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614954A - 多站点虚拟化管理系统的构建方法、管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 Google Patents

多站点虚拟化管理系统的构建方法、管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614954A
CN117614954A CN202311527183.8A CN202311527183A CN117614954A CN 117614954 A CN117614954 A CN 117614954A CN 202311527183 A CN202311527183 A CN 202311527183A CN 117614954 A CN117614954 A CN 1176149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rvice
site
managed
management
targ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52718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姬鹏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esources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esources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esources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esources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52718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614954A/zh
Publication of CN1176149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61495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01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for accessing one among a plurality of replicated serv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14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7/141Setup of application sess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2866Architectures; Arrangements
    • H04L67/30Profil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4Presence management, e.g. monitoring or registration for receipt of user log-on information, or the connection status of the us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tored Programm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站点虚拟化管理系统的构建方法、管理方法及相关设备,属于云计算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被管理站点中至少一个服务驱动的认证信息和服务类型;根据认证信息完成至少一个服务驱动和管理站点的连接;根据服务类型获取至少一个服务驱动所提供的服务清单;其中,服务清单包括不同服务类型的服务客户端信息;根据服务清单向管理站点注册服务客户端,得到不同服务类型的可用服务客户端;将所有被管理站点都注册到管理站点上,以构建多站点虚拟化管理系统;多站点虚拟化管理系统可以同时管理多个被管理站点,实现广度上的管理,同时通过管理站点可以调用所有被管理站点上的可用服务客户端进行业务处理,实现深度上的管理。

Description

多站点虚拟化管理系统的构建方法、管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云计算平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站点虚拟化管理系统的构建方法、管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背景技术
云计算平台(Cloud Computing Platform,简称云平台),是指基于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的服务,提供计算、网络和存储能力;其也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开放共享的计算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共享的软硬件资源和内容可以按需求提供给用户。随着数字化转型进程的持续深入,对于算力多样性及泛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单一的中心大型云基础设施向边缘聚集型基础设施推进,算力从当初的一朵云向“云-边-端”的分布式云演进,这过程中要求对各个不同规模,不同架构的云进行统一管理,统一运维,统一运营。
相关技术中,云管理软件主要分两类,第一类是多云管理软件,多云管理软件是对不同云计算厂商的云平台进行兼容,在所有云平台的产品能力中取共同的能力作为多云管理软件的产品能力。且更加倾向于对云平台所提供的云计算资源的统一管理,即在管理云计算资源的广度上比较擅长,但无法实现对云计算资源所依赖的底层资源的深度管理,如虚拟化层管理和计算扩缩容管理等。第二类是各厂商自家配套的云OS(又称云操作系统、云计算操作系统、云计算中心操作系统,是以云计算、云存储技术作为支撑的操作系统,是云计算后台数据中心的整体管理运营系统)管理软件。针对单一云平台上相应的云OS进行云计算及虚拟化层的管理,根据各厂商架构不同,会有差异的运维/运营管理能力。即现有的管理软件在管理的深度上比较擅长,但无法实现同时对多个云平台进行深度管理。其中,站点包含物理基础设施、虚拟化层、云平台软件和云平台,相关技术中,对多个站点进行广度上管理时,也无法同时对每个站点进行深度上的管理。因此,如何同时对多个站点进行广度上的管理,并且对每一个站点进行云计算及虚拟化管理等深度上的管理,成为了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多站点虚拟化管理系统的构建方法、管理方法及相关设备,旨在实现同时对多个站点进行广度上的管理,并且对每一个站点进行云计算及虚拟化管理等深度上的管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多站点虚拟化管理系统的构建方法,所述多站点虚拟化管理系统包括管理站点和服务层,所述服务层包括多个被管理站点,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每一被管理站点的服务配置文件;其中,所述服务配置文件包括至少一个服务驱动的认证信息和服务类型;
根据所述认证信息完成至少一个所述服务驱动和管理站点的连接;
根据所述服务类型获取至少一个所述服务驱动所提供的服务清单;其中,所述服务清单包括不同服务类型的服务客户端信息;
根据所述服务清单向所述管理站点注册服务客户端,得到不同服务类型的可用服务客户端;
重复上述步骤,以构建多站点虚拟化管理系统;其中,所有所述被管理站点都注册到所述管理站点中,以通过所述管理站点调用不同服务类型的可用服务客户端。
在一些实施例,所述构建多站点虚拟化管理系统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被管理站点调整信息;其中,所述被管理站点调整信息包括新增被管理站点信息和删除被管理站点信息;
根据所述新增被管理站点信息获取新增被管理站点的服务配置文件,得到新增配置文件,并根据所述新增配置文件将所述新增被管理站点的服务客户端注册到所述管理站点中;
根据所述删除被管理站点信息从所述被管理站点中筛选出选中站点,将所述选中站点进行删除。
在一些实施例,所述根据所述认证信息完成至少一个所述服务驱动和管理站点的连接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预设时间周期;
根据所述预设时间周期对每一个所述服务驱动进行自动重认证处理,以使所述服务驱动和所述管理站点保持连接。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多站点虚拟化管理方法,应用于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多站点虚拟化管理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用户端的业务处理请求,所述业务处理请求包括目标被管理站点信息和目标服务客户端信息;
根据所述目标被管理站点信息和所述目标服务客户端信息从所述可用服务客户端中筛选出目标服务客户端集;
将所述目标服务客户端集返回至所述用户端,以使所述用户端通过所述目标服务客户端执行所述业务处理请求对应的业务。
在一些实施例,所述根据所述目标被管理站点信息和所述目标服务客户端信息从所述可用服务客户端中筛选出目标服务客户端集,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被管理站点信息从所述被管理站点中筛选出目标站点;
获取所述目标站点的服务清单;
根据所述目标服务客户端信息对所述目标站点的服务清单进行遍历,得到目标服务客户端;
将所述目标服务客户端进行汇总处理,得到所述目标服务客户端集。
在一些实施例,所述接收用户端的业务处理请求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每一业务服务进程的负载信息;
对每一所述业务服务进程的负载信息进行均衡处理,得到负载均衡结果;
根据负载均衡结果将所述业务处理请求分发至不同的所述业务服务进程上进行处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出了一种多站点虚拟化管理系统的构建装置,所述多站点虚拟化管理系统包括管理站点和服务层,所述服务层包括多个被管理站点,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每一被管理站点的服务配置文件;其中,所述服务配置文件包括至少一个服务驱动的认证信息和服务类型;
连接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认证信息完成至少一个所述服务驱动和管理站点的连接;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服务类型获取至少一个所述服务驱动所提供的服务清单;其中,所述服务清单包括不同服务类型的服务客户端信息;
注册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服务清单向所述管理站点注册服务客户端,得到不同服务类型的可用服务客户端;其中,将所有所述被管理站点分别注册到所述管理站点上,以构建多站点虚拟化管理系统,通过所述管理站点调用不同服务类型的可用服务客户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出了一种多站点虚拟化管理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端的业务处理请求,所述业务处理请求包括目标被管理站点信息和目标服务客户端信息;
筛选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被管理站点信息和所述目标服务客户端信息从可用服务客户端中筛选出目标服务客户端集;
返回模块,用于将所述目标服务客户端集返回至所述用户端,以使所述用户端通过所述目标服务客户端执行所述业务处理请求对应的业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提出了一种多站点虚拟化管理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管理站点和服务层,所述管理站点包括业务服务层、服务驱动层和站点管理层;
所述服务层包括多个被管理站点,每一所述被管理站点包括多个服务驱动,每一所述服务驱动均提供一服务清单,并用于驱动该服务清单中的不同服务类型的服务客户端;
所述服务驱动层获取每一所述被管理站点的服务配置文件;其中,所述服务配置文件包括至少一个服务驱动的认证信息和服务类型;
所述服务驱动层根据所述认证信息完成至少一个所述服务驱动和所述站点管理层的连接,根据所述服务类型获取至少一个所述服务驱动所提供的服务清单;其中,所述服务清单包括不同服务类型的服务客户端信息;
所述站点管理层根据所获取的所有被管理站点的服务驱动对应的服务清单完成相应的不同类型的服务客户端的注册;
所述业务服务层根据接收到的业务处理请求通过所述站点管理层确定所请求的被管理站点,并通过服务驱动层确定与业务处理请求的服务类型相应的服务驱动,并通过所确定的服务驱动调用与业务处理请求相应的服务客户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六方面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和上述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七方面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和上述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提出的多站点虚拟化管理系统的构建方法、管理方法及相关设备,其通过获取每一被管理站点的服务配置文件;其中,服务配置文件包括至少一个服务驱动的认证信息和服务类型,根据认证信息完成至少一个服务驱动和管理站点的连接后,将该服务驱动对应的所有服务客户端注册到该管理站点上,当将所有被管理站点都注册到管理站点上后,完成多站点虚拟化管理系统的构建,多站点虚拟化管理系统包括管理站点,管理站点可以同时管理多个被管理站点,实现广度上的管理,且通过将被管理站点中的所有服务客户端注册到管理站点上,用户可以通过向多站点虚拟化管理系统申请服务客户端,以使用户根据申请到的服务客户端对业务进行处理,实现深度上的管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站点虚拟化管理系统的构建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多站点虚拟化管理系统的构建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申请第三种实施例提供的多站点虚拟化管理系统的构建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站点虚拟化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图4中的步骤S402的流程图;
图6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多站点虚拟化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业务服务进程的流程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站点虚拟化管理方法的系统架构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站点虚拟化管理系统的构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站点虚拟化管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在装置示意图中进行了功能模块划分,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装置中的模块划分,或流程图中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申请。
首先,对本申请中涉及的若干名词进行解析:
管理站点:包含服务器、交换机等硬件设施,通过管理站点实现对被管理站点的管理,即实现物理基础设施、虚拟化软件、云平台以及云资源一系列资源的管理。
被管理站点:包含物理基础设施、虚拟化层、云平台软件和云平台。
虚拟化平台:包含对虚拟化资源池、虚拟化设备和虚拟化调度迁移等管理的能力。
云计算平台(Cloud Computing Platform):云计算平台也称为云平台,是指基于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的服务,提供计算、网络和存储能力,可通过云平台上进行云主机、云硬盘、云网络等云资源自助按需申请,搭建客户指定意图的云上基础设施,完成应用部署。云平台根据物理基础设施部署架构可分为:
1、基于网络Overlay的云平台,即基于CLOS的Spine-Leaf网络架构,通过专用的SDN网络控制器进行网络调度;
2、基于主机Overlay的云平台,与网络Overlay类似,不同点在于网络调度能力使用软件模拟,通过在通用服务器部署,通过DVR(分布式虚拟路由技术)进行路由同步;
3、超融合云平台,即基于计算与存储融合的一体机与扁平网络的硬件基础设施,网络技术与主机Overlay类似。
目前,云管理软件主要分两类,第一类是多云管理软件,通过多云管理软件可以同时管理多个云平台,在管理云计算资源的广度上比较擅长,但是只能进行一些简单的管理,例如云计算资源的统一管理,无法实现云计算资源所依赖的底层资源的深度管理,如虚拟化层管理和计算扩缩容管理等。第二类是各厂商自家配套的云OS管理软件,针对单一云平台上相应的云OS进行云计算及虚拟化层的管理,在管理的深度上比较擅长,但无法实现同时管理多个云平台。相关技术中,对多个站点进行广度上管理时,也无法同时对每个站点进行深度上的管理。因此,如何同时对多个站点进行广度上的管理,并且对每一个站点进行云计算及虚拟化管理等深度上的等管理,成为了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站点虚拟化管理系统的构建方法、管理方法及相关设备,能同时管理多个被管理站点,实现广度上的管理,同时又能对每一个被管理站点进行云计算及虚拟化管理等深度上的管理,进而提高用户的体验感。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站点虚拟化管理系统的构建方法涉及云计算技术领域。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站点虚拟化管理系统的构建方法可应用于终端中,也可应用于服务器端中,还可以是运行于终端或服务器端中的软件。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台式计算机或者智能手表等;服务器可以是独立的服务器,也可以是提供云服务、云数据库、云计算、云函数、云存储、网络服务、云通信、中间件服务、域名服务、安全服务、内容分发网络(Content Delivery Network,CDN)、以及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平台等基础云计算服务的云服务器;软件可以是实现多站点虚拟化管理系统的构建方法的应用等,但并不局限于以上形式。
本申请可用于众多通用或专用的计算机系统环境或配置中。例如:个人计算机、服务器计算机、手持设备或便携式设备、平板型设备、多处理器系统、基于微处理器的系统、置顶盒、可编程的消费电子设备、网络PC、小型计算机、大型计算机、包括以上任何系统或设备的分布式计算环境等等。本申请可以在由计算机执行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一般上下文中描述,例如程序模块。一般地,程序模块包括执行特定任务或实现特定抽象数据类型的例程、程序、对象、组件、数据结构等等。也可以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实践本申请,在这些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由通过通信网络而被连接的远程处理设备来执行任务。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程序模块可以位于包括存储设备在内的本地和远程计算机存储介质中。
请参照图1,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站点虚拟化管理系统的构建方法的一个可选的流程图,多站点虚拟化管理系统包括管理站点和服务层,服务层包括多个被管理站点,图1中的方法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包括步骤S101至步骤S105。
步骤S101,获取每一被管理站点的服务配置文件;其中,服务配置文件包括至少一个服务驱动的认证信息和服务类型;
步骤S102,根据认证信息完成至少一个服务驱动和管理站点的连接;
步骤S103,根据服务类型获取至少一个服务驱动所提供的服务清单;其中,服务清单包括不同服务类型的服务客户端信息;
步骤S104,根据服务清单向管理站点注册服务客户端,得到不同服务类型的可用服务客户端;
步骤S105,重复上述步骤,以构建多站点虚拟化管理系统;其中,所有被管理站点都注册到管理站点中,以通过管理站点调用不同服务类型的可用服务客户端。
在一些实施例的步骤S101中,被管理站点包括但不限于云OS服务、自动化服务和第三方云服务。其中,云OS服务对应有云OS服务驱动,自动化服务对应有自动化服务驱动,第三方云服务对应有第三方云服务驱动。
每个服务驱动包括多种类型的服务客户端,例如,云OS服务驱动的服务类型包括但不限于云OS计算服务客户端、云OS存储服务客户端、虚拟化管理服务客户端和云OS安全服务客户端。自动化服务驱动的服务类型包括但不限于监控服务客户端、组件升级管理服务客户端、平台部署服务客户端和硬件资产管理服务客户端。
在一些实施例的步骤S102至步骤S105中,所有被管理站点都注册到管理站点上,因此将被管理站点上包含的所有服务驱动都通过服务驱动接口与该管理站点进行连接,并将每个服务驱动包含的所有服务客户端注册到该管理站点上,使该管理站点可以调用被管理站点的服务客户端进行深度上的管理。
本申请实施例所示意的步骤S101至步骤S105,需要同时管理多少个被管理站点,就对应将被管理站点注册到管理站点上,即根据每一被管理站点的服务配置文件中的认证信息使被管理站点中的服务驱动和管理站点进行连接,并将该服务驱动对应的所有服务客户端注册到该管理站点上。当将所有被管理站点都注册到管理站点上后,完成多站点虚拟化管理系统的构建。多站点虚拟化管理系统可以同时管理多个被管理站点,实现广度上的管理,且通过将被管理站点中的所有服务客户端注册到管理站点上,用户可以通过向多站点虚拟化管理系统申请服务客户端,以使根据申请到的服务客户端对业务进行处理,实现深度上的管理。
请参阅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多站点虚拟化管理系统的构建方法还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包括步骤S201至步骤S203:
步骤S201,获取被管理站点调整信息;其中,被管理站点调整信息包括新增被管理站点信息和删除被管理站点信息;
步骤S202,根据新增被管理站点信息获取新增被管理站点的服务配置文件,得到新增配置文件,并根据新增配置文件将新增被管理站点的服务客户端注册到管理站点中;
步骤S203,根据删除被管理站点信息从被管理站点中筛选出选中站点,将选中站点进行删除。
在本实施例所示意的步骤S201至步骤S203,当多站点虚拟化管理系统构建完成后,若需要新增被管理站点进行管理,则将新增被管理站点包含的所有服务客户端注册到管理站点中。不需要对多站点虚拟化管理系统其中的一个被管理站点进行管理时,删除该被管理站点。使得可以在多站点虚拟化管理系统中灵活新增被管理站点或删除被管理站点。
请参阅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多站点虚拟化管理系统的构建方法还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包括步骤S301至步骤S302:
步骤S301,获取预设时间周期;
步骤S302,根据预设时间周期对每一个服务驱动进行自动重认证处理,以使服务驱动和管理站点保持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所示意的步骤S301和步骤S302中,建立管理站点和服务驱动的连接后,连接只能保持一段时间内有效,为了不让连接失效导致服务驱动断开连接,可以将一次连接能够保持的时长作为预设时间周期。每隔一个预设时间周期对服务驱动进行自动重认证处理,通过为服务驱动设置自动重认证,使服务驱动和管理站点一直保持连接,保证服务驱动始终在线,提供服务。
请参照图4,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站点虚拟化管理方法的一个可选的流程图,多站点虚拟化管理方法应用于多站点虚拟化管理系统,图4中的方法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包括步骤S401至步骤S403。
步骤S401,接收用户端的业务处理请求,业务处理请求包括目标被管理站点信息和目标服务客户端信息;
步骤S402,根据目标被管理站点信息和目标服务客户端信息从可用服务客户端中筛选出目标服务客户端集;
步骤S403,将目标服务客户端集返回至用户端,以使用户端通过目标服务客户端执行业务处理请求对应的业务。
在本申请实施例所示意的步骤S401和步骤S403中,当用户要申请服务客户端进行业务处理时,可以将业务处理请求发送至多站点虚拟化管理系统,多站点虚拟化管理系统根据业务处理请求中包含的目标被管理站点信息和目标服务客户端信息筛选出目标服务客户端集,并根据业务处理请求中包含的用户信息,将目标服务客户端集返回至对应的用户端,使用户端通过目标服务客户端执行业务处理请求对应的业务,即用户可以通过多站点虚拟化管理系统申请不同被管理站点上的多种服务客户端进行业务上的处理,实现深度上的管理,其中,用户可以申请不同被管理站点中的服务客户端,且每个被管理站点能申请至少一个服务客户端。
请参阅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40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包括步骤S501至步骤S504:
步骤S501,根据目标被管理站点信息从被管理站点中筛选出目标站点;
步骤S502,获取目标站点的服务清单;
步骤S503,根据目标服务客户端信息对目标站点的服务清单进行遍历,得到目标服务客户端;
步骤S504,将目标服务客户端进行汇总处理,得到目标服务客户端集。
在本实施例所示意的步骤S501至步骤S504中,目标被管理站点信息中包含至少一个目标站点,目标服务客户端信息包含每个目标站点所对应的至少一个目标服务客户端,从每个目标站点中获得所有客户服务端,组成目标服务客户端集。通过本实施例,可以跨被管理站点申请多个服务客户端对业务进行处理,实现更复杂,更深层次的管理。
在实际应用中,当业务处理请求为“过滤CPU使用率小于20%的虚拟机”,则需要先通过GetUserComputeClient并传入StationId(站点唯一标识)获取目标站点的计算服务客户端,通过ListServers获取虚拟机,循环本次虚拟机列表,通过GetUserMonitorClient并传入StationId(站点唯一标识)获得目标站点的监控服务客户端,通过GetServerCPUMonitor获取虚拟机的CPU使用率并进行过滤,从而筛选出满足要求的虚拟机清单。
请参阅图6,在一些实施例,多站点虚拟化管理方法还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包括步骤S601至步骤S603:
步骤S601,获取每一业务服务进程的负载信息;
步骤S602,对每一业务服务进程的负载信息进行均衡处理,得到负载均衡结果;
步骤S603,根据负载均衡结果将业务处理请求分发至不同的业务服务进程上进行处理。
在本实施例所示意的步骤S601至步骤S603,业务服务层为集群化部署,包括多个业务服务进程,根据负载均衡结果将业务处理请求分发至不同的业务服务进程上进行处理,避免单一故障导致服务不可用。
需要说明的是,请参阅图7,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业务服务进程的流程图,包括但不限于包括步骤S701至步骤S703:
步骤S701,服务路由入口:进行路由匹配,并进行处理;
步骤S702,多个中间件处理:主要是进行跨域访问、请求认证、请求鉴权、请求审计等公共业务逻辑处理,通过后进行实际的请求处理;
步骤S703,API接口校验:当业务处理请求发送至对应的请求操作接口后,请求操作接口会进行请求参数的基本校验及格式化处理;
步骤S704,业务层处理:根据业务处理请求申请目标站点的目标服务客户端集,根据申请到的服务客户端集进行业务编排处理。
在本实施例所示意的步骤S701至步骤S704中,申请目标站点的目标服务客户端集包括:通过上下文模型获取到目标站点的服务清单,通过目标服务客户端信息遍历服务清单查找对应的目标服务客户端,所有目标服务客户端组成目标服务客户端集,通过调用服务驱动实体的操作,返回该服务客户端集,当该服务客户端不存在时,则进行对应用户侧的服务客户端的重新申请,并将该服务客户端存储至管理站点中的上下文模型,使再次申请该服务客户端时,可以直接返回该服务客户端。
请参阅图8,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多站点虚拟化管理系统,可以实现上述多站点虚拟化管理系统的构建方法,该系统包括管理站点和服务层,管理站点包括业务服务层、服务驱动层和站点管理层。
站点管理层根据所获取的所有被管理站点的服务驱动对应的服务清单完成相应的不同类型的服务客户端的注册;将所有被管理站点分别注册到管理站点上,以构建多站点虚拟化管理系统;其中,通过管理站点调用不同服务类型的可用服务客户端。且站点管理层用于管理多个被管理站点的数据库模型与上下文模型的生命周期管理工作,通过服务驱动层将被管理站点的数据库模型转化为上下文模型。其中,被管理站点包括数据库模型和上下文模型,所有被管理站点的服务配置文件保存在数据库模型中,所有服务客户端保存在上下文模型中。若用户请求客户服务端进行业务处理时,才开始将服务客户端注册到管理站点上,会导致用户请求处理效率低,因此将向管理站点注册的服务客户端保存在上下文模型中,当用户向多站点虚拟化管理系统申请用户侧的服务客户端时,能够快速的找到对应类型的服务客户端,并返回给用户。
服务驱动层获取每一被管理站点的服务配置文件;其中,服务配置文件包括至少一个服务驱动的认证信息和服务类型;服务驱动层根据认证信息完成至少一个服务驱动和站点管理层的连接,根据服务类型获取至少一个服务驱动所提供的服务清单;其中,服务清单包括不同服务类型的服务客户端信息。即服务驱动层用于管理不同类别的服务驱动,对接云OS进行云资源及虚拟化管理,对接自动化服务进行监控、硬件扩缩容、组件升级、以及硬件资产管理等工作,对接第三方云服务进行第三方云资源的统一管理工作。
服务层主要为不同服务实体,进行各领域单一的,具体的业务操作,通过API向外暴露能力。服务层包括多个被管理站点,每个被管理站点包括多种服务实体,例如云OS服务、自动化服务和第三方云服务,每个服务实体对应不同的服务驱动,例如,云OS服务对应云OS服务驱动,自动化服务对应自动化服务驱动,第三方云服务对应第三方云服务驱动,每个服务驱动包括多种服务客户端,例如,云OS服务驱动的服务类型包括但不限于云OS计算服务客户端、云OS存储服务客户端、虚拟化管理服务客户端和云OS安全服务客户端。每一服务驱动均提供一服务清单,并用于驱动该服务清单中的不同服务类型的服务客户端。
业务服务层根据接收到的业务处理请求通过站点管理层确定所请求的被管理站点,并通过服务驱动层确定与业务处理请求的服务类型相应的服务驱动,并通过所确定的服务驱动调用与业务处理请求相应的服务客户端。即业务服务层用于进行业务处理请求转发,业务限流、认证、鉴权、业务API校验,业务调用不同被管理站点的不同服务客户端进行组合逻辑处理。
请参阅图9,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多站点虚拟化管理系统的构建装置,可以实现上述多站点虚拟化管理系统的构建方法,多站点虚拟化管理系统包括管理站点和服务层,服务层包括多个被管理站点,该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901,用于获取每一被管理站点的服务配置文件;其中,服务配置文件包括至少一个服务驱动的认证信息和服务类型;
连接模块902,用于根据认证信息完成至少一个服务驱动和管理站点的连接;
第二获取模块903,用于根据服务类型获取至少一个服务驱动所提供的服务清单;其中,服务清单包括不同服务类型的服务客户端信息;
注册模块904,用于根据服务清单向管理站点注册服务客户端,得到不同服务类型的可用服务客户端;其中,将所有被管理站点分别注册到管理站点上,以构建多站点虚拟化管理系统,通过管理站点调用不同服务类型的可用服务客户端。
该多站点虚拟化管理系统的构建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与上述多站点虚拟化管理系统的构建方法的具体实施例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10,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多站点虚拟化管理装置,可以实现上述多站点虚拟化管理方法,该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1001,用于接收用户端的业务处理请求,业务处理请求包括目标被管理站点信息和目标服务客户端信息;
筛选模块1002,用于根据目标被管理站点信息和目标服务客户端信息从可用服务客户端中筛选出目标服务客户端集;
返回模块1003,用于将目标服务客户端集返回至用户端,以使用户端通过目标服务客户端执行业务处理请求对应的业务。
该多站点虚拟化管理系统的具体实施方式与上述多站点虚拟化管理方法的具体实施例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多站点虚拟化管理系统的构建方法和多站点虚拟化管理方法。该电子设备可以为包括平板电脑、车载电脑等任意智能终端。
请参阅图11,图11示意了另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电子设备包括:
处理器301,可以采用通用的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微处理器、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者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等方式实现,用于执行相关程序,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
存储器302,可以采用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静态存储设备、动态存储设备或者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等形式实现。存储器302可以存储操作系统和其他应用程序,在通过软件或者固件来实现本说明书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时,相关的程序代码保存在存储器302中,并由处理器301来调用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时序数据处理方法;
输入/输出接口303,用于实现信息输入及输出;
通信接口304,用于实现本设备与其他设备的通信交互,可以通过有线方式(例如USB、网线等)实现通信,也可以通过无线方式(例如移动网络、WIFI、蓝牙等)实现通信;
总线305,在设备的各个组件(例如处理器301、存储器302、输入/输出接口303和通信接口304)之间传输信息;
其中处理器301、存储器302、输入/输出接口303和通信接口304通过总线305实现彼此之间在设备内部的通信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多站点虚拟化管理系统的构建方法和多站点虚拟化管理方法。
存储器作为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非暂态软件程序以及非暂态性计算机可执行程序。此外,存储器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暂态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暂态固态存储器件。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存储器可选包括相对于处理器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该处理器。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实施例是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随着技术的演变和新应用场景的出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图中示出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步骤,或者组合某些步骤,或者不同的步骤。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文中所公开方法中的全部或某些步骤、系统、设备中的功能模块/单元可以被实施为软件、固件、硬件及其适当的组合。
本申请的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应当理解,在本申请中,“至少一个(项)”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用于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只存在A,只存在B以及同时存在A和B三种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b,c,“a和b”,“a和c”,“b和c”,或“a和b和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上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多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的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的介质。
以上参照附图说明了本申请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局限本申请实施例的权利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不脱离本申请实施例的范围和实质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均应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权利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多站点虚拟化管理系统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站点虚拟化管理系统包括管理站点和服务层,所述服务层包括多个被管理站点,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每一被管理站点的服务配置文件;其中,所述服务配置文件包括至少一个服务驱动的认证信息和服务类型;
根据所述认证信息完成至少一个所述服务驱动和管理站点的连接;
根据所述服务类型获取至少一个所述服务驱动所提供的服务清单;其中,所述服务清单包括不同服务类型的服务客户端信息;
根据所述服务清单向所述管理站点注册服务客户端,得到不同服务类型的可用服务客户端;
重复上述步骤,以构建多站点虚拟化管理系统;其中,所有所述被管理站点都注册到所述管理站点中,以通过所述管理站点调用不同服务类型的可用服务客户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构建多站点虚拟化管理系统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被管理站点调整信息;其中,所述被管理站点调整信息包括新增被管理站点信息和删除被管理站点信息;
根据所述新增被管理站点信息获取新增被管理站点的服务配置文件,得到新增配置文件,并根据所述新增配置文件将所述新增被管理站点的服务客户端注册到所述管理站点中;
根据所述删除被管理站点信息从所述被管理站点中筛选出选中站点,将所述选中站点进行删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认证信息完成至少一个所述服务驱动和管理站点的连接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预设时间周期;
根据所述预设时间周期对每一个所述服务驱动进行自动重认证处理,以使所述服务驱动和所述管理站点保持连接。
4.一种多站点虚拟化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多站点虚拟化管理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用户端的业务处理请求,所述业务处理请求包括目标被管理站点信息和目标服务客户端信息;
根据所述目标被管理站点信息和所述目标服务客户端信息从所述可用服务客户端中筛选出目标服务客户端集;
将所述目标服务客户端集返回至所述用户端,以使所述用户端通过所述目标服务客户端执行所述业务处理请求对应的业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被管理站点信息和所述目标服务客户端信息从所述可用服务客户端中筛选出目标服务客户端集,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被管理站点信息从所述被管理站点中筛选出目标站点;
获取所述目标站点的服务清单;
根据所述目标服务客户端信息对所述目标站点的服务清单进行遍历,得到目标服务客户端;
将所述目标服务客户端进行汇总处理,得到所述目标服务客户端集。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用户端的业务处理请求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每一业务服务进程的负载信息;
对每一所述业务服务进程的负载信息进行均衡处理,得到负载均衡结果;
根据负载均衡结果将所述业务处理请求分发至不同的所述业务服务进程上进行处理。
7.一种多站点虚拟化管理系统的构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站点虚拟化管理系统包括管理站点和服务层,所述服务层包括多个被管理站点,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每一被管理站点的服务配置文件;其中,所述服务配置文件包括至少一个服务驱动的认证信息和服务类型;
连接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认证信息完成至少一个所述服务驱动和管理站点的连接;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服务类型获取至少一个所述服务驱动所提供的服务清单;其中,所述服务清单包括不同服务类型的服务客户端信息;
注册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服务清单向所述管理站点注册服务客户端,得到不同服务类型的可用服务客户端;其中,将所有所述被管理站点分别注册到所述管理站点上,以构建多站点虚拟化管理系统,通过所述管理站点调用不同服务类型的可用服务客户端。
8.一种多站点虚拟化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端的业务处理请求,所述业务处理请求包括目标被管理站点信息和目标服务客户端信息;
筛选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被管理站点信息和所述目标服务客户端信息从可用服务客户端中筛选出目标服务客户端集;
返回模块,用于将所述目标服务客户端集返回至所述用户端,以使所述用户端通过所述目标服务客户端执行所述业务处理请求对应的业务。
9.一种多站点虚拟化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管理站点和服务层,所述管理站点包括业务服务层、服务驱动层和站点管理层;
所述服务层包括多个被管理站点,每一所述被管理站点包括多个服务驱动,每一所述服务驱动均提供一服务清单,并用于驱动该服务清单中的不同服务类型的服务客户端;
所述服务驱动层获取每一所述被管理站点的服务配置文件;其中,所述服务配置文件包括至少一个服务驱动的认证信息和服务类型;
所述服务驱动层根据所述认证信息完成至少一个所述服务驱动和所述站点管理层的连接,根据所述服务类型获取至少一个所述服务驱动所提供的服务清单;其中,所述服务清单包括不同服务类型的服务客户端信息;
所述站点管理层根据所获取的所有被管理站点的服务驱动对应的服务清单完成相应的不同类型的服务客户端的注册;
所述业务服务层根据接收到的业务处理请求通过所述站点管理层确定所请求的被管理站点,并通过服务驱动层确定与业务处理请求的服务类型相应的服务驱动,并通过所确定的服务驱动调用与业务处理请求相应的服务客户端。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多站点虚拟化管理系统的构建方法和权利要求4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多站点虚拟化管理方法。
1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多站点虚拟化管理系统的构建方法和权利要求4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多站点虚拟化管理方法。
CN202311527183.8A 2023-11-15 2023-11-15 多站点虚拟化管理系统的构建方法、管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Pending CN11761495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527183.8A CN117614954A (zh) 2023-11-15 2023-11-15 多站点虚拟化管理系统的构建方法、管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527183.8A CN117614954A (zh) 2023-11-15 2023-11-15 多站点虚拟化管理系统的构建方法、管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614954A true CN117614954A (zh) 2024-02-27

Family

ID=899553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527183.8A Pending CN117614954A (zh) 2023-11-15 2023-11-15 多站点虚拟化管理系统的构建方法、管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614954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49418B (zh) 一种混合云平台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6843828B (zh) 界面显示、加载方法及装置
CN112632566B (zh) 漏洞扫描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2355500B (zh) 业务推送方法和装置
CN112860451A (zh) 一种基于SaaS的多租户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4395889A (zh) 使用边缘数据中心的应用增强
CN109547514A (zh) 一种任务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246201B (zh) 云资源交付方法、处理器以及存储介质
CN110727738B (zh) 基于数据分片的全局路由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4660689A (zh) 分布式计算系统
CN102375894A (zh) 一种管理不同类型文件系统的方法
CN103001989A (zh) 参数接收方法及系统
CN104506630B (zh) 基于用户角色的权限数据生成方法、服务器及系统
CN111130820A (zh) 集群管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系统
CN116724543A (zh) 容器集群的管理方法和装置
CN117614954A (zh) 多站点虚拟化管理系统的构建方法、管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3726638B (zh) 一种多云多芯容器管理的方法、装置及设备、存储介质
CN105847428A (zh) 一种移动云平台
CN108076029B (zh) 排班管理系统的搭建方法及装置
CN104754040A (zh) 用于端到端云服务虚拟化的系统
CN115361382A (zh) 基于数据群组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5277707A (zh) 业务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661857B (zh) 一种数据同步方法和装置
CN110781001B (zh) 一种基于Kubernetes的容器环境变量查看方法
CN114675872A (zh) 一种对应用程序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