲pl2共同对于第一子像素P1的作用量以控制其发光,第二重叠区域S2的面积为gate2中的栅极脉冲pl1和data2中的数据脉冲pl2共同对于第二子像素P2的作用量以控制其发光,故可以通过合理设置第一重叠区域S1的面积、第二重叠区域S2的面积以实现第一子像素P1、第二子像素P2两者的有效充电时间分别达到第一最佳充电时间、第二最佳充电时间,例如S1大于S2,即可以实现有效充电时间分别达到较大的第一最佳充电时间、较小的第二最佳充电时间。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多个所述栅极信号gate中的多个所述栅极脉冲pl1的幅值相同,所述第一子像素P1和所述第二子像素P2分别对应的两所述数据信号data中的两所述数据脉冲pl2的幅值相同;所述第一子像素P1对应的所述栅极脉冲pl1和对应的所述数据脉冲pl2两者中分别用于构成所述第一重叠区域S1的一起点和一终点之间的水平距离,不等于所述第二子像素P2对应的所述栅极脉冲pl1和对应的所述数据脉冲pl1两者中分别用于构成所述第二重叠区域S2的一起点和一终点之间的水平距离。其中,本发明基于栅极脉冲pl1的起点早于对应的数据脉冲pl2的起点,且栅极脉冲pl1的终点早于对应的数据脉冲pl2的终点而进行论述。
可以理解的,本实施例中可以基于所有的栅极脉冲pl1的幅值相同,并且对应于同一灰阶的两数据脉冲pl2的幅值相同,通过将第一重叠区域S1、第二重叠区域S2两者在时间轴上的投影的宽度设置的不同,从而实现两者的面积不同,进而实现第一子像素P1、第二子像素P2两者的有效充电时间分别达到第一最佳充电时间、第二最佳充电时间。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分别对应于所述第一子像素P1、所述第二子像素P2的两所述栅极脉冲pl1的脉宽相等,和/或,分别对应于所述第一子像素P1、所述第二子像素P2的两所述数据脉冲pl2的脉宽相等。进一步的,可以将所有的栅极信号gate的栅极脉冲pl1的脉宽、幅值均设置为相等,即在不考虑信号衰减的情况下,可以认为面内不同行子像素所对应的不同的栅极脉冲pl1的形状、尺寸一致,仅存在所处时间段的差异;同样的,可以将面内不同数据信号data中的多个数据脉冲pl2以及同一数据信号data中的多个数据脉冲pl2的脉宽均可以设置为相等,以同幅值的差异化设置来实现不同的灰阶的显示。进一步的,如上文论述,通过第一重叠区域S1、第二重叠区域S2两者在时间轴上的投影的宽度设置的差异化设置,以分别实现达到第一最佳充电时间、第二最佳充电时间。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显示面板100还包括:第三子像素P3(例如位于区域A3),用于在第三最佳充电时间下发光,所述第三最佳充电时间为使得所述第三子像素P3在所述第一灰阶下发光的亮度取最大值时的充电时间;其中,多条所述栅极线包括:第一栅极线,连接至所述第一子像素P1以传输第一栅极脉冲作为对应的所述栅极脉冲pl1;第二栅极线,连接至所述第二子像素P2以传输第二栅极脉冲作为对应的所述栅极脉冲pl1;第三栅极线,连接至所述第三子像素P3以传输第三栅极脉冲作为对应的所述栅极脉冲pl1;其中,还包括:上述的驱动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如上文提及的栅极驱动模块201、源极驱动模块202中的至少一者),电性连接至多条所述栅极线和多条所述数据线以电性连接至多个所述子像素,所述第一子像素P1、所述第二子像素P2和所述第三子像素P3电性连接至同一所述数据线,所述第一子像素P1、所述第二子像素P2和所述第三子像素P3三者与所述驱动模块的距离依次减小,例如但不限于所述第一子像素P1、所述第二子像素P2和所述第三子像素P3三者与所述源极驱动模块202的距离依次减小;其中,所述第二栅极脉冲(区域A2对应的pl1)滞后于所述第一栅极脉冲(区域A1对应的pl1)的时长与预设时长之差,大于所述第三栅极脉(区域A3对应的pl1)冲滞后于所述第二栅极脉冲(区域A2对应的pl1)的时长与所述预设时长之差;其中,所述预设时长为连接于同一所述数据线且具有相同的最佳充电时间的相邻两所述子像素对应的相邻两所述栅极脉冲之间的时间间隔,所述最佳充电时间为使得两所述子像素均在所述第一灰阶下发光的亮度取最大值时的充电时间。
可以理解的,本实施例中基于连接至同一数据线的第一子像素P1、第二子像素P2和第三子像素P3,即对应的三个数据信号data1、data2、data3的幅值相同,对应的三个pl2所处的时间段依次排列,并且同一数据信号data在第一子像素P1、第二子像素P2和第三子像素P3的衰减依次减少,也即第三最佳充电时间、第二最佳充电时间、第一最佳充电时间依次减少;具体的,在栅极脉冲pl1的角度上,本实施例基于第一栅极脉冲、第二栅极脉冲、第三栅极脉冲依次滞后设置,且三者中相邻两者间隔为“预设时长”以分别对应于三个pl2所处的时间段,以依次开启第一子像素P1、第二子像素P2和第三子像素P3,进一步扩大每相邻两者的间隔为大于“预设时长”,使得三者对应的第一重叠区域S1、第二重叠区域S2和第三重叠区域S3依次增大,进而实现第一子像素P1、第二子像素P2和第三子像素P3三者的有效充电时间分别达到第一最佳充电时间、第二最佳充电时间和第三最佳充电时间。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显示面板100还包括:第一数据线,连接至所述第一子像素P1以传输第一数据脉冲作为对应的所述数据脉冲pl2;第二数据线,连接至所述第二子像素P2以传输第二数据脉冲作为对应的所述数据脉冲pl2;其中,还包括:上述的驱动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如上文提及的栅极驱动模块201、源极驱动模块202中的至少一者),电性连接至多条所述栅极线和多条所述数据线以电性连接至多个所述子像素,所述第一子像素P1、所述第二子像素P2两者与所述驱动模块的距离依次减小,例如但不限于所述第一子像素P1、所述第二子像素P2两者与所述栅极驱动模块201的距离依次减小;其中,所述第一子像素P1和所述第二子像素P2连接于同一所述栅极线,所述第二数据脉冲(区域A2对应的pl1)滞后于所述第一数据脉冲(区域A1对应的pl1)。
可以理解的,本实施例中基于连接于同一栅极线的第一子像素P1、第二子像素P2,即对应的两个栅极信号gate1、gate2完全相同,对应的同一个pl1,并且同一栅极信号gate在第一子像素P1、第二子像素P2的衰减依次减少,在数据脉冲pl2的角度上,本实施例基于第一数据脉冲和第二数据脉冲原本所处的时间段相同,进一步将第一数据脉冲相对于第二数据脉冲向之前的时刻移动,使得两者对应的第一重叠区域S1、第二重叠区域S2依次减小,进而实现第一子像素P1、第二子像素P2两者的有效充电时间分别达到第一最佳充电时间、第二最佳充电时间。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驱动模块包括:多个如上文论述的源极驱动模块202,分别电性连接至对应的多条所述数据线,分别加载对应的数据锁存信号,所述数据锁存信号包括对应的数据锁存脉冲,以用于控制输出作用于对应的多条所述数据线的多个原始数据电压;其中,所述第一子像素P1和所述第二子像素P2分别对应的两所述数据锁存脉冲之间具有时间间隔。
具体的,源极驱动模块202可以包括锁存器,锁存器可以接收数据锁存信号、包括对应于同一行的多个子像素的多个原始数据电压的原始数据信号,数据锁存信号用于控制锁存器输出多个原始数据电压的时刻,可以认为输出的时刻越早,对应的数据脉冲pl2所处的时间段越早。因此,可以认为本实施例中基于第一子像素P1和第二子像素P2分别电性连接至不同的两源极驱动模块202,将对应的两数据锁存脉冲所处的时间段设置为不同,进而实现两数据脉冲pl2所处的时间段不同,进而实现第一重叠区域S1、第二重叠区域S2的不同。
本发明提供驱动信号的生成方法,用于生成驱动显示面板的上述驱动信号,显示面板的具体结构可以参考上文的相关描述,上述的栅极驱动模块中的每一栅极驱动单元电性连接至对应的多个子像素,如图7所示,所述驱动信号的生成方法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步骤。
S1,获取所述面板主体中待调试点位的初始栅极脉冲和初始数据脉冲,所述待调试点位包括至少一所述子像素,所述初始栅极脉冲用于控制至少一所述待调试点位开启,所述初始数据脉冲用于控制至少一所述待调试点位发光,包含于多个所述待调试点位的多个所述子像素的颜色相同,多个所述待调试点位与所述驱动模块的距离不同。
其中,对比图2所示,可以认为在调试之前的多个初始栅极脉冲中,对应于每相邻两行子像素的每两初始栅极脉冲之间的时间间隔均为同一“预设时长”,多个初始数据信号中对应于同一行子像素的多个初始数据脉冲所处的时间段相同。其中,所有的待调试点位中的所有的子像素的颜色相同,且多个待调试点位的位置不同,使得它们与驱动模块(源极驱动模块、栅极驱动模块中的至少一者)的距离不同。
其中,上述步骤S1之前还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步骤:
S01,根据多个所述子像素与所述栅极驱动单元的连接关系将多个所述子像素划分为多个第一像素组,每一所述栅极驱动单元电性连接至对应的一所述第一像素组;
如图4所示,栅极驱动模块201中的每一栅极驱动单元可以连接至少一行子像素,此处的每一第一像素组可以理解为均电性连接至同一栅极驱动单元的至少一行子像素,但并不表示所有的;
S02,根据多个所述子像素与多个所述源极驱动模块的连接关系将多个所述子像素划分为至少一第二像素组和两个第三像素组,每一所述第二像素组位于相邻两所述源极驱动模块之间并电性连接至对应的相邻两所述源极驱动模块中的一者,两所述第三像素组分别靠近位于两端的两所述源极驱动模块的中部而设置并分别电性连接至对应的两所述源极驱动模块;
如图4所示,每一源极驱动模块可以连接多列子像素,此处的每一第二像素组可以理解为电性连接于其中一源极驱动模块202,且位于该源极驱动模块202与相邻另一源极驱动模块202之间,若不进行本发明的上述设置,使得该第二像素组两侧的显示区域的画面存在亮度差异;此处的每一第三像素组可以理解为电性连接于位于显示面板100端部的源极驱动模块202,且电性连接于该源极驱动模块202的中部,即第三像素组对应的亮度大致可以表示该源极驱动模块202所对应的显示区域平均亮度。
S03,选取属于至少一所述第二像素组和两个所述第三像素组的间隔排列的部分所述第一像素组中的多个所述子像素以构成多个所述待调试点。
如图4所示,可以理解为从所有的第二像素组和所有的第三像素组中,选取还属于部分上述第一像素组的多个子像素以构成多个待调试点,进一步的,用于构成的多个待调试点的多个第一像素组可以间隔排列,即用于构成的多个待调试点的多个第一像素组中的相邻两者之间,还可以包括不用于构成的多个待调试点的至少一第一像素组。
S2,获取待调试点位的最佳充电时间和基于所述初始栅极脉冲、所述初始数据脉冲的实际充电时间,所述最佳充电时间为使得所述待调试子像素在第一灰阶下发光的亮度取最大值时的充电时间,所述最佳充电时间与对应的所述距离呈负相关。
其中,参考上文关于图3和图4的论述,本实施例中的多个待调试点位可以理解为图4中的15个点位,可以绘制每一待调试点位的如图3所示的“充电时间Tc与发光的亮度Lv曲线图”,以形成如图5多个待调试点位的多个最佳充电时间的分布图,结合上文论述可知,最佳充电时间与对应的所述距离呈负相关。
其中,同理上文关于第一重叠区域S1、第二重叠区域S2的论述,每一待调试点位对应的初始栅极脉冲和对应的初始数据脉冲也可以形成对应的一初始重叠区域,该初始重叠区域的面积可以等于对应的实际充电时间。
S3,调试所述初始栅极脉冲和/或所述初始数据脉冲,以使所述实际充电时间等于所述最佳充电时间,并将所述实际充电时间等于所述最佳充电时间时的调试后的所述初始栅极脉冲和/或所述初始数据脉冲,分别设置为目标栅极脉冲和/或目标数据脉冲。
其中,若每一待调试点位的实际充电时间均不等于对应的最佳充电时间,则认为每一待调试点位的初始栅极脉冲和/或初始数据脉冲均需要进行调试(具体调试方法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改变初始栅极脉冲和/或初始数据脉冲的所处时间段和/或脉宽和/或幅值),以调试对应的初始重叠区域的面积,以至于该面积等于对应的目标重叠区域(例如第一重叠区域S1或者第二重叠区域S2)的面积;进一步的,将此时调试后的初始栅极脉冲和/或初始数据脉冲,分别设置为目标栅极脉冲和/或目标数据脉冲。
当然,若存在待调试点位的实际充电时间等于对应的最佳充电时间,则可以直接将该初始栅极脉冲和初始数据脉冲,分别设置为目标栅极脉冲和目标数据脉冲,例如图2中的区域A内的第一子像素P1可以作出如上设置。
具体的,确定目标栅极脉冲和目标数据脉冲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
(1)水平方向充电补偿:可以先确定水平方向的最佳充电时长之差最小的相邻两待调试点位(连接同一栅极线);基于该相邻两待调试点位所对应的两源极驱动模块202,设置其中的ODDC(Output Data Delay Control,输出数据延迟控制模块)的延迟间隔,以实现对应于对应的多条数据线的多个过渡数据电压(可以等效于原始数据电压)以该“延迟间隔”依次输出至对应的扇形连接部203,例如基于点位Q1和Q10(假设Q10对应于最左侧的源极驱动模块202),则由于扇形连接部203中用于连通前者和该源极驱动模块202的传输路径更短,即前者对应的最佳充电时长较大,基于同一栅极信号,则对应于后者的过渡数据电压滞后于对应于前者的过渡数据电压若干个“第一延迟间隔”输出以实现较小的重叠区域的面积,通过根据该源极驱动模块202所对应的数据线的数量合理设置“第一延迟间隔”,以实现点位Q1和Q10分别达到各自的最佳充电时间;同理,可以合理设置每一源极驱动模块202中的“第一延迟间隔”;需要明白的是,考虑到相邻两源极驱动模块202与主板204之间传输距离的差异,例如左侧第一个源极驱动模块202相对于左侧第二个源极驱动模块202,前者对应的“传输距离”更长,即前者对应的最佳充电时长较小,则前者对应的数据锁存脉冲可以滞后于后者对应的数据锁存脉冲;在设置不同源极驱动模块的“第一延迟间隔”的同时,可以考虑到减小相邻两源极驱动模块202所对应的相邻两数据线所传输的两数据信号之间的实际充电时长的差异,可以具体化设置对应的两数据锁存脉冲之间的“第二延迟间隔”,以改善分屏现象。此时,可以实现三行点位的三组最佳充电时长均等于其中一行点位的一组最佳充电时长,只满足了不同列子像素的实际充电时长的差异化设置。
(2)垂直方向充电补偿:可以先确定竖直方向的最佳充电时长之差最小的相邻两待调试点位(连接于同一数据线);基于该“之差”(例如存在于上半屏的数值排列的两待测试点位,等于x纳秒,x为正数),则可以在竖直方向将相邻两待调试点位之间的多条栅极线划分为多组,相邻两组栅极信号的时间间隔(除去原本用于依次开启相邻两行子像素而存在的原始时间间隔之外)可以等于但不限于4.33纳秒,则可以认为组数等于(x/4.33),通过将多组栅极信号在除去原本用于依次开启相邻两行子像素而存在的原始时间间隔的基础上进一步依次延迟输出;同理,对于下半屏,也可以基于对应的“之差”,进行栅极线的分组以及每一组的栅极信号的输出时刻的设置。
S4,根据所述目标栅极脉冲生成对应于所述待调试点位的栅极信号,和/或根据多个所述待调试点位对应的多个所述目标数据脉冲,生成对应于多个所述待调试点位的多个所述驱动信号。
可以理解的,每一栅极信号可以包括用于驱动对应行子像素的对应的一个目标栅极脉冲,每一数据信号可以包括用于驱动对应列子像素的对应的多个目标数据脉冲。
需要注意的是,上文任一所述的显示面板以及任一所述的驱动信号的生成方法中,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可以为任一同一颜色的子像素(例如可以为绿色子像素),第一灰阶可以为任一灰阶(例如可以为255灰阶),同理,采用本发明可以概括为任一颜色的子像素在任一灰阶下的实际充电时长分别可以达到对应情况下的最佳充电时间。
进一步的,基于本方案已改善的色暗和色偏问题,进一步可以通过包括但不限于合理设置每一数据电压(对应于上述驱动信号)所对应的补偿电压,以削弱不同区域中的子像素由于与驱动模块之间的传输路径的长度差异带来的信号衰减程度的差异,进一步提升画面的均一性。
本发明提供电子终端,所述电子终端可以包括如上文任一所述的显示面板,和/或用于执行如上文任一所述的驱动信号的生成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提供显示面板、电子终端以及驱动信号的生成方法,显示面板包括用于在第一最佳充电时间下发光的第一子像素、用于在第二最佳充电时间下发光的第二子像素、用于驱动两者发光的驱动模块(包括源极驱动模块、栅极驱动模块中的至少一者),第一最佳充电时间、第二最佳充电时间分别为使得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在第一灰阶下发光的亮度取最大值时的两充电时间,第一子像素的颜色和第二子像素的颜色相同,其中,第一最佳充电时间不等于第二最佳充电时间,可以实现不同子像素分别达到“有效充电时间的上限”,以分别实现各自的发光的亮度的最大值,可以改善对应的单色画面偏暗现象或者混色画面色偏现象。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电子终端以及驱动信号的生成方法分别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核心思想;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子像素,用于在第一最佳充电时间下发光,所述第一最佳充电时间为使得所述第一子像素在第一灰阶下发光的亮度取最大值时的充电时间;
第二子像素,用于在第二最佳充电时间下发光,所述第二最佳充电时间为使得所述第二子像素在所述第一灰阶下发光的亮度取最大值时的充电时间,所述第一子像素的颜色和所述第二子像素的颜色相同;
驱动模块,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子像素和所述第二子像素,所述驱动模块与所述第一子像素、所述第二子像素之间分别具有不等的第一距离、第二距离;
其中,所述第一距离大于第二距离,所述第一最佳充电时间小于所述第二最佳充电时间;
其中,所述驱动模块包括源极驱动模块、栅极驱动模块中的至少一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子像素,包括所述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
多条栅极线,每一所述栅极线连接对应的多个所述子像素以传输同一栅极信号,每一所述栅极信号包括对应的一栅极脉冲;
多条数据线,每一所述数据线连接对应的多个所述子像素以传输同一数据信号,每一所述数据信号包括对应于对应的多个所述子像素的多个数据脉冲;
其中,分别加载至所述第一子像素、所述第二子像素的两所述数据脉冲的有效面积相同;
其中,所述第一子像素对应的所述栅极脉冲和对应的所述数据脉冲具有第一重叠区域,所述第二子像素对应的所述栅极脉冲和对应的所述数据脉冲具有第二重叠区域,所述第一重叠区域的面积和所述第一最佳充电时间的比值,等于所述第二重叠区域的面积和所述第二最佳充电时间的比值。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栅极信号中的多个所述栅极脉冲的幅值相同,所述第一子像素和所述第二子像素分别对应的两所述数据信号中的两所述数据脉冲的幅值相同;
所述第一子像素对应的所述栅极脉冲和对应的所述数据脉冲两者中分别用于构成所述第一重叠区域的一起点和一终点之间的水平距离,不等于所述第二子像素对应的所述栅极脉冲和对应的所述数据脉冲两者中分别用于构成所述第二重叠区域的一起点和一终点之间的水平距离。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分别对应于所述第一子像素、所述第二子像素的两所述栅极脉冲的脉宽相等,和/或,分别对应于所述第一子像素、所述第二子像素的两所述数据脉冲的脉宽相等。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三子像素,用于在第三最佳充电时间下发光,所述第三最佳充电时间为使得所述第三子像素在所述第一灰阶下发光的亮度取最大值时的充电时间;
其中,多条所述栅极线包括:
第一栅极线,连接至所述第一子像素以传输第一栅极脉冲作为对应的所述栅极脉冲;
第二栅极线,连接至所述第二子像素以传输第二栅极脉冲作为对应的所述栅极脉冲;
第三栅极线,连接至所述第三子像素以传输第三栅极脉冲作为对应的所述栅极脉冲;
其中,所述驱动模块包括电性连接至多条所述数据线以电性连接至多个所述子像素的所述源极驱动模块,所述第一子像素、所述第二子像素和所述第三子像素电性连接至同一所述数据线,所述第一子像素、所述第二子像素和所述第三子像素三者与所述源极驱动模块的距离依次减小;
其中,所述第二栅极脉冲滞后于所述第一栅极脉冲的时长与预设时长之差,大于所述第三栅极脉冲滞后于所述第二栅极脉冲的时长与所述预设时长之差;
其中,所述预设时长为连接于同一所述数据线且具有相同的最佳充电时间的相邻两所述子像素对应的相邻两所述栅极脉冲之间的时间间隔,所述最佳充电时间为使得两所述子像素均在所述第一灰阶下发光的亮度取最大值时的充电时间。
6.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数据线,连接至所述第一子像素以传输第一数据脉冲作为对应的所述数据脉冲;
第二数据线,连接至所述第二子像素以传输第二数据脉冲作为对应的所述数据脉冲;
其中,所述驱动模块还包括电性连接至多条所述栅极线以控制多个所述子像素的所述栅极驱动模块,所述第一子像素、所述第二子像素两者与所述栅极驱动模块的距离依次减小;
其中,所述第一子像素和所述第二子像素电性连接于同一所述栅极线,所述第二数据脉冲滞后于所述第一数据脉冲。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源极驱动模块电性连接至对应的多条所述数据线以加载对应的数据锁存信号,所述数据锁存信号包括对应的数据锁存脉冲,以用于控制输出作用于对应的多条所述数据线的多个原始数据电压;
其中,所述第一子像素和所述第二子像素分别对应的两所述数据锁存脉冲之间具有时间间隔。
8.一种驱动信号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生成驱动显示面板的所述驱动信号,所述显示面板包括面板主体、电性连接至所述面板主体的驱动模块,所述驱动模块包括源极驱动模块、栅极驱动模块中的至少一者,所述面板主体包括多个子像素,每一所述源极驱动模块电性连接至对应的多个所述子像素,所述栅极驱动模块中的每一所述栅极驱动单元电性连接至对应的多个所述子像素,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面板主体中待调试点位的初始栅极脉冲和初始数据脉冲,所述待调试点位包括至少一所述子像素,所述初始栅极脉冲用于控制至少一所述待调试点位开启,所述初始数据脉冲用于控制至少一所述待调试点位发光,包含于多个所述待调试点位的多个所述子像素的颜色相同,多个所述待调试点位与所述驱动模块的距离不同;
获取待调试点位的最佳充电时间和基于所述初始栅极脉冲、所述初始数据脉冲的实际充电时间,所述最佳充电时间为使得所述待调试子像素在第一灰阶下发光的亮度取最大值时的充电时间,所述最佳充电时间与对应的所述距离呈负相关;
调试所述初始栅极脉冲和/或所述初始数据脉冲,以使所述实际充电时间等于所述最佳充电时间,并将所述实际充电时间等于所述最佳充电时间时的调试后的所述初始栅极脉冲和/或所述初始数据脉冲,分别设置为目标栅极脉冲和/或目标数据脉冲;
根据所述目标栅极脉冲生成对应于所述待调试点位的栅极信号,和/或根据多个所述待调试点位对应的多个所述目标数据脉冲,生成对应于多个所述待调试点位的多个所述驱动信号。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驱动信号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模块包括多个所述源极驱动模块和至少一所述栅极驱动模块,所述栅极驱动模块包括级联设置的多个栅极驱动单元;
其中,所述的获取所述面板主体中待调试点位的初始栅极脉冲和初始数据脉冲的步骤之前,包括:
根据多个所述子像素与所述栅极驱动单元的连接关系将多个所述子像素划分为多个第一像素组,每一所述栅极驱动单元电性连接至对应的一所述第一像素组;
根据多个所述子像素与多个所述源极驱动模块的连接关系将多个所述子像素划分为至少一第二像素组和两个第三像素组,每一所述第二像素组位于相邻两所述源极驱动模块之间并电性连接至对应的相邻两所述源极驱动模块中的一者,两所述第三像素组分别靠近位于两端的两所述源极驱动模块的中部而设置并分别电性连接至对应的两所述源极驱动模块;
选取属于至少一所述第二像素组和两个所述第三像素组的间隔排列的部分所述第一像素组中的多个所述子像素以构成多个所述待调试点。
10.一种电子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显示面板,和/或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驱动信号的生成方法。
CN202311768983.9A 2023-12-20 2023-12-20 显示面板、电子终端以及驱动信号的生成方法 Pending CN11771134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768983.9A CN117711341A (zh) 2023-12-20 2023-12-20 显示面板、电子终端以及驱动信号的生成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768983.9A CN117711341A (zh) 2023-12-20 2023-12-20 显示面板、电子终端以及驱动信号的生成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711341A true CN117711341A (zh) 2024-03-15

Family

ID=901604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768983.9A Pending CN117711341A (zh) 2023-12-20 2023-12-20 显示面板、电子终端以及驱动信号的生成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711341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440773B1 (ko)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의 구동 장치 및 그의 구동 방법
US11475818B2 (en) Display panel having subpixels connected to different scanning lines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US11302272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for the display device for reducing power consumption and improving display effect
US20090040243A1 (en)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Driving Display Member
US9013523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KR20110129531A (ko) 유기전계발광 표시장치의 화소배열구조
US11538383B2 (en) Driving method of display panel,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10060633B (zh) 一种显示面板、其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KR102664804B1 (ko) 표시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표시 패널의 구동 방법
US20180315384A1 (en) Display device
CN112562573A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1161667B (zh) 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US8284368B2 (en) Array substrate and flat display device
CN110767698B (zh) 显示装置及其显示面板、oled阵列基板
CN110148373A (zh)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和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
CN105096801A (zh) 显示单元、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17711341A (zh) 显示面板、电子终端以及驱动信号的生成方法
CN111402775B (zh) 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05911788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4399976B (zh)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背光驱动方法
KR102600441B1 (ko) 유기발광 다이오드 표시장치 및 이의 구동방법
CN108257556B (zh)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KR20210043047A (ko) 표시장치
CN113129796A (zh) 显示装置及其渲染方法
US20140300530A1 (en) Display apparatu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