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618762A - 一种多尺寸适用性免针加药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尺寸适用性免针加药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618762A
CN117618762A CN202311526858.7A CN202311526858A CN117618762A CN 117618762 A CN117618762 A CN 117618762A CN 202311526858 A CN202311526858 A CN 202311526858A CN 117618762 A CN117618762 A CN 1176187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hole
opening
opposite
medic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52685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清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uijia Yix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uijia Yix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uijia Yix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Ruijia Yix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52685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618762A/zh
Publication of CN1176187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61876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尺寸适用性免针加药连接器,通过三向阀芯的设置,可将原本通过药液推力开启加液通道方式,替换成单手侧边可完成的转动开启,在通过注射器向药囊加液时,药液可直接进入到药囊内,相较于现有技术,有效避免残留药液在加液通道内的情况发生,有效保证药液能完全或绝大部分进入到药囊内,降低药液的浪费,提高药液利用率,另外通过微生物自检模块的设置,当发生漏液或者微生物滋生的情况时,可从线上线下两个方面同步预测,便于工作人员及时对其进行消毒,进而有效降低安全隐患。

Description

一种多尺寸适用性免针加药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一种多尺寸适用性免针加药连接器,特别是涉及应用于领域的一种多尺寸适用性免针加药连接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加药连接器包括三通式的阀体,阀体内设有阀芯,阀芯通过一弹性密封件密封其中之一的加药口,三通的另一出口与注液泵药囊连通,第三个出口与输液管通。当需向注液泵加液时,用注射器从加药口向阀体内推药,药液从加药口将阀芯推开进入阀腔,从出药口被压入注液泵的气囊内,加药结束后,阀芯复位关闭阀腔。正常注液时,液体从注液泵的气囊压入阀腔,经三通的另一出口进入输液管对人体进行输液。这种结构的加药器主要缺点是,结构复杂,并且使用时候,加药时推药阻力大。
为解决上述的问题,中国专利CN106668974A说明书公开了《无螺纹的免针加药连接器》,组装时,只需要将阀芯和弹性部件从出药管插入,然后再安装上阀座即可完成组装。阀芯顶部的侧壁的滚珠、药液通孔、下阀腔等结构,以及弹性部件连接阀芯和阀座的结构,增加了液体通道,减小了推药阻力。
然而上述专利在加药时,主要通过药液的推力使阀芯移动,开启液体通道,实现加药,但是这种方式,当向加药口注入药液的注射器内药液注射完时,药液对阀芯的推动力逐渐减小,其逐渐复位使液体通道逐渐闭合,会导致存在部分药液仍然留在上阀腔的情况发生,影响药液的利用率,并且这种加药方式加药阻力仍然较大。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加药时仍然存在较大阻力,并且影响药液的加入率,导致药液利用率降低。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尺寸适用性免针加药连接器,包括外球壳,外球壳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透明出液管,一个透明出液管与药囊连接,另一个透明出液管与药管连接,外球壳上端固定连接有加液管,外球壳和加液管内转动连接有三向阀芯,三向阀芯包括三向球芯、固定连接在三向球芯上端的偏心轴芯以及固定连接在三向球芯外端中部的外操控环,外操控环贯穿加液管并延伸至加液管外侧,加液管与外操控环相互靠近的端面密封转动连接,三向阀芯内开凿有加液通道,偏心轴芯上端密封转动连接有对口轴,对口轴顶部转动连接有透明密封盖,对口轴上开凿有多个对口孔,透明密封盖转动至与对口轴平行时,透明密封盖边缘与对口轴边缘卡接。
在上述多尺寸适用性免针加药连接器中,通过三向阀芯的设置,可将原本通过药液推力开启加液通道方式,替换成单手侧边可完成的转动开启,在通过注射器向药囊加液时,药液可直接进入到药囊内,相较于现有技术,有效避免残留药液在加液通道内的情况发生,有效保证药液能完全或绝大部分进入到药囊内,降低药液的浪费,提高药液利用率。
作为本申请的进一步改进,多个对口孔集中分布对口轴的远离透明密封盖转动端的一侧,且多个对口孔的轴线距离对口轴轴线的距离相同。
作为本申请的进一步改进,多个对口孔的内径均不同,且沿着顺时针的方向内径逐渐减小,每个对口孔内壁均固定镶嵌有外部包裹有消毒片的橡胶圈。
作为本申请的进一步改进,加液通道包括开凿在偏心轴芯内的导液半孔、开凿在三向球芯上的贯通的输液孔以及开凿在三向球芯上的两个相互垂直导液半孔,两个导液半孔均与输液孔中部相通,且竖直的导液半孔上方口部与偏心孔相通。
作为本申请的进一步改进,偏心孔上下口部的中心处不在一个竖直面上,偏心孔下方口部的中心处于偏心轴芯的轴线重合,偏心孔的上方口部偏离偏心轴芯轴心设置,且偏心轴芯中心点与偏心轴芯轴心的距离与对口孔中心点与对口轴轴线的距离相同。
作为本申请的进一步改进,水平的导液半孔朝向内的口部与输液孔底部平齐、朝向外的口部下边缘低于输液孔的下边缘,竖直的导液半孔内径大于偏心孔内径。
作为本申请的又一种改进,三向球芯和外球壳之间设有微生物自检模块,微生物自检模块包括两个外贴封环、两个分别与外贴封环对应设置的微生物传感器以及固定连接在外球壳外端的两个外透罩,两个外贴封环分别位于输液孔的上下两侧,两个微生物传感器分别镶嵌在三向球芯内,且两个微生物传感器的触头分别与两个外贴封环接触。
作为本申请的又一种改进的补充,输液孔和导液半孔的内径均小于透明出液管的内径,且二者口部处均固定镶嵌有下封环,偏心轴芯外壁固定镶嵌有上封环,上封环位于外操控环下方,上封环和下封环均为外部包裹有消毒层的橡胶结构。
综上,通过三向阀芯的设置,可将原本通过药液推力开启加液通道方式,替换成单手侧边可完成的转动开启,在通过注射器向药囊加液时,药液可直接进入到药囊内,相较于现有技术,有效避免残留药液在加液通道内的情况发生,有效保证药液能完全或绝大部分进入到药囊内,降低药液的浪费,提高药液利用率,另外通过微生物自检模块的设置,当发生漏液或者微生物滋生的情况时,可从线上线下两个方面同步预测,便于工作人员及时对其进行消毒,进而有效降低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爆炸图;
图2为本申请第一种实施方式的顶盖开启时的立体图;
图3为本申请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4为本申请第一种实施方式在准备加液前转动三向阀芯后的半剖图;
图5为本申请第一种实施方式在加液时的截面图;
图6为本申请第一种实施方式在对人体正常输液时的截面图;
图7为本申请第二种实施方式的三向阀芯的立体图;
图8为本申请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9为本申请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微生物自检模块的主要原理图。
图中标号说明:
1外球壳、21透明出液管、22加液管、31对口轴、32透明密封盖、301对口孔、41三向球芯、42偏心轴芯、43外操控环、401导液半孔、402偏心孔、403输液孔、51上封环、52下封环、6外贴封环、7外透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两种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第一种实施方式:
图1-3示出一种多尺寸适用性免针加药连接器,包括外球壳1,外球壳1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透明出液管21,一个透明出液管21与药囊连接,另一个透明出液管21与药管连接,外球壳1上端固定连接有加液管22,外球壳1和加液管22内转动连接有三向阀芯,三向阀芯包括三向球芯41、固定连接在三向球芯41上端的偏心轴芯42以及固定连接在三向球芯41外端中部的外操控环43,外操控环43贯穿加液管22并延伸至加液管22外侧,加液管22与外操控环43相互靠近的端面密封转动连接,三向阀芯内开凿有加液通道;
偏心轴芯42上端密封转动连接有对口轴31,对口轴31顶部转动连接有透明密封盖32,对口轴31上开凿有多个对口孔301,透明密封盖32转动至与对口轴31平行时,透明密封盖32边缘与对口轴31边缘卡接,多个对口孔301集中分布对口轴31的远离透明密封盖32转动端的一侧,且多个对口孔301的轴线距离对口轴31轴线的距离相同,使多个对口孔301中心点在同一个圆上,且该圆的圆心与对口轴31轴线重合。
多个对口孔301的内径均不同,如图2,且沿着顺时针的方向内径逐渐减小,每个对口孔301内壁均固定镶嵌有外部包裹有消毒片的橡胶圈。
加液通道包括开凿在偏心轴芯42内的导液半孔401、开凿在三向球芯41上的贯通的输液孔403以及开凿在三向球芯41上的两个相互垂直导液半孔401,两个导液半孔401均与输液孔403中部相通,且竖直的导液半孔401上方口部与偏心孔402相通,如图6,在正常输液时,输液孔403处于与两个透明出液管21平行相通的状态,且多个对口孔301均与偏心孔402口部错位,使加液通道处于密封关闭状态,此时药囊内的药液可沿着透明出液管21、输液孔403向人体内输送,如图4,在需要加液时,通过外操控环43转动三向阀芯,使水平的导液半孔401与靠近药囊一侧的透明出液管21相通,此时另一侧的透明出液管21口部被关闭,使推挤注射器加药时,向人体输液的输液管内的药液的输送速度不易受到影响,如图5,然后转动对口轴31,使合适的对口孔301与偏心轴芯42口部对应,然后再打开透明密封盖32,即可进行加药操作。
偏心孔402上下口部的中心处不在一个竖直面上,偏心孔402下方口部的中心处于偏心轴芯42的轴线重合,偏心孔402的上方口部偏离偏心轴芯42轴心设置,且偏心轴芯42中心点与偏心轴芯42轴心的距离与对口孔301中心点与对口轴31轴线的距离相同,使转动对口轴31时,在俯视方向上每个对口孔301均匀与加液通道上方口部重合,在加液时,可根据加液注射器注射端的尺寸,选择合适的对口孔301使其转动至偏心孔402上方口部处,使每次加液时,加液注射器的口部均能在密封的情况下向加液通道注入药液,有效避免加液时引入外界的灰尘或病菌,有效保证安全性。
如图5,水平的导液半孔401朝向内的口部与输液孔403底部平齐、朝向外的口部下边缘低于输液孔403的下边缘,竖直的导液半孔401内径大于偏心孔402内径,使加液时,进入到三向球芯41内的药液可沿着导液半孔401向下倾斜的一侧移动,有效保证药液能全部或者绝大部分的进入药囊内,有效避免加液后三向阀芯内出现残留药液的情况发生,进而有效保证药液的利用率,降低药液的浪费。
综上,通过三向阀芯的设置,可将原本通过药液推力开启加液通道方式,替换成单手侧边可完成的转动开启,在通过注射器向药囊加液时,药液可直接进入到药囊内,相较于现有技术,有效避免残留药液在加液通道内的情况发生,有效保证药液能完全或绝大部分进入到药囊内,降低药液的浪费,提高药液利用率。
第二种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在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新增微生物自检模块及其相关结构,其余部分与第一种实施方式保持一致。
图7-8示出,输液孔403和导液半孔401的内径均小于透明出液管21的内径,且二者口部处均固定镶嵌有下封环52,偏心轴芯42外壁固定镶嵌有上封环51,上封环51位于外操控环43下方,上封环51和下封环52均为外部包裹有消毒层的橡胶结构,且二者分别与外球壳1以及加液管22内壁过盈配合,通过上封环51和下封环52的设置,使三向阀芯的上下两端与外球壳1之间的空隙均能得到密封,既能有效避免外界微生物或灰尘沿着该空隙进入到加液通道内,有效保证加液时,不易出现引入外界微生物或灰尘的情况发生,进而降低安全隐患,同时,二者表面的消毒层还可起到消毒,阻断微生物向加液通道内蔓延滋生的效果。
三向球芯41和外球壳1之间设有微生物自检模块,微生物自检模块包括两个外贴封环6、两个分别与外贴封环6对应设置的微生物传感器以及固定连接在外球壳1外端的两个外透罩7,外贴封环6为表面粘附有遇水变色涂层的棉材料制成,两个外贴封环6分别位于输液孔403的上下两侧,两个微生物传感器分别镶嵌在三向球芯41内,且两个微生物传感器的触头分别与两个外贴封环6接触,在上封环51和下封环52的设置下,每次输液后可将本加药连接器取下,进行消毒后再次使用,提高利用率,另外,在此情况下,如图9,当三向阀芯与外球壳1或者加液管22之间仍然滋生微生物后,微生物传感器可检测出异常,在线上对工作人员进行预警,而当上封环51和下封环52发生密封受损的情况时,药液还可能会渗入外球壳1和三向球芯41之间,此时外贴封环6会发生明显的变色,可在线下通过视觉对工作人员进行预警,双重预警,有效避免出现污染或者密封受损现象的加药连接器投入使用,进一步提高安全性。
本实施例通过微生物自检模块的设置,当发生漏液或者微生物滋生的情况时,可从线上线下两个方面同步预测,便于工作人员及时对其进行消毒,进而有效降低安全隐患。
结合当前实际需求,本申请采用的上述实施方式,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不脱离本申请构思作出的各种变化,仍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多尺寸适用性免针加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球壳(1),所述外球壳(1)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透明出液管(21),一个所述透明出液管(21)与药囊连接,另一个所述透明出液管(21)与药管连接,所述外球壳(1)上端固定连接有加液管(22),所述外球壳(1)和加液管(22)内转动连接有三向阀芯,所述三向阀芯包括三向球芯(41)、固定连接在三向球芯(41)上端的偏心轴芯(42)以及固定连接在三向球芯(41)外端中部的外操控环(43),所述外操控环(43)贯穿加液管(22)并延伸至加液管(22)外侧,所述加液管(22)与外操控环(43)相互靠近的端面密封转动连接,所述三向阀芯内开凿有加液通道,所述偏心轴芯(42)上端密封转动连接有对口轴(31),所述对口轴(31)顶部转动连接有透明密封盖(32),所述对口轴(31)上开凿有多个对口孔(301),所述透明密封盖(32)转动至与对口轴(31)平行时,透明密封盖(32)边缘与对口轴(31)边缘卡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尺寸适用性免针加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对口孔(301)集中分布对口轴(31)的远离透明密封盖(32)转动端的一侧,且多个对口孔(301)的轴线距离对口轴(31)轴线的距离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尺寸适用性免针加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对口孔(301)的内径均不同,且沿着顺时针的方向内径逐渐减小,每个所述对口孔(301)内壁均固定镶嵌有外部包裹有消毒片的橡胶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尺寸适用性免针加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液通道包括开凿在偏心轴芯(42)内的导液半孔(401)、开凿在三向球芯(41)上的贯通的输液孔(403)以及开凿在三向球芯(41)上的两个相互垂直导液半孔(401),两个所述导液半孔(401)均与输液孔(403)中部相通,且竖直的导液半孔(401)上方口部与偏心孔(402)相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尺寸适用性免针加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孔(402)上下口部的中心处不在一个竖直面上,所述偏心孔(402)下方口部的中心处于偏心轴芯(42)的轴线重合,所述偏心孔(402)的上方口部偏离偏心轴芯(42)轴心设置,且偏心轴芯(42)中心点与偏心轴芯(42)轴心的距离与对口孔(301)中心点与对口轴(31)轴线的距离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尺寸适用性免针加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水平的所述导液半孔(401)朝向内的口部与输液孔(403)底部平齐、朝向外的口部下边缘低于输液孔(403)的下边缘,竖直的所述导液半孔(401)内径大于偏心孔(402)内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尺寸适用性免针加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向球芯(41)和外球壳(1)之间设有微生物自检模块,所述微生物自检模块包括两个外贴封环(6)、两个分别与外贴封环(6)对应设置的微生物传感器以及固定连接在外球壳(1)外端的两个外透罩(7),两个所述外贴封环(6)分别位于输液孔(403)的上下两侧,两个微生物传感器分别镶嵌在三向球芯(41)内,且两个微生物传感器的触头分别与两个外贴封环(6)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多尺寸适用性免针加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液孔(403)和导液半孔(401)的内径均小于透明出液管(21)的内径,且二者口部处均固定镶嵌有下封环(52),所述偏心轴芯(42)外壁固定镶嵌有上封环(51),所述上封环(51)位于外操控环(43)下方,所述上封环(51)和下封环(52)均为外部包裹有消毒层的橡胶结构。
CN202311526858.7A 2023-11-16 2023-11-16 一种多尺寸适用性免针加药连接器 Pending CN11761876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526858.7A CN117618762A (zh) 2023-11-16 2023-11-16 一种多尺寸适用性免针加药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526858.7A CN117618762A (zh) 2023-11-16 2023-11-16 一种多尺寸适用性免针加药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618762A true CN117618762A (zh) 2024-03-01

Family

ID=900330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526858.7A Pending CN117618762A (zh) 2023-11-16 2023-11-16 一种多尺寸适用性免针加药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618762A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5072805A1 (ja) * 2004-01-28 2005-08-11 Tissue Engineering Initiative Co., Ltd. 三方活栓、それを用いたカテーテルおよび薬液注入装置
US20140180258A1 (en) * 2012-12-24 2014-06-26 Pacific Hospital Supply Co., Ltd. Needle-free connector
US20160058995A1 (en) * 2013-05-01 2016-03-03 Bayer Medical Care Inc. Fluid path set bolus control device
CN106668974A (zh) * 2016-06-30 2017-05-17 锐嘉(宜兴)科技有限公司 无螺纹的免针加药连接器
CN209060349U (zh) * 2017-11-08 2019-07-05 杨威 一种医用三通阀
CN112739408A (zh) * 2018-09-27 2021-04-30 株式会社Jms 连接器
EP3954355A1 (en) * 2020-08-14 2022-02-16 Hsi-Chin Tsai Closed connector with compressible butting joint to absorb residual liquid medicine in disassembly
CN217014926U (zh) * 2021-11-29 2022-07-2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 单次给药注射针
US20220249826A1 (en) * 2019-07-24 2022-08-11 Gvs S.P.A. Improved three-way connector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5072805A1 (ja) * 2004-01-28 2005-08-11 Tissue Engineering Initiative Co., Ltd. 三方活栓、それを用いたカテーテルおよび薬液注入装置
US20140180258A1 (en) * 2012-12-24 2014-06-26 Pacific Hospital Supply Co., Ltd. Needle-free connector
US20160058995A1 (en) * 2013-05-01 2016-03-03 Bayer Medical Care Inc. Fluid path set bolus control device
CN106668974A (zh) * 2016-06-30 2017-05-17 锐嘉(宜兴)科技有限公司 无螺纹的免针加药连接器
CN209060349U (zh) * 2017-11-08 2019-07-05 杨威 一种医用三通阀
CN112739408A (zh) * 2018-09-27 2021-04-30 株式会社Jms 连接器
US20220249826A1 (en) * 2019-07-24 2022-08-11 Gvs S.P.A. Improved three-way connector
EP3954355A1 (en) * 2020-08-14 2022-02-16 Hsi-Chin Tsai Closed connector with compressible butting joint to absorb residual liquid medicine in disassembly
CN217014926U (zh) * 2021-11-29 2022-07-2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 单次给药注射针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78929A (zh) 通气式输液接入装置
CN117618762A (zh) 一种多尺寸适用性免针加药连接器
CN202342466U (zh) 带两级卡体的混药接口
US20150231385A1 (en) Low opening pressure anti-siphon check valve
CN208956495U (zh) 一种用于树木根部病虫害防治的滚轮
KR20120087960A (ko) 의료용 용기의 커넥터 세트
CN211634885U (zh) 一体化防菌无针密闭输液接头
CN215961449U (zh) 一种腹膜透析组件
CN201564935U (zh) 一体式无菌吸氧加湿装置
CN217199618U (zh) 一种防尘医用储液双层橡胶塞
CN201257148Y (zh) 一种带有输液时可防漏液的胶塞的组合盖
CN215208656U (zh) 用于管道投药的自动启闭控流器
CN219921713U (zh) 一种改进型加药接头
CN216963156U (zh) 血透用中心静脉导管端头防护装置
CN219136345U (zh) 一种预灌封注射器用鲁尔锁适配器
CN220442977U (zh) 一种输液器
CN213964602U (zh) 全自动腹膜透析机控流装置
WO2019183666A1 (en) A chemical applicator system for replenishment of embedded foundation preservation wraps
CN211561356U (zh) 一种一次性使用避光输液器
CN216417961U (zh) 一种无针密闭输液接头保护套
CN220917935U (zh) 引流袋用导管接头
CN211771289U (zh) 小型发酵罐补料装置
CN217724216U (zh) 一种可计量的腹膜透析体外连接装置
CN209564398U (zh) 塑料输液容器用双掰断组合盖
CN215082815U (zh) 一种吸脂注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