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691724A - 人工心脏用供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人工心脏用供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691724A
CN117691724A CN202410157851.0A CN202410157851A CN117691724A CN 117691724 A CN117691724 A CN 117691724A CN 202410157851 A CN202410157851 A CN 202410157851A CN 117691724 A CN117691724 A CN 1176917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battery clamp
shell
key
unloc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15785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691724B (zh
Inventor
刘思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Tongxi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Tongxi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Tongxi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Tongxi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15785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691724B/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2410157851.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117691724B/zh
Publication of CN1176917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6917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6917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6917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人工心脏用供电装置,包括电池及可拆卸的套置于所述电池上端的电池夹,所述电池夹的一侧连接有电源线,所述电源线与电池夹的连接上端设置有电缆缓释件,所述电池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解锁按键,按压所述解锁按键实现电池夹与电池的分离。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本发明设置有对称式的解锁按键,当其中一侧的按键被误触碰时,并不会导致电池夹与电池的脱离,保证了连接的稳定性。同时,解锁按键的形式也更易于持握操作。

Description

人工心脏用供电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人工心脏用供电装置。
背景技术
人工心脏作为一种用人工材料制造的机械装置,其以暂时或永久地部分或完全代替心脏功能、推动血液循环,已经在临床中作为治疗重症心衰患者延长生命的重要辅助手段。
人工心脏分为辅助人工心脏和完全人工心脏。心室辅助装置是全世界公认的各类终末期心衰的最有效治疗方法。目前心衰以左心衰为主,因此左心室辅助装置(LeftVentricular Assist Device,LVAD)也是目前使用面最广的人工心脏。
如图1所示,为有源植入式医疗器械的常规配置,通常包括内置于人体内的血泵10,所述血泵10通过经皮电缆13与体外控制器11连接,所述体外控制器11通过电源线14与两个供电单元连接。
供电单元也可以为电池或适配器,当患者需要走动时需佩戴两块电池,通常每个电池可以为系统供电6~10小时。当患者不活动(比如睡觉)时,患者通常将其中一块电池换成适配器,适配器连接市电,可以为系统持续供电,此时另一块电池起到备份作用(有适配器的情况下,电池不供电。当适配器断开(比如停电),电池才供电)。
供电单元为电池时,其包括电池12和电池连接器,系统中两个供电单元互为备份。当电池12电量消耗到一定程度,患者需要断开电池连接器自行更换电池12。这种操作患者通常每天要进行3~5次。
对于连接器,由于患者日常需要频繁操作该连接器,常规的连接器尺寸比较小,插拔不方便;长期使用之后经常出现卡涩、不容易拔掉、接触不良等问题。另外,由于植入人工心脏的患者大多年龄较大,更加不方便操作常规的连接器。因此,开发一款尺寸较大,容易抓握,方便操作,且不容易误操作的供电装置是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人工心脏用供电装置,插拔方便,容易抓握,避免了由于误操作导致连接器与电池的脱离。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人工心脏用供电装置,包括电池及可拆卸的套置于所述电池上端的电池夹,所述电池夹的一侧连接有电源线,所述电源线与电池夹的连接上端设置有电缆缓释件,所述电池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解锁按键,按压所述解锁按键实现电池夹与电池的分离。
优选地,所述电池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端呈台阶状,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电芯,所述壳体上端面设置有一凸台,所述电芯的插针母头凸出于壳体上端面置于所述凸台内,所述凸台的一侧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电池夹连接的锁定部。
优选地,所述电池夹包括电池夹壳体,所述电池夹壳体内设置有与插针母头相互配合的插针公头及设置于插针公头一侧的解锁部,所述插针公头周圈设置有保护罩,所述保护罩与所述凸台相互配合,所述解锁部与所述锁定部相互配合实现电池夹与电池的锁定与解锁。
优选地,所述锁定部包括设置于壳体上端面的锁定凸台,所述锁定凸台的侧壁均内凹形成一组凹槽,所述锁定凸台的上端面两侧呈斜面设置。
优选地,所述解锁部包括按键弹簧、所述按键弹簧两端通过连接腔置于解锁按键内,所述连接腔的两侧通过支架设置有锁定柱,两端的支架相互交叉设置,所述锁定柱置于所述按键弹簧下方,按压所述解锁按键,挤压按键弹簧驱动锁定柱在凹槽处形成往复运动。
优选地,所述保护罩的两侧设置有倒钩,所述电池夹壳体内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倒钩配合的倒钩槽,所述保护罩的两端与电池夹壳体之间抵接有弹簧,所述按键弹簧穿过所述电池夹壳体与解锁按键连接,所述解锁按键包括按键体及延伸设置于按键体一侧的倒扣,所述电池夹壳体上设置有台阶面,所述解锁按键通过所述倒扣穿过电池夹壳体进入电池夹壳体内扣接于所述台阶面,所述电池夹壳体上设置有与凹槽相对应设置的一组壳体槽,所述锁定柱在所述凹槽与壳体槽内往复。
优选地,所述电池的壳体台阶状的一侧设置有防呆部,所述防呆部与电池夹壳体的一侧相互匹配。
优选地,所述解锁按键与所述电池夹壳体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优选地,所述电池夹壳体外侧向内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槽宽大于按键体厚度,所述台阶面至限位槽之间的距离小于倒扣至按键体内侧的距离。
优选地,所述电池夹壳体由左电池夹壳体与右电池夹壳体相互配合构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本发明设置有对称式的解锁按键,当其中一侧的按键被误触碰时,并不会导致电池夹与电池的脱离,保证了连接的稳定性。同时,解锁按键的形式也更易于持握操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有源植入式医疗器械的常规配置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供电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拔掉电池夹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电池夹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电池夹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解锁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A-A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7中B-B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单侧按压解锁按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展示了本发明电池夹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展示本发明电源线连接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2-图12所示,本发明揭示了一种人工心脏用供电装置,包括电池12及可拆卸的套置于所述电池12上端的电池夹15,所述电池夹15的一侧连接有电源线14,所述电源线14与电池夹15的连接上端设置有电缆缓释件34,所述电池夹15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解锁按键,按压所述解锁按键可以实现电池夹15与电池12的分离。所述电缆缓释件34通常为硅胶材质,用于保护电源线14,可以在电缆线弯折时起到缓释作用。使用时,需要同时按下两侧的解锁按键,供电装置被解锁,电池12与电池夹15脱离,从而可以更换电池12。
具体的,所述电池12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端呈台阶状,所述壳体内开设有电池腔体26,其内置有电芯及电路板,所述壳体上端面设置有一凸台22,所述电芯的插针母头23凸出于壳体上端面置于所述凸台22内,所述凸台22的一侧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电池夹15连接的锁定部。
所述锁定部包括设置于壳体上端面的锁定凸台21,所述锁定凸台21的侧壁均内凹形成一组凹槽24,所述锁定凸台21的上端面两侧呈斜面25设置。
所述电池夹15包括由左电池夹壳体40b与右电池夹壳体40a相互配合构成的电池夹壳体。所述电池夹壳体内设置有与插针母头23相互配合的插针公头42及设置于插针公头42一侧的解锁部,所述插针公头42周圈设置有保护罩32,所述保护罩32与所述凸台22相互配合。所述解锁部与所述锁定部相互配合实现电池夹15与电池12的锁定与解锁。所述解锁部置于电池夹15内的开口槽31内。
所述保护罩32的两侧向上凸设有倒钩321,所述电池夹壳体内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倒钩321配合的倒钩槽401。所述保护罩32通过所述倒钩321勾设于所述倒钩槽401上,所述插针公头42置于所述保护罩32内,所述保护罩32的两端与电池夹壳体之间抵接有弹簧41。当电池夹15拔下时,保护罩32在弹簧41的作用下会将插针公头42围设在内而不露出,避免患者触碰到电极。而当电池夹15与电池12连接时,将压缩弹簧41,露出插针公头42与插针母头实现电性连接。
电池夹壳体内设置有空腔441,电源线14进入到电池夹壳体的空腔441内与所述插针公头42的上端形成电连接。
所述电池12的壳体台阶状的一侧设置有防呆部20,所述防呆部20与电池夹壳体的一侧防呆结构30相互匹配。本实施例中,所述防呆部20为圆弧状。
所述解锁部包括按键弹簧39、所述按键弹簧39两端分别通过连接腔置于第一解锁按键33a和第二解锁按键33b内。
所述连接腔的两侧有支架,支架之间连接有锁定柱。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解锁按键33a端的连接腔上连接有第一支架36a,所述第一支架36a上连接有第一锁定柱37a。所述第二解锁按键33b端的连接腔上连接有第二支架36b,所述第二支架36b上连接有第二锁定柱37b。所述第一支架36a与第二支架36b向斜下方倾斜设置于按键弹簧39下方,第一支架36a与第二支架36b之间交叉设置。
第一解锁按键和第二解锁按键均包括按键体及延伸设置于按键体一侧的倒扣44。所述电池夹壳体上设置有台阶面45,所述电池夹壳体两侧的外壁分别向内设置有第一限位槽38a和第二限位槽38b,两个限位槽的槽宽均大于按键体厚度,所述台阶面45至限位槽之间的距离小于倒扣44至按键体内侧的距离。
所述按键弹簧39穿过所述电池夹壳体与解锁按键连接,其中,解锁按键通过所述倒扣44穿过电池夹壳体进入电池夹壳体内扣接于所述台阶面45与电池夹壳体形成连接,按键体置于限位槽内,为了保证按键体与电池夹壳体的密封性,第一解锁按键与第二解锁按键分别与所述电池夹壳体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35a和第二密封圈35b。
所述电池夹壳体上设置有与凹槽24相对应设置的一组壳体槽43。按压所述解锁按键,将挤压按键弹簧39驱动锁定柱在所述凹槽24与壳体槽43内往复。
为更好的理解本发明,以下进行本发明电池与电池夹之间的连接使用阐述:
电池夹与电池连接:
手持电池夹将其套置于电池上,通过防呆部20可以轻松的辨别方向。当解锁部与锁定部接触时,锁定部的斜面25将撑开解锁部的锁定柱,电池夹继续下压,锁定柱将进入到凹槽24内。在弹簧41的作用下,插针公头42露出保护罩32与插针母头23连接。
电池夹与电池断开:
手持电池与电池夹,同时按压第一解锁按键33a和第二解锁按键33b,压缩按键弹簧39,锁定柱将与凹槽24脱离,进入到壳体槽43内。向上拔出电池夹,完成电池夹与电池的脱离。若单独按压其中一个解锁按键,另一侧的解锁按键处的锁定柱依旧置于凹槽24内,此时向上无法拔出电池夹。
且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人工心脏用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12)及可拆卸的套置于所述电池(12)上端的电池夹(15),所述电池夹(15)的一侧连接有电源线(14),所述电源线(14)与电池夹(15)的连接上端设置有电缆缓释件(34),所述电池夹(15)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解锁按键,按压所述解锁按键实现电池夹(15)与电池(12)的分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心脏用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12)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端呈台阶状,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电芯,所述壳体上端面设置有一凸台(22),所述电芯的插针母头(23)凸出于壳体上端面置于所述凸台(22)内,所述凸台(22)的一侧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电池夹(15)连接的锁定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工心脏用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夹(15)包括电池夹壳体,所述电池夹壳体内设置有与插针母头(23)相互配合的插针公头(42)及设置于插针公头(42)一侧的解锁部,所述插针公头(42)周圈设置有保护罩(32),所述保护罩(32)与所述凸台(22)相互配合,所述解锁部与所述锁定部相互配合实现电池夹(15)与电池(12)的锁定与解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人工心脏用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部包括设置于壳体上端面的锁定凸台(21),所述锁定凸台(21)的侧壁均内凹形成一组凹槽(24),所述锁定凸台(21)的上端面两侧呈斜面(25)设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人工心脏用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部包括按键弹簧(39)、所述按键弹簧(39)两端通过连接腔置于解锁按键内,所述连接腔的两侧通过支架设置有锁定柱,两端的支架相互交叉设置,所述锁定柱置于所述按键弹簧(39)下方,按压所述解锁按键,挤压按键弹簧(39)驱动锁定柱在凹槽(24)处形成往复运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人工心脏用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罩(32)的两侧设置有倒钩(321),所述电池夹壳体内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倒钩(321)配合的倒钩槽(401),所述保护罩(32)的两端与电池夹壳体之间抵接有弹簧(41),所述按键弹簧(39)穿过所述电池夹壳体与解锁按键连接,所述解锁按键包括按键体及延伸设置于按键体一侧的倒扣(44),所述电池夹壳体上设置有台阶面(45),所述解锁按键通过所述倒扣(44)穿过电池夹壳体进入电池夹壳体内扣接于所述台阶面(45),所述电池夹壳体上设置有与凹槽(24)相对应设置的一组壳体槽(43),所述锁定柱在所述凹槽与壳体槽(43)内往复。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人工心脏用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的壳体台阶状的一侧设置有防呆部(20),所述防呆部(20)与电池夹壳体的一侧相互匹配。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人工心脏用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按键与所述电池夹壳体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人工心脏用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夹壳体外侧向内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槽宽大于按键体厚度,所述台阶面至限位槽之间的距离小于倒扣至按键体内侧的距离。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人工心脏用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夹壳体由左电池夹壳体(40b)与右电池夹壳体(40a)相互配合构成。
CN202410157851.0A 2024-02-04 人工心脏用供电装置 Active CN11769172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157851.0A CN117691724B (zh) 2024-02-04 人工心脏用供电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157851.0A CN117691724B (zh) 2024-02-04 人工心脏用供电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691724A true CN117691724A (zh) 2024-03-12
CN117691724B CN117691724B (zh) 2024-05-17

Family

ID=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6301858U (zh) * 2016-12-28 2017-07-04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固定机构、无人机的机架以及电池管理装置
CN117353111A (zh) * 2023-12-05 2024-01-05 苏州同心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信号控制连接器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6301858U (zh) * 2016-12-28 2017-07-04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固定机构、无人机的机架以及电池管理装置
CN117353111A (zh) * 2023-12-05 2024-01-05 苏州同心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信号控制连接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377002B1 (en) Improved connectors and cables for use with ventricle assist systems
US20180243493A1 (en) Wearable vad controller with reserve battery
CN211884802U (zh) 一种助针器
WO2015106489A1 (zh) 无导管药物流体输注器件
CN114432538B (zh) 贴片式药物输注装置
CN117691724B (zh) 人工心脏用供电装置
CN117691724A (zh) 人工心脏用供电装置
WO2023246555A1 (zh) 一种固定释放机构及体表单元植入装置
CN213584425U (zh) 一种新型电路连接器
CN213243615U (zh) 一种插接稳定的电池充电器
CN210056713U (zh) 一种用于无意识病人肠道辅助按压装置
CN214074529U (zh) 耳子自锁结构及注药泵
CN105434117B (zh) 一种综合急救模块
CN214632155U (zh) 一种新型植入性生物传感器皮肤固定座
CN217611856U (zh) 病房嵌入式专用设备舱
CN217091731U (zh) 一种改良的呼吸机接头
CN215384067U (zh) 安全自锁助针器
CN219040944U (zh) 一种连接装置
CN219983670U (zh) 一种导管保护装置
CN113209450B (zh) 一种治疗肾脏病用的腹膜透析导管体外固定装置
CN217606256U (zh) 艾灸治疗定时装置
CN215608128U (zh) 一种防管道移位的固定警报装置
CN216985918U (zh) 侧插型一次性胰岛素泵用输液器
CN215938650U (zh) 一种心血管护理用吸氧人工呼吸器
CN213284781U (zh) 一种肾内科用透析管固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