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676699A - 电池监视系统、控制装置、监视装置、记录介质以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池监视系统、控制装置、监视装置、记录介质以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676699A
CN117676699A CN202311128231.6A CN202311128231A CN117676699A CN 117676699 A CN117676699 A CN 117676699A CN 202311128231 A CN202311128231 A CN 202311128231A CN 117676699 A CN117676699 A CN 1176766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ion
battery
monitoring
control device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12823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繁森祥吾
沼田达宏
渡边哲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ns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Dens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nso Corp filed Critical Dens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76766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67669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36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measuring or monitoring the electrical condition of accumulators or electric batteries, e.g. capacity or state of charge [SoC]
    • G01R31/371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measuring or monitoring the electrical condition of accumulators or electric batteries, e.g. capacity or state of charge [SoC] with remote indication, e.g. on external charger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36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measuring or monitoring the electrical condition of accumulators or electric batteries, e.g. capacity or state of charge [SoC]
    • G01R31/382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battery or accumulator variables, e.g. SoC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36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measuring or monitoring the electrical condition of accumulators or electric batteries, e.g. capacity or state of charge [SoC]
    • G01R31/385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battery or accumulator variables
    • G01R31/387Determining ampere-hour charge capacity or SoC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25Structural combination with electronic components, e.g. electronic circuits integrated to the outside of the cas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9/00Arrangements in telecontrol or telemetry systems for selectively calling a substation from a main station, in which substation desired apparatus is selected for applying a control signal thereto or for obtaining measured values therefrom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36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measuring or monitoring the electrical condition of accumulators or electric batteries, e.g. capacity or state of charge [SoC]
    • G01R31/396Acquisition or processing of data for testing or for monitoring individual cells or groups of cells within a batter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25Structural combination with electronic components, e.g. electronic circuits integrated to the outside of the casing
    • H01M2010/4271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s including electronic circuits, e.g. control of current or voltage to keep battery in healthy state, cell balanc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25Structural combination with electronic components, e.g. electronic circuits integrated to the outside of the casing
    • H01M2010/4278Systems for data transfer from batteries, e.g. transfer of battery parameters to a controller, data transferred between battery controller and main controller

Abstract

控制装置(50)在通信周期(T)之中包含通过单播通信(UC)向多个监视装置(401…40n)的各个指示电池监视信息的取得的内容以及通过广播通信(BC)向多个监视装置(401…40n)指示电池监视信息的取得定时的内容在内地进行指示。由此,可提供能够尽量抑制广播通信的次数的电池监视系统、控制装置以及程序。

Description

电池监视系统、控制装置、监视装置、记录介质以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电池监视系统、控制装置、监视装置、记录介质以及方法。
背景技术
例如混合动力车(HV)、插电混合动力车(PHV)、电动汽车(EV)等车辆例如搭载有锂离子电池等车辆行驶用的电池组。电池组是组合了电池单元的构成,且提出了监视电路监视各电池单元的状态的构成。
此时,在将监视电路的搭载部构成为卫星(satellite)型的电池管理系统(BMS)的情况下,在监视装置上搭载监视电路,控制装置通过无线通信部与卫星电池模块进行通信,搭载于监视装置的监视电路基于控制装置的指令取得电池单元的状态。
以往,控制装置通过没有送达确认的广播通信多次从不同的频带进行发送,从而对监视装置指示以电池组的电压测量为首的电池控制的内容与其测量定时。监视装置通过单发或者多次的单播通信向控制装置响应该测量结果。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15/189898号
发明内容
在背景技术栏所记载的系统中,由于多次的广播通信,指令的传递花费时间。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尽量抑制广播通信的次数的电池监视系统、控制装置、监视装置、记录介质以及方法。
本公开以电池监视系统作为对象,该电池监视系统具备取得在电池的状态监视中使用的电池监视信息的多个监视装置、及通过与多个监视装置进行无线通信而所述电池监视信息并执行规定的处理的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在与多个监视装置之间进行通信的通信周期之中,利用指示部包含通过单播通信向多个监视装置的各个指示电池监视信息的取得的内容以及通过广播通信向多个监视装置指示电池监视信息的取得定时的内容在内地进行指示。
根据上述,由于同时采用基于单播通信的电池监视信息的取得指示与基于广播通信的取得定时的指示,因此与以往的基于广播通信的电池监视信息的取得指示以及定时指示的构成相比,能够尽量抑制广播通信的次数。
附图说明
图1是概略地表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电池监视系统的框图。
图2是示意地表示电池组的构造的立体图。
图3是示意地表示电池组的构造的俯视图。
图4是电池监视系统的电构成图。
图5是概略地表示监视装置与控制装置之间的通信建立处理的流程的通信序列图之一。
图6是概略地表示监视装置与控制装置之间的通信建立处理的流程的序列图之二。
图7是概略地表示控制装置与监视装置之间的通信处理的流程的序列图之一。
图8是概略地表示控制装置与监视装置之间的通信处理的流程的序列图之二。
图9是概略地表示控制装置的处理内容的流程图。
图10是概略地表示控制装置与多个监视装置之间的处理的流程的序列图。
图11是概略地表示再次通信建立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12是概略地表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监视装置的处理内容的流程图。
图13是概略地表示电池监视系统的构成要素的功能的构成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一边参照附图一边对与电池监视系统1相关的几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中,在各实施方式中,有时对同一或者类似的构成标注同一或者类似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一边参照图1至图11一边对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电池监视系统1以电池组系统2为主要构成,内置于车辆10中。车辆10涉及混合动力车辆(HV)、插电混合动力车辆(PHV)、电动汽车(EV)等,将搭载的电池组11的电池组12(参照图2)作为驱动源的至少一部分而行驶。
在车身13的内部搭载有电池组11、动力控制单元(以下,简称为PCU)14、马达15以及上位ECU16。上位ECU16构成为电子控制装置。电池组11有时配置于车身13的发动机室内,但也可以配置于乘员例如驾驶员的座位下、车身13的框架周边、后备箱等。
如图2所示,电池组11具备多个作为电池模块的电池堆20,在电池堆20收纳有多个电池单元22而构成电池组12。通过在电池组12中蓄积驱动马达15的电力而用作车辆10的驱动源。图1所示的PCU14将蓄积于电池组11的电池组12的电力向马达15供给。在车辆10制动时等,马达15使再生电力返回到电池组12,电池组11的电池组12构成为根据马达15的发电电力而被充电。
<电池组11的构造>
以下,参照图2、图3对电池组11的构造例进行说明。图2中用双点划线示出框体30,框体30成形为大致立方体。将框体30的长度方向表示为X方向,将短边方向表示为Y方向。将相对于向车身13的搭载面成为垂直的上下方向表示为Z方向。X方向、Y方向以及Z方向表示相互正交的关系。
如图2所示,在电池组11的框体30配置有电池组12、多个监视装置40、及控制装置50。监视装置40搭载监视电池组11的监视电路,被称作卫星电池模块(SBM:SatelliteBattery Module)。框体30的Z方向下表面成为向车身13的搭载面。在本实施方式中,X方向成为车辆10的左右方向,Y方向成为车辆10的前后方向,Z方向成为车辆10的上下方向。图2以及图3的配置只是一个例子。向车身13的搭载方向是一个例子,对于车辆10,可以任意地配置电池组11。
电池组12具有沿X方向排列地配置的多个电池堆20。电池堆20有时被称作电池块、电池模块等。电池组12有时由多个电池堆20串联以及/或者并联地连接而构成,但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多个电池堆20串联连接的例子。
各电池堆20具有多个电池单元22。多个电池单元22分别收容于未图示的电池壳体,由此多个电池单元22的相对位置被固定。电池壳体为金属制或树脂制。在电池壳体为金属制且构成为矩形箱状的情况下,在电池壳体的壁面与电池单元22之间整体地夹设有电绝缘性的部件。绝缘性部件也可以局部地夹设在电池壳体的壁面与电池单元22之间。
另外,多个电池单元22只要能够固定相互的相对位置,作为其固定部件的方式就不被特别限定。例如也可以采用多个电池单元22被带状的带(band)约束的构成。在该情况下,也可以在多个电池单元22之间夹设用于保持两者的分离距离的分隔件。
电池堆20具有以串联的方式连接的多个电池单元22。本实施方式的电池堆20由沿Y方向排列地配置的多个电池单元22串联连接而构成,电池组12提供直流电压源。
电池单元22是通过化学反应生成电动势电压的二次电池,作为二次电池,能够采用锂离子二次电池、镍氢二次电池、有机自由基电池等。锂离子二次电池是以锂为电荷载体的二次电池。电池单元22所能够采用的二次电池除了电解质为液体的二次电池之外,也可包含使用了固体的电解质的所谓的全固体电池。
各电池单元22以电池壳体的侧面彼此在Y方向上相接的方式层叠。电池单元22在X方向的两端具有向Z方向、更详细地说向表示上方的Z+方向突出的正极端子23以及负极端子24。这些正极端子23以及负极端子24的突出的端面的Z方向的位置在各电池单元22中相同。各电池单元22在Y方向上交替配置正极端子23以及负极端子24地层叠。
在各电池堆20的上表面,在X方向的两端配置有一对直线状的汇流条单元25。汇流条单元25分别位于多个电池壳体的正极端子23以及负极端子24的突出的端面上的X方向的两端而配置。
各汇流条单元25具有:多个汇流条26,将在Y方向上交替地配置的正极端子23以及负极端子24电连接;以及覆盖多个汇流条26的汇流条罩27。汇流条26是以铜、铝等导电性良好的金属为材料的板材。汇流条26将在Y方向上相邻的电池单元22的正极端子23与负极端子24电连接。由此,在各电池堆20中,多个电池单元22被串联连接。
这里,对某一电池堆20的电连接状态进行说明。在某一电池堆20之中,某一第一电池单元22的一方的端部被设为正极,另一方的端部被设为负极。在电池单元22的正极连接有正极端子23,在负极连接有负极端子24。在该第一电池单元22的Y方向侧部的位置配置有第二电池单元22。第二电池单元22与第一电池单元22相比,正极与负极的X方向位置相互相反地配置。而且,第一电池单元22的负极端子24与第二电池单元22的正极端子23之间利用汇流条26连接。
而且,在第二电池单元22的Y方向侧部的位置配置有第三电池单元22。第三电池单元22与第二电池单元22相比,正极与负极的X方向位置相互地相反配置,第二电池单元22的负极端子24与第三电池单元22的正极端子23之间利用汇流条26连接。如此,多个电池单元22一边调换正极与负极的X方向位置一边沿Y方向并列设置多个,正极端子23以及负极端子24利用汇流条26连结。由此,各电池堆20的电池单元22被电串联连接。
在各电池堆20中,位于在Y方向上排列的多个电池单元22的端部的两个电池单元22的一方成为最高电位,另一方成为最低电位。在最高电位的电池单元22的正极端子23与最低电位的电池单元22的负极端子24中的至少一方连接规定的布线。
如图2以及图3所示,电池堆20沿X方向排列有多个。在X方向相邻的两个电池堆20的一方中的最高电位的电池单元22的正极端子23与在另一方中的最低电位的电池单元22的负极端子24经由规定的布线而连接。由此,多个电池堆20被串联电连接。
这样,位于在X方向上排列的多个电池堆20的端部的两个电池堆20的一方成为最高电位侧,另一方成为最低电位侧。在最高电位侧的电池堆20中,在多个电池单元22中的最高电位的电池单元22的正极端子23连接输出端子。在最低电位侧的电池堆20中,在多个电池单元22中的最低电位的电池单元22的负极端子24连接有输出端子。这两个输出端子连接于搭载于车辆10的PCU14等电气设备。正极端子23与负极端子24在X方向上可以至少一部分对置也可以不对置。
另外,可以不将在X方向上相邻的两个电池堆20经由规定的布线电连接,也可以将多个电池堆20的任意两个经由规定的布线电连接。
图3所示的汇流条罩27使用树脂等电绝缘材料而形成。汇流条罩27以覆盖多个汇流条26的方式沿Y方向从电池堆20的端部到端部设为直线状。汇流条罩27也可以具有隔壁。通过设置隔壁,能够提高在Y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汇流条26之间的绝缘性。
监视装置40设于多个电池堆20的各个。监视装置40如图2所示,对于各电池堆20配置于一对汇流条单元25之间。监视装置40与上述的电池壳体的正极端子23与负极端子24的突起的端面在Z方向上对置地配置。监视装置40与该端面可以在Z方向上分离,也可以在Z方向上相向地接触。也可以在监视装置40与该端面之间设有绝缘片等夹设物。
监视装置40通过螺钉等固定于汇流条单元25。监视装置40如后述那样构成为能够在与控制装置50之间进行无线通信。监视装置40所具备的后述的天线49被配置成在XY方向上与汇流条单元25不重叠,换句话说是比汇流条单元25更向Z方向突出。
另外,连结监视装置40与汇流条单元25的螺钉等连结部件例如可以使用非磁性材料,由此能够提高无线通信的性能。设于电池堆20的部件特别是在特性上可以不具备磁性的情况下,可以使用非磁性材料。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框体30的内侧沿X方向排列地配置有多个监视装置40。而且,多个监视装置40的Y方向位置被设为相同。由于采用了这种配置,因此能够缩短多个监视装置40的配置间隔且提高无线通信特性。
多个监视装置40分别安装于多个电池堆20的Z方向端面,控制装置50安装于所有电池堆20中的X方向单端面。
控制装置50的天线57设置成比汇流条单元25向Z方向突出。连接于控制装置50的天线57例如配置为与监视装置40的天线49相同程度的Z方向高度。另外,天线49、57的配置关系并不限定于该关系性。
框体30为了应对EMC而例如具有将电磁波反射的性能。EMC表示ElectromagneticCompatibility(电磁兼容性)的缩写。框体30包含树脂材料与为了反射电磁波而具有磁特性的金属即磁性材料而构成。框体30也可以包含树脂材料而构成,但磁性材料可以以覆盖树脂材料的方式构成,也可以埋入于树脂材料的内部而构成。框体30也可以具备碳纤维而构成。框体30也可以包含取代反射电磁波的性能而具有吸收电磁波的性能的材料来构成。
框体30具备连通于电池组11的收容空间与其外侧的空间的孔。孔用于通气、电力线、信号线的通电等。在具有孔的构成的情况下,也可以在孔设置覆盖部(未图示)。覆盖部例如由连接器、电磁屏蔽部件、密封材料等构成,将电池组11的收容空间与其外部的空间之间的孔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封堵。
覆盖部例如包含具有磁特性的金属材料而构成。覆盖部也可以包含树脂材料,但磁性材料可以构成为覆盖树脂材料,也可以埋入于树脂材料的内部而构成。覆盖部也可以具备碳纤维而构成。
框体30的孔也可以不另外设置覆盖部而由收容于框体30的收容空间的要素覆盖。另外,电力线、信号线也可以以保持于形成框体30的壁部的一部分的电绝缘部件的状态遍及收容空间与外部的空间地配置。
另外,多个监视装置40以及控制装置50的安装构造并不限定于图2所示的构造。例如多个监视装置40虽然可以分别安装于框体30的内侧的多个电池堆20,但是控制装置50也可以安装于框体30的外侧壁面,例如也可以是在监视装置40与控制装置50的对置区域设置框体30的壁面那样的安装构造。在该情况下,虽然与图2所示的安装构造比较,监视装置40与控制装置50之间的电波的传播环境恶化,但是只要监视装置40与控制装置50可相互进行通信处理即可。
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准备多个装入有多个电池单元22的电池堆20作为模块且直接收纳于框体30的方式,但也可以适用于所谓无模块化的构造。例如也可以如被称作电池-电池包那样省略电池单元22的模块化,将多个电池单元22直接收纳于电池组11。电池-电池包是指Cell to Pack(CTP)。
也可以如被称作模块-平台那样将电池堆20直接收纳于车辆10的框架。模块-平台是指Module to Platform(MTP)。也可以如被称作电池单体-底盘那样在车辆10的底盘上将电池单元22直接封装化并且在机架(chassis)中作为车身构造的一部分而搭载。电池单体-底盘是指Cellto Chassis(CTC)。
即使电池组11像这样不采用收容于框体30的构造,在控制装置50与监视装置40之间进行无线通信的情况下也会产生不规则反射。控制装置50以及监视装置40由于其配置场所被固定,因此虽然难以产生智能手机、平板终端的通信处理那样的时间上的通信位置变动的影响,但是容易更显著地产生控制装置50与监视装置40之间的不规则反射的影响。
<PCU14、马达15、上位ECU16的构成说明>
图1所示的PCU14按照来自上位ECU16的控制信号,在电池组11与马达15之间执行双向的电力转换。PCU14例如包含驱动马达15的逆变器和将向逆变器供给的直流电压升压到电池组11的输出电压以上的转换器而构成。
马达15是交流旋转电机,例如是在转子中埋设有永磁体的三相交流同步电动机。马达15由PCU14驱动而产生旋转驱动力,马达15产生的驱动力被传递到驱动轮。另一方面,在车辆10制动时,马达15作为发电机而动作,进行再生发电。马达15发电而产生的电力通过PCU14供给到电池组11,蓄积于电池组11的电池组12。
上位ECU16包含CPU、ROM、RAM以及非易失性半导体存储装置等存储器、用于输入输出各种信号的输入输出端口等而构成。存储器中存储有上位ECU16所执行的处理程序,CPU执行存储于存储器的程序。存储器被用作非迁移实体记录介质。上位ECU16从电池组11的控制装置50接收电池组12的电压、SOC(State Of Charge)等信息,并控制PCU14,从而控制马达15的驱动以及电池组11的充放电。
对于串联连接有电池单元22的电池组12串联连接电流传感器17(参照图4),由此能够测量流经电池组12的整体的电流。如图4所示,电流传感器17连接于上位ECU16。上位ECU16根据电流传感器17的感测信息,能够取得流经电池组12、电池单元22的电流信息。
这里,示出了电流传感器17连接于上位ECU16的方式,但也可以是在控制装置50连接有电流传感器17,控制装置50利用电流传感器17取得流经电池组12的电流信息。控制装置50与上位ECU16能够相互通信连接,因此无论哪个构成取得电流传感器17的电流信息都能够共享流经电池组12的电流信息。
以下,对监视装置40、控制装置50的具体构成进行说明。
<监视装置40的系统的具体构成>
如图4所示,监视装置40具备电源电路41~43、监视器IC44、微机45、无线IC46、选择电路47、匹配电路48以及天线49而构成。监视装置40的电源电路41使用从电池堆20供给的电压生成动作电压并将生成电压向电源电路42、43供给,并且向监视器IC44供给。电源电路42根据电源电路41的输出生成动作用电压,并将该生成电压向微机45供给。电源电路43根据电源电路41的输出生成动作用电压并将该生成电压向无线IC46供给。
监视装置40的选择电路47输入搭载于电池堆20的未图示的温度传感器测定电池单元22的温度的单元温度信号以及辨别电池单元22的种类的单元辨别信号所涉及的传感器信号,选择传感器信号并使其输入到监视器IC44。监视装置40的监视器IC44感测电池单元22的单元电压、单元温度、单元辨别的信息等,通过微机45使该电池监视信息存储于无线IC46的存储器。监视器IC44执行监视装置40的电路部分的故障诊断,监视该故障诊断信息,并通过微机45使故障诊断信息存储于无线IC46的存储器。
监视装置40的微机45接收从监视器IC44输入的电池监视信息或者故障诊断信息并向无线IC46发送。微机45表示具有控制监视器IC44的电池监视信息或者故障诊断的时间表的功能的控制电路。
监视装置40的无线IC46从微机45接收电池监视信息或者故障诊断信息,向主机侧的控制装置50传递信息。此时,无线IC46向控制装置50的无线IC54、即主机侧传递信息,从控制装置50的无线IC54接收信息。无线IC46表示控制监视装置40与控制装置50之间的通信数据大小、通信形式、时间表、错误检测等的通信器件。
监视装置40的匹配电路48以及天线49表示用于将无线IC46的输出信号转换为电波并向空间放射、且接收在空间中传播来的电波并向无线IC46输入的物理接口。
也可以不安装前述的微机45,在该情况下,可以采用无线IC46与监视器IC44直接通信的构成。也可以是监视装置40的无线IC46管理监视器IC44的电池监视信息、故障诊断信息的取得时间表或者发送时间表。
<控制装置50的系统的具体构成>
控制装置50具备电源电路51、52、主微机53、无线IC54、副微机55、匹配电路56以及天线57。控制装置50的电源电路51使用从辅机电池60供给的电压生成动作电压,并向电源电路52供给,并且向主微机53供给。电源电路52使用电源电路51的输出生成动作电压并向无线IC54供给。
控制装置50的匹配电路56以及天线57表示用于将无线IC54输出的信号改变为电波并向空间放射、且接收在空间中传播来的电波并向无线IC54输入的物理接口。
控制装置50的无线IC54接收来自监视装置40的无线IC46的电池监视信息或者故障诊断信息等,向控制装置50的主微机53传递信息。此外,控制装置50侧的无线IC54接收从主微机53发送的数据并朝向监视装置40的无线IC46发送。无线IC54表示控制监视装置40-控制装置50间的通信数据大小、通信形式、时间表、错误检测等的通信器件。
控制装置50的主微机53使用从无线IC46发送的电池单元22的电压、温度等信息运算成为电池单元22的状态指标的SOC、诊断信息等并传递到上位ECU16。主微机53控制点火接通/断开的状态、均衡控制的切换。
主微机53通过无线IC46、54利用无线通信向监视装置40发送控制信号等信息并控制监视装置40的动作状态。控制装置50的副微机55监视无线IC54与主微机53之间的数据或监视主微机53的动作状态。副微机55也可以监视无线IC54的动作状态。
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控制装置50具备副微机55且副微机55监视无线IC54与主微机53之间的数据或监视主微机53的动作状态的例子。然而,控制装置50的构成并不限定于这种例子。例如控制装置50也可以不具备副微机55。
另外,如前述那样在监视装置40上未安装有微机45的情况下,控制装置50的主微机53也可以取代微机45而管理监视器IC44的电池监视信息的取得时间表、故障诊断信息的取得时间表、或者通信时间表。
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控制装置50的主微机53使用从无线IC46发送的电池单元22的电压、温度等信息运算成为电池单元22的状态指标的SOC、诊断信息等并传递到上位ECU16的例子。然而,电池信息的运算并不限定于这种例子。
例如监视装置40的微机45也可以使用监视器IC44取得的电池单元22的电压、温度等信息运算成为电池单元22的状态指标的SOC、诊断信息等,并将运算结果向控制装置50的无线IC54发送。附带地说,监视装置40的微机45也可以使用运算结果进行电池单元22或者监视器IC44的异常诊断,也可以将异常诊断的结果向控制装置50的无线IC54发送。
另外,也可以利用监视装置40的无线IC46运算由监视装置40的监视器IC44取得的电池单元22的电压、温度等信息。进一步说,也可以利用控制装置50的无线IC54运算由监视装置40的监视器IC44取得的电池单元22的电压、温度等信息。附带地说,监视装置40的微机45也可以使用运算结果进行电池单元22的异常诊断,也可以将异常诊断的结果向控制装置50的无线IC54发送。
<无线通信>
接下来,参照图4~图11对监视装置40与控制装置50之间的无线通信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电池监视系统1将以控制装置50为中心的多个监视装置40以星型网络连接且能够进行分组通信。在该电池监视系统1中,通信节点数为3个以上。
控制装置50在与多个监视装置40的各个之间分别建立通信且对信息进行无线通信。以下,对一个控制装置50与一个监视装置40之间的无线通信进行说明,但控制装置50在与多个所有监视装置40之间执行相同的处理。
如图5所示,监视装置40以及控制装置50在S10中执行通信建立处理。通信建立处理例如在监视装置40、控制装置50各自的起动时进行。在使车辆10起动时,用户将点火开关从断开操作到接通,但此时起动信号被赋予到控制装置50。在控制装置50起动时,在控制装置50与所有监视装置40之间分别执行通信建立处理。另外,通信建立处理是单播通信UC所需的处理,在广播通信BC中不需要。若通信建立处理成功,则控制装置50在图5的S20中与建立了通信的监视装置40之间继续进行定期通信处理。
通信建立处理如图6所示那样被分为S11所示的连接建立处理与S12所示的配对处理。监视装置40以及控制装置50在S11中执行连接建立处理。连接建立处理通过在S11a中从监视装置40的一侧进行连接请求来进行。
监视装置40若在S11a中将连接请求分组向控制装置50发送,则控制装置50在S11b中受理连接请求分组。在监视装置40执行通告动作的情况下,连接请求分组被称作通告分组(advertisement packet)。连接请求分组包含自身的监视装置40与控制装置50的ID信息等。监视装置40周期性地发送连接请求分组直到完成连接建立为止。
控制装置50若进行连接受理动作并接收连接请求分组、从而检测出监视装置40,则在S11c中向检测出的监视装置40响应发送连接分组。若监视装置40接收连接分组,则监视装置40能够识别已与控制装置50建立连接的旨意。由此,对象的监视装置40能够在与控制装置50之间连接建立。若连接建立完成,则监视装置40使连接请求分组的发送停止。
若连接建立处理结束,则接着执行配对处理。配对处理是用于进行加密后的数据通信的处理,如S12a、S12b所示,包含交换固有信息的处理。在该交换处理中,交换相互保持的固有的信息。在执行S12a、S12b的交换处理之后,能够使用所交换的固有信息进行加密。固有信息例如是密钥信息、用于生成密钥的信息等。由此,图5的S10所示的通信建立处理结束。
监视装置40以及控制装置50若完成图5的S10所示的通信建立处理,则能够执行图5的S20所示的定期通信处理。如图7所示,控制装置50在S21中对完成了连接处理的监视装置40发送请求信息。控制装置50例如发送包含监视器IC44的电池监视信息或者/以及故障诊断信息的取得请求以及取得的信息的发送请求的请求信息。
监视装置40的无线IC46若接收请求信息,则在S22中向监视器IC44发送电池监视信息的取得指示。本实施方式的无线IC46通过微机45向监视器IC44发送取得请求。
监视器IC44若输入取得指示,则在S23中执行感测处理。在监视器IC44执行感测时通过选择电路47将各电池单元22的温度与单元辨别信号一同作为电池监视信息而取得。监视器IC44作为取得部40a发挥功能。监视器IC44进行自身电路的故障诊断。
接着,在S24中,监视器IC44将取得的电池监视信息以及故障诊断信息经由微机45向无线IC46发送。在未构成有微机45的情况下,监视器IC44向无线IC46直接发送信息。
无线IC46若接收监视器IC44取得的信息,则在S25中生成包含向控制装置50的电池监视信息以及故障诊断信息的响应数据并向控制装置50发送。控制装置50在S26中接收响应数据。
控制装置50在S30中参照接收到的响应数据并基于该响应数据执行规定的处理。在S30中,控制装置50例如基于在预先确定的规定的期间取得的多个电池监视信息执行规定的处理。
例如本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50从在规定期间中从监视装置40取得的多个电池监视信息取得单元电压的值,进而通过与电池单元22串联连接的电流传感器17取得单元电流的值。控制装置50基于这些单元电压以及单元电流推断电池单元22的内部电阻、开路电压。
控制装置50能够基于推断出的内部电阻计算SOH。SOH是States Of Health的缩写,并且是表示电池的劣化状态的指标。此外,控制装置50相互比较各电池单元22的开路电压,判定是否在一定范围内,从而能够检测电池单元22的异常。控制装置50所执行的“规定的处理”在本实施方式中主要由主微机53执行,但也可以由控制装置50内的其他构成执行,也可以由监视装置40的微机45或者无线IC46执行。
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装置50基于单元电压以及单元电流推断电池单元22的内部电阻、开路电压。示出了控制装置50基于推断出的内部电阻、开路电压计算SOH的例子。然而,内部电阻的推断、开路电压的推断以及SOH的计算并不限定于这种例子。例如也可以由监视装置40的微机45进行内部电阻的推断、开路电压的推断以及SOH的计算中的一部分或者所有动作。另外,也可以由监视装置40的无线IC46进行内部电阻的推断、开路电压的推断以及SOH的计算中的一部分或者所有动作。
作为控制装置50所执行的规定的处理,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处理,也可以包含每当取得电池监视信息就执行的处理。例如控制装置50也可以每当从监视装置40取得信息就基于故障诊断信息执行异常诊断。异常诊断只要被定期地执行即可。控制装置50例如也可以每当取得电池监视信息就将所取得的信息向上位ECU16发送。另外,控制装置50也可以将在规定的期间中接收到的信息汇总而向上位ECU16发送。
另外,虽然示出了监视装置40基于来自控制装置50的取得请求取得电池监视信息的例子,但并不限定于此。监视装置40也可以自主地取得电池监视信息,基于来自控制装置50的发送请求,将保持的电池监视信息向控制装置50发送。在使用了该序列的情况下,不需要S22的处理。
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电池监视系统1将以控制装置50为中心的多个监视装置40以星型网络连接且能够进行分组通信的例子。然而,控制装置50与监视装置40的网络拓扑并不限定于这种例子。
控制装置50与监视装置40也可以形成网状网络。这里的网络构成适用将多个监视装置40分组化并有线连接而构成一个网络、使该分组化的多个监视装置40作为一个器件发挥功能的构成。此时的网状网络由网络形成控制装置50与多个组的监视装置40的拓扑构成。也可以应用该网络构成。另外,控制装置50与监视装置40也可以进行菊花链型的网络连接。也可以混合存在星型的网络、网状网络以及菊花链型的网络的至少两个以上而构成网络。虽然例示了控制装置50与监视装置40构成无线连接网络的方式,但也可以混合存在有线连接网络而构成。如此,控制装置50与监视装置40的网络拓扑不被特别限定。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使车辆10起动时,用户将点火开关从断开操作到接通,但此时起动信号被赋予到控制装置50。如此,示出了点火开关从断开成为接通使得控制装置50起动的例子。即,在点火开关为断开状态下,控制装置50成为休眠状态。然而,作为点火开关为断开状态下的控制装置50的动作,并不限定于这种例子。
例如即使点火开关处于断开状态,控制装置50也可以起动。在该情况下,控制装置50也可以维持与监视装置40的连接建立。
<周期性的处理>
接下来,一边参照图8以及图9一边对周期性的通信处理进行说明。在执行前述的S20所示的定期通信处理时,控制装置50以及多个监视装置40周期性地执行单播通信UC以及广播通信BC。单播通信UC表示控制装置50指定多个监视装置40中的1台监视装置40而执行分组数据通信的通信方式。监视装置40在执行单播通信UC时从网络检测出分组的话则确认分组所含的ID信息,在判断为发给自身时接受分组,如果不是发给自身就放弃分组。
广播通信BC表示控制装置50使用广播地址对连接于网络的各监视装置40同时发送数据的通信方式。在该情况下,所有监视装置40若从网络上检测出分组并参照分组,则接受分组。
图8中示出了控制装置50与其他n个多个监视装置40(401…40n)之间进行无线通信的通信周期T中的发送TX/接收RX的时间分配。以下,在需要分开表现监视装置40时,使用对监视装置40标注了下标的附图标记“401…40n”来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装置50如图8所示,在执行与各监视装置40的单播通信UC之后,对所有监视装置40执行广播通信BC,从而使各监视装置40对单元电压的取得定时同步。以下,将这些各一系列的单播通信UC以及广播通信BC的处理作为一个循环的通信周期T说明处理内容。
如图9中控制装置50的处理所示,控制装置50的无线IC54在S31中通过周期设定部50a的功能设定在与多个监视装置40之间通信的通信周期T。在初始状态下,控制装置50以循环一次与多个监视装置40的数据通信的方式设定通信周期T。该通信周期T设定为使和多个监视装置40之间的单播通信UC与向所有监视装置40发送的广播通信BC相加的时间,例如几十msec至几百msec左右之间的规定的时间。通信周期T例如可以在控制装置50的无线IC54或者监视装置40的无线IC46所搭载的存储器中预先用表等存储、管理,也可以通过使用了函数的运算程序计算。
控制装置50的无线IC54在S32中设定在一个循环的通信周期T之中针对多个监视装置40的各个单播通信UC以及向多个监视装置40的广播通信BC的顺序,以所设定的顺序向多个监视装置40进行指示。出于功能安全的观点,期望的是在控制装置50侧整理通信数据的收发的顺序、对应关系等。
在以下的例子中,例示一个循环的通信周期T之中在执行单播通信UC之后执行广播通信BC的方式,但也可以是相反的顺序。并行控制装置50的主微机53在S33中决定电池监视信息的取得定时,控制装置50的无线IC54利用指示部50b的功能在S34中包含在一个循环的通信周期T之中通过单播通信UC向多个监视装置40的各个指示电池监视信息的取得的内容以及通过广播通信BC向多个监视装置40指示电池监视信息的取得定时的内容在内地进行指示。这里,虽然说明了控制装置50向监视装置40指示电池监视信息的取得定时的方式,但也可以指示故障诊断信息的取得。
具体例表示在图10中。控制装置50的无线IC54在与n个监视装置401…40n之间执行前述的通信建立处理之后,如图10所示,通过定期的数据通信发送电池监视控制指令。控制装置50的无线IC54在单播通信UC中通过单播通信UC包含向多个监视装置40的各个的指示内容地进行发送,在S1TX~SnTX中指示电池监视控制指令。这里的电池监视控制指令包含各监视装置40的无线IC46的ID信息、单元电压等电池监视信息的取得的指示、电池单元22的温度信息的取得的指示、故障诊断的指示等指示信息。
各监视装置401…40n的无线IC46作为送达确认发送部40b的功能通过单播通信UC将其送达确认向控制装置50发送。监视装置40的监视器IC44取得在上次或者上次以前的通信周期T中指示的单元电压、温度信息等电池监视信息,存储于微机45或者无线IC46的存储器。监视装置401…40n对于响应数据除了送达确认之外,还发送预先存储于存储器的电池监视信息。监视装置401…40n只要存储于存储器则也可以发送电池单元22的温度信息、故障诊断信息。
这里,送达确认是指通过控制装置50的无线IC54的接收能够确认“哪个电池监视控制指令被各监视装置401…40n接收到”、或者“从各监视装置401…40n送来的电池监视信息是否是在最新的通信周期T取得的、是否是在上次或者上次以前的通信周期T取得的”的数据。
控制装置50的无线IC54在S1RX~SnRX中接收送达确认,并且接收响应数据所含的信息。该接收信息表示与通过控制装置50的无线IC54在上次以前指示的指示内容相应的响应数据。
控制装置50的无线IC54若从多个监视装置40接收送达确认,则确认接收到电池监视信息等信息的顺序并执行广播通信BC。无线IC54通过从多个监视装置40接收送达确认,能够可靠地确认送达到多个监视装置40的旨意。从这多个监视装置40送达的信息为同一种类的信息,但并非必须相同。
之后,控制装置50的无线IC54在广播通信BC中通过S1BC~SnBC指示电池监视控制指令。这里的电池监视控制指令包含指示单元电压或者温度信息等电池监视信息的取得定时或者故障诊断的指示信息。控制装置50确认多个监视装置40的单元电压等电池监视信息等信息的取得顺序以及接收信息的内容并实施广播通信BC。
控制装置50可以通过电池监视控制指令一齐对各监视装置401…40n广播指示同时取得的定时。这里的电池监视控制指令可以对测定通信的收发定时的计时器进行复位指示,并且在该复位指示后规定时间后(例如5ms后)的相对时间进行指示。另一方面,电池监视控制指令也可以将内置于各监视装置401…40n的无线IC46的计时器所管理的时刻同步指示为同一时刻。
于是,即使在单播通信UC的指示后,也能够尽量减少各监视装置40实际上取得单元电压为止的计时器设定误差的影响,能够防止在多个监视装置40之间单元电压的取得定时产生偏差。另外,也可以设定为相互不同的定时。
如前述那样,在上位ECU16连接有测量流经电池组12的电流的电流传感器17。控制装置50期望的是通过广播通信BC向多个监视装置40进行指示,以便与流经电池组12的电流的测量定时一致地取得电池组12的电压。于是,能够同步取得流经电池组12的电流信息与电池单元22的电压的信息。由于电池组12的电力负载每时每刻都在变动,因此重要的是求出规定的期间中的消耗电力。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同步取得电流信息与电压信息,能够尽量准确地推测某一期间中的消耗电力。
在广播通信BC中,控制装置50的无线IC54不赋予监视装置40的无线IC46的ID信息地发送分组。这是为了减少数据损坏所引起的收发错误率,或者为了缩短控制装置50侧的主微机53或者无线IC54的内部处理时间。
在广播通信BC中使用的频带可以设定为从规定的频带偏离的频带。前述的规定的频带例如表示预先确定为按每个WiFi的频道使用的频带。控制装置50可以在前述的设置环境之中例如在与多个监视装置40的各个之间测定通信错误次数、通信数据的重发产生次数、接收信号强度(RSSI)等,基于该通信实际状况信息,预先缩小通信实际状况良好的频带并存储于无线IC54的内部存储器,从存储于该存储器的频带之中选择并通信。RSSI是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的缩写。
除此之外,有时在车辆10例如另外搭载有数据通信模块(DCM)等外部通信单元,该数据通信模块有时构成为能够通过与外部进行通信来进行数据通信。DCM表示DataCommunication Module的缩写。在这种车辆10的情况下,期望的是使用与在数据通信模块中使用的频带不同的频带而执行广播通信BC。
如图8所示,广播通信BC的使用频带fbc期望的是去除在该广播通信BC的紧前紧后的单播通信UC中使用的频带fuc1、fuc2来设定。这是为了尽量排除残留反射波的影响。在该图8的例子中,频带fuc1、fbc、fuc2可以设定为相互不同的频带,也可以是频带fuc1以及fuc2包含同一区域且仅频带fbc设定为不同的频带。
虽然示出了在广播通信BC的前后的单播通信UC中使用的频带fuc1以及fuc2与在该广播通信BC中使用的频带fbc不同的方式,但也可以是在广播通信BC中使用的频带fbc仅与其之前的通信(例如单播通信UC)中使用的频带(例如频带fuc1)不同,与之后的通信(例如单播通信UC)中使用的频带(例如频带fuc2)包含同一频带。
通过这种构成,可减少没有送达确认的广播通信BC中的残留反射波的影响。因此,广播通信BC的通信成功率提高。电池监视信息的实时性在车辆的安全上很重要,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广播通信BC使电池监视信息的取得定时适当地同步。
也可以是广播通信BC中使用的频带fbc仅与之后的通信(例如单播通信UC)中使用的频带(例如频带fuc2)不同,与其之前的通信(例如单播通信UC)中使用的频带(例如频带fuc1)包含同一频带。通过使在广播通信BC中使用的频带fbc与之后的通信(例如单播通信UC)的频带不同,从而即使因通信失败或者动作时钟误差等理由而在通信周期中产生延迟,也能够避免与之后的通信的串扰。
除此之外,例如在按每个通信周期T设定广播通信BC与单播通信UC的顺序的情况下等,有时在邻接的两次通信周期T中不夹着单播通信UC地多次连续地执行广播通信BC。在这种情况下,也期望使之前或者之后的广播通信BC中使用的频带为相互不同的频带。
监视装置401…40n的无线IC46接收广播通信BC后,在图10的Sa中读取控制装置50的指示信息并利用内置计时器执行取得定时的调整。无线IC46判定为经过了取得定时后,在Sb中向监视器IC44指示电池监视控制指令。监视器IC44受理电池监视控制指令的指示后,在Sc中执行电池监视控制且取得单元电压。然后,监视器IC44在Sd中向控制装置50的无线IC54响应包含单元电压的电池监视信息。
例如如果监视器IC44具备计时器,则也可以是无线IC46刚从无线IC54接收到指示信息之后向监视器IC44指示电池监视控制指令,监视器IC44在Sa中进行取得定时的调整。
监视装置40的无线IC46若从监视器IC44接收电池监视信息,则向控制装置50的无线IC54发送电池监视信息。分组发送在执行结束前次的通信周期T的广播通信BC后的下一个以后的通信周期T的单播通信UC的定时进行。如此按照每个通信周期T重复通信处理。
<通信建立的切断、通信中断时的动作>
对通信建立切断时的处理进行说明。若由用户断开点火开关,则起动信号相对于控制装置50的输入中断。控制装置50切断无线通信。
此外,例如根据电池组11的配置环境、监视装置40以及控制装置50相对于框体30的搭载环境,产生监视装置40以及控制装置50的相互的通信中使用的电波的不规则反射。
例如,若响应近年来的低高度化的期望而如图2所示那样将车载用的电池组11收纳于扁平的框体30或暴露于严酷的环境,则不能在例如图2的Z方向等特定方向上充分地确保电波的传播空间,在框体30的内部电波将会重复不规则反射。在该情况下,有因通信环境的恶化而导致在控制装置50与监视装置40之间通信建立中断的情况。
假设,控制装置50在与某一监视装置40之间中断了通信建立的情况下,控制装置50维持其他监视装置40的通信建立状态,并且控制装置50在与监视装置40之间尝试图11所示的再次通信建立处理。
<再次通信建立处理>
控制装置50在与所有监视装置40中的一个监视装置(例如401)之间中断了通信建立时进行再次通信建立处理。在控制装置50与监视装置40的通信建立中断时,控制装置50周期性地或者在满足规定条件时执行图11所示的再次通信建立处理。例如也可以以从监视装置40取得电池监视信息失败为触发而执行再次通信建立处理。
控制装置50在S101中判定有无需要建立通信的监视装置40。在与所有的监视装置40之间进行数据通信的情况下,控制装置50在S101中判定为没有需要通信连接的监视装置40并结束再次通信建立处理。控制装置50例如在与一部分的监视装置40的通信切断时,判定为有需要再次连接的监视装置40。
控制装置50例如可以基于取得的电池监视信息判断有无需要再次连接的监视装置40。具体而言,在不能以规定的次数或者规定的时间取得单元电压等电池监视信息的情况下,判断为需要再次通信连接。控制装置50例如也可以基于通信错误次数、数据的重发产生次数、接收信号强度(RSSI)等通信实际状况信息,判断有无需要再次连接的监视装置40。
另外,也可以是,多个监视装置40判断例如通信错误次数、数据的重发产生次数、接收信号强度等通信实际状况信息,将该通信实际状况信息向控制装置50发送,控制装置50判断从多个监视装置40发送的响应数据所含的通信实际状况信息而判断有无需要再次连接的监视装置40。
控制装置50若在步骤S101中判断为有需要通信连接的监视装置40,则在S102中在需要连接时再次建立通信。S102所示的再次通信建立处理表示与图5的S10所示的通信建立处理相同的处理。控制装置50在与监视装置40之间经过S11的连接建立处理、S12的配对处理进行通信建立处理。
控制装置50在图11的S103中判定是否建立了与正常通信时的所有监视装置40的通信连接,如果完成与所有监视装置40的通信连接,则结束再次通信建立处理。相反,如果在与所有监视装置40之间没能通信连接,则返回S101,判定是否有需要再次连接的监视装置40,如果在S101中判断为有,则执行与其他监视装置40之间的通信建立处理。由此,控制装置50能够在与所有监视装置40之间继续建立通信。
<比较例以及课题>
以下,说明相对于本实施方式而言的比较例与其课题。若控制装置50在一个循环的通信周期T之中在与多个监视装置40之间执行多次广播通信BC,则指令的传递容易花费时间。有取得电池监视信息的通信周期T不能满足系统所要求的严格的周期条件的隐患。例如在多个通信之间设置几百μs~几十ms左右的待机时间的情况下,如果将通信所需的通信管理数据假定为几十~几百字节,将通信速度假定为500KHz,则即使在最快的情况下,待机时间也需要几ms。例如在从系统取得电池监视信息的通信周期T被确定为几~几十ms左右的情况下,待机时间占相当大的时间比例,所以不能满足周期条件。
而且,假设控制装置50多次向监视装置40发送没有送达确认的广播通信BC,也不是所有监视装置40都能可靠地接收。这意味着无法取得和保证与所有电池单元22相关的电池监视信息,不能实现监视装置40的原本的监视目的。为了提高通信的可靠性,需要增加广播通信BC的重发次数,若增加次数,则存在难以进一步满足前述的周期条件的问题。而且,广播通信BC通常未被加密,可能受到来自外部的恶意攻击、或者恶意窃听。因此,不优选通过广播通信BC进行所有指示。
<本实施方式的总结>
根据本实施方式,在一个循环的通信周期T之中,同时采用了能够确认送达的单播通信UC与不能确认送达的广播通信BC,以便包含通过单播通信UC向多个各个监视装置40(401…40n)指示电池监视信息的取得的内容以及通过广播通信BC向多个监视装置40指示电池监视信息的取得定时的内容在内地进行指示。
因此,能够构成为能够一边尽量抑制广播通信BC的次数一边满足所要求的周期条件,并且取得和保证与电池组12相关的电池监视信息。由此,能够提高电池监视信息等的信息取得的可靠性。由于将在一个循环的通信周期T之中执行广播通信BC的次数尽量抑制为例如1次,因此能够提高通信的安全性。
控制装置50对各监视装置40执行单播通信UC以及广播通信BC,但此时能够指示电池监视信息的取得定时,能够尽量消除在多个监视装置40之间产生的电池监视信息的取得定时的偏差。由此,能够在同一环境条件下取得电池监视信息,容易准确地推测某一期间中的各特性。
(第二实施方式)
一边参照图12一边说明第二实施方式。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主要示出了控制装置50在执行单播通信UC之后执行广播通信BC,在通过广播通信BC指示的电池监视控制定时取得电池监视信息的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代替其的电池监视信息的取得定时的设定方法进行说明。
控制装置50也可以通过单播通信UC指示电池监视控制定时。这里的电池监视控制定时可以以单播通信UC的发送定时为起点,在规定时间后(例如5ms后)这样的相对时间进行指示,控制装置50也可以将内置于各监视装置401…40n的无线IC46的计时器所管理的时刻指示为绝对时间。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在执行单播通信UC之后执行广播通信BC的方式,但相反地也可以在执行广播通信BC之后执行单播通信UC。
图12中示出了从控制装置50接收到指示时的监视装置40的处理内容。控制装置50的无线IC54在一个循环的通信周期T中将单播通信UC以及广播通信BC各执行一次,将电池监视控制指令向监视装置40发送。监视装置40的无线IC46在S201中接收单播通信UC以及广播通信BC所含的通信数据。在此期间,无线IC46在接收到在先的通信(例如单播通信UC)的定时将计时器复位而开始计数,并测量接收到之后的通信(例如广播通信BC)的定时为止的时间。
监视装置40的无线IC46在S202中判定广播通信BC中的电池监视控制指令的指示定时与来自单播通信UC的电池监视控制指令的指示定时之间是否偏离了规定的阈值以上。
在偏离了规定的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存在广播通信BC的通信品质差、不能信任通信数据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单播通信UC被加密,能够适当地从控制装置50对监视装置40传递指示。因此,监视装置40在S202中判定为偏离了规定的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在S203中信任并确认单播通信UC的指示,废弃广播通信BC中的接收内容所含的指示。然后,监视装置40基于单播通信UC的指示在S205中设定电池监视信息的取得定时,若取得定时到来,则在S206中判定为YES,之后在S207中取得电池监视信息。
另一方面,监视装置40的无线IC46在S202中判断为未偏离规定的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判断为无线通信品质良好。在该情况下,可以推测为单播通信UC以及广播通信BC的任一个的通信都是可靠度较高。监视装置40在接收到这些通信之后取得电池监视信息,因此在接收后立即取得电池监视信息的话在多个监视装置40之间容易准确地取得同步。因此,监视装置40的无线IC46可以在S204中确认一个循环的通信周期T中的后面的通信的接收内容,在S205中设定电池监视信息的取得定时。
例如在一个循环的通信周期T之中按照单播通信UC、广播通信BC的顺序通信的情况下,控制装置50的无线IC54在单播通信UC以及广播通信BC的任一个中都包含电池监视信息的取得定时在内地进行发送。监视装置40的无线IC46判定单播通信UC以及广播通信BC的接收定时是否产生了规定的阈值以上的偏差,基于该判定结果确认电池监视信息的取得定时。由此,能够在多个监视装置40彼此中使监视器IC44的电池监视信息的取得定时同步。
相反,在一个循环的通信周期T之中按照广播通信BC、单播通信UC的顺序通信的情况下,控制装置50的无线IC54也在广播通信BC以及单播通信UC中包含电池监视信息的取得定时在内地进行发送。于是,监视装置40的无线IC46至少确认作为之后的通信的单播通信UC所含的电池监视信息的取得定时。由此,能够容易地使多个监视装置40的监视器IC44彼此的电池监视信息的取得定时同步。
根据本实施方式,在一个循环的通信周期T之中,监视装置40确认之后的通信的接收内容并设定电池监视信息的取得定时,因此能够容易地在多个监视装置40之间使电池监视信息的取得定时同步。由此,能够在同一环境条件下取得电池监视信息,容易准确地推测各特性。
<功能的说明>
最后,一边参照图13一边总结第一或者第二实施方式中所示的控制装置50与监视装置40的特征功能。控制装置50具备作为设定在与多个监视装置40之间通信的一个循环的通信周期T的周期设定部50a的功能。
控制装置50具备作为如下指示部50b的功能:在一个循环的通信周期T之中,包含通过单播通信UC向多个各监视装置40指示电池监视信息的取得的内容以及通过广播通信BC向多个监视装置40指示电池监视信息的取得定时的内容在内地进行指示。控制装置50具备作为设定在一个循环的通信周期T之中向多个监视装置40的各个单播通信UC以及向多个监视装置40的广播通信BC的顺序的顺序设定部50c的功能。
监视装置40具备作为如下取得部40a的功能:根据由在通信周期T之中单播通信UC与广播通信BC中的后接收到的通信指示的取得定时,设定电池监视信息的取得定时而取得电池监视信息。监视装置40具备作为如下送达确认发送部40b的功能:在从控制装置50接收到电池监视信息的取得指示之后,通过单播通信UC向控制装置50发送针对电池监视信息以及指示的送达确认。另外,这些特征功能表示一个例子,控制装置50或者监视装置40除此之外如前述实施方式所示那样具备各种功能。
(其他实施方式)
并不限定于前述实施方式,例如可以进行以下所示的变形或者扩展。控制装置50也可以对广播通信BC的通信数据指示各监视装置40的ID信息与电池监视控制定时。即使在使用了广播通信BC的情况下,也能够分别决定各监视装置40的电池监视控制定时。虽然说明了电池监视系统1具备控制装置50与多个监视装置40而构成的方式,但也可以适用于上位ECU16具备控制装置50的功能的方式。
本公开所记载的控制装置50、监视装置40、上位ECU16及其方法可以由专用计算机实现,该专用计算机通过构成被编程为执行由计算机程序具体化的一个或多个功能的处理器以及存储器来提供。或者,本公开所记载的控制装置50、监视装置40、上位ECU16及其方法也可以通过专用计算机来实现,该专用计算机通过由一个以上的专用硬件逻辑电路构成处理器来提供。
或者,本公开所记载的控制装置50、监视装置40、上位ECU16及其方法也可以通过一个以上的专用计算机来实现,该专用计算机通过被编程为执行一个或多个功能的处理器以及存储器与一个以上的硬件逻辑电路所构成的处理器的组合而构成。另外,计算机程序也可以作为由计算机执行的指令而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取的非移动有形记录介质。
将本公开基于实施例进行了记述,但可理解为本公开并不限定于该实施例、构造。本公开也包含各种变形例及同等范围内的变形。除此之外,各种组合、方式、进而是在它们中仅包含一要素、其以上或其以下的其他组合、方式也落入本公开的范畴、思想范围。

Claims (21)

1.一种电池监视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
多个监视装置,取得在电池的状态监视中使用的电池监视信息;以及
控制装置,通过与多个所述监视装置进行无线通信,取得所述电池监视信息而执行规定的处理,
所述控制装置具备指示部,该指示部在与所述多个监视装置之间通信的通信周期之中,包含通过单播通信向所述多个所述监视装置的各个指示所述电池监视信息的取得的内容以及通过广播通信向所述多个监视装置指示所述电池监视信息的取得定时的内容在内地进行指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监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装置具备顺序设定部,该顺序设定部设定在所述通信周期之中向所述多个监视装置的各个所述单播通信以及向所述多个监视装置的所述广播通信的顺序,所述指示部按照由所述顺序设定部设定的顺序向所述多个监视装置进行指示,
所述指示部通过所述单播通信向所述多个监视装置指示所述电池监视信息的取得定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监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监视装置具备取得部,该取得部根据由在所述通信周期之中所述单播通信与所述广播通信中的后接收到的通信所指示的所述取得定时设定所述电池监视信息的取得定时而取得所述电池监视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监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监视装置具备取得部,在通过所述单播通信接收到的定时与通过所述广播通信接收到的定时偏离了规定的阈值以上的情况下,所述取得部基于通过所述单播通信接收到的内容取得所述电池监视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监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监视装置在接收到所述电池监视信息的取得的指示之后,通过所述单播通信向所述控制装置发送针对所述电池监视信息以及所述指示的送达确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监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装置若从所述监视装置接收到所述送达确认,则确认接收到所述电池监视信息的顺序并执行所述广播通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监视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广播通信中使用的频带被设定为偏离了规定的频带的频带。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电池监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广播通信中使用的频带与在该广播通信之前或者之后执行的通信的使用频带不同。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监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装置构成为从所述多个监视装置取得电池的电压作为所述电池监视信息,
构成为从测量流经所述电池的电流的电流传感器取得电流信息,
所述指示部通过所述广播通信向所述多个监视装置进行指示,以便与所述电流的测量定时一致地取得所述电池的电压。
10.一种控制装置,通过与取得在电池的状态监视中使用的电池监视信息的多个监视装置进行无线通信而取得所述电池监视信息,并执行规定的处理,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具备:
具备指示部,在与所述多个监视装置之间进行通信的通信周期之中,所述指示部包含通过单播通信向所述多个所述监视装置的各个指示所述电池监视信息的取得的内容以及通过广播通信向所述多个监视装置指示所述电池监视信息的取得定时的内容在内地进行指示。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顺序设定部,该顺序设定部设定在所述通信周期之中向所述多个监视装置的各个单播通信以及向所述多个监视装置的广播通信的顺序,
所述指示部按照由所述顺序设定部设定的顺序向所述多个监视装置进行指示,
所述指示部通过所述单播通信向所述多个监视装置指示所述电池监视信息的取得定时。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构成为若所述指示部向所述监视装置指示则从所述监视装置接收送达确认,
若从所述监视装置接收到送达确认,则确认接收到所述电池监视信息的所述多个监视装置的顺序并执行所述广播通信。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广播通信中使用的频带为偏离了规定的频带的频带。
14.根据权利要求10或13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广播通信中使用的频带与在该广播通信之前或者之后执行的通信的使用频带不同。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构成为从所述多个监视装置取得电池的电压作为所述电池监视信息,
构成为从测量流经所述电池的电流的电流传感器取得电流信息,
所述指示部通过所述广播通信向所述多个监视装置进行指示,以便与所述电流的测量定时一致地取得所述电池的电压。
16.一种监视装置,若存在来自执行规定的处理的控制装置的指示,则取得在电池的状态监视中使用的电池监视信息并进行无线通信,将所述电池监视信息向所述控制装置发送,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装置具备指示部,在与所述多个监视装置之间进行通信的通信周期之中,该指示部包含通过单播通信向所述多个所述监视装置的各个指示所述电池监视信息的取得的内容以及通过广播通信向所述多个监视装置指示所述电池监视信息的取得定时的内容在内地进行指示,
所述监视装置具备取得部,该取得部若从所述控制装置接收取得定时的指示,则在所指示的取得定时取得所述电池监视信息。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监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取得部根据由在所述通信周期之中所述单播通信与所述广播通信中的后接收到的通信所指示的所述取得定时设定所述电池监视信息的取得定时,取得所述电池监视信息。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监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取得部在通过所述单播通信接收到的定时与通过所述广播通信接收到的定时偏离了规定的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基于通过所述单播通信接收到的内容取得所述电池监视信息。
19.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监视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送达确认发送部,该送达确认发送部在接收到所述电池监视信息的取得的指示之后,通过所述单播通信向所述控制装置发送针对所述电池监视信息以及所述指示的送达确认。
20.一种记录介质,保存有使控制装置执行的程序,该控制装置通过与取得在电池的状态监视中使用的电池监视信息的多个监视装置进行无线通信,取得所述电池监视信息而执行规定的处理,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使控制装置执行如下步骤:
在与所述多个监视装置之间进行通信的通信周期之中,利用指示部包含通过单播通信向所述多个所述监视装置的各个指示所述电池监视信息的取得的内容以及通过广播通信向所述多个监视装置指示所述电池监视信息的取得定时的内容在内地进行指示。
21.一种方法,在电池的状态监视中使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与从所述电池取得电池监视信息的多个监视装置进行无线通信,取得所述电池监视信息;
基于所述电池监视信息执行规定的处理;以及
在与所述多个监视装置之间进行通信的通信周期之中,包含通过单播通信向所述多个所述监视装置的各个指示所述电池监视信息的取得的内容以及通过广播通信向所述多个监视装置指示所述电池监视信息的取得定时的内容在内地进行指示。
CN202311128231.6A 2022-09-07 2023-09-04 电池监视系统、控制装置、监视装置、记录介质以及方法 Pending CN11767669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2142180A JP2024037373A (ja) 2022-09-07 2022-09-07 電池監視システム、制御装置、監視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22-142180 2022-09-0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676699A true CN117676699A (zh) 2024-03-08

Family

ID=899053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128231.6A Pending CN117676699A (zh) 2022-09-07 2023-09-04 电池监视系统、控制装置、监视装置、记录介质以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077539A1 (zh)
JP (1) JP2024037373A (zh)
CN (1) CN117676699A (zh)
DE (1) DE102023123312A1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23123312A1 (de) 2024-03-07
US20240077539A1 (en) 2024-03-07
JP2024037373A (ja) 2024-03-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30065084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battery management
JP2019126227A (ja) 電池監視システム
CN117676699A (zh) 电池监视系统、控制装置、监视装置、记录介质以及方法
JP7014320B1 (ja) 電池管理システム
CN115133150A (zh) 电池管理系统
US20240142539A1 (en) Battery monitoring device, wireless transmission method of battery-related information,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US20230060600A1 (en) Monitoring system
US20230064107A1 (en) Monitoring system
US20230061834A1 (en) Monitoring system
US20230062093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battery management
US20220266714A1 (en) 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
US20230068288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battery management
JP7081710B1 (ja) 電池管理システム
US20230069478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battery management
JP7099568B1 (ja) 電池管理システム
US20220281347A1 (en) 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
US20230062095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battery management
US20230063219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battery management
JP2024065570A (ja) 電池監視装置、電池関連情報の無線送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22136746A (ja) 電池管理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