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693904A - 用于波束成形通信中的波束宽度调整的技术 - Google Patents

用于波束成形通信中的波束宽度调整的技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693904A
CN117693904A CN202180100291.XA CN202180100291A CN117693904A CN 117693904 A CN117693904 A CN 117693904A CN 202180100291 A CN202180100291 A CN 202180100291A CN 117693904 A CN117693904 A CN 1176939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antenna panel
signal
examples
antenn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10029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敏
郤伟
魏超
徐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lcomm Inc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ublication of CN1176939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69390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86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95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using beam selection
    • H04B7/06952Selecting one or more beams from a plurality of beams, e.g. beam training, management or sweep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21Feedback content
    • H04B7/063Parameters other than those covered in groups H04B7/0623 - H04B7/0634, e.g. channel matrix rank or transmit mode 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H04B17/318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beams, i.e. beam divers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7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for beam form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14Three-dimensional divis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描述了用于进行无线通信的方法、系统和设备。位于基站的近场中的用户装备(UE)可以经由三维(3D)发射波束从该基站接收经波束成形信号。该UE可在天线面板处接收该信号并检测该信号在该天线面板处的信号强度分布。该UE可计算该天线面板的每个部分的信号权重并基于这些信号权重确定波束调整信息。该UE可向该基站报告该波束调整信息,并且该基站可使用该波束调整信息来调整该3D发射波束的波束宽度以用于到该UE的后续发射,这可增加该天线处的波束成形增益并改善通信数据速率。

Description

用于波束成形通信中的波束宽度调整的技术
技术领域
下文涉及无线通信,包括用于波束成形通信中的波束宽度调整的技术。
背景技术
无线通信系统被广泛部署以提供各种类型的通信内容,诸如语音、视频、分组数据、消息接发、广播等等。这些系统可以能够通过共享可用系统资源(例如,时间、频率和功率)来支持与多个用户的通信。这样的多址系统的示例包括第四代(4G)系统(诸如长期演进(LTE)系统、高级LTE(LTE-A)系统或LTE-A Pro系统)和第五代(5G)系统(其可以被称为新无线电(NR)系统)。这些系统可以采用诸如码分多址(CDMA)、时分多址(TDMA)、频分多址(FDMA)、正交FDMA(OFDMA)或离散傅立叶变换扩展正交频分复用(DFT-S-OFDM)之类的技术。无线多址通信系统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基站或一个或多个网络接入节点,每个基站或网络接入节点同时支持用于多个通信设备的通信,这些通信设备可以另外被称为用户装备(UE)。
在一些无线通信系统中,基站可使用波束成形技术与一个或多个UE通信。但在某些情况下,现有的波束成形技术可能存在缺陷。
概述
所描述的技术涉及支持用于波束成形通信中的波束宽度调整的技术的改进的方法、系统、设备和装置。一般而言,所描述的技术用于使得位于基站的近场中的用户装备(UE)能够向基站提供波束调整信息以改善全息多输入多输出(MIMO)通信。例如,该基站可经由三维(3D)发射波束向该UE发射经波束成形信号。该UE可在天线面板处接收该信号并检测该信号在该天线面板处的信号强度分布。该UE可计算该天线面板的每个部分的信号权重并基于这些信号权重确定波束调整信息。该UE可向该基站报告该波束调整信息,并且该基站可使用该波束调整信息来调整该3D发射波束的波束宽度以用于到该UE的后续发射,这可增加该天线处的波束成形增益并改善通信数据速率。
描述了一种用于在UE处进行无线通信的方法。该方法可包括:经由在来自基站的MIMO通信的距离阈值内的波束,从该基站接收经波束成形信号;以及向该基站发射指示波束调整参数的报告,该波束调整参数基于该经波束成形信号在该UE的天线面板处的信号分布。
描述了一种用于在UE处进行无线通信的装置。该装置可以包括处理器、与处理器耦合的存储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中的指令。这些指令能够由该处理器执行以使该装置进行以下操作:经由在来自基站的MIMO通信的距离阈值内的波束,从该基站接收经波束成形信号;以及向该基站发射指示波束调整参数的报告,该波束调整参数基于该经波束成形信号在该UE的天线面板处的信号分布。
描述了另一种用于在UE处进行无线通信的设备。该设备可包括用于经由在来自基站的MIMO通信的距离阈值内的波束从基站接收经波束成形信号的装置,以及用于向基站发射指示波束调整参数的报告的装置,该波束调整参数基于经波束成形信号在UE的天线面板处的信号分布。
描述了一种存储用于在UE处进行无线通信的代码的非暂态计算机可读介质。该代码可包括能够由处理器执行以进行以下操作的指令:经由在来自基站的MIMO通信的距离阈值内的波束,从该基站接收经波束成形信号;以及向该基站发射指示波束调整参数的报告,该波束调整参数基于该经波束成形信号在该UE的天线面板处的信号分布。
本文所述的方法、装置(设备)和非暂态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一些示例还可包括用于计算一组信道响应值的操作、特征、装置或指令,每个信道响应值与天线面板处的一组元件中的相应元件相关联,其中波束调整参数可基于该组信道响应值。
本文所述的方法、装置(设备)和非暂态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一些示例还可与具有相同角取向的UE执行MU-MIMO通信。另外,与波束的接收点(例如,UE)相比,使用2D波束成形技术形成的波束可覆盖宽角度,这可能导致通信资源的低效使用。
在一些情况下,设备可使用三维(3D)波束成形技术来执行全息MIMO(H-MIMO)通信。例如,基站可与位于基站的近场中(例如,在接近基站或在基站的阈值距离内的区域中)的一个或多个UE通信。基站可使用3D波束成形技术来与近场中的UE进行通信,其中基站可形成能够基于角取向和距基站的距离两者来在UE之间进行区分的发射波束。然而,在一些情况下,例如由于3D波束的相对小的波束宽度,用于生成经3D波束成形发射波束的精化过程可能导致UE的天线面板处的信号强度相对不相等。
根据本文描述的技术,位于被配置为使用3D波束成形技术的基站的近场中的UE可向基站提供波束调整信息以改善H-MIMO通信。例如,基站可经由3D发射波束向UE发射经波束成形信号。UE可在天线面板(例如,一组天线元件或天线阵列)处接收信号,并检测信号在天线面板处的信号强度分布。信号强度分布可表示天线面板处的发射波束的波束宽度。例如,UE可在天线面板的每个部分(例如,天线元件或天线面板的分区)处检测信号。UE可计算每个部分的信号权重并基于信号权重确定波束调整信息。例如,波束调整信息可包括目标波束宽度与当前波束宽度的比率、天线面板处的信号强度的方差、或两者。UE可向基站报告波束调整信息,并且基站可使用波束调整信息来调整3D发射波束的波束宽度以用于到UE的后续发射。例如,基站可使用不同大小的发射面板、使用不同大小的波束宽度或它们的任何组合来以更靠近UE、更远离UE的距离为目标发射信令,以在天线面板处为UE提供更均匀的信号强度分布,这可增加天线处的波束成形增益并改善通信数据速率。
首先在无线通信系统的上下文中描述本公开内容的各个方面。本公开的各方面通过涉及用于波束成形通信中的波束宽度调整的技术的过程流、装置图、系统图和流程图并且参考这些过程流、装置图、系统图和流程图来进一步示出和描述。
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方面的支持用于波束成形通信中的波束宽度调包括用于基于一组接收信号强度值确定波束的波束宽度的操作、特征、装置或指令,每个接收信号强度值与天线面板处的一组元件中的相应元件相关联,其中波束调整参数可基于与所确定的波束宽度和目标波束宽度相关联的比率。
本文所述的方法、装置(设备)和非暂态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一些示例还可包括用于基于一组接收信号强度值确定信号强度方差的操作、特征、装置或指令,每个接收信号强度值与天线面板处的一组元件中的相应元件相关联,其中波束调整参数可基于信号强度方差。
本文所述的方法、装置(设备)和非暂态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一些示例还可包括用于经由在MIMO通信的近场内的第二波束从基站接收第二经波束成形信号的操作、特征、装置或指令,该第二波束基于所发射的报告中的波束调整参数。
在本文所述的方法、装置(设备)和非暂态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一些示例中,第二波束的波束宽度可基于波束调整参数的值。
本文所述的方法、装置(设备)和非暂态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一些示例还可包括用于进行以下操作的操作、特征、装置或指令:从基站接收关于UE位于来自基站的MIMO通信的距离阈值内的指示,其中接收经波束成形信号可基于接收到该指示。
在本文所述的方法、装置(设备)和非暂态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一些示例中,可在无线电资源控制(RRC)消息、媒体接入控制(MAC)控制元素(CE)、物理层消息、信道状态信息(CSI)消息或它们的任何组合中发射该报告。
在本文所述的方法、装置(设备)和非暂态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一些示例中,经波束成形信号包括数据信号、参考信号或两者。
在本文所述的方法、装置(设备)和非暂态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一些示例中,距离阈值可基于基站处的天线面板的大小、与波束相关联的波长、或两者。
描述了一种用于在基站处进行无线通信的方法。该方法可包括:经由在来自基站的MIMO通信的距离阈值内的波束,向UE发射经波束成形信号;以及从UE接收指示波束调整参数的报告,该波束调整参数基于经波束成形信号在UE的天线面板处的信号分布。
描述了一种用于在基站处进行无线通信的装置。该装置可以包括处理器、与处理器耦合的存储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中的指令。这些指令能够由该处理器执行以使该装置进行以下操作:经由在来自基站的MIMO通信的距离阈值内的波束,向UE发射经波束成形信号;以及从UE接收指示波束调整参数的报告,该波束调整参数基于经波束成形信号在UE的天线面板处的信号分布。
描述了另一种用于在基站处进行无线通信的设备。该设备可包括用于经由在来自基站的MIMO通信的距离阈值内的波束向UE发射经波束成形信号的装置,以及用于从UE接收指示波束调整参数的报告的装置,该波束调整参数基于经波束成形信号在UE的天线面板处的信号分布。
描述了一种存储用于在基站处进行无线通信的代码的非暂态计算机可读介质。该代码可包括能够由处理器执行以进行以下操作的指令:经由在来自基站的MIMO通信的距离阈值内的波束,向UE发射经波束成形信号;以及从UE接收指示波束调整参数的报告,该波束调整参数基于经波束成形信号在UE的天线面板处的信号分布。
本文所述的方法、装置(设备)和非暂态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一些示例还可包括用于进行以下操作的操作、特征、装置或指令:基于所接收的报告中的波束调整参数生成第二波束;以及经由在MIMO通信的近场内的第二波束向UE发射第二经波束成形信号。
在本文所述的方法、装置(设备)和非暂态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一些示例中,所生成的第二波束的波束权重、目标距离、波束宽度或它们的任何组合可基于波束调整参数的值。
在本文所述的方法、装置(设备)和非暂态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一些示例中,可在基站处的第一天线面板处生成波束,并且可在基站处的不同于第一天线面板的第二天线面板处生成第二波束。
在本文所述的方法、装置(设备)和非暂态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一些示例中,可使用第一波束成形权重向量生成波束,并且可使用不同于第一波束成形权重向量的第二波束成形权重向量生成第二波束。
在本文所述的方法、装置(设备)和非暂态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一些示例中,波束调整参数包括一组信道响应值。
在本文所述的方法、装置(设备)和非暂态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一些示例中,波束调整参数包括波束宽度比值。
在本文所述的方法、装置(设备)和非暂态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一些示例中,波束调整参数包括信号强度方差值。
本文所述的方法、装置(设备)和非暂态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一些示例还可包括用于进行以下操作的操作、特征、装置或指令:向UE发射关于UE可位于来自基站的MIMO通信的距离阈值内的指示,其中发射经波束成形信号可基于发射该指示。
在本文所述的方法、装置(设备)和非暂态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一些示例中,可在RRC消息、MAC CE、物理层消息、CSI消息或它们的任何组合中接收该报告。
在本文所述的方法、装置(设备)和非暂态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一些示例中,经波束成形信号包括数据信号、参考信号或两者。
在本文所述的方法、装置(设备)和非暂态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一些示例中,距离阈值可基于基站处的天线面板的大小、与波束相关联的波长、或两者。
附图简述
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方面的支持用于波束成形通信中的波束宽度调整的技术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示例。
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方面的支持用于波束成形通信中的波束宽度调整的技术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示例。
图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方面的支持用于波束成形通信中的波束宽度调整的技术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示例。
图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方面的支持用于波束成形通信中的波束宽度调整的技术的过程流的示例。
图5和图6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方面的支持用于波束成形通信中的波束宽度调整的技术的设备的框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方面的支持用于波束成形通信中的波束宽度调整的技术的通信管理器的框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方面的包括支持用于波束成形通信中的波束宽度调整的技术的设备的系统的图。
图9和图10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方面的支持用于波束成形通信中的波束宽度调整的技术的设备的框图。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方面的支持用于波束成形通信中的波束宽度调整的技术的通信管理器的框图。
图1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方面的包括支持用于波束成形通信中的波束宽度调整的技术的设备的系统的图。
图13至图18示出了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各方面的支持用于波束成形通信中的波束宽度调整的技术的方法的流程图。
详细描述
一些无线通信系统(例如,可称为新无线电(NR)系统的第五代(5G)系统、或第六代(6G)系统)中的设备可使用波束成形技术进行通信,这些波束成形技术也可被称为空间滤波、定向发射或定向接收。例如,UE可使用毫米波(mmW)频谱中的经波束成形的发射来与基站进行通信。UE或基站可组合经由一组天线传达的信号,使得在相对于该组天线的第一取向上传播的信号可能经历相长干涉,并且在其他取向上传播的信号可能经历相消干涉。此类波束成形技术可被称为二维(2D)波束成形。
在一些情况下,UE或基站可使用多输入多输出(MIMO)通信以经由不同的空间层发射或接收多个信号。例如,可经由不同的天线或天线的不同组合来发射或接收多个信号。然而,在一些场景中(例如,当基站执行多用户MIMO(MU-MIMO)通信时),2D波束成形技术可能存在缺陷。例如,两个UE可定位在距基站不同距离处,并且可定位成与来自基站的发射波束共线。也就是说,两个UE可相对于基站具有相同的角取向。在这样的示例中,基站可能无法使用2D波束成形技术来复用到这两个UE的发射。也就是说,基站可能无法整的技术的无线通信系统100的示例。无线通信系统10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基站105、一个或多个UE 115和核心网130。在一些示例中,无线通信系统100可以是长期演进(LTE)网络、高级LTE(LTE-A)网络、LTE-A Pro网络或新无线电(NR)网络。在一些示例中,无线通信系统100可以支持增强宽带通信、超可靠(例如,任务关键型)通信、低等待时间通信、与低成本和低复杂性设备的通信、或它们的任何组合。
基站105可分散遍及地理区以形成无线通信系统100,并且可以是不同形式的设备或具有不同能力的设备。基站105和UE 115可以经由一个或多个通信链路125无线地进行通信。每个基站105可提供覆盖区110,UE 115和基站105可在该覆盖区上建立一个或多个通信链路125。覆盖区110可以是地理区的示例,在该地理区上,基站105和UE 115可以支持根据一种或多种无线电接入技术的信号通信。
UE 115可分散遍及无线通信系统100的覆盖区110,并且每个UE 115可以是驻定的或移动的、或在不同时间是驻定的和移动的。UE 115可以是处于不同形式或具有不同能力的设备。图1中图示说明了一些示例性UE 115。如图1所示,本文所述的UE 115可以能够与各种类型的设备通信,例如其他UE 115、基站105或网络装备(例如,核心网节点、中继设备、集成接入和回程(IAB)节点或其他网络装备)。
各基站105可与核心网130进行通信、或彼此通信、或这两者。例如,基站105可以通过一个或多个回程链路120(例如,经由S1、N2、N3或其他接口)与核心网130对接。基站105可以通过回程链路120(例如,经由X2、Xn或其他接口)直接地(例如,在基站105之间直接地)或间接地(例如,经由核心网130)或两者皆有来彼此通信。在一些示例中,回程链路120可以是或包括一个或多个无线链路。
本文中所描述的基站105中的一者或多者可包括或可被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称为基收发机站、无线电基站、接入点、无线电收发机、B节点、演进型B节点(eNB)、下一代B节点或千兆B节点(其中任一者可被称为gNB)、家用B节点、家用演进型B节点、或其他合适的术语。
UE 115可包括或可被称为移动设备、无线设备、远程设备、手持设备、或订户设备、或者某个其他合适的术语,其中“设备”也可被称为单元、站、终端或客户端等。UE 115还可以包括或可以被称为个人电子设备,例如蜂窝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平板计算机、笔记本计算机或个人计算机。在一些示例中,UE 115可以包括或可以被称为无线本地环路(WLL)站、物联网(IoT)设备、万物互联(IoE)设备或机器类型通信(MTC)设备等等,其可以在诸如电器或交通工具、仪表等等各种对象中实现。
如图1所示,本文所述的UE 115可以能够与各种类型的设备通信,例如有时可能充当中继的其他UE 115,以及基站105和网络装备,包括宏eNB或gNB、小型小区eNB或gNB,或中继基站等等。
UE 115和基站105可在一个或多个载波上经由一个或多个通信链路125来彼此进行无线通信。术语“载波”可以指具有用于支持通信链路125的经定义的物理层结构的一组射频频谱资源。例如,用于通信链路125的载波可以包括根据给定无线电接入技术(例如,LTE、LTE-A、LTE-A Pro、NR)的一个或多个物理层信道操作的射频频带的一部分(例如,带宽部分(BWP))。每个物理层信道可以携带捕获信令(例如,同步信号、系统信息)、协调载波操作的控制信令、用户数据或其他信令。无线通信系统100可以支持使用载波聚集或多载波操作进行的与UE 115的通信。根据载波聚集配置,UE 115可以被配置有多个下行链路分量载波和一个或多个上行链路分量载波。载波聚集可以用于频分双工(FDD)和时分双工(TDD)分量载波两者。
在载波上发射的信号波形可包括多个副载波(例如,使用多载波调制(MCM)技术,诸如正交频分复用(OFDM)或离散傅立叶变换扩展OFDM(DFT-S-OFDM))。在采用MCM技术的系统中,资源元素可包括一个码元周期(例如,一个调制码元的历时)和一个副载波,其中码元周期和副载波间隔是逆相关的。每个资源元素携带的比特数可以取决于调制方案(例如,调制方案的阶数、调制方案的编码率、或两者)。因此,UE 115接收的资源元素越多,并且调制方案的阶数越高,针对UE 115的数据速率就可以越高。无线通信资源可以指射频频谱资源、时间资源和空间资源(例如,空间层或波束)的组合,并且多个空间层的使用可以进一步提高与UE 115通信的数据速率或数据完整性。
基站105或UE 115的时间区间可用基本时间单位的倍数来表达,基本时间单位可例如指Ts=1/(Δfmax·Nf)秒的采样周期,其中Δfmax可表示最大所支持副载波间隔,并且Nf可表示最大所支持离散傅立叶变换(DFT)大小。通信资源的时间区间可根据各自具有指定历时(例如,10毫秒(ms))的无线电帧来组织。每个无线电帧可由系统帧号(SFN)(例如,范围从0到1023)来标识。
每个帧可包括多个连贯编号的子帧或时隙,并且每个子帧或时隙可具有相同的历时。在一些示例中,帧可(例如,在时域中)被划分成子帧,并且每个子帧可被进一步划分成数个时隙。可替代地,每个帧可以包括可变数量的时隙,并且时隙的数量可以取决于副载波间隔。每个时隙可以包括数个码元周期(例如,取决于附加在每个码元周期前面的循环前缀的长度)。在一些无线通信系统100中,时隙还可以被划分为包含多个一个或多个码元的迷你时隙。排除循环前缀,每个码元周期可包含一个或多个(例如,Nf个)采样周期。码元周期的历时可以取决于副载波间隔或工作频带。
子帧、时隙、迷你时隙或码元可以是无线通信系统100的最小调度单位(例如,在时域中),并且可被称为发射时间区间(TTI)。在一些示例中,TTI历时(例如,TTI中的码元周期数量)可以是可变的。附加地或替换地,可以动态地选择无线通信系统100的最小调度单元(例如,在短TTI(sTTI)的突发中)。
可根据各种技术在载波上复用物理信道。例如,可以使用时分复用(TDM)技术、频分复用(FDM)技术或混合TDM-FDM技术中的一种或多种,在下行链路载波上复用物理控制信道和物理数据信道。物理控制信道的控制区域(例如,控制资源集(CORESET))可以由数个码元周期定义,并且可以跨载波的系统带宽或系统带宽的子集延伸。一个或多个控制区域(例如,CORESET)可以是针对一组UE 115来配置的。例如,各UE 115中的一个或多个UE可根据一个或多个搜索空间集来监视或搜索控制区域以获得控制信息,并且每个搜索空间集可以包括以级联方式排列的一个或多个聚集级别中的一个或多个控制信道候选。控制信道候选的聚集级别可以指与针对具有给定的有效载荷大小的控制信息格式的编码信息相关联的控制信道资源(例如,控制信道元素(CCE))的数量。搜索空间集可以包括被配置用于向多个UE115发送控制信息的公共搜索空间集,以及用于向特定UE 115发送控制信息的UE特定搜索空间集。
在一些示例中,基站105可以是可移动的,并且因此提供对移动的地理覆盖区110的通信覆盖。在一些示例中,与不同技术相关联的不同地理覆盖区110可以重叠,但不同地理覆盖区110可以由同一基站105支持。在其他示例中,与不同的技术相关联的重叠的地理覆盖区110可能由不同的基站105来支持。无线通信系统100可以包括例如异构网络,在异构网络中,不同类型的基站105使用相同或不同的无线电接入技术为各种地理覆盖区110提供覆盖。
无线通信系统100可被配置成支持超可靠通信或低等待时间通信或其各种组合。例如,无线通信系统100可被配置成支持超可靠低等待时间通信(URLLC)或任务关键型通信。UE 115可以被设计为支持超可靠、低等待时间或关键功能(例如,任务关键型功能)。超可靠通信可以包括私人通信或群组通信,并且可以由一个或多个任务关键型服务支持,该任务关键型服务诸如任务关键型按键通话(MCPTT)、任务关键型视频(MCVideo)或任务关键型数据(MCData)。对任务关键型功能的支持可包括对服务的优先级排序,并且任务关键型服务可用于公共安全或一般商业应用。术语超可靠、低等待时间、任务关键型和超可靠低等待时间可以在本文中可互换地使用。
在一些示例中,UE 115还可以能够在设备到设备(D2D)通信链路135上(例如,使用对等(P2P)或D2D协议)直接与其他UE 115进行通信。利用D2D通信的一个或多个UE 115可以位于基站105的地理覆盖区110内。这种群组中的其他UE 115可以在基站105的地理覆盖区110之外,或者由于其他原因而无法接收来自基站105的发射。在一些示例中,经由D2D通信进行通信的UE 115群可利用一对多(1:M)系统,其中每个UE 115向该群中的每一个其他UE115进行发射。在一些示例中,基站105促成调度用于D2D通信的资源。在其他情况下,D2D通信在这些UE 115之间执行而无需基站105的参与。
核心网130可提供用户认证、接入授权、跟踪、网际协议(IP)连通性,以及其他接入、路由、或移动性功能。核心网130可以是演进分组核心(EPC)或5G核心(5GC),其可以包括管理接入和移动性的至少一个控制面实体(例如,移动性管理实体(MME)、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AMF))以及将分组或互连路由到外部网络的至少一个用户面实体(例如,服务网关(S-GW)),分组数据网络(PDN)网关(P-GW)或用户面功能(UPF))。控制面实体可以管理非接入层(NAS)功能,例如针对由与核心网130相关联的基站105服务的UE 115的移动性、认证和承载管理。用户IP分组可以通过用户面实体传递,该用户面实体可以提供IP地址分配以及其他功能。用户面实体可以连接到针对一个或多个网络运营商的IP服务150。IP服务150可以包括对于互联网、内联网、IP多媒体子系统(IMS)或分组交换流服务的接入。
一些网络设备(诸如基站105)可包括子组件,诸如接入网实体140,其可以是接入节点控制器(ANC)的示例。每个接入网实体140可以通过一个或多个其他接入网发射实体145与UE 115通信,该其他接入网发射实体可以被称为无线电头端、智能无线电头端、或发射/接收点(TRP)。每个接入网发射实体145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天线面板。在一些配置中,每个接入网实体140或基站105的各种功能可以分布在各种网络设备(例如,无线电头端和ANC)上或者合并到单个网络设备(例如,基站105)中。
无线通信系统100可使用一个或多个频带来操作,通常在300兆赫兹(MHz)到300千兆赫兹(GHz)的范围内。通常,从300MHz到3GHz的区域被称为特高频(UHF)区域或分米频段,因为波长范围约为一分米到一米。UHF波可能被建筑物和环境特征阻挡或重定向,但这些波可以足以穿透结构,以便宏小区向位于室内的UE 115提供服务。与使用300MHz以下频谱的高频(HF)或甚高频(VHF)部分的较小频率和较长波长的发射相比,UHF波的发射可以与较小的天线和较短的射程(例如,小于100公里)相关联。
无线通信系统100还可在使用从3GHz至30GHz的频带(也被称为厘米频带)的超高频(SHF)区域中或在频谱(例如,从30GHz至300GHz)(也被称为毫米频带)的极高频(EHF)区域中操作。在一些示例中,无线通信系统100可以支持UE 115和基站105之间的毫米波(mmW)通信,并且各个设备的EHF天线可以比UHF天线更小且间距更近。在一些示例中,这可以有助于在设备内使用天线阵列。然而,EHF发射的传播可能受到比SHF或UHF发射更大的大气衰减和更短的射程的影响。本文中所公开的技术可跨使用一个或多个不同频率区域的发射被采用,并且跨这些频率区域指定的频带使用可因国家或管理机构而不同。
无线通信系统100可利用有执照和无执照射频谱带两者。例如,无线通信系统100可以在诸如5GHz工业、科学和医疗(ISM)频带之类的无执照频带中使用有执照辅助接入(LAA)、LTE无执照(LTE-U)无线电接入技术或NR技术。当在无执照射频谱带中进行操作时,设备(诸如,基站105和UE 115)可采用载波侦听以用于冲突检测和冲突避免。在一些示例中,无执照频带中的操作可以与在有执照频带中操作的分量载波相结合地基于载波聚集配置(例如,LAA)。在无执照频谱中的操作可以包括下行链路发射、上行链路发射、P2P发射或D2D发射等等。
基站105或UE 115可装备有多个天线,其可用于采用诸如发射分集、接收分集、多输入多输出(MIMO)通信、或波束成形等技术。基站105或UE 115的天线可以位于一个或多个天线阵列或天线面板内,其可以支持MIMO操作或者发射波束成形或接收波束成形。例如,一个或多个基站天线或天线阵列可共置于天线组件处,例如天线塔。在一些示例中,与基站105相关联的天线或天线阵列可以位于不同的地理位置处。基站105可以具有天线阵列,该天线阵列有数行和数列天线端口,基站105可以使用这些天线端口来支持与UE 115的通信的波束成形。同样,UE 115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天线阵列,其可以支持各种MIMO或波束成形操作。附加地或替换地,天线面板可以支持针对经由天线端口发射的信号的射频波束成形。
基站105或UE 115可使用MIMO通信通过经由不同空间层发射或接收多个信号来利用多径信号传播并提高频谱效率。此类技术可被称为空间复用。例如,多个信号可以由发射设备经由不同的天线或天线的不同组合来发射。类似地,多个信号可以由接收设备经由不同的天线或天线的不同组合来接收。多个信号中的每个信号可被称为单独空间流,并且可携带与相同数据流(例如,相同码字)或不同数据流(例如,不同码字)相关联的比特。不同空间层可与用于信道测量和报告的不同天线端口相关联。MIMO技术包括单用户MIMO(SU-MIMO)以及多用户MIMO(MU-MIMO),在SU-MIMO中,多个空间层被发射到同一接收设备,在MU-MIMO中,多个空间层被发射到多个设备。
波束成形(其也可被称为空间滤波、定向发射或定向接收)是可在发射设备或接收设备(例如,基站105、UE 115)处使用的信号处理技术,以沿着发射设备与接收设备之间的空间路径对天线波束(例如,发射波束、接收波束)进行成形或引导。波束成形可以通过如下来实现:组合经由天线阵列的天线元件传送的信号,使得在相对于天线阵列的特定方向上传播的信号经历相长干涉,而其他信号经历相消干涉。对经由天线元件传送的信号的调整可以包括:发射设备或接收设备将幅度偏移、相位偏移或二者应用于经由与设备相关联的天线元件携带的信号。与这些天线元件中的每个天线元件相关联的调整可以由与特定取向相关联的波束成形权重集来定义(例如,相对于发射设备或接收设备的天线阵列或相对于某个其他取向)。
基站105或UE 115可使用波束扫掠技术作为波束成形操作的一部分。例如,基站105可以使用多个天线或天线阵列(例如,天线面板)来执行用于与UE 115的定向通信的波束成形操作。一些信号(例如,同步信号、参考信号、波束选择信号或其他控制信号)可以由基站105在不同的方向上多次发射。例如,基站105可以根据与不同发射方向相关联的不同波束成形权重集来发射信号。可以使用不同波束方向上的发射来标识(例如,通过发射设备(诸如基站105),或通过接收设备(诸如UE 115))由基站105用于稍后进行发射或接收的波束方向。
一些信号(诸如与特定接收设备相关联的数据信号)可由基站105在单个波束方向(例如,与接收设备(诸如UE 115)相关联的方向)上发射。在一些示例中,可以基于在一个或多个波束方向上发射的信号,来确定与沿单个波束方向的发射相关联的波束方向。例如,UE115可以接收基站105在不同方向上发射的信号中的一个或多个信号,并且可以向基站105报告关于UE 115以最高信号质量或其他可接受信号质量接收的信号的指示。
在一些示例中,由设备(例如,由基站105或UE 115)进行的发射可使用多个波束方向来执行,并且该设备可使用数字预编码或射频波束成形的组合来生成组合波束以供发射(例如,从基站105发射到UE 115)。UE 115可以报告指示一个或多个波束方向的预编码权重的反馈,并且该反馈可以对应于跨系统带宽或一个或多个子带的经配置数量的波束。基站105可以发射参考信号(例如,小区特定参考信号(CRS)、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该参考信号可以进行预编码或不进行预编码。UE 115可以提供用于波束选择的反馈,其可以是预编码矩阵指示符(PMI)或基于码本的反馈(例如,多面板型码本、线性组合型码本、端口选择型码本)。尽管参考由基站105在一个或多个方向上发射的信号来描述这些技术,但是UE 115可以采用类似的技术来在不同方向多次发射信号(例如,用于标识由UE 115用于后续发射或接收的波束方向),或者在单个方向上发射信号(例如,用于向接收设备发射数据)。
接收设备(例如,UE 115)可在从基站105接收各种信号(诸如同步信号、参考信号、波束选择信号、或其他控制信号)时尝试多个接收配置(例如,定向监听)。例如,接收设备可通过以下操作来尝试多个接收方向:经由不同天线子阵列进行接收,根据不同天线子阵列来处理接收到的信号,根据应用于在天线阵列的多个天线元件处接收的信号的不同接收波束成形权重集(例如,不同定向监听权重集)进行接收,或根据应用于在天线阵列的多个天线元件处接收的信号的不同接收波束成形权重集来处理接收到的信号,其中这些中的任一者可被称为根据不同接收配置或接收方向进行“监听”。在一些示例中,接收设备可使用单个接收配置来沿单个波束方向进行接收(例如,当接收到数据信号时)。单个接收配置可以在基于根据不同的接收配置方向进行监听而确定的波束方向(例如,基于根据多个波束方向进行监听而被确定为具有最高信号强度、最高信噪比(SNR)、或其他可接受的信号质量的波束方向)上对准。
无线通信系统100可以是根据分层协议栈来操作的基于分组的网络。在用户面中,承载或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处的通信可以是基于IP的。无线电链路控制(RLC)层可以执行分组分段和重新组装以通过逻辑信道进行通信。媒体接入控制(MAC)层可以执行优先级处置以及逻辑信道到传输信道的复用。MAC层还可以使用检错技术、纠错技术或两者来支持MAC层处的重传,以提高链路效率。在控制面中,无线电资源控制(RRC)协议层可以提供在UE 115与基站105或核心网130之间的支持用于用户面数据的无线承载的RRC连接的建立、配置和维护。在物理层,传输信道可以被映射到物理信道。
UE 115和基站105可支持数据的重传以增大数据被成功接收的可能性。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反馈是用于增加通过通信链路125正确接收数据的可能性的一种技术。HARQ可以包括检错(例如,使用循环冗余校验(CRC))、前向纠错(FEC)和重传(例如,自动重复请求(ARQ))的组合。HARQ可以在差的无线电条件(例如,低信噪比条件)下改善MAC层处的吞吐量。在一些示例中,设备可以支持同时隙HARQ反馈,在同时隙HARQ反馈中,设备可在一个特定时隙中针对在该时隙中的先前码元中接收的数据提供HARQ反馈。在其他情况下,设备可以在后续时隙中或根据某个其他时间区间提供HARQ反馈。
根据本文描述的技术,位于被配置为使用3D波束成形技术的基站105的近场中的UE 115可向基站105提供波束调整信息以改善H-MIMO通信。例如,基站105可经由3D发射波束向UE 115发射经波束成形信号。UE 115可在天线面板(例如,一组天线元件或天线阵列)处接收信号,并检测信号在天线面板处的信号强度分布。信号强度分布可表示天线面板处的发射波束的波束宽度。例如,UE 115可在天线面板的每个部分(例如,天线元件或天线面板的分区)处检测信号。UE 115可计算每个部分的信号权重并基于信号权重确定波束调整信息。例如,波束调整信息可包括目标波束宽度与当前波束宽度的比率、天线面板处的信号强度的方差、或两者。UE 115可向基站105报告波束调整信息,并且基站105可使用波束调整信息来调整3D发射波束的波束宽度以用于到UE 115的后续发射,这可增加天线处的波束成形增益并改善通信数据速率。
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方面的支持用于波束成形通信中的波束宽度调整的技术的无线通信系统200的示例。在一些示例中,无线通信系统200可以实现无线通信系统100的各方面。无线通信系统200可示出UE 115与基站105-a之间的通信,它们可以是如参考图1描述的对应设备的示例。在一些示例中,无线通信系统200(其可以是6G系统、5G或NR系统、或用于无线通信的另一系统的示例)可支持H-MIMO通信,其中基站105-a可被配置为复用到基站105-a的近场内的一个或多个UE 115的经波束成形发射。在一些示例中,基站105-a的近场可包括覆盖区110-a。
无线通信系统200中的设备可被配置为使用一个或多个天线面板210来发射和接收信令。配备有一个或多个天线面板210的设备可操作为使用任何数量的天线面板210来发射或接收信令。例如,在无线通信系统200中,基站105-a可包括相对大量的天线面板210以实现MU-MIMO通信。基站105-a可被配置为使用任何数量的天线面板210来向UE 115发射信令。在一些情况下,使用天线面板210的特定配置发射信令可能导致相长干扰区域和相消干扰区域,例如,形成一个或多个发射波束205。
在一些示例中,无线通信系统200中的设备可被配置为使用一个或多个波束205进行通信,该一个或多个波束是使用2D波束成形技术形成的。例如,基站105-a可将发射功率集中在UE 115-a的方向上,从而形成基站105-a可使用来与UE 115-a进行通信的波束205-a。基站105-a可使用基于方位角和天顶角的参数(例如,离开方位角(AoD)、到达方位角(AoA)、离开天顶角(ZoD)、到达天顶角(ZoD))来聚焦波束205-a。如图2所示,基站105-a可附加地形成波束205-b以与UE 115-b通信,使得基站105-a可复用UE 115-a和UE 115-b以用于MU-MIMO通信。也就是说,基站105-a可形成多个波束205以用于与相应UE 115通信或以其他方式为相应UE提供服务。
在一些情况下,例如由于UE 115区分能力有限或发射功率效率低下等等,2D波束成形技术可能存在缺陷。例如,基站105-a可能无法基于距基站105-a的距离来区分UE 115。如图2所示,UE 115-b和UE 115-c可被定位成与波束205-b共线,使得基站105-a可能无法使用2D波束成形技术来在UE 115-b与UE 115-c之间进行区分。也就是说,基站105-a可能不支持使用经2D波束成形通信波束205进行距离区分,这可能限制对相对于基站105-a以基本上等效取向(例如,基于方位角和天顶角)定位的UE 115的MIMO支持。在这样的示例中,基站105-a可关于MU-MIMO配对机会(例如,在UE 115-b与UE 115-c之间)或MU-MIMO分集增益受到限制,或者基站105-a可能经历小区级频谱效率降低。在一些情况下,基站105-a可利用与相对低的发射功率效率相关联的波束205(例如,与利用小波束宽度粒度进行波束成形的波束205相比)来发射信号。例如,基站105-a可使用波束205-a与UE 115-a进行通信,其中波束205-a可跨越与UE 115-a的大小(例如,物理区)相比相对较大的区。也就是说,基站105-a可使用波束205-a来发射信号,从而跨整个波束205-a扩展这些信号的发射功率。因此,使用波束205-a,基站105-a可向除UE 115-a的位置之外的位置发射信号,这可能导致通信资源的低效使用。
在一些示例中,无线通信系统200中的设备可被配置为使用一个或多个波束205进行通信,该一个或多个波束是使用3D波束成形技术形成的。对于基站105-a的近场内的覆盖距离(例如,基站105-a与UE 115-c之间的距离),其中覆盖距离与基站105-a的天线面板210的大小相比较短,所生成的波束205可具有全息特性。此类全息特性可使得能够基于方向和距离两者在UE 115之间进行区分。换句话讲,基站105-a可生成具有例如与UE 115-c的位置和大小相对应的特定角范围和特定距离范围的波束205-c,从而将发射功率聚焦在UE 115-c的位置处。
在一些情况下,基站105-a可被配置为执行H-MIMO通信,其中基站105-a可复用原本(例如,使用2D波束成形技术)不支持MU-MIMO的UE 115的多个数据流。例如,如图2所示,UE 115-b和UE 115-c可定位在距基站105-a不同距离处,但可被取向成与波束205-b(例如,或波束205-c)共线。在这样的示例中,使用3D波束成形技术,基站105-a可被配置为在UE115-b和UE 115-c之间进行区分,使得基站105-a可使用波束205-b维持与UE 115-b的通信链路,并且基站105-a可使用波束205-c维持与UE 115-c的通信链路。由于3D波束成形可使得基站105-a能够在相同方向上不同距离处的UE 115之间进行区分,因此基站105-a可将此类UE 115配对以进行MU-MIMO发射,从而导致MU-MIMO配对机会增强,改善分集增益,并改善小区级频谱效率。另外,由于基站105-a可关于方向和距离两者形成波束205,因此基站105-a可将波束205配置为覆盖与使用2D波束成形技术形成的波束205所覆盖的区相比更小的区。例如,基站105-a可将波束205-c配置为覆盖UE 115-c周围的区(例如,作为UE 115-c周围的点)。因此,基站105-a可使用波束205-c来发射信号,从而将信号的发射功率集中到UE115-c周围的区,从而导致发射功率和通信资源的更高效利用。
在一些情况下,当与使用3D波束成形技术形成的波束205通信时,UE 115可能在UE天线面板210处经历不相等的信号强度。例如,基站105-a可生成波束205-c,使得与UE 115-c处的天线面板210的大小(例如,面积)相比,UE 115-c的位置处的波束205-c的波束宽度可相对较小。在一些示例中,UE 115-c可定位得越靠近基站105-a处的天线面板210,波束宽度可越小。例如,UE 115-c可位于距基站105-a处的发射面板第一距离(例如,三米)处,其中波束205-c的波束宽度可以是第一宽度(例如,四厘米)。因此,如果UE 115-c以小于第一距离的第二距离移动得更靠近UE 115-c可能位于的发射面板,则波束205-c的波束宽度可以是比第一宽度更小的第二宽度。在一些示例中,波束宽度可基于经由波束205的发射的载波频率。例如,基站105-a可使用第一载波频率(例如,30GHz)经由波束205-c与UE 115-c进行通信,并且波束205-c的波束宽度可以是第一宽度。基站105-a可将载波频率从第一载波频率增加到第二载波频率(例如,100GHz),其中作为响应,波束宽度可减小到小于第一宽度的第三宽度(例如,一厘米)。在一些情况下,UE 115-c处的天线面板210可大于UE 115-c的位置处的波束205-c的波束宽度的大小,并且因此,UE 115-c可在UE天线面板210处经历不相等的信号强度分布。例如,UE 115-c可具有尺寸为10厘米×10厘米的接收天线面板210。在这样的示例中,基站105-a可包括反射表面或者可以其他方式支持反射表面的使用,使得基站105-a可使用反射表面向UE 115-c中继发射,从而增加由波束205-c覆盖的接收天线面板210的面积。在此类示例中,波束205-c的波束宽度可相对较小,使得UE 115-c可在天线面板210处经历不相等的信号强度分布。
在一些情况下,天线面板210处不相等的信号强度分布可能导致组合增益减小。在一些示例中,UE 115可被配置为使用模拟波束成形技术,组合来自不同天线面板的信号以重构接收信号。例如,UE 115-b可使用天线面板210从基站105-a接收信号,其中天线面板210可被划分为九个天线部分。UE 115-b可使用这九个天线部分中的每个天线部分来接收该信号,并且可组合接收结果以重构接收信号。在一些情况下,如果UE 115-b在每个天线部分处接收到幅度基本上相等的信号(例如,使得组合系数可以是恒定模数),则可增加与接收信号相关联的信道增益。在UE 115-b在每个天线部分处接收到幅度不相等的信号的情况下,UE 115-b可能无法执行最大比组合(MRC),这可能降低天线组合增益。
此外,在一些情况下,使用具有小波束宽度的波束205可能导致波束扫掠性能降低。例如,与天线面板210的大小相比,基站105-a可在UE 115-b的位置处形成具有相对小的波束宽度的波束205-b。在这样的示例中,小波束宽度可能导致天线面板210处不相等的信号分布,并且UE 115-b可能经历弱波束成形增益。因此,UE 115-b可确定要选择新的波束205,因为UE 115-b可确定波束205-b可能不足以与基站105-a进行通信。然而,基站105-a可生成新的波束205(未示出),其中与UE 115-b的位置处的天线面板210的大小相比,新的波束205可具有相对小的波束宽度。因此,UE 115-b可确定新波束205可能不足以进行通信。作为波束扫掠规程的一部分,基站105-a可能生成这种不令人满意的波束(例如,具有小的波束宽度),并且UE 115-b可能无法选择令人满意的波束。在一些其他情况下,作为波束扫掠规程的一部分生成的波束205可具有足够大以覆盖天线面板210的波束宽度,但可相对小,使得用于扫掠角范围的波束205的数量可能引入系统等待时间。例如,与使用2D波束成形技术生成的波束205相比,使用3D波束成形技术生成的波束205可具有小的波束宽度,并且因此,基站105-a可生成更多的经3D波束成形波束205以扫掠角范围,从而导致由波束扫掠带来的系统等待时间的增加。
在一些示例中,位于基站105-a的近场中的设备可被配置为向基站105-a指示波束调整信息,使得基站105-a可调整该设备的位置处的波束宽度。例如,基站105-a可经由波束205-b(例如,使用3D波束成形技术形成)向UE 115-b发射下行链路信号215,其中UE 115-b可在天线面板210处接收下行链路信号215并且可检测天线面板210处的信号强度分布。在一些情况下,信号强度分布可表示天线面板210处的波束205-b的波束宽度。为了检测信号强度分布,UE 115-b可检测天线面板210的每个部分处的信号,并且UE 115-b可计算每个天线部分的相应信号权重。在一些示例中,UE 115-b可使用信号权重来确定波束调整信息。例如,UE 115-b可将波束调整信息确定为目标波束宽度与当前波束宽度的比率(例如,使用信号权重来计算)、天线面板210处的信号强度的方差、或两者。UE 115-b可向基站105-a发射包括波束调整信息的报告220,并且基站105-a可使用波束调整信息来调整波束205-b的波束宽度。例如,基站105-a可使用不同大小的发射天线面板210或者用于调整波束宽度的任何其他方法来以更靠近UE 115-b、更远离UE 115-b的距离为目标发射后续信令,使得UE115-b的位置处的波束205-b的波束宽度可对应于接收天线面板210的大小。调整波束205的波束宽度以更紧密地匹配接收天线面板210的大小可导致接收天线面板210处的信号强度分布更均匀、波束成形增益增加、通信数据速率提升等。
图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方面的支持用于波束成形通信中的波束宽度调整的技术的无线通信系统300的示例。在一些示例中,无线通信系统300可实现无线通信系统100或200的各方面或可由这些无线通信系统的各方面实现。例如,无线通信系统300可包括UE115,这些UE可以是参考图1和图2描述的对应设备的示例。
基站(例如,具有天线阵列305)可被配置为使用3D波束成形技术来执行H-MIMO通信,其中基站可形成用于与UE 115通信的发射波束,这些发射波束可基于方向和距离两者来区分UE 115与基站。靠近天线阵列305的覆盖区可被称为近场310,而远离天线阵列305的覆盖区可被称为远场315。在一些情况下,近场310(例如,其可进一步划分为反应近场和辐射近场)和远场315的划分距离330可基于阵列305的面板大小D和信号波长λ。在一些情况下,近场310可覆盖相对于天线阵列305从0m到2D2/λ的距离(例如,对应于划分距离330),并且远场315可覆盖相对于天线阵列305大于2D2/λ的距离(例如,到∞的距离)。近场310可包括UE 115-c和115-d,它们各自可由3D波束320服务。例如,UE 115-c可与3D波束320-a相关联,并且UE 115-d可与3D波束320-b相关联。近场310中的UE 115可使用H-MIMO波束成形技术与基站通信。远场315可包括不同的UE 115,这些UE各自可由指向每个UE 115的2D波束325来服务。例如,UE 115-e可与2D波束325-a相关联并且UE 115-f可与2D波束325-b相关联。远场315中的UE 115可使用NR MIMO波束成形技术与基站通信。由于近场310和远场315取决于波长,因此近场310的面积可随着更高的频带而变得更大。
远场中的UE 115可在接收天线面板处接收具有相对相等的信号强度分布的信号。例如,UE 115-e可使用接收天线面板从基站接收信号,其中由于UE 115-e的位置处的2D波束325-a的相对大的波束宽度(例如,与接收天线面板的大小相比),UE 115-e可跨接收天线面板或接收天线面板的天线部分经历基本上相等的信号强度分布。近场中的UE 115可接收具有相对不相等的信号强度分布的信号,如参考图2更详细描述的。将UE 115配置为将波束调整信息用信号通知给基站可支持波束宽度调整,使得基站可根据或以其他方式基于来自UE 115的波束调整信息来调整3D波束320。参考图4更详细地描述此类波束调整信息的计算和信令。
图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方面的支持用于波束成形通信中的波束宽度调整的技术的过程流400的示例。过程流400可实现无线通信系统100、200或300的各方面或由这些无线通信系统的各方面来实现。例如,过程流400可示出UE 115-g与基站105-b之间的操作,它们可以是参考图1至图3描述的对应设备的示例。在对过程流400的以下描述中,UE 115-g与基站105-b之间的操作可以与所示的示例性顺序不同的顺序来发射,或者由UE 115-g与基站105-b执行的操作可以不同的顺序或在不同的时间执行。也可从过程流400中省略一些操作,并且可向过程流400中添加其他操作。
在405处,基站105-b可向UE 115-g发射下行链路信号(例如,数据信号或参考信号),其中UE 115-g可在接收天线面板处接收具有相对不相等的信号强度分布的下行链路信号。例如,基站105-b可使用采用H-MIMO技术而形成的波束来发射下行链路信号,其中在UE 115-g的位置处,用于发射下行链路信号的波束可具有相对小的波束宽度(例如,与接收天线面板的大小相比)。
在410处,UE 115-g可使用来自与在405处接收下行链路信号相关联的接收天线面板的测量信息来计算波束宽度。在一些示例中,UE 115-g可在405处使用接收天线面板的分区来接收下行链路信号。UE 115-g可使用天线面板的一个或多个天线或天线部分,并且UE115-g可确定每个天线或天线部分处的信号强度。在一些示例中,UE可使用对应于相应天线或天线部分的一个或多个翻转组合权重(例如,接收信号权重)在每个天线或天线部分处接收下行链路信号。作为例示性示例,UE 115-g可在405处使用由等式1示出的翻转组合权重利用一个或多个天线或天线部分来接收下行链路信号:
w0=[1,1,1,...,1],w1=[1,-1,-1,...,-1],...,wN=[-1,-1,-1,...,1] (1)
在等式1中,wN可以是与具有索引N的相应天线或天线部分相关联的翻转组合权重。即,UE 115-g可包括N个天线或天线部分,其中每个翻转组合权重可对应于相应的天线或天线部分。在一些情况下,每个翻转组合权重可包括对应于每个天线或天线部分的N个元素。例如,wN可包括N个元素,其中除了wN的第N个元素可具有值1之外,wN中的每个元素都可具有值-1。每个翻转组合权重对于相应的天线或天线部分可以是唯一的,使得UE 115-g可标识所接收的信号的相位、幅度和面板位置(例如,天线或天线部分),从而向UE 115-g提供足够的信息来确定接收天线面板处的信号强度分布。将从每个天线或天线部分所接收的信号与此类权重组合可得到一个或多个信道响应值。
在一些示例中,UE 115-g可使用移相器组合器来确定信号强度分布,UE 115-g可使用该移相器组合器来将从每个天线或天线部分所接到的信号与翻转组合权重组合,从而得到一个或多个信道响应值。与调整接收信号权重的相位和幅度两者的组合器相比,移相器组合器可具有较低的复杂性。作为例示性示例,UE 115-g可使用翻转组合权重来组合来自一个或多个天线或天线部分的信号,如等式2所示:
在等式2中,wi可以是与具有索引i的相应天线或天线部分相关联的翻转组合权重。例如,w0可以是与具有索引0的相应天线或天线部分相关联的翻转组合权重。项y可以是整个接收天线面板上的接收信号,或者至少是接收天线面板的所有天线或天线部分上的接收信号。此外,项x可以是在接收天线面板处所接收的参考信号。因此,等式2描述了将具有索引i的天线部分处的接收信号y与相应的翻转组合权重wi组合(并将该组合利用参考信号x归一化,从而产生与在天线或天线部分i处接收下行链路信号相关联的信道响应值
在一些示例中,UE 115-g可组合信道响应值从而得到接收波束成形(例如,或组合)权重。作为例示性示例,接收波束成形权重由等式3示出:
在等式3中,可以是通过将所接收的信号与和每个相应天线或天线部分相关联的翻转组合权重相组合而获得的信道响应值,其中/>可以对应于具有索引N的天线或天线部分。参数j可表示虚数单位,使得j2=-1。等式3可描述接收波束成形权重,其表示接收天线面板处的接收信号的信号强度分布。
在415处,UE 115-g可例如使用等式3中的接收波束成形权重来确定波束调整信息。在一些示例中,波束调整信息可包括值γbeamwidth,其可以是目标波束宽度(诸如接收天线面板的宽度)与当前波束宽度(诸如使用来自每个天线或天线部分的接收信号强度确定的波束宽度)的比率。在另一示例中,波束调整信息可包括来自接收天线面板中的每个天线或天线部分的信号强度的方差。为了确定方差,UE 115-b可确定对来自每个天线或天线部分的信号强度值进行平均的接收信号的平均信号强度值。作为例示性示例,UE 115-g可通过等式4来确定平均信号强度值和方差:
在等式4中,μh可以是接收天线面板中的接收信号的平均信号强度值。平均信号强度值μh可通过对来自每个天线或天线部分的信号强度求平均来确定。项ρh可以是接收天线面板中的信号强度的方差。在一些示例中,ρh可表示接收天线面板中的信号强度波动,其中对于增加的ρh,接收面板中的信号强度可波动更大的程度,从而指示小的波束宽度(例如,与对应于相对低方差的波束宽度相比)。
在420处,UE 115-g可向基站105-b发射报告,该报告可包括波束调整信息。在一些示例中,UE 115-g可报告波束调整信息作为调整程度,从而向基站105-b通知接收信号强度、目标信号强度等。UE 115-g可使用或以其他方式基于目标波束宽度与当前波束宽度之间的比率(例如,γbeamwidth)、接收天线面板中的方差(例如,ρh)等来确定调整程度。在一些情况下,调整程度可以是与各个分贝(dB)值(例如,×1(0dB)、×2(3dB)、×4(6dB))相对应的一组量化值中的一个量化值。附加地或替换地,UE 115-g可报告波束调整信息作为波束宽度分布信息。例如,UE 115-g可向基站105-b发射波束调整信息,该波束调整信息包括接收天线面板中的信号强度的方差(例如,量化为0dB、3dB、6dB),从而通知基站105-b信号在接收天线面板处分布相等(或不相等)的程度。在一些示例中,UE 115-g可在波束调整信息中包括调整程度和波束宽度分布信息两者。在一些示例中,UE 115-g可在RRC信令、MAC控制元素(MAC-CE)消息或物理层消息(诸如上行链路控制信息(UCI))中发射该报告。在一些示例中,UE 115-g可在CSI报告中报告波束调整信息。
在425处,基站105-b可例如根据或以其他方式参考在420处所接收的波束调整信息来调整波束宽度。在一些示例中,基站105-b可基于所接收的波束调整信息来生成新的波束。例如,基站105-b可在发射机面板处发射具有宽波束权重的较宽波束,基站105-b可将波束位置瞄准比UE 115-g更远的点(例如,比基站105-b与UE 115-g之间的距离更大的距离),或者采用调整波束宽度以增加UE 115-g的接收天线面板处的信号强度分布的任何其他方式。在一些示例中,基站105-b可基于波束调整信息内的一个或多个值来调整波束。例如,在一些情况下,波束调整信息可包括正波束调整指示符,并且基站105-b可确定要扩展波束宽度。在一些情况下,波束调整指示符可等于零,并且基站105-b可确定要避免调整波束宽度。在一些情况下,波束调整指示符可以是负值,并且基站105-b可确定要缩小或减小UE 115-g的位置处的波束宽度。在任何情况下,基站105-b可在与先前波束基本上相同的方向上生成经调整的波束,以向报告波束调整信息的UE 115-g提供覆盖。以举例的方式,UE 115-g可确定接收天线面板接收到具有不均匀功率分布的信号,从而指示在UE 115-g的位置处波束宽度太小。由此,UE 115-g可向基站105-b发射指示不均匀功率分布的波束调整信息,其中基站105-b可接收波束调整信息并调整UE 115-g的位置处的波束宽度。在这样的示例中,基站105-b可将发射功率瞄准在距UE 115-g更远的点(例如,增加瞄准距离),这可导致UE 115-g的接收天线面板处的信号强度分布增大。
在430处,基站105-b可使用经调整的波束向UE 115-g发射下行链路信号。在一些示例中,与从例如在405处使用的先前波束接收下行链路信号相比,UE 115-g可以更大的吞吐量和更高的接收功率接收下行链路信号。
将UE 115-g和基站105-b配置为使用如本文所述的波束宽度调整方案来调整3D波束成形波束宽度可解决3D波束的波束宽度与UE 115-g处的接收天线面板之间的失配,从而增加波束成形增益,提升此类H-MIMO系统的数据速率。此外,与3D波束扫掠规程相比,使用UE 115-g反馈来调整通信波束可减少波束调整等待时间、增加发射准确度,以及具有其他益处。
图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方面的支持用于波束成形通信中的波束宽度调整的技术的设备505的框图500。设备505可以是如本文所述的UE 115的各方面的示例。设备505可包括接收机510、发射机515和通信管理器520。设备505还可包括处理器。这些组件中的每一者可彼此通信(例如,经由一条或多条总线)。
接收机510可提供用于接收信息(诸如,与各种信息信道(例如,与用于波束成形通信中的波束宽度调整的技术相关的控制信道、数据信道、信息信道)相关联的分组、用户数据、控制信息或它们的任何组合)的装置。信息可传递到设备505的其他组件。接收机510可利用单个天线或一组多个天线。
发射机515可提供用于发射由设备505的其他组件生成的信号的装置。例如,发射机515可发射信息(诸如,与各种信息信道(例如,与用于波束成形通信中的波束宽度调整的技术相关的控制信道、数据信道、信息信道)相关联的分组、用户数据、控制信息或它们的任何组合)。在一些示例中,发射机515可与接收机510共置于收发机模块中。发射机515可利用单个天线或一组多个天线。
通信管理器520、接收机510、发射机515或其各种组合、或其各种组件可以是用于执行如本文所述的用于波束成形通信中的波束宽度调整的技术的各个方面的装置的示例。例如,通信管理器520、接收机510、发射机515或它们的各种组合或组件可支持用于执行本文所述的一个或多个功能的方法。
在一些示例中,通信管理器520、接收机510、发射机515或它们的各种组合或组件可在硬件中(例如,在通信管理电路系统中)实现。硬件可以包括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晶体管逻辑、分立硬件组件或它们的任何组合,其被配置为或以其他方式支持用于执行在本公开中描述的功能的装置。在一些示例中,处理器和与处理器耦合的存储器可以被配置为执行在本文描述的功能中的一个或多个功能(例如,通过由处理器执行存储在存储器中的指令)。
附加地或替换地,在一些示例中,通信管理器520、接收机510、发射机515或它们的各种组合或组件可在由处理器执行的代码(例如,作为通信管理软件或固件)中实现。如果在由处理器执行的代码中实现,则通信管理器520、接收机510、发射机515或它们的各种组合或组件的功能可由通用处理器、DSP、中央处理单元(CPU)、ASIC、FPGA或者这些或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的任何组合(例如,被配置为或以其他方式支持用于执行在本公开中描述的功能的装置)执行。
在一些示例中,通信管理器520可被配置为使用或以其他方式与接收机510、发射机515或两者协同来执行各种操作(例如,接收、监视、发射)。例如,通信管理器520可从接收机510接收信息,向发射机515发送信息,或者与接收机510、发射机515或两者结合地被集成以接收信息、发射信息或执行如本文所述的各种其他操作。
通信管理器520可支持根据如本文所公开的示例的在UE处的无线通信。例如,通信管理器520可被配置为或以其他方式支持用于经由在来自基站的MIMO通信的距离阈值内的波束从基站接收经波束成形信号的装置。通信管理器520可被配置为或以其他方式支持用于向基站发射指示波束调整参数的报告的装置,该波束调整参数基于经波束成形信号在UE的天线面板处的信号分布。
通过包括或配置根据如本文描述的示例的通信管理器520,设备505(例如,控制或以其他方式耦合到接收机510、发射机515、通信管理器520或其组合的处理器)可支持用于减少处理、降低功耗或更高效地利用通信资源的技术。
图6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方面的支持用于波束成形通信中的波束宽度调整的技术的设备605的框图600。设备605可以是如本文所述的设备505或UE 115的各方面的示例。设备605可包括接收机610、发射机615和通信管理器620。设备605还可包括处理器。这些组件中的每一者可彼此通信(例如,经由一条或多条总线)。
接收机610可提供用于接收信息(诸如,与各种信息信道(例如,与用于波束成形通信中的波束宽度调整的技术相关的控制信道、数据信道、信息信道)相关联的分组、用户数据、控制信息或它们的任何组合)的装置。信息可传递到设备605的其他组件。接收机610可利用单个天线或一组多个天线。
发射机615可提供用于发射由设备605的其他组件生成的信号的装置。例如,发射机615可发射信息(诸如,与各种信息信道(例如,与用于波束成形通信中的波束宽度调整的技术相关的控制信道、数据信道、信息信道)相关联的分组、用户数据、控制信息或它们的任何组合)。在一些示例中,发射机615可与接收机610共置于收发机模块中。发射机615可利用单个天线或一组多个天线。
设备605或其各种组件可以是用于执行如本文所述的用于波束成形通信中的波束宽度调整的技术的各个方面的装置的示例。例如,通信管理器620可包括信号接收管理器625、报告管理器630或它们的任何组合。通信管理器620可以是如本文所述的通信管理器520的各方面的示例。在一些示例中,通信管理器620或其各种组件可被配置为使用或以其他方式与接收机610、发射机615或两者协同来执行各种操作(例如,接收、监视、发射)。例如,通信管理器620可从接收机610接收信息,向发射机615发送信息,或者与接收机610、发射机615或两者结合地被集成以接收信息、发射信息或执行如本文所述的各种其他操作。
通信管理器620可支持根据如本文所公开的示例的在UE处的无线通信。信号接收管理器625可被配置为或以其他方式支持用于经由在来自基站的MIMO通信的距离阈值内的波束从基站接收经波束成形信号的装置。报告管理器630可被配置为或以其他方式支持用于向基站发射指示波束调整参数的报告的装置,该波束调整参数基于经波束成形信号在UE的天线面板处的信号分布。
图7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方面的支持用于波束成形通信中的波束宽度调整的技术的通信管理器720的框图700。通信管理器720可以是如本文所述的通信管理器520、通信管理器620或两者的各方面的示例。通信管理器720或其各种组件可以是用于执行如本文所述的用于波束成形通信中的波束宽度调整的技术的各个方面的装置的示例。例如,通信管理器720可包括信号接收管理器725、报告管理器730、波束调整管理器735、指示管理器740或它们的任何组合。这些组件中的每一者可以彼此直接地或间接地通信(例如,经由一个或多个总线)。
通信管理器720可支持根据如本文所公开的示例的在UE处的无线通信。信号接收管理器725可被配置为或以其他方式支持用于经由在来自基站的MIMO通信的距离阈值内的波束从基站接收经波束成形信号的装置。报告管理器730可被配置为或以其他方式支持用于向基站发射指示波束调整参数的报告的装置,该波束调整参数基于经波束成形信号在UE的天线面板处的信号分布。
在一些示例中,波束调整管理器735可被配置为或以其他方式支持用于计算一组信道响应值的装置,每个信道响应值与天线面板处的一组元件中的相应元件相关联,其中波束调整参数基于该组信道响应值。
在一些示例中,波束调整管理器735可被配置为或以其他方式支持用于基于一组接收信号强度值确定波束的波束宽度的装置,每个接收信号强度值与天线面板处的一组元件中的相应元件相关联,其中波束调整参数基于与所确定的波束宽度和目标波束宽度相关联的比率。
在一些示例中,波束调整管理器735可被配置为或以其他方式支持用于基于一组接收信号强度值确定信号强度方差的装置,每个接收信号强度值与天线面板处的一组元件中的相应元件相关联,其中波束调整参数基于信号强度方差。
在一些示例中,信号接收管理器725可被配置为或以其他方式支持用于经由在MIMO通信的近场内的第二波束从基站接收第二经波束成形信号的装置,该第二波束基于所发射的报告中的波束调整参数。
在一些示例中,第二波束的波束宽度基于波束调整参数的值。
在一些示例中,指示管理器740可被配置为或以其他方式支持用于从基站接收关于UE位于来自基站的MIMO通信的距离阈值内的指示的装置,其中接收经波束成形信号基于接收到该指示。
在一些示例中,在无线电资源控制消息、MAC-CE、物理层消息、CSI消息或它们的任何组合中发射报告。在一些示例中,经波束成形信号包括数据信号、参考信号或两者。在一些示例中,距离阈值基于基站处的天线面板的大小、与波束相关联的波长、或两者。
图8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方面的包括支持用于波束成形通信中的波束宽度调整的技术的设备805的系统800的图。设备805可以是如本文所述的设备505、设备605或UE 115的示例或者包括它们的组件。设备805可与一个或多个基站105、UE 115或它们的任何组合无线地进行通信。设备805可包括用于双向语音和数据通信的组件,包括用于发射和接收通信的组件,诸如通信管理器820、输入/输出(I/O)控制器810、收发机815、天线825、存储器830、代码835和处理器840。这些组件可经由一个或多个总线(例如,总线845)进行电子通信或以其他方式(例如,操作性地、通信地、功能地、电子地、电气地)耦合。
I/O控制器810可管理设备805的输入和输出信号。I/O控制器810还可管理没有集成到设备805中的外围设备。在一些情况下,I/O控制器810可表示到外部外围设备的物理连接或端口。在一些情况下,I/O控制器810可利用诸如 的操作系统或另一已知操作系统。附加地或替换地,I/O控制器810可表示调制解调器、键盘、鼠标、触摸屏或类似设备或者与这些设备交互。在一些情况下,I/O控制器810可实现为诸如处理器840的处理器的一部分。在一些情况下,用户可经由I/O控制器810或经由I/O控制器810所控制的硬件组件来与设备805交互。
在一些情况下,设备805可包括单个天线825。然而,在一些其他情况下,设备805可具有多于一个天线825,其可能够同时发射或接收多个无线发射。如本文所述,收发机815可经由一个或多个天线825、有线或无线链路双向地进行通信。例如,收发机815可表示无线收发机,并且可与另一无线收发机双向地进行通信。收发机815还可包括调制解调器,该调制解调器用于:调制分组;将经调制分组提供给一个或多个天线825以进行发射;解调从一个或多个天线825接收的分组。收发机815或者收发机815和一个或多个天线825可以是如本文所述的发射机515、发射机615、接收机510、接收机610或它们的任何组合或它们的组件的示例。
存储器830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存储器830可存储包括指令的计算机可读、计算机可执行代码835,这些指令在由处理器840执行时使设备805执行本文所述的各种功能。代码835可存储在诸如系统存储器或另一类型的存储器的非暂态计算机可读介质中。在一些情况下,代码835可能无法由处理器840直接执行,但(例如,在被编译和执行时)可使计算机执行本文所述的功能。在一些情况下,除此之外,存储器830可包含基本I/O系统(BIOS),该BIOS可控制基本硬件或软件操作,诸如与外围组件或设备的交互。
处理器840可包括智能硬件设备(例如,通用处理器、DSP、CPU、微控制器、ASIC、FPGA、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晶体管逻辑组件、分立硬件组件或它们的任何组合)。在一些情况下,处理器840可被配置为使用存储器控制器来操作存储器阵列。在一些其他情况下,存储器控制器可集成到处理器840中。处理器840可被配置成执行存储在存储器(例如,存储器830)中的计算机可读指令,以使得设备805执行各种功能(例如,支持用于波束成形通信中的波束宽度调整的技术的功能或任务)。例如,设备805或设备805的组件可包括处理器840和耦合到处理器840的存储器830,该处理器840和存储器830被配置为执行本文所述的各种功能。
通信管理器820可支持根据如本文所公开的示例的在UE处的无线通信。例如,通信管理器820可被配置为或以其他方式支持用于经由在来自基站的MIMO通信的距离阈值内的波束从基站接收经波束成形信号的装置。通信管理器820可被配置为或以其他方式支持用于向基站发射指示波束调整参数的报告的装置,该波束调整参数基于经波束成形信号在UE的天线面板处的信号分布。
通过包括或配置根据本文所描述的示例的通信管理器820,设备805可以支持用于减少等待时间、减少功耗、更高效地利用通信资源、改进设备之间的协调、延长电池寿命、以及提高处理能力的利用等的技术。
在一些示例中,通信管理器820可被配置为使用或以其他方式与收发机815、一个或多个天线825或它们的任何组合协同来执行各种操作(例如,接收、监视、发射)。尽管通信管理器820被示出为单独的组件,但在一些示例中,参考通信管理器820描述的一个或多个功能可由处理器840、存储器830、代码835或它们的任何组合支持或执行。例如,代码835可以包括能够由处理器840执行以使得设备805执行如本文所述的用于波束成形通信中的波束宽度调整的技术的各个方面的指令,或者处理器840和存储器830可以以其他方式被配置为执行或支持此类操作。
图9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方面的支持用于波束成形通信中的波束宽度调整的技术的设备905的框图900。设备905可以是如本文所述的基站105的各方面的示例。设备905可包括接收机910、发射机915和通信管理器920。设备905还可包括处理器。这些组件中的每一者可彼此通信(例如,经由一条或多条总线)。
接收机910可提供用于接收信息(诸如,与各种信息信道(例如,与用于波束成形通信中的波束宽度调整的技术相关的控制信道、数据信道、信息信道)相关联的分组、用户数据、控制信息或它们的任何组合)的装置。信息可传递到设备905的其他组件。接收机910可利用单个天线或一组多个天线。
发射机915可提供用于发射由设备905的其他组件生成的信号的装置。例如,发射机915可发射信息(诸如,与各种信息信道(例如,与用于波束成形通信中的波束宽度调整的技术相关的控制信道、数据信道、信息信道)相关联的分组、用户数据、控制信息或它们的任何组合)。在一些示例中,发射机915可与接收机910共置于收发机模块中。发射机915可利用单个天线或一组多个天线。
通信管理器920、接收机910、发射机915或其各种组合、或其各种组件可以是用于执行如本文所述的用于波束成形通信中的波束宽度调整的技术的各个方面的装置的示例。例如,通信管理器920、接收机910、发射机915或它们的各种组合或组件可支持用于执行本文所述的一个或多个功能的方法。
在一些示例中,通信管理器920、接收机910、发射机915或它们的各种组合或组件可在硬件中(例如,在通信管理电路系统中)实现。硬件可以包括被配置为或以其他方式支持用于执行在本公开中描述的功能的装置的处理器、DSP、ASIC、FPGA或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晶体管逻辑、分立硬件组件或它们的任何组合。在一些示例中,处理器和与处理器耦合的存储器可以被配置为执行在本文描述的功能中的一个或多个功能(例如,通过由处理器执行存储在存储器中的指令)。
附加地或替换地,在一些示例中,通信管理器920、接收机910、发射机915或它们的各种组合或组件可在由处理器执行的代码(例如,作为通信管理软件或固件)中实现。如果在由处理器执行的代码中实现,则通信管理器920、接收机910、发射机915或其各种组合或组件的功能可以由通用处理器、DSP、CPU、ASIC、FPGA或者这些或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的任何组合(例如,被配置为或以其他方式支持用于执行在本公开中描述的功能的装置)执行。
在一些示例中,通信管理器920可被配置为使用或以其他方式与接收机910、发射机915或两者协同来执行各种操作(例如,接收、监视、发射)。例如,通信管理器920可从接收机910接收信息,向发射机915发送信息,或者与接收机910、发射机915或两者结合地被集成以接收信息、发射信息或执行如本文所述的各种其他操作。
通信管理器920可支持根据如本文所公开的示例的在基站处的无线通信。例如,通信管理器920可被配置为或以其他方式支持用于经由在来自基站的MIMO通信的距离阈值内的波束向UE发射经波束成形信号的装置。通信管理器920可被配置为或以其他方式支持用于从UE接收指示波束调整参数的报告的装置,该波束调整参数基于经波束成形信号在UE的天线面板处的信号分布。
通过包括或配置根据如本文描述的示例的通信管理器920,设备905(例如,控制或以其他方式耦合到接收机910、发射机915、通信管理器920或其组合的处理器)可支持用于减少处理、降低功耗或更高效地利用通信资源的技术。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方面的支持用于波束成形通信中的波束宽度调整的技术的设备1005的框图1000。设备1005可以是如本文所述的设备905或基站105的各方面的示例。设备1005可包括接收机1010、发射机1015和通信管理器1020。设备1005还可包括处理器。这些组件中的每一者可彼此通信(例如,经由一条或多条总线)。
接收机1010可提供用于接收信息(诸如,与各种信息信道(例如,与用于波束成形通信中的波束宽度调整的技术相关的控制信道、数据信道、信息信道)相关联的分组、用户数据、控制信息或它们的任何组合)的装置。信息可传递到设备1005的其他组件。接收机1010可利用单个天线或一组多个天线。
发射机1015可提供用于发射由设备1005的其他组件生成的信号的装置。例如,发射机1015可发射信息(诸如,与各种信息信道(例如,与用于波束成形通信中的波束宽度调整的技术相关的控制信道、数据信道、信息信道)相关联的分组、用户数据、控制信息或它们的任何组合)。在一些示例中,发射机1015可与接收机1010共置于收发机模块中。发射机1015可利用单个天线或一组多个天线。
设备1005或其各种组件可以是用于执行如本文所述的用于波束成形通信中的波束宽度调整的技术的各个方面的装置的示例。例如,通信管理器1020可包括信号发射管理器1025、报告管理器1030或它们的任何组合。通信管理器1020可以是如本文所述的通信管理器920的各方面的示例。在一些示例中,通信管理器1020或其各种组件可被配置为使用或以其他方式与接收机1010、发射机1015或两者协同来执行各种操作(例如,接收、监视、发射)。例如,通信管理器1020可从接收机1010接收信息,向发射机1015发送信息,或者与接收机1010、发射机1015或两者结合地被集成以接收信息、发射信息或执行如本文所述的各种其他操作。
通信管理器1020可支持根据如本文所公开的示例的在基站处的无线通信。信号发射管理器1025可被配置为或以其他方式支持用于经由在来自基站的MIMO通信的距离阈值内的波束向UE发射经波束成形信号的装置。报告管理器1030可被配置为或以其他方式支持用于从UE接收指示波束调整参数的报告的装置,该波束调整参数基于经波束成形信号在UE的天线面板处的信号分布。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方面的支持用于波束成形通信中的波束宽度调整的技术的通信管理器1120的框图1100。通信管理器1120可以是如本文所述的通信管理器920、通信管理器1020或两者的各方面的示例。通信管理器1120或其各种组件可以是用于执行如本文所述的用于波束成形通信中的波束宽度调整的技术的各个方面的装置的示例。例如,通信管理器1120可以包括信号发射管理器1125、报告管理器1130、波束生成管理器1135、指示发射管理器1140、或它们的任何组合。这些组件中的每一者可以彼此直接地或间接地通信(例如,经由一个或多个总线)。
通信管理器1120可支持根据如本文所公开的示例的在基站处的无线通信。信号发射管理器1125可被配置为或以其他方式支持用于经由在来自基站的MIMO通信的距离阈值内的波束向UE发射经波束成形信号的装置。报告管理器1130可被配置为或以其他方式支持用于从UE接收指示波束调整参数的报告的装置,该波束调整参数基于经波束成形信号在UE的天线面板处的信号分布。
在一些示例中,波束生成管理器1135可被配置为或以其他方式支持用于基于所接收的报告中的波束调整参数生成第二波束的装置。在一些示例中,信号发射管理器1125可被配置为或以其他方式支持用于经由在MIMO通信的近场内的第二波束向UE发射第二经波束成形信号的装置。
在一些示例中,所生成的第二波束的波束权重、目标距离、波束宽度或它们的任何组合基于波束调整参数的值。
在一些示例中,在基站处的第一天线面板处生成波束。在一些示例中,在基站处的不同于第一天线面板的第二天线面板处生成第二波束。
在一些示例中,使用第一波束成形权重向量生成波束。在一些示例中,使用不同于第一波束成形权重向量的第二波束成形权重向量生成第二波束。
在一些示例中,波束调整参数包括一组信道响应值。
在一些示例中,波束调整参数包括波束宽度比值。
在一些示例中,波束调整参数包括信号强度方差值。
在一些示例中,指示发射管理器1140可被配置为或以其他方式支持用于向UE发射关于UE位于来自基站的MIMO通信的距离阈值内的指示的装置,其中发射经波束成形信号基于发射该指示。
在一些示例中,在无线电资源控制消息、MAC-CE、物理层消息、CSI消息或它们的任何组合中接收报告。在一些示例中,经波束成形信号包括数据信号、参考信号或两者。在一些示例中,距离阈值基于基站处的天线面板的大小、与波束相关联的波长、或两者。
图1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方面的包括支持用于波束成形通信中的波束宽度调整的技术的设备1205的系统1200的图。设备1205可以是如本文所述的设备905、设备1005或基站105的示例或者包括它们的组件。设备1205可与一个或多个基站105、UE 115或它们的任何组合无线地进行通信。设备1205可包括用于双向语音和数据通信的组件,包括用于发射和接收通信的组件,诸如通信管理器1220、网络通信管理器1210、收发机1215、天线1225、存储器1230、代码1235、处理器1240和站间通信管理器1245。这些组件可经由一个或多个总线(例如,总线1250)进行电子通信或以其他方式(例如,操作性地、通信地、功能地、电子地、电气地)耦合。
网络通信管理器1210可管理与核心网130的通信(例如,经由一个或多个有线回程链路)。例如,网络通信管理器1210可管理针对客户端设备(诸如一个或多个UE 115)的数据通信的传递。
在一些情况下,设备1205可包括单个天线1225。然而,在一些其他情况下,设备1205可具有多于一个天线1225,该多于一个天线可以能够同时发射或接收多个无线发射。如本文所述,收发机1215可经由一个或多个天线1225、有线或无线链路双向地进行通信。例如,收发机1215可表示无线收发机,并且可与另一无线收发机双向地进行通信。收发机1215还可包括调制解调器,该调制解调器用于:调制分组;将经调制分组提供给一个或多个天线1225以进行发射;解调从一个或多个天线1225接收的分组。收发机1215或者收发机1215和一个或多个天线1225可以是如本文所述的发射器915、发射器1015、接收机910、接收机1010或它们的任何组合或它们的组件的示例。
存储器1230可包括RAM和ROM。存储器1230可存储包括指令的计算机可读、计算机可执行代码1235,这些指令在由处理器1240执行时使设备1205执行本文所述的各种功能。代码1235可存储在诸如系统存储器或另一类型的存储器的非暂态计算机可读介质中。在一些情况下,代码1235可能无法由处理器1240直接执行,但(例如,在被编译和执行时)可使计算机执行本文所述的功能。在一些情况下,除此之外,存储器1230还可以包含BIOS,其可以控制基本的硬件或软件操作,例如与外围组件或设备的交互。
处理器1240可包括智能硬件设备(例如,通用处理器、DSP、CPU、微控制器、ASIC、FPGA、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晶体管逻辑组件、分立硬件组件或它们的任何组合)。在一些情况下,处理器1240可被配置为使用存储器控制器来操作存储器阵列。在一些其他情况下,存储器控制器可集成到处理器1240中。处理器1240可被配置成执行存储在存储器(例如,存储器1230)中的计算机可读指令,以使得设备1205执行各种功能(例如,支持用于波束成形通信中的波束宽度调整的技术的功能或任务)。例如,设备1205或设备1205的组件可包括处理器1240和耦合到处理器1240的存储器1230,该处理器1240和存储器1230被配置为执行本文所述的各种功能。
站间通信管理器1245可管理与其他基站105的通信,并且可包括用于与其他基站105协同控制与UE 115进行的通信的控制器或调度器。例如,站间通信管理器1245可针对诸如波束成形或联合发射的各种干扰缓解技术来协调对向UE 115的发射的调度。在一些示例中,站间通信管理器1245可提供LTE/LTE-A无线通信网络技术内的X2接口,以提供基站105之间的通信。
通信管理器1220可支持根据如本文所公开的示例的在基站处的无线通信。例如,通信管理器1220可被配置为或以其他方式支持用于经由在来自基站的MIMO通信的距离阈值内的波束向UE发射经波束成形信号的装置。通信管理器1220可被配置为或以其他方式支持用于从UE接收指示波束调整参数的报告的装置,该波束调整参数基于经波束成形信号在UE的天线面板处的信号分布。
通过包括或配置根据如本文所述的示例的通信管理器1220,设备1205可以支持用于提高通信可靠性、减少等待时间、减少功耗、更高效地利用通信资源、改进设备之间的协调、以及提高处理能力的利用等的技术。
在一些示例中,通信管理器1220可被配置为使用或以其他方式与收发机1215、一个或多个天线1225或它们的任何组合协同来执行各种操作(例如,接收、监视、发射)。尽管通信管理器1220被示出为单独的组件,但在一些示例中,参考通信管理器1220描述的一个或多个功能可由处理器1240、存储器1230、代码1235或它们的任何组合支持或执行。例如,代码1235可以包括能够由处理器1240执行以使得设备1205执行如本文所述的用于波束成形通信中的波束宽度调整的技术的各个方面的指令,或者处理器1240和存储器1230可以以其他方式被配置为执行或支持此类操作。
图1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方面的支持用于波束成形通信中的波束宽度调整的技术的方法1300的流程图。方法1300的操作可由如本文所述的UE或其组件来实现。例如,方法1300的操作可由如参考图1至图8所描述的UE 115来执行。在一些示例中,UE可以执行一组指令以控制UE的功能元件以执行所描述的功能。附加地或替换地,该UE可使用专用硬件来执行所描述的功能的各方面。
在1305处,该方法可包括经由在来自基站的MIMO通信的距离阈值内的波束,从基站接收经波束成形信号。1305的操作可根据如本文所公开的示例来执行。在一些示例中,1305的操作的各方面可由如参考图7描述的信号接收管理器725来执行。
在1310处,该方法可包括向基站发射指示波束调整参数的报告,该波束调整参数基于经波束成形信号在UE的天线面板处的信号分布。1310的操作可根据如本文所公开的示例来执行。在一些示例中,1310的操作的各方面可由如参考图7描述的报告管理器730来执行。
图1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方面的支持用于波束成形通信中的波束宽度调整的技术的方法1400的流程图。方法1400的操作可由如本文所述的UE或其组件来实现。例如,方法1400的操作可由如参考图1至图8所描述的UE 115来执行。在一些示例中,UE可以执行一组指令以控制UE的功能元件以执行所描述的功能。附加地或替换地,该UE可使用专用硬件来执行所描述的功能的各方面。
在1405处,该方法可包括经由在来自基站的MIMO通信的距离阈值内的波束,从基站接收经波束成形信号。1405的操作可根据如本文所公开的示例来执行。在一些示例中,1405的操作的各方面可由如参考图7描述的信号接收管理器725来执行。
在1410处,该方法可包括向基站发射指示波束调整参数的报告,该波束调整参数基于经波束成形信号在UE的天线面板处的信号分布。1410的操作可根据如本文所公开的示例来执行。在一些示例中,1410的操作的各方面可由如参考图7描述的报告管理器730来执行。
在1415处,该方法可包括经由在MIMO通信的近场内的第二波束从基站接收第二经波束成形信号,该第二波束基于所发射的报告中的波束调整参数。1415的操作可根据如本文所公开的示例来执行。在一些示例中,1415的操作的各方面可由如参考图7描述的信号接收管理器725来执行。
图1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方面的支持用于波束成形通信中的波束宽度调整的技术的方法1500的流程图。方法1500的操作可由如本文所述的UE或其组件来实现。例如,方法1500的操作可由如参考图1至图8所描述的UE 115来执行。在一些示例中,UE可以执行一组指令以控制UE的功能元件以执行所描述的功能。附加地或替换地,该UE可使用专用硬件来执行所描述的功能的各方面。
在1505处,该方法可包括从基站接收关于UE位于来自基站的MIMO通信的距离阈值内的指示。1505的操作可根据如本文所公开的示例来执行。在一些示例中,1505的操作的各方面可由如参考图7描述的指示管理器740来执行。
在1510处,该方法可包括基于接收到该指示,经由在来自基站的MIMO通信的距离阈值内的波束从基站接收经波束成形信号。1510的操作可根据如本文所公开的示例来执行。在一些示例中,1510的操作的各方面可由如参考图7描述的信号接收管理器725来执行。
在1515处,该方法可包括向基站发射指示波束调整参数的报告,该波束调整参数基于经波束成形信号在UE的天线面板处的信号分布。1515的操作可根据如本文所公开的示例来执行。在一些示例中,1515的操作的各方面可由如参考图7描述的报告管理器730来执行。
图16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方面的支持用于波束成形通信中的波束宽度调整的技术的方法1600的流程图。方法1600的操作可由如本文所述的基站或其组件实现。例如,方法1600的操作可由如参考图1至图4以及图9至图12描述的基站105执行。在一些示例中,基站可以执行一组指令以控制基站的功能元件执行所描述的功能。另外地或替代地,基站可以使用专用硬件来执行所描述的功能的各方面。
在1605处,该方法可包括经由在来自基站的MIMO通信的距离阈值内的波束,向UE发射经波束成形信号。1605的操作可根据如本文所公开的示例来执行。在一些示例中,1605的操作的各方面可由如参考图11描述的信号发射管理器1125来执行。
在1610处,该方法可包括从UE接收指示波束调整参数的报告,该波束调整参数基于经波束成形信号在UE的天线面板处的信号分布。1610的操作可根据如本文所公开的示例来执行。在一些示例中,1610的操作的各方面可由如参考图11描述的报告管理器1130来执行。
图17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方面的支持用于波束成形通信中的波束宽度调整的技术的方法1700的流程图。方法1700的操作可由如本文所述的基站或其组件实现。例如,方法1700的操作可由如参考图1至图4以及图9至图12描述的基站105执行。在一些示例中,基站可以执行一组指令以控制基站的功能元件执行所描述的功能。另外地或替代地,基站可以使用专用硬件来执行所描述的功能的各方面。
在1705处,该方法可包括经由在来自基站的MIMO通信的距离阈值内的波束,向UE发射经波束成形信号。1705的操作可根据如本文所公开的示例来执行。在一些示例中,1705的操作的各方面可由如参考图11描述的信号发射管理器1125来执行。
在1710处,该方法可包括从UE接收指示波束调整参数的报告,该波束调整参数基于经波束成形信号在UE的天线面板处的信号分布。1710的操作可根据如本文所公开的示例来执行。在一些示例中,1710的操作的各方面可由如参考图11描述的报告管理器1130来执行。
在1715处,该方法可包括基于所接收的报告中的波束调整参数生成第二波束。1715的操作可根据如本文所公开的示例来执行。在一些示例中,1715的操作的各方面可由如参考图11描述的波束生成管理器1135来执行。
在1720处,该方法可包括经由在MIMO通信的近场内的第二波束向UE发射第二经波束成形信号。1720的操作可根据如本文所公开的示例来执行。在一些示例中,1720的操作的各方面可由如参考图11描述的信号发射管理器1125来执行。
图18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方面的支持用于波束成形通信中的波束宽度调整的技术的方法1800的流程图。方法1800的操作可由如本文所述的基站或其组件实现。例如,方法1800的操作可由如参考图1至图4以及图9至图12描述的基站105执行。在一些示例中,基站可以执行一组指令以控制基站的功能元件执行所描述的功能。另外地或替代地,基站可以使用专用硬件来执行所描述的功能的各方面。
在1805处,该方法可包括向UE发射关于UE位于来自基站的MIMO通信的距离阈值内的指示。1805的操作可根据如本文所公开的示例来执行。在一些示例中,1805的操作的各方面可由如参考图11描述的指示发射管理器1140来执行。
在1810处,该方法可包括至少部分地基于发射该指示,经由在来自基站的MIMO通信的距离阈值内的波束向UE发射经波束成形信号。1810的操作可根据如本文所公开的示例来执行。在一些示例中,1810的操作的各方面可由如参考图11描述的信号发射管理器1125来执行。
在1815处,该方法可包括从UE接收指示波束调整参数的报告,该波束调整参数基于经波束成形信号在UE的天线面板处的信号分布。1815的操作可根据如本文所公开的示例来执行。在一些示例中,1815的操作的各方面可由如参考图11描述的报告管理器1130来执行。
以下提供了本公开的各方面的概览:
方面1:一种用于在UE处进行无线通信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经由在来自基站的多输入多输出(MIMO)通信的距离阈值内的波束,从所述基站接收经波束成形信号;以及向所述基站发射指示波束调整参数的报告,所述波束调整参数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经波束成形信号在所述UE的天线面板处的信号分布。
方面2:根据方面1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计算一组信道响应值,每个信道响应值与所述天线面板处的一组元件中的相应元件相关联,其中所述波束调整参数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一组信道响应值。
方面3:根据方面1至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至少部分地基于一组接收信号强度值确定所述波束的波束宽度,每个接收信号强度值与所述天线面板处的一组元件中的相应元件相关联,其中所述波束调整参数至少部分地基于与所确定的波束宽度和目标波束宽度相关联的比率。
方面4:根据方面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至少部分地基于一组接收信号强度值确定信号强度方差,每个接收信号强度值与所述天线面板处的一组元件中的相应元件相关联,其中所述波束调整参数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信号强度方差。
方面5:根据方面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经由在所述MIMO通信的近场内的第二波束从所述基站接收第二经波束成形信号,所述第二波束至少部分地基于所发射的报告中的所述波束调整参数。
方面6:根据方面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波束的波束宽度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波束调整参数的值。
方面7:根据方面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从所述基站接收关于所述UE位于来自所述基站的MIMO通信的所述距离阈值内的指示,其中接收所述经波束成形信号至少部分地基于接收到所述指示。
方面8:根据方面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无线电资源控制消息、媒体接入控制控制元素、物理层消息、信道状态信息消息或它们的任何组合中发射所述报告。
方面9:根据方面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经波束成形信号包括数据信号、参考信号、或两者。
方面10:根据方面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距离阈值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基站处的天线面板的大小、与所述波束相关联的波长、或两者。
方面11:一种用于在基站处进行无线通信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经由在来自基站的多输入多输出(MIMO)通信的距离阈值内的波束,向UE发射经波束成形信号;以及从所述UE接收指示波束调整参数的报告,该波束调整参数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经波束成形信号在所述UE的天线面板处的信号分布。
方面12:根据方面11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至少部分地基于所接收的报告中的所述波束调整参数生成第二波束;以及经由在所述MIMO通信的近场内的所述第二波束向所述UE发射第二经波束成形信号。
方面13:根据方面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生成的第二波束的波束权重、目标距离、波束宽度或它们的任何组合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波束调整参数的值。
方面14:根据方面12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基站处的第一天线面板处生成所述波束;并且在所述基站处的不同于所述第一天线面板的第二天线面板处生成所述第二波束。
方面15:根据方面12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使用第一波束成形权重向量生成所述波束;并且使用不同于所述第一波束成形权重向量的第二波束成形权重向量生成所述第二波束。
方面16:根据方面1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波束调整参数包括一组信道响应值。
方面17:根据方面1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波束调整参数包括波束宽度比值。
方面18:根据方面1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波束调整参数包括信号强度方差值。
方面19:根据方面11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向所述UE发射关于所述UE位于来自所述基站的MIMO通信的所述距离阈值内的指示,其中发射所述经波束成形信号至少部分地基于发射所述指示。
方面20:根据方面11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无线电资源控制消息、媒体接入控制控制元素、物理层消息、信道状态信息消息或它们的任何组合中接收所述报告。
方面21:根据方面11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经波束成形信号包括数据信号、参考信号、或两者。
方面22:根据方面11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距离阈值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基站处的天线面板的大小、与所述波束相关联的波长、或两者。
方面23:一种用于在UE处进行无线通信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处理器;与所述处理器耦合的存储器;以及指令,所述指令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且能由所述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装置执行根据方面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方面24:一种用于在UE处进行无线通信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用于执行根据方面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至少一个装置。
方面25:一种存储用于在UE处进行无线通信的代码的非暂态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代码包括能由处理器执行以执行根据方面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指令。
方面26:一种用于在基站处进行无线通信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处理器;与所述处理器耦合的存储器;以及指令,所述指令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且能由所述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装置执行根据方面11至2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方面27:一种用于在基站处进行无线通信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用于执行根据方面11至2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至少一个装置。
方面28: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非暂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存储用于在基站处进行无线通信的代码,所述代码包括指令,所述指令能够由处理器执行以执行根据方面11至2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应注意,本文中所描述的方法描述了可能的实施方式,并且各操作和步骤可被重新安排或以其他方式被修改且其他实施方式也是可能的。此外,可以组合来自两个或更多个方法的方面。
尽管LTE、LTE-A、LTE-A Pro或NR系统的各方面可被描述以用于示例目的,并且在大部分描述中可使用LTE、LTE-A、LTE-A Pro或NR术语,但本文中所描述的技术也可应用于LTE、LTE-A、LTE-A Pro或NR网络之外的网络。例如,所描述的技术可以适用于各种其他无线通信系统,例如超移动宽带(UMB)、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802.11(Wi-Fi)、IEEE802.16(WiMAX)、IEEE 802.20、Flash-OFDM,以及本文未明确提及的其他系统和无线电技术。
本文所述的信息和信号可以使用各种不同的技术和方法中的任何一种来表示。例如,在整个说明书中提及的数据、指令、命令、信息、信号、比特、码元和码片可以由电压、电流、电磁波、磁场或磁性粒子、光场或光学粒子或它们的任何组合来表示。
结合本文中的公开所描述的各种例示性框和组件可以用设计成执行本文中描述的功能的通用处理器、DSP、ASIC、CPU、FPGA或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晶体管逻辑、分立硬件组件或它们的任何组合来实现或执行。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但在替换方案中,处理器可以是任何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状态机。处理器还可被实现为计算设备的组合(例如,DSP与微处理器的组合、多个微处理器、与DSP核心结合的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或者任何其他此类配置)。
本文所述功能可以在硬件、由处理器执行的软件、固件或者其任何组合中实现。当在由处理器执行的软件中实现时,功能可以作为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或者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进行发射。其他示例和实施方式处于本公开和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例如,由于软件的性质,本文所述的功能可以使用由处理器执行的软件、硬件、固件、硬接线或这些项中任何项的组合来实现。实现功能的特征也可以物理地位于不同位置处,包括被分布以使得在不同的物理位置处实现功能的各个部分。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非暂态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两者,其包括促成计算机程序从一地向另一地传递的任何介质。非暂态存储介质可以是能被通用或专用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可用介质。通过举例而非限制的方式,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RAM、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闪存、压缩光盘(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装置、磁盘存储装置或其他磁存储设备、或可以用于以指令或数据结构的形式携带或存储期望的程序代码装置以及可以由通用或专用计算机、或通用或专用处理器访问的任何其他非暂时性介质。而且,任何连接被适当地称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如果使用同轴电缆、光纤光缆、双绞线、数字用户线(DSL)或者诸如红外线、无线电和微波等的无线技术从网站、服务器或其他远程源发射软件,那么同轴电缆、光纤光缆、双绞线、DSL或者诸如红外线、无线电和微波等的无线技术包括在计算机可读介质的定义中。本文使用的磁盘和光盘包括CD、激光光盘、光学光盘、数字多功能光盘(DVD)、软盘和蓝光光盘,其中磁盘通常以磁性方式再现数据,而光盘则以激光以光学方式再现数据。上述各项的组合也包括在计算机可读介质的范围内。
如本文(包括权利要求中)所使用的,在项目列举(例如,以附有诸如“中的至少一个”或“中的一个或多个”之类的短语的项目列举)中使用的“或”指示包含性列举,以使得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个的列举意指A或B或C或AB或AC或BC或ABC(即,A和B和C)。此外,如本文所使用的,短语“基于”不应解释为对封闭条件集的引用。例如,被描述为“基于条件A”的示例性步骤可以基于条件A和条件B两者,而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换言之,如本文所使用的,短语“基于”应以与短语“至少部分地基于”相同的方式进行解释。
术语“确定”或“判定”涵盖各种各样的动作,并且因此,“确定”可包括演算、计算、处理、推导、调研、查找(诸如经由在表、数据库或其他数据结构中查找)、查明和以及类似动作。另外,“确定”可包括接收(诸如接收信息)、访问(诸如访问存储器中的数据)和类似动作。另外,“确定”可包括解析、选择、选取、建立和其他此类类似动作。
在附图中,类似组件或特征可具有相同的附图标记。此外,可以通过在附图标记后面添加破折号和用于在类似部件之间加以区分的第二标记来区分相同类型的各种部件。如果在说明书中仅使用第一附图标记,则该描述可应用于具有相同的第一附图标记的类似组件中的任何一个组件而不论第二附图标记或其他后续附图标记如何。
本文结合附图阐述的说明描述了示例性配置,并不代表可以实现或在权利要求范围内的所有示例。本文中使用的术语“示例”意味着“用作示例、实例或说明”,而不是“优选的”或者“比其他示例有优势”。本详细描述包括用于提供对所述技术的理解的具体细节。然而,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可以实践这些技术。在一些实例中,已知的结构和设备以框图形式示出,以避免模糊所述示例的概念。
提供本文中的描述,以使得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者使用本公开。对本公开的各种修改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并且本文定义的一般原则可以应用于其他变化,而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由此,本公开并非被限定于本文中所描述的示例和设计,而是应被授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征相一致的最广范围。

Claims (30)

1.一种用于在用户装备(UE)处进行无线通信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经由在来自基站的多输入多输出(MIMO)通信的距离阈值内的波束,从所述基站接收经波束成形信号;以及
向所述基站发射指示波束调整参数的报告,所述波束调整参数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经波束成形信号在所述UE的天线面板处的信号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
计算一组信道响应值,每个信道响应值与所述天线面板处的一组元件中的相应元件相关联,其中所述波束调整参数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一组信道响应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
至少部分地基于一组接收信号强度值确定所述波束的波束宽度,每个接收信号强度值与所述天线面板处的一组元件中的相应元件相关联,其中所述波束调整参数至少部分地基于与所确定的波束宽度和目标波束宽度相关联的比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
至少部分地基于一组接收信号强度值确定信号强度方差,每个接收信号强度值与所述天线面板处的一组元件中的相应元件相关联,其中所述波束调整参数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信号强度方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
经由在所述MIMO通信的近场内的第二波束从所述基站接收第二经波束成形信号,所述第二波束至少部分地基于所发射的报告中的所述波束调整参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波束的波束宽度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波束调整参数的值。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
从所述基站接收关于所述UE位于来自所述基站的MIMO通信的所述距离阈值内的指示,其中接收所述经波束成形信号至少部分地基于接收到所述指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无线电资源控制消息、媒体接入控制控制元素、物理层消息、信道状态信息消息或它们的任何组合中发射所述报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经波束成形信号包括数据信号、参考信号、或两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距离阈值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基站处的天线面板的大小、与所述波束相关联的波长、或两者。
11.一种用于在基站处进行无线通信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经由在来自所述基站的多输入多输出(MIMO)通信的距离阈值内的波束,向用户装备(UE)发射经波束成形信号;以及
从所述UE接收指示波束调整参数的报告,所述波束调整参数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经波束成形信号在所述UE的天线面板处的信号分布。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
至少部分地基于所接收的报告中的所述波束调整参数生成第二波束;以及
经由在所述MIMO通信的近场内的所述第二波束向所述UE发射第二经波束成形信号。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生成的第二波束的波束权重、目标距离、波束宽度或它们的任何组合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波束调整参数的值。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
在所述基站处的第一天线面板处生成所述波束;并且
在所述基站处的不同于所述第一天线面板的第二天线面板处生成所述第二波束。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
使用第一波束成形权重向量生成所述波束;并且
使用不同于所述第一波束成形权重向量的第二波束成形权重向量生成所述第二波束。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波束调整参数包括一组信道响应值。
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波束调整参数包括波束宽度比值。
18.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波束调整参数包括信号强度方差值。
19.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UE发射关于所述UE位于来自所述基站的MIMO通信的所述距离阈值内的指示,其中发射所述经波束成形信号至少部分地基于发射所述指示。
20.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无线电资源控制消息、媒体接入控制控制元素、物理层消息、信道状态信息消息或它们的任何组合中接收所述报告。
21.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经波束成形信号包括数据信号、参考信号、或两者。
2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距离阈值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基站处的天线面板的大小、与所述波束相关联的波长、或两者。
23.一种用于在用户装备(UE)处进行无线通信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处理器;
与所述处理器耦合的存储器;和
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且能够由所述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装置进行以下操作的指令:
经由在来自基站的多输入多输出(MIMO)通信的距离阈值内的波束,从所述基站接收经波束成形信号;以及
向所述基站发射指示波束调整参数的报告,所述波束调整参数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经波束成形信号在所述UE的天线面板处的信号分布。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指令能够由所述处理器进一步执行以使所述装置:
计算一组信道响应值,每个信道响应值与所述天线面板处的一组元件中的相应元件相关联,其中所述波束调整参数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一组信道响应值。
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指令能够由所述处理器进一步执行以使所述装置:
至少部分地基于一组接收信号强度值确定所述波束的波束宽度,每个接收信号强度值与所述天线面板处的一组元件中的相应元件相关联,其中所述波束调整参数至少部分地基于与所确定的波束宽度和目标波束宽度相关联的比率。
26.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指令能够由所述处理器进一步执行以使所述装置:
至少部分地基于一组接收信号强度值确定信号强度方差,每个接收信号强度值与所述天线面板处的一组元件中的相应元件相关联,其中所述波束调整参数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信号强度方差。
27.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指令能够由所述处理器进一步执行以使所述装置:
经由在所述MIMO通信的近场内的第二波束从所述基站接收第二经波束成形信号,所述第二波束至少部分地基于所发射的报告中的所述波束调整参数。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二波束的波束宽度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波束调整参数的值。
29.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指令能够由所述处理器进一步执行以使所述装置:
从所述基站接收关于所述UE位于来自所述基站的MIMO通信的所述距离阈值内的指示,其中接收所述经波束成形信号至少部分地基于接收到所述指示。
30.一种用于在基站处进行无线通信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处理器;
与所述处理器耦合的存储器;和
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且能够由所述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装置进行以下操作的指令:
经由在来自所述基站的多输入多输出(MIMO)通信的距离阈值内的波束,向用户装备(UE)发射经波束成形信号;以及
从所述UE接收指示波束调整参数的报告,所述波束调整参数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经波束成形信号在所述UE的天线面板处的信号分布。
CN202180100291.XA 2021-07-16 2021-07-16 用于波束成形通信中的波束宽度调整的技术 Pending CN11769390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21/106667 WO2023283911A1 (en) 2021-07-16 2021-07-16 Techniques for beam width adjustment in beamforming communications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693904A true CN117693904A (zh) 2024-03-12

Family

ID=771679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100291.XA Pending CN117693904A (zh) 2021-07-16 2021-07-16 用于波束成形通信中的波束宽度调整的技术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4371245A1 (zh)
KR (1) KR20240031307A (zh)
CN (1) CN117693904A (zh)
WO (1) WO2023283911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673652B2 (en) * 2017-03-02 2020-06-02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explicit feedback in the uplink
KR20200080009A (ko) * 2018-12-26 2020-07-0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방향을 추정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US11889322B2 (en) * 2019-03-12 2024-01-30 Google Llc User-equipment coordination set beam sweep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240031307A (ko) 2024-03-07
WO2023283911A1 (en) 2023-01-19
EP4371245A1 (en) 2024-05-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4136798A1 (en) Inphase and quadrature mismatch estimation pilot signaling
EP4052382B1 (en) Antenna correlation feedback for partial reciprocity
CN117157920A (zh) 毫米波频带上的侧行链路组播
WO2022000358A1 (en) Techniques for self-awareness based interference measurement of sensing signals
EP4158813A1 (en) 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s for high b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11843442B2 (en) Techniques for feedback metrics associated with dual-polarized beamforming transmissions
WO2022205411A1 (en) Orbital angular momentum transmitter circle selection
WO2022178742A1 (en) Techniques for communicating using a reconfigurable surface
WO2022000376A1 (en) Interference measurement of sensing signals
WO2021147682A1 (en)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configuration
WO2021151230A1 (en)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configuration
CN115699610A (zh) 使用数据信道进行波束精化的技术
WO2023283911A1 (en) Techniques for beam width adjustment in beamforming communications
WO2023283798A1 (en) Transmit diversity across orbital angular momentum modes
WO2022266913A1 (en) Holographic-mimo field type indication
WO2023092367A1 (en) Active participation of reflective surface in beam selection
US11665555B2 (en) Reciprocity report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s
US11533727B1 (en) Maximum permissible exposure and grating lobes in ultra wide bandwidth operations
US20240137102A1 (en) Techniques for feedback metrics associated with dual-polarized beamforming transmissions
WO2024026827A1 (en)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in reflective intelligent surface-based communication systems
WO2023097588A1 (en) Orbital angular momentum based codebook for access communications
WO2023102871A1 (en) Beam acquisition for a reconfigurable intelligent surface
WO2022047743A1 (en) Techniques for directional sidelink transmissions with multi-transmission-reception point (trp) user equipments (ues)
US20230043953A1 (en) Reduced overhead beam sweep for initial access
WO2023102884A1 (en) Signaling aspects of misalignment estimation and compensation for line of sight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communication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