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699022A - 一种整流罩及飞行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整流罩及飞行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7699022A CN117699022A CN202311774478.5A CN202311774478A CN117699022A CN 117699022 A CN117699022 A CN 117699022A CN 202311774478 A CN202311774478 A CN 202311774478A CN 117699022 A CN117699022 A CN 11769902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airing
- baffle
- cover
- base
- spoil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2
- 230000004308 accommod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8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3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03032 molecular dock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29910003460 diamond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10432 diamon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1788 irregula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4888 barrier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523 samp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1015 abdomen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602 cont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85 electric he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125 extru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39 ind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565 seal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D—EQUIPMENT FOR FITTING IN OR TO AIRCRAFT; FLIGHT SUITS; PARACHUT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OWER PLANTS OR PROPULSION TRANSMISSIONS IN AIRCRAFT
- B64D29/00—Power-plant nacelles, fairings, or cowling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D—EQUIPMENT FOR FITTING IN OR TO AIRCRAFT; FLIGHT SUITS; PARACHUT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OWER PLANTS OR PROPULSION TRANSMISSIONS IN AIRCRAFT
- B64D45/00—Aircraft indicators or protecto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Details Of Aeria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整流罩及飞行设备,涉及飞行设备技术领域,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探测设备受整流罩影响的问题。该整流罩包括基体和罩体,基体用于连接飞行器;罩体连接于基体,罩体形成有容纳空间,容纳空间用于容纳探测设备,罩体还开设有观测口,观测口贯通罩体以连通于容纳空间,观测口用于供探测设备发出或接收的电磁波穿过。本申请的整流罩用于为飞行器上的探测设备提供防护。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但不限于飞行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整流罩及飞行设备。
背景技术
飞行器在搭载探测设备时,通常设置有整流罩,整流罩既可以改善飞行器的气体动力学性能,也能为探测设备提供防护,但当搭低穿透率载雷、相机等设备时,整流罩会对探测设备造成影响。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整流罩及飞行设备,既能满足探测设备的使用需求,又能节省材料,降低成本。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整流罩,设置于飞行器上,用于为飞行器上的探测设备提供防护,整流罩包括基体和罩体,基体用于连接飞行器;罩体连接于基体,罩体形成有容纳空间,容纳空间用于容纳探测设备,罩体还开设有观测口,观测口贯通罩体以连通于容纳空间,观测口用于供探测设备发出或接收的电磁波穿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整流罩,基体用于连接在飞行器上,以将罩体和飞行器相对固定,且罩体形成有容纳空间,探测设备放置在容纳空间内,由罩体提供防护。在此基础上,罩体还开设有观测口,观测口贯通罩体,且连通于容纳空间,以使电磁波能经由观测口到达探测设备,或使探测设备发出的电磁波能有效到达外界,从而降低罩体对电磁波的影响,以便满足探测设备的使用需求,且观测口的开设,还节省了材料,降低了成本。与相关技术中,封闭式的整流罩相比,本申请实施例的整流罩,由于设置有观测口,能够降低罩体对电磁波的影响,在满足探测设备使用需求的同时节省材料、降低成本。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罩体包括第一侧和第二侧,第一侧连接于基体,第二侧开设有观测口;其中,第一侧和第二侧相对设置,或,第一侧和第二侧相邻设置。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整流罩还包括连接组件,罩体包括第一挡板,观测口开设于第一挡板,第一挡板通过连接组件可拆卸连接于基体。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观测口开设于第一挡板的中部;其中,第一挡板为平板,或,第一挡板的中部朝向容纳空间凸出。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连接组件包括连接件和承载件,连接件与基体相连接;承载件连接于连接件远离基体一侧,第一挡板可拆卸连接于承载件。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承载件为环形结构,第一挡板的外轮廓与承载件的内轮廓相适配,第一挡板连接在承载件的内侧。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连接件至少为两个,至少两个连接件沿基体的宽度方向相对设置。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罩体还包括迎风罩和背风罩,迎风罩和背风罩沿基体的长度方向相对设置在第一挡板的两侧。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整流罩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挡板,第二挡板设置在第一挡板和迎风罩之间,和/或,第二挡板设置在第一挡板和背风罩之间。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整流罩还包括第一扰流板,第一扰流板连接于迎风罩远离基体一侧,且沿迎风罩朝向背风罩方向,第一扰流板沿远离基体方向倾斜设置。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扰流板上开设有多个气孔,气孔的进气口设置于第一扰流板远离背风罩一侧,且多个气孔在第一扰流板上均匀分布。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整流罩还包括加热组件,加热组件包括加热膜和控制器,加热膜铺设于迎风罩远离背风罩一侧;控制器与加热膜电联接,以控制加热膜。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加热膜包括加热丝,加热丝沿基体的宽度方向蜿蜒延伸。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加热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传感器,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联接,传感器用于检测环境参数或加热膜的工作参数,控制器根据环境参数和/或工作参数控制加热膜。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传感器为多个,多个传感器沿线性布设,或,多个传感器呈三角形布设,或,多个传感器呈矩形阵列布设;其中,多个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气流速度传感器。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整流罩还包括第二扰流板,第二扰流板设置于背风罩远离基体一侧,第二扰流板设置有至少一个扰流结构,沿背风罩远离迎风罩方向,扰流结构的尺寸逐渐增大。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整流罩还包括缓冲件,缓冲件连接在基体朝向飞行器一侧,和/或,缓冲件连接于罩体朝向飞行器一侧。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飞行设备,包括飞行器和第一方面的整流罩,飞行器包括对接件,整流罩的基体连接于对接件。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飞行设备,由于包括第一方面的整流罩,因此包括相同的技术效果,即设置有观测口,能够降低罩体对电磁波的影响,在满足探测设备使用需求的同时节省材料、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飞行设备的结构示意图(正视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整流罩的内部结构示意图(正视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整流罩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右视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整流罩的中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整流罩中连接组件和基体的连接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整流罩的内部结构示意图(第一视角轴测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整流罩的内部结构示意图(第二视角轴测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整流罩中迎风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整流罩中加热组件的电连接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整流罩中背风罩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基体;200-罩体;210-观测口;220-第一挡板;230-迎风罩;240-背风罩;300-连接组件;310-连接件;320-承载件;400-第二挡板;500-第一扰流板;510-气孔;600-加热组件;610-加热膜;611-加热丝;620-控制器;630-传感器;700-第二扰流板;710-扰流结构;800-飞行器;810-对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申请,但不用来限制本申请的范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此外,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下”、“左”以及“右”等方位术语是相对于附图中的部件示意置放的方位来定义的,应当理解到,这些方向性术语是相对的概念,它们用于相对于的描述和澄清,其可以根据附图中部件所放置的方位的变化而相应地发生变化。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他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飞行设备,可用于对地观测、对空观测、预警探测、通信中继、防灾减灾、环境监测、网络覆盖等场景。
参照图1、图2和图3,本申请实施例的飞行设备包括飞行器800和整流罩,飞行器800用于搭载探测设备等载荷进行飞行,整流罩则设置在探测设备外侧,以减低气流扰动、气动加热等对探测设备的影响,从而为探测设备提供防护,还有利于探测设备的稳定工作,例如阻隔雨水等。此外,整流罩还可降低空气阻力,提升飞行设备在飞行时的稳定性。
本申请实施例中,飞行器800可以为遥感飞机、超压气球、飞艇等。探测设备可以为具有发射和/或接收电磁波功能的设备,例如,雷达、相机、天线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当整流罩为封闭式结构时,探测设备被容置在整流罩内,电磁波受到整流罩的阻隔,难以满足相机等光学设备,或较低穿透性雷达的使用需求,如果在整流罩上使用透波材料,则会增加成本,且结构强度也难以保证。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整流罩,设置于飞行器800上,用于为飞行器800上的探测设备提供防护,参照图1、图2和图3,该整流罩包括基体100和罩体200,基体100用于连接飞行器800;罩体200连接于基体100,罩体200形成有容纳空间,容纳空间用于容纳探测设备,罩体200还开设有观测口210,观测口210贯通罩体200以连通于容纳空间,观测口210用于供探测设备发出或接收的电磁波穿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整流罩,基体100用于连接在飞行器800上,以将罩体200和飞行器800相对固定,且罩体200形成有容纳空间,探测设备放置在容纳空间内,由罩体200提供防护。
在此基础上,罩体200还开设有观测口210,观测口210贯通罩体200,且连通于容纳空间,以使电磁波能经由观测口210到达探测设备,或使探测设备发出的电磁波能有效到达外界,从而降低罩体200对电磁波的影响,以便满足探测设备的使用需求,且观测口210的开设,还节省了材料,降低了成本。
与相关技术中,封闭式的整流罩相比,本申请实施例的整流罩,由于设置有观测口210,能够降低罩体200对电磁波的影响,在满足探测设备使用需求的同时节省材料、降低成本。
本申请实施例中,基体100和飞行器800的连接可以采用卡接、紧固件连接等可拆卸连接方式,以便根据使用需求将整流罩连接在不同的飞行器800上。参照图2,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飞行器800包括设置在底部的对接件810,对接件810设置在飞行器800的机腹位置,基体100通过螺钉、螺栓等紧固件连接于对接件810,以将整流罩挂接在飞行器800的下侧。
本申请实施例中,基体100可以为块状结构、板状结构、框架结构等。参照图2和图3,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基体100为板状结构,且基体100平行或近似平行于水平面设置。其中,基体100的形状可以为方形、圆形、菱形等规则图形,也可以为不规则图形。参照图2和图3,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基体100为中部尺寸较大,沿长度方向两端尺寸较小的梭形结构,采用流线型的结构可以引导气流,降低空气阻力。当然,基体100也可以为半个梭形结构,以减小体积,节省空间。
其中,基体100的长度方向沿飞行器800的飞行方向设置。为方便描述,后续以飞行器800的飞行方向作为第一方向,基体100的宽度方向作为第二方向作为示例。
本申请实施例中,基体100与罩体200的连接可以为焊接、粘接、铆接、一体成型设置等不可拆卸连接,也可以为卡接、紧固件连接等可拆卸连接,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示例地,基体100和罩体200上分别设置有卡接结构,两者卡接固定,便于拆装维护。
本申请实施例中,容纳空间可以由罩体200单独形成,也可以由罩体200和基体100围合而成。参照图2、图3、图6和图7,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罩体200朝向基体100的一侧边缘沿基体100的边缘设置,罩体200和基体100围合形成容纳空间。容纳空间还可设置支撑杆等,通过支撑杆将罩体200和基体100连接,以提高罩体200和基体100连接的稳定性。
本申请实施例中,容纳空间中的探测设备可以连接于基体100,也可以连接于罩体200。例如,基体100朝向罩体200的一侧设置有挂接部,挂接部可通过螺栓等紧固件连接探测设备,以使探测设置挂接在基体100上;又例如,罩体200远离基体100的一侧形成有负载部,探测设备放置并固定于负载部。
需要说明的是,观测口210可以开设在罩体200上的多个位置,观测口210也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多个观测口210开设于罩体200的不同位置,以满足更多探测设备的使用需求。
为了方便探测设备的使用,参照图3和图4。在本申请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罩体200包括第一侧和第二侧,第一侧连接于基体100,第二侧开设有观测口210;其中,第一侧和第二侧相对设置,或,第一侧和第二侧相邻设置。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侧可以为罩体200朝向飞行器800的一侧,当第二侧和第一侧相邻设置时,第二侧为沿基体100宽度方向(第二方向)设置的两侧,即飞行器800的左右两侧;当第二侧和第一侧相对设置时,第二侧为罩体200远离飞行器800的一侧,即罩体200朝向地面的一侧。
根据探测对象的不同,可以选择将观测口210设置在第一侧的相对侧或相邻侧。参照图3,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观测口210设置在第一侧的相对侧,即观测口210朝向地面设置。
为了方便观测口210的设置,参照图3、图4、图5和图6。在本申请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整流罩还包括连接组件300,罩体200包括第一挡板220,观测口210开设于第一挡板220,第一挡板220通过连接组件300可拆卸连接于基体100。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挡板220有多种可能的形状,例如圆形、方形、椭圆形、菱形、三角形、正六边形等规则形状,也可以为不规则形状。参照图3、图4和图5,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第一挡板220的投影轮廓为长方形。其中,第一挡板220的长度方向可以沿飞行器800的宽度方向(第二方向)设置。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挡板220和连接组件300的可拆卸连接可以为卡接、螺纹连接、紧固件连接等。例如,第一挡板220和连接组件300通过螺钉等紧固件可拆卸连接,以方便第一挡板220的拆装维护。
需要说明的是,观测口210可以开设在第一挡板220的边缘,也可以开设在第一挡板220的中部,且第一挡板220可以为平板、也可以为弧形板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为了使观测口210的布设更加合理,参照图3、图4和图5。在本申请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观测口210开设于第一挡板220的中部;其中,第一挡板220为平板,或,第一挡板220的中部朝向容纳空间凸出。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挡板220可以为平板,以减小对探测设备的影响,又或者,第一挡板220设置有观测口210的部位朝向容纳空间凸出,形成漏斗状结构,以使观测口210能正对于探测设备的探头,且该漏斗状结构的倾角与探测设备的视角相适配,以满足探测设备使用需求。
本申请实施例中,观测口210的中心轴线可以垂直第一挡板220设置,又或者,观测口210的中心轴线和第一挡板220呈夹角设置。示例地,观测口210的中心轴线垂直第一挡板220设置。
本申请实施例中,观测口210可以为等径设置,也可以为变径设置。其中,变径设置的观测口210可以为沿远离容纳空间方向,径向尺寸逐渐增大;也可以为沿远离容纳空间方向,径向尺寸逐渐减小;又或者,观测口210的径向尺寸呈阶梯设置。
本申请实施例中,观测口210的径向截面有多种可能的形状,例如圆形、方形、椭圆形、菱形、三角形、正六边形等规则形状,也可以为不规则形状。示例地,观测口210的形状为圆形。
需要说明的是,当观测口210为多个时,多个观测口210的形状可以相同或不同,多个观测口210的尺寸也可以根据需求进行不同设置;此外,也可以设置多个第一挡板220,每个第一挡板220上设置不同的观测口210,当更换探测设备时,则对应更换为观测口210能满足使用需求第一挡板220。
为了方便对第一挡板220进行固定,参照图4、图5、图6和图7。在本申请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连接组件300包括连接件310和承载件320,连接件310与基体100相连接;承载件320连接于连接件310远离基体100一侧,第一挡板220可拆卸连接于承载件320。
本申请实施例中,连接件310可以为板状结构、杆状结构、块状结构等。参照图4、图5、图6和图7,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连接件310为长方形板状结构,结构轻盈,占用空间小。
本申请实施例中,连接件310与基体100的连接可以为卡接、粘接、焊接、铆接、紧固件连接等。示例地,连接件310焊接于基体100的边缘,为了提升连接件310的结构强度,连接件310呈“T”型设置,其上端连接基体100,下端连接承载件320。
本申请实施例中,承载件320可以为板状结构、杆状结构、块状结构、框架结构等。参照图4、图5、图6和图7,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承载件320为板状结构,承载件320可以平行基体100设置,连接件310可以连接在承载件320的边缘,也可以连接在承载件320的中部,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本申请实施例中,承载件320与连接件310的连接可以为卡接、粘接、焊接、铆接、紧固件连接等。示例地,承载件320与连接件310一体成型设置,连接更加牢固,承载能力更强。
为了方便为第一挡板220提供支撑,参照图4、图5、图6和图7。在本申请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承载件320为环形结构,第一挡板220的外轮廓与承载件320的内轮廓相适配,第一挡板220连接在承载件320的内侧。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挡板220的外轮廓与承载件320的内轮廓相适配是指两者的形状相近,第一挡板220的外轮廓尺寸可以等于承载件320的内轮廓尺寸,又或者,第一挡板220的外轮廓尺寸大于承载件320的内轮廓尺寸。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挡板220和承载件320的连接可以为卡接、紧固件连接、螺纹连接等。示例地,第一挡板220的外轮廓大于承载件320的内轮廓,且第一挡板220设置于承载件320朝向容纳空间的一侧,第一挡板220抵接在承载件320上。
为了提高承载件320的稳定性,参照图4、图5、图6和图7。在本申请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连接件310至少为两个,至少两个连接件310沿基体100的宽度方向(第二方向)相对设置。
示例地,连接件310为两个,两个连接件310均为板状结构,且相对设置在承载件320的两侧,从而使得承载件320的两侧均受到支撑,以提高承载件320的稳定性,且连接件310设置于承载件320的边缘,能够减小连接件310对容纳空间的影响,方便探测设备的安装。
这里,环形结构的承载件320形成了水平方向的“回”字结构,两个连接件310及承载件320、基体100围合形成了竖直方向的“回”字结构,提高了连接组件300的结构强度和承载能力,探测设备的载荷也可连接在承载件320上。
为了提高罩体200的防护能力,参照图1、图2、图6和图7。在本申请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罩体200还包括迎风罩230和背风罩240,迎风罩230和背风罩240沿基体100的长度方向(第一方向)相对设置在第一挡板220的两侧。
本申请实施例中,迎风罩230和背风罩240的尺寸均沿远离基体100中心的方向逐渐减小,以使迎风罩230和背风罩240的外表面呈流线型,迎风罩230设置于飞行器800行进方向(第一方向)的前侧,背风罩240设置于飞行器800行进方向(第一方向)的后侧。
需要说明的是,迎风罩230和背风罩240可以相连接,也可以间隔设置。参照图1,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迎风罩230和背风罩240间隔设置,连接组件300和第一挡板220位于迎风罩230和背风罩240之间。
为了提高罩体200的防振功能,参照图2、图5、图6和图7。在本申请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整流罩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挡板400,第二挡板400设置在第一挡板220和迎风罩230之间,和/或,第二挡板400设置在第一挡板220和背风罩240之间。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挡板400的形状可以为圆形、方形、椭圆形、菱形、三角形、正六边形等规则形状,也可以为不规则形状,第二挡板400可以相对基体100倾斜设置,也可以垂直基体100设置。参照图6和图7,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第二挡板400的外轮廓与迎风罩230和/或背风罩240的径向轮廓相适应,为长方形结构,且第二挡板400垂直于基体100设置。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挡板400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示例地,整流罩包括两个第二挡板400,其中一个第二挡板400设置在第一挡板220和迎风罩230之间,另一个第二挡板400设置在第一挡板220和背风罩240之间。通过设置两个第二挡板400,将容纳空间进行分隔,以降低气流进入容纳空间的可能,通过限制气流的活动空间,以减少因气流产生的振动,提高整流罩的抗振能力。
为了降低气流对探测设备的影响,参照图3、图6、图7和图8。在本申请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整流罩还包括第一扰流板500,第一扰流板500连接于迎风罩230远离基体100一侧,且沿迎风罩230朝向背风罩240方向(第一方向的反方向),第一扰流板500沿远离基体100方向倾斜设置。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扰流板500可以为圆形、方形、椭圆形、菱形、三角形、正六边形等规则形状,也可以为不规则形状。参照图7和图8,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第一扰流板500为长方形结构,且第一扰流板500的长度方向沿基体100的宽度方向(第二方向)设置,第一扰流板500设置在迎风罩230靠近第一挡板220位置,由于第一扰流板500倾斜设置,可以引导气流沿远离第一挡板220方向流动,从而降低气流对探测设备的影响。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扰流板500与迎风罩230所成的夹角为可以为5°至60°之间的任一值。示例地,第一扰流板500与迎风罩230所成的夹角为5°、15°、30°、45°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为了进一步降低气流对探测设备的影响,参照图7和图8。在本申请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第一扰流板500上开设有多个气孔510,气孔510的进气口设置于第一扰流板500远离背风罩240一侧,且多个气孔510在第一扰流板500上均匀分布。
本申请实施例中,气孔510的形状有多种可能,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气孔510径向尺寸较小,气孔510的径向尺寸可以为1mm至5mm范围内的任一值,多个气孔510可以将气流分散,以降低振动和噪音,从而减小气流对整流罩及其内部探测设备的影响。
本申请实施例中,多个气孔510可以沿直线分布,也可以沿矩形阵列分布,又或者,多个气孔510呈多列设置,每一列中的多个气孔510等间距分布,且相邻两列气孔510的间距均匀设置。通过设置带有气孔510的扰流板,至少可将噪音值由110分贝降低至90分贝。
为了降低结冰对整流罩的影响,参照图2、图7、图8和图9。在本申请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整流罩还包括加热组件600,加热组件600包括加热膜610和控制器620,加热膜610铺设于迎风罩230远离背风罩240一侧;控制器620与加热膜610电联接,以控制加热膜610。
本申请实施例中,加热膜610可以为电加热膜,也可以为水浴加热膜,加热膜610用于提升迎风罩230的迎风侧温度,从而降低因水汽结冰对整流罩的影响。
本申请实施例中,加热膜610可以连接在迎风罩230的内侧,也可以连接在迎风罩230的外侧。此外,加热膜610可以通过卡接、粘接等方式固定在迎风罩230上。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本申请实施例中,控制器620可用于控制加热膜610的启动或停止,也可用于控制加热膜610的输出功率、加热时间等。控制器620可以设置在整流罩上,也可以集成在飞行器800的控制终端中,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为了降低加热膜610受损的可能,参照图7和图8。在本申请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加热膜610包括加热丝611,加热丝611沿基体100的宽度方向(第二方向)蜿蜒延伸。
本申请实施例中,加热丝611沿基体100宽度方向(第二方向)蜿蜒延伸,具体为,加热丝611的延伸方向沿基体100的宽度方向(第二方向)设置,且加热丝611呈“S”型或“W”型波浪,以使加热丝611能够沿基体100的宽度方向(第二方向)伸缩,以降低整流罩在搬运时,加热丝611被拉扯损坏的可能,且波浪设置还可增加加热丝611的布设面积,以提升加热除冰效果。
为了使加热膜610能根据实际天气状况进行加热,以节约能源,参照图8和图9。在本申请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加热组件600还包括至少一个传感器630,传感器630与控制器620电联接,传感器630用于检测环境参数或加热膜610的工作参数,控制器620根据环境参数和/或工作参数控制加热膜610。
本申请实施例中,传感器630可以为电容式、电感式、电磁式、光电式等,根据所需检测的参数不同,可以采用不同类型的传感器630。
本申请实施例中,环境参数可以为迎风罩230周围的空气湿度、空气温度,气流流速等,加热膜610的工作参数可以为加热膜610的加热时间、输出功率、加热膜610温度等,控制器620可以根据环境参数和工作参数中的一项或多项结合进行控制。
为了方便传感器630获取对应的环境参数或工作参数,参照图8。在本申请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传感器630为多个,多个传感器630沿线性布设,或,多个传感器630呈三角形布设,或,多个传感器630呈矩形阵列布设;其中,多个传感器630包括温度传感器630、湿度传感器630、气流速度传感器630。
参照图9,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传感器630为四个,四个传感器630分别为加热膜温度传感器630、空气温度传感器630、空气湿度传感器630和空气流速传感器630。其中,加热膜温度传感器630用于检测加热膜610的温度,空气温度传感器630用于检测空气的温度,空气湿度传感器630用于检测空气的湿度,空气流速传感器630用于检测空气流速。
基于此,当控制器620判断空气温度传感器630和空气湿度传感器630获取的空气温度参数和空气湿度参数满足结冰条件时,控制加热膜610启动,以提升迎风罩230的温度进行除冰;又或者,当控制器620判断空气流速传感器630获取的空气流速参数有变化,满足结冰条件时,控制加热膜610启动。
在此基础上,当控制器620判断加热膜610的温度到达预设温度时,则控制加热膜610关闭,以停止加热,又或者,使加热膜610维持在预设温度,以持续除冰。其中,预设温度可根据结冰条件进行设置,例如90℃等。
为了降低涡流引起的共振及噪音影响,参照图6和图10。在本申请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整流罩还包括第二扰流板700,第二扰流板700设置于背风罩240远离基体100一侧,第二扰流板700设置有至少一个扰流结构710,沿背风罩240远离迎风罩230方向(第一方向的反方向),扰流结构710的尺寸逐渐增大。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扰流板700可以为圆形、方形、椭圆形、菱形、三角形、正六边形等规则形状,也可以为不规则形状。参照图6和图10,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第二扰流板700为长方形结构,且第二扰流板700的长度方向沿基体100的宽度方向(第二方向)设置,第二扰流板700设置在背风罩240远离基体100一侧的中部。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扰流板700可以通过粘接、卡接、焊接等方式连接在背风罩240上,又或者,第二扰流板700和背风罩240一体设置,即扰流结构710直接成型在背风罩240的外侧。
本申请实施例中,扰流结构710有多种可能的结构形式,扰流结构710可以为三角形、半圆形等。参照图10,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扰流结构710近似为“人”字型。多个扰流结构710可以在相对第二扰流板700阵列分布,例如多个扰流结构710分成两列,每列扰流结构710中的多个扰流结构710沿基体100的宽度方向(第二方向)间隔分布。通过设置扰流结构710可以减少罩体200后侧的低压区出现涡流的情况。
为了方便整流罩和飞行器800的连接,示例地。在本申请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整流罩还包括缓冲件,缓冲件连接在基体100朝向飞行器800一侧,和/或,缓冲件连接于罩体200朝向飞行器800一侧。
通过设置缓冲件,既能将罩体200和飞行器800之间密封,又能减少因罩体200热胀冷缩对飞行器800的挤压或拉扯。其中,缓冲件可以为弹性橡胶件、弹性密封胶等。
为了降低整流罩对飞行器800的影响,示例地,背风罩240与飞行器800之间留有间隙,以降低整流罩的振动向飞行器800的传递,减少飞机蒙皮出现疲劳损伤的可能,间隙可以为2毫米至4毫米范围内,例如2毫米、3毫米、4毫米等。且背风罩240远离迎风罩230一侧的边缘与飞行器800的外表面平滑过渡,以降低气流分离的可能性。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整流罩及飞行设备,通过设置观测口210,减少了罩体200对电磁波的影响,通过设置第一挡板220、第二挡板400、第一扰流板500、第二扰流板700等,减少了气流对探测设备及飞行器800的影响;通过设置连接组件300,提高了结构强度。以使飞行设备能在理论升限12000米、速度0.7马赫的条件下进行高空巡航作业。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以上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8)
1.一种整流罩,设置于飞行器上,用于为所述飞行器上的探测设备提供防护,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体,用于连接所述飞行器;
罩体,连接于所述基体,所述罩体形成有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用于容纳所述探测设备,所述罩体还开设有观测口,所述观测口贯通所述罩体以连通于所述容纳空间,所述观测口用于供所述探测设备发出或接收的电磁波穿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流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包括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第一侧连接于所述基体,所述第二侧开设有所述观测口;
其中,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相对设置,或,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相邻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流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组件,所述罩体包括第一挡板,所述观测口开设于所述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通过所述连接组件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基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整流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观测口开设于所述第一挡板的中部;
其中,所述第一挡板为平板,或,所述第一挡板的中部朝向所述容纳空间凸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整流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
连接件,与所述基体相连接;
承载件,连接于所述连接件远离所述基体一侧,所述第一挡板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承载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整流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件为环形结构,所述第一挡板的外轮廓与所述承载件的内轮廓相适配,所述第一挡板连接在所述承载件的内侧。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整流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至少为两个,至少两个所述连接件沿所述基体的宽度方向相对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3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整流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还包括迎风罩和背风罩,所述迎风罩和所述背风罩沿所述基体的长度方向相对设置在所述第一挡板的两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整流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设置在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迎风罩之间,和/或,所述第二挡板设置在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背风罩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整流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扰流板,所述第一扰流板连接于所述迎风罩远离所述基体一侧,且沿所述迎风罩朝向所述背风罩方向,所述第一扰流板沿远离所述基体方向倾斜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整流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扰流板上开设有多个气孔,所述气孔的进气口设置于所述第一扰流板远离所述背风罩一侧,且多个所述气孔在所述第一扰流板上均匀分布。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整流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包括:
加热膜,铺设于所述迎风罩远离所述背风罩一侧;
控制器,与所述加热膜电联接,以控制所述加热膜。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整流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膜包括加热丝,所述加热丝沿所述基体的宽度方向蜿蜒延伸。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整流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传感器,所述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联接,所述传感器用于检测环境参数或所述加热膜的工作参数,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环境参数和/或所述工作参数控制所述加热膜。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整流罩,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为多个,多个所述传感器沿线性布设,或,多个所述传感器呈三角形布设,或,多个所述传感器呈矩形阵列布设;
其中,多个所述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气流速度传感器。
16.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整流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扰流板,所述第二扰流板设置于所述背风罩远离所述基体一侧,所述第二扰流板设置有至少一个扰流结构,沿所述背风罩远离所述迎风罩方向,所述扰流结构的尺寸逐渐增大。
17.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整流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缓冲件,所述缓冲件连接在所述基体朝向所述飞行器一侧,和/或,所述缓冲件连接于所述罩体朝向所述飞行器一侧。
18.一种飞行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飞行器,包括对接件;
权利要求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整流罩,所述整流罩的基体连接于所述对接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1774478.5A CN117699022B (zh) | 2023-12-21 | 2023-12-21 | 一种整流罩及飞行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1774478.5A CN117699022B (zh) | 2023-12-21 | 2023-12-21 | 一种整流罩及飞行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699022A true CN117699022A (zh) | 2024-03-15 |
CN117699022B CN117699022B (zh) | 2024-07-12 |
Family
ID=901477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1774478.5A Active CN117699022B (zh) | 2023-12-21 | 2023-12-21 | 一种整流罩及飞行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7699022B (zh)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40227033A1 (en) * | 2003-02-19 | 2004-11-18 | Snecma Moteurs | Turboprop carrier structure and an assembly including such a carrier structure |
US20060237582A1 (en) * | 2005-04-22 | 2006-10-26 | Rohr, Inc. | Aircraft engine nacelle inlet having access opening for electrical ice protection system |
CN208616187U (zh) * | 2018-06-12 | 2019-03-19 |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 一种飞机对地观测窗口组件 |
CN110525663A (zh) * | 2019-08-19 | 2019-12-03 | 山东大学 | 一种水膜空化与除冰液联合防除冰整流罩 |
CN110920906A (zh) * | 2018-09-20 | 2020-03-27 | 空客(北京)工程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结构体、悬架系统、发动机组件和飞行器 |
-
2023
- 2023-12-21 CN CN202311774478.5A patent/CN117699022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40227033A1 (en) * | 2003-02-19 | 2004-11-18 | Snecma Moteurs | Turboprop carrier structure and an assembly including such a carrier structure |
US20060237582A1 (en) * | 2005-04-22 | 2006-10-26 | Rohr, Inc. | Aircraft engine nacelle inlet having access opening for electrical ice protection system |
CN208616187U (zh) * | 2018-06-12 | 2019-03-19 |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 一种飞机对地观测窗口组件 |
CN110920906A (zh) * | 2018-09-20 | 2020-03-27 | 空客(北京)工程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结构体、悬架系统、发动机组件和飞行器 |
CN110525663A (zh) * | 2019-08-19 | 2019-12-03 | 山东大学 | 一种水膜空化与除冰液联合防除冰整流罩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699022B (zh) | 2024-07-1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A2645653C (en) | Controllable drogue | |
US5191791A (en) | Piezoelectric sensor | |
US20110036950A1 (en) | De-icing and/or anti-icing system for the leading edge of an aircraft wing | |
EP2644496B1 (en) | Surface element for an aircraft, aircraft and method for improving high-lift generation on a surface element | |
EP3478572B1 (en) | Temperature monitoring unit for aircraft wing structure and associated installation method | |
US20100123044A1 (en) | Aircraft Ice Protection System | |
CN117699022B (zh) | 一种整流罩及飞行设备 | |
US20110068230A1 (en) | Detecting ice particles | |
CA2844189A1 (en) | Probe for measuring the total pressure of an airflow and method of using the probe | |
US5322246A (en) | Ice prevention device for airfoils | |
US7186951B2 (en) | Sensor structure and sensor arrangement for measuring flow data on a flow body | |
EP2387809B1 (en) | A radome and method of cooling radar components | |
US20160306065A1 (en) | Paravane system | |
CN102317160B (zh) | 除冰设备,尤其用于飞行器发动机机舱的除冰设备 | |
CN111942594A (zh) | 飞行器、检测冰的存在的方法和改善空气动力学的方法 | |
WO1998039754A1 (en) | Ice detec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n aircraft | |
EP2969768A2 (en) | Lightning protection system | |
JP3023170B2 (ja) | 空気データセンサーの水分離装置 | |
WO2014209470A2 (en) | Integrated antenna and antenna component | |
CN106614507B (zh) | 驱鸟装置 | |
CN106852316B (zh) | 驱鸟装置 | |
CN208053658U (zh) | 一种机械振动式的结冰传感器 | |
CA2933859A1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eventing ice accumulation | |
GB2380255A (en) | Deicing of louvres in an air duct | |
CN216594671U (zh) | 一种机载云粒子探测系统高效除冰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