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614865A - 一种分布式信息发布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分布式信息发布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614865A
CN117614865A CN202410092161.1A CN202410092161A CN117614865A CN 117614865 A CN117614865 A CN 117614865A CN 202410092161 A CN202410092161 A CN 202410092161A CN 117614865 A CN117614865 A CN 1176148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tributed
data
distributed information
node
information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09216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614865B (zh
Inventor
张金发
洪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Hua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Hua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Hua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Hua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09216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614865B/zh
Publication of CN1176148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6148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6148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6148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7Replication, distribution or synchronisation of data between databases or within a distributed database system; Distributed database system architectures theref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05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by checking availability
    • H04L43/0811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by checking availability by checking connectiv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76Network utilisation, e.g. volume of load or congestion level
    • H04L43/0888Throughpu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50Test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97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for distributed storage of data in networks, e.g. transport arrangements for network file system [NFS], storage area networks [SAN] or network attached storage [NA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分布式信息数据架构及数据流监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布式信息发布方法及系统,所述一种分布式信息发布方法包括:S1、利用分布式信息数据建立分布式信息数据的多级实时数据库;S2、根据所述多级实时数据库进行分布式架构验证处理得到分布式信息数据的分布式传输状态;S3、根据所述分布式传输状态进行逆向回溯处理建立分布式信息数据的数据流动监测模型;S4、根据所述数据流动监测模型完成分布式信息发布,将分布式信息数据流通方向、数据种类与分布式架构节点排列、数据流动时序相结合,分段建立阶段性监测目标与监测逻辑,实现了分布式架构的整体全向监测,在架构存在变动或源数据调整时,重新部署方案即可快速实施。

Description

一种分布式信息发布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布式信息数据架构及数据流监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布式信息发布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分布式系统由多个节点组成的系统,其中节点通常为计算机服务器,而且这些节点一般不是孤立的,而是互通的,利用相互连通的节点上部署了操作,即明确架构分级流通,并且相互的操作会有协同,实际上同一架构下的各节点通过背后的众多服务器组成的一个分布式系统,在架构整体不进行大幅度改动的前提下,数据量或数据流转类型逐渐增多,对于分布式架构下的各节点稳定性与相互连通状态监测提出了较高需求,为保证信息快速稳定下发,需要对分布式架构整体进行监测并提出可行方案再下发信息。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分布式信息发布方法及系统,通过将分布式信息数据流通方向、数据种类与分布式架构节点排列、数据流动时序相结合,实现了分布式架构的整体全向监测,应用范围较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分布式信息发布方法,包括:
S1、利用分布式信息数据建立分布式信息数据的多级实时数据库;
S2、根据所述多级实时数据库进行分布式架构验证处理得到分布式信息数据的分布式传输状态;
S3、根据所述分布式传输状态进行逆向回溯处理建立分布式信息数据的数据流动监测模型;
S4、根据所述数据流动监测模型完成分布式信息发布。
优选的,所述利用分布式信息数据建立分布式信息数据的多级实时数据库包括:
S1-1、采集分布式信息数据的源信号数据;
S1-2、根据所述源信号数据获取对应硬件信息作为分布式硬件标签;
S1-3、利用所述源信号数据与分布式硬件标签建立双向映射得到源映射;
S1-4、利用所述源映射进行时序排列得到一级时序源映射数据库;
S1-5、利用分布式信息数据对应分布式架构节点根据节点上下游关系建立分布式数据流向节点集;
S1-6、利用所述分布式数据流向节点集与对应时刻建立二级分布式节点库;
S1-7、获取所述二级分布式节点库对应节点的数据吞吐量建立节点数据吞吐量集;
S1-8、利用所述二级分布式节点库对应全部节点的节点数据吞吐量集建立三级节点数据吞吐量库;
S1-9、利用所述一级时序源映射数据库、二级分布式节点库与三级节点数据吞吐量库建立分布式信息数据的多级实时数据库;
其中,所述硬件信息为接口地址与传输协议,所述节点上下游关系为节点间数据指向关系。
进一步的,根据所述多级实时数据库进行分布式架构验证处理得到分布式信息数据的分布式传输状态包括:
S2-1、利用所述多级实时数据库的一级时序源映射数据库进行源数据合理性验证得到分布式信息数据的源数据合理性验证结果;
S2-2、利用所述源数据合理性验证结果根据多级实时数据库的二级分布式节点库进行分布式结构验证处理得到分布式信息数据的分布式结构验证结果;
S2-3、利用所述分布式结构验证结果根据多级实时数据库的三级节点数据吞吐量库进行数据整体性波动验证处理得到分布式信息数据的数据整体性波动验证结果;
S2-4、利用所述分布式信息数据的源数据合理性验证结果、分布式结构验证结果与数据整体性波动验证结果作为分布式信息数据的分布式传输状态。
进一步的,利用所述多级实时数据库的一级时序源映射数据库进行源数据合理性验证得到分布式信息数据的源数据合理性验证结果包括:
S2-1-1、判断所述多级实时数据库的一级时序源映射数据库对应源信号数据是否连续,若是,则执行S2-1-3,否则,直接执行S2-1-3;
S2-1-2、判断所述多级实时数据库的一级时序源映射数据库对应分布式硬件标签的分布式排列顺序与源映射的时序是否一致,若是,则所述分布式信息数据的源数据合理性验证结果为通过,并执行S2-2,否则,执行S2-1-3;
S2-1-3、判断当前时刻多级实时数据库的一级时序源映射数据库对应接口地址与相邻上一时刻对应接口地址是否一致,若是,则执行S2-1-4,否则,返回S1-2;
S2-1-4、判断当前时刻分布式信息数据的整体数据量与分布式信息数据的源信号数据对应数据量是否一致,若是,则所述分布式信息数据的源数据合理性验证结果为通过,并执行S2-2,否则,返回S1-1。
进一步的,利用所述源数据合理性验证结果根据多级实时数据库的二级分布式节点库进行分布式结构验证处理得到分布式信息数据的分布式结构验证结果包括:
S2-2-1、根据所述源数据合理性验证结果获取对应分布式硬件排列、源数据接口地址与整体数据量分别作为分布式结构验证的第一标签、第二标签与第三标签;
S2-2-2、判断多级实时数据库的二级分布式节点库对应节点位置与第一标签是否完全一致,若是,则执行S2-2-3,否则,直接执行S2-2-5;
S2-2-3、判断多级实时数据库的二级分布式节点库对应起始接口地址与第二标签是否一致,若是,则执行S2-2-4,否则,直接执行S2-2-5;
S2-2-4、判断多级实时数据库的二级分布式节点库对应各节点的数据量总和与第三标签是否一致,若是,则所述分布式信息数据的分布式结构验证结果为通过,并执行S2-3,否则,执行S2-2-5;
S2-2-5、进行二级分布式节点库的独立硬件信息验证处理。
进一步的,所述二级分布式节点库的独立硬件信息验证处理包括:
S2-2-5-1、根据二级分布式节点库对应分布式架构的全部子节点建立分布式节点集合;
S2-2-5-2、根据所述分布式节点集合分别获取对应全部子节点的流转数据类型建立分布式流转数据类型集合;
S2-2-5-3、根据所述分布式流转数据类型集合获取各子集对应初始时刻数据建立分布式初始时刻数据集合;
S2-2-5-4、判断当前时刻S2-2-2是否已执行,若是,则执行S2-2-5-5,否则,执行S2-2-5-6;
S2-2-5-5、判断当前时刻S2-2-3是否已执行,若是,则执行S2-2-5-7,否则,执行S2-2-5-8;
S2-2-5-6、判断所述第一标签与分布式节点集合对应各子集是否完全对应,若是,则执行S2-2-5-7,否则,利用所述分布式节点集合建立更新的分布式架构节点,并返回S1-5;
S2-2-5-7、判断所述第二标签与分布式流转数据类型集合对应各子集的历史流转数据是否完全对应,若是,则执行S2-2-5-8,否则,返回S1-6;
S2-2-5-8、判断所述第三标签与分布式初始时刻数据集合对应各子集是否对应,若是,则所述分布式信息数据的分布式结构验证结果为通过,并执行S2-3,否则,返回S1-1。
进一步的,利用所述分布式结构验证结果根据多级实时数据库的三级节点数据吞吐量库进行数据整体性波动验证处理得到分布式信息数据的数据整体性波动验证结果包括:
S2-3-1、根据所述分布式结构验证结果获取对应源信号数据的传输速率与关联时间建立基础波动模板;
S2-3-2、根据所述分布式结构验证结果对应各分布式节点的传输速率与关联时间建立次级基础波动模板;
S2-3-3、判断所述基础波动模板与次级基础波动模板是否相互对应,若是,则执行S2-3-4,否则,更新当前时刻,并返回S2-3-1;
S2-3-4、判断所述多级实时数据库的三级节点数据吞吐量库在基础波动模板对应时间内与基础波动模板是否全部对应,若是,则执行S2-3-5,否则,更新当前时刻,并返回S2-3-1;
S2-3-5、判断所述多级实时数据库的三级节点数据吞吐量库在次级基础波动模板对应时间内与基础波动模板是否全部对应,若是,则所述分布式信息数据的数据整体性波动验证结果为通过,并执行S2-4,否则,返回S1-7。
进一步的,根据所述分布式传输状态进行逆向回溯处理建立分布式信息数据的数据流动监测模型包括:
根据所述分布式传输状态获取对应分布式节点作为逆向回溯分布式节点;
获取所述逆向回溯分布式节点的终端节点作为逆向回溯分布式起点;
利用所述源信号数据对应接口作为逆向回溯分布式终点;
根据所述逆向回溯分布式起点与逆向回溯分布式终点获取逆向回溯分布式节点的剩余节点作为逆向回溯分布式过程节点;
利用所述逆向回溯分布式起点与逆向回溯分布式终点建立数据流动逆向标准方向;
利用所述逆向回溯分布式起点、逆向回溯分布式过程节点、逆向回溯分布式终点与数据流动逆向标准方向建立分布式信息数据的数据流动监测模型。
进一步的,根据所述数据流动监测模型完成分布式信息发布包括:
S4-1、获取所述分布式传输状态对应循环次数作为内循环标签;
S4-2、利用所述分布式传输状态作为分布式信息数据的正向快速监测结果;
S4-3、利用所述数据流动监测模型获取分布式信息数据的逆向快速监测结果;
S4-3-1、判断所述分布式信息数据的源数据合理性验证结果是否存在步骤返回,若是,则直接执行S4-3-4,否则,执行S4-3-2;
S4-3-2、判断所述分布式信息数据的分布式结构验证结果是否存在步骤返回,若是,则直接执行S4-3-4,否则,执行S4-3-3;
S4-3-3、判断所述分布式信息数据的数据整体性波动验证结果是否存在步骤返回,若是,则执行S4-3-4,否则,中止处理,输出所述分布式信息数据的逆向快速监测结果为正常;
S4-3-4、判断当前时刻数据流动监测模型与分布式架构是否相互反向对应,若是,则中止处理,输出所述分布式信息数据的逆向快速监测结果为正常,否则,所述分布式信息数据的逆向快速监测结果为异常,输出当前时刻数据流动监测模型对应各节点的数据流作为分布式信息数据的逆向快速监测结果;
S4-4、利用所述分布式信息数据的正向快速监测结果与逆向快速监测结果完成分布式信息发布;
S4-4-1、判断所述分布式信息数据的正向快速监测结果与逆向快速监测结果是否均为正常,若是,则根据所述分布式信息数据的正向快速监测结果与逆向快速监测结果分别进行分布式信息发布与验证,否则,执行S4-4-2;
S4-4-2、判断所述分布式信息数据的正向快速监测结果是否为正常,若是,则根据所述正向快速监测结果进行分布式信息发布,所述逆向快速监测结果作为分布式信息发布执行标签,否则,执行S4-4-3;
S4-4-3、判断所述分布式信息数据的逆向快速监测结果是否为正常,若是,则根据所述逆向快速监测结果进行分布式信息发布,所述正向快速监测结果作为分布式信息发布执行标签,所述分布式信息数据的正向快速监测结果与逆向快速监测结果均为异常,终止分布式信息发布;
其中,所述内循环标签为分布式传输状态的源数据合理性验证结果、分布式结构验证结果与数据整体性波动验证结果分别对应步骤返回次数。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分布式信息发布系统,包括:
初始准备模块,用于利用分布式信息数据建立分布式信息数据的多级实时数据库;
架构验证模块,根据所述多级实时数据库进行分布式架构验证处理得到分布式信息数据的分布式传输状态;
逆向回溯模块,根据所述分布式传输状态进行逆向回溯处理建立分布式信息数据的数据流动监测模型;
信息发布模块,根据所述数据流动监测模型完成分布式信息发布。
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
将分布式信息数据流通方向、数据种类与分布式架构节点排列、数据流动时序相结合,分段建立阶段性监测目标与监测逻辑,并在方案部署对于方案逻辑的自循环迭代验证,同时考虑到下发信息数据需要在各节点及传输中保证输出质量,因此对于传输数据量乃至整体架构的数据量存在波动特征,创新性的将数据源头、流转结构与波动逐级筛选处理,在音视频的流动架构不变的前提下,逆向建立模型与开始以源头为起点建立的架构得到影子模型,并再次设定监测目标,实现了分布式架构的整体全向监测,应用范围较广,在架构存在变动或源数据调整时,重新部署方案即可快速实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分布式信息发布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分布式信息发布方法的分布式架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分布式信息发布方法的数据库关联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分布式信息发布方法的分时刻筛选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分布式信息发布方法的数据流动监测模型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分布式信息发布系统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分布式信息发布系统的分级处理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分布式信息发布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
S1、利用分布式信息数据建立分布式信息数据的多级实时数据库;
S2、根据所述多级实时数据库进行分布式架构验证处理得到分布式信息数据的分布式传输状态;
S3、根据所述分布式传输状态进行逆向回溯处理建立分布式信息数据的数据流动监测模型;
S4、根据所述数据流动监测模型完成分布式信息发布。
本实施例中,一种分布式信息发布方法,在分布式存储中常见的有kafka,Hbase,HDFS,fastDFS等,这里面涉及到文件的分布式存储以及数据的分布式存储,分布式存储的背景:就是将数据文件分散的存储到分布式集群的每一个节点,提升了存储的容量(大数据化);同时尽量凸显分布式的检索能力,分布式存储的原理:分层化的hash映射、数据组织的数据摘要以及块数据的叶子索引结构;这几种数据结构相结合的方式提供快速检索的能力和存储结构,其分布式信息可灵活调整设置匹配架构流程下发。
本实施例中,一种分布式信息发布方法,如图2所示,现有分布式信息数据简要架构及各部分关联关系,其中,A、B、C分别代表分布式架构层级,A为分布式源头节点,B为分布式过程节点,C为分布式末端节点,举例B1为分布式第二级架构的第一节点,非源头或末端节点的分布式节点均存在相邻上下游节点与同级节点,其数据流转方向与数据流转类型均可灵活调整。
S1具体包括:
S1-1、采集分布式信息数据的源信号数据;
S1-2、根据所述源信号数据获取对应硬件信息作为分布式硬件标签;
S1-3、利用所述源信号数据与分布式硬件标签建立双向映射得到源映射;
S1-4、利用所述源映射进行时序排列得到一级时序源映射数据库;
S1-5、利用分布式信息数据对应分布式架构节点根据节点上下游关系建立分布式数据流向节点集;
S1-6、利用所述分布式数据流向节点集与对应时刻建立二级分布式节点库;
S1-7、获取所述二级分布式节点库对应节点的数据吞吐量建立节点数据吞吐量集;
S1-8、利用所述二级分布式节点库对应全部节点的节点数据吞吐量集建立三级节点数据吞吐量库;
S1-9、利用所述一级时序源映射数据库、二级分布式节点库与三级节点数据吞吐量库建立分布式信息数据的多级实时数据库;
其中,所述硬件信息为接口地址与传输协议,所述节点上下游关系为节点间数据指向关系。
本实施例中,一种分布式信息发布方法,如图3所示,所述一级时序源映射数据库、二级分布式节点库与三级节点数据吞吐量库在建立次序上存在先后,但是实际应用中同时处理存在分布式一致性问题,是上述三个数据库生成的时候把同步动作进行阻塞,并设定数据库一致性级别,包括:
强一致性:这种一致性级别是最符合用户直觉的,要求系统写入的是什么,读出来的也要是什么,用户体验好,但实现起来往往对系统的性能影响较大;
弱一致性:这种一致性级别约束了系统在写入成功后,不保证立即可以读到写入的值,也不保证多久之后数据能够达到一致,但会尽可能地保证到某个时间级别(如秒级别)后,数据能够达到一致状态;
最终一致性:最终一致性其实是弱一致性的一个特例,系统会保证在一定时间内,能够达到数据一致的状态;
将最终一致性单独提出,考虑到其为弱一致性中非常推崇的一种一致性模型,也是业界在大型分布式系统的数据一致性上用的比较多的一致性模型。
S2具体包括:
S2-1、利用所述多级实时数据库的一级时序源映射数据库进行源数据合理性验证得到分布式信息数据的源数据合理性验证结果;
S2-2、利用所述源数据合理性验证结果根据多级实时数据库的二级分布式节点库进行分布式结构验证处理得到分布式信息数据的分布式结构验证结果;
S2-3、利用所述分布式结构验证结果根据多级实时数据库的三级节点数据吞吐量库进行数据整体性波动验证处理得到分布式信息数据的数据整体性波动验证结果;
S2-4、利用所述分布式信息数据的源数据合理性验证结果、分布式结构验证结果与数据整体性波动验证结果作为分布式信息数据的分布式传输状态。
S2-1包括:
S2-1-1、判断所述多级实时数据库的一级时序源映射数据库对应源信号数据是否连续,若是,则执行S2-1-3,否则,直接执行S2-1-3;
S2-1-2、判断所述多级实时数据库的一级时序源映射数据库对应分布式硬件标签的分布式排列顺序与源映射的时序是否一致,若是,则所述分布式信息数据的源数据合理性验证结果为通过,并执行S2-2,否则,执行S2-1-3;
S2-1-3、判断当前时刻多级实时数据库的一级时序源映射数据库对应接口地址与相邻上一时刻对应接口地址是否一致,若是,则执行S2-1-4,否则,返回S1-2;
S2-1-4、判断当前时刻分布式信息数据的整体数据量与分布式信息数据的源信号数据对应数据量是否一致,若是,则所述分布式信息数据的源数据合理性验证结果为通过,并执行S2-2,否则,返回S1-1。
本实施例中,一种分布式信息发布方法,所述源数据合理性验证的依据分别包括:1、数据信号连续性;2、分布式节点上下游与源映射建立的时序性对应关系;3、接口地址是否存在变化;4、分布式架构源头数据量与分布式各节点的数据量总和的一致性。
S2-2具体包括:
S2-2-1、根据所述源数据合理性验证结果获取对应分布式硬件排列、源数据接口地址与整体数据量分别作为分布式结构验证的第一标签、第二标签与第三标签;
S2-2-2、判断多级实时数据库的二级分布式节点库对应节点位置与第一标签是否完全一致,若是,则执行S2-2-3,否则,直接执行S2-2-5;
S2-2-3、判断多级实时数据库的二级分布式节点库对应起始接口地址与第二标签是否一致,若是,则执行S2-2-4,否则,直接执行S2-2-5;
S2-2-4、判断多级实时数据库的二级分布式节点库对应各节点的数据量总和与第三标签是否一致,若是,则所述分布式信息数据的分布式结构验证结果为通过,并执行S2-3,否则,执行S2-2-5;
S2-2-5、进行二级分布式节点库的独立硬件信息验证处理。
S2-2-5具体包括:
S2-2-5-1、根据二级分布式节点库对应分布式架构的全部子节点建立分布式节点集合;
S2-2-5-2、根据所述分布式节点集合分别获取对应全部子节点的流转数据类型建立分布式流转数据类型集合;
S2-2-5-3、根据所述分布式流转数据类型集合获取各子集对应初始时刻数据建立分布式初始时刻数据集合;
S2-2-5-4、判断当前时刻S2-2-2是否已执行,若是,则执行S2-2-5-5,否则,执行S2-2-5-6;
S2-2-5-5、判断当前时刻S2-2-3是否已执行,若是,则执行S2-2-5-7,否则,执行S2-2-5-8;
S2-2-5-6、判断所述第一标签与分布式节点集合对应各子集是否完全对应,若是,则执行S2-2-5-7,否则,利用所述分布式节点集合建立更新的分布式架构节点,并返回S1-5;
S2-2-5-7、判断所述第二标签与分布式流转数据类型集合对应各子集的历史流转数据是否完全对应,若是,则执行S2-2-5-8,否则,返回S1-6;
S2-2-5-8、判断所述第三标签与分布式初始时刻数据集合对应各子集是否对应,若是,则所述分布式信息数据的分布式结构验证结果为通过,并执行S2-3,否则,返回S1-1。
本实施例中,一种分布式信息发布方法,如图4所示,所述独立硬件信息验证处理根据S2-2中各判断步骤完成情况进行分类处理,S2-2-5-6对应S2-2中步骤执行至S2-2-2,S2-2-5-7对应S2-2中步骤执行至S2-2-3,S2-2-5-8对应S2-2中步骤执行至S2-2-4。
S2-3具体包括:
S2-3-1、根据所述分布式结构验证结果获取对应源信号数据的传输速率与关联时间建立基础波动模板;
S2-3-2、根据所述分布式结构验证结果对应各分布式节点的传输速率与关联时间建立次级基础波动模板;
S2-3-3、判断所述基础波动模板与次级基础波动模板是否相互对应,若是,则执行S2-3-4,否则,更新当前时刻,并返回S2-3-1;
S2-3-4、判断所述多级实时数据库的三级节点数据吞吐量库在基础波动模板对应时间内与基础波动模板是否全部对应,若是,则执行S2-3-5,否则,更新当前时刻,并返回S2-3-1;
S2-3-5、判断所述多级实时数据库的三级节点数据吞吐量库在次级基础波动模板对应时间内与基础波动模板是否全部对应,若是,则所述分布式信息数据的数据整体性波动验证结果为通过,并执行S2-4,否则,返回S1-7。
本实施例中,一种分布式信息发布方法,S2-3-4与S2-3-5的筛选依据为多级实时数据库的三级节点数据吞吐量库与基础波动模板是否存在对应关系,由于基础波动模板的实际具体内容为传输速率与关联时间,因此,对应关系可利用传输速率与数据吞吐量,或关联时间与时序的关系建立对应依据。
S3具体包括:
S3-1、根据所述分布式传输状态获取对应分布式节点作为逆向回溯分布式节点;
S3-2、获取所述逆向回溯分布式节点的终端节点作为逆向回溯分布式起点;
S3-3、利用所述源信号数据对应接口作为逆向回溯分布式终点;
S3-4、根据所述逆向回溯分布式起点与逆向回溯分布式终点获取逆向回溯分布式节点的剩余节点作为逆向回溯分布式过程节点;
S3-5、利用所述逆向回溯分布式起点与逆向回溯分布式终点建立数据流动逆向标准方向;
S3-6、利用所述逆向回溯分布式起点、逆向回溯分布式过程节点、逆向回溯分布式终点与数据流动逆向标准方向建立分布式信息数据的数据流动监测模型。
本实施例中,一种分布式信息发布方法,如图5所示,数据流动监测模型是以源头接口为起点的分布式架构的反向架构模型,A’,B’,C’分别对应正常分布式架构的C、B、A层级,其中同级中各节点不变。
S4具体包括:
S4-1、获取所述分布式传输状态对应循环次数作为内循环标签;
S4-2、利用所述分布式传输状态作为分布式信息数据的正向快速监测结果;
S4-3、利用所述数据流动监测模型获取分布式信息数据的逆向快速监测结果;
S4-4、利用所述分布式信息数据的正向快速监测结果与逆向快速监测结果作为全向多级快速监测结果;
其中,所述内循环标签为分布式传输状态的源数据合理性验证结果、分布式结构验证结果与数据整体性波动验证结果分别对应步骤返回次数。
S4-3具体包括:
S4-3-1、判断所述分布式信息数据的源数据合理性验证结果是否存在步骤返回,若是,则直接执行S4-3-4,否则,执行S4-3-2;
S4-3-2、判断所述分布式信息数据的分布式结构验证结果是否存在步骤返回,若是,则直接执行S4-3-4,否则,执行S4-3-3;
S4-3-3、判断所述分布式信息数据的数据整体性波动验证结果是否存在步骤返回,若是,则执行S4-3-4,否则,中止处理,输出所述分布式信息数据的逆向快速监测结果为正常;
S4-3-4、判断当前时刻数据流动监测模型与分布式架构是否相互反向对应,若是,则中止处理,输出所述分布式信息数据的逆向快速监测结果为正常,否则,所述分布式信息数据的逆向快速监测结果为异常,输出当前时刻数据流动监测模型对应各节点的数据流作为分布式信息数据的逆向快速监测结果。
S4-4具体包括:
S4-4-1、判断所述分布式信息数据的正向快速监测结果与逆向快速监测结果是否均为正常,若是,则根据所述分布式信息数据的正向快速监测结果与逆向快速监测结果分别进行分布式信息发布与验证,否则,执行S4-4-2;
S4-4-2、判断所述分布式信息数据的正向快速监测结果是否为正常,若是,则根据所述正向快速监测结果进行分布式信息发布,所述逆向快速监测结果作为分布式信息发布执行标签,否则,执行S4-4-3;
S4-4-3、判断所述分布式信息数据的逆向快速监测结果是否为正常,若是,则根据所述逆向快速监测结果进行分布式信息发布,所述正向快速监测结果作为分布式信息发布执行标签,所述分布式信息数据的正向快速监测结果与逆向快速监测结果均为异常,终止分布式信息发布。
实施例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分布式信息发布系统,如图6所示,包括:
初始准备模块,用于利用分布式信息数据建立分布式信息数据的多级实时数据库;
架构验证模块,根据所述多级实时数据库进行分布式架构验证处理得到分布式信息数据的分布式传输状态;
逆向回溯模块,根据所述分布式传输状态进行逆向回溯处理建立分布式信息数据的数据流动监测模型;
信息发布模块,根据所述数据流动监测模型完成分布式信息发布。
本实施例中,一种分布式信息发布系统,如图7所示,所述分布式信息发布系统是独立于分布式架构的辅助监测信息下发系统,通过对分布式架构的各节点数据流采集完成监测,其中初始准备模块应用于分布式架构中数据流通前,通过各项基础数据建立数据库便于后续监测运行,架构验证模块、逆向回溯模块实时采集架构中各节点数据流,并基于前述数据库进行正向、反向监测查验,信息发布模块确保分布式信息的稳定精确下发,在分布式信息数据的正向快速监测结果与逆向快速监测结果均为正常时,可快速直接下发信息,当正向快速监测结果或逆向快速监测结果存在任一非正常时,基于正常结果对应流向下发信息,非正常结果用于后续信息下发后监测,可在下发阻塞或下发匹配失败时提供问题依据。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未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分布式信息发布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利用分布式信息数据建立分布式信息数据的多级实时数据库;
S2、根据所述多级实时数据库进行分布式架构验证处理得到分布式信息数据的分布式传输状态;
S3、根据所述分布式传输状态进行逆向回溯处理建立分布式信息数据的数据流动监测模型;
S4、根据所述数据流动监测模型完成分布式信息发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布式信息发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分布式信息数据建立分布式信息数据的多级实时数据库包括:
S1-1、采集分布式信息数据的源信号数据;
S1-2、根据所述源信号数据获取对应硬件信息作为分布式硬件标签;
S1-3、利用所述源信号数据与分布式硬件标签建立双向映射得到源映射;
S1-4、利用所述源映射进行时序排列得到一级时序源映射数据库;
S1-5、利用分布式信息数据对应分布式架构节点根据节点上下游关系建立分布式数据流向节点集;
S1-6、利用所述分布式数据流向节点集与对应时刻建立二级分布式节点库;
S1-7、获取所述二级分布式节点库对应节点的数据吞吐量建立节点数据吞吐量集;
S1-8、利用所述二级分布式节点库对应全部节点的节点数据吞吐量集建立三级节点数据吞吐量库;
S1-9、利用所述一级时序源映射数据库、二级分布式节点库与三级节点数据吞吐量库建立分布式信息数据的多级实时数据库;
其中,所述硬件信息为接口地址与传输协议,所述节点上下游关系为节点间数据指向关系。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分布式信息发布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多级实时数据库进行分布式架构验证处理得到分布式信息数据的分布式传输状态包括:
S2-1、利用所述多级实时数据库的一级时序源映射数据库进行源数据合理性验证得到分布式信息数据的源数据合理性验证结果;
S2-2、利用所述源数据合理性验证结果根据多级实时数据库的二级分布式节点库进行分布式结构验证处理得到分布式信息数据的分布式结构验证结果;
S2-3、利用所述分布式结构验证结果根据多级实时数据库的三级节点数据吞吐量库进行数据整体性波动验证处理得到分布式信息数据的数据整体性波动验证结果;
S2-4、利用所述分布式信息数据的源数据合理性验证结果、分布式结构验证结果与数据整体性波动验证结果作为分布式信息数据的分布式传输状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分布式信息发布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所述多级实时数据库的一级时序源映射数据库进行源数据合理性验证得到分布式信息数据的源数据合理性验证结果包括:
S2-1-1、判断所述多级实时数据库的一级时序源映射数据库对应源信号数据是否连续,若是,则执行S2-1-3,否则,直接执行S2-1-3;
S2-1-2、判断所述多级实时数据库的一级时序源映射数据库对应分布式硬件标签的分布式排列顺序与源映射的时序是否一致,若是,则所述分布式信息数据的源数据合理性验证结果为通过,并执行S2-2,否则,执行S2-1-3;
S2-1-3、判断当前时刻多级实时数据库的一级时序源映射数据库对应接口地址与相邻上一时刻对应接口地址是否一致,若是,则执行S2-1-4,否则,返回S1-2;
S2-1-4、判断当前时刻分布式信息数据的整体数据量与分布式信息数据的源信号数据对应数据量是否一致,若是,则所述分布式信息数据的源数据合理性验证结果为通过,并执行S2-2,否则,返回S1-1。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分布式信息发布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所述源数据合理性验证结果根据多级实时数据库的二级分布式节点库进行分布式结构验证处理得到分布式信息数据的分布式结构验证结果包括:
S2-2-1、根据所述源数据合理性验证结果获取对应分布式硬件排列、源数据接口地址与整体数据量分别作为分布式结构验证的第一标签、第二标签与第三标签;
S2-2-2、判断多级实时数据库的二级分布式节点库对应节点位置与第一标签是否完全一致,若是,则执行S2-2-3,否则,直接执行S2-2-5;
S2-2-3、判断多级实时数据库的二级分布式节点库对应起始接口地址与第二标签是否一致,若是,则执行S2-2-4,否则,直接执行S2-2-5;
S2-2-4、判断多级实时数据库的二级分布式节点库对应各节点的数据量总和与第三标签是否一致,若是,则所述分布式信息数据的分布式结构验证结果为通过,并执行S2-3,否则,执行S2-2-5;
S2-2-5、进行二级分布式节点库的独立硬件信息验证处理。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分布式信息发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分布式节点库的独立硬件信息验证处理包括:
S2-2-5-1、根据二级分布式节点库对应分布式架构的全部子节点建立分布式节点集合;
S2-2-5-2、根据所述分布式节点集合分别获取对应全部子节点的流转数据类型建立分布式流转数据类型集合;
S2-2-5-3、根据所述分布式流转数据类型集合获取各子集对应初始时刻数据建立分布式初始时刻数据集合;
S2-2-5-4、判断当前时刻S2-2-2是否已执行,若是,则执行S2-2-5-5,否则,执行S2-2-5-6;
S2-2-5-5、判断当前时刻S2-2-3是否已执行,若是,则执行S2-2-5-7,否则,执行S2-2-5-8;
S2-2-5-6、判断所述第一标签与分布式节点集合对应各子集是否完全对应,若是,则执行S2-2-5-7,否则,利用所述分布式节点集合建立更新的分布式架构节点,并返回S1-5;
S2-2-5-7、判断所述第二标签与分布式流转数据类型集合对应各子集的历史流转数据是否完全对应,若是,则执行S2-2-5-8,否则,返回S1-6;
S2-2-5-8、判断所述第三标签与分布式初始时刻数据集合对应各子集是否对应,若是,则所述分布式信息数据的分布式结构验证结果为通过,并执行S2-3,否则,返回S1-1。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分布式信息发布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所述分布式结构验证结果根据多级实时数据库的三级节点数据吞吐量库进行数据整体性波动验证处理得到分布式信息数据的数据整体性波动验证结果包括:
S2-3-1、根据所述分布式结构验证结果获取对应源信号数据的传输速率与关联时间建立基础波动模板;
S2-3-2、根据所述分布式结构验证结果对应各分布式节点的传输速率与关联时间建立次级基础波动模板;
S2-3-3、判断所述基础波动模板与次级基础波动模板是否相互对应,若是,则执行S2-3-4,否则,更新当前时刻,并返回S2-3-1;
S2-3-4、判断所述多级实时数据库的三级节点数据吞吐量库在基础波动模板对应时间内与基础波动模板是否全部对应,若是,则执行S2-3-5,否则,更新当前时刻,并返回S2-3-1;
S2-3-5、判断所述多级实时数据库的三级节点数据吞吐量库在次级基础波动模板对应时间内与基础波动模板是否全部对应,若是,则所述分布式信息数据的数据整体性波动验证结果为通过,并执行S2-4,否则,返回S1-7。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分布式信息发布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分布式传输状态进行逆向回溯处理建立分布式信息数据的数据流动监测模型包括:
根据所述分布式传输状态获取对应分布式节点作为逆向回溯分布式节点;
获取所述逆向回溯分布式节点的终端节点作为逆向回溯分布式起点;
利用所述源信号数据对应接口作为逆向回溯分布式终点;
根据所述逆向回溯分布式起点与逆向回溯分布式终点获取逆向回溯分布式节点的剩余节点作为逆向回溯分布式过程节点;
利用所述逆向回溯分布式起点与逆向回溯分布式终点建立数据流动逆向标准方向;
利用所述逆向回溯分布式起点、逆向回溯分布式过程节点、逆向回溯分布式终点与数据流动逆向标准方向建立分布式信息数据的数据流动监测模型。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分布式信息发布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数据流动监测模型完成分布式信息发布包括:
S4-1、获取所述分布式传输状态对应循环次数作为内循环标签;
S4-2、利用所述分布式传输状态作为分布式信息数据的正向快速监测结果;
S4-3、利用所述数据流动监测模型获取分布式信息数据的逆向快速监测结果;
S4-3-1、判断所述分布式信息数据的源数据合理性验证结果是否存在步骤返回,若是,则直接执行S4-3-4,否则,执行S4-3-2;
S4-3-2、判断所述分布式信息数据的分布式结构验证结果是否存在步骤返回,若是,则直接执行S4-3-4,否则,执行S4-3-3;
S4-3-3、判断所述分布式信息数据的数据整体性波动验证结果是否存在步骤返回,若是,则执行S4-3-4,否则,中止处理,输出所述分布式信息数据的逆向快速监测结果为正常;
S4-3-4、判断当前时刻数据流动监测模型与分布式架构是否相互反向对应,若是,则中止处理,输出所述分布式信息数据的逆向快速监测结果为正常,否则,所述分布式信息数据的逆向快速监测结果为异常,输出当前时刻数据流动监测模型对应各节点的数据流作为分布式信息数据的逆向快速监测结果;
S4-4、利用所述分布式信息数据的正向快速监测结果与逆向快速监测结果完成分布式信息发布;
S4-4-1、判断所述分布式信息数据的正向快速监测结果与逆向快速监测结果是否均为正常,若是,则根据所述分布式信息数据的正向快速监测结果与逆向快速监测结果分别进行分布式信息发布与验证,否则,执行S4-4-2;
S4-4-2、判断所述分布式信息数据的正向快速监测结果是否为正常,若是,则根据所述正向快速监测结果进行分布式信息发布,所述逆向快速监测结果作为分布式信息发布执行标签,否则,执行S4-4-3;
S4-4-3、判断所述分布式信息数据的逆向快速监测结果是否为正常,若是,则根据所述逆向快速监测结果进行分布式信息发布,所述正向快速监测结果作为分布式信息发布执行标签,所述分布式信息数据的正向快速监测结果与逆向快速监测结果均为异常,终止分布式信息发布;
其中,所述内循环标签为分布式传输状态的源数据合理性验证结果、分布式结构验证结果与数据整体性波动验证结果分别对应步骤返回次数。
10.一种基于上述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分布式信息发布方法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初始准备模块,用于利用分布式信息数据建立分布式信息数据的多级实时数据库;
架构验证模块,根据所述多级实时数据库进行分布式架构验证处理得到分布式信息数据的分布式传输状态;
逆向回溯模块,根据所述分布式传输状态进行逆向回溯处理建立分布式信息数据的数据流动监测模型;
信息发布模块,根据所述数据流动监测模型完成分布式信息发布。
CN202410092161.1A 2024-01-23 2024-01-23 一种分布式信息发布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761486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092161.1A CN117614865B (zh) 2024-01-23 2024-01-23 一种分布式信息发布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092161.1A CN117614865B (zh) 2024-01-23 2024-01-23 一种分布式信息发布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614865A true CN117614865A (zh) 2024-02-27
CN117614865B CN117614865B (zh) 2024-03-29

Family

ID=899583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092161.1A Active CN117614865B (zh) 2024-01-23 2024-01-23 一种分布式信息发布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614865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223382A1 (en) * 2009-02-27 2010-09-02 Cisco Technology Embedded collection and inventory system and method for facilitating network support for an install-base network
US20200021590A1 (en) * 2018-07-16 2020-01-16 Cisco Technology, Inc. Authentication, authorization and accounting in managed cloud computing services
EP3598333A1 (en) * 2018-07-16 2020-01-22 Nokia Technologies Oy Electronic device update management
US20210072033A1 (en) * 2018-07-23 2021-03-11 SparkCognition, Inc. Logistics an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US20210125144A1 (en) * 2019-10-23 2021-04-29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ill of material conversion method,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CN113849190A (zh) * 2021-11-30 2021-12-28 广州鲁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云管理平台的持续集成和部署方法及装置
CN115907988A (zh) * 2022-11-23 2023-04-04 北京交通大学 一种基于无线环境图协助的频谱区块链交易机制及交易方法
CN116226134A (zh) * 2023-03-13 2023-06-06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写入文件和数据写入数据库的方法、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223382A1 (en) * 2009-02-27 2010-09-02 Cisco Technology Embedded collection and inventory system and method for facilitating network support for an install-base network
US20200021590A1 (en) * 2018-07-16 2020-01-16 Cisco Technology, Inc. Authentication, authorization and accounting in managed cloud computing services
EP3598333A1 (en) * 2018-07-16 2020-01-22 Nokia Technologies Oy Electronic device update management
US20210072033A1 (en) * 2018-07-23 2021-03-11 SparkCognition, Inc. Logistics an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US20210125144A1 (en) * 2019-10-23 2021-04-29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ill of material conversion method,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CN113849190A (zh) * 2021-11-30 2021-12-28 广州鲁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云管理平台的持续集成和部署方法及装置
CN115907988A (zh) * 2022-11-23 2023-04-04 北京交通大学 一种基于无线环境图协助的频谱区块链交易机制及交易方法
CN116226134A (zh) * 2023-03-13 2023-06-06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写入文件和数据写入数据库的方法、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康丽雁;王天博;蔡颖凯;高天生;: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分布式弹性架构设计与实现", 东北电力技术, no. 10, 20 October 2015 (2015-10-20) *
李营那;吴松洋;张涛;李勋;: "基于动态标签技术的信息发布系统设计与实现",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no. 01, 15 January 2017 (2017-01-15)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614865B (zh) 2024-03-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761451B2 (en) Efficient querying and paging in databases
US8078609B2 (en) Method for distributed RDSMS
CN106168797B (zh) 一种模块化获取核电站故障树顶事项失效概率的方法
CN106790718A (zh) 服务调用链路分析方法及系统
CN107391502B (zh) 时间间隔的数据查询方法、装置及索引构建方法、装置
CN103177094B (zh) 一种物联网数据清洗方法
CN112070608B (zh)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1078094B (zh) 分布式机器学习可视化装置
CN111782620A (zh) 一种信用链路自动跟踪平台及其方法
CA2319918A1 (en) High performance relational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
CN114706734B (zh) 业务应用的监控方法和监控系统
CN105574769A (zh) 建立社交网络动态关系图的方法及装置
CN111125199B (zh) 一种数据库访问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5687468A (zh) 一种ETL流程Kettle在分布式服务中处理数据的系统
CN106682225A (zh) 一种大数据的汇集存储方法与系统
CN109885588B (zh) 一种复杂事件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17614865B (zh) 一种分布式信息发布方法及系统
CN112035466B (zh) 一种区块链查询外置索引开发框架
US20240004778A1 (en) Method for processing command, device for processing command,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2306992A (zh)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大数据平台
CN112532643A (zh) 基于深度学习的流量异常检测方法、系统、终端及介质
Zhang et al. Research on Lightweight Blockchain Technology Based on Edge Computing
Myung et al. Optimizing parallelism of big data analytics at distributed computing system
Song et al. Towards modeling large-scale data flows in a multidatacenter computing system with petri net
EP3793171B1 (en) Message process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