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641603A - 网络接入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网络接入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641603A
CN117641603A CN202311695464.4A CN202311695464A CN117641603A CN 117641603 A CN117641603 A CN 117641603A CN 202311695464 A CN202311695464 A CN 202311695464A CN 117641603 A CN117641603 A CN 1176416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cess
terminal
contention
network
sen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69546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尹珂
王月珍
魏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Telecom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China Telecom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Telecom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China Telecom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Telecom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China Telecom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Telecom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Priority to CN20231169546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641603A/zh
Publication of CN1176416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64160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网络接入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涉及通信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响应于需要终端上线,通过业务应用平台将终端接入请求消息发送至用户数据存储器;通过所述用户数据存储器,将非竞争请求消息发送至AMF网元;响应于接收到所述非竞争请求消息,通过所述AMF网元将非竞争接入寻呼消息发送至基站,以使得终端根据所述非竞争接入寻呼消息中的接入资源接入网络;通过所述终端将接入结果发送至所述业务应用平台,以完成所述终端的非竞争接入过程。本公开能够通过用户数据存储器,从网络侧提高终端接入的精准性。

Description

网络接入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网络接入方法、网络接入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由于移动基站接入信道资源是有限的,根据业务量需求配置的接入信道资源一般只能满足正常分散化的业务发生场景,对于特殊突发情况应对能力不足。业务量大幅度变化会引起接入信道资源不足,造成接入信道拥塞。
相关技术中,可采用碰撞后随机延时接入的方式,去缓解再次接入试探碰撞的可能性,但碰撞的发生至少会造成两个或以上的终端在碰撞时刻接入失败,效率不高,稳定性差。在工业互联网的场景,终端集中程度高,基站重启动后接入冲突问题更加明显。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发明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网络接入方法、网络接入装置以及电子设备,进而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由于相关技术的限制和缺陷而导致的接入网络时存在碰撞的问题。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网络接入方法,包括:响应于需要终端上线,通过业务应用平台将终端接入请求消息发送至用户数据存储器;通过所述用户数据存储器,将非竞争请求消息发送至AMF网元;响应于接收到所述非竞争请求消息,通过所述AMF网元将非竞争接入寻呼消息发送至基站,以使得终端根据所述非竞争接入寻呼消息中的接入资源接入网络;通过所述终端将接入结果发送至所述业务应用平台,以完成所述终端的非竞争接入过程。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用户数据存储器包括UDM网元;所述业务应用平台将用户接入请求消息发送至用户数据存储器包括:所述业务应用平台将单个终端的终端接入请求消息发送至所述UDM网元;或所述业务应用平台发送一组预设类别终端的终端接入请求消息至所述UDM网元;或所述业务应用平台将属于指定位置区域的多个终端的终端接入请求消息发送至所述UDM网元。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在通过业务应用平台将终端接入请求消息发送至用户数据存储器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用户数据存储器中配置用户属性为支持用户采用非竞争接入,并配置用户位置区域。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非竞争请求消息中携带非竞争接入属性以及用户位置信息。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通过所述AMF网元将非竞争接入寻呼消息发送至基站,以使得终端根据所述非竞争接入寻呼消息接入网络,包括:从所述基站获取接入资源;将携带所述接入资源的非竞争接入的寻呼消息发送至所述基站,以使得所述终端对所述非竞争接入寻呼消息进行解码,并根据所述非竞争接入寻呼消息中携带的接入资源接入网络。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非竞争接入寻呼消息中携带的接入资源接入网络,包括:根据所述接入资源中的接入导前码以及接入参考信息接入网络,所述接入参考信息包括接入时机、时间偏移以及频率偏移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通过所述AMF网元将非竞争接入寻呼消息发送至基站,以使得终端根据所述非竞争接入寻呼消息中的接入资源接入网络,包括:通过所述AMF网元直接将单个终端的非竞争接入寻呼消息发送至所述基站,并基于所述非竞争接入寻呼消息寻呼所述终端,以使得终端根据所述非竞争接入寻呼消息中的接入资源接入网络;通过所述AMF网元将多个终端的非竞争接入寻呼消息发送至所述基站,并基于所述非竞争接入寻呼消息分批寻呼所述终端,以使得终端根据所述非竞争接入寻呼消息中的接入资源接入网络。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非竞争接入寻呼消息分批寻呼所述终端,包括:根据所述基站的接入属性信息,基于所述非竞争接入寻呼消息分批寻呼所述终端。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网络接入装置,包括:请求消息发送模块,用于响应于需要终端上线,通过业务应用平台将终端接入请求消息发送至用户数据存储器;非竞争请求消息发送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用户数据存储器,将非竞争请求消息发送至AMF网元;接入模块,用于响应于接收到所述非竞争请求消息,通过所述AMF网元将非竞争接入寻呼消息发送至基站,以使得终端根据所述非竞争接入寻呼消息中的接入资源接入网络;反馈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终端将接入结果发送至所述业务应用平台,以完成所述终端的非竞争接入过程。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其中,所述处理器配置为经由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来执行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网络接入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中提供的网络接入方法、网络接入装置以及电子设备中,通过网络侧的用户数据存储器将非竞争请求消息发送至AMF网元,进一步通过AMF网元将非竞争接入寻呼消息发送至基站来寻呼终端,实现通过网络侧的用户数据存储器控制终端被动接入。一方面,由于能够通过用户数据存储器来发送非竞争请求消息,进而使得终端响应于非竞争接入寻呼消息来被动接入网络,避免了相关技术中的主动接入网络时可能会出现的碰撞情况,提高了终端接入网络的成功率以及接入网络的效率,能够减少终端接入网络时导致的冲突问题,提高了接入网络的稳定性。另一方面,由于基于用户数据存储器实现终端的被动接入,在用户数据存储器上执行业务操作,增加了操作便利性,提高了操作效率。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意性示出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用于网络接入的系统架构图。
图2示意性示出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网络接入方法的流程图。
图3示意性示出本公开实施例发送终端接入请求消息的示意图。
图4示意性示出本公开实施例接入网络的流程示意图。
图5示意性示出本公开实施例寻呼终端的示意图。
图6示意性示出本公开实施例非竞争接入网络的整体流程示意图。
图7示意性示出本公开实施例网络接入装置的框图示意图。
图8示意性示出本公开实施例通信系统的框图示意图。
图9示意性示出本公开实施例电子设备的框图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公开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方式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省略所述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装置、步骤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技术方案以避免喧宾夺主而使得本公开的各方面变得模糊。
此外,附图仅为本公开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附图中所示的一些方框图是功能实体,不一定必须与物理或逻辑上独立的实体相对应。可以采用软件形式来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一个或多个硬件模块或集成电路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不同网络和/或处理器装置和/或微控制器装置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
在移动网络接入过程中,始终存在移动网络接入冲突问题。由于移动基站接入信道资源是有限的,根据业务量需求配置的接入信道资源,一般只能满足正常分散化的业务发生场景,对于特殊突发情况应对能力不足。因此,业务量大幅度变化会引起接入信道资源不足,造成接入信道拥塞。
相关技术中,一般采用碰撞后随机延时接入的方式,去缓解再次接入试探碰撞的可能性,但碰撞的发生至少会造成两个或以上的终端在碰撞时刻接入失败,效率不高,稳定性差。在工业互联网的场景,终端集中程度高,基站重启动后接入冲突问题更加明显。
现有接入过程,包括终端初始接入、终端重建、终端有上行数据发送但处于失步状态、终端有上行数据发送但没有SR资源、基站有下行数据发送但终端处于上行失步状态、切换等,除切换、和基站有下行数据发送终端处于失步状态的接入使用非竞争接入方式外,其它基本都采用竞争接入。主要原因是其它接入都由终端主动发起,而终端主动发起接入时一般不知道哪些接入资源可用,只能盲选,因此可能会造成碰撞等冲突问题。
为了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公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网络接入方法,主要通过网络侧来实现终端的被动接入。
图1中示意性示出了用于实现网络接入方法的系统架构图。参考图1中所示,该系统架构100可以包括网络设备110,网络设备110可以是与终端设备120(或称为通信终端、终端)通信的设备。网络设备110可以为特定的地理区域提供通信覆盖,并且可以与位于该覆盖区域内的终端进行通信。可选地,该网络设备110可以是GSM系统或CDMA系统中的基站(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也可以是WCDMA系统中的基站(NodeB,NB),还可以是LTE系统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utional Node B,eNB或eNodeB),或者是云无线接入络(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CRAN)中的无线控制器,或者该网络设备可以为移动交换中心、中继站、接入点、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集线器、交换机、网桥、路由器、5G网络中的网络侧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中的网络设备等。
该系统架构100还包括位于网络设备110覆盖范围内的至少一个终端120。作为在此使用的“终端”包括但不限于经由有线线路连接,如经由公共交换电话网络(Public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s,PSTN)、数字用户线路(Digital Subscriber Line,DSL)、数字电缆、直接电缆连接;和/或另一数据连接/网络;和/或经由无线接口,如,针对蜂窝网络、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诸如DVB-H网络的数字电视网络、卫星网络、AM-FM广播发送器;和/或另一终端的被设置成接收/发送通信信号的装置;和/或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设备。被设置成通过无线接口通信的终端可以被称为“无线通信终端”、“无线终端”或“移动终端”。移动终端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卫星或蜂窝电话;可以组合蜂窝无线电电话与数据处理、传真以及数据通信能力的个人通信系统(Personal Communications System,PCS)终端;可以包括无线电电话、寻呼机、因特网/内联网接入、Web浏览器、记事簿、日历以及/或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接收器的PDA;以及常规膝上型和/或掌上型接收器或包括无线电电话收发器的其它电子装置。
上述的终端设备可以为具有无线收发功能的用户设备或设置于该用户设备中的芯片系统。示例性的,上述终端设备也可以称为站点(station,STA)、用户设备(userequipment,UE)、接入终端、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上述终端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手机(mobile phone)、平板电脑(Pad)、带无线收发功能的电脑、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终端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终端设备、工业控制(industrial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无人驾驶(self 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 safe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无线终端、传感器类设备,如监控终端等。
可选地,终端设备120之间可以进行终端直连(Device to Device,D2D)通信。
可选地,5G系统或5G网络还可以称为新无线(New Radio,NR)系统或NR网络。
图1示例性地示出了一个网络设备和一个终端设备,可选地,该系统架构100可以包括多个网络设备并且每个网络设备的覆盖范围内可以包括其它数量的终端设备,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可选地,该系统架构100还可以包括网络控制器、移动管理实体等其他网络实体,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应理解,图1仅为便于理解而示例的简化示意图,仅示出了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比如基站)。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系统架构中还可以包括其他网络设备(比如核心网设备)或者还可以包括其他终端设备,图1中未予以画出。
上述通信系统可以应用于LTE,或者5G网络或者其他类似的网络中或者未来的其它网络中,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其中,在不同的网络中,上述系统架构中的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可能对应不同的名字,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名字对设备本身不构成限定。
接下来,参考图2中所示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的网络接入方法进行具体说明。
在步骤S210中,响应于需要终端上线,通过业务应用平台将终端接入请求消息发送至用户数据存储器。
本公开实施例中,通信系统可以包括网络侧和终端侧,网络侧可以包括业务应用平台、用户数据存储器、AMF网元、基站。终端侧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终端。需要说明的是,业务应用平台可通过直连接口或网关接口与用户数据存储器实现互联,从而实现网络侧经用户数据存储器来控制终端接入。
在一些实施例中,业务应用平台可以为任意类型的业务应用平台,业务应用平台能够用于执行对应的业务功能。网络的类型可以为任意类型的网络,例如可以为一般公众用户的移动网络,也可以为服务于特定目标用户的网络,此处以服务于特定目标用户的网络为例进行说明。服务于特定目标用户的网络例如可以为TOB网络,也可以为其他网络。
针对服务于特定目标用户的网络而言,其终端的分布状态时相对固定的,因此终端相对于网络而言,有一定的状态已知性。终端的分布状态可以包括终端分布、位置以及数量中的一种或多种。基于此,可以从终端的分布状态入手,在用户数据存储器设置与TOB网络内部或其他相对可控情况下,针对其分布、位置和数量固定的特征,与业务应用平台通过直连接口或网关接口实现互联,基于网络侧来控制终端被动接入,能够避免终端接入时的碰撞问题,从而避免终端接入过程中由于碰撞导致的冲突问题。
在网络环境下,对于网络侧而言,首先可以对用户数据存储器中的信息进行配置。具体地,可以在数据存储器中对用户属性以及用户位置信息进行配置。具体地,可以在用户数据存储器中,设置用户属性包含NCA(NoneContentionBasedAcess),以使得用户属性为支持用户非竞争接入方式,同时可以配置NoLocationUpdate的属性,以配置为不用进行位置更新。除此之外,还可以在用户数据存储器中固定配置用户所在基站覆盖区域信息,即对用户位置信息(用户位置区域)进行配置,例如可以对运营商自行分配的用于表示移动用户定位唯一标识的跟踪区代码TAC(TrackingAreaCode)、基站标识BS_ID或小区标识Cell_ID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进行配置,从而将用户位置区域配置为缺省位置。除此之外,可以对接入形式进行配置,例如对终端配置上电后不主动做初始接入,以确定整个流程是为支持终端无初始接入情况下的被动触发接入过程。
对于终端侧而言,可以在终端或者是用户标识卡(例如USIM卡)中,提前配置用户类别。用户类别例如可以为无需自动登录接入。将用户类别配置为无需自动登录接入后,在检测到终端上电时,可自动搜索网络,但是不会主动发起登记以及主动接入网络的过程。
在业务应用平台与用户数据存储器实现互联之后,如果网络侧的业务应用平台需要终端上线,业务应用平台可基于业务应用平台与用户数据存储器之间的网关接口或直连接口,将终端接入请求消息发送至用户数据存储器。其中,终端接入请求消息可以为非竞争接入请求消息,其中可以包括用户标识信息,用户标识信息能够用于唯一表示用户,例如可以为MSISDN(The Mobile Station ISDN number,国际用户识别码)或其他用户标识。MSISDN是在公共交换电话网交换网络编号计划中,唯一能识别移动用户的号码,即移动用户的ISDN号码(电话号码)。
用户数据存储器可以为归属位置寄存器HLR或统一数据管理网元UDM。其中,HLR(Home Location Register,归属位置寄存器)指的是GSM/GPRS/EDGE网络的CN(CoreNetwork,核心网)的网元。它是一个数据库,存储着某个运营商的用户的相关信息,存放着所有归属用户的信息,如用户的有关号码(IMSI和MSISDN)、用户类别、漫游能力、签约业务和补充业务等。UDM(Unified Data Management,统一数据管理):统一数据管理功能,负责用户标识、签约数据、鉴权数据的管理、用户的服务网元注册管理。
业务应用平台在将终端接入请求消息发送至用户数据存储器时,可以包含多种发送场景,多种发送场景具体根据实际需求来确定,例如可以根据需要连接的终端的数量来确定。对于每种发送场景而言,其对应的发送过程完全不同。图3中示意性示出了发送终端接入请求消息的多种发送场景的示意图。参考图3中所示,可以直接将单个终端的终端接入请求消息发送至用户数据存储器;也可以将预设类别对应的一组终端的终端接入请求消息发送至用户数据存储器,预设类别可以为任意类别。除此之外,还可以将指定位置区域的多个终端的终端接入请求消息发送至用户数据存储器。指定位置区域可以为任意一个位置区域,具体可以通过基站标识来确定,例如BS ID=XXX。也可以按照其他分组方式对终端进行分组,从而将多个终端的终端接入请求发送至用户数据存储器,此处不作具体限定。其中,业务应用平台可以通过直连接口或者是网关接口,将一个或多个终端的终端接入请求发送至用户数据存储器。
接下来,在步骤S220中,通过所述用户数据存储器,将非竞争请求消息发送至AMF网元。
本公开实施例中,用户数据存储器在接收到业务应用平台发送的终端接入请求消息后,可继续发送非竞争请求消息。该非竞争请求消息中可以携带在数据存储器中事先配置的用户属性以及用户位置信息。即,该非竞争请求消息中可以包括用户识别码、用户非竞争接入属性以及用户位置信息。其中,用户位置信息用于确定寻呼用户的位置,例如可以为某个基站或者是某个小区等等。用户非竞争接入属性用于表示终端接入的方式。用户识别码可以为IMSI(International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Number,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具体可以与用户数据存储器中的用户标识信息MSISDN相对应。
用户数据存储器在接收到用户接入请求消息后,可根据用户位置信息,将非竞争请求消息发送至网络侧的AMF网元。AMF网元可以实现无线接入控制。在一些实施例中,UDM根据用户配置的用户位置信息,将携带用户非竞争接入属性和用户位置信息的用户接入命令AccessCommand向AMF网元发送,即将非竞争请求消息向AMF网元发送。
继续参考图2中所示,在步骤S230中,响应于接收到所述非竞争请求消息,通过所述AMF网元将非竞争接入寻呼消息发送至基站,以使得终端根据所述非竞争接入寻呼消息中的接入资源接入网络。
本公开实施例中,AMF网元在接收到非竞争请求消息后,可以生成非竞争接入寻呼消息,并将非竞争接入寻呼消息发送至相关基站,以确定对应的用户,即确定对应的终端。终端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具体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确定。其中,非竞争接入寻呼消息,用于确定处于空闲状态的终端,从而使得处于空闲状态的终端进行网络连接。需要说明的是,非竞争接入寻呼消息中可以包括接入资源,基于此,可以使得终端通过非竞争接入寻呼消息中的接入资源来接入网络。接入资源能够用于表示接入网络过程需要的资源。接入资源可以包括接入导前码、接入时机、时间偏移以及频率偏移中的一种或多种。
图4中示意性示出了接入网络的流程示意图,参考图4中所示,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S410中,从所述基站获取接入资源;
在步骤S420中,将携带所述接入资源的非竞争接入的寻呼消息发送至所述基站,以使得所述终端对所述非竞争接入寻呼消息进行解码,并根据所述非竞争接入寻呼消息中携带的接入资源接入网络。
本公开实施例中,首先,AMF网元可以从基站获取基站对应的接入资源,接入资源可以根据基站的连接状态信息来确定。其中,接入资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接入导前码、接入时机、时间偏移以及频率偏移等等。连接状态信息指的是基站的连接状态,例如是否连接、连接的数量、空闲的数量、资源分配情况等等。
接入导前码PreambleCode,是根据基站的资源分配情况确定,例如可以根据基站中的可用接入导前码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来确定。在确定接入导前码之后,可基于该接入导前码来连接网络,从而能够避免相关技术中的碰撞的情况。基站对应的接入资源,还可以包括频率、时期偏移量等等。
在确定接入资源后,AMF网元可以将携带接入资源的非竞争接入寻呼消息发送至基站,基站再将该非竞争接入寻呼消息发送至终端,终端在接收到非竞争接入寻呼消息后,可以对非竞争接入寻呼消息进行解码,进而根据非竞争接入寻呼消息中携带的接入导前码实现非竞争接入网络。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多个终端而言,其接收到的非竞争接入寻呼消息中携带的接入导前码可以不同,从而避免终端接入时导致的碰撞的情况。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可以根据接入资源中的接入导前码和接入参考信息来接入网络,具体地,接入参考信息包括接入时机、时间偏移以及频率偏移中的一种或多种。基于此,对于终端而言,可以根据接入资源中的接入时机以及时间偏移确定接入时刻,根据频率偏移确定接入频段,并通过确定的接入导前码接入网络。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业务应用平台可以在不同发送场景中使用不同的方式来发送终端接入请求消息,相对应的,用户数据存储器在将非竞争请求消息发送给AMF网元之后,AMF网元可以按照用户数据存储器发送的终端接入请求消息中携带的需要寻呼的终端的数量,使用不同的方式将非竞争接入寻呼消息发送至基站寻呼对应的终端。
当终端接入请求消息为携带单个终端的终端接入请求消息时,AMF网元可以直接将非竞争接入寻呼消息发送至基站寻呼该终端。当终端接入请求消息为携带多个终端的终端接入请求消息时,AMF网元可以将非竞争接入寻呼消息发送至基站,分批逐一寻呼终端。
在进行分批寻呼终端时,可将非竞争接入寻呼消息同时发送至基站,也可以分批将非竞争寻呼消息发送至基站,此处不作具体限定。在基于非竞争接入寻呼消息分批寻呼终端时,可根据基站的接入属性信息来进行分批,从而实现分批寻呼终端。基站的接入属性信息可以为基站的容量、基站的接入间隔以及基站需要寻呼的终端数量等等。
具体地,若基站的容量小于容量阈值,可基于基站的接入时间间隔以及需要寻呼的终端数量对多个终端进行分批。进一步地,可以按照每批终端的优先级或者是属性信息确定顺序,从而基于顺序实现分批寻呼。例如,若基站的容量不足,且需要在指定时间内寻呼1000个终端,则可以根据基站的容量进行分批,例如分为20批或者是10批等等。每批终端需要在指定时间内进行寻呼。接下来,可以将优先级最高的终端作为第一批进行寻呼,也可以将尾号为某个值的终端作为第一批进行寻呼等等,优先级信息可以为距离最近的或者是信号质量最高的,具体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5中所示,当业务应用平台发送一组预设类别终端的终端接入请求消息至用户数据存储器时,UDM发送非竞争请求消息至AMF网元,AMF网元间隔预设时长,分批逐一根据非竞争接入寻呼消息寻呼终端。在寻呼终端后,终端根据非竞争接入寻呼消息中的接入资源接入网络。另外,当业务应用平台发送指定位置区域(BS_ID=xxx)的多个终端的终端接入请求消息至用户数据存储器UDM时,用户数据存储器UDM将非竞争请求消息发送至AMF网元后,AMF网元分批逐一寻呼终端。在寻呼终端后,终端根据非竞争接入寻呼消息中的接入资源接入网络。
本公开实施例中,终端通过非竞争接入寻呼消息中携带的接入导前码,使用非竞争接入方式接入网络,能够避免相关技术中接入网络时导致的碰撞情况,从而提高了终端接入的准确性。
在步骤S240中,通过所述终端将接入结果发送至所述业务应用平台,以完成所述终端的非竞争接入过程。
本公开实施例中,在终端接入网络后,可以将接入结果反馈发送至业务应用平台。示例性地,基站可以将接入过程结果发送至AMF网元,再发送至用户数据存储器,以基于AMF网元以及用户数据存储器将接入结果发送至业务应用平台。其中,接入过程结果可以为接入过程中生成的结果。接入结果用于描述终端是否接入网络。
本公开实施例中,采用在用户数据存储器设置用户类别以及用户所处覆盖区域信息,由业务平台经UDM发起终端接入控制的方法,并主动向AMF网元推送用户属性数据,发起携带无线接入资源信息的寻呼过程和接入确定过程,从而实现网络侧控制终端确定性的接入网络。能够有效将基站可用资源信息传递给终端,实现网络侧控制用户接入的能力,可以主动有序控制用户的接入并避免接入冲突,从而应对5G工业互联网场景下大量用户突发接入造成网络拥塞问题。保证终端受网络侧或业务平台侧控制接入网络,实现终端接入的可控性和确定性,为5G在工业互联网中的应用提供保障,提高终端接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图6中示意性示出了非竞争接入网络的整体流程图,参考图6中所示,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S602中,业务应用平台将终端接入请求消息发送至UDM;
在步骤S604中,UDM将非竞争请求消息(接入命令)发送至AMF网元;
在步骤S606中,AMF网元获取基站的接入资源;
在步骤S608中,AMF网元将非竞争接入寻呼消息发送至基站;
在步骤S610中,基站将非竞争接入寻呼消息发送至终端;
在步骤S612中,基站将寻呼响应发送至AMF网元;
在步骤S614中,终端实现非竞争接入过程;
在步骤S616中,基站将接入过程结果发送至AMF网元;
在步骤S618中,AMF网元通过AcessAck反馈接入过程结果至UDM;
在步骤S620中,UDM将接入结果发送至业务应用平台。
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终端接入时,通过寻呼消息携带接入前导码而采用非竞争接入方式,使得网络侧根据接入资源和用户数量、类型进行有选择性、分批、分时接入,避免大量用户突发接入引起的网络拥塞等不可控现象的发生。该方案采用在用户数据存储器中设置用户类别以及用户所处覆盖区域信息,由业务平台经UDM发起终端接入控制的方法,对于UDM位于园区等场合更方便操作,可以实现网络侧控制终端非竞争接入,提升接入可控性和确定性。
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网络接入装置。参考图7所示,该网络接入装置700主要包括以下模块:
请求消息发送模块701,用于响应于需要终端上线,通过业务应用平台将终端接入请求消息发送至用户数据存储器;
非竞争请求消息发送模块702,用于通过所述用户数据存储器,将非竞争请求消息发送至AMF网元;
接入模块703,用于响应于接收到所述非竞争请求消息,通过所述AMF网元将非竞争接入寻呼消息发送至基站,以使得终端根据所述非竞争接入寻呼消息中的接入资源接入网络;
反馈模块704,用于通过所述终端将接入结果发送至所述业务应用平台,以完成所述终端的非竞争接入过程。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用户数据存储器包括UDM网元;所述业务应用平台将用户接入请求消息发送至用户数据存储器包括:所述业务应用平台将单个终端的终端接入请求消息发送至所述UDM网元;或所述业务应用平台发送一组预设类别终端的终端接入请求消息至所述UDM网元;或所述业务应用平台将属于指定位置区域的多个终端的终端接入请求消息发送至所述UDM网元。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在通过业务应用平台将终端接入请求消息发送至用户数据存储器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用户数据存储器中配置用户属性为支持用户采用非竞争接入,并配置用户位置信息。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非竞争请求消息中携带非竞争接入属性以及用户位置信息。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通过所述AMF网元将非竞争接入寻呼消息发送至基站,以使得终端根据所述非竞争接入寻呼消息接入网络,包括:从所述基站获取接入资源;将携带所述接入资源的非竞争接入的寻呼消息发送至所述基站,以使得所述终端对所述非竞争接入寻呼消息进行解码,并根据所述非竞争接入寻呼消息中携带的接入资源接入网络。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非竞争接入寻呼消息中携带的接入资源接入网络,包括:根据所述接入资源中的接入导前码以及接入参考信息接入网络,所述接入参考信息包括接入时机、时间偏移以及频率偏移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通过所述AMF网元将非竞争接入寻呼消息发送至基站,以使得终端根据所述非竞争接入寻呼消息中的接入资源接入网络,包括:通过所述AMF网元直接将单个终端的非竞争接入寻呼消息发送至所述基站,并基于所述非竞争接入寻呼消息寻呼所述终端,以使得终端根据所述非竞争接入寻呼消息中的接入资源接入网络;通过所述AMF网元将多个终端的非竞争接入寻呼消息发送至所述基站,并基于所述非竞争接入寻呼消息分批寻呼所述终端,以使得终端根据所述非竞争接入寻呼消息中的接入资源接入网络。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非竞争接入寻呼消息分批寻呼所述终端,包括:根据所述基站的接入属性信息,基于所述非竞争接入寻呼消息分批寻呼所述终端。
上述网络接入装置中各模块的具体细节已经在对应的网络接入方法中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因此此处不再赘述。
本公开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参考图8中所示,该通信系统主要包括终端设备、网络设备。网络设备可以包括业务应用平台、用户数据存储器、AMF网元以及基站,终端设备可以为一个或多个终端。
其中,网络设备侧,通过用户数据存储器将非竞争请求消息发送至AMF网元,进一步通过AMF网元将非竞争接入寻呼消息发送至基站来寻呼终端,实现通过网络侧的用户数据存储器控制终端被动接入。一方面,由于能够通过用户数据存储器来发送非竞争请求消息,进而使得终端响应于非竞争接入寻呼消息来被动接入网络,避免了相关技术中的主动接入网络时可能会出现的碰撞情况,提高了终端接入网络的成功率以及接入网络的效率,能够减少终端接入网络时导致的冲突问题,提高了接入网络的稳定性。另一方面,由于基于用户数据存储器实现终端的被动接入,在用户数据存储器上执行业务操作,增加了操作便利性,提高了操作效率。
应当注意,尽管在上文详细描述中提及了用于动作执行的设备的若干模块或者单元,但是这种划分并非强制性的。实际上,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上文描述的两个或更多模块或者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在一个模块或者单元中具体化。反之,上文描述的一个模块或者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由多个模块或者单元来具体化。
此外,尽管在附图中以特定顺序描述了本公开中方法的各个步骤,但是,这并非要求或者暗示必须按照该特定顺序来执行这些步骤,或是必须执行全部所示的步骤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附加的或备选的,可以省略某些步骤,将多个步骤合并为一个步骤执行,以及/或者将一个步骤分解为多个步骤执行等。
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能够实现上述方法的电子设备。
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公开的各个方面可以实现为系统、方法或程序产品。因此,本公开的各个方面可以具体实现为以下形式,即:完全的硬件实施方式、完全的软件实施方式(包括固件、微代码等),或硬件和软件方面结合的实施方式,这里可以统称为“电路”、“模块”或“系统”。
下面参照图9来描述根据本公开的这种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900。图9显示的电子设备900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9所示,电子设备900以通用计算设备的形式表现。电子设备900的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上述至少一个处理单元910、上述至少一个存储单元920、连接不同系统组件(包括存储单元920和处理单元910)的总线930以及显示单元940。
其中,所述存储单元存储有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可以被所述处理单元910执行,使得所述处理单元910执行本说明书上述“示例性方法”部分中描述的根据本公开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步骤。例如,所述处理单元910可以执行如图2中所示的步骤。
存储单元920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单元形式的可读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单元(RAM)9201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单元9202,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只读存储单元(ROM)9203。
存储单元920还可以包括具有一组(至少一个)程序模块9205的程序/实用工具9204,这样的程序模块9205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它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这些示例中的每一个或某种组合中可能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
总线930可以为表示几类总线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存储单元总线或者存储单元控制器、外围总线、图形加速端口、处理单元或者使用多种总线结构中的任意总线结构的局域总线。
电子设备900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1000(例如键盘、指向设备、蓝牙设备等)通信,还可与一个或者多个使得用户能与该电子设备900交互的设备通信,和/或与使得该电子设备900能与一个或多个其它计算设备进行通信的任何设备(例如路由器、调制解调器等等)通信。这种通信可以通过输入/输出(I/O)接口950进行。并且,电子设备900还可以通过网络适配器960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例如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或公共网络,例如因特网)通信。如图所示,网络适配器960通过总线930与电子设备900的其它模块通信。应当明白,尽管图中未示出,可以结合电子设备900使用其它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微代码、设备驱动器、冗余处理单元、外部磁盘驱动阵列、RAID系统、磁带驱动器以及数据备份存储系统等。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易于理解,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方式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结合必要的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因此,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是CD-ROM,U盘,移动硬盘等)中或网络上,包括若干指令以使得一台计算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终端装置、或者电子设备等)执行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方法。
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能够实现本说明书上述网络接入方法的程序产品。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公开的各个方面还可以实现为一种程序产品的形式,其包括程序代码,当所述程序产品在终端设备上运行时,所述程序代码用于使所述终端设备执行本说明书上述“示例性方法”部分中描述的根据本公开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步骤。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用于实现上述方法的程序产品,其可以采用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并包括程序代码,并可以在终端设备,例如个人电脑上运行。然而,本公开的程序产品不限于此,在本文件中,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所述程序产品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可读介质的任意组合。可读介质可以是可读信号介质或者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可读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可读信号介质还可以是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可读介质,该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
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有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的任意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公开操作的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C++等,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设备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设备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设备上部分在远程计算设备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设备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设备的情形中,远程计算设备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设备,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设备(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此外,上述附图仅是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方法所包括的处理的示意性说明,而不是限制目的。易于理解,上述附图所示的处理并不表明或限制这些处理的时间顺序。另外,也易于理解,这些处理可以是例如在多个模块中同步或异步执行的。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发明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他实施例。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发明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权利要求指出。

Claims (10)

1.一种网络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响应于需要终端上线,通过业务应用平台将终端接入请求消息发送至用户数据存储器;
通过所述用户数据存储器,将非竞争请求消息发送至AMF网元;
响应于接收到所述非竞争请求消息,通过所述AMF网元将非竞争接入寻呼消息发送至基站,以使得终端根据所述非竞争接入寻呼消息中的接入资源接入网络;
通过所述终端将接入结果发送至所述业务应用平台,以完成所述终端的非竞争接入过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数据存储器包括UDM网元;所述业务应用平台将用户接入请求消息发送至用户数据存储器包括:
所述业务应用平台将单个终端的终端接入请求消息发送至所述UDM网元;或
所述业务应用平台发送一组预设类别终端的终端接入请求消息至所述UDM网元;或
所述业务应用平台将属于指定位置区域的多个终端的终端接入请求消息发送至所述UDM网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通过业务应用平台将终端接入请求消息发送至用户数据存储器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用户数据存储器中配置用户属性为支持用户采用非竞争接入,并配置用户位置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竞争请求消息中携带非竞争接入属性以及用户位置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AMF网元将非竞争接入寻呼消息发送至基站,以使得终端根据所述非竞争接入寻呼消息接入网络,包括:
从所述基站获取接入资源;
将携带所述接入资源的非竞争接入的寻呼消息发送至所述基站,以使得所述终端对所述非竞争接入寻呼消息进行解码,并根据所述非竞争接入寻呼消息中携带的接入资源接入网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网络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非竞争接入寻呼消息中携带的接入资源接入网络,包括:
根据所述接入资源中的接入导前码以及接入参考信息接入网络,所述接入参考信息包括接入时机、时间偏移以及频率偏移中的一种或多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AMF网元将非竞争接入寻呼消息发送至基站,以使得终端根据所述非竞争接入寻呼消息中的接入资源接入网络,包括:
通过所述AMF网元直接将单个终端的非竞争接入寻呼消息发送至所述基站,并基于所述非竞争接入寻呼消息寻呼所述终端,以使得终端根据所述非竞争接入寻呼消息中的接入资源接入网络;
通过所述AMF网元将多个终端的非竞争接入寻呼消息发送至所述基站,并基于所述非竞争接入寻呼消息分批寻呼所述终端,以使得终端根据所述非竞争接入寻呼消息中的接入资源接入网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网络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非竞争接入寻呼消息分批寻呼所述终端,包括:
根据所述基站的接入属性信息,基于所述非竞争接入寻呼消息分批寻呼所述终端。
9.一种网络接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请求消息发送模块,用于响应于需要终端上线,通过业务应用平台将终端接入请求消息发送至用户数据存储器;
非竞争请求消息发送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用户数据存储器,将非竞争请求消息发送至AMF网元;
接入模块,用于响应于接收到所述非竞争请求消息,通过所述AMF网元将非竞争接入寻呼消息发送至基站,以使得终端根据所述非竞争接入寻呼消息中的接入资源接入网络;
反馈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终端将接入结果发送至所述业务应用平台,以完成所述终端的非竞争接入过程。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以及
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经由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来执行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网络接入方法。
CN202311695464.4A 2023-12-11 2023-12-11 网络接入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764160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695464.4A CN117641603A (zh) 2023-12-11 2023-12-11 网络接入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695464.4A CN117641603A (zh) 2023-12-11 2023-12-11 网络接入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641603A true CN117641603A (zh) 2024-03-01

Family

ID=900181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695464.4A Pending CN117641603A (zh) 2023-12-11 2023-12-11 网络接入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641603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813078B2 (en) Satellite paging efficiency
US11246140B2 (en) Core network accessing method, base station, and user equipment
CN113411781B (zh) 网络切片服务的请求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US11178680B2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acquiring system information
EP3817483A1 (en) Random access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EP3745803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terminal, and network device
CN112512095A (zh) 接入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US20230156489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4698000B (zh) 网络选择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230354438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20230180093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EP4125298A1 (en) Musim imsi offset value handling for paging timing collision control
WO2022148496A1 (zh) 载波确定方法及相关装置、系统信息广播方法及相关装置
US8032088B2 (en) Method, apparatus, network element and software product for location area update optimization
CN117641603A (zh) 网络接入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US20210144754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CN115643619A (zh) 小区切换方法、小区控制器、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600472A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2291848A (zh) 一种终端能力配置的方法及通信装置
US20230292275A1 (en) Transceiver device, network entity and base station
US20220248215A1 (en) Method for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network device, and terminal
EP3815453B1 (en) Random access method, base station, user equipment and device with storage function
US20220369373A1 (en) Back-Off for 2-step RA Procedure
EP4325953A1 (en) Cooperative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card terminal device
US20230180319A1 (en) Wireless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network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