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609242A - 日志号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日志号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609242A
CN117609242A CN202311648501.6A CN202311648501A CN117609242A CN 117609242 A CN117609242 A CN 117609242A CN 202311648501 A CN202311648501 A CN 202311648501A CN 117609242 A CN117609242 A CN 1176092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system
log number
log
information
disaster recov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64850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杰
李晓蕊
杨雪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
Original Assignee
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 filed Critical 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
Priority to CN20231164850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609242A/zh
Publication of CN1176092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60924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2Indexing; Data structures therefor; Storage structures
    • G06F16/2228Indexing structures
    • G06F16/2272Management thereof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07Respond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a fault, e.g. fault tolerance
    • G06F11/14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operation
    • G06F11/1402Saving, restoring, recovering or retrying
    • G06F11/1446Point-in-time backing up or restoration of persistent data
    • G06F11/1448Management of the data involved in backup or backup restor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10File systems; File servers
    • G06F16/18File system types
    • G06F16/1805Append-only file systems, e.g. using logs or journals to store data
    • G06F16/1815Journaling file syste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4Querying
    • G06F16/242Query formul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Debugging And Monitor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日志号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针对信息系统的信息访问请求和对应的访问地址,并确定访问地址在信息系统中对应的单元系统;其中,单元系统包括主单元系统和容灾单元系统;获取预设日志号段;在单元系统为主单元系统时,在预设日志号段包括的空闲日志号中,选择第一方向的极值,确定为信息访问请求在主单元系统中对应的日志号;在单元系统为容灾单元系统时,在预设日志号段包括的空闲日志号中,选择第二方向的极值,确定为信息访问请求在容灾单元系统中对应的日志号,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不同。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避免了日志号段的浪费问题和日志号段的交叉问题,提高了日志号的生成效率。

Description

日志号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日志号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对于信息系统来说,容灾单元系统是为信息系统提供一个可以应付各种系统灾难的运行环境。例如,当信息系统在遭受如火灾、水灾或地震等不可抗拒的自然灾难时,或者当信息系统在遭受计算机病毒、掉电、网络通信失败、软硬件错误或人为操作错误等人为灾难时,容灾系统可以保证用户数据的安全性(数据容灾),同时,还能提供不间断的应用服务(应用容灾),保证业务连续性。日志是信息系统记录信息访问行为的重要信息凭证,该凭证通过日志号保证其在信息系统内部全局唯一。具有容灾切换能力的信息系统由主单元系统和容灾单元系统组成,主单元系统和容灾单元系统的日志号为全域整体,需统一考虑分配策略。
为保证信息系统日志号全局唯一,传统的主单元系统和容灾单元系统在设计时,预先为主单元系统和容灾单元系统独立分配日志号段。其中,主单元系统和容灾单元系统的日志号段不交叉,这样可以保证日志号全局唯一。但是,日志号段容易浪费,还限制了信息系统的扩容能力。
另外,现有技术还在容灾切换的步骤中增加日志号消耗情况同步机制,即在容灾切换前将主单元系统已正序消耗的日志号段同步至容灾单元系统,在容灾切换后,容灾单元系统在主单元系统已使用的日志号段的基础上正序冗余增加一定比例日志号继续使用。同理,在容灾单元系统准备回切时,将容灾单元系统已正序消耗的日志号段又同步至主单元系统,回切后,主单元系统在容灾单元系统已使用的日志号段基础上也正序冗余增加一定比例的日志号继续使用。使用日志号同步机制,难点在于如何把握冗余比例。如果冗余比例设置过小,则可能导致切换后主单元系统和容灾单元系统的日志号段出现交叉,在信息系统中产生非唯一的日志号;如果冗余比例设置过大,则可能导致日志号段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日志号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无需进行主单元系统和容灾单元系统之间的日志号段同步,无需考虑日志号段同步过程中冗余比例的设置问题,避免了日志号段的浪费问题和日志号段的交叉问题,保证了信息系统的扩容能力,同时,简化了日志号的生成过程,提高了日志号的生成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日志号生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针对信息系统的信息访问请求和对应的访问地址,并确定访问地址在信息系统中对应的单元系统;其中,单元系统包括主单元系统和容灾单元系统;
获取预设日志号段;其中,预设日志号段包括顺序排列的多个日志号;
在单元系统为主单元系统时,在预设日志号段包括的空闲日志号中,选择第一方向的极值,确定为信息访问请求在主单元系统中对应的日志号;
在单元系统为容灾单元系统时,在预设日志号段包括的空闲日志号中,选择第二方向的极值,确定为信息访问请求在容灾单元系统中对应的日志号,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不同。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日志号生成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信息访问请求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针对信息系统的信息访问请求和对应的访问地址,并确定访问地址在信息系统中对应的单元系统;其中,单元系统包括主单元系统和容灾单元系统;
预设日志号段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预设日志号段;其中,预设日志号段包括顺序排列的多个日志号;
第一主单元系统日志号确定模块,用于在单元系统为主单元系统时,在预设日志号段包括的空闲日志号中,选择第一方向的极值,确定为信息访问请求在主单元系统中对应的日志号;
第一容灾单元系统日志号确定模块,用于在单元系统为容灾单元系统时,在预设日志号段包括的空闲日志号中,选择第二方向的极值,确定为信息访问请求在容灾单元系统中对应的日志号,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不同。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本发明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日志号生成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发明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日志号生成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获取针对信息系统的信息访问请求和对应的访问地址,并确定访问地址在信息系统中对应的单元系统,获取预设日志号段;其中,预设日志号段包括顺序排列的多个日志号,在单元系统为主单元系统时,在预设日志号段包括的空闲日志号中,选择第一方向的极值,确定为信息访问请求在主单元系统中对应的日志号,在单元系统为容灾单元系统时,在预设日志号段包括的空闲日志号中,选择第二方向的极值,确定为信息访问请求在容灾单元系统中对应的日志号,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不同,解决了预先为主单元系统和容灾单元系统独立分配日志号段,存在日志号段容易浪费,还限制了信息系统的扩容能力的问题,也解决了增加日志号消耗情况同步机制,难以把握冗余比例,导致切换后主单元系统和容灾单元系统的日志号段出现交叉问题,或者可能导致日志号段浪费的问题,无需进行主单元系统和容灾单元系统之间的日志号段同步,无需考虑日志号段同步过程中冗余比例的设置问题,避免了日志号段的浪费问题和日志号段的交叉问题,保证了信息系统的扩容能力,同时,简化了日志号的生成过程,提高了日志号的生成效率。
应当理解,本部分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标识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也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说明书而变得容易理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日志号生成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未发生容灾切换且全天运行在主单元系统时日志号生成的原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未发生回切且全天运行在容灾单元系统时日志号生成的场景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发生容灾切换时主单元系统和容灾单元系统的日志号生成的场景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发生容灾切换且回切时主单元系统和容灾单元系统的日志号生成的场景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日志号生成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日志号生成方法的流程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理想状态下主单元系统和容灾单元系统的预设日志号段的分布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主单元系统占用较多且容灾单元系统占用较少的预设日志号段的分布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主单元系统占用较少且容灾单元系统占用较多的预设日志号段的分布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主单元系统和容灾单元系统的预设日志号段交叉的分布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日志号生成方法的流程图;
图1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日志号生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日志号生成方法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日志号生成方法的流程图。本发明实施例可适用于在带有容灾单元系统的信息系统中生成日志号的情况,该方法可以由日志号生成装置来执行,该日志号生成装置可以采用硬件和/或软件的形式实现,该日志号生成装置可配置于承载日志号生成功能的电子设备中。
参见图1所示的日志号生成方法,包括:
S110、获取针对信息系统的信息访问请求和对应的访问地址,并确定访问地址在信息系统中对应的单元系统;其中,单元系统包括主单元系统和容灾单元系统。
信息系统可以包括多个单元系统。其中,单元系统可以包括主单元系统和容灾单元系统。其中,在信息系统正常时,通过主单元系统对信息访问请求进行处理;在信息系统发生灾难时,通过容灾单元系统对信息访问请求进行处理。信息访问请求可以用于对信息系统进行访问。信息访问请求可以包括访问地址。其中,访问地址可以为信息访问请求对应的目的地址。访问地址与单元系统之间具有对应关系。可选的,可以预先设置访问地址的标识信息,可以在信息系统的数据库中存储访问地址的标识信息与单元系统之间的映射关系。
具体的,可以获取用户针对信息系统的信息访问请求,可以对信息访问请求进行解析,得到信息访问请求对应的访问地址。可以根据访问地址的标识信息,在信息系统的数据库中查询与访问地址的标识信息之间具有映射关系的单元系统,并确定为访问地址在信息系统中对应的单元系统。
S120、获取预设日志号段;其中,预设日志号段包括顺序排列的多个日志号。
预设日志号段可以为预先设定的日志号集合。可选的,预设日志号段可以由技术人员根据经验进行设定和调整。预设日志号段可以包括顺序排列的多个日志号。可选的,预设日志号段可以包括由小到大顺序排列的多个日志号。示例性的,预设日志号段可以为预设范围内的正整数集合。例如,预设日志号段可以为0-N的正整数集合。其中,预设日志号段的排列顺序在此不做限定。实质上,预设日志号段为主单元系统和容灾单元系统共用的日志号段。日志是信息系统记录信息访问行为的重要信息凭证。该凭证通过日志号保证其在信息系统内部全局唯一。具有容灾切换能力的信息系统包括主单元系统和对应的容灾单元系统。因此,需要将主单元系统和容灾单元系统的日志号为整体,保证信息系统的日志号的唯一性。
具体的,可以获取技术人员预先设定并分配信息系统中的主单元系统和防灾单元系统共同使用的预设日志号段。
S130、在单元系统为主单元系统时,在预设日志号段包括的空闲日志号中,选择第一方向的极值,确定为信息访问请求在主单元系统中对应的日志号。
空闲日志号可以为未被占用的日志号。第一方向可以包括预设日志号段的排列方向或预设日志号段排列方向的相反方向。第一方向的极值可以为第一方向的边界值。
具体的,在单元系统为主单元系统时,可以在预设日志号段包括的空闲日志号中,选择第一方向的极值,确定为信息访问请求在主单元系统中对应的日志号。
示例性的,预设日志号段可以为0-N;预设日志号段的空闲日志号可以包括10-M,M≤N;第一方向可以与预设日志号段的排列方向相同,例如由小到大顺序。在单元系统为主单元系统时,可以在预设日志号段包括的空闲日志号,即10-M中,选择第一方向的极值,即10,确定为信息访问请求在主单元系统中对应的日志号。
S140、在单元系统为容灾单元系统时,在预设日志号段包括的空闲日志号中,选择第二方向的极值,确定为信息访问请求在容灾单元系统中对应的日志号,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不同。
第二方向也可以包括预设日志号段的排列方向或预设日志号段排列方向的相反方向。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不同。可以理解为,如果第一方向为预设日志号段的排列方向,则第二方向为预设日志号段排列方向的相反方向;反之亦然。第二方向的极值可以为第二方向的边界值。
具体的,在单元系统为容灾单元系统时,在预设日志号段包括的空闲日志号中,选择第二方向的极值,确定为信息访问请求在容灾单元系统中对应的日志号。
参见上述示例,预设日志号段可以为0-N;预设日志号段的空闲日志号可以包括10-M,M≤N;第一方向可以与预设日志号段的排列方向相同,例如由小到大顺序;第二方向可以与预设日志号段的排列方向相反,例如由大到小顺序。在单元系统为容灾单元系统时,可以在预设日志号段包括的空闲日志号,即10-M中,选择第二方向的极值,即M,确定为信息访问请求在主单元系统中对应的日志号。
信息系统容灾切换的目的是在系统灾难发生后,为保证业务连续性,将主单元系统的用户访问流量切换至容灾单元系统。容灾切换中涉及诸多重要环节,例如数据同步、域名切换等等。在选择容灾切换方案时,数据恢复点目标(RPO,Recovery Point Objective)和恢复时间目标(RTO,Recovery Time Objective)是量化容灾切换方案的“金标准”。其中,RPO由容灾数据同步机制决定,RTO受容灾切换步骤复杂程度影响。为保证信息系统日志号全局唯一,传统容灾单元系统设计时,预先分配日志号段,主单元系统和容灾单元系统日志号段不交叉,日志号正序生成,这样保证日志号全局唯一,但日志号段容易浪费,信息系统扩容能力有限。另外,还可以在容灾切换步骤中增加日志号消耗情况同步机制,即在容灾切换前将主单元系统已正序消耗的日志号段同步至容灾单元系统,切换后容灾单元系统在该日志号段的基础上正序冗余增加一定比例日志号继续使用。同理,在准备回切时,将容灾单元系统已正序消耗日志号段又同步至主单元系统,回切后主单元系统在容灾单元系统使用号段基础上也正序冗余增加一定比例日志号继续使用。使用日志号同步机制,难点在于如何把握冗余比例。如果正序冗余比例设置过小,则可能导致切换后日志号段交叉,产生非唯一日志号;如果正序冗余比例设置过大,则可能导致日志号段浪费。传统容灾切换方案由于预先独立分配主单元系统和灾备侧日志号段,导致日志号段存在浪费问题,同时,复杂的日志号段同步机制和不确定的冗余增加比例值导致RTO和容灾切换风险同时上升。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获取针对信息系统的信息访问请求和对应的访问地址,并确定访问地址在信息系统中对应的单元系统,获取预设日志号段,在单元系统为主单元系统时,在预设日志号段包括的空闲日志号中,选择第一方向的极值,确定为信息访问请求在主单元系统中对应的日志号,在单元系统为容灾单元系统时,在预设日志号段包括的空闲日志号中,选择第二方向的极值,确定为信息访问请求在容灾单元系统中对应的日志号,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不同,与传统主单元系统和对应容灾单元系统独立预先分配日志号段相比,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主单元系统和对应的容灾单元系统共享同一预设日志号段,可以节省因主单元系统和对应的容灾单元系统独立预先分配日志号段导致的日志号浪费问题,同时,与传统的容灾日志号同步机制相比,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同一预设日志号段的空闲日志号中,选择不同方向的极值,分别生成信息访问请求在主单元系统中对应的日志号和信息访问请求在容灾单元系统中对应的日志号,既可以避免毫无根据地设置日志号冗余增加比例值而带来的左右为难,即毫无根据地设置日志号冗余增加比例值而带来的日志号段的浪费问题或日志号段的交叉问题,保证了信息系统的扩容能力,也简化了日志号的生成过程,提高了日志号的生成效率,可以缩短因日志号段同步过程导致的恢复时间目标(RTO,Recovery Time Objective)开销,从日志号生成角度上优化了信息系统的容灾切换过程。
在本发明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在选择第一方向的极值,确定为信息访问请求在主单元系统中对应的日志号之后,还包括:检测到容灾单元系统的切换条件时,切换至容灾单元系统;根据预设日志号段,在预设日志号段包括的空闲日志号中,选择第二方向的极值,确定信息访问请求在容灾单元系统中对应的日志号。
容灾单元系统的切换条件可以为检测到信息系统发生系统灾难。示例性的,系统灾难可以包括自然灾难和人为灾难。其中,自然灾难可以包括火灾、水灾或地震等不可抗拒的自然灾难。人为灾难可以包括计算机病毒、掉电、网络通信失败、软硬件错误或人为操作错误等人为灾难。
具体的,可以在选择第一方向的极值,确定为信息访问请求在主单元系统中对应的日志号之后,在检测到容灾单元系统的切换条件时,切换至容灾单元系统。可以根据预设日志号段,在预设日志号段包括的空闲日志号中,选择第二方向的极值,确定信息访问请求在容灾单元系统中对应的日志号。
示例性的,预设日志号段可以为正整数集合。可以使用正整数集合选择不同的日志号生成方向,在同一预设日志号段分别生成主单元系统对应的日志号和容灾单元系统对应的日志号。图2为未发生容灾切换且全天运行在主单元系统时日志号生成的原理图。如图2所示,信息系统全天运行在主单元系统,当日并未发生容灾切换。此时,主单元系统独享预设日志号段,全天沿着第一方向,例如0->n方向,顺序生成日志号。图3为未发生回切且全天运行在容灾单元系统时日志号生成的场景图。如图3所示,信息系统全天运行在容灾单元系统,当日并未发生容灾回切。此时,容灾单元系统独享预设日志号段,全天沿着第二方向,例如n->0方向,逆序生成日志号。图4为发生容灾切换时主单元系统和容灾单元系统的日志号生成的场景图。如图4所示,信息系统全天同时运行在主单元系统和容灾单元系统,当日发生容灾切换,但并未发生容灾回切。此时,主单元系统和容灾单元系统共享预设日志号段。容灾切换前沿着第一方向,例如0->n方向,顺序生成日志号;容灾切换后沿着第二方向,例如n->0方向,逆序生成日志号。
本方案通过在选择第一方向的极值,确定为信息访问请求在主单元系统中对应的日志号之后,在检测到容灾单元系统的切换条件时,切换至容灾单元系统。可以根据预设日志号段,在预设日志号段包括的空闲日志号中,选择第二方向的极值,确定信息访问请求在容灾单元系统中对应的日志号,实现了主单元系统向容灾单元系统的灾难切换,同时,也保证了容灾单元系统中日志号生成的稳定性,进而确保信息系统访问的连续性。
在本发明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在选择第二方向的极值,确定信息访问请求在容灾单元系统中对应的日志号之后,还包括:检测到主单元系统的回切条件时,切换至主单元系统;在预设日志号段包括的空闲日志号中,选择第一方向的极值,确定为信息访问请求在主单元系统中对应的日志号。
主单元系统的回切条件可以为检测到主单元系统恢复正常状态。可选的,在主单元系统恢复正常状态时,可以向容灾单元系统发送恢复正常状态信息,容灾单元系统检测到恢复正常状态时,即可以认为检测到主单元系统的回切条件。
具体的,可以在选择第二方向的极值,确定信息访问请求在容灾单元系统中对应的日志号之后,在检测到主单元系统的回切条件时,切换至主单元系统。可以在预设日志号段包括的空闲日志号中,选择第一方向的极值,确定为信息访问请求在主单元系统中对应的日志号。
示例性的,预设日志号段可以为正整数集合。可以使用正整数集合选择不同的日志号生成方向,在同一预设日志号段分别生成主单元系统对应的日志号和容灾单元系统对应的日志号。图5为发生容灾切换且回切时主单元系统和容灾单元系统的日志号生成的场景图。如图5所示,信息系统全天同时运行在主单元系统和容灾单元系统,当日发生容灾切换,且发生容灾回切。此时,主单元系统和容灾单元系统共享预设日志号段。灾切换前沿着第一方向,例如0->n方向,顺序生成日志号;容灾切换后沿着第二方向,例如n->0方向,逆序生成日志号;假设容灾切换时主单元系统的日志号为m,容灾回切后,主单元系统沿着第一方向,例如m+1->n方向,从m+1开始继续按顺序产生日志号。
本方案通过在选择第二方向的极值,确定信息访问请求在容灾单元系统中对应的日志号之后,在检测到主单元系统的回切条件时,切换至主单元系统,在预设日志号段包括的空闲日志号中,选择第一方向的极值,确定为信息访问请求在主单元系统中对应的日志号,实现了容灾单元系统向主单元系统的回切,同时,也保证了主灾单元系统中日志号生成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进而确保信息系统访问的连续性。
在本发明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单元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子单元系统;获取针对信息系统的信息访问请求和对应的访问地址,并确定访问地址在信息系统中对应的单元系统,包括:获取针对信息系统的信息访问请求和对应的访问地址,并发送至信息系统接入层的负载均衡中。通过信息系统的负载均衡,根据访问地址,确定访问地址在信息系统中对应的单元系统的负载均衡;将信息访问请求发送至单元系统的负载均衡中;通过单元系统的负载均衡,确定信息访问请求在单元系统中的子单元系统。
信息系统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单元系统。单元系统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在单元系统。信息系统的负载均衡可以用于对各单元系统分配信息访问请求。单元系统的负载均衡可以用于对各子单元系统分配信息访问请求。可选的,负载均衡的分配方式可以为根据信息访问请求的处理情况随机分配,或按照预设规则分配。负载均衡的分配方式在此不做限定。
具体的,可以获取针对信息系统的信息访问请求和对应的访问地址,并发送至信息系统接入层的负载均衡中。通过信息系统的负载均衡,根据访问地址,确定访问地址在信息系统中对应的单元系统为主单元系统或容灾单元系统。按照信息系统的负载均衡的分配方式,确定访问地址在信息系统中对应的单元系统的负载均衡。可以将信息访问请求发送至单元系统的负载均衡中。通过单元系统的负载均衡,按照单元系统的负载均衡的分配方式,将确定信息访问请求在单元系统中的子单元系统。
示例性的,图6为日志号生成方法的流程图。如图6所示,当用户发送的信息访问请求到达本信息系统后,可以由信息系统接入层的负载均衡承接用户发送的信息访问请求。如果检测到当前时刻未发生容灾切换,则信息访问请求转发至主单元系统的负载均衡;否则,如果检测到当前时刻已发生容灾切换,则信息访问请求转发至容灾单元系统的负载均衡。如果主单元系统的负载均衡收到信息访问请求,则随机转发至主单元系统的负载均衡挂载的主子单元系统1或主子单元系统2。相应的,如果容灾单元系统的负载均衡收到信息访问请求,则随机转发至容灾单元系统的负载均衡挂载的容灾子单元系统的1或容灾子单元系统的2。其中,主子单元系统1可以与容灾子单元系统1共享同一预设日志号段;相应的,主子单元系统2可以与容灾子单元系统2共享同一预设日志号段。其中,日志号生成模块可以根据当前用户的访问地址,在同一预设日志号段产生日志号;其中,主单元系统可以按照第一方向顺序产生日志号;容灾单元系统可以按照第二方向顺序产生日志号。日志号消耗告警模块可以用于实时计算日志号消耗率,如果消耗率结果超过阈值,则产生预警或产生告警。主子单元系统1的日志号生成模块和主子单元系统2的日志号生成模块可以按照第一方向正序生成日志号;相应的,容灾子单元系统1的日志号生成模块和容灾子单元系统2的日志号生成模块可以按照第二方向顺序生成日志号。主子单元系统1的日志号消耗模块和主子单元系统2的日志号消耗模块可以实时计算可以计算第一方向的日志号消耗率,如果消耗率高于50%,则触发预警;如果消耗率高于100%,则触发告警。同理,容灾子单元系统1的日志号消耗模块和容灾子单元系统2的日志号消耗模块可以实时计算第二方向的日志号消耗率,如果消耗率高于50%,则触发预警;如果消耗率高于100%,则触发告警。
本方案将单元系统具体化为至少一个子单元系统,通过引入信息系统的负载均衡和单元系统的负载均衡,保证了信息系统的各单元系统对信息访问请求处理的均衡性,以及单元系统对应的各子单元系统对信息访问请求处理的均衡性,进一步保证了子单元系统和单元系统的性能稳定性,进而提高了信息系统对信息访问请求处理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实施例二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日志号生成方法的流程图。本发明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确定为信息访问请求在主单元系统中对应的日志号或确定为信息访问请求在容灾单元系统中对应的日志号之后,进一步增加了“获取主单元系统中日志号和容灾单元系统中日志号;根据主单元系统中日志号极值、容灾单元系统中日志号极值、预设日志号段对应的最小日志号和最大日志号,确定主单元系统的日志号消耗率和容灾单元系统的日志号消耗率;在任一日志号消耗率大于第一消耗率阈值时,发出主单元系统的日志号与容灾单元系统的日志号的重叠预警信息”,可以实时监控信息系统中日志号的使用情况,能够对主单元系统和容灾单元系统之间的日志号越界及时预警,保证了信息系统中日志号的唯一性,提高了信息系统容灾切换和容灾回切的稳定性。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未详述的部分,可参见其他实施例的表述。
参见图7所示的日志号生成方法,包括:
S710、获取针对信息系统的信息访问请求和对应的访问地址,并确定访问地址在信息系统中对应的单元系统;其中,单元系统包括主单元系统和容灾单元系统。
S720、获取预设日志号段;其中,预设日志号段包括顺序排列的多个日志号。
S730、在单元系统为主单元系统时,在预设日志号段包括的空闲日志号中,选择第一方向的极值,确定为信息访问请求在主单元系统中对应的日志号。
S740、在单元系统为容灾单元系统时,在预设日志号段包括的空闲日志号中,选择第二方向的极值,确定为信息访问请求在容灾单元系统中对应的日志号,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不同。
S750、获取主单元系统中日志号极值和容灾单元系统中日志号极值。
主单元系统中日志号极值可以为沿着第一方向主单元系统中被占用的日志号的最值。可以理解为,如果第一方向为由小到大,则主单元系统中日志号极值可以为主单元系统中被占用的日志号的最大值;如果第一方向为由大到小,则主单元系统中日志号极值可以为主单元系统中被占用的日志号的最小值。容灾单元系统中日志号极值可以为沿着第二方向容灾单元系统中被占用的日志号的最值。可以理解为,如果第二方向为由小到大,则容灾单元系统中日志号极值可以为容灾单元系统中被占用的日志号的最大值;如果第二方向为由大到小,则容灾单元系统中日志号极值可以为容灾单元系统中被占用的日志号的最小值。
具体的,可以获取主单元系统中日志号和第一方向,基于主单元系统中日志号和第一方向,确定主单元系统中日志号号极值。可以获取容灾单元系统中日志号和第二方向,基于容灾单元系统中日志号和第二方向,确定容灾单元系统中日志号号极值。
S760、根据主单元系统中日志号极值、容灾单元系统中日志号极值、预设日志号段对应的最小日志号和最大日志号,确定主单元系统的日志号消耗率和容灾单元系统的日志号消耗率。
实质上,预设日志号段对应的最小日志号(或最大日志号)是主单元系统中日志号(或容灾单元系统中日志号)的初始值。主单元系统的日志号消耗率可以为主单元系统中被占用的日志号数量与预设日志号段的日志号总量之间的比值。容灾单元系统的日志号消耗率可以为容灾单元系统中被占用的日志号数量与预设日志号段的日志号总量之间的比值。
可选的,假设第一方向为由小到大;第二方向为由大到小。可以根据预设日志号段对应的最大日志号和最小日志号之间的差值,计算预设日志号段的日志号总量。可以根据主单元系统中日志号极值和预设日志号段对应的最小日志号之间的差值,计算主单元系统中被占用的日志号数量。可以根据预设日志号段对应的最大日志号与容灾单元系统中日志号极值之间的差值,计算容灾单元系统中被占用的日志号数量。可以计算主单元系统中被占用的日志号数量与预设日志号段的日志号总量之间的比值,得到主单元系统的日志号消耗率。可以计算容灾单元系统中被占用的日志号数量与预设日志号段的日志号总量之间的比值,得到容灾单元系统的日志号消耗率。
示例性的,可以采用以下公式,计算主单元系统的日志号消耗率:
式中,Main为主单元系统的日志号消耗率;Mainmax为主单元系统中日志号极值;Min为预设日志号段的最小日志号;Max为预设日志号段的最大日志号。
可以采用以下公式,计算容灾单元系统的日志号消耗率:
式中,Desaster为容灾单元系统的日志号消耗率;Desastermin为容灾单元系统中日志号极值;Min为预设日志号段的最小日志号;Max为预设日志号段的最大日志号。
可选的,假设第一方向为由大到小;第二方向为由小到大。具体的计算过程与上述示例类似,在此不做赘述。
S770、在任一日志号消耗率大于第一消耗率阈值时,发出主单元系统的日志号与容灾单元系统的日志号的重叠预警信息。
第一消耗率阈值可以为预先设定的重叠预警的日志号消耗率最小值。可以理解为,如果任一日志号消耗率大于第一消耗率阈值,则主单元系统的日志号和容灾单元系统的日志号可能会发生重叠。第一消耗率阈值可以由技术人员根据经验进行设定和调整。示例性的,第一消耗率阈值可以为50%。主单元系统和容灾单元系统之间共享同一预设日志号段。重叠预警信息用于对主单元系统和容灾单元系统之间可能发生的日志号重叠进行预警。
具体的,可以将主单元系统日志号消耗率和容灾单元系统日志号消耗率分别与第一消耗率阈值之间进行对比,在任一日志号消耗率大于第一消耗率阈值时,发出主单元系统的日志号与容灾单元系统的日志号的重叠预警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获取针对信息系统的信息访问请求和对应的访问地址,并确定访问地址在信息系统中对应的单元系统,获取预设日志号段;其中,预设日志号段包括顺序排列的多个日志号,在单元系统为主单元系统时,在预设日志号段包括的空闲日志号中,选择第一方向的极值,确定为信息访问请求在主单元系统中对应的日志号,在单元系统为容灾单元系统时,在预设日志号段包括的空闲日志号中,选择第二方向的极值,确定为信息访问请求在容灾单元系统中对应的日志号,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不同,获取主单元系统中日志号和容灾单元系统中日志号;根据主单元系统中日志号极值、容灾单元系统中日志号极值、预设日志号段对应的最小日志号和最大日志号,确定主单元系统的日志号消耗率和容灾单元系统的日志号消耗率;在任一日志号消耗率大于第一消耗率阈值时,发出主单元系统的日志号与容灾单元系统的日志号的重叠预警信息,可以实时监控信息系统中日志号的使用情况,能够对主单元系统和容灾单元系统之间的日志号越界及时预警,保证了信息系统中日志号的唯一性,提高了信息系统容灾切换和容灾回切的稳定性。
在本发明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在日志号消耗率大于第二消耗率阈值时,发出主单元系统的日志号和容灾单元系统的日志号的重叠告警信息。
第二消耗率阈值可以为预先设定的重叠告警的日志号消耗率最小值。可以理解为,如果任一日志号消耗率大于第二消耗率阈值,则主单元系统的日志号和容灾单元系统的日志号已经发生重叠。第二消耗率阈值可以由技术人员根据经验进行设定和调整。示例性的,第二消耗率阈值可以为100%。主单元系统和容灾单元系统之间共享同一预设日志号段。第一消耗率阈值和第二消耗率阈值均可以对日志消耗率进行检测。但是,第二消耗率阈值大于第一消耗率阈值。重叠告警信息用于对主单元系统和容灾单元系统之间已经发生的日志号重叠进行告警。
具体的,可以将主单元系统日志号消耗率和容灾单元系统日志号消耗率分别与第二消耗率阈值之间进行对比,在任一日志号消耗率大于第二消耗率阈值时,发出主单元系统的日志号与容灾单元系统的日志号的重叠告警信息。
本方案通过在日志号消耗率大于第二消耗率阈值时,发出主单元系统的日志号和容灾单元系统的日志号的重叠告警信息,引入了第二消耗率阈值,实现了对日志号消耗率的再次检测,能够对主单元系统和容灾单元系统之间的日志号越界及时告警,提高了信息系统的容错性。
可选的,还可以将信息系统中的主单元系统和容灾单元系统作为一个整体,计算信息系统的日志号消耗率。在信息系统的日志号消耗率大于第一消耗率阈值时,发出主单元系统的日志号与容灾单元系统的日志号的重叠预警信息;在信息系统的日志号消耗率大于第二消耗率阈值时,发出主单元系统的日志号和容灾单元系统的日志号的重叠告警信息。
通过将信息系统中主单元系统和容灾单元系统作为一个整体,确定信息系统的日志号消耗率,进一步提高了日志号重叠预警和日志号重叠告警的准确度,进而提高了信息系统容灾切换和容灾回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在本发明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在发出主单元系统的日志号与容灾单元系统的日志号的重叠预警信息之后,还包括:检测重叠预警信息的发送时间;在发送时间在流量峰值时间段之前,对预设日志号段进行扩容;在发送时间在流量峰值时间段之后,记录并反馈重叠预警信息,以使信息系统的运维用户对重叠预警信息进行处理。
流量峰值时间段可以为信息系统中信息访问请求达到峰值的时间段。可选的,单个信息系统可以具有至少一个流量峰值时间段。流量峰值时间段由于其信息访问请求数量大,对信息系统的性能要求很高。因此,为保证用户对信息系统的访问体验,需保证信息系统在流量峰值时间段的稳定性。由此,在重叠预警信息的发送时间在流量峰值时间段之间,需要对预设日志号段进行扩容,以保证信息系统中日志号的唯一性。记录并反馈重叠预警信息,可以理解为,当前的重叠预警信息并不会对信息系统的性能造成影响,因此,无需对重叠预警信息立即进行处理,可以由运维用户周期性对重叠预警信息进行处理。
具体的,可以在发出主单元系统的日志号与容灾单元系统的日志号的重叠预警信息之后,检测重叠预警信息的发送时间,判断发送时间是否在业务系统的流量峰值时间段之前。在发送时间在流量峰值时间段之前,可以对预设日志号段进行扩容。在发送时间在流量峰值时间段之后,可以记录并反馈重叠预警信息,以使信息系统的运维用户对重叠预警信息进行处理。
可选的,可以根据信息系统的运行情况,适应性确定主单元系统的预设日志号段的容量和容灾单元系统的预设日志号段的容量。示例性的,预设日志号段可以为正整数集合;假设信息系统的预设日志号段为[0,n]。主单元系统和对应容灾单元系统可以共享同一预设日志号段。图8为理想状态下主单元系统和容灾单元系统的预设日志号段的分布图。如图8所示,在理想状态下,主单元系统的预设日志号段的容量和容灾单元系统的预设日志号段的容量各占预设日志号段的50%,即主单元系统的预设日志号段的容量为[0,n/2],容灾单元系统的预设日志号段的容量为[n/2+1,n]。图9为主单元系统占用较多且容灾单元系统占用较少的预设日志号段的分布图。图10为主单元系统占用较少且容灾单元系统占用较多的预设日志号段的分布图。由于容灾切换源于突发应急事件,同时,受信息系统容灾切换时点等客观因素影响,实际中,主单元系统的预设日志号段的容量和容灾单元系统的预设日志号段的容量往往存在各种情况,要么如图9所示,主单元系统消耗多、容灾单元系统消耗少;要么如图10所示,容灾单元系统消耗多、主单元系统消耗少。图11为主单元系统和容灾单元系统的预设日志号段交叉的分布图。如图11所示,当主单元系统和容灾单元系统发生预设日志号段交叉时,则意味着共享的预设日志号段本身整体容量存在问题,需要对预设日志号段进行扩容。
本方案通过检测重叠预警信息的发送时间,判断重叠预警信息的发送时间是否在信息系统的流量峰值时间段之前,若在流量峰值时间段之前,则对预设日志号段进行扩容,增加信息系统可用的日志号数量,进一步保证了日志号的唯一性,从而保证信息系统的性能稳定性;若在流量峰值时间段之后,则记录并反馈重叠预警信息,提高了重叠预警信息处理的灵活性。
示例性的,图12为一种日志号生成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2所示,当用户的信息访问请求到达信息系统之后,可以根据信息访问请求对应的访问地址,判断需要将信息访问请求分配至主单元系统或容灾单元系统。如果是容灾单元系统,则在预设日志号段中选择第二方向,从预设日志号段的末端顺序产生日志号;如果是主单元系统,则在预设日志号段中选择第一方向,从预设日志号段的末端顺序产生日志号。当信息系统中日志号生成之后,可以实时计算日志号消耗率;如果日志号消耗率超过50%,则发出越界预警;如果日志号消耗率小于等于50%,则不发出生越界预警。如果日志号消耗率超过100%,则发出越界告警,如果日志号消耗率小于等于100%,则发出越界告警。
本方案与传统主单元系统和对应容灾单元系统独立预先分配日志号段相比,通过主单元系统和对应的容灾单元系统共享同一预设日志号段,可以节省因主单元系统和对应的容灾单元系统独立预先分配日志号段导致的日志号浪费问题,同时,与传统的容灾日志号同步机制相比,本方案通过在同一预设日志号段的空闲日志号中,选择不同方向的极值,分别生成信息访问请求在主单元系统中对应的日志号和信息访问请求在容灾单元系统中对应的日志号,既可以避免毫无根据地设置日志号冗余增加比例值而带来的左右为难,即毫无根据地设置日志号冗余增加比例值而带来的日志号段的浪费问题或日志号段的交叉问题,保证了信息系统的扩容能力,也简化了日志号的生成过程,提高了日志号的生成效率,可以缩短因日志号段同步过程导致的恢复时间目标(RTO,Recovery Time Objective)开销,从日志号生成角度上优化了信息系统的容灾切换过程,此外,还可以实时监控信息系统中日志号的使用情况,能够对主单元系统和容灾单元系统之间的日志号越界及时预警或及时告警,保证了信息系统中日志号的唯一性,提高了信息系统容灾切换和容灾回切的稳定性。
实施例三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日志号生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可适用于在带有容灾单元系统的信息系统中生成日志号的情况,该装置可以执行日志号生成方法,该装置可以采用硬件和/或软件的形式实现,该装置可配置于承载日志号生成功能的电子设备中。
参见图13所示的日志号生成装置,包括:信息访问请求获取模块1310、预设日志号段获取模块1320、第一主单元系统日志号确定模块1330和第一容灾单元系统日志号确定模块1340。其中,信息访问请求获取模块1310,用于获取针对信息系统的信息访问请求和对应的访问地址,并确定访问地址在信息系统中对应的单元系统;其中,单元系统包括主单元系统和容灾单元系统;预设日志号段获取模块1320,用于获取预设日志号段;其中,预设日志号段包括顺序排列的多个日志号;第一主单元系统日志号确定模块1330,用于在单元系统为主单元系统时,在预设日志号段包括的空闲日志号中,选择第一方向的极值,确定为信息访问请求在主单元系统中对应的日志号;第一容灾单元系统日志号确定模块1340,用于在单元系统为容灾单元系统时,在预设日志号段包括的空闲日志号中,选择第二方向的极值,确定为信息访问请求在容灾单元系统中对应的日志号,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不同。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获取针对信息系统的信息访问请求和对应的访问地址,并确定访问地址在信息系统中对应的单元系统,获取预设日志号段,在单元系统为主单元系统时,在预设日志号段包括的空闲日志号中,选择第一方向的极值,确定为信息访问请求在主单元系统中对应的日志号,在单元系统为容灾单元系统时,在预设日志号段包括的空闲日志号中,选择第二方向的极值,确定为信息访问请求在容灾单元系统中对应的日志号,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不同,与传统主单元系统和对应容灾单元系统独立预先分配日志号段相比,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主单元系统和对应的容灾单元系统共享同一预设日志号段,可以节省因主单元系统和对应的容灾单元系统独立预先分配日志号段导致的日志号浪费问题,同时,与传统的容灾日志号同步机制相比,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同一预设日志号段的空闲日志号中,选择不同方向的极值,分别生成信息访问请求在主单元系统中对应的日志号和信息访问请求在容灾单元系统中对应的日志号,既可以避免毫无根据地设置日志号冗余增加比例值而带来的左右为难,即毫无根据地设置日志号冗余增加比例值而带来的日志号段的浪费问题或日志号段的交叉问题,保证了信息系统的扩容能力,也简化了日志号的生成过程,提高了日志号的生成效率,可以缩短因日志号段同步过程导致的恢复时间目标(RTO,Recovery Time Objective)开销,从日志号生成角度上优化了信息系统的容灾切换过程。
在本发明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单元系统中日志号极值获取模块,用于在确定为信息访问请求在主单元系统中对应的日志号或确定为信息访问请求在容灾单元系统中对应的日志号之后,获取主单元系统中日志号极值和容灾单元系统中日志号极值;日志号消耗率确定模块,用于根据主单元系统中日志号极值、容灾单元系统中日志号极值、预设日志号段对应的最小日志号和最大日志号,确定主单元系统的日志号消耗率和容灾单元系统的日志号消耗率;重叠预警信息发出模块,用于在任一日志号消耗率大于第一消耗率阈值时,发出主单元系统的日志号与容灾单元系统的日志号的重叠预警信息。
在本发明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重叠告警信息发出模块,用于在日志号消耗率大于第二消耗率阈值时,发出主单元系统的日志号和容灾单元系统的日志号的重叠告警信息。
在本发明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发送时间检测模块,用于在发出主单元系统的日志号与容灾单元系统的日志号的重叠预警信息之后,检测重叠预警信息的发送时间;预设日志号段扩容模块,用于在发送时间在流量峰值时间段之前,对预设日志号段进行扩容;重叠预警信息记录模块,用于在发送时间在流量峰值时间段之后,记录并反馈重叠预警信息,以使信息系统的运维用户对重叠预警信息进行处理。
在本发明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容灾单元系统切换模块,用于在选择第一方向的极值,确定为信息访问请求在主单元系统中对应的日志号之后,检测到容灾单元系统的切换条件时,切换至容灾单元系统;第二容灾单元系统日志号确定模块,用于根据预设日志号段,在预设日志号段包括的空闲日志号中,选择第二方向的极值,确定信息访问请求在容灾单元系统中对应的日志号。
在本发明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主单元系统切换模块,用于在选择第二方向的极值,确定信息访问请求在容灾单元系统中对应的日志号之后,检测到主单元系统的回切条件时,切换至主单元系统;第二主单元系统日志号确定模块,用于在预设日志号段包括的空闲日志号中,选择第一方向的极值,确定为信息访问请求在主单元系统中对应的日志号。
在本发明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单元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子单元系统;信息访问请求获取模块1310,包括:访问请求发送单元,用于获取针对信息系统的信息访问请求和对应的访问地址,发送至信息系统接入层的负载均衡中;负载均衡确定单元,用于通过信息系统的负载均衡,根据访问地址,确定访问地址在信息系统中对应的单元系统的负载均衡;信息访问请求发送单元,用于将信息访问请求发送至单元系统的负载均衡中;子单元系统确定单元,用于通过单元系统的负载均衡,确定信息访问请求在单元系统中的子单元系统。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日志号生成装置可执行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日志号生成方法,具备执行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所涉及的针对信息系统的信息访问请求、对应的访问地址、预设日志号段、主单元系统中日志号和容灾单元系统中日志号等的获取、存储和应用等,均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且不违背公序良俗。
实施例四
图14示出了可以用来实施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400的结构示意图。电子设备旨在表示各种形式的数字计算机,诸如,膝上型计算机、台式计算机、工作台、个人数字助理、服务器、刀片式服务器、大型计算机、和其它适合的计算机。电子设备还可以表示各种形式的移动装置,诸如,个人数字处理、蜂窝电话、智能电话、可穿戴设备(如头盔、眼镜、手表等)和其它类似的计算装置。本文所示的部件、它们的连接和关系、以及它们的功能仅仅作为示例,并且不意在限制本文中描述的和/或者要求的本发明的实现。
如图14所示,电子设备140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1401,以及与至少一个处理器1401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如只读存储器(ROM)1402、随机访问存储器(RAM)1403等,其中,存储器存储有可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1401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1402中的计算机程序或者从存储单元1408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M)1403中的计算机程序,来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在RAM 1403中,还可存储电子设备1400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处理器1401、ROM 1402以及RAM 1403通过总线1404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O)接口1405也连接至总线1404。
电子设备1400中的多个部件连接至I/O接口1405,包括:输入单元1406,例如键盘、鼠标等;输出单元1407,例如各种类型的显示器、扬声器等;存储单元1408,例如磁盘、光盘等;以及通信单元1409,例如网卡、调制解调器、无线通信收发机等。通信单元1409允许电子设备1400通过诸如因特网的计算机网络和/或各种电信网络与其他设备交换信息/数据。
处理器1401可以是各种具有处理和计算能力的通用和/或专用处理组件。处理器1401的一些示例包括但不限于中央处理单元(CPU)、图形处理单元(GPU)、各种专用的人工智能(AI)计算芯片、各种运行机器学习模型算法的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以及任何适当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等。处理器1401执行上文所描述的各个方法和处理,例如日志号生成方法。
在一些实施例中,日志号生成方法可被实现为计算机程序,其被有形地包含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存储单元1408。在一些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的部分或者全部可以经由ROM 1402和/或通信单元1409而被载入和/或安装到电子设备1400上。当计算机程序加载到RAM 1403并由处理器1401执行时,可以执行上文描述的日志号生成方法的一个或多个步骤。备选地,在其他实施例中,处理器1401可以通过其他任何适当的方式(例如,借助于固件)而被配置为执行日志号生成方法。
本文中以上描述的系统和技术的各种实施方式可以在数字电子电路系统、集成电路系统、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专用集成电路(ASIC)、专用标准产品(ASSP)、芯片上系统的系统(SOC)、复杂可编程逻辑设备(CPLD)、计算机硬件、固件、软件、和/或它们的组合中实现。这些各种实施方式可以包括:实施在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中,该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可在包括至少一个可编程处理器的可编程系统上执行和/或解释,该可编程处理器可以是专用或者通用可编程处理器,可以从存储系统、至少一个输入装置、和至少一个输出装置接收数据和指令,并且将数据和指令传输至该存储系统、该至少一个输入装置、和该至少一个输出装置。
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法的计算机程序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编程语言的任何组合来编写。这些计算机程序可以提供给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使得计算机程序当由处理器执行时使流程图和/或框图中所规定的功能/操作被实施。计算机程序可以完全在机器上执行、部分地在机器上执行,作为独立软件包部分地在机器上执行且部分地在远程机器上执行或完全在远程机器或服务器上执行。
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有形的介质,其可以包含或存储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使用或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结合地使用的计算机程序。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电子的、磁性的、光学的、电磁的、红外的、或半导体系统、装置或设备,或者上述内容的任何合适组合。备选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机器可读信号介质。机器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示例会包括基于一个或多个线的电气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快闪存储器)、光纤、便捷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学储存设备、磁储存设备、或上述内容的任何合适组合。
为了提供与用户的交互,可以在电子设备上实施此处描述的系统和技术,该电子设备具有:用于向用户显示信息的显示装置(例如,CRT(阴极射线管)或者LCD(液晶显示器)监视器);以及键盘和指向装置(例如,鼠标或者轨迹球),用户可以通过该键盘和该指向装置来将输入提供给电子设备。其它种类的装置还可以用于提供与用户的交互;例如,提供给用户的反馈可以是任何形式的传感反馈(例如,视觉反馈、听觉反馈、或者触觉反馈);并且可以用任何形式(包括声输入、语音输入或者、触觉输入)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
可以将此处描述的系统和技术实施在包括后台部件的计算系统(例如,作为数据服务器)、或者包括中间件部件的计算系统(例如,应用服务器)、或者包括前端部件的计算系统(例如,具有图形用户界面或者网络浏览器的用户计算机,用户可以通过该图形用户界面或者该网络浏览器来与此处描述的系统和技术的实施方式交互)、或者包括这种后台部件、中间件部件、或者前端部件的任何组合的计算系统中。可以通过任何形式或者介质的数字数据通信(例如,通信网络)来将系统的部件相互连接。通信网络的示例包括: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区块链网络和互联网。
计算系统可以包括客户端和服务器。客户端和服务器一般远离彼此并且通常通过通信网络进行交互。通过在相应的计算机上运行并且彼此具有客户端-服务器关系的计算机程序来产生客户端和服务器的关系。服务器可以是云服务器,又称为云计算服务器或云主机,是云计算服务体系中的一项主机产品,以解决了传统物理主机与VPS(VirtualPrivate Server,虚拟专用服务器)服务中,存在的管理难度大,业务扩展性弱的缺陷。
应该理解,可以使用上面所示的各种形式的流程,重新排序、增加或删除步骤。例如,本发明中记载的各步骤可以并行地执行也可以顺序地执行也可以不同的次序执行,只要能够实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期望的结果,本文在此不进行限制。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的是,根据设计要求和其他因素,可以进行各种修改、组合、子组合和替代。任何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日志号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针对信息系统的信息访问请求和对应的访问地址,并确定所述访问地址在所述信息系统中对应的单元系统;其中,所述单元系统包括主单元系统和容灾单元系统;
获取预设日志号段;其中,所述预设日志号段包括顺序排列的多个日志号;
在所述单元系统为所述主单元系统时,在所述预设日志号段包括的空闲日志号中,选择第一方向的极值,确定为所述信息访问请求在所述主单元系统中对应的日志号;
在所述单元系统为所述容灾单元系统时,在所述预设日志号段包括的空闲日志号中,选择第二方向的极值,确定为所述信息访问请求在所述容灾单元系统中对应的日志号,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确定为所述信息访问请求在所述主单元系统中对应的日志号或所述确定为所述信息访问请求在所述容灾单元系统中对应的日志号之后,还包括:
获取所述主单元系统中日志号极值和所述容灾单元系统中日志号极值;
根据所述主单元系统中日志号极值、所述容灾单元系统中日志号极值、所述预设日志号段对应的最小日志号和最大日志号,确定所述主单元系统的日志号消耗率和所述容灾单元系统的日志号消耗率;
在任一所述日志号消耗率大于第一消耗率阈值时,发出所述主单元系统的日志号与所述容灾单元系统的日志号的重叠预警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所述日志号消耗率大于第二消耗率阈值时,发出所述主单元系统的日志号和所述容灾单元系统的日志号的重叠告警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发出所述主单元系统的日志号与所述容灾单元系统的日志号的重叠预警信息之后,还包括:
检测所述重叠预警信息的发送时间;
在所述发送时间在流量峰值时间段之前,对所述预设日志号段进行扩容;
在所述发送时间在所述流量峰值时间段之后,记录并反馈所述重叠预警信息,以使信息系统的运维用户对所述重叠预警信息进行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选择第一方向的极值,确定为所述信息访问请求在所述主单元系统中对应的日志号之后,还包括:
检测到所述容灾单元系统的切换条件时,切换至所述容灾单元系统;
根据所述预设日志号段,在所述预设日志号段包括的空闲日志号中,选择第二方向的极值,确定所述信息访问请求在容灾单元系统中对应的日志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选择第二方向的极值,确定所述信息访问请求在容灾单元系统中对应的日志号之后,还包括:
检测到所述主单元系统的回切条件时,切换至所述主单元系统;
在所述预设日志号段包括的空闲日志号中,选择第一方向的极值,确定为所述信息访问请求在所述主单元系统中对应的日志号。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元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子单元系统;
所述获取针对信息系统的信息访问请求和对应的访问地址,并确定所述访问地址在所述信息系统中对应的单元系统,包括:
获取针对信息系统的信息访问请求和对应的访问地址,并发送至所述信息系统接入层的负载均衡中;
通过所述信息系统的负载均衡,根据所述访问地址,确定所述访问地址在所述信息系统中对应的单元系统的负载均衡;
将所述信息访问请求发送至所述单元系统的负载均衡中;
通过所述单元系统的负载均衡,确定所述信息访问请求在所述单元系统中的子单元系统。
8.一种日志号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信息访问请求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针对信息系统的信息访问请求和对应的访问地址,并确定所述访问地址在所述信息系统中对应的单元系统;其中,所述单元系统包括主单元系统和容灾单元系统;
预设日志号段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预设日志号段;其中,所述预设日志号段包括顺序排列的多个日志号;
第一主单元系统日志号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单元系统为所述主单元系统时,在所述预设日志号段包括的空闲日志号中,选择第一方向的极值,确定为所述信息访问请求在所述主单元系统中对应的日志号;
第一容灾单元系统日志号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单元系统为所述容灾单元系统时,在所述预设日志号段包括的空闲日志号中,选择第二方向的极值,确定为所述信息访问请求在所述容灾单元系统中对应的日志号,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不同。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日志号生成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日志号生成方法。
CN202311648501.6A 2023-12-04 2023-12-04 日志号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760924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648501.6A CN117609242A (zh) 2023-12-04 2023-12-04 日志号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648501.6A CN117609242A (zh) 2023-12-04 2023-12-04 日志号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609242A true CN117609242A (zh) 2024-02-27

Family

ID=899595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648501.6A Pending CN117609242A (zh) 2023-12-04 2023-12-04 日志号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609242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99972B (zh) 基于soa、rs485总线实现的双机热备份切换方法及热备份系统
US8055933B2 (en) Dynamic updating of failover policies for increased application availability
TWI506412B (zh) 伺服器系統的電源管理方法
CN109194514A (zh) 一种双机监测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2527567A (zh) 系统容灾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0209526A (zh) 一种存储层同步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0377664B (zh) 数据同步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0046064B (zh) 一种基于故障漂移的云服务器容灾实现方法
CN112965847B (zh) 微服务架构的故障处理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03902401A (zh) 基于监控的虚拟机容错方法及装置
CN117609242A (zh) 日志号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2546250B (zh) 一种基于主备机制的文件发布方法及系统
CN115622264A (zh) 一种电力信息监控系统及方法
CN105227353A (zh) 一种mysql集群实现方法及系统
CN115292004A (zh) 故障应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7590032A (zh) 存储集群故障转移的方法及存储集群系统
CN110413686A (zh) 一种数据写入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743012A (zh) 一种芯片失效的处理系统、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395263B (zh) 一种数据同步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5903451B (zh) 一种组件工作模式切换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131939A (zh) 数据链路的监测方法、存储系统、装置、设备及介质
US20180225201A1 (en) Preserving volatile memory across a computer system disruption
CN116089222A (zh) 一种数据库集群监控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5563074A (zh) 基于Hadoop集群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648055A (zh) 存储装置的坏块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