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684379A - 一种干衣机的判干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干衣机的判干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7684379A CN117684379A CN202211103314.5A CN202211103314A CN117684379A CN 117684379 A CN117684379 A CN 117684379A CN 202211103314 A CN202211103314 A CN 202211103314A CN 117684379 A CN117684379 A CN 11768437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mperature
- drying
- variance
- load
- clothe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1035 dry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9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5
- 230000001174 ascen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3086 colo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06010053615 Thermal burn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856 abnormal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259 detection of temperature stimulu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981 drying op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977 d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704 evapo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20 evapo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904 short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306 turnove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58/00—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06F58/32—Control of operations performed in 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06F58/34—Control of operations performed in domestic laundry dry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or target of the control
- D06F58/36—Control of operational steps, e.g. for optimisation or improvement of operational steps depending on the condition of the laundry
- D06F58/38—Control of operational steps, e.g. for optimisation or improvement of operational steps depending on the condition of the laundry of drying, e.g. to achieve the target humidity
-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58/00—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06F58/32—Control of operations performed in 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06F58/34—Control of operations performed in domestic laundry dry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or target of the control
- D06F58/36—Control of operational steps, e.g. for optimisation or improvement of operational steps depending on the condition of the laundry
-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2103/00—Parameters monitored or detected for the control of domestic laundry washing machines, washer-dryers or laundry dryers
- D06F2103/28—Air properties
- D06F2103/32—Temperat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Control Of Washing Machine And Dry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衣物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干衣机的判干方法,包括:干衣机运行干衣程序,获取干衣筒内若干不同位置的温度值;对所获取的多个温度值计算方差;根据计算得到的方差判断负载是否干燥完成。本发明中,干衣机利用干衣筒内不同位置处的温度值方差判断负载是否干燥完成,由于方差反映了多个数值之间的差异大小,进而对多个不同位置的温度值计算方差,可以避免烘干不均而造成负载表面多个位置之间的温度存在较大差异时,干衣机对负载是否干燥的误判。干衣机采用上述的判干方法,判断精度高,可实现负载均匀干燥。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衣物处理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干衣机的判干方法。
背景技术
干衣机是一种利用热空气使湿衣物或其他负载快速干燥的衣物处理设备,与自然晾干相比大大节省了衣物干燥所需的时间,尤其是在阴雨天期间,或是在长期处于潮湿气候的地区,解决了用户清洗衣物后长时间难以干燥的问题。为提升用户体验,现有技术中干衣机可自主判断衣物或其他负载是否已经干燥,进而控制停止运行。目前应用于干衣机上的判干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方法一,通过湿度传感器直接测试衣物的含水率,从而进行判断。现有的湿度传感器分为电阻式和电容式,不同的湿度对应不同的电阻值或电容值。然而,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湿度传感器的电阻值或电容值会发生漂移,进而导致测试值与实际值存在偏差。另外,在实际运用中,也可能存在测量结果不准确的情况。例如,当负载被大物件包裹时,可能出现大物件已经干燥,但被包裹的负载仍旧潮湿的情况,此时湿度传感器仅能检测位于表面的大物件的湿度,会导致被保护的负载烘干不足。而对小衣物进行干燥时,衣物与湿度传感器接触的几率偏度,进而容易误判衣物已经干燥。或者在干燥牛仔裤等厚度不均匀的衣物时,也有可能存在检测部位的布料已经干燥导致干衣机停止运行,但裤腿翻边、口袋等重叠部位实际上没有完全干燥的问题。
方法二,通过检测进出干燥筒的进风温度和出风温度进行判断,当进风温度与出风温度温差达到某个设定值后,再延时一段时间,干衣过程结束。方法三,通过测试干燥筒的出风口温度和出风口相对湿度综合判断干衣机结束条件。但以上两种方法可利用温度传感器判断负载的干燥程度,温度的设定值一般是预先在标准环境标准容量负载下令干衣机运行一设定的干衣时间进行测试得到的。例如,干衣机的干衣程序设定运行180分钟或者出风口温度设定50℃,当运行时间或者出风口温度任一值达到设定值时,干衣机停止加热。这种方法需要严格执行负载的种类和质量,才能够实现对干衣结束的精准控制。但是,用户在使用干衣机时,放入干衣筒内负载的种类、质量、初始含水率都是不确定的,因此对干衣机的判断精度要求很高,否则会导致负载未烘干,或者干衣时间过长烫伤衣物。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干衣机的判干方法,能够提高干衣机的判断精度,保证负载的干燥均匀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一种干衣机的判干方法,包括:
干衣机运行干衣程序,获取干衣筒内若干不同位置的温度值;
对所获取的多个温度值计算方差;
根据计算得到的方差判断负载是否干燥完成。
进一步地,根据计算得到的方差判断负载是否干燥完成包括:将所述方差与预设阈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判断负载是否干燥完成。
进一步地,若所述方差小于预设阈值,则判断负载干燥完成。
进一步地,若所述方差小于预设阈值,将获取的多个温度值分别与预设温度进行比较;
计算大于等于预设温度的温度值数量在所获取温度值总数量中的占比,若所述占比大于预设比例,则判断负载干燥完成。
进一步地,若所述方差大于等于预设阈值,或者所述占比小于等于预设比例,则返回至获取干衣筒内若干不同位置的温度值的步骤。
进一步地,干衣程序运行过程中,进行多次温度值的获取以及方差的计算,确定方差随时间的变化趋势;
根据计算得到的方差判断负载是否干燥完成包括:根据方差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以及本次计算的方差值判断负载是否干燥完成。
进一步地,若方差随时间先呈上升趋势,再转变为呈下降趋势,且本次计算的方差值小于预设阈值,则判断负载干燥完成。
进一步地,若方差随时间先呈上升趋势,再转变为呈下降趋势,且本次计算的方差值小于预设阈值,将本次获取的多个温度值分别与预设温度进行比较;
计算大于等于预设温度的温度值数量在所获取温度值总数量中的占比,若所述占比大于预设比例,则判断负载干燥完成。
进一步地,干衣机包括用于获取温度值的温度检测装置;
干衣程序运行达到设定条件,控制所述温度检测装置开启,获取干衣筒内若干不同位置的温度值。
进一步地,所述设定条件为干衣筒的出风口处温度达到设定温度或干衣程序的已运行时长达到设定时长;或者,所述设定条件为干衣筒的出风口处温度达到设定温度,且干衣程序的已运行时长达到设定时长;
或者,所述设定条件包括:
第一设定条件,干衣筒的出风口处温度达到设定温度;
以及第二设定条件,干衣程序的已运行时长达到设定时长;
达到第一设定条件和第二设定条件中的任一设定条件,则控制温度检测装置开启。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中,干衣机对干衣筒内多个不同位置的温度值计算方差,用于进行负载是否干燥的判断,在方差小于预设阈值时,才判断负载干燥完成。由于方差反映了筒内负载不同位置的温度间的差异程度,因而避免了负载局部温度过高或过低时,干衣机对负载是否干燥产生误判的问题,提高了干衣机的判干准确性,也确保了干衣机对负载烘干的均匀性。
本发明中,干衣机还获取不低于预设温度的温度值占比,和/或方差在干衣过程中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从而与具体的方差值结合进行负载是否干燥的判断,可以防止单次检测温度出错,造成干衣机出现误判的问题,进一步提高了干衣机对负载是否干燥的判断精度。
本发明中,温度检测装置在干衣程序运行达到设定条件时才开启进行温度值的获取,从而判断衣物是否干燥完成。在负载湿度较高的干衣初始阶段,温度检测装置处于关闭状态而不工作,有利于延长温度检测装置的使用寿命,同时具有节约能耗的效果。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作为本发明的一部分,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的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但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显然,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干衣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多个位置温度值的方差随干衣程序运行时长的变化趋势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干衣机的判干方法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干衣机的判干方法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三中干衣机的判干方法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四中干衣机的判干方法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五中干衣机的控制方法流程图。
图中:1、干衣筒;2、红外温度传感器;3、衣物投放口;4、加热模块。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构思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发明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述的干衣机的判干方法包括:
干衣机运行干衣程序,获取干衣筒1内若干不同位置的温度值;
对所获取的多个温度值计算方差;
根据计算得到的方差判断负载是否干燥完成。
在上述方案中,干衣机利用干衣筒1内不同位置处的温度值方差判断负载是否干燥完成,由于方差直接反映了多个数值之间的差异大小,进而对多个不同位置的温度值计算方差,可以避免烘干不均而造成负载表面多个位置之间的温度存在较大差异时,干衣机对负载是否干燥的误判。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干衣机包括用于获取温度值的温度检测装置,所述温度检测装置优选采用红外检测的方式获取干衣筒1内不同位置的温度值。具体地,所述的温度检测装置为红外温度传感器2,红外温度传感器2以矩阵方式检测干衣筒1内M×N个不同位置的温度值,进而干衣机可计算方差,判断筒内负载是否干燥完成。
详细地,红外温度传感器2安装在干衣筒1的前上方,也即衣物投放口3的上方,其具有多个红外测量点,可以检测正对筒内M×N个位置的温度值。其中,M、N的选取与红外温度传感器2的型号有关,也与干衣筒1的容量有关,本发明中不做具体限定。
干衣机还包括设置在干衣筒1后部的加热模块4,加热模块4运行对周围的空气进行加热,加热后的空气由干衣筒1的筒底进入干衣筒1内部,实现对筒内负载的烘干。具体地,干衣筒1的筒底连通风道,加热模块4设置在所述风道中,风道中还设置有风机,用于驱动空气沿风道进入干衣筒1内部。
图2所示为干衣机运行干衣程序的过程中,对获取的多个温度值计算所得的方差值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在干衣程序的初始阶段,干衣筒1内的负载均处于潮湿状态,进而红外温度传感器2所检测的不同位置的温度值之间比较接近,也即差异较小,因此开始进行衣物烘干时计算所得的方差值较小。
随着烘干的进行,由于干衣筒1在干衣程序运行过程中持续转动带动筒内负载翻转,容易导致烘干不均匀,进而部分负载表面温度高,部分负载表面温度低,导致不同位置的温度值之间的差异逐渐增大,进而计算所得的方差值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并在干衣程序运行一定时长之后(如图2所示为110min)达到最大值。
在干衣程序的后续运行中,干衣筒1内各区域负载表面的温度逐渐靠近,也即所检测的不同位置的温度值之间的温差逐渐减小,进而计算所得方差值由前一阶段具有上升趋势转变为逐渐降低,直至筒内负载完全干燥时,所得方差值接近为零。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根据计算的得到方差判断负载是否干燥完成包括:将所述方差与预设阈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判断负载是否干燥完成;若方差大于等于预设阈值,则判断负载未完全干燥。
在上述方案中,干衣机将计算得到的方差与预设阈值进行比较,如果所得方差大于等于预设阈值,则说明当前测得的多个温度值之间差异较大,也即负载温度分布不均匀,进而负载的干燥程度也不均匀。因此,此时判断负载并没有完全干燥,避免了负载局部干燥情况下,干衣机对负载是否干燥完成的误判。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干衣机的判干方法,包括:
干衣机运行干衣程序,获取干衣筒1内M×N个不同位置的温度值;
对所获取的M×N个温度值计算方差;
根据计算得到的方差判断负载是否干燥完成。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根据计算得到的方差判断负载是否干燥完成包括:将所述方差与预设阈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判断负载是否干燥完成。
本实施例中,若所述方差小于预设阈值,则判断负载干燥完成。此时,加热模块4停止工作,干衣筒1可继续转动带动负载翻滚降温。当负载温度降低至一定温度以下时,用户可取出干燥完成的负载。
优选地,加热模块4停止工作时,设置在风道中的风机继续保持工作状态,向干衣筒1内输送冷风,可加速筒内负载的降温速率,使得用户可以尽快取出负载,节省干衣程序运行的总时长。
若计算得到的方差大于等于预设阈值,干衣机判断负载未完全干燥。此时,加热模块4继续运行,并通过风机的驱动向干衣筒1内继续输送高温空气,继续对筒内负载进行烘干。
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方案中,当计算得到的方差大于等于预设阈值时,干衣机经过预设时间间隔后通过温度检测装置,即红外温度传感器2再次获取M×N个温度值,并计算方差,判断负载是否干燥完成。
若方差小于预设阈值,则判断负载干燥完成,停止对负载的烘干。而如果方差仍大于等于预设阈值,则等待再次进行温度的检测。
在上述方案中,如果当前计算的方差大于等于预设阈值,说明所获取的M×N个温度值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也即筒内不同区域的负载之间存在较大的温差,进而干燥程度不同。此时干衣机继续对负载进行烘干,同时间隔一定时间后再次检测温度,根据计算的方差进行判断,可确保对负载是否干燥的精准判断,保证负载达到均匀干燥的状态。同时,一旦根据检测的多个温度值计算方差降低至预设阈值以下,则停止烘干过程,避免负载完全干燥后继续加热造成负载的烫伤损坏。
本实施例的具体方案中,干衣机的判干方法如图3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S11、干衣机运行干衣程序;
S12、红外温度传感器检测多个温度值;
S13、计算多个温度值的方差;
S14、判断方差是否小于预设阈值,若是,则判断负载干燥完成,若否,返回至步骤S12。
本实施例中,干衣机同时检测干衣筒1内多个不同位置的温度值,并计算方差,根据方差是否小于预设阈值判断负载是否干燥完成,不会出现负载局部干燥时的误判,提高了干衣机对负载是否干燥的判断精度,具有保证负载均匀干燥的效果。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干衣机根据获取的M×N个温度值,以及计算得到的M×N个温度值的方差判断负载是否干燥完成。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若计算得到的方差小于预设阈值,将获取的M×N个温度值分别与预设温度T0进行比较。
计算大于等于预设温度T0的温度值数量X在所获取温度值总数量M×N中的占比,若所述占比大于预设比例,则判断负载干燥完成。而如果所述的占比小于等于预设比例,则判断负载未完全干燥,继续对负载进行烘干。
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中,所述的预设比例设定为70%~90%,优选为80%。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预设温度为干衣程序的一个运行参数,其取值可以由用户进行程序设置时自主设定,也可以是所运行干衣程序的默认取值。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具体方案中,所述预设温度的取值即为干衣程序的烘干温度,也即向干衣筒1内输送的高温空气的温度。当负载处于潮湿状态时,其中的水分蒸发会从环境中吸收热量,进而其表面温度会低于进入干衣筒1中空气的温度。而当负载表面的温度与进入的空气温度基本一致时,说明负载不再从环境中吸热,也即达到了干燥状态。因此,当检测到的多个温度值中,大部分达到预设温度时,即可判断负载干燥完成。
在上述方案中,若筒内负载的干燥程度较为均匀,也有可能在负载未达到完全干燥的状态时,检测到的多个温度值之间就不具有过大差异,进而计算出的方差会小于预设阈值。在得到小于预设阈值的方差之后,本实施例的方案进一步将当前检测的各个温度值与预设温度进行比较,只有大部分位置的温度值都达到了预设温度才判断负载干燥完成,避免了负载干燥程度比较均匀,但实际仍未达到完全干燥状态时干衣机产生误判。
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方案中,若计算方差大于等于预设阈值,则判断负载未完全干燥。或者,当计算方差小于预设阈值进而将各个温度值与预设温度T0进行比较后,若计算出数量X在总数量M×N中的占比小于等于预设比例,则判断负载未完全干燥。
当判断负载未完全干燥时,干衣机经过预设时间间隔后再次进行温度检测,获取M×N个温度值并计算方差。若当前方差小于预设阈值,则进一步比较各个温度值与预设温度T0的大小,计算达到预设温度T0的温度值数量占比,从而判断出负载是否干燥完成。而如果当前方差仍仍大于等于预设阈值,则等待再次进行温度的检测。
详细地,本实施例中干衣机的判干方法如图4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S21、干衣机运行干衣程序;
S22、红外温度传感器检测多个温度值;
S23、计算多个温度值的方差;
S24、判断方差是否小于预设阈值,若是,则执行步骤S25,若否,返回至步骤S22;
S25、判断大于等于预设温度T0的温度值数量占比是否大于预设比例,若是,则判断负载干燥完成,若否,返回至步骤S22。
本实施例中,干衣机的判干逻辑包括多个温度值的方差小于预设阈值,以及多个温度值中大于等于预设温度的占比大于预设比例,只有以上两者同时满足时才判断负载干燥完成。通过双重判断逻辑进行负载是否干燥完成的判断,减少了误判的发生,进一步提高了干衣机进行负载干燥判断的精确度。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干衣机在干衣程序运行的过程中进行多次温度值的获取以及方差的计算,并确定方差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用于对负载是否干燥完成的判断。
具体地,所述的判干方法中,根据计算得到的方差判断负载是否干燥完成具体包括:根据方差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以及计算方差的取值判断负载是否干燥完成。
如图2所示,随着干衣程序的运行,干衣机内部多个不同位置的温度值所具有的方差一般情况下先逐渐增大,然后在达到最高值之后会逐渐降低,直至筒内负载干燥完成时达到接近为零的水平。
本实施例中,若方差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为方差随时间先呈上升趋势,再转变为呈下降趋势,且本次计算的方差值小于预设阈值,则判断负载干燥完成。
在上述方案中,如图1所示,干衣机随着干衣程序的运行多次通过红外温度传感器2进行温度检测,并在每次检测得到M×N个温度值时进行方差的计算,记录下方差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只有在干衣机记录的方差在一定时间段内呈上升趋势,但在目前的一段时间内呈下降趋势,且本次计算所得的方差已下降至低于预设阈值的水平时,才判断负载干燥完成。
以上的判干方法与单独比较方差值是否小于预设阈值的方式相比,能够避免在某一次温度检测时,部分检测点所测得的温度值不准确导致计算出的方差取值偏小时,干衣机错误地判断负载干燥完成的情况。
例如,由于负载随干衣筒1的转动在筒内翻滚,可能出现某一次进行温度检测时,M×N个被检测的位置大部分未落在筒内负载表面,而是落在了干衣筒1内壁上的情况。这时就有可能出现测得的多个温度值较为接近,进而计算出的方差值很小。但由于此时测得的多个温度值并非都是负载表面的温度,因此就可能出现计算所得方差值小于预设阈值,但负载实际并没有达到完全干燥状态的情况。
干衣机自身并不能判断每次检测的多个温度值是否属于负载表面的真实温度,为排除干衣过程中个别异常的方差值所造成的影响,本实施例的方案多次进行温度检测与方差计算,记录下方差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只有在方差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与正常干衣过程一致时,才可以根据本次计算的方差值小于预设阈值确定负载干燥完成。如此,提高了干衣机进行负载干燥判断的准确性。
进一步地,如果本次计算的方差值大于等于预设阈值,则判断负载未完全干燥,继续进行衣物的烘干,并在经过预设时间间隔后再次进行温度检测与方差的计算。
本实施例中的进一步方案中,干衣机根据检测的多个温度计算得到方差之后,先对方差随时间的变化趋势进行判断,当所述的变化趋势满足设定标准时,再将本次计算的方差值与预设阈值进行比较,判断负载是否干燥完成。
具体地,若判断本次温度检测前,方差存在随时间上升的变化趋势,且当前方差随时间呈下降趋势,则将本次计算的方差值与预设阈值进行比较,判断负载是否干燥完成。
如果判断当前方差随时间呈上升趋势,则等待预设时间间隔后再次进行温度值的获取,根据获取的多个温度值进行方差的计算,并判断方差随时间的变化趋势是否转变为下降趋势。当所述的变化趋势转变为下降趋势时,则进行本次计算的方差值与预设阈值的比较,否则继续等待下一次进行温度值的获取。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干衣机的判干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31、干衣机运行干衣程序;
S32、红外温度传感器检测多个温度值;
S33、计算并记录多个温度值的方差;
S34、统计方差随干衣程序运行时间的变化趋势,判断所述变化趋势是否已由上升趋势转变为下降趋势,若是,则执行步骤S35,若否,返回至步骤S32;
S35、判断本次计算的方差值是否小于预设阈值,若是,则判断负载干燥完成,若否,返回至步骤S32。
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方案中,若从第一次计算方差开始,所得的多个方差值随时间始终呈下降趋势,也不进行方差值与预设阈值的比较。干衣机继续以预设时间间隔进行温度检测与方差计算,直至方差呈现出随时间上升的变化趋势,然后再转变为随时间逐渐下降,此时再将本次计算的方差值与预设阈值进行比较,判断负载是否干燥完成。
优选地,干衣机对计算方差的次数进行累计,若从第一次计算方差开始,计算方差的次数累计达到N时,所得的N个方差值随时间始终呈下降趋势,则将本次计算的方差值与预设阈值进行比较,判断负载是否干燥完成。
本实施例中,干衣机可以在干衣程序开始运行时即通过红外温度传感器2进行温度的检测,也可以在干衣程序运行一段时间后再进行温度的检测。正常情况下,干衣机可以捕捉到方差值随时间先上升、再下降的变化趋势。但如果对开始进行温度检测的时机控制不够准确,就有可能错过方差值最大的时间点,进而没有捕捉到方差值随时间呈上升趋势的时间段。
在上述优选方案中,若干衣机连续计算得的N个方差始终随时间呈下降趋势,一般不会是温度检测不准确造成的,而可能是开始进行温度检测的时间较晚。此时虽然没有检测到方差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由上升转变为下降,干衣机仍然根据本次计算的方差值进行负载是否干燥的判断,避免了干衣机按照原有逻辑无法进行负载判干的问题。
本实施例中,干衣机根据所计算方差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结合本次计算的方差值进行负载是否干燥完成的判断,只有当多个方差之间的变化趋势与正常干衣过程相符时,才进一步根据当前方差值确定负载是否干燥。由于判干逻辑结合了干衣过程中的多次方差数据,能够避免某一次温度检测不准确,进而相应的方差值与负载的实际干燥情况不符,造成干衣机对负载干燥产生误判的问题。
实施例四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三的区别在于:干衣机根据方差随时间的变化趋势,本次计算的方差值,以及本次获取的M×N个温度值共同判断负载是否干燥完成。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若方差随时间先呈上升趋势,再转变为呈下降趋势,且本次计算的方差值小于预设阈值,将本次获取的M×N个温度值分别与预设温度T0进行比较。
计算大于等于预设温度的温度值数量X在所获取温度值总数量M×N中的占比,若所述占比大于预设比例,则判断负载干燥完成。而如果所述的占比小于等于预设比例,则判断负载未完全干燥,继续对负载进行烘干。
进一步地,当判断负载未完全干燥时,干衣机在经过预设时间间隔后再次进行温度检测与方差的计算,根据获取的数据判断负载是否干燥完成。
与以上的实施例二类似,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预设比例优选设定为80%,预设温度为干衣程序的运行参数,例如干衣程序的烘干温度。
在上述方案中,干衣机结合方差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当前的方差值,以及当前各检测点的温度值综合判断负载是否干燥完成,可进一步排除个别检测数据不准确所造成的影响,提高干衣机对负载干燥完成判断的准确性。
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方案中,如果本次计算的方差值大于等于预设阈值,则判断负载未完全干燥。此时无需进行各个温度值与预设温度的分别比较,干衣机继续进行衣物的烘干,并在经过预设时间间隔后再次进行温度检测与方差的计算。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干衣机的判干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41、干衣机运行干衣程序;
S42、红外温度传感器检测多个温度值;
S43、计算并记录多个温度值的方差;
S44、统计方差随干衣程序运行时间的变化趋势,判断所述变化趋势是否已由上升趋势转变为下降趋势,若是,则执行步骤S45,若否,返回至步骤S42;
S45、判断本次计算的方差值是否小于预设阈值,若是,则执行步骤S46,若否,返回至步骤S42;
S46、判断本次检测中大于等于预设温度T0的温度值数量占比是否大于预设比例,若是,则判断负载干燥完成,若否,返回至步骤S42。
本实施例中,干衣机根据方差随时间的变化趋势,本次计算的方差值,以及本次检测各个位置的具体温度值综合分析,进行负载是否干燥的判断,进一步提高了干衣机进行负载判干的精确度,避免了负载未完全干燥引起的用户抱怨,也可以防止负载干燥完成后继续加热造成负载烫伤的问题。
实施例五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为上述实施例一至四的进一步限定,所述干衣机的温度检测装置,即红外温度传感器2在干衣程序运行达到设定条件时开启,对干衣筒1内M×N个不同位置的温度值进行获取。
在干衣程序的初始阶段,负载普遍具有较高的湿度,需要烘干一段时间之后才能够干燥。也就是说,在干衣程序的初始阶段多次进行温度检测,其判断的结果必然是负载未完全干燥,没有检测的意义。本实施例检测干衣程序运行达到设定条件时,再控制红外温度传感器2开启进行温度检测,进而通过计算方差判断负载是否干燥完全。如此,在干衣程序的一次完整运行过程中,可减少红外温度传感器2的工作时长,起到延长其使用寿命,同时节约能耗的作用。
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方案中,所述的设定条件可以采用如下的几种具体方案。
方案一,所述的设定条件为干衣筒1的出风口处温度达到设定温度T1。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干衣筒1从筒底处进风,其出风口即为干衣筒1的筒口,也就是衣物投放口3附近。
在上述方案中,干衣机在衣物投放口3处,例如在红外温度传感器2的附近设置有另外的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干衣筒1出风口处的温度。当所述的出风温度达到设定温度时,即控制红外温度传感器2开启,检测正对筒内M×N个位置的温度值。干衣机再进一步根据得到的多个温度值计算方差,判断筒内负载是否干燥完成。
进一步地,所述的设定温度T1=α×T0,其中,T0为以上实施例中所述的预设温度,α为预设的比例系数,其取值可以是40%~60%,优选为50%。
在上述方案中,预设温度T0为干衣程序中设定的烘干温度,即向干衣筒1内输送的高温空气的温度。当负载处于潮湿状态时,其中的水分蒸发会从环境中吸收热量,进而干衣筒1出风口处的出风温度会低于进入干衣筒1内的高温空气温度。而随着负载逐渐干燥,其对热量的吸收也会减少,当负载接近达到干燥状态时,出风口处的出风温度也就接近进入干衣筒1内的高温空气温度。
当出风口处检测的温度达到预设温度T0的40%~60%时,说明负载的潮湿程度已明显降低。此时控制红外温度传感器2开启,开始进行温度筒内不同位置温度值的检测,进而判断负载是否干燥完成。
方案二,所述的设定条件为干衣程序的已运行时长达到设定时长。
干衣机开始执行干衣程序时,所述干衣程序具有默认的运行时长,或者可根据干衣筒1内的负载量,负载的初始湿度等条件预估完成负载烘干所需的运行时长。上述方案中在干衣程序开始运行设定时间之后,控制红外温度传感器2开启进行温度检测,也可以实现在负载湿度较大的烘干初期,红外温度传感器2处于关闭状态而不工作的目的。
优选地,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的设定时长可以是默认或预估运行时长的1/3至1/2。所述设定时长的具体取值不做限定,但优选需要保证红外温度传感器2开始进行温度检测后,可以捕捉到多个温度值的方差由上升趋势转变为下降趋势的变化趋势。
方案三,所述的设定条件为干衣筒1的出风口处温度达到设定温度,且干衣程序的持续运行时间达到设定时间。
在上述方案中,与方案一类似,干衣筒1在出风口处设置了另一温度传感器,对干衣筒1出风口处的温度进行检测。干衣机还获取干衣程序的已运行时长,只有当出风温度的判定条件和已运行时长的判定条件同时满足时,才开启红外温度传感器2进行测温。
优选地,用于检测出风口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在干衣程序开始运行时不启动,而是在干衣程序的已运行时长达到设定时长时再启动进行测温。若当前出风口处的温度达到了设定温度,则开启红外温度传感器2进行测温,对筒内负载进行判干。若当前出风口处的温度未达到设定温度,红外温度传感器2保持关闭状态,温度传感器实时检测出风口处的温度,当该温度达到设定温度时即开启红外温度传感器2。
通过以上方式,使得用于检测出风口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也无需在干衣程序启动时即开启工作,减少了该温度传感器的工作时间。
方案四,所述的设定条件包括第一设定条件和第二设定条件,干衣机判断达到第一设定条件和第二设定条件中的任一设定条件,则控制红外温度传感器2开启。其中,所述的第一设定条件为干衣筒1的出风口处温度达到设定温度,所述的第二设定条件为干衣程序的已运行时长达到设定时长。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的设定温度和设定时长的选取规则与以上的方案一至三中相同,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方案中,干衣机的温度检测装置,即红外温度传感器2在干衣程序启动时或启动后开启,进行一次温度检测操作,获取并记录筒内负载的温度初值Tem0。完成多个温度初值的检测后,即控制红外温度传感器2关闭,并在干衣程序运行达到设定条件时控制红外温度传感器2再次开启。
进一步地,在红外温度传感器2再次开启后,每完成一次M×N个不同位置温度值的检测,干衣机还对各个位置的当前温度值Tem与温度初值Tem0之间的差异进行显示。
具体地,干衣机计算本次检测得到的多个温度值Tem与温度初值Tem0之间的差值D=Tem-Tem0,根据差值D落入的数值范围不同,对应有不同的显示颜色。干衣机在显示屏上按照M×N个不同位置的相对位置关系,根据各个位置所计算出的差值D对应的显示颜色进行显示,从而方便用户实时了解筒内负载的温度变化情况。
优选地,所述的温度初值Tem0可以是红外温度传感器2开启时检测的第一个检测点的温度值,所述的第一个检测点可以是M×N个不同位置中的任意一个。
或者,红外温度传感器2对M×N个不同位置中的各个位置均进行检测获取各自的温度初值Tem0,进行差值D的计算时,将同一位置的当前温度值Tem与温度初值Tem0比较得到对应的差值D。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干衣机的一种控制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干衣程序开始运行;
S2、红外温度传感器检测温度初值后关闭;
S3、红外温度传感器保持关闭状态,判断干衣程序运行是否达到设定条件;
S4、若达到设定条件,则红外温度传感器再次开启,否则返回至步骤S3;
S5、红外温度传感器检测多个温度值;
S6、计算并记录多个温度值的方差;
S7、判断方差是否小于预设阈值,若是,则执行步骤S8,若否,返回至步骤S5;
S8、判断大于等于预设温度T0的温度值数量占比是否大于预设比例,若是,则判断负载干燥完成,若否,返回至步骤S5。
在上述方案中,干衣机根据多个温度值本身以及多个温度值的方差值判断负载是否干燥完成,红外温度传感器2在干衣程序启动后获取温度初值,然后即保持关闭状态,在干衣程序运行一段时间后才再次开启进行测温,对负载是否干燥进行判断,避免了红外温度传感器2的无效工作时间。
本实施例中干衣机的另一种控制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干衣程序开始运行;
S2’、红外温度传感器检测温度初值后关闭;
S3’、红外温度传感器保持关闭状态,判断干衣程序运行是否达到设定条件;
S4’、若达到设定条件,则红外温度传感器再次开启,否则返回至步骤S3’;
S5’、红外温度传感器检测多个温度值;
S6’、计算并记录多个温度值的方差;
S7’、统计方差随干衣程序运行时间的变化趋势,判断所述变化趋势是否已由上升趋势转变为下降趋势,若是,则执行步骤S8’,若否,返回至步骤S5’;
S8’、判断方差是否小于预设阈值,若是,则执行步骤S9’,若否,返回至步骤S5’;
S9’、判断大于等于预设温度T0的温度值数量占比是否大于预设比例,若是,则判断负载干燥完成,若否,返回至步骤S5’。
上述方案与前一种方案类似,也避免了红外温度传感器2的无效工作时间。以上方案的区别在于对负载是否干燥完成进行判断时,还结合了方差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当方差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当前的方差值,以及当前的多个温度值本身分别对应满足设定标准时,才判断负载完成干燥,判断更加准确。
本实施例中,干衣机上设置的温度检测装置并不是在干衣程序运行过程中全程保持开启状态,而是根据干衣筒1出风口处的温度和/或干衣程序的已运行时长,控制温度监测装置在干衣程序运行中途开启,进行多位置的温度检测并对负载是否干燥完成进行判断。由于干衣程序运行初期负载湿度较大,不需要进行判干操作,避免了温度检测装置在干衣程序运行初期的无效运行,有利于实现温度检测装置更长的使用寿命。同时通过缩短温度检测装置每次的运行时长,还可以节省干衣机工作的能耗。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利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提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干衣机的判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干衣机运行干衣程序,获取干衣筒内若干不同位置的温度值;
对所获取的多个温度值计算方差;
根据计算得到的方差判断负载是否干燥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衣机的判干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计算得到的方差判断负载是否干燥完成包括:将所述方差与预设阈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判断负载是否干燥完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干衣机的判干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方差小于预设阈值,则判断负载干燥完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干衣机的判干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方差小于预设阈值,将获取的多个温度值分别与预设温度进行比较;
计算大于等于预设温度的温度值数量在所获取温度值总数量中的占比,若所述占比大于预设比例,则判断负载干燥完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干衣机的判干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方差大于等于预设阈值,或者所述占比小于等于预设比例,则返回至获取干衣筒内若干不同位置的温度值的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衣机的判干方法,其特征在于,干衣程序运行过程中,进行多次温度值的获取以及方差的计算,确定方差随时间的变化趋势;
根据计算得到的方差判断负载是否干燥完成包括:根据方差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以及本次计算的方差值判断负载是否干燥完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干衣机的判干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方差随时间先呈上升趋势,再转变为呈下降趋势,且本次计算的方差值小于预设阈值,则判断负载干燥完成。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干衣机的判干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方差随时间先呈上升趋势,再转变为呈下降趋势,且本次计算的方差值小于预设阈值,将本次获取的多个温度值分别与预设温度进行比较;
计算大于等于预设温度的温度值数量在所获取温度值总数量中的占比,若所述占比大于预设比例,则判断负载干燥完成。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干衣机的判干方法,其特征在于,干衣机包括用于获取温度值的温度检测装置;
干衣程序运行达到设定条件,控制所述温度检测装置开启,获取干衣筒内若干不同位置的温度值。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干衣机的判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定条件为干衣筒的出风口处温度达到设定温度或干衣程序的已运行时长达到设定时长;或者,所述设定条件为干衣筒的出风口处温度达到设定温度,且干衣程序的已运行时长达到设定时长;
或者,所述设定条件包括:
第一设定条件,干衣筒的出风口处温度达到设定温度;
以及第二设定条件,干衣程序的已运行时长达到设定时长;
达到第一设定条件和第二设定条件中的任一设定条件,则控制温度检测装置开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103314.5A CN117684379A (zh) | 2022-09-09 | 2022-09-09 | 一种干衣机的判干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103314.5A CN117684379A (zh) | 2022-09-09 | 2022-09-09 | 一种干衣机的判干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684379A true CN117684379A (zh) | 2024-03-12 |
Family
ID=901271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1103314.5A Pending CN117684379A (zh) | 2022-09-09 | 2022-09-09 | 一种干衣机的判干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7684379A (zh) |
-
2022
- 2022-09-09 CN CN202211103314.5A patent/CN117684379A/zh active Pending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1790769B1 (en) | Clothes tumble dryer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 |
EP3660205B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clothes drying | |
US7975401B2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clothes dryer | |
CN101688354B (zh) | 控制滚筒式干衣机的方法 | |
US6446357B2 (en) | Fuzzy logic control for an electric clothes dryer | |
WO2018040931A1 (zh) | 一种干衣机判干方法 | |
US20090126220A1 (en) | Method for detecting the standstill of a drum in a tumble dryer, and tumble dryer which is suitable for this purpose | |
US20020184789A1 (en) | Self programming clothes dryter system | |
US20060150437A1 (en) | Detection of synthetic fabric loads in an automatic dryer | |
KR100664289B1 (ko) | 의류 건조기의 건조 방법 | |
US10669667B2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moisture content in a dryer appliance | |
CN100445459C (zh) | 衣物烘干机的控制方法及其装置 | |
US10472761B2 (en) | Self-calibrating automatic controller to determine end of cycle and track dryer cycle efficiency | |
KR101138139B1 (ko) | 응축식 건조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 |
CN106498678A (zh) | 干衣机控制方法 | |
CN108004718A (zh) | 衣物护理机及检测衣物护理机内衣物量的方法 | |
CN103502525A (zh) | 转筒式衣物干燥机及控制转筒式衣物干燥机的方法 | |
CN108193461B (zh) | 一种干衣剩余时间显示方法和使用该方法的干衣机 | |
KR101611276B1 (ko) | 무게감지장치를 갖는 건조기 및 이를 이용한 건조기 제어방법 | |
US10151061B1 (en) | Dryer appliances and methods of operation | |
KR101611270B1 (ko) | 무게감지장치를 갖는 건조기 및 이를 이용한 건조기제어방법 | |
CN117684379A (zh) | 一种干衣机的判干方法 | |
CN111549490B (zh) | 一种烘干设备的判干方法及烘干设备 | |
CN109610143B (zh) | 基于温度传感的衣物干湿程度检测装置及方法 | |
KR101474432B1 (ko) | 세탁기의 건조 방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