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698851A - 致动装置及加油口或充电口翻盖组件 - Google Patents

致动装置及加油口或充电口翻盖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698851A
CN117698851A CN202311021191.5A CN202311021191A CN117698851A CN 117698851 A CN117698851 A CN 117698851A CN 202311021191 A CN202311021191 A CN 202311021191A CN 117698851 A CN117698851 A CN 1176988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e
driving
flip
linear
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02119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Original Assignee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filed Critical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Priority to DE10202312390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DE102023123901A1/de
Priority to US18/242,616 priority patent/US20240083243A1/en
Publication of CN1176988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69885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致动装置及加油口或充电口翻盖组件。致动装置包括:壳体、旋转运动机构、直线运动机构、旋转输出机构以及直线输出机构。旋转运动机构和直线运动机构安装在壳体内部。旋转输出机构和直线输出机构连接到壳体外。旋转输出机构被配置为用于打开和关闭翻盖。直线输出机构被配置为用于锁定和解锁所翻盖。致动装置的运动输入机构、运动输出机构和安装结构都具有预定的结构和尺寸,从而能够简化致动装置的设计,便于安装。本申请还将致动装置沿直线运动输出的方向设置为与旋转运动输出所围绕的旋转轴线的方向平行,从而简化致动装置的机械结构。

Description

致动装置及加油口或充电口翻盖组件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致动装置,特别的涉及简化的致动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能够加油或充电,车辆的车身上装配有带有翻盖的加油口或充电口。早期,加油口或充电口翻盖的关闭和打开是通过人工的方式来操作的。随着车辆功能的发展,消费者需要用自动的方式来操作加油口或充电口翻盖。具体地,在需要加油或充电时,翻盖需要首先要被自动驱动到开锁状态,然后再被自动驱动到打开位置;在加油或充电完毕后,加油口或充电口翻盖要被驱动到关闭位置上,然后被自动驱动到锁定状态。
发明内容
在传统的设计中,用于致动和驱动加油口或充电口翻盖的结构是具体地设计在各种车型中的。对于不同厂商的汽车和不同型号的汽车,由于各种型号车体的尺寸不同,翻盖位置的不同,翻盖的具体结构不同,对加油口或充电口翻盖和锁定装置进行自动控制的机械结构就非常复杂,从而造成装配和制造进行自动控制的机械结构非常困难。
本申请将对加油口或充电口翻盖和锁定装置进行自动控制的结构集成在一个壳体中,壳体中具有不依靠壳体外的机构就能工作的直线运动机构和旋转运动机构。壳体中的驱动结构(包括直线运动机构和旋转运动机构)有两个输出,包括一个直线运动输出和一个旋转运动输出。壳体上还有一个驱动输入,用于驱动壳体内的直线运动机构和旋转运动机构。壳体外部设有安装结构。由于壳体外部的安装结构和尺寸是预定的,而且壳体外部或内部的直线运动输出和旋转运动输出的长度是预定的;所以,当各个汽车厂商按照驱动部件外壳的安装结构尺寸和壳体外部或内部的直线运动驱动输出和旋转运动输出的长度预定尺寸,就能简化致动装置的设计,并且便于安装。
另外,对于加油口或充电口翻盖和锁定装置,他们的运动方式不同并且他们在车体上的位置不同。致动装置产生旋转运动输出以打开和关闭加油口或充电口翻盖,并产生直线运动输出以驱动锁定装置运动,从而锁定和解锁加油口或充电口翻盖。本申请将致动装置沿直线运动输出的方向设置为与旋转运动输出所绕的轴线的方向平行,该设置的致动装置能够减少运动输出的传送距离且简化机械结构。
在第一个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致动装置,用于致动可移动地安装在基座上的翻盖。致动装置包括:壳体、旋转运动机构、直线运动机构、旋转输出机构以及直线输出机构。旋转运动机构和直线运动机构安装在壳体内部。旋转输出机构和直线输出机构连接到壳体外。旋转输出机构被配置为用于打开和关闭翻盖。直线输出机构被配置为用于锁定和解锁所翻盖。
根据上述第一个方面,致动装置还包括动力输入机构。动力输入机构被配置为用于接收动力源提供的动力,以驱动旋转运动机构和直线运动机构。
根据上述第一个方面,旋转输出机构、直线输出机构和动力输入机构具有预定的结构和尺寸。
根据上述第一个方面,壳体包括安装部件。安装部件具有预定的结构和尺寸。
根据上述第一个方面,通过安装部件,致动装置被安装在基座上。旋转输出机构与安装在基座上的旋转驱动机构配合。直线输出机构与安装在基座上的直线驱动机构配合。直线输出机构与连接至翻盖的翻盖连接机构配合。
根据上述第一个方面,旋转驱动机构打开和关闭翻盖。直线驱动机构锁定和解锁翻盖。
在第二个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致动装置,用于致动可移动地安装在基座上的翻盖。致动装置包括旋转运动机构、直线运动机构和驱动机构。旋转运动机构被配置为围绕旋转轴线旋转以打开和关闭翻盖。直线运动机构被配置为沿直线运动以锁定和解锁翻盖。驱动机构与旋转运动机构和直线运动机构相连,并被配置为驱动旋转运动机构和直线运动机构。直线运动机构沿直线运动的方向与旋转运动机构旋转所围绕的旋转轴线的方向平行。
根据上述第二个方面,驱动机构包括驱动轴,并被配置为能够围绕驱动轴的轴线旋转以驱动旋转运动机构围绕旋转轴线旋转和驱动直线运动机构作直线运动。旋转运动机构旋转所围绕的旋转轴线的方向与驱动轴的轴线的方向平行。直线运动机构沿直线运动的方向与驱动轴的轴线的方向平行。
根据上述第二个方面,直线运动机构包括内侧周向部。内侧周向部部分地围绕驱动机构设置。内侧周向部被配置为与驱动机构配合,以使得直线运动机构沿预定直线路径往复运动以解锁和锁定翻盖。
根据上述第二个方面,驱动机构包括解锁驱动部。解锁驱动部被配置为能够围绕驱动轴的轴线旋转。直线运动机构的内侧周向部包括解锁接合部。解锁驱动部和解锁接合部被配置为:驱动机构在第一旋转方向旋转时,解锁驱动部能够旋转以接触并驱动解锁接合部,从而使直线运动机构沿平行于驱动轴的轴线的第一直线方向作直线运动以解锁翻盖。
根据上述第二个方面,驱动机构还包括锁定驱动部。锁定驱动部被配置为能够围绕驱动轴的轴线旋转。解锁驱动部和锁定驱动部周向间隔开地设置。直线运动机构的内侧周向部还包括锁定接合部。解锁接合部和锁定接合部分别设置在内侧周向部的相对的两端。锁定驱动部和锁定接合部被配置为:驱动机构在第二旋转方向旋转时,锁定驱动部能够旋转以接触并驱动锁定接合部,从而使直线运动机构沿平行于驱动轴的轴线的第二直线方向作直线运动以锁定翻盖。第一旋转方向与第二旋转方向相反。第一直线方向与第二直线方向相反。
根据上述第二个方面,解锁驱动部包括解锁驱动斜面。解锁驱动斜面相对于驱动轴的轴线倾斜地设置。解锁接合部包括解锁接合斜面,解锁接合斜面面向解锁驱动斜面设置。解锁驱动斜面和解锁接合斜面被配置为:解锁驱动部在第一旋转方向旋转时,解锁驱动斜面能够接触并驱动解锁接合斜面,从而驱动直线运动机构沿第一直线方向作直线运动以解锁翻盖。
根据上述第二个方面,锁定驱动部包括锁定驱动斜面,锁定驱动斜面相对于驱动轴的轴线倾斜地设置。锁定接合部包括锁定接合斜面,锁定接合斜面面向锁定驱动斜面设置。锁定驱动斜面和锁定接合斜面被配置为:锁定驱动部在第二旋转方向旋转时,锁定驱动斜面能够接触并驱动锁定接合斜面,从而驱动直线运动机构沿第二直线方向作直线运动以锁定翻盖。
根据上述第二个方面,直线运动机构还包括外侧周向部。外侧周向部部分地围绕内侧周向部设置并且在径向上与内侧周向部相连。驱动机构被配置为能够驱动内侧周向部,进而驱动外侧周向部沿平行于驱动轴的轴线的方向作直线运动以锁定和解锁翻盖。
根据上述第二个方面,外侧周向部上设置有直线输出部,直线输出部平行于驱动轴的轴线的方向设置。直线输出部被配置为能够沿平行于驱动轴的轴线的方向作直线运动以锁定和解锁翻盖。
根据上述第二个方面,直线输出部被配置为能够沿平行于驱动轴的轴线的方向作直线运动以阻挡和释放与翻盖相连的锁定接合部,从而锁定和解锁翻盖。锁定接合部设置在与翻盖相连的翻盖连接机构上。
根据上述第二个方面,外侧周向部上还设置有引导杆部。引导杆部平行于直线输出部设置。直线输出部和引导杆部被配置为使得直线运动机构围绕驱动机构沿平行于驱动轴的轴线的方向作直线运动而不会在径向上偏移。
根据上述第二个方面,致动装置能够安装在单独的壳体中且独立地运行。
在第三个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加油口或充电口翻盖组件,其包括基座、翻盖和前述的致动装置。翻盖可移动地安装在基座。致动装置设置在基座上。
根据上述第三个方面,加油口或充电口翻盖组件还包括动力源。动力源设置在致动装置上。
附图说明
图1A示出本申请的加油口或充电口翻盖组件安装在车辆车身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1B是本申请的加油口或充电口翻盖组件的一个实施例从前侧看的立体图,其中翻盖处于关闭状态;
图1C是图1B所示的加油口或充电口翻盖组件的从前侧看的立体图,其中翻盖处于打开状态;
图1D是图1B所示的加油口或充电口翻盖组件的从前侧看的分解图;
图1E是图1B所示的加油口或充电口翻盖组件的从后侧看的分解图;
图2A是如图1B-1E所示的基座从上侧看的立体图;
图2B是如图1B-1E所示的基座从下侧看的立体图;
图3A为图1B-1E所示的铰链和翻盖的连接部的从前侧看的立体图;
图3B为图1B-1E所示的翻盖转轴的从右侧看的立体图;
图4A是如图1B-1E所示的致动装置从前侧的一个角度看的立体图;
图4B是图4A中的致动装置去除上壳体的立体图;
图4C是如图1B-1E所示的致动装置从前侧的另一角度看的立体图,其中密封件去除;
图4D是如图1B-1E所示的致动装置从后侧看的立体图;
图4E是如图1B-1E所示的致动装置从前侧看的爆炸图;
图4F是如图4E所示的前壳体从前侧看的立体图;
图4G是如图4E所示的前壳体从后侧看的立体图;
图4H是如图4E所示的后壳体从前侧看的立体图;
图4I是如图4E所示的后壳体的正视图;
图5A是如图4E所示的驱动轴和驱动件从前侧看的立体图;
图5B是如图4E所示的驱动轴和驱动件从后侧看的立体图;
图5C是图5B的后视图;
图5D是图5B的正视图;
图5E是如图4E所示的驱动齿轮从后侧看的立体图;
图5F是图5E的正视图;
图5G是如图4E所示的传动杆组件从前侧看的立体图;
图5H是如图4E所示的传动杆组件从后侧看的立体图;
图5I是如图4E所示的传动齿轮从前侧看的立体图;
图5J是如图4E所示的传动齿轮从后侧看的立体图;
图5K是如图4E所示的密封件从右侧看的立体图;
图6A是锁定装置处于锁定位置并且翻盖处于关闭位置时翻盖组件的状态示意图;
图6B是锁定装置处于解锁位置并且翻盖处于关闭位置时翻盖组件的状态示意图;
图6C是翻盖被完全打开时翻盖组件的状态示意图;
图6D是锁定装置处于解锁位置并且翻盖处于关闭位置时翻盖组件的状态示意图;
图6E是锁定装置处于锁定位置并且翻盖处于关闭位置时翻盖组件的状态示意图;
图7A是本申请的加油口或充电口翻盖组件的另一个实施例从前侧看的立体图,其中翻盖处于关闭状态;
图7B是图7A所示的加油口或充电口翻盖组件的从前侧看的立体图,其中翻盖处于打开状态;
图7C是图7A所示的加油口或充电口翻盖组件的从前侧看的分解图;
图7D是图7A所示的加油口或充电口翻盖组件的从后侧看的分解图;
图8A是如图7A-7D所示的铰链和翻盖的连接部的从前侧看的立体图;
图8B是如图7A-7D所示的铰链和翻盖的连接部的从左侧看的立体图;
图9A是如图7A-7D所示的致动装置从前侧看的立体图;
图9B是如图7A-7D所示的致动装置从后侧看的立体图;
图9C是如图7A-7D所示的致动装置从前侧看的爆炸图;
图9D是如图7A-7D所示的前壳体从前侧看的立体图;
图9E是如图7A-7D所示的前壳体从后侧看的立体图;
图9F是图9E的正视图;
图9G是如图7A-7D所示的后壳体从前侧看的立体图;
图9H是如图7A-7D所示的后壳体从后侧看的立体图;
图10A是如图9C所示的驱动轴和驱动件的立体图;
图10B是如图9C所示的驱动轴和驱动件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10C是如图9C所示的传动杆组件的立体图;
图10D是如图9C所示的传动杆组件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10E是如图9C所示的驱动齿轮从前侧看的立体图;
图10F是图10E的正视图;
图10G是如图9C所示的传动齿轮从前侧看的立体图;
图10H是如图9C所示的传动齿轮从后侧看的立体图;
图10I是如图9C所示的密封件从后侧看的立体图;
图11A是传动杆组件(锁定机构)处于锁定位置并且翻盖处于关闭位置时翻盖组件的状态示意图;
图11B是传动杆组件(锁定机构)处于解锁位置并且翻盖处于关闭位置时翻盖组件的状态示意图;
图11C是翻盖被完全打开时翻盖组件的状态示意图;
图11D是传动杆组件(锁定机构)处于解锁位置并且翻盖处于关闭位置时翻盖组件的状态示意图;
图11E是传动杆组件(锁定机构)处于锁定位置并且翻盖处于关闭位置时翻盖组件的状态示意图;以及
图12示出了控制器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构成本说明书一部分的附图对本申请的各种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在本申请中使用表示方向的术语,诸如“前”、“后”、“上”、“下”、“左”、“右”、“顶”、“底”、等描述本申请的各种示例结构部分和元件,但是在此使用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的目的,这些术语是基于附图中显示的示例方位而确定的。由于本申请所公开的实施例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向设置,所以这些表示方向的术语只是作为说明而不应视作为限制。
图1A-图1E是本申请的加油口或充电口翻盖组件100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图,用于示出加油口或充电口翻盖组件的各个部件及其大致位置关系。其中,图1A示出加油口或充电口翻盖组件安装在车辆车身上的结构示意图,图1B是本申请的加油口或充电口翻盖组件的一个实施例从前侧看的立体图,其中翻盖处于关闭状态;图1C是图1B所示的加油口或充电口翻盖组件的从前侧看的立体图,其中翻盖处于打开状态;图1D是图1B所示的加油口或充电口翻盖组件的从前侧看的分解图;图1E是图1B所示的加油口或充电口翻盖组件的从后侧看的分解图。为了图示和说明的方便,除特别说明之外,将基座在图1B中所示的右侧定义为右侧,将与右侧相对的另一侧定义为左侧。将基座在图1B中所示的前侧定义为前侧,将与前侧相对的一侧定义为后侧。
如图1A所示,本申请的加油口或充电口翻盖组件100用于安装在车辆车身上,动力源150安装在车辆车身内。在需要加油或充电时,动力源150首先自动驱动翻盖组件100中的翻盖190到开锁状态,然后将翻盖190自动驱动到打开位置。在加油或充电完毕后,动力源150自动驱动翻盖190到关闭位置上,然后自动驱动翻盖190到锁定状态。如图1B-1E所示,加油口或充电口翻盖组件100包括基座101、翻盖190和致动组件。致动组件包括铰链170、翻盖转轴171(旋转驱动机构)、致动装置130、动力源150和锁定装置120(直线驱动机构)。铰链170、翻盖转轴171、致动装置130、动力源150和锁定装置120安装在基座101上。具体地说,基座101具有容腔105。翻盖190包括翻盖本体110和连接部112。翻盖本体110盖设在连接部112上。连接部112与铰链170相连接。铰链170的右端通过翻盖转轴171可转动地安装在基座101上,从而使得翻盖190能够相对于基座101转动。连接部112上设有翻盖孔111。
翻盖190具有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当翻盖190位于关闭位置时,翻盖190盖设在容腔105的顶部,以封住容腔105的顶部。当翻盖190位于打开位置时,容腔105露出,以容纳用于加油或充电的外部部件。锁定装置120安装在基座101的前侧,并被配置为锁定和解锁连接部112,从而锁定和解锁翻盖190。锁定装置120具有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当锁定装置120位于锁定位置时,锁定装置120穿过基座101上的通孔222(参见图1D)并伸入翻盖190上的翻盖孔111中。当锁定装置120位于解锁位置时,锁定装置120退出翻盖190上的翻盖孔111,从而使得翻盖190能够相对于基座101转动。动力源150安装在致动装置130的前侧,并被配置为提供驱动力以使致动装置130驱动翻盖190打开和关闭、以及提供驱动力以使致动装置130驱动锁定装置120锁定和解锁。作为一个示例,动力源150为电机。动力源150由控制器1200(见图12)控制以为致动装置130提供驱动力。
致动装置130通过紧固件103安装至基座101的安装部件102,从而固定至基座101的前侧。致动装置130包括壳体、驱动装置131(其包括驱动轴134、驱动件135、驱动齿轮136)、传动齿轮132、传动杆组件133和密封件137(见图4A-E)。驱动装置131、传动齿轮132和传动杆组件133大体设置在壳体内,它们能够独立运行而不依赖被安装的壳体外的被安装的机构。驱动装置131作为驱动输入机构,用于从外部接收动力输入。驱动装置131被配置为接收动力源150提供的动力,以驱动传动齿轮132和传动杆组件133。传动杆组件133作为直线运动机构,其配置为沿预定直线路径作往复直线运动。传动杆组件133上的锁定接合部251(见图5G)作为直线输出机构,其配置为提供直线运动输出,以解锁和锁定翻盖190。传动齿轮132作为旋转运动机构,其配置为沿预定旋转路径作往复旋转运动。传动齿轮132上的开口264(见图5I)作为旋转输出机构,其配置为提供旋转运动输出,以打开和关闭翻盖190。驱动装置131、传动齿轮132和传动杆组件133相互协作以将动力输入转换为直线运动输出和旋转运动输出,从而解锁和锁定翻盖190以及打开和关闭翻盖190。
致动装置130的驱动装置131(动力输入机构)、传动齿轮132(旋转输出机构)和传动杆组件133(直线输出机构)具有预定的结构和尺寸。致动装置130的壳体还包括安装部件408、409,安装部件408、409具有预定的结构和尺寸。因此,致动装置130的设计和制造能够被简化。并且,在车体,例如车体的基座,上设置与致动装置130的驱动装置131(动力输入机构)、传动齿轮132(旋转输出机构)和传动杆组件133(直线输出机构)相对应的结构和尺寸的部件时,致动装置130能够容易地安装至车体,与车体上的这些部件接合,从而致动翻盖190。如图1B-1E所示,驱动轴134从壳体前侧的开口伸出来与致动装置130前侧的动力源150的开口151接合,从而驱动轴134能够被动力源150驱动而转动。传动杆组件133从壳体左侧的开口伸出来与锁定装置120的接合部123相接合,从而传动杆组件133沿直线左右移动能够使得锁定装置120沿直线左右移动,以解锁和锁定翻盖190。传动齿轮132与壳体后侧的开口对齐且与翻盖转轴171的端部相接合,从而传动齿轮132转动能够带动翻盖转轴171转动,以打开和关闭翻盖190。密封件137设置在壳体的外部且在传动杆组件133上,用于密封壳体左侧的开口405,以防止灰层和水等从该开口405进入壳体中。在其他实施例中,致动装置130上不设置密封件。
如图1D-1E所示,锁定装置120包括锁杆121、接合部123、第一导向部124、第二导向部125、突出部126和钩部127。其中,锁杆121为细长型的形状,其从右向左延伸一定的长度,接着从前向后延伸一定的长度,接着从左向右延伸一定的长度。锁杆121的一端连接至接合部123,另一端形成锁销128。锁销128能够伸入和退出基座101上的通孔222和翻盖190的连接部112上的翻盖孔111,从而将翻盖190锁定至基座101,或从基座101解锁翻盖190。接合部123设置在锁杆121的右端,其大致为圆柱体。该圆柱体的前侧和右侧设有开口,并且该圆柱体的内部形成容腔129来容纳传动杆组件133的锁定接合部251(见图5G),从而使得接合部123和传动杆组件133连接在一起。传动杆组件133沿左右方向移动时能够带动接合部123沿左右方向移动,从而传动杆组件133能够带动锁定装置120移动。接合部123包括其他合适的结构以与传动杆组件133相连。第一导向部124和第二导向部125设置在锁杆121的上侧,并且第一导向部124和第二导向部125相距一定距离设置。突出部126设置在锁杆121的后侧。第一导向部124和第二导向部125能够分别与基座101上的突出部231、232配合,且突出部126与基座101上的承接部233配合,从而能够引导锁定装置120沿左右方向运动。钩部127设置在锁杆121的下侧,钩部127与拉绳122连接。操作员可以拉动拉绳122而将钩部127向左移动来使锁定装置120向左移动,此时锁销128退出基座101上的通孔222和翻盖190的连接部112上的翻盖孔111,从而从基座101解锁翻盖190。该操作是在断电状态下启动的手动解锁。在其他实施例中,锁定装置包括其他合适的结构。
图2A是如图1B-1E所示的基座101从上侧看的立体图;图2B是如图1B-1E所示的基座101从下侧看的立体图,用于更清楚地示出基座101的具体结构。如图2A-2B所示,基座101包括形成容腔105的壳体210和安装部220。安装部220与壳体210连接,并且位于基座101的右端。基座101能够通过安装部220安装在车辆的车身上。壳体210的容腔105上下均开口,从而在翻盖组件100安装至车身上后,容腔105与车辆的加油口或充电口连通。这样,用于加油或充电的外部部件可以通过容腔105伸入车辆的加油口或充电口中。基座101的安装部220内设有与壳体210的容腔105相连通的容腔(图中未示出),用于容纳铰链170的一部分。
基座101的壳体210的顶部具有向外翻折的翻边219。在壳体210的侧壁上设有通孔222。通孔222设置在基座101的左端并且靠近前侧的位置。通孔222被配置为接收锁定装置120上的锁销128(见图1D-1E)。
基座101的前侧设有突出部231、232。突出部231、232从基座101的前侧向前并向下延伸,以使得突出部231、232与基座101的前侧表面之间分别形成凹部241、242,用于容纳锁定装置120上部的导向部124、125。基座101的前侧还设有承接部233,承接部233从基座101的底部向下并向前侧延伸,以使得承接部233与基座101之间分别形成凹部243,用于容纳锁定装置120后侧的突出部126。突出部231、232和承接部233用于引导并限制锁定装置120沿左右方向运动。基座101的前侧在安装部220的位置处设有翻盖转轴安装孔217,其沿前后方向贯穿基座101。翻盖转轴安装孔217用于容纳铰链转轴304(见图3A)。
图3A为图1B-1E所示的铰链170和翻盖190的连接部112的从前侧看的立体图,以示出铰链170和翻盖190的连接部112的具体结构;图3B为图1B-1E所示的翻盖转轴171的从右侧看的立体图,以示出翻盖转轴171的具体结构。如图3A所示,铰链170和翻盖190的连接部112一体制成。铰链170连接在连接部112的右侧。连接部112用于与翻盖本体110相连接。具体来说,连接部112的顶部设有铰链卡接部310,翻盖本体110的底部设有相应的翻盖卡接部(未示出),连接部112能够与翻盖卡接部相配合,从而将连接部112与翻盖本体110连接在一起。连接部112的左端的下侧设有翻盖孔111,以形成锁销接收部。当锁定装置120穿过基座101上的通孔222和翻盖190的连接部112上的翻盖孔111(即,锁销接收部)时,锁定装置120能够锁定翻盖190和铰链170。当锁定装置120退出翻盖孔111时,锁定装置120解锁翻盖190和铰链170,翻盖190能够被打开。铰链170大致为弯折状,其包括设置在其端部的铰链转轴304。铰链转轴304大致为圆柱体,其容纳在基座101的翻盖转轴安装孔217中,以使得铰链170能够相对于基座101转动。铰链转轴304上设有翻盖转轴容纳部311。翻盖转轴容纳部311内部具有与翻盖转轴171的轴向外部结构匹配的结构。翻盖转轴容纳部311用于与翻盖转轴171相配合,从而使得翻盖转轴171能够与铰链170连接在一起。
如图3B所示,翻盖转轴171呈长柱形,包括沿轴向从左向右(图3B示出的从左向右)侧依次设置的第一区段部172、第二区段部173、第三区段部174和第四区段部175。第一区段部172呈长方体,第二区段部173呈圆柱体,第三区段部174呈柱体,第四区段部175呈圆柱体,第二区段部173的圆柱体的横截面大于第四区段部175的圆柱体的横截面。第三区段部174在其前侧和后侧(图3B示出的前侧和后侧)分别具有平行的平面176和平面177。传动齿轮132连接在翻盖转轴171的第一区段部172。翻盖转轴171与传动齿轮132具有相同的转动轴线。第二区段部173、第三区段部174和第四区段部175容纳在翻盖转轴容纳部311中且与翻盖转轴容纳部311的内部结构相匹配,从而将翻盖转轴171与铰链170相连接。通过第三区段部174和与其匹配的翻盖转轴容纳部311的内部结构的接合,能够避免翻盖转轴171与铰链170的相对转动。在其他实施例中,翻盖转轴包括其他合适的结构以固定地容纳至翻盖转轴容纳部311。
图4A是如图1B-1E所示的致动装置130从前侧的一个角度看的立体图;图4B是图4A中的致动装置130去除前壳体的立体图;图4C是如图1B-1E所示的致动装置130从前侧的另一角度看的立体图,其中密封件137去除;图4D是如图1B-1E所示的致动装置130从后侧看的立体图;图4E是如图1B-1E所示的致动装置130从前侧看的爆炸图;图4F是如图4E所示的前壳体401从前侧看的立体图;图4G是如图4E所示的前壳体401从后侧看的立体图;图4H是如图4E所示的后壳体402从前侧看的立体图;图4I是如图4E所示的后壳体402的正视图。
如图4A-I所示,致动装置130的壳体为大致封闭的,除了在左侧设置有开口405、在后侧设置有开口406和在前侧设置有开口407。该壳体由前壳体401和后壳体402组成,前壳体401的侧部,例如上侧、下侧、左侧和右侧,设置有卡合件403(见图4F-4G),后壳体402的侧部,例如上侧、下侧、左侧和右侧,设置有卡合件404(见图4H-4I),卡合件404与卡合件403配合。前壳体401的卡合件403与后壳体402的卡合件404接合时,前壳体401与后壳体402相互接合,从而形成大致封闭的壳体。前壳体401的侧部,例如上侧、左侧和右侧,设置有安装件408,后壳体402的侧部,例如上侧、左侧和右侧,设置有与安装件408匹配的安装件409。在一个示例中,这些安装件408、409为具有安装孔的凸缘。紧固件103可以穿过安装件408、409上的安装孔紧固至基座101上的安装部件102上,从而将致动装置130紧固至基座101上。在其他实施例中,安装件408、409包括其他合适的安装结构,用于安装至车体上。
前壳体401和后壳体402之间限定容纳空间,用于容纳并安装内部组件,例如,驱动装置131(其包括驱动轴134、驱动件135、驱动齿轮136)、传动齿轮132和传动杆组件133(见图4B和4E)。驱动轴134从壳体前侧的开口407伸出,用于与动力源150的开口151接合,从而动力源150运行时能够驱动驱动轴134转动。传动杆组件133从壳体左侧的开口405伸出,传动杆组件133的左端与锁定装置120的右端接合以使二者固定在一起,从而传动杆组件133左右运动能够带动锁定装置120左右运动。传动齿轮132中的开口264(旋转输出机构)被配置为用于打开和关闭翻盖190。传动齿轮132中的开口264与壳体后侧的开口406对齐,翻盖转轴171穿过壳体后侧的开口406与传动齿轮132中的开口264固定相连,从而传动齿轮132转动能够带动翻盖转轴171转动以打开和关闭翻盖190。
如图4F-4G所示,前壳体401包括基部410和周向部411,周向部411从基部410向后侧延伸,周向部411与基部410大致垂直,前壳体401为大致凹陷状。基部410包括朝向容纳空间的内侧和背离容纳空间的外侧,基部410的外侧上设置有外部安装件,动力源150能够安装至外部安装件,从而安装至致动装置130。外部安装件包括相对设置的侧部卡合件412和侧部卡合件413、上部卡合件414、紧固安装件415。侧部卡合件412包括基板417、肋418和L形的突起419。基板417与基部410大致垂直。肋418从基板417延伸且与基板417大致垂直,并且肋418从基部410延伸且与基部410大致垂直,肋418呈三角形。L形的突起419从基部410延伸至基板417,并且呈细长条状。侧部卡合件412包括两个突起419。在其他实施例中,侧部卡合件412包括其他合适数量的突起419。肋418用于加强侧部卡合件412的牢固性。侧部卡合件412与侧部卡合件413的结构相同,大致镜像设置。侧部卡合件412和侧部卡合件413分别与动力源150的两侧接合,用于将动力源150固定至致动装置130,防止动力源150沿平行于基部410的方向移动。上部卡合件414的前端形成钩状部416。动力源150的外侧设置有凹部152(见图1D),上部卡合件414的钩状部416能够与凹部152接合,用于将动力源150固定至致动装置130,防止动力源150沿垂直于基部410的方向移动。
前壳体401的基部410的前侧上还设有凸台420,凸台420内部形成空腔4200,空腔4200中设置有加强肋,用于使得凸台420更牢固。传动杆组件133的杆部252和传动杆组件133的传动接合部253的第一凸台254(见图5G)能够被容纳至空腔4200中,并在空腔4200中移动。紧固安装件415设置在凸台420的前侧且与凸台420在连接处连通。紧固安装件415呈大致柱形体,该柱形体在横向上设置有通孔421。在一个实施例中,通孔421中设置有内螺纹,用于与紧固件的外螺纹匹配。在安装时,将动力源150的端部通孔153与紧固安装件415中的通孔421对齐,然后将紧固件154穿过端部通孔153并旋入通孔421中,从而将动力源150固定至紧固安装件415上(见图1D)。因此,通过侧部卡合件412和侧部卡合件413、上部卡合件414、紧固安装件415,动力源150能够被牢固地安装至致动装置130。在一个实施例中,柱形的紧固安装件415内部形成空腔,空腔中设置有加强肋,用于使得紧固安装件415更牢固。紧固安装件415包括其他合适的结构,用于将动力源150安装至致动装置130。
前壳体401具有从基部410向后侧凹陷的凹部422。凹部422的中心包括开口407,驱动轴134从开口407伸出。凹部422和后壳体402的环形部429配置为限制驱动件135和驱动齿轮136在轴向上移动。
前壳体401上的凸台420包括限位部423,其设置在凸台420的侧壁上。限位部423能够限制传动杆组件133的倾斜曲面257(见图5G)向右侧移动。前壳体401的基部410的内侧上设置有环形部424,环形部424与基部410大致垂直。环形部424的背离基部410的端面上设置有数个突起425,数个突起425大致均匀地间隔开地设置,并且围绕中心轴周向地设置。该中心轴与传动齿轮132旋转所围绕的旋转轴的轴线基本重合。突起425配置为与传动齿轮132的环形凹部520(见图5I)配合,以引导传动齿轮132围绕旋转轴旋转。在一个实施例中,突起425呈锥体状。在其他实施例中,突起425呈其他合适的形状以引导传动齿轮132的旋转。
如图4H-4I所示,后壳体402包括基部426和周向部427,周向部427从基部426向前侧延伸,周向部427与基部426大致垂直,后壳体402为大致凹陷状。基部426包括朝向容纳空间的内侧和背离容纳空间的外侧。后壳体402的基部426上设置有凹陷部428,凹陷部428的后侧是封闭的而前侧是开口的。凹陷部428用于容纳驱动轴134的后端部145。与凹陷部428同轴且连通地设置有环形部429,环形部429设置在基部410内侧上。环形部429用于支撑驱动齿轮136和驱动轴134的轴驱动突起144。
后壳体402的基部426的内侧上设置有引导槽430,引导槽430的左端和右端开口。引导槽430由两根平行设置的肋431、432形成,这两根平行设置的肋431、432与基部426大致垂直地设置。基部426还与其他加强肋433相连,以使得引导槽430更牢固。引导槽430与传动杆组件133后侧的突起260(见图5H)接合,用于引导传动杆组件133的突起260沿直线左右移动。
后壳体402的基部426的右上角处设置有开口406,开口406贯穿基部426。与开口406对齐且在基部426的内侧上设有环形部434。环形部434能够被容纳在传动齿轮132后侧的环形凹部265(见图5J)中,用于限制传动齿轮132的旋转使其不会偏移。环形部434与环形凹部265同轴地设置。
后壳体402的基部426的内侧还设置有打开限位件435和关闭限位件436。在一个示例中,打开限位件435和关闭限位件436为限位面。打开限位件435的左侧面能够与传动齿轮132的传动齿轮抵靠部512(见图5I)的侧面接合以阻挡传动齿轮132继续转动,从而限制翻盖190打开的角度。关闭限位件436的下侧面能够与传动齿轮132的末端传动齿511(见图5I)的侧面接合以阻挡传动齿轮132继续转动,从而限制传动杆组件133缩回(向右移动)的距离,即限制锁销128插入(向右移动)翻盖孔111的距离。打开限位件435和关闭限位件436为与基部410大致垂直的肋。打开限位件435和关闭限位件436通过加强肋437连接,以使得打开限位件435和关闭限位件436更牢固。后壳体402的左侧壁上设有凹槽438,用于引导传动杆组件133后侧的突起261(见图5H)左右移动。在其他实施例中,打开限位件435和关闭限位件436包括其他合适的结构以限制传动齿轮132的转动。
如图4E所示,致动装置130包括驱动装置131、传动齿轮132和传动杆组件133。驱动装置131包括驱动轴134、驱动件135和驱动齿轮136。图5A-5K示出了致动装置130的这些部件的详细结构图。
图5A是如图4E所示的驱动轴134和驱动件135从前侧看的立体图;图5B是如图4E所示的驱动轴134和驱动件135从后侧看的立体图;图5C是图5B的后视图;图5D是图5B的正视图;图5E是如图4E所示的驱动齿轮136从后侧看的立体图;图5F是图5E的正视图;图5G是如图4E所示的传动杆组件133从前侧看的立体图;图5H是如图4E所示的传动杆组件133从后侧看的立体图;图5I是如图4E所示的传动齿轮132从前侧看的立体图;图5J是如图4E所示的传动齿轮132从后侧看的立体图;图5K是如图4E所示的密封件137从右侧看的立体图。驱动齿轮136和传动齿轮132的示例被公开在2022年1月28日提交的发明名称为“致动组件及加油口或充电口翻盖组件”的申请号为202210108257.3的中国专利申请中,该中国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援引并入本文中。
如图5A-5D所示,驱动件135与传动杆组件133具有对应的配合结构,以使得能够将驱动件135的旋转运动转换为传动杆组件133的直线运动。驱动轴134大致为长柱形,驱动件135与驱动轴134同轴地设置在驱动轴134上,它们的轴向与前后方向一致。驱动轴134具有连接部141和装配部142,连接部141和装配部142分别朝向驱动件135的相对的两侧延伸。连接部141用于与动力源150相连,装配部142用于与驱动齿轮136相连。作为一个示例,连接部141上设有至少一个轴向突起143,在本实施例中,突起143被设置为八个。连接部141的横截面的外轮廓呈大致星形,且从前侧向后侧方向横截面逐渐变大。在其他实施例中,驱动轴134的连接部141具有与动力源150接合的其他合适的结构。连接部141通过突起143与动力源150固定相连,以接收动力源150的驱动力,使得驱动轴134能够转动。装配部142上设有紧邻驱动件135的至少一个轴驱动突起144,在本实施例中,轴驱动突起144的数量与驱动齿轮136的突起容腔245(见5E)的数量相同,均被设置为四个,并且大致呈十字形设置。相对设置的轴驱动突起144的结构相同,相邻设置的轴驱动突起144的结构不同。在其他实施例中,驱动轴134的装配部142具有与驱动齿轮136接合的其他合适的结构。
驱动轴134的装配部142安装至驱动齿轮136中时,装配部142被容纳在驱动齿轮136中的轴孔244中,轴驱动突起144被容纳在驱动齿轮136的相应的一个突起容腔245中。装配部142的背离驱动件135的后端部145为圆柱形,后端部145也是驱动轴134的端部。后端部145被容纳在后壳体402的凹陷部428(见图4I)中,且能够在凹陷部428中自由转动,从而驱动轴134能够在凹陷部428中沿其轴线自由转动。后壳体402的凹陷部428使得驱动轴134不会在其径向上移位。
驱动件135呈具有缺口的圆盘形状,并且与驱动轴134一体形成,以使得驱动件135和驱动轴134能够同步转动。驱动件135从其周向表面443沿其径向向内凹陷形成缺口。通过缺口在驱动件135上形成两个拐角部。这两个拐角部中的一个拐角部146的后侧上设置有突起147,突起147为大致圆柱形。突起147能够被容纳在传动杆组件133上的引导容腔259(见图5G)中且在引导容腔259中移动。拐角部146和突起147一起作为驱动部148,用于使得随着驱动件135的转动,驱动部148能够转动以驱动传动杆组件133运动,进而驱动锁定装置120(见图1B-1C和图1D)运动。驱动件135的后侧上还设置有安装引导件149,以便于安装驱动件135。在一个实施例中,安装引导件149大致为弧形肋。在其他实施例中,突起147包括其他合适的结构。
如图5E-5F所示,驱动齿轮136具有驱动轴线。驱动齿轮136能够绕驱动轴线转动,该驱动轴线与驱动轴134和驱动件135的旋转轴的轴线基本相同。驱动齿轮136包括轴孔244和与轴孔244相连通的至少一个突起容腔245,突起容腔245从轴孔244的孔壁沿其径向向外延伸形成。作为一个具体的示例,四个突起容腔245呈十字形设置在轴孔244的周向上。轴驱动突起144被容纳在相应的一个突起容腔245中,以使得驱动齿轮136和驱动件135在径向上固定而不会相对移动。当驱动轴134的后端部145被容纳在后壳体402的凹陷部428时,驱动齿轮136和轴驱动突起144安置在后壳体402的环形部429的前侧上。驱动轴134被驱动转动时能够带动驱动件135转动,进而驱动件135带动驱动齿轮136转动。
如图5G-5H所示,传动杆组件133包括锁定接合部251、杆部252和传动接合部253,杆部252的一端与锁定接合部251相连,另一端与传动接合部253相连。传动接合部253与驱动件135相连,用于被驱动件135驱动移动。传动接合部253包括第一凸台254、第二凸台255和第三凸台256,这些凸台在从前向后方向上重叠布置以呈阶梯状。第一凸台254的右侧下部设有倾斜曲面257,倾斜曲面257能够与前壳体401的限位部423(见图4G)接合。第二凸台255和第三凸台256在从前向后方向且在右侧形成接合面258,接合面258与驱动件135的驱动部148(见图5A)接合。接合面258能够被驱动部148驱动向左移动,以使驱动装置120向左移动来解锁翻盖190。第三凸台256在从前向后方向上凹陷而形成引导容腔259,以容纳驱动件135的突起147(见图5A-5C)。第三凸台256的后侧上设置有突起260,突起260能够被容纳在后壳体402的引导槽430(见图4H)中且在引导槽430中移动。杆部252的后侧上沿左右方向设置有突起261。当杆部252左右移动时,突起261被引导在后壳体402左侧的凹槽438(见图4H)中左右移动。在一个示例中,突起261为三角状的肋。传动杆组件133的锁定接合部251(直线输出机构)配置为用于锁定和解锁翻盖190。锁定接合部251与锁定装置120接合,以在传动杆组件133左右移动时带动锁定装置120左右移动,以解锁和锁定翻盖。锁定接合部251包括突起262和轴部263,轴部263与杆部252相连。突起262能够被容纳于锁定装置120的接合部123的容腔129(见图1D)中且与接合部123接合。当驱动件135转动时,驱动件135的突起147在引导容腔259内移动,从而使得传动杆组件133左右移动。
如图5I-5J所示,传动齿轮132大致为圆形,并具有传动轴线。传动齿轮132能够绕传动轴线转动。驱动齿轮136转动时能够带动传动齿轮132绕传动轴线转动,具体操作详见下文。传动齿轮132的中心设置有开口264,该开口264与翻盖转轴171的第一区段部172(见图3B)相连,用于在传动齿轮132转动时带动翻盖转轴171转动,从而打开和关闭翻盖190。传动齿轮132的前侧上设有环形凹部520,用于容纳前壳体401上的突起425(见图4G)。传动齿轮132的后侧上设有环形凹部265,用于容纳后壳体402的环形部434(见图4H)。环形部434能够防止传动齿轮132的旋转发生偏移。突起425和环形部434配置为限制传动齿轮132在轴向上的移动。如图5K所示,密封件137具有第一密封体266和第二密封体267。第一密封体266用于与壳体的左侧外壁接合并密封该左侧外壁,从而密封壳体左侧的开口405(见图4C)。第二密封体267用于与传动杆组件133的杆部252接合并密封杆部252(见图5G-5H)。
传动齿轮132的外周上设有数个传动齿511、抵靠齿513和传动齿轮抵靠部512。数个传动齿511和传动齿轮抵靠部512设置在抵靠齿513的相对两侧。数个传动齿511和抵靠齿513能够与驱动齿轮136上的数个驱动齿502啮合,从而使得驱动齿轮136能够带动传动齿轮132转动。抵靠齿513和数个传动齿511的齿的形状相同,不同的是:抵靠齿513沿轴向的一部分设置。抵靠齿513设置在靠近前侧的位置。换句话说,抵靠齿513的齿宽小于数个传动齿511的齿宽。
传动齿轮抵靠部512沿轴向的一部分设置,并且在周向上延伸一段距离。传动齿轮抵靠部512设置在靠近后侧的位置,从而在轴向上与抵靠齿513错开。由此,传动齿轮抵靠部512与其相邻的传动齿511之间形成了第一齿容纳部515,用于容纳数个驱动齿502中的第一驱动齿501。传动齿轮抵靠部512具有传动齿轮限位面514。传动齿轮限位面514为圆弧面。传动齿轮限位面514能够与驱动齿轮限位面510配合。其中,传动齿轮限位面514与传动轴线的距离、数个传动齿511的齿顶与传动轴线的距离以及抵靠齿513的齿顶与传动轴线的距离相等。
如图5E-5F所示,驱动齿轮136的外周上设有第一外周部和第二外周部。第一外周部在周向上设置在第二外周部的一侧。第一外周部包括数个驱动齿502。数个驱动齿502被配置为能够与传动齿轮132的数个传动齿511和抵靠齿513啮合。第二外周部包括驱动齿轮抵靠部504和驱动齿轮限位齿506。驱动齿轮抵靠部504沿轴向的一部分设置,在周向上延伸一段距离,并与相邻的驱动齿502连接。驱动齿轮抵靠部504设置在靠近后侧的位置。换句话说,驱动齿轮抵靠部504的宽度小于数个驱动齿502的齿宽。驱动齿轮抵靠部504不带动传动齿轮132转动。具体来说,驱动齿轮抵靠部504具有顶部505,顶部505被配置为能够与抵靠齿513配合,以阻碍传动齿轮132的转动。为了更清楚地描述,数个驱动齿502中最靠近第二外周部的驱动齿称为第一驱动齿501。驱动齿轮抵靠部504的顶部505与第一驱动齿501连接。顶部505能够与第一驱动齿501的齿顶连接,从而呈圆弧面。其中,顶部505与驱动轴线的距离和数个驱动齿502与驱动轴线的距离相等。
如图5E-5F所示,驱动齿轮限位齿506沿轴向的一部分设置,并与驱动齿轮抵靠部504错开。驱动齿轮抵靠部504设置在靠近前侧的位置。驱动齿轮限位齿506与相邻的驱动齿502(即,第一驱动齿501)在周向上隔开一段距离,以形成容纳部508,用于容纳传动齿轮抵靠部512。驱动齿轮限位齿506具有驱动齿轮限位面510。驱动齿轮限位面510位于驱动齿轮限位齿506的周向的侧部。驱动齿轮限位面510能够与传动齿轮限位面514配合,从而限制驱动齿轮136相对于传动齿轮132旋转的幅度。
下面结合图6A-6E来描述解锁和打开翻盖190的过程以及关闭和锁定翻盖190的过程:
图6A是锁定装置120处于锁定位置并且翻盖190处于关闭位置时翻盖组件100的状态示意图;图6B是锁定装置120处于解锁位置并且翻盖190处于关闭位置时翻盖组件100的状态示意图;图6C是翻盖190被完全打开时翻盖组件100的状态示意图;图6D是锁定装置120处于解锁位置并且翻盖190处于关闭位置时翻盖组件100的状态示意图;图6E是锁定装置120处于锁定位置并且翻盖190处于关闭位置时翻盖组件100的状态示意图。为了便于显示图6A-6E中不同状态下各部件的位置关系,图6A-6E中移除了动力源150和前壳体401,以更好地显示翻盖组件100中各部件的配合关系。图6A-6E下方的矩形虚线框显示锁定装置120的锁销128与连接部112的翻盖孔111配合关系的放大剖面图,图6A-6E上方左侧的矩形虚线框显示从前向后看的驱动件135和传动杆组件133配合关系的放大图,图6A-6E上方右侧的矩形虚线框显示从后向前看的驱动齿轮136和传动齿轮132配合关系的放大图。
图6A-6C示出解锁和打开翻盖190的过程。如图6A所示,翻盖190处于关闭位置,锁定装置120处于锁定位置。在该锁定位置,锁定装置120的锁销128插入基座101的通孔222以及连接部112上的翻盖孔111中,从而将翻盖190保持在关闭位置。此时,传动齿轮132的传动齿轮抵靠部512容纳在容纳部508中,传动齿轮限位面514抵靠驱动齿轮限位齿506的驱动齿轮限位面510,并且抵靠齿513抵靠在顶部505上。驱动件135的突起147被容纳于传动杆组件133的引导凹槽259的上端部中,驱动件135的驱动部148抵靠传动杆组件133的接合面258,传动杆组件133后侧的突起260被容纳于后壳体402的引导槽430的右侧。
图6A到图6B的过程示出了锁定装置120的解锁过程。在此过程中,动力源150驱动驱动装置131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因此驱动件135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即,在图6A上方左侧的矩形虚线框中沿逆时针转动)且驱动齿轮136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即,在图6A上方右侧的矩形虚线框中沿顺时针转动)。一方面,在驱动件135沿逆时针方向转动的过程中,驱动件135的驱动部148抵靠并推动传动杆组件133的接合面258,并推动与传动杆组件133相连的锁定装置120向左移动,进而锁销128退出翻盖孔111,即锁定装置120从锁定位置向解锁位置移动。如图6B所示,驱动件135的突起147移动至传动杆组件133的引导凹槽259的下端部,驱动件135的驱动部148移动至抵靠传动杆组件133的接合面258的下部,传动杆组件133后侧的突起260移动至后壳体402的引导槽430的左侧。另一方面,在驱动齿轮136沿逆时针方向转动的过程中,传动齿轮132的传动齿轮限位面514逐渐脱离驱动齿轮限位齿506的驱动齿轮限位面510,但传动齿轮抵靠部512仍容纳在容纳部508中并且抵靠齿513抵靠在顶部505上。换句话说,此时驱动齿轮136不带动传动齿轮132转动。由此,在图6A到图6B的过程中,锁定装置120从锁定位置移动至解锁位置,并且由于驱动齿轮136相对于传动齿轮132转动,因此翻盖转轴171不运动,翻盖190仍然处于关闭位置。
图6B到图6C的过程示出了翻盖190从关闭位置到打开位置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动力源150继续驱动驱动装置131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因此驱动件135和驱动齿轮136也都继续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如图6B所示,在驱动齿轮136沿逆时针方向转动的过程中,驱动齿轮136的第一驱动齿501开始推动传动齿轮抵靠部512转动,使得驱动齿轮136的转动不再相对于传动齿轮132转动,而开始带动传动齿轮132沿顺时针方向(即,第一方向)转动。随后数个驱动齿502与数个传动齿511啮合,从而继续带动传动齿轮132沿顺时针方向转动。由此,传动齿轮132带动铰链170转动,使翻盖190运动至如图6C所示的打开位置。在图6B到图6C所示的过程中,驱动件135逆时针旋转,驱动件135的驱动部148与传动杆组件133脱离,使得传动杆组件133的位置保持不变。
图6C-6E示出关闭和锁定翻盖190的过程。图6C到图6D的过程示出了翻盖190从打开位置到关闭位置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动力源150驱动驱动装置131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因此驱动件135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即,在图6D上方左侧的矩形虚线框中沿顺时针转动)且驱动齿轮136也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即,在图6D上方右侧的矩形虚线框中沿逆时针转动)。如图6C所示,在驱动齿轮136沿顺时针方向转动的过程中,驱动齿轮136的数个驱动齿502与数个传动齿511啮合,使得驱动齿轮136的顺时针转动能够带动传动齿轮132沿逆时针方向(即,第二方向)转动,并且传动齿轮132的转动带动翻盖190沿逆时针方向转动,使翻盖190转动至如图6D所示的关闭位置。此时,驱动齿轮136的第一驱动齿501开始与抵靠齿513脱离,传动齿轮抵靠部512容纳在容纳部508中。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6C到图6D所示的过程中,驱动件135的驱动部148与传动杆组件133脱离直到,在如图6D所示的位置,二者接合。此时,驱动件135的突起147移动至传动杆组件133的引导凹槽259的下端,驱动件135的驱动部148移动至并抵靠传动杆组件133的接合面258的下部,传动杆组件133后侧的突起260移动至后壳体402的引导槽430的左侧。
在图6D到图6E所示的过程中,动力源150驱动驱动装置131继续沿顺时针方向转动。一方面,驱动齿轮136的数个驱动齿502与数个传动齿511脱开,从而使得驱动齿轮136的转动不再带动传动齿轮132转动。由此,驱动齿轮136相对于传动齿轮132转动。更具体地说,驱动齿轮136继续沿顺时针转动,直到驱动齿轮136的驱动齿轮136限位齿506的驱动齿轮136限位面510抵住传动齿轮132的传动齿轮限位面514,驱动齿轮136就不再继续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另一方面,在驱动件135沿顺时针方向转动的过程中,驱动件135的突起147抵靠并推动传动杆组件133的引导凹槽259的右壁,并推动传动杆组件133相连的锁定装置120向右移动,进而锁销128插入翻盖孔111,以将翻盖190保持在关闭位置。如图6E所示,抵靠齿513抵靠驱动齿轮抵靠部504的顶部505以阻碍传动齿轮132沿顺时针方向的转动。
以上描述的致动组件(包括驱动齿轮136和传动齿轮132)通过在驱动齿轮136上设置驱动齿轮抵靠部504,并且其沿轴向方向上的一部分设置,从而使得数个驱动齿502(即,小齿)能够带动传动齿轮132运动,而不需要在驱动齿轮136上设置大齿,从而能够降低加工进度,并且使得驱动齿轮136和传动齿轮132的啮合更加顺滑。本申请包括其他合适的致动组件。
图7A是本申请的加油口或充电口翻盖组件的另一个实施例从前侧看的立体图,其中翻盖处于关闭状态;图7B是图7A所示的加油口或充电口翻盖组件的从前侧看的立体图,其中翻盖处于打开状态;图7C是图7A所示的加油口或充电口翻盖组件的从前侧看的分解图;图7D是图7A所示的加油口或充电口翻盖组件的从后侧看的分解图。
图8A是如图7A-7D所示的铰链和翻盖的连接部的从前侧看的立体图;图8B是如图7A-7D所示的铰链和翻盖的连接部的从左侧看的立体图。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图7A-7D示出的基座和翻盖与图1B-1E中的基座和翻盖的结构不同,但是此处仅是示出基座和翻盖的不同的实施方式。本申请的致动装置可应用于图1B-1E和图7A-7D示出的基座和翻盖中,还可用于其他实施方式的基座和翻盖中。图7A-7D中的驱动齿轮和传动齿轮的结构与图1B-1E中的驱动齿轮和传动齿轮的结构类似,二者所实现的功能和效果相同,不同的是,图1B-1E中的驱动齿轮和传动齿轮的结构较适用于金属材料的齿轮,图7A-7D中的驱动齿轮和传动齿轮的结构较适用于塑料材料的齿轮。
图7A-7D中的致动装置无图1B-1E中的锁定装置,因为图7A-7D中通过致动装置就能实施对翻盖的锁定和解锁。图7A-7D中的致动装置与图1B-1E中的致动装置的不同之处在于:图1B-1E中的致动装置的传动杆组件(直线运动机构)沿直线移动的方向与传动齿轮(旋转运动机构)旋转所围绕的旋转轴线的方向垂直,而图7A-7D中的致动装置的传动杆组件(直线运动机构)沿直线移动的方向与传动齿轮(旋转运动机构)旋转所围绕的旋转轴线的方向平行。图7A-7D中示出的致动装置安装在单独的壳体中,其是致动装置的一种安装方式。在其他实施例中,图7A-7D中的致动装置(不包括壳体)可以直接安装至被安装的机构,例如车体,车体基座。
如图7A-7C所示,加油口或充电口翻盖组件700包括基座701、翻盖790和致动组件。致动组件包括铰链770(翻盖连接机构)、翻盖转轴771、致动装置730、动力源150。翻盖790与铰链770相连,铰链770与翻盖转轴771相连,以使得翻盖转轴771转动能够打开和关闭翻盖790。翻盖790通过铰链770安装至基座701。致动装置730通过紧固件703安装至基座701的安装部件702从而固定至基座701的前侧。动力源150安装,例如通过紧固件、卡合件等,在致动装置730的前侧。如图8A-8B所示,铰链770包括锁定接合部720,传动杆组件733(锁定机构)与锁定接合部720接合以锁定翻盖790。在一个实施例中,锁定接合部720由铰链770左侧的表面704向右凹陷而形成(见图7C)。在其他实施例中,锁定接合部720是其他合适的结构。
致动装置730包括壳体、驱动装置(驱动机构)(其包括驱动轴734、驱动件735、驱动齿轮736)、传动齿轮732、传动杆组件733和密封件737(见图9C)。驱动装置、传动齿轮732和传动杆组件733大体设置在壳体内,它们能够独立运行而不依赖壳体外的被安装的机构。驱动装置作为驱动输入机构,用于从外部接收动力输入。驱动装置被配置为接收动力源150提供的动力,以驱动传动齿轮732和传动杆组件733。传动杆组件733作为直线运动机构,其配置为沿预定直线路径作往复直线运动。传动杆组件733上的锁定杆部945(见图10C-10D)作为直线输出机构,其配置为提供直线运动输出,以解锁和锁定翻盖790。传动齿轮732作为旋转运动机构,其配置为沿预定旋转路径作往复旋转运动。传动齿轮732上的开口1008(见图10G)作为旋转输出机构,其配置为提供旋转运动输出,以打开和关闭翻盖790。驱动装置、传动齿轮732和传动杆组件733相互协作以将动力输入转换为直线运动输出和旋转运动输出,从而解锁和锁定翻盖790以及打开和关闭翻盖790。驱动装置由动力源驱动运动预定的角度,以驱动传动齿轮732沿预定路径作往复旋转运动以打开和关闭翻盖790,并驱动传动杆组件733沿预定路径作往复直线运动以解锁和锁定翻盖790。
致动装置730的驱动装置(动力输入机构)、传动齿轮732(旋转输出机构)和传动杆组件733(直线输出机构)具有预定的结构和尺寸。致动装置730的壳体还包括安装部件408、409,安装部件408、409具有预定的结构和尺寸。因此,致动装置730的设计和制造能够被简化。并且,在车体,例如车体的基座,上设置与致动装置730的驱动装置731(动力输入机构)、传动齿轮732(旋转输出机构)和传动杆组件733(直线输出机构)相对应的结构和尺寸的部件时,致动装置730能够容易地安装至车体,与车体上的这些部件接合,从而致动翻盖790。
如图7C-7D所示,驱动轴734从壳体前侧的开口907伸出来与致动装置730前侧的动力源150接合,从而驱动轴734能够被动力源150驱动而转动,进而驱动传动齿轮732和传动杆组件733运动。传动齿轮732与壳体后侧的开口906对齐且与翻盖转轴771的端部相接合,从而传动齿轮732转动能够带动翻盖转轴171转动,以打开和关闭翻盖790。传动杆组件733从壳体后侧的开口905伸出,且能够沿直线前后运动。在翻盖790关闭时,传动杆组件733能够沿直线从前向后运动来与铰链770的锁定接合部720接合,从而阻挡铰链770转动来使翻盖790打开,即锁定翻盖790。在翻盖790关闭时,传动杆组件733能够沿直线从后向前运动来使其与铰链770的锁定接合部720接合解除,从而传动杆组件733不再阻挡铰链770转动,即解锁翻盖790,此时翻盖能够被打开。也就是说,传动杆组件733作为锁定机构,用于对处于关闭位置的翻盖790进行锁定和解锁。传动杆组件733沿直线移动的方向与传动齿轮732转动所围绕的旋转轴线的方向大致平行,因此传动杆组件733能够用作锁定机构来锁定和解锁翻盖790,而无需另外的锁定装置或机构。并且,该设置还使得直线运动输出的传送距离较短,从而减少传送误差,提供可靠的直线运动输出控制。
图9A是如图7A-7D所示的致动装置730从前侧看的立体图;图9B是如图7A-7D所示的致动装置730从后侧看的立体图;图9C是如图7A-7D所示的致动装置730从前侧看的爆炸图;图9D是如图7A-7D所示的前壳体901从前侧看的立体图;图9E是如图7A-7D所示的前壳体901从后侧看的立体图;图9F是图9E的正视图;图9G是如图7A-7D所示的后壳体902从前侧看的立体图;图9H是如图7A-7D所示的后壳体902从后侧看的立体图。
如图9A-9H所示,致动装置730包括壳体、驱动装置、传动齿轮732和传动杆组件733。驱动装置包括驱动轴734、驱动件735和驱动齿轮736。驱动装置被配置为能够围绕驱动轴734的轴线旋转以驱动传动齿轮732(旋转运动机构)围绕旋转轴线旋转和驱动传动杆组件733(直线运动机构)作直线运动。传动齿轮732(旋转运动机构)旋转所围绕的旋转轴线的方向与驱动轴734的轴线的方向平行。传动杆组件733(直线运动机构)沿直线运动的方向与驱动轴734的轴线的方向平行。壳体中设置有装配结构,用于装配驱动装置、传动齿轮732和传动杆组件733。装配结构还用于为驱动装置、传动齿轮732和传动杆组件733提供支撑和工作环境,以使这些部件能够独立运行以实现完整的功能,例如控制翻盖790打开和关闭,锁定和解锁翻盖790,而无需依赖壳体外部的机构。壳体外部设置有安装结构908、909,例如安装通孔,用于将致动装置730安装至所需的机构。
如图9A-9H所示,壳体包括前壳体901和后壳体902。如图9D-9F所示,前壳体901包括基部910和周向部911。前壳体901包括外部安装件,用于将动力源150安装至前壳体901的前侧。外部安装件包括侧部卡合件912、913、上部卡合件914、紧固安装件915。前壳体901包括凹陷部922,凹陷部922由基部910向后侧凹陷形成,该凹陷部922的中心具有开口907。驱动轴734从前壳体901的开口907伸出以与动力源150接合,从而能够被动力源150驱动而转动。前壳体901的突起916内部形成容腔917,用于容纳传动杆组件733的引导杆部944(见图10C-10D)。前壳体901的基部910上还设置有角凹陷918,该角凹陷918的后侧(前壳体901的后侧)设置有引导面919。引导面919上设置有引导件920,用于引导传动齿轮732的转动。前壳体901的周向部911上设置有突耳908,突耳908上设置安装通孔。类似的,如图9G-9H所示,后壳体902的周向部922上设置有突耳909,突耳909上设置安装通孔。前壳体901和后壳体902的突耳908、909和基座701上的安装部件702对齐安装,从而紧固件703能够穿过安装通孔将致动装置730安装至所需安装的结构或位置处(见图7C)。前壳体901的周向部911上设置有卡扣件903,后壳体902的周向部922上设置有配合的卡扣件904,卡扣件903、904相接合以将前壳体901和后壳体902固定在一起。
如图9C和图9G-9H所示,后壳体902包括基部921、周向部922、开口906、开口905、轴容腔923、传动杆容腔924和凸台925。后壳体902的开口906与传动齿轮732的开口1008对齐,翻盖转轴771能够通过后壳体902的开口906插入传动齿轮732的开口1008中,并固定至该开口1008中。后壳体902的轴容腔923用于容纳驱动轴734,后壳体902的传动杆容腔924用于容纳传动杆组件733的引导杆部944。后壳体902的凸台925具有通孔,即开口905。传动杆组件733的锁定杆部945从该开口905伸出且沿直线前后移动,以与锁定接合部720脱离接合和接合,从而解锁和锁定翻盖790。后壳体902的内侧具有第一限位件926、第二限位件927、第三限位件928和第四限位件929,这些限位件包括限位面。第一限位件926用于阻挡驱动件735顺时针旋转,以限制传动杆组件733(锁定机构)对锁定接合部720进行阻挡的程度,例如二者接合的面积。第二限位件927用于阻挡驱动件735逆时针旋转,以限制翻盖790打开的角度。第三限位件928用于阻挡传动齿轮732逆时针旋转,以限制传动杆组件733(锁定机构)对锁定接合部720进行阻挡的程度。第四限位件929用于阻挡传动齿轮732顺时针旋转,以限制翻盖790打开的角度。第二限位件和第四限位件可以仅设置其中一个。第一限位件和第三限位件可以仅设置其中一个。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限位件926、第二限位件927、第三限位件928和第四限位件929为肋。并且,加强肋配置为与这些限位件相连以增强限位件的牢固性。限位件926、927、928、929包括其他合适的结构。
图10A是如图9C所示的驱动轴734和驱动件735的立体图;图10B是如图9C所示的驱动轴734和驱动件735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图10C是如图9C所示的传动杆组件733的立体图;图10D是如图9C所示的传动杆组件733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图10E是如图9C所示的驱动齿轮736从前侧看的立体图;图10F是图10E的正视图;图10G是如图9C所示的传动齿轮732从前侧看的立体图;图10H是如图9C所示的传动齿轮732从后侧看的立体图;图10I是如图9C所示的密封件737从后侧看的立体图。
如图10A-10I所示,致动装置730包括驱动装置、传动齿轮732和传动杆组件733。驱动装置包括驱动轴734、驱动件735和驱动齿轮736。图10A-10B中示出的驱动轴734的结构和功能与图5A-5D中的驱动轴134类似。驱动轴734包括连接部930和装配部931,装配部931包括突起932和端部934。驱动件735与传动杆组件733具有对应的配合结构,以使得能够将驱动件735的旋转运动转换为传动杆组件733的直线运动,且该直线运动的方向与旋转运动所围绕的旋转轴线的方向平行。如图10A-10B所示,驱动件735包括大致圆形的基体935、解锁驱动部936和锁定驱动部937。解锁驱动部936和锁定驱动部937能够围绕驱动轴734的轴线旋转。解锁驱动部936沿基体935的周围部分地设置。解锁驱动部936包括上平面939、中间平面940、下平面941、解锁驱动斜面942和限位面943。解锁驱动斜面942相对于驱动轴734的轴线倾斜地设置。解锁驱动斜面942与传动杆组件733的解锁接合斜面950S(见图10D)配合。锁定驱动部937沿基体935的周围设置且从基体935朝向背离解锁驱动部936的方向延伸。锁定驱动部937的底部设置有锁定驱动斜面938,锁定驱动斜面938相对于驱动轴734的轴线倾斜地设置。锁定驱动斜面938与传动杆组件733的锁定接合斜面951S(见图10C)配合。锁定驱动部937与解锁驱动部936在周向上相隔一段距离。
如图10C-10D所示,传动杆组件733包括引导杆部944、锁定杆部945(直线输出部)、内侧周向部946和外侧周向部947。外侧周向部947部分地围绕内侧周向部946设置并且在径向上与内侧周向部946相连。驱动装置(包括驱动件735)能够驱动内侧周向部946,进而驱动外侧周向部947沿平行于驱动轴734的轴线的方向作往复直线运动以锁定和解锁翻盖790。
引导杆部944被容纳在后壳体902的传动杆容腔924(见图9G)中。引导杆部944平行于锁定杆部945(直线输出部)设置。锁定杆部945(直线输出部)和引导杆部944被配置为使得直线运动机构733围绕驱动装置沿平行于驱动轴734的轴线的方向作直线运动而不会在径向上偏移。锁定杆部945(直线输出部)平行于驱动轴734的轴线的方向设置。锁定杆部945(直线输出部)能够沿平行于驱动轴734的轴线的方向作直线运动以阻挡和释放与翻盖790相连的锁定接合部720,从而锁定和解锁翻盖790。如图7A-7D所示,传动杆组件733的锁定杆部945能够穿过开口905向后侧移动,以接合锁定接合部720,从而锁定翻盖790。传动杆组件733的锁定杆部945能够从开口905向前侧移动,以脱离与锁定接合部720的接合,从而解锁翻盖790。锁定接合部720设置在与翻盖790相连的铰链770(翻盖连接机构)上。锁定杆部945上设置有轴向突起948,轴向突起948与后壳体902的开口905的内部结构配合。凸台925的内部设有轴向引导槽949(见图9G),用于引导轴向突起948移动,从而引导锁定杆部945沿直线移动。
内侧周向部946部分地围绕驱动装置(驱动机构)设置。内侧周向部946被配置为与驱动装置配合,以使得传动杆组件733(直线运动机构)沿预定直线路径往复运动以解锁和锁定翻盖790。内侧周向部946紧邻驱动件735且与驱动件735接合。内侧周向部946包括解锁接合部950、锁定接合部951和底面952。解锁接合部950和锁定接合部951分别设置在内侧周向部946的相对的两端。驱动件735的解锁驱动部936和传动杆组件733的解锁接合部950被配置为:驱动装置在第一旋转方向旋转时,解锁驱动部936能够旋转以接触并驱动解锁接合部950,从而使传动杆组件733(直线运动机构)沿平行于驱动轴734的轴线的第一直线方向作直线运动以解锁翻盖790。驱动件735的锁定驱动部937和传动杆组件733的锁定接合部951被配置为:驱动装置在第二旋转方向旋转时,锁定驱动部937能够旋转以接触并驱动锁定接合部951,从而使传动杆组件733(直线运动机构)沿平行于驱动轴734的轴线的第二直线方向作直线运动以锁定翻盖790。第一旋转方向与第二旋转方向相反,第一直线方向与第二直线方向相反。
解锁接合部950包括解锁接合斜面950S,锁定接合部951包括锁定接合斜面951S。解锁接合斜面950S面向解锁驱动部936的解锁驱动斜面942设置。锁定接合斜面951S面向锁定驱动斜面938设置。解锁接合部950的解锁接合斜面950S和解锁驱动部936的解锁驱动斜面942被配置为:解锁驱动部936在第一旋转方向旋转时,解锁驱动斜面942能够接触并驱动解锁接合斜面950S,从而驱动直线运动机构733沿第一直线方向作直线运动以解锁翻盖790。锁定驱动斜面938和锁定接合斜面951S被配置为:锁定驱动部937在第二旋转方向旋转时,锁定驱动斜面938能够接触并驱动锁定接合斜面951S,从而驱动直线运动机构733沿所述第二直线方向作直线运动以锁定翻盖790。
传动杆组件733的底面952能够与驱动件735的上平面939接合。当上平面939在底面952的下方移动时,传动杆组件733保持轴向的位置,即保持解锁翻盖。外侧周向部947的一端与引导杆部944相连,另一端与锁定杆部945相连。外侧周向部947用于限定引导杆部944和锁定杆部945的相对位置。前壳体901的容腔917和后壳体902的传动杆容腔924配置为容纳引导杆部944并限制引导杆部944在轴向上的移动。
如图10E-10H所示,驱动齿轮736包括第一驱动齿1001、驱动齿1002、容纳部1003、驱动齿轮抵靠部1004、驱动齿轮限位面1005,其分别与图5E-5F中的驱动齿轮136的第一驱动齿501、驱动齿502、容纳部508、驱动齿轮抵靠部504和驱动齿轮限位面510对应且功能基本相同。驱动齿轮736还包括容腔1006和轴孔1007,其分别与图5E-5F中的驱动齿轮136的容腔245和轴孔244对应且功能基本相同。
传动齿轮732包括开口1008、传动齿1010、抵靠齿1013、传动齿轮抵靠部1009和环形凹部1011。传动齿轮抵靠部1009包括传动齿轮限位面1012。传动齿轮732的传动齿1010、抵靠齿1013、传动齿轮抵靠部1009和环形凹部1011和传动齿轮限位面1012分别与图5I-5J中的传动齿轮132的传动齿511、抵靠齿513、传动齿轮抵靠部512、环形凹部265和传动齿轮限位面514对应且功能基本相同。该实施例中的驱动齿轮和传动齿轮可以替换为图5E-5F和图5I-5J中的驱动齿轮和传动齿轮,还包括其他合适结构的驱动齿轮和传动齿轮。
图10I中示出的密封件737与图4E中的密封件137类似。如图10I所示,密封件737包括开口1015、延伸部1014和主体1016。开口1015与后壳体905的开口905对齐,传动杆组件733的锁定杆部945从开口905延伸至开口1015,并穿过开口1015。延伸部1014与后壳体902上的凹陷部960接合。密封件737能够密封开口905和锁定杆部945,以防止污染物从外部进入壳体内。
图11A-11C示出解锁和打开翻盖790的过程,图11C-11E示出关闭和锁定翻盖790的过程,其与图6A-E示出的解锁和打开翻盖以及关闭和锁定翻盖的过程类似,图6A-E的锁定位置在翻盖孔111处,图11A-E的锁定位置在锁定接合部720处,其它过程在此不再赘述。图11A是传动杆组件733(锁定机构)处于锁定位置并且翻盖790处于关闭位置时翻盖组件700的状态示意图;图11B是传动杆组件733(锁定机构)处于解锁位置并且翻盖790处于关闭位置时翻盖组件700的状态示意图;图11C是翻盖790被完全打开时翻盖组件700的状态示意图;图11D是传动杆组件733(锁定机构)处于解锁位置并且翻盖790处于关闭位置时翻盖组件700的状态示意图;图11E是传动杆组件733(锁定机构)处于锁定位置并且翻盖790处于关闭位置时翻盖组件700的状态示意图。为了便于显示图11A-11E中不同状态下各部件的位置关系,图11A-11E中移除了动力源150和前壳体901,以更好地显示翻盖组件700中各部件的配合关系。图11A-11E下方右侧的矩形虚线框显示传动杆组件733的锁定杆部945与铰链770的锁定接合部720配合关系的放大图,图11A-11E上方左侧的矩形虚线框显示从前向后看的驱动件735和传动杆组件733配合关系的放大图,图11A-11C下方左侧的矩形虚线框显示从左侧看的驱动件735和传动杆组件733配合关系的立体放大图,图11D-11E下方左侧的矩形虚线框显示从前侧看的驱动件735和传动杆组件733配合关系的立体放大图,图11A-11E上方右侧的矩形虚线框显示从后向前看的驱动齿轮736和传动齿轮732配合关系的放大图。
图11A-11C示出解锁和打开翻盖790的过程。如图11A所示,翻盖790处于关闭位置,传动杆组件733处于锁定位置。在该锁定位置,传动杆组件733的锁定杆部945(直线输出部)阻挡与翻盖790相连的锁定接合部720,从而将翻盖190保持在关闭位置。驱动件735的解锁驱动斜面942与传动杆组件733的解锁接合斜面950S邻近,且解锁接合斜面950S位于解锁驱动斜面942的右侧末端。解锁驱动斜面942与解锁接合斜面950S处于接合和脱离接合的临界状态。
图11A到图11B的过程示出了传动杆组件733的解锁过程。在此过程中,动力源150驱动驱动装置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因此驱动件735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即,在图11A上方左侧的矩形虚线框中沿逆时针转动)且驱动齿轮736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即,在图11A上方右侧的矩形虚线框中沿顺时针转动)。一方面,在驱动件735沿逆时针方向转动的过程中,驱动件735的解锁驱动斜面942抵靠并推动传动杆组件733的解锁接合斜面950S,并推动传动杆组件733上的锁定杆部945(直线输出部)向前移动,进而释放锁定接合部720,从而翻盖790处于解锁位置并能够被打开。如图11B所示,驱动件735的解锁驱动斜面942的顶端移动至传动杆组件733的解锁接合斜面950S的下方(见图11B中下方左侧的矩形虚线框)。此时驱动齿轮736不带动传动齿轮732转动。由此,在图11A到图11B的过程中,传动杆组件733从锁定位置移动至解锁位置,并且由于驱动齿轮736相对于传动齿轮732转动,因此翻盖转轴771不运动,翻盖790仍然处于关闭位置。
图11B到图11C的过程示出了翻盖790从关闭位置到打开位置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动力源150继续驱动驱动装置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因此驱动件735和驱动齿轮736也都继续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如图11B所示,在驱动齿轮736沿逆时针方向转动的过程中,驱动齿轮736的转动不再相对于传动齿轮732转动,而开始带动传动齿轮732沿顺时针方向(即,第一方向)转动。由此,传动齿轮732带动铰链770转动,使翻盖790运动至如图11C所示的打开位置。在图11B到图11C所示的过程中,驱动件735逆时针旋转,驱动件735的上平面939在传动杆组件733的底面952下方沿逆时针方向移动,使得传动杆组件733保持轴向的位置,即保持解锁翻盖的状态。
图11C-11E示出关闭和锁定翻盖790的过程。图11C到图11D的过程示出了翻盖790从打开位置到关闭位置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动力源150驱动驱动装置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因此驱动件735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即,在图11D上方左侧的矩形虚线框中沿顺时针转动)且驱动齿轮736也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即,在图11D上方右侧的矩形虚线框中沿逆时针转动)。在驱动齿轮736沿顺时针方向转动的过程中,驱动齿轮736的顺时针转动能够带动传动齿轮732沿逆时针方向(即,第二方向)转动,并且传动齿轮732的转动带动翻盖790沿逆时针方向转动,使翻盖790转动至如图11D所示的关闭位置。
在图11C到图11D所示的过程中,在驱动件735沿顺时针方向转动时,驱动件735的上平面939在传动杆组件733的底面952下方沿顺时针方向移动直到,在如图11D所示的位置,驱动件735的上平面939与传动杆组件733的底面952开始脱离接合。此时,驱动件735的锁定驱动部937的锁定驱动斜面938与传动杆组件733的锁定接合斜面951S开始接合。
在图11D到图11E所示的过程中,动力源150驱动驱动装置继续沿顺时针方向转动。一方面,驱动齿轮736的转动不再带动传动齿轮732转动。由此,驱动齿轮736相对于传动齿轮732转动。驱动齿轮736继续沿顺时针转动,直到不再继续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另一方面,在驱动件735沿顺时针方向转动的过程中,驱动件735的锁定驱动部937的锁定驱动斜面938接触并驱动传动杆组件733的锁定接合斜面951S向后移动,从而传动杆组件733的锁定杆部945(直线输出部)从释放锁定接合部720的位置向阻挡锁定接合部720的位置移动。如图11E所示,锁定杆部945(直线输出部)处于阻挡锁定接合部720的位置,以将翻盖190保持在关闭位置。此时,驱动件735的锁定驱动部937的锁定驱动斜面938的底端与传动杆组件733的锁定接合斜面951S的顶端接合(见图11E上方左侧的矩形虚线框)。图11D-11E中驱动件735的上平面939、解锁驱动斜面942和传动杆组件733的解锁接合斜面950S的位置与图11B和图11EA中的上平面939、解锁驱动斜面942与解锁接合斜面950S的位置相同。
图12示出了控制器1200的框图。如图12所示,控制器1200包括总线1201、处理器1202、存储器1203、输入接口1204和输出接口1205。处理器1202、存储器1203、输入接口1204和输出接口1205连接到总线1201。处理器1202可以从存储器1203中读出程序(或指令)1206,并执行该程序(或指令)1206以执行对动力源150的控制功能。处理器1202还可以将数据或程序(或指令)写入存储器1203中。存储器1203可以存储程序(指令)或数据。通过执行存储器1203中的指令,处理器1202可以控制存储器1203、输入接口1204和输出接口1205。
输入接口1204配置为通过连接线1207接收来自外部输入的控制信号,并将该控制信号转换成处理器1202可识别的信号。处理器1202对所接收的信号进行处理以输出动力源控制信号。输出接口1205配置为从处理器1202接收动力源控制信号,将动力源控制信号转换为适合动力源150的输出控制信号,并通过连接线1208向动力源150发送该输出控制信号。动力源150接收该输出控制信号以启动来提供驱动力。
本申请的致动装置至少产生了如下有益效果:
1.致动装置的壳体结构使得壳体中的所有部件都能够工作并且能够实现完整、独立的功能,而不依赖壳体外被安装的部件;
2.致动装置的运动输入和运动输出都具有预定的结构和尺寸,并且致动装置的安装结构具有预定的结构和尺寸,从而能够简化致动装置的设计和制造,并且便于安装;以及
3.将致动装置沿直线运动输出的方向设置为与旋转运动输出所绕的轴线的方向平行,该设置的致动装置能够减少运动输出的传送距离且简化机械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本申请的加油口或充电口翻盖组件中的翻盖相对于基座可转动,但翻盖相对于基座平动或者其他运动方式也都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中。
尽管已经结合以上概述的实施例的实例描述了本公开,但是对于本领域中至少具有普通技术的人员而言,各种替代方案、修改、变化、改进和/或基本等同方案,无论是已知的或是现在或可以不久预见的,都可能是显而易见的。另外,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技术效果和/或技术问题是示例性而不是限制性的;所以本说明书中的披露可能用于解决其他技术问题和具有其他技术效果和/或可以解决其他技术问题。因此,如上陈述的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实例旨在是说明性而不是限制性的。在不背离本公开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各种改变。因此,本公开旨在包括所有已知或较早开发的替代方案、修改、变化、改进和/或基本等同方案。

Claims (20)

1.一种致动装置(130,730),用于致动可移动地安装在基座(101,701)上的翻盖(190,790),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装置(130,730)包括:
壳体(401,402;901,902),
安装在所述壳体(401,402;901,902)内部的旋转运动机构(132;732)和直线运动机构(133,733);
连接到所述壳体(401,402;901,902)外的旋转输出机构(264,1008);以及
连接到所述壳体(401,402;901,902)外的直线输出机构(251,945),
其中,所述旋转输出机构(264,1008)被配置为用于打开和关闭所述翻盖(190,790),并且所述直线输出机构(251,945)被配置为用于锁定和解锁所述翻盖(190,79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动装置(130,730),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装置(130,730)还包括:
动力输入机构(134,135,136;734,735,736),所述动力输入机构(134,135,136;734,735,736)被配置为用于接收动力源(150)提供的动力,以驱动所述旋转运动机构(132;732)和所述直线运动机构(133,73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致动装置(130,730),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输出机构(264,1008)、所述直线输出机构(251,945)和所述动力输入机构(134,135,136;734,735,736)具有预定的结构和尺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致动装置(130,730),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401,402;901,902)包括安装部件(408,409;908,909),所述安装部件(408,409;908,909)具有预定的结构和尺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致动装置(130,730),其特征在于:
通过所述安装部件(408,409),所述致动装置(130)被安装在所述基座上;
所述旋转输出机构(264)与安装在所述基座上的旋转驱动机构(171)配合;以及
所述直线输出机构(251)与安装在所述基座上的直线驱动机构(120)配合,或所述直线输出机构(945)与连接至所述翻盖(790)的翻盖连接机构(770)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致动装置(130,730),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驱动机构(171,771)打开和关闭所述翻盖(190,790);以及
所述直线驱动机构(120)锁定和解锁所述翻盖(190,790)。
7.一种致动装置(730),用于致动可移动地安装在基座(701)上的翻盖(790),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装置(730)包括:
旋转运动机构(732),所述旋转运动机构(732)被配置为围绕旋转轴线旋转以打开和关闭所述翻盖(790);
直线运动机构(733),所述直线运动机构(733)被配置为沿直线运动以锁定和解锁所述翻盖(790);以及
驱动机构(734,735,736),所述驱动机构(734,735,736)与所述旋转运动机构(732)和所述直线运动机构(733)相连,并被配置为驱动所述旋转运动机构(732)和所述直线运动机构(733),
其中,所述直线运动机构(733)沿直线运动的方向与所述旋转运动机构(732)旋转所围绕的所述旋转轴线的方向平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致动装置(730),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机构(734,735,736)包括驱动轴(734),并被配置为能够围绕所述驱动轴(734)的轴线旋转以驱动所述旋转运动机构(732)围绕所述旋转轴线旋转和驱动所述直线运动机构(733)作直线运动,
所述旋转运动机构(732)旋转所围绕的所述旋转轴线的方向与所述驱动轴(734)的轴线的方向平行,
所述直线运动机构(733)沿直线运动的方向与所述驱动轴(734)的轴线的方向平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致动装置(730),其特征在于:
所述直线运动机构(733)包括内侧周向部(946),所述内侧周向部(946)部分地围绕所述驱动机构(734,735,736)设置,
所述内侧周向部(946)被配置为与所述驱动机构(734,735,736)配合,以使得所述直线运动机构(733)沿预定直线路径往复运动以解锁和锁定所述翻盖(79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致动装置(730),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机构(734,735,736)包括解锁驱动部(936),所述解锁驱动部(936)被配置为能够围绕所述驱动轴(734)的轴线旋转;以及
所述直线运动机构(733)的所述内侧周向部(946)包括解锁接合部(950),
所述解锁驱动部(936)和所述解锁接合部(950)被配置为:
所述驱动机构(734,735,736)在第一旋转方向旋转时,所述解锁驱动部(936)能够旋转以接触并驱动所述解锁接合部(950),从而使所述直线运动机构(733)沿平行于所述驱动轴(734)的轴线的第一直线方向作直线运动以解锁所述翻盖(790)。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致动装置(730),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机构(734,735,736)还包括锁定驱动部(937),所述锁定驱动部(937)被配置为能够围绕所述驱动轴(734)的轴线旋转,所述解锁驱动部(936)和所述锁定驱动部(937)周向间隔开地设置;以及
所述直线运动机构(733)的所述内侧周向部(946)还包括锁定接合部(951),所述解锁接合部(950)和所述锁定接合部(951)分别设置在所述内侧周向部(946)的相对的两端,
所述锁定驱动部(937)和所述锁定接合部(951)被配置为:
所述驱动机构(734,735,736)在第二旋转方向旋转时,所述锁定驱动部(937)能够旋转以接触并驱动所述锁定接合部(951),从而使所述直线运动机构(733)沿平行于所述驱动轴(734)的轴线的第二直线方向作直线运动以锁定所述翻盖(790),
其中,所述第一旋转方向与所述第二旋转方向相反,所述第一直线方向与所述第二直线方向相反。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致动装置(730),其特征在于:
所述解锁驱动部(936)包括解锁驱动斜面(942),所述解锁驱动斜面(942)相对于所述驱动轴(734)的轴线倾斜地设置,
所述解锁接合部(950)包括解锁接合斜面(950S),所述解锁接合斜面(950S)面向所述解锁驱动斜面(942)设置,
所述解锁驱动斜面(942)和所述解锁接合斜面(950S)被配置为:所述解锁驱动部(936)在所述第一旋转方向旋转时,所述解锁驱动斜面(942)能够接触并驱动所述解锁接合斜面(950S),从而驱动所述直线运动机构(733)沿所述第一直线方向作直线运动以解锁所述翻盖(790)。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致动装置(730),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定驱动部(937)包括锁定驱动斜面(938),所述锁定驱动斜面(938)相对于所述驱动轴(734)的轴线倾斜地设置,
所述锁定接合部(951)包括锁定接合斜面(951S),所述锁定接合斜面(951S)面向所述锁定驱动斜面(938)设置,
所述锁定驱动斜面(938)和所述锁定接合斜面(951S)被配置为:所述锁定驱动部(937)在所述第二旋转方向旋转时,所述锁定驱动斜面(938)能够接触并驱动所述锁定接合斜面(951S),从而驱动所述直线运动机构(733)沿所述第二直线方向作直线运动以锁定所述翻盖(790)。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致动装置(730),其特征在于:
所述直线运动机构(733)还包括外侧周向部(947),所述外侧周向部(947)部分地围绕所述内侧周向部(946)设置并且在径向上与所述内侧周向部(946)相连,
所述驱动机构(734,735,736)被配置为能够驱动所述内侧周向部(946),进而驱动所述外侧周向部(947)沿平行于所述驱动轴(734)的轴线的方向作直线运动以锁定和解锁所述翻盖(790)。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致动装置(730),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侧周向部(947)上设置有直线输出部(945),所述直线输出部(945)平行于所述驱动轴(734)的轴线的方向设置,
所述直线输出部(945)被配置为能够沿平行于所述驱动轴(734)的轴线的方向作直线运动以锁定和解锁所述翻盖(790)。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致动装置(730),其特征在于:
所述直线输出部(945)被配置为能够沿平行于所述驱动轴(734)的轴线的方向作直线运动以阻挡和释放与所述翻盖(790)相连的锁定接合部(720),从而锁定和解锁所述翻盖(790),所述锁定接合部(720)设置在与所述翻盖(790)相连的翻盖连接机构(770)上。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致动装置(730),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侧周向部(947)上还设置有引导杆部(944),所述引导杆部(944)平行于所述直线输出部(945)设置,
所述直线输出部(945)和所述引导杆部(944)被配置为使得所述直线运动机构(733)围绕所述驱动机构(734,735,736)沿平行于所述驱动轴(734)的轴线的方向作直线运动而不会在径向上偏移。
1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致动装置(730),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装置(730)能够安装在单独的壳体(901,902)中且独立地运行。
19.一种加油口或充电口翻盖组件(100,700),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101,701);
翻盖(190,790),所述翻盖(190,790)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基座(101,701)上;以及
根据权利要求1-18中任一项所述的致动装置(130,730),所述致动装置(130,730)设置在所述基座上。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加油口或充电口翻盖组件(100,700),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油口或充电口翻盖组件(100,700)还包括:
动力源(150),所述动力源(150)设置在所述致动装置(130,730)上。
CN202311021191.5A 2022-09-14 2023-08-14 致动装置及加油口或充电口翻盖组件 Pending CN11769885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23123901.5A DE102023123901A1 (de) 2022-09-14 2023-09-05 Betätigungsvorrichtung und tankanschluss oder ladeanschlussklappenanordnung
US18/242,616 US20240083243A1 (en) 2022-09-14 2023-09-06 Actuation Device, and Refueling Port or Charging Port Flap Assembly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15245 2022-09-14
CN202211115245X 2022-09-1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698851A true CN117698851A (zh) 2024-03-15

Family

ID=901467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021191.5A Pending CN117698851A (zh) 2022-09-14 2023-08-14 致动装置及加油口或充电口翻盖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698851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468577B1 (en) Lid open-close-apparatus
JP6682364B2 (ja) ハウジングユニット及び開閉体のロック装置
US11673466B2 (en) Flip cover assembly and a flip cover actuating structure for the flip cover assembly
US9350118B2 (en) Charging port locking device
EP3078792A1 (en) Lid device
WO2014045933A1 (ja) 乗物用ラッチ装置
EP1600586B1 (en) Apparatus for locking and unlocking vehicle door
CN108698505B (zh) 燃油箱盖用致动器
US20070186598A1 (en) Lid lock device
WO2021098893A1 (en) Control mechanism of a vehicle bodywork lid
EP3653425B1 (en) Lid device for vehicle
US11162283B2 (en) Vehicle lid lock device
JP6629101B2 (ja) ハウジングユニット及び開閉体のロック装置
JP5494964B2 (ja) ロック装置の固定構造
CN117698851A (zh) 致动装置及加油口或充电口翻盖组件
JP2019085798A (ja) 開閉体の開閉装置
US20240083243A1 (en) Actuation Device, and Refueling Port or Charging Port Flap Assembly
US20230286375A1 (en) Locking system for a vehicle lid
CN114435120A (zh) 致动组件及加油口或充电口翻盖组件
JP4936381B2 (ja) 自動車用ドアハンドル装置
JP7101302B2 (ja) 車両のリッド開閉装置
CN116021984A (zh) 开合机构、保护装置及汽车
EP2692972B1 (en) Vehicle door lock device
CN116552234A (zh) 致动组件及加油口或充电口翻盖组件
JP2007138533A (ja) 車両用ドアクロー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