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608123A - 一种显示装置及显示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装置及显示终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7608123A CN117608123A CN202311456930.3A CN202311456930A CN117608123A CN 117608123 A CN117608123 A CN 117608123A CN 202311456930 A CN202311456930 A CN 202311456930A CN 117608123 A CN117608123 A CN 11760812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isplay device
- light
- optical sensor
- circuit board
- printed circui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9
- 238000002834 transmittance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9000011324 bea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8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2788 optical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2790 adhesive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792 diffus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292 glu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642 Polyim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2 die cas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408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6260 foa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69 meta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721 polyim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780 transparent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8—Input devices, e.g. touch pane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及显示终端。显示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盖板、显示屏、背光模组,盖板包括层叠设置的主体部和遮光层;背光模组内设有光学传感器,光学传感器设置有用于接收光线的感应部,遮光层设置有透光部与遮光部,感应部在遮光层上的正投影位于透光部内,透光部的透光率大于遮光部的透光率。本申请通过将光学传感器设置于背光模组内,并在盖板的遮光层上设置透光部,使感应部在遮光层上的正投影位于透光部内,透光部的透光率大于遮光部的透光率,环境光线可以从透光部穿过入射到感应部,从而实现光学传感器对光线的接收,进而实现在显示装置中低成本的设置光学传感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及显示终端。
背景技术
为了使显示装置的亮度能够随着环境光而适应性地变化,需要在显示装置中设置光学传感器。相关技术中,在显示装置的显示屏中设置光学传感器,这样会增加显示屏的制程难度及成本,也会使显示屏的良率下降。同时,由于需要额外设置光学传感器的走线,也会使显示屏的边框增加,不利于显示屏的窄边框。
因此,亟需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及显示终端,以实现在显示装置中低成本的设置光学传感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显示装置包括:
盖板,包括层叠设置的主体部和遮光层;
显示屏,设置于所述遮光层背离所述主体部的一侧;
背光模组,设置于所述显示屏背离于所述盖板的一侧;
其中,所述背光模组内设有光学传感器,所述光学传感器设置有用于接收光线的感应部,所述遮光层设置有透光部与遮光部,所述感应部在所述遮光层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透光部内,所述透光部的透光率大于所述遮光部的透光率。
在本申请的显示装置中,所述背光模组包括:
底框,包括侧板及与所述侧板连接的底板,所述侧板与所述底板的连接处凸设有支撑部;
中框,设置于所述底框内且至少部分搭接在所述支撑部上;
其中,所述中框和所述底框中的至少一者设有避让槽,所述光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避让槽内。
在本申请的显示装置中,所述光学传感器远离所述底板一侧的表面与所述遮光层的间距大于或等于所述侧板远离所述底板一侧的表面与所述遮光层的间距。
在本申请的显示装置中,所述背光模组包括灯条,所述灯条设置于所述支撑部远离所述侧板的侧壁上,所述灯条包括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和灯珠,所述光学传感器包括与所述感应部电连接的第二柔性印刷电路板,所述第二柔性印刷电路板设置于所述支撑部的顶壁上。
在本申请的显示装置中,所述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和所述第二柔性印刷电路板一体设置。
在本申请的显示装置中,所述底板上开设有开口,所述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至少包括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端穿过所述开口并设置于所述底板背离所述盖板一侧的表面。
在本申请的显示装置中,所述底板背离所述盖板的一侧表面设置有凸台,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凸台之间,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厚度小于所述凸台的厚度。
在本申请的显示装置中,所述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包括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一端穿过所述开口并设置于所述底板背离所述盖板一侧的表面,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宽度。
在本申请的显示装置中,所述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与所述第二柔性印刷电路板间隔且绝缘设置。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显示终端,所述显示终端包括上述的显示装置。
有益效果: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及显示终端。显示装置包括盖板、显示屏、背光模组,盖板包括层叠设置的主体部和遮光层,显示屏设置于所述遮光层背离所述主体部的一侧,背光模组设置于所述显示屏背离于所述盖板的一侧;其中,所述背光模组内设有光学传感器,所述光学传感器设置有用于接收光线的感应部,所述遮光层设置有透光部与遮光部,所述感应部在所述遮光层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透光部内,所述透光部的透光率大于所述遮光部的透光率。本申请通过将光学传感器设置于背光模组内,并在盖板的遮光层上设置透光部,使感应部在遮光层上的正投影位于透光部内,透光部的透光率大于遮光部的透光率,环境光线可以从透光部穿过入射到感应部,从而实现光学传感器对光线的接收。本申请通过上述设置,可以实现在显示装置中低成本的设置光学传感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图1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前视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2中B-B截面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的背光模组的立体结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显示装置的后视图;
图6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显示装置的后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盖板10、主体部11、遮光层12、透光部121、遮光部122、显示屏20、第一基板21、第二基板22、第一偏光片23、第二偏光片24、背光模组30、底框31、侧板311、支撑部3110、支撑部的侧壁3110a、支撑部的顶壁3110b、底板312、开口3121、凸台3122、中框32、避让槽33、灯条34、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341、灯珠342、第一连接部3411、第二连接部3412、粘性层51、反射片52、导光板53、光学膜片54、缓冲件55、光学传感器40、感应部41、第二柔性印刷电路板42、第一连接部的宽度s1、第二连接部的宽度s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此外,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和“下”通常是指装置实际使用或工作状态下的上和下,具体为附图中的图面方向;而“内”和“外”则是针对装置的轮廓而言的。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如图1至图6所示,显示装置包括盖板10、显示屏20、背光模组30,盖板10包括层叠设置的主体部11和遮光层12,显示屏20设置于遮光层12背离主体部11的一侧,背光模组30设置于显示屏20背离于盖板10的一侧;其中,背光模组30内设有光学传感器40,光学传感器40设置有用于接收光线的感应部41,遮光层12设置有透光部121与遮光部122,感应部41在遮光层12上的正投影位于透光部121内,透光部121的透光率大于遮光部122的透光率。
在本实施例中,显示装置可以为液晶显示装置。
如图3所示,显示装置包括盖板10、显示屏20和背光模组30。显示屏20可以为液晶面板。显示屏20包括显示区及设置于显示区至少一侧的非显示区,显示区用于显示画面。显示屏20包括对置且间隔的第一基板21和第二基板22,第一基板21和第二基板22之间设置有液晶(图中未示出)。第一基板21背离第二基板2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偏光片23,第二基板22背离第一基板2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偏光片24。显示屏20可以控制背光模组30的光线的透过率,从而实现对画面的明暗控制。
盖板10与显示屏20可以通过粘性材料粘接,例如,粘性材料可以为光学胶(Optically Clear Adhesive,OCA),但不限于此。
背光模组30可以为直下式背光或者侧入式背光。背光模组30用于为显示屏20提供背光源。如图3示出了背光模组30为侧入式背光的情形。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盖板10包括层叠设置的主体部11和遮光层12。主体部11的材料可以为玻璃、聚酰亚胺等透明材料。遮光层12可以为具有遮光能力的膜层,例如,油墨等。
盖板10的中间区域仅设置主体部11,盖板10的边缘区域设置主体部11和遮光层12。这也就是说,盖板10的中间区域不设置遮光层12,盖板10的中间区域与显示屏20的显示区对应,盖板10的边缘区域与显示屏20的非显示区对应。主体部11可允许光线透过,从而不影响画面显示。遮光层12可以遮蔽显示区外围的结构,从而避免外围的结构被观察到,影响显示装置的外观。
遮光层12包括透光部121与遮光部122。透光部121与遮光部122相邻接,透光部121与遮光部122均位于盖板10的边缘区域。透光部121的透光率大于遮光部122的透光率。透光部121的透光率越高,允许通过的光线越多。当透光部121的透光率较高时,光学传感器40更易于接受到光线,当透光部121的透光率较低时,光学传感器40接收到的光线越少。可以根据光学传感器40对光线的接收需求设置透光部121的透光率,本申请对透光部121的透光率不作限制。
可选地,在部分实施例中,透光部121的材料可以为半透油墨,透光部121的透光率为5%至15%,但不限于此。当透光部121的透光率为5-15%,既可以保证足够的光线通过,又能够使盖板10表面呈现一体黑的效果,避免透光部121下方的结构被观察到而影响到显示装置的外观。
可选地,在部分实施例中,遮光部122的材料可以为油墨。遮光部122的光密度(Optical Delnsity,OD)大于5.0,从而较好地遮蔽盖板10下方对应区域的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光学传感器40设置有用于接收光线的感应部41。光学传感器40可以通过接收到的环境光线,获取环境的明暗信息,以供显示终端自动调整显示装置的亮度,从而自动适应环境的明暗程度,提升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在本申请的显示装置中,如图3至图6所示,背光模组30包括底框31和中框32,底框31包括侧板311及与侧板311连接的底板312,侧板311与底板312的连接处凸设有支撑部3110;中框32设置于底框31内且至少部分搭接在支撑部3110上;其中,中框32和底框31中的至少一者设有避让槽33,光学传感器40设置于避让槽33内。
在本实施例中,底框31可以为压铸件或底钣金。底框31的材料可以为金属等。底框31包括侧板311和与侧板311连接的底板312。底板312平行于显示装置的显示面设置,侧板311大致垂直于底板312。侧板311和底板312形成容纳腔,容纳腔内设置光学器件,以提供面光源。侧板311和底板312可以一体成型,但不限于此。
在部分实施例中,盖板10可以与背光模组30粘接。具体的,侧板311靠近盖板10的表面设置有粘性材料,粘性材料实现侧板311与盖板10的粘接。例如,粘性材料可以通过点胶工艺设置在侧板311的上表面,但不限于此。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侧板311与底板312的连接处设有支撑部3110,支撑部3110靠近侧板311一侧的表面与侧板311连接,支撑部3110靠近底板312一侧的表面与底板312连接。支撑部3110与侧板311可以一体设置。支撑部3110可以对中框32提供支撑。
需要说明的是,底框31可以包括位于底板312的外围的多个侧板311。例如,当底框31的形状为矩形时,对应地,侧板311的数量可以为4个。支撑部3110可以仅设置于底框31的相对两侧,但不限于此。本实施例通过将支撑部3110仅设置于底框31的相对两侧,可以减小背光模组30的另外两侧的边框宽度,实现窄边框的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中框32位于侧板311和底板312形成的容纳腔内,中框32至少部分搭接在支撑部3110上。中框32可以为金属、塑料等材料。当中框32为金属材料时,可以增强背光模组30的机械强度,提高显示装置的寿命。例如,当显示装置应用于车载等应用场景时,显示装置在车辆行驶中容易受到振动冲击。此时,中框32可以采用金属材料制作,从而提升显示装置的抗振动冲击能力。
在部分实施例中,中框32为与底框31的外形相匹配的框状结构,中框32限定出背光模组30的有效出光区。中框32与底框31可拆卸连接。
如图3所示,中框32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端、连接部、第二端。中框32的第一端搭接在支撑部的顶壁3110b上,第二端沿支撑部3110背离侧板311的一侧延伸,第二端与底板312平行,显示屏20搭接在第二端上。第一端与第二端平行,连接部连接第一端和第二端,连接部靠近支撑部的侧壁3110a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还可以在中框32的第二端上设置缓冲件55,缓冲件55位于中框32与显示屏20之间,缓冲件55为与中框32的形状相匹配的框形结构。缓冲件55可以为泡棉等。当显示屏20受到外力冲击时,缓冲件55可以起到缓冲作用,降低显示屏20受外力冲击而损坏的风险。
可选地,在部分实施例中,缓冲件55靠近显示屏20的一侧表面设置有胶层,缓冲件55通过胶层与显示屏20粘接。
当支撑部3110仅设置于底框31的相对两侧时,在其他未设置支撑部3110的相对两侧,中框32可以与侧板311可拆卸连接。例如,侧板311上可以设置卡扣,中框32上可以对应设置卡口,卡扣与卡口嵌合,从而实现中框32与底框31的连接。
进一步地,可以在中框32与侧板311之间设置粘性材料,使中框32与侧板311粘接,增强中框32与底框31的连接的牢固性。
在部分实施例中,中框32可以设置有避让槽33,光学传感器40设置于避让槽33内。
在部分实施例中,底框31可以设置有避让槽33,光学传感器40设置于避让槽33内。
在部分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当光学传感器40的外形尺寸较大时,单独在中框32或者底框31上设置避让槽33仍然不足以容纳光学传感器40,可以在中框32与底框31上同时设置避让槽33,以增大避让槽33的容置空间。光学传感器40设置于避让槽33内。
需要说明的是,显示面板可以为车载显示屏。相关技术中,光学传感器40集成于显示屏20中,需要额外增加一道光罩制作光学传感器40,增加光罩会大幅增加制作成本。同时,由于增加光学传感器40的制作,会导致显示屏20的制程难度增加,良率下降。再者,在显示屏20中制作光学传感器40,需要增加边框的布线空间,会导致显示屏20的边框增加,不利于实现窄边框需求。基于上述原因,多数车载显示屏选择无传感器设计,导致用户需手动调节显示亮度,影响用户体验。
本实施例通过将光学传感器40设置于底框31和/或中框32内,可以实现在背光模组30中集成光学传感器40。同时,上述设置没有增加背光模组30的边框宽度,易于实现显示装置的窄边框。
在本申请的显示装置中,如图3所示,光学传感器40远离底板312一侧的表面与遮光层12的间距大于或等于侧板311远离底板312一侧的表面与遮光层12的间距。这也就是说,光学传感器40不凸出于侧板311的上表面,从而避免光学传感器40与盖板10干涉,也可以使侧板311对光学传感器40进行保护,防止盖板10对光学传感器40造成挤压而造成光学传感器40失效。
在本申请的显示装置中,如图3所示,背光模组30包括灯条34,灯条34设置于支撑部3110远离侧板311的侧壁上,灯条34包括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341和灯珠342,光学传感器40包括与感应部41电连接的第二柔性印刷电路板42,第二柔性印刷电路板42设置于支撑部的顶壁3110b上。
在部分实施例中,底框31的容纳腔内设置有层叠的反射片52、导光板53、光学膜片54。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341可以通过粘性层51粘接于支撑部的侧壁3110a上。灯珠342靠近导光板53的入光面设置,灯珠342可以为LED等,但不限于此。导光板53用于将灯珠342的光线转换为面光源。反射片52设置于导光板53与底板312之间,反射片52用于反射光线,提升背光模组30的光线利用率。光学膜片54可以为层叠设置的扩散片、棱镜片等,但不限于此。扩散片用于使光线发散,棱镜片用于提升背光模组30的亮度。
在本实施例中,光学传感器40包括与感应部41电连接的第二柔性印刷电路板42,第二柔性印刷电路板42设置于支撑部的顶壁3110b上。第二柔性印刷电路板42用于将光学传感器40的信号输出至外部。
在部分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341和第二柔性印刷电路板42一体设置。本实施例通过上述设置,可以使光学传感器40与灯条34集成,从而使光学传感器40与灯条34共用一个连接端与外部连接,无需额外布置光学传感器40的连接端,节省空间。
进一步地,如图3和图5所示,图5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显示装置的后视图,其中,沿图3中Y轴正方向是后视方向,后视图为沿后视方向观看的视图。底板312上开设有开口3121,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341至少包括第一连接部3411,第一连接部3411的一端穿过开口3121并设置于底板312背离盖板10一侧的表面。
第一连接部3411包括多个连接端子(图中未示出),连接端子用于与外部设备连接,外部设备可以为主机等,但不限于此。第一连接部3411用于输入、输出信号,以控制显示装置显示。
进一步地,底板312背离盖板10的一侧表面设置有凸台3122,第一连接部3411设置于相邻的两个凸台3122之间,连接部的厚度小于凸台3122的厚度。
在本实施例中,凸台3122可以为加强筋,本实施例通过设置凸台3122可以提升底框31的机械强度。
可选地,在部分实施例中,连接部的厚度小于凸台3122的厚度,厚度是指垂直于显示面的方向上的尺寸。本实施例通过上述设置,可以使第一连接部3411不超出凸台3122的表面,从而降低第一连接部3411与外部设备干涉的风险,防止第一连接部3411被外部设备挤压而受损。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341包括第二连接部3412,第二连接部3412的一端穿过开口3121并设置于底板312背离盖板10一侧的表面,第二连接部的宽度s2大于第一连接部的宽度s1。
第一连接部3411和第二连接部3412可以并排设置。第一连接部3411和第二连接部3412可以用于传输灯珠342和光学传感器40的信号。其中,第一连接部3411可以仅用于传输灯珠342的信号,第二连接部3412可以用于传输灯珠342和光学传感器40的信号。第一连接部3411和第二连接部3412可以与外部设备中的连接器连接以实现信号的传递。
在光学传感器40和灯条34集成之后,第二连接部3412的连接端子数增加,其中增加的部分用于传输光学传感器40的信号。由于第二连接部3412的连接端子数多于第一连接部3411的连接端子数,因此,第二连接部的宽度s2大于第一连接部的宽度s1。例如,第二连接部3412可以设有15个连接端子,其中,10个连接端子用于传输灯珠342的信号,5个连接端子用于传输光学传感器40的信号。第一连接端子可以设有10个连接端子,均用于传输灯珠342的信号。
第一连接部3411的连接端子数、第二连接部3412的连接端子数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从而实现光学传感器40的信号和灯珠342的信号的传输。
需要说明的是,宽度是指垂直于第一连接部3411的延伸方向的尺寸,即第一连接部的宽度s1为第一连接部3411的短边的尺寸。同样地,第二连接部的宽度s2为第二连接部3412的短边的尺寸。
本实施例通过上述设置,可以将光学传感器40的连接端子设置于第二连接部3412中,而第一连接部3411的连接端子不变,从而使第一连接部3411对应的连接器可以兼容原有的连接器,降低由于连接器变更导致的生产变更,降低对生产工艺的影响。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图6示出了第二种显示装置的后视图,其中,沿图3中Y轴正方向是后视方向,后视图为沿后视方向观看的视图。第二种显示装置与第一种显示装置的区别在于第二连接部3412的设置。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341包括两个第一连接部3411,第一连接部3411均用于传输灯珠342的信号。第二柔性印刷电路板42包括第二连接部3412,第二连接部3412用于传输光学传感器40的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341与第二柔性印刷电路板42间隔且绝缘设置,这也就是说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341与第二柔性印刷电路板42独立设置,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341可以设置于支撑部的侧壁3110a上,第二柔性印刷电路板42可以设置于支撑部的顶壁3110b上。
本实施例通过将光学传感器40的信号采用独立的第二柔性印刷电路板42来传输,从而降低光学传感器40的信号与灯珠342的信号的串扰风险。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显示终端,显示终端包括上述的显示装置。
在本实施例中,显示终端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导航仪、车载显示屏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及显示终端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核心思想;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盖板,包括层叠设置的主体部和遮光层;
显示屏,设置于所述遮光层背离所述主体部的一侧;
背光模组,设置于所述显示屏背离于所述盖板的一侧;
其中,所述背光模组内设有光学传感器,所述光学传感器设置有用于接收光线的感应部,所述遮光层设置有透光部与遮光部,所述感应部在所述遮光层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透光部内,所述透光部的透光率大于所述遮光部的透光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包括:
底框,包括侧板及与所述侧板连接的底板,所述侧板与所述底板的连接处凸设有支撑部;
中框,设置于所述底框内且至少部分搭接在所述支撑部上;
其中,所述中框及所述底框中的至少一者设有避让槽,所述光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避让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传感器远离所述底板一侧的表面与所述遮光层的间距大于或等于所述侧板远离所述底板一侧的表面与所述遮光层的间距。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包括灯条,所述灯条设置于所述支撑部远离所述侧板的侧壁上,所述灯条包括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和灯珠,所述光学传感器包括与所述感应部电连接的第二柔性印刷电路板,所述第二柔性印刷电路板设置于所述支撑部的顶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和所述第二柔性印刷电路板一体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开设有开口,所述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至少包括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端穿过所述开口并设置于所述底板背离所述盖板一侧的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背离所述盖板的一侧表面设置有凸台,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凸台之间,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厚度小于所述凸台的厚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包括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一端穿过所述开口并设置于所述底板背离所述盖板一侧的表面,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宽度。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与所述第二柔性印刷电路板间隔且绝缘设置。
10.一种显示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终端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1456930.3A CN117608123A (zh) | 2023-11-01 | 2023-11-01 | 一种显示装置及显示终端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1456930.3A CN117608123A (zh) | 2023-11-01 | 2023-11-01 | 一种显示装置及显示终端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608123A true CN117608123A (zh) | 2024-02-27 |
Family
ID=899569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1456930.3A Pending CN117608123A (zh) | 2023-11-01 | 2023-11-01 | 一种显示装置及显示终端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7608123A (zh) |
-
2023
- 2023-11-01 CN CN202311456930.3A patent/CN117608123A/zh active Pending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257507B (zh) | 一种曲面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 |
US7969539B2 (en) | Electro-optical device, input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 |
EP2058693B1 (en) | Display device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having the same | |
US20150168767A1 (en) | Display device | |
US20160381317A1 (en) | Display device and television receiving device | |
US20150362652A1 (en) | Lighting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television receiving device | |
JP6616448B2 (ja) | 表示装置 | |
CN109765722B (zh) | 一种显示装置 | |
US20200174307A1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having high screen ratio | |
JP4802809B2 (ja) | 両面表示型液晶モジュール | |
CN113630486B (zh) | 电子设备及显示屏 | |
KR100940334B1 (ko) | 액정디스플레이(lcd) 모듈 및 그를 구비한 단말기 | |
CN113327511B (zh) | 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 |
CN108828855A (zh) | 一种显示装置 | |
KR20170070524A (ko) | 표시 장치 | |
KR102065031B1 (ko) | 카메라 모듈을 구비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
JP2009192769A (ja) | 液晶表示装置 | |
JP2009116204A (ja) | 液晶表示装置 | |
KR20150030080A (ko) |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표시장치 | |
CN117608123A (zh) | 一种显示装置及显示终端 | |
KR20210086297A (ko) | 전자기기 | |
KR101920760B1 (ko) | 백라이트 유닛을 포함하는 액정표시장치모듈 | |
CN114647117A (zh) |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
CN209879523U (zh) | 指纹模组、电子设备及液晶显示屏指纹检测系统 | |
CN220357376U (zh) | 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