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636543A - 自助设备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自助设备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7636543A CN117636543A CN202311612901.1A CN202311612901A CN117636543A CN 117636543 A CN117636543 A CN 117636543A CN 202311612901 A CN202311612901 A CN 202311612901A CN 117636543 A CN117636543 A CN 11763654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bile equipment
- service
- user
- self
- mobi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3672 processing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0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9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8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6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3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13475 authoriz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5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2795 ver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872 buff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790 confirm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191 image analysi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894006 Bacteri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0700605 Viruse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888 barrier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605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4243 sweat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6 trans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F—COIN-FREED OR LIKE APPARATUS
- G07F19/00—Complete banking systems; Coded card-freed arrangements adapted for dispensing or receiving monies or the like and posting such transactions to existing accounts, e.g. automatic teller machines
- G07F19/20—Automatic teller machines [ATMs]
- G07F19/209—Monitoring, auditing or diagnose of functioning of ATM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70—Multimodal biometrics, e.g. combining information from different biometric modaliti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6—Authentication
- H04W12/065—Continuous authentic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Finance (AREA)
- Financial Or Insurance-Related Operations Such As Payment And Settlemen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自助设备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数据处理领域,也可用于金融领域,方法包括:扫描设定范围内的移动设备连接请求信号,在扫描到所述移动设备连接请求信号后与所述移动设备建立近场连接;向所述移动设备发送生物识别认证请求,接收所述移动设备返回的生物特征信息并根据所述生物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认证,其中,所述生物特征信息是所述移动设备持有用户根据所述生物识别认证请求授权所述移动设备进行生物信息采集操作后得到的;在所述身份认证通过后向所述移动设备发送业务办理请求,并接收所述移动设备返回的业务办理信息,根据所述业务办理信息执行对应的业务处理操作;本申请能够有效提高自助设备使用时的信息安全性和便捷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数据处理领域,也可用于金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助设备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数字化通讯技术及硬件设备的进步,银行网点也发生着重大的数字化、智慧化变革,越来越多的银行网点业务,已经从传统的人工柜面转向自助终端设备,客户可以在自助设备上完成的银行业务越来越多,自助终端设备与用户的安全操作交互方式成为银行自助设备终端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
现在银行网点自助设备种类繁多,但通常都是由液晶触摸显示屏和机械按键组成。客户在使用自助终端时的操作交互,一般为用户使用手指在设备系统屏幕上点击滑动完成设备中系统功能的交互操作,或者根据界面提示在设备机械键盘上进行输入确认。
现在的银行自助终端设备所采用的以上两种交互操作方式。存在以下缺点。
1.采用液晶触摸屏方式下,让用户在液晶显示屏的系统界面上通过手指触碰点击、滑动的交互方式,容易造成屏幕使用中沾染汗渍油污,若不能经常清洁,屏幕显示将无法看清,影响使用,对有清洁要求的用户来说,会造成使用障碍,影响银行口碑服务。这种交互方式,也会成为孩童或好事者的点击触碰玩物,极易造成损坏。
2.采用机械键盘方式,因物理机械操作,其机械寿命有限,需经常检测更换,造成硬件、管理、人力成本浪费。近几年发生的假ATM机械键盘套壳事件,机械键盘也成为不法分子改造伪装的目标,让用户对使用机械键盘存在心里畏惧。
3.随着现在高清光学技术发展,以及图像分析技术的飞速进步,无论触屏点击设备还是机械按键的固定输入都成为客户隐私安全泄露的破绽。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会留下指纹,造成用户指纹泄露;用户在点击屏幕或者键盘后,其上留下的热残留,通过红外光学提取进行影像分析,会导致用户交易密码泄露。
4.除隐私泄露造成隐私安全外,用户交叉使用的屏幕和按键也成为细菌和病毒传播的媒介。
5.昂贵的触摸屏幕及极易损坏的机械按键都会造成成本浪费。并且因使用用户的文字语言习惯不同,我们使用触摸屏幕交互需要将多语言支持建设在业务系统中,并要用户主动设置,让用户有了冗余操作,降低了用户体验;机械硬件键盘更是一次成型,其上的文字文案固定,因其大小受限,也不能有过多的多语言文字显示。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自助设备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能够有效提高自助设备使用时的信息安全性和便捷性。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本申请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自助设备数据处理方法,包括:
扫描设定范围内的移动设备连接请求信号,在扫描到所述移动设备连接请求信号后与所述移动设备建立近场连接;
向所述移动设备发送生物识别认证请求,接收所述移动设备返回的生物特征信息并根据所述生物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认证,其中,所述生物特征信息是所述移动设备持有用户根据所述生物识别认证请求授权所述移动设备进行生物信息采集操作后得到的;
在所述身份认证通过后向所述移动设备发送业务办理请求,并接收所述移动设备返回的业务办理信息,根据所述业务办理信息执行对应的业务处理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在扫描到所述移动设备连接请求信号后与所述移动设备建立近场连接,包括:
在扫描到所述移动设备连接请求信号后通过所述移动设备的近场连接通讯标签进行签约判断,其中,所述近场连接通讯标签是用户签约后为所述移动设备分配的;
若所述签约判断通过,则与所述移动设备建立近场连接。
进一步地,在所述扫描设定范围内的移动设备连接请求信号之前,包括:
接收用户通过移动设备发送的身份认证请求,其中,所述身份认证请求是用户通过移动设备扫描二维码后生成的;
根据所述身份认证请求中的用户身份信息进行身份认证,若所述身份认证不通过,则向所述移动设备返回登录失败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向所述移动设备发送生物识别认证请求,接收所述移动设备返回的生物特征信息并根据所述生物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认证,包括:
向所述移动设备发送人脸识别认证请求,接收所述移动设备返回的用户人脸特征信息;
根据所述用户人脸特征信息和本地用户人脸数据库进行身份认证。
进一步地,所述向所述移动设备发送生物识别认证请求,接收所述移动设备返回的生物特征信息并根据所述生物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认证,包括:
向所述移动设备发送指纹识别认证请求,接收所述移动设备返回的用户指纹特征信息;
根据所述用户指纹特征信息和本地用户指纹数据库进行身份认证。
进一步地,在所述根据所述业务办理信息执行对应的业务处理操作之后,包括:
监测所述业务处理操作是否完成或所述移动设备是否断开近场连接;
若是,则向所述移动设备发送业务清理指令,以使所述移动设备根据所述业务清理指令对业务办理过程中产生的本地缓存数据进行清理。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自助设备数据处理装置,包括:
近场连接模块,用于扫描设定范围内的移动设备连接请求信号,在扫描到所述移动设备连接请求信号后与所述移动设备建立近场连接;
身份认证模块,用于向所述移动设备发送生物识别认证请求,接收所述移动设备返回的生物特征信息并根据所述生物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认证,其中,所述生物特征信息是所述移动设备持有用户根据所述生物识别认证请求授权所述移动设备进行生物信息采集操作后得到的;
业务办理模块,用于在所述身份认证通过后向所述移动设备发送业务办理请求,并接收所述移动设备返回的业务办理信息,根据所述业务办理信息执行对应的业务处理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近场连接模块包括:
签约判断单元,用于在扫描到所述移动设备连接请求信号后通过所述移动设备的近场连接通讯标签进行签约判断,其中,所述近场连接通讯标签是用户签约后为所述移动设备分配的;
近场连接单元,用于若所述签约判断通过,则与所述移动设备建立近场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近场连接模块还包括:
身份认证单元,用于接收用户通过移动设备发送的身份认证请求,其中,所述身份认证请求是用户通过移动设备扫描二维码后生成的;
登录失败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身份认证请求中的用户身份信息进行身份认证,若所述身份认证不通过,则向所述移动设备返回登录失败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身份认证模块包括:
人脸特征采集单元,用于向所述移动设备发送人脸识别认证请求,接收所述移动设备返回的用户人脸特征信息;
人脸特征认证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用户人脸特征信息和本地用户人脸数据库进行身份认证。
进一步地,所述身份认证模块还包括:
指纹特征采集单元,用于向所述移动设备发送指纹识别认证请求,接收所述移动设备返回的用户指纹特征信息;
指纹特征认证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用户指纹特征信息和本地用户指纹数据库进行身份认证。
进一步地,所述业务办理模块包括:
业务结束监测单元,用于监测所述业务处理操作是否完成或所述移动设备是否断开近场连接;
本地缓存清理单元,用于若是,则向所述移动设备发送业务清理指令,以使所述移动设备根据所述业务清理指令对业务办理过程中产生的本地缓存数据进行清理。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所述的自助设备数据处理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所述的自助设备数据处理方法的步骤。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该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所述的自助设备数据处理方法的步骤。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提供一种自助设备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通过扫描设定范围内的移动设备连接请求信号,在扫描到所述移动设备连接请求信号后与所述移动设备建立近场连接;向所述移动设备发送生物识别认证请求,接收所述移动设备返回的生物特征信息并根据所述生物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认证,其中,所述生物特征信息是所述移动设备持有用户根据所述生物识别认证请求授权所述移动设备进行生物信息采集操作后得到的;在所述身份认证通过后向所述移动设备发送业务办理请求,并接收所述移动设备返回的业务办理信息,根据所述业务办理信息执行对应的业务处理操作,由此能够有效提高自助设备使用时的信息安全性和便捷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自助设备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自助设备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二;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自助设备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三;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自助设备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四;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自助设备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五;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自助设备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六;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自助设备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图之一;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自助设备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图之二;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自助设备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图之三;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自助设备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图之四;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自助设备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图之五;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自助设备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图之六;
图13为本申请一具体实施例中的自助设备数据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一具体实施例中的自助设备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技术方案中对数据的获取、存储、使用、处理等均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
本申请公开所获取的相关信息和数据(包括但不限于移动设备信息、用户信息、身份认证信息、生物特征信息),均为经用户授权或者经过各方充分授权的信息和数据,并提供有相应的操作入口,供用户选择授权或者拒绝;相关数据的收集、存储、使用、加工、传输、提供、公开和应用等处理,均遵守相关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采取了必要保密措施,不违背公序良俗。
考虑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自助设备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通过扫描设定范围内的移动设备连接请求信号,在扫描到所述移动设备连接请求信号后与所述移动设备建立近场连接;向所述移动设备发送生物识别认证请求,接收所述移动设备返回的生物特征信息并根据所述生物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认证,其中,所述生物特征信息是所述移动设备持有用户根据所述生物识别认证请求授权所述移动设备进行生物信息采集操作后得到的;在所述身份认证通过后向所述移动设备发送业务办理请求,并接收所述移动设备返回的业务办理信息,根据所述业务办理信息执行对应的业务处理操作,由此能够有效提高自助设备使用时的信息安全性和便捷性。
为了能够有效提高自助设备使用时的信息安全性和便捷性,本申请提供一种自助设备数据处理方法的实施例,参见图1,所述自助设备数据处理方法具体包含有如下内容:
步骤S101:扫描设定范围内的移动设备连接请求信号,在扫描到所述移动设备连接请求信号后与所述移动设备建立近场连接;
本实施例中,用户在银行网点开户时,进行人脸识别、指纹验证、常用手机设备签约,其中指纹验证签约需要使用常用手机设备,银行保留用户人脸识别信息和指纹签约信息,签约成功后,银行给用户常用手机设备,分配近场连接通讯标签(例如蓝牙连接通讯标签、NFC连接通讯标签,或其他可以实现近场通讯的技术),用于银行网点和用户手机设备的字段连接和通讯加密凭证。
以蓝牙为例,当签约用户持有已经签约过的智能手机设备,蓝牙开启状态下,到达银行网点。银行网点的蓝牙基站设备监听并扫描搜索到用户的手机设备,识别用户手机设备号是否为已经签约设备,如果是已签约设备,则与用户手机设备自动建立近场连接。
可选的,所述近场连接可以为蓝牙连接,相应的,所述移动设备连接请求信号即移动设备蓝牙连接信号。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此处还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其他近场通讯技术建立连接。
步骤S102:向所述移动设备发送生物识别认证请求,接收所述移动设备返回的生物特征信息并根据所述生物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认证,其中,所述生物特征信息是所述移动设备持有用户根据所述生物识别认证请求授权所述移动设备进行生物信息采集操作后得到的;
本实施例中,用户手机与自助终端蓝牙连接成功后,系统控制自助终端推送人脸识别认证交互操作界面到用户手机,并提示用户使用手机端进行人脸认证。用户使用手机采集用户人脸信息,并将分析识别信息与银行系统进行信息交互认证。
本实施例中,完成人脸认证后,系统同送指纹认证操作提示界面。用户确认后,在手机指纹识别区域完成指纹采集识别,并将识别信息完成与银行系统的传递交互认证。人脸识别和指纹双身份认证通过后,自助终端系统进入业务操作界面,并推送业务办理所需要的请求输入界面到用于手机端。
在本申请的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当客户到达自助终端设备前,准备使用设备,首先需完成自助终端设备上展示的二维码完成身份认证登陆步骤。当用户扫描设备展示的二维码后,首先系统将网点的蓝牙基站与用户手机的连接,转为自助设备与用户手机的点对点蓝牙连接,让用户操作只针对本自助设备,并使蓝牙通讯距离更短,让传输速率更快。
步骤S103:在所述身份认证通过后向所述移动设备发送业务办理请求,并接收所述移动设备返回的业务办理信息,根据所述业务办理信息执行对应的业务处理操作。
本实施例中,人脸识别和指纹双身份认证通过后,自助终端系统进入业务操作界面,并推送业务办理所需要的请求输入界面到用于手机端。用户在自有手机端的,由银行系统推送来的操作界面,触摸滑动移动自助设备界面鼠标,或者文字输入完成与自助终端设备的交互。当在银行系统推送的界面由用户手机接受后,其默认语言展示跟随用户手机设备设定,同时,支持用户在手机端对接受的操作输入界面做个性化语言或者密文显示设置过。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自助设备数据处理方法,能够通过扫描设定范围内的移动设备连接请求信号,在扫描到所述移动设备连接请求信号后与所述移动设备建立近场连接;向所述移动设备发送生物识别认证请求,接收所述移动设备返回的生物特征信息并根据所述生物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认证,其中,所述生物特征信息是所述移动设备持有用户根据所述生物识别认证请求授权所述移动设备进行生物信息采集操作后得到的;在所述身份认证通过后向所述移动设备发送业务办理请求,并接收所述移动设备返回的业务办理信息,根据所述业务办理信息执行对应的业务处理操作,由此能够有效提高自助设备使用时的信息安全性和便捷性。
在本申请的自助设备数据处理方法的一实施例中,参见图2,还可以具体包含如下内容:
步骤S201:在扫描到所述移动设备连接请求信号后通过所述移动设备的近场连接通讯标签进行签约判断,其中,所述近场连接通讯标签是用户签约后为所述移动设备分配的;
步骤S202:若所述签约判断通过,则与所述移动设备建立近场连接。
本实施例中,用户在银行网点开户时,进行人脸识别、指纹验证、常用手机设备签约,其中指纹验证签约需要使用常用手机设备,银行保留用户人脸识别信息和指纹签约信息,签约成功后,银行给用户常用手机设备,分配近场连接通讯标签,用于银行网点和用户手机设备的字段连接和通讯加密凭证。当签约用户持有已经签约过的智能手机设备,蓝牙开启状态下,到达银行网点。银行网点的蓝牙基站设备监听并扫描搜索到用户的手机设备,识别用户手机设备号是否为已经签约设备,如果是已签约设备,则与用户手机设备自动建立近场连接。
在本申请的自助设备数据处理方法的一实施例中,参见图3,还可以具体包含如下内容:
步骤S301:接收用户通过移动设备发送的身份认证请求,其中,所述身份认证请求是用户通过移动设备扫描二维码后生成的;
步骤S302:根据所述身份认证请求中的用户身份信息进行身份认证,若所述身份认证不通过,则向所述移动设备返回登录失败信号。
本实施例中,银行网点的蓝牙基站设备监听并扫描搜索到用户的手机设备,识别用户手机设备号是否为已经签约设备,如果是已签约设备,则与用户手机设备自动建立近场连接。
在本申请的自助设备数据处理方法的一实施例中,参见图4,还可以具体包含如下内容:
步骤S401:向所述移动设备发送人脸识别认证请求,接收所述移动设备返回的用户人脸特征信息;
步骤S402:根据所述用户人脸特征信息和本地用户人脸数据库进行身份认证。
本实施例中,用户手机与自助终端蓝牙连接成功后,系统控制自助终端推送人脸识别认证交互操作界面到用户手机,并提示用户使用手机端进行人脸认证。用户使用手机采集用户人脸信息,并将分析识别信息与银行系统进行信息交互认证。
在本申请的自助设备数据处理方法的一实施例中,参见图5,还可以具体包含如下内容:
步骤S501:向所述移动设备发送指纹识别认证请求,接收所述移动设备返回的用户指纹特征信息;
步骤S502:根据所述用户指纹特征信息和本地用户指纹数据库进行身份认证。
本实施例中,完成人脸认证后,系统同送指纹认证操作提示界面。用户确认后,在手机指纹识别区域完成指纹采集识别,并将识别信息完成与银行系统的传递交互认证。人脸识别和指纹双身份认证通过后,自助终端系统进入业务操作界面,并推送业务办理所需要的请求输入界面到用于手机端。
在本申请的自助设备数据处理方法的一实施例中,参见图6,还可以具体包含如下内容:
步骤S601:监测所述业务处理操作是否完成或所述移动设备是否断开近场连接;
步骤S602:若是,则向所述移动设备发送业务清理指令,以使所述移动设备根据所述业务清理指令对业务办理过程中产生的本地缓存数据进行清理。
本实施例中,当用户在自助终端上处理完业务,自助设备会推送退出确认界面,用户进行退出业务操作,或者当用户持有设备离开设备连接范围,推送的界面程序包,将自动触发手机端启动自清理程序,清理系统设备推向用户的界面信息,保护用户操作不做手机端残留,以及释放用户手机资源的目的。
为了能够有效提高自助设备使用时的信息安全性和便捷性,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实现所述自助设备数据处理方法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的自助设备数据处理装置的实施例,参见图7,所述自助设备数据处理装置具体包含有如下内容:
近场连接模块10,用于扫描设定范围内的移动设备连接请求信号,在扫描到所述移动设备连接请求信号后与所述移动设备建立近场连接;
身份认证模块20,用于向所述移动设备发送生物识别认证请求,接收所述移动设备返回的生物特征信息并根据所述生物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认证,其中,所述生物特征信息是所述移动设备持有用户根据所述生物识别认证请求授权所述移动设备进行生物信息采集操作后得到的;
业务办理模块30,用于在所述身份认证通过后向所述移动设备发送业务办理请求,并接收所述移动设备返回的业务办理信息,根据所述业务办理信息执行对应的业务处理操作。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自助设备数据处理装置,能够通过扫描设定范围内的移动设备连接请求信号,在扫描到所述移动设备连接请求信号后与所述移动设备建立近场连接;向所述移动设备发送生物识别认证请求,接收所述移动设备返回的生物特征信息并根据所述生物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认证,其中,所述生物特征信息是所述移动设备持有用户根据所述生物识别认证请求授权所述移动设备进行生物信息采集操作后得到的;在所述身份认证通过后向所述移动设备发送业务办理请求,并接收所述移动设备返回的业务办理信息,根据所述业务办理信息执行对应的业务处理操作,由此能够有效提高自助设备使用时的信息安全性和便捷性。
在本申请的自助设备数据处理装置的一实施例中,参见图8,所述近场连接模块10包括:
签约判断单元11,用于在扫描到所述移动设备连接请求信号后通过所述移动设备的近场连接通讯标签进行签约判断,其中,所述近场连接通讯标签是用户签约后为所述移动设备分配的;
近场连接单元12,用于若所述签约判断通过,则与所述移动设备建立近场连接。
在本申请的自助设备数据处理装置的一实施例中,参见图9,所述近场连接模块10还包括:
身份认证单元13,用于接收用户通过移动设备发送的身份认证请求,其中,所述身份认证请求是用户通过移动设备扫描二维码后生成的;
登录失败单元14,用于根据所述身份认证请求中的用户身份信息进行身份认证,若所述身份认证不通过,则向所述移动设备返回登录失败信号。
在本申请的自助设备数据处理装置的一实施例中,参见图10,所述身份认证模块20包括:
人脸特征采集单元21,用于向所述移动设备发送人脸识别认证请求,接收所述移动设备返回的用户人脸特征信息;
人脸特征认证单元22,用于根据所述用户人脸特征信息和本地用户人脸数据库进行身份认证。
在本申请的自助设备数据处理装置的一实施例中,参见图11,所述身份认证模块20还包括:
指纹特征采集单元23,用于向所述移动设备发送指纹识别认证请求,接收所述移动设备返回的用户指纹特征信息;
指纹特征认证单元24,用于根据所述用户指纹特征信息和本地用户指纹数据库进行身份认证。
在本申请的自助设备数据处理装置的一实施例中,参见图12,所述业务办理模块30包括:
业务结束监测单元31,用于监测所述业务处理操作是否完成或所述移动设备是否断开近场连接;
本地缓存清理单元32,用于若是,则向所述移动设备发送业务清理指令,以使所述移动设备根据所述业务清理指令对业务办理过程中产生的本地缓存数据进行清理。
为了更进一步说明本方案,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应用上述自助设备数据处理装置实现自助设备数据处理方法的系统的具体应用实例,具体包含有如下内容:
参见图13,其涉及模块及功能说明如下:
指纹识别模块101,此模块为用户手机端模块,其作用主要为识别用户指纹信息,并将识别结果通过加密蓝牙通讯链路传递给系统,系统根据指纹签约信息对手机端指纹认证结果进行身份确认。
指纹信息采集模块102,此模块为用户手机端硬件模块,其作用为采集用户指纹信息,用于101模块的指纹识别。
交互界面控制及输入信息采集模块103,此模块为用户手机端模块,作用为对银行自助设备系统推送过来的交互界面进行展示,并控制使用手机端的触屏感应采集功能,采集用户的触屏及输入信息,并传递给自助终端设备进行界面交互控制。
蓝牙连接加密通讯模块104,此模块的功能为,对用户手机与银行网点蓝牙或自助设备蓝牙连接建立通讯通道传输信息,根据用户开户签约时,分配的蓝牙连接标签对通讯通道进行信息传输加密。
蓝牙识别连接管理模块105,此模块的功能为,控制银行网点蓝牙基站设备,对进入网点的用户蓝牙移动设备进行搜索,并根据开户蓝牙签约标签,主动与用户手机建立近场连接,并在用户在自助终端设备扫码认证后,将连接转为自助终端设备与用户手机的点对点蓝牙连接。
交互界面推送模块106,此模块的功能为,根据用户在自助设备上的业务操作需求,通过加密蓝牙通道,推送输入交互界面到用户手机,以便用户在自己手机上进行触摸滑动或者输入,和自助终端机的业务系统进行交互。
交互界面自清理模块107,为保证用户的输入不在用户手机中留下任何痕迹,以及及时释放临时占用的用户手机资源,在用户主动退出自助终端业务系统,或者离开后被动断开网点蓝牙连接时,手机端自动清理推送给用户的交互界面信息,释放用户手机资源。
人脸信息识别模块108,此模块的主要作用为,根据用户手机端采集的人脸影像信息,利用与自助设备系统连接获取的用户开户签约人脸信息库信息,完成用户的人脸识别身份认证。
人脸信息采集模块109,此模块为用户手机端模块,功能为通过用户手机端摄像头采集人脸影像信息,为108人脸识别模块工作提供人脸影像及活体检测信息。
系统核心控制模块110,调度控制系统各个模块的协调运行。
用户信息认证模块111,此功能模块主要为接受用户手机端采集认证识别的指纹和人脸信息,通过与用户开户签约的人脸信息及指纹签约信息,进行用户身份认证,完成用户在自助终端设备上的登陆。
人脸信息库112,主要存储在用户开户签约时,录入的人脸信息,为用户人脸识别提供依据。
输入界面语言设置模块113,此模块为用户手机端模块,主要功能为根据用户手机系统的默认语言偏好设置,控制网点设备推送到用于手机的交互输入页面语言展示,以及接受用户对交互输入页面的个性化设置,控制手机端交互输入页面语言及个性化展示。
二维码扫描模块114,此模块为用户手机端模块,功能为利用用户手机的后置摄像头,对自助终端设备上的登录二维码进行扫描,并将二维码翻译成信息后,通过加密的蓝牙连接通道传递给银行系统端。
二维码处理模块115,系统端收到二维码扫描登陆请求后,推送交互界面到用户手机端,要求用户通过人脸识别和指纹识别,进行双认证完成登录。
核心银行系统模块106,主要功能与银行其他各业务系统的连接交互,完成自助终端设备巡航,用户请求的业务处理。
指纹签约认证模块107,子模块存储用户开户时与银行的指纹签约信息,由于指纹身份认证。
在另一实施例中,还提供有一种具体的自助设备数据处理方法,参见图14,流程说明如下:
A101步骤为:用户在银行网点开户时,进行人脸识别、指纹验证、常用手机设备签约,其中指纹验证签约需要使用常用手机设备,银行保留用户人脸识别信息和指纹签约信息,签约成功后,银行给用户常用手机设备,分配近场连接通讯标签,用于银行网点和用户手机设备的字段连接和通讯加密凭证。
A102步骤为:当签约用户持有已经签约过的智能手机设备,蓝牙开启状态下,到达银行网点。
A103步骤为:银行网点的蓝牙基站设备监听并扫描搜索到用户的手机设备,识别用户手机设备号是否为已经签约设备,如果是已签约设备,则与用户手机设备自动建立近场连接。
A104步骤为:当系统与用户手机设备蓝牙连接建立后,因银行系统通过分配给用户的蓝牙连接标签,系统与用户手机的蓝牙连接链路通讯信息进行加密,因用户手机只作为接受系统推送界面展示和在此推送界面的输入操作,所以链路的加解密完全由银行系统控制,保证通讯链路安全。
A105步骤为:当客户到达自助终端设备前,准备使用设备,首先需完成自助终端设备上展示的二维码完成身份认证登陆步骤。
A106步骤为:当用户扫描设备展示的二维码后,首先系统将网点的蓝牙基站与用户手机的连接,转为自助设备与用户手机的点对点蓝牙连接,让用户操作只针对本自助设备,并使蓝牙通讯距离更短,让传输速率更快。
A107步骤为:用户手机与自助终端蓝牙连接成功后,系统控制自助终端推送人脸识别认证交互操作界面到用户手机,并提示用户使用手机端进行人脸认证。
A108步骤为:用户使用手机采集用户人脸信息,并将分析识别信息与银行系统进行信息交互认证。
A109步骤为:完成人脸认证后,系统同送指纹认证操作提示界面。
A110步骤为:用户确认后,在手机指纹识别区域完成指纹采集识别,并将识别信息完成与银行系统的传递交互认证。
A111步骤为:人脸识别和指纹双身份认证通过后,自助终端系统进入业务操作界面,并推送业务办理所需要的请求输入界面到用于手机端。
A112步骤为:用户在自有手机端的,由银行系统推送来的操作界面,触摸滑动移动自助设备界面鼠标,或者文字输入完成与自助终端设备的交互。当在银行系统推送的界面由用户手机接受后,其默认语言展示跟随用户手机设备设定,同时,支持用户在手机端对接受的操作输入界面做个性化语言或者密文显示设置过。
A113步骤为:当用户在自助终端上处理完业务,自助设备会推送退出确认界面,用户进行退出业务操作,或者当用户持有设备离开设备连接范围,推送的界面程序包,将自动触发手机端启动自清理程序,清理系统设备推向用户的界面信息,保护用户操作不做手机端残留,以及释放用户手机资源的目的。
有上述内容可知,本申请克服了现在银行网点用户自助设备终端因现有输入交互方式带来安全风险、使用不便、资源成本浪费等缺陷,提出一种借助用户智能手机与自助终端设备通过蓝牙无线通讯连接,使智能手机成为自助终端设备的交互输入端,让客户在自己的手机屏幕上操作,像鼠标和键盘一样达到与自助终端设备交互的目的。使用此发明方案,可以有效减少设备部件和材料成本;此外用户手机操控输入界面语言,可以跟随用户手机系统语言字体偏好默认显示,更加切合用户语言偏好习惯,也可以避免业务系统多语言开发的成本;另外,用户手机为每个用户自有设备,避免了用户在共有输入屏幕或按键上的指纹泄露、热残留带来的隐私泄露风险;此外,使用用户移动手机,也避免了固定设备输入带来的操作不便。
从硬件层面来说,为了能够有效提高自助设备使用时的信息安全性和便捷性,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实现所述自助设备数据处理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的电子设备的实施例,所述电子设备具体包含有如下内容:
处理器(processor)、存储器(memory)、通信接口(Communications Interface)和总线;其中,所述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通过所述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所述通信接口用于实现自助设备数据处理装置与核心业务系统、用户终端以及相关数据库等相关设备之间的信息传输;该逻辑控制器可以是台式计算机、平板电脑及移动终端等,本实施例不限于此。在本实施例中,该逻辑控制器可以参照实施例中的自助设备数据处理方法的实施例,以及自助设备数据处理装置的实施例进行实施,其内容被合并于此,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用户终端可以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子设备、网络机顶盒、便携式计算机、台式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DA)、车载设备、智能穿戴设备等。其中,所述智能穿戴设备可以包括智能眼镜、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
在实际应用中,自助设备数据处理方法的部分可以在如上述内容所述的电子设备侧执行,也可以所有的操作都在所述客户端设备中完成。具体可以根据所述客户端设备的处理能力,以及用户使用场景的限制等进行选择。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若所有的操作都在所述客户端设备中完成,所述客户端设备还可以包括处理器。
上述的客户端设备可以具有通信模块(即通信单元),可以与远程的服务器进行通信连接,实现与所述服务器的数据传输。所述服务器可以包括任务调度中心一侧的服务器,其他的实施场景中也可以包括中间平台的服务器,例如与任务调度中心服务器有通信连接的第三方服务器平台的服务器。所述的服务器可以包括单台计算机设备,也可以包括多个服务器组成的服务器集群,或者分布式装置的服务器结构。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9600的系统构成的示意框图。如图15所示,该电子设备9600可以包括中央处理器9100和存储器9140;存储器9140耦合到中央处理器9100。值得注意的是,该图15是示例性的;还可以使用其他类型的结构,来补充或代替该结构,以实现电信功能或其他功能。
一实施例中,自助设备数据处理方法功能可以被集成到中央处理器9100中。
其中,中央处理器9100可以被配置为进行如下控制:
步骤S101:扫描设定范围内的移动设备连接请求信号,在扫描到所述移动设备连接请求信号后与所述移动设备建立近场连接;
步骤S102:向所述移动设备发送生物识别认证请求,接收所述移动设备返回的生物特征信息并根据所述生物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认证,其中,所述生物特征信息是所述移动设备持有用户根据所述生物识别认证请求授权所述移动设备进行生物信息采集操作后得到的;
步骤S103:在所述身份认证通过后向所述移动设备发送业务办理请求,并接收所述移动设备返回的业务办理信息,根据所述业务办理信息执行对应的业务处理操作。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通过扫描设定范围内的移动设备连接请求信号,在扫描到所述移动设备连接请求信号后与所述移动设备建立近场连接;向所述移动设备发送生物识别认证请求,接收所述移动设备返回的生物特征信息并根据所述生物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认证,其中,所述生物特征信息是所述移动设备持有用户根据所述生物识别认证请求授权所述移动设备进行生物信息采集操作后得到的;在所述身份认证通过后向所述移动设备发送业务办理请求,并接收所述移动设备返回的业务办理信息,根据所述业务办理信息执行对应的业务处理操作,由此能够有效提高自助设备使用时的信息安全性和便捷性。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自助设备数据处理装置可以与中央处理器9100分开配置,例如可以将自助设备数据处理装置配置为与中央处理器9100连接的芯片,通过中央处理器的控制来实现自助设备数据处理方法功能。
如图15所示,该电子设备9600还可以包括:通信模块9110、输入单元9120、音频处理器9130、显示器9160、电源9170。值得注意的是,电子设备9600也并不是必须要包括图15中所示的所有部件;此外,电子设备9600还可以包括图15中没有示出的部件,可以参考现有技术。
如图15所示,中央处理器9100有时也称为控制器或操作控件,可以包括微处理器或其他处理器装置和/或逻辑装置,该中央处理器9100接收输入并控制电子设备9600的各个部件的操作。
其中,存储器9140,例如可以是缓存器、闪存、硬驱、可移动介质、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其它合适装置中的一种或更多种。可储存上述与失败有关的信息,此外还可存储执行有关信息的程序。并且中央处理器9100可执行该存储器9140存储的该程序,以实现信息存储或处理等。
输入单元9120向中央处理器9100提供输入。该输入单元9120例如为按键或触摸输入装置。电源9170用于向电子设备9600提供电力。显示器9160用于进行图像和文字等显示对象的显示。该显示器例如可为LCD显示器,但并不限于此。
该存储器9140可以是固态存储器,例如,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SIM卡等。还可以是这样的存储器,其即使在断电时也保存信息,可被选择性地擦除且设有更多数据,该存储器的示例有时被称为EPROM等。存储器9140还可以是某种其它类型的装置。存储器9140包括缓冲存储器9141(有时被称为缓冲器)。存储器9140可以包括应用/功能存储部9142,该应用/功能存储部9142用于存储应用程序和功能程序或用于通过中央处理器9100执行电子设备9600的操作的流程。
存储器9140还可以包括数据存储部9143,该数据存储部9143用于存储数据,例如联系人、数字数据、图片、声音和/或任何其他由电子设备使用的数据。存储器9140的驱动程序存储部9144可以包括电子设备的用于通信功能和/或用于执行电子设备的其他功能(如消息传送应用、通讯录应用等)的各种驱动程序。
通信模块9110即为经由天线9111发送和接收信号的发送机/接收机9110。通信模块(发送机/接收机)9110耦合到中央处理器9100,以提供输入信号和接收输出信号,这可以和常规移动通信终端的情况相同。
基于不同的通信技术,在同一电子设备中,可以设置有多个通信模块9110,如蜂窝网络模块、蓝牙模块和/或无线局域网模块等。通信模块(发送机/接收机)9110还经由音频处理器9130耦合到扬声器9131和麦克风9132,以经由扬声器9131提供音频输出,并接收来自麦克风9132的音频输入,从而实现通常的电信功能。音频处理器9130可以包括任何合适的缓冲器、解码器、放大器等。另外,音频处理器9130还耦合到中央处理器9100,从而使得可以通过麦克风9132能够在本机上录音,且使得可以通过扬声器9131来播放本机上存储的声音。
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能够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执行主体为服务器或客户端的自助设备数据处理方法中全部步骤的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执行主体为服务器或客户端的自助设备数据处理方法的全部步骤,例如,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下述步骤:
步骤S101:扫描设定范围内的移动设备连接请求信号,在扫描到所述移动设备连接请求信号后与所述移动设备建立近场连接;
步骤S102:向所述移动设备发送生物识别认证请求,接收所述移动设备返回的生物特征信息并根据所述生物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认证,其中,所述生物特征信息是所述移动设备持有用户根据所述生物识别认证请求授权所述移动设备进行生物信息采集操作后得到的;
步骤S103:在所述身份认证通过后向所述移动设备发送业务办理请求,并接收所述移动设备返回的业务办理信息,根据所述业务办理信息执行对应的业务处理操作。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通过扫描设定范围内的移动设备连接请求信号,在扫描到所述移动设备连接请求信号后与所述移动设备建立近场连接;向所述移动设备发送生物识别认证请求,接收所述移动设备返回的生物特征信息并根据所述生物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认证,其中,所述生物特征信息是所述移动设备持有用户根据所述生物识别认证请求授权所述移动设备进行生物信息采集操作后得到的;在所述身份认证通过后向所述移动设备发送业务办理请求,并接收所述移动设备返回的业务办理信息,根据所述业务办理信息执行对应的业务处理操作,由此能够有效提高自助设备使用时的信息安全性和便捷性。
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能够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执行主体为服务器或客户端的自助设备数据处理方法中全部步骤的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所述的自助设备数据处理方法的步骤,例如,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下述步骤:
步骤S101:扫描设定范围内的移动设备连接请求信号,在扫描到所述移动设备连接请求信号后与所述移动设备建立近场连接;
步骤S102:向所述移动设备发送生物识别认证请求,接收所述移动设备返回的生物特征信息并根据所述生物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认证,其中,所述生物特征信息是所述移动设备持有用户根据所述生物识别认证请求授权所述移动设备进行生物信息采集操作后得到的;
步骤S103:在所述身份认证通过后向所述移动设备发送业务办理请求,并接收所述移动设备返回的业务办理信息,根据所述业务办理信息执行对应的业务处理操作。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程序产品,通过扫描设定范围内的移动设备连接请求信号,在扫描到所述移动设备连接请求信号后与所述移动设备建立近场连接;向所述移动设备发送生物识别认证请求,接收所述移动设备返回的生物特征信息并根据所述生物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认证,其中,所述生物特征信息是所述移动设备持有用户根据所述生物识别认证请求授权所述移动设备进行生物信息采集操作后得到的;在所述身份认证通过后向所述移动设备发送业务办理请求,并接收所述移动设备返回的业务办理信息,根据所述业务办理信息执行对应的业务处理操作,由此能够有效提高自助设备使用时的信息安全性和便捷性。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装置、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装置)、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本发明中应用了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自助设备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自助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扫描设定范围内的移动设备连接请求信号,在扫描到所述移动设备连接请求信号后与所述移动设备建立近场连接,其中,所述移动设备连接请求信号是通过移动设备持有用户授权后发送的;
向所述移动设备发送生物识别认证请求,接收所述移动设备返回的生物特征信息并根据所述生物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认证,其中,所述生物特征信息是所述移动设备持有用户根据所述生物识别认证请求授权所述移动设备进行生物信息采集操作后得到的;
在所述身份认证通过后向所述移动设备发送业务办理请求,并接收所述移动设备返回的业务办理信息,根据所述业务办理信息执行对应的业务处理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助设备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扫描到所述移动设备连接请求信号后与所述移动设备建立近场连接,包括:
在扫描到所述移动设备连接请求信号后通过所述移动设备的近场连接通讯标签进行签约判断,其中,所述近场连接通讯标签是用户签约后为所述移动设备分配的;
若所述签约判断通过,则与所述移动设备建立近场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助设备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扫描设定范围内的移动设备连接请求信号之前,包括:
接收用户通过移动设备发送的身份认证请求,其中,所述身份认证请求是用户通过移动设备扫描二维码后生成的;
根据所述身份认证请求中的用户身份信息进行身份认证,若所述身份认证不通过,则向所述移动设备返回登录失败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助设备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移动设备发送生物识别认证请求,接收所述移动设备返回的生物特征信息并根据所述生物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认证,包括:
向所述移动设备发送人脸识别认证请求,接收所述移动设备返回的用户人脸特征信息;
根据所述用户人脸特征信息和本地用户人脸数据库进行身份认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助设备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移动设备发送生物识别认证请求,接收所述移动设备返回的生物特征信息并根据所述生物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认证,包括:
向所述移动设备发送指纹识别认证请求,接收所述移动设备返回的用户指纹特征信息;
根据所述用户指纹特征信息和本地用户指纹数据库进行身份认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助设备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业务办理信息执行对应的业务处理操作之后,包括:
监测所述业务处理操作是否完成或所述移动设备是否断开近场连接;
若是,则向所述移动设备发送业务清理指令,以使所述移动设备根据所述业务清理指令对业务办理过程中产生的本地缓存数据进行清理。
7.一种自助设备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近场连接模块,用于扫描设定范围内的移动设备连接请求信号,在扫描到所述移动设备连接请求信号后与所述移动设备建立近场连接;
身份认证模块,用于向所述移动设备发送生物识别认证请求,接收所述移动设备返回的生物特征信息并根据所述生物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认证,其中,所述生物特征信息是所述移动设备持有用户根据所述生物识别认证请求授权所述移动设备进行生物信息采集操作后得到的;
业务办理模块,用于在所述身份认证通过后向所述移动设备发送业务办理请求,并接收所述移动设备返回的业务办理信息,根据所述业务办理信息执行对应的业务处理操作。
8.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自助设备数据处理方法的步骤。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自助设备数据处理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自助设备数据处理方法的步骤。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1612901.1A CN117636543A (zh) | 2023-11-29 | 2023-11-29 | 自助设备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1612901.1A CN117636543A (zh) | 2023-11-29 | 2023-11-29 | 自助设备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636543A true CN117636543A (zh) | 2024-03-01 |
Family
ID=900248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1612901.1A Pending CN117636543A (zh) | 2023-11-29 | 2023-11-29 | 自助设备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7636543A (zh) |
-
2023
- 2023-11-29 CN CN202311612901.1A patent/CN117636543A/zh active Pending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210084036A1 (en) | Facial Profile Password to Modify User Account Data for Hands Free Transactions | |
US20200082410A1 (en) | Facial profile modification for hands free transactions | |
US11361319B2 (en) | Service process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 |
US20160321633A1 (en) | Identifying consumers via facial recognition to provide services | |
US20180268415A1 (en) | Biometric information personal identity authenticating system and method using financial card information stor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 |
US20150120573A1 (en) |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 |
EP3374915A1 (en) | Facial template and token pre-fetching in hands free service requests | |
WO2017151700A1 (en) | Direct settlement of hands-free transactions | |
JP6856146B2 (ja) | 生体データ登録支援システム、生体データ登録支援方法、プログラム | |
WO2015062255A1 (en) |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 |
CN109600525A (zh) | 基于虚拟现实的呼叫中心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 |
EP3905174A1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authenticating near-field information,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 |
US20210406893A1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multi-factor authentication for vehicle transactions | |
CN1592911A (zh) | 适于进行金融交易的便携式消息传递设备 | |
US8717401B1 (en) | Secure, location-based virtual collaboration | |
JP5095672B2 (ja) | 人体通信の指紋認証方法 | |
US11790364B2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multi-factor authentication for vehicle transactions | |
CN105577375B (zh) | 身份验证方法及装置 | |
CN103810595B (zh) | 信息验证方法及装置 | |
CN113065622A (zh) | 一种业务办理方法、终端及服务器 | |
CN110120933B (zh) | 风控、人机识别与数据处理方法、设备及系统 | |
CN107730259A (zh) | 一种指纹支付方法及其装置、用户终端 | |
CN116630074A (zh) | 发票报销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 |
CN108269079B (zh) | Hce移动交通卡结算方法 | |
CN117636543A (zh) | 自助设备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