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604236A - 一种带钢磁感应加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钢磁感应加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604236A
CN117604236A CN202311625937.3A CN202311625937A CN117604236A CN 117604236 A CN117604236 A CN 117604236A CN 202311625937 A CN202311625937 A CN 202311625937A CN 117604236 A CN117604236 A CN 1176042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tmosphere
sleeve body
magnetic induction
monomer
induction he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62593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永丰
霍彦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oding Sanzheng Electrica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oding Sanzheng Electr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oding Sanzheng Electric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oding Sanzheng Electr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62593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604236A/zh
Publication of CN1176042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60423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DMODIFY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FERROUS METALS; GENERAL DEVICES FOR HEAT TREATMENT OF FERROUS OR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MAKING METAL MALLEABLE, e.g. BY DECARBURISATION OR TEMPERING
    • C21D9/00Heat treatment, e.g. annealing, hardening, quenching or tempering,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Furnaces therefor
    • C21D9/52Heat treatment, e.g. annealing, hardening, quenching or tempering,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Furnaces therefor for wires; for strips ; for rods of unlimited length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DMODIFY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FERROUS METALS; GENERAL DEVICES FOR HEAT TREATMENT OF FERROUS OR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MAKING METAL MALLEABLE, e.g. BY DECARBURISATION OR TEMPERING
    • C21D1/00General methods or devices for heat treatment, e.g. annealing, hardening, quenching or tempering
    • C21D1/34Methods of heating
    • C21D1/42Induction heat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DMODIFY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FERROUS METALS; GENERAL DEVICES FOR HEAT TREATMENT OF FERROUS OR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MAKING METAL MALLEABLE, e.g. BY DECARBURISATION OR TEMPERING
    • C21D1/00General methods or devices for heat treatment, e.g. annealing, hardening, quenching or tempering
    • C21D1/74Methods of treatment in inert gas, controlled atmosphere, vacuum or pulverulent material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Induction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带钢磁感应加热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带钢磁感应加热装置,包括沿带钢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纵磁感应加热气氛炉,过渡炉段,过渡炉段内设置有若干炉辊,炉辊用于承托及输送带钢,横磁感应加热气氛炉,补充加热装置,纵磁感应加热气氛炉与横磁感应加热气氛炉之间设置有过渡炉段,横磁感应加热气氛炉与补充加热装置之间设置有过渡炉段。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实现带钢热处理领域全工艺范围快速清洁加热,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低温至居里温度以上工艺范围内对带钢快速均匀加热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带钢磁感应加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带钢磁感应加热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带钢磁感应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感应加热作为一种最为高效快速加热方式逐步在钢铁领域得到关注和普及,但目前带钢热处理领域主要是居里温度以下工况采用纵磁感应加热技术,对于居里温度以上工况工业应用较为罕见。根本性原因是居里温度以上工况需要采用横磁感应加热,而目前横磁感应加热存在均匀性问题和带气氛隔离保温技术仍然存在瓶颈,所以为了达到快速加热的目的,目前纵磁感应加热和横磁感应加热如何结合使用达到在居里温度上下区间的感应加热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对此,提出在带气氛工况下,能实现较大升温跨度范围(具体横跨居里温度前后范围)快速加热,又能保证带钢宽度方向加热均匀性和综合加热效率的纵横磁感应加热装置和技术,很大程度上匹配带钢热处理领域全工艺温度段快速加热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带钢磁感应加热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低温至居里温度以上工艺范围内对带钢快速均匀加热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包括沿带钢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
纵磁感应加热气氛炉,
过渡炉段,所述过渡炉段内设置有若干炉辊,所述炉辊用于承托及输送带钢,
横磁感应加热气氛炉,所述横磁感应加热气氛炉包括,
横固定架,
上横磁感应线圈,设置在所述横固定架上,
下横磁感应线圈,设置在所述横固定架上,所述下横磁感应线圈与所述上磁感应线圈相对设置,
第一气氛套体,设置在所述横固定架上,所述第一气氛套体位于所述上横磁感应线圈和所述下横磁感应线圈之间,所述第一气氛套体用于套设在带钢外,所述第一气氛套体套设在带钢外后,所述第一气氛套体内部与带钢之间形成气氛流通腔,所述第一气氛套体上具有气氛进出管组,
补充加热装置,所述纵磁感应加热气氛炉与所述横磁感应加热气氛炉之间设置有所述过渡炉段,所述横磁感应加热气氛炉与所述补充加热装置之间设置有所述过渡炉段。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所述气氛流通腔为棱柱形,且沿其宽度方向依次分为左变形气氛腔、中矩形气氛腔和右变形气氛腔,
所述左变形气氛腔和所述右变形气氛腔形状相同,且均可以变形。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所述第一气氛套体具有左气氛套体单体、中气氛套体单体和右气氛套体单体,
所述中气氛套体单体两侧分别为左气氛套体单体和右气氛套体单体,
所述左气氛套体单体形成所述左变形气氛腔,
所述中气氛套体单体形成所述中矩形气氛腔,
所述右气氛套体单体形成所述右变形气氛腔。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所述左气氛套体单体、所述中气氛套体单体和所述右气氛套体单体一体成形为所述第一气氛套体,
所述左气氛套体单体和所述右气氛套体单体为柔性材质,
挤压装置,所述左气氛套体单体和所述右气氛套体单体的一侧均设置有所述挤压装置,所述挤压装置用于挤压所述左气氛套体单体和所述右气氛套体单体使其发生形变。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挤压装置包括,
电缸,设置在所述横固定架上,
压杆,滑动设置在所述横固定架上,所述电缸推杆与所述压杆连接,所述压杆用于挤压所述左气氛套体单体或所述右气氛套体单体。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所述压杆为棱柱形,且沿所述左气氛套体单体和所述右气氛套体单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电缸沿所述压杆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个,
若干个所述电缸同步伸缩后,所述压杆挤压所述左气氛套体单体和所述右气氛套体单体均匀形变。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所述第一气氛套体为分体结构,且由所述左气氛套体单体、中气氛套体单体和右气氛套体单体组成,
所述中气氛套体单体固定设置在所述横固定架上,
所述中气氛套体单体的两侧分别用于安装所述左气氛套体单体和所述右气氛套体单体,
所述左气氛套体单体和所述右气氛套体单体均具有不同形状的若干个,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
气氛套体单体安装装置,所述气氛套体单体安装装置设置在所述横固定架上,
所述气氛套体单体安装装置具有两个,两个所述气氛套体单体安装装置分别位于所述中气氛套体单体的两侧,分别用于安装所述左气氛套体单体和所述右气氛套体单体。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气氛套体单体安装装置包括,
转动安装架,转动设置在所述横固定架上,所述转动安装架的轴向与所述中气氛套体单体的长度方向相同,
所述转动安装架上绕其转轴的周向设置有不同形状的若干个所述左气氛套体单体或若干个所述右气氛套体单体,
所述左气氛套体单体或所述右气氛套体单体滑动设置在所述转动安装架上。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所述左气氛套体单体或所述右气氛套体单体靠近其两端处均具有凸块,
所述横固定架上具有支撑块,所述凸块跟随所述转动安装架转动到与所述支撑块接触时,所述支撑块推动所述凸块向靠近所述中气氛套体单体的方向滑动。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中,在对带钢进行热处理时,带钢依次穿过纵磁感应加热气氛炉、过渡炉段、横磁感应加热气氛炉和补充加热装置,纵磁感应加热气氛炉在经过纵磁感应加热气氛炉后迅速将温度提升到接近居里温度(居里温度–20℃~居里温度–50℃范围),然后带钢经过过渡炉段,通过横磁感应加热气氛炉对带钢继续快速加热升温,超过居里温度(居里温度–50℃快速加热至目标工艺温度–100℃范围,最高加热温度至1200℃),然后带钢经过过渡段,通过补充加热装置进行补充加热(目标工艺温度–100℃快速加热至目标工艺温度),这样对带钢逐级加热,实现了对带钢的快速加热,带钢经过横磁感应加热气氛炉后表面温度均匀程度达不到工艺要求温差水平,此时经过补充加热装置,在进一步加热达到工艺目标温度的同时实现带钢宽度方向加热均匀性,缩小宽度方向温差,过渡炉段用于承托和输送带钢,防止带钢在纵磁感应加热气氛炉内和横磁感应加热气氛炉内出现较大下垂高度,内腔高度的压力负担,提高了纵磁感应加热气氛炉和横磁感应加热气氛炉综合效率和使用过程带钢穿带安全稳定性,因此,采用纵磁感应加热气氛炉的纵磁感应加热技术、横磁感应加热气氛炉的横磁感应加热技术和最后的补充加热技术,在实现逐级快速升温的同时,克服了横磁感应加热不均匀的问题,实现了由低温到居里温度以上对带钢进行快速均匀加热,横磁感应加热气氛炉通过上横磁感应线圈和下横磁感应线圈上下交错和前后交错、横磁感应气氛炉内上横磁感应线圈和下横磁感应线圈之间所具有的第一气氛套体调整现状提高横磁感应加热均匀性,带钢穿过该第一气氛套体,第一气氛套体内部与带钢之间形成相对密封的气氛流通腔,气氛流通腔中会通过气氛进出管通入沿带钢输送方向流动的气氛,实现对于带钢的保护以及带钢周围的保温,更有利于带钢快速升温。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横磁感应加热气氛炉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本发明上横磁感应线圈和下横磁感应线圈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一气氛套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一气氛套体纵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挤压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挤压装置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挤压装置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横磁感应加热气氛炉结构示意图二;
图10为本发明气氛套体单体安装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纵磁感应加热气氛炉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上横磁感应线圈和下横磁感应线圈结构示意图。
图中:1-纵磁感应加热气氛炉,11-纵固定架,12-纵磁感应线圈,2-过渡炉段,3-横磁感应加热气氛炉,31-横固定架,32-上横磁感应线圈,33-下横磁感应线圈,34-第一气氛套体,341-左气氛套体单体,342-中气氛套体单体,343-右气氛套体单体,344-导流槽,4-补充加热装置,5-气氛流通腔,51-左变形气氛腔,52-中矩形气氛腔,53-右变形气氛腔,6-挤压装置,61-电缸,62-压杆,7-气氛套体单体安装装置,71-转动安装架,72-凸块,73-支撑块,81-点式测温仪,82-线式测温仪,9-带钢,91-气缸伸缩件,101-磁通线圈单元,102-边部铜屏蔽,103-边部磁极,104-分布式磁极,105-感应线圈封闭铜屏蔽罩,106-感应器隔热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涉及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12所示,本发明提出一种带钢磁感应加热装置,包括沿带钢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
纵磁感应加热气氛炉1,
过渡炉段2,过渡炉段2内设置有若干炉辊,炉辊用于承托及输送带钢,
横磁感应加热气氛炉3,横磁感应加热气氛炉3包括,
横固定架31,
上横磁感应线圈32,设置在横固定架31上,
下横磁感应线圈33,设置在横固定架31上,下横磁感应线圈33与上磁感应线圈32相对设置,
第一气氛套体34,设置在横固定架31上,第一气氛套体34位于上横磁感应线圈32和下横磁感应线圈33之间,第一气氛套体34用于套设在带钢外,第一气氛套体34套设在带钢外后,第一气氛套体34内部与带钢之间形成气氛流通腔5,第一气氛套体34上具有气氛进出管组,
补充加热装置4,纵磁感应加热气氛炉1与横磁感应加热气氛炉3之间设置有过渡炉段2,横磁感应加热气氛炉3与补充加热装置4之间设置有过渡炉段2。
本实施例中,在对带钢进行热处理时,带钢依次穿过纵磁感应加热气氛炉1、过渡炉段2、横磁感应加热气氛炉3和补充加热装置4,纵磁感应加热气氛炉1在经过纵磁感应加热气氛炉1后迅速将温度提升到接近居里温度(居里温度–20℃~居里温度–50℃范围),然后带钢经过过渡炉段2,通过横磁感应加热气氛炉3对带钢继续快速加热升温,超过居里温度(居里温度–50℃快速加热至目标工艺温度–100℃范围,最高加热温度至1200℃),然后带钢经过过渡段,通过补充电加热装置进行补充加热(目标工艺温度–100℃快速加热至目标工艺温度),这样对带钢逐级加热,实现了对带钢的快速加热,带钢经过横磁感应加热气氛炉3后表面温度均匀程度达不到工艺要求温差水平,此时经过补充加热装置4,在进一步加热达到工艺目标温度的同时实现带钢宽度方向加热均匀性,缩小宽度方向温差。过渡炉段2用于承托和输送带钢,防止带钢在纵磁感应加热气氛炉1内和横磁感应加热气氛炉3内出现较大下垂高度,降低了对于纵磁感应加热气氛炉1和横磁感应加热气氛炉3内腔高度的压力负担,提高了纵磁感应加热气氛炉和横磁感应加热气氛炉综合效率和使用过程带钢穿带安全稳定性,因此,采用纵磁感应加热气氛炉3的纵磁感应加热技术、横磁感应加热气氛炉3的横磁感应加热技术和最后的补充加热技术,在实现逐级快速升温的同时,克服了横磁感应加热不均匀的问题,实现了由低温到居里温度以上对带钢进行快速均匀加热,横磁感应加热气氛炉通过上横磁感应线圈和下横磁感应线圈上下交错和前后交错、横磁感应加热气氛炉3内上横磁感应线圈32和下横磁感应线圈33之间所具有第一气氛套体34形状调整,提高横磁感应加热均匀性,带钢穿过该第一气氛套体34,第一气氛套体34内部与带钢之间形成相对密封的气氛流通腔5,气氛进出管组位于气氛流通腔5的两端,一端进入气氛,另一端输出气氛,使得气氛流通腔5中获得沿带钢输送方向流动的气氛,气氛实现对于带钢的保护以及与带钢有一定的热交换,有利于带钢均匀升温。
进一步,气氛流通腔5为棱柱形,且沿其宽度方向依次分为左变形气氛腔51、中矩形气氛腔52和右变形气氛腔53,
左变形气氛腔51和右变形气氛腔53形状相同,且均可以变形。
本实施例中,带钢位于气氛流通腔5内时,带钢的两边部分别位于左变形气氛腔51内和右变形气氛腔53内,带钢的中间部分位于中矩形气氛腔52内,左变形气氛腔51和右变形气氛腔53形状相同,左变形气氛腔51和右变形气氛腔53变形后,可以改变带钢边部在该部分的截面积大小,即可以改变左变形气氛腔51和右变形气氛腔53的体积,通过控制左变形气氛腔51和右变形气氛腔53部分体积大于或小于带钢中部在中矩形气氛腔52处的体积,可以控制气氛在左变形气氛腔51和右变形气氛腔53处与带钢边部进行热交换的气氛的体积,因为一般采用横磁感应加热时带钢边部升温相对较快,所以一般会调整气氛在带钢边部的体积大于气氛在带钢中部的体积,带钢边部就可以更多与大体积的气氛进行热交换,带钢边部被气氛带走的热量就会更多,使得带钢边部与中部之间温差缩小,从而提高带钢整体的温度均匀性。
进一步,第一气氛套体34具有左气氛套体单体341、中气氛套体单体342和右气氛套体单体343,
中气氛套体单体342两侧分别为左气氛套体单体341和右气氛套体单体343,
左气氛套体单体341形成左变形气氛腔51,
中气氛套体单体342形成中矩形气氛腔52,
右气氛套体单体343形成右变形气氛腔53。
本实施例中,第一气氛套体34可分为左气氛套体单体341、中气氛套体单体342和右气氛套体单体343三个部分,左气氛套体单体341、中气氛套体单体342和右气氛套体单体343三个部分分别形成了左变形气氛腔51、中矩形气氛腔52和右变形气氛腔53,方便控制左气氛套体单体341和右气氛套体单体343从而改变左变形气氛腔51和右变形气氛腔53的形状,进而改变左变形气氛腔51和右变形气氛腔53中气氛的体积,控制其与带钢的热交换程度,进而提高带钢的温度均匀度。
进一步,左气氛套体单体341、中气氛套体单体342和右气氛套体单体343一体成形为第一气氛套体34,
左气氛套体单体341和右气氛套体单体343为柔性材质,
挤压装置6,左气氛套体单体341和右气氛套体单体343的一侧均设置有挤压装置6,挤压装置6用于挤压左气氛套体单体341和右气氛套体单体343使其发生形变。
本实施例中,第一气氛套体34采用一体成形结构,左气氛套体单体341和右气氛套体单体343均采用柔性材质,可以为柔性橡胶或塑料,左气氛套体单体341和右气氛套体单体343在受到挤压装置6的挤压外力作用时,会发生一定形变,从而改变左气氛套体单体341和右气氛套体单体343形成的左变形气氛腔51和右变形气氛腔53的体积,改变所容纳气氛的体积,本文中所称气氛一般为氮气。
进一步,挤压装置6包括,
电缸61,设置在横固定架31上,
压杆62,滑动设置在横固定架31上,电缸61推杆与压杆62连接,压杆62用于挤压左气氛套体单体341或右气氛套体单体343。
本实施例中,电缸61伸缩杆伸缩,从而驱动压杆62挤压或者取消挤压左气氛套体单体341或右气氛套体单体343,一侧的挤压装置6的压杆62挤压或取消挤压左气氛套体单体341,另一侧的挤压装置6的压杆62挤压或取消挤压右气氛套体单体343,压杆62沿左气氛套体单体341或右气氛套体单体343的长度方向设置,压杆62对其挤压时,左气氛套体单体341或右气氛套体单体343长度方向的各个部分均匀受到压杆62的挤压,因此可以让左气氛套体单体341或右气氛套体单体343均匀发生形变,使得左变形气氛腔51和右变形气氛腔53的体积大小可控。
进一步,压杆62为棱柱形,且沿左气氛套体单体341和右气氛套体单体343的长度方向设置,电缸61沿压杆62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个,
若干个电缸61同步伸缩后,压杆62挤压左气氛套体单体341和右气氛套体单体343均匀形变。
本实施例中,沿压杆62的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个电缸61,若干个电缸61的伸缩杆同步伸缩,从而可以更加精确控制压杆62挤压左气氛套体单体341和右气氛套体单体343的程度,控制左变形气氛腔51和右变形气氛腔53的体积。
进一步,第一气氛套体34为分体结构,且由左气氛套体单体341、中气氛套体单体342和右气氛套体单体343组成,
中气氛套体单体342固定设置在横固定架31上,
中气氛套体单体342的两侧分别用于安装左气氛套体单体341和右气氛套体单体343,
左气氛套体单体341和右气氛套体单体343均具有不同形状的若干个,根据需要安装在中气氛套体单体342的两侧。
本实施例中,第一气氛套体34由左气氛套体单体341、中气氛套体单体342和右气氛套体单体343组合而成,中气氛套体单体342固定设置在横固定架31上,中气氛套体单体342左右两侧的左气氛套体单体341和右气氛套体单体343可以更换,左气氛套体单体341和右气氛套体单体343有不同型号大小的若干个不同型号大小即左气氛套体单体341和右气氛套体单体343形成的左变形气氛腔51和右变形气氛腔53的体积不同,根据需要,可以更换到合适体积大小的左气氛套体单体341和右气氛套体单体343。
进一步,还包括,
气氛套体单体安装装置7,气氛套体单体安装装置7设置在横固定架31上,
气氛套体单体安装装置7具有两个,两个气氛套体单体安装装置7分别位于中气氛套体单体342的两侧,分别用于安装左气氛套体单体341和右气氛套体单体343。
本实施例中,中气氛套体单体342两侧的气氛套体单体安装装置7分别用来更换安装左气氛套体单体341和右气氛套体单体343,便于根据需要完成不同体积大小的左变形气氛腔51和右变形气氛腔53的变化。
进一步,气氛套体单体安装装置7包括,
转动安装架71,转动设置在横固定架31上,转动安装架71的轴向与中气氛套体单体342的长度方向相同,
转动安装架71上绕其转轴的周向设置有不同形状的若干个左气氛套体单体341或若干个右气氛套体单体343,
左气氛套体单体341或右气氛套体单体343滑动设置在转动安装架71上。
本实施例中,一侧气氛套体单体安装装置7的转动安装架71上沿其转轴的周向设置有若干个左气氛套体单体341,通过转动安装架71的转动来更换改变所安装的左气氛套体单体341,实现了对于不同体积型号左气氛套体单体341的更换,同理,另一侧的气氛套体单体安装装置7实现对于右气氛套体单体343的更换。
进一步,左气氛套体单体341或右气氛套体单体343靠近其两端处均具有凸块72,
横固定架31上具有支撑块73,凸块72跟随转动安装架71转动到与支撑块73接触时,支撑块73推动凸块72向靠近中气氛套体单体342的方向滑动。
本实施例中,左气氛套体单体341和右气氛套体单体343上都具有凸块72,凸块72的位置在左气氛套体单体341和右气氛套体单体343的两端处,当左气氛套体单体341或右气氛套体单体343分别跟随相应的转动安装架71转动时,凸块72转动到其表面与支撑块73接触时,继续转动,则支撑块73会顶着凸块72向靠近中气氛套体单体342的方向移动,即左气氛套体单体341和右气氛套体单体343就会移动靠近中气氛套体单体342的两侧,从而左气氛套体单体341和右气氛套体单体343和中气氛套体单体342组合成为一个整体即第一气氛套体34。
进一步,凸块72的凸起顶部具有限位凹槽,支撑块73的顶部具有限位凸起,转动安装架71转动,支撑块73的限位凸起部分卡入凸块72的限位凹槽内后,与该凸块72相对的左气氛套体单体341或右气氛套体单体343正好安装到中气氛套体单体342的一侧。
进一步,左气氛套体单体341或右气氛套体单体343与对应的转动安装架71之间安装有气缸伸缩件91,气缸伸缩件用于驱动左气氛套体单体341或右气氛套体单体343向靠近中气氛套体单体342的一侧移动,使得左气氛套体单体341和右气氛套体单体343与中气氛套体单体342的连接更紧密。
本实施例中,为了让左气氛套体单体341、右气氛套体单体343和中气氛套体单体342组合更加紧密,设置气缸伸缩件,当左气氛套体单体341和右气氛套体单体343在凸块72的作用下一起挤压向中气氛套体单体342后,对气缸伸缩件充气,使得左气氛套体单体341和右气氛套体单体343和中气氛套体单体342气密性更好,因为气氛流通腔5内的气氛是流动的,也不存在多大的压力,所以一般的密封也就足够了。
进一步,第一气氛套体34为多层结构,
第一气氛套体34由内到外分别为芯体支撑层、耐热隔热层、气凝胶隔热层和双密封层。
本实施例中,第一气氛套体34为多层结构,每层有自己的作用和功能,其有内到外分别为芯体支撑层、耐热隔热层、气凝胶隔热层和双密封层,芯体支撑层使得整体第一气氛套体34形状较为牢固,耐热隔热层便于带钢处的保温增温,气凝胶隔热层进一步提升保温性,双密封层可以提高整体气密性,即使为分体结构,该层相互之间可以结合更加紧密,提升密封性。
进一步,第一气氛套体34内相对的两内壁上倾斜开设有导流槽344,导流槽344一端靠近气氛流通腔5的边部,一端靠近气氛流通腔5的中部,导流槽344用于将带钢边部部分气流输送到中部,
导流槽344由靠近气氛流通腔5边部的一端到另一端的截面积逐渐增大。
本实施例中,气氛进出管组设置在左变形气氛腔51和右变形气氛腔53的端部,在向气氛流通腔5内输送气氛时,气氛先进入气氛流通腔5两侧的左变形气氛腔51和右变形气氛腔53内,然后再流入中矩形气氛腔52,这样可以把带钢边部的热量尽可能输送到带钢中部,另外中矩形气氛腔52内壁相对开设有导流槽344,导流槽344由靠近气氛流通腔5边部的一端到另一端的截面积逐渐增大,即气氛由带钢边部到中部的流速逐渐降低,可以将带钢边部的热量更好的在带钢中部扩散,更好的提高带钢温度均匀性。
进一步,上横磁感应线圈32和下横磁感应线圈33均沿带钢宽度方向同步滑动设置,且上横磁感应线圈32和下横磁感应线圈33同步滑动时,滑动方向相反,
上横磁感应线圈32和下横磁感应线圈33沿带钢输送方向均设置有若干个,
相邻两个上横磁感应线圈32或相邻两个下横磁感应线圈33滑动方向相反。
本实施例中,上横磁感应线圈32和下横磁感应线圈33滑动设置,可以适应不同宽度的带钢,并且相邻两个上横磁感应线圈32或相邻两个下横磁感应线圈33滑动方向相反,可以提高带钢温度均匀性。
进一步,纵磁感应加热气氛炉1包括,
纵固定架11,
纵磁感应线圈12,纵磁感应线圈12设置在纵固定架11上,带钢穿过纵磁感应线圈12。
本实施例中,纵磁感应线圈12实现对于带钢的加热。
进一步,纵磁感应线圈12沿带钢输送方向设置有不同大小若干个,若干个纵磁感应线圈12滑动设置在纵固定架11上,纵磁感应线圈12滑动后位于带钢加热工位或非带钢加热工位。
本实施例中,纵磁感应线圈12滑动设置有不同大小的若干个,当带钢的宽度变化时,找到大小适应的纵磁感应线圈12滑动到加热工位,其他的纵磁感应线圈12滑动到非加热工位,可以适配不同宽度带钢的加热。
进一步,纵磁感应加热气氛炉1和横磁感应加热气氛炉3均设置有若干个,
相邻纵磁感应加热气氛炉1之间和相邻横磁感应加热气氛炉3之间均设置有过渡炉段2。
本实施例中,若干个纵磁感应加热气氛炉1和横磁感应加热气氛炉3的设置,可以在加热带钢时更好的实现快速加热,提升加热效率。
进一步,补充加热装置4采用电辐射管加热或电阻带加热。
进一步,上横磁感应线圈32和下横磁感应线圈33远离带钢中部的一端均设置有磁屏蔽罩。
本实施例中,因为上横磁感应线圈32和下横磁感应线圈33滑动设置,一般上横磁感应线圈32和下横磁感应线圈33会有一端会超过带钢宽度范围,通过在上横磁感应线圈32和下横磁感应线圈33超过带钢宽度范围的一端设置磁屏蔽罩,可以实现对带钢更好的加热。
进一步,磁屏蔽罩根据带钢宽度变化可伸缩。
本实施例中,磁屏蔽罩可伸缩,就可以更好的适配不同宽度的带钢,至于如何伸缩,可以为类似波纹管的形式,也可以为波浪形设置。
进一步,还包括,
点式测温仪81,纵磁感应加热气氛炉1进口处和出口处均设置有点式测温仪81,
线式测温仪82,横磁感应加热气氛炉3和补充加热装置4的出口处均设置有线式测温仪82。
本实施例中,点式测温仪81可以测量带钢经过纵磁感应加热气氛炉1后各个部分的温度均匀性,然后带钢在经过横磁感应加热气氛炉3后通过线式测温仪82测量带钢宽度方向的温度差异,根据测量的温度差异,通过补充加热装置4有针对性的对带钢不同位置进行补充加热,最后得到温度均匀的带钢。
进一步,补充加热装置4采用电辐射管加热,电辐射管沿带钢宽度方向并列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电辐射管分别单独控制。
本实施例中,补充加热装置4为并列设置的多个电辐射管,多个电辐射管会根据线式测温仪82测量的信息来调整每个电辐射管的加热功率,从而完成在带钢宽度方向上的针对性加热。
进一步,转动安装架71滑动设置在横固定架31上,转动安装架71滑动后靠近或远离中气氛套体单体342的一侧。
本实施例中,转动安装架71滑动设置在横固定架31上,可以在带钢宽度增加后,调整左气氛套体单体341和右气氛套体单体343的大小,然后将转动安装架71滑动调整到合适的位置,提高了普适性。
上横磁感应线圈32和下横磁感应线圈33均包括磁通线圈单元101、边部铜屏蔽102、边部磁极103、分布式磁极104、感应线圈封闭铜屏蔽罩105和感应器隔热层106,感应器隔热层106、磁通线圈单元101、边部铜屏蔽102、边部磁极103和分布式磁极104通过螺栓和冷却水管穿过感应线圈封闭铜屏蔽罩105后连接有无磁不锈钢固定方框,无磁不锈钢固定方框与液压缸的驱动杆的输出端固定连接。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带钢磁感应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沿带钢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
纵磁感应加热气氛炉(1),
过渡炉段(2),所述过渡炉段(2)内设置有若干炉辊,所述炉辊用于承托及输送带钢,
横磁感应加热气氛炉(3),所述横磁感应加热气氛炉(3)包括,
横固定架(31),
上横磁感应线圈(32),设置在所述横固定架(31)上,
下横磁感应线圈(33),设置在所述横固定架(31)上,所述下横磁感应线圈(33)与所述上磁感应线圈(32)相对设置,
第一气氛套体(34),设置在所述横固定架(31)上,所述第一气氛套体(34)位于所述上横磁感应线圈(32)和所述下横磁感应线圈(33)之间,所述第一气氛套体(34)用于套设在带钢外,所述第一气氛套体(34)套设在带钢外后,所述第一气氛套体(34)内部与带钢之间形成气氛流通腔(5),所述第一气氛套体(34)上具有气氛进出管组,
补充加热装置(4),所述纵磁感应加热气氛炉(1)与所述横磁感应加热气氛炉(3)之间设置有所述过渡炉段(2),所述横磁感应加热气氛炉(3)与所述补充加热装置(4)之间设置有所述过渡炉段(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钢磁感应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氛流通腔(5)为棱柱形,且沿其宽度方向依次分为左变形气氛腔(51)、中矩形气氛腔(52)和右变形气氛腔(53),
所述左变形气氛腔(51)和所述右变形气氛腔(53)形状相同,且均可以变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钢磁感应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气氛套体(34)具有左气氛套体单体(341)、中气氛套体单体(342)和右气氛套体单体(343),
所述中气氛套体单体(342)两侧分别为左气氛套体单体(341)和右气氛套体单体(343),
所述左气氛套体单体(341)形成所述左变形气氛腔(51),
所述中气氛套体单体(342)形成所述中矩形气氛腔(52),
所述右气氛套体单体(343)形成所述右变形气氛腔(5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钢磁感应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左气氛套体单体(341)、所述中气氛套体单体(342)和所述右气氛套体单体(343)一体成形为所述第一气氛套体(34),
所述左气氛套体单体(341)和所述右气氛套体单体(343)为柔性材质,
挤压装置(6),所述左气氛套体单体(341)和所述右气氛套体单体(343)的一侧均设置有所述挤压装置(6),所述挤压装置(6)用于挤压所述左气氛套体单体(341)和所述右气氛套体单体(343)使其发生形变。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带钢磁感应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装置(6)包括,
电缸(61),设置在所述横固定架(31)上,
压杆(62),滑动设置在所述横固定架(31)上,所述电缸(61)推杆与所述压杆(62)连接,所述压杆(62)用于挤压所述左气氛套体单体(341)或所述右气氛套体单体(34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带钢磁感应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杆(62)为棱柱形,且沿所述左气氛套体单体(341)和所述右气氛套体单体(343)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电缸(61)沿所述压杆(62)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个,
若干个所述电缸(61)同步伸缩后,所述压杆(62)挤压所述左气氛套体单体(341)和所述右气氛套体单体(343)均匀形变。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钢磁感应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气氛套体(34)为分体结构,且由所述左气氛套体单体(341)、中气氛套体单体(342)和右气氛套体单体(343)组成,
所述中气氛套体单体(342)固定设置在所述横固定架(31)上,
所述中气氛套体单体(342)的两侧分别用于安装所述左气氛套体单体(341)和所述右气氛套体单体(343),
所述左气氛套体单体(341)和所述右气氛套体单体(343)均具有不同形状的若干个,根据需要安装在所述中气氛套体单体(342)的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带钢磁感应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气氛套体单体安装装置(7),所述气氛套体单体安装装置(7)设置在所述横固定架(31)上,
所述气氛套体单体安装装置(7)具有两个,两个所述气氛套体单体安装装置(7)分别位于所述中气氛套体单体(342)的两侧,分别用于安装所述左气氛套体单体(341)和所述右气氛套体单体(34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带钢磁感应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氛套体单体安装装置(7)包括,
转动安装架(71),转动设置在所述横固定架(31)上,所述转动安装架(71)的轴向与所述中气氛套体单体(342)的长度方向相同,
所述转动安装架(71)上绕其转轴的周向设置有不同形状的若干个所述左气氛套体单体(341)或若干个所述右气氛套体单体(343),
所述左气氛套体单体(341)或所述右气氛套体单体(343)滑动设置在所述转动安装架(71)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带钢磁感应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左气氛套体单体(341)或所述右气氛套体单体(343)靠近其两端处均具有凸块(72),
所述横固定架(31)上具有支撑块(73),所述凸块(72)跟随所述转动安装架(71)转动到与所述支撑块(73)接触时,所述支撑块(73)推动所述凸块(72)向靠近所述中气氛套体单体(342)的方向滑动。
CN202311625937.3A 2023-11-30 2023-11-30 一种带钢磁感应加热装置 Pending CN11760423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625937.3A CN117604236A (zh) 2023-11-30 2023-11-30 一种带钢磁感应加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625937.3A CN117604236A (zh) 2023-11-30 2023-11-30 一种带钢磁感应加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604236A true CN117604236A (zh) 2024-02-27

Family

ID=899459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625937.3A Pending CN117604236A (zh) 2023-11-30 2023-11-30 一种带钢磁感应加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604236A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1317037A (fr) * 1962-03-08 1963-02-01 Deutsche Edelstahlwerke Ag Procédé de traitement thermique en continu de bandes métalliques ou tôles
CN104775012A (zh) * 2014-01-10 2015-07-15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均匀加热带钢的宽幅面感应加热方法及装置
KR101789515B1 (ko) * 2017-05-31 2017-10-25 대홍코스텍 주식회사 코일강판 연속열처리설비의 담금질 가열장치
CN111278182A (zh) * 2020-03-31 2020-06-12 湖南中科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横纵磁交替的感应加热系统及加热方法
CN112048598A (zh) * 2020-09-08 2020-12-08 肇庆中彩机电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一种双相钢锻造热处理设备及其热处理方法
CN112195334A (zh) * 2020-09-02 2021-01-08 中冶南方(武汉)热工有限公司 一种带钢调质处理系统
CN112195323A (zh) * 2020-09-02 2021-01-08 中冶南方(武汉)热工有限公司 一种淬火装置
JP2021042464A (ja) * 2020-05-08 2021-03-18 中外炉工業株式会社 連続熱処理設備の制御方法
CN116121496A (zh) * 2022-12-27 2023-05-16 厦门振泰成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磁性材料磁场退火的连续处理设备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1317037A (fr) * 1962-03-08 1963-02-01 Deutsche Edelstahlwerke Ag Procédé de traitement thermique en continu de bandes métalliques ou tôles
CN104775012A (zh) * 2014-01-10 2015-07-15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均匀加热带钢的宽幅面感应加热方法及装置
KR101789515B1 (ko) * 2017-05-31 2017-10-25 대홍코스텍 주식회사 코일강판 연속열처리설비의 담금질 가열장치
CN111278182A (zh) * 2020-03-31 2020-06-12 湖南中科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横纵磁交替的感应加热系统及加热方法
JP2021042464A (ja) * 2020-05-08 2021-03-18 中外炉工業株式会社 連続熱処理設備の制御方法
CN112195334A (zh) * 2020-09-02 2021-01-08 中冶南方(武汉)热工有限公司 一种带钢调质处理系统
CN112195323A (zh) * 2020-09-02 2021-01-08 中冶南方(武汉)热工有限公司 一种淬火装置
CN112048598A (zh) * 2020-09-08 2020-12-08 肇庆中彩机电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一种双相钢锻造热处理设备及其热处理方法
CN116121496A (zh) * 2022-12-27 2023-05-16 厦门振泰成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磁性材料磁场退火的连续处理设备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467774B2 (ja) タイヤ加硫機
CN104534868B (zh) 热冲压成型板料加热炉
CN103398577B (zh) 钐钴永磁体真空烧结炉
CN204187977U (zh) 连续式石墨化高温炉
CN106705428A (zh) 复式电磁加热器及电磁加热机组
CN117604236A (zh) 一种带钢磁感应加热装置
JP2017508872A (ja) アニール炉、及び鋼ストランドをアニーリングするための方法
CN104075447A (zh) 一种带有冷却器的导热油加热装置
CN209162147U (zh) 一种冷轧钢筋热处理装置
CN208118400U (zh) Eva挤出机用多冷却机筒
CN105619684B (zh) 一种多级加热发泡炉
RU67789U1 (ru) Вулканизатор паровой кабельный и комплект починочных материалов для восстановления изоляции оболочки кабеля
JP4528495B2 (ja) 超電導ケーブル用断熱管のベーキング方法
CN112853072A (zh) 一种方形单室卧式多区域加热高真空回火炉
CN204555438U (zh) 一种自动除霜翅片蒸发器
WO2023051827A1 (zh) 硫化室及硫化机
CN101973102B (zh) 一种橡塑管、板材连续发泡及成型定型设备
CA2419355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e-heating the conductor elements of cables with extruded insulator, in particular conductors with metal tape reinforcement
CN203289269U (zh) 电机水冷结构及电机
RU35495U1 (ru) Электрический нагреватель газа
CN114990315B (zh) 超音频感应加热不锈钢钢管光亮固溶热处理装置及工艺
KR101826174B1 (ko) 복수개의 그라파이트 히터를 이용하는 연속식 초고온 열처리로
CN219667213U (zh) 一种热缩管热烘装置
CN210420108U (zh) 一种铜丝加工用退火炉
CN115776742B (zh) 一种具有自动检测功能的高频加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