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6035C - 臭氧/紫外-生物活性炭去除水中微量有机物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臭氧/紫外-生物活性炭去除水中微量有机物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6035C
CN1176035C CNB03122931XA CN03122931A CN1176035C CN 1176035 C CN1176035 C CN 1176035C CN B03122931X A CNB03122931X A CN B03122931XA CN 03122931 A CN03122931 A CN 03122931A CN 1176035 C CN1176035 C CN 1176035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zone
water
ultraviolet
reactor
activated carb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312293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446760A (zh
Inventor
张彭义
祝万鹏
李来胜
余刚
蒋展鹏
韩文亚
简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singhua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singhua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B0312293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6035C/zh
Publication of CN14467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467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603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6035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Water By Oxidation Or Reduction (AREA)
  • Water Treatment By Sorption (AREA)
  • Physical Water Treatments (AREA)

Abstract

臭氧/紫外-生物活性炭去除水中微量有机物的方法,属水处理技术领域。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去除水中微量有机污染物效率低,处理成本高的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臭氧/紫外-生物活性炭去除水中微量有机物的方法,包括臭氧/紫外和生物活性炭两个单元:待处理的水从臭氧/紫外反应器的下部进入,臭氧气体从反应器的底部通入,臭氧气体经反应器中的布气板与水均匀混合;反应器内置紫外灯,水和臭氧气体向上流经反应器,停留时间为4~20min,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被去除或转化;初步处理的水流入填充生物活性炭层的反应器,停留时间为10~80min,水中有机污染物被生物降解、去除。本发明能高效地去除有机污染物,处理成本低,效果好。

Description

臭氧/紫外-生物活性炭去除水中微量有机物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水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将臭氧/紫外技术与生物处理技术结合用于水净化的方法,尤其适用于被微量有机物污染的水的深度净化,是一种给水和优质饮用水生产技术。
背景技术
臭氧/紫外并不是一个新的技术,几十年以前就已经被研究过,目前已经应用于造纸工业的纸浆漂白废水的脱色,在工业废水和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方面的研究也不少。臭氧/紫外方法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混合相系统,即将臭氧鼓泡到紫外辐射的水中;另一是均匀相系统,即先将臭氧溶解在水中,然后再用紫外光辐射。无论哪种形式,臭氧在紫外光的辐射下会分解转化为活性氧和羟基自由基等氧化性能更强的基团,这些基团可以与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反应,使后者降解。由于臭氧/紫外需要使用紫外灯,而且使水中有机物彻底降解需要较长的时间,水处理的成本很高,因此目前臭氧/紫外的应用范围还很有限,没有在饮用水处理中得到应用。
另一方面,水中微量有机物污染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如饮用水源中存在的微量天然有机物和各种各样的有毒有害的人工合成有机物、饮用水中的消毒副产物以及可能存在的痕量内分泌干扰物和持久性有机物,污水回用中也遇到一些微量有机污染物所构成的不安全性。传统的水处理技术,如絮凝—砂滤—消毒方法很难有效地将水中微量的有机物去除。现在也开始将臭氧氧化-生物活性炭技术应用于饮用水的处理,来净化水中微量有机污染物。然而,由于臭氧与有机物反应有较强的选择性,即与某些物质反应较快,而与某些物质反应的很慢,不能很有效地降解所有有机物;此外,单独的臭氧氧化单元中,臭氧由气相向水相的传质也不太理想,臭氧不能充分地溶解到水中,导致臭氧的利用效率不高。其结果是,在臭氧氧化单元,有机物的去除效果不佳,水中难生物降解的污染物转化为可生物降解的比例有限,不利于后续生物处理,即影响后续生物活性炭的处理效果,导致整个臭氧氧化-生物活性炭工艺对微量有机物的去除效率不尽理想。而单独采用臭氧/紫外方法处理水中微量有机物,虽然能比较彻底地去除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但是完全降解有机物所需的处理时间很长,导致处理成本很高,其实际应用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去除水中微量有机污染物效率低,处理成本高的问题,提供一种更有效的去除水中污染物尤其是微量有机物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臭氧/紫外-生物活性炭去除水中微量有机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主要包括下述的臭氧/紫外和生物活性炭两个单元:
待处理的水从臭氧/紫外反应器的下部进入,臭氧气体从所述反应器的底部通入,所述臭氧气体经过所述反应器中的布气板与水均匀混合;所述反应器内置外罩石英套管的紫外灯,水和臭氧气体向上流经反应器,停留时间在4~20min之间,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被去除或转化;初步处理后的水从所述反应器的上部出水口流出,臭氧尾气从所述反应器的气体排放口排出;
经上述初步处理的水从生物活性炭反应器的一侧流入,水流经所述反应器中填充的生物活性炭层,停留时间在10~80min之间,水中有机污染物被生物降解、去除;处理后的水从所述反应器另一侧流出。
在臭氧/紫外单元投加的臭氧量可以根据进水水质和出水的水质目标确定,在0.5mg/L~10mg/L之间;待处理水在臭氧/紫外单元和生物活性炭单元的停留时间越长,臭氧投加量越高,则水处理的效果越好,处理后水的水质越好,但是会增加处理成本。
本发明是将臭氧/紫外和生物活性炭技术有机的组合在一起,并应用于微污染水的深度净化。本发明的优点是:(1)将臭氧/紫外和生物活性炭组合在一起,利用臭氧/紫外易于改变化合物结构而改善可生物降解性能的优点,而利用生物活性炭技术能经济有效去除可生物降解有机物的优点,从而经济高效地净化水中的污染物。与单独的臭氧/紫外处理技术相比,这种方法更为经济。(2)与臭氧-生物活性炭方法相比,本发明所述的臭氧/紫外-生物活性炭方法提高了臭氧在水中的传质,对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进一步描述本发明的作用机理和具体的实施例:
本发明的作用机理如下:在臭氧/紫外单元,臭氧在紫外光的作用下,在水中的传质加快,利用率提高,并被快速地转化为氧化能力更强的活性基团,可以更快地降解去除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所以在臭氧/紫外单元,有机污染物能更快地被降解或去除,同时更高比例的物质转化为容易被生物降解的物质,即可生物降解性能也得到显著提高。而在生物活性炭单元,在活性炭表面生长了微生物,水流经生物活性炭时,水中的污染物被生物活性炭吸附和降解。那些在臭氧/紫外单元被转化成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在生物活性炭单元被去除。臭氧/紫外和生物活性炭相结合后,待处理的水只要在臭氧/紫外单元进行初步的处理,使水中的污染物更多地转化成生物可降解的物质,而不需要完全降解。这无疑大大缩短臭氧/紫外的处理时间,所以能降低臭氧/紫外单元的处理成本;同时,水经过臭氧/紫外处理后,水中可生物降解有机物的比例提高,更适合生物活性炭处理,生物活性炭的处理效率也提高。
实施例一:臭氧/紫外-生物活性炭方法净化水库水。
如图1所示,水库水从臭氧/紫外反应器100的下部进入,臭氧气体从所述反应器的底部通入,臭氧投加量为3mg/L,所述臭氧气体经过所述反应器中的布气板103与水均匀混合;所述反应器的中心内置外罩石英套管102的紫外灯101,水和含有臭氧的气体向上流经反应器,停留时间在16min之间,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被去除或转化;初步处理后的水中从所述反应器的上部出水口105流出,臭氧尾气从所述反应器的气体排放口104排出;
经上述初步处理的水从生物活性炭单元反应器200一侧的进水口205流入,水流经反应器中填充的生物活性炭层201,停留时间在15min之间;水中有机污染物被生物降解、去除,处理后的水从所述反应器另一侧出水口202流出。
根据水中污染物的浓度及处理要求,还可以往生物活性炭单元中曝气。生物活性炭单元运转一段时间后,要进行反冲洗以更新生物活性炭的表面,反冲洗水从生物活性炭单元的下部出水口202流入,经过砾石203和生物活性炭层201,最后从上部反冲洗水出水口204排出。
如表1所示,采用单独的臭氧/紫外方法,水中总有机碳(TOC)的去除率为13.8%,高锰酸盐(CODMn)的去除率为22.8%,对254nm紫外光吸收值(UV254)的去除率为68.4%;而采用本发明所述的臭氧/紫外-生物活性炭方法,则相应的去除率分别为40.7%、47.0%和79.0%,去除率分别提高195%、106%和15%。可见,臭氧/紫外-生物活性炭方法对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率大大高于臭氧/紫外方法。
表1  臭氧/紫外-生物活性炭方法对水库水的净化效果
水质指标     TOC     CODMn     UV254
进水浓度(mg/L)     5.1-7.0     2.8-3.9     0.049-0.062
平均去除率(%) O3/UV     13.8     22.8     68.4
O3/UV+BAC     40.7     47.0     79.0
注:O3/UV为臭氧/紫外方法;O3/UV+BAC为臭氧/紫外-生物活性炭方法。
实施例二:臭氧/紫外-生物活性炭方法净化城市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
采用臭氧/紫外-生物活性炭方法净化城市污水处理厂的二级出水,其中待处理的水在臭氧/紫外单元的停留时间为16min,在生物活性炭单元的停留时间为15min。当臭氧/紫外单元的臭氧投加量分别为2.5mg/L、6mg/L和9mg/L时,对水中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见表2。臭氧投加量为2.5mg/L时,臭氧/紫外方法对水中总有机碳(TOC)和高锰酸盐指数(CODMn)的去除率分别为23.5%和30.1%,而本发明所述的臭氧/紫外-生物活性炭方法对TOC和CODMn的去除率则分别达到41.3%和53.8%,分别提高76%和79%;臭氧投加量为6mg/L和9mg/L时,去除率提高比例也均在60%以上。臭氧/紫外-生物活性炭对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大大优于臭氧/紫外方法。
表2臭氧/紫外-生物活性炭方法对二级出水中有机物的去除效果
水质指标                   TOC                CODMn
臭氧投加量(mg/L)     2.5     6     9     2.5   6    9
进水浓度(mg/L)     12.3-14.2     14.4-16.0     13.0-15.1     8.8-10.6   9.3-10.3   9.4-10.0
平均去除率(%) O3/UV     23.5     29.0     33.8     30.1   42.2   48.8
O3/UV+BAC     41.3     50.0     55.0     53.8   69.9   81.0
注:O3/UV为臭氧/紫外方法;O3/UV+BAC为臭氧/紫外-生物活性炭方法。

Claims (2)

1.臭氧/紫外-生物活性炭去除水中微量有机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主要包括下述的臭氧/紫外和生物活性炭两个单元:
待处理的水从臭氧/紫外反应器的下部进入,臭氧气体从所述反应器的底部通入,所述臭氧气体经过所述反应器中的布气板与水均匀混合;所述反应器内置外罩石英套管的紫外灯,水和臭氧气体向上流经反应器,停留时间在4~20min之间,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被去除或转化;初步处理后的水从所述反应器的上部出水口流出,臭氧尾气从所述反应器的气体排放口排出;
经上述初步处理的水从生物活性炭反应器的一侧流入,水流经所述反应器中填充的生物活性炭层,停留时间在10~80min之间,水中有机污染物被生物降解、去除;处理后的水从所述反应器另一侧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除水中微量有机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紫外单元中的臭氧投加量为0.5mg/L~10mg/L。
CNB03122931XA 2003-04-26 2003-04-26 臭氧/紫外-生物活性炭去除水中微量有机物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76035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03122931XA CN1176035C (zh) 2003-04-26 2003-04-26 臭氧/紫外-生物活性炭去除水中微量有机物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03122931XA CN1176035C (zh) 2003-04-26 2003-04-26 臭氧/紫外-生物活性炭去除水中微量有机物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46760A CN1446760A (zh) 2003-10-08
CN1176035C true CN1176035C (zh) 2004-11-17

Family

ID=280505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3122931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76035C (zh) 2003-04-26 2003-04-26 臭氧/紫外-生物活性炭去除水中微量有机物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6035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95952B (zh) * 2013-08-20 2014-09-24 哈尔滨工业大学 臭氧氧化、两级生物增强活性炭、紫外消毒水处理装置
CN105815199A (zh) * 2016-03-21 2016-08-03 湖北玉如意芽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豆芽培育的水循环使用的方法及系统
CN110759437B (zh) * 2019-10-12 2022-02-01 清华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 电化学-uv复合处理难降解有机物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46760A (zh) 2003-10-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36694B (zh) 一种化工废水生化尾水深度处理的系统及方法
CN105585220B (zh) 一种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及净化方法
KR101246847B1 (ko) 일종의 쓰레기 삼출액 폐수 처리시스템 및 그 프로세스
CN101428941B (zh) 制浆造纸污水处理工艺
Siddiqi et al. A critical review of the recently developed laboratory-scale municipal solid waste landfill leachate treatment technologies
CN106830536A (zh) 一种发酵类抗生素废水的深度处理工艺
CN101386461A (zh) 一种实现焦化废水回用的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CN101376556A (zh) 臭氧氧化消毒与下流式曝气生物滤池结合的废水处理装置
CN101693569A (zh) 一种高效的臭氧催化氧化装置
CN105060633A (zh) 一种石化废水深度处理方法
CN1223523C (zh) 活性炭催化臭氧氧化-生物活性炭净化水中污染物的方法
KR100446041B1 (ko) 생물막법, 활성탄, 활성탄 필터 및 모래여과법과고급산화공법을 연계한 산업폐수 중수처리시스템
CN1490263A (zh) 强化膜生物反应器水处理新技术
CN109179883A (zh) 一种针对老龄生活垃圾渗滤液的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8358382A (zh) 臭氧组合系统及利用其处理超滤产水或膜浓缩液的方法
CN1172863C (zh) 臭氧光催化-生物活性炭深度净化水的方法
CN201305522Y (zh) 一种实现焦化废水回用的处理系统
CN1931750B (zh) 石油化工污水回用处理工艺
CN1176035C (zh) 臭氧/紫外-生物活性炭去除水中微量有机物的方法
CN109626494B (zh) 一种紫外强氧深度水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3771648A (zh) 一种低浓度氨氮废水的处理工艺
CN214735164U (zh) 一种废水处理系统
KR101202906B1 (ko) 하폐수 반송 혼합공정 처리방법 및 장치
Bougdour et al. Treatment for landfill leachate through sequential multi-sand-layering filters coupled with sulfate radical-based advanced oxidation processes
Liu et al. Advanced treatment of secondary effluent by the integration of heterogeneous catalytic ozonation and biological aerated filt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41117

Termination date: 20120426